微机教学计划(精选15篇)
1.微机教学计划 篇一
2017-2018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三年级计算机教师: 朱贵丽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计算机课学生数量多,机器少,老师管理有点困难;但是学生都对计算机有兴趣,这是教师开展计算机课程的切入点。但是学生计算机底子不是很好,需要老师下大工夫才能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所获。
2、学生综合素质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了解甚少。当然有部分学生可能会使用计算机,有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很陌生。学生知识层次参差不齐,但是对于电脑硬件及软件的使用同学们还不能正确应用。所以来说三年级学生电脑知识从零开始的,从基本的开关机、硬件组成、软件的使用一步一步开始。
3、本学期预期达到的目标: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用途。(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对程序窗口的简单操作。(4)学会输入汉字,加强指法练习。
二、教材简要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用途。(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
难点:
(1)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对程序窗口的简单操作。
(3)熟练输入汉字,正确运用指法。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基本要求和部分学生的较高要求):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用途。(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对程序窗口的简单操作。(4)学会输入汉字,加强指法练习。
2、过程与方法:(感受、尝试、发现、体验、探索):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本领。
(2)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或启示):
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道德观念。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 作,激发学生对信息 技术 的学习兴趣,培 养 学 生 的 科 学 态 度 和 科 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第一周: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对计算机有初步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软件、硬件。
第二周——第三周:认识计算机窗口及桌面图标,会正确使用键盘和鼠标。第四周——第六周:掌握最基本的字符输入方法,会简单的中文输入,能正确输入特殊字符。
第七周——第九周:能利用程序打开相应的软件,如画图软件,能使用曲线绘制简单的图画。
第十周——第十一周:复习巩固。
五、结合本班实际,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
1、教学常规各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单元检测、薄弱学科教学、课程方案落实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备课以活动为主,注重学生的初步感情体验。以课堂操作为主的课堂作业,以避免给学生造成额外的学习负担。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适当给以关照,在计算机方面学有所成。
2、对学习方法指导的措施:以在做中学为主要的学习方法,融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做到以直接经验来验证间接经验,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建构新学习的知识,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获得巨大的提升。
2.微机教学计划 篇二
一、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很多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非常关注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加强进入社会的竞争力。目前国内计算机硬件人才严重缺乏,很多学生“重软件,怕硬件”,说明了硬件课程是难点,也表明硬件方面的就业竞争没有软件行业那么激烈。《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硬件应用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各类数码产品、工业控制、智能家电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未来市场非常需要此类人才,这也是该门课程最重要的实际意义。
教师通过对课程的介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门课程的特点和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校外参观,这样能使学生了解当前微机在工业生产控制中的作用,又能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还可结合参观讲述微机技术在目前社会的需求就业的前景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时地关注、培养学生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兴趣,这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
《微机接口技术》主要讲述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典型的接口芯片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微机工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直接应用在嵌入式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方面;第二部分介绍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我们和计算机沟通最直接的方式,如果学生想从事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工作的话,汇编语言的基础是必不可缺的,它能够很好地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的性能;第三部分学习了中断控制器、并口串口、定时器、数模模数转换芯片、键盘显示器等工作原理、工作方式。教师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确实能对就业和未来发展有用,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1. 选择合适的参考教材。
教材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很多,多数存在重基本原理、轻应用实例的问题,或者应用的过时器件多,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少,不能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当今Pentium PC机广泛使用的并行接口标准IEEE 1394、通用串行接口标准USB、图形显示总线标准AGP、高速硬盘标准Ultra 100MB等知识内容,以及一些当前工业自动化实例来充实教材内容,拓宽知识面,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教师可使用多本教材,互为参考,必要时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其各知识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紧密结合、顺理成章。
2. 针对学生心理,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进度。
《微机接口技术》这门课程分章节讲述了构成微机的工作原理和一些典型的接口芯片。微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要讲清楚任何一个部件的工作原理都不可能只单独将这一部件拿出来讲,必然涉及其它新部件,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另外,各种类型的接口芯片的引脚数目较多,每个引脚信号的含义、功能与正常电压或者信号各有差异,有些芯片的工作方式达6种之多,每种之间的差异很难区分。还有就是汇编程序的编写,涉及指令系统的使用语法、程序结构设计等问题,可能因为很多小瑕疵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上面几个主要的难点可能给刚接触该课程的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使学生容易产生放弃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学期开始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对知识点可以穿插传授,适当的时候进行知识铺垫和知识点的复习,恰当地改变知识点的学习顺序;对一些繁杂的内容可以使用比较、区别等方法。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是很正常的,随着进一步的学习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3. 精心设计安排每堂课,使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课堂教学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精心的构思,合理的安排、有效的教学组织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关于8086CPU的学习,正常的教学顺序是:先讲CPU内部寄存器,后讲存储器分段。但讲CPU内部寄存器时肯定会涉及存储器分段的知识点,这样一来知识点前后交叉多,学生会听不清楚。如果换一种教学顺序:先介绍存储器分段,讲清楚四种段、段地址和偏移地址,以及物理地址的形成,再介绍CPU内部寄存器,4个段寄存器分别存放4个段的段地址,地址指针寄存器和指令指针寄存器用来存放偏移地址。这样会更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用时少且效果更好。
另外,教师可使用图表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微机接口技术》中关于典型接口芯片介绍了8259A、8255A、8253、DAC0832、ADC0809、8250, 8086CPU、PCI总线等内容。每种芯片内又包含了多种工作方式和几十条引脚。所以该课程涉及内容多、细、散、前后内容交错且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初次接触时往往觉得难学,特别是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学生感觉所接收到的知识比较散,没有系统性,更谈不上好好理解并加以运用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图表法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归纳组织,即将相关的内容组合到同一个模块中,然后抓住课程内容的主动脉用连线将模块之间的联系标识出来并加以说明,从而将那些分散、零碎的知识点一一串起来。此外,教师可建立一张二维表格,将有关的芯片(或者工作方式)写入其列,比较的项目(方式X)写入其行,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清晰地对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对于一些重、难点,比如CPU指令的执行过程、芯片实例的运行过程,教师如果只是使用板书和语言讲述的话,教学效果会很不理想。这时,教师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二维或者三维动画等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递。这些图文并茂的讲课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知识不再抽象,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更容易理解吸收相关知识。比如存储器分段的知识点,教师采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将存储器分段进行演示,能够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看出段与段之间的重叠关系:某个存储单元既属于A段又属于B段,从而得出这一存储单元逻辑地址不唯一。这样可以使学生既记住结论,又很好地理解结论推导的整个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立体教学模式。这样既能制作微机接口技术的电子教案,又能使用仿真实验软件,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完成课堂教学。电子教案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仿真软件可以直观地将各部件内部每一步的信息流动过程以逼真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讲授CPU的指令执行过程(包含控制器的微操作步骤)时,教师可以使用仿真工具做一个动态的执行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执行过程中相关硬件的工作和配合情况。
三、注重能力培养和动手能力,合理组织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重点培养面向基层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加强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所以教师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地达到教学目标。
1. 各类接口芯片在实验中应该集合起来学习。
比如:接口芯片8255是并行传输接口芯片,三个端口的每个引脚都可以独立地产生一个有用信号;芯片8253是定时器/计数器,可定时产生一个信号,而这个信号和8255A的PB口协作可以作为扬声器的控制信号。所以学生应该先熟悉8255的性能,再熟悉8253的性能,最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实验。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2. 结合实例促进学习。
这门课程的应用案例很多,比如:火车站、大屏幕显示系统、红绿灯控制、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超市收银机、公共汽车报站系统、计时器、记分器、电子考勤机、门铃报警电话、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交通收费系统、家电领域的智能控制芯片等。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实用且不太复杂的产品作为事例,给学生由浅入深地讲解。另外,图书市场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教学书籍供选择。
3. 避免验证式的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课中,学生只需输入现成的程序,连接较少的导线,结果实验虽然做了,学生却没有多少收获。教师可以根据实验情况,设计实验思考题,使学生需通过仔细思考,并对实验程序和连接线作出一定的修改后才能得到实验结果。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接口技术的竞赛,使学生通过竞赛的培训和比试,能更深入理解课本知识,锻炼其动手能力。
4. 学校可以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实验室可以考虑在课余时间实行开放式管理。这样,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反复实践,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或者进行一些创新课题的实验。这既能提高实验装置的利用率,又能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并完善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实验室和学生实习基地上加大力度。教师应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灵活组织教学模式,增加创新实验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作者紧抓《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特点,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在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大胆的创新措施,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对接口技术的动手实践能力, 更加深了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机接口技术》,教学改革,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孙琦.微机接口技术[J].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3.
[2]李克春.微机接口与通讯原理及实例[J].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0.8.
[3]马武刚.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科技, 2007-2-24.
[4]陈友宣.微机接口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N].现代企业教育, 2007-6-18.
3.《微机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篇三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微机原理
中国分类号:H19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直接服务于我国通信、电子行业的重要工科专业。随着通信业和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其中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通信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可以说只有充分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大学四年中所学的知识是很有限的。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那么人才的培养方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微机原理》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本质和工作原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单片机、DSP等课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满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微机原理》课程中的学习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目标
按照《中华人民中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学业教学的规定: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1]。但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还要求所培养的学生符合高级工程的要求。因此所培养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微机原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汇编指令,以及培养学生汇编语言的编程能力。但是8086系统早已淘汰不用,且汇编语言通用性不强,不同的系统汇编语言的结构不同。那么针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目的,在《微机原理》的教学当中应该是重点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外部接口的使用[2]。计算机的二进制运算是本门课程的基础内容,是每个学生都要掌握的知识。当学生有了二进制运算的基础之后再适当地讲解CPU的内部结构,目前微型计算机的CPU都是采用了哈佛结构,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后期学习的DSP系统也是采用哈佛结构,因此这部分的内容也需要详细地讲解。考虑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具有电路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掌握接口芯片的使用。那么在讲解《微机原理》这一门课的时,要结合数字电路的知识,重点介绍微型计算机的接口芯片使用。例如:AD0809、8255、8253等这些常用的接口芯片,在电路设计上应用很广泛。而且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本门课程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另外,寻址方式和存儲器也是《微机原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知识为后续学习的单片机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从原理上掌握。
在计算机专业和控制类专业中,汇编语言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微机原理》学习的重点。但是考虑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际需要,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当弱化处理。因为汇编语言作为一门低级的计算机语言,如果只通过课堂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接受的,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实验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而且汇编语言通用性不强,学生在学了80x86系统的汇编语言之后,即使继续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工作也很少使用,因为不同的处理器芯片汇编语言的结构不同。在后期所学习的单片机、DSP系统等课程,普遍采用C语言编程。基于C语言的软件开发平台已经非常成熟,而且C语言的通用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少而精地讲解汇编语言,同时要补充C语言的内容。
三、更新实验教学
《微机原理》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和实现,也就是说,实验在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每次实验都能够独立正确地完成,那么将起到巩固理论课堂中所学到知识的作用。既然教学内容上发生了改变,那么《微机原理》的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考核方式等也需要进行改革。
首先,在传统的《微机原理》教学中,汇编语言实验占据了大部分的课时,但是实际收效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微机原理》实验中,汇编语言部分要压缩课时量,让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编写和调试程序即可[3]。中断和接口技术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直接使用,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习的内容。芯片应用也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课时量的内容,可以培训学生对芯片使用,以增强学生设计电路板的能力。而且芯片的使用和电路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应该要具备有的能力。并且在芯片应用实验中可以让学生学习怎么根据引脚定义进行电子线路的连接、怎样根据控制字的格式定义给芯片进行初始化等。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几款典型的可编程芯片,应该要包含有AD、DA等芯片的使用,这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其次,教师应该在实验课前培养学生有预习的习惯与课后鼓励学生学会思考总结实验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巩固在理论课中所学到的知识[4]。待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实验步骤都熟练后,可以安排一些创新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最终写出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
最后,根据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最终的成绩评定,应当采取实验成绩与现场实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评[5]。在实验过程中还应当开设与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在规定的时间教师验收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并要求学生答辩,学生成绩采用答辩和检查学生完成课题情况评定。
四、更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微机原理》教学中,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微机原理》这门课中应当积极探索工程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6]。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更多的是学习理论知识,往往忽略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很难符合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要求。那么新的教学方法应当是学习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随着新的教学方法提出,那么考核手段也应该伴随着提出,考核方式再也不能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应当包括考试的成绩加上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所占的分量应该与考试成绩占同等比重。更新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微机原理》教学中,在课堂上能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除了课堂教学生理论知识,更应该指导学生设计与课程相关的作品。其中所设计的作品算入期末总评的一部分。
指导学生多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和文献资料。《微机原理》是一门理论知识多、技术性强、实验技能要求高的专业课,如果只靠在课堂上所学得的知识是很难达到这一门课的要求,学生应当多阅读查找相关的数据和文献资料[7]。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立问题,课后再让学生查找资料并根据问题的内容撰写报告。所撰写的报告要明确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所提出的方法必须要有依据,标出方法的出处。最终学生所选的报告也应当算入期末总评的一部分。
五、结束语
本文在教学内容上提出了减少汇编语言的内容并增加接口芯片芯片应用这一部分内容以满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工程训练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内容、实验方法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应用,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许青林,解争龙,田俊华.《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学报,2007(9):118-119.
[2]李宝华.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校教学改革[D].河南师范大学,2012.
[3]金红.提高微机原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1(3):143-148.
[4]潘丽峰.微机原理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8.
[5]顾滨.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案[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12):61-62.
[6]杨成.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研究[J].教学研究,2007(12):73-75.
4.微机教学计划 篇四
因本学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与《数字电路》课同时开课,数字电路是学习微机原理的必备知识。没有数字电路的知识,在上微机原理课时,连起码的二进制知识、门电路、锁存器、时序电路等知识都没有,学生无法听懂微机原理的知识,使教学效果极差。基于上述情况,任课教师一致认为把微机原理实验停课的时间16学时提到学期开始(第2周~第5周),在做实验时不停课,这样学生在上微机原理课时,已有一定的数字电路的知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计划中,应将数字电路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安排成先后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教学小组
5.微机教学计划 篇五
彭勇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在初
一、初二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性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初三教学注重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内容的衔接问题,强调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来说:
1、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2、通过“活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能力。
3、将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
4、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与操作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在教学中要求:
1、针对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感性的“范例与活动”的学习,做好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学习。
2、对起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分类施教,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学生打好基础。
3、提高课堂兴趣,多采用范例教学法、活动项目教学法、综合实践法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各种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软件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机会,如用FLASH进行动画创作,用FHOTOSHOP进行电脑绘画和图像处理等,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办、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4、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三、教学实施举措:
1、针对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感性的“范例与活动”的学习,做好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学习。
2、对起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分层施教,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学生打好基础。
3、提高课堂兴趣,多采用范例教学法、活动项目教学法、综合实践法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各种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软件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机会,如用FLASH进行动画创作,用FHOTOSHOP进行电脑绘画和图像处理等,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办、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
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4、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5、让学生在初一年级能初步掌握FLASH的基础知识,巩固WINDOWS的基本操作,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四、具体教学课时:
一、文章的编排与修饰:三课时(对学生难度不大,三节的内容用两课时完成,最后一节拓展《邮件的发送》)
二、图方的混合编排:二课时(两节的内容用一节课完成,后一节拓展网校)
三、数据的编辑加工:四课时(每节一课)
6.搞好微机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六
以往对微机专业不同届或同一届的学生采用同一套教学模式,即一样的教学计划,一样的教学大纲,甚至同一学科使用同一套教材。尽管教师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课讲得很好,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听不进去,甚至有的同学干脆逃课出去玩或泡网吧。导致学生的.出勤率低。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我校目前招收的学生已不太适合。如果将微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成几类。如软件(侧重软件的安装、维护和维修等)、网络类(侧重网络基础知识、组网、上网查询、网页制做等)。让入微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文化课后,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和爱好去自由选择任一类或几类课,带着兴趣爱好去学习,将会收效倍增。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想讲好一节课,让大多学生听懂,熟练掌握当堂的内容。首先,教师应在课前做大量的充分准备工作。如:怎样自习本课应用到的旧知识,怎样导入新课,怎样讲解新课内容,怎样选讲例题,怎样选择学生练习题,怎样进行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怎样进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力争使课进得深入浅出,精讲多练,让大多数学生对所学内容当堂理解和消化。此外,还要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考勤,对学生学习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多关心爱护学生保持课堂有一个良好气氛。
3、加强实践教学
微机专业课大部分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尽可能调大上机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操练时间,能在实验室直接上的课,尽可能在实验室直接上,以免浪费教学时间。教师要给学生就本学科的特点定期下任务,对学生进行强化技能训练,在学生动手有力上下功夫。
4、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学期可定期搞几次单科竞赛活动,对成绩好的学生可吸收进入微机小组进行重点培养。对小组成员定期考试优胜劣淘。还可进行同专业同学年班与班的微机竞赛活动或不同年级的竞赛活动。另外,还可和其他院校进行微机知识竞赛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
7.微机原理与接口教学改革研究 篇七
1问题分析
通过对往届学生的调查分析表明, 在教授课程时,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⑴学生对课程认识不够, 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多以16位8086/8088CPU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 而微处理器现今发展迅速, 相继出现了奔腾、酷睿双核、i3、i5等处理器。因此一些学生认为该课程已经“过时”, 没有什么用处。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微机内部组成复杂, 要搞懂它的原理对实际工作没有多大作用, 而且学起来困难, 所以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⑵课程中知识点分散、零碎、多。一般情况下, 教学中, 重点知识不像其他科目, 带有系统性, 可以举一反三, 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本来兴趣就不大, 如果知识点再比较多, 抽象性过强, 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没有兴趣。
⑶对微机中有关工作过程的教学重视不够。许多学生学了本课程后, 对微机的有关工作过程仍不清楚。
⑷课程的概念和专用名词多, 如8086CPU内部结构中的AX、BX寄存器、汇编语言指令等, 而且编程复杂, 接口芯片多, 学生不容易理解, 且容易混淆。
⑸验证性实验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标。
2“简单化”、“兴趣化”与“实例化”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 应精选课程内容,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加强实验教学, 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有效地把一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⑴教学注重“三基”, 将基础知识“简单化”。所谓“三基”, 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技能。《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 应反映和吸收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概念和新方法, 但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还应着重从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入手。首先要通过树立自信、反复提问等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基本工作机制及典型接口技术, 确实掌握微型计算机到底是怎样构成的, 它们又是怎样工作的, 在此基础上, 再通过扩展学习、网络学习去掌握微机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技术, 最后, 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使学生掌握实际应用中需要的概念、原理。这样做不仅较符合人们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型认识规律, 也更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⑵改变课堂设计思路, 备课时对课堂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 将课堂设计“兴趣化”。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 在设计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 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作为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 教案设计应涵盖如下几个要素:
1) 将专业的能力结构图进行分解, 对每一个子能力再进行结构化, 并细化到每一门课的每堂课。
2) 明确课堂的教学点。明确教师的操作点和学生的掌握点。包括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运用点, 也包括方法指导点、情绪协调点及个别调节点。
3) 课堂信息量和课堂质量要保证。课堂上不仅要保证一定的信息量, 而且要保证较大比例的与学生的互动量。
4) 分析出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堂设计应有不同程度、不同密度、不同进度的上、中、下三层设置。
5) 教学程序注意多样性。采用课堂悬念、分组讨论等符合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方法。
6) 时刻进行教学反思。“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教师应对课堂的“有效程度”有清醒的认识, 每堂课的课后都应有相应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及时更新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中。
⑶创建开放性实验环境,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及创造探索意识, 将实验过程“实例化”。建立开放性的实验环境, 就是允许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及自己时间安排或兴趣爱好提出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或实验构想, 并在一个较宽松的实验环境和可灵活选择的时间范围内 (如周末或放假期间) 完成。教师尽力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他们开展有意义的实验研究。对于其中具有创造性构想的学生及其实验成果, 可给予相应的奖励 (荣誉的或物质的) 。同时, 让学生参加一些技能大赛, 在掌握技能的同时, 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做好课程实施者, 更要做好课程开发的研究者。掌握并能运用富有职教特色的课程理论, 是职业学校一线教师的基本功, 也是职业教育教师的重要特色。
参考文献
[1]郭福洲.《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电子世界, 2012.01.
[2]王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创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11.12.
[3]倪志莲.《微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科技, 2005.
8.论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篇八
[关键词]微机接口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孙莉(1959- ),女,山东平度人,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学部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研究工作。(贵州 贵阳 550004)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145-02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是在职成人教育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专业课程。我们应该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在职学生的特殊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一种可行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微机接口技术是一门在理论指导下,偏重于实际应用的课程。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实用性较强。它要求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前提下,还要训练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课程各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交叉联系,且多数有关本课程的参考教材不易自学,对初学者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成人教育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在职学习,时间紧、工作忙、居住分散是他们存在的共同问题。另外,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授和辅导,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也有不少学生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重书本,轻视实验,造成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
二、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微机接口技术概述、微型计算机的总线、中断控制、并行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数/模及模/数转换、人机接口、串行I/O接口。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型计算机原理》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的预备知识。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在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微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接口的概念,掌握课程介绍的各类接口芯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地选择接口芯片,对于给定较为简单的常用接口原理图及接口控制程序,能够读懂该接口电路的作用;掌握常用的简单接口电路的设计;通过查找资料能读懂较为复杂的接口原理图及编写相应的接口控制程序,能进行实验。这些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能科学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支持下进行创新。
三、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
根据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在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1.进行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按照教学目标制作每章(节)的电子课件,将每章(节)的学习目标、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例如,在学习向量中断内容时,采用PPT电子文稿,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地将中断的组织和中断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向量中断中向量表的组织。然后提出为什么要采用向量中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和分析进一步理解中断的组织和处理过程以及采用向量中断的方式来组织中断的好处。同时,结合具体的应用处理中断,理解其他非向量中断的组织和中断处理过程,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进行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的因素而完成教学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给学生以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在尽量把现有内容讲具体、讲清楚、讲生动的前提下,可与学生大胆地讨论一些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方法。例如,根据一个具体数据输入输出的实例,设定可编程并行接口的工作方式,启发学生提出各种工作方式,然后再分析各种工作方式的优、缺点,最后确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通过这样的师生交流和互动,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能够保持相对集中,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较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促使他们的知识、能力、态度等综合协调发展。
3.进行讨论式教学。主动是内在动力的外在表现,主动性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主体意识的积极支配下探索的活动。所谓学习的主动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自愿地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以教师的科学指导作为前提条件的。在讨论式教学中,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归类,通过“问题讨论教学法”达到教与学的互动。由于教学媒体的不断丰富,在职成人学生普遍具有现代的学习媒体,因此讨论学习的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集中讨论,可以通过网络(如BBS,QQ,E-mail等)和电话等形式进行远程讨论,教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网上讨论,学习小组讨论进行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上网讨论,随时交流学习的经验体会。例如,在学习了各种典型的可编程接口芯片后,可通过不同形式的讨论,使学生在理解各种接口芯片的内部结构、外部引脚的功能的基础上对各种芯片的共同特点进行归纳、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即可编程接口芯片通常包括控制逻辑、控制寄存器、与CPU连接数据、读写控制引脚、与外设连接的数据端口等主要组成部分。可见,以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为基本条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采用不同形式和手段的讨论,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学习和工作的矛盾,符合在职成人学习的特点,使学生能在任何时间学习课程的任何章节并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受到在职成人学生的欢迎。
4.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同步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微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接着就应该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在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通过不断地实践,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问题的实际需要设计实验,采用教师出题和学生自己选题相结合的方式,以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例如,学习了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内容后,要求学生进行利用并行I/O口识别拨动开关,可先采用基本工作方式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拨动开关输入数据和发光二极管显示输出数据),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修改控制程序,改变有关控制信号线的连接,采用选通、中断等工作方式观察数据的输入输出,并模拟应用的情况,利用实验设备产生相应的输入输出控制信号等。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并行I/O接口的结构功能,能灵活地编程使用该接口芯片,并能举一反三,用相应的方法学习其他的可编程接口芯片。在搞好基础实验的前提下,要求有条件的学生结合单位的实际进行应用设计,部分学生设计出如波形发生器、通用汽车电气开关压降测试仪等仪器。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和不同问题进行一些关键性的指导,形成一个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引导与点评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遇到问题时要更多地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教师只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实践证明,以上论述的启发、提问、讨论、实验的教学方式在微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中是可行的。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以实现课程教学大纲为目标,教师认真组织教学,利用丰富的教学媒体,开展课堂讨论、网上讨论、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注重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它能够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去探讨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承担微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提高,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领会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内容不断地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工作中有较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琦.微机接口技术[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陆鑫,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微机教学计划 篇九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何车奇
一、培训目标
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微机操作技术,熟练应用微机进行教学。
二、培训地点、时间、培训对象及培训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
培训时间:每周一、二、三、四配班时间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方法:集体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时间规划:2010年3月15日—2010年4月30日,历时一个半月。
三、具体时间安排与培训内容
学习时间
学习课时
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
1、熟悉WindowsXP操作界面,了解鼠标、健盘的操作;
2、学会切换输入法以及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3、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1)了解窗口创建文档、输入文本保存和关闭;(2)打开文档。
作业:熟悉鼠标、健盘;做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
第二课时:
1、文本的修饰;
2、文本的编辑;
3、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3)插入剪贴图片、艺术字练习。
作业:做一张带有图片的文档
第三课时:
1、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4)处理表格,创建表格编辑表格内容;
2、调整表格结构。
作业:做一张本班幼儿的名单表
第四课时:
1、查看、下载保存校园网资料;
2、从网页下载保存整理资料。
作业:下载并保存一些网页上的资料到自己的文件夹里。
第五课时:
1、Power Point幻灯片制作(1)了解Power Poin演示文稿的窗口、创建演示文稿、保存的关闭;
2、复习3、4课时内容
作业:熟悉Power Point幻灯片软件
第六课时:Power Poin幻灯片制作(2)添加幻灯片、插入图片、艺术字。
作业:做一张幻灯片
第七课时:
1、Power Poin幻灯片制作(3)设置背景颜色并运用模板美化幻灯片;
2、复习5、6课时。
作业:做两张幻灯片
第八课时Power Poin幻灯片制作(4)自定义动画幻灯片演示。
10.微机教学计划 篇十
学时:51
学分:3 理论学时:42
实验:18 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
大纲执笔人:程桂花
大纲审定人:齐学梅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专业的硬件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微机硬件体系结构的概念掌握微机系统扩展必备的硬件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硬件知识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1、概述
主要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名词术语,微机工作原理。
2、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及CPU子系统
讲述8086CPU的内部结构及子系统、8086的工作模式、存储器读写、I/O读写操作及时序;80386CPU体系结构、Pentium、Itanium微处理器主要特点及先进技术。
3、半导体存储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SRAM与DRAM的工作原理、存储器与CPU的连接;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组织及更新方法、高速缓冲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4、微型计算机和外设的数据传送
接口的概述、三种传送方式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一般接口组成。
5、串并行通信和接口技术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8251的工作原理;并行通信的概念、8255的工作原理。
6、中断控制器8259A、DMA控制器、计数器/定时器(18学时)中断系统功能、中断优先权管理的方法、中断控制器8259的工作原理及编程;DMA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编程;计时器/定时期的工作及编程;多功能接口芯片的使用。
7、数模(D/A)转换与模数(A/D)转换接口(8学时)CPU与D/A的接口电路、CPU与A/D的接口电路。
三、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作业和小测验占总成绩的10%,实验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四.参考书目:《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戴梅萼、史加权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
11.微机教学计划 篇十一
巧改微机教室
我们设想的是实施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多媒体或网上自主学习与教师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授”和“灌输”,而是“组织”和“指导”。大量的语言输入学习就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
在改造好的微机室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师的布置,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听读等需要反复操练的训练项目,可以不受时间约束,反复练习,并通过自我检测,得到及时的反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突破了课堂时间的限制,不仅适应不同水平、不同学习要求和目的的学习者,体现了个性化的教学原则,而且腾出了教师大量的课堂时间。
根据上述的设想,我们对微机室进行如下改造:
原来微机室的配置:学生机36台C1.7/128M/40G/845主板/100M网卡/主板自带声卡);教师机的相应配置比学生机高近一倍;所有电脑通过100M交换机接入校园网英语资源库服务器和互联网。
我们的改造分为下列几个部分进行:
1.为每一台电脑安装带有麦克风的绳式耳机(说话的话筒定向性一定要好),并且调试好,保证说话和语音传送正常和清晰。
2.安装电子教室软件Netop 3.0到教师机和每台学生机,用于远程控制和语音对话。如图1所示。实践证明,这种软件用于出示英语听力题目,指导学生调用英语专题听力资源网站,老师和学生英语对话效果,播放幻灯片课件效果都很好,但它对于播放英语音视频文件支持不是很好。
3.安装凌波多媒体教学网v5.0电子教室软件,用于播放听力文件(MP3、WAV、ASF、MPEG和DAT等音视频文件),如图2所示。实践证明,这种电子教室软件用于播放音视频文件很流畅,能和教师机做到同步,并且在播放过程中能实施暂停和继续。同时它对于现在网上流行的Flash网页英语资源支持也很好。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软件远程控制支持不是很好,容易出现死机现象。
构建英语视听资源库
“听什么”是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听力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行英语视听教学之前要搞明白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语料呈现的问题。它不仅指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语料,还指教师所提供的语料以什么样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呈现。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小学生听英语的兴趣,并且会因违反教学规律而挫伤小学生练习英语听力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1.立足教材内容,组织听力语料。
听力语料立足于教材内容并不意味着完全机械地照搬教材,它可以是教师对教材处理后的听力语料,也可以是教师选取的与教材语言知识和词汇量相当的语料。因此,我们在教师机和校园网英语资源服务器上构建了大量的英语音频、视频材料。这些材料与教材的知识点同步,老师录制听力材料放在教师机上,通过凌波多媒体教学网v5.0电子教室软件播放给每一位学生听,然后进行听说训练。如:学了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等句型时,教师可以和每一个学生进行对话T:Hello! What’s your name? S:My name is Tom.T:How old are you? S:I’m 9.等等。
2.满足学生兴趣,选编视听语料。
机械的、单纯的、重复性的听力训练或不加选择地运用听力语料,对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非但没有什么益处,反而有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听力语料的选编上,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语言能力,考虑到所选编的英语听力语料本身是否与教学对象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要考虑到所选编的英语听力语料是否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趣味性。那种以成年人英语听力强化训练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英语听力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在构建英语视听资源库时,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不可否认,目前适合小学生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既有意义、又有趣味性的语料还很少见。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词汇量十分有限,直接照搬英语原文作为听力语料往往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通过构建英语专题听力资源网站,为学生的自主听力训练准备了海量的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小学生很有兴趣的。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
(1)通过校园网Win2003服务器的IIS构建英语专题听力资源网站,让学生通过局域网,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师的布置,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进行学习的训练。如图3所示。
如想以《乡下的老鼠和城里的老鼠》“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这个学生感兴趣的听力材料进行听说训练,老师只要利用电子教室软件Netop 3.0指导学生怎样调出英语《伊索寓言》专题网站,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听力训练,教师随时通过控制系统和音频系统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如图4所示。
(2)利用美萍视频点播系统构建音视频资源库。我们在改造和建设英语视听教室的同时,将构建英语视听资源库作为重中之重,如果说我们改造微机室为视听室铺“路”和造“车”的话,那么我们构建英语视听资源库也就是为了准备“货”,只有这三者都具备了,才能说我们的视听教室可以进行英语视听训练了。关于怎样构建流媒体服务器,笔者《免费构建高效的校园流媒体点播系统》一文(发表在《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3期)中有详细的介绍。如我校专用于英语视听教室的全英语的《丁丁历险记》、《猫和老鼠》等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资源就达到200G左右,这为我们开设英语视听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图5所示。
让教育技术真正成为英语视听学习的工具
说到底,我们准备“路”、“车”、“货”,是要让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不是只让学生看英语动画、听英语资料,这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在英语听力语料问题解决之后,就必须要面临“怎么听”的问题。依笔者观察我校英语视听课的实践和其他方面的研究经验,根据不同的听力语料和不同的听力训练要求,利用这个英语视听教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以下几种听力训练方式:
1.听与复述相结合。听与复述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听力语料的信息输入(input)和信息输出(output)的能力。它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照原句一字不漏地复述下来,即“repeat”;另一种是学生根据原句的意思自己组织语言材料进行复述,即“retell”,这种办法更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听力语料。如学生在学习完《丁丁在黑金之国》这一英语动画故事后,可要求学生将这个故事在全班“retell”,如不行可再进入视听教室资源库进行自我训练。
2.听与说相结合。听与说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但是,这种训练方式中的“说”对小学生来说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教师可较多地根据听力语料提出一些问题并用记事本的形式演示给让学生,或给出一些描述性、结论性、推测性和判断性表述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正误判断。教师在采用这种方式时,既可以先给出问题、再让学生听语料,也可以先让学生听语料、再给出问题。这里就要充分利用远程控制软件Netop进行教学。
3.听与写相结合。这种方法也有多样,但只适合高年级学生。
12.微机保护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篇十二
由于种种原因,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设备功能差,自动化程序低,远远赶不上行业的发展,下面以微机保护实验室为例进行分析对比。
电气工程学院微机保护实验室有3台WBB-III微机变压器保护教学实验台和3台WLZB-II微机线路保护教学实验台,这6个实验台可以独立的工作,完成各自的差动和后备保护以及电流保护和距离保护功能,原配置可以完成手动模拟系统正常、最小、最大运行方式,实现故障跳闸、合闸手动动作。但从短路故障开始到保护动作的整体动作过程无法形象直观地显示,只能靠灯亮和跳闸单纯显示其结果。改革前,实践教学内容与当今继电保护的发展状况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实际情况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不能进行运算 (正常的潮流计算、故障短路、保护整定、操作后的稳定计算等) ,不具备遥调、遥控、遥测、遥信等自动化功能。实践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各种电网结构保护整定值的设置、也不能实时记录保护的过程,不利于学生更进一步理解继电保护基本概念和原理。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针对微机保护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优化学生的知识智能结构为出发点,对微机保护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和设计,提高实验设备的功能 (用VB编程、用MCGS编程、用KC196汇编语言编程、用VFP数据库编程、用RS422/RS232转换器实现1台工控机控制6台实验台,并能进行远动操作和远方送整定值功能以及曲线图形显示保护动作状况功能,还能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和保护整定计算及电力网络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等仿真分析) 。从实验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经教学过程验证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
一、改造思路与方案
1. 硬件改造
微机保护实验台远程监控网络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其中,串行通讯口COM1口连接RS232转RS485/422的转换器,然后通过四芯屏蔽线串联6台实验设备。
2.软件设计
软件主要通过Visual Basic语言、89C196单片机汇编语言、数据库软件Access2003以及短路电流计算软件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来实现。实现图形化在线直观显示保护动作过程的效果。如图2所示。
二、功能及特点
1. 模拟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使实验内容与工业现场相吻合。如针对继电保护,编制了基于VB的微机线路保护实验和微机变压器保护实验远方监控软件。如图3和图4所示。利用MCGS开发了微机线路保护和微机变压器保护远方监控软件。软件的功能主要包括:动态监视实验台的运行状态;远方跳、合开关,实现远动操作;查询历史故障;修改通讯端口、单片机地址,实现控制同类其他机组的目的;自动故障报警;实时记录保护的过程;打印、显示相应的特性曲线;进行整定值的录入、修改、上传及下传,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和保护整定计算等。
2. 根据就业岗位及就业市场需求,搭建综合、设计实践教学平台。编制了集成MATLAB仿真软件和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软件以及电力系统整定计算软件的集成软件,可进行电力网络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等仿真分析。构造了综合电力系统稳态、暂态分析、继电保护、电力系统仿真实践教学内容的平台。
3. 在实践中,同学们对自己所学专业、课程认识不全, 常常处于目的性不强的学习状态。针对这种现象,通过改造继电保护实践教学平台和通过软、硬件开发,把保护实验室“仿真”成变电站自动化现场,使实验过程接近于实际的工作环境,缩短学校教育与行业实际的距离,同时也为毕业设计和创新制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场所。如建立了从单机特性实验到单机构成系统实验,再由系统实验到全局自动化控制实验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行实验数据的存储、报表和分析,模拟现场分析故障的操作方法,把保护实验室“仿真”成变电站自动化现场—原来的单机保护实验,作为全局自动化中的一个现场级单元,采用模块化的搭接组合,即可显示单机在线信息数据,也可显示全局多机在线信息数据,如图5和图6所示。同学们犹如置身在现场,能更好的意识到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位置以及在以后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使学生对本专业应用技术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总之,通过对微机保护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微机保护实验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教学方式多样化,既可以做手动实验,又可以通过上位机做远程控制实验,而且由于上位机的可视化界面,使实验过程显得更形象更容易理解。例如,电流、电压显示波形界面非常形象的以波形的形式描绘出电流、电压值的大小 (如图7和图8所示) ,从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何时电流保护装置启动、经过多长时间跳闸、合闸等[2],促进了理论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科技创新能力,缩短学校与市场差距,全方位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水平的目的。
三、结论
1. 根据电气工程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改造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软、硬件开发,把实验室“仿真”成工业控制现场,使实验过程接近于实际的工作环境,缩短学校教育与行业实际的距离,为毕业设计和创新制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场所,节省设备投资。
2. 根据电气工程就业岗位群对实践能力要求,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体现各个专业课程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在微机保护实践教学中综合单片机原理、软件编程、电力通信、电力自动化、电力系统故障计算、电力系统仿真等多门课程知识, 打破从单个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界限, 实现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3. 选择来自工业现场的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实践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实现实践教学与工业现场相结合,锻炼学生解决生产第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4. 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和设备的开发,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5. 课程实验、毕业设计、短学期教学、科研实训多个环节相结合,充实短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提高短学期的教学效果及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
6. 通过教学改革创新,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丰富教师各自讲授课程的教学内容, 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 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 知识体系优良的教学团队。
7. 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宽学生知识面,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摘要:通过一定的软硬件设计与改造, 提出了一种将现有的多台独立微机线路保护实验台和变压器保护试验台借助软硬件与工控机联网, 实现把微机保护实验室“仿真”成电力自动化现场;提高设备功能, 改革教学内容, 打破从单个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界限, 实现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在监控软件环境下, 充分运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 实现了继电保护室的网络化和四遥功能, 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等电力系统软件与实验装置间构建了桥梁, 有利于学生对电力系统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微机保护,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施永梅.微机继电保护的现状与发展[J].电世界, 2007, 3
13.微机教学计划 篇十三
曾有人戏言:未来的学校是“机器”社会,学校里只要有一个人就可以把学校里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下来。也有人说:未来社会可谓是“鼠标一点,指点江山”“按下按钮,指挥万千”,虽然现在我们的社会和学校还没有发展到如此发达的地步,各类电教媒体却已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了中小学课堂,为课堂教学“增砖添瓦”。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实物投影和微机使用较多,越来越感觉到它们已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左膀右臂”。
一、实物投影──物理课堂教学的“左膀”
1.运用实物投影可以展现物理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很多演示实验,由于器材和条件所限,实验的可见度小,效果差。常常是前面的学生看门道,后面的学生看热闹。例如:演示实验“磁体周围有磁场”时过去我们的做法是,先把六个小磁针放在讲桌上围成一个圆圈状,中间放一个条形磁铁,观察小磁针南、北极的方向变化。但是,由于学生是坐在座位上,只有前排学生能看得清楚。由于磁针太小,就连前排的学生也很难看清楚,为了提高效果,教师不得不将实验送到学生面前巡回展示。白白浪费时间。采用实物投影仪后,我将磁铁和磁针全部放在投影仪上,整个现象清晰可见,即使坐在最后面的同学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既提高了效果,还节省了时间。
2.使用实物投影可以动态展现物理过程,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许多物理概念很抽象,有时候只用嘴巴很难和学生讲清楚,学生也无法想象出它的形成过程。运用实物投影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启发学生思维,降低理解难度。例如:磁感线的概念,传统教学方法是,先在玻璃板上用磁铁和铁粉形成磁感线的形状,然后端给学生看,学生对其过程仍不清楚。运用实物投影仪后,我先将玻璃板放在投影仪上,打开投影,然后在玻璃板薄薄地撒上一些铁粉,接着,将磁铁放在玻璃板下面,学生很快看到磁铁附近的铁粉形成轮廓状排列,紧接着,我轻轻敲击玻璃板,学生很快看到玻璃板上所有铁粉都形成更有规律的排列,最后和同学们在黑板上描画铁粉排列的形状,便得到了磁感线。跟传统方法相比,概念的形成过程更清晰,学生掌握更快。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实验利用实物投影效果更好一些:振动的音叉激起的声波实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串并联实验、电磁感应现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等等。使用投影仪做一些实验没有固定模式,总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能够借助一下投影手段放大一些微小的、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更清晰、更直观、形象地观察到用常规手段观察不清楚甚至观察不到的现象,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调动学生观察的注意力,这样就达到了使用实物投影仪的目的。
3.运用实物投影讲解例题和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示范的作用。
例题和习题评讲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一,运用实物投影组织课堂练习十分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好练习本,习题训练时,对典型练习要求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从答得较好和犯有典型错误的答题中各抽取一至二本,投影在屏幕上,组织学生评议,纠正错误。通过实物投影,使学生能够从错误的解法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通过实物投影投出解题格式和解题过程比较规范的同学的做法,既给了这部分同学展现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同学做到了示范的作用。
二、微机──物理课堂教学的“右臂”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计算机技术具有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微机进行教学能促进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1.微机机辅助教学,解决燃眉之急。
在讲授《音调、响度和音色》时,找不到各类乐器,怎么办呢?急中生智,想到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右臂”。在网上搜集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听、分辨各种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引出音色的概念。学生掌握效果较好。
2.微机辅助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变动为静,变不可见为可见,把运动操作过程分解或变换展示等手法,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在学习《内燃机》时,我把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用flash制作成课件,把各部分结构和工作过程配合动画分解开讲解,再使其连续工作。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讲授《回声现象》时,声波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理解,笔者事先从网上搜集了回声动画,变不可见为可见,降低了理解难度。
3.微机辅助教学可以变枯燥为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现代教育对老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让学习变得有趣味。因为计算机软件色彩鲜艳,图象生动形象,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使枯燥的物理问题趣味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利用微机辅助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微机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蒸发》这节课中,在课堂上计算机将载有蒸发的文本、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利用微机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5.利用微机辅助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在《压力和压强》这一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也约需两课时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4.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篇十四
一、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投票统计器,完成投票、计票统计和票数显示等功能。
二、设计原理及方案
在8086最小工作模式下,连接一块8255A芯片。在 8255A的C端口连接8个开关,开关按下表示支持,灯亮,开关不按便是反对,灯不亮,从8255A的C端口输入投票结果,经8086运算统计出结果;在 8255A的A端口连接一块7段LED数码管,将输出结果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电路图:
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程序代码: A_PROT B_PROT C_PROT CT_PROT DATA DATA CODE
MOV DX,C_PROT IN AL,DX EQU EQU EQU EQU 200H 202H 204H 206H
;可通过计算获得,连接的是IO1 SEGMENT ENDS SEGMENT MOV AX,DATA MOV DX,AX MOV AL,10001001B MOV DX,CT_PROT OUT DX,AL
;控制字写入
;A端口输出,C端口输入 TAB1 DB 7FH,07H,7DH,6DH,66H,4FH,5BH,06H,3FH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DX,C_PROT MOV AL,0 OUT DX,AL
;C端口清零
AGAIN: TJ: XOR AH,AH
MOV CX,8 LOOP1: SAL AL,1
ADC AH,0
LOOP LOOP1
MOV AL,AH
PUSH BX
LEA BX,TAB1
XLAT
MOV DX,A_PROT
OUT DX,AL
PUSH CX
MOV CX,2801 WAIT1: LOOP WAIT1
POP CX
JMP AGAIN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统计1个数
;进位加CF,以统计出C端口中1的个数
;延时10ms
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三、运行结果
程序结果图:
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四、设计总结与体会
为期一周的微机原理课程实践终于结束了,回过头来,感慨万千。过了一个多月,书本上的好些知识已然忘却,刚开始拿到课题时,看到一大堆传说中的神器,霎时凌乱了,选来选去,从仅剩的课题中挑了“投票统计器”,上网搜索了一下,大体上把设计的方向搞清了,接下来,便是开始设计了。
画模拟图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8086那一块儿,大家参考网上的资料,反复讨论,着实花了不少时间。接下来的画图连线就比较简单了,为了节省时间,在做模拟图的同时,其他两个人便开始编写程序了。将设计流程图简略写下来,对照流程图,分块儿编写程序,显得很有条理,简单轻松些。
就这样,三次课之后,设计的图和程序都好了,只剩下调试程序,查看模拟结果了。这是检错和纠错的过程,轻松但也不轻松,因为那么多东西,如果看不仔细了,你就找不到错误,也就没法儿解决问题了,费事费力还一无所获,这是最伤脑筋的事情。还好,运气不错,只是程序出现了小小的问题,改好之后,得到了很满意的结果。
最后的验收,是对书本与实践知识的融汇总结,本以为毫无问题的我们,没想到被程序中的一个问题给秒杀了,大家四处找资料,和别的组的同学讨论,反复演算了半天,终于会了。当然,就算是会了,我们也只是懂得了微机原理中的一点皮毛而已,学的扎实很重要,因为这样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
五、参考文献 1.周明德.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5.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研究与探讨 篇十五
关键词: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1 引言
微机控制技术是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年级的重要专业课程,并具有实践性强、内容更新快、应用知识面广的特点,其教学内容不仅包含了微机控制方法的理论知识,也包含了控制系统设计的应用知识。而现今微机控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生产企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评价依据,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如何培养出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使学生既能够掌握微机控制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同时具有一定的微机控制系统操作和设计能力,改革微机控制技术的实验教学就成了迫切问题。本文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实验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进
实验教学通常是围绕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展开的,而微机控制技术是以自动控制理论和微机原理为基础的课程,其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的硬件设计、数据处理方法、数字控制方法和系统设计的网络技术和抗干扰技术。目前不少大学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都采用了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时的方法,但是由于微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过分的压缩理论课时,不仅不符合专业考试课的要求,增加教师授课的难度,而且会使得学生出现理论含糊,不懂实验原理就做实验,不会分析实验数据结果的现象。此外,微机控制技术与电机拖动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的课程理论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不应局限于本课程教学,而应采用课程实验、综合实验、毕业设计三步走的方案,从浅到深、从局部到整体的循序渐进地教学,并融合其它理论课程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全方位地掌握微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培养控制邻域的创新人才。
2.1 课程实验教学
课程内的实验设置目标在于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与课堂授课内容同步进行,实验内容为微机控制系统局部组成部分的验证性实验,如输入/输出通道的A/D和D/A转换、数字滤波、各种数字控制算法等。实验设备可采用小型实验箱,实验箱与主机相连接,操作简单,实验时间较短,数据结果可以从主机观察,采用模拟的被控对象,便于学生对数字控制系统局部设计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模式为学生单人单机实验,教师侧重实验数据分析疑问的解答。由于微机控制系统设计包括软件和硬件部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这样从起步阶段就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透彻认识,为学生在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综合实验教学
综合实验设置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实验独立于理论课程,并单独设有学分,实验内容为针对具体对象的控制系统设计,如水槽液位控制、锅炉温度控制、电机转速控制等。控制方法为较为复杂的前馈控制、串级控制、比值控制等。实验设备需要包括被控对象和控制平台两部分,其中被控对象包含流量、液位、温度、压力、电机转速等常见对象;控制平台主要由各种控制仪表、数据采集组件和上位机组成,能够实现智能仪表控制和远程数据采集上位控制的两种不同方案。实验操作侧重回路控制器和各种测试仪表的连线,组态软件的使用。综合实验实在课内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实验设备连接和控制方案的难度,仪表和工控机采用实物,而非实验箱中的模拟信号,能够使学生逐步走向实际的生产设计环节,并对数字控制系统有了整体化的认识。教学模式则为小组实验,人数应在5人之内,每组学生分工合作,教师进行阶段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昂贵的综合实验设备,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3 毕业设计教学
通过课内小实验和综合性大实验的学习和锻炼,学生可以在掌握微机控制技术理论的基础上,从微观到宏观对控制系统有感性认识和基本的实践操作经验。但这两种实验都是设计方法已知的实验,要培养学生在数字控制领域的创新能力,这样做还不够,然而受课时限制,无法增加过多的实验课程,所以重视毕业设计是继续加强学生的学生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的途径。毕业设计通常采用一对一阶段性指导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内容可选为对课内实验和综合实验设备的进一步开发,充分利用设备的软件开放性,在不改变控制对象的同时,提出新的控制要求,如可采用不同的改进型PID算法或智能算法去控制原有的对象,从而与标准PID实验比较,并选择最佳方案。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从方案选择、算法设计、软件编程到调试通过的全过程,可以激发其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其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而且能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 实验教学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由于微机控制技术的综合性特点,在实验教学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软件与硬件的结合
微机控制技术又可以称为数字控制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将数字控制器的设计,即如何用软件实现各种控制方法,并用微型计算机控制被控对象。所以实验教学中注重控制器的控制过程,使学生认清各种信号在控制回路的转换,理解软件控制信号如何传送并实现对象控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系统设计的概念。
(2)小组实验的合作
综合实验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不仅需要强调合作,而且每个实验需要明确分工,才能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此外,学生的分工需要在不同实验中轮换,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熟悉系统设备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在综合实验中应以检查实验结果和分组管理为主。
(3)实验结果的分析
理论是实验的基础,而实验又是学生由理论走向实际的通道,实验结果正确与否往往暗含了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微机控制系统涵盖了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是只检查结果,而是需要强调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和曲线,实验成绩考核同时设立结果分析问题解答,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进一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
4 结束语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微机控制技术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长。不断完善微机控制技术的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文针对目前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的不足,提出了循序渐进式实验教学方法,并从实验内容和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最后还指出了实验教学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正军.计算机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德江,于微波,贾文超.教学与教研互动教法与学法共融[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29-31.
【微机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初三微机课教学计划06-10
四年级微机教学计划11-14
信息技术 - 初三微机课教学计划07-19
初三微机课的教学计划12-01
微机室部室工作计划09-03
微机室对外开放计划12-12
微机原理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程序.asm12-03
微机继电保护试题07-25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09-01
微机原理期末考试重点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