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2024-09-10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精选18篇)

1.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一

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听课的良好习惯

摘 要:良好的听课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培养一年级学生养成听课的良好习惯,教师要着重从听、看、想、说等方面对学生谆谆引导。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听课习惯;培养策略

正文:

一个孩子就像一本书,像一株需要悉心浇灌的幼苗,像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约·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将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与生活。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尤其重要,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向高效课堂迈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就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基石。如何才能使一年级的学生养成专心听课的好习惯呢?在教学中,我着重从听、看、想、说四方面引导学生。

听:即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课。一年级孩子注意力难持久,要他们像高年级学生那样专心听40分钟很困难,这就要求教师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及时把学生的思想带回课堂。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运用语音变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音量似乎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而有时大音量讲了几句之后,再用小音量,反而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时讲到重点、难点处,可以问学生:你们觉得老师应大声点讲,还是小声点讲?学生一般会要求你小声讲,当你小声讲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全神贯注地听,教学效果更好。教师语速的变化也能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比如讲到关键处时,教师可故意放慢语速,以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重视。

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时,可给一些“昏昏欲睡”、“神游天外”的学生制造一点小尴尬。比如:出其不意地让他来补充教

师的板书,或者故意写个错别字,让他改错;或者让他接着说老师或同学的后半句话;有时可根据学生的错误用幽默的方式提醒他,比如学生板书应用题,忘记写单位名称,教师可扮演“得数”,用疑惑的语气说:“咦,我后面的小尾巴哪去了?”在课堂进度较松时可出上一两题思考题,让不爱发言的学生解答,也可让学生出一道与今天所学内容有关的思考题让其他同学解答。

课堂上不断变化的节奏,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而且还能使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去开小差。在平时教学中可以突然问:“刚才我提出了什么问题?”“他刚才是怎么说的?”在学生看完图象或数字、算式后,可马上遮住,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长时间这样训练,学生就不得不听,从而形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学生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高高地站起来,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还会随心所欲地看书、玩东西。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要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坐端正,认真听,比比谁听得最认真!”“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听别人发言的时候,你就是小老师,要正确判断同学说的是对还是错。”“你能给同学补充发言,你的进步可真大!”这样反复的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能促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十分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眼神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对别人的发言给予补充,提出没听懂的地方。其间要对那些参与认真、发言积极的学生及时鼓励: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言语,一面小红旗,一张笑脸,都散发着情感的动力。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课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变得会听课,爱听课了。

看:引导学生在老师说话、做手势、操作学具时,眼睛要盯着老师;在老师指着黑板时,眼睛要盯着黑板看;在老师提示看书时,要“左手压书,右手指字”,“眼随手动。”当发现有的学生不专心看时,教师可以表扬那些看得专心,听得认真的同学“xxx的耳朵最会听!”或用一些简单的口令,如“亮眼睛,看黑板”引导学生,学生听到口令或老师表扬,一般都会齐刷刷地坐好,眼睛马上看着该看的地方。

想: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促使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引导启发外,有时可在学完一个知识点后,采用“我当小老师”的办法,让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表现好的,全班掌声鼓励。每周都会在周会课上评选“动脑新星”,奖励一颗“智慧星”,每月都会比一比谁的智慧星最多。这样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会想,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住“说”,就能促进听、看、想。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积极举手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了解教师的讲课效果,也可以判断出学生听讲是否专心,思维是否活跃。这样既促使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又能为“轻负提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要注意评价的激励作用。对于那些基础差点的学生,只要能发言就表扬,哪怕讲对一点点,也要给予鼓励,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对于基础好点的学生,则要求发言“大大方方、声音响亮、叙述完整、有条有理”。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只有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才能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二

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初始年级, 这个阶段, 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当, 将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对小学———这个新生活的向往失去热情。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 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 低年级则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那么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

一年级学生自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 角色就已发生了变化。在幼儿园时期, 孩子都是以“玩”为主, 而小学阶段, 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 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因此, 孩子能否从幼儿园时期的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就需要教师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情感特点, 指导他们找到培养自身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点

1. 活泼好动、自制力差。

2.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3. 有很强的好奇心。

4. 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二、一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

1. 专心上课的习惯。

上课认真听讲, 要专心, 精神集中, 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 不能做小动作或走神, 能够坐得住。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时, 能够按照既定目标进行, 不玩学具。

2. 认真作业的习惯。

爱护作业本, 不在作业本上面乱涂乱画。主动完成作业, 当天作业当天完成, 不拖拉。作业时, 不能一边作业一边玩耍, 认真专心。作业时态度端正、字迹工整, 作业做完后能自己检查, 自己改正。

3. 独立思考的习惯。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在课堂上,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 能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读题、听讲、作业时都要善于动脑思考, 不但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4. 勇于质疑的习惯。

质疑, 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提问。“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开始。学生敢于对没有听懂的问题质疑, 对自己有不同意见的问题质疑, 对老师的意见质疑。质疑就如火花, 火花闪耀得越多, 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也就越快, 思维过程也就越积极。

三、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

1. 培养学生的兴趣。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他们自制力差, 意志薄弱, 遇到感兴趣的就全神贯注, 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我们应该爱护他们的好奇心, 选择他们喜欢的事物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分一分》时, 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鲜花 (五颜六色) 、水果 (梨子、苹果、香蕉、草莓……) 、动物 (小狗、小猫、小白兔……) 等等。上课时可以提问:“这么多美丽又可爱的图片, 应该怎么分类摆放呢?”学生看到各种鲜艳的图片, 兴趣浓厚, 各抒己见, 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 方法各种各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投身于操作与独立思维中。

当然, 教师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如多媒体、实物投影, 或在游戏、故事中插入教学等, 提高教学艺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数学语言能力已逐渐显露出它的重要性。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环境、家庭影响, 词汇缺乏, 知识面不广, 他们大都不能完整、正确地表达自己所看、所听、所想, 语言重复、拖沓, 而这一阶段却正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语言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 可以指导学生按照顺序描述情境图的数学信息, 结合动手操作叙述思维过程, 力求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如在教学图画应用题时, 训练学生用简练的三句话概括图意:“原来……又 (接着) ……一共 (还剩下) ……”帮助学生明确求和与求剩余应用题的一般题型。

3. 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他们对教师所提供的素材、案例和结论总会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此, 在课堂上, 应鼓励学生有奇思妙想, 允许学生持不同意见, 如果见解充分有理, 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如果见解有误, 也应对其善于思考给予肯定并引导他自己认识错误所在, 不要打消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或把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4. 对学生以鼓励与表扬为主。

人, 都是喜欢被别人爱、被别人理解的, 更何况是一年级的小孩子。他们需要我们的呵护和赏识, 他们期待我们的赞许和尊重。好学生之所以越来越好, 也许与他们受到鼓励表扬的机会有关;与此相反, 所谓的“差生”之所以越来越差, 也许与他们受到批评的机会越来越多相连。所以, 对孩子还是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课堂中对学生多用赞美的语言, 如“你这个想法真妙”、“你的见解真独特”、“你真是一个爱思考的人”等等, 使他们发挥潜能, 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对学生的意志和情感不断磨炼的过程。因此, 在一年级阶段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从点滴做起, 以潜移默化之力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摘要:学习的动力, 要从良好的习惯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3.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三

关键词:良好习惯;严格要求;引导训练

如何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中,要有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

一、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数学课对于他们来说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求学生课前认真做好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摆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课堂上,发言、提问时要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要在课堂上落实。

二、加强阅读习惯的训练

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以尽早进入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这样做,便于学生记忆,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将会终身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

三、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見?”“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

四、求配合,强化训练

要把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告诉家长,并要求家长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书写姿势。多与任课老师保持联系,经常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各课上的表现,及时与家长交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总之,教师心中要有规范,并把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度,“教”有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郭蕾.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2000(10).

[3]沈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程研究,2009(2).

4.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四

姜堰市大伦中心小学 卢蓉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完。”这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近半学期的低年级教学生活,我深有感触,我认为小学时期更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然而我发现,在低年级小学课堂中,大多数的孩子因为各方面的影响只是重视语数英这些学科的课堂良好表现,只把美术课作为一种放松课、解放课。即使有的孩子对美术学习有着极高的热情,却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从而造成在课堂上的不良习惯比比皆是,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讲话、做小动作、作业随心所欲、上课不拿美术用具(如剪刀、胶水、蜡笔„„)、乱抛纸屑等等。根据根据美术课的过程特征和一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我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

美术课是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它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和许多特定的工具。如上绘画为主的课要带各种涂色工具和材料;剪贴课要准备彩色卡纸、双面胶、小剪刀;国画课又要准备毛笔、水墨、宣纸、调色盘等等。有了这些工具,才能保证美术课的正常进行。然而要做到让每个孩子带齐美术工具,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请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美术工具箱,然后在上美术课的前一天放学时我还抽空到班里去,告诉学生第二天要带的美术用具,如果第二天还有小朋友忘带了,我就把他的名字记下来,在任务本上写明情况请家长一起督促他带美术工具。经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孩子们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三周以后孩子们基本上都能拿齐上美术课用的东西了。由此可见,好习惯能否最终养成,需要教师坚持不懈,需要教师不断地用方法去督促孩子、提醒孩子,这样孩子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认真准备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小学的校门,对美术这门学科还不是很熟悉,因此,我发现大多数的小朋友都认为美术课就是我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讲完了,他也画完了,最后画出的作业还不符要求。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美术课认真听课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1)有效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只有对某样东西感兴趣了,才可能以全身心的状态投入。为了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欲望,每次备课时,我都会查阅相关的资料,尽可能地设置好每一个环节,让孩子感到我的课是既丰富又生动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还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生动的导入,讲演结合的示范,多样的作业等。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还将手工制作、美术欣赏、动手绘画穿插进行,久而久之,学生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了,画出的作品也越来越好了。

(2)宽松的课堂氛围,足够的思考空间,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美术课的学习包括了看、听、想、说等许多方面,而思考是贯穿其中的唯一线索,没有思考,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无从谈起,更别说认真听讲了。一年级的孩子无意注意比较频繁,一有风吹草动他们的注意力就转到了别处。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尽量地创设安全、自由的开放式课堂氛围,给孩子足够的思考空间,为了让“思考”变得更加有趣,我还想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变“学答”为“学问”,鼓励学生向我提问,通过这样方法,不仅逐步改变了我提问孩子答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对孩子的注意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年龄比较小,自信心没有完全树立的缘故,在画画的时候我发现好多小朋友都不敢把形象画大,对于心中所想的画面不敢轻易下笔,对于自己喜欢的颜色也不敢果断的使用。在上课时,经常有一些小朋友问我:“老师,可不可以„„.”因此,培养学生大胆作画是对一年级学生的迫切要求,也是美术良好教学效果的表现之一。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习惯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想出了“示范”这个办法。每次上课学生作画前,我并不急着让他们画,而是先看我画一遍,然后再让他们画。在画的过程中,我还会注意观察哪些小朋友构图比较大,哪些小朋友构思比较独特,哪些小朋友用色比较大胆,并进行表扬,同时指出其优点让其他小朋友学习。长此以往,我发现孩子们明显进步了,画的画越也来越大了,原来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有时并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教师没有正确地去引导。

四、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

相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低年级儿童的环保意识并不是很强。每次上手工课、色彩课都是最头疼的,纸屑、颜料弄得到处都是,严重影响了教室的美观整洁。针对这一点,我让每个小朋友都制作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环保垃圾盒,每次上完课后,我都会提醒学生将剪下的碎纸装到盒子里。上色彩课时,我还为每个班级准备了一个颜料桶,让他们先把颜料倒进颜料桶里,然后下课的时候再倒进水池里。长此以往,不需要要我提醒,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5.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五

一年级四位老师平均每人带着45个学生,对一年级教学工作来说,课多,学生多。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很不容易。但经过我们验收检查,清楚地看到了我们一年级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展示。现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合作共赢

教研组的精神要能配合,就会有凝聚力。团队不在于完美,而是是否有战斗力,一个有战斗力的教研组一定会将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蒸蒸日上。在验收课活动中,发现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是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团队。

在验收课之前组内四位老师共同研究教学方案,一起设计教学策略,不断反思教学细节......注定,他们是智慧共享!

在验收课中,老师们在实践中自我反思,互相启迪,不断地修改、完善,最终,三节课是越来越好。注定,他们是同思共研!

在验收课后,畅所欲言,自我反思与互相学习,彼此评价与不断思考。注定,他们收获丰厚!

这样的课,可谓是“组内共研接龙课”,这样的教研工作,正是加快课改所必需的一种工作方法。值得各组学习!

二、习惯培养情况效果显著

(一)学习状态好

学生从打铃开始,就能很快地、安静地等候上课;一开课,学生就能情绪饱满地投入进学习中;学生的坐姿、举手、倾听等也初有成效......(二)学习方法有效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已经能积极发言,能很敏锐地发现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简单地分析与思考,在解决问题时,能准确选择方法,并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三、努力方向

(一)学生的倾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

现状:学生只会听老师分析讲解,不会听同伴发言。建议: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一要靠我们明确的要求;二要靠我们的评价策略,既注重教师评价学生,也要注重学生互评,只有在评价中,他才会用心地倾听,也只有用心地倾听,才会进一步地思考,只有边听边思考,学生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三要靠我们的知识魅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形式多样,学习活动有实效,让所学知识富有生命力,这样,学生感兴趣了,就会自觉地投入学习中。

总之,倾听能力的培养,还需老师们做为自己的一个小课题,不断地学习、实践,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行为。

(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亟待培养 现状:学生心知肚明,但表达支离破碎。

建议:所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我们必需从学生的“表达”抓起,让学生在表达中梳理,在表达中互相启迪。例如,算理,要让学生多说,才会深刻理解;数据,要让学生多说,才会初步培养数感......总之,一年级的老师们个个责任心强、工作热情洋溢,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初有成效。我们要趁势而上,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基好,让我们的学生因为有我们而成为最幸福的学生!

东胜区第七小学 一年级组

6.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六

一年级(5)班

班会目的: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班会准备:PPT课件 班会过程:

(一)观察PPT课件——正确的坐姿、朗读姿势及不正确的坐姿、朗读姿势

(1)图上的小朋友哪个姿势正确、漂亮?怎样坐的?(2)我们为什么要坐端正呢?

(3)小结,让学生明白朗读姿势的规范(PPT课件出示)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垂直

眼睛书本距离一尺(33厘米)

(二)图中的小朋友在朗读课文时个个姿势正确,读得多专心,多投入呀!我们也和他们比试比试,怎么样? 请大家学着他们的样子做做。

(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展示。其他同学给予评判。

(2)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教师走下去进行指点、纠正。从班级中选出姿势规范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

(三)课堂常规自检:

PPT课件出示:

上课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要起立,声音响亮;要发言,先举手。

上课座姿要端正,读写姿势要正确,努力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一尺远,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远,身体离桌一拳远。

作业要字体端正、规范,书写格式正确,纸面清洁,不边做边玩。

(1)看题目,相互评议,看是否达到要。

(2)学生集体朗读一段课文,教师巡视,倾听,指导纠正。

(四)做个爱护视力的好孩子

学习、看电视时间长了,眼睛会感觉不舒服。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做到学习好、身体好。让我们一起来做做眼保健操。

PPT课件播放眼保健操音乐,班长带领同学们一起做眼操,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和位置。

(五)班会总结:

通过半个月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写字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我相信,只要我们天天坚持练习朗读,自觉训练,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的,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7.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七

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 注意符合儿童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 注意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对具体学习习惯进行指导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 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 (课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 ) 、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 (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预习和复习习惯) 以及文具整理和使用习惯等. 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习惯训练. 如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 告诉学生上课发言要先举手, 再进行示范练习, 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 发言时声音洪亮. 其次, 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 如课前准备儿歌:“上课铃声响, 快步进课堂, 悄悄准备好, 等着老师把课上. ”文具摆放儿歌:“书包左边放, 文具盒在右上, 本堂课用书本, 摆在面前好取放. ”最后, 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 多以鼓励加奖励的正面强化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师生的双 边活动中, 及时地提醒、督促、训练, 使之形成行为迁移, 人人养成好习惯, 班级面貌自然得到发展.

(二 ) 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有各自的特点, 因此, 教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 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不同, 我们把它称为特殊学习习惯. 像语文学科的书写习惯, 是低年级学生必须养成的一项特殊而又重要的学习习惯. 老师不仅指导学生握笔运笔, 而且要指导他们按笔顺规则书写, 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 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 语文课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指导学生善于倾听, 善于表达, 课堂上师生才能够收放自如. 高效率利用课堂40分钟. 班主任和班上其他任课老师互相配合, 形成教育合力, 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只要老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从低年级开始训练, 从点滴入手, 循序渐进, 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二、培养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

(一 ) 明确目的 , 正确引导

为了让学生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作用, 教师要经常利用晨会、班会, 给学生讲中外名人和科学家的故事, 让他们明白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使他们明白道理、知道利弊. 同时, 教师还要告诉他们应克服哪些毛病, 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对他们不正确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耐心引导, 启发他们学习习惯的自觉性.

(二 ) 身先士卒 , 以身作则

儿童善于观察、模仿, 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左右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所以教育者要以身作则, 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要学生做到的事情, 自己应该首先做到. 比如在要求学生写好字时, 教师首先要认真、端正地板书. 因为, 此时无声胜有声, 端正的板书肯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着学生的字迹. “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这也需要教师自己先动笔, 做好示范, 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方法, 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

(三 ) 家校配合 , 共同促进

儿童的行为习惯, 主要是在学校和家庭养成的. 儿童的习惯如何, 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面镜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终生学校.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作用不容忽视, 父母与儿童的特殊关系, 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 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 家长对儿童的各种习惯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办家教报, 组织家长学习, 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教育能力, 增强教育效果, 在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氛围中, 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 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注意点

(一 ) 起步要早 , 贵在坚持

专家认为, 早期教育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应从早抓起. 学生年龄小时, 学习习惯既容易建立, 也易于巩固. 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能被发现也能及时得到纠正. 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 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 又不易改正. 如有的学生养成作业潦草的习惯, 经老师教育后有了好好写字的决心, 可往往事到临头老毛病又犯.于是犯了改, 改了犯, 这时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毅力, 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 才能改掉. 所以, 从小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 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 ) 由易到难 , 逐步前进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由易到难,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 安排相应的学习习惯, 切忌不能操之过急, 不能把所有的学习习惯一下子压在学生身上. 如在小学低年级, 可培养他们读好书、写好字、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认真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习惯. 到了中、高年级, 就可培养他们阅读、自主预习、质疑等学习习惯. 那种幻想一下子养成所有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可行的, 不实际的.

(三 ) 以点带面 , 整体发展

学习习惯培养好了, 学生的成绩慢慢地提高了, 在他们的思想、心理上都将把成为好学生作为自己的目标, 他们会以好学生的准则来要求自己, 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会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 会想到为集体争光. 因此, 他们的其他习惯也就会慢慢地好转起来, 如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等. 这几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相互促进, 久而久之, 学生的各个方面就会得以整体发展.

8.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之我见 篇八

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一年级,更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已从被动的学习转向自主的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1、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

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生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此时此刻,此材此图,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数开了:这是儿童乐园,有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2、让学生专注倾听同学的发言。

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他高高地站起来,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甚至吃零食、玩玩具。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聽得最认真!”“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敢于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但1节课要学生能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该到我了。”我向孩子们解释,不可能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回答问题,只有敢于举手的老师才叫。这节课叫不到你,下次有机会一定叫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正确,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很好的引导,就会有助学生掌握知识。

独立思考的习惯

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努力,如:“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是不是跟你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引起我的注意。刚开始时,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有关跳绳这一应用题练习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认真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1、思想重视,把功课放在首位。孩子虽然贪玩为天性,但从小教育他爱学习。每天放学一回家,不管多饿、多困、多累,他都首先要抓紧时间写作业,然后再做其它事情。

2、写作业不磨蹭。告诉孩子写作业要全神贯注,不能走神,同时一定要抓紧时间,要求他作业要写的又对、又快、又好。

3、确保准确,写完作业认真检查。这个检查主要是孩子自己进行,不是家长的代孩子检查。

4、写作业要美观。包括书面整洁,书本、作业本不卷、不脏、不损坏。写完作业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

9.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九

一、良好的时间观念

对于时间有太多的关于时间的金玉良言,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对孩子的一生是受益非浅的。一年级的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的,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按时到校不迟到,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比如:写作业、打扫卫生等),不拖拉。

二、规矩的意识:

孩子其实是一张白纸,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时候没有规矩都是不可取的。给予孩子良好的规矩意识,孩子自然就形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正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活泼好动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几乎是没有孩子能够在老师和家长不教导的情况下自觉明白的养成好的习惯遵守一切规矩的。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正确的写字姿势

相信大部分孩子在上一年级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学习写字、写拼音了。孩子提前进行书写,根据现在情况来看弊大于利。孩子的骨骼发育是随着年龄的长大而不断成长的,过早的让孩子拿起笔写字不但不利于孩子骨骼的发育,而且还会让孩子养成一些很难纠正的习惯。

1、拿笔姿势:很多孩子要么拿笔写字时手指的力度不到,是在画字。要么与之极端的却是孩子的拿笔姿势过于僵硬,三个小手指在写完作业后,因为过于用力出现了中指指端有一处陷进去的现象,而整个手臂非常僵硬,似乎是整个身子在写字。正确的拿笔姿势是三个手指捏住笔端,手腕带动笔端。

2、写字时的坐姿:写字时要求,背直腰挺,两脚自然放在座位前面,两个胳 膊要自然撑起。可是很多孩子,把板凳离的桌子很远,整个身子趴在桌子上,两个胳膊没有做到自然撑起,眼睛离的书本太近。

可能空口要求学生上课不要趴在桌子上他一会就忘了,但如果告诉学生坐的时候凳子腿尽量靠近桌子腿,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可能就会改掉学生上课趴在桌子上,脚踩在凳子上的坏习惯。再比如正确的站姿,一天说好多遍站好可能还站不好,可告诉学生站的时候双脚并拢,双手自然放在两边的裤缝处可能学生做起来就好多了。(二)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正确的读书习惯。语文学习到底学些什么?其实主要就是读读写写。古代的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总结这几年低年级教学经验,有些孩子读书水平不高,这不能不说是因为平时没有按照正确的读书习惯的一个重要原因。把工夫扎扎实实地花在读原文上,这是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另外读书时因为孩子年龄的特点,可以让孩子在刚接触课文时指读课文,就是一边读一边用手指每一个读的字。等读熟之后再让孩子端起书来读,大声读。

2、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作为课文学习的先导,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年级学生的课文很短,大部分是以一首很美的儿歌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学习中课文中两条绿线内要求认识的字是难点,很多孩子课文能流利地读出来,但是拿出单个的字却不认识,这主要就是练习不够的原因。课堂大部分的时间用来认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了,几乎是没有时间让学生去美读课文、练习认读生字。

针对一年级识字量比写字量大的特点,应该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在平时提前预习的时候做到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甚至达到背诵,课文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把两条绿线内要求认识的字在课文中用三角标出来,把田字格里要求会写的字在课文中用圈圈出来,并能把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都会认读了,书空课后第二题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这样有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老师就能有时间指导学生把课文读美了,就有时间讲授要求写的字,也更有时间巩固对生字的认读了。有了时间指导孩子美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朗读能力才能渐渐提高,理解能力也会渐渐提高,这对于孩子以后自己读课外书和到高年级后对课文自读自悟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3、良好的复习习惯。每天抽出5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交流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让孩子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还可以检查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认真书写的习惯。看到一份书写干净整齐的作业,心情总是很舒畅的。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写字,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作业写的整齐干净,这个时候老师会告诉他,写字时不用的东西放在桌子的左上角,铅笔盒放在桌子的中央,课本放在左手边,本子垫好垫本后放在右手边,铅笔尖不能太粗,橡皮要干净,每个字哪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要记住,写字时要看一个拼音写一个拼音,看一个字写一个字,不要看一个笔画写一个笔画,这样写出来的字不美。写字时要养成一个一笔一画写字的认真态度,养成一个写字前若手太脏要先洗手的好习惯。写错了擦时要擦干净,本子要把角压平之后再把胳膊压上。虽然老师在学校里不厌其烦得天天强调,可孩子年龄太小,很多时候说过了会马上忘记,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反复强调、反复提醒。

5、良好的作业习惯。每次写课堂作业时快的孩子十几分就写完了,可是有些孩子两节课甚至个别孩子下午放学是还写不完,一节课学习的生字就那么几 个,有些孩子一边玩一边写,写的作业不是掉一笔就是加一笔,不是本子卷了角就是书写很脏甚至擦烂了。课堂作业如此,家庭作业也如此。在课堂上老师严格要求,回到家渴望每个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看看是否按照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快速地完成作业。

家庭作业首先强调的是:每天都有家庭作业。刚开学就布置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抄家庭作业的本子,把每天布置的语数作业都抄下来,到现在还有个别同学每天随便找张纸或干脆抄在家庭作业本的反面。从开学到现在大部分孩子书面作业能较认真完成,只有个别孩子经常不完成书面作业。要求读的作业老师没法挨个检查就布置孩子读书自学之后让家长签字,可很多孩子总是做不到,所以在第二天上课时,课文和绳子的学习就自然不如其他孩子掌握的快了。甚至有些孩子为了应付

老师检查家长签字,自己模仿家长的笔迹自己签字。提醒学生:每天在完成作业时都要自己检查学习用品是否准备好(尺子、垫板、橡皮、铅笔削好)第二天上课的书本是否准备好,家庭作业是否都已经放进书包,并把自己的学习桌整理好。因为教室的抽屉洞很小,所以晚上只需装好第二天所上课程的书本即好,用不到的先放家里。

(三)认真倾听和复述的习惯。课堂上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在其他同学发言时认真倾听并在心里把同学回答的正确答案复述一遍,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

10.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十

通渭县黄家窑小学 赵玉晶 743318 内容摘要: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达到要求的,对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心、意志力都提出了考验,但只要注意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终身享用,受益匪浅。

关键词: 学习习惯 音乐欣赏 音乐表演 音乐演唱 学习习惯是长期训练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学习方面的定型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较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很容易养成,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年级小学生缺乏良好音乐学习习惯的原因 1.无注意起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对音乐的感觉与表现往往是一种感性的对音乐的认知,是一种无意注意状态。缺少理性的主动认知能力与技能,即有意注意自控能力较弱,这正是音乐课上学生闻歌起舞、气氛活跃,却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原因。

2.有意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尚未形成

很多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尚未形成,没有进入小学学习状态,这与他们的观察力与集中注意能力未发育完善有很大关系。另外由于知识比较缺乏,对于自己的表演也缺乏自信,在自己表演过程中也容易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半途而废。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音乐学习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1、注重学生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的灌输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尤其是一年级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要坚持听四十分钟的课真是不易,要想让他们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良好习惯,就必须让他们明确和了解学习的要求。因为我们的音乐教材是省里免费提供的。要循环使用,并且要求他们要爱惜书,每节课我都会评出两个表现最棒的孩子当老师的小助手,在下次音乐课上课前去我的办公室领书发书作为奖励。另外,音乐课有别于其它学科,比如上课下课的口令,我要求全部用音乐表达,如哪一组表现好,就在黑板上画五角星,看看哪组五角星多,或者将一些五颜六色的音乐符号大头贴贴在孩子们的衣服或脸上,这样不仅让学生自发地约束自己,有了好的课堂纪律,也让饱们无形中认识了一些音乐符号。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演唱习惯

学唱歌曲足音乐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唱歌的良好习惯还未形成,喜欢大喊大叫地唱喝,坐的姿势也是千姿百态。大声地唱歌,会损伤学生娇嫩的声带,增加嗓子的负担,使歌曲生硬,缺少旋律美,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情绪及强弱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用“轻声”哼唱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歌唱,告诉学生“唱歌不是比谁的声音大,要像百灵鸟,轻轻唱,微笑着唱;唱歌不能扯着嗓子,乱喊乱叫,真难听。”教学中对坐姿的要求是:面带微笑,身体坐正,抬头挺胸眼平视前方。在课堂中我会时常表扬歌唱姿势正确的孩子,提醒姿势不正确的孩子,引导学生向姿势正确的学生学习。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在进行欣赏教学时,我就从学习习惯的角度对学生提出学习目标。首先,要知道做个文明的欣赏者,是尊重人的表现之一,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自己,为他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再次,要学会用心,用情去聆听,去理解音乐,知道音乐在表达、描述着什么;再次,要能够走进音乐意境中,并用自己的多种感官来感受音乐,用律动来表现音乐,用思维创造音乐。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表演习惯

在音乐课堂中,我让学生自己给歌曲创编形体表演动作,例如:在《我是一个粉刷匠》一课中,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片——粉刷匠是怎样工作的?然后鼓励学生上台边唱边表演粉刷匠,孩子们表演的时候非常投入,动作表情非常夸张,逗得台下学生哈哈大笑,课堂上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通过表演,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开发与培养,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升华。

5、注重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国教育家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音乐。”只有让孩子们养成倾听的习惯,我们才能在音乐课堂中发现更多意外的和美丽风景,才能让孩子们喜欢音乐课,喜欢音乐,从而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热情自信,模仿力强,但自制力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的习惯和能力。(1)媒体再现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视听工具,通过优美的音质和动画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友谊花开万里香》,通过图文声结合,学生看到世界各地鲜花盛开的场景,热情高涨,感受友谊之花的温馨与快乐。(2)问题创设法,在聆听音乐前,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如《快乐的音乐会》,老师根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的特点进行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会唱歌的小动物,请你们听一听,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最爱唱什么歌?”带着问题,孩子们认真倾听后,纷纷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3)故事诱导法,《噢,苏姗娜》,通过聆听思考,用语言将音乐变成一个有趣的故事,等等。聆听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听音乐的过程,同时还是对作品感知体验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利用丰富多采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被动的“要我听”变成主动的“我要听”,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11.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十一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词汇记忆和语法学习习惯

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水平参差不齐,且初中英语知识面较窄,词汇量小,语法学习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搞好初高中的衔接,才能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词汇记忆和语法学习习惯。

1.复习语音

我发现大部分高一新生对语音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窍不通,有的甚至用汉语拼音来记单词,还有些学生。为了记住一个单词,反复在纸上写。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时间,集中复习语音基础知识,使学生熟悉音标和一些基本的读音规则。然后,训练他们从能看着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到离开音标也基本上能读出单词。我们在词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读对单词,第一遍老师不要领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他们记忆单词的能力。

2.复习语法

我们还要安排时间集中过一遍初中的基础语法知识,要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比如,句子的基本成分、基本结构、句子种类等。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东西学生都会。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都是一知半解。另外,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语法复习,还要引导学生走上语法学习的正道,不要只记规则,只做选择题,要多看例句,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法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而语言都是从口语开始的,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多讲、多练,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讲英语,大胆地用英语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学好这门语言,尤其是在汉语的重重包围之中进行英语学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让他们在各种情景中用英语和教师对话,与同学聊天。我们还要注意少找学生口语中的毛病,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三、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习惯

朗读和背诵是学好英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千万不要让学生丢掉中国人朗读、背诵的优良传统。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既掌握了单词、短语的用法,又储备了大量的句型。但学生往往不愿意背,因此,我们不仅要勤督促、勤检查,还要将其作为考试题的一部分,让学生知道背诵的重要性。

四、培养学生课外笔记及写作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整理错题的习惯,摘抄好句子的习惯。鼓励学生用英语写日记,少则一两句,多则三五句,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及时运用是巩固知识的最有效方法,而且使学生能够越来越准确地运用语言。

五、培养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我们要对学生明确提出要求,每个学生要必备一本英汉词典(最好是英汉双解词典)和一本适合高中学生的语法书,并告诉他们如何使用。要求他们不要见不认识的词、不会做的题就问,过分地依赖老师并不是好习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和手边的工具书,尽可能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一习惯的养成并不难,每当遇到词义较多且重要的词时,要给学生一些时间查词典。当学生问某个词的词义和用法时,我就让他拿出词典和他一起查。通过多次训练和多次的提醒,学生的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已是提高英语成绩不争的事实。阅读量越大,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越强。同时,语言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为了让学生接触到鲜活、地道的语言,鼓励学生课后读一些英语報纸、杂志或其他读物。上课时,花一点儿时间让学生介绍他读到的东西,甚至表演出来。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高考改革进一步的落实,对于高一学生,我们要大胆地放手,把他们引导到英语学习的正路上来,那么今后的教学就会越来越轻松。否则,你越是不敢放手,以后就越是放不了手,教出来的学生就很难适应未来的高考,更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作者单位 河北省滦南一中)

12.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十二

一、良好的听课习惯

学会倾听:听教师讲课、听同学发言。

(1) 精心营造, 创设良好情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时, 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样融洽的学习情境中, 学生才能关注教师, 才能把教师的话记在心里。

(2) 认真钻研, 发掘教材优势。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 喜欢小动物、喜欢听故事。现行的苏教版数学教材在编写时, 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材中图文并茂。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运用策略, 强化学生听力。每节数学课上, 通常首先进行计算练习。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看题练习转变为教师口述题目, 由学生直接写出算式和得数;在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时, 也由老师口述题目, 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还可以不定时地请学生复述教师的话或同学的发言。

二、良好的自我观察、独立思考习惯、发言习惯

学会看图、学会看题、学会审题。

(1) 引导看图, 学会整体观察。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 认知水平不高, 往往在看图时只能看到一部分已知的信息, 对有些重要信息“视而不见”。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始教学时注意引导,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 让学生养成自己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 注重分析, 学会观察比较。在学生学会整体观察的基础上, 要逐步引导他们分析、对比题目的异同, 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此外, 教师要做到提供机会, 让学生大胆发言;说明思路, 力求做到说完整话;条理清楚, 会使用数学语言。

三、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

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懂得分享。

(1) 提供条件, 开展合作学习。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 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或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 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教学活动, 学会学习的方法并培养发展学生的协作、合作精神。

(2) 明确目标, 懂得交流、分享。低年级学生喜欢小组活动, 但并不懂得小组合作的方法。

首先, 分组时要合理搭配, 选择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担任组长;其次, 活动前要明确活动的要求以及活动后要交流的内容;最后, 交流时对那些认真听别人发言、对别人发言有补充的学生, 适时给予表扬, 让学生体验交流与分享的喜悦。

四、良好的自我检查习惯

学会自己检查, 不依赖别人, 能正确评价自我。

在众多的学习习惯中, 能进行自我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好习惯。虽然低年级学生的辨别能力还不强, 但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从低年级起就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判断正误、自我检验、自我评价的学习习惯。

五、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

谈起作业书写, 许多人认为那是语文教师的事, 其实不然, 认真书写不仅反映在书本整洁上, 更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1) 打好基础, 写好数字。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写数字时比较吃力, 教师要有耐心, 指导学生认真书写, 把数字写规范,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 端正态度, 认真书写。等学生进入二年级时, 不能认真书写作业的学生大都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通过强化作业书写要求, 能很好地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爱护书本, 不乱涂画。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还体现在对书本的爱护上。多数封面不整洁的作业本, 里面的书写情况也是不工整的。教师不但要求学生书写工整,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爱护书本, 不在书本上乱画、不在封面上打草稿。做到“表里如一”, 书本平整, 不卷角、不破损。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 真正做到使良好学习习惯受用终生。

13.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十三

一、问题的提出

叶圣陶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普遍爱思考,爱展示自己,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热闹非凡”的课堂上也出现这样的情况:爱说的学生多,认真倾听的学生少,能够综合别人的正确观点,得出更全面更深刻认识的学生更少;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听、说只停留在肤浅层面上,课堂交流的质量不高。不少学生存在不良听课习惯:爱插话、不认真听别人回答问题,自己回答完后立即“顾左右而言他”,注意力再也很难集中,造成听课低效等现象普遍存在。不良听课习惯也给我们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多麻烦。因此,我们开展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儿童学、心理学学习和更深入的课堂观察,进一步掌握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心理特点。

2、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归纳整理出小学低段学生必须养成的听课习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一堂课,每一种习惯养成入手,有计划地巩固强化良好的听课习惯。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课习惯的方法与策略。

3、树立典型,加强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开展个案研究,形成学生课堂不良习惯的有效矫正方法,提高学生良好听课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教育专家有关“养成教育”的论述,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养成良好习惯的阐述。

2、对我校现阶段学生听课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研究,了解学生听课习惯的现状。

3、进行培养良好听课习惯的策略研究。结合学科特点探索培养

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有效方法、途径和措施。

4、让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研究的准备阶段(2014.3—2014.4初)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有相同感受的老师自愿组合成了课题小组,反复商量初步确定了研究的课题。然后我们通过借阅相关图书资料、上网查找了解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内容。最后明确了各成员的任务,制定出了书面研究方案,向学校申报了课题,并得到兴平市教研室的立项。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2、实施研究阶段(2014.4-2014.5)

(1)、为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我们制定了《槐巷小学学生课堂听课习惯调查问卷》。在我校一年级三班学生中展开了调查。问卷涉及课前准备、听课、回答问题、学生自主交流、完成课堂练习等方面,确定试题16道。以单项选择方式呈现,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统计整理。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们一年级学生普遍知道在课堂上怎样做是正确的,是有利于学习的。由于学生理解程度有限,调查问卷未能全面准确反映出学生听课中存在的不良习惯,所以我们又邀请了我校一年级教师展开座谈,深入了解她们通过长期的课堂观察,发现的不良倾听习惯,如插嘴现象、“小动作”现象、魂不守舍现象、啃咬东西现象、搞笑现象等。有30%—45%的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自主交流不够积极踊跃,完成课堂练习速度慢等情况,准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见【附件1】调查问卷 【附件2】调查报告)

2、抓住主阵地,帮助养成良好听课习惯。

首先,我们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提出具体要求和听课习惯培养目标,教师要把握好“度”。作为教师万万不可仅凭经验

或者理论来认识学生,我们应该对自己要面对的学生现状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提出听课习惯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切合实际,既防止过高标准、过严要求,压制学生个性,拔苗助长,又要防止放任自流,导致学生不良习惯养成,积习难改。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创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合理分配学生参与听、说、读、写、活动的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目标激励法,表扬典型与批评后进并重,提高听课效率。时刻提醒,让学生坚持认真听课,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3、家校配合,齐抓共管。

首先,建立一三班家长交流群。让家长了解学校开展的小课题研究内容,明确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同时让家长了解在孩子习惯养成方面应如何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其次,向家长与学生推荐阅读良好习惯培养与研究的材料,学习并写出体会,增强习惯养成意识。

(见【附件3】“上课认真听讲习惯养成”推荐学习材料)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4.6)

运用经验总结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五、研究成果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通过研究,我们和学生们都得到了发展。

学生的发展:

据我们观察统计,课题研究前能够在课前认真做好上课文具的准备工作的有63%,能做好心理上准备只有49%。两个月后的现在,已经有98%的学生能够在课前做好上课文具的准备;85%以上的学生上课铃一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马上进入上课状态。

80%的学生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对于不同的意见,能够在别人说完后才表达自己观点的已经达到100%,充分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成绩优秀率有明显提高。没研究前测试成绩95分以上只有16人,研究结束时测试成绩95分以上已经达到36人。

教师的发展:

我们明显感到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增强了。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教师分工协作,配合默契,团队精神明显提高。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深入学生调查研究,随时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记录闪现的灵感,这种积极进取的作风也带动了身边的不少同事,受到领导的好评。

(见:【附件4】关于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论文1篇,教学案例1篇)

六、问题分析与思考

经过几个月的深入系统研究,我们课题组顺利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才能让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的操作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借鉴,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同时,希望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适当运用激励方式,培养学生听课习惯

单位:兴平市槐巷小学

14.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十四

小学六年,孩子在学校里主要学什么?相对于知识来说,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不这样做很别扭,很不舒服。比如,饭前便后养成洗手习惯的人,如果方便后不让他洗手,吃饭前不让他洗手,他会很难过,很不舒服,总觉得一件事情没做掉;比如在家里,有鞋子脱下及时整理摆放好的习惯的人,对于那些走到哪里就脱到哪里,东一只,西一只的乱扔,会很不习惯,如果说了不听,他宁可自己辛苦点,也要把鞋子摆好。这,就是习惯!

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年级。错过了一二年级,再来补救很费时,而且效果很不好。即便是我们大人也一样,第一印象对我们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两个年级中,又以一年级为重,一年级是习惯培养最好的一年,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一年。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那一年级的孩子该培养哪些习惯呢?

好的习惯有很多,甚至无法一一例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哪些不良的习惯会制约、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是生命的成长。

老师在上面讲课,有的小朋友就把餐巾纸、铅笔、尺子、橡皮等都摆出来,然后自己管自己做小动作,把头钻到抽屉里,爬到桌子下面,或者把橡皮、尺子、铅笔拿来做跷跷板、转折玩;摆地摊型

有的小朋友屁股往前翘,把凳子后面的脚翘得老高,或者把一只脚垫到屁股下面,坐没坐相;耍杂技型

有的小朋友,把上课当成看电视,只看,不思,不说,不动;看电视型

有的小朋友别人话没说完,他就急着喊出自己的答案,以至打断别人的思路和其他小朋友的倾听唯我独尊型

小朋友一做作业就拖拖拉拉。消极怠工型 还有的小朋友见识明显滞后于同龄小朋友,缺少基本的自然、生活常识。认知滞后型

其实,这些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出现了问题。一年级已经过去大半了,如何在后面的时间里,有效地培养好我们小朋友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一、培养孩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1.作业前学习用品的准备 语文学科课前准备要求:一支铅笔、一把尺子、一块橡皮、一本书、一个练习本。铅笔盒容易掉到地上,发出响声,影响他人的学习,也容易干扰自己的学习。在家里也可以采用这种准备方式,做什么学科的作业,就准备相应的学习用品,无关的东西放到边上,不要影响和干扰学习。

2.作业后学习用品的整理 做完作业,及时收拾和整理学习用品,全部整理好,放回原位,才可以离开。3.整理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 第二天上什么课,该准备什么,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一开始,孩子不会整理,我们提醒、协助他们整理,但是不要包办。现在的孩子,自己本子忘带了,就说:妈妈忘记给我放进来了。很多大人似乎也认为帮助孩子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是自己的份内事,孩子东西忘了,自觉地回去拿;实在没时间,打电话给家里的老人,让他们送。这其实是害了孩子,剥夺了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这也是害了自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再那么听话,你就会感觉越管越累。

具体训练的方法: 1.整理书包、课本、文具计时比赛; 2.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记录表; 3.检查督促;

二、培养孩子耐心、专心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语文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乱喊乱叫其实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别人,我不在乎你,我不尊重你,我也不值得你在乎,我也不值得你尊重。其次,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1)认真倾听大人的讲话,不随便插嘴;(2)边听边思考,别人讲的哪句话我赞成,哪句话我不赞成吗,为什么?(3)有不赞成的地方,等别人讲完了,再发表自己的观点,赞成的可以给予支持。然后,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家长讲三四句意思连贯的话,请孩子耐心听完,进行商讨。如周六如果孩子作业做完就带他去看电影这件事。最后提一点,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主要是在生活的细节中,这就需要我们家庭成员之间达成共识。不要爷爷这儿可以乱喊乱叫,爸爸那儿规矩森严,妈妈那儿又是另一种景象,这是很不利于孩子形成倾听的品质。

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做人上,真比一切都重要。那在学科学习上呢?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是思,一个人不同于他人之处,主要就是他的思考力。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就是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我们不要以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很小,我们说啥,他们就会听啥。其实并非如此。孩子们的思考或许会很浅薄,但是这是火种,很弱,但是可能引发燎原之势。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火种生生不息地燃烧,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添把柴。当今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孩子,思维方式和我们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熟悉网络,依赖网络,有什么不明白就找百度,方便是方便了,但容易形成网络依赖症,造成思维碎片化、平面化,没有分寸感与历史感。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是有影响的。要关注这个问题,上课或者读书,都要让学生有必要的思维训练,有感觉,有体验,有投入,学会辩证、逻辑地看待问题。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努力,如: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是不是跟你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的,当然要注意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易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和惧怕学习的心理。

四、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中国有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宋代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现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课堂上老师围绕课本的学习,对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来说,只是起到方法的引领和基础知识的奠基作用,真正要学好,除了指导学生读课本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如有注音的儿童读物、绘本读物等。在阅读课外书的同时,巩固学过的生字,扩大识字量,丰富各种只是,提升阅读能力。学生学习,除了课本知识,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养成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终生的习惯与生活方式,这是为学生的人生打底子的事情。一年级的孩子,是培养养纯正阅读口味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他们对成人推荐的读物能比较愉悦地接受,并且在和大人的共读过程中,对文字产生亲近感,体验阅读的快乐。多读书:每天固定时间读书,在家里设定一个安静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作业、读书、写作; 读好书:经典,书目推荐,见博客地址 好读书:喜欢读书,孩子读书后,有发表观点的场所,学校里、家里都需要。读整本的书:每天看十几页,几十页,坚持看,天天看。如李睿毅、胡宇翔等小朋友,已经在看中、高年级学生看的书籍了。如《窗边的小豆豆》等。

五、培养孩子认真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1.从最不喜欢的科目开始做,有助于你完成所有作业。2.每天在同一时刻开始做作业,有助于你提高做事的条理性。3.在固定的地方做功课。在家里布置一个安静、舒适、光线良好的学习区域。4.要让孩子做作业的地方井井有条。把孩子做作业所需要的所有用具,包括铅笔、橡皮、涂改液、胶水、剪刀、纸等。5.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坐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不会做,向你求助,你需要提供指导,但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如果你不会或者不确定,可以联系老师。6.要言传身教,不辍学习,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7.要对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表现出积极的兴趣。每天通过具体的提问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以及孩子的感受。8.观察孩子做作业时的情绪,如果孩子遭受到挫折,或难以集中注意力,可以让他休息调整一下。如果孩子感到心烦意乱,可与老师联系,就作业的质与量进行讨论。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成人的行为模式和思想准则不管好坏,都有其历史的继承性。而这些,归根到底来自于儿童或者少年时代的习惯与养成。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儿童时期的印记总或多或少的带入成年。而在成年之后,好习惯要继承张扬十分困难,坏习惯要马上克服,亦绝非易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憧憬着小学生活,上小学时他们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当他们背上新书包,进入一年级学习时,兴致勃勃,充满着新奇与自豪,可是没多久,有些孩子就因缺少学习兴趣而感到学习疲劳,视学习为畏途,书包似乎越背越重了。对此现象教师们一致认为,小学学习差的孩子中绝大部分不是由于智力低下,而是由于注意力分散,学习习惯差。

一、学习习惯是什么 学习习惯是一种比较巩固的动力定型。例如,当一个孩子养成了晨读的习惯,每当早晨起床后,就会自觉地拿起书本大声朗读起来。孩子认真地学习,及时预习和复习,上课注意力集中,笔记工整清楚,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应对等等都是学习的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学生的学习是不可想象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不会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作为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抑制和消除不良的学习习惯。日本心理学家调查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据此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一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改进。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此,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良好习惯也越容易巩固住。不良的学习习惯发现得越早,也越容易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积累越多越不容易建立良好的习惯,因为任何习惯都是比较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要想改变它,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花费很大的力气。例如,有的孩子形成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坏习惯,即使在教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有时好 了几天却又犯了。犯了又改,改了又犯,这需要长期的意志锻炼,有时是非常痛苦的。所以,那种认为小学一年级要让孩子放纵一些,到了高年级再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形成的标准一般有三条:一是动作的速度,指经过多次反复练习,组成学习习惯的一系列动作的敏捷性逐步提高;二是动作的质量,指动作的精确性和协调性应该不断提高;三是学习者本身的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要不断维持相对平衡。如果学生某种学习活动达到上面三条标准,说明他某种学习活动的习惯已经养成。

二、学习习惯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的过程。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下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以及认真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的形成,主要靠外力作用,很少出于内部自觉。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随着学习认识的提高,把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动力,使学习习惯形成更趋于自觉性,表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努力学习。

2、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习惯是具体的、简单易行的。例如,上课铃声响立即进教室准备好上课的文具用品,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这些都是小学低年级容易做到的。但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随这学习认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增长,那些抽象的比较复杂难做的学习习惯、应用系统学习方法的习惯等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中将日益得到巩固。

3、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由于年幼无知、缺乏自制力,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稳定的。例如,语文课能认真听讲,但数学课听讲却不认真。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良好的学习习惯日益稳定,例如,对各科出现的疑难问题都能独立思考等等。

4、好习惯和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习惯的形成是好习惯和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就是坏习惯代替好习惯。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特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抑制和消除不良学习习惯。克服坏习惯首先要使孩子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树立克服坏习惯的信心决心。其次是锻炼孩子与坏习惯斗争的意志力。意志在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难以形成。例如,有的孩子既想学习又想看电视,为培养家里开着电视时自己能坚持学习,经过多次反复,就能形成当别人看电视时仍能坚持学习的好习惯。并且在学习任务未完成时,再好的电视节目也不看,这种学习的专注习惯就是慢慢锻炼形成的。习惯具有稳定的一面,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锲而不舍,不良的学习习惯终会被克服。

5、一年级孩子应培养的学习习惯不能超越孩子的年龄特点。做父母的,首先要了解孩子在学习方面一年级的孩子应主要培养哪些习惯。(1)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认真做功课,自己负责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对孩子的好处:培养孩子做事情专注的习惯;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2)踊跃举手发言。培养孩子上课的参与意识。(3)书写规范。培养孩子规范书写的习惯。(4)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5)珍惜时间,学习时不磨蹭。培养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6)自己看课表,整理书包。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7)认真、细心、不马虎。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态度。(8)正确的学习姿势,注意用眼、用脑卫生等。对孩子的眼睛、身体发育有好处。

15.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十五

一、创设氛围, 领学生静心聆听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在安静的氛围中, 引导学生全身心地聆听音乐, 全面地体验音乐, 自然而然就会养成专心倾听音乐的习惯。在欣赏《梦幻曲》时, 我先请学生说说自己做过的梦, 然后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边聆听边思考:“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在孩子们发表了自己对音乐所表现情景的见解后, 我向他们介绍作品, 并鼓励他们继续欣赏。在安静的氛围中, 孩子们感受到乐曲轻松愉悦的情绪, 仿佛自己也做了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梦, 对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低年级的学生在培养他们听觉习惯时, 需要抓住他们心理特征来加以引导, 激发孩子们聆听音乐的兴趣。比如欣赏课《老虎磨牙》, 我抓住低年级孩子的直观性强, 爱听故事的特点加以引导。首先, 我先引导学生们观看画面中出现的一只老虎, “同学们, 这只老虎怎么抱着一块大石头?它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你想知道吗?”“想知道”“那让我们竖起小耳朵一起来听这支曲子, 把你听到的故事告诉大家, 看谁听得最仔细”有了这个故事开端做引子, 孩子们就会认真地听, 仔细地想。

二、形式多样, 让学生乐于聆听

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 可以说是打开聆听音乐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 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 因而在上这一阶段年龄的欣赏课时, 要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 通过视听、律动、游戏、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 进行多元化的聆听教学, 孩子们才会真正理解音乐。

(一) 体态律动

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是聆听音乐的又一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本能的“走进音乐”, 让自己成为音乐的一部分。孩子们通过创造地表现所听到音乐的相应动作, 最大潜能地发展了创造力和想像力。如二年级欣赏课《铁匠波尔卡》,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的理解音乐形象, 让学生扮演小铁匠, 在音乐的聆听中, 用各自的肢体动作去表现快乐活泼的小铁匠。孩子们在幽默、活泼的音乐中用动作表现了打铁、烧火、拉风箱、合作等劳动场面, 热闹极了。

(二) 敲击节奏

在小学低年级聆听欣赏教学中, 运用节奏乐, 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节奏, 提高孩子拍击节奏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敲击打击乐模仿乐曲中的声音, 培养聆听的好习惯, 增添学习的兴趣。例如:欣赏《快乐的钟表店》, 先让孩子们听乐曲中出现了什么声音, 然后让孩子们选择与乐曲中声音相似的打击乐器, 如三角铁、小铃、沙球、响板等, 然后分别模仿乐曲中的节奏来敲击, 表现大钟、小钟、秒表在钟表店里开音乐会的欢乐场面。

(三) 视听结合

在低年级聆听欣赏中, 利用多媒体的综合技术, 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 这些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 能自然地调动起孩子们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在教学环节中, 当音乐形象很直观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 孩子们听着音乐, 看着画面, 更进一步地感受着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

三、循序渐进, 使学生学会聆听

16.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十六

关键词:培养 低年级 阅读习惯 学生 教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终生受益,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对学习,而且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而且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形式之一。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呢?

一、让低年级学生自己明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目前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不大,所以他们的阅读量不够,阅读时间虽然多,但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阅读,所以他们宁愿用空余的时间看电视、玩电脑,也不愿意拿出书本来阅读,更谈不上自己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那该如何扭转现在这种状况,让学生开始喜欢阅读、乐于阅读呢?

(一)正确引导,培养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但是很多教师只看学生的成绩,成绩就是一切,所以只要平时一有时间就讲解作业,学生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久而久之,阅读的意识也就渐渐模糊了。对于这种情形,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少讲一些题目,让学生少做一些练习,把时间交还给学生。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向师性强、好模仿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所以我坚持每天利用晨会课教给学生两个成语,每个星期教会学生一首古诗,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我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学生带来自己喜爱的书籍在班级阅读。刚开始,我总是找一些零星的时间给他们讲书中的故事。听到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些美妙的故事,慢慢地,学生也总是找时间去看书。每到天气不好时,我就建议减少户外运动而让他们读读书,平时将零星的时间也利用起来,多读书。我还建议家长每天晚饭后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周六、周日建议家长带孩子去逛书店,和孩子一起挑选孩子喜爱看的书……尽管低年级的学生小,可是坚持一学期下来,他们每个人都读了很多本书,坚持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二)推荐图书,多读好书

何为好书?一本好书应使读者读了之后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获得美的享受。有人说选择一本书,就像选择一个朋友,那就选择一本好书,让它像好朋友一样陪伴我们。低年级学生认字不多,主要依靠拼音来认字,就要选择注音版的少儿图书。按照这个年龄特点,我就推荐给学生《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365个故事》等富含童话色彩、故事性强、内容适中的书本。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此外,我还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看谁读的书最多,讲的故事最吸引人。这样,让学生学以致用,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热情。看到学生快乐地徜徉在书海中,这也是教师和家长最欣慰的。

(三)喜欢读书,学会思考

当不少学生阅读过不少书本后,却很少有自己的思考,看看便罢,走马观花,根本就没有欣赏到书中那美丽的花朵。每读过一篇文章,一本书,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思想提升的一个过程,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在上个学期的时候,我布置了每天阅读的作业,每天读一篇文章或者几页,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提高,让我一度很困惑。课后调查了几个学生才明白,他们是阅读了,可是没有认真地进行思考,自然就无法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了。从那以后,我每星期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把大家喜欢的故事在课堂上交流,把他们自己读到的故事和大家分享,比如,我喜欢哪个人物?我觉得哪个故事的内容很精彩?日积月累,原本不爱说话的学生也都一起参与了,没有了标准答案,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说出来,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自己慢慢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合理使用评价手段,让学生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并持之以恒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教师不断地督促引导。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鼓励是最好的动力源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他们语言评价也不尽相同。否则,泛泛的评价将成为一种形式,而失去了其真正的鼓励作用。

比如,对于阅读书本比较少的、兴趣不是很浓的学生,我经常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你会做得更好!”使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信心倍增。而对于那些喜欢阅读的同学,我则会及时给予“你的知识真丰富,真像一个小博士!”的评价,使学生顿时有了很强的成就感。同时,利用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利用“星星榜”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学生会因为获得教师的星星而感到高兴。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与学生形成一种自然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时刻关注,不断地敦促他们,这样必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2]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

17.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方法 篇十七

1.作业前学习用品的准备

比如语文课前要准备铅笔盒、一本书、一个练习本。铅笔盒容易掉到地上,发出响声,影响他人,也容易干扰自己的学习,这就需要教会孩子把物品摆好,在家里也可以采用这种准备方式,做什么学科的作业,就准备相应的学习用品,无关的东西放到旁边,不要影响和干扰学习。

2.作业后学习用品的整理

做完作业,及时收拾和整理学习用品,全部整理好,放回原位,才可以离开。

3.整理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

第二天上什么课,该准备什么,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一开始,孩子不会整理,我们提醒、协助他们整理,但是不要包办。

现在的孩子,自己本子忘带了,就说:“妈妈忘记给我放进来了。”很多大人似乎也认为帮助孩子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是自己的份内事,孩子东西忘了,自觉地回去拿;实在没时间,打电话给家里的老人,让他们送。这其实是害了孩子,剥夺了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这其实也是害了自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不再那么听话,你就会感觉越管越累。

具体训练的方法:

1.“整理书包、课本、文具”计时练习;

2.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记录表;

3.检查督促;

二、培养孩子耐心、专心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乱喊乱叫其实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别人,“我不在乎你,我不尊重你,我也不值得你在乎,我也不值得你尊重”。

其次,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1)认真倾听大人的讲话,不随便插嘴;(2)边听边思考,别人讲的哪句话我赞成,哪句话我不赞成,为什么?(3)有不赞成的地方,等别人讲完了,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18.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 篇十八

———研究报告

董衍玲

2013-9-29

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书写习惯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中国人写字一向很讲究,有“字乃人之衣冠”的说法。将字写好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中国人就应该写好中国字。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又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写字教学具有育人、启智、审美的功效。

在未来的社会中,高素质的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写一手工整美观的文字,这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在小学时期为学生打下了厚实的书写基本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等于为他一生的顺利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根基,学生将受益终生。近年来,由于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学生的基本书写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不少中学生、大学生不会写规范字,即使写自己的名字也是“丑”不忍睹。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学生的书写基础需要花大功夫夯实,这关乎到学生一生的发展。认认真真地写字,堂堂正正地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造就高素质人才,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此,我们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提高教师与学生对写好汉字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师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研究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将培养学生的书写措施落到实处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与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写好每一个汉字。

三、课题研究方法、时间、对象 方法:行动研究法 具体时间安排:

2012年9月底至10月初,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调查了解各级部学生的书写情况。

2012年10月中旬至2013年5月,具体实施,操作。2013年6月,总结经验,梳理问题,形成结题报告。研究对象:

一、二年级学生及教师

四、课题研究过程

科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要让一群活泼的孩子乐于写字,并形成好的习惯,我认为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写字的热情,增强他们习字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知难而进。因此在加强写字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方法来调动他们写字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写字的兴趣。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练习:

1.专门练习。学校每周三下午由书法教师教学生两个典型汉字的书写,从运笔到间架结构都讲得生动、具体、明了,按照老师的讲解,学生用32K字帖纸认真练习,积少成多,日久见效。每学完一课生字以后,学生使用16K字帖纸认真练习,每课必练。书写优秀者张贴在书法专栏参展。利用《小学生写字》进行描红、临帖,做到随课练,课课清,教师及时评价激励。

2.写字活动。学生的作业,不论是上交作业,还是练习本,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必须认真书写。各种评价激励措施的实施,不断增强学生写好字的愿望。我们还经常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代书法家学书的故事,并开展“著名书法家的故事”演讲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3.教师示范。教师自身有个好习惯,率先垂范,这是无声的命令。平时,我们以身作则,备课时,对所教的生字先默背笔画位置,搭配比例与整体的字型结构,难写的字先认真练几遍;教学时,当堂示范板书,而批作业也注意写字姿势,握笔姿势,连批改的字迹也要规范、端正;个别辅导时,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一看,找找感觉,无形中就将自己投身于一面镜子前,教师的写字姿势规范了,写字水平提高了。学生呢,经常看到老师写字这个活生生的标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激发了兴趣,培养了爱好。

我们保证在课堂上做到认真规范写好每一个字,并和学生约法三章,如果老师在黑板上有一个字不认真写,学生罚老师写生字一张。我还真的有一次因为心急被学生将了一军,罚写生字一张,并在全班展示。我们课下坚持练字,并定期向学生展示。

4.审美熏陶。诱导学生欣赏报刊杂志中的优秀书法作品,逐步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好字,认真看、细揣摩,从而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与感染。

5.展评激励。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业、优秀书法作品评比展览活动,特别是我们班孙大可等同学的钢笔字令人赏心悦目,又怎能不叫人羡慕?组织全班同学两周一次展示自己所写的漂亮的字,并与两周前所写的字进行比较,看进步了多少,以自我鼓励,不断进步。

6.比赛促进。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硬笔书法比赛活动,对学生一学期的书写水平做一个阶段性评价。书法考级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写好汉字、练好书法的热情。

7.探索模式。通过实践,我逐渐摸索、构建出 “导学观察—指导临写—示范纠错——拓展练习—点评激趣—梳理总结”六环节写字教学模式。学校还分学段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有专门的书法老师利用周四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辅导,培养特长,以点带面。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钢笔字越来越规范,越写越漂亮了。

五、研究效果

1.教师与学生对写好汉字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培养了师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汉字是我们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只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引导学生“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责任。师生同练、写好汉字的浓郁书风已经在我们这里形成。

2.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探索出大面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传媒手段,每天示范。(2)构建出 “导学观察—指导临写—示范纠错——拓展练习—点评激趣—梳理总结”六环节写字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使老师们在上写字课时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3)我们每学期举行一系列书法展评活动,例如版面展评、艺术长廊展评、书法之星展评等。在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展示自己的书写风采,书写兴趣越来越高。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与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写好每一个汉字。(1)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握笔姿势和坐姿正确率达100%,保障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2)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运笔方法,对各种笔画的正确写法都能熟记于心。(3)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写字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由结构到笔画都进行了细致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观察方法,也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4)课题研究极大促进了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在书法考评中,我们级部又有很多学生获得考级证书,一大批小书法家产生了。

4.这一研究课题也推动了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同学们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书法作品。有的制成版面展览在操场上,有的装框挂在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有的装裱成条幅挂在书法展室里„„书法作品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前来听课的外校教师,前来开会的各位家长,对我校学生的书法作品,啧啧称赞。

六、问题与思考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课题组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我们也感到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部分教师的书写技能亟待提高,大多数教师书法艺术方面的修养及写字教学理论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写字教学的实际需求,有待提高。

2.在写字教学中,如何用好写字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有待课题组教师作进一步的探索。

3.在大面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同时,如何抓好特长生的培养,使我校写字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还需要更深入地探索。

上一篇:最新事业祝福语下一篇:买年货-春节的习俗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