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模式

2024-09-17

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模式(精选10篇)

1.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模式 篇一

“议论文如何议的深刻议出智慧”教学模式研究

哈尔滨市秋实中学 丁勇慧 李玉秋

【背景介绍】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能写简单的议论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所写的议论文缺少说理、简单堆砌论据,不能以理服人。在近年中考阅卷中,老师们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所写议论文缺少说理,当然这与初中生年龄小,理论水平低有关系。正所谓困难再多没有办法多,针对作文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教师把它作为一个课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集中智慧,开展一课三摩研究活动。这里的一课不仅是一节课,而是一个典型问题。

研究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观摩阶段。历时一周,九年级语文教师观摩组内教师的议论文教学课,听完全组教师的同课异构的作文课后,教师们通过集智备课提炼出典型问题,作为下一步研修的主题。

二、研磨阶段。历时2周,全校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集中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碰撞智慧,畅所欲言。布置任务一周后,全组教师集中开会两次,研讨典型问题的解决办法,教研组长主持研讨活动,校长、教导主任监督指导研讨过程。

三、建模阶段。教研组长整理教师研究的结果,并比较辨别选出优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给全体语文教师。在召开教学商会确定教学的环节和模式,经大家共同研磨,确定解决典型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九年级语文教师运用这一模式上实践课,全组教师再次观摩,观摩后在召开教学商会活动,上课教师反思建模实践课,本组教师就典型问题再次展开研讨。至此,一个完整的一课三摩的教学研究活动结束。

【观摩阶段】

教师们在听完组内常态课后,梳理出以下典型问题:1.只叙不议;2.叙多议少;3.叙议脱节;4.只摆事实,不会说理;5.议论语言没有说服力;6.说理不深刻;7.说理没有紧扣中心论点。

组内研讨后决定将“议论文如何议的深刻议出智慧”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典型问题。布置 研修作业:教师利用一周的时间,结合教学经验,思考和整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周后集中研讨。

观摩阶段目标:将常规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课题化。教师观摩的常态课是在上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个人备课和二次备课后所上的实践课,属于同课异构的常态课。互相听课为同伴互助的奠定基础。

【研摩阶段】

在教研组长的主持下,教师畅谈具体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1.从哪入手解决“议论文如何议的深刻议出智慧”的问题,或者说如何找准切入点解决问题呢?

师甲:学生议论文的提升教师讲多少方法,都是从教者角度出发,问题的关键是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给学生以具体可感的范例。我选择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作为学习的范例,给学生借鉴和模仿的范文,在分析范文的优点,让学生谈范文的可取之处,总结方法,然后当堂修改自己的作文。我给这个方法取个名字叫——范文引路。

师乙:选择本班学生的优秀作文作为讲评的例子,指导学生学习,这的确是个好方法。

师丙:拿考场满分作文引路虽好,但是离学生的实际太远。多数学生跳一跳也够不到桃子,渐渐会失去兴趣。我是拿出本班学生习作中一篇病文和一篇范文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学生会更容易发现论证中出现的问题。

如:病文与例文。

论点: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病文:我国古代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流云,舞若虬龙,同他勤学苦练密不可分。他曾在“兰亭阁”练字,在兰亭池涮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兰亭池的水都被墨染黑了。由此足见王羲之的勤奋精神。

例文:一分劳动一分收获,日积月累,就会创造奇迹。我国古代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阁练字,在兰亭池涮笔,兰亭池的水都被墨染黑了,终于练就了飘若流云‘舞若虬龙的书法。试想,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池水能被染黑吗?所以说勤奋成就了王羲之,成就了中国书法的传奇,使王羲之走上了成功之路!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好文章说理更深刻,对照自己的作文也会找出问题,对比习作会使问题凸显出来.

小结:从本班学生的习作入手,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容易在品析中把问题找出来,经过研讨全组教师一致认同:“议论文讲评课”课堂教学环节一为“习作评析、问题呈现”。2.如何指导学生分析说理呢?

师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因果说理法、对比说理法和假设说理法等,并引领学生不断思考,层层深入。

如:讲解“因果分析法”课堂教学实例。话题: 思考。原文: 有一次,牛顿在树下思考问题,突然一个苹果掉了下来,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想,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前后左右掉,而偏偏总是垂直往地上落呢?肯定是地球在吸引它„„

由此他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正是因为思考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可见思考多么重要。

修改文1 :

有一次,牛顿在树下思考问题,突然一个苹果掉了下来,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想,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前后左右掉,而偏偏总是垂直往地上落呢?肯定是地球在吸引它„„由此他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正是因为思考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可见思考多么重要。

教师引导学生再深入思考分析事件背后隐含的道理: 牛顿 → 思考→平常背后有不平常的道理; 其他人→不思考→认为平常,不足为奇。修改文2:

有一次,牛顿在树下思考问题,突然一个苹果掉了下来,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想,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前后左右掉,而偏偏总是垂直往地上落呢?肯定是地球在吸引它„„由此他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苹果掉落过无数年,无数的人也看到过这一现象,可是惟独牛顿因此而著名,因为他比常人多了一份思考,所以他成功了。

修改文3:

有一次,牛顿在树下思考问题,突然一个苹果掉了下来,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想,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前后左右掉,而偏偏总是垂直往地上落呢?肯定是地球在吸引它„„由此他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每年苹果成熟都会掉落,无数的人也看到过这一现象,可唯独牛顿由此发现真理,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考所致。”

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并通过当堂指导学生写作,逐层深入的分析使中等学生都能掌握说理方法。

师戊:教师不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学生也能写出说理段,不如先让学生写,写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方法,生生之间互相学习借鉴。

如:学生分析说理的教学实例

原文:基本功训练很重要。达〃芬奇的老师一直教导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于是达〃芬奇在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可见基本功训练很重要。

写作前教师不做指导,让学生对此文段进行修改,并展开论证,写后整理讲评。生1添加说理段如下:

如果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他就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也就不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了——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

生2添加说理段如下:

达〃芬奇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画坛一绝的神秘的微笑《蒙娜丽莎》,并成为享誉世界的画家,正是因为他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打好了基础。

生3添加说理段如下: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反之,如果不注重基础,高楼即使盖起,也不能经受起岁月的打磨。而最终逃脱不了倾塌的命运,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3名学生在写作中分别使用了假设说理法、因果说理法、对比说理发展开论证。通过实际教学的反馈,教师发现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方法写简短的说理段,能够准确恰当的使用。但是在写600字的大作文时,学生通常不能将论证说理恰当地运用到文中,还要通过一定量的写作训练,才能熟练掌握。

师戊:在教学中把常用的方法教给学生,在修改练习中运用这些方法,在实践中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倒不如彻底放开学生的手脚,给学生搭建一个足够宽松的修改平台。让学生先修改自己的作文,再生生互相评价修改文,评出优秀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悟所用的方法,然后生生借鉴方法,互相学习,教师适时点拨和追问。最后指导不会修改的学生去用方法。

师己:使用哪种教学方法还应该因班而异。作为老师,都知道让学生自己体悟方法这是最理想的,像有的班级个性张扬,富有探求精神,这样的班级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感悟方法,会取得好效果。但有的班级,作文基础薄弱,他们需要老师先进行方法点拨,范文引路,然后再进行方法感悟,会更有效。

3.怎么能让议论文上台阶,议得深刻而精彩? 例1 :给材料作文说理段

换一种思维需要智慧。只有一身的鲁莽,不懂得如何换位思考的人是不会有大成就的。文革期间,许多作家被软禁在小屋里,不许和外界联系,余秋雨利用这几年的时间读遍了小屋里所有的藏书,出来时,带着他的著作《文化苦旅》。他把这段经历看作是“闭门读书”的宝贵财富,他感谢文革。相反,有些作家忍受不了寂寞,认为换一种思维,把支持文革看作是顺应

天意,于是加入到文革的行列中,碌碌无为地过了一生。同样换一种思维,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就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换一种思维》

教师分析:通过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说理更深刻,不比不知道,一比更突出。而且经过写作训练,学生的说理手段会更自然,不似初学时的生搬硬套。当然,其中关键的是积累论据,进而形成思维能力,才会使说理更深刻。

例2 :以“压力”为话题的说理段

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要保持一份自信,坚信自己是最棒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在心态上战胜困难后,压力和挑战很快便会迎刃而解。伽利略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在外界重重压力下仍宣扬“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思想,自信让他站上科学的巅峰;毛遂之所以被平原君奉为上宾,是因为他自信地举荐自己,并勇敢地与楚王据理力争,说服楚王发兵支援赵国。他不顾平原君、楚王对他的怀疑,施加的压力,终于扬名天下;章子怡之所以成为世界巨星,是因为她把自信的一面展现给世人,展现给那些嘲讽她的人。让所有人知道她的成功不是偶然。即使面对再多的挑战,再大的压力,也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放手一搏,那样才不会留遗憾。——《压力面前当挑战》

教师分析:通过二次修改,引导学生去分析感悟,发掘事实背后隐藏的原因、条件、结果等,并能从多例并举中分析议理,将缺少说理的二、三类文进行修改,使之升格为一类文。所以不断地修改很重要。

因此,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深入说理,分析感悟,使说理更加深入。经过研讨全组教师一致认同:“议论文讲评课”课堂教学环节二为“当堂修改,感悟方法”。4.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如何反馈呢?

师庚:把修改后的佳作展示给学生,不妨读一读,让学生评价升格后的文章,说说说理的精彩之处,同时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借鉴也会使自己的作文升格。最后全班生生互评写出评语。通过沟通确定教学环节三为“佳作展示、生生互评”。

5.如何使教师真正地参与到学生的写作中?

师辛:通过观看特级教师余映潮的作文指导课和自己上的实践课,感觉作文指导课,如果老师写篇下水文,再声情并茂地读出来,请学生评价。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师壬:教师写下水文有许多好处。既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又对学生写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如:李玉秋老师下水作文《牵手自信,走向成功》。

雏鹰相信自己的勇气,于是在坠落悬崖的瞬间振翅高飞,终于翱翔天宇;小溪相信自己的目标,于是一路欢歌历经千里,终于汇成浩瀚的海洋;毛虫相信自己的力量,于是冲破束缚和黑暗,终于在光明的天地里翩然飞舞。自然万物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相信自己,就会迎来

成功。

漫溯历史的道道沟渠,无数先贤的故事告诉我们,相信自己,就会成就自我价值,战胜困难迎来成功。司马迁受辱后,相信自己定会完成史学巨著,于是顶着歧视和压力,倾注毕生的精力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卞和坚信自己所认定的玉石,虽然被斩断双脚,仍坚信那是一块绝世珍宝,终于和氏璧惊艳出世。罗斯福相信自己的实力和智慧,即使是卧病在床仍坚持竞选,这才有美国历史上连任四届的英才总统。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无论有多少人置疑,只要坚信自己的实力,给自己信心,成功的大门就会始终敞开着,欢迎自信的宠儿。

其实相信自己还包含着哲学的思考,这是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个人智慧、能力、魄力的体现。哈姆雷特始终徘徊在“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a question.(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自我怀疑优柔寡断最终酿成悲剧。西方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对他的助手说:本来最优秀的是你自己。是呀,相信自己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离成功越来越近。阿里巴巴网站CEO马云在创业初期屡屡失败,别人骂他疯子。但是他坚信自己的判断,网上信息平台前景无限,终于阿里巴巴网站成功建成并上市,上缴利税过亿。马云也成为青年人励志的楷模。“我相信自己的判断”马云如是说,以他的睿智和魄力创造了一个自信者的神话,他的自信来自对市场深入的调研和准确的判断。由此看来自信是建立在从实际出发和把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的。

同样是哲学家的尼采也曾经万分自信的喊出“我是太阳”,最终尼采疯了。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自信者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价。做到自信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二要不断丰富自己。你是否注意到那扎根大地的青松,汲取地下丰富的营养后于严寒中(充满信心的)傲然挺立,你是否折服于野火烧不尽的原上草,经受雪雨风霜仍(信心十足的)装点大地郁郁青青。

做一个优秀的自信的自己吧,选出自我的精彩,你可以大声的喊出:自信是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只有这样,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才会游刃有余,才会使学生尤其是有几分写作天赋的学生信服。由此,确定教学环节四为“教师试笔、实践提升”。

研磨阶段总结:通过教师研磨典型问题,不同层次的教师展开同伴互助,研磨出“议论文写作说理指导”的教学模式,即:

1.习作评析、问题呈现; 2.当堂修改,感悟方法; 3.佳作展示、生生互评; 4.教师试笔、实践提升。

【建模阶段】

九年级的老师依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形成个人的教学设计,再去实践、尝试,六年级的老师虽然在上届毕业班议论文写作指导中已形成体系,但经过研磨后,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再实践再反思,形成作文教学的连续性。在此基础上,每人在下周上一节建模实践课。

一周后,教师均上完实践课,进行了如下反思:

1.学生运用方法生硬,语言贫乏,简单套用,原因是语言和理论积淀不够。

2.中等学生很受益,由不知怎么写变为学会方法,尖子生受束缚,对其作文提高缺少时效性,他还是按自己的思路写,而且写得很出色,原因是他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文章自然而成。任何方法必须不拘泥于方法,否则学生被束缚了思想。

3.学生只有在头脑中积累许多优秀的作文或说理段,才会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养气为文。

小结:丰富学生的积累,方法才会被巧妙运用,发挥作用。下一步研究的典型问题是如何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一课三摩”校本研修的特色:

“一课三摩”首先从观摩骨干教师的课堂入手。这样发现的教学问题就是站在比较高的高度上,教师们集思广益收集、整理、筛选典型问题,这样研究的角度小,更有针对性、更透彻。

研磨——小角度、高起点

组内教师思想碰撞、研讨问题,理不辩不明、思想不碰撞难以升华。在研磨后达成的共识将是站在高起点解决了问题。

建模——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建立的教学模式不断处于被完善、被打破、被重建的动态生成中,教师也会结合自己特点、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模式。从而实现创造模式而不拘泥于模式,达到运用模式而不把模式绝对化的效果。

2.一般书信的写作格式和内容 篇二

书信是人们借助文学交流思想感情或互通信息的一种方式,它的格式是特定的,所以一般性书信,要严格地依据格式去写,而不可随意改变格式,给人不够庄重和礼貌之感。

书信是交际的工具,所以有什么话就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一般无须含蓄婉转,它的语言要口语化,不能文白相间不伦不类。

书信中的称呼和措辞要倍加注意,称呼要根据双方的亲疏程度,由个人来定,但求恰当,不失礼貌,以免引起收信人的不满,影响彼此的关系。

信件不能用铅笔书写,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要用红笔书写,这会认为是绝交信。一般用毛笔、兰水笔或圆珠笔书写。信纸一般用专用信纸或稿纸,切不可随便捡一片纸就写信。

不要为写信而写信。人们写信大都事出有因,不能不写,写信时就会一气呵成,情感之气韵流贯始终。若应付差使,赘言连篇,不仅会让对方反感,也会造成彼此关系的疏远。

3.教学案例的一般特点与写作体例 篇三

一、教学案例概述

教学案例是近几年教研部门开展“四优”评比时的一个新项目,容易与教案、教学论文、教学实录等体裁混淆。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述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教学案例与教研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三、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四、教学案例需要具备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评析

4.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模式 篇四

有些编导考生担心自己从来没有系统全面学习过编导影视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太少,不懂编导高考的时候怎样去写影评文章。自己没有学过,又没有精力或者时间去参加编导培训,或者因为时间紧张,买的《编导高考培训手册》又没来得及去看里面的影评技巧。所以总是担心自己写出来的编导影评文章不够专业,这种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编导招生的院校主要看重的是考生对电影电视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是对电影或者电视作品最初始的本质的感受,而不在乎你运用了多少专业名词去写影评文章。假如你对影视专业知识、影视语言一知半解,却在考试的时候故作高深,把不懂的影视名词拿出了用到你的作文中,胡乱生搬硬套,这样写出评析文章来反而是驴不驴马不马,弄巧成拙。还不如老老实实写出自己的最深切的观影感受。当然这种感受并不是空发几句议论,而是有论点、有分析、有说理、有论证过程的的。如果能在这基础上再加以专业理论知识色彩的观照,就锦上添花了。

为使评析写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依据一定的作品的内容是基础。为了准备充分的写作材料,编导考生在看片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用笔记录一些作品的素材和自己的观点心得要点,这样当电影播放完以后,就有可写的素材了。有了素材以后深入的去理解素材,回忆电影的重要情节点,通过回忆和素材的思想交汇,开始进行提炼确定评析文章的主旨,然后根据所想要表达的主提思想对所记录的材料加以筛选,选择最能表达影评主题的的素材加以论证。

以上是编导考生在考场上面影评写作构思的一般方法,先有影评素材,然后提炼主题。当然我们也可以逆向思维:先确定你所要评析的某个方面,比如评电影镜头运用,或评细节运用,或评音响运用,或评情节铺排,或评线索安排,或评人物描写,等等,然后在观片时就专门选择与你所要评析的某一方面内容相贴切的材料作为例证。这种编导影评写作方法之称为“主题先行”。这只是编导影评写作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更多的方法可以到编导网的影评写作版块去找一下,其实还 有很多。

为了能很好地从观片进入到评析,列提纲的方法是很有用的。提纲实际上提供了一个范式,使评析思路能相对集中,选择材料也有很强的目的性。下列提纲可供考生参考:

影评写作分析提纲(边看影片边记录素材和要点)

对影视作品内容概括,主要讲了什么样的事情 10%

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带给你什么样的启发,引发了哪些思考 10%

艺术特色总说(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20%

艺术特色举例(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25%

艺术特色细节(两三点精彩细节)20%

缺点与不足 10%

5.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篇五

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什么?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核心

在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中,目的的设计是为了优化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看到备课题材时必须明确“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你接下来设计的师生的活动、教学的流程,媒体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及其应用,都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又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问题二:

 备课目标的要求是什么?

普通的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行为与创新

■课时安排

■教学方法与手段

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形式,选取体验学习、模仿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设计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方式进行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以及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导向以策略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行为和情感变化反映出来,学习最终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分析,在分析学习者一般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初始能力、接受能力、个别差异等,对学习的外部环境与刺激及其内部学习过程发生和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加以统筹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学情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在明确“要到哪里去”后,解决“怎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三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策划、教学媒体材料设计与开发等,均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在教学设计视野中,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设计要以反馈评价为调控

反馈评价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系统只有不断地更新完善,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教学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看看“有没有到那里去”。它通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获得对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修改的信息,以使教学更加趋于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将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是为了便于深入地分析、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教学设计四大基本要素的一致性,使其相辅相成,产生1+1›2的整体效应。同时也需注意到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许多涉及的因素是变化的,教学设计工作应在科学的基础上灵活、创造性地进行。

问题三

 教学流程有哪几个大的环节组成?

1、课前准备

2、导入

3、主题探究

新授

4、练习

强化巩固 注意评价

5、总结拓展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什么是“课前准备”呢?说起来好象每一位老师都能谈出几点来,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媒体„..现在,“备课”一词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感的生命过程,对这样的一个过程,“备课”就显得比较简单,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

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预设越完美,给呈现留的余地就越少,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的认识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物理”系统(传统的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复杂个“生命系统”。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线性的渐进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要素视为决定性因素,把教学过程视为刚性的过程,以追求教学“效率”为原则。在这重观点中是不具备成长的观念的。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难以预料,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应该不应是完全预测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话语,进行师生交流,这样,必然导致教学过程的不确定状态。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挑战(质疑、不解、发问„„)中使教学计划不断生成和实现。

二、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与该课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伊使的导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符合教学内容。

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不要用过深的教学内容作为引语,否则学生无法接受。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导语要短小精悍。一般来说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章节教学之始,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主题。

2、由科学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主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讲授新课”。

新课堂的主题探究环节的处理方法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但新的主题探究的核心特点是“探究”,而不是“接受”,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是这一教学环节的核心问题。“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恐怕一百个老师就有一百种看法。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是,课堂教学确实有好坏之分别,我们不能固定一种进行“主题探究”的模式,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主题探究”环节的优劣。

(一)、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巧妙的设置结合点

一堂课,无论讲授什么内容,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都要遇到以下几对基本矛盾。

1、接受间接知识与亲历经验的矛盾

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快速接受间接知识的环境和路径。间接接受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主题探究的主要形式。但是,不能因为强调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接受间接知识,进而否认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的重要性。亲历才能使一个人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体验获得知识的艰辛,才能实现立体收获,既收获知识,有享受了过程教育,体验了学习中成功的愉悦。

2、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矛盾

教师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跟进者,没有学生的作用同样没有教学的发生。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会使学生陷入被动,产生消极;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就会使教学无序、低效。

3、学习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强调学习目标的一致,强调主题的共性,但共性包含在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没有学生的个别学习也就没有班级教学的总体收获。这就是班级教学中“收”与“放”的关系。不收,共同学习就很难维持,不放,学生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会被充分的调动。

上述矛盾几乎充斥着每一节课。因此,我们不能为了提倡探究学习,就 否认讲授学习,即便是在以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也不能在承认讲授作用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拒绝探究的方法,即便是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中。“过犹不及”,这是一个基本理念。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就在于一定条件下确定好矛盾双方的结合点。结合点找得准,课堂教学就能和谐进行,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课。

(二)、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不可忽视的指标

按照新课程的主张,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教材是教学的客体。因为教师的引导地位和成人优势,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是不成问题的。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过度参与会抑制、排挤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个别教学、小组学习、动手做、自主探究等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传统教学定势还十分牢固的今天,在知识考试垄断评价世界的今天,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参与。

四、强化巩固

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只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强调理解记忆,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做机械记忆。例如,英文字母,古诗词等。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力求具体、明确;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及时进行;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提问、讲授、作业、实验等各种方法进行复习。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变式教学来巩固,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际来巩固,还可以采取变更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巩固。这些方法与简单的复习相比较,是一种跟为积极的巩固,这个要求学生在巩固中前进!

五、总结拓展

老师们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总结是好的呢?“学生带着问好来,带着句好走”,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答,这样的一堂是我们曾经拍手叫好的。可是,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如果过于关注学生的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信息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老师在结束时,把精彩的片段或关键问题,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辟的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2、置疑法

老在学生顺着自己思维走,准备结束新课的学习时,突然设置疑问,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这种置疑也可以延伸到课外。

3、求异法

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将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内容的相异点列出来,进行分析对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4、衔接法

为了下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通常在结束一堂课时,向学生提出预习新课的要求

6.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模式 篇六

1、课程标题

2、主讲教师

3、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

4、课程类型

5、授课时间

6、授课对象

二、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决定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认真、全面地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并明确回答下列问题:这一特定的学生群体究竟需要哪种课程?对这个问题作出圆满回答后,才能开始确定课程目标。

目标是有层次的,通常依次分解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它们还可以继续分解成若干层次,如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者对有关社会、学生和知识的信息掌握的越全面,教育目标就越全面、越恰当、越细化。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活动安排。课程内容的成果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练习等。课程内容必须重点明确、从易到难、并具有针对性,要避免不加选择地采用外来课程内容及方案。

3、课程实施建议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具体时间)、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建议

7.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篇七

目前,全世界留下了各色人种目睹过像飞碟形状不明飞行物的大量记录。不相信有飞碟存在的仍然大有人在,他们更不会相信魔术还能变出飞碟来,因为,迄今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家能够研制飞碟。然而魔术大师兰斯?伯顿却愿意在这一领域勇开先河。

兰斯?伯顿站在美国的第51号地区(飞碟零号区)中央,他想从空中变出一个飞碟来,这事在世界魔术史上还没有谁尝试过。摄像方面没有使用任何诡计,也不曾关闭,兰斯?伯顿竟然神奇地让一架飞碟悬停在该地区的空中,并宣称要乘坐飞碟前往拉斯维加斯兰斯?伯顿剧院参加表演。这些令人无法置信的事情,兰斯?伯顿的解释是,他相信在魔术这个行业里从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兰斯·伯顿为人们表演的各种魔术个个都有趣味。他为观众表演“死亡箱子”魔术时,在场人无不为他捏一把汗,提着一颗心。

“死亡箱子”是由活埋、水牢、挣脱捆绑紧身衣逃生等三个高难度魔术节目组成。该节目挑战性强、刺激性大。表演节目时,兰斯?伯顿被工作人员绑在紧身衣中,吊在空中塞进勉强够他容身的死亡箱子里,将箱子灌满水,至水从箱子里溢出止,把箱子盖上,用铁链拴牢锁好。于是,兰斯?伯顿便被牢牢地关在了“死亡箱子”里,他剩下的.路只有两条:一是想办法逃生,二是被活活淹死。结果非常成功,他如愿以偿完成了这项惊险表演。

兰斯·伯顿热爱魔术事业,他从魔术表演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即魔术的魅力:没有人愿意被愚弄,可每个人都喜欢被迷惑。

8.检查试卷的方法浅议的内容 篇八

有很多数学教师会在学生做试卷时不断的强调“检查试卷”“检查试卷”。可是很少有教师会在平时,耐心的去告诉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试卷检查。在考试中如果你用心去观察一下,你会发现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进行试卷检查。如:在一次检测的时候,我发现了有一位学生没在检查,然后我就走到他身边,跟他说“做好了,要认真检查呀。”他拿起笔,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你知道他是怎么检查的吗?他居然把这道题原本地抄下来。这时我恍然发现一个问题:原来有学生是不会检查。是呀,平时的课堂、考试只知道让他们拿起笔检查,可也没有真正关注过他们是怎么检查的。其实“试卷检查”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再读题。

试卷做完后,学生最先要做的是从头到尾把试卷读一读,在读题的过程中检查有没有丢题、在读题的过程中再次审题。

二、估算计算结果的正误。

如果让学生从头到尾再做一次试卷,一般来说在考试中时间是不容许的,同时也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而估算能快速帮助学生检查试卷,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做。但在小学数学中虽然有估算知识的教学,可只有少数教师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教学。更别谈作为试卷检查的工具了。没了工具,试卷检查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三、对于有疑问的`题目,进行再次思考,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9.召开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的通知 篇九

保监厅函〔〕461号

各保监局,机关各部门,国有保险公司监事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保险中介公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总结20xx年保险业发展情况,部署201x年保险发展工作,保监会定于近期在京召开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1x年1月20日,会议开会时间1天。

二、会议地点

三、参会人员

(一)保监会领导及国有保险公司监事会主席;

(二)各保监局领导班子成员;

(三)保监会机关及国有保险公司监事会副局级以上领导;

(四)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的会长和秘书长、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主要负责人;

(五)保监会直管保险总公司班子成员及其子公司董事长和负责人;

(六)其他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负责人;

(七)外资保险公司负责人或中国区负责人;

(八)保险中介公司代表;

(九)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

(十)学者学者代表;

(十一)新闻媒体。

四、其他事项

(一)本次会议在京西宾馆统一安排代表住宿,其中公司代表的费用由公司自理(现金或支票结算)。

(二)请各单位于1月19日下午14:00-19:00,持此通知或此通知传真件、复印件到京西宾馆西楼大堂报到。

(三)请各单位于1月7日前将参会人员姓名、职务、性别、民族、地区和国籍、联系人和联系方法报保监会办公厅,其中集团公司统一报名。

(四)请各保监局1月15日前将参会领导的航班号、车次等报办公厅行政处。保监会将根据航班、车次情况安排接送。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10.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模式 篇十

(一)尽职调查的一般操作流程

1、制定调查计划并确定调查内容;

2、与客户沟通,做好相应准备;

3、约谈公司客户的相关管理人员;

4、实地察看借款人的经营场所、设施状况或项目现场,调查了解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情况及新建项目的情况;

5、通过各种信息媒体搜寻有价值的资料,或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网络或第三方机构等渠道开展调查,核实相关资料;

6、测算借款人的信贷资金需求量;

7、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尽职调查报告及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等,对信贷业务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尽职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点

流动资金贷款尽职调查报告

流动资金贷款的尽职调查主要是了解借款人管理、经营、财务等方面的情况,流动资金需求及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其尽职调查报告一般侧重以下方面:

1、借款人、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包括股东及借款人品质与实力、历史沿革、信用状况、专业能力及经验、行业地位、公司治理、领导人素质等;

2、借款人的非财务风险分析,包括品质与诚信、外部环境、行业状况、管理、技术、市场及其竞争优势、经营管理情况等方面内容;

3、借款人的财务分析,包括借款人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

4、借款人流动资金需求的分析与测算,包括借款人经营规模及动作模式,季节性、技术性以及结算方式等因素对借款人流动资金需求量的影响;

5、对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合理性分析,包括贷款金额、期限、用途、提款计划,该笔贷款所涉及的经营周期,贷款实际需求量测算,对贷款金额和期限与借款人现金流量和经营周期的匹配情况进行分析;

6、贷款的担保分析,包括保证人担保资格及能力评价,抵质押物价值及变现能力等;

7、借款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包括开户情况,长短期贷款余额,以往的还款付息情况、信用等级、授信额度及占用情况,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日均存款、综合收益、未来收益预测。

上一篇:八年级思品第18周自觉维护正义下一篇:年行政党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