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4篇)
1.《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一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需求量的影响,及价格变化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
2、理解价格变化对生产经营者的活动的影响。
3、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提高抽象概括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因小见大,以大喻小。具体方法有:利用多媒体展示感性材料,故事分析,课堂讨论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些现象,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意识和培养学生“经济人”意识。
【教学设计】
导入: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2、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又有什么影响呢?
新课:
探究1: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在商品的使用高峰过后再去购买,消费者在价格上获得实惠。在你的日常消费中,哪些商品是在旺季购买的,哪些商品是在淡季购买的?理由是什么?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市场上是不是真有“物美价廉”的商品?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
旺季时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呈下跌趋势,购买时消费者能得到实惠;淡季时购买者减少(需求下降,在供给相对不变的前提下),商品价格呈下跌趋势,购买时消费者能得到实惠。它说明了,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反过来,价格的变动又影响需求,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1、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需求法则)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所以,商品的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量是反方向变化的。
2、需求弹性
实际上,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商品价格一旦变化会引起人们需求量剧变,而有的商品价格变化却对消费者的需求量影响不大。
(1)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2)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3、需求交叉弹性(影响相关商品)
价格变化还会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产生影响。(1)互为替代品
像煤气和电力、猪肉和牛肉可以相互替代属于互为替代,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是同方向运动)。
(2)互补商品
像石油和汽车、乒乓球与乒乓球拍这是互补商品,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则增加商品价格变动对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反方向运动)。
当然,商品的价格变化不仅影响到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量,还影响到生产经营者的活动。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漫画说明了: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1、首先,调节生产。
当该商品价格上涨,则意味着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应。反之,该商品若供过于求引起价格下降,生产者会缩减生产规模;
2、其次,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最后,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生产者必须面向市场生产,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商品价格一旦变化会对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波及到其他的相关商品。另外,对生产者来说,面向市场、提高生产率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课堂练习:略 【板书设计】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影响需求
当价格上涨时,人们的需求量减少; 当价格下降时,人们的需求量增加。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弹性)
生活必需品──反应程度小 高档耐用品──反应程度大
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的影响(需求交叉弹性)价格上涨时,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反正则减少。价格上涨时,其互补品的需求减少,反正则增加。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
→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降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教学反思】
1、注重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分析,能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又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关心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教学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一个“引线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视教学引导,开展启发式学习和探索学习。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鼓励学生去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教师要注重合适的点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动力和兴趣。
4、巩固知识,进行教学反馈。
除了让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外,还要有适当的作业,以达到教学反馈和“因材施教”的作用。
刘文刚2013
2.《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二
从表1、图1可见, 1991年以来, 北京房价的变化明显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1年至1997年, 房价逐年攀升, 从91年的1416.4元/平方米到97年的5476.2元/平方米, 上涨了287%, 这阶段主要以集体购房为主。1991 年土地有偿转让的实行, 各类非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量涌现, 打破了国有部门住房投资一统天下的状态, “房地产”正式成为产业, 形成传统住房供应分配体系和房地产市场并存、单位福利房和商品房并存的“双轨制”局面。这标志着房地产业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兴起。它促进了住宅投资建设的发展, 使分房无望或无缘沾光的体制内外城市居民, 有了通过市场解决住房的机会, 也使高收入居民有了获得个性化住房、进行不动产投资的机会。
第二个阶段, 从1998年到2003年, 房价稍微回落, 比较稳定, 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起大落, 96年97年针对前一阶段住房市场过热的情况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措施, 由于政策的滞后性, 房价的回落体现在了97年以后。自1998年起取消了住房实物分配制度, 实施了货币分房和按揭贷款政策, 住房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扩大, 吸引了众多的个人消费者, 住宅市场为买方市场为主。
第三个阶段, 2004年至2007年, 房价又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势头, 在短短的四年里, 房价从2004年的4747.1元/平方米飙升到2007年的10731元/平方米, 上涨了126%。是消费需求和投资投机需求共同推动了这阶段房价的上涨。住房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泡沫。
2 影响住房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首先, 从住房供给与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表2和图2是1991年到2007年北京住宅销售面积与竣工面积数据资料的图表。
用住宅竣工面积代表住宅市场的供给量, 住宅销售面积代表住宅市场的需求量, 由图2可见, 从1997年到2003年, 住房市场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2003年以后二者才基本持平。从1991年到1997年, 供给和需求分别从240.4万平方米和152.2万平方米上升到478.3万平方米和256.2万平方米, 分别上涨了98.96%和68%, 住宅市场供给量远远大于需求量, 市场不能消费掉过多的住房供给, 从而导致住房空置率上升。从1997年到2005年, 住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均快速上升, 供给和需求从97年的478.3万平方米和256.2万平方米上升到2005年的2841.4万名方米和2823.7万平方米, 分别上涨了494.1%和1002%, 需求的增长速度大于供给的增长速度, 这阶段把1998年之前空置住房消费吸收的同时又刺激了住房投资的扩大。主要是1998年以来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和货币分房的推进, 把广大个人消费者推进了住房市场, 扩大了需求。而从2005年以后, 供给和需求双双急剧下降, 供给和需求分别从2005年的2841.4万名方米和2823.7万平方米下降到2007年的1854万平方米和1731.5万平方米, 分别下降了34.75%和38.68%, 由于供给的下降, 导致价格上升。主要是国家出台了多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 挤出住宅市场的泡沫。
其次, 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刺激住房需求上升, 价格增长的又一主要因素。表3和图3是北京市自1991年以来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汇总。
从以上资料可见, 北京市人口除1997年出现下降以外, 其他年份的人口都处于增长之中。
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是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第一是因为北京是首都和旅游城市, 是大批旅游观光人口的首选地。虽然旅游过境和参会人口在北京的时间十分短暂, 但是他们数量巨大, 6000万人流, 平均每人在京居住7天, 对住房的消费需求就相当于超过120万的常住人口, 他们的消费刺激北京的商业繁荣, 也会进一步吸引大量外来就业人口。第二是北京作为中央政府和很多大企业、大机构的总部所在地, 又是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中地。北京市历来给这些单位引进的各种人才提供获得北京户口的优惠。由于引进的人才通常还有配偶、子女和父母, 这就等于引进一个人平均增加至少三个户口。此外, 高端人才也是高消费群体, 他们的消费要依靠各类低端产业和一般劳务人口的供给, 进一步吸引一般劳动人口大量流人。第三是产业政策和高校扩招的影响。北京历史上的产业政策, 早期强调重工业发展, 首钢和石化吸引了至少50万常住人口。过去几年的政策又强调制造业的发展, 在中关村、亦庄、丰台、首航等几个主要经济开发区就业的大部分也是外来人口。北京是高校的集中地, 高校扩招后, 仅仅在校生就增加了50多万, 而由于在校生大幅度增加, 教师队伍的人口也在不断增长, 此外还有2001年开始的一年比一年增多的大学毕业生滞留北京寻找工作。高校扩招成为北京常住人口在最近几年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增加, 不可避免的引致对住房需求的扩大, 需求扩大导致房价上升。
再次, 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 使得人们改善住房的愿望得以实现。表4和图4是1991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的汇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INC) 的增加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居民用来购房的资金增加, 同时也使居民有了改善居住水平的愿望, 这样就刺激了对房地产的需求,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 影响北京住房价格的需求因素主要是, 住房需求的扩大,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规模的扩大。
参考文献
[1]ZHANG Hong, WENG Shaoqun, ZHOU Xuan.Housing Pice Fluctuations Across China:An Equilibrium Mechanism Perspec-tive TSI 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6) .
[2]李子奈.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3]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的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3.《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三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由教师一个人推动全班学生学习进程的尴尬局面,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的统一管理下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包括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差别;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相互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需求与价格现象;能对如何搞好企业有初步的建议能力;总体上培养学生表演与演说能力。
3、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构思
1、先由教师带动学生对整个框题知识结构的熟悉。具体过程:(1)比较本课两个框题题目,思考本框题的主要内容;
(2)认识本框的主要内容(由教师用投影展示,学生在课本上找相关对应位置)
2、分组讨论:
第1小组:讨论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及对不同商品需求的影响有何不一样。
第2小组:讨论互为替代品的商品的需求和价格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第3小组:讨论互为互补商品的需求和价格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第4小组:讨论价格变动如何调节生产规模的?牛蒡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药农生产的?
第5小组:讨论为何价格变动有利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举例说明。
第6小组:讨论为何价格变动有利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产品?举例说明。
3、讨论过程:学生就各自的问题找答案、交流、交换意见,并推举发言人;教师到各个小组去指导讨论。
4、解决问题:
第1小组问题解决时间:1)由发言人上讲坛就本组的问题作阐述;2)其它学生笔记并就发言人的回答质疑;3)教师质疑:①为何生活中有“买涨不买跌的现象”?②《需求有弹性》中“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价涨了,以后再买吧”反映了什么道理?
第2小组问题解决时间:该小组发言人上台:
1)举例。2)当堂填表练习。(电子白板投示,学生在白板上当众解答)甲乙是互为替代品的两商品
3)根据图表内容回答:互为替代品的商品的需求是何关系?互为替代品的商品价格是何关系?
第3小组解决问题时间:该小组发言人上台:
1)举例。
2)当堂填表练习。(电子白板投示,学生在白板上当众解答)
甲乙是互为互补品的两商品
3)根据图表内容回答:互为互补品的商品的需求是何关系?互为互补品的商品价格是何关系?
第4小组解决问题时间:
1)由发言人上台演讲本组问题。
2)其它同学质疑并笔记相关知识。
3)教师质疑:①牛蒡价格涨跌怎么影响药农生产的?②为何近些年我国生猪生产容易大起大落?
第5小组解决问题时间:
1)由发言人上合演讲本组问题。
2)其它同学质疑并笔记相关知识。
3)教师质疑:90年代以来我国空调业出现了大洗牌,由200家空调企业骤减至10多家。从价格优势的角度谈谈这10多家能存活下来的原因。
第6小组解决问题时间:
1)由发言人上台演讲本组问题。
2)其它同学质疑并笔记相关知识。
3)教师质疑:90年代以来我国空调业出现了大洗牌,由200家空调企业骤减至10多家,从质量优势的角度谈谈这10多家能存活下来的原因。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设计的前提是我校已全面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各班已固定分组,所有设计都基于分组这个基础。
2、分组的原则是各个问题的相对独立性及难度相对均衡。
4.《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材分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教材必修I第一单元第二第二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后面还承接着《多彩的消费》这部分内容,所以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也可以说是现实的生活和抽象的经济理论相连接的桥梁,是一个最佳切合点,所以它对学生现实的经济生活也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理论于生活,又必须回归到生活中,这也就是我们新程一直在倡导的一个全新的理念,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3)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难点: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等概念较为陌生,对“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体会不足,经验较少。
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和对生产的影响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前预习学案,内探究学案,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时安排:1时
八、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价格变动影响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2、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价格变化对相关商品即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有什么样的影响?
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上一节讲到,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商品的价格是经常变动的。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是这一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化影响消费需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商品价格的高低对你的购物需求是否构成影响?你是如何根据价格变化进行消费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因此,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等反季节消费现象。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类似消费?为什么这样消费?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这样能节约资金,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教师活动:但生活中也有一种“买涨不买落”现象。请看教材1页材料,想想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
教学过渡:请同学们看教材1页的漫画,思考这副漫画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漫画说明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本16页三个自然段,了解替代品、互补品的含义,以及价格变动对它们的需求量影响情况。
学生活动:阅读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减少。
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
教师活动: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变化,而价格变化也会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引起供求状况的变化。也就是说,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请看看本16页的示意图: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
生产扩大生产缩小
―――――-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这一图表说明,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教师活动:价格变动还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思考、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7页相关链接,谈谈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总结:说明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重视商品质量。
因为,消费者是为了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消费者需要。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内容讲述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1)、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人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减少需求量,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需求量则减少。
(2)、价格变化也会影响生产经营,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预习第三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完成预习导学案练习题[
九、板书设计
《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3)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十、教学反思、注重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分析,能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又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关心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教学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一个“引线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视教学引导,开展启发式学习和探索学习。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鼓励学生去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教师要注重合适的点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动力和兴趣。
4、巩固知识,进行教学反馈。
5.《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教案 篇五
您们好!
我叫黄淋,来自重庆秀山第一中学校,所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上册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教案
重庆秀山第一中学 黄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之间的一般规律;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了解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含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商品的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的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能辩证看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二、教学重、难点: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前面一框我们学习了供求影响价格,一般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上升;二是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会下降。也就是说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的价格,那同学们思考价格会反过来影响供求吗?(会)这节可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价格变动的影响》。(板书:价格变动的影响)
师:首先,请同学们带着ppt上的四个问题(①一般情况下,当某种 商品价格本身变动,会影响人们对它的购买,你试着阐述一下是如何影响的?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不同?③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有什么关系?④如果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自主阅读教材14页和15页的内容,待会儿我们共同来探究。生: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带这问题去阅读教材。
师:时间才不多了,哪位同学来分享你一下第一个问题和第二问题的学习成果。生:略
师:刚才这位同学已经答得的非常不错了,看来这个两个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应该可以自己解决。老师在来总结一下: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那同学们思考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反比或者说反相关)是成反相关的,在这里不能说成反比,因为它们之间没有比例关系,只是反相关。如果假设纵坐标是价格横坐标是需求量,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画一下这个图像。(请一个同学上台画)其实这个就是我们的需求曲线。商品价格的变动与需求之间成反向变动,就叫一般需求法则。同学们这里要注意了,我们说的是一般情况下,是“买落不买涨”,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是“买涨不买落”同学举个例子:(生:股票„„)也就是说在当消费者认为上涨商品在未来还会有上涨空间时,则会立即购买;当消费者认为降价商品在未来还 会有下降的空间时,则暂时不会购买。
师:第二个问题同学们都能够理解,老师在这里就不多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大。同学们课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农业会出现“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的现象?
师:请哪位同学分享一下第三个问题的答案。生:略
师总结: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互为替代品:两种商品的价格功能相近或功能相同,满足人们同一种需要,我们称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假设A、B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A的价格上升A的需求量就会下降B的需求量就会上升,我们可以观察A的价格和B的需求量是怎么变动的同相。我们就可以就得出一个结论: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是同向变化的。师:我们来一起来探讨一下第四问题,同理我们也必须明白什么是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比如(生:乒乓排与乒乓球、汽车和汽油„„)我们可以假设C、D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那么当C的价格上升时→C的需求量下降→D的需求的也会下降。同学们观察C的价格与D的需求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反向)它们之间是反向变动的。我们一起总结:如果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之间是反向变化的。教师总结:当我们把这四个题解决好了,其实我们就掌握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分为了三种情况:一是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 量的影响;而是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反映的程度不同;三是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紧接着我们来做一道题小试牛刀(针对同学的选择点评,点评要做到细)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请前后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阅读教材16页的内容,一起解决PPT上的三个问题,待会儿请小组代表来汇报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生:小组合作学习5分钟。
师:时间差不多,哪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对你第一题和第二题的的讨论结果。生:略
师:刚才XX组的同学把第一问和第二解决的很好了,在这里老师要问了商品价格的变动与供给量直接是什么关系,同学可以观察PPT上的过程: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量也在上升,商品的价格下降,供给量也在下降。(生:正比、正相关、同向)有的同学认为是正比,这里有没有比例关系呀,(生:没有)它们之间是成正相关或者是同向变化。如果我们假设纵坐标是价格横坐标是供给量,请同学们把这个图像画出来。这个就是供给曲线图。这个要与之前我们讲的需求曲线图相区别。
师:最后我们一起来解决最后一个题如果你是企业老板你会如何来节约投入,(生:买便宜的材料,用机器生产„„)刚才我听见同学说用机器来产,因为现在劳动力的价格一直在涨所以我们投资本,也就是说两种生产要素可以替代时,作为老板我们会选便宜的。价格对生 产经营的影响其实是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同学们下去思考价值规律是如何发挥规律的。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这节课的内容,请看PPT,这节课我们就讲了一个内容: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一是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二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四、本书设计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二、对经营生产的影响
五、作业设计:
6.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教案 篇六
遵化市高级中学---------王海瑛
设计思想】
通过汽车价格变动这个生活例子来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汽车价格涨跌的等经济现象,来发现、总结、归纳经济的常识。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视频、文字、图片资料等信息有机整合,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做到教学直观性、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教材分析】
教材第二课是接着第一课货币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编写的。用货币购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毫无疑问会涉及到价格这一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因素。经济生活中价格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由浅入深地介绍价格变化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价格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同时价格变化还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产生的这些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价格变化还对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节知识也是新课标中新增内容,教师必须讲得透彻,而且也要讲得生动有趣。【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对生活中的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可能缺少对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分析。他们正需要在学习中加深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培养和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针对经济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2.能力目标
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在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决定和调整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开发新产品是根据什么来考虑的。通过探究、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认识和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商品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市场活动的自主性、竞争性和独立精神。【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内容。只有理解和懂得了这一影响,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价格杠杆而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现象,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现行经济制度政策,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因而是重点。
教学难点:需求弹性问题。由于不同的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不同,在加上其他因素,如心理预期等的影响,价格变动显得复杂,而且需求弹性问题是高等教育重点讨论的问题,理论性很强,学生现时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和生活阅历较浅,决定了理解这一问题有不小难度。因此是本框题的难点。【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策略:合作、启发、探究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并整理有关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影响生活、生产的典型案例;做好课文的预习工作。教师的教学准备:在市场上捕捉大家比较关注的价格变动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撰写教案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激趣设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导入时应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课前小调查]咱们班有没有春末买毛衣,夏末买凉席的?(学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是)
教学过渡:老师我也是喜欢这时购买,为什么呢?此时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渡:那么,商品的价格变动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突出重点设计】:教学互动、合作探究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有效形式,通过课堂互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情,通过合作探究分享学生的智慧。故此在教学重点设计中我采用,教学互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
教师引导:通过表格中生活实例要求学生回答汽车、数码相机、电脑、金项链的价格对这类商品的影响
学生回答:当汽车、数码相机、电脑、金项链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当价格上升时,人们减少对它的购买。
教师小结:看来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会影响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板书)
1、价格对需求量的一般影响(板书)
教学过渡:生活中商品的价格经常在变化。请善于观察生活的同学说说,最近有哪些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也在变化?
(学生举例:鱼、大米、夏天的衣服、汽车等)
教师引导:当鱼、米的价格上涨时,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急剧减少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会。因为这是生活必需品。
教师引导:如果汽车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会。因为这是高档耐用品。
教师引导: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动对他们需求量的影响相同吗?
学生回答:当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的话,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不会急剧减少。但是轿车等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由此我们知道,需求是有弹性的。也就是说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它们的需求量影响是不同的。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板书)
教学过渡:那么是不是只有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才会影响该商品的需求量呢?
设置问题
① 飞机票降价,火车票、汽车票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② 猪肉涨价,其他肉类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③ 飞机与火车、汽车,猪肉与其他肉类是什么关系? ④ 汽油涨价,对汽车销售有什么影响? ⑤ 汽车与汽油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过渡:因此我们说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也会影响商品的需求量。
教师小结: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3、替代品、互补品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板书)教师活动:判断: 多媒体展示选择题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积极发言。
教师活动:请善于发现生活的同学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商品是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举例。
教师小结:以上这三点是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那么价格变动除了对生活造成影响之外,还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 学生回答:对生产经营有影响。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板书)教学过渡:那么它对生产具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彩电行业价格大战
如果你们每个合作小组都是一个很有经济实力的汽车投资财团,你们将做出何种投资决策,来占据彩电市场并处于优势地位?
合作小组1:我们先会调查市场,分析市场到底需要哪种类型的彩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来生产。
(马上有其他小组的成员反对此种决策)
合作小组2:他们这样调查没有错,但是时间不等人,别的彩电企业也会做调查的,所以我们要采取更有噱头的措施吸引顾客,一个是在价格方面,首先我们把价格抬高,过段时间就把价格往下降,这样顾客会认为很实惠,这是一个很好的促销措施;另一个就是引进先进设备,缩短生产汽车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薄利多销。
(此时,班级的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争相发言)
合作小组3:我们投资财团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果说一家企业生产的汽车没有质量保证,即使你价格再实惠,顾客买了第一次就不可能再买第二次,这样企业的利润都只是短期的,而且质量不会也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因此,产品的质量一定要高。至于价格,我们小组认为如果质量很好,顾客也不会在乎价格的,没有必要搞价格战。
教师引导:不管每个投资财团以何种决策进军彩电市场,就在由于在座各位引领的许多投资者争相进入彩电市场之后,整个彩电行业生产规模一年以来以30%—4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彩电市场在无形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时,你发现彩电市场有何变化吗? 学生回答:本来人们对彩电的需求量是挺大的,现在由于大家都投资彩电市场了,现在彩电是供过于求,因此彩电价格不得不下降。
教师引导:当你关注到这种市场信息后,你们的财团又将做出合作决策? 合作小组2:我们将缩小彩电的生产量。
合作小组3:我们将投资其他行业,不然可能会亏本。
教师归纳:当生产者看到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下降,他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因为获利减少了;当生产者看到市场某种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商品的价格上涨,他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该产品的产量,因为获利增加了。因此,价格的变动是一种信号,是对生产的引导信号。因此我们说价格变动可以调节生产。
1、调节生产(板书)
当你看到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战,你作为投资财团的CEO如何抉择? 合作小组4:我们将搞科技研发,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财物的投入 合作小组3:我们依然坚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合作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可以生产环保型汽车,以后大家都有车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会很严重,因此我们要生产环保型的汽车。
合作小组5:我们认为节能型汽车会比较受欢迎,到时候在价格上可以避开跟别人竞争。
教师归纳:从刚才几个小组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投资财团都对价格变动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高质量、小排量、节能的汽车都是不错的决策。这些决策的采取都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成本,降低人财物的投入(板书)
教师指出: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可以互相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那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使用量,反之就会减少使用量
(三)【突破难点设计】:比较反思 难点突破关健在于引导是否得法,能否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深化认识。在这里,我主要是采用比较法与归纳法。使学生通过身边的事例,切实体验需求是有弹性的。见多媒体表格
设计说明:通过这一环节,在加上老师对有关需求弹性的理论讲解,学生不难明白价格变动对需求有影响,其中不同产品的弹性是不同。这既可以再次巩固重点,也可以突破难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用比较分析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过程。【知识结构】
本节内容讲述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主要知识框架如下:(1)、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人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减少需求量,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需求量则减少。
(2)、价格变化也会影响生产经营,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作业设计】
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我设计了一道来自生活的作业进行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简述价格对生活的影响 【问题研讨】
1、贴近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切勿乱堆砌生活事例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分析,能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又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关心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课堂只停留在生活中,长此以往,学生对经济学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而不能及时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课堂在做到贴近生活的同时要高于生活,准确地分析和归纳生活中的经济学常识。在新课程教学中,事例是要贴近生活,但切勿引用多个事例,以免造成教学过程的混乱。
2、巩固知识,适当开展课外活动调查和探究。
7.《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是指城乡居民购买支付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 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 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拥有一套切实可行的CPI数据对一国政府制定相应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 人们在生活中切身感受到我国房地产市场房屋销售价格与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但鉴于国际惯例, 我国CPI并没有纳入房价因素。很多学者也提出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动对CPI有明显影响对现行CPI的真实度提出质疑, 一时间房价与CPI的关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从数据上直观可以看出房价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促进着CPI的下行或上涨, 2009和2010两年房地产价格直线上涨带动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逐步走高, 至2011年7月CPI同比上涨6.5%, 近期房价和CPI虽均有所回落, 但二者关系的高度相关性已成为统计研究的一个课题。究竟房价对CPI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关系、以及存在多大的影响关系?本文试图通过E-G (Engle-Granger) 两步法协整检验和ECM模型来研究房价对CPI间的长短期影响关系, 并得出有关结论。
二、相关文献回顾
Goodbart C等 (2000) 的研究表明, 股价以及汇率与滞后的产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较弱, 而房价变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则要紧密的多, Kuan-min和Wang (2008) 利用非线性VECM模型分析了台湾的通货膨胀与房价的关系。黄飞雪, 金建东 (2010) 运用STR模型对房地产价格指数变化与GDP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变化对CPI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李静, 张旭 (2010) 应用OLS对我国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与CPI加以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CPI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 后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CPI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关系, 得出CPI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的结论。王琴英 (2010) 利用GARCH模型研究北京房价与CPI的均衡关系, 分析出北京房价与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会引起房价的快速上涨, 所以在当前CPI仍处于高位运行的情形下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通货膨胀水平, 以减小因通胀因素导致房价直接上涨。邓宏 (2011) 运用一元论二分法证明房价与消费品价格之间存在着短期负相关关系, 而在长期存在正相关关系。邱雅 (2011) 通过对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关系的计量分析, 证实了二者间不仅有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而且存在因果关系,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原因。并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 以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作为外生变量, 建立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具体量化了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三、数据与变量描述
(一) 房地产价格变动与CPI增长描述
为了更好地了解近几年房价与CPI各个月份的涨跌情况, 图形是最能直观反映事实的方式, 故本文运用Eviews6.软件做出2005.7-2010.12期间每个月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同比数据) 的增长趋势图, 以观察近几年房价与CPI的实际变动情况。
由图1我们可以看到, C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月同比数据) 与FP (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当月同比数据) 具有较一致的变动趋势。具体来看, 从2005年7月到2010年12月间, 房价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呈现逐步上扬趋势, 并且涨幅速度较快, 最高涨幅都在2010年7月出现。
(二)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采用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数据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可获得数据为2005年7月到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用FP代表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CP代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为两种数据都是当月同比数据所以需要对两者做定基处理, 具体数据见附录。由于对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并不改变时间序列间的协整关系, 而且能使其趋势线性化, 同时可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 因此对FP、CP分别进行自然对数变换成为LFP、LCP, 分别表示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体数据见附录。
四、实证分析
(一) 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17.0软件对LCP与LFP进行相关性分析:
(见表1)
得到相关系数为0.951, 可以初步认为, 房屋销售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正相关。
(二) 数据平稳性检验
用非平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尤其在大样本和较高单整阶数的情况下, 结论全部都是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将实际上不相关的两个非平稳变量用来回归分析, 会造成虚假回归, 所以先要运用Eviews6.0对LFP、LCP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这里选用ADF检验。 (见表2)
可以看出LFP与LCP经过一阶差分后数据都是平稳的, 而且都在1%临界值的水平下平稳。
(三) E-G (Engle-Granger) 两步法协整检验
因为序列LCP和LFP都是I (1) 的, 因此可以运用Eviews6.0对两序列用E-G (Engle-Granger) 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 从而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第一步:首先建立LCP与LFP的回归方程。
由上述回归方程的结果我们发现存在序列正相关, 考虑加入适当的滞后项, 得到如下分布滞后模型
加入滞后项后, LM统计量显示, 在5%的显著性水平接受原假设, 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序列相关基本消除, 可以初步认为LCP与LFP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第二步:对上述回归方程 (2) 式的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 得到残差项的平稳性检验。
将上述残差序列项命为序列u, 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u是平稳序列, 说明LCP与LFP是 (1, 1) 阶协整的, 即都是单阶协整, 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其稳定的均衡关系即为上面的协整回归模型 (2) , 长期弹性为0.1280。
(四) 建立ECM模型
运用Eviews6.0以稳定时间序列即 (2) 式的残差项作为误差修正项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此协整方程表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房屋销售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ECM (-1) 是误差修正项, 反映变量之间的的长期修正关系, 即前一期非均衡状态对这一期的影响, 其系数0.1121反映了变量之间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 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到此为止, 我们已经完成根据EG两步法进行的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由上述估计式知道, LCP关于LFP的短期弹性为0.1478。
(五) 结果分析
从模型分析来看,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房屋销售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显著的影响, 而且影响效果持续。LCP关于LFP的长期弹性为0.1280, 说明长期内房地产价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引起CPI增加0.1280个百分点
同时, 本文也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短期影响。LCP关于LFP的短期弹性为0.1478, 说明短期内房地产价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引起CPI增加0.1478个百分点。综上所述, 可见不论长期还是短期两者的相关关系明显。
五、结论与建议
从模型分析来看, 房屋销售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确实存在长短期的明显相关关系, 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显著的影响, 而且影响效果持续。这表明如果房地产价格保持平稳增长就会促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应增长, 所以理应该将房价因素考虑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
实际上, 即便在目前我国房价并没有直接计入CPI, 但房价与CPI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房价的波动性很强, 一般而言, 当房价上涨, 房租也会随之上涨, 但房租不会剧烈波动, CPI也会受其影响而有所提高。此外, 在将贷款利率计入CPI中的情况下, 若政府为控制房地产过快增长势头而提高利率, 也会推高CPI。如今对国人来说, 房价的变化早已超出人们的预期, 甚至大到已经严重影响生活幸福感的程度, 从以上的模型求证房价确实对CPI有显著影响, 所以在这样的时刻, 将房价计入CPI就成为迫切的需求。
鉴于房地产价格变动对CPI的正向推动作用, 政府部门应该修正CPI的核算, 将房价因素考虑进去以符合居民的客观消费情况。要么采用获取法直接将房价计入或者采用使用成本法提高住房消费比重, 避免人们明显感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实际生活不符的情况。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参考依据。
摘要:文章基于E-G (Engle-Granger) 两步法协整检验和ECM模型使用2005.7-2010.12月度数据进行我国房地产价格对CPI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房地产价格对CPI既存在明显短期影响又存在长期持续影响, 短期内房地产价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引起CPI增加0.1478个百分点, 长期内房地产价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引起CPI增加0.1280个百分点。鉴于目前我国CPI中并不包含房价, 而房价对CPI又体现出如此显著的影响, 本文提出应将房价纳入我国CPI的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变动,CPI指数,E-G (Engle-Granger) 协整检验,ECM模型
参考文献
[1]黄艳会.房地产价格是否应归入CPI的计算[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 .
[2]Goodbart C, Hofmann B.Do asset prices help to predict consumer price inflation?[J].The Manchester School, 2000, 68 (su pplement) :122-140.
[3]WANG K M, LEE Y M, NGUYEN T T B.Asymmetric Iflation Hedge of Housing Return:A Non-linear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Approach[J].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 2008, 11 (1) :65-82.
[4]黄飞雪, 金建东.金融危机前后中国房价指数对CPI的影响[J].经济数学, 2010 (3) .
[5]李静, 张旭.我国房地产价格与CPI关系的实证研究[J].理论与实践, 2010 (416) .
[6]王琴英.北京房价与CPI的波动特性分析及趋势预测——基于协整关系的GARCH族模型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1.
[7]邓宏.房价与消费品价格短期关系的一元论分析[J].价格月刊, 2011 (3) .
[8]邱雅.房价波动与CPI关系的计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6 (1) .
8.《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八
摘要:利率不仅是金融系统中最重要的变量,也是市场经济最基础的变量之一。同时,利率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可以集中体现为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文章通过回顾中国近年来的利率调整变动状况,运用Eviews计量软件对中国利率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利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房地产价格是银行信贷的Granger成因。反之,银行信贷并不是房地产价格的Granger成因。
关键词:利率;房价;实证分析
一、模型变量和数据
本文第一步就需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否则回归的结果有的可能有显著性,其实却为虚假回归;第二步是通过Johonson协整检验法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第三步是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看两组经济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因果关系。变量选择方面,分别选取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和的国房景指数里的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作为研究指标,进行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wind资讯。
二、实证分析与估计结果
1.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Y: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X:央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这两个变量取对数,再将其作为量化计算时的数据。通过ADF检验发现LNY、LNX 各个变量均不是平稳序列,因此考虑对其进行差分处理,经过差分处理发现,数据一阶差分均可以通过平稳性检验,因此为一阶单整I(1)。结果如表1所示:
注:其中检验形式(C、T、P)中的C、T、P分别代表模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N代表不包括C和T,D代表变量的一阶差分。ADF检验值(t统计量)大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接受存在单位根,反之则拒绝。由上表可以看出LNX、LNY两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差分后则两个变量都是平稳的,而且均是一阶单整,因此可以考虑对名义利率与房地产销售价格变量之间进行协整分析。
2.协整结果分析
由于上述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可以考虑用Johonson协整检验法对其进行协整检验,并考察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结果如表2、表3所示:
注: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而且对应概率大于0.05就说明接受原假设即存在协整。由上表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利率和房价指数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协整关系,为了进一步考虑利率和房价之间的影响关系我们对其进行格兰检验。
3.格兰杰检验
由于格兰杰检验对滞后阶数较敏感,选取不同滞后阶数可能得出不同结果,而格兰杰因果检验是基于VAR的滞后阶进行的,因此必须先确定VAR的滞后阶数,根据AIC、SC准则确定其滞后阶为3,对其进行格兰杰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注:统计量的P值为检验的概率值,若P值小于0.05,表示因果关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若P值小于0.1,表示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反之,因果关系不成立。从检验结果看,利率是房地产景气指数的格兰杰因,而房地产景气指数不是利率的格兰杰因。
三、结论与建议
长远来看,利率政策需要通过基准利率对住房金融体系里面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产生影响,进而对住房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通过一个顺畅利率传导机制来发挥作用,即利率政策对房价调控效果是否明显,取决于住房市场的规范程度以及利率传导机制的顺畅与否。所以,需要通过进一步规范住房市场和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改进利率传导机制,从而达到运用利率手段来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3]吴 凡: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06.
9.《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九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3、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教学重点
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
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一节讲到,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商品的价格是经常变动的。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是这一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A.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化影响消费需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商品价格的高低对你的购物需求是否构成影响?你是如何根据价格变化进行消费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因此,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等反季节消费现象。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类似消费?为什么这样消费?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这样能节约资金,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教师活动:但生活中也有一种“买涨不买落”现象。请看教材15页材料,想想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
教学过渡:请同学们看教材15页的漫画,思考这副漫画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漫画说明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6页三个自然段,了解替代品、互补品的含义,以及价格变动对它们的需求量影响情况。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减少。
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
教师活动: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变化,而价格变化也会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引起供求状况的变化。也就是说,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请看看本17页的示意图:
↑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
↓
生产扩大
生产缩小 ↑ ↓
―――――-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这一图表说明,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教师活动:价格变动还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思考、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7页相关链接,谈谈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总结:说明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重视商品质量。
因为,消费者是为了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消费者需要。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主要知识框架如下:(1)、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人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减少需求量,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需求量则减少。
(2)、价格变化也会影响生产经营,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
A.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大
B.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C. 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减少需求和供应
D.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一定会增加需求 答案:B
[例2] 下列属于互补商品的是()
A.牛肉与猪肉
B.货车与飞机
C.汽车与汽油
D.自行车与电动车 答案:C [例3] 某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生产者会()
A.减少生产
B.扩大生产
C.开拓市场,增加供应
D.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A [例4] 企业要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占据优势,就要()A. B. C. D. 答案 D ★课余作业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价格变动为什么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内容,教学中注意多引用生活、市场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具体、感性材料中,感悟其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10.价格的决定与变动知识 篇十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升高;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价格降低。
(2)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③其他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是宗教信仰、习俗等文
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只能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才能影响价格。
2.商品的价值量
(1)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商品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的,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处于有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①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总是在一定幅度内,价格不会偏离太多。
11.《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十一
1 建筑材料价格变动对工程造价所产生的影响
1.1 造成了建筑工程造价的提高
对于工程造价而言, 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对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造成了建筑工程造价的提高。在建筑工程当中, 购置材料的成本费用占到了整个工程的一半还多, 特别是在要求装饰的建筑工程中, 购置材料所花费的成本会更多。由此可见, 建筑材料价格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 可以说, 它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其它一系列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倘若建筑材料价格上升1个百分点, 那么就可能使得工程造价提高0.6个百分点以上。
1.2 承包商的经营风险加大
针对固定单价合同与固定总价合同而言, 工程造价是一次包死的,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通常是不会再进行调整的。倘若在合同签订之后, 建筑材料的价格上涨, 那么因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的成本费用是由承包商来全部承担的, 这大大地降低了承包商的利润, 甚至是导致承包商的亏损, 并且使得承包商的经营风险加大。倘若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得太多, 那么就会造成断裂承包商的资金链, 从而导致拖欠材料账款与工人工资的现象。倘若承包商破产倒闭或者是被迫停工, 那么就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正常交付, 再反过来使得建筑工程的造价提高。
1.3 工期的拖延和工程质量的降低
为了规避涨价阶段, 一些建筑企业停止施工, 这导致建筑工程较难根据要求的期限完成。除此之外, 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费用, 而购置一部分价格比较低的建筑材料, 这样在施工中应用一些质量比较差的材料, 进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构成了危害。比如, 某民用住宅性的建筑工不断上涨的建筑材料价格而应当多投入200万元, 可是建筑施工企业不想多支出这200万元, 实施偷工减料的策略, 最后检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合格, 最终被作废。
1.4 合同分歧或者是纠纷的出现
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 提高了建筑工程的造价, 甚至是大大地超过了合同上的价格。然而, 事实上, 我们不少政府部门基本上是根据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来投资建筑工程的, 也就是通过最低的价格中标, 在合同当中没有明确规定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动风险。为此, 在合同不够完善的时候, 到底是由谁对价格变动所导致的成本的增加负担就存在着分歧或者是纠纷。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合理和清晰地签订合同条款
通常来讲, 建筑工程的工期是比较长的, 因此这会增加建筑工程的风险, 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材料价格的上涨, 进而导致合同纠纷的出现。为此, 有关的合同条款应当是合理与清晰化的, 分析与确认规模情况, 通常在工期比较短、技术简单化, 工程规模小的建筑工程中应用固定总价合同;而将合同形式与合同计价的方式应用于技术复杂化和工期比较长的建筑工程中。通常而言, 比较适宜在不好确定实际情况和工期长的建筑工程中调整合同, 因此应当划分合同双方的责任,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 应当不断地配置材料与资源的应用, 并且对有关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并不断地对价格变动所实施的一系列策略, 尽可能地使预算低于成本费用。倘若承包商延误工期, 那么就应当让业主来承担责任。
2.2 不断地完善建筑材料价格的管理系统
建筑单位需要具备系统化的价格信息管理制度, 实时地收集、整理和存储建筑材料价格信息, 且安排专人负责。建筑单位需要解决单一性信息来源这个问题, 全面和系统地考察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 借助网络和报纸等媒介对建筑材料的技术与价格信息进行查询, 从而整理与加工一系列的信息, 综合性地把握建筑材料市场的具体情况, 且实施科学地探究, 对价格的走势进行预测。需要全面地收集与科学地探究建筑材料的价格, 从而为建筑单位的购置与投资提供有效的依据, 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3 管理和调整建筑材料的价差, 准备价差预备费
针对建筑材料市场而言, 一般是较难预测重要材料价格变动情况的。为此, 应当注重优化和调整材料的价差, 可以实施系数调差与抽料调差相统一的策略。具体来讲, 是对影响建筑比较大的一些重要材料, 像是钢筋与水泥, 实施抽料调差的策略, 而针对影响建筑工程比较小的建筑材料实施系数调差的策略, 实施这种策略可以在将相同建筑工程项目的价差进行调整, 并且便于操作, 进而对材料价格的变动进行有效地控制。除此之外, 倘若不能够有效控制材料的差价, 那么就会增大材料的造价差距, 为此, 应当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对以后一段时期的价差预备费用进行预计, 并将预计的差价实时地准备好, 防止突发事故的出现。
2.4 搞好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指的是为了规避市场的风险, 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上在同一个时间做一笔方向相反然而数量相同的交易, 以对冲价格变动的风险。为了规避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对建筑单位做产生的危害, 大大地减少材料成本费用, 建筑单位能够有效地借助期权合约、期货合约, 以及远期合约等实施套期保值。例如, 在建筑单位预测材料价格在将来的会上涨的时候, 能够买进期货合约以对冲现货市场价格的上涨。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相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来讲, 材料价格变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 我们应当管理和控制材料价格, 优化材料签证管理以及搞好建筑材料价格的信息管理, 从而能够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 最终防范因为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的建筑工程造价风险。此文在进行调研的前提条件下, 提出了一系列控制工程造价的策略, 也仅仅是比较简单的阐述, 还存在不少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像是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有效地应用风险管理策略, 促进我国跟国际的接轨, 进而更加有效地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施文娥.试论建筑材料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策略.中国城市经济.2011 (06) .
[2]刘明林, 张素丽, 吉小飞.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3 (06) .
12.《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十二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从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7个,持平的有12个,上涨的有51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1.7%。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19年北京住宅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进入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仍不断传出房价上涨、土地市场成交火热的消息,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依然成交活跃。而杭州宁波也在上涨城市之列,但涨幅可以说微乎其微。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证实了这一判断。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大房地产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2.1%、1.3%、2.2%和2%,居70个大中城市涨幅榜前列。70城中房价环比下降的有10个,持平的有7个,上涨的有53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2.2%。
从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7个,持平的有12个,上涨的有51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
1.7%。
13.《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十三
关键词:油价波动,经济增长,物价变化,时间序列分析
一、引言
石油在当今各国经济运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认为, 石油价格的波动会普遍影响各种商品的生产成本, 从而对社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产生冲击, 进而影响劳动就业、货币供应和国际贸易等宏观经济的各个领域。
早在1983年, Hamilton就发现, 除了1960-1961年的衰退, 美国在二战以后的其他每一次经济衰退之前约三个季度, 都发生了原油价格的剧烈增长, 他用VAR方法检验了美国二战以后包括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物价、GNP和失业的数据, 得出宏观经济变量与名义石油价格变化之间存在稳定关系的结论, 认为石油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随后, 1986年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谈判破裂导致的油价下降对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油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非对称的。也有学者提出质疑, Robert Barsky和Lutz Kilian (2004) 研究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油价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后, 指出油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被高估, Blanchard和Cali (2007) 也指出21世纪以来石油价格对经济的影响较上个世纪70年代大大减弱了。
二、石油价格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
1、总量效应
从总供给和总需求角度来看, 存在实际余额效应、供给冲击效应、收入转移效应和通货膨胀效应这4条传导路径。
实际余额效应是指当油价上涨导致货币需求的提高, 如果货币当局不能增加货币供应量, 就会提高利率, 抑制投资需求, 降低产出。另一方面, 油价的上涨会带动其他商品的上涨, 如果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 会降低经济体的实际余额, 导致消费支出的减少, 也会引起经济出现衰退。
供给冲击效应将石油视作生产的基本投入量, 油价上涨导致石油投入的减少, 造成总产出与劳动生产率下降。劳动生产率降低就应该减少实际工资, 但由于名义工资的向下粘性, 厂商只能减少劳动需求, 造成失业率上升和产出进一步减少。另外, 如果消费者预期油价上涨是暂时的, 那么根据生命周期假说, 消费均匀化, 就会减少储蓄或增加借贷, 使实际利率升高。随着产出的下降和实际利率的提高, 对货币的实际余额需求就会降低, 在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通货膨胀率就会上升。
收入转移效应是指, 油价的上涨导致购买力从石油净进口国向石油净出口国转移, 净进口国对本国产品的消费需求减少, 净出口国对净进口国的产品的消费需求提高。历史数据表明, 后者的数量小于前者 (这可能是出于平滑消费的动机) 。从净效果看, 对净进口国的产品的世界消费需求减少, 会使净进口国的经济衰退。。
通货膨胀效应是指, 通过原油及石油产品的进出口活动, 处于高位的世界石油价格直接推动一国国内石油价格的上涨, 这是开放条件下的国内外石油市场均衡的必然结果, 属于输入性通货膨胀。同时, 石油价格上涨抬高经济活动成本并转化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价格上涨从上游生产资料通过价格链条向下游商品扩散, 一直波及到最终消费品。最后, 物价上涨反过来又带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 导致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全面提高, 从而一国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2、分配效应
从资源重新配置的角度, 存在油价预期不确定性和产业结构2种效应。
油价预期不确定性效应是指, 如果在一定的资本存量下, 能源产出比是固定不变的, 那么厂商一旦实施了投资决策则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密集程度就不可逆转了, 那么当厂商面临未来油价的不确定时, 久有可能推迟投资决策。另一方面, 油价的不确定会推迟人们对耗油的耐用消费品 (如汽车) 的消费, 导致需求低迷, 经济衰退。
产业结构效应是指油价变动对不同部门的影响是不同的。油价上涨 (或下跌) , 有些部门 (例如能源密集型部门) 的劳动和资本需求会减少 (或增加, 而有些部门 (例如能源开采部门) 的劳动和资本需求会增加 (或减少) , 但是由于专业化的劳动力之间转移的成本 (劳动力的流动性成本和再培训成本) , 非常高, 加上短期内, 资本在不同部门的重新配置非常困难, 结果造成失业率的上升和资源的未充分利用, 导致经济衰退。同样, 当能源产出比、资本产出比和劳动产出比处于短期内固定不变的技术条件下时, 油价变动时无法调整各种投入要素之比, 无法迅速调整至最优化状态。造成能源、资本和劳动的利用不充分, 产出下降, 最后导致经济的衰退。
在上述六个传导途径中, 总量效应是对称的, 油价上涨对经济有负的影响, 油价下跌对经济有正的影响;分配效应是不对称的, 油价上涨和油价下跌对经济都有负的作用;所以综合上述六个效应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非对称的。
三、实证模型与数据
本文将用美国油价、GDP和一般物价的时间序列数据, 通过实证来检验油价波动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首先, 用单位根方法检验数据平稳性。本文数据一阶非平稳, 故采取变化率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整, 保留数据的经济学含义。然后, 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相互关系。
随后, 选择ARMA (p, q) 模型:
来描述这种序列, 其中为白噪音。识别均值模型结构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自相关函数 (ACF) 和偏自相关函数 (PACF) 进行比较, 结合AIC和SBC信息准则、模型估计系数的显著性, 以及残差是否还有自相关等原则来进一步甄别各个模型。然后检验是否存在条件异方差现象。当存在条件异方差时, 传统均值模型不适用, 需要引入ARCH (q) 模型和GARCH (p, q) 模型。ARCH (q) 模型为:
最后, 使用VAR模型检验多个序列之间的相关性, 用脉冲响应的方法可以估计一个变量的变动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本文中, 石油价格采用的是以2010年1月价格为基期的每桶原油进口的实际价格 (Real Imported Crude Oil Price (January2010=1) Real$/barrel) , 原始数据是月度数据, 用三个月的平均数得到季度数据, 用OIL表示。数据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网站。GDP数据采用实际GDP的季度数据, 用GDP表示;通货膨胀采用GDP消胀指数季度数据, 用INF表示, 数据来源:O E C D数据库。取变化率之后, 三个变量的符号分别为:O I L、GDP、INF。
四、实证结果与政策建议
单位根检验显示, GDP、INF和OIL的DF-Unit和P P-U n i t检验的T值分别为0.8067、-3.4376、-1.99和0.43023、-2.01280、-1.93787, 而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分别为-3.482、-2.884和-2.579, 因此除了INF在DF-Unit检验下5%显著性水平下平稳外, 其他序列不平稳;而OIL、GDP、INF的DF-Unit和PP-Unit检验的T值分别为-7.84226、-4.14210、-8.98453和-8.11624、-3.88157、-8.89502, 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
回归结果显示, GDP、INF和OIL的单变量模型系数不显著, 同时回归残差不平稳, 故GDP、INF和OIL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OIL、GDP、INF的回归残差平稳, 但是OIL对GDP和INF的影响系数不显著的。
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果为:根据AIC、SBC标准和Q检验的结果, GDP的主方程结构为ARMA (2, 2) , 存在GARCH (1, 1) 效应;INF主方程为ARMA (1, 1) , 存在GARCH (1, 1) 效应, OIL的主方程为ARMA (0, 1) , 即MA (1) 过程, 不存在GARCH效应。
VAR模型结果显示, 油价一单位冲击, 几乎不会对GDP和通货膨胀造成影响。
下表为滞后一期的VAR模型的脉冲响:
以上回归分析和VAR模型分析得出结论, 实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对GDP的增长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 GDP增长率、物价变化和石油价格变化率这三个变量都有高度的自相关性。
造成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些年来产出中石油消费的份额下降了, 因而石油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减弱了, 也可能是因为各国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操作时更多地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石油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再显著。上个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和宏观经济之间“看起来”的密切相关, 可能更多地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 例如货币政策使用不当, 在石油价格上涨时因为担心发生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使得经济增长放缓, 造成70年代的“滞涨”。
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 能源价格的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我国可以适当放松对能源价格的管制, 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参考文献
[1]Hamilton J.D., 1983, “Oil and the Macroeconomy Since World War II”,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1:228-248.
14.《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十四
单位:石嘴山市光明中学
教师:李军
★教材分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新课程《经济生活》(必修1)教材的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第二框。本框题内容包括两目:一是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在逻辑上承接了第一框影响价格因素。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课出现了诸如“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消费品、相近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等新名词,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因此在处理教材之前,教师首先要对这部分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领会,然后在此基础上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其次,是教师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价格变动带来的种种现象进行解释和应用,从而达到“知行”的统一。★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对经济生活较感兴趣,对经济生活中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因此必须在教师主导作用下,以协作探究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对价格变动的经济现象已有一定的认识;另外,学生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市场调查,能大致了解某些商品价格的变动给生活和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价格变动的影响。★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3、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教学重点和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过程以教师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师生共同探究作为基本模式。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设置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促进者与参与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空间。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设计理念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注重用生活化的情景来呈现问题,提供学生探究的平台和路径。这样处理教材,符合新课程生活化的理念,以学生“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经济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从感受到认知,符合学生的认识秩序,使学生在更轻松的学习环境下达到教学目标。★设计思路:
1、回归生活世界。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案例分析、资料阅读、图片欣赏、实践探究等,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真实情景体验中生成知识而不是呈现现成的知识。
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在积极参与、快乐体验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展示漫画“物价上涨”)
教师: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时生活也是复杂多变的。2010年,中国有一个汉字被海峡两岸21978名网友评为最时髦的字。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涨!
教师:对。而在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新词,比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可以说,物价的变动牵动着每一位中国老百姓的神经。那么,同学们,物价的上涨对你们的生活有没有产生影响呢?
学生:有。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同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课题,教师在黑板正中书写课题)
第一部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同一件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教师:接着刚才的话题,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同一件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后人们购买量的变化。
(创设情景:多媒体展示图片“掌上电脑”)
教师:这是当前最时髦的一款掌上电脑,它的售价是5000元RMB,愿意买的同学请举手。(教师清点举手的人数--很少,并通报。)好,下面我们把它降到3000元RMB,买的同学请举手。(教师清点举手的人数--增多,并通报。)好,我们现在把它降到1000元,愿意买的同学请举手。(人数大幅度增高。)
教师:通过现场的调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需求量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升高,二者成反比。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结论一: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
追问:是不是所有的商品都这样呢?请举例。
(学生思考回答,不是,比如房子、夏季的空调、开斋节的牛羊肉)
补充:所以,我们前面的结论属于一般情况,叫“买落不买涨”。除此之外的是特殊情况,叫“买涨不买落”。
2、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同。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图片“大米”和“汽车”)
教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是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就拿我们一日三餐中的大米来说。大米现在的市场价格是每斤2元多到4元。如果市场上一袋大米的价格涨到150元,人们会不会就不吃米了?为什么?
如果小轿车的价格上涨,人们又会作何反应?又为什么?
这两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后,人们的反应程度一样吗?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看来同时涨价,但人们对这两种商品的反应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两种商品在日常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不同。轿车属于高档耐用的消费品,大米属于生活必需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有弹性,弹性有大小)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创设情境:一组对话)
A:想买车吗?
B:想。
A:那就买一辆吧。
B:养不起啊。
设问:为什么现在的汽车能买得起却养不起?
学生发言:因为油价太高。
教师总结:
汽车使用的是汽油,而汽油和汽车是一组互补型商品。汽油价格上升使汽油需求量减少,也会使汽车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互补型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使两种商品需求量同时减少——一条绳上的蚂蚱。(互补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如果你已经买了车,面对现在的高油价有什么应对之策吗? 学生:“油改气”。因为天然气的价格低于汽油,所以可以把燃油改成燃气,这样下来可以省很多钱。
教师总结:
对于汽车来说,天然气和汽油的功用相同,二者可以互相代替。汽油价格上涨使汽油的需求量减少,从而导致天然气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互为替代品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本产品需求少而替代品需求增加——此起彼伏。(替代品:功能相近,满足同一需要)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得出结论三: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的选择有影响。(进行“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区分练习)
启示: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要学好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转折:引入第二部分知识)
在了解了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就是对需求的影响之后,我们来看看价格的变动对商品的生产也就是供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二部分: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你叔叔是广东一家手机生产商,今年暑假的时候,你去他的工厂参观。到了广东后,你叔叔告诉你,这几年宽屏触摸手机价格看好,市场需求量又特别大,自己赚了不少钱。假如他以后想继续盈利并获得发展,应该怎么办?
(学生前后组合为探究小组,展开讨论,并拿出解决的方案。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走到学生中间,听取和指导。5分钟后,教师请4名代表到讲台上阐述自己的方案。教师选择关键词在黑板上板书。)
(师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总结1:调节生产,实现资源在各部门的优化配置。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扩大生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缩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多媒体展示)
总结2: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比如,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总结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生产的产品必须要有人要,而且质量要好,服务要到位。你准备开发哪些新产品。提示:年龄、性别、职业。。等。
(知识深化)价格对生产的影响,就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作为生产经营者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生产。
1、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象一根指挥棒调节生产
2、象一根鞭子,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3、象一个筛子,导致优胜劣汰
(多媒体展示)记住口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启示: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同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效益,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课堂练习:
1.轿车价格下降对消费的影响是()
A.生产者会增加轿车的产量
B.会使轿车的价值量增加
C.一般来说,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D.会导致轿车供不应求
答案:C
2.在商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商品的陈列是很讲究的。例如:在鸡翅旁边陈列炸鸡调料,在香皂旁边陈列皂盒或者在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等等。上述陈列的几组商品是:()
A.互补商品
B.替代商品
C.价值量相同的商品
D.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答案:A
3.面对价格下降的现实,轿车生产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必须()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缩短其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④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4.思考:为什么农业会经常出现“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的现象?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三方面的表现:第一、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第二、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不同。第三、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波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价格的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同样有三方面:第一、调节生产。第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实质上价格变动的影响就是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板书设计
2.2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生活的影响
1、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2、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不同
3、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波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
二、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指挥棒”
2、提高劳动生产率——“鞭子”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筛子”
【《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之我见11-08
关于监理组人员变动的说明11-01
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应用研究12-01
工作变动申请书01-11
2024年考研大纲变动解读10-28
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12-12
合适选择商品的价格教案设计12-30
价格的保密协议11-01
上半年新疆公路造价师案例:价格指数与价格水平的区别试题12-17
有趣的价格竞猜比赛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