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精选10篇)
1.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一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论文标题: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论文作者 张志华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单位 京,点击次数 17,论文页数 24~27页2001年2001月论文免费下载 http://paper.dic123.com/paper_75088321/ 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发展相对滞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食品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的体现,阻碍了绿色食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探讨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的有关对策,全方位拓展绿色食品市场,是绿色食品面向21世纪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实践证明,绿色食品适应了未来农业和食品业的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载体。发展绿色食品,对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增强人民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1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绿色食品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2000年底,我国共有964家企业的1831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其中A级绿色食品1793个,AA
级绿色食品38个。
一、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食品市场的发育市场的发育,需要一定规模的产品。绿色食品经过10年的发展,产品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绿色食品产品数由1990年的127个增加到1999年的1353个,绿色食品实物产量由1990年的35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1105.8万吨,绿色食品环境监测面积由1990年的15万公顷增加到1999年的337.6万公顷。但是,相对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太小,绿色食品实物年产量还不到全国普通食品年产量的1%。即使发展较快的粮油、饮料、蔬菜类产品,所占的比例也很小。1999年,绿色食品粮油产量仅占全国普通粮油类产量的2.44%,绿色食品饮料类产量仅占全国普通饲料类产量的3.01%。绿色食品粮油作物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国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的0.61%,绿色食品蔬菜种植面积仅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59%。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单调,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据资料表明,2000年,在我国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粮油类产品占28%,蔬菜类占17%,饮料类占15%,而消费者最为关心和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例极小。较少数量的产品在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无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市场。按一般商业标准,商店每平方米经营的食品品种一般应有15-20个,规模100平方米的商店,其经营的品种至少要达到
1500-2000个。而我国绿色食品产品数1998年仅1018个,目前也仅1831个,如除去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及一些由于地区消费习惯、口味等原因只适合本地区销售的产品外,真正能跨地区经营的产品还不到1000个,这么少的产品无法进行绿色食品专营,也无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市场。
(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认识,绿色食品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绿色食品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按照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学说,认知只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基础(如消费者听说“绿色食品”),只有当消费者较全面感知了某种产品或某种消费确能极大化地满足其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时,才能产生积极的购买行为。由于绿色食品整体宣传不够,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价值缺乏进一步的感知,未能形成稳定的绿色食品消费信念,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据广州市统计局今年3月份的一项调查表明,市民对“绿色食品”这个名词的认知度较高,但相当市民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的了解。在调查的人群中,有78.5%的人听说过“绿色食品”这个名词,其中有24.1%的人未听说过“绿色食品有识别标志”,而具备识别标志能力的人只有21.9%。“无污染、安全”是绿色食品的主要特征,即使在买过的人群中,也只有48.8%的人意识到这一点,而62.4%的人由于对绿色食品缺乏正确的认识而未购买绿色食品。调查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对绿色食品不甚了解,以为绿颜色的食品或纯天然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还有人认为保健食品就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较高的价格也影响着消费。现代农业依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来提高产量,绿色食品由于禁止或限用化肥和农药而引起产量下降,其生产和管理成本高于普通产品,价格理应高些,但目前有些企业没有正确分析产品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为追求高额利润盲目提高价格,造成供求价格不平衡,影响消费。
据调查,北京市某超市经营的绿色食品蔬菜(礼品装)价格比普通蔬菜高200%以上,绿色食品鸡蛋价格比普通鸡蛋价格高120%以上。
(三)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分散,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组织,产品跨地区经营困难 绿色食品区域化生产虽初见雏形,但总体上分布仍很分散。如按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1999年东部12个省、市绿色食品产品数为572个,占绿色食品产品总数的42%,中部9个省、自治区产品数为533个,占产品总数的39%,而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产品数为248个,占总数的19%。而且,由于对产地环境的特殊要求,绿色食品产地主要分布在辽阔的农村和边远山区。据统计,在1999年的742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中,有近70%的企业分布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边远地区。绿色食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空间距离增加了绿色食品供货困难,造成产供销脱节,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发展缓慢。
绿色食品企业及其产品尚未形成进入市场的合力,影响了绿色食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扩张规模。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分布全国各地,市场的发育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组织,缺乏较强劲的经纪人队伍,并受流通领域条块分割、行业封闭体制的惯性影响,产品跨地区经营比较困难,产品供给没有规模,市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同样,绿色食品经营企业也相对分散,企业与企业间缺乏必要的经济联系,企业难以形成合力。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过分依赖于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与绿色食品营销企业缺乏必要的联系,影响了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此外,部分企业还存在“重申报,轻市场”的观念,有些企业还过分依赖政府行为,如此等等,都是影响绿色食品市场建设的重要因素。
(四)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不规范,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假冒绿色食品现象时有发生,扰乱了绿色食品市场秩序 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是经国家商标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其商标专用权受我国“商标法”的保护。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包括“绿色食品”中文、绿色食品英文(Green 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三者的组合体。任何企业和个人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必须经注册人的许可。但是,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绿色食品侵权行为和假冒绿色食品时有发
生。部分绿色食品企业擅自扩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范围;部分绿色食品企业超期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更有一些不法之徒,假冒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害了绿色食品的市场整体形象。某权威单位曾对北京某果品批发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市场批发的果品中,有近20%的产品包装上印有“绿色食品”字样,其中有80%的产品系假冒绿色食品。此外,绿色食品良莠不齐的产品质量,也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赖。
二、发展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绿色食品消费潮流作为商品,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但更多地融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多层次的绿色食品宣传教育,启动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形成绿色食品消费潮流。在宣传层面上,不仅要对政府和企业宣传,还要向科研院校、社会团体和普通消费者宣传。在宣传内容上,不仅要宣传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特性,还要宣传绿色食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绿色食品的整体宣传和教育,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明确消费绿色食品既能保障人体健康,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使绿色食品消费意识深入人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需求。
(二)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市场容量,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多样化的需求 “质量与发展”是绿色食品的两大主题。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各地要稳步扩大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扩大市场的供给能力。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意义,将发展绿色食品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绿色食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坚持以财政投入和信贷投入为导向,充分发挥财政、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把扶持绿色食品开发作为资金投放的重点,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地要依照本地的资源和环境条件,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并支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辐射力的龙头企业将特定区域内中小企业的相关产品纳入其品牌,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在生产上的容量。积极筛选、研制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生产资料,包括绿色食品生产所需的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兽药、水产养殖用药等。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水海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陆居民的肉、蛋、水海产品消费量与90年代初比分别提高了19.4%、76.8%和55.1%。目前,在畜禽、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一些生产者为了增加产量,获取更高效益,大量使用激素、抗生素、兴奋剂和避孕药等药物,肉、蛋、水产品质量令人担忧。市场呼唤绿色畜禽、水海产品。但是,我国目前的绿色肉、蛋、水海产品很少,其所占比例还不到所有绿色食品产品数的3%,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各地要认识到开发绿色肉、蛋、水海产品的市场前景,加快绿色肉、蛋和水海产品的开发。绿色食品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绿色食品畜禽(水产)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绿色食品畜禽(水产)兽药使用准则》等标准文件。这是绿色食品市场发育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食物结构调整的要求。
(三)分区域、有组织地建立专业化的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形成全国统一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体系 目前,大多数绿色食品只能通过普通流通渠道进入市场,市场聚集效应不显著,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发挥绿色食品的规模效益和整合效应,应有计划、有组织,分区域建立专业化的绿色食品批发市场。通过专业批发市场,聚集绿色食品,建立集散地。专业批发市场作为具有足够资金的绿色食品中间商,可承担绿色食品零售网络体系及电子商务建设的重任:
1.建立绿色食品连锁店。一定规模的连锁店,具有降低成本、控制价格、促进销售和强化服务的作用。通过专业批发市场,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绿色食品连锁店。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应对专业批发市场和连锁店进行统一设计,并综合考虑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结合绿色食品标志、颜色,综合设计绿色食品统一的销售图案。建立专业批发市场和连锁店,首先可考虑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批发市场可分区域建立东部批发市场、西部批发市场、南部批发市场和中部批发市场。连锁店不能过多,大城市3-5家,中等城市2-3家。
2.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食品交易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准确度高、更新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食品交易平台,开展“BtoB”和“BtoC”电子商务,构建高效率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体系。利用“BtoB”平台,实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和绿色食品原料企业间、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绿色食品营销企业间的网上订购;通过“BtoC”平台,并依靠绿色食品连锁店和配送队伍,实现“网上购物”。
对绿色食品专业批发市场体系的基础条件,政府要给予政策优惠,加大资金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合力搞活绿色食品流通。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应制定绿色食品专业批发市场及连锁店认证管理办法,施行“绿色食品准入制度”,加强对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和连锁店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绿色食品产品质量。
(四)加强宏观调控,为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1.加快绿色食品立法工作,为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议政府加快绿色食品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绿色食品管理条例”,为切实保证绿色食品产品质量,规范和发展绿色食品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实践证明,黑龙江省出台的地方性“绿色食品管理条例”,对保证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2.加快绿色食品标准、认证准则、贸易准则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为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AA级绿色食品是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的产品,其出口潜力巨大。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面临大量出口的机遇。我们应加快标准建设,加快标准、认证程序和相关法则与国际接轨,为进一步建立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3.加大打击假冒绿色食品产品的力度,维护绿色食品市场主体利益。政府要组织协调技术监督、工商等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体系,加大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保护力度。
4.制定合理的绿色食品价格。制定合理的价格是绿色食品营销中的新概念。由于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成本高于普通食品,生产价格高于普通食品,同时融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应将环境成本计入价格。如芬兰政府允许绿色食品价格比普通食品高30%以上,而日本政府允许高出20%左右。
5.加强管理,确保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绿色食品主管部门要加强绿色食品认证中的监督管理,保证认证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加强绿色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全面落实全程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产品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加强绿色食品推荐生产资料工作等,确保绿色食品产品质量。
2.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二
一、我国医疗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 健康观念变化,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独生子女增加, 以及医疗服务消费支付能力提高, 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日渐突出。与之相适应, 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医疗服务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将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 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健康相关产品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为中国整体市场带来了机遇, 为医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日益良好的市场环境。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结果之一, 就是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 提高素质和竞争力, 丰富医疗服务的层次性, 进而降低医疗成本和消费价格,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竞争力。
与之同时, 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 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发育和规范, 尽快与国际接轨, 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关税税率将比原来降低一半, 进口许可证将逐步取消。这意味着:一批价格比原来低的先进医疗器械和药品涌入我国的医疗市场, 使我们的医疗成本不断降低。在物质购置方面, 将与国际惯例接轨, 进一步规范操作, 减少流通环节, 使医疗用品的价格逐步降低。随着各种限制的取消, 国外的财团、慈善机构、医疗集团及医疗保险机构将以不同形式进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 与我方合资合作举办医疗机构, 使外资在我国医疗服务业中的比重有较大增加。这些都给我国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构成了巨大压力。另外, 我国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 经过多年的改革, 至今仍然留有旧体制的烙印。我国的医疗市场, 目前还属于“原始市场”。公立医院基本上还是政府的附属物, 在人、财、物等方面还没有充分独立的决策权, 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市场主体。
二、对我国医疗市场发展趋势与改革的思路
1. 我国医疗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专家预见,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医疗改革的深化, 我国医疗市场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 改变之强烈将让人耳目一新。下面是专家预见的我国医疗市场将出现的变革趋势:
(1) 随着医院步步推向市场, 财政统包的局面将逐步退出, 而医院企业化运作的趋势将成为现实。由此, 引发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 原来医院院长专业当医生、业余当院长的现象将越来越少, 将出现医院院长职业化的趋势, 职业经理人进入医院高层管理队伍将成为可能。多年以来, 我国医院推行国有化管理模式, 财政统包的经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医院业务的经营和拓展, 而且医院院长的职业模式, 无法激发管理者的开拓进取的积极性, 普遍怀着一种“等、靠、要”的陈旧思想意识。随着医院经营管理机制的社会化和民营机制的进一步渗透, 医院院长职业化成为未来医院经营管理的新趋势。
(2) 医疗竞争将比想象的来得还要快。数量居于少数的民营医院和老百姓所谓的“洋医院”将率先从服务理念入手, 抢占医疗卫生市场;同时, 我国人口众多, 医疗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现在逐步成熟的医疗市场已成为国外资本觊觎之源, 符合要求而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在其竞争力上不可忽视, 现有的公有制医疗机构将苦恼地面临着内外夹击、不得不变的竞争局面。
(3) 医院院长由职业经理人出任, 董事会管理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可能会出现在非公有制医院中。原来医院院长专业当医生, 业余当院长的现象将越来越少;连锁医疗管理集团将不限于目前的几个, 新的医院管理集团将出现, 旧的管理集团则将尽全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和领域;医院作为企业运作、MBA出现在医院管理队伍中将不足为奇。医院管理者将注意到医院流程的科学和简便, 医院将设立品质管理、企业策划、危机公关等部门, 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4) 卫生机构将出现倒闭现象。由于激烈的竞争, 一些技术力量、医疗水平、服务质量跟不上要求的医院会不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意志为转移, 被患者无情地淘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区域卫生规划, 将从原来的政府导向和学术导向, 更多地向市场和民众需求导向倾斜。
(5) 争夺出色卫生技术人员的竞争趋向白热化, 高水平者被人抢、低能力者无饭吃的局面将出现。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民办医院等将以高薪、住房、国外进修机会等吸引骨干人才,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本土化趋向明显, 国外医生、护士谋求中国国内就业机会。中国传统医药将吸引大批留学生来华学习, 传统医药机构将试图走出国门, 在境外开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卫生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 现在在岗的不合格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也将面临下岗局面。
(6) 医院服务将向五星级饭店及航空公司服务靠拢。医院将改变潜意识中服务低人一等观念, 大胆地承认自己就是服务部门, 病人就是消费者, 是医院的衣食父母。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将成为主导, 人的感情、隐私将被尊重。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 医院将会抛弃“老子”的传统架子, 从自己做起, 跳出医患沟通渠道的传统框框, 纷纷转向“以患者为轴心”的人性化医患沟通模式, 将服务水准提升为星级标准,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轴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将成为主导, 人性化管理意识将更为突出。
(7) 医疗行业的职业培训将盛行, 医院的职业化管理将成为管理者的必修之课, 另一方面的培训将针对于医院的硬件、软件不相配现象, 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气味难闻的厕所比邻而居的局面将被视为管理者的失职。
(8) 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的介入将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 很可能出现上午腹腔镜手术下午出院的情况。医院将把眼睛从单纯的疑难杂症治疗放大至对老百姓延年益寿需求的重视上, 由此, 医院将盯住住院前和出院后潜在医疗人群, 延伸视点, 进行多元化医疗服务。
2. 我国医疗市场改革的思路
改革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面对国际竞争日益加强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既要在宏观层面清除各种障碍, 构建新的卫生管理体制;还要重视微观搞活, 改革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 提高效率和质量, 使我国医疗服务业走上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发展轨道。首先要建立健全责任制。要逐步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营运自主权, 积极推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把医院的经营目标、发展战略、技术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等, 用责任制的形式确定下来, 并在任期结束时, 由有关部门审计、检验。在医院内部必须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医院技术服务标准, 规范医疗行为, 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其次要改革医疗机构分配制度。结合医疗工作知识密集, 脑力与体力结合, 高风险等特点, 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 根据按劳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 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最后要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 增强自我发展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改革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制度, 优化医院队伍素质。第一, 我们应结合当前主流, 实行聘用制。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 明确单位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 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实行相应的聘用办法, 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第二, 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岗位设置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 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单位的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第三, 工勤人员实行合同制。工勤人员要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规范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提高素质的基础上, 根据其职业工种、技能等级、实际能力等条件, 采用择优聘用、定期考核等办法, 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环节。第四, 加强聘后管理, 建立和完善岗位考核制度, 对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加强宏观调控,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卫生管理体制。卫生行政部门是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 要尽快转变职能, 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加强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 在对存量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 加强对增量资源 (主要包括机构人员、床位及大型设备) 运行有效的控制, 促使卫生资源在区域内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同时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运用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准入制度, 制定医疗工作规范、工作考核标准, 严格执法等手段来实现全行业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卫生法律、法规, 尽快把对医疗服务贸易的投资、税收及优惠条件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比如, 对中外合资合作办医的合作条件, 审批与登记, 变更、延期和终止, 执业和监督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肖玮.美企入侵中国医疗信息产业[N].北京商报, 2007-02-28 (第4版) .
3.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三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
上市公司规模和队伍不断扩大。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其建立和发展始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南方讲话后,我国证券市场迎来第一次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上市公司数量、投资者开户数、总市值和流通市值、交易量等都显著增加,证券市场已从上海和深圳两地的区域性市场一跃发展成为全国性市场。资料显示,1991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只有14家,1992年发展到53家,到1993年增加到183家,此后平均每年以100多家的速度不断增加。截止到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迅速飙升到2827家,总市值达53.13万亿元。
证券中介机构迅速发展。证券中介机构是为证券的发行、交易提供服务的各类机构。这类机构主要是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财务顾问机构、资信评级机构。我国的证券中介机构最早出现在80年代中期,90年代开始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4年,我国证券公司已经达到111家,投资者的开户数相比1991年增长了近150倍。
证券发行和交易品种不断多元化。我国证券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交易品种不断地增加,从最初的普通股股票,逐渐发展能进行国债、企业债、可转换公司债券、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以及期货、期权、权证等发行和交易品种多元化的证券交易场所。证券交易品种的增加和多元化,进一步扩大了投资者的投资范围,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证券市场运行效率低,资源配置功能扭曲。证券市场结构不合理。股票和债券的配置过于集中,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所占比例不高。投资者所关心的利率结构没有体现收益与风险的正比关系。证券市场的运行结构单一,主要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规模小,难以使证券市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证券市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及时,证券市场发行效率低下,证券价格严重偏离其真实价值,从而误导了资金流向,使证券配置效率大打折扣。
监管体制不健全,力度不够。首先,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属于集中型监管,以行政干预为主,缺乏市场化的调控,行政力量远远大于法律和市场的力量,投资者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度也比较高,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我国证券市场与海外成熟证券市场相比,实际运作效果不容乐观;相关法律出台实施滞后,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缺少事先预防的措施;管理力度不够,被投资分子所利用。最后,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的某些领域的多头监管,使各级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缺位及监管标准不一致,降低监管的效率。监管力度有待提高。
有关证券经纪人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已经颁布了350多个法律法规。1999年颁布实施的《证券法》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依法治理有法可依阶段,但《证券法》中没有涉及证券经纪人的概念,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证券法》也没有提及证券经纪人,而2015年新修订的《证券法》也鲜有提及证券经纪人。证券经纪人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证券经纪人资格管理政策和法规缺失,直接导致券商在实行证券经纪人制度时,缺乏有关法律和保障,面临着表见代理(表见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的过失或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人之间存在特殊关系,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享有代理权而与之为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行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损害客户利益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和风险。这些都导致证券经纪人在证券行业中成为淘汰率最高,流动性最强的职位,同时也增加了证券经纪人短期行为的可能性,增大了营业部经营风险。
对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点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及其配套实施机制。在完善立法的前提下,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依法监管,逐步改变政府监管部门的行政干预方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严格依法监管,并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赋予监管机构全面的检查、调查和监控的能力,保证其执法权力。健全内部执法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提高执法效果。将证券经纪人有关的制度和规范写入法律法规,对证券经纪人的行为和执业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及自律规则的证券公司和证券经纪人给予警告。保护经纪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全面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良好发展。
促进证券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执业水平。相应部门应加强对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发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证券资信评级机构,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改善执业环境,制定相应的执业自律准则,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完善审计准则修改审计假设及审计方法和程序,以适合我国证券市场不够规范的现实。从业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地提高专业技能和素质,进一步提升执业水平。
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政府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杜绝各种虚假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各种服务机构,如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的监督和审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对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严格审查;加强对交易所信息披露的监管;加强对媒体信息披露的监管,保证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信息公布的均匀性
完善证券市场“保荐人”制度。2003年12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并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实行保荐人制度,标志着保荐人制度在我国证券市场正式启动。
保荐人制度是由保荐人负责证券发行人的上市推荐和辅导,核实公司发行文件与上市文件中记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协助证券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并承担相应的风险防范责任。自保荐人制度启动以来,也出现诸多问题,如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权利和责任不清,保荐人与发行人之间和与证券监管部门的职责不清。
要建立相应的完善机制,保荐人制度要从“双保制”保荐向“单保制”转变,要更加强调保荐机构的整体能力,强化保荐机构的法律责任,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保荐机构的惩罚力度,加快保荐人刑事责任立法,健全民事赔偿制度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增强保荐人的责任意识。并建立相应的预防机制,避免表见代理,维护投资者的权益;明确保荐人与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责任,充分调动保荐人工作的积极性;维持保荐人的适度规模,简历充分竞争的保荐人市场,提高保荐人的服务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证券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生的行业,证券市场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的发展历程,几十年的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社会投资的一股强大的力量,带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冷静地对待,积极地探索,认真而创新地去解决,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迎接全新的挑战。
4.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四
一、体育健身市场
体育健身市场即 为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服务的部门”.是体育产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非实物的形式向社会提供体育健身、娱乐服务的单位和个人的结合。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实际状况状看. 目前以商品形式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体育健身.娱乐服务的经济实体越来越多,一个以体育运动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投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能基本满足消费者不同档次需求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已经形成。
发展体育健身市场是现阶段中国体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推进这项工作有两方面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由“以体为主. 多种经营”的创收模式向“本体推进.全面发展” 的方向转化。健身作为体育的本体价值. 是体育最重要的经济功能。开发这种经济功能,使健身的效用(使用价值)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 促进全民健身市场运作. 既是发展体育健身市场的需要. 也是实现体育产业”本体推进. 全面发展“ 的必然选择。二是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发展体育健身市场. 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全民健身计划的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 它能促使全民健身计划按照产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从而使整个计划实施的力度和效度得以提高。
从健身市场的内涵及现状看我国体育健身市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体育健身娱乐的经营实体。如健康城、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以及各种健身健美俱乐部等。(2)体育健身娱乐技能的培训、辅导和咨询。(3)群众性体育竞赛表演。(4)体质测试和健康评估:运用先进的测试设备和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为社会大众提供体质测试和健康评估的有偿服务。(5)体育康复:为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或身体局部组织损伤的病人.提供运动处方.医疗保健及传统体育医疗康复方法,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或痊愈.(6)体育健身娱乐的科技开发 为提高大众锻炼身体的实效性,趣味性而开展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
二、我国体育健身市场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体育逐步面向社会. 一些消费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也开始进入生活领域。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投资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和个人. 以及外资开始投资易于盈利的体育经营项目. 举办诸如健康城.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以及各种经营性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领域开始出现了私营. 集体.个体、外资. 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经济实体. 形成了一个向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的体育健身市场。
但是 体育健身市场也还处在发展之中.从各种文献资料查询结果看 目前我国体育健身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体育健身市场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区域上的不平衡。沿海 沿江的省份在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上远远高于内陆省份;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农村处于空白:(2)主业和副业发展不平衡。体育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主业的经营收入远远低于副业经营收入(3)市场结构和布局不平衡。突出表现在提供高档体育健身娱乐服务的经营单位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而提供中低档体育健身娱乐服务的经营单位则发展缓慢。另外. 目前大多数体育健身设施和服务经营单位都集中在市的商贸中心. 而在城乡集合部,尤其是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则缺乏配套的健身设施和服务经营单位. 这也使得体育健身市场在布局上表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体育健身市场的行业管理亟待加强。各级体委是各级政府主管体育事业的行政机构.也是体育健身产业行业管理的职能部门。目前各级体委只考虑下属事业单位如何来进行健身产业的经营. 而在如何对社会上其它部门和个人办的体育健身经营活动实施行业管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考虑。这一状况有两方面负影响: 一是体育部门办的一些体字号的经营活动要到文化部门去登记。并要交纳一定的管理费. 限制了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 阻碍了服务领域的拓宽.二是体育健身市场的行业管理是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缺少对体育健身市场的行业管理. 将使我们不能有效地利用市场的方法和手段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健身市场的行业管理就是把社会上其它部门和个人办的体育健身服务经营单位也纳入全民健身计划服务网络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 强化这项职能意义重大。产权关系不明. 资产管理不顺。目前各级体委在体育健身
经营开发中的合作经营、合作开发项目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中外合资的一些大型项目. 合作期限过长:二是合作中对有形资产有低估现象.无形资产不在评估之列。因此.加强体育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实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资产评估科学化.对防止在经营开发中体育部门国有资产流失有重要意义。
三、体育健身市场发展对策
现阶段体育健身市场发展的总体策略是: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主体 在培育体育健身市场主体、拓展体育健身市场领域、加强体育健身市场管理三个方面整体推进 探索新路子.形成一个以体育健身、娱乐为主的社会化体育服务体系和一个由体育行政部门依法管理的多样化的. 多层次的体育健身市场。实现体育健身市场主体多元化和管理规范化。这一策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全民健身计划相配套的依托社会、面向市场的体育健身市场运行机制。体育健身市场是为提高全民素质服务的一项产业. 也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发展体育健身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群众性体育协会.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站).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应以社会化.产业化为方向 开展健身、健美.康复、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不断拓宽群众体育消费领域。体育场馆和各种体育设施应继续坚持”以体为主. 多种经营 的方针,扩大对外开放,加速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同时要注处理好场馆经营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
4.体育院校科研单位,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增加社会服务. 拓宽服务领域. 开展有偿技术咨询 人才培训 科技开发和成果转让。有条件的院校和科研单位应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群众提供体质测试 健康评估等有偿服务。培育和开发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为全民健身计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创造必备的基础和条件。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应提供各种健康 科学 文明的体育服务。要考虑人民群众实际的消费水平,重点开发中低档体育健身娱乐项目,适度发展高档健身娱乐项目。要在积极引进国外趣味性的健身娱乐项目和设施的同时. 做好挖掘和整理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健身娱乐项目. 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健身娱乐需求.为更多的人提供高质量 规范化的有偿服务。切实抓好体育健身市场的行业管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本着保障广大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体育健身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宗旨. 重点抓好体育经营实体的开业标准和从业条件的制订工作,尽快实施体育健身经营许可证制度。
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的政策建议
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关系到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 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推进方式的选择。搞好这项工作尚须必要的政策支持。建议应重点抓以下几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体育健身市场的投入和投资政策。发展体育健身市场主要应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要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和试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多渠道地增加对体育健身产业的投入。加快体育健身市场的立法进程,健全法规体系。当前应根据体育健身市场管理不顺.政出多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体育健身市场管理办法》。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也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地方性体育健身市场的管理法规。争取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 体育健身产业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对公益事业提供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各级地方体育管理部门在积极争取享受文化和教育部门现有的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应根据体育自身的特点.力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健身产业的发展。加强体育健身产业规划和管理。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健身市场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确定通用性健身产业发展重点.制定体育健身产业发展规划。要尽可能使发展体育健身产业的投资 信贷 就业 用地等列入城乡整体规划.使本地区的体育健身产业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要加强对体育健身产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建立体育健身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准确把握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动态 变化趋势和未来走向.提高对体育健身产业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加强体育健身产业规划和管理。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健身市场的实际需求 确定健身市场发展重点 制定体育健身市场发展规划。使本地区的体育健身市场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加强对体育健身产业的科学研究工作 建立体育健身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准确把握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动态 变化趋势和未来走向.提高对体育健身市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喻小红:公共体育场馆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8
5.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五
一、研究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等为解决这一问题增加了困难。并且,在税法的执行过程当中,也存在地方行政干预过多,纳税人纳税意识差,法制观念仍较淡薄等问题。为此,应当加强税法学界的研究合作,发挥中国税法学研究会的主体作用;其次应当重点培养税法学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为税法学的发展壮大夯实必要的基础;税法执行方面应当采取强化依法治税,确保税务机关独立执法;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法制观念等措施。
关键词:税法体系;立法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正文:
一、我国税法的立法现状 要分析一个法律部门的立法现状,是否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而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是这一标准的重要体现,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内容完备,要求法律门类齐全,方方面面都有法可依。如果法规零零星星,支离破碎,一些最基本的法律都没有制定出来,或者虽然制定了,但规定的内容很不完善,与现实不相适应,就不能说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第二,结构严谨。要求各种法律法规成龙配套,做到上下左右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相配套而建立的,各法律部门之间,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其界限分明而又相互衔接。
第三,内部和谐。各种法律规范之间,既不能相互重复,也不能相互矛盾。所有的立法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并且下位法不能与上位法相抵触,要克服从部门利益保护主义和地方利益保护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立法的倾向。
第四,形式科学和统一。从法的不同称谓上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出一个法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效力层次及适用范围。
第五,协调发展。法不是一种孤立现象,在法的体系的发展变化中,要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做到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适时地进行法的立、改、废活动。
上述法律体系的特征,作为衡量法的体系是否建立的标准,对于法的次级体系,例如税法体系,也是适用的。“税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以上衡量标准,从我国税法的现实立法上观察,还不能得出我国税法体系或税法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的结论。与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公共财政法制建设的要求相比,不仅现行税收法律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完整的税法体系也尚未建立。
[1]
二、我国税法的主要问题 1.税收法律体系本身存在明显缺陷。
首先,税收法律体系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许多重要的税收法律,如税收基本法等还未制定出台。至于国内目前唯一的一本基础理论方面的专著,也只能看成是有关税收基本法的论文集,其内部的体系还有待完善,且总体来说,说理尚不够透彻,受税收实务部门起草的《税收基本法(草案)》所定框架的[2]影响过大。税收基本法及其相配套的各种单行税收法律,是税法体系中的骨
干部分,犹如建筑物中的框架和栋梁,是税法体系中的支柱。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只是围绕支柱而设立的各种模块结构。只有零散的模块结构而没有框架支柱,一个体系无论如何是建立不起来的。
其次,税收法律形式繁杂。除了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外,还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地方政府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效力层次低,权威性不高,难免内容重复、繁杂、交叉重叠。特别是没有效力层级高、具有较大权威性的税收法律,税收法制的统一便难以实现,在部门利益保护主义和地方利益保护主义倾向的驱使下,法出多门,极易产生法律规范相互冲突、矛盾的现象。
2.缺乏税收基本法和一系列配套的单行税收法律。
自1980年至今,作为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只有两部,其中,一部是1980年9月10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后分别于1993年10月31日和1999年8月30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修改;另一部是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此法取代了1980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1981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作为一般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只有一部,即1992年9月4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随后在1995年和2001年分别作了修改。即使就仅有的三个税收法律来说,也并完善,有的需要修改,有的需要补充。如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与国内内资企业实行两套不同的所得税制度,显然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应当统一。
“当然要致力于本部门法、本学科的研究,要钻进去;但也需要顾及相关和相邻的部门法和学科,要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为此,有时需要跳出来,站
在更高、更广的角度统观整个法的体系和法律科学体系的全局。”从现在立法情况看,税收基本法没有制定,一系列规定各种税收的单行法律,诸如《增值税法》、《营业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资源税法》、《消费税法》等等,可以说也基本没有制定。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程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但没有制定出一系列与其地位相当的实体法,程序法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3.税收依法行政上存在明显困扰。
这一问题首先体现在过于集中的分税制体系和过于统一的税收征管模式影响了税收行政执法效率。有的地方政府为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力和推进企业改制,越权制定超出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的为保财政支出,对税收任务层层加码;有的以改善环境为由,对重点企业挂牌保护,甚至袒护等。同样,不论经济结构和税源结构、税收征管水平与公民纳税意识的差别,片面追求征管模式的统一,往往导致税源管理失控,征管质量不高,降低了税收行政执法效率。同时,税收执法要求不恰当影响了税收行政执法的公平。譬如,收入任务情况好时执法偏松,收入任务情况不好时,执法偏严。
[3]
三、我国税法的完善对策
1.自始至终强化税法基本原则。
按照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税的要求,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强化我国税收法制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推进税收法制化建设。
(1)坚持税收法定原则。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税收的基本要素、基本程序及其保障形式,有效制约或严禁擅自开征、停征、缓征、不征和超越权限减税免税的行为。
(2)税收公平原则。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情况相同的给予同等的税收待遇,在税收负担上实行合理分配,禁止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不合理差别。
(3)民主商议原则。实行税收立法程序民主化,凡国家或政府拟对社会公民征税,应事先将法案交给社会公民讨论,或通过人民代表行使其权利,对拟定的纳税义务进行表决。
(4)实质征税原则。按照法律归属说,如果真实的纳税主体可以明晰,无论名义上的纳税人为谁,均应以该真实的纳税主体为纳税人。如果税收客体已经存在,则无论该税收主体的存在是否合法,均应对其收税。
(5)法规规章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坚决制止违反税法出台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
(6)法律不溯既往原则。任何一部税收法律,应只对税法公布实施的事项发生的效力,而不追溯税法公布实施以前发生的事项。此外,还要强化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税收救济原则优于实体原则,税收行政处罚不以故意为要件原则《即不论纳税人违法行为故意与否都应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2.健全符合时代发展的税法体系。
针对我国税法体系本身的缺陷,有必要通过设立新税种,调整老税种,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反观中国税法学界,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寥若晨星,只是在税法基本原则、税收基本法方面有一些介绍性的论述”
[4],并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体系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税法,以适应当今全球化的背景。遗憾的是,中国税法学界很少有人专治于外国税收学名著的翻译,至今为止只有日本学者金子宏的《税法原理》在大陆翻译出版。针对我国税法,加强税法完善的研究,“发挥中国税法学研究会的职能,通过年会、小型研讨会、项目论证会以及创办刊物支持出版等工作,将之建设成中国税法学研
[6]究的一个堡垒,为科研合作提供条件和机会。”完善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开征社会保障税。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取代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第二,建立生态税收制度。首先统一资源税,并把水资源费纳入税收之列。其次开征环境污染税。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加强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
第三,加快地方税制改革进程。适当增加共享税税种,增加省级地方税收调控权,赋予省级人大和政府一定的地方税立法权和地方税收的减免权力,使地方责权利相统一。
3、建立健全税收监督保障体系。
健全与完善税收监督法律和税收保障体系,以保证税务部门正确执法和纳税人认真履行纳税义务。首先应当健全税务执法监察制度。对税务行政执法行为必须进行日常的、专门的监督检查,监督税务执法行为的各个过程、各项内容,并与有关的法律和规定相对照,检验其合法性。要把执法监督贯穿到税收征管全过程,使之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科学的操作规程和制约机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其次,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法制观念。各级税务部门要密切与司法、公安、宣传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增强纳税人税收法制意识,促使纳税人遵纪守法,主动接收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依法检查;要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一批偷、逃、骗税和暴力抗税等典型案件,共同营造良好的依法治税环境。同时要完善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执法监察的力度,对违规违法的要坚决予以纠正。[5]
参考文献:
[1]杨映忠、孙顺强、刘新智主编:《经济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涂龙力、王鸿邈主编:《税收基本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刘隆亨等:《制定我国税收基本法应具备的特征》,《法学杂志》第1997年第1期。
[5]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6.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六
1.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看,大体分有四个途径: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外运)、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于成立起,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主要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发表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像宝供、中海这样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为数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储运总公司这样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这从物流供给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如中海物流的客户主要有IBH、美能达、诺基亚、三洋、东芝、三星、华为、联想等企业;宝供物流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宝洁、飞利浦、雀巢、沃尔玛、联想等。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着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1.2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七
债券市场是指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的总称,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一个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可以为我国全社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资、融资工具;因为考察我国社会经济中所有金融商品收益水平要以债券的收益率曲线为基准,因为债券市场也同样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是构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
1 债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完善和发展债券市场,不但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具体表现在:
首先,债券市场能够为国家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便利,如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由于地域宽广,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交通运输、港口码头、通讯设施等投资项目具有时期长、投资规模大、收益率偏低并且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等原因,私人投资者或者缺乏实力或者缺乏动力而下能或不愿进行投资。因此政府有必要对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前提条件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在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尚不发达的时期,由于居民的纳税能力和纳税意愿低,政府的财政时收入不足以支持政府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因此这类项目的建设需要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其次,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促进利率市场化的意义非常重大。债券利率的市场化对于整个社会利率市场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短期国库券利率具有不错的信誉,一般将其看成是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再加上风险溢价就是其他证券的利率,所以一旦短期国库券利率发生变化,那么整个市场上大多数的金融资产价格都会随之波动,同时不可避免的波及到其他市场,这些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会随之变动;市场管理者的政策意图直接影响着债券回购利率的变化,同时债券回购率的高低将使债券发行利率发生新的变化,这样就必然会影响到投资者的一些选择。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不仅反应了债券的供求关系,同时也让投资者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参考指标,它是维系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债券市场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一个基础的地位,它的任何变化,都将引起相关市场利率的变化。
最后,债券市场还能够分散风险。债券市场不仅能够给投资者的融资者提供大量投资融资途径,同时还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分散风险的途径。资金需求者以发布债券的形式来筹集资金,这样投资者就帮他承担了一定的经营风险,投资者如果想减小自己面对的风险,可以把一些风险高的债券卖出去,然后买进一些风险较低的债券,建立投资组合,这样就把自己分散在了种类、期限和风险额度都不一样的债券上。此外,因为债券市场具有流动性,投资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卖掉自己的债券换取现金。和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的风险没那么高,在证券组合中加入债券,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小风险,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合理的债券市场,就不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债券市场在经济稳定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 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
2.1 2011年我国债券市场情况概述
2012年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组织编写并发行的《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011》,比较全面的总结了我国2011年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
这几年,我国债券市场呈现出不断繁荣的局面,宏观上来说,它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金融体制深化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等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微观上来讲,债券市场的繁荣也在不断推动着企业融资结构的调整,在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方面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根据相关数据可知,2011年我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总额为7.86万亿元,虽然与上一年相比总额减少了,但是企业债券发行额增加的非常明显;累计兑付6.2万亿元,比上一年下降了0.75万亿元;到2011年底,债券市场托管总量达22.75万亿元,比上一年多了1.59万亿元;全市场共成交结算201.94万亿元,比上一年多了31.94万亿元,增长的非常明显。
2.2 2011年我国债券市场的整体特点
2011年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大约占10.6%,仅低于银行贷款。二是我国债券发行、交易、托管的地方依旧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市场为主。三是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投资者持有结果有所优化。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类型在不断的增加,进而推动债券投资需求多元化。
2.3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2.3.1 我国债券发行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仍然赶
不上股票发行市场的规模,将二者比较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还不小。
2.3.2 我国交易债券市场具有鲜明地层次性,债券种
类很多,这样就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按市场层次来分,债券交易市场包括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场外市场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的柜台交易市场。金融机构之间若要进行大宗债券交易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银行间市场进行的。而国债一般是在银行的柜台市场进行交易的。银行的柜台市场的特点是不仅便捷、分散而且覆盖面广。场内市场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通常国债、一般企业债和可转换公司债可在这两个交易所进行交易。
2.3.3 和股票比起来,国债的交易比较死板,不具备良
好的市场流动性。我国企业债券一级市场发展不快,这直接影响到二级市场的发展,交易所挂牌交易数量太少,场外交易比较落后。企业债券不具备较强的流动性以及较强的变现能力,这样就会使债券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风险预期变大,风险度会越来越高,进而不能让更多的投资者去购买企业债券,这样就更不容易发行债券,同时,由于企业债券二级市场发展状况不好,也会影响一级市场的发展。
3 我国债券市场的问题
3.1 债券市场结构存在问题
3.1.1 发行市场没能够与流通市场统一起来,价格也不统一
现在,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利率体系,不仅表现在信贷市场的利率关系上,也表现在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利率关系上。企业在估算筹资成本时,忽略了市场化的利率水平。
3.1.2 交易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债券二级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在他们还处于一种较高的分割状态,还没能统一起来,二者所包含的参与者类型、交易方式、结算制度等都方面表现出许多的不同点,这样非常不利于债券市场整体效率的提高。
3.1.3 债券市场机构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明显的不足缺少就是投机类的机构投资者和真正的做市商机构,除此之外,银行间债券市场也没有权威的、独立的信用等级评级。
3.2 市场流动性差
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是指在尽量使价格不变却能迅速实现债券交易的能力。我们可以用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来考察一个市场是不是成熟。它不仅与发债主体的融资能力有着直接关系,而且与筹资成本也紧密相连,同时也涉及到投资者的利益问题。现在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还比较幼稚,没能有效地将银行间交易市场和交易所交易市场统一起来,二者在交易品种,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机制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债券托管体系也是处于分割的状态,使市场参与者无法利用同一托管账户自由地参与任一市场的交易,因此不能保障更高的债券流动性,交易成本也变多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效率。当下的市场准入体制,不允许商业银行进人交易所市场,也不允许交易所中的非金融机构进人银行间市场,这样就会使两个市场的交易主体不够完善,缺少某些主体的介入,而实际上,其需求偏好和交易行为是十分相似的。
3.3 企业债券利率低,比重过低作用小
我国金融法规规定:企业债券利率要低于同期银行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还要加20%的利息税,这样投资企业债券的风险大小就与收益的多少出现了不对等的情况,这样投资者对企业债券渐渐失去兴趣,虽然企业债券的级别不一样,但是发行的价格都大体相同,导致了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现在的债券市场上流行的一般都是低收益高风险的,这使得企业发行债券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同时投资者得不到某些保护,理性的投资者理所当然的不涉足企业债券市场。
3.4 市场监管效率不高,没相关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债券市场不断繁荣的情况下,我国债券市场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正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没能建立健全的监管法律体系,相关法律与实施细则、其他规章制度之间存在着一些的冲突;某些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很好地为债券市场的稳定服务;经常会有一些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的情况;各部门没能制定明确的监管目标、各项政策之间存在一些冲突。这些都不利于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
4 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对策
4.1 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优化债券市场结构
现在我国并不存在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公司债券,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放松了公司债券发行主体上的限制,发行的审批制也改成了核准制。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建立健全以及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公司债券的发行主体会逐渐增加,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公司债券将会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4.2 完善市场商制,增加市场流动
做市商制度又称为造市商制度,是指遵循相关的监管体制,券商持有某种债券的存货,并以此承诺维持这些证券的买卖双方交易的制度。做市商制度的优点在于:第一,便于央行形式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第二,有利于商业银行调节资产负债的结构。第三,促进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价格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4.3 放松债券发行的利率管制,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债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要想不断推动利率市场的繁荣,开放债券市场利率是其关键性的环节。若想制定合理的企业债券利率,首先要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再根据其结果,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由发行人、承售商结合当时的市场现状,最后制定出合理的利率,要想使债券市场维持良好的运作情况,最基本的就是能够用利率水平来量化债券分线。
4.4 完善法律体系,统一市场加强监管
债券市场能否维持健康发展的状态,离不开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不断增加企业债务规模;修订《预算法》,更好的保障市政债券的发展。债券市场监管体制上的不足对于我国债券市场的繁荣是一块不容忽视的绊脚石,一定要加快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并且应该由证监会统一负责。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现在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是证监会,在证券发行审核,监管发行主体,保证交易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等方面具有阻止保障和专业经验的优势。第二,证监会能够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也就是说证券会能够对债券市场实施比较规范的管理,而且会节省成本。第三,对于证券交易市场的完善和繁荣都是很有帮助的。现在证监会对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实施统一监管,要不断致力于银行间市场向场外交易市场的转变,最大限度的实现与交易所市场的融通,逐渐实现交易市场的高度统一。最后,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一些经验,来更好的建设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1]徐寒飞,邹平座.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障碍和对策[J].证券市场,2006,(8).
[2]站松,陈敬东.中国债券市场效率评析[J].证券经纬,2006,(3).
[3]周建荣.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问题讨论[J].经济金融观察,2006,(8).
[4]杨宁.走出中国债券市场的灰色地带[J].求索,2005,(9).
[5]高坚,杨念.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问题和方法研究[J].财经科学,2007,(237).
[6]王曼.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投资者结构分析的视角[J].中国商界,2010,(1).
[7]周荣芳.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应重点关注的四个问题[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6,(21).
8.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八
摘要: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投资者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时代--信用交易时代。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信用交易制度,但是我们国家的证券市场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投资者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时代——信用交易时代。技术的改革使证券交易市场日新月异,各个国家为了尽力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减少交易费用,都极力推进本国证券市场的信用交易。采用信用交易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必须要加快步伐建设证券市场的信用交易制度。首先,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可以防止信用交易风险,是信用交易正常进行的体制保证。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又是诚信经济。没有诚信,市场经济就会偏离正常航道。其次,是设立信用交易资信评估制度的需要。发达的证券市场需要一个信用评估制度来减少交易费用。信用交易的核心和基础是信用,投资者在具有偿债能力却不讲信用, 则很可能很顺利的进入金融市场,在交易之后却不讲诚信。资信评估制度可以对投资者进行一个信用评估,这样可以把不诚信得人排除在外,降低交易风险,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再次,着重对信用交易风险的监管的需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个高效的风险监管制度,这个制度对金融市场来说尤其重要。风险监管主要包括对证券市场中的各种保证金比率、信用限额、等等。根据风险监管的结果,主观行政部门可以对各种保证金比率的进行调整。风险超过正常限度时,可以抑制投资,反之,可以刺激投资,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最后,强化信用交易的信息披露机制的需要。信用交易不仅要披露交易的情况,还要更要建立信用档案,对应该披露的信息及时公开。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增加资本市场的透明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和成长起来,我们仅仅用了三十年就取得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所取得的成就。无论是在在市场规模方面、上市公司数量方面、还是交易技术手段和法规制度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今天的证券业己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其支配资产的多少。因此,证券公司都想方设法扩大其资产规模。发达国家的券商融资渠道比较宽广,一般而言,证券公司主要是通过公开上市来募集资金,也可以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特种信用贷款、票据融资、国债回购和抵押债券等方式融资。但是国内的证券公司还不能享受到这些待遇。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还不能向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那样很容易的募集到资金,这根我们的信用交易落后有很多的关系,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的现状是:
第一,并未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社会各方面建设还很落后。一方面我国的人口素质偏低,人们普片缺乏诚信意识,另一方面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并未建立起来,造成证券业市场进行信用交易的基础未能够建立起来,因此,证券业市场的信用交易不能进行。
第二,信用交易资信评估制度未能建立起来。交易资信评估制度是金融市场重要的一个环节。发达的证券市场需要一个信用评估制度来减少交易费用。信用交易的核心和基础是信用,投资者在具有偿债能力却不讲信用, 则很可能很顺利的进入金融市场,在交易之后却不讲诚信。这种情况不利于证券市场的信用交易的展开。
第三,缺乏信用交易风险的监管制度。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个高效的风险监管制度,这个制度对金融市场来说尤其重要。风险监管主要包括对证券市场中的各种保证金比率、信用限额、等等。根据风险监管的结果,主观行政部门可以对各种保证金比率的进行调整。风险监管与信用交易密不可分,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投资和就没有风险遇见,加大了投资风险,更不可能使投资者相信信用交易下的低风险。
第四,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让普通投资者得到投资回报。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造成幕后交易现象,在这种环境下,证券市场实行信用交易制度变得很困难。
我国证券市场的信用交易制度之所以未能够建立起来,给跟到底是我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才能建立起证券市场的信用交易制度。
第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只有上市公司的质量提高了,才能形成强大的市场推动力。质量包括多个方面,如规模。人才引进等。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之一,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应从两个方面推进资本市场主体的发展:取消额度管理代之以核准制;强化上市公司淘汰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只有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扩容才会有保障。才能为证券市场的的信用交易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增加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也有越来越多的剩余资金,这是投资的好机会。我们应该根据居民、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不同投资需求,在考虑便捷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基础上,拓宽资本市场交易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只有这样,信用交易制度才有成立的迫切性。
第三,发展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生力军,只有投资者多了,才有金融市场的繁荣。当前针对我国资本市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增加机构投资者是解决当前投资主体结构失衡、提高市场活动水平、使资本市场逐步趋于规范的重要举措。增加机构投资者能扩大证券市场规模、强化投资功能、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并对我国股市长期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只有投资者多了,股市稳定,才有证券市场信用交易制度的发展。
我国证券行业的的发展亟待解决众多不足之处,证券行业的信用交易制度在短时间内也不能建立起来,但是我们应该加紧研究相关问题,为信用交易制度的建立打好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1-62.
[2陈红.海外证券信用交易规制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7,(6)121-123.
9.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九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而提出的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在宏观上加以整体把握,又要在微观上付诸实施。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全局。本课题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认真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途径和对策。
一、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
发展观是对事物发展的根本的和系统的观点,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待和规划发展,是人力图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赋予自己参与的发展过程以某种方式、目标和价值。发展观所要回答的就是有关事物,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意识发展的问题,是关于发展的本质、原因、内含、动力、趋势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就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发展观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在实践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发展观是正确的导向,不正确的发展观则会导致发展的乏力、受阻乃至失败。作为不断追求进步发展的人类社会来说,为了从根本上使发展的客观进程有利于自身的利益,就必须追求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对事物发展一般进程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作为科学世界观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发展观。在对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治国方略,是有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且系统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运行本质,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一是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是真正、健康、理性地发展,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效率与公正之间、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以及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科学发展观的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这三大基本特征,从根本上表明了对于发展的科学、完美的追求。
(二)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国有商业银行处于经济领域中的市场竞争性行业,其发展观既要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要满足企业特征及其活动规律的要求,不能简单替代。作为市场中从事经营活动的金融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观是其经营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经营效益谋发展,既要重视利润的规模数量的增长,更要重视利润的结构和质量的提升,处理好效益、质量、规模、速度之间的关系,坚持银行经营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求发展,正确处理股东、员工和客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稳健、持续发展。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可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各项业务整体统筹协调发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增加规模,实现效益总量、质量、结构的稳步增长,从而达到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按上述发展观的定义,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风险控制、资本约束、成本约束为前提,追求发展的质量、规模与速度。发展是有条件的,加快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深层次矛盾的根本办法,但不顾客观条件的制约硬发展,则不是科学发展,且从根本上是对发展有害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要明确发展的约束条件,是在满足诸约束条件下实现的发展。从经济角度看,银行发展的约束主要有成本约束(包括利息费用、税收、拨备、资本金占用、风险损失)、管理约束、人才约束、法律约束和监管约束。不顾约束条件硬发展,一方面反映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存在着缺陷,另一方面会对长远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问题。
二是以结构优化和流程整合为重点,追求发展的效率与效益。国有商业银行在符合上述约束的条件下要以利润的极大化为经营目标,这是由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的,其公有制形式在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安排下也并不改变这一性质。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利润的多寡,既体现着其自身生存价值的大小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也是衡量其发展快慢和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在现实约束和竞争压力下,国有商业银行不仅要重视利润的规模,更应注重利润的结构和质量。这就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推动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实现利润总量的增加和利润来源结构的优化。同时,按照有利于客户价值创造和内部风险控制的原则重组和整合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依据调整组织机构,建立相互促进和相互制衡的业务处理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实现科学集约化经营发展,以提高发展的效率。
三是以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整体推进为目标,追求发展的协调与均衡。在存贷利差不断缩小,风险控制不断加强,资本约束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发展资产、负债业务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将中间业务提到战略高度进行开拓推进,实现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全面协调发展,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拓展发展的空间,变简单的借贷信用中介为提供多功能金融服务的机构。
商业银行贷款营销是指商业银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满足客户不同的贷款需求为目的,通过市场调查与细分、产品开发与设计、价格策略制定、营销渠道拓展及综合促销运用等方式,把贷款销售给客户,实现银行赢利的全部活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以及与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此,各家商业银行为争取客户,抢占市场,提高竞争力,赢得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然把贷款营销列入其战略决策之中。
一、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商业银行法》颁布以后,我国银行的贷款营销意识不断增强,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方针,积极研究、分析市场,寻找合适的市场定位和贷款营销重点,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逐步调整贷款方式,创新贷款品种,改进贷款流程,并相应成立贷款营销机构,着手建立营销激励机制,注重营销队伍的建设。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1.没有普遍树立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理念。从总体上看,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意识明显强于国有商业银行,南方、沿海的商业银行又强于北方、内地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内地的不少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营销的认识不足,少数银行还是以“金融老大”自居,固守“积极出击抓存款,千方百计收贷款,坐等上门求贷款”的旧式经营理念,缺乏对贷款市场的深入调研分析,贷款营销的观念极其淡薄。许多银行虽然注重贷款营销,但是其营销观念有失偏颇,错把营销当推销,仅仅局限于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宣传,以及为客户提供微笑服务、优美环境和友好气氛等浅层次的营销,而没把细分市场、产品创新、市场定位、营销控制等高层次的现代银行营销理念真正树立起来并付诸实施。
2.贷款营销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管理,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贷款营销作为一种经营战略,需要从长远角度对市场进行分析、定位和控制,需要整体规划和系统管理,需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但是现在大多数商业银行只是简单地根据市场竞争的潮流被动零散地运用宣传、公关等营销手段,缺乏对贷款营销的整体设计和长远规划,有关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运营机制不够系统、完善。目前,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主要集中在负债业务领域,在如何吸收存款上都有一整套的办法措施,然而在贷款营销方面,拓展的空间相对狭小,使用的手段单一落后,产品创新的力度不大,效果不够明显。
3.贷款营销偏重大城市、大企业,忽视自身合理的市场定位。市场是一种资源,银行如何找准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是营销的重要内容。目前,没有一家银行能够同时成为客户心中的最佳银行,没有一家银行能够提供客户需要的全部服务。每个银行必须根据其实际业务范围把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通过展示自己的业务特色,有选择地吸引一部分特定客户,从而成为某一细分市场的较佳银行,这就是市场定位。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偏重大城市、大企业和上市公司,为赢得“大客户”,各家银行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竞争手段花样繁多。诚然,“大客户”是一个魅力无限、潜力巨大的市场,但是不同银行有不同的业务特色,如果不从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出发,一味青睐于大企业,其营销的范围和视野必然受到限制,自身的发展也由此会受到影响,同时可能增加信贷风险,弱化对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服务,造成贷款供需脱节的矛盾。
4.信贷资金运用不充分,存在银行“难贷款”和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目前银行资金并不紧张,许多银行存差很多,资金宽裕,但是愁于没有好的贷款项目。同时,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旺盛,却难以得到银行的贷款。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银行商业化后,风险意识明显增强,贷款发放谨慎;另一方面说明贷款营销能力较弱,不善于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存在资金闲置浪费的问题。信贷资金运用不充分,与银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如何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贷资金,是商业银行开展贷款营销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5.贷款营销人才和技术支持不够,营销的水平和质量不高。贷款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搞好贷款营销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支持。营销人员不仅要懂银行业务,还需要掌握企业财务与经营管理、计算机、法律、外语、统计、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合格的营销人员应该是复合型的人才;但是,我国银行贷款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符合要求,许多银行虽然建立了客户经理队伍,但是大多是以前信贷人员的翻版,离真正的营销人才还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国银行的电子化建设相对缓慢,网络银行也是刚刚起步,对贷款营销的技术支持力度不够,不利于银行更快地抢占市场先机和市场份额。
6.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限,影响信贷营销的拓展。商业银行为防范信贷风险,上收厂贷款权限,不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特别是县级商业银行缺乏信贷自主权,贷款营销的权利和能力受到制约。许多县级银行,几乎变为“大储蓄所”,信贷萎缩问题十分严重,由此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破坏了基层银行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中的形象。县级银行也是银行,银行不贷款就等于工厂不生产,作为县域经济重点支持者的县级银行,面对的大多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贷款权限,自身发展受到制约,同时影响了地方经济的振兴。
7.社会信用环境制约银行贷款营销拓展。从整体上讲,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观念不强,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其表现是,一是许多贷款客户无理拖欠银行贷款,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甚至把银行贷款视为扶贫资金;二是社会信用评估体系没有真正建立,银行贷款营销缺乏信用指向和依据;三是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影响贷款营销拓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没有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担保制度,取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许多中小企业效益不错,但是因为缺乏担保,银行处于安全性考虑,难于为其提供大额的信贷支持。由于信用体系建设缓慢,不但影响银行贷款营销的开展,也导致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二、强化贷款营销的对策建议
1.强化贷款营销意识,树立现代银行营销理念。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银行贷款营销的重要意义。加强贷款营销是银行商业化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必须把自己的贷款销售出去,获得赢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加强贷款营销,不想方设法占有市场份额,必然会被市场淘汰。二是要树立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理念。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其次,要拓宽思路,更新观念,现代银行贷款营销应该包括广告宣传、微笑服务、细分市场、产品创新、市场定位、营销控制等一系列内容,不能简单地把贷款营销仅仅理解为改善服务态度、做点广告宣传、托关系拉客户等浅层次的促销活动。
2.建立贷款营销体系,加强整体策划和系统管理,一是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统一规划,进行市场调研,开发设计产品,设计操作规程,以及制定营销策略,对贷款营销进行全面的监督指导等。二是要有专门的营销队伍,负责推介银行业务,密切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三是建立健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办法,促进贷款营销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要建立完善贷款营销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风险预警机制,并强化考核管理,以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有效地提高贷款效益的同时保证信贷资产的质量。
3.对市场进行细分,选择确定目标市场。任何一个商业银行,无论其规模多大,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无法满足整个市场的全部需求,只能满足其中的一部分。一个银行不可能获得整个市场,只能在巨大的市场中,通过市场细分,寻找能给自身带来价值的市场份额。因此,商业银行要做深入的市场调研,要通过分析顾客需求的差异性,以及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心理因素、竞争对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对市场进行细分,摸清市场现状及潜力,分析比较自身进入因素,测算效益期望值,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选定目标市场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目标客户实施营销策略,提供满意服务,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4.正确处理好惜贷与放贷的关系,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当前,不少银行因为考虑贷款的安全性、效益性,出现了“惜贷”、“恐贷”思想,即使放贷也是左顾右盼,缩手缩脚,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贷款营销。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可以更好地应付这些问题和风险。应该正确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努力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只有确立这样的思想认识,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和银行自身发展的“双赢”。目前,银行资金运用并不充分,信贷投入的潜力很大,贷款营销大有可为。一方面应该积极对潜在的市场进行分析,寻找培育新的优势客户(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先机;另一方面要不断改善服务,简化贷款手续,开发、创新适合新客户群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方式,不断拓宽营销的领域和层次,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5.提高贷款营销队伍素质,强化贷款营销技术支持。贷款营销运行程序的快慢、质量的高低、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有一只高素质的营销队伍。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信贷客户经理制,体现了银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是重视贷款营销工作的一种表现。客户经理应该是具有较强的银行业务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公关协调能力、设计策划能力、运用法律手段能力等,能够开发与营销金融产品、管理和发展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建立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和营销人员队伍,商业银行必须有一套健全良好的激励、福利和教育培训机制,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从而为贷款营销提供强大的内动源。另外,银行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电子化建设,运用高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借科技之力,推动贷款营销工作的开展。
6.调整商业银行授权、授信办法,放松对基层机构的授权管制。目前商业银行对县级机构的贷款实行授权管制办法,这种“一刀切”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因为不是所有的县级商业银行都没有客户基础,有许多县级银行有自己的优质客户,这些客户有强烈的贷款需求,但是由于县级银行没有贷款权,逐步失去了这些客户。针对这种状况,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改变以往按照行政级别高低授权的管理办法,放松对所辖分支机构的贷款管制。应该在坚持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按照分支机构的业务量、赢利情况、资产质量,客户资源、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等因素来进行授信、授权,从而调动基层行贷款营销的积极性,赢得更多的客户,实现更多的利润。
10.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十
杨继富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背景和意义
第一个方面,我国农村饮水安全有关的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水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饮水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直接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于饮水不安全和恶劣的卫生环境造成的,其中妇女、儿童受害最为严重。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发展中的一个大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由于我们国家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以及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方面的制约,农村供水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饮水困难长期存在。饮水安全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国家从1974年到2004年这段期间重点解决农村的饮水困难问题。我们国家通过的以工代赈、扶贫区改水、扶贫攻坚,还有专项的财政资金等措施累计解决了2.8亿农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结束了我们国家长期存在的没水吃和取水困难的历史。
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工程建设标准比较低。技术与设施比较落后,很少考虑水质净化,不能满足饮水安全的需要。例如饮水安全建设工程标准低,规定农村的人取水,到取水点的距离,如果不超过一两公里,就不算困难。即要求往返距离是很耗时间的。山丘区的取水,如果上一百米以上的高度去取水,这个也不算困难,实际上这种标准很难满足目前我们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农村建设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来看,我们国家从2005年就转入到了农村饮水安全的新阶段。即从2004年结束了饮水困难的历史,转入了饮水安全新阶段。
(一)农村饮水安全的基本含义
什么叫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即农民能够及时方便的获得足量、干净的生活用水。
农村供水有时候也称村镇用水。范围只是向县城以外的乡镇,还有农庄供水,以满足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用水的需要。县城作为城市不作考虑,县城所在的镇,不作为农村。除了这 1 镇以外,其他的镇那都作为农村。饮水安全不仅仅是喝的问题,还有用的问题,例如洗衣服,日常的养殖,例如养猪。还有例如事业单位、机关、乡镇政府,还有学校、医院,这些单位的需水也属于饮水安全,是农村供水需要解决的。发展农村供水,保证饮水安全,是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的基本需要。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对减少疾病、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说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二)农村饮水安全基本状况
农村饮水安全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过去饮水解困阶段,对饮水解困进行了评估,到2004年解决完饮水解困之后。为了全面掌握我们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存在什么问题,所以2005年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跟卫生部联合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当时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是3.23亿,占农村总人口的34%。在饮水不安全的3.23亿人口当中,有饮水的水质不安全人口一共是2.27亿,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70%。另外还有水量不足,取不到多水,还有保证率低,取水不方便。保证率低那有时候有水,有时候没水,取水不方便。这种人口一共确定的是9558万人,占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30%。水质问题是占70%,水量不足保证率低的方面是占30%。这样来讲,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问题还是一个水质问题。
(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34%的人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这种状况严重危害到广大农村人民的身心健康,也极大的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下一步水利部有关部门跟国务院做汇报,把这个问题反应出来之后,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这也是对水利工作者的一个要求。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把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解决一亿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和污染水问题,和血吸虫病,以及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的问 题。
(四)国家有关部门积极行动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有关部门积极行动。首先水利部明确提出要把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作为水利的首要任务。从2004年开始会同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组织编制了《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简称应急规划,这个规划总投资要78亿,解决2120万人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在2006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还有卫生部共同编制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规划解决1.6亿人,总投资655亿元,明确提出力争用十年的时间,两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规划解决的人口由我们原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定的1亿人,现在提到1.6亿。这反映了国家在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步伐。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也标志着我们全国大规模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展开,由2005年开始进入到农村饮水安全的新阶段,在2004年以前是饮水解困,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新阶段。
二、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问题
(一)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在评估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下,农村饮水安全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标准是什么,什么叫饮水安全,为进行现状调查评估做准备。2004年水利部、卫生部联合制定和发布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指标规定当中明确了什么叫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指标,定了两个档。四项指标当中有一项指标低于基本安全的最低值,就确定为不安全。具体的,例如饮水的水质,规定了要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跟城市一样,就叫安全。符合在农村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在农村指标低一些,这叫基本安全。在用水量当中规定了,每人每天可获得水量不低于40到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到40升为基本安全,这是水质和水量方面。方便程度即人力,例如取水的往返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为安全,不超过二十分钟为基本安全。实际上现在目前这个标准还没有实现自来水到户,有的可能到供水点,所以这个标准应该还是考虑当时的实际,目前来看还是偏低的。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 3 为基本安全。保证率例如一年到头,90%或95%能取到水,如果经常取不到水,就达不到用水安全的要求。
(二)农村供水状况
水利部和卫生部对饮水安全的问题有了一个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个指标体系确定完之后,从2004年的11月到2005年的6月,水利部、发改委还有卫生部,共同组织开展了以县为单位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这个工作非常细,首先由各县调查,有调查提纲,调查要求。然后各省对调查结果评估,最后卫生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再组织专家复核,把情况核实。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一个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的报告。把整个饮水安全情况的供水情况摸清,然后这样为下一步规划和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个评估结果反应,到2004年底,全国农村有3.7万个乡镇,65.27万个村,2.5亿户,一共农村人口一共是9.43亿,当时占全国总人口的72.5%,另外还有1928个国营农场,1244万人分布在农村,饮水安全解决的范围还限于农村。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当时全国有集中供水人口一共是3.6亿。当时规定供水工程如果能供200人以上,或者是日供水能力能够达到20吨以上的,称为集中供水工程。集中供水工程的受益的人口,这样全国目前讲,应当是3.6亿,占农村总人口的38%。即总人口一共9.43亿,有38%实现了集中供水。分散供水人口5.8亿,占农村总人口的62%,即农村有62%还没有集中供水设施,这是一个现状。
1、集中供水情况
农村集中供水38%的状况从整个的调查评估情况来看,这些工程明显供水规模普遍偏小,普遍缺少水净化措施,很难保证饮水安全。从具体的情况来看,到2004年底,全国的集中供水工程约有30万处,其中在乡镇或者是跨乡镇,稍微大一点的规模,一共有2.15万处,仅占7%。例如单村工程,一个村就建一个供水工程,打一个井,有一个泵,有管道,然后就直接供水了,占91%。即91%的工程都是一村一个工程,后面有很多问题,很难管理。很难达到饮水安全的要求。
从供水规模,每天大于200吨作为一个界限。超过200吨的供水工程,它所供水的人口,约占农村总人口的占13%。即大部分还是小工程,这跟单村工程的小规模的应当说是一致的。4 多数的集中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只有水源,例如井,例如从河里,或者池塘取水。只有水源跟管道,在集中供水工程当中有处理设施的仅占8%。这种状况就很难保证饮水安全。因为特别是目前的水质状况,有些地方的水质好,可以不处理,但是有很多的地方的水质由于污染,地下水,包括地表水,还有劣质水,不处理就很难达到饮水安全要求。集中供水工程状况也不能保障饮水安全。从分散供水情况来看,5.8亿人分散供水,这些多数是户建,即自己建,户建、户管、户用的,几乎普遍没有水质净化和水质检测,就更不能保障饮水安全。
2、分散供水情况
5.8亿人分散供水量,有67%,三分之二的人采用这种浅井,例如在院里打一个十几米、几米、二十几米的浅井,有的是稍微大一点,有的是直径很小的浅井。过去的浅水泵的取水采用例如真空泵,还有筒井,手动泵,甚至用辘轳。有3%采用集雨水窖,可能有些山丘区,或者有些水池来蓄水。9%为引泉,可能南方的比较多,因为南方山丘区比较多。剩余的21%就根本没有供水设施,从周边的河、溪水,小溪,还有,坑塘水,以及从山泉水取水,或到别的村去取水。
(三)农村饮水不安全状况
根据2004到2005年的调查评估结果,下面就说农村饮水的不安全的状况。到2004年底,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人口为3.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4%。其中水质不安全的是2.27亿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70%。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不达标人口是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30%。饮用水质超标是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不达标的分类情况大概有五个方面。一个是氟超标,有5085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15.8%,还有砷超标,有289万人,占整个的0.9%,另外还有苦咸水,3855万人,污染水包括地下水跟地表水污染有7084万人,还有其他的铁、锰超标的水,超标的人口一共有4410万人,加方便程度整个饮水不安全的人口一共是3.23亿人。
饮水不安全的3.23亿人的分布状况,从整个来看,东部地区大概是6985万人,占整个的饮水不安全人口的总数的22%,有五分之一。中部占了42%,有1.38亿人,有40%左右在中部。西部有1.15亿人,大概占36%,三分之一左右。2004年水利部跟卫生部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当时的饮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即致病比较严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人。同时也考虑国家需要纳入规划,近期需要解决。对于一些水质虽然超标,但 是超标的不高,也没有大的发病,或者近期实施了饮水解困,建了工程,但是可能不达标,就没有列入规划,这是当时的一个评估,或者当时复核的时候来定的。实际上在2005年调查评估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即使按照1991年全国爱卫会跟卫生部颁布的《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二级指标测算,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人口,也要远远大于3.23亿。如果再详细说,例如到2004年全国有分散人口5.28亿。这些人口很难说它的饮水安全。例如已经实现集中供水的3.26亿人,大部分没有水净化措施,所以也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根据当时的评价指标,根据中国平衡分析,确定的3.2亿。
(四)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成因
综合分析原因应当是多方面,包括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也包括社会经济和人为的原因。归纳有五个方面。
1、我们国家的农村供水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供水投入的比较少。致使到2004年有62%的农村,仍然沿用传统的分散的取水方式。已建的这些集中供水设施多数是由乡村的集体和群众投资投劳兴建的,地方政府投入的很少。例如饮水解困标准很低,投入的很少。例如工程简陋,老化失修,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这样,造成饮水安全问题。这个作为饮水安全的一个首要的形成的原因,一个首要问题。
2、由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矿等原因形成的饮用劣质水问题。劣质水问题不是说,农村这些地区自然就水不达标。例如由于开矿,有些含氟水、含砷水,或者苦咸水,铁、锰超标物质的流失,污染造成水质性的超标。这属于有自然条件方面的,也有人为方面的原因。例如在沿海地区,还有湖区、河套、古河套,还有洪泛区,还有矿区等等地区,劣质水的问题就存在了。高氟、高砷,还有这些铁、锰超标的水,苦咸水,都是属于这种原因形成的。
再详尽讲讲高氟水的问题,到2004年底,全国高氟水的人口统计已经是5085万人,当时确定的标准是水中的氟含量每升1.5毫克。实际上现在我们的卫生标准定的是每升水1.1毫克。评估的时候采用了比较低的标准。高氟水还是遍布于全国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例如饮用水当中氟含量大于每毫升2.0毫克的人口有三千多万。
由于饮用高氟水的危害:引起慢性的中毒,产生氟白牙、氟骨症,严重的损失劳动能力,6 失去生活的自理的能力。特别是骨质疏松,还有牙,例如氟白牙的问题,所以国家这么多年一直在对扶贫区进行改水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问题到2004年底应当说还是比较突出的。
高砷水的问题,当时统计的全国高砷水的人口有289万,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0.9%。尽管人口比较低,但是,砷是一种有毒的非金属元素,危害很大,长期饮用会导致皮肤的色素脱失,严重的会发生皮肤癌,同时还损害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所以是非常严重的。也是作为十一五,要重点要解决的。它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分布范围也比较广。
苦咸水问题,当时统计全国有3855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12%。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华北、西北,还有华东地区。饮用苦咸水,一个是口感不好,同时长期饮用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它还能够对肠胃、肾、消化系统也造成疾病。输水当中也容易腐蚀出水管道等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
此外劣质水问题,还有铁、锰超标。这个问题也有4410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14%。铁、锰供水过程当中有颜色,例如铁的超标呈红色,锰的超标呈黄褐色,如果洗衣服,或者有些器具,一个是染色,一个有异味。也容易造成供水过程当中,产生水质变黑,就影响整个的身体健康。我们在调查当中看到,例如用碗从自来水放出这种铁、锰超标水,水颜色是非常明显的。
3、干旱缺水和山丘区取水困难。受气侯变化影响,我们国家的南北方,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分布不均。一年到头,雨水季节水比较多,等到没有雨的季节,水就比较缺乏。例如冬季、春季干旱就缺水。所以,这是属于自然气侯影响的。例如北方的干旱、半干旱,降水量不足,十年九旱,就有些地方既缺地表水,也缺地下水。
再一个原因即我们这些年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例如地下水下降,很多的泉水、溪水、河水断流,造成饮水安全问题。你例如原来在80年代,例如上世纪80年代以前,那有些地方农村,周边的河流就有水,或者地下水也比较浅,比较好取得。你现在,例如这河流一断流了,或者降雨少了,没有补充了。所以你就取不到水,这样的即我们问题既有干旱方面的原因,也有水资源,我们利用。即开发过度,造成水资源取不到水,形成了没有水的话,可能那很难保证饮水安全。
再一个我们国家70%的国土面积是山丘区,这些山丘区地形复杂、居住分散。老百姓或者农村,一般都住在高处,防止洪水。这样人在高处,水在低处,取水困难。自然就形成了 这么一个状况。南方山丘区都是一些工程性的缺水,例如有水拦不住,都渗到下边去了。如果说有蓄水设施,可能就能截一部分,所以就需要采用工程措施。北方,山丘区多数还是属于没有水,水比较少,资源性缺水。所以,这种山丘区取水困难,也是造成我们国家饮水不安全的一个主要原因。
干旱和缺水,取水不方便,咱们已经讲到了,你例如有的农村,由于缺水,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劳力到其他地方去找水,去拉水,去买水,这肯定是花时间,花精力的。有时候在电视上也都看得到,最近特别是,西南山丘区干旱季节找水的问题,拉水的问题很突出。再有例如山丘区没有供水设施,居民可能要到比较远的地方,还有或者是比较高,或者比较深的地方,去挑水、背水、拉水。目前的农村,有很多的劳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力都到外边打工,这些拉水、挑水,取水的任务,就只能是由家里的妇女、儿童,甚至老年人来承担。这样的状况就影响了妇女、儿童和老人的身心健康,增加了很多的负担,这些问题,其实在调研评
4、第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水污染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80年代,在农村居住的时候也都看到,例如,包括北方地区也是一样。农村周边的一些地下水,例如打浅井,水质也比较好。南方周边的一些河流水,直接取也比较干净,也能够作为饮用水源。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这肯定是必然的一个过程,有好的一面,但是也有负面的影响。例如城镇生活的排水,还有工业的废水大量增加。因为工业用水增加之后,排水的处理达标率还是比较低的,不仅仅是城市,农村目前生活污水几乎大部分没有处理,城市跟工业用水也通过河流排到农村。由于没有处理,污染了河流周边地下水。还有农村,例如现在都用化肥农药,这些也污染了地下水,有降雨的时候它流到河里、水库里,也污染了地表水。这种水污染的状况大家都比较清楚,由于污染的问题,加剧了我们农村的饮水安全的问题。
全国现在农村的饮用污染水的人口一共是9084万人,占农村的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38%,比例也比较大。也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区,其中饮用污染的地表水人口是4403万人,主要分布在南方。饮用污染地下水的人口,有4681万人。主要分布在北方、华北、中南地区。饮用污染水的危害,例如细菌超标,肯定要导致肠道疾病,甚至造成急性的传染病爆发。免疫力下降,造成畸形、致癌,还有突变。有的地方还有一些癌症村,有的根本就不能当兵,身体不合格,还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国分布,在调查当中也有很多鲜活的例子。
5、科技投入不足,缺乏适合农村特点的水处理技术,也是造成饮水安全的一个方面的原 8 因。饮水安全问题应当通过技术解决,但是2005年以前,国家有关行业对农村供水投入比较少,技术积累不足,例如有些农村地区的周边都是高氟水或苦咸水,一个县或一个范围都是。找不到好水就只能处理。但是现在由于处理高氟水问题的技术还不过关,已有的东西,一个是成本高,或者是很难操作运行。这些村的问题,如果找不到好水源,饮水安全问题就没法解决。
三、“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行动与进展
这么多农村饮水安全这些状况和成因分析完之后,下面介绍十二五期间,我们国家在饮水安全方面的行动与进展。
(一)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进展
由于2006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明确十一五期间要解决1.6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总投资是655亿元,也明确了,人均是400多块钱。还提出要利用两个五年计划,解决3.2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当时定的是五年1.6亿人,从2009年赶上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加大的投资。实际上十一五期间,是超额完成了1.6亿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1、农村饮水安全进展
水利部统计,整个十一五期间,实际上投资了1053亿,其中中央投资590亿,地方政府投资和群众自筹一共是493亿,还有一些社会融资,共计解决了19万个村,2.12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比1.6亿增加了五千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计划。
解决这2.12亿人口当中,首先是重点解决了中重度的高氟水,例如氟含量大于每升两毫克。还有高砷水的问题,高砷水问题289万全部解决,高砷水跟高氟水,一共解决了4160万人。另外溶解性总固体也是一个苦咸水的一个指标。每升当中两克,是超标比较严重的,解决了2743万人。此外还有解决血吸虫病,南方的血吸虫病区的人口832万人。还有严重污染的水,还有微生物致病比较严重的,铁、锰超标比较严重的。以及水量不足,水量保证率低,取水极不方便,解决了1.34亿人。解决了4.5亿所农村学校,1870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再有实际上2005年应急规划还解决了一千多万的人口,这样整个加起来从 2005年到2010年,一共六年,全国累计解决了2.21亿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从2004年的3.23亿人减少到1.02亿,大幅改善了农村的饮水安全状况,成效十分显著。
三、“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行动与进展
(一)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进展
2、农村供水工程进展
统计初步结果是,十一五期间一共新建集中供水工程22.1万处。这些工程的受益人口是2.02亿。就是占绝大部分都是通过集中供水工程来解决的。另外有的地方没法建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不够,或者说在山丘区住的分散。建了66.1万处这种分散的供水,受益人口是1040万人。从工程建设情况看,到2010年底,全国农村的集中供水工程的总量,达到了52.5万处,2004年底是30万处左右,就增加了20多万。受益人口是5.57亿,原来是3.6亿,增加了两亿多人口。从集中供水人口的比例,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2004年的38%提高到58%。集中供水将来目标还是村中村自来水,但是这种集中供水,还没达到全部供水到户,有的还到供水点,所以标准还是偏低的。东部集中供水比例达到了77%,中部集中供水比例达到了47%,西部达到了54%。有些新建工程,有一些建的还是不错的。
集中供水工程,具体来分类:从水源类型分类,到2010年底,地表水供水占了是2.61亿人,占47%。地下水就占53%,有2.96亿人。国家从目前现状来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为水源的比例基本上是相当的。按供水范围分,跨乡镇的或者是连村的工程一共是5.2万处,占集中供水总数的10%。90%是单村工程,单村工程是47.3万人,占绝大部分。单村工程,一个村建一个工程,这个问题将来管理起来比较麻烦。按供水规模分,供水规模超过一千吨的,能够达到受益人口的数量比较少,共9565万处。但是供水人口能够达到集中供水的32.6%。数量少,但是供水的规模大。供水规模日供水在两百吨到一千吨的,一共是有4.34万处,受益人口是1.29亿,占23.2%。这两项合起来,每天供水规模大于二百吨的占集中供水比例的55.8%。有一半以上的供水规模就在每天供水二百吨以上,这个比较好。其余的44.2%,都是二百吨以下的,也有一部分小于20吨的供水,涉及供水规模小于20吨的,有17.58万处,受益人口是0.4亿人,占7.2%,就是供水规模还比较小。
到2010年底,分散供水,尽管人口数量由原来的5.8亿,2012年减少到4.09亿人。但还是占农村总人口的42%,比例下降了。但是人口还有4亿多,这些人还是没有稳定的供水设施。例如有浅井取水是2.67亿。引用泉水的有4001万人。还有用水窖或者是水池子来蓄水,有1510万人。另外还有8572万人就直接从河、小溪或者池塘里取水,没有供水设施。
(二)“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科技行动与进展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农村安全供水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
实际上到2010年,国家的农村饮水安全的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比较高兴的是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水利部还有科技部,为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一五期间批准了两项国家科技支撑的重点计划项目。其中一项是《农村安全供水集中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从2006年到2010年一共五年的时间,科技部批准完之后,由水利部来组织,牵头单位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员,参加单位有清华大学、中国灌排发展中心、中国卫生提供中心、还有中国地调局、水文地质研究所、重庆亚太公司等六十多家单位参加。这个项目一共分为九个课题,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总经费是8700万,国拨经费4300万。这个项目是在农村供水领域第一个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非常珍惜,进行了很好的实施。
这个农村这个项目一共是九个课题。课题一是饮用水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课题二是劣质地下水的处理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针对高氟水、苦咸水,还有高砷水,来开展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课题三是污染水处理,微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与装置开发。针对的一些有机物的污染或氨氮污染水进行研究。课题四针对农村特点,雨水安全积蓄与利用技术研究开发。针对山丘区没有好的水源,只能用雨水或者海岛,也开发出适宜的技术,这是一个技术方面的。课题六是农村安全供水水质检测与水源饮用疾病监控技术及设备开发。水的安全需要检测,大部分的检测设备是国外的,价格比较昂贵。农村供水就很少应用。所以要开发适合农村的水质检测技术和设备。课题七是农村供水管网优化设计与标准化、信息化集中技术。大的工程建设肯定要有设计,如何设计,怎么提高标准化设计水平,还有信息化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单独列了课题七。
课题八,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与生活排水处理技术,水源怎么保护,农村生活排水怎么处理开展了初步的研究。最后课题九就是农村安全供水技术集成与示范,怎么把这些技术集成,组合起来进行应用也单独设了一个课题,这几个课题研究完之后就形成成套的技术跟设备,并进行试点示范,最后要构建农村饮水安全技术的支撑体系。
这个项目,经过五年的研发与试点示范,到2010年全部完成了任务,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在贫水区找水,高氟水与污染水处理,消毒与水质检测,雨水安全积蓄利用,供水工程的标准化与信息化等方面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整个形成了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68项,获得国家专利78项,其中发明专利有36项,取得科技成果32项,归纳凝练出9项重大成果。另外还建立了试点示范工程118处。
科技支撑不能够仅仅是在实验室内研究,要把研究的一些技术设备拿到实际工程,进行应用考核,然后进行改建完善,要突出适用性,所以建了118处的试点示范工程。受益人口超过十万人。使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在农村实际工程当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有力的支持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小城镇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实施 再一个就是科技部在城镇化领域也批准立项了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小城镇饮用水成立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发。这个项目是由教育部来组织,牵头单位是同济大学,参加单位有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还有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等十九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整个设了十个课题,总经费是8319万。其中国拨配经费也是4559万元。在城镇化领域,实际上小城镇大部分应当也是属于农村的范围,开展了这个技术研究与攻关。
从课题的整个的研究的设置来看,关键技术一共是六个方面。应用示范一共针对的是东部、中部和西部、东北部,开展了不同的技术集成与示范。例如小城镇受污染水源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还有小城镇饮用水质保障关键技术处理工艺研究及设备开发,小城镇饮用水输水系统水质保障技术,还有苦咸水水源的饮用水处理技术,还有饮用水的处理药剂,还有有关的标准跟应急处理,这些工艺进一步开展研究。例如东部重点针对东部小城镇的污染水的技术,中部除砷的技术,西部的小城镇的高浊度水的处理技术,东北部就是低温水源的饮用水处理技术。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开展了有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示范。也形成了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有80多项。然后获得国家专利一共是66项,形成了各项科技成果有42项,其中也有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四、对策与建议
(一)农村饮水安全还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
实际上到2010年,从十一五来看。第一个讲的是农村饮水安全还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尽管十一五期间,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科技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总体上看农村供水设施依然薄弱,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科技开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个就是目前总的评价。具体来看,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第一个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仍然繁重
到2010年底,全国还有4亿多农民采用分散供水,占农村总人口的42%,还需要进行工程建设。解决了2.2亿,原来列入规划的3.2亿中有1亿多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还没有解决。同时根据国家2006年制定发布的新的饮水安全标准,要求指标提高了。2006年以来,饮用水水源变化了。原来有的水源水污染,以及过去建一些工程的标准低,还有移民、搬迁,以及农林场需要纳入到饮水安全规划头,需要解决。当时定3.2亿的时候,确实还有些不安全的人口没有纳入,再加上水质标准提高和新的变化。所以经过综合的调查、评估,要确定的是还要增加两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这样,原来规划有一亿,2012年要增长近两亿,一共加起来近三亿的农村的饮水不安全人口需要解决,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建设的任务还是十分繁重的,十分巨大的。
2、已建工程可持续、规范化管理任务十分艰巨
十一五期间,建了22万集中供水工程,加起来到2010年底,全国有52万处集中供水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持续的、规范化的管理很难。特别是单村工程,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因为是收水费,有的也收不到位。工资很低或者是委托村干部代管。例如规定处理、检修,都很难,影响正常供水。所以工作的管理难度特别大,不像城市,供水规模比较大,税费也比较到位,人员也比较到位,能够保证正常的管理。所以建有时候还相对容易,管理不好,最后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运行的水质,该处理不处理,水质不合格,实际上也没有达到工程建设要实现饮水安全的目标,所以这部分工作十分艰巨。
统计的结果,目前农村,集中供水平均水价每吨水是1.63元,但是简易的运行成本,例如电费、人员工资、日常维修,就1.45元每吨水,如果有些东西到期了,需要大修,或者是设备需要更新。如果把这都算上的话,成本要达到到每吨水2.3元。所以目前很难实现,国家规定保本微利,现在实际上是属于亏损运行。亏损运行如果不解决,运行方面没法维修、没法更新,人员开不了工资,也管理不了。所以就很难实现可持续,是非常艰巨的。
3、水源保护和水质安全保障能力低
由于农村的水源,类型复杂,点多面广,保护难度大。从客观形势来看,一些工业的废水,城乡的生活污水在不断的增加。近些年还没有一个大的改善。农业污染还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同样也是加大了农村水源保护的难度。水源污染了,再处理也比较麻烦。所以这也是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工程多了需要保护。
水质安全保证能力低,现在建工程,特别是单村工程。普遍缺乏净化措施跟消毒措施,有些净化的,或者有些消毒的东西有,但是形同虚设。一检测达不到效果,最近也在调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由于这种状况,造成了农村的供水现在已经建了的工程,但是它的水质合格率还是比较低的。这种状况也是不能保证饮水安全。目前由于缺乏水质检查这方面的专项经费,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没有经费买设备,建简单实验室,没有专业检测人员,这工作也很难实施。
4、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十分薄弱
从整个水利行业调查或者实际工作当中来看,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投资和工程建设的规模成倍的增加,有的增加到三到五倍,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地方从省到县,还有一些地级市,从事农村供水的管理规划设计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大部分的还没有一个,没有增加,或者增加的很少。这种状况,就影响实际上的工作。影响管理工作的实施,也缺乏专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农村供水这么大,城市供水有自来水厂,有自来水公司,有自来水集团。一个县,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管理机构,专业管理人员,再有就是下面基层,到实际工程,又没有专业的人员。工作就不适应目前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要,如果没有人员,有时候工程建了也达不到目的,这个也是面临的一个问题。
5、科技能力支撑不足,缺乏适合在农村特点的水质净化与消毒技术
十一五期间确实启动了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因为十一五期间刚刚开发,这些成果还需要熟化和产业化。就是能形成设备,形成实用的,成批量生产应用。再一个,确实也研究了高氟水跟苦咸水处理技术,还有消毒与检测技术。但是目前用的这些技术成本高。原来的高氟水、苦咸水处理技术,消毒检测技术,这些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推广应用,所以还是制约的。例如在河北地区,沧州一些地方,没有合格的水源,都是高氟水和苦咸水,不处理就解决不了。消毒跟设备,在实际调研中,确实有一些工程配备了一些消毒设备,但是这些消毒设备大部分不合格,达不到消毒的要求。这是技术开发的一个现状。
面临的新情况,从2012年开始要实施2006年颁布的国家新的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提高了,水源污染再加剧,在技术方面需要攻关。所以急需加强水源污染防治技术开发,急需突破劣质水与污染水处理关键技术,急需强化和升级常规的净水工艺。有些处理工艺不适应,需要强化跟升级。近些年来,例如地震、干旱还有冰冻。这些自然灾害频发对农村饮水安全威胁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也需要建立农村用水的技术体系,也需要研究。这样整个归纳起来就是农村目前的饮水安全还面临着五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二)加强工程建设,加强工程管理
首先要加强工程建设。水利系统经过分析报告,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对已有的饮水安全问题和新增的一些饮水安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中央的2011年的中央1号文件,专门讲水利改革跟发展。明确要求到2013年要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剩余1亿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要基本解决新增的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人口。2011年人代会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就明确说,把这个农村饮水按照工程列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明确提出要“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和城镇管网延伸的方式,全面解决近3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根据国家1号文件要求,还有国家十二五整个规划。水利部跟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共同编制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规划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另外还有4152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规划总投资是1700多亿元。把这个工程建设完之后,预计到2015年底,全国农村这块集中供水人口的比例要提高到80%。就由2010年的58%提高到80%。供水的质量和工程管理水平是明显提高的。
这个规划,在2012年的3月份已经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已经正在实施。五年解决近3个亿,实际上每年应当解决六千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所以工程的规模难度,比十一五大幅的增加。
1、工程建设目标
从具体的建设目标来看,十二五期间要兴建集中供水工程22.2万处,解决2.98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占这个规划,总人口,就是2.98亿人口的97%。实际上讲,就是国家现在目前讲,就提倡搞集中供水工程了。你看解决这饮水安全问题,都要通过建97%的人口都要通过建集中供水工程解决。这个提倡的,这也是国家要求的。因为你分散的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但确实有的地方,农村,跟城市不一样,它确实就没法集中。也要建设,建设例如要规划建设64万处,分散供水工程。结果86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占规划总人口的3%,就是这些问题也需要兼顾和统筹考虑的。
具体解决问题归纳成两大类,一个是解决水质不安全的人口一共是1.68亿人,占规划总人口的56%。其中包括高氟水和苦咸水人口,6687万人,铁、锰、碘超标,以及微生物超标人口有1亿人。还有解决缺水问题,目前这些人口的比例也在提高。解决缺水,即水量不足、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人口是1.3亿人,占规划总人口的44%。所以现在从“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水质,“十二五”对缺水问题的问题,现在逐渐在纳入到议事日程,这个比例也在增加。同时还要解决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一共是4152万。这是工程建设方面的规划和目标。资金实际上已经落实,这样工程建设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2、工程管理目标
同时这次规划在管理方面也明确提出了目标要求,例如规模比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每天供水一千吨以上的,还有二百吨以上,要划定水源保护区。这些工程要建立水质检测化验室,国家有一定的补助。按补偿的成本的原则确定水价。要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县里要建供水工程公司或管理总站。
对单村要专业化的,探讨可持续型管理模式。要求,所有的县都要建立专业的县级供水管理机构。建立农村供水技术服务体系。一个是管理,一个是服务,有问题要有人指导。百分之百的县要建立起农村供水卫生检测,水质卫生检测与检测体系。不仅仅水厂要建实验室,县里要把检测能力要建起来。然后百分之百的县要编制农村供水应急保证预案。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的科技支撑
实际上在做十一五项目的同时,也在通过水利部向科技部提出一些建议。因为根据十二五工程建设,科技支撑已有的基础,还有哪些需要熟化、需要加强,还有些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需要研究。水利部跟科技部进行立项申请。到目前,通过2010年开始到2011年的策划,这样目前就是预期科技部,就是将启动实施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把十一五期间两个项目,合为一个项目。这样就是叫村镇饮用水安全保证重大科技工程,这个项目,目前,就是科技部预计在2012年启动。前期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该项目包括十个课题,国家的总经费预算可能是达到1个亿左右。
这个项目定的重点,大概有四个方面的目标。一个就是要重点攻克饮用水源开发与污染防治,劣质水与污染水高效净化,饮用水安全消毒与水质检测,输备水水质维护,安全供水管理与信息化,村镇既有水厂改造,农村应急供水等于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要取得技术突破。第二个目标,就是要研发一批适合农村供水工程特点,先进实用的成套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要先进,但是还要实用,所以你可别看这个,也比较难。有利提升,就是农村供水技术,就是农村饮水安全的技术研发水平,要形成产业化能力。你得能够形成产品,能够销售推广。第三个目标,要建立一批适合不同地区和水质特征的农村安全供水新技术、新模式、新试点及是工程。这个受益人口的目标,要达到50到80万人。第四个目标还想通过这个项目形成集技术研究、设备研制、产业化开发与实验示范为一体的村镇饮水安全保障,科技支撑体系与产业化队伍。要解决问题才能培养这方面的开发的产学研,这方面的这些队伍。这样能够持续有力的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为了提高科技支撑,十二五2012年将启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就是村镇饮用水安全保证,重大科技工程,一共有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个项目与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要同步实施。研究内容为工程建设与管理所急需,这个内容设计在将来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当中,发挥科技示范与技术带头作用。对促进农村供水领域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该项目认为,将来把这个十一五的已有的成果进行熟化,也可以为国内的相关企业升级与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新技术、新产品,对促进企业提高立场竞争力,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也相信这十二五的科技支撑,再加上十一五的基础,将有力提升国家、行业农村饮水安全的科技支撑。
(四)结论与展望
从以上讲的这些内容,归纳起来就是国家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是长期以来,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状况严重危害到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极大的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此,从2005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共计解决了2.2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的比例由2004年的38%提高到2010年的58%。大幅改善了农村饮水安全和农村供水状况,但是与此同时看到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农村供水设施依然薄弱,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还十分突出。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大幅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证能力和水平。农村供水将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推荐阅读: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影响与对策07-08
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1-24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08-27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1-15
我国公共伦理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12-29
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12-04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成因与对策07-30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8-19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措施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