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妇女儿童工作调研建议

2024-08-07

当下妇女儿童工作调研建议(共10篇)

1.当下妇女儿童工作调研建议 篇一

尊重妇女、保护儿童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沭阳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始终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官墩乡稳步提升乡妇女儿童事业,该乡妇联深入村居调研,调研发现该乡妇女儿童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妇女儿童地位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同时也发现妇女儿童生活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妇女儿童生活现状

(一)随着招商引资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入驻,乡中的现状闲散妇女劳动力也得到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了自身及家庭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日子过得也越来越红火。

(二)乡里学校的设施配套越来越健全,安全校车也配备到位,给孩子们的上学提供了更为安全的保障。学校的师资配备也在逐步提升中,希望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乡镇的保障工作越来越精细到位,低保、残疾儿童康复等一系列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争取为各种困难家庭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农村妇女儿童生活存在实质困难

(一)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在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号召中,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还在农村存在,导致一些家庭暴力时有发生,女性儿童受到侵害的事情得不到合法保护,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妇女儿童的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留守儿童生活与安全保障。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下,外出务工已经成了改变农村家庭生活状况的主要方式,一些年轻的父母不愿面朝黄土面朝天,他们有思想有勇气去探讨外面的新鲜世界,却留下了嗷嗷待哺或刚接受教育的孩子。他们跟着年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接受的也是爱,却是溺爱。养成孩子自娇自爱的不良习惯,导致一些孩子从很小的时候思想就已经不健康,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农村妇女健康保障。在农村,整体生活环境就比较差,再加上群众健康意识落后,使得一些妇女有了疾病都不到正规医院救治,往往是能拖就拖,直到无法救治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已经晚了。

三、农村妇女儿童生活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抓宣传。大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妇女工作氛围,宣传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各级妇联在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抓服务。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代表和维护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妇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和首要任务。所以妇联要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带领全乡的妇女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三)抓培训。进一步加强广大妇女技术业务培训,增强她们的就业能力,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然她们在家乡的土地上找到更好的工作,从而更好的改善自己及家庭的生活。

(四)抓教育。除了对学校要提高要求外,对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也要加强教育,让他们更好的关爱自己的孙辈,也让孩子能够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2.当下妇女儿童工作调研建议 篇二

妇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实行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儿童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实施“xx”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依据**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xxxx-xxxx年),围绕文广体局承担的妇儿工作职责,几年来,区妇联积极对接,把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融入到文广体局各项具体工作中,为推进“xx”时期我区妇儿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结合自身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承担落实规划中相应的目标任务。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同时,分级落实责任,局属各单位分管领导及专职人员同步实施,同步推动。

2.完善机制,保障经费。进一步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实施妇儿发展规划纳入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依据妇儿工作的.需要,重点保障投入,对妇儿规划重点实事项目予以关注,确保工作经费专款专用。

二、策略措施:

1.保障妇女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近年来,直接面向妇女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充分利用“三八”节庆活动以及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妇女开展读书、文艺演出、陈列展览、书画摄影比赛等活动。

2.保障妇女儿童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近几年来,积极推进妇女儿童阵地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管理、设施和服务,充分发挥其作用。xxxx年以来,全区xx0%的乡镇均开设妇女活动场所、设立儿童文化活动场所、儿童阅览室或儿童专用书架、文化室配有儿童活动器材、图书等。

我们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在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和建成全县“农家书屋”数据库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大力开展读书、征文、培训等活动。我区自xxxx年起举办全民读书节,至xxxx年,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全民读书节。xxxx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发展阅读推广志愿者xx0余名,开展“进学校”、“进社区”等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年均5次以上。区图书馆常年免费开放阅览室,组织开展春节猜迷活动、暑期青少年公益国际象棋培训、小学生读者汉字听写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xxxx年x月23日是第xx个“世界读书日”,也是**首个立法“全民阅读日”。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号召青少年来图书馆阅读,**区图书馆特邀学生们走进图书馆,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和老师们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在青少年学生中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3.强化文化市场的性别监管和舆论监督。多年以来,围绕工作职责,坚持开展有效的行动坚决打击、遏制淫秽出版物、影视作品、网站及色情演出活动,坚决制止色情、暴力等不健康文化的传播,禁止在宣传媒体、广告和文艺作品中出现损害女性形象、污辱女性人格的作品。近几年,我局坚持集中开展“净网”和“清源”行动,集中清查学校周边的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查处非法演出,收缴盗版教辅;对学校周边书报刊、音像制品零售、租赁点进行集中清理;加强对印刷品、境外出版物及政治谣言、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的检查。

4.引导和鼓励妇女参加体育锻炼。多少年来,大力开展适合妇女儿童参与的群众体育运动项目,不断增强妇女儿童体质,提高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水平,积极发展城乡社区妇女健身体育设施,鼓励引导妇女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对妇女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

xxxx年以来,我区城乡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每年均达到xx0%,国民体质测定网络镇(街道)覆盖率由xxxx年的50%逐年提高到xx0%。

xxxx年以来,我们共举办了6次“**区全民健身日”活动;xxxx年以来开展了5次全国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暨**县健身气功站点联赛;近两年成功的举办了全区广场舞大赛、秧歌舞大赛、**国际标准舞公开赛以及xxxx“老顽童”杯**市首届社区广场舞电视大赛等以广大妇女参赛为主的大中型群众体育活动。

5.不断增强妇女儿童体质,有计划的选拔和培养优秀运动员。

xxxx年xx月,**区少体校被省体育局命名为三星级业余体校,常年开展少年儿童篮球队训练、羽毛球队训练、乒乓球队训练和田径队训练。xxXX年成立**拔河女队,人员分布全县,以**镇、**镇、**镇、**镇、**镇,多为农村家庭青年妇女。自成立队伍取来,先后有60人参加**省以上拔河比赛,参加集训人数超过300人。多年来,**拔河女队在历次全国、全省各类赛事中获得了xx余次奖项。同时,还参加过**省教育频道专题节目、中央5套专题节目、中国教育频道专题节目、中央农业频道专题节目等,中国体育报、**晚报、**日报等媒体也多次进行报道,为**区“中国拔河之乡”、**省“体育强县”品牌做出巨大贡献。

6.开办专题节目,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在女性宣传方面,我局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有关妇女政策、法规及举措的宣传工作,做好妇女典型和各行各业妇女群众的宣传工作。在“三八”和“五一”等节日期间,重点推出“巾帼创业”、“岗位能手”等的相关报道,反映我区妇女风采。在日常宣传工作中,增强妇女宣传的贴近性和吸引力,讲求宣传实效。净化荧屏声频,营造健康空间。进一步加大净化荧屏声频力度,抵制低俗之风,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节目内容,努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3.留守妇女儿童调研的通知 篇三

鄂妇通字[2011]5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妇联:

为贯彻落实好鸿忠书记“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尤其要关心好农村的特殊群体”的指示精神,省委要求省妇联等单位于近期开展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调研,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提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政策建议。为组织开展好调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目的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妇女(丈夫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留守儿童(14周岁以下,父母均外出务工)的状况,针对其特殊的生产、生活、学习、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困难,分析产生原因,探索解决办法,为省委、省政府出台帮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内容

1、现状:各地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生产、生活、教育、学习、心理、情感、权利保障、就医等现状。

2、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面临的现实困难。

3、各地在服务、帮扶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方面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工作的薄弱环节。

4、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困难需要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政策建议;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建议;妇联组织的工作建议。

三、调研要求

1、各地要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的要求,迅速组织专班开展调查,摸清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反映妇联工作成效,争取出台帮扶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政策

措施。

2、各地要把本次调研与“万名干部下万村入万户”活动结合起来,在认真总结摸底的基础上,每个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要选取一个驻点村派干部进行入户访谈,其中,留守妇女调查问卷、留守儿童调查问卷各完成30-50份,留守儿童各年龄段占一定比例。

3、调研报告应简明扼要,事例典型鲜活,现状描述客观,填报数据准确。调研报告及表格、问卷请于3月15日前以快件形式报省妇联。

联系人:陈锦

联系电话:87232575

E-mail:qyb@hbwomen.org.cn

附件:

1、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本情况统计表

2、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3、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查问卷

4、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调查问卷

湖北省妇联

4.当下妇女儿童工作调研建议 篇四

一、妇女儿童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女性创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就业性别歧视。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利,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和缺乏相关罚则,对就业歧视

未能起到有力的遏制作用。如女大中专毕业生的求职经历比男生更为艰难,一些文化技能偏低、年龄偏大的女性就业难度更大,不少单位和企业不想承担女性生育等五期保护带来的成本,妇女就业压力增大。二是创业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观因素有两个方面:女性创业思想淡薄,缺乏创业勇气,求稳怕乱,调查中,有34%的人缺乏勇气和魄力,17%的人认为还没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女性创业在市场机制中处于劣势,缺少创业本领。过多的义务、阻力、压力使许多女性没时间、心情、体力去吸收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去发现和思考问题。客观因素有两个方面: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缺少创业资金,占有市场要素比重低。调查中一半以上妇女觉得缺少资金是创业最大难题。三是金融危机造成失业女性增加。受金融风暴影响,沿海和内地的一些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和关闭破产状态,企业大量裁员,使在外务工的女农民工大量失业返乡,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全县30%以上女农民工失业返乡,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和农民工家庭的生活。此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企业经济发展趋缓,就业岗位减少,使得女性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人员无岗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加之往年没有就业的城镇登记失业女性等就业问题,都形成了新的压力。

2、农村妇女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致富技能,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妇女在获取教育资源中处于劣势,加上妇女对自身的期望值较低,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妇女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问卷调查中,在“你们觉得生产中最缺的是什么”一栏中,有83%的妇女选择了缺技术和致富项目。被调查的妇女67%为小学文化,因此妇女对农业经济的市场化、致富信息、致富项目、技术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吸收能力较差,导致知识匮乏,严重影响了妇女的劳动回报率。

3、女性婚姻家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家庭暴力问题。家庭暴力是女性婚姻家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县为例,2008年,共接待维权上访案件145件,其中家庭暴力类案件61件,占上访案件总数的42%,并且在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家庭暴力已打破了性别、文化、地域的限制,人员成份复杂,案件数量增多,暴力程度升级,并且普遍具有残忍性、隐蔽性、持续性、循环性等特点,我国至今尚未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这对家庭暴力的查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家庭暴力当事人单位和司法部门大多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务事、不愿管、不便管,不履行《婚姻法》、妇女法中规定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定义务,女性受到人身伤害后获赔难、获赔低。制裁缺乏力度。家庭暴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女性甚至孩子的身心健康,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二是婚姻关系问题。在妇女户口迁移、生育观念等方面仍然存在嫁夫随夫迁户口、重男轻女等问题。婚姻不稳定,离婚比例逐年上升。离婚妇女在共有财产分割中仍处于弱势。现行法律对破坏家庭稳定的第三者插足没有作出规定,并且对婚姻中出轨的一方存在搜集证据的困难。

4、培养选拔女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女干部在决策机构中的数量偏低。我县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的比例仅为24.5%和14.2%。女领导干部配备总量较少,任职层次较低。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女干部总数为3200人,副科级以上女干部218人,副处级以上女干部6名,占同级干部的比例均不高。各级妇联组织作为培养和选拔女干部的摇篮和基地的效果不够明显,妇联干部实践锻炼机会少。女性领导干部、女职工退二线退休年龄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5、妇女儿童经费保障上缺少相应的社会机制。一是扶贫救助资金筹措困难,对弱势妇女儿童权益维护不利。妇联在对“春蕾女童”和贫病妇女的救助上,只能靠我们妇联的工作人员的“人缘”和“脸面”去“化缘”,或者是呼吁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奉献爱心,没有专门的资金来源,每次“化缘”来多少资金,就救助多少弱势妇女和儿童,而且是“僧多粥少”,当有困难妇女或儿童找到妇联求助的时候,也只好等下一次再有机会和条件的时候,才能帮她们解决实际困难。而象民政、就业等部门的救助有专门的经费来源,可以快速地帮助那时临时要求救助的对象解决问题。二是基层妇联组织活动经费少甚至没有。基层妇联组织经费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县级妇联经费原则上要求详细计划,一事一请,乡镇妇联没有专项经费,村级妇联组织没有活动经费,没有活动场所,妇联就业培训、技能培训、业务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

村级妇代会主任的岗位培训和农村妇女的技能培训工作没有资金保障。这不仅导致了各级妇联组织正常工作难以开展,而且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四个文明建设中“半边天”的作用。

6、妇儿工委办职能受到限制。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是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妇联

。政府在妇女儿童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但实际工作中基本上是妇联唱主角,代行政府行政职能,具体工作由妇联牵头实施,而妇联又由于位微权轻而职能受到限制,致使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

7、妇联干部待遇偏低。一是妇联干部政治待遇偏低,主要表现为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比例偏低,基层女干部交流提拔力度不够,有的乡镇妇联主席、县直妇委会主任从事妇联工作多年仍不能按政策解决副科待遇等。二是妇代会主任工资偏低。80%以上的妇代会主任兼计划生育专干,年终却只发计生工资,造成了“计生专干兼妇联”而兼职不兼薪的现象。

8、妇联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一是乡镇妇联干部兼职问题。大部分乡镇妇联主席兼职做其他业务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充实妇联的业务知识,更好地思考妇联工作,不熟悉妇女工作业务,不大明白基层妇女组织工作的程序,不能主动地创新工作载体和方法,只能是按着县妇联的工作部署完成交办的任务,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扎实,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差。二是基层妇女干部素质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工作中,村级基层妇联干部较少接受专业、系统的知识培训,年龄偏大,思想封闭,知识结构落后,很难担当起带领妇女群众致富发家的重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优化女性创业发展的环境。一是坚持城乡统筹,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女性创业的综合能力。加强对女性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竞争能力较强的女性参加创业就业培训,边创业边学习,提高对创业过程的预见力和控制力。二是以“双学双比”、“美德在农家”等创建活动为载体,扶持发展一批“巾帼示范村”。以妇代会主任、女状元、女能手、女经纪人为主体,建立服务网络,培养一支农村巾帼科技骨干队伍。引导和扶持妇女参与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建立一批“妇”字号农产品示范基地。三是严格执行《妇女发展规划》。在创业融资方面,推动建立妇女创业资金,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女企业主提供政策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及妇联组织要认真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竭诚为女性自主创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力度,为女性创业提供学习、交流、发展的平台。

2、加大对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维护。一是进一步明确公、检、法、司、医院、妇联等部门在反家暴方面的工作职责。政府对家庭暴力进一步实行综合治理,切实发挥社区、单位和执法机关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社会各阶层、执法机关要改变“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漠视态度,对于家庭暴力不仅要管,而且要齐抓共管加大治理力度。规定家庭暴力举证责任倒置;明确家庭暴力如何取证、哪些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等;明确对造成受害者轻伤以下的家庭暴力行为人相应责任;明确相关单位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成立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领导机构,建立家庭暴力干预机制,规范操作程序,提供人性化服务,对家庭暴力的典型案例,应公开审理和在电视等媒体上曝光,严厉打击家庭暴力违法犯罪,有效震慑家庭暴力发生。通过就业培训、就业服务等工作,引导妇女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逐步提高经济地位,把握妇女自身的社会地位,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消除家庭暴力。二是保证无过错方的财产权和经济权。规定离婚案件的财产状况、过错事实等举证责任倒置;司法部门在处理涉及妇女儿童财产案件时,应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准,应对其家庭财产进行调查,加大对离婚妇女财产权益保护力度。在婚姻家庭与妇女财产权益保障中,应增加对无效婚姻财产处置的内容。

3、千方百计解决妇联组织经费问题。一是要增加各级妇联组织的经费投入,解决困扰县、乡镇妇联的经费问题。一方面政府切实加强对妇儿工委工作的领导,发挥主导作用,在人员、设备和经费方面提供保障,使妇女儿童工作能扎实有效的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妇联组织要积极创办经济实体,壮大实力。各级各部门要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妇联创办经济实体,上级组织要积极为基层妇联争取项目,加大项目化运作。二是加强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儿童资金会建设工作,加强妇联非政府组织资金筹集力度,专款专用,全力救助孤贫儿童和贫病妇女。自上而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的支持,协调拨付培训经费、增加工作经费专款专用,从而为提高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增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技能。

4、积极稳妥解决妇联干部待遇问题。加大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让更多的女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要通过上挂、下派和交流到同级党政部门任职等方式,加大对妇联干部的交流力度。建议将长期在妇联系统工作的优秀干部交流到党政部门或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岗位任职。同时,注重选派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妇联干部选任到党政“一把手”的位置。组织部门在制定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计划时,主动征求妇联组织的意见,在选拔任用女干部时,注意听取妇联组织的意见。适当提高兼职村妇代会主任工资待遇,对离任村妇代会主任待遇问题,要通过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为上级制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凤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篇五

凤县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现辖9镇,100个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万,其中女性4.9万,0-17岁儿童 1.9 万。自2002年颁布实施《凤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凤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以来,在县妇儿工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规划目标,抓重点、攻难点、办实事,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健康发展。2011年被省妇儿工委评为实施规划先进县。今年县妇儿工委办对全县实施妇女儿童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情况如下:

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全县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确保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是开展宣传培训,夯实规划工作基础。《规划》制定颁布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等各种形式,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宣传工作。几年来,全县共开展各种专题宣传活动30 多次,发放宣传资料 4万余份,宣传覆盖面达92%以上,切实提高了全社会的性别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了尊重妇女、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同时,全县非常重视实施规划骨干队伍建设。两个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县妇儿工委每年在县上举办一期业务骨干培训班,并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对教育、卫生、劳动、统计等重点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专门培训,累计培训各成员单位领导及骨干2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工作水平,强化了部门工作职责,为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县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把实施两个规划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在制定颁发《规划》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县妇儿工委关于制定《规划》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将《规划》确定的目标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文明建设范畴,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规划》颁布实施后,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常务会每年召开专门会议,听取《规划》实施情况汇报,切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担任主任,21个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确定了联络员,协同抓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指标的落实。另外,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县政府将妇儿工委办公室的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由2001年每年的每年2千元增加到现在的5千元作为妇儿工委办公经费。并加大对教育、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每年以13%左右的幅度递增,各成员单位每年也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为《规划》指标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注重统筹协调,形成良好工作局面。实施两个规划涉及面广、目标多、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为推动各领域目标全面、稳步实现,县妇儿工委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文化局、县广播局、县体育局等单位多次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全民健身等活动,不断提高保护、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能力。卫生部门以降低“两率”为重点,加大妇幼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力度,加大《母婴保健法》宣传和执法力度。教育部门采取过硬措施确保儿童的入学率和教育普及率。组织人事部门在确定干部学习培训等人选时,均按比例安排女干部,努力为女干部成长提供培养锻炼机会。统计部门发挥优势,认真做好《规划》监测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政法部门组织协调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有效遏制了针对妇女儿童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人口计生部门加强优生优育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开展女性生殖健康免费普查和免费婚检及“关爱女孩”行动,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关爱女性的良好风气。县质监局切实加强儿童食品、用品、玩具和游乐设施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完善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公共设施的管理和安全监督,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四是坚持监测评估,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保证监测评估工作的及时性、可靠性,县妇儿工委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了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评估专家组和监测统计组。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例会、汇报、调研、述职评议、督查考核、监测评估等一系列制度,制定了《监测评估工作方案》、《综合评估工作方案》等实施方案,编制了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和监测统计报表,每年召开全县监测统计工作会议,对各成员单位开展监测统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成员单位按照总体部署,认真做好自我监测,自我评估,自我检查工作,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制定、调整与妇女儿童有关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施两个规划以来,各成员单位围绕目标任务,结合部门职责,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优势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全力突破实施规划的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1、妇幼保健水平明显提升。全县以开展降低两率工作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妇幼保健设施,切实加大妇幼疾病普查力度,全力提升妇幼保健水平。在降低两率工作上,启动了新周期的降消项目,成立了项目协调小组,对各医疗单位的孕产妇管理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建立了村妇代会主任、计育专干、妇幼保健员“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县的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115/10 万下降到2011年的 0/10 万,婴儿死亡率由2000年的31.3 ‰下降至6.58 ‰。在妇幼保健设施改善上,加大对妇幼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全县100%的农村卫生院产科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专职人员配备率达到100%。在妇幼疾病普查方面,以被国家初级保健基金会列为妇女病普查普治项目县为契机,在全县广泛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县卫生防疫站和县妇幼保健院定期组织对全县的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和免疫接种。

2、妇女劳动权益得到有力保障。下岗失业妇女就业和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施《规划》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减轻税费、妇女小额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免费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切实提高广大妇女就业能力,为妇女就业提供具体帮助和指导。县劳动局、县农业局、县妇联、县科协等部门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30余期,发放资料9500余份,培训妇女3万人次,其中下岗失业女职工350人。同时,成立了妇女就业信息指导中心和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加大了就业推介工作力度。目前,全县 350 名下岗失业女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农村妇女外出务工达人数达1.3万人;全县就业人员 5.4万,其中女性2.3 万,占43 %。

3、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县财政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受教育权利。全县已全面实现“两基”达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65%;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小学五年巩固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9%,初中三年保留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4.5%;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有68人;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成人识字率达99.9%。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近年来,县妇儿工委办公室累计资助中小学生200 多人,并开展了“爱心妈妈”与贫困儿童拉手结对活动。另外,注重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大力普及推广家庭教育。对全县进行了寄宿制建设,切实解决了全县 196名“留守孩子”教育管理难的问题。并加快学校、幼儿园、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全县共兴办家长学校21 所,其中省市县示范性家长学校14 所。

4、妇女参政议政能力有所增强。近年来,县委把培养选拔女干部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四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发现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提拔一个”,做好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加快了妇女干部提拔任用工作步伐,全县妇女参政议政的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县四大家领导班子中配备了3名女领导干部;全县有女公务员 254 名,占总数的 26.9 %;副科实职以上女领导干部57 名,其中担任正科实职的女领导有14名; 52 个科级领导班子中,有11个班子配备女领导;9个镇乡班子均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全县有女党代表 51 名、女人大代表 40 名、政协女委员 35 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中女性比重分别为20 %、80%。

5、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县不断强化对妇女儿童生活、文化发展环境的管理,严格市场经济环境保护执法,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加大农村改水、改厕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近年来,农村改水受益率达73.5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 73.5 %;投入沼气池建设资金 2228万元,建成沼气池 5442 个;并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绿化履盖率6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 %,设立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 29 个。

三、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全县在实施两个规划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省、市的工作要求和规划目标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主要是:县四大家领导班子中目前还有县政协没配备女领导干部;全县配备有1名女镇长,也还没有达到全县至少配备2—3名女性正职的目标要求;部门50%的女领导配备尚未达标。全面开展监测面临困难。一些重要监测指标由于现有的统计制度中没有分性别统计或者没有相应指标,影响了监测统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部分成员单位对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单位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信息,数据不能实事求是,前后变动较大,也影响了监测评估工作的开展。

四、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将在巩固已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确保两个规划指标的全面实现。

1、抓好女干部的培养选拔。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把选拔任用女干部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女干部的培养教育上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和教育引导等关键环节,全面提高女干部整体素质,为选拔大批优秀女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6.当下妇女儿童工作调研建议 篇六

一、基本情况 **区位于**偏北,总面积127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5个街道和**工业园,总人口85.77万,其中女性40.2万人,占46.87%。全区现有17个乡镇(街道、工业园)

目前,我区共有人口85.77万人,妇女40.2万人,占总人口的48.84%,其中留守农村妇女31320人,留守妇女占妇女总数的7.8%;0-18岁儿童共159178人,其中留守儿童5648人,占儿童总数的3.5%。

(一)留守妇女的主要特点

1、从年龄特征看,以中青年妇女为主。

2、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水平为主。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小学文化程度1970人,17.4%;初、高中文化程度8965人,占79.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有385人,约占3.3%。

3、从分布地域看,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村。如**桥镇共28个村,**寺村,留守妇女为1326人,占全镇留守妇女人数的11.8%;沛林村1405人,占12.4%.4、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看,以低技术含量劳动为主。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留守妇女从事种植业约占47%,就近打工占36%,从事养殖业、加工业、营销业等,只占15%。

5、从留守原因上看,以照顾老人孩子为主。调查显示,养育孩子、陪孩子读书、在家照顾老人的8716人,占77%;以农业生产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1132人,占10%;因城里找不到合适工作、生活费用太高等1472人,占12.9%。

(二)留守儿童的主要特点

1、从留守类型看,父母双方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为710人,占26.8%;父母单方在外务工的有1935人,占73.1%,其中父亲外出务工1817人,占68.6%,母亲外出务工105人,占4%。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儿童为1067人,占40.3%;小学阶段儿童1088人,占41.1%。

2、从监护方式看,单亲监护1906人,占72%;祖辈监护728人,占27.5%;其他人监护14人,占0.5%,均有监护人。

3、从家庭收入看,大多在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线下。抽样调查的结果看,66%的留守儿童家庭年人均收入在6000元以下。

二、主要问题

1、受教育程度和增收致富能力相对较低。调查中显示,47%的留守妇女以自家承包地从事种植业为主,家庭中男劳力外出后,很多妇女不懂机械操作技术,使农业生产呈现出简单生产的特征,依靠科技致富的比例偏低。三分之一留守妇女的家庭经济状况处在我镇农村平均线以下。

2、劳动强度大,家庭负担较重。被调查的留守妇女中,50.42%认为当前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是劳动强度大。调查中,留守妇女家庭赡养的老人在2-3位的为6893户,占60.9%,家庭赡养老人在4位及以上的3702户,占32.7%。扶养孩子1位的10052户,占88.8%,2-3位及以上的815户,占7.2%。据统计,有30%以上留守妇女的丈夫每年回家探亲一次,有15.6%的每2年回家探亲一次,有1%留守妇女的丈夫3年以上才回家探亲1次。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务,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每天用于家务劳动、子女教育、照顾老人的时间平均为5小时,承担家务劳动强度较大,负担较重,使留守妇女的身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

3、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维权意识差。一方面,农村个别无业男性好逸恶劳,把目光盯在留守妇女身上,用不健康的语言和动作对其进行骚扰;另一方面,部分犯罪分子利用留守妇女丈夫外出打工的空子,趁机盗窃其家庭财产。而多数留守妇女因教育程度、封建传统观念等原因,维权意识和能力较差。

4、素质提升机会和精神文化活动匮乏,造成留守妇女儿童教育、生活质量不高等多重问题。留守妇女大多年龄在30-50岁,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经济上不宽松,家务劳动时间长,无暇参加各类培训。闲暇时节,最多的娱乐便是串门聊天、看电视,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由于文化程度低,在子女上学和教育问题上不能给予太多指导,而且承担田间劳动和家务劳动,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子女力不从心。调查中发现,由于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的缺失,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大多一般,缺少课外读物、活动器材,课余生活枯燥,而且在留守儿童家庭中,祖辈监管或单亲监管,多数为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全由母亲一人承担,这种家庭角色的缺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心理发展、健康成长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5、夫妻交流减少,婚姻关系不稳定。由于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家庭生产生活全部落到留守妇女一人身上,除了高强度生产劳动对身体的伤害外,精神上的负担也威胁着留守妇女的健康。家庭只剩下了老人、儿童和妇女,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使留守妇女缺乏安全感,精神压力变大。此外,由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双方沟通交流较少,多数存在婚姻家庭危机,留守妇女忍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在抽样调查中,86.2%的留守妇女当前最主要的需求是“夫妻团聚过稳定的家庭生活”。

三、**区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这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妇联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妇联组织与妇女、儿童和家庭有着天然的联系,**区妇联积极发挥妇联组织优势,探索有效途径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

(一)抓好机制建设,打造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坚实工作基础

近年来,区妇联始终坚持源头参与,通过多种渠道充分运用妇联组织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区委、政府建言献策,将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纳入了《**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和各级政府考核机制。区妇联并与有关部门多次开展了留守妇女儿童专题座谈活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结对帮扶管理制度和工作考评制度,由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留守妇女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为方便农村少年儿童,同时适应农村教育事业未来发展规划,**区在全区每个乡镇都建立了一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乡村学校少年宫坚持“特长+特色”发展,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开设特设兴趣课,使农村留守儿童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区教育局出台了《**区中小学起始年级招生办法》,确保了农村留守适龄儿童全入学,义务教育阶段退学率为“0。对特困留守儿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生活补贴。各农村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监管,广泛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健康自信成长,有效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开展教育培训,提高留守妇女整体素质

区妇联组织各乡镇妇联加大对留守妇女儿童的培训力度,提高她们全面发展的素质与能力。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大力实施女性素质提升工程,根据留守妇女的特点,安排培训内容,加强参政议政、实用技术、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科学素养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她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培养她们优秀品格和健康心态。为了帮助更多的妇女和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同时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现象的存在,区妇联围绕“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与劳动部门联合实施“春风行动”,连续多年举办“春风送岗位”招聘会,在招聘会上设立关爱女性就业服务台,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就业岗位和致富门路,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为留守妇女提供工作岗位近5000个,并与有关部门推进妇女小额信贷工作,为有一定创业经验、能力的留守妇女提供小额贷款2945万元。

(三)健全维权工作网络,维护留守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区妇联发挥区妇女儿童维权中心、各街镇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以及各村、社区妇女儿童维权咨询点等三级维权网络作用,在每个乡镇妇联建立维护妇女权益服务站。安排法律、心理咨询、婚姻家庭等义工,直接面向基层,倾向留守妇女,进行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课题,为广大留守妇女群众提供咨询、进行帮扶。在三八维权周活动中,开展维权知识下乡活动,今年3月份在岳家桥镇举行了一场反家暴培训暨妇女维权知识下乡抢答赛。该镇22个村共200名妇女参加学习并参与比赛。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比赛等形式,进一步宣传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维权法律意识。

(四)立足帮扶解困,延伸对留守妇女儿童的服务

立足拓展救助领域,延伸救助服务,发动社会力量为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困难群体,送温暖、送健康、送服务。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缓解困境家庭生活压力。区妇联开展了救助贫困留守妇女活动,全区共救助贫困留守妇女20人,救助金额2万元,在岳家桥镇学校开展“手拉手献爱心,心连心促成长”留守儿童活动,发动女企业家捐款捐物3万余元,对岳家桥镇60名特困留守儿童进行慰问,号召家庭和社会重视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区妇联结合“三访三化”工作开展为广大妇女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利用春节、六一节、中秋节、开展贫困单亲母亲、留守儿童的慰问帮扶工作。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关注留守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区妇联组建巾帼维权志愿者服务队,各乡镇妇联联合劳动、综治、计生、学校等部门大力培育和发展家庭教育、维权服务、心理咨询、家政服务等志愿服务队伍,广泛调动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提供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妇女健康行动,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保健水平。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妇女文体健身团队、全区17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广场舞队、秧歌队,引导农村留守妇女积极参加文明、健康、向上的方体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进一步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的思考

由于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所以目前我区在关爱留守妇女儿童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基层妇联应发挥优势,做实做好留守妇女儿童工作。

1、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文化设施缺乏,全区没有一所专门的“留守儿童之家”,所有的儿童之家是依赖乡村图书馆和妇女之家开展活动的,乡村少年宫仅建立在乡镇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镇区学校,大部分边远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享受不到。政府需加大投入力度,定点建立留守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大多比较差,很多学习没有寄宿条件,这样使得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老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食宿便利,使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生活成长,以对缺少的家庭教育予以补偿,让留守儿童在同龄群体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同时也便于对其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减少留守儿童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2、了解实情,把握需求,增强留守妇女儿童关爱的针对性。乡镇妇联组织要发挥村妇代会作用,对本村留守妇女和儿童尤其贫困留守妇女儿童逐户进行全面摸查,登记造册,切实掌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留守妇女和儿童信息库,通过加强对留守妇女儿童的动态管理,及时了解和解决这些家庭面临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将惠民好政策宣传出去,提供投资少、见效快的相关致富项目,使务工人员可以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从而减少留守妇女儿童的数量,进一步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针对大多数留守妇女创业缺少资金、项目的实际情况,加大信贷助推、岗位助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力度,增加留守妇女创业就业机会,促进留守家庭关系稳定。

3.创新活动载体,发挥阵地职能。充分发挥妇女阵地的作用,拓展实施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的载体和平台。要充分发挥农村女委员、妇代会主任的作用,利用广泛覆盖的“妇女之家”、“维权服务站”,对留守妇女儿童加强教育引导,面向留守妇女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帮助留守妇女提高身心素质,增强致富本领;要深化对留守妇女儿童的维权服务,充分利用妇联组织的健康婚姻大讲堂等活动,对留守妇女进行心理情绪疏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等,切实加强对她们的人文关怀;要通过各种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让留守妇女儿童积极参与进来,搭建活动平台,丰富留守妇女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4、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健全留守妇女儿童关爱体系。要把热心公益事业、乐于服务他人的巾帼志愿者组织发动起来,定期走访慰问留守妇女儿童家庭,进行情感关爱、行动帮扶等;探索建立农村妇女互助小组,在留守妇女集中的地方,成立互助组,让她们生产上互帮、生活上互助,心理上共慰;组织村妇代会主任、妇代会成员、妇女代表、致富女能手、种养殖大户等对生活贫困和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留守妇女和家庭进行定点、重点帮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当下妇女儿童工作调研建议 篇七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批农村男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妇女已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主体。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妇女的现状

1、农村妇女已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主体。目前,多数农村妇女因为产业结构调解、社会角色分工,决定她们不能走出家门,只能留在家里务农,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从我镇的情况来看,目前,农村妇女大约占农业劳动力的55%以上,农村妇女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

2、农村妇女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一方面,她们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利用自身优势,在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行业大显身手,妇女致富能手日渐增多。另一方面,她们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重要承担者。农村老人的赡养、儿童的抚养、家庭的整洁主要靠妇女,邻里关系的协调程度直接取决于妇女,农村文化宣传活动对象也主要是妇女。

3、农村妇女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一是在校接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许多妇女具有了初中文化程度,不少妇女还具有了高中、中专甚至大专文化程度。二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妇女接受社会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通过看电视、书刊、参加科技培训、外出务工等,一大批妇女增长了知识,转变了观念。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她们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4、农村妇女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随着妇女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妇女已逐步地参与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和多方面的村务管理之中,参政比例逐年提高。以**镇为例,全镇现有村干部共206人,其中女干部61人,占29.6%,比上届提高6.5%;第四届镇人大代表共83人,其中女代表16人,占19.3%,与上届相比高2.3%;第四届镇党代表129人,其中女代表26人,占20%,比上届高出2.5%。

二、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1、观念还有待转变。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农民,目前,有的妇女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把个人生活幸福寄托在丈夫、子女身上,缺乏自我意识,自愿地扮演着从属的角色;有的安于现状,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不求发展、不思进取,这些思想和观念都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2、身体健康不能得到好的保障。近年来,虽然农村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与提高,但仍有大部分女性患了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因受条件限制未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以错失了最佳治疗机会,以致使乳腺癌、子宫癌等女性“杀手”呈上升态势,给农村妇女、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

3、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女性相对农村男性,在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等方面都相对偏低。同时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的机会都相对男性少,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水平低,使很多女性只能从事常规农业生产,有些难度的工作无法胜任,更影响了妇女创业。

4、市场信息缺乏、生产资金不足。在调查中农村妇女反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信息和资金。致富信息主要来源于“人家种什么,咱种什么”,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致使农村妇女发展经济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多妇女反映在生产经营中缺乏周转资金,贷款难,使扩大生产和经营能力非常受限,难以形成大的规模。由于资金、技术、生产销售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劳动力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5、缺乏社会支持,村务管理参与程度低。受几千年封建陋习的影响,在社会上还存在着歧视女性现象,女性参政或创业常常受到打击和嘲讽。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大多数人认为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是男人的事,与妇女无关,造成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女性进两委的比例很低。在我镇55个行政村中,村两委班子中有女性的仅占21.2%,而且基本上是村妇代会主任兼支委,女支部书记、女村长仅有2名。

三、优化环境,提高素质,积极组织,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1、大力倡导男女平等,为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8.当下妇女儿童工作调研建议 篇八

一、基本情况

(一)政府重视,纳入规划。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认识,把实施两个规划作为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将两个规划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纳入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范围,纳入了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经费到位。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妇儿工委全委会,听取妇儿工委的工作汇报或专题研究妇女儿童工作,通过听取汇报或专题研究,及时解决妇女儿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发展部署。

(二)机构健全,经费到位。妇女儿童工作机构建设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妇女儿童工作调协机构(妇儿工委办公室)建设,二是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机构。目前,我市为妇儿工委办公室配备了1个人员编制,每年拨付3万元工作经费,健全的工作机构与充足的经费,确保了“有人做事,有钱干事”,保障妇女儿童工作落到了实处。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机构的建设方面,我市建立了多种形式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机构或机制,多角度、全方位地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如成立妇女儿童权益协调领导小组、妇女儿童投诉中心(站)、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反“家暴”投诉中心、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联席会议制度等。

(三)投入增大,加快发展。经费投入是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几年来,我市逐年加大了在这一方面的投入,且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2009年从全市妇女儿童事业经费支出情况看,教育、卫生、妇幼保健、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等经费是不断增加。据统计,2009年,全年卫生经费投入16001万元,比去年增长88.05%;妇幼保健经费407 万元,比去年增长186.6 %;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费1747万元,比去年增长18.2 %。

(四)广泛宣传,加大督查。为了促使“两规”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等内容,宣传覆盖率均在80%以上,使“两法”、“两规划”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市人大、政协也加大执法检查和督察的力度,及时开展对重大问题或疑难问题的调研工作,并提交有关妇女儿童工作的议案和提案。据统计,仅2009年提交的妇女儿童工作提案和议案分别达到26件和10件,在推动本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五)加强监测,促进达标。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妇儿工委办室的协调督导与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妇儿发展规划可量化监测的目标总体达标状况良好。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枣阳市妇女发展规划》六大领域29项主要指标与2010年的终期目标相对照,已有25项目标提前或超过2010年终期目标要求,提前达标率为86.21%;《枣阳市儿童发展规划》四大领域中的23项主要指标与2010年的终期目标相对照,已有21项目标提前或超过2010年终期目标要求,提前达标率为91.3%。通过对妇女发展规划六大领域和儿童发展规划四大领域可量化指标的达标率比较发现,目前还有几项可量化指标没有达标。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参政与环境等领域。如:农村改水受益率、自来水普及率等指标还没有达标。各领域达标情况具体如下:

1.妇女就业率达到规划目标。针对妇女就业问题,我市积极采取各种推进措施,增加就业机会,消除就业上对女性的歧视。据统计,2009然后,我市的女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

员的比例已达到42.3%,超过了规划的目标值。

2、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指标大部分指标已达标。在妇女参政的10个主要指标中,有9项指标达已达标,还有1项没有达标(市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中没有配备女干部)。

3.妇女儿童教育指标普遍提前达到规划目标。全市妇女儿童教育各类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达标值。2009年,学前教育的毛入学率为99 %;比上年增长1.02 %,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 %、小学五年巩固率100 %;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100%、初中三年的巩固率99 %;高中学生毛入学率83.5%,比上年提高了0.58 个百分点。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面的扩大,民众受教程度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有所提升。2009年,我市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年,比上年提升 0.1个百分点;青壮年识字率、成人识字率分别继续保持99.93 %、99.2%的较高水平。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4、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水平显著提高。几年来,我市在 “降消”项目、“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以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的促进下,农村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大幅度提高、孕产妇死亡率的显著降低。2009年,我市产妇住院分娩率99.7%,农村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22‰、10.91‰;均比上年略有下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99.86%、99.65%、99.71%、99.49%、99.89%;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0.45%;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2009年为10万分之21.91,以上重点指标均已达到规划标准。

5.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不断加强。近年来,我们以市、镇、村三级网络为依托,为全市广大妇女儿童服务,积极为贫困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政法部门不断加大对各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有效地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6.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近年来,我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妇女生存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卫生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农村安全饮水人口覆盖率有小幅度提高。2009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79.52 %,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普及率达到47.51 %,比上年上升5.75 个百分点;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9年,全市污水处理率81.27 %,比上年提高10.27 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连续二年保持89 %较高水平;城镇社区服务设施63个、便民利民网点数19个,同比持平。广播人口、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4%、97.98%。但农村改水受益率、自来水普及率与达标值有一定的差距。

二、存在的问题

1.女性就业难、就业歧视、劳动权益受损等现象依然存在。从调查情况看,虽然我市女性就业人口占整个就业人口的比例已达到40%的目标值,但城市女性从业的比例仍然偏低,特别是近两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现象有所回升,女性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困难;一些私营民营企业女职工、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特殊劳动保护还没有落实到位,女职工的劳动权益还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

2、妇女儿童教育仍有薄弱环节。从规划指标完成情况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指标已经提前达标。目前学前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如:幼儿园布局不甚合理,公办幼儿园数量相对偏少,民办幼儿园管理水平不高,幼儿园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高中教育由于受升学人数的限制,致使一部分未成年人(15岁左右)提前分流至职业学校甚至流向社会,失去在高中享受全面教育的机会;城乡儿童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凸现。这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对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妇女儿童健康面临新挑战。目前,虽然我市在妇女健康领域的各项主要指标均已提前达标,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两规划”所设置的生育健康指标之外,我市妇女健康正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如:农村妇女妇科病发病率较高;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相对滞后,基

层医疗人才匮乏,医疗设备落后,服务的可及性较差,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妇女对医疗服务的利用。

5.妇女儿童权益仍需保障。近年来,虽然我市在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个别地方、个别领域,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因此对儿童的保护、对妇女的法律援助和社会救助等工作仍需加强。

6.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仍不理想。妇女儿童的自然生存环境距规划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两规”目标要求到2010农村安全饮用水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5%,而目前我市安全饮用水指标还没有达标(47.51%);妇女儿童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制度性环境还不够理想,歧视女性的现象在个别领域仍然存在,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享受社会保障的水平还较低;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与特殊困境妇女的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够完善,在享受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不同女性群体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不利于女性的和谐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两规”颁布实施9年来,在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下,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市妇儿工委及其办公室的协调推动下,“两规”实施情况总体态势良好,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重点领域的主要指标已基本达标。但是,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两规”中还有一些指标的达标情况与规划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目前距离 “两规”终期评估仅剩半年时间,为了促进没有达标的指标按期达标,特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与妇儿工委领导要进一步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认真分析 “两规”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落实领导责任,加强协调与监督;各成员单位要认真梳理自身承担的达标情况,进一步理清哪些指标已经达标,哪些指标接近达标,哪些指标有望达标,哪些指标难以达标,并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和差距。对没有完成的指标要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与措施,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措施、明确要求,特别是要提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意识,扎实推进达标工作。

2、加大力度,重点攻克。对于一些需要资金投入的才能完成的重点指标或努力一把将能预期达到指标,可采取多种举措重点推进。一种方式是各级政府要将没有完成的重点指标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点攻克;另一种方式是设立专项经费,以项目的形式重点实施推进;另外,各级妇儿工委及成员单位也可根据各自实际开拓创新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努力推进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各项指标如期达标。

3.整合资源,集中推进。对于一些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才能完成的指标,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要做好各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加强合作与沟通,形成强大合力,共同集中推进“两规”重点指标的达标工作。

9.当下妇女儿童工作调研建议 篇九

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情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纵观全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劳务输出历经,农村劳动力外出寻求稳定的易地就业,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轨时期不可阻档也阻档不住的现实问题,这是适者生存,实现人口合理流动的大趋势。对各级人民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怎么样稳定这支浩浩荡荡的劳务外出大军,稳定社会,为他们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和谐社会建设营迁良好的氛围,同时加快我县“三个三分之一”发展目标的建设进程,顺利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等一些问题的出现,这是社会的必然,也是正常现象。只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这一问题就能很好解决,若不管不问,势必会引起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管理工作,在县委、政府“三个三分之一”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农民增收,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行政推动、政策驱动、宣传发动、服务促动、培训拉动、能人带动、中介助动、部门联动的“八动”方法,移输出工作,大幅度提升劳务经济收入,实现人口的合理流动,寻求稳定易地就业。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情况

一是要树立“大开发、大转移、大发展”的思想,理清发展思路,确定“三个三分之一”发展战略,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截止2007年7月,全县外出务工达3个月以上的务工人数近32万人以上。其中,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4.12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37%。1至6月,创劳务总收入14亿元,到年底,全县农村外出劳动力所创劳务总收入将再次突破20亿元大关,劳务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以上。

全县2007年1至7月,共组织培训91期,培训涉及家政服务、土木工程、电子、计算机运用、驾驶与维修、电焊、厨师等15个专业,培训农村劳动力6871人,培训后转移农村劳动力5978人,培训转移输出率达到87%。

(二)外出农村劳动力分布情况

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地区: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分布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全国每个县市都有镇雄农民工就业。据统计,在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和省内各条高等级公路线上务工的农村要占全县外出务工总劳动力的60%左右,尤其是在浙江省、福建省务工者居多。

(三)农村劳动力外出人员构成情况

在全县农村劳动力外出中,夫妇双方外出的占外出务工

在我县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中,在家的留守妇女苦于没有办法外出,要在家里承担着农村妇女应尽的责任:抚、培养子女,照顾老人。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家留守妇女发出了“我也要外出打工”的呼喊。在这些留守妇女家庭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生产、生活相对稳定,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家庭稳定的问题。在我县24万多外出农村劳动力中,留守妇女所占比例为50%左右,近8万名妇女承担着整个家庭的责任。其中还有8%的留守人员是留守男人。在这群留守男人中,家庭情况就不太看好,子女上学等问题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儿童成绩一度下降者居多。

(六)留守儿童情况

1、留守儿童数:全县外出实现稳定就业的24万农村劳动力中,留守在家18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子女数占18岁以下农村劳动力子女数的37%,近22万人。夫妇单方外出就业留守在家18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子女数为12.98万人以上;夫妇双方共同外出就业的留守在家18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子女数近9.02万人。在全县34万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数接近13万(注:除城市人口的学生数近1万)。

2、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在夫妇双方全部外出就业留守在家的18岁以下的9.02万农村劳动力子女中,由爷爷、奶奶负责监护的近7万余人,由外公、外婆负责监护的近2万人。

3、留守儿童在家生活情况:在全县22万留守儿童中,95%以上的留守儿童生活有着落,基本能够享受到亲人的

外出打工,体验一下外面的生活。她们始终认为外面的世界多美好,不安心在家务工,承担应尽的责任,主要是不甘寂寞,外出心理迫切。一是少部分出现婚外恋的现象;二是大量参与赌钱;三是不严格管理子女,放纵自流。四是依附思想强,懒惰。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是心理不够;二是身心发展不平衡;三是性格怪;四是由于管理失控,导致一些不法行为的发生;五是早婚早恋现象较为突出;六是易发生强爆事件,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七是会出现一定的性骚扰。八是留守儿童在家承担着较重的家庭负担和劳动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儿童的正常健康发展;八是外出打工也成了留守儿童不上学读书的正当理由。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特别是青少年的犯罪率上升趋势较为突出。

三、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工作方面,主要做了的工作:

(一)留守老人方面:一是将农村劳动力全家外出,家庭负担较重的在家留守老人作为农村低保对象予以补助;二是各乡镇、村组组织在家劳动力组成助耕队,帮助其种地,减轻家庭劳动负担;三是鼓励夫妇双方外出的农村力将子女一起带到务工点就学,减轻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

(二)留守妇女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外出打工的回乡经济,创办企业实体,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在家留守妇女就业问

10.进城务工妇女生存情况调研建议 篇十

一、总体评价

1、进城

务工妇女保持了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进城务工妇女大多数为年轻人,她们从农村来到开放的城市,思想观念、生存标准、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她们在不断学习新鲜事物,接受现代观念的同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优良传统,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她们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2、进城务工妇女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们多数从事餐饮、服务、保姆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有一部分在城里出早市、摆摊床等工作,其就业形式多为雇工,只有极少数从事经营管理和技术工作,工作极为艰苦。但她们普遍珍惜工作机会,以其诚实肯干、任劳任怨的良好品德,获得了用工单位或雇主的青睐,很多人逐步在城市站住了脚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她们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3、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大多数进城务工妇女对自己当前的工作生活状况满意或比较满意;不少人希望自己成为城里人,几乎100%的希望自己子女成为城里人。

4、进城务工妇女勤劳致富的愿望强烈。许多农村妇女都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纷纷进城务工,她们打工主要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动一轮滚动方式进城。她们进城务工的目的是为了多挣钱,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她们克服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怀着改变命运的强烈冲动,以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自己也为社会和城市创造财富。她们中有一部分通过在城里打工积攒了一些资金,学会了一技之长,或回乡创业或在城里立住了足,这些都进一步刺激了农村妇女外出务工以脱贫致富的愿望。

二、存在的问题

1、忙于生计,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关注理解不够。有的进城务工妇女长年不看或看不到电视报纸,没有机会参加正规会议学习,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存在村社鞭长莫及,社区管不了,企业和雇主不重视,本人没精力,导致出现宣传的真空地带,有的甚至滋生了无政府主义思想。

2、社交圈窄,精神生活相对贫乏。进城务工妇女由于步入城市时间较短,以及工作、生活范围较小等因素,她们的社会交际圈狭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她们经常交往的多数是同单位的打工姐妹,个别的与同乡相联系,这就注定了她们获取社会信息的渠道非常狭窄,制约和影响着她们自身的发展,阻碍着她们融入周边环境,感觉自己是城外人。加上较低的工资收入,生活处于贫困化的边缘,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精神生活相对贫乏。

3、普遍缺乏安全感、稳定感。一是工作不好找。她们就业几乎全是通过老乡介绍或个人寻找,政府劳务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多,到职业中介去又普遍担心上当。二是收入太低。据调查,在城区餐馆服务员月收入450元左右,保姆400元左右,如果不管吃住,扣除生活成本后所剩不多,更谈不上购买住房了,所以大多数住的是单位集体宿舍。即使如此低的工资也经常被用工单位欠薪、骗薪。三是工作强度大。餐饮服务员一月只能休息1-2天,商业服务员有的一天工作长达10-12小时,其他工种执行8小时工作制的也不多,有的企业或雇主以实行记件工资来迫使她们加班。四是没有社会保障。进城务工妇女最大的问题在于保险方面。一般所在单位只负责工伤事故方面,其它如生病之类的则由自己负责。因而导致许多进城务工妇女因治病而生活困难。只有少数正规单位愿与她们签订合同,很多私营企业或个体雇主千方百计以“农民工多是临时工”为由拒签合同。很少有企业或业主愿意为农民工买养老保险。特别是对医疗问题,农民工反映强烈,“小病靠拖、中病去治,大病等死”的情况普遍。五是政府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很多进城务工妇女遇到困难会去找亲戚朋友帮忙或忍气吞生声,而不是找政府相关部门;她们也很少参加当地党团和工会等组织。由于上述原因,进城务工妇女普遍存在焦虑感,对将来缺乏良好预期。

4、进城务工妇女依法维权意识淡薄。许多进城务工妇女不知道应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5、普遍存在离乡背井导致的家庭问题,心理负担重。进城务工妇女远离家乡到外工作,离开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有的甚至夫妻天各一方,她们既要辛勤的工作,又要操心留守父母,操心留守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有的家庭几年都难得团聚一次,出现父母无人赡养、孩子不能健康成长、夫妻关系不和睦等家庭问题,外出务工妇女心理负担重。

上一篇:获奖范文五百字下一篇:下半年四川省房地产经纪人《经纪实务》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