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地基基础的措施

2024-12-21

浅谈软地基基础的措施(精选2篇)

1.浅谈软地基基础的措施 篇一

1工程概况

JFE配套道路位于南沙新垦区,连接南沙快速路及灵新大道,为城市市政一级主干道,其地质特点为高含水率、高压缩性、低承载力的淤泥土层,经综合分析决定采用水泥搅拌樁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工程总量达65万延米。

该工程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桩径500mm,桩长13~18m,桩端穿越淤泥土层进入砂层0.5m以上,最大桩长为18m,复合地基设计承载力不小于120kPa,成桩体28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6 Mpa,水泥用量不小于55kg/m。

2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2.1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对其审查的核心是针对具体设计要求和本工程地质条件,形成一个操作性强的质量保证体系,避免套用一些固定模式而形成空洞条款。特别应将机台互检、班组交换及QC管理等内容具体化,使其真正成为确保工程质量、指导生产的操作规程。

2.2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

(1)检查进场桩机的型号、铭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年检时间及有效期等,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2)检查施工单位的场地平整情况,复测桩位的标签及桩机定位情况,确保桩位误差≦50mm;

(3)检查桩机上控制桩长的标记;

(4)检查水泥浆水灰比、喷浆压力、桩长、钻进速度、钻进工艺、喷浆时间等技术参数挂牌上机情况;

(5)检查所选用的水泥品种、标号、出厂合格证、准用证及复试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6)检查水泥浆集料桶体积,每次拌浆量的水和水泥的标记,实测输浆管长度、计算管内余浆量,确保注浆量准确;

(7)旋喷浆液前应做压气、压水、压浆试验,检查各部件各部位的密封性,一切正常后方可配浆,准备旋喷,保证连续施工。

2.3严格执行工艺性试桩

由于场地位置的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与搅拌桩的质量要求和施工工艺技术参数也不尽相同。因此,各机组均应根据初期工艺性试桩结果检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并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制定泵送时间、搅拌提升速度、复搅深度、喷浆压力、搅拌次数等指标,水灰比、水泥掺量及外加剂掺量应通过加固土室内试验进行检验。

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1控制喷浆量和搅拌均匀度

施工时应保持水泥定量不间断供应,控制好浆液的水灰比及稠度,配浆时必须过筛,过滤网眼应小于喷嘴直径,搅拌池槽)的浆液要经常搅动,不得出现沉淀;根据旋喷固结体的形状及桩身的均质性,调整喷嘴的旋转速度、提升速度、喷射压力和喷浆量;若因故停浆,则在搅拌机重新启动时将其下沉0.5m再继续制桩,以防止出现断桩;对易出现缩径的部位,应进行定位旋转喷射或复喷以扩大桩径。

为防止漏搅漏喷现象的发生,应建立班组自控制度,如实认真地填写班报表和供灰记录表,这是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施工原始报表应详尽完善、如实记录施工时间和工艺参数,完整反映施工全过程。各类原始报表均应由甲方和监理人员签证,质监部门予以复查认可后方可作为交工资料。

3.2控制合理桩长

深层搅拌桩施工中的最大难点是桩长的合理控制。本工程单桩承载力主要靠桩身进入粘土层lm来保证,由于持力层表面起伏较大,勘察钻孔间距过大,无法控制持力层与淤泥层的界面变化,因此全凭机手操作时的手感来控制会带来很大的随意性。本工程我们主要靠两个指标来指导和判断进入持力层的深度:①电流强度,淤泥层内预搅所耗电流较小,本工程一般仅30~40A,进入持力层后阻力增大,电流强度可增至60~70A;②下沉速度,搅拌机具在持力层内的下沉速度通常比淤泥层慢。我们在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收集勘察资料及己完工的搅拌桩长度、进入粘土层深度等资料,编制淤泥层底板等高线图,预定并检查每根桩的合理桩长;

(2)在班报表中及时准确地记录电流强度突变时的孔深及安培表读数,并自此孔深向下继续搅拌lm即可终搅;

(3)按班报表记载的搅拌下沉速度,根据下沉速度由快变慢的深度,检验终搅孔深和桩长是否满足入土要求。

3.3控制桩身垂直度

施工场地应力求平整,对悬挂在起吊设备上的搅拌机械,控制其两条轨道或链轮的高差≦150mm;对蜗轮蜗杆夹持方钻杆进行搅拌的机械,控制其底盘四边高差≦80mm。上述工作均应由班组自检后填入班报表中,监督员及现场监理人员不定时抽查后予以确认签字。

4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4.1检测控制

水泥搅拌的质量检测应严格按国家或地区有关技术标准进行,采用轻便触探、钻孔抽芯和载荷板试验等多种方法综合进行检测。其中,钻孔抽芯检测主要检测桩身完整性、桩身强度和桩底持力层,对轻便触探检测发现有质量问题或有疑问的桩,应进行重点检测;载荷板检测是直接检测复合地基载力,检测点数不少于总桩的0.5%,且每个单位工程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载荷板检测结果表明,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抽芯检测结果表明,桩身水泥土连续、结构完整、水泥土搅拌混合均匀、胶结良好(或基本良好),水泥土强度均大于设计要求的1.2MPa,持力层均为设计要求的粘土层。

4.2桩径、桩位偏差检查

桩基开挖后,由施工单位对桩径、桩位偏差进行全面检查,再报监理单位复核,并由质监部门进行抽查。各级检查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结束语

2.浅谈软地基基础的措施 篇二

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质量和特色.只有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改革,改革后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真正地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 者:贺琴 作者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100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关键词:教学 改进 高职教育

上一篇:中班室内健康说课稿下一篇:隧道施工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