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进校园(精选13篇)
1.非遗文化进校园 篇一
共建非遗传承基地 共育家乡教育之花
陇县东南镇牙科中心小学
校长
戚拴成尊敬的各位市县领导、各位非遗传承人、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柳绿花红的六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刚刚结束之际,我们牙科中心小学小学迎来了尊贵的客人,刚才县文化馆杨书记已向我们一一介绍。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以上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非遗传承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由学校优秀少先队员献上少先队员最珍贵的礼物——红领巾。
今天,宝鸡市非遗进校园活动荣临我校,是市县文化非遗部门领导、县教体局领导、镇教育组领导对我校的关心和厚爱,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各位传承老师亲临来校指导,是我们全体师生的荣幸,你们的到来将为我们传经送宝,为我们送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盛宴。
近年来,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非遗传承教育,学校的陇州社火脸谱绘制社团、剪纸社团、雕刻社团、编织社团是非遗传承的有力体现,杨秉权馆长多次来校指导陇州社火脸谱绘制社团工作,再次表示感谢!
今天我们的活动还包括市非遗中心向我们捐赠宝鸡市第一批和第二批非遗图典,在此我提前代表学校对市县文化非遗部门各位领导的善举表示衷心的感谢。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们的善举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极大的鼓舞和振奋了师生在非遗学习和传承以及学校社团活动方面的学习和工作激情。
各位老师,同学们,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就是保存了文化的命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失传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我们学校正是非遗文化传承的沃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守望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并肩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在此我对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在会后的非遗传承老师给我们讲授非遗知识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听讲;二是,在我校今后的陇州社火脸谱绘制社团、剪纸社团、雕刻社团、编织社团活动中,我们要把今天老师所讲的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三是,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传承,并不断地将其发扬光大!
最后,我再次代表学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传承老师给我们创造了今天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让我们接触更多的民间艺术,感受浓郁的家乡文化气息,认识更多的民间艺人,追随睿智的思想光芒。欢迎你们常来学校指导、做客。
谢谢大家!
2.非遗文化进校园 篇二
1 融入企业精神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融入企业文化,校园精神要融入企业精神。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办学宗旨、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文化传统、办学理念、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广大员工的共同追求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因而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与企业文化对接时,高职院校应以校企文化精神的融合为核心,注意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打造自己的精神文化特色。企业的精神文化有利于高职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校园精神文化。
我校是一所北京市属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畔,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方针,与戴姆勒、奔驰汽车、捷豹路虎、诺基亚、SMC(中国)有限公司、天坛生物、北一大隈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精神文化融入学校精神文化中。
SMC(中国)有限公司的企业经营宗旨是:“以一流的气动技术为工业自动化作出贡献,用温暖的心为全体员工的幸福生活作出贡献,用宽广的胸怀为社会的繁荣作出贡献”。我校则明确了适应首都区域经济以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国际化大企业和现代高端产业集群为主的特点,“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经济,融入京津冀,走出环渤海,与区域经济联动互动、融合发展,培养适应国际化大型企业和现代高端产业集群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与企业精神文化相呼应,为企业发展服务。SMC(中国)有限公司的企业作风是“诚实、正直、勤奋、向上”,我校秉承“求实、创新、厚德、重艺”的校训,1958年建校以来,已累计为北京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SMC(中国)有限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全员质量意识=最可靠的质量保证”,学校积极探索了“产学一体、实境再现、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设计课程体系,以教学设计为突破口,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现代优秀企业精神文化不断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同时更值得在校企合作中融入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以利于学校良好校园学习风气的形成,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培育人才。校园精神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交互渗透、融合,能够丰富高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体现出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教育文化特色、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2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是无法形成的,它需要通过模拟、仿真的企业生产环境,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建设和教学与管理全过程,在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中陶冶,以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对学生起到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完成从学生到面向就业岗位的准职业人的转变。
在校园建设中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入。构建全方位校园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格局,使校园与企业联合互动,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包括机制和体制。我校与大兴区、开发区及企业建立了“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运行机制,合作建设主要面向开发区的资讯中心、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人才调剂中心。通过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广泛开展对区域内企业及社区的信息、咨询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为企业和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服务,为企业人才需求、交流、调剂提供信息服务平台,以主动服务促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还要重视在校园内树立合作企业的标识,宣传合作企业的价值观、作风、经营方针,展示优秀企业的产品,在教室里张贴企业家经典言论,在橱窗中宣传学校成功创业的校友简介等。又如在学术研讨、学术讲座、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内容,更多地体现职业认知、情感、道德和技能等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建设企业文化教育基地。我校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统筹兼顾,系统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素养,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构建涉及教学、管理和服务各环节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设“学生创业中心”,建设企业文化教育基地,设立创新创业项目扶持基金等。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学习优秀企业的先进理念,与企业形成更多的共同语言;使企业文化提前介入、全面渗透,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练就职业素质。
3 构建企业管理文化
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管理部门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精心培植、倡导、塑造、弘扬的一种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先进理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企业管理侧重于效益、质量、诚信、责任、成本、纪律、纳期等观念,它体现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高职院校的管理侧重于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等观念,渗透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体现于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与活动之中。为了加强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地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提倡企业的管理作风,借鉴企业的管理制度,让企业管理文化进班级,进课堂。
将企业管理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中。在班级管理中,以企业的形式来管理班级,进校门即进企业,上课即上班,进实训基地即进车间,车间下设各管理部门,如人事部、外联部、生产部等,班主任是厂长或经理等,把自己班级当做企业来经营和管理。我校机械工程学院2009级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班,是康明斯公司订单班,实行了企业化管理方式,采用指纹考勤机记录出勤情况,每天刷7次,设有每天日考勤专栏,病事假学生姓名上墙,出勤由班级人事部负责;教室地面有明显标志,并划分不同区域,桌椅按画线定位摆放,地标、标签指示牌随处可见;饮水机、考勤栏、文件柜等,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划分责任区;教室每天设有值日生,每天消毒3次;教室中挂康明斯公司的介绍宣传板,“5S”宣传栏,标有“有电危险”的警示牌,学生的饮水杯摆放整齐。形成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班貌和诚信自律、积极向上的班风。学生定期到合作企业实习,平时养成的良好作风,在企业受到了欢迎,顶岗实习期间,该班学生被“订购”一空。实践再次证明,将企业管理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中,增强了高职生职业岗位意识,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为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有力保证。
将企业管理文化融入课堂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即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模式。(1)课程的设置。打破传统课程设置,实行项目化、模块式教学,开设应用文写作、礼仪、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指导等课程或活动。构建职业能力体系,按照构建满足“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专业生产技能”需要的三层次实训体系思路建设实践教学环境,在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兼顾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内容,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行为、心态和道德。(2)课程的目标。以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需求为依据,这就是我们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市场需求导向”,从文化的角度表述就是把“学校人”培养成满足企业需要的“企业人”。(3课程的内容。将企业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融入到课程中,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工作规范融入到课程中,与企业人员合作,共同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将校企融合的职教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落实到教学中,体现在教学环节上。(4)课程的模式。通过建立“工学结合”“体现教、学、训、做、评相融入”“以学生为主体”“实训场所即教学场所”“体现企业文化和现代化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的校企合作育人、双导师模式,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4 践行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行为习惯、待人接物、人际关系、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折射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的价值观。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理念和行为方式能否适应未来企业的要求,能否适应企业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创业都有着重要影响。要让学生在行动上有企业员工的行为,就要在理念上认同优秀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认同校企合作企业的理念、发展战略、企业精神;在思想上认同合作企业的企业作风、企业目标、企业经营宗旨、企业形象、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在行动上践行合作企业的行业准则、行为规范、成本意识、合作意识、时间意识、团队精神、注重仪表,具有忠于职守、严谨负责、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和精神。
我校数控实训基地实行了“5S”管理模式。首先成立了“5S”推行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企业化的管理流程、生产流程设置了生产车间、班组、设计与工艺、检验等部门,建立了“5S”管理制度,完成了“5S”手册的编制,从人员身份、设备设施、材料分类、工作方法、工作测评、安全规范等全方位实施了“5S”的定置、目视化管理,建设了一个真实的工厂环境,形成了“教学工厂”新机制,形成改善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做到规范标准上墙上板。学生统一穿上工作服、带上工具包、佩戴胸卡进车间上岗。同时加强对“员工”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职业和企业行为的认同感。5S管理模式的推行是校企合作、文化融合的创新实现形式。以“5S”为实训基地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形成了“教学工厂”新机制,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职业素质,为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引入企业文化,将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职业性的体现,有助于激发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动力,有助于高职院校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有助于企业对学校的认同;融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也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体现,必然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使职业教育真正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新的视角深入探析企业文化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创设新型育人环境,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洪,张俊茹.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在我校的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114.
3.非遗进校园的富阳实践 篇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更好地发挥各类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探索传承新机制,推进杭州市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2012年4月,区文广新局、区教育局在中小学启动了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创建工作,2012年下半年,区文创办、区文广新局、区教育局在职业高中启动非遗文化元素产业化平台建设。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已有越剧、剪纸、根雕、瓦刻、皮贴画、香袋、龙舞、孝道文化、竹纸文化、罗隐传说、鼓亭锣鼓、梅花锣鼓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12所学校得到有序传承,创建了12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变,与传统农耕文明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失,面临被现代化进程淹没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民间文化,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师徒制的传承方式,不仅数量少、成才慢,且知识结构窄、文化层次低,难以吸引到新鲜血液。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非遗保护和传承问题,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非遗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重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这一初衷决定了只有在青少年心中播下非遗保护的良好种子,构建非遗传承的长效机制,才是保护非遗最为深刻和有效的办法。而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一旦接触这些凝结着各民族生存智慧结晶和生命精神积淀的非遗文化时,会被它们丰富的形式、杰出的成就及意义非凡的内在价值所撼动,增强他们的探索和学习欲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正因如此,富阳区一些教育者很早就自觉地把非遗项目引进校园。比如,富春四小从2006年就开始探索如何将传统越剧表演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始了越剧传习活动,培育戏曲新苗。2009年,该校成为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3年被授予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先进集体。
非遗进校园的几种模式
近年来,富阳区在非遗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中,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即专业模式、课程模式、社团模式。
专业模式
职业高中突出非遗技能专业特色,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名师工作室是非遗技能传承的有效途径。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自2012年起在区文创办扶持下,投入60万元,建成了根雕传承人培养实训基地、根雕作品展示室、根雕产品生产工作室、根雕校外实习基地等一批教学基地。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学校实施“筑巢引凤”策略,建立名师工作室,招聘名师来校任教和传授技艺;另一方面选派本校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去参加师资培训,目前已建立起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团队。学校还和高校联合办学,实施3+2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习根雕的学生拓展发展空间。
课程模式
将非遗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堂,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这是富阳区非遗进校园的第二种模式。三桥小学以瓦刻作为教学传承项目,考虑到这一课程对操作要求较高的实际情况,课程从三年级开始进行,针对不同年级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设置不同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又逐渐提炼出了瓦刻教学的五种课型:实录汇聚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瓦刻欣赏和以作品展示为主的欣赏课、以基本技能练习为主的训练课、以专题拓展为主的创作课、参观学习的活动课和以装饰为主的整理课。
社团模式
学校成立各种非遗项目的社团,让学生们根据兴趣自由选择,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习得民间传统技艺。富阳区许多学校采用了成立社团传承非遗文化的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富春二小的剪纸社团、富春七小的舞龙社团、城镇职高的香袋社团等,时常被邀请参加文化展示展演,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区组织的比赛活动与展示活动,或者去周边学校交流。
学校传承非遗的实践探索
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队伍等会使学校形成自己独特的学风和学习氛围。在创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实践中,学校从引入何种非遗项目、达成何种目标、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师资队伍、如何编写非遗教材等方面都应进行深入探索。
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在设置非遗项目时首先要考虑它的育人功能。富阳区城镇职高引进的非遗项目是香囊制作技艺,学校提出“小香囊,大产业”的目标,成立了“香囊技艺传承与产业化建设联合体”,融入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医药、电子商务、金融事务四个专业,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实践,对学生进行文化创意思维能力、创新设计、制作技艺、市场营销策略特别是网络营销、成本核算等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除了传授现代化知识外,学校还通过香囊这一载体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认识到非遗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形成传承和保护非遗的积极态度,最终转化为自觉传承和保护非遗的行为。
纳入课程建设
开发和设置非遗教育课程是实现学校非遗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富春四小在开展“越剧艺术进课堂”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进行渗透。在学校音乐课中加入了越剧学唱、赏析的内容;美术课中,也加入了越剧服饰欣赏,戏曲头饰欣赏、设计、制作等内容。在各个有关越剧的课堂教学中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学反思各个环节的认真落实,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越剧教育中来,了解越剧、欣赏越剧、表演越剧,从而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艺术素养。另一方面,富春四小将越剧特长生组建成社团,形成梯队,系统学习越剧表演的“四功五法”,通过越剧专业演员进行教授,确保了传承活动的专业性。
组建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和质量决定着学校非遗教育传承和保护的成败。富阳非遗项目传承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非遗相关知识的在岗培训,纷纷将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聘为学校荣誉教师,让其在学校实施非遗教育并且培训在岗教师。富春二小把学习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纳入正常的美术课教学之中。从一年级开始,分年级、分学期确定学习内容,并将学习剪纸的成绩纳入学生美术成绩考核。学校聘请了剪纸传承人每周三下午到校给剪纸社团教授剪纸课,两名美术老师也参与学习。传承人已经在学校授课三年,两名美术老师本身就有很好的美术功底,经过传承人的指导,早已驾轻就熟,可以自己创作剪纸作品,并胜任学校的剪纸教学。富阳区12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都有非遗传承人担任荣誉教师,学校有专职教师从事非遗教育,组建了一支非遗教育的专兼职队伍。
编写非遗教材
教材是学科的支撑,是学科内容的载体。12所学校在非遗传承教学实践基础上,都编写了校本教材,为非遗教育的持久性发展打下基础。以三桥小学校本课程《瓦刻》为例,教材主要以美术学科为基础,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分上下两册,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强调:创设文化情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注重环境建设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能让儿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中不知不觉习得相关知识经验。走进富春二小,满眼都是红红的剪纸作品。校方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要营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精神家园和育人环境,而喜庆的剪纸艺术就能承载这一重任。优秀剪纸作品装框上墙,布置于教室、走廊、橱窗、教师办公室等环境中,学生可以时刻浸染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
4.非遗文化进校园 篇四
2016.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培养、激发我校师生关注、学习、传承优秀的本土民间文化艺术的喜爱和热情,深化校园文化艺术生活,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主题,在继承、保护好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广大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经研究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
长:周国华
副组长:明志华、沙国建、徐钊
组
员:夏铁军、石磊、万延庆、吴鹏及各班主任。
三、活动目标:
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校营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固原市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在此基础上,总结推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四、活动内容: 推广太极拳
五、活动对象:
全体老师、全校3-6年级学生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4-5月份)
在原有学校运动项目推进成果的基础上,由教导处、少先队、体育组联合围绕“太极拳进校园”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晨会等阵地,向全体师生宣传太极拳健身、推广的好处,并告知学校活动计划,从思想上做好非遗进校园的准备。
召开班主任和相关负责人会议,举行“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邀请镇关心下一代领导和教管中心相关领导到会作指示,体育组万主任带领大家学习活动方案。
少先队拟“致家长的一份信”告知学校方案,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第二阶段:实施推广(5月-10月)
1.组织班主任在体育组的带领下,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2.各班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利用大课间活动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选出每班4人左右,为班级领头羊,课间先行练打太极拳。
3.利用放学后和双休日的少年宫活动时间,开设专门少年宫活动项目,对各班精英选手进行培训,提高太极拳练打韵味。
4.各班精英选手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带领班级全体学生练打,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邀请社会专业人士来校指导,纠正动作,完善拳法。在本校周边有社会人士开设太极拳训练班,邀请训练班的老师来校对全校师生进行指导,同时在少年宫活动时间,邀请其作为专业指导老师,参与少年宫活动的指导顾问。第三阶段:验收评比(11月-12月)
用比赛来促进各班练打进度,用比赛缩小班级与班级的水平的不平衡性。
1.班主任集体展示,所有3-6年级的老师进行表演展示,对班主任设参与奖。
2.组织评委组,对各班进行成果评比。在音乐声中3-6年级按照年级和班级顺序,逐个班级进场练打,从进场、队形、师生精神面貌、动作要求等方面进行打分评比,每个年级评比出一、二等奖若干名。颁发奖状和奖品。
3.结合家校共同体学校特色,邀请家长到校观摩。在学校操场和前花园内划分区域,音乐响起,各班由课间活动状态,进入准备练打太极拳状态,学生分散进行,动作一致,营造全校练打太极拳的浓郁氛围,让家长看到同学们的练打成果,提高办学满意度;同时对家长也是一个“非遗”传承教育。
4.在镇一年一度的半日开放活动中,将我校非遗进校园成果向全镇展示,以此推动太极拳在我校的推广发展。
5.在高年级组织学习更高层次的太极拳。第四阶段:常态推进(12月之后)
5.非遗文化进校园 篇五
陆 集 乡 吴 老 家 小 学
2014年09月 “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文化进课堂”
活动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有关安排,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省委的《意见》精神,我校从9月初起在校园内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文化进课堂”活动。学校把廉政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敬廉崇洁的启蒙教育奠定基础。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理想,自觉抵制来自社会、家庭等不良风气的侵蚀,增强反腐倡廉良好风气的形成是我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文化进课堂活动的主题,也是我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 园活动的工作方向与目标。结合我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文化进课堂活动的实际,现作如下总结:
一、组织机构健全,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吴修忠同志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吴华锋同志为副组长,负责 开展日常具体工作,主任、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文化进课堂活动教育。为使这项工作有序地在我校开展,活动领导小组拟定了工作计划,制定了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在注重“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文化进课堂”教育活动的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和原则性的同时,严格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正面引导。提倡科学的导向,以正面事例和正面说理为主,以先进和榜样的力量充实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在崇敬的氛围中通过增强认知能力和情感愉快地接受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实效。二是坚持健康向上。在教育内容的确定和方法形式的组织上,引导学生更多地看到和追求社会上光明和健康的方向,不让阴暗的东西过多的占据和影响教师及学生的心灵。
三是坚持循序渐进。充分体现渐进性和层次性,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坚持逐步递进,潜移默化,在长期的参与和教育中渗透。四是坚持整体协调。学校联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增强工作的协调机制,做到齐抓共管,各展所长,相互渗透,产生共鸣,形成整体合力,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文化进课堂”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各年龄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特点等实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科学规划,循序渐进,教趣结合,突出青少年廉洁教育,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相统一,在学校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
二、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为进一步深入落实《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廉政文化进课堂》的精神,切实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目的、意义宣传到位,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1、各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集中对全班同学进行敬廉崇洁启蒙宣传教育,同时,把相关活动的宣传落实到校会时间穿插进行。
崇廉尚洁启蒙教育包括理想、道德、劳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自尊自爱、廉洁奉公等教育,班主任把廉政意识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并注重渗透在学 科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各方面。一个主题活动、一次故事讲座、读一本廉政书籍、是班级开展廉政教育的形式,班 主任在教育中还明确提出“两不三结合一目标”。“两不”即廉洁教育不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不给学生增添额外的学习负担;“三结合”就是将廉洁教育与德 育教育、读本、学校资料三者,整合教育资源;“一目标”即通过廉洁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廉洁意识。
2、提高全体师生对社会中腐败现象的认识,提高师生们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警觉性。
3、在学校教职工例会上,学校领导组织教职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教师职业道德》《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就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必要性、意义进行了宣讲,并以相关事例阐述腐败行为给国家、给社会、给家庭带来的危害。
4、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文化进课堂”,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校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净化校园风气,营造尊师爱教爱生氛围。
5、在学校教师中开展“率先垂范、廉洁从教”主题教育,将活动与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组织学习廉政建设文章,重温教育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提炼一句“廉洁从教”格言;开展一次廉洁自律读书教育活动;看一部反腐倡廉影视;撰写一 篇教学心得或论文;班主任、思想品德教师上好一节廉政教育课;教研组办好一期廉政专刊等活动,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将廉洁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一 项重要内容,注重把廉洁教育始终贯穿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三、丰富多彩开展活动,全面渗透敬廉崇洁思想
1、开展敬廉崇洁书画展,在艺术作品渗透敬廉崇洁思想。
通过学校的大力宣传以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廉政文化进课堂方案》的意见,开展了以“树立廉洁之风,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学生书画活动。绘画教师指导同学们欣赏书法、漫画作品等,介绍艺术作品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揭示了社会中的不良之风气,不正之行为。
2、开展“廉洁伴我成长”“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民族精神代代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主题班会,活动中渗透敬廉崇洁思想。
为进一步深化敬廉崇洁主题,切实让敬廉崇洁思想深入到同学们心中,学校组织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进行了“廉洁伴我成长”“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 做起”“民族精神代代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会,同学积极参与,充分准备,以各种形式诠释了廉洁的意义,以身边人,身边事告诉大家,敬廉崇 洁应从我做起。
3、结合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加大共青团员敬廉崇思想的力度。共青团员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全校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敬廉崇洁教育,是纯洁团员思 想,为党输送后备军的必要措施。我校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同地,结合团委开展的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在广大团员青年中渗透“敬廉崇洁”思想,以自身为榜样,以自身为表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组织新团员进行尊老爱老和入团宣誓仪式活动。
4、各学科教学中,不同层次渗透敬廉崇洁思想。把敬廉崇洁思想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让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润物无声,在思 想中逐步渗透,在行为中逐步渗透,逐步完善我校的文明修身工程。如三年级把廉洁教育与书经典、诵经典活动有机结合,学生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熏染 中,人文素养获得提升,性情得以陶冶。有的班级还梳理整合中学语文、思想品德等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的廉洁教育内容,通过感受、交流讨论、“走进家乡的传统节日”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寓“廉政教育进校园”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我校将把此项活动列入学校议事议程中,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切切实实把一心为学生、一心为老师的工作主题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当中。
6.慈善文化进校园 篇六
关于小学阶段慈善教育的反思
对于什么是现代慈善观念,慈善如何融入日常生活,如何妥当地表达善意而不伤害别人的尊严,很多人还不懂得如何做,说明相关的教育还很不够。所以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参与社会的角度看,对孩子进行慈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国外的许多中小学,考试成绩并不是评估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公益活动的表现,也会被计入其综合素质评价。我们学校的慈善教育,应该把概念扩展到更大的“公益”层面,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志愿活动,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
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我国现行教育缺乏对于慈善的关注。以教育促发展,推进慈善事业的进步是必然选择。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在教育。
慈善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这个教育经历,赋予学生一套关于慈善的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让慈善成为每个人对社会尽责、与他人互助的一种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一种“人人可慈善”的慈善文化。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慈善作为社会美德和公民素质被广泛认同和崇尚.但是今天学校的慈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的慈善发展
中小学阶段开展慈善教育的意义:慈善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民众的慈善热情与行为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而民众的慈善热情和慈善积极性是需要培育、需要调动的。民众慈善精神培育及慈善热情调动的根本途径在教育。教育可以育化民众的慈善意识,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慈善教育从娃娃抓起”,只要有爱心,不到4岁的孩子也可以参与慈善,也可以从慈善中得到幸福。慈善活动不分年龄大小,慈善教育永远都不早。
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分爱足以体现集体的温暖。爱心的捐助是责任、也是义务,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爱,因为关爱而圣洁;心,因为感恩而永恒。
前段时间,我校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员助学献爱心”帮扶活动。我校每个党员帮扶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在这项活动中,我校启动了阳光工程,为每个学生买了一个书包,每位党员为结成对子的学生准备了生活、学习必需品。扶一株幼苗,蕴一份春光;助一名学童,赢一片希望。我们从这一捐赠活动中,从老师的殷切希望中,看到了爱心、关心和责任心,看到了同学们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因为有了爱,就有了希望,在爱的阳光的沐浴下,学生们在茁壮成长。我们深信,第四小学的受资助学生一定会心怀感恩
生活中总是不能一帆风顺,但爱心总能给失落的心灵以坚强的力量。慈善教育一定要浸透孩子内心,要让孩子从参与慈善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样慈善才能够真正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从小种下慈善的种子,未来的公民社会也就有了希望
几个误区
慈善教育重在慈善参与。我们推行的“慈善一元捐”活动倡导让孩子们自愿捐出一元钱,重要的不在于捐款的数量,而在于孩子们的参与。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做公益做慈善就是捐钱,如果自己并不富裕,似乎就没有了做慈善的条件。做慈善、做公益的方式有很多,捐款只是其中一种形式,慈善绝不等于捐钱。
我相信,如果孩子不断地参与此类的慈善活动,当她自己有钱可以支配的时候,她是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的。
有爱就有希望
几年来,学校把“慈善文化进校园”纳入德育教育管理中。我们认为,最重要是教孩子们明白什么是爱心,什么是慈善,引导他们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然后再在实践中培养学子的爱心。例如,学校组织了小义工队,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送关爱等。下一步,学校还将扩大慈善文化教育的范围,争取把活动铺开到社区,让孩子们到社区中奉献爱心 活动中我们注意到了感染和熏陶慈善文化,有爱心序曲、爱心歌曲、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剧场等单元,但总的来说,仍然是知识传授的模式。我特别希望慈善美德熏陶能以电影、动画片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进入校园。回忆起当时与学生一起看《妈妈让我再爱你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动、流泪,那是最好的道德教育。
开展了爱心义卖、日行一善、慈善捐助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慈善的力量。此外,该校还结合《慈善读本》的内容,在校内开展了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加深对慈善内涵的理解。
“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其实慈善就在我们身边。希望能培养学生们拥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谦逊、宽容感恩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慈善读本》。“通过阅读,学生们更加了解慈善的意义,把慈善的意识转化为行动,实践慈善。”此外,每个学科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渗透慈善文化教育。
尽管学习《慈善读本》只有三个月,但是学生的慈善意识正逐渐形成。近日,该校一年级学生梁家浩被确诊患上神经性母细胞瘤。得悉情况后,不少学生捐出了自己全部的零用钱。“同学的慈善热情高涨,而不少家长更是自发组织捐款,并亲自将善款送到医院。”
在主题班会上,学生们更自编自导自演与孝德、慈善有关的小品、相声,并制订一系列感恩计划加以实践,把意识转化为行动。“过去总觉得慈善就是名人捐款、作秀,但是现在发现原来我们也可以做慈善。”六年级学生衷蕾很有感触。她还记得班上有一位男同学每次都不愿意捐款,原因是他觉得捐款没意义。但是,这个学期学校组织的三次捐款,他却变得乐于捐助了。“因为她知道自己每一次捐助对别人来说都是雪中送炭,所以他改变了他的想法
自开展“日行一善、日读一书”爱心实践活动以来,三年级学生吴艺星几乎每天都会做一件好人好事,哪怕只是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等小事,“我希望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多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
学校号召学生们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把这些善心义举用纸笔记录下来,与同学和父母分享,从而达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慈善效应。学校决定每年定期组织学生慰问镇内的低保家庭老人和困难学生家庭。
”
携手慈善,共创和谐
在大力提倡和实践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今天,慈善文化的巨大作用在于教而化人,逐步引导人们乐善好施,从同情、怜悯、施舍出发,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对慈善价值观的认同,把帮助困难者视为一种社会责任,使贫者、难者、患者、残者、弱者得到物质的帮助和心灵的慰藉,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分享到人间的温暖。”
慈善文化的普及与深化正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薪火相传。一个负责任的学校,不仅在专业领域享有权威,更要践行社会公益。作为农村留守学校的典范,梅小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不忘肩负的社会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汇聚点滴的爱心与善行,已经清晰的勾勒出学校践行社会责任的发展格局,并将公益写入学校的灵魂,未来,梅小的公益事业将走的更远!夜空之所以灿烂,是因为有无数明星的闪烁点缀 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将爱心传递下去,让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开花,让爱在孩子们的生命里植根!让希望的种子在四小校园中生根、发芽,让充满爱心的花朵永远在四小校园中绽放!
回顾十年路
2006年7月,正式与北大附小建立手拉手学校关系 年九月,被省慈善总会授予慈善文化教育基地 2013年5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到校讲述慈善文化 2009年6月,二年级学生陈星受到各方捐款资助顺利完成心脏治疗手术继续就读
7.曲艺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 篇七
一、曲艺进校园成功的原因
以曲艺推广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校园起到如此理想的效果, 究其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曲艺作品当中, 包含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 通过曲艺, 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受众群体。如骆玉笙先生的京韵大鼓名段《丑末寅初》, 作品中有“打柴的樵夫就把 (这个) 高山上”“寺里隐着山僧, 僧在佛堂上”“农夫清晨早下地”等描写, 犹如一幅生动古朴的画卷。同时, 它的腔调流畅, 节奏活泼, 短句大腔搭配巧妙。从悠扬婉转的唱腔中, 使人们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其次, 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主力军。他们有兴趣爱好丰富、接受能力强、分布集中、互相之间交流广泛等特点。这使得曲艺在大学生人群中能得到快速、高效的传播。同时, 大学生的创新性使得传统曲艺在他们手中得到全新的释义, 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得到更好的发展。近年来, 大学生自己创作、改编的曲艺形式非常之多, 如相声、快板、评书等视频作品在网上得到很多关注。大学生用自己的智慧, 正真做到了知识与兴趣相结合。
第三, 曲艺本身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 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首先, 曲艺表演是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 生动活泼, 简练精辟并易于上口。其次, 由演员装扮成不同角色, 以“一人多角”的方式, 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其三, 曲艺表演的简便易行, 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 曲艺演员通常能够自己创作、表演。其四, 曲艺以说、唱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 因而它是诉诸于人们听觉的艺术。其五, 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和高超的摹仿力, 从而博得听众的欣赏。正是由于这些特点, 使得曲艺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 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第四, 各曲艺形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 在历朝历代艺人创作和改编中, 文本内容与表演形式都趋于成熟, 并不断与当代社会相联系, 使之更加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不断地筛选、净化, 精华部分愈加凸显, 使得传统曲艺在传播传统文化时, 更加的纯粹。
二、曲艺进校园成功的意义
曲艺进校园, 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措施, 对当今社会陶冶学生情操, 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 曲艺进校园对弘扬民族文化, 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义
中国曲艺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仍活跃在民间的曲艺品种有400个左右, 流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历史都超过了百年以上。如相声、评书、京韵大鼓、扬州清曲、东北大鼓、山东快书、快板书、锣鼓书、山东琴书、二人转、十不闲莲花落、宁波走书、凤阳花鼓等。其作品中包含大量的民族传统文化。例如《单刀会》, 在各类曲艺作品中都有所展示, 但每种曲艺表现的都不一样。太平歌词的平铺直叙、快板书惊险刺激、大鼓书扣人心弦、评书更是跌宕起伏, 险象环生。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不同曲种当中焕发出不同的色彩, 都源于中华民族的智慧, 是民族的象征。
(二) 曲艺进校园对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 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曲艺进校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自发性学习为导向, 取代枯燥的宣传讲课, 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多数地区成立基地, 进行定点宣传。而大学生自发组织的表演, 也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 提升大学生在艺术表演与美学鉴赏方面的能力。
(三) 曲艺进校园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存多样性艺术有重要意义
传统曲艺发展至今, 许多优秀的曲艺形式在流传发展过程中, 由于缺少理论支持, 缺少年轻一代的继承, 正逐步趋于灭亡。如东北大鼓、辽东皮影、凤阳花鼓等曲艺形式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硕果仅存的几位表演艺人多数已过古稀之年, 有的甚至已经到了耄耋之年, 仍在进行表演, 只为了这门艺术不会失传, 着实令人心酸。曲艺进校园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爱上这些曲艺形式。通过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与到曲艺理论的研究当中去, 保护艺术的多样性。
三、当前曲艺进校园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分析
(一) 曲艺进校园活动广度较好, 深度尚且不够
而今, 曲艺进校园活动已经陆续开展了多年, 很多高校都举办了相应的活动, 组建了相关社团, 并进行宣传。虽然如此, 但是曲艺进校园的深度明显不足。
首先, 没有实现多种曲艺共同进校。真正走进学生中的曲艺形式很稀少、单调。多数为语言类曲艺, 如评书、相声等。而伴奏性和说唱形式的曲艺种类则出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困境。
其次, 没有对受众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曲艺进入校园后, 只是成为“街谈巷议”的一件事, 没有发动大家去深入了解、学习曲艺。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曲艺进校园的效果。
(二) 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曲艺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现如今, 部分大学生认为, 传统曲艺只是百姓无聊解闷的方式, 下里巴人, 不登大雅之堂。这种思想不仅不正确, 而且阻碍曲艺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深广的传播。事实上, 传统曲艺注重作品的文学性与思想性, 其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蕴含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准则, 不仅能提升个人艺术修养, 还可以提高个人道德素养。
(三) 高科技通讯设备对传统曲艺的冲击
互联网虽然为曲艺的传播提供便捷, 但对学习者的筛选能力是一个考验, 高校中应有相应的教师或社团组织者对此加以良性的引导, 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曲艺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蕴含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认真贯彻落实弘扬传统文化政策, 实施曲艺进校园工作, 以曲艺为载体, 让传统文化推动新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十七大以来, 国家提出要大力保护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曲艺也以此为契机, 走进大学校园,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宣扬传统文化。曲艺进校园有着其独特的意义, 通过曲艺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是有效且持久的工作。
8.德孝文化进校园 篇八
从本期开始,我刊将陆续在本栏目选登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舜帝德孝文化优秀学生作品,这些作品将与省外以德孝文化为主题的作品进行同台PK,让学习德孝文化的星火升起在华夏各地。
运城是“百孝之首”舜帝的故里,是德孝文化的发源地。自2010年以来,运城市盐湖区充分发挥德孝文化资源优势,以“德政千秋、孝行天下”为主题的德孝文化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本地区形成了人心向善,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刊以此为契机,联合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委宣传部共同开展“日记展德行,孝举养习惯”主题德孝活动。让德孝文化走进校园,号召更多的小学生加入到学习德孝文化的洪流中来。广大小读者可以将自己或者身边的德孝故事汇集成文,投稿给我们,我们将择优在本栏目刊发,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的小作者作品进行交流互动。
“德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只因德为做事之本,孝为做事之基。“德孝”精神亦是一种中国人不可缺乏的精神。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弘扬德孝文化,争当文明少年。
“德”是什么?“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的小卖部里,买东西的人特别多,我挤到售票阿姨面前,说:“阿姨,我买一个面包,2元钱。”我递给阿姨5元钱,她给我找了钱,我便回教室了。到教室我数了数找回的零钱,1块,2块,3块,4块?明明是3元,怎么多了1元?我想一定是阿姨多找了1元。我跑到小卖部挤到阿姨跟前:“阿姨,我刚刚在这买东西,您多找了我1元钱。”说着便把钱递给了阿姨。出了门一位同学对我说“你傻呀,1块钱你自己拿上就行了,还还会去。”我说到“1块钱虽然少,但它里面包含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由此可知,行为品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是何等的重要。
什么是“孝?”“孝”指孝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所谓“孝”,就是恭敬、爱护、孝养父母。在父母辛勤工作回家后递上一杯热茶,这就是孝;一句工作“工作别太累”,一句“天冷了多加点衣服”,这就是孝;在校认真学习,不辜负他们的期望,这就是孝。
要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做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失去孝心,就如人失去心脏,只剩一具躯壳,失去了生命的价值,何谈一个充满意义的人生?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而我们作为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间不等人,莫等到“亲不在”时才去后悔,没有尽孝道,就只会留永远的歉疚在心头了。《论语》有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认为,这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最基本的品质。
“百善孝为先”,弘扬德孝文化,树立德孝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德孝文化传进校园。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城初中
9.企业文化进校园 篇九
一、成立领导小组,完善7S管理。即由海天学院总党支部书记张定华任组长,王灵玲为副组长,陈宇晓、娄用够、韩秀荣、刘玲燕、王?栋任组员的7S推行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策划海天学院7S管理的各项活动;准备各类宣传、教育;逐渐完善各区域的7S管理标准、管理流程;开展日常7S管理的检查,并为师生的7S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二、制作海天学院7S管理实施手册。由海天学院7S工作小组牵头,将7S管理从企业应用转变校园实践,并着手制作《海天学院7S管理实施手册》。让学生人手一本,在课余时间学习7S知识。
三、开展7S责任区申报。海天学院全体师生以个人或集体名义申报责任区,由生活纪检部、学习部、学生党员不定期的对各区域检查考核。对表现突出的评为海天学院7S之星;学期验收合格的,评为为7S示范点,并予以加分奖励。
四、全员参与,开展7S知识竞赛。知识竞赛每两个月开展一次,由7S工作小组事先提供题库,全体学生参与答题。答题结果将计入班级7S排行榜和个人成绩。
五、开展各项考核评奖活动。海天学院7S管理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不断深化,最终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素养的提升。7S工作
纳入教师综合考核和学生素质拓展银行考核,以激励为主,采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的方式,开展各项考核评奖活动。
10.廉洁文化进校园 篇十
——廉洁文化进校园
康马小学李福山
本学年,我校根据中央教育部、省及枣强县关于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实施意见,以及《枣强县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出廉洁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了我校政风行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 “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层面:抓思想认识,实现依法治校
我校成立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活动的开展,负责对廉政文化进校园任务的组织领导,学校“一把手”亲自抓(校长李福山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导赵希泉任副组长),落实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制订了我校“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活动方案。我们先后两次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认真学习和讨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要求每位行政都要深刻反省过去工作,查找不足和存在问题。
实施校务公开制度,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员工及社会人士的民主监督,树立学校新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深入开展我校“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关键举措。在每学期的总结会上,学校报帐员必须向全体教师及监督组机构汇报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做到公开透明,以更好地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了腐败,提高了办学效益和管理效率,切实做到了思想落实、组织落实和措施落实三到位。
每学年初,学校行政都要互签“廉洁自律承诺书”,然后由社区领导牵头,校长主持召开学校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会及民主生活会。学校廉正监督组成员及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会议。各位行政针对自己在本学年的工作情况做了详细报告,与会人员在听取了学校行政所作的报告后,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针对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总体形象、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以及领导个人的德、能、勤、绩、廉等综合素质进行总结分析对学校领导廉洁自律、现任岗位胜任度等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并共同制定了新学年的工作方案。
二、教师层面:抓师德教育,实现廉洁从教
我们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教育系统的师德师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认真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师德学习活动,并要求每位教师学习要有记录,有体会。让全体教师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提高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操,增强廉洁从教的职业意识。
(一)抓党员干部、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学校共有党员四位,其中支部组织委员一位,为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要求党员带头学习廉政文件,撰写心得体会,要求每一位党员对照党员的标准,汇报自己的阶段性工作和思想。在四川发生地震后,党员教师更是以实际行动,投身到献爱心的行列中,六位党员共上交特殊党费200元。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系列活动。
(二)抓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在教师的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抓师德师风的建设:督促教师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一身正气,廉洁教育。其次,我们还通过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教师评班子等活动,全面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再次,我们还开展了各种征文、演讲、书法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内化廉洁从教思想,重视教师的制度管理:
1、认真深入地学习并严格执行了《河北省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十条禁令》、《教师忌语40条》、《教师用语十提倡》、《教师自查、自省、自纠100问》;
2、重新修订了《康马小学教师管理制度》、《康马小学教师考勤制度》、《康马小学校务公开制度》、、《康马小学教师工作量化考评细则》、《班级“三评”量化考核评估细则》等,加强全员管理,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每位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都要进行量化考核评估,评出等级,不断完善和充实每位教师的个人师德师风成长档案袋,并存入学校档案管理。
3、每师每学期必看一本有关廉洁教育的书籍,写一篇心得体会;定期组
织教师观看“反腐倡廉”影视片,如《任长霞》、《凤凰琴》等宣传教育片,并组织观后谈心,谈体会;每师都会唱《清风正气歌》,并教学生唱廉洁歌谣。
4、深入广泛地进行了“社会评学校、学校评教师、教师评行政、教师评教师、学生评教师”五评活动,通过活动,每位教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积极进取、不甘落后,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师德水平大大提高了。每学年初,学校每位老师都要与学校签定“廉洁自律承诺书”及“安全工作责任书”,并在期末的民主生活会上对照学习。
5、每学期末都召开教师座谈会,肯定每位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贡献,然后每位教师总结反思自己一学期来的工作成绩,并谈谈自己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看法,确实地做到“民主管理”,也进一步净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行为。
6、每逢教师节或活动节日,我们都举行一些活动共同庆祝,并请相关领导参加,让老师在轻松的活动中净化心灵,和谐共进。特别是每年的教师节,通过表彰先进教师,为广大教师树立榜样,激发教师要在工作上当好排头兵。
三、学生层面:抓活动开展,实现人格塑造
“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学生也是主体。为了使廉洁意识深入到学生头脑中,我们把“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融入校园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具体开展了以下的一些活动:
1、开展主题班队活动。我校积极开展了以“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中我们要求选定廉洁主题,拟定好活动的方案,在自己的班级中开展相关的中队活动,在各班开展自行准备活动的基础上,我们邀请全校中队长到各班进行了班队活动观摩课。其次,我们还开展了廉洁文化的专题晨会课,要求各班集中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专门进行廉洁主题的晨会教育。通过大队部教师进行随机检查,使这项活动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其中庄秀芳老师执教的“尊廉崇诚”为主题的“欣赏自己”市级心理研讨观摩活动,获得专家们及参与人员很高的评价。翁月华老师执教的以节约资源为主题的“水土保持从我做起”市级研讨课也得到课题组较高的评价。
2、读故事、讲故事活动。在升旗仪式的宣传发动以后,我们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搜集自古以来名人的廉洁故事,读一读,体会一下,什么才叫廉洁,怎样的人才是廉洁的。并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课,进行故事会,宣传一些廉洁的人物形象。学校大队部还把大队委员搜集的一些名人廉洁故事、廉洁小童瑶发到了学校的网站上,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阅读这样的故事。在阅读故事的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故事选手,其中,五年级1班的学生郑垄钢同学代表街道参加了市里的“诚信”讲故事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3、读《廉洁教育读本》,写阅读体会。在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创建活动中,市教育局下发了一本《廉洁教育读本》,我们学校充分利用这本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并组织了读后感的征文比赛。在这次活动中,学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几乎都参与进来了,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成了文字与大家一起交流。其中一等奖的有9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5篇。(部分获奖作品)
4、做好学科渗透教育工作。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同层次渗透敬廉崇洁思想。如四年级语文有《散落的钞票》、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做诚实的好孩子”都有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把敬廉崇洁思想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让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润物无声,在思想中逐步渗透,在行为中逐步渗透,通过感受、交流、讨论等方式,加强了学生对清正廉洁品质的认识。
5、举行学生干部座谈会。我校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干部座谈会,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如“安全工作之我见”、“环保教育大家谈”、“进网吧好不好”、“我为班级添光彩”等一系列的座谈会,使学生从自我出发,从身边的人或事出发,谈谈自己的见解,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较为明显。
6.成立“家长学校”,并进行一次廉洁专题教育讲座。由校长李淑美为家长进行“学廉创廉”专题讲座,会后组织学生签订廉洁诚信承诺书,并给家长写一封廉政家信,共同制作亲子廉洁书签,提醒、督促家长以身作则,也使家长能及时对学校的廉政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本学期我们还邀请了
团中央中少部培训中心王坚教授给全校家长进行了专题讲座。
7、加强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行为评价、自我管理的能力,各班都认真贯彻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抓好“安全、卫生、纪律”常规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才观,树立环保意识、安全防范意识,使学生从讲文明、讲礼貌、讲纪律、讲道德,从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举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通过晨会对全校学生进行“诚实做人、清白做事、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勤俭节约”,从《温总理的棉衣说起》、《十个好习惯》、《学会感恩》、《不要吝惜掌声》、《知荣明耻学做人》等,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受到启发和教育。
8、开展 “小手牵大手”的系列教育主题活动,我们的活动内容很多:有“小眼睛盯大眼睛”活动;有以“廉洁”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有以“廉洁”为主题的《快乐阅读,热爱生活》读书节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反腐倡廉”影视片并进行廉正歌曲比赛活动;制订并分发 “廉洁倡议书”活动;在学生中开展“节约资源四个一”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做诚信少年,迎快乐新年”元旦庆祝等系列活动。学生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心灵之知”、“人事之理”和“高尚之德”,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四、加强教育宣传,力抓“学廉创廉”氛围
充分利用自有载体,如宣传橱窗、教室墙报、校园宣传牌、校园网等途径,积极宣传“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活动开展情况,并通过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营造全校师生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浓厚氛围,为活动开展创设有利环境。各主要责任人要积累活动各类资料,做好相关台账工作。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手抄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廉政文化,努力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每天通过红领巾广播站的宣传,把“廉洁”二字深入师生心里,将优秀传统文化、廉政文化真正地引入校园,升华师生素质,启迪全校师生都做一个公平、正义、勤俭、守信的好公民。只有我们自己做好
了,才能把这股“廉正之风”带到社会,带到各家各户。
五、今后工作思路
廉洁文化进校园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对照当初我们预定的方案,我们还有很多的任务要去完成,我们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大胆创新,把此项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下去,抓住一切可教育的机会,利用一切可教育的时间,扎扎实实地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着力营造 “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文化氛围。今后我们力争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1、加强学校宣传阵地的建设。由于学校资金的限制,在宣传布置方面受到经费投入的影响,宣传氛围不够浓厚。我们将尽力争取以做得更好。
2、继续取经,走出学校,走向社区及社会乃至各单位、各部门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再认真对照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
11.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选登 篇十一
“慈善”这个词随处可见,可你真正关注过它吗?这个暑假,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本书——《慈善读本》,看后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慈善读本》共分六个单元,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爱心故事、感人事迹,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关爱。主题活动(二)的标题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个主题向我们介绍了众所周知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她是一个盲人,看不见,听不到,但是她却自强不息,以顽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创作了一系列的著作。她还积极为残疾人造福,创立慈善机构。她是残疾人的楷模,也是我们的楷模。有时候我也会常常抱怨,今天的作业怎么这么多?今天的饭菜怎么又不好吃?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那么忙……可是当我读完海伦·凯勒的故事,我知道,我是一个健康的人,我多么幸福!我可以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我有爸爸妈妈疼,有老师同学爱,这难道还不够吗?我应该把这些抱怨化为感恩,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
可是我只是一个孩子,我可以做什么呢?
慈善,并非一定要轰轰烈烈。作为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结合自身条件去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温暖,这也是一种慈善。这样一来我想我已经在慈善的路上了。去年元旦的“校园跳蚤市场”上,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把家里的一些不穿的衣服拿到校园来,送给比我小的弟弟妹妹们;去年冬天一个雨夜,看见弄堂转角处一个卖红薯的爷爷,佝偻着身子缩在墙角,等待买主,我二话没说,跑回家,拿来了自己的储蓄罐,买了好多个大红薯,不光是想吃,也是希望这个爷爷今夜能早点儿回家;今年暑假,在妈妈的提议下,我和小伙伴结伴去广场卖矿泉水,妈妈说这是自己劳动所得,我可以自己安排这个钱,我想把这个钱攒起来,等到有需要的人,我可以帮助他。虽是一份小钱,但我想慈善不分大小,爱心不分贵贱,我也能尽我的一份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罗曼·罗兰曾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爱是一个无言的精灵,愿这个精灵伴随我们成长! ♡
指导老师:高卢燕
本文作者系绍兴市城北小学学生
12.非遗文化进校园 篇十二
一、教育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
近年来, 教育领域屡曝腐败丑闻, 不断地刷新我们的震惊程度。《人民网》的调查显示, 对“教育公平”专项投票中, 6166人最关心“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解决择校问题”, 占投票总数的22.26%;3981人最关心“杜绝教育乱收费, 治理教育腐败”, 占投票总数的14.37%。
随着教材出版行业竞争加剧, 收受“明暗回扣”已经成为教材采购部门的“潜规则”。不少人认为拿回扣是“正常的”, 不属于犯罪;也有的人分不清回扣中的“明扣”与“暗扣”的界限, 无论是“红包”还是“好处费”, 小到几百元, 多到几十万都敢分。要加强师德教育, 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的收费, 加强对高校科研、基建、物资采购等的监督, 促进教育政风、行风建设。
二、充分认识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 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将廉洁文化建设的教育面涵盖到高校运行的各个层面, 从严抓起, 立足于在高教领域形成浓郁的“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思想道德标准。
(二) 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腐败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 它的破坏性已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在“官场”之中, 在学术界、文艺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近年来, 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腐败习气已经侵入圣洁的高校校园, 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反腐倡廉意识教育, 将其渗透到学校各种相关的学科和开展的活动教育中去,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廉洁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三) “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实现廉洁教育的当务之急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国家的建设者。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廉现象”, 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之外, 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是原因之一。如果学校片面重视知识传授, 学生的文化水平可能有所保障, 但却付出了思想道德水平滞后甚至下降的代价。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谈到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变化发展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信仰;二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责任感;三是中国的下一代能否实现廉洁。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大学生中进行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 不仅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 更是一代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三、加强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方法和对策
(一) 要增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要突出重点, 大力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 将党风廉政教育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 纳入党委中心组和各级党组织学习计划。坚持利用干部学习班等形式, 举办党风廉政专题报告会,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师风, 把“依法治教、廉洁从教”贯穿师德教育始终;关注学生, 促进廉洁文化建设与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中, 树立廉洁文化教育从学生入手的理念, 把廉政文化融入学校活动中, 把诚信立人、廉洁奉公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
(二) 完善促进校园廉洁文化的制度机制
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关键。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廉洁文化教育的直接领导者和第一责任人, 领导班子是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实践者和组织者。党委书记和校长同各单位负责人要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把廉洁文化建设以责任书的形式明确, 层层抓好落实, 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工作要求、责任分解、量化考核纳入到责任书中, 要求各级干部深刻领会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细化落实。
(三) 大力推进校园廉洁文化的督促检查
高校在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中, 要始终坚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在每年年终单位负责人进行述职述廉, 对年度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和执行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测评, 并及时反馈测评结果, 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 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根据高校的实际, 要制定周密的督促检查方案, 坚持量化内容、创新方法、突出特色, 奖惩分明, 确保督查效果。在督促检查过程中, 对发现典型的人和事, 要加大宣传力度, 认真总结好的做法和新成效, 营造良好的廉洁文化进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利卿.新形势下廉洁文化进校园的例行思考[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年03期.
13.廉政文化进校园 篇十三
蔡顺朋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
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贪污和浪费,用民主制度保证廉政,加强执政党党风建设和反腐防变以及精兵简政、勤俭建国等内容。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坚持“廉政教育从小抓起,贴近教师和学生”的原则,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清白做人、规范做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具有“廉洁从政、勤俭办学”的意识,让全体学生树立“敬廉崇洁”的思想,做到自尊自爱、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每一次的校园活动我们都要提倡廉洁,不管是做什么活动都要从节约出发。廉政更需要操守。只有甘于清贫,洁身自好,才能勇立潮头,才能闯过金钱设下的险关。学校扩建工程,心底无私天地宽为工程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要坚持公开招投标,集体会办,共同研究,异地审计,拒绝单位的吃请,多个送礼人拒之门外。“公生明,廉生威”,在工作中以两袖清风的形象体现了对党的忠诚,表现了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廉政需要源泉,源泉来自高尚的人格,真挚的情感。当许多意志不坚定者倒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因此,要创新方法,优化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力求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在党员干部中应大力宣传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勇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先进典型。如:郑培民立志“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任长霞坚持执法为民、秉公办事,牛玉儒坚持做官不谋私利,一心只为老百姓,让学校党员干部学习他们心中装着群从,当好人民的公仆的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自觉防腐倡廉、拒腐防变。
拓宽渠道,深化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与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加强对党员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防止腐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营造一种“崇尚廉政”、“褒扬廉政”的新风尚。还应该完善制度,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规范化。
开辟廉洁教育园地,先进模人物形象、廉洁标语口号、张贴反腐倡廉宣传画,营造浓厚的从小讲廉洁的良好氛围。同时发表《反腐倡廉》的信,让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中,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还应重点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践行,组织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廉政社会、廉洁教育艺术节,廉洁教育的课本剧等,开展“廉洁主题辩论会”“廉洁诚信之星”评选,在动手动脑中接受廉洁教育,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行为。
每个党员勤奋工作,严于律已,自尊自爱、自信自重,提高自身素质,应做到奉公守法、诚实谦虚,坚持自己崇高的职业信念,光明磊落、用廉洁奉公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时时处处都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取不义之财,不索非法之财,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教育才能化作自觉的行动,使党员在自律和他律的双重作用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重操守、讲诚信,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群众投身于诚信建设之中,形成廉洁从教,人人思廉、人人讲廉、人人促廉的良好风尚。
“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深入人心,”成为了学校每一位领导和老师的自觉行为。
【非遗文化进校园】推荐阅读:
对联文化进校园09-11
县非遗文化进高校方案10-21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07-04
戏曲文化进校园 谭艺凡07-23
传统文化进校园演07-26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08-03
传统文化进校园论文08-28
廉洁文化进校园心得感悟10-28
“廉政文化进校园”倡议书08-22
廉政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