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

2024-07-22

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共10篇)

1.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 篇一

我国锅炉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发展

为《中国电力》50 周年庆应约而作!2006.10.8 中国电力》 周年庆应约而作!我国锅炉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国锅炉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发展

许传凯(西安热工研究院

[摘 要] 不同时期锅炉技术发展特点和运行现状的分析表明:分级送风低 NOX 燃烧技术和排烟脱硫脱硝装置将被普遍推广应用;对燃用 Vdaf>8%低挥发 分煤的大容量锅炉,研究并采用带双进双出磨煤机半直吹制粉系统的墙 式对冲和切圆燃烧锅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容量超临界锅炉的迅速 发展使我国电站锅炉的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加强高等级耐热钢 种的研发生产、制订大力鼓励采用国产材料和设备的政策是发展民族工 业的根本。[关键词] 关键词]

历史回顾

1.概述 五十年来,我国电力工业飞速发展,近二十年的发展更可谓突飞 猛进。相应的电站锅炉不 仅在数量上,技术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主力机 组仅是小容量 120t/h~230t/h、低参数 3.83MPa/cm、450℃的自然循环煤 粉锅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力机组为高温高压(7.8MPa14.7MPa,535℃~540℃)的 125MW 和 200MW 再热机组,并建造了一些 1000t/h 的 UP 型直流锅炉,同时也引进了一些 300MW 和 500MW 的低循环倍率锅炉,在燃 烧技术方面也发展了液态排渣炉和小型鼓泡流化床锅炉;1978 年成为一个 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加快了设备和技术的引进,300M W~600MW 亚临界(~18MPa、540℃)控制循环锅炉机组逐渐成为主力,设 计、制造、安装和运行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年[1];进入本世纪后,随着高速的经济发展、节约能源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火电机组进入了向 1000MW、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参数发展的新时期,其发展 速度之快和建设周期之短在世界上都是创记录的。到目前为止,在建与订 货的 1000MW、27.56MPa(26.25MPa)、605℃/603℃的机组达 18 台,正在计 划筹建中的尚有十余台,其中有二个厂的机组在年底即将投产,同样参数 运行现状 NOX 排放 超临界 周虹光 710032)的 600MW 超超临界机组也已有 8 台订货或在建,600MW、25.4MPa/571℃/5 69℃(541℃/569℃;545℃/545℃---)已投运和订货的超临界机组已有百 余台,并在不断的增加中。与此同时,还引进了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此 外,为保护环境和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几经修订,日趋严格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电除尘器的普遍应 用已使烟尘的排放浓度大大降低,可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由于对 SO2 和 N OX 排放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锅炉炉内低 NOX 燃烧技术,以及尾部排 烟的脱硫脱硝技术和装置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在大力推广应用之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建设不仅节约能源,也减少了 CO2、NOX 等温室气 体的排放。

2.直流锅炉的发展 与锅筒锅炉相比,直流锅炉具有节省钢材、启停时间短、能适用于各种容 量和参数的优点,更是超临界锅炉的唯一选择。我国直流锅炉的研究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 比较曲折的道路。早在 1958 年,当时的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就开始了直流 锅炉的研究,於 1959 年底建成了 12t/h、9.8MPa/510℃的拉姆辛式螺旋管圈 直流锅炉试验炉,通过多次试验解决了管间脉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由上海 锅炉厂设计制造了 220t/h 的直流锅炉,1968 年 10 月在上海杨树浦电厂投入 运行。1973 年 8 月我国首台 125MW 拉姆辛式直流锅炉在秦岭电厂投入运行。1975 年 9 月首台由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 300MW“UP”型燃煤直流锅炉在 姚孟电厂运行,并相继建造投运了同类锅炉达 19 台,运行经验表明由于锅炉 容量较小,炉膛周界相对较短,为保证水冷壁管内足够的质量流速,不得不 选用较小的管径 φ22×5.5,致使不能适应变压变负荷运行,常常引起水冷 壁爆管,为此,其中已有相当多的进行了改造。特别是姚孟电厂 1 号炉采用 了水动力具有正补偿特性的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屏技术,如能经受相对较长时 期变负菏运行安全性的考验,那么,它结构简单,设计、制造、安装、运行 维修方便的突出优点,将具有无与论比的生命力。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先后从德国、俄罗斯、瑞士等国引进了 300MW、500MW、600MW 的直流锅炉[1],并且超临界参数的锅炉居多,直到本世纪开始 采用引进技术制造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直流锅炉,主要型式是螺旋管圈的“П”型和塔式布置锅炉,以及带中间两级混合的垂直上升管屏“П”型布置锅炉。使我国直流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3.煤燃烧技术

3.1 液态排渣锅炉 我国电站锅炉以燃煤为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于煤种多变煤质 下降,特别是有些低 挥发分煤的结渣性较强,又因当时设计建造的炉膛相对较小,容积放热强度 和断面放热强度都比 较高,保证煤粉气流着火稳定性与防止炉膛水冷壁结渣相矛盾。而在世界范 围内又正好是液态排 渣炉发展的高潮,这种锅炉既能很好地解决上述矛盾,而且燃烧十分稳定、运行效率高、灰渣堆 放占地少、又易于综合利用,因此,在不少电厂掀起了固态排渣改为热 炉底液态排渣炉的热潮。由于对液态排渣炉的认识不足及这种改造的先天不 足,结果是无一例外地统统改回去,但也取得了液态排渣炉设计与运行的宝 贵经验。此后通过对捷克引进的 25MW 和 50MW 高温高压液态排渣锅炉大量的 现场试验研究,使国产 50mw 和 100mw 的无烟煤液态排渣锅炉机组顺利投产运 行。在这些机组的运行中出现了炉底积(析)铁、水冷壁管严重高温腐蚀(最 高达 0.3mm/kh)、尾部受热面堵灰腐蚀等液态排渣炉特有或突出的问题[2]。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成功地设计建造了 200MW 的无烟煤液态排渣锅炉机 组,首台于 1988 年 6 月投产,运行性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鉴于京津地区电 厂的贮灰场地严重不足,加之液态排渣锅炉灰渣综合利用方便的突出优点,从德国引进的 250MW 和 300MW 的“W”型火焰闭式液态排渣锅炉于 1998 年分 别在北京和天津投入运行。3.2 低挥发分煤的燃烧 对于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的燃烧,因其着火温度高,稳定性差,需要 较高的燃烧温度和较长的燃尽时间,较长时间来主要是采用液态排渣炉的燃 烧方式或在固态排渣炉水冷壁上敷设燃烧带、提高热风温度、采用中间贮仓 式热风送粉燃烧系统,在我国积累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4],诸如,白马 电厂的 200MW 无烟煤液态排渣锅炉(1988 年 6 月投产)和焦作电厂的 200MW 无烟煤锅炉机组(1979 年 11 月投产)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有了较 大的变化:首批国外引进的 350MW 级燃用贫煤和无烟煤的“W”形火焰锅炉于1990 年 8 月起先后在上安电厂、岳阳电厂和珞璜电厂投产,随后引起了“W” 形火焰锅炉热。研究表明其炉膛结构、燃烧器的结构布置和磨煤机制粉系统 的选型尚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5];自意大利引进的 320MW 燃用阳泉无烟煤、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半直吹式制粉系统的切园燃烧锅炉于 1991 年 5 月在大港 电厂投产,体现了半直吹制粉系统对低挥发分煤燃烧良好的适用性;自德国 B abcock 公司引进的 660MW 燃用低挥发分贫煤、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制 粉系统的墙式燃烧锅炉于 2002 年 6 月在德州电厂投产,虽因炉膛水冷壁敷设 的燃烧带过多而引起十分严重的结渣,不得不先后三次打掉大部分燃烧带,但仍显示了其对低挥发分煤燃烧的良好性能;国产 300MW 燃用低挥发分贫煤 和无烟煤、采用中间贮仓热风送粉切圆燃烧锅炉于 2003 年 4 月至 2004 年 9 月在纳雍一电厂 4 台全部投产,且运行良好,经与纳雍二电厂的“W”形火焰 锅炉相比,运行性能还要好一些,这些对“W”形火焰锅炉是个很大的挑战。3.3 燃烧器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电站锅炉除少数采用老的蜗壳式旋流燃烧 器外,全都采用直流 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为降低不投油低负荷稳燃负荷,在八十年代 掀起了多种新型燃烧 器热,诸如,钝体、夹心风、大速差、沙丘、犁形燃烧器等等,但十分遗憾 的是除个别仅存一些 外,几乎已全部销声匿迹。这是在我国现有体制下才能出现的一种浮燥现象,也是应该记取的 经验教训。九十年代起,同时各式各样的浓淡燃烧器在现役锅炉的改造中纷纷涌现,至今仍方兴未艾,尚宜用在恰当的场合,发挥预期的效果,并力求避免发生高温腐蚀或结渣等 不良后果。

3.4 流化床燃烧 通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燃用劣质煤小型鼓泡流化床锅炉(BFB)的 发展(最大蒸发量 为 130t/h),积累了流化床燃烧的经验,自八十年代起,我国自行研究与 开发了带不同形式分 离器的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CFB),主要是 35t/h、75t/h 和 120t/h,九十 年代开始引进了不同 流派的 CFB 锅炉,其中首台 410t/h 从芬兰引进的 Pyroflow 型 CFB 锅炉于 19 96 年 9 月投产。首 台国产 410t/h 的 CFB 锅炉于 2003 年 6 月在分宜电厂投产,首台国产 670t/h 的 CFB 锅炉也将 于年内在该厂投产。引进的 1025t/h 和国产化的 1025t/h 的 CFB 锅炉均于年 内分别在白马电厂和 开远电厂投产,使我国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单台容量和技术水平方面也在世 界上名列前茅。据不 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 50MW 及以上已投运的 CFB 锅炉已有 130 多台,总容量约为 1650MW。充分显示了 CFB 锅炉在燃用低发热量(<15MJ/kg)劣质煤、矸石、油页岩等 方面的适应性和低 NOX 排放(<200mg/m3)的优良性能,但其结构和运行操作复杂,维护检修工 作量大,运行效率 较低。在坑口电站,作为常规电站锅炉的必要补充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

3.5 低 NOX 燃烧技术 燃煤电站锅炉排烟中污染物的排放已受到严重的关注,研究表明空气分 级是既有效而成熟,也是投入较少而又便于实施的低 NOX 燃烧技术,在现役机组的改造中是大有 可为的。在九十年代 以后新建的锅炉普遍采用了成熟的低 NOX 燃烧器,大多还同时采用燃烧器上 部燃尽风(CCOFA)等炉内整体空气分级技术,近几年更有在适当降低炉膛容积与断面放热强度 的同时,采用分离燃 尽风(SOFA/AAP)技术,使运行中 NOX 的排放降低到 300mg/m3 以下,效果十 分显著。但对燃烧低 挥发分煤锅炉的低 NOX 效果尚须进一步研究提高。

3.6 点火装置 鉴于我国面临石油短缺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节约用油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经过多年的研究,等离子无油点火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在多台 600MW 的烟煤锅炉上采用,此外,各种小油枪(~500kg/h)与微油(~50kg/h)点 火装置也已在一些不同煤种的锅炉上得到应用,并显示了很大的发展和推广 应用前景。4.运行现状 5.4.1 褐煤锅炉

6.我国褐煤煤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东北主要是水分比较低的老 年褐煤,西南地区主要是高水分的褐煤。在东北的褐煤锅炉主要有三种,元宝 山电厂 1,2 号机组的塔式布置、风扇磨切圆燃烧锅炉;该厂 3 号炉的“П” 型布置、中速磨煤机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以及伊敏电厂的“T”型布置、风 扇磨煤机八角切圆燃烧锅炉。其中元宝山电厂的 2 号炉由于斯坦缪勒公司设 计的失误,经过长达 10 年的努力改进,于 2000 年 1 月达到 600MW 的铭牌出力。该厂 3 号炉是我国设计制造的,吸取了斯坦缪勒公司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获 得了较好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通过分级送风的改造,这两台锅炉的 NOX 排放已<450mg/m3。近年来 600MW 级的褐煤锅炉机组也在迅速增加之中,由 此也带动了大型风扇磨煤机的发展。在云南地区燃烧高水分褐煤锅炉的最大容量为 670t/h,即阳宗海电厂的 1,2 号锅炉,两台锅炉的结构特性与燃烧器有一定差别。但两台炉均运行正 常,锅炉效率为 87%~89%。4.2 烟煤锅炉 烟煤锅炉的炉型及燃烧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在切圆燃烧锅炉中,大多采 用“П”型布置,只 有姚孟电厂 3,4 号炉为塔式布置,盘山电厂的 1,2 号炉采用“T”型布置。曾 经相当突出的“П” 型布置锅炉炉膛出口烟气能 量偏差大的问题,现已解决,无论 600MW 还是 70 0MW 机组锅炉,由此 引起的高温受热面的超温爆管现象大大减少[6]。近几年投运的 600MW 亚临界 机组中,燃用强结渣 性的神华烟煤时,部分机组出现屏区受热面严重结渣,过热蒸汽温度偏低的 问题,研究认为与炉 内燃烧组织欠佳而导致火焰中心上移及炉膛结构设计有关,部分经验已在新 的大型超临界机组的设计中被应用。由于新建机组均采用了炉内低 NOX 燃烧技术,NOX 的排放已由 以前的~700mg/m3 下降到 400mg/m 以下,最低的已达 300mg/m 以下,最高热效率可达 94%,最 低不投油稳燃负荷可 达

30%BMCR。现代的墙式燃烧锅炉在我国电厂中的应用相对于切圆燃烧锅炉较晚,近年来增加得较多。绝大多数采用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布置方式,个别采用 前墙布置的燃烧方式。其中北仑港电厂的 3,4,5 号炉,由于石川岛播磨公司 对炉膛及锅筒内汽水分离装置设计缺陷,以及燃煤结渣性(较轻)与设计煤质(严重结渣性)的差异,导致过热汽温度太低,达不到额定值。不得不对燃烧 器的布置、过热器和省煤器的受热面及锅筒内的旋风子等作了重大的技术改 进,遂使机组能正常运行。扬州二电厂的 600MW 机组锅炉运行中过热器减温 水量过大,达 300t/h,不得不在炉膛内增设 42 只吹灰器。研究认为这与炉 膛及过热器受热面的设计布置不当有关。近几年投运的烟煤锅炉机组性能均比较好,特别是超临界机组不仅运行 效率高,而且 NOX 的排放也可达到 350mg/m3 或 300 mg/m3 以下,最低不投油稳 燃负荷可做到 30%BMCR。绥中电厂的两台 800MW 机组锅炉是 “T”型布置墙 式燃烧锅炉。制造厂对煤质特性作了认真的研究,并在设计中采纳了用户要 求增加炉膛高度 6m 的要求,选用了较低的炉膛容积放热强度(qv=84.33Kw/m)和较高的火焰高度 28.0m,并在炉膛内布置了足够多而又十分有效的水力吹 灰装置,运行正常,锅炉效率达到 91.9%,NOx=628mg/m3,当燃用结渣性比设 计煤种强的神府煤时,也能正常运行而不会发生炉膛水冷壁及屏过严重结渣。3 3利港电厂一期的两台 350MW 机组采用旋流燃烧器前墙布置的燃烧方式,运行虽属正常,但与燃用同类煤种的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布置的墙式燃烧 锅炉相比,锅炉效率较低,飞灰可燃物高,空气预热器漏风大,该炉的 NOx 排放浓度位居同类锅炉之首,平均为 1035mg/m3,最高达 1366mg/m3。笔者认 为[6],旋流燃烧器的着火燃烧相对独立,相互影响较少,煤粉气流的后期混 合较差,特别是当各燃烧器的风粉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均匀现象时,炉内会出 现局部区域严重缺风,而另有局部区域却风量大大过剩。若是前后墙对冲布 置时,由于前后火炬的碰撞,后期混合得以加强,这一现象将会得到大大改3 善;加上该炉炉膛容积放热强度过高(qv=166Kw/m),单只燃烧器功率偏高,燃烧器区域温度相对较高,这些也许正是造成该炉运行中用风需要较大、而 飞灰可燃物又较高、特别是 NOx 排放特高的原因。可见,前墙燃烧方式并不 可取。该厂二期的 3,4 号锅炉的设计和运行状况均有改进,但 NOx 排放仍超 过 700mg/m。烟煤锅炉中华能高碑店及杨柳青电厂分别从德国引进 250MW 及 300MW 机组 的双拱单阶梯“W”型闭式液态排渣锅炉。250MW 机组投运以来,曾出现较严 重的熔渣室炉墙振动,经试验查证是因风量测量系统存在严重失实而导致炉 内严重缺风所致。缺陷消除后运行正常。由于这些锅炉在采用低 NOx 旋流燃 烧器的同时,又进行炉内整体分级送风,使 NOx 排放浓度分别为~500mg/m3 3和~700mg/m3,全部灰渣都得到了利用。可见,这种液态排渣锅炉的设计和 运行是相当成功的。4.3 贫煤、无烟煤锅炉 燃烧低挥发分煤的锅炉型式比较多,大多采用“П”型布置,仅有蒲城 电厂 330MW 机组锅炉为塔式布置。除了常规的切圆和墙式燃烧以外,“U” 还有、“W”型的拱式燃烧方式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此类煤的最大特点是着火与燃尽 相当困难,不仅要从炉型设计而且要在燃烧器及制粉系统的设计选型方面采 取相应技术措施。由此,出现了一次风置换(PAX)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各式浓 淡分离直流燃烧器等。而且,大多采用钢球磨煤机储仓式制粉系统,只是近20 多年来,在一些贫煤锅炉上配用中速磨煤机直吹系统,同时也出现了双进 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系统和半直吹系统。华能南京电厂 300MW 机组的墙式燃烧锅炉,可在 50%BMCR 负荷下稳定燃 烧 Vdaf=12%的阳泉煤,额定负荷时的效率为 91%,只是 NOx 排放浓度高达~12 00mg/m3(未采用低 NOx 双调风旋流燃烧器,且单只燃烧器的功率较大,目前 正在研究改进之中);马鞍山电厂 300MW 机组切圆燃烧锅炉可较好地燃用 Vdaf =11.6%~12.5%的低挥发分贫煤,额定负荷时的热效率达到设计值 91.3%,最 低不投油稳燃负荷为 60%~65%BMCR; 纳雍电厂采用中间贮仓式热风送粉系统 的切圆燃烧锅炉,燃用 Vdaf= 8%~10%的无烟煤,效率达到 91.49%,最低不投 油稳燃负荷为 45%BMCR,NOX 排放为 677mg/m3;金沙电厂 125MW 机组的切圆燃 烧锅炉可较好地燃烧 Vdaf=6%的无烟煤,额定负荷时的效率为 88%~89%。此外,大港电厂的 328.5MW 机组的切圆燃烧锅炉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半直吹系统,能很好地燃烧阳泉和西山混煤,Vdaf=~12%,额定负荷时的锅炉效率为 91%~ 92%,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为 40%BMCR,而且这种制粉系统简单可靠。近十几年来,“W”型双拱燃烧锅炉被大量用来燃烧低挥发分煤,目前 最大容量机组为邯峰电厂一期 1,2 号 660MW 机组锅炉,燃用我国最难烧的邯 峰地区万年无烟煤和贫煤的混煤。运行表明,虽然在 660MW 负荷时过热汽减 温水量比设计值(30.3kg/s)高出~25kg/s,空预器入口烟温比设计值(396℃)高出约 15℃左右,但运行尚属正常。调查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机组运行 良好,特别是在低负荷稳燃性能方面要比常规燃烧方式锅炉强一些,最低不投 油稳燃负荷一般可较之低约 5~10 个百分点。但在经济性等方面并无突出之 处,飞灰可燃物较高,而 NOx 排放浓度(850~1300mg/m,最高达 1900mg/m)却较常规燃烧方式要高。此外,尚有一些锅炉存在着设备和运行的问题,诸 如炉内水冷壁结渣、高温腐蚀以及磨煤机出力不足,满负荷时煤粉过粗等[4]。3 3

由上述可见,对于 Vdaf>8%的贫煤和无烟煤,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 热风送粉系统或双进双出钢球磨半直吹热风送粉系统为好。这无论对着火燃 烧的稳定性还是对运行的经济性都无疑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当前燃用低挥 发分贫煤和无烟煤的大型超临界机组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笔者认为研究并采 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半直吹制粉系统的切圆燃烧和墙式对冲燃烧锅炉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采用成熟的螺旋管圈或垂直上升管屏直流锅炉,且当 Vdaf≥12%时,水冷壁可不敷或仅在局部敷设少量燃烧带。

7.5.展望 减少燃煤锅炉对环境的污染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大批现役锅炉 机组的低 NOX 技术 改造势在必行,排烟的脱硫脱硝装置将会得到快速的推广应用;面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法规的严峻态势,必将更多采用大容量超临界或 超超临界锅炉机组。而我国严重依赖进口新型耐热钢材是发展中的一大缺憾,极应改变这种状态;制订大力鼓励自主创新、采用国产设备、适当减少不必要进口的政策是发 展民族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国产设备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得到不断的改 进而发展成熟,苛求国产设备完美后再用等于扼杀!

2.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 篇二

1 测绘仪器的发展历程

测绘仪器是伴随着测绘科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1400年, 埃及就有了地产边界的测量, 在公元前3世纪, 中国人就知道天然磁石的磁性, 并有某种形式的磁罗盘, 公元前2世纪,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记》中有叙述大禹为治水而行进行的测量工作。所谓“左准绳, 右规矩”说明在古代就有了简单的测量工具。使用这类仪器测量, 劳动强度大、速度慢、精度低。公元1730年, 英国西森研制成第一台游标经纬仪, 随后陆续出现了小平板仪、大平板仪以及水准仪等。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光学玻璃度盘, 用光学转像系统的度盘对准位置的刻划重合在同一平面上, 根据这一理论就形成了光学经纬仪。光学经纬仪比早期的游标经纬仪大大提高了测角精度, 而且体积小, 重量轻, 操作方便。可以说, 从17世纪到20世纪中叶是光学测绘仪器时代, 此时测绘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到了20世纪60年代, 随着光电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的发展, 1963年FENNEL厂研制出第一台编码电子经纬仪, 从此常规的测量方法迈向了自动化的新时代, 到了20世纪80年代, 电子测角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 从当初的编码度盘, 又发展到了光栅度盘测角和动态法测角, 随着电子测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测角精度大大提高。

早在1943年, 瑞典物理学家贝尔格斯川采用光电技术在大地测量基线上从事光速值的测定试验获得成功。接着与该国的AGA仪器公司合作, 于1949年初步研制成功一种利用白炽灯作为光源的测距仪, 迈出了光电测距的第一步, 尽管这种仪器体积大, 笨重, 耗电大, 精度低, 但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多年向往的光电测距技术, 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国竞相购买仪器, 引进技术, 从而促进了光电测距技术的迅速发展。

1960年美国人梅曼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第二年就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与第一代光电测仪相比体积小、重量轻、测程远、精度高, 而且可全天候观测。1963年瑞士威特厂开始研究砷化镓 (Ga AS) 发光管测距仪, 1963年定型生产第一台红外测距仪, 进一步促进了测距仪向小型化、高精度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 前德国OPTON厂和瑞典的AGA厂, 在光电测距和电子测角的基础上, 研制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全站仪, 进一步促进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1990年瑞士徕卡公司根据GACHER和MULLER等人的研究成果, 生产出第一台数字水准仪NA2000。NA2000水准仪首先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来处理标尺的影像, 并以行阵传感器取代测量员的肉眼进行读数。这种传感器可识别水准标尺上的条码分划, 并用相关技术处理仪器的测量信号, 自动显示与记录视线高和视距, 从而实现了水准测量自动化。

1973年12月, 美国国防部批准建立新一代导航系统, 简称GPS, 它是一种可以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可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为陆、海、空三军提供精密导航, 还用于情报收集、应急通讯和卫星定位等一些军事目的。GPS整个发展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即原理可行性论证阶段, 系统的研制和试验阶段, 最后为工程发展和完成阶段。直至1994年7颗GPS试验卫星和分布在6个轨道上的24颗工作卫星已全部升空到位, 并正常工作。实践证明, GPS定痊技术完全可以取代常规的测角, 测距手段, 相对定位精度可达cm级以下, 长距离的相对精度可达10-8, 甚至更高。

1852年法国物理学家付科提出地球自转在陀螺仪上产生效应的设想。无需进行任何天文观测和地磁观测, 只要由陀螺观测就可以得出任何地点的子午线位置。直到20世纪50年代, 才研制成液浮式矿用陀螺罗盘仪。20世纪60年代工, 在矿用陀螺罗盘仪的基础上发展成陀螺经纬仪。20世纪70年代, 由于自动控制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并引进陀螺经纬仪, 研制出自动化陀螺经纬仪, 如瑞士的GGI型。

激光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 首先用在测距仪上, 由于激光有许多其他光源不可比的优越性, 在测绘界广泛应用。如激光指向仪、激光投点仪、激光铅垂仪、激光扫平仪、激光经纬仪、激光水准仪和激光打印机等。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光、机、电技术的一体化等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测绘仪器的发展, 先后出现了许多专用的电子测绘仪器。如电子倾斜仪、回声测深仪、管线探测仪、海底地貌探测仪、电子伸缩仪、重力测量仪、电子气压测量仪等。回顾测绘仪器的发展, 可清楚地看到, 测量仪器从早期的测绳、罗盘仪、游标经纬仪已发展到目前的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PS以及各种专门测绘仪器, 推动了测绘工作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2 测绘仪器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测绘仪器发展到如今, 全站仪、数字水准仪、激光类仪器、GPS以及专用电子测绘仪器等已是测量的常规仪器,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这些常规仪器的精度和自动化, 智能化程度等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精密测量和航空、航天、高能物理等高新科技研究的需要。必须加强新型的高质量的测绘仪器研制。展望未来, 测绘仪器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发展。

2.1 提高现有 (常规) 仪器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测角、测距、测高、定向、定位和绘图类仪器, 与早期的简单工具和后期的光学仪器相比有许多优越性, 但其精度、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自动排除外界各种干扰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往往是通过多余观测或重复测量来保证精度和稳定性。劳动强度大, 作业时间长, 已不太适应时代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已有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对仪器进行更新和改造, 不断提高仪器的性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可望将来测量结果能像照相机一样, 一次性就能达到精确度、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 减小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2.2 研制新型的测绘仪器

利用各种传感器各信息传递系统, 研制出新型的全站仪、水准仪、GPS、绘图仪和遥测控制仪器以及自动测定微小信息变化的仪器。可望不久将会出现全站型测量机器人, 可完成特殊环境和条件下的测量工作, 不用人工具体操作, 凭着测量人员的大脑和思维自动进行工作。比如可自动测量珠峰和海底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2.3 研究人类未知的新的测绘类仪器

有关专家和学者预测, 目前人类对宇宙和地球的规律和奥秘的认识与了解还不到5%, 其中95%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测绘学科也不例外, 将要研究人类目前未知的测绘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可能利用纳秋技术、网络技术、宇宙环境、空间信息以及特殊的技术, 研制新一代的定向, 定位, 绘图等多维、智能性的测量仪器。可望不久测量仪器可代替人的大脑和思维, 实现测量定位, 定向, 信息采集和成图一体化, 成果多元化, 施工放样和微小变量监测与灾害预测自动化, 实现测绘科学现代化。

摘要:测绘仪器百测量之本, 伴随着测绘科学的发展, 测绘仪器从早期的测绳、罗盘仪、游标经纬仪发展到目前的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PS以及各种电子专用仪器。大大推动了测绘工作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测绘仪器的发展进行回在与展望。

关键词:罗盘仪,游标经纬仪,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PS,趋势

参考文献

[1]宁津生.测绘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1]宁津生.测绘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正禄.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2]张正禄.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3.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 篇三

一、历史:办公空间的出现与发展

早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办公室的雏形——“法务庭”(Chancery)便已出现,(图1)法务庭的最初作用就是让“政府”官员起草与储存文书的地方,书桌与书架也随之出现。(在印刷术被广泛应用之前,所有的文档只有“原稿”,书写与储存一直在同一房间内。)到了15世纪,随着商业需求的发展,许多商人对于销售记录的文档书写与储存也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在经商的过程中,商人不可避免要与政府打交到,而与“政府”共同分享“法务庭”便成为了最便捷与实用的解决方式;一直到了18世纪,随着一些具有现代管理雏形的集团企业,如东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与皇家海军公司(Royal Navy)的出现,现代意义的“办公室”建筑也开始慢慢出现;1726年,隶属于英国海军的英国雷普利(Ripley Building)大楼在伦敦建成,这栋3层楼的U型建筑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栋纯粹以满足办公需求为目的的建筑;1906年的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办公空间出现——洛巴克公司(Roebuck Co.) 在芝加哥建造了一幢总面积28万平方米的大楼,并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这栋办公大楼的设计,运用了工程师泰勒(F.W.Taylor)的时间与动线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运用于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中,其中的一个划时代的概念就是——管理者在空间中应该扮演一个最积极动态的角色,而不仅仅是坐在椅子上。可见,办公空间由最初的提供书写与文档储存的房间,逐渐演化为了注重效率的生产场所,场所中的使用者也根据职责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行为要求(图2)。

二、当下:办公空间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工具

21世纪的今天,随经济全球化——互联网与通讯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办公空间的意义已然产生了巨大变化。这变化中,最大的两个驱动因素就是“企业”与“人员”这两个层面。从企业的层面,在信息获取成本越来越低,越来越快速的今天,繁杂而低效的线性层级结构不得不在各种程度上趋向于灵活的“扁平化”多元结构,获取利润的方式也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从“人员”的角度,个人获取信息的极大便利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自我认同的提高,因为立足于社会的生产工具与资源“唾手可得”,工作技能的多远化带来个人工作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在工作中(生存中)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成为了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加重的砝码。在“企业”与“人员”的不断发展与“角力”的过程中,办公空间的形态与需求有了“精彩的”变化。脑力劳动产生价值已变得难以简单地以数量衡量,单纯的效率(Efficiency)已不再是办公空间仅仅追求的目标,而效能(Effectiveness)的最大化是现代优秀企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现代的办公空间不应再是一个将员工装在里面不断打字的“容器”,它正转变为“企业管理的平台”,它将员工的体验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紧密联系,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强化企业文化,驱动员工群体行为,改变工作满意度,吸引与留用优秀人才,促进创造力与创新,从而为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三、办公空间设计与设计师的作为

对于设计师来说,仅仅有能力来设计一个“漂亮”的办公室已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说,设计师其实不是在设计“空间”,而是在设计“行为”,通过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来影响行为,提高空间使用的效率与满意度。了解企业与企业中人的“行为”是设计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设计师首先去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商业目标与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又是一个企业创造商业价值的的核心驱动力,是指导企业组织行为的根本准则。一个企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如何做”的最高原则。企业文化与办公空间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可企业文化到底在哪些方面对于办公空间造成了影响?从表面来看,一个办公空间可从色彩、装饰风格、企业标识、张贴宣传品等方面来体现企业文化。但是有研究发现,企业文化的渗透其实不仅仅来自于符号化的表征传达,它更多的来自于办公空间的空间形态规划(位置、场所、功能等)与对不同类型工作方式的支持。规划的原则恰恰来自于企业最核心的价值观。如早期微软注重研发和无等级的企业文化,坚持每位员工都拥有一个独立办公室——从客服到首席执行官;强调团队与协作的SAP则制造了各种咖啡角与咖啡厅,用来帮助业务团队和制造团队进行沟通,让所有员工成为不断协作,创造价值的“一家人”。

再次,了解使用者——“员工”的需求是完成成功设计的第二步,通过科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的方法揭示与量化行为、需求、满意度的主要相关因素,在将这些因素根据重要性排序,与企业行为要求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这些依据进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比如,谷歌的主要员工群体以30岁以下年轻人为主,大部分人的生活重心还未转移至家庭责任,所以他们乐意在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办公室中,而办公空间也通过各种休闲与游戏空间的配置打造成年轻人的社区形态,以支持与满足他们这种行为的需求,最终为个人与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与更多的创新力。如果将这样的设计策略运用于一个总体工作群体在35岁以上,以严谨和高效流程创造价值的公司将显然会适得其反。

第三,办公空间中各种功能空间的形态也在不断的多元化,以满足各种工作形式的需求。格子间、茶水间、打印间、经理办公室构成了传统意义办公空间中的绝大部分原素。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与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让工作地点与形态早已不限于以上所提到的有限空间中。各种研究早已表明,协作才是现代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趋势,所以各种封闭与开放的休闲协作空间将是产出重要工作结果的地点,支持长期或短期的讨论空间是产生创造力的根本所在,而抱着一个笔记本电脑或iPad在不同楼层穿梭,进行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更是未来的主要趋势之一。“工作”的定义将不再被格子间所限,愈发生活化的办公空间已是激发群体创造力的明确趋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办公空间所承载的功能与意义显然早已脱离了满足基本“办公需求”的范畴。仅仅将墙壁刷上和企业标志(logo)一样颜色的“空间设计”价值将会是极其有限的。办公空间的设计价值存在于将空间变成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设计师的个人素养与认知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每一次在开始一个新的项目之前,我都会停下来几分钟问一下自己,办公空间设计是在设计什么呢?

肖骏,设计管理硕士、办公空间设计策略咨询专业人士。

参考文献:

[1] Kim Long, User Effective Buildings. Denver: Aardex Corporation. 2004

[2]C. I. Hamilto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Admiralty: British Naval Policy-Making, 1805–192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3]How the office was invented.http://www.bbc.com/news/magazine-23372401

4.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 篇四

地震群测群防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策略

群测群防的根本含义是群众性的测报和群众性的防御,它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项群众性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自其诞生以来,大至经历了起步一高潮一调整一复兴四个发展阶段.在新时期复兴群测群防,应以“三网一员”建设为基础,以群众性防御为重点,拓展思路,创新模式,强化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

作 者:李三练 Li Sanlian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地震局,河北秦皇岛,066000刊 名:防灾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STITUTE OF DISASTER-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11(4)分类号:P315.7-09关键词:防震减灾 群测群防 社会动员 机制创新

5.我眼中的中日关系发展历史 篇五

日本是我国的重要近邻,中日交往绵延两千多年,既有密切的现实利害关系,又有复杂的历史恩怨。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中日两大民族友好交往,古代中华文明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中国也从日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但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军国主义在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野蛮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周恩来总理曾经将中日关系交往史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两千年友好】

有一个传说,说是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拍了个叫徐福的人带了三千童男童女去海外找长生不老的仙丹。后来遇到了些意外,徐福不敢回去了,就带着这三千童男童女跑到了个岛上,在那里自立为王了,于是日本就产生了。

不知道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暂且不谈。看看后来。

西汉的时候,中国和就与日本三十多个小国有来往,东汉的时候,到了光武帝的时候,日本倭奴国王派遣使者来中国,光武帝还赠送了个“汉倭奴国王”金印。在经济上,中国的铁器,铜器和丝绸传往日本。

到了隋唐的时候,日本不断的派遣唐使来中国,向中国学习,在这期间有些中国人也积极向日本传播盛唐文化,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鉴真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了诸多盛唐文化。再后来日本效仿唐制,实行了大化改新,并在当时的首都仿造了长安城建起了城市,宫殿。在日常生活中,中国的茶叶种植也开始推广,人们仿造唐朝的服饰创造了和服。总之能学的他们都学习了。

宋元时期,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朝的时候由于京杭大运河的进一步挖通,航海技术的发展等诸多原因海船可以直达日本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的经济贸易的往来与交流。

到了明朝,日本经历了战国时代,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开始垂涎自己的老师中国了,于是倭寇频繁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沿海的倭寇问题震惊了当时的朝廷,大奖戚继光带领明朝的军队和朝鲜名将李舜臣共同努力,把日本军队的主力打进了太平洋,解决了倭寇的问题。

清朝前期,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中日交往基本断绝。

综合中国古代历史上中日的交往,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日本发展起来的历史很短暂——他自称也只有1200年的历史;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古代,两国交恶的时期也不是没有,但基本上是中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可以说在古代日本一直积极的向中国学习。

【五十年对立】

自甲午中日战争以来,再至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近五十年来的历史中,中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战争”这两个字来概括了。这些由日本发起的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以侵华战争为例,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731部队这每一个词语都是令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感到毛骨悚然。同时在战争期间肆意掠夺中国的丰富资源还有至今仍遗留在中国土地上的两千多枚化学武器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将是更难以计算的。而现在诸如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靖国神社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教科书问题等等使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以近期为例,去年的撞船事件一度让中日关系处于冰点。今年3月份日本的大地震,互联网上虽然有不少幸灾乐祸的“愤青”们,但是大部分国人还是积极帮助日本进行救援和重建工作。

经济上来说,中日量过经济上往来密切。中国广阔的市场与丰富的资源与日本的技术形成了互补优势。两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中日经济在亚洲占有重要的位置。中日两国GDP之和占亚洲GDP总和的3/4。日本是亚洲最大、最发达的工业国,中国是亚洲和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日两国经济上有巨大的互利性,因此,两国的合作不仅使两国受益,而且使亚洲乃至世界都能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以近期为例6月10日山田电机第二家中国门店将于天津开业;日本关西和江浙沪签订旅游合作协议;此外索尼,松下,丰田等诸多日本品牌也在中国发展迅速。

【感悟】

日本的武士喜欢樱花,也喜欢刀。

这似乎是很矛盾的,一个让人感觉到美丽,一个却让人感觉到血腥与残暴。

也许,这就是这个民族的性格,就像他对待中国,曾经的老师,而后是自己嘴边的食物,现在的朋友和对手。

这个民族千百年来不断以强者为师,这个民族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使这个民族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个民族在大灾大难之前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国民素质,这个民族居安思危的意识让这个资源稀缺,时时受到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下依然能够发展。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国人民在两千多年的交往中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丰富和发展了两国的经济文化,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但到了近代,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连续发动战争侵略中国,企图将中国完全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1972年9月,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此后,“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成为中日友好关系发展的基本原则,两国关系迅速发展。

6.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回顾 篇六

[摘 要]近代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掠夺,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日益陷入苦难的深渊。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却壮志未酬。直到中国共共产党人寻求到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相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中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是拯救中华民族命运的中流砥柱,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才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梦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始编织鲜艳的党旗——这是一面代表中国人民红火岁月的旗帜,这是一面代表真理与光明的旗帜,这更是一面渗透着无数党员为追求真理和民族希望洒下鲜血的旗帜。从此,沉睡的中国人民耳畔终于有了自己清凉的声音——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方法。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并未破灭人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激情与信心,而是让我们可以总结教训更好的坚持革命。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秋收起义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渐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革命烽火燃起,可以燎原。漫漫长征路,翻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真正印证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让中国共产党这个年轻的政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当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在中国这片古老而悠久的土地上时,中国共产党又以敌后战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傲然之气担当天下之大义,在血与火的考验下,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不惧敌人的扫荡,用毅力坚持无畏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又成功的赶走了蒋家王朝,实现了“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二、中国共产党的开局与转折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个声音如春雷般炸响,巨浪呼啸天地,四海翻腾五洲震荡。古老的中国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每个人目光是充满了希望,因为他们看到了光芒,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将会在今天结束。虽然当时人们依然穿着破旧的衣裳,肚子里依然空空如野。但是他们却拥有全世界最自信的眼光,他们可以豪气喊声:“我是中国人。”历史证明了这一切,中国人确实觉醒了,在朝鲜战场上,无数的先烈用自己的血肉证明中国人确实是站起来了,他们在钢铁与火焰组成的暴雨中为中国在世界的历史上抹掉了屈辱!三大改造的完成,工业化初步形成,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公布;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为经济建设,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理论的实践使中国真正开始复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你立于不败之地;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现代化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是万众一心,奋发图强,积极进取,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

新中国60多年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有着坎坷与荆棘。其中的错误也让我们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好。在党的带领下,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不再是所谓的东亚病夫,而是骄傲的龙的传人;中国不再是贫穷的国家,我们个个都奔向小康;中国不再是任人欺负的国家,我们拥有自己的高端武器„„这让我更加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中国共产党的演进与拓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技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光辉的一页。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的第一人;2008年,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与月兔;同样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学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曾是拥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神农力耕、仓颉造宇,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灿烂文明的代表。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数学,军事都曾走在世界的前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乾盛世,绽放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家的落后,也由于外国侵略者的侵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沧桑。现如今,中国已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建党90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代,我坚信,中国这条巨龙将会迎来蓬勃腾飞的美好未来!

时光荏苒,周围一切的一切都悄悄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发展直接反应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毫无疑问,这条路是走对了。

中国共产党,你为人民排忧解难。提高农民工待遇;改善农民工工作生活条件;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取消农业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覆盖城乡;形成积极就业政策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点点滴滴,你为人民的生活呕心沥血。我们伟大的党,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更灿烂的明天。我们尊敬的党,帮助着中国人民奔向更幸福的未来。我们热爱的党,实现着中国人民活出更尊严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一向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龙的传人,向人间深情地歌唱:关心群众疾苦,体察民间冷暖;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振兴中华是共产党人的壮志雄心。作为共产党员,高远的志向,宽广的胸襟,高尚的品格,精深的形象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人民的公仆,要把群众的利益,铭刻在心坎上,书写在行动中。俯首,无愧大地。仰面,无愧青天。在共和国文明的航船上,都是志向高远的水手,在新世纪文明的潮头上,高扬为人民服务的红帆,东风劲吹,百舸争流„„

仍记得,1998年长江发生的特大洪水;仍记得,2003年非典的突然来袭;仍记得,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仍记得,2010年玉树地震又一次牵动中国人的心„„天灾无情,人却有情。一双双热情的手、一颗颗炽热的心、一批批赈灾款项、一车车赈灾物资,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众志成城,克服一个有一个困难,跨越一个有一个障碍。我们也会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的圆满度过„„

四、中国共产党的展望

九十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涟漪,但对于一个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九十多年却是一部伟大的崛起发展的历史,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九十多年,仅仅只是四代人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回望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打下的天下,我们谨记祖辈在一穷二白的年代我们奠定的基础,我们感叹父辈用汗水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拼搏,但同样展望我们新一代给他们带来的憧憬。我们同舟共济,为了祖国灿烂的明天奋斗。

任何一个成熟的政党或政治团体,都重视总结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为现实和自身的良性协调发展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重视历史的党。不忘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7.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 篇七

关键词:巴西经济,经济增长,经济改革,经验启示

巴西从1882年独立以后, 一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都是一个以种植咖啡和橡胶的单一农业经济国家, 只有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才慢慢开始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的60到70年代的巴西经济发展, 在这个几年时间里巴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高增长, 但是这个高增长没有能维持多久。因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再加上巴西政府国内政策的不科学, 这些内外因素导致了巴西经济长期陷入了停滞不前的泥潭之中, 甚至上个世纪末期还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期。于是巴西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为促进巴西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改革, 这为巴西大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基础。通过分析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改革经验获得具有参鉴意义的启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概况

16世纪以前的巴西基本上是处于原始公社制发展阶段, 基本都是靠狩猎、捕鱼及采集野果来维持生存。这期间虽然也有些部落开始了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 但是总的来说巴西经济发展是非常落后的。到了16世纪初巴西沦为西欧葡萄牙的殖民地, 然后才开始了推行大种植园奴隶制。独立后的巴西到二战前后的经济发展虽然在工业生产及农业播种面积和产量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是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异常的落后单一。

1、巴西原始社会公社制时期。

在葡萄牙入侵巴西之前, 巴西还处于原始社会公社制时期的, 这个时期的经济生产方式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是所有土地、草地、森林、牧场和沼泽等都属于印第安人部落公有, 生产劳动的时候会使用粗糙的木制工具, 可以说这个时期巴西的农业经济还是较为发达的。其次, 工商业在巴西的原始公社制时期就有所发展, 部分部落已学会制造弓箭和投石器等工具, 另外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早期的城镇和市场。最后就是随着巴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在原始公社中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换的现象, 同时也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私有制的现象。

2、处于殖民地时期的巴西经济。

葡萄牙人佩德罗·阿·卡布拉尔在1500年登陆巴西沿海, 随后宣布该地为葡萄牙王国的属地。后来葡萄牙国王1530年派大贵族马丁·阿方索·德索萨率领400多名移民到巴西建立殖民地, 对巴西实行了殖民统治。在殖民地时期的巴西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就是殖民者为了加强对巴西殖民统治, 大力推行分封制。葡萄牙在1534年将巴西的领土划分为十三个管区, 各个封区负责统治的大贵族都享有行政、立法、铸币和建立城市庄园等特权。其次就是十六世纪三十年代, 葡萄牙殖民者宣布巴西的全部土地都归葡萄牙王室所有, 然后将这些土地分封给贵族来建立大庄园, 大力推行种植园奴隶制。还宣布禁止农民自己生产小麦和葡萄酒等。再次就是葡萄牙殖民当局为了保护葡萄牙工商业者的私人利益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限制巴西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并且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禁止巴西建立手工工场。最后就葡萄牙殖民者为了完成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垄断了巴西的对外贸易, 严格限制巴西同宗主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进行对外贸易, 然后不断从垄断贸易中获得暴利。

3、独立后的巴西到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发展时期。

巴西虽然在1822年宣布了独立, 随后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独立后国家的政权还是被大地主和大种植场主掌握控制, 这严重阻碍了巴西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 19世纪中期的巴西经济纳入到了世界市场, 咖啡、糖、烟草和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也出现了逐年增加。另外, 这个时期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也开始成长。但是巴西的农业发展在1870年以后却逐渐向单一种植方向发展, 这样非常单一的经济片面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巴西的经济发展的畸形结构, 这使得巴西的经济发展更加依赖帝国主义国家。其次, 在两战之间的巴西民族工业也有所发展, 同时采矿工业及轻工业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这个时期的巴西工业技术较比较落后, 外国资本在本国的工业生产中占有绝对的控制地位。另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巴西的工业生产有了非常大的增长, 还先后兴建了一大批的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二、巴西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巴西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首先, 巨大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巴西拥有名列世界前茅的铁矿、锰矿及铝矾土, 森林和淡水资源也极为丰富,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亚马孙森林面积达到750万平方公里。全国可耕地面积约有4亿公顷, 号称“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粮仓”。其次, 巴西人口较少, 人均经济指标具有明显的优势, 比如1990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就曾经远远高于中国, 人均GDP更是相当于中国的大约九倍。再次就是巴西的工业体系非常完善, 工业生产很多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绿色能源研发更是使巴西成为了世界绿色能源的典范。还有就是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城市化率基本能达到80%左右。最后, 巴西因为在最近的世界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了税收优惠、增加贷款及降低利率等一系列非常有效的调控措施,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其经济发展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非常小, 这为巴西经济的快速复苏和经济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巴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巴西的经济发展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也存在诸多内生的困境, 这些困境成为了巴西当前, 乃至今后一个很长时期之内的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中最明显的有三个方面。首先就是贫富差距的拉大, 根据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做过的巴西家庭抽样调查显示巴西经济目前仍然处在基尼系数的高位运行, 贫富差距还是非常大。随着贫富的差距拉大出现了众多的规模巨大和风格一致的贫民窟, 这对巴西的社会治安造成了很大压力, 不稳定的社会必然会影响到巴西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就是巴西的行政效率低下, 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速度。因为巴西实行的联邦制, 行政、立法和司法是处于三权鼎立的格局, 这种制度格局势必会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果。最后, 虽然巴西人非常热情, 性格也很奔放, 都喜欢享受生活, 但是巴西人对经济发展却很少有很大的追求。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巴西经济的发展产生内生的制约。

三、巴西经济改革与调控政策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 巴西经济发展走的是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 这样的发展模式限制了巴西经济参与全球化的能力,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经济严重缺乏竞争力。但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巴西政府意识到了自身经济发展存在的严重缺陷, 开始大力推进经济改革, 改革的内容方面主要包含了工业、农业、国有企业私有化及对外开放战略调整等。首先, 巴西政府制定了多个有关工农业现代化的“新巴西计划”, 同时还制定了“工业产品质量计划”及“农产品质量计划”来辅助“新巴西计划”的实施, 这对提升巴西产品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 实行全面开放的经济, 积极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一方面是巴西政府放宽了限制, 采取措施积极吸引外资, 目前大部分的巴西产业都已经全面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另外, 巴西还进一步放宽了技术引进的限制, 有明确规定不管是巴西民族私人企业, 还是在巴西的外资企业都享有对技术引进的选择决定权, 政府不能对技术引进问题进行限制和干预。再次, 巴西对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积极调整, 对外强化了本国产品的出口能力, 使得巴西生产的产品快速进入了国际市场。有关统计显示巴西的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在基本都7%左右。另外巴西还积极调整了出口产品的结构, 增加了制成品及半制成品商品的出口。还有就是汽车飞机及信息产品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也日益成为了巴西产品出口的新亮点。最后就是巴西陆续扩大了本国市场的开放程度, 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励本国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巴西政府逐步将进口关税从45%降低到了20%左右, 同时还积极引进竞争机制, 这些措施使得很多的巴西企业逐步走向了国际市场, 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四、巴西经济发展及改革的主要经验启示

1、必须要抓住国际环境给予的机会积极开展国际贸易。

巴西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现代化就非常注重利用良好的国际环境来大力推动本国的国际贸易。巴西在对外贸易中采取了诸多比如通常的关税、非扩大外销市场、关税壁垒、出口补贴及开展出口信贷等措施来积极鼓励出口。除此之外, 巴西还采取了很多具有本身特色的扩大贸易的政策:一是巴西为了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 1968年8月21日开始实行了克鲁塞罗经常性贬值政策;二是政府为了疏通农产品及工业产品产地与口岸的交通连接, 大力加强了公路及铁路建设, 以便能有效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三是充分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名牌商标效应来扩大出口,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出口额达几十亿美元的汽车出口贸易;四是巴西不但努力增加出口商品, 而且还积极扩大劳务出口。

2、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防止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巴西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根源就是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常年存在, 社会贫富差距如果不能及时解决, 存在的时间越长解决的难度就越大。这就警示我们必须要正确解决好分配领域的不公平现象, 因为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财富不均衡是累加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催化剂。为彻底解决这个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顽疾, 必须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要努力使分配制度体现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以便使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益处能够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 实现人人都能共享到社会进步成果目的。

3、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我们说经济发展的确是需要市场自发调节, 如果政府干预过多就会使得国家经济增长中面临诸如债务或货币危机等困境。而巴西经济改革却是试图完全让政府脱离开市场, 让市场放任自由发展, 目的就是想通过短期的改革来使巴西的经济完全回归到自由竞争状态, 巴西的这种改革虽然解决了一部分政府干预市场不当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更多的社会问题却产生了, 结果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看到,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需要市场自发调节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这才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改革是否能够成功的核心所在, 这也是巴西经济改革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一条最为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1]王英斌:《巴西教育现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世界文化》, 2007/09。

[2]谭春枝:《巴西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及其经验教训》, 《拉丁美洲研究》, 2007/02。

[3]刘婷:《巴西的土地问题与经济发展》, 《拉丁美洲研究》, 2006/02。

[4]张宝宇:《巴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 《拉丁美洲研究》, 2005/01。

[5]玛.罗哈:《巴西: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径与新依附经济》, 《国外理论动态》, 2003/03。

[6]杨立民:《巴西经济步入复苏》, 《瞭望》, 2004/34。

[7]周志伟:《走向复苏的巴西经济》, 《拉丁美洲研究》, 2004/01。

[8]J.布拉德福德.德隆:《巴西经济会再枉费十年吗?》, 《商务周刊》, 2003/07。

[9]周志伟:《2002年巴西经济形势概述》, 《拉丁美洲研究》, 2003/01。

8.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 篇八

通过此次中队集会让学生对祖国67多年的风雨历程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引发“新”“旧”家乡、祖国67华诞的变化思考,结合自己的身边实际,珍惜感恩现在身边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二、活动重点

着重以学生眼中“新”“旧”家乡的比较,通过诗朗诵、唱歌等多种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珍惜感谢生活,感谢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准备:学生排练诗歌,歌曲等节目

四、活动时间:月日

五、活动地点:六(1)中队教室

六、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二)看课件,感受祖国家乡的变化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师找到的一些关于我们家乡新旧变化的图片。

(三)听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学生讲长征故事《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爬雪山》

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让我们对不畏千难万险的红军战士表示由衷的敬佩。

男:让我们在这个红色的9月里,一起重温那段红色的历程,一起追忆那段红色的历史,一起学习长征英雄的精神。

女:请听英凯长征故事《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爬雪山》。

(四)女生诗朗诵《我爱我的红领巾》

男:红领巾,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名字,为我成长指航向。

女:少先队,一个令我们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为我人生树榜样。

男:亲爱的少先队员,你们可知道,

女: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红。

男:啊红领巾,是先烈传给我们的火炬,光华四射,永远不熄。

女:老师们,放心吧,我们决不辜负胸前飘扬的红领巾。请欣赏我们女同学的诗朗诵《我爱我的红领巾》

(五)男女生激情朗诵《祖国六十年的变化》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2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六十七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上海世博、“嫦娥二号”升空,标志着我国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六十七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5月,里氏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炎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六十七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十七年来,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

我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六)全班《祖国颂》

我的祖国,是雄伟的泰山长城;

我的祖国,是浩荡的黄河长江;

我的祖国,是优雅的唐诗宋词;

我的祖国,是迷人的楷书狂草……

我的祖国,是鲜艳的五星红旗!

流泪的时候,是祖国给我们坚实的依靠。

受伤的时候,是祖国给我们栖息的家园。

伟大的祖国啊,我们为你而骄傲;

富强的祖国啊,我们为你而自豪!

昨天,先烈们以生命陪祖国一同走过霜寒的日子,

今天,我们以汗水和祖国一同迎来辉煌的明天!

让我们一起歌唱祖国。(放音乐)

(七)辅导员讲话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中央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定和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又为我们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八)结束部分

男:走过耕耘的日子,走进收获的季节;

女:走过昨天的坎坷,走向明天的希望,

男:改革的强音,在沂蒙大地上泛起层层涟漪,

女: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

合:祖国,你是我们伟大的母亲。

9.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 篇九

同志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生动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成功走向更大成功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是无数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甘于奉献牺牲,用生命、汗水、智慧浇灌出的壮丽史诗,我们党的百年辉煌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厚的道德滋养。今天,我就以《党的光辉历史》为题,围绕党史上的四个历史时期、从百年党史中学什么、怎么学三个方面,讲授一堂专题党课。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上的四个历史时期

纵观党的百年历史,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这一百年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无数的革命先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二)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使新中国站稳了脚跟。

同样,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提出过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很快有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等。经过20多年的奋斗,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在这一时期,我国还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也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大庆工人王进喜同志喊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铁人精神给全国人民带来了难忘的印象、记忆和感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河南林县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就是这时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一个缩影。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符合中国的实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这里,我想着重讲一下,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华民族、对于新中国、对于中国共产党,五个方面的重大贡献

——毛泽东建设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首先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还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并形成了深入民心的优良传统,这就是群众工作路线。

——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中国。这是他最伟大的历史性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奋斗了28年,浴血奋战,牺牲了上千万的烈士,这其中就包括毛主席自己的6位家人。毛泽东同志和那一代伟人,为我们中华民族立下的不朽的功绩,就像邓小平同志说的,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将在黑暗中摸索很长一段时间。

——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到7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第一步,也就是已经初步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化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解决了整个工业基础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制造业从无到有的问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和战略部署,最初是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进行的。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这些目标虽然没有按期实现,但是已经打下了第一步的基础。

——毛泽东极大加强了我们的国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既没有财力,也没有工业基础的极端困难情况下,白手起家,使我们的国防工业、国防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毛泽东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订了著名的《上海公报》。这个了不起的外交成就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地位,也打开了我们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正常化的大门,才有了我们后来改革开放时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不朽的民族英雄,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没有毛泽东带领广大革命先驱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今天就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

(三)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如何结合国情,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失误。我们党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时,从1958年以后也开始出现失误甚至是严重失误,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挫折以及影响全局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内乱。面对“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党进行了深刻反思。1978年9月16日至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东北考察时讲:“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同年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这就是那篇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强调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此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创立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从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四)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2012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前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取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海底深潜、大飞机制造、航空母舰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在今年的6月17日,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此举标志着中国在提高太空探索能力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提高。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

——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坚定不移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年来累计脱贫近1亿人,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多年年均超过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下大气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得到扭转。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得以提升,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了战略谋划。党的十九大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擘画。根据党的十九大的展望,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前进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并逐渐蔓延,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迅速打响。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的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凝练、总结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通过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二、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党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出了重点任务,指明了前行方向。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教科书,我们要向历史寻经验、求规律、探未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赓续奋斗的精神力量,鼓舞攻坚克难的勇气、锤炼过硬本领的作风,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

(一)从百年党史中传承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自身历史的学习和总结,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历史研究和学习工作。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党史、铭记党史,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赓续奋斗的需要。

学习党史,就是要还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峥嵘岁月,重温坎坷艰辛的奋斗历程,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从百年党史中传承优良传统,汲取前行力量,让初心融入血脉、化为行动,把使命扛在肩头、勇立潮头,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加坚定。

(二)从百年党史中学习成功经验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一百年,我们党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成于忧患,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经历过残酷的环境,遭遇过失败的挫折,背负过沉重的压力,面临过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和考验。一路走来,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众多人间奇迹。

学习党史,就是要把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发扬光大,不断激发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推动党的各项事业爬坡过坎、开拓前进。

(三)从百年党史中探寻历史规律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翻开我们党百年党史,从这部“教科书”里,向历史求规律,得到智慧和启迪,对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总结,从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1945年7月,毛泽东对黄炎培提出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作出响亮的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就是民主,我们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班人到上海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可谓寻根之旅、探源之行。目的在于告诉全党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才能知道到哪里去;只有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只有知道“我是谁”,才能知道“为了谁”“依靠谁”。

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刻感悟这些经验规律,不忘初心,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明确前进方向,方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向着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行。

(四)从百年党史中明确前进方向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直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系列一脉相承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论断,反映出我们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而拼搏奋斗。

学习党史,就是要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三、全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机关走深走实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当前,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学习好党史能够让我们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学好党史,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守正创新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开辟新局。

(一)沉下心,确保党史学得透

百年党史内容丰富,资料详尽,要想真正把握党不断发展前行的动力,就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真正沉下心、用足力认认真真、原原本本的通读党史,把学习党史作为修身养性、锤炼党性之梯,对党史中重点事件和关键节点要做到心中有数,以饱满的求知欲弄清楚党史上重大抉择的前因后果,用心用情用力才能把党史学深学透。

(二)勤思考,确保党史学入心

学习党史,如果只是停留在听听故事、走走景点,没有自己对党史的思考领悟,就算学的内容再多,形式再丰富,也只是“花架子”,无法实现“学有所获”,更无法真正达到学有所用目的。学习党史,悟是关键,要不断感悟、领悟、觉悟。每学习一段党史,都要把自己真正地带入,去领悟其中的发展规律,感悟前辈奋斗的艰辛,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真切将党史学得入脑入心。

(三)用真功,确保党史学不偏

学习党史,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用真情、动真格,学真知,以严肃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教育中来,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行动上执行起来,把党史学习教育当做一次自我提高的过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到避“虚”就“实”,真学真记真干,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把党史中凝练出的精神品格放进为解决群众困难,为国家和社会谋发展的事业中。

(四)重成效,确保党史学得实

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是付诸行动。学习党史,行是归宿,是落脚点,也是目的。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心得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0.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 篇十

一、社会转型成为我国劳动关系变革的社会基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在市场化和工业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社会变革,经济全球化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动力。社会转型是劳动关系变革的社会基础,劳动关系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劳动关系转型提供了制度基础和方向

30年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改变了劳动关系基本构成和运行格局。

1.产权制度改革改变了劳动关系的基础。传统公有制产权体系在实现劳动关系主体身份一致和利益一致的同时,也造成了利益动机的衰减,并进而影响到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在于改变公有产权权利归属的虚化和权利体系中的软约束。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认产权归属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支配权和收益权在内的法定权利体系,形成科学的权力治理结构。这一改革过程在实践中不仅表现为公有经济部门权利下放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表现为公有经济组织在规模上的减少和非公经济组织在数量上的扩张。对于劳动关系而言,前者改变的是劳动关系的性质,后者则表现为下岗失业劳动者的增加及其权益保障以及新型劳动关系的调整。到2006年底,在城镇地区,国有和集体单位吸纳就业7194万人,其他所有制形式吸纳就业21116万人,后者是前者的2.9倍;在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吸纳就业14680万人,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吸纳就业4779万人。

2.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推动了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运行。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目前,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已放开,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也取得相当进展,劳动力市场上双向选择的企业用人制度已经建立,工资分配的市场机制正在形成。

(二)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劳动关系体制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国当代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工业化改变着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推动着劳动关系运行标准和机制的统一性,但这个过程是长期而多层面的。

2.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广大农村地区和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形成新的产业工人队伍及以新兴产业工人队伍为主体构成的新型劳动关系。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会形成对体制内的就业者及其劳动关系形成竞争。而由于劳动力相对成本落差过大,工业化进程将在一定时间内直接表现为劳动力成本总体上呈向下竞争的格局。

4.以二元经济结构为起点的工业化过程,势必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分层,并使得不同市场水平上劳动关系主体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劳动关系的运行也势将多元化。

(三)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劳动关系的运行带有更多国际化色彩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在信息化推动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在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自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500亿美元,仅在2007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904亿,吸引1171个投资项目,创造新就业岗位36.6万个。[1]全球500强跨国企业中,已有480多家来华投资,部分公司设立了地区总部。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开始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0.0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在于:

1.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增加了投资机会,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扩大了就业规模,增加了就业岗位,在中国经济结构中引入了更多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劳动关系管理形态,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运行。

2.在某种意义上,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低劳动力成本的过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尚处于低端水平。中国的加工贸易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到1995年超过一般贸易,到2004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5.28%。但大多是“两头在外”的低层次加工,即使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是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不高,国内采购率较低,利用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加工生产后出口。这样,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占比例极低,且没有足够的谈判筹码。劳动关系长期在劳动力低成本竞争状态下运行。

3.对以保护本国劳动者利益为出发点的劳工政策形成冲击,推动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使得劳动力市场更加多元化发展,形成大量非典型的劳动关系。

4.资本输出地的劳动关系运行模式对资本输入地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5.资本输入国的经济活动融入全球经济中,劳动关系问题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对劳工标准和劳动关系状况的监督更趋国际化。国际劳工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等形式成为全球化时代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约束手段,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工会和集体谈判等制度构成的传统劳动关系的不足。

二、劳动关系主体的形成及定位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关系的两个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主体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从国家职工到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身份转换,二是大量农民工从自耕农到产业劳动者的身份转换;三是经营者从普通劳动者向产权代表的身份转换。与此同时,政府逐渐从劳动关系主体角色中转换出来。

(一)劳动者主体的形成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或称职工,一般是指由用人单位所录用(雇用)并在用人单位管理下从事劳动以获得工资收入的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2]通常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存在的基于契约而形成的规则服从、接受管理、劳动从属、以劳动获取工资收入作为判断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基本特征。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中,传统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回归主要是通过劳动合同制实现的,农民工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则主要以从事非自耕农劳动,成为工资劳动者为标志。

1.公有制企业职工身份的转换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户籍管理等手段将城镇就业者和部分农村劳动者纳入国家职工的管理体制,从而形成了以国家作为福利提供者的社会劳动关系体制。国家选择性地授予公民国家职工身份;获得职工身份是获得国家福利的前提;职工与国家之间形成了就业安置关系,企业只是严格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劳动标准,因而企业与职工之间理论上并不存在利益冲突。职工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履行“主人翁”的责任。但“铁饭碗”、“大锅饭”的劳动管理制度也限制了劳动者的自主就业权,挫伤了职工作为个体劳动者的积极性。

劳动管理制度的改革正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起点展开,并以逐步确立劳动者的市场主体地位,促成劳动关系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为方向。劳动制度改革秉承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走过了一条双轨制渐进式改革历程。

(l)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知青回城等就业压力要求突破单纯靠国有经济吸收就业的旧格局和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1982年,城镇劳动合同制开始在一些地区试点,随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198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等4个劳动制度改革的文件,规定新招职工都要实行劳动合同制。这意味着固定工制度的终结。

(2)出于裁减冗员和扩大用工自主权的需要,1988年以优化劳动组合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制度改革,开始触及原有固定工制度,开拓了企业内部消化富余人员的用工模式,也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必要。[3]

(3)1992年,原劳动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落实企业的权力,逐步打破企业中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逐步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企业中固定工和新招合同制工人的界限。1992年2月,原劳动部发布《关于扩大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市县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1994年《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作统一的法律规范,要求“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从而在法律层面上完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并轨和企业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身份的确认。

(4)1997年1月上旬,国务院召开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要在坚持企业改组、改造、改制和加强企业管理的同时,坚持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的路子。此后由地方政府随后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大力推动的“买断工龄”和“身份置换”政策,客观上反映了地方国有经济部门中劳动关系的格局。

推行劳动合同制与减员下岗尽管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但对于中国国有经济部门而言,减员下岗、“买断工龄”、“身份置换”实际上成为劳动合同制度推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劳动者回归劳动力市场主体身份的延续。1998年一2003年6年间,因国有企业改制,职工累计下岗达2842.4万人。[4]正是在这一阶段,国企职工完成了身份和地位上的蜕变。

2.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地位的形成与确立

据估计,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规模约为1.2亿,其中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为6000万。[5]由于不具有体制内的身份待遇,农民工从一开始便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主体特征。农民工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大体经过了限制流动、引导流动和确认地位3个阶段。

(1)从1979年到1992年以前的农民异地流动政策总体上是有控制的流动。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在1980年开始陆续建设,对外来劳动力形成了一定的需求。但总体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主要依靠离土不离乡、举办乡镇企业等途径解决。

(2)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步伐加快,私营经济也迎来快速发展,国有经济部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需求。期间虽然在一些地区出现因国有企业改革,职工下岗压力加大而对农民工进城的一些限制,但劳动力低成本和灵活用工机制依然成为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的主要有利条件。内地劳动力大省出台各种积极措施,鼓励、引导、帮助农民工外出务工。

(3)2000年以后,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规模的扩大,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职业安全卫生、欠薪、强迫劳动等基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障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培训、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2006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农民工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提出要着力完善政策和管理,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

(二)回归劳动关系主体的工会

改革开放30年来,工会体制及工会运动发生了积极变化,工会从主要在社会政治领域活动向劳动关系主体的身份回归,成为劳动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1.中国工会的改革历程

与中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相适应,中国工会也同样开启了一个逐步脱离行政化运行模式的转型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会的转型经历了5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一是邓小平提出工会改革的原则。1978年工会九大召开,邓小平在明确了工会反对官僚主义和参与企业管理的双重任务的基础上,强调工会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是一个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构。密切联系群众、替工人说话办事、让工人信得过,是工会的特征,是工会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工会存在的基础。

二是工会十一大提出工会的维护职能和工会的改革设想。会议提出了工会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4项社会职能,第一次将“维护”明确规定为工会的职能,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的工作指导方针。

三是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提出。1994年《劳动法》颁布,明确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总随后提出“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即工会要把贯彻《劳动法》作为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切入点,要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要把集体合同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

四是2001年《工会法》的修改,在法律意义上界定了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五是200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确立。全总在2005年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强调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坚持切实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推进工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等基本原则,确立“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并先后推动了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等一系列活动。

2.对工会性质的重新认识

1950年《工会法》第一条规定:“工会是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凡在中国境内一切企业、机关和学校中以工资收入为其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之体力与脑力的雇佣劳动者及无固定雇主的雇佣劳动者,均有组织工会之权利。”该法强调工会的成员只能是雇佣劳动者,并以此来表明工会的阶级性。随着社会关系中雇佣劳动关系的消灭,1992年《工会法》将工会的性质规定为:“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从而将工会定义为一个由工资收入劳动者组成,并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群众组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以产权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工会的成员属性在实践中的混乱,被提到立法层面上。2001年《工会法》修正案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2006年全总颁布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进一步规定:“企业行政负责人、合伙人及其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这一原则在实践中正在得到重视。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工会性质问题始终是多年来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并形成了对工会阶级性、群众性、自愿性、利益性等方面问题的多重表述。

3.对工会职能的积极探讨

工会的职能是由工会性质支配的工会所具有的功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承担的社会分工及其行为的社会效果。建国之初,面对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的重担,工会担负起组织动员工人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民政权支柱的重任,形成了“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会工作方针。

1978年,邓小平在工会九大致词中阐述了生产与福利的辩证关系,强调工会要督促和帮助行政机构努力保障工人的福利,从而推动了对工会职能的探讨,到1988年10月的工会十一大确定了中国工会的“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4项职能。1992年《工会法》将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法定原则。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明确工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001年,修改后的《工会法》突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并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为基层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两个主要机制。2003年,工会十四大明确要求工会组织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切实履行好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2006年,全总又推出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以此作为工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着力点。“科学维权观”要求工会工作者树立以职工为本的观念,并把“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工会的工作方针,在实践上强调党政主导、工会运作,要求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4.工会组织的代表性在适应社会经济变革中得到改进和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自身组织建设大体经历了4个时期,1992年以前的逐步恢复时期,1993年至1999年的因国有经济改革致使基层工会组织数和会员人数同时下降的调整时期,1999年到2002年之间以新建企业工会组建为主要突破口的快速增长期,2002年以后以外企建会和农民工入会为主要内容的巩固发展期。

传统福利工会体制将会员局限于机关、事业和公有制经济单位的体制内职工。当国企改革导致国有企业数量和国企职工数量大幅减少时,工会组织和会员数也随之急速下降。到1998年,工会组织降到1978年工会恢复以来的最低点,只有50.35万个;会员人数也降到9000万人以下。而当时包括城镇和乡村在内的产业工人人数应为两亿多人,大多数的职工没有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公有制企业在改组、改制过程中因为劳动者权益受到侵犯而引发大量的群体性劳动争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大量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恶性案件频频发生。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国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要求,并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大规模工会组建活动。运动式的组建之后,也陆续暴露出“数字工会”、“招牌工会”、“老板工会”等问题。全总随后开始一边抓组织发展,一边着手已建工会组织的完善和作用发挥。2003年召开的工会十四大,依然把工会组织与会员发展确定为工会的中心任务,而已建工会的规范化运作及功能发挥的问题被进一步强调。2004年12月25日,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审议通过《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作为基层工会工作的目标。

针对包括沃尔玛、柯达、三星、肯德基、麦当劳在内的一批在华外企都存在多年未建工会或工会组织不健全的问题,全总采取积极措施,促成了沃尔玛工会组建“零的突破”,到2006年9月沃尔玛在中国30个城市中60多家分店全部建立工会组织,共发展会员6000余名。沃尔玛工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中国现行的《工会法》。沃尔玛工会组建过程中,通过积极发展工会积极分子;依法通过上级工会派员到企业宣传动员职工,首先在一部分,甚至是在一小部分职工中组建工会等做法,以及全总与沃尔玛关于工会组建的备忘录中防止雇主控制工会的条款等,都对中国工会制度的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全总对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持积极态度,并呼吁政府和社会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针对农民工大多具有工作临时性、职业流动性的特点,全总于2003年8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不论其户籍是否在本地区和在什么性质的企业就业,无论就业时间长短,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要求各级工会组织采取有力措施,依法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2004年8月,全总颁发《关于组织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及机关的劳务工加入工会的通知》,要求凡在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及机关从业并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务工,不论户籍关系在哪里、用工形式如何、就业时间长短,都要依法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在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过程中,各地工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河南省信阳市创造性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地区源头组织工会,建立输入地和输出地双向维权体系。”各地工会组织由信阳的双向维权,发展引申到流动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合作维权。上海、成都、石家庄、泉州等城市纷纷建立了城际间工会工作联动机制。南京市总工会更是采取包括交易市场工会、工程项目部工会等10种形式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入会。

5.基层工会主席直选为中国集体劳动关系构建打造权力基础

工会的活力来自于会员对工会的信任。缺乏来自会员群众的选择和约束,法律所授予工会对劳动者利益代表和维护的职责就缺少足够的动力和压力,集体谈判机制也不会真正形成,现行劳动关系体制中工会受制于管理方而不是受命于会员的弊端难以根治。吉林省梨树县总工会自1984年起,在基层工会换届选举的时候,通过“海选”增强了工会主席做好工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窗口的广东深圳蛇口工业区,于1986年开始工会直选的尝试。到2003年,广东12万多个基层工会组织中,有将近1/3的企业实行了工会直选。工会主席直选的活动在2003年至2004年间达到高潮,并由以非公企业为主扩展到机关事业单位。直选工会给工会自身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其一是使工会成为工人自己选举并管理的代表组织,其二是使工会真正成为保护工人权益的组织,其三是使工会成为调和劳资矛盾的缓冲带。基层工会直选不仅推动着劳动者结社自由权在中国的实践,也为中国集体劳动关系体制的构建奠定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权力保障。

(三)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

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或称雇主,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使用一名以上职工并且向职工支付工资的单位。[6]比较而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因为其非公特征而带有与生俱来的资本所有权及基于资本所有权而派生的独立管理权,而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产权公有往往形成产权软约束及其管理职责不清等因素,成为制约公有制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30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产权和管理权而展开的。

1.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

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6年之间的放权让利时期。先后通过企业基金、提高折旧、拨改贷、利润留成、两步利改税等手段,从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改革入手,围绕着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进行松绑、放权、让利。

第二阶段,从1987到1993年的完善经济责任制时期。1986年12月,国务院颁布《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围绕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来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股份制从试点到推开,资产经营责任制、承包制、租赁制等相继实施。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法》确立了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厂长负责制的基本制度。

第三阶段,从1994年到1997年的企业制度创新时期。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的问题,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1993年底通过的《公司法》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确立了法律依据。

第四阶段,从199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时期。1997年9月,十五大提出“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随后各地开始探索包括整体出售国有企业和出售部分国有股等形式在内的改制。到2000年以后,双重置换(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相结合)的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确立。

第五阶段,2005年以来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针对上市公司2/3以上的股份为非流通股,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存在“利益分置”的状况,2005年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并进而推动中国所有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时代,原来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将逐渐变成股权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国有股份为主的公有制公司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在资本市场真正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

从1998年到2005年国有控股企业的数量减少了60%,从业人员减少50%,而与此同时,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45倍。国家发改委在回顾“十五”成就时指出,2004年,全国2903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已有1464家改制为多元股东的公司制企业,改制面为50.4%。相当一部分地区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80%以上,有的县属企业改制面已达90%以上。

2.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城镇就业人口、出口总额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越了公有经济,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增长潜力。

个体工商户的飞速发展。个体工商户由1978年的14万户发展到1999年的3160万户(历史最高值),到2005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463.9万户,注册资金总额5809.5亿元,从业人员4900.5万人。

私营经济组织的地位逐步明确。私营经济劳动关系的雇佣性与传统公有制下的并不吻合,在私营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还重申“不准雇工”。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私营经济的地位日益提高。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自1992年以来,私营经济一直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总数达430.1万户,私营企业户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3.41%,总量超过国有、集体和外资企业数量之和。2005年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5824万人,注册资本61331.1亿元。

外资企业快速增加。到2005年底,中国现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约28万家,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8.30%,纳税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72%,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8.6%,直接就业人员超过250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口的比重超过10%。

3.中国的用人单位(雇主)代表组织

国有和非国有经济组织成为劳动关系主体的条件在于其能够基于产权而独立行使劳动管理的权利,并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其地位及权利构成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中的雇主“雇佣他人为其劳动”[7]的角色是基本一致的。由于中国用人单位的所有制类型是多元的,发展的时间先后及历史背景各不相同,用人单位(雇主)代表组织也是多元的。目前中国雇主代表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综合性的全国企业团体。由1979年成立的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1984年成立的中国厂长经理研究会合并组成的中国企联,在2003年6月被国际雇主组织吸收为会员并确认该会为中国惟一雇主组织。中国企联在其章程中明确,该组织是“企业、企业家(雇主)和企业团体的联合组织”;“代表企业、企业家(雇主)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本会组成的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

二是在地区范围内不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组成的总商会等组织。这类组织以其覆盖面广、组织的联合性,并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称谓为特征,在协调企业行为、参与政策咨询、介入三方协商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是由原来的政府企业行业主管部门改革演变过来的各类行业协会。因为其在行业内所拥有的特殊信息、技术和行业管理传统,在维护行业利益、搞好行业自律、配合政府宏观调控和协助行业应对国际竞争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类组织大多以中企联/企协会员的身份介入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

四是作为不同类型非公有制企业法定代表组织的全国工商联合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和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等。这些组织除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该类系统中用人单位的桥梁纽带的作用外,在提高企业家素质,协调企业立场等方面也对劳动关系的运行发挥一定作用。

五是在企业相对集中的特定范围内自发成立的非正式雇主组织。大多以“联谊会”等形式出现,但由于其狭窄的地域性和紧密的联合性,在劳动关系运行中更能协调立场,统一行动,在一些劳动关系冲突中,是劳动者一方真正的谈判对手。

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出于搞活国有经济、引进外资的需要、培植非公经济以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需要,用人单位(雇主)在劳动关系中具有相对优越的地位,用人单位(雇主)代表组织因此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作用相对较弱。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尤其是工会作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代表组织的身份逐渐回归,用人单位(雇主)代表组织对劳动者权益的尊重程度,及进入集体谈判、三方协商等机制在劳动关系运行中的作用发挥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角色调整

政府的含义是多层次的,政府在劳动关系体制中的角色也是多元的。计划经济劳动关系体制下的政府充当着最终雇主的角色,掌握着劳动标准的制度供给。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一般功能是产权利益和劳权利益的共同维护。为实现这一目的,政府在劳动关系体制中通常采用制定规制并监督规制实施,监控协调劳动关系的运行,并建立有效的制度,以及时处理劳动关系冲突。因此,在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体制中,政府的角色通常会有作为劳动关系的调节者、规制者、监督者、调解仲裁者,以及直接雇主等多重角色。

中国的劳动关系是在政府高度介入下实施的转型过程。政府在劳动关系转型中的角色调整大体经过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2年,主要是对公有产权的权力分享阶段,通过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并因而减少政府对劳动关系运行的直接控制;

第二阶段,从1992年至2002年,主要是培植市场主体,形成一般规范阶段。通过企业产权和劳动者身份的两个置换等举措,培植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独立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而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态度转变也从另一个方面培育了市场主体。期间,劳动合同制的推行改变了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利益高度重叠的格局,使劳动关系步入契约化运行轨道,政府角色的定位逐渐明朗。一方面,制定和执行对下岗职工的补偿扶助政策,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稳定的劳动关系环境;另一方面,把劳动关系调解者的角色塑造作为政府改革的目标,尤其见于1993年劳动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制度改革总体设想》,规定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基本职责为:通过国家立法制定劳动基准以规范劳动关系;通过劳动行政监察维护劳动关系;通过司法仲裁保障劳动关系双方权益的机制。

第三阶段,从2003年至今,主要是对劳动关系的结构性调整阶段。

国有企业改革中政策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全球化形成的劳动力成本寻底竞争,地方政府强烈的发展冲动,改变了中国劳动关系的格局,劳动关系的结构性失衡以及劳动者利益的保障成为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尊重私人财产权利的前提下,向劳动者倾斜立法,弘扬社会正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2003年以后政府劳动政策的主导思想,建立服务型政府,从主导转向服务成为政府改革的方向。

三、劳动关系运行冲突

劳动关系系统是一个主体利益冲突及解决的系统。劳动关系运行冲突主要表现为制度内的劳动争议和制度外的自发和隐性冲突。

1.劳动关系冲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劳动争议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部分年份上升幅度较大,数量曲线呈较明显的阶段性。国有、集体企业劳动争议在国有企业改革时期占劳动争议问题比较高;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的告一段落,2004年以后国有经济部门劳动争议发生量持续下降,也带动劳动争议数量增幅降低,涉及劳动者总体人数迅速下降。1995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3万起,涉及劳动者12.3万人;2003年立案22.6万件,涉及职工劳动者80万人;2007年立案35万件,涉及劳动者则下降到65万人。另一方面,随着非公经济的持续发展,非公企业劳动争议近年来不断上升。

2.劳动争议内容以劳动权利为主,劳动报酬等经济权利争议呈上升趋势

在引发劳动争议的原因中,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和解除劳动合同占主要比例。2002年劳动者申诉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分别占案件总数的31%、18%、17%,三者之和占劳动者申诉案件的66%。此后在总体趋势上,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争议案件呈下降趋势,而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争议则逐年攀升。

3.制度外冲突频繁,社会风险加大

劳动者迫于就业等压力,没有将侵权行为公开化,使劳动关系存在潜在冲突因素;而由于时效、程序等制度性因素,导致大量劳动争议没有进入制度性争议处理渠道。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自发的集体组织成为权利自救济的重要途径。而由于集体行动在制度内劳动争议处理渠道没有合法空间和合适的处理机制,劳动者自发组织的集体抗议活动导致争议行为更具暴力性和破坏性。

4.劳动关系冲突的原因带有明显的社会转型特征

从劳动争议演变看,以国有企业职工为主体的争议主要针对体制下行过程的身份、工龄补偿及保障问题;而以非公经济劳动者为主体一方的争议主要针对体制上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在安全卫生措施、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权利的实现问题。中国劳动力市场,尤其是低端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经济全球化资本对低成本劳动力的追求,在总体上造成了中国劳动关系中“强资本、弱劳动”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转型过程中劳动关系主体不成熟也是导致争议多发的主要原因。在用人单位市场主体权利的回归过程中,对劳动者的权利设定主要是个体的,劳动者组织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表达不足,而管理方的法制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地方政府的强烈经济发展冲动都加剧了劳动关系的不平衡。

四、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完善

与传统体制下政府直接作为劳动关系主体一方,并对劳动关系进行全面管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构建的基本方向就在于发挥微观劳动关系主体的自治作用,形成以劳动合同为基本形式的个别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以民主参与、集体合同为基本形式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和以三方会议制度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一)劳动合同制度成为劳动关系建立和调整的制度基础

劳动合同制度自1982年在一些地区对新招收工人进行试点,到1992年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成为劳动关系成立的基本形式,也逐渐形成了以劳动合同规范为中心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1994年《劳动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劳动标准立法的形式对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最低标准作了规定。但由于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劳动合同制度实践过程中出现不签合同、签短合同、格式条款、霸王条款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主要制约因素。制定《劳动合同法》,以强化劳动关系的法制化约束成为劳动关系调整的选择。2007年《劳动合同法》继续强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强调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标准的确定、变更都应当在劳动合同中载明。遏制劳动合同短期化,引导长期劳动关系也成为劳动合同立法的重要价值取向。派遣、承包等非典型性劳动关系也应当依据典型性劳动关系,通过书面劳动合同形式确认用人单位责任。

(二)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制度的再造

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是中国劳动关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制下劳动者民主管理企业是以劳动者的企业生产资料“主人翁”地位为前提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劳动关系的本质是自主劳动,而不是雇佣劳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进行公有产权的改革,通过企业产权置换和劳动者身份置换,传统的职工民主管理的产权基础和劳动者身份基础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制度的探索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这种深刻变化。

1.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践的回顾

企业的产权性质不同决定了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表现形式。

从1978年至今,职工民主管理大致又可以划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3年,基本上以在企业恢复、建立和普及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要内容。第二个阶段是从1984年到1993年,职工民主参与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同时,按照改革的要求健全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第三个阶段是从1993年至今,职工参与开始进入到重新定位、调整和提高阶段。

在国有企业的职工民主参与需要发展与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着的改革形势的同时,私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在私营企业建立工会,并推动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成了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类似于国有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合理化建议等做法也在一些非公企业中得到积极尝试。

2.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主要形式

(1)职代会制度

1981年6月,全总制定并经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强调职工当家作主,民主管理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同资本主义企业的根本区别之一。职工代表大会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每个企业必须按照《条例》的规定,有准备地、切实地把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从此,被“文革”扭曲和中断的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得以恢复。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将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和选举推荐权等5项权力规定为职代会的基本权利。职代会制度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为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职工权益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及非公经济的发展,以公有产权为前提设计的职代会权力体系与《公司法》等法律中产权体系的设置发生一定的冲突,职代会制度的运行亟需在制度上加以规范。

(2)厂务公开制度

1998年,有关河北省石家庄市拖拉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实行厂务公开的调查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厂务公开被作为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监督、密切干群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得以在全国范围展开。全总及中纪委等6部委在2001年进一步提出要把厂务公开向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延伸,强调把厂务公开的要求带入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要切实保障职工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落实。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通知特别强调,企业重大决策未经联合会审议的不应实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职代会有决定权和否决权,既未公开又未经职代会通过的有关决定无效。对职代会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大多数职工不拥护的干部,上级主管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进行处理;违反职代会决议和厂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导致矛盾激化,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必须认真追究其责任。

厂务公开实践中存在的走形式、搞虚假公开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厂务公开的效力。实践证明,厂务公开的真正生命力还在于把外在的制度要求变成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为改善经营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内在需要。

(3)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职工董事监事制度自1992年《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颁布以来,逐步得以完善。2005年修改的《公司法》对公司制企业民主管理作了全面规定。在总则中明确了所有类型公司制企业必须遵守的工会与职工民主权益方面的规定;对各类公司制企业中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都作了规定(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董事作了选择性规定);规定了职工监事在监事会中最低比例为1/3;规定了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的产生程序。2006年5月3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工会在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中职责与权限。规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候选人由公司工会提名,公司党组织审核,并报告上级工会;工会主席一般应作为职工董事的候选人,工会副主席一般应作为职工监事的候选人。

(三)积极推进中的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合同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协调稳定运行的核心机制。在国际劳工公约及很多工业化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中,所谓工会就是指集体谈判代表,结社自由权与集体谈判权与集体行动权三位一体。显然,这种劳动关系运行方式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

1.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历史回顾

集体合同制度在建国之后的劳动关系调整中曾经占据重要地位。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0年《工会法》都规定了公营和私营企业中的职工都有分别与行政方或资方订立集体合同的权利。但随着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集体合同被界定为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劳动竞赛,保证全面均衡地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最好的组织手段,[8]并在此后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改革开放后的集体合同制度推行可以分为3个阶段。

一是恢复起步,双向共保阶段。作为一种制度惯性,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集体合同制度主要还是以体现生产和福利两大内容的共保合同为主要形式。1979年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九届二次执委会议发出了在全民所有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倡议。1983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等对集体合同制度作了规定。这一时期的集体合同也称为共保合同,即行政保证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工会保证组织动员职工生产。共保合同所揭示的是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利益一体化的社会特征,体现了是“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会模式。

二是集体合同厘清认识,积极推行阶段。1992年4月,《工会法》颁布实施,其第十八条规定:“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劳动合同。工会可以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1994年7月颁布实施的《劳动法》对集体合同的内容、订立程序、法律效力和有关争议的处理等问题做出了比较具体的法律规定。明确“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同年12月,原劳动部颁发了《集体合同规定》,更加详细地规定了集体合同制度的各项内容,以指导和规范集体协商及签订集体合同,协调处理集体合同争议,加强集体合同管理。《劳动法》颁布后,全总提出了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把集体合同制度提升到突出工会维护职能,并带动工会工作全面开展的基本制度形式的高度,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三是逐步完善,重点突出的阶段。2000年,原劳动保障部颁布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工资集体协商被作为吸引劳动关系双方参与集体合同制度建设的手段被重点强调。2004年,原劳动保障部颁布新的《集体合同规定》,就集体协商的原则、集体协商的内容、集体协商代表、集体协商程序、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中止、集体合同审查、集体协商争议的协调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具体的规定。2007年6月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集体合同作了专章规定,明确了集体合同中的工会代表原则,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行业集体合同和区域集体合同作了规定。中共十七大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2008年4月,全总提出全面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推动企业建立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和实施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保证职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步增长。

2.中国集体合同制度实践的特点

(1)主张普遍建立全面覆盖

1994年,《劳动法》一经颁布,全总就及时提出了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要求各级工会抓住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这个“牛鼻子”,带动工会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1995年2月,全总发出《关于在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中做好工会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逐步做到在全国各类企业中普遍建立。1995年8月,全总颁布《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明确各类企业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企业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2000年,全总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出台的《关于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在努力提高企业集体合同建制率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职工覆盖面,并特别要求国有改制企业的集体合同工作要本着“企业改制到哪里,集体合同制度就要新建、重建到哪里”的原则,做到企业改制、整建工会组织、签订集体合同“三同时”。[9]

(2)强调工会代表原则

1994年《劳动法》第33条规定的集体合同双方主体分别是“企业职工”与“企业”,并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在2004年重新修订的《集体合同规定》和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则确认了工会组织作为集体合同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3)注重平等协商过程

在1994年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提出时,便针对基层企业工会所处的弱势现实,试图在制度设计上突出强调作为劳动关系双方主体所应当具有的平等地位和合作原则,既是将平等协商作为签订集体合同的一个前提,也是将日常的平等协商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但在实践中,劳动关系双方协商的平等性很难因为制度上的强调而实现,一些企业的集体合同变成了管理层的单方意思表示。为此,全总要求基层工会必须坚持平等协商的环节,北京等一些地方工会还通过地方立法程序规定未经平等协商的集体合同不予认可。

(4)突出工资集体协商

在原劳动部1997年下发《外商投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几点意见》后,全总在1998年跟进提出了《工会参加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意见》,对工资集体协商的原则、内容、工作方法、上级工会责任等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许多地方总工会随之推动当地劳动、经贸等政府部门和工会联合下发关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试行办法和意见。2000年11月,原劳动保障部发布《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2000年1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三届三次执委会议提出,要依据《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落实职工参与工资分配的权利。2008年4月,全总提出“全面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手段。

(5)推行区域行业合同

针对基层工会在组织健全、谈判能力及代表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一些地方工会积极探索区域性和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特别是在小企业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上海市在全市街道、乡镇、经济开发区普遍建立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实现对企业和职工最大限度的覆盖。浙江温岭市总工会在全市羊毛衫行业依托行业工会与行业协会开展工资协商,签订行业工资协议,确定行业(工价)标准。江苏、河北等省还采取先综合再专项的办法,在综合性的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基础上,分别就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以及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突出问题,签订专项集体合同,增强了集体合同的实效性。

3.中国集体合同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集体合同实践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发展不平衡,流于形式,作用难以发挥,难以真正做到平等协商等问题。之所以难以做到真正平等协商,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行政与工会还存在事实上主从关系或依附关系,经济上和行政关系上依附企业,不容易真正做到平等协商。虽然国家对工会主席和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保护有规定,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导致不敢谈判;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的业务知识不足,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难以全面了解,也致使谈判难以深入。大量集体合同在形成过程中没有经过平等协商环节,或平等协商形同虚设。集体合同工作难有实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或单方协商代表缺位而无法谈判。政府主导型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推进,而非市场自治行为;目前的集体协商大多处在企业级层面上,以签订企业集体合同为主,从而使效力受到很大限制;主体及主体利益的一致性与协商环节的弱化,集体合同有时成为雇主的单方面规定;集体合同的执法性及普法性质,大多照抄《劳动法》,没有协商的价值;基本没有发生集体劳动争议,从一个方面表现集体合同的形式化。

(四)三方机制的作用正在得到显现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通常也称为劳动关系三方原则。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76年14 4号《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规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如劳动立法、经济与社会政策的制定、就业与劳动条件、工资水平、劳动标准、职业培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与卫生、劳动争议处理以及对产业行为的规范管理。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表明,三方机制能够缓解劳资矛盾、稳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中国于1990年批准了《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1996年5月17日,全总与原劳动部、国家经贸委、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发出《关于逐步实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强调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10]2001年8月,全总与原劳动保障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的意见》,正式建立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2001年《工会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2007年《劳动合同法》在总则中也对三方机制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原则要求。

中国劳动关系调整的三方机制已经在各个层面上逐步建立健全。2002年8月13日,原劳动保障部、全总、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已经建立了三方协调机制的省份,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这个机制逐步向市、县(区)一级延伸,形成本地区多层次的三方协调机制。目前,省级三方机制已全部建立,地市一级以上普遍建立了三方协调机制,多数省份正向县、区和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延伸。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到2007年底,全国已建立三方协调组织10702个。

三方机制在劳动关系协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推行集体合同制度方面,2001年11月20日至21日,原劳动保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召开全国贯彻实施《劳动法》、《工会法》推进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出进一步推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见,并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2004年和2005年,国家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构还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集体合同规定>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

在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方面,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于2007年3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针对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尤其是农民工因为没有劳动合同致使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用3年时间实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合同内容趋于规范,劳动合同得到较好履行,基本实现劳动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

此外,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还于2006年7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的通知》,将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作为推动企业建立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成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解决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引导企业和工业园区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协调机制和劳动纠纷调处机制,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奉献企业、双方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实现企业良性发展,职工得到实惠,从而保持劳动关系持久和谐。

(五)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33年,也是劳动者在市场主体地位和社会经济权益得到逐步确认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显现并纳入制度化调整的过程。

1.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变迁的过程

1980年7月,为适应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协调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国务院公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规定合资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为:协商、仲裁、诉讼。1986年7月,国务院出台《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发生劳动争议时,应当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诉。”1993年6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为:自行协商、企业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对劳动争议的处理范围、原则、机构、程序,以及因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发生劳动争议的处理作了原则性规定。针对10多年来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实践状况,2007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得以颁布实施,该法进一步强化了调解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作用,维持了仲裁的前置地位,并通过免费仲裁,举证责任倒置、部分仲裁先予执行等规定形成了有利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新格局。

2.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基本构成

由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基本程序构成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劳动行政监督监察,工会监督等渠道也成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救济途径。

(l)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各环节的前置程序。独立的调解程序在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1994颁布的《劳动法》得以明确,基本制度形式是以企业为载体,以工会为主导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到2006年底,全国已经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25.8万个,有企业调解人员94.8万名,其中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52.8万名,占55.6%。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9.4%的人愿意在争议发生后首先通过调解解决,有83.8%的人认为有必要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1]然而,企业调解委员会制度中工会的中间人角色被认为与《工会法》中工会作为劳动者一方的代表身份是相冲突的,而调解没有法律效力也影响了调解程序对争议双方的吸引力。由此,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之外的调解组织便应运而生。地方工会、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附属机构、建立在社区街道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都不同程度地承担起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2007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这种大调解的局面予以全面认可,并保留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工会继续担任调解委员会主任的机会。

(2)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1980年恢复以后,一直被作为劳动争议处理的前置程序。根据《关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研究报告》的统计,从1986年7月国务院《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实施至1993年,全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共处理了100万件劳动争议案件,其中调解解决71万件,仲裁解决24万件,起诉到法院的1000多件,使得许多劳动争议得到正确的处理。[12]1993年《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1994年《劳动法》确立了新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这套制度在实践中有一些问题反映比较突出,如仲裁时效设计过短,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救济权;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具有终局效力,劳动争议仲裁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实际处于“中间环节”的地位,弱化了仲裁程序的效率功能;[13]2007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进行了有益的调整,主要包括:仲裁时效被延长至一年;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案件可以裁决先予执行;部分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3)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诉讼,是当事人诉权的实现形式。由人民法院参与处理劳动争议,从根本上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有助于监督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有利于生效的调解协议、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的执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4月30日公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举证责任、仲裁效力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体现了《劳动法》保护劳动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劳动者的立法精神,同时也要有效地保障用人单位的正当权益。这一解释还适当地扩大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完善了劳动诉讼案件的证据制度,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4)劳动争议的其他救济途径

公民通过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反映情况,主张权利,并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矛盾处理制度,也是劳动争议解决的一条有益途径。2005年发布的《信访条例》对信访处理规程作了规范,从而使信访制度更有效地适应包括劳动关系冲突在内的社会关系冲突的及时合理解决。

通过国家行政部门的执法,处罚违法侵权者,以制止违法侵权行为,帮助权利被侵害者的公力救济是中国劳动关系冲突解决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机率较高,劳动者集体的制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对扭转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很重要。2004年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以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责任审查用人单位报送的劳动用工材料,并建立用人单位的守法诚信档案,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等规定,势将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五、对中国劳动关系现状的判断及趋向分析

过去30年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在市场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全面展开。中国劳动关系的运行带有明显的转型特征,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运行机制。

(一)对中国劳动关系运行现状的判断

1.劳动关系市场化运行的微观基础已经初步奠定,但市场不足与市场过度同样存在。

总体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促进了劳动关系类型多元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已经形成,以所有制为标准划分的劳动关系类型也随之呈多元化的格局,不同所有制类型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上共同具有契约劳动关系特征;劳动关系归属企业化,企业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结成劳动关系的载体,劳动关系的微观基础随着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的回归得以确立;劳动关系主体明晰化,用人单位经过产权制度改革而具有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劳动者也经过身份置换由国家职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契约劳动者;劳动关系内容物质化,劳动关系的运行则更多地是围绕物质利益关系展开的,并依靠个体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造就劳动关系系统的高效率;劳动关系运行市场化,工资、福利等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劳动关系形式契约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成为劳动标准确定的基本载体;劳动关系调解法制化,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的确定,劳动关系过程的运行、争议的处理都逐渐步入法制轨道。但另一方面,国有经济部门的劳动关系运行市场化不足的现象依然较为明显,非公经济部门资产权力缺乏有效约束,并且不断造成对劳动者法定权益损害的状况依然大量存在。

2.劳动关系运行的社会化模式正在形成,基本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是两个转型同步,即在劳动关系由行政化运行向市场化运行转变的同时,劳动关系从市场化运行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化调整。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劳动关系运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第一步转型,劳动关系市场化运行的基础已经基本奠定,但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工资报酬等劳动力价格因素由劳动力市场主体共同决定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劳动关系运行的社会化包括社会化理念的确立、劳动立法和监督等公权力介入、集体劳动关系体制的形成等方面内容。目前,通过向劳动者实施倾斜保护的社会法理念正在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所接受。自1992年《工会法》和1994年《劳动法》颁行以来,劳动法制体系逐步完善,以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标志,初步形成了包括劳动基准、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调整、劳动争议处理在内的劳动法律体系。社会化调整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法制体系滞后和法治基础的缺失。有法不依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新兴劳动关系领域出现无法可依,法定权益规制不足的状况。集体劳动关系运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制约集体劳动关系形成的制度性因素依然没有解决,通过集体劳动关系运行推动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的作用亟待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在社会化调整的实践过程中,对劳动关系行政性管理的路径依赖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社会化调整的理念和制度构建。

3.劳动者权益在改革中得到实现,权益损害的现象依然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权、劳动报酬权、职业安全权、社会保障权等劳动者权益也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逐渐得到确认和实现。社会就业总量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76990万人;再就业政策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到2000年底时,全国累计有2100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职工劳动报酬权稳步实现,“九五”期间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实际增长5.8%;“十五”期间,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2.6%;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4932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6%。职工培训教育权进一步落实,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建立,到“十五”期末,全国有6000多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保证。中国政府在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立法,加大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执法等方面作出了显著的努力,采取提升职业安全监察机构地位、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推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推进官员问责制度、开展职业病伤害专项整治等积极措施,努力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状况在一定时期还比较突出。针对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状况,政府自2003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用工情况和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等专项检查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

4.劳动关系运行总体和谐,体制外冲突亟待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运行总体上是和谐的,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调整增长的重要条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劳动关系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以及改革中产生的劳动者利益冲突需要通过有效的劳动关系制度设计加以解决。利益的表达权是劳动关系运行中权利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劳动者的权益意识进一步觉醒,通过集体行动以克服个体诉求的能力不足,并避免由此给个人带来的风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劳动关系的现实运行中,由于集体行动权在理念和制度上都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大量集体行动是以自发的、隐蔽的方式进行的,缺少足够的规范,既没有宪法和法律制度的保障,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段,自发集体行动往往给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及社会安定带来冲击。保障劳动者的集体行动权成为未来中国劳动关系运行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

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劳动关系构建的社会基础是中国特殊的社会转型背景,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等不同层面的社会变革对劳动关系提出了不同要求,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劳动力市场的多层次,使劳动关系运行呈现出既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具有明显中国经济社会基础的特征。构建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

1.劳动者权益保障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未来中国劳动关系体制建设的方向。

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功能在于劳权与产权的共同实现,劳动关系调整体系的设计原则在于劳权与产权的欢重保障与平衡。劳动关系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劳权的保障并没有与产权的实现同步,劳资力量的失衡进而导致双方利益的失衡,劳动者权益因此而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到劳动关系及整个经济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因此,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未来中国劳动关系体制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发展方向。

2.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制化建设是保持劳动关系稳定性的前提。

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关系契约化、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劳动关系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劳动关系主体,尤其是强调财产权至上的用人单位一方法制意识的淡薄及对劳动契约法律地位的漠视。因此,通过强制要求并有效监督劳动合同的签订,使劳动关系建立在明晰的契约基础上,强化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制基础,是未来中国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3.积极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措施是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

劳动关系由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组成,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是在微观企业组织中强化心理契约的基本手段。在全社会弘扬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积极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措施,将对微观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提升劳动关系运行的整体水平产生积极意义。

4.构建有效的集体劳动关系运行体系是实现劳动关系均衡的前提。

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社会化运行的体现,是对个别劳动关系运行中财产权至上原则的重要修正,也是劳动关系主体力量均衡的基础。集体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劳资自治特征可以改变个别劳动关系中个人对组织的不均衡性,也可以弥补国家强制介入的灵活性不足。中国现实劳动关系运行中集体行动非制度化运行,亟需通过制度修正整合到劳动关系调整的制度体系中来,成为劳动关系均衡运行的有效制度构成。

5.政府对劳动关系运行的适度干预是中国特色劳动关系体制的重要构成。

上一篇: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下一篇:标准合租房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