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总结全(8篇)
1.生物化学总结全 篇一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红色的为期中前的化学方程式,蓝色部分为期末内容,其余的为下学期)
化
学
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
反应现象
反应现象
反应
类型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P
+
O2
点燃 2
P2O5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化
合反
应
硫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在空气中燃烧(充分)
C
+
O2 点燃 CO2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红,放热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火焰
在空气中发出红光
铁在氧气中燃烧
Fe
+
O2 点燃 Fe3O4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镁在空气中燃烧
Mg
+
O2 点燃 2
MgO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H2 +
O2点燃2
H2O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相同
铝在空气中反应
Al
+
O2 ==2
Al2O3
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与氧气能反应
在纯氧中可燃,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Al2O3)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C
+
O2
(不足)点燃2
CO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
发出白光并且发热,碳消失,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将它导出,发现可以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CO
+
O2点燃 2
CO2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相同。
生石灰化成熟石灰
CaO+H2O === Ca(OH)2
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钙)生成12
二氧化碳溶于水
CO2 +
H2O=== H2CO3
水变酸性,生成碳酸,颜色没变化,基本上没什么现象,就是冒气泡,应用于常喝的汽水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H2O2 MnO2 2
H2O
+
O2↑
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分
解
反
应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 K2MnO4+
MnO2+
O2↑
高锰酸钾制造氧气是最容易控制并且最安全的。
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通电分解
H2O通电2
H2↑+
O2↑
正极氧气,负极氢气
氧化汞受热分解
HgO △ 2
Hg
+ O2↑
生成流体状汞呈圆珠状,空气中极易挥发成汞蒸气,并释放氧气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KClO3 MnO2 2 KCl
+
O2↑
用集气法收集氧气,发现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原因是:氧气很难溶于水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
用石灰石烧生石灰
CaCO3高温 CaO
+
CO2↑
这个反应很容易让同学们忽略,但是考得多,你说不记吗?
碳酸易分解
H2CO3====
CO2 ↑+
H2O
产生气泡
如果滴了紫色石蕊指示剂的话
溶液从红色变成紫色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Cu
+
H2O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置
换
反
应
碳还原氧化铜
C
+
CuO高温 2
Cu
+ CO2↑
取氧化铜和研好的木炭粉,按其质量10:1的比放在研钵中充分研磨,使之混合均匀,装入硬质试管并铺开(如图),再用酒精喷灯(或大火焰酒精灯)加热
数分钟后,即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而原来的黑色粉末混合物基本变为红色。
碳还原氧化铁
C
+
Fe2O3 高温 4
Fe
+
3 CO2 ↑
如果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则会出现混浊
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
铁和硫酸铜反应
Fe
+
CuSO4=FeSO4 +
Cu
铁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4
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ZnSO4 +
H2↑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镁和硫酸反应
Mg
+
H2SO4 ==MgSO4 +
H2↑
有气泡产生
溶液颜色不变
锌和盐酸反应
Zn +
HCl == ZnCl2 +
H2↑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镁和盐酸反应
Mg
+ 2
HCl == MgCl2 + H2↑
发生剧烈反应,白色固体溶解,在固体表面生成大量气泡
得到无色溶液
铁和盐酸反应
Fe
+
HCl==FeCl2 +
H2↑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铁和硫酸反应
Fe +
H2SO4 == FeSO4 +
H2↑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置
换
反
应
铝和硫酸铜反应
A
l
+
3 CuSO4 == Al2(SO4)3 + 3Cu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变色成为无色的硫酸铝。
铜和硝酸银反应
Cu
+
2 AgNO3 == Cu(NO4)2 + 2
Ag
铜表面有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渐渐变为蓝色
盐酸和氧化铜反应
2HCl + CuO==Cu Cl2+ H2O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
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
CuSO4+2NaOH==
Cu(OH)2↓+
Na2SO4
生成蓝色沉淀
溶液变无色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2HCl === CaCl2 +
CO2↑+
H2O
白色固体减少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复
分
解
反
应
铁锈溶解在盐酸中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逐渐溶解
溶液颜色由无色变黄。
三氧化二铁与硫酸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
铁锈逐渐溶解
溶液颜色由无色变黄。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NaOH+HCl==NaCl+H2O
无明显的现象发生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
Ca(OH)2+2HCl==CaCl2+2H2O
应该可以看到混浊液或者悬浊液变得澄清
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
Ca(OH)2+H2SO4==CaSO4+2H2O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与足量或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
用碳酸钠制取氢氧化钠
Na2CO3+Ca(OH)2 ==CaCO3↓+2NaOH
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加热Cu
+
CO2
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特
殊
类
型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继续通入后浑浊消失溶液重新变为澄清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O2点燃CO2 +
H2O
发出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在上面加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O2点燃2
CO2 +
H2O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
CO
+Fe2O3高温2
Fe
+
CO2
玻璃管A中的现象: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B中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几乎无现象,吸收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
2NaOH+SO2==Na2SO3+H2O
没有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
2NaOH+SO3==Na2SO4+H2O
无明显现象
2.生物化学总结全 篇二
1 课程建设
教学团队的组建。《植物纤维化学》课程遴选了4名具有长期科研或教学经历,职称各异的中青年教师组成全英文课程教学团队,团队中3人具有2年以上国外留学经历,1人系从芬兰引进的师资博士后。4位教师的研究方向涉及植物细胞壁结构、植物细胞壁生物降解、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木质素结构与改性等,教学团队职称与研究方向分布基本合理。
在建设课程的初期,课程组及时编制了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质量标准,对课程的内容、课时分配、知识要点和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和水平进行了限定和要求。课程组负责人提出了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国际性、实践性、前沿性激励学生;以轻松的教学氛围、严密的逻辑性吸引学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带动学生职业发展。教学各要素合理安排,有序布局,形成互动有效的课堂教学并推动积极主动的课外学习。课程教学的近期和远期理想的目标是能够达到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植物纤维化学知识,开阔科学视野,了解国际前沿;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文献,用英语可以进行初步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课程的教材建设是全英文课程建设的重点。阅读对比了Eero Sjstrm主编的《Wood Chemistry: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第二版,和Monico Ek主编的《Wood 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之后,课程组选定后者为课程教材,但是这本书是制浆化学丛书的第一卷,有些内容超出教学范围,于是,采用中国轻工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忠正教授主编的《植物纤维资源化学》作为辅助教材,选取了课程的大致教学内容与体系。在教学时,又加入了教师本人以及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前沿性。同时在学校本科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了课程的相关材料。
课件是教师上课时最重要的材料,课程组4位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收集素材、制作课件。课件的内容编排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具体材料来自于英文教材、中文教材的翻译,以及相关领域中文学术期刊如《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科学》、《化学学报》等,英文期刊如《Carbohydrate Polymer》、《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也有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收集的材料以及网络资源。为了更好的掌握新时期教育理念,课程组教师参加慕课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培训。
2 教学实践
全英文课程教学的难点是学生的专业英文基础薄弱、理解和交流能力有限,影响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而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2,3,4,5]。因此,课程组在课程建设之初就拟定了一些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课程教学效果。首先,课堂上,前10个课时采用双语到全英文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英语提问和回答问题;课堂外鼓励学生看视频录像训练听力和发音,多听多看英文教学录像,浏览相关学术英文网站。建立植物纤维化学英文教学QQ、微信群,以英文交流会话的方式帮助学生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其次,网上英文授课录像资料的引入共享。使用了多种视频教学方式,部分内容在课堂上播放以帮助教学,更多的教学视频作为学生自学、复习的参考。最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节课程教学开始前,引入课堂测试5分钟。测试的形式以师生问答为主,内容涵盖词汇,短语,专业知识等,计入平时成绩,保证学生在掌握前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内容。同时设置学生参与讲课环节。本着自愿的原则,每次课给同学5分钟上讲台讲课的机会,教学内容可以是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自己挑选与课程相关的内容,热点问题,但必须采用英语讲述。
在课程准备过程中,赴兄弟院校调研林产化工专业全英文课程建设情况及《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情况,了解到其他院校在本科阶段尚未开设《植物纤维化学》全英文课程,在硕士阶段有部分院校开设双语课程。在没有实例参考的情况下,课程组在开课后,在听课学生中发放问卷调研教学效果,征求改进建议,并邀请本专业教师、研究生随堂听课提出建议,在第一轮授课结束后,按照学生反馈与专家建议完成了课程大纲、PPT等授课资料的改进,同时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组织、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目前准备进入第二轮授课。
3 思考
教材建设是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难点。课程组选择教材时发现,国内外没有适宜于林产化工专业的《植物纤维化学》英文教材。国外将植物纤维化学的内容归于木材化学或者造纸化学,仅有的几本教材与国内体系差异很大,涉及大量木材和造纸工艺的内容,不适用本专业教学。而且教材老化,多为20年前出版。近期出版的相关书籍没有教材,只有专业参考书籍。课程组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专业书籍为主要教材,选取部分书章节为教学内容,添加了大量中文教材内容以及其他素材。但是对于学生学习造成一定困难,课程组采取PPT共享,原始材料共享的办法帮助学生理清内容脉络,掌握细节。英文教材的缺少和内容体系的错位给英文教材建设带来很大难度,编写英文教材对国内教师来讲从经费、精力、水平上都有很高要求,需要长期积累。
提高学生英文水平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全英文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英文水平有一定要求。面向普通本科学生的全英文教学中英文的交流不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开课初期,很多学生对专业词汇甚至常用英语口语的掌握较差,导致对教学内容不理解,反应慢,沟通困难。课程组利用10个课时从双语逐渐过渡到全英文,帮助学生度过不应期,但是拖延了课程进度。普通本科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较差是面向普通本科生的全英文教学长期面临的问题,也会长期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问题最大的是课堂的英文理解和交流问题较大,这方面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会有所改善。
集中授课可能会改善全英文课程教学效果。我校目前对面向普通本科生的全英文课程和普通课程同时排课,一星期4课时,延续时间较长。学生遗忘现象明显,不利于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学校暑期聘请外教授课的暑期全英文课程集中在2星期授课,教学效果较好。如果能够借鉴暑期课程的排课方式集中授课,可提高学生的投入程度,应当可以改善学生的遗忘问题,同时利于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当然新的排课方式会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
4 结语
全英文课程建设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推进学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学校、学院、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改进,相信《植物纤维化学》全英文课程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引领我校林产化工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持续发展,在学生学业、职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经过组建教学团队、理清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建设教材、丰富教学手段、选用合适的教学组织模式等完成了《植物纤维化学》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经过课程考核和师生评价,认为课程建设基本达到了设定目标。通过总结思考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认为教材、口语能力和课程安排是现阶段影响全英文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英文教材建设,提高学生英文水平,集中授课是提高全英文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植物纤维化学,林产化工
参考文献
[1]杨淑蕙.植物纤维化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
[2]严国兵,Arun Jyoti Borah.有机化学课程全英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广州化工,2014,42(23):220-221.
[3]杨勇.在省属本科院校全英文讲授基础有机化学的启示[J].广东化工,2014,41(24):120-121.
[4]张安琪,郑耿锋.互动式教学在普通化学全英文授课中的探索[J].教学研究,2015(01):49-52.
3.生物化学总结全 篇三
【关键词】广西高考 生物 一轮复习 全覆盖式 备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51-02
广西高考于2015年启用新课标卷,2015年Ⅱ卷的生物部分,未涉及高频考点“光合与呼吸”,同时前所未有地以高分值考查了低频考点“衰老癌变”(选择题2考查了衰老,选择题5涉及了癌变的考点)。
2016年,广西高考启用了全国Ⅲ卷。考前,有学生听到相关消息,表示了一种隐约的担忧,担心以对全国Ⅱ卷模式为主线的备考,会与Ⅲ卷差异太大,从而遗漏某些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纲版卷还是课标卷,无论是Ⅰ卷、Ⅱ卷,还是Ⅲ卷,全国卷带给我们高中教师的启示是:知识点的复习要全面覆盖,以不变应万变。但身为教师,我们在一轮复习的备课中怎样做到全面覆盖?在此,本文主要探讨关于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范围覆盖度的备课策略。
备课,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有效学习的界定,是必须以教育评价为准则的;高中学习的有效性,则以高考为依据。考什么则学什么备什么,是高中教师备课的通俗依据,然而考试大纲的框架性,决定了纲要的简洁性,因此,研究高考卷,是备课的第一准则。其次,教材是备课的基本工具。脱离教材的备课是不切实际的,熟悉教材是有效备课的基础。再者,教师自身高标准的要求和高层次的备课能力,能够为有效备课保驾护航。知识是死的,知识的运用是活的。课标卷的考查趋势是逐年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比例,因此,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多方面理解教材上“死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延伸到“活的”运用中。而这些,都必须依赖练习的高配备度和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本文所述的“全覆盖式”备课策略,即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备教材(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
首先,全国卷的答题默认规则中,必做题以必修本说法为主,选做题以选修本说法为主。如基因工程第二步名称,必做题按照必修本的说法“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即可得分;选做题需按照选修本的说法“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来答题。其次,概念、案例的教授,只认新教材,但适当补充旧教材的说法能够更好地理解新教材的概念。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处理如下。
(一)搞好跨章节内容的整合与复习
一轮复习与上新课不同的其中一点,在于对知识体系的高度归纳。三本必修教材虽然板块知识区分明显,但正文小字中往往为了巩固主干知识而出现很多跨章节的例子和文字说明,在一轮复习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将这些“跨界”的知识归位整理。
如必修一正文有一则“资料分析”提及“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本意是为了巩固知识点“细胞对物质的选择性吸收”。当复习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时,若要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应将此知识点纳入其中,归纳整理,一起复习。
(二)搞好“小字、旁栏、能力训练、课后练习、本章小结”的融合与复习
除正文外,教材的边角地带也应在备课过程中有所涉及。这些内容,尤其对于习惯了大纲人教版教材的老教师而言,常常容易忽略,但在高考题中仍然会有一定比例的呈现。
如“端粒”的相关知识在必修一中即为小字,但在2015年II卷选择题中有所涉及;“NADP+、NADPH”是必修一旁栏的相关信息,在2014年Ⅰ卷的选择题选项中也有出现;必修三“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学生复习时,往往搞不清此模型究竟是物理模型还是概念模型,实质上在间隔16页之后的“本章小结”中,教材表述“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可见,如不在备课中跨前纳后,知识体系则不够完整。
再如,植物激素调节的章节内容正文对脱落酸的功能,表述为“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而在课后练习的拓展题中还举例分析得到“脱落酸能够抑制发芽”这一功能,故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的训练,整理归纳。
(三)搞好无解释的名词的复习
教材内容的设置,一般会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再延伸未知的知识,但是,新教材在有的情况下,容易采用一些同类的、但从未呈现也未加解析过的新名词,学生对此很容易产生疑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查阅教参或文献,帮助学生理解。
如必修三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在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举例中,出现了“IPA”,这个词的中文名称是吲哚丙酸,但教材本身没有任何说明解释,那么,与新课相区别的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查阅清楚,而且要补充整理正文中“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
(四)搞好教材描述模糊,或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的复习
教材用语必定经过仔细斟酌,但地区用语习惯的不同,南北的差异等,往往也会造成理解的不同。经验丰富的教师,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课本,而是能明白学生的困惑,疏解学生的思维。
如必修二中有关“交叉遗传”的解释,在教材中没有给出专业定义,在表述红绿色盲的现象时,提到“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针对这句话,学生有很多疑惑,大多主要体现在:在伴XY遗传中,这句话描述的现象是否也属于交叉遗传。通过查阅可知,该概念的专业表述应为“男性患者的X连锁致病基因必然来自母亲,以后又必定传给女儿”,同时,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提炼关键词“X连锁致病基因”,这样学生对此概念的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这就是对教师备课功力的考验。
再如,教材对记忆细胞参与免疫的表述是“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这句话容易导致学生误解为记忆细胞本身能直接分泌抗体,属于容易引起歧义的教材内容。在备课中,教师必须将相关内容标注出来,以便着重讲解。
(五)搞好教材简略带过的内容的复习
生物学知识是如此浩瀚广博,以至于在简化的表述中难以面面俱到。教材在阐述知识时,有时不涉及过深,但又不想失却其科学性,就会出现学生觉得很“诡异”的用词。比如,在必修三水盐平衡的知识表述中,“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中“释放”一词,就很有讲究,该激素在专业教材中被称为由神经垂体释放。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其释放的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高中阶段对此不作阐述,但高中答题也不能违背科学性,因此“释放”是相较于“合成”“分泌”更科学准确的用词。教师通过备课,点拨学生正确使用表述用语,能够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二、备高考题
高考题不仅可以告诉我们考什么,而且可以告诉我们怎么考。广西考全国卷,教师备课可以全国卷为主要依据。
历年全国课标卷告诉我们,高考题可能会考课本的小字、旁栏(如上文所述),还会考“非主干”知识。很多学者都对全国课标卷做过统计,得出考查频率较高的一些相关知识,称为高频考点;那么低频考点,即“非主干”内容的考查曾经涉及过哪些呢?例如2016年Ⅱ卷选择题考了分裂分化、分裂的相关考点,这在2010年选择题中涉及过1次,6年后才再次出现;还有2014年Ⅱ卷选择题涉及的“胞间连丝”,是历年来唯一一次考查。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不管考点是高频还是低频,只要在高考中可能出现,即为重点。所以教师的备课最好不要过于强调重点,只做难点的区分为佳。
此外,广西2016年所采用的Ⅲ卷生物部分最大特点,是原因分析型与概念表述题目较多,如30题3空9分、31题3空8分的赋分(其中包含“丰富度”的概念考查),可初窥其侧重之明显。这也是近两三年来,全国卷考查角度的倾向。针对于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要注重更新练习的类型。很多学生考分不高,并不是因为复习不认真,不爱背书,而是因为记忆的知识无法应用,也就是俗称的不会答题。而这必须从练习中积攒经验,没有捷径可言。一轮复习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单纯对知识的重复提取,而且在于重复知识的同时,归纳理解每个知识点对应的考法,这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必须个个突破。而所谓的考法,则来源于高考题原题的例题指导。
三、备练习
相信很多学者和教师都深知好练习的重要性。由上文可知,教师备课中对练习的准备,应当注重两点。一是内容的覆盖度和重复度,既包括所谓的主干知识,又要包含非主干知识,全面涉及不遗漏。二是题型的覆盖度。既要有基础记忆题型,又要涉及跨章节综合、信息提取、逻辑思维训练、原因分析、概念表述等多种考题,以高考题为例,结合教材,由浅入深。每一章节内容的复习,配上一套契合度高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这也是备课过程中最考验教师备课功力的一个环节。
四、备科学
生物科学是深邃而不断发展的,生物教师也必须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而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在一轮复习的备课中,可以覆盖三方面以完善学科知识的准确度和科学性。
一备大学教材。如选修三讲述PCR技术时,需要用到DNA引物,学生就会有疑问,既然PCR是模拟体内DNA复制,那为什么不完全像必修二教材所述的过程那样,而采用了“引物”?生物体内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吗?这些内容都可以在大学生化教材中寻找到答案。
二备前沿。如必修一正文有一道问题,需要计算有氧呼吸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多少个ATP,根据课本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出38molATP,而浙科版相应的数据却是“大概可以产生30个ATP ”,不同版本教材的说法各异,原因在于P/O比的测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生物化学教科书都已作了修正。把握这一点,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就不会茫然。
三备实验。作为理科学科,生物学的很多小知识,是能够利用实验室的器具和身边的材料检验完成的。如变性的蛋白质能否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变色?我们可以在《三大有机物鉴定》实验中,增加一组变性蛋白的材料,学生立即记忆深刻。可见,教师备课时,可以亲自检验,也可以修改为校本实验以供学生亲自完成。
由上可知,有效的备课不仅仅局限在“讲什么内容”,在理解了高考卷以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力求做到对自身素养、对备课能力的提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每一个概念,每一个说法,如何诠释,如何考查,都必须面面俱到,所谓的“全覆盖式”,其精髓即在于此。
【作者简介】凌 云(1982— )女,汉族,南宁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南宁市第二中学生物教师,高三备课组长,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4.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全 篇四
1、熟练掌握醇、酚、醛、羧酸等极为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相互转化关系;
2、在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挖掘题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讲解】
一、官能团:基团指化合物分失去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剩余部分,而官能团是一类特殊的基团,通常指主要决定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官能团有:—X、
O O
—NO2、—OH、—CHO、—C—OH、—NH2、C=C 、—C?C —、[R—C—(酰基)、R—
O
C—O—(酰氧基)、R—O—(烃氧基)]等。
O O O
思考:1、H—C—OH应有几种官能团?(4种、—C— 、—OH、—C—OH、—CHO)
OH
2、—CHO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常见)
CH=CH—COOH
(提示:属于酚类、醛类、羧酸类、烯烃类)
二、卤代烃(R—X)
1、取代(水解)反应 R— X+H2O NaOH R—OH+HX 来源:Z__k.Com]
这两个反应均可用于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时一定要用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三、乙 醇
H H
1、分子结构 H—C—C—O—H 用经典测定乙醇分子结构的实验证明
④ H ③ H ② ①
2、化学性质:(1)活泼金属(Na、Mg、Al等)反应。根据其分子结构,哪个化学键断裂?反应的基本类型?Na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哪个更剧烈?乙醇钠水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 (分析乙醇分子中几号键断裂)
NaBr+H2SO4+C2H5OH △ CH3CH2Br+NaHSO4+H2O
思考:该反应用浓还是较浓的H2SO4?产物中NaHSO4能否写成Na2SO4?为什么?
(较浓,不能,都有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浓度不能太大,温度不能太高)
(3)氧化反应:①燃烧——现象?耗氧量与什么烃燃烧耗氧量相同?
②催化氧化(脱氢):CH3CH2OH —H2 CH2CHO +O2 CH3COOH
(式量46) (式量44) (式量60)
即有一个—CH2OH最终氧化为—COOH式量增大14
③强氧化剂氧化——KMnO4/H+褪色
(4)脱水反应:①分子间脱水——浓H2SO4、140℃(取代反应)
②分子内脱水——浓H2SO4、170℃(消去反应)
以上两种情况是几号键断裂?
思考: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消去反应:
A、CH2=CH→CH?CH+HX B、CH2—CH—COOH→CH2=C—COOH+NH3
X O NH2 CH3 CH3
C、CH3—C—O—CH2—C H— →CH2=CH— +CH3COOH
(以上均为消去反应)
(4)酯化反应:断裂几号键?用什么事实证明?(同位素示踪法)
例:R—CH=CH—R’+R—CH=CH—R’ →R—CH=CH—R+R’—CH=CH—R’对于该反应
① ② ② ③
有两种解释:一是两分子分别断裂①③键重新结合成新分子,二是分别断②键再两两结合成新分子。请用简单方法证明哪种 解释正确。
解:用R—CD=CH—R’的烯烃进行实验,若生成R’—CD=CH—R’和R—CD=CH—R第一种解释正确。若生成R—CD=CD—R和R’CH=CHR’第 二种解释正确。
例: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可用如下过程表示:
OH
即酯化反应实质经过中间体CH3—C—O—C2H5再转化为酯和水,以上6个反应均为可
OH
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8O
(1)用CH—C—OH进行该实验,18O可存在于哪些物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若用CH3—CH2—18O—H进行该实验,结果又如何?
(2)请分别指出①~⑥反应的基本类型。
解析:(1)根据信息:酯化反应实质是C?2H5—O—H分子中O—H共价键断裂,H原子加
18O O
到乙酸—C—氧上,C2H5O—加到—C—碳原子上。即③为加成反应,形成中间体
18OH
CH3—C—O—C2H5,根据同一碳原子连两个—OH是不稳定的,脱水形成酯,在脱水时,
OH
可以由—18OH提供羟基与另一羟基上的H或由—OH提供羟基和—18OH上的H脱水,
O
且机会是均等的,因此,CH3—C— O—C2H5和水中均含有18O,而反应②实质是酯的水
O O
解,水解时,酯中断裂的一定是—C—O—,因此—C—一定上结合水中的—OH,所以,在反应物中只有CH3C OOH存在18O。
(2) ①②均为取代反应,③⑥均为加成反应,④和⑤均为消去反应。
3、乙醇制法 传统方法——发酵法 (C6H10O5)n →C6H12O6→C2H5OH+CO2
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 CH3CH2OH[
思考:已知有机物C9H10O2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C____ 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9H10O2→A+B
D→A
O
(答:(1)A:CH3COOH、C:CH3—C—O—CH=CH2 F
O OH CH3
(2)CH3— —O—C—CH3+H2O→ +CH3COOH
CH3
CH3CHO+2Cu(OH)2 △ CH3COOH+Cu2O↓+2H2O)
四、苯酚:
1、定义:现有CH3—CH2—、—CH2—、C6H5—、—、CH3— —等烃基连接—OH,哪些属于酚类?
2、化学性质(要从—OH与苯环相互影响的角度去理解)
(1)活泼金属反应:请比较Na分别与水、—OH、CH3CH2OH反应剧烈程度,并解释原因。最剧烈为水,最慢为乙醇,主要原因是: —对—OH影响使—OH更易(比乙醇)电离出H+。
思考:通常认为 —为 吸电子基,而CH3CH2—为斥电子基、由此请你分析HO—NO2中—NO2,为吸电子基还是斥电子基?
(吸电子基、HNO3为强酸、即—OH完全电离出H+)
(2)强碱溶液反应——表现苯酚具有一定的酸性——俗称石炭酸。
注意:①苯酚虽具有酸性,但不能称为有机酸因它属于酚类。
②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以上两个性质均为取代反应,但均为侧链取代
(3)与浓溴水的反应
OH OH
+3Br2→Br— —Br↓+3HBr
Br
该反应不需要特殊条件,但须浓溴水,可用于定性检验或定量测定苯酚,同时说明—OH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的H原子变得较活泼。
(4)显色反应—— —OH与Fe3+互相检验。
6C6H5OH+Fe3+ [Fe(C6H5O)6]3-+6H+
(5)氧化反应 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粉红色)
能使KMnO4/H+褪色 OH
(6)缩聚反应:n —OH+nHCHO [ —CH2]n+nH2O
OH
例:HO— —CH=CH— 1mol与足量Br2或H2反应,需Br2和H2的量
OH
分别是多少?
解析:—C=C—需1molBr2加成,而酚—OH的邻对位H能被Br2取代左侧的酚只有邻位2个H原子,而右侧为二元酚,3个H原子均为邻 、对位又需(2+3)molBr2,而1mol
需3molH2,则Br2为6mol,H2为7mol。
五、乙醛
与H2加成——还原反应
1、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 HCN加成CH3CHO+HCN→CH3—CH—CN
OH
自身加成 CH3CHO+CH2—CHO→CH3—CH—CH2—CHO
H OH
(2)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银镜反应
③新制Cu(OH)2反应
④KMnO4/H+褪色
乙醇催化氧化法
2、制法 乙烯催化氧化法
乙炔水化法
例:醛可以和NaHSO3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 α—羟基磺酸钠:
O OH
R—C—H+NaHSO3 R—CH—SO3Na
该反应是可逆的,通常70%~90%向正方向转化
(1)若溴苯中混有甲醛,要全部除去杂质,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 _____,分离方法是_______
(2)若在CH—CHSO3Na水溶液中分离出乙醛,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分离方法是
OH
________。
解析:(1)溴苯相当于有机溶剂,甲醛溶解在其中,要除去甲醛,既要利用信息,又要用到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这一性质。由于醛能与NaHSO3加成,形成水溶性的离子化合物α—羟基磺酸钠(显然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加入的试剂为饱和NaHSO3溶液,采用分液 方法除去杂质。
(2)根据信息,醛与NaH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应明确:
CH3—CHSO3Na CH3CHO+NaSO3,要转化为乙醛显然促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OH
只有减小NaHSO3浓度,只要利用NaHSO3的性质即可。因此向溶液中加入稀H2SO4(不能加盐酸,为什么?)或NaOH,进行蒸馏即得乙醛。
六、乙酸
1、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
与醇形成酯
(2)酯化反应 与酚(严格讲应是乙酸酐)形成酯
与纤维素形成酯(醋酸纤维)
注意: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实验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加入试剂顺序(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试剂中)
②浓H2SO4的作用(催化、吸水)
③加碎瓷片(防暴沸)
④长导管作用(兼起冷凝器作用)
⑤吸收乙酸乙酯试剂(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酯中的酸和醇,使于闻酯的气味,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羧酸
低级脂肪酸
(1)乙酸的同系物 CnH2nO2 如HCOOH、CH3CH2COOH
高级 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
(2)烯酸的同系物:最简单的烯酸CH2=CH—COOH,高级脂肪酸:油酸
(3)芳香酸,如 —COOH
(4)二元酸,如:COOH、HCOO— —COOH等,注意二元酸形成的酸式盐溶解[
COOH
度比正盐小,类似于Na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
O O O O[
思考:CH3—C—OH+HO—C—CH3→CH3—C—O—C—CH3+H2O
O
CH3—C O
O 称之为乙酸酐,H—C —OH CO↑+H2O,CO能否称为甲酸酐?
CH3—C
O
O
为什么?由此请你写出硝酸酸酐的形成过程(HNO3的结构式HO—N O )
(由乙酸酐的形成可以看出:必须是—OH与—OH之间脱水形成的物质才能称为酸酐,
O
而CO是由H—C— OH中—OH和C原子直接相连的H原子脱水,因此,不能称为酸
O O
酐,甲酸酐应为:H—C—O—C—H。同理硝酸酐的形成为:
O O O O
N—OH+H—O—N = N—O—N (N2O5)+H2O
O O O O
七、酯
无机酸酯 (CH3CH2ONO2)
1、分类 低级酯(CH3COOC2H5)
有机酸酯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
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1)条件无机酸或碱作催化剂;(2)水浴加热;(3)可逆反应;(4)碱性条件水解程度大(为什么?)
O O
例:写出CH—C—O— —C—OH与足量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该有机物既属于酯类,又属于羧酸类,该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形成乙酸与酚,因此1mol需3molNaOH。
O O
CH3—C—O— —C—OH+3NaOH→CH3COONa+NaO— —COONa+2H2O
例:某式量不超过300的高级脂肪酸与乙酸完全酯化后其式量为原来的1.14倍,若与足量溴 水反应后 其式量为原来的1.54倍,请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用 R(OH)nCOOH形式表示]
解析:由于能与乙酸酯化,证明为羟基酸如何确定羟基数目?抓住M≤300和酯化后式
O
量为原来的1.14倍,设含 一个醇—OH,则R—OH+CH3COOH→M—O—C—CH3+H2O
(式量M) (式量M+42)
M=300 假设成立。
再设烃基含y个不饱和度则 y=1
则该酸的化学式应为CnH2n-2O3 得出n=18
为C17H32(OH)COOH.
思考:式量为300以下的某脂肪酸1.0g与2.7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KOH完全中和,推测其准确的式量。(提示: x=3,即有3个不饱和度, 其通式为CnH2n-6O2,14n—6+32≈280,n=18,准确式量就为278)
【能力训练】
1、化合物A[ ]的同分异构体B中无甲基,但有酚羟基符合此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从结构上看,这些同分异构体可属于________类,写出每类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_____________。
2、有机物A的分子量为128,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1)写出A的可能分子式5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能与纯碱溶液反应,分子结构有含一个六 元碳环,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NH2取代所得产物为B的同分异构体甚多 ,其中含有一个六元碳环和一个—NO2的同分异构有(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链烃 [ CnHm]属烷、烯或炔烃中的一种,使若干克该烃在足量O2中完全燃 烧,生成xLCO2和1L水蒸气(120℃ 1.03×105Pa)试根据x的不同取值范围来确定该烃所属类型及其分子内所含碳原子n值。
【能力训练答案】
1、27种,烯酚或环酚类。
和
2、(1) C10H8、C9H20、C8H16O、C7H12O2、C6H8O3
(2)
5.化学电池的研究论文全解 篇五
题 目:学 院:专 业:年
级:姓 名: 化学电池的研究
摘要
通过前人的研究得知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而这一理论
历了伏特的“伏特电堆”,才有化学电池(原电池和蓄电池两种)的问世。而化学电池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一次电池(原电池);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铅酸蓄电池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磷酸型燃料电池等等。这些电池的问世既给社会带来好的一面,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端。生产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它。毕竟,“化学电池是把双刃剑”。
关键词:化学电池;发展史;种类;废电池处理
引言
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现在我们就对化学电池工作原理(主要部分是电解质溶液、浸在溶液中的正、负电极和连接电极的导线)、种类以及它对环境、对人类健康污染源头的认识一定要到位。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正确的使用好化学电池、才能从本质上对废电池做正确的处理,也只有做到这些、我们的处理方法才会更妥当、化学电池对我们的健康、对环境、才会更有利、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福音。也只有这样,我们对它的处理才不会违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的理念。化学电池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的美好。
一 化学电池的发展史简介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 “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它成为早期电学实验,电报机的电力来源。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 “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此后,又陆续有去极化效果更好的 “本生电池”和 “格罗夫电池”等问世。但是,这些电池都存在电压随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问题。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这种电池的独特之处是,当电池使用一段使电压下降时,可以给它通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 蓄电池”。
然而,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因此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二 化学电池的种类
化学电池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一次电池(原电池);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铅酸蓄电池。其中:一次电池可分为:糊式锌锰电池、纸板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扣式锌银电池、扣式锂锰电池、扣式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一次锂锰电池等。二次电池可分为: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二次碱性锌锰电池等。铅酸蓄电池可分为:开口式铅酸蓄电池、全密闭铅酸蓄电池。
1.锌锰电池
锌二氧化锰电池[1](简称锌锰电池)又称勒兰社(Leclanche)电池,是法国科学家勒兰社(Leclanche,1839-1882)于1868年发明的由锌(Zn)作负极,二氧化锰(MnO2)为正极,电解质溶液采用中性氯化铵(NH4Cl)、氯化锌(ZnCl2)的水溶液,面淀粉或浆层纸作隔离层制成的电池称锌锰电池,由于其电解质溶液通常制成凝胶状或被吸附在其它载体上而呈现不流动状态,故又称锌锰干电池。按使用隔离层区分为糊式和板式电池两种,板式又按电解质液不同分铵型和锌型电池纸板电池两种。
干电池用锌制筒形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上有铜帽的石墨棒作正极,在石墨棒的周围由内向外依次是A:二氧化锰粉末(黑色)------用于吸收在正极上生成的氢气;B:用饱和了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淀粉糊作为电解质溶液。
2.碱性锌锰电池[2]
20世纪中期在锌锰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锌锰电池的改进型。电池使用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的水溶液做电解质液,采用了与锌锰电池相反的负极结构,负极在内为膏状胶体,用铜钉做集流体,正极在外,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压成环状与电池外壳连接,正、负极用专用隔膜隔开制成的电池。
3.铅酸蓄电池[3]
1859年法国普兰特(Plante)发现,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板、容器等5个基本部分组成。用二氧化铅作正极活性物质,铅作负极活性物质,硫酸作电解液,微孔橡胶、烧结式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聚丙烯等作隔板制成的电池。
铅蓄电池可放电也可以充电,一般用硬橡胶或透明塑料制成长方形外壳;正极板上有一层棕褐色的二氧化铅,负极是海绵状的金属铅,正负电极之间用微孔橡胶或微孔塑料板隔开(以防止电极之间发生短路);两极均浸入到硫酸溶液中。放电时为原电池,其电极反应为:
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 PbSO4+ 2H2O
总反应式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当放电进行时,硫酸溶液的的浓度将不断降低,当溶液的密度降到一定浓度时应停止使用进行充电,充电时为电解池,其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PbSO4 + 2H2O--2e === PbO2 + 4H+ + SO42-
阴极:PbSO4 + 2e === Pb + SO42-
总反应式为:2PbSO4 + 2H2O ====== Pb + PbO2 + 2H2SO4
当溶液的密度升到一定浓度时,应停止充电。
4.锌银电池
一般用不锈钢制成小圆盒形,圆盒由正极壳和负极壳组成,形似纽扣(俗称纽扣电池)。盒内正极壳一端填充由氧化银和石墨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盖一端填充锌汞合金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溶液为KOH浓溶液。电极反应式如下:
负极:Zn + 2OH- -2e=== ZnO + H2O
正极:Ag2O + H2O + 2e === 2Ag + 2OH-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Ag2O + Zn ====== 2Ag + ZnO
电池的电压一般为1.59V左右,使用寿命较长。
5.镉镍电池和氢镍以及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二者均采用氧化镍或氢氧化镍作正极,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金属镉或金属氢化物作负极。金属氢化物电池为20世纪80年代,利用吸氢合金和释放氢反应的电化学可逆性发明制成,是小型二次电池主导产品。
6.锂电池 锂电池是一类以金属锂或含锂物质作为负极材料的化学电源的总称通称锂电池,分为一次锂电池和二次锂电池。
7.锂离子电池
指能使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碳材料代替纯锂作负极,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混合电解液作电解质液制成的电池。锂离子电池是1990年有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并首先实现产品化。国内外已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是LiCoO2,负极是层状石墨。
8.熔融盐燃料电池
这是一种具有极高发电效率的大功率化学电池,按其所用燃料或熔融盐的不同,有多个不同的品种,如天然气、CO、---熔融碳酸盐型、熔融磷酸盐型等等,一般要在一定的高温下才能工作。
负极反应式:2CO + 2CO32--4e === 4CO
2正极反应式:O2 + 2CO2 + 4e=== 2CO32-
总反应式为:2CO + O2=== 2CO2
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一般650oC 左右。9.海水电池
1991年,我国科学家首创以铝---空气---海水为材料组成的新型电池,用作航海标志灯。该电池以取之不尽的海水为电解质,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其电极反应式如下:
负极:4Al – 12e === 4Al3+
正极:3O2 + 6H2O + 12e === 12OH-
总反应式为:4Al + 3 O2 + 6H2O === 4Al(OH)
3这种电池的能量比普通干电池高数十倍。
本段是新型化学电池(1)碱性氢氧燃料电池[5]
这种电池用30%-50%KOH为电解液,在100°C以下工作。燃料是氢气,氧化剂是氧气。其电池图示为(―)C|H2|KOH|O2|C(+)
电池反应为 负极 2H2 + 4OH―4e=4H2O
正极 O2 + 2H2O + 4e=4OH-
总反应 2H2 + O2=2H2O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早已于本世纪60年代就应用于美国载人宇宙飞船上,也曾用于叉车、牵引车等,但其作为民用产品的前景还评价不一。否定者认为电池所用的电解质KOH很容易与来自燃料气或空气中的CO2 反应,生成导电性能较差的碳酸盐。另外,虽然燃料电池所需的贵金属催化剂载量较低,但实际寿命有限。肯定者则认为该燃料电池的材料较便宜,若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时,它比已经商业化的磷酸型燃料电池的成本还要低。
(2)磷酸型燃料电池
它采用磷酸为电解质,利用廉价的炭材料为骨架。它除以氢气为燃料外,现在还有可能直接利用甲醇、天然气、城市煤气等低廉燃料,与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它不需要CO2处理设备。磷酸型燃料电池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也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它代表了燃料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世界上最大容量的燃料电池发电厂是东京电能公司经营的11MW美日合作磷酸型燃料电池发电厂,该发电厂自1991年建成以来运行良好。近年来投入运行的100多个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90%是磷酸型的。市场上供应的磷酸型发电系统类型主要有日本富士电机公司的50KW或100KW和美国国际燃料电池公司提供的200KW。
富士电机已提供了70多座电站,现场寿命超过10万小时。
磷酸型燃料电池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防止催化剂结块而导致表面积收缩和催化剂活性的降低,以及如何进一步降低设备费用。
三 废电池的危害与处理方法[6]
1、电池的危害[7]
一般的电池主要成分为碳棒、碳粉、铝皮、包装纸,其中含有铁、碳、锌、锰、铝等元素以及一些微量的汞、镉、镍等元素,虽然所含的汞、镍含量极少,但其是重金属,所以对人体、环境的危害却不可估量。
(1)废电池对人体的危害。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国生产的含汞碱性干电池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的汞含量为0.025%,我国电池生产消耗的汞每年就达几十吨之多。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严重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
(2)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目前,我国的废电池几乎都和生活垃圾一起排出;而生活垃圾多以堆肥,焚烧,填埋三种方式处理。据检验,我国有的城市每吨垃圾汞含量竟高达1.7~5.1g,其中70%来自废电池。当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时,会因含汞等重金而影响发酵;当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时,烟气中的汞含量也高达1~5mg/Nmз,超过世界保健机构规定的标准60~300倍;当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时,电池中的重金属可能随滤液一起渗漏出,成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永久隐患。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2:处理方法[8]
(1)堆肥法:当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时,会因含汞等重金属而影响发酵,这种处理方法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
(2)焚烧法:当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时,烟气中的汞含量也高达1~5mg/Nmз,超过世界保健机构规定的标准60~300倍,危害更大。
(3)填埋法:当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时,电池中的重金属可能随滤液一起渗漏出,成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永久隐患。
(4)热处理法:瑞士有两家专门加工利用旧电池的工厂,巴特列克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将旧电池磨碎,然后送往炉内加热,这时可提取挥发出的汞,温度更高时锌也蒸发,它同样是重金属。铁和锰融合成后成为炼钢所需的锰铁合金,该工厂一年可以加工2000吨废电池,可获得780吨锰铁合金,4000吨锌合金及3吨汞。另一家工厂则是从电池中提取铁元素,并将氧化锰、氧化锌、氧化铜和氧化镍等金属混合物作为金属直接出售。
(5)湿处理法:德国马格德堡近郊区正兴建一个“湿处理”装置,在这里除铅蓄电池外,各类电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物,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原料比热处理方法纯净,因而在市场上售价也更高,而且电池中包含的各种物质有95%都能提取出来。湿处理可省去分拣环节(因为分拣是手工操作,会增加成本。)马格德堡这套装置年加工能力可达7500吨,其成本虽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贵重原料不致丢弃也不会污染环境。
(6)真空热处理法[9]:德国阿尔特公司研制的真空热处理法还要便宜,不过这首先需要在废电池中分拣出镍镉电池,废电池在真空中加热,其中汞迅速蒸发,即可将其回收,然后将剩余原料磨碎,后用磁体提取金属铁,再从余下粉末中提取镍和锰。
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对化学电池的认识更加深刻,我们知道了很多种类的化学电池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它们的构造、各种化学电池的优点、缺点。所以要想让它们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社会服务,我们就要必须抓住他们的优点、知道他们的缺点、以至于扬长避短。这样正确地利用好化学电池、处理好废旧电池,也只有这样,我们对电池的利用与处理才能更佳;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社会主义的明天才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6.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 篇六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记叙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②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③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难点
①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②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③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 课型 探究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
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能是营养问题。(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7.生物化学总结全 篇七
目前我国血镉的测定多选用双硫腙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法进行,前者灵敏度不高而后者设备所需费用昂贵,不易普及。且两者尚不能进行形态分析[2,3]。近年发展起来的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优化测试条件下,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人体全血不同镉的形态的含量,灵敏度高且费用低廉,是微量、痕量元素测定及形态分析好帮手[4,5,6]。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1.1.1 实验仪器:
TZX-01型微分脉冲极谱仪(天津洁净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电化学实验均采用三电极体系: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r)为工作电极、Ag/Agcl (饱和KCl溶液)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92-Ⅱ型磁力搅拌器(杭州仪表电机厂);XWC-100型笔式记录仪(北京电子仪器厂);GYX-1型高压样品消解罐等。
1.1.2 主要试剂:
氧化石墨烯(GO)由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NaAC、KCl、HNO398%、冰HAC、H2O2、无水C2H5OH、季铵盐CTAB,Cd粉(超级纯);高纯N2 (99.99%);双蒸去离子水(ρ=10-10ps/cm)自制,所有试剂皆为优级纯。
1.2 实验方案制定
1.2.1 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r)
制备与活化:室温下依次向电解杯添加无水C2H5OH 15ml、KCl 0.074g、NaAC0.082g、0.5NHAC数滴构成KCl-NaAC-HAC (pH=4.2)电解质体系后,用无水C2H5OH定容30ml。通高纯N210min除去溶液中的溶解氧,在N2气氛保护条件下进行实验。于-1.00~0.00V用循环伏安扫描GO直至循环伏安曲线稳定后,加入定量的镉标准溶液,开启磁力搅拌器、通氮除氧5min、富集5min、静止2min、扫描速度为20mV/s,于-1.00V电位扫描在-0.70V记录镉的溶出峰电流。每次使用后的Gr电极于原空白底液通氮除氧5min,循环扫描15圈以除去吸附在Gr电极表面的沉积物恢复催化活性。
1.2.2 样品采集与实验:
将3ml静脉血置于电解杯、用无水C2H5OH 15ml分3次洗涤原静脉血容器转移至电解杯中、依次添加构成KCl-NaAC-HAC的支撑电解质;根据实验的需求不添加及添加离子液CTMA 100ppm,用无水C2H5OH定容为30ml。依照上述仪表参数扫描记录-0.70V镉的溶出峰电流高度,每次样品测试两次,对其化学形态加以分析求均值。
2 讨论(见表1)
注:1个单位=1ppb的含量
2.1 线性范围:
20ml无水C2H5OH中依次添加构成KClNaAC-HAC的支撑电解质,用无水C2H5OH定容30ml为底液。如上程序启动后梯级添加2ppb、4ppb、6ppb、8ppb的镉,结果呈现线性关系Y=1.4802X,r=0.9997;另取上述支撑电解质添加离子液CTAB100ppm,如上操作结果同样呈现线性关系Y=3.8078X,r=0.9996,其K2>K1。离子液CTAB在电化学溶出过程呈现增敏效能。
2.2 同一血样高压消解处理后镉回收率、精密度的实验结果:
取其血样3ml,对血样按步骤来进行测试,其结果23.7~25.6ppb,回收率97.20%~104.50%,标准偏差±0.32,变异系数1.40%。采用APDC-NIBK萃取分离有机相后,用原子吸收测定血镉总量为24.6ppb两法测试结果相吻合,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全血中镉的化学形态测试
2.3.1“游离态镉”的测试:
在电解杯中如上采集血样实验,记录富集于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r)溶出峰高,测试结果不出峰。“游离态镉”含量为Oppb。由于全血中有多种有机物质(白蛋白、脂类、乳酸等)具有吸附结合作用抑制了“游离态镉”存在,故全血中“游离态镉”不存在,与相关的报道相一致[7]。
2.3.2“不稳定络合态镉”的测试:
如上操作,如上记录富集修饰电极(Gr)、在离子液CTAB助推下镉的溶出峰高,标准加入外推含量,减去“游离态镉”乘以稀释倍数即“不稳定络合态镉”含量12ppb。
2.3.3“总镉”测试:
如上取样入消解罐,加HNO3、H2O2各自10ml消解后蒸干,用无水C2H5OH溶解定容,如上记录富集修饰电极(Gr)在离子液CTAB助推下溶出峰电流,外推求出含量乘以稀释倍数全血“总镉”含量24ppb。原子吸收对全血中“总镉”含量24.6ppb,测试结果一致。用全血“总镉”含量减去全血“游离态镉”“不稳定络合态镉”含量即为全血中“稳定络合态镉”含量12ppb。
综述所述,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Cr)在离子液CTAB助推下溶出峰电流,对血镉中不同化学形态测定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该方法不因被测物质溶液带色泽而受影响,且前处理方法简单,便于快速测定,重现性好,是一个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测试全血中镉的化学形态分析的方法 。方法 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配伍离子液CTAB优化测定条件下,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测试全血中化学形态镉的含量。结果 全血中镉的化学形态“游离态镉”不存在,“不稳定络合态镉”含量12ppb,“稳定络合态镉”12ppb,“总镉”含量为24ppb。结论该方法 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快速;满足测定全血中不同化学形态镉的含量检测。
关键词:石墨烯,离子液CTAB,化学修饰电极,方波伏安法,血镉,形态
参考文献
[1]鲁长豪.生物材料检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6-75.
[2]冯建兴,陈自强,杨克莲.季胺盐表面活性剂对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的影响[J].环境化学,1983,2(5):21-24.
[3]陈自强.用导致阳极溶出伏安法对白酒、果酒中铅离子化学形态的研究[J].发酵学报,1984:75-82.
[4]Kovtyukhova NI,OLLivier PJ,Martin BR,etal.Layer-by-Layer assembly of ultrathin eompositefilms from micron-sizedgra phiteoxide sheet sandpolycations[J].Chem Mater,1999,11(3):771-77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6]王志登,孙汝东.Na f ion修饰汞膜电极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蔬菜中的铅[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25(1):30-36.
8.生物化学总结全 篇八
(1)应用重组DNA技术(包 括基因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
(2)基因药物,如基因治疗剂,基因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3)来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生物药物(4)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2.生物技术制药具有什么特征?
(1)分子结构复杂(2)具有种属特异性
(3)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4)稳定性差(5)基因稳定性(6)免疫原性(7)体内的半衰期短(8)受体效应(9)多效性(10)检验的特殊性
3.生物技术制药中有哪些应用? 应用主要有:
(1)基因工程制药: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品种的开发,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抗体,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新药的筛选模型,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菌种,产生新的微生物药物,基因工程技术在改进药物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利用转基因动植物生产蛋白质类药物
(2)细胞工程制药:包括单克隆抗体,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 产物
(3)酶工程制药(4)发酵工程制药 4.基因工程药物制造的主要程序有哪些?
基因工程药物制造的主要步骤有:目的基因的克隆,构造DNA重组体,构造工程菌,目的基因的表达,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产品的检验 5.影响目的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因素有哪些?
(1)外源基因的计量
(2)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a、启动子的强弱 b、核糖体的结合位点 c、SD序列和起始密码的间距 d、密码子组成(3)表达产物的稳定性(4)细胞的代谢付荷(5)工程菌的培养条件
6.质粒不稳定分为哪两类,如何解决质粒不稳定性? 质粒不稳定分为分裂分为分裂不稳定和结构不稳定。质粒的分裂不稳定是指工程菌分裂时出现一定比例不含质粒的子代菌的现象;质粒的结构不稳定是DNA从质粒上丢失或碱基重排,缺失所致工程菌性能的改变。提高质粒稳定性的方法如下:(1)选择合适的宿主细菌2)选择合适的载体(3)选择压力
(4)分阶段控制培养(5)控制培养条件(6)固定化
7.影响基因工程菌发酵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发酵的各种参数?
影响因素:(1)培养基(2)接种量(3)温度(4)溶解氧(5)诱导时机的影响(6)诱导表达程序(7)PH值
8.什么是高密度发酵?影响高密度发酵的因素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方法来实现高密度发酵?
高密度发酵:是指培养液中工程菌的菌体浓度在50gDCW/L以上,理论上的最高值可达200gDCW/L 影响因素:(1)培养基(2)溶氧浓度(3)PH(4)温度(5)代谢副产物 实现高密度发酵的方法:
(1)改进发酵条件:a、培养基 b、建立流加式培养基 c、提高供养能力
(2)构建出产乙酸能力低的工程菌宿主菌:a、阻断乙酸产生的主要途径 b、对碳代谢流 进行分流 c、限制进入糖酵解途径的碳代谢流 d、引入血红蛋白基因(3)构建蛋白水解酶活力低的工程化宿主菌 9.分离纯化常用的色谱分离方法有哪些?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方法有离子交换色谱、疏水色谱、反相色谱、亲和色谱、凝胶过滤色谱及高压液相色谱。(1)离子交换色谱IEC: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依据流动相中的组分离子与交换剂 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的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
(2)疏水层析HIC:是利用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与固定相上疏水性基团相互作用力的差 异,对蛋白质组进行分离的层析方法。
(3)亲和层析AC:是利用固定化配体与目的蛋白质之间的非常特异的生物亲和力进行 吸附,这种结合既是特异的,又是可逆的,改变条件可以使这种结合解除。
(4)凝胶过滤层析:以多孔性凝胶填料为固定相,按分子大小对溶液中各组分进行分离 的液相层析方法。
10.对由基因重组技术所获得的蛋白质药物进行鉴定时,常做哪些项目分析?
基因工程药物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产品的鉴别,纯度,活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项目分析主要有:(1)生物活性测定(2)理化性质鉴定(3)蛋白质含量鉴定(4)蛋白质纯度分析(5)杂志检测(6)稳定性考察(7)产品一致性的保证 11.离体培养的动物细胞分为哪些类型? 分为三类:
(1)贴壁细胞:细胞生长必须有可以贴附的支持物表面,细胞依靠自身分泌的培养基中 提供的贴附因子才能在该表面上生长增殖。
(2)悬浮细胞:细胞的生长不依赖支持物表面,可在培养液中悬浮状态生长(3)兼性贴壁细胞:既可 贴附于支持物表面生长,又在悬浮生长。12.生产用的动物细胞有哪些种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生产用的动物细胞的种类:原代细胞系、二倍体细胞系、转化细胞、融合细胞系、重组工程细胞系
(2)它们各自的特点:
(A)二倍体细胞系的特点:
①染色体组型仍然是2n的核型
②具有明显的贴壁依赖和接触抑制的特性
③只有有限的增值能力,一般可连续传代培养50代 ④物致瘤性
(B)转化细胞系的特点:
①具有无限生命力 ②倍增时间较短
③对培养条件和生长因子等要求较低
(C)融合细胞系的特点:
①可使不同的动物和动物细胞融合 ②可是动物和植物细胞融合
13.常用的培养动物细胞的培养基的种类有哪些?
(1)天然培养基(2)合成培养基(3)无血清培养基 14.如何进行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
大规模培养的方法:(1)悬浮细胞(2)贴壁细胞
(3)贴壁—悬浮细胞:a、微载体培养 b、包埋和微囊培养 c、结团培养 大规模培养的操作方式:(1)分批式操作(2)半连续式操作(3)灌流式操作 15.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要求?有哪些类型?特定是什么?
动物细胞反应器具备的基本要求:
(1)制造生物反应器所采用的一切材料,尤其是与培养基,细胞直接接触的材料,对细 胞必须是无毒性的。
(2)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必须使之具有良好的传质、传热和混合的性能(3)密封性良好,可避免一切外采的不需要的微生物污染。
(4)对培养基环境中多种物理化学参数能自动检测和调节控制,控制的精度高,而且能 保持环境质量的均一。
(5)可长期连续运转,这对于培养动物细胞的生物反应器显得尤其重要。(6)容器加工制造时要求内面光滑,无死角,以减少细胞或微生物的沉积。(7)拆装,连结和清洁方便,能耐高压蒸汽消毒,便于操作维修(8)设备成本尽可能低。
反应器类型及特点:
(1)搅拌罐式生物反应器:主要用于是悬浮细胞培养,微载体培养,微囊和巨载体培养 以及结团培养
(2)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气体通过装在罐底的喷管进入 反应器的导流管,致使该部液体 的密度小于导流管外部的液体形成循环流。
(3)中空纤维式生物反应器:占地空间小,产品产量、质量高,生产成本低,不能重复 使用,不能耐高压蒸汽灭菌,需用环氧乙烷或其它消毒剂灭菌,难以取样检测。
(4)透析袋或膜式生物反应器:可使细胞达到高密度,又可随意组合进行操作,对产品 进行浓缩纯化。
(5)固定床或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装填材料易得。16.动物细胞制药有哪些新进展?
①改进表达载体,提高表达水平和产量
②利用代谢工程改进培养工艺 ③抑制细胞凋亡,延长培养周期 ④采用糖基化工程,提高产品质量 ⑤转基因动物的研究 ⑥组织工程研究
17.什么是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有哪些不足?
单克隆抗体: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又是单一的B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不足:
(1)单克隆抗体均是鼠源性抗体,应用于人体内可产生人抗鼠抗体,加速了排斥反应,在人体内半衰期只有5-6h,难以维持有效药物作用靶组织时间。
(2)完整的抗体分子,即Ig的相对分子质量过大,难以穿透实体肿瘤组织,达不到有 效治疗浓度。
18如何制备杂交瘤细胞?
将两个细胞(例如 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通过诱导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具体操作时为了提高成功率会用多个细胞同时杂交,然后筛选出目的细胞,再进行细胞培养使其有丝分裂而增值,得到大量目的细胞(杂交瘤细胞)。
19.基因工程抗体有哪些类型?其特性和制备方法有什么不同?
基因工程抗体主要包括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完全人源抗体、单链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1)嵌合抗体 嵌合抗体(chimeric atibody)是最早制备成功的基因工程抗体。它是由鼠源性抗体的 V 区基因与人抗体的 C 区基因拼接为嵌合基因,然后插入载体,转染骨髓瘤组织表达的抗体分子。因其减少了鼠源成分,从而降低了鼠源性抗体引起的不良反应,并有助于提高疗效。
(2)人源性抗体 是将人抗体的 CDR 代之以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 CDR,由此形成的抗体,鼠源性只占极少,称为人源化抗体。
(3)完全人源化抗体 采用基因敲除术将小鼠 Ig 基因敲除,代之以人 Ig 基因,然后用 Ag 免疫小鼠,再经杂交瘤技术即可产生大量完全人源化抗体。
(4)单链抗体 是将 Ig 的 H 链和 L 链的 V 区基因相连,转染大肠杆菌表达的抗体分子,又称单链 FV(single chain fragment of variable region,sFv)。SFv 穿透力强,易于进入局部组织发挥作用。
(5)双特异性抗体 将识别效应细胞的抗体和识别靶细胞的抗体联结在一起,制成双功能性抗体,称为双特异性抗体。如由识别肿瘤抗原的抗体和识别细胞毒性免疫效应细胞(CTL 细胞、NK 细胞、LAK 细胞)表面分子的抗体(CD3 抗体或 CD16 抗体)制成的双特异性抗体,有利于免疫效应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20.抗体治疗药物有哪些?
(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治疗药物(2)抗癌药物偶联的抗体药物(3)毒素偶联的抗体药物
21.抗体诊断试剂有哪些类型?(1)血清学鉴定用的抗体试剂(2)免疫标记用的抗体试剂(3)导向诊断药物
(4)CD单克隆抗体系列
22.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原理与过程?有什么意义? 原理:
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能够分化、增殖形成具有针对这种抗原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B细胞的这种能力和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持续分化增殖下去,因此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也是极其微小的。将这种B细胞与非分泌型的骨髓瘤细 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再进一步克隆化,这种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是既具有瘤的无限生长的能力,又具有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的能力,将这种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培养或注入小鼠体内即可获得大量的高效价、单一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技术即称为单克隆抗体技术。过程
1)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动物多采用纯系 Balb/c小鼠。免疫的方法取决于所用抗原的性质。免疫方法同一般血清的制备,也可采用脾内直接免疫法。
2)骨髓瘤细胞的培养与筛选 在融合前,骨髓瘤细胞应经过含8-AG的培养基筛选,防止细胞发生突变恢复HGPRT的活性(恢复HGPRT的活性的细胞不能在含8-AG的培养基中存活)。骨髓瘤细胞用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在细胞培养瓶中培养,融合前24h换液一次,使骨髓瘤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3)细胞融合的关键: 1技术上的误差常常导致融合的失败。例如,供者淋巴细胞没有查到免疫应答。这必然要失败的。
2融合试验最大的失败原因是污染,融合成功的关键是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以及适宜的无菌操作技术。4)阳性克隆的筛选 应尽早进行。通常在融合后10天作第一次检测,过早容易出现假阳性。检测方法应灵敏、准确、而且简便快速。具体应用的方法应根据抗原的性质,以及所需单克隆抗体的功能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有 RIA法、ELISA法和免疫荧光法等。其中ELISA法最简便,RIA法最准确。阳性克隆的筛选应进行多次,均阳性时才确定为阳性克隆进行扩增。5)克隆化 克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单一细胞系的群体。克隆化应尽早进行并反复筛选。这是因为初期的杂交瘤细胞是不稳定的,有丢失染色体的倾向。反复克隆化后可获得稳定的杂交瘤细胞株。克隆化的方法很多,而最常用的是有限稀释法。(1)显微操作法:在显微镜下取单细胞,然后进行单细胞培养。这种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故不常用。
(2)有限稀释法:将对数生长期的杂交瘤细胞用培养液作一定的稀释后,按每孔1个细胞接种在培养皿中,细胞增值后成为单克隆细胞系。第一次克隆化时加一定量的饲养细胞。由于第一次克隆化生长的细胞不能保证单克隆化,所以为获得稳定的单克隆细胞株需经2~3次的再克隆才成。应该注意的是,每次克隆化过程中所有有意义的细胞都应冷冻保存,以便重复检查,避免丢失有意义的细胞。(3)软琼脂法:将杂交瘤细胞稀释到一定密度,然后与琼脂混悬。在琼脂中的细胞不能自由移动,彼此互不相混,从而达到单细胞培养的目的。但此法不如有限稀释法好。
(4)荧光激光细胞分类法:用抗原包被的荧光乳胶微球标记杂交瘤细胞,然后根据抗原与杂交瘤细胞结合的特异性选出细胞,并进行单细胞培养。6)细胞的冻存与复苏7)大规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选出的阳性细胞株应及早进行抗体制备,因为融合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发生污染、染包体丢失和细胞死亡的机率增加。抗体制备有两种方法。一是增量培养法,即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分离单克隆抗体。该法需用特殊的仪器设备,一般应用无血清培养基,以利于单克隆抗体的浓缩和纯化。最普遍采用的是小鼠腹腔接种法。选用BALB/c小鼠或其亲代小鼠,先用降植烷或液体石蜡行小鼠腹腔注射,一周后将杂交瘤细胞接种到小鼠腹腔中去。通常在接种一周后即有明显的腹水产生,每只小鼠可收集5~10ml的腹水,有时甚至超过40ml。该法制备的腹水抗体含量高,每毫升可达数毫克甚至数十毫克水平。此外,腹水中的杂蛋白也较少,便于抗体的纯化。意义:
用于以下各种生命科学实验并具有医用价值(1)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2)凝集实验:haemaglutination(3)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免疫复合物
(4)流式细胞仪:用于细胞的分型和细胞分离。(5)ELISA 等免疫学检测(6)BIAcore biosensor:检测Ab-Ag或与蛋白的 亲和力。(7)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8)免疫沉淀:(9)亲和层析:分离蛋白质(10)磁珠分离细胞(11)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3.植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1)无机盐(2)碳源(3)植物生长调节剂(4)有机氮源(5)维生素 24.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是什么?
(1)成批培养法:将培养基一次性地加入反应器中,接种,培养一定时间后收获细胞的操作方式。
特点:操作强度低,设备简单,容易发生污染,通气受限制。
(2)半连续培养法:在反应器中投料和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将部分培养液和 新鲜培养 液进行交换的培养方法。
(3)连续培养法:是利用连续培养反应器,在投料和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以一定速度 采集细胞和培养液,并以同样速度供给诶新鲜培养基以使细胞生长环境长期恒定的方法。(4)固定化培养法:将细胞固定于尼龙网套内,或固定于中空纤维有网状多孔板,尼龙 套和中空纤维膜上,放入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或连续流入新鲜培养液,进行连续培养及连续收集培养产物,也可通入净化空气以代替搅拌。
25.影响植物细胞积累次级代谢产物的因素有哪些?(1)生物条件(2)物理条件(3)化学条件(4)工业培养条件
26.各种植物细胞培养的生物反应器的特点是什么?
(1)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有较大的操作范围,混合程度高,适应性广,剪切力大,容易损伤细胞。
(2)鼓泡式生物反应器:优于机械搅拌式反应器。但由于鼓泡式反应器对氧的利用率较低,如果用较大通气量,则产生的剪切力会损伤细胞。
(3)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研究和生产,最高细胞浓度和最短倍增时间可从气升罐中得到。
(4)转鼓式生物反应器:生长速率高,其氧的传递及剪切力对细胞的伤害水平方面均优于气升式反应器。
(5)固定化细胞反应器:可保护细胞免受剪切,可长时间重复使用,易于实现 细胞的高密度培养,细胞接触良好,易于分化,有利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减少细胞的遗传不稳定 性,易于实现连续化操作。
27.植物细胞培养有哪些新进展?
(1)诱导了在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的应用(2)前体饲喂(3)两相法培养
(4)转基因技术在次级代谢产物生产中的应用(5)植物身为转化技术与生物制药 28.酶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1)酶的分离、纯化、大批量生产及应用。(2)酶和细胞的固定化及酶反应器的研究。(3)酶生产中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及遗传修饰酶研究。
(4)酶的分子改造与化学修饰以及酶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5)有机相中酶反应的研究。
(6)酶的抑制剂,激活剂的开发及应用与研究。(7)抗体酶,核酸酶的研究。(8)模拟酶,合成酶及酶分子的人工设计、合成的研究。
29.固定化酶回合固定化细胞的特点和优点各是什么?怎样制备? 固定化酶的特点和优点:(1)同一批固定化酶能在工艺流程中重复多次地使用;(2)固定化后,和反应物分开,有利于控制生产过程,同时也省去了热处 理使酶失活的步骤;
(3)稳定性显著提高;
(4)可长期使用,并可预测衰变的速度;(5)提供了研究酶动力学的良好模型。
固定化细胞的特点和优点:
1.使用固定化细胞省去了酶的分离过程,显著降低了成本。2.2.固定化细胞为多酶系统,不需要辅助因子
3.增加了细胞对不利环境的耐逆性,可重复使用。4.增加了酶的稳定性。固定化酶制备:(1)吸附法:
过载体表面和酶分子表面间的次级键相互作用而达到固定目的的方法,是固定化中最简单的方法。酶与载体之间的亲和力是范德华力、疏水相互作用、离子键和氢键等。(2)包埋发:
将酶包埋在高聚物的细微凝胶网格中或高分子半透膜内的固定化方法。前者又称为凝胶包埋法,酶被包埋成网格型;后者又称为微胶囊包埋法,酶被包埋成微胶囊型。(3)共价键结合法:
将酶与聚合物载体以共价键结合的固定化方法。(4)交联法
使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相互交联呈网状结构的固定化方法。由于酶蛋白的功能团,如氨基、酚基、巯基和咪唑基,参与此反应,所以酶的活性中心构造可能受到影响,而使酶失活明显。但是尽可能地降低交联剂浓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将有利于固定化酶活力的提高。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一种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甲烷利用细菌
Methylomonas sp.GYJ3,在可供给微生物能量的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辅以无机培养基进行培养; b.培养好的菌体细胞离心后用无机培养基悬浮,加入到硅酸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制成的溶胶中,待溶胶凝固变成凝胶后,就制得了包埋的细胞,将包埋细胞置于低温环境中以增加包埋强度; c.用磷酸盐缓冲液洗去包埋细胞的杂质,充入可给微生物提供能量的相应的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摇床上培养48-120小时。
30.为什么要对酶进行化学修饰?
(1).更好的热稳定性以及抗核酸酶性对于临床应用很重要;(2)提高酶蛋白在体内的半衰期;(3)提高酶蛋白的靶向性;(4)提高酶蛋白效力。31.何谓分子印迹?分子印迹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分子印迹:是指制备对某一特定化合物具有选择性的聚合物的过程。应用范围:
(1)用于化学仿生传感器(2)色谱分离(3)固相萃取(4)天然杭体模拟(5)模拟酶催化(6)控缓释药物
32.有机相酶反应的定义及其优点是什么?
有机相酶反应:是指酶在具有有机溶剂存在的介质中所进行对的催化反应。优点是:(1)增加疏水性底物或产物的溶解度。(2)热力学平衡向合成方向移动。(3)可抑制有水剂中分离纯化产物。
(4)酶不溶于有机介质,易于回收再利用。(5)容易从低沸点的溶剂中分离纯化产物。(6)酶的热稳定性提高,PH的适应性扩大。(7)无微生物污染。(8)
能测定某介质中反应时,通过改变溶剂,能够控制底物的特异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并可以催化某些在水中不能进行的反应。33.何谓人工模拟酶?
人工模拟酶:是指根据酶的作用机理,用各种方法人为制造的具有酶性质的催化剂。34.发酵工程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发酵工程研究内容涉及:菌种的培养和选育、菌的代谢与调节、培养基灭菌、通气搅拌、溶氧、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过程各种参数与动力学、发酵反应器的设计和自动控制、产品的分离纯化和精制等。
35.微生物菌种诱变使用的主要诱变剂有哪些?它们的诱变机制是什么?(1)物理诱变剂:主要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快中子、α射线、β射线和超声波等。(2)化学诱变剂:金属离子、一般化学试剂、生物碱、抗代谢物、生长刺激素、抗生素及高分子化合物、杀菌剂、染料等。
诱变机制:
1、碱基的类似物诱发突变
2、改变DNA的化学结构
3、结合到DNA分子上诱发移码突变
4、紫外线及其他射线引起的DNA分子的变化
36.微生物发酵主要有哪些方式?各具有什么特点?
(一)分批发酵:是将全部物料一次投入到反应器中,经灭菌,接种,经过若干时间的发酵后再将发酵液一次放出的操作方式。特点:(1)对温度的要求低,工艺操作简单;
(2)比较容易解决杂菌污染和菌种退化等问题;
(3)对营养物的利用效率较高,产物浓度也比连续发酵要高(4)人力、物力、动力消耗较大;(5)生产周期较长(6)生产效率低
(二)补料分批发酵: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过程中,以某种方式向发酵系统中补加一定物料,但并不连续地向外放出发酵液的发酵技术,是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之间的一种发酵技术。特点:(1)可以解除底物的抑制、产物的反馈抑制和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2)可以减少菌体生长量,提高有用产物的转化率;(3)菌种的变异及杂菌污染问题易控制;(4)便于自动化控制(三)连续发酵: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的发酵过程。特点:
(1)设备的体积可以减小;v(2)操作时间短,总的操作管理方便,便于自动化控制;(3)产物稳定,人力物力节省,生产费用低
(4)对设备的合理性和加料设备的精确性要求甚高;
(5)营养成分的利用较分批发酵差,产物浓度比分批发酵低(6)杂菌污染的机会较多,菌种易因变异而发生退化。
37.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发酵过程进行控制?
(1)温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菌体生长和代谢加快,发酵反应的速率加快。当超过最适温度范围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很快失活,菌体衰老,发酵周期缩短,产量降低。温度也能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例如,金色链霉菌在30℃以下时,合成金霉素的能力较强,但当温度超过35℃时,则只合成四环素而不合成金霉素。此外,温度还会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以及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等。因此,要保证正常的发酵过程,就需维持最适温度。但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如灰色链霉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7℃,但产生抗生素的最适温度是28℃。通常,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不同菌种各发酵阶段的最适温度,采取分段控制。
(2)pH pH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以及细胞膜的带电荷状况。细胞膜的带电荷状况如果发生变化,膜的透性也会改变,从而有可能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代谢产物的分泌。此外,pH还会影响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分解等。因此,应控制发酵液的pH。但不同菌种生长阶段和合成产物阶段的最适pH往往不同,需要分别加以控制。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菌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液的pH必然发生变化。如当尿素被分解时,发酵液中的NH+4浓度就会上升,pH也随之上升。在工业生产上,常采用在发酵液中添加维持pH的缓冲系统,或通过中间补加氨水、尿素、碳酸铵或碳酸钙来控制pH。目前,国内已研制出检测发酵过程的pH电极,用于连续测定和记录pH变化,并由pH控制器调节酸、碱的加入量。(3)溶解氧 氧的供应对需氧发酵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从葡萄糖氧化的需氧量来看,1 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需6 mol的氧;当糖用于合成代谢产物时,1 mol葡萄糖约需1.9 mol的氧。因此,好氧型微生物对氧的需要量是很大的,但在发酵过程中菌种只能利用发酵液中的溶解氧,然而氧很难溶于水。在101.32 kPa、25℃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26 mmol/L。在同样条件下,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仅为0.20 mmol/L。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还会下降。因此,必须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大量的氧,经搅拌,可以提高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
(4)泡沫 在发酵过程中,通气搅拌、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及培养基中某些成分的分解等,都有可能产生泡沫。发酵过程中产生一定数量的泡沫是正常现象,但过多的持久性泡沫对发酵是不利的。因为泡沫会占据发酵罐的容积,影响通气和搅拌的正常进行,甚至导致代谢异常,因而必须消除泡沫。常用的消泡沫措施有两类:一类是安装消泡沫挡板,通过强烈的机械振荡,促使泡沫破裂;另一类是使用消泡沫剂。
(5)营养物质的浓度 发酵液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特别是碳氮比、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浓度,会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如在谷氨酸发酵中,NH+4浓度的变化,会影响代谢途径(见谷氨酸发酵)。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38.如何克隆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
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一种纯化和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常含有目的基因,用体外重组方法将它们插入克隆载体,形成重组克隆载体,通过转化与转导的方式,引入适合的寄主体内得到复制与扩增,然后再从筛选的寄主细胞内分离提纯所需的克隆载体,可以得到插入DNA的许多拷贝,从而获得目的基因的扩增。39.基因工程在抗生素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抗生素生产过程中的几类应用 4.1 提高抗生素的产量
4.1.1 增加参与生物合成限速阶段基因的拷贝数
增加生物合成中限速阶段酶系基因剂量有可能提高抗生素的产量。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成簇存在于菌体内,包括抗性基因、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各基因之间以种种机制相互制约,相互调控,配对同步翻译,通过基因重组修饰可以提高产量。现已知晓,抗生素的产量与产生对该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外源抗性基因的拷贝数来提高菌种的抗性水平,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如卡那霉素的抗性基因—6’-N-乙酞转移酶基因克隆到多拷贝数质粒pIJ702,然后转人卡那霉素产生菌—卡那链霉菌ATCC12853中,得到的转化子产卡那霉素能力提高6倍,转人新霉素产生菌—弗氏链霉菌ATCC10745,含重组质粒的转化子,产生抗生素能力亦有显著提高[9]。4.1.2 通过调节基因的作用
调节基因的作用可以增加或降低抗生素的产量,在许多链霉菌中关键的调节基因嵌在控制抗生素产生的基因簇中,它常常是抗生素生物合成和自身抗性基因簇的组成部分。正调节基因可能通过一些正调控机制对结构基因进行正向调节,加速抗生素的产生。负调节则反之。因此,增加正调节基因或降低负调节基因的作用也是一种增加抗生素产量的可行方法。4.2 改善抗生素组分
Hoopwood在1981年提出链霉菌之间生物合成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抗生素,其后率先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成功地将放线紫红素产生菌羟化酶基因转人Medennycin产生菌中并使之表达获得杂合抗生素Medennycin,将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转移到Granatin产生菌内,通过两个不同链霉菌相互作用产生地杂合抗生素Dihydrogranatiylhodin(二氢榴菌紫素)[10]。β-内酞胺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其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最彻底,合成基因已被克隆和测序表达。其中编码异青霉素N合成酶(IPNS)即环化酶的研究倍受重视。因为,它是前体氨基酸L—α—氨基己二酸(A)、L—撷氨酸(V)、L—半胺氨酸(C)转化为LLD-ACV三肤进而环化为青霉素,头孢霉素母核的关键酶。由于IPNS的专一性不强,可利用A、V及发生修饰的ACV类似物进行三肤合成并环化,研究证明采用150种人工合成的三肤底物进行体外酶促反应,发现有80种不同程度地转化产生β-内酞胺衍生物,其中1/4有抗菌活性,意味着利用IPNS酶的催化特性,应用适当三肤底物可以合成全新的件内酞胺类抗生素。4.3 改进抗生素生产工艺
【生物化学总结全】推荐阅读:
生物教学计划全册06-27
初中生物全册教案08-02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课件08-05
生物必修二总结07-11
七年级下册生物总结06-20
生物高考总结及启示06-27
考研生物多选题总结07-22
生物教学经验总结08-31
初一生物期中考试总结09-21
生物教师终总结报告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