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历史与现状(精选11篇)
1.三星电子历史与现状 篇一
历史学科中电子白板教学的作用与特点
李雅清
【内容摘要】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形象教学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运用电子白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电子白板;历史教学手段;作用;特点。
当今的世纪已经是21世纪了。在这个世纪电脑、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具。教育这个行业当然也不例外,一种叫做“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新兴教学工具开始崭露头角。而我们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就率先在昆明市使用了这种新兴教学工具,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就有机会能与这种“新式武器”亲密接触。
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当我在教学中真正实践了这一“新式武器”后,感触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创设电子白板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历史课的孩子进入初中学习后怎么让他们喜爱上历史课,我想这是每个初中历史教师都想解决的问题。而培养兴趣一定是一个明智之举。那么,怎样在短时间内让孩子们对历史课感兴趣呢?传统的教学仅仅靠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枯燥又重复的讲述想必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孩子们爱上历史课。而当电子白板走进历史课堂那就不一样了。教师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可以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孩子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孩子们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孩子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在短时间内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讲授初一新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内容时,当我提出“你能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么过的吗?”这一问题时,我就播放有关北京人生活的一些图片资料加上一定的音效,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感受北京人的生活,从而完美的回答了问题。
又如讲到初二下学期第2课《最可爱的人》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在铿锵有力的“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声中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那股气势,当我运用这首歌曲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幻灯片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到哪里作战?为什么而战?”,带着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到答案。这样的阅读效率是极高的,学生在找到答案后又想深入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这时我边播放图片边讲述,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进入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境中来。当讲到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时,以往当靠教师或学生的讲解显得很枯燥,缺乏直观感,学生很难体会英雄的伟大。电子白板的使用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依靠大量的图片和视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的再现了英雄最伟大的那一刻,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从心灵上得到了震撼,真正体会到了英雄的伟大,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通过电子白板的使用,这节课我和学生有效的互动,使本来显得有些枯燥的内容变得使那么精彩,并且关键的是孩子们在心灵上得到了一次震撼,这是比什么都要珍贵的。
二、运用电子白板形象教学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事实,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综合、引申历史事实的方法,从而形成能力。可是历史教学研究对象又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生疏,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这些要求单凭教师的语言教授是无法实现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点、难点。而运用电子白板,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极大的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把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
如讲中国近代史“红军长征”内容时,对于中心红军和红
四、红二方面军等红军长征行军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各路红军的长征行军过程。凡在中心红军长征路经重要地点时,课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途经地点的名称,重大历史事件并配以历史图片和文字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自然效果好,大多能听清楚工农红军艰难险阻的行进路线。
又如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难点,可以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轻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三、运用电子白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古代中国“万里长城”内容时,先播放有关介绍“万里长城”的录像及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万里长城”象条巨龙盘在崇山峻岭之上,外观宏伟、庄重;整体结构复杂;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万里长城”作什么用?在地处高山峻岭地区、没有机械设备的前提下,“万里长城”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
又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格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创设电子白板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五、使用电子白板教学应注意其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
尽管电子白板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他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和传统教学法不应该抛弃。传统教学是我们延续了多少年多少代的教学方法,它的延续有着其丰富的积淀和合理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摈弃,而因合理的运用。电子白板也不能脱离传统教学的土壤,否则开出的花结出的果会多少有些华而不实。只有两者有效的结合,相辅相成那才能真正打造出精品的课堂。
总之,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黑板就是教师与教学内容交互的平台,就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交互的平台,此时黑板就是一个交互平台。现在电子白板的出现有效的补充了黑板的教学。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充分发掘这个新兴教学工具中所蕴涵的教学策略,使这一技术真正有效的融入到我的日常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课程整合的突破。
2.三星电子历史与现状 篇二
● 多模式切换, 灵活直观
电子白板提供了三种模式 (鼠标控制模式、注解模式, 窗口模式) 的切换功能, 教师可以在三种模式下灵活切换。在历史课堂中,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 进行电脑的常规操作、页面的圈点操作、活动窗口下快捷选调资源的操作, 将为课堂准备的PPT、SWF、DOC等格式文件及相关的音频、视频、图像等外部资源灵活调用, 把古今中外的各种社会现象、历史事实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很好地解决历史知识离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印证而感到生疏的难题, 完成单凭教师的语言教授无法实现的要求, 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 在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时, 我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展现相关的抗战电影片断和图片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讲到“日本侵略”时, 在电子白板上用PPT展示出济南惨案、日本侵略者大扫荡、大轰炸的图片, 视频播放《南京大屠杀》片断:日本兵不分男女老幼的枪杀、水淹、活埋……学生们亲眼目睹到日本侵略者发动战争, 烧杀抢掠中国大地, 用极其残忍的方法残暴杀害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讲到“全民抗战”时, 播放《小兵张嘎》、《鸡毛信》、《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等电影片段, 小兵张嘎、海娃等孩子的机智、勇敢, 广大中国民众的自强不息、不畏强暴, 抗战将士的百折不挠、英勇顽强, 这些生动的形象, 表现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消灭日寇的爱国精神, 展示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不可征服的民族精神。
电子白板各种模式的灵活切换, 为教学所需影像、图、文的便捷运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思维器官, 使学生身临其境, 与历史产生情感共鸣, 让学生在感知、感受中理解和思考。
● 拖放组合, 亲历过程
传统历史教学, 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 学生被动学习多, 主动思维少, 很多知识理解不到位, 学习难度大。利用电子白板给学生搭建参与的平台, 帮助他们在体验、探究中完成知识的生成。
例如, 教学“新航路的开辟”时, 如果只凭借教师讲解学生难以掌握这部分内容, 我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放、组合功能, 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地图, 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课前查阅的相关书籍内容、网上搜索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 探究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迪亚士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在电子白板展示的地图上拖动各位航海家的头像演示他们每次航行的出发地、航行路径、到达地点, 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航海过程中的情景, 其余同学对学生代表的演示和讲解进行讨论、补充、修正, 课堂在学生的思考、讨论、演示、探究中层层递进。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理解了新航路开辟的结果和影响, 整个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参与积极性高,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 圈画批注, 突重破难
历史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抽象、复杂, 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圈画功能, 师生互动, 边讲解、边思考、边批画, 边讨论, 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又能引导学生深入历史知识, 准确理解教材内容, 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 在处理中国近代史“红军长征”这一部分内容时, 因为这段历史错综复杂、头绪繁多, 很难理清, 所以我利用电子白板、采用模拟导游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用电子白板展示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设计出动态的各路红军长征路线, 顺着长征路线, 让学生“重走长征路”, 依次圈画标注出红军经过的省市、越过的江河、山脉, 接着让学生把长征路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与在地图上重点标注的地点和江河进行匹配, 再要求他们结合这些信息, 尝试做模拟导游, 对照电子白板上的地图进行讲解, 带领大家重温万里长征, 体会、学习红军战胜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取得辉煌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生们在标注、圈画、讨论、讲解中提高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 课堂教学灵活、生动, 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存储回放, 延伸拓展
电子白板的保存与回放功能可以帮助实现学科教学资源的积累。我们可以将根据教学需要收集整理的教学资料、制作的课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与学中生成的过程性信息, 进行及时的积累、存储。课后, 学生就可根据需要使用回放功能, 再现学习过程, 重温思维脉络, 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复习提供帮助。这些资源填充到资源库中, 更能成为教师以后教学的重要资源, 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反思、改进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3.伊朗核桃历史与现状 篇三
在伊朗的31省中,有29个省种植有核桃。其中,科尔曼、洛雷斯坦和哈曼丹种植面积最大。核桃一般在果园的边上分散种植,但是在图斯堪、哈曼丹核桃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十年,核桃种植面积在伊朗发展很快,由1980年的1万hm2发展到2010年的20万hm2。大部分的核桃园是以实生苗建园为主,实生结果株数超过2 000万株,近年来也有以嫁接苗为主的核桃园开始建立。
1核桃历史背景
胡桃科植物在伊朗主要有核桃和高加索核桃。在伊朗有很多村庄以核桃的波斯语发音命名,有的地区也以核桃来命名。这些表明了核桃在伊朗的历史渊源。
核桃起源于波斯,通过丝绸之路,向东引种到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向西引种到土耳其、希腊。又从希腊引种到欧洲的其他地区,最后由英国的殖民者引入美国。英国商人将从伊朗引进的核桃引种到英格兰,所以波斯核桃又叫英国核桃。
核桃天然林主要存在于伊朗东北部。核桃古树存在于伊朗的多个生态区域,包括:黑海森林的北部到克尔曼省的阿伯县、发日省的内瑞兹和伊黑德县,南方的伊内兹。这些天然林的存在证明了伊朗核桃种植和栽培的悠久历史。在伊朗,从海平面到海拔2 500 m都有核桃的分布。在伊朗北部赫卡尼亚的核桃天然林和各种不同生态类型的树种混生。这儿的大部分核桃树树体矮小。赫卡尼亚森林由于其最好的生态环境,深厚肥沃的土壤和独特的水质,核桃曾一度是赫卡尼亚森林的主要树种。伊朗现存的核桃古树树龄大都在300~700年,最古老树龄达1 400多年。
在伊朗,核桃种植户通常用通过乌鸦作为食物埋藏的种子,来培育强壮的实生苗。他们认为,乌鸦获得的核桃种子一般是在树体的顶部,因为接受日光充足,所以核桃个大、饱满。这样的实生苗长势强壮而丰产。还有一种种植方法是将多粒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陶瓷罐中,然后将陶瓷罐底朝上埋在土中,让核桃萌发。最强壮的核桃将首先从陶瓷罐中长出,而其他核桃萌发后不能从孔中长出而形成自然嫁接,使得最先萌发的核桃可以利用其他核桃的根系,而茁壮成长,且产量高。
在伊朗,修剪上采用早春用斧子在核桃树干上造成伤口,形成伤流,可以使得不结果的核桃树早结果,并使得核桃仁颜色变浅。还有人将盐洒在核桃树树盘内,认为这样也可以使得核桃仁变浅。
2核桃现状
伊朗只有核桃属核桃种的分布,其他种只能在部分植物园找到。在卡拉季核桃资源圃有一些黑核桃和函兹核桃。
2.1核桃育种
伊朗核桃研究部门主要有:植物改良所园艺研究组,农业部相关部门、核桃试验站。还有2012年成立的德黑兰大学园艺系伊朗核桃改良中心和2008年成立的核桃科技工业联合会,前者注重研究,后者注重推广。
伊朗核桃育种目标是选育花期迟、侧花芽结果的高质量核桃品种。近年来,好多省都开展了核桃选优工作。由世界粮农组织从1980年资助的核桃实生选育项目,在全伊朗选出250个优株。由于当时嫁接技术不过关,因此收集了这些优株的种子种在4个选育圃。通过10年的集中选育,确定了20个优株,进行下一步的田间试验。从1994年开始,对7个有前途的优株和8个从国外引进品种开始了优选。在2009年选出两个品种:将玛(jamal)和达马万德(damavand),其中达马万德是将玛的授粉品种。这两个品种在2010年作为伊朗第1批本土品种进行推广。引进国外的品种中,强特勒、皮特和哈特雷表现很好。其他39个实生优株,5个杂交优株和其他从第2批优选中选得的60个优株,共100多个优株正在继续观察中,他们分布在5个试验站。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矮化串状核桃的研究。这些矮化串状核桃在6月二次开花,并能形成核桃。其最显著的优点是很容易生根,因此很有发展成为矮化或半矮化核桃砧木的潜力。
2.2果园管理
虽然核桃树的修剪对核桃树的长势和结果能力有好处,但是伊朗的成年核桃树基本不修剪,主要是因为核桃树体高大,同时核桃种植户也没这方面的意识。在年代久的核桃园,施肥和打药也很少,有的施点农家肥。因此,伊朗的核桃绝对是有机的。
先锋种植户根据土肥专家的建议,在夏末叶面喷施坐果肥(主要成分是硼酸、尿素和硫酸锌),结合树盘施农家肥或化肥。核桃园病虫害防治和锄草几乎不做,每年有超过30%产量因此而损失。伊朗核桃病虫害主要有:豹蠹蛾、苹果小卷蛾、核桃叶枯病、炭疽病、腐烂病、根腐病、冠腐病、干腐病。伊朗霜害很严重,大部分种植户对霜害没有任何防范措施,只有少量种植户通过在寒冷的晚上灌溉和燃烧轮胎或湿锯末防霜。核桃园灌溉主要是漫灌。核桃树体高大,不能机械化采收,主要是种植户或训练有素的人用长的木棍将核桃敲打落到地上。这种方法容易折断结果枝,使得病菌侵入,尤其是腐烂病菌。采收后,将核桃去皮,然后通过日光晾晒。
2.3核桃育苗
4.中国体育社团的历史与现状 篇四
2.1
体育社团在计划经济环境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在计划经济时期,与之相适应的是实行体育的政府管理型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体育社团不具备实质性的管理功能。政府在各行政层次上均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从宏观到微观都采用行政的方式管理体育。这种体制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地集中有限的社会资源实现预期的目的,其缺点是抑制了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致使体育社团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一时期,体育社团几乎停止了实质性的工作,有的在十年**中被解散,有的仅徒有其名,没有任何实体机构和活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49年10月成立,在1950年到1952年期间,曾承担了体育宣传、人员培训、国际体育交往、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等多项工作。1952年11月,国家体委宣告成立,中华体总会将8项任务减为3项,虽然在1964年的章程上还规定着它承担“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和推广群众性的体育运动;组织全国综合性的运动竞赛;举办和参加国际体育活动”3项任务,实际上这些职能早已丧失,连基本的会议制度和选举制度也难以坚持。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也有类似的命运。以这两个组织的名义与各国际体育组织保持联系,成为它们存在的主要价值。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垄断了社会的全部体育资源(包括体育人才、体育场地设施、资金等有形资源和 体育的机会、能力、技术、知识信息等无形资源),一方面使体育社团的工作与政府工作出现重复,每次机构精简,体育社团首当其冲。这一现象也出现在各级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中的体育部门;另一方面,体育社团对政府的依赖性加大,人员由政府配备、“所需经费和事业经费统由国家预算开支”,社团逐渐失去了民间性。这一状况的长期延续,“最终限制了体育的发展”。
2.2
改革开放时期体育社团的大发展
80年代以来,我国各种社会团体在改革中获得适当土壤和气候而迅速成长,到1992年有全国性社团1400个,省级社团19601个,县级社团16000个(据《中国日报》,1992年5月7日),“社团发展的转折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发展的转折吻合,绝不是巧合,而表明着其中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就在于政治经济环境产生一种客观 力量,然后转化为民间结社愿望和自由的主观力量,自下而上地推动社团的崛起”。体育社团也在这个时期得到迅速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一部分原有的单项运动协会转向实体化
这部分的比例不高,但影响巨大,示范作用很强,如中国足协。
2.2.2
一些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的社会团体自上而下建立起来如残疾体协、老年人体协、大中学生体育协会、农民体协等,他们分别挂靠在政府体育部门或其他机构,如残疾人联合会,国家教委、农业部等。
2.2.3
全国各行业体协逐步建立起来
他们不仅组织了本系统职工的体育,而且由他们组建的运动队在 全国运动会上也取得了一席之地。
2.2.4
大量民间体育组织自发地建立起来如气功协会、钓鱼协会,冬泳协会、大秧歌协会、棋院、武馆、体育活动站等。这些体育社团深入到街道、乡村,数量较大,对群众体育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作用。
2.2.5
一些体育的周边社团异常活跃,吸引了一批体育界内外的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如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记者协会、体育场馆协会等。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体育社团的发展初步改变了我国体育体制的格局,实现了体育体制改革社会化的部分目的。
2.3我国体育社团存在的基本特征
2.3.1
体育社团的整体基础薄弱
我国体育社团与其它类别的社团一样,其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从文化 传统角度来看,这是由于缺乏独立人格造成的;从政治历史角度来看,是因为旧有体制所形成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妨碍了人们的结社参与,人们的权利意识较淡薄,缺乏自主追求,事事依赖单位和政府,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对民间社团的社会需求不强烈;从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在一段时期里片面强调了竞技体育的政治功利价值,并将竞技体育局限在较小的、由政府直接管辖的范围内,体育社团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社团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无论是在社会参与程度,还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独立性上,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一差距还表现在以下的深层的问题上:1)对体育社团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够明确,不能明确区分政府行为和社团行为,因此对体育社团的存在不够理解,不够支持;2)政府对体育社团的宏观控制手段不明确,特别是关于体育社团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对体育社团的行为难以规范;3)国家对体育社团的体系结构缺乏总体规划,一些体育社团的建立具有盲目性,一些体育社团自生自灭。
2.3.2
体育社团的官民二重性在我国,体育社团虽然带有社团所固有的民间性,但同时又以多种形式在许多方面依赖于政府,表现出明显的“半官半民”性质。这一性质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3.2.1
民间与政府对社会的双向推动
民间和政府对体育社团有着各自的期望,如果这种期望相互矛盾就不会导致共同努力而创建社团组织,而当这些期望具有某种共同性,就会产生双方创建组织的共同行动。组建社团的动力贯穿于体育社团生长过程的始终,它代表着组织者、领导者以及成员的期望,并被转化为组织的目标和行为准则,体现在它的组织结构、权力资源、经济资源、和功能发挥等各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运动、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建设,形成了来自民间的推动社团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是自下而上的。同时,各级领导对社团功能的估计和评价发生了变化,在舆论、政策和管理体制上给社团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条件。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众多的新的利益群体,由政府直接管理不如通过社团管理更为有效,因此,形成了来自政府的另一种动力,而这种动力是自上而下的。这两股动力缺一不可。
5.中非经贸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篇五
摘要
随着中非经贸近60年的发展,中非之间政治与经济联系都日趋紧密。本文从中非经贸关系着手,回顾近30年来,中非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概述中非经贸关系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变化,从外媒的评述理解现阶段中非经贸发展的概况,分析中非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非经贸合作;历程与现状;问题;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非洲大陆越来越引起大国关注。非洲凭借其优厚的能源与资源,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往来历史悠久,双方在国际事务中互相支持,共同建立了第三世界。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中非的经济不断发展,中非经贸关系日趋紧密,双方从政治到经济的合作都不断加强。中国非常重视同非洲的经贸合作,加强与非洲各国的经贸合作与发展对于经贸关系的多元化发展、资源与市场的利用、巩固和发展中非友谊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非经贸合作的特点与变化
1.中非经贸关系加速发展阶段(1980-1999年)
20世纪8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非洲国家逐渐实现民族独立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调整,中非经贸关系逐渐步入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中非经贸特点主要变现为:双方贸易额不断扩大,贸易产品多样化,贸易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非洲。贸易方式不断增多,一般贸易与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对外援助等方式相结合,经济效益取得很大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非洲国家的经济一直到70年代末都处在增长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非洲经济受世界经济影响陷入了严重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适时调整对非政策用以加强中非经贸合作。中国根据非洲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符合双方实际的贸易合作。在非洲总体贸易出现负增长的局势下,中国同非洲的贸易却在显著增长。其中中国出口额年均增长4.2%,进口年均增长3.6%。
在整个80年代,中非贸易额虽然略有起伏但总体保持着增长趋势。这一时期,中国出口迅速增长,进口则有所下降,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其主要原因是:非洲经济困难,出口产品减少而且单一,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进口来源增加。
20世纪90年代,由于外贸体质改革和外包经营的发展实施,我国开始重视对非经贸合作,将对非经贸合作确定为外经贸的战略重点之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极大的促进了中非之间的合作。1993年南非独立之后,中国同南非的贸易往来发展迅速。1999年,中国同非洲地区进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有14个,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南非、埃及、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其中南非为最大贸易伙伴。2.中非经贸合作的“黄金”时期(2000-2009年)
在中非合作的“黄金期”,贸易增长快速、结构不断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更加多样化、贸易合作方式多样化、合作领域范围广泛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非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促进共同发展,在中非的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回忆于2000年10月在北京举行,会议以平等磋商、扩大共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为宗旨,就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中非在各个领域的实质性合作进行了规模空前、富有成效的对话。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与非洲国家集体对话和双边磋商的全新合作机制的正式确立,进而开启了中非合作的新纪元。论坛的成立,极大的推动了在新形势下中非长期、稳定、全面发展的新型伙伴关系,也使得中非经贸合作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的进出口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从2004年开始,中国对非出超地位变为入超。中国向非洲出口的商品大多为机电产品、纺织品、高新技术产品、钢铁及其制品等,从非洲进口的商品则仍以原油、铁矿砂、棉花、钻石等初级产品为主。
3.中非经贸合作进入“蜜月”期(2010-)
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和非洲国家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中非经贸合作也收到了很大的影响。金融危机过后,中非经贸合作再一次强劲复苏,201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为1296亿美元,同09年相比上升了40%。2011年,尽管非洲政局动荡,但是中非贸易额却达到了1663.21亿美元的新高,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30.9%。现在中国是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一时期的特点为:投资合作领域扩大和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增强。
2012年7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在会上提出了中非在经贸领域的三项合作举措,包括扩大投融资合作、扩大对非发展援助和支持非洲一体化建设。这三项举措在推动非洲跨国跨区域建设和促进非洲区域贸易便利化方面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二、外媒评述中的现阶段中非经贸发展概况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非洲,为中非新型战略关系注入了“真、实、亲、诚”的时代内涵,将中国梦与非洲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014年,李克强总理对非洲四国的访问引起了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
非媒认为中非经贸合作是传承了中非友谊,有助于非洲的发展。非洲当地媒体“ALLAFRICA”评论称,中国与非洲的友谊历史悠长且感情深厚,而在未来,中国将继续与非洲分享减贫和发展农业的经验,增进与非洲的农业合作,帮助非洲培训农业技术和经营人才,帮助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称,中国正在非洲的战略资源领域进行重大投资。过去10年,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增长了30倍,直接投资从2003年的5亿美元剧增到2012年的150亿美元。
俄新社援引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奥代德·申卡的话说,美国目前在非施加影响力受制于预算因素,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大举增加对非洲的投资。中国所处的地位比美国有利,美国通常局限于公司投资,而许多中国小企业也会在非洲进行投资。
国际媒体与舆论普遍认为中非经贸合作是一场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了2012亿美元,为1960年的2000多倍。伴随中非经贸合作多元化趋势,双方合作呈现出巨大的包容性。目前,有超过2500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为当地创造了10多万个就业岗位。
毋庸置疑,当前中非关系正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中非关系既是休戚与共,又是共同发展,也是文明互鉴,作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关系始终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平等互利基础之上,中非加强合作,不仅有利于各自发展,也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正如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致辞时所说:“金字塔和万里长城都不是一个人建成的”,对于中非而言,团结协作才能实现共赢。
三、中非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中非产业结构趋同,导致中非之间贸易摩擦屡有发生
中国和非洲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都比较充裕,中国先非洲一步已经建立起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0世纪90 年代非洲各国在对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也选择了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非之间雷同的产业结构削弱了中非贸易中的互补性,对中国和某些非洲国家的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北非国家一直是棉花的主产区,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相对较好,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国际竞争力不强,国内产品多年来一直受到政府保护。而中国向非洲出口的产品正好主要是轻纺产品和机电产品,而且出口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尤其是机电产品已经占到中国出口额的50% 以上,由于中国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对非洲国家的相关产业产生冲击,使当地同类产品失去了国内市场,以至于生产企业倒闭。
同时,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也与非洲同类的商品竞争,进一步削弱了非洲的出口能力,间接损害了非洲相关产业,影响了国际资本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在这种形势下,当地的一些企业提起反倾销调查,力图阻止中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从而引发了贸易摩擦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摩擦发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无序竞争,个别中国企业甚至扰乱当地市场价格,引起东道国民间层面的抵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非贸易合作的健康发展。
2.中非合作领域狭窄,大部分集中在能源领域
6.三星电子历史与现状 篇六
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韩德宗
邮编:737100
电话:***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全面的推进,初中历史学科在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与成效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观,大部分学校的历史教学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也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方法。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谈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问题,探索与思考新的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教学模式
学者钱乘旦曾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历史是一座桥梁,架起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昨天和今天。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从事的是一门富有社会价值的学科。从社会整体看,学史以‘通古今之变’,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从个人方面看,读史有助于培养‘真善美’的思想品德和情操,而个人的进步正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无论从个人的发展还是从社会的进步看,学好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然而,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却普遍缺乏兴趣。有关人员对北京2107位学生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学生最不愿学的科目中,历史位列第三;在学生对15功课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位居第二;在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排序中,历史位居第五。[2]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低下,不得不让每一位历史教师反思教学现状,探索与思考新的教学模式。
一、现状分析
1.传统观念问题
在初中开设的课程中,对于历史学科的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上,历史无用论思想严重,这种轻视历史教学价值的滞后思想观念严重影响着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学科的教师而言,在对历史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认识和现实历史教学态度上,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应试为导向,仅仅围绕记住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和方法,最终目标是提高本学科成绩,对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中的能力、过程、情感与价值等层面很少涉及,而这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和积极性,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历史学习的困境——教师教学缺乏热情。
2.教学主体问题
历史教师资源匮乏也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现状的突出特征之一,初中历史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不是学历史专业出身,在专业素养上有些欠缺,加之对历史教师培养的轻视,使得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空间很小,提升途径很窄,这势必会严重制约着历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进取心。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学习历史的激情,学习历史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并认为历史学习就是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课堂之上记好笔记,按照老师考前辅导,死记硬背一些事件、原因、意义即可,而对于那些与自身成长紧密相关的历史学习方法掌握、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历史价值观培养等认识肤浅。
3.教学方法问题
由于主客观多重因素导致,当前初中历史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仍广泛沿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那些专业素养较差、工作态度不认真的教师就是按照“复习(检查背诵)——讲新课——划重点”三步走的教学方式,很少真正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现有和可获性资源采用合作探究等现代教学方式的尝试,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达到历史教学目的。
二、应对策略
1.认识历史教育本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学生方面:了解学习历史意义,端正学习历史态度。
首先,历史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历史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式,也是当下,在现代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件事在下一秒都已经成为历史,因此我们的历史也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是与时俱进的。学习历史,可以从古人身上汲取经验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可使人明智。
其次,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效果。常说态度定一切,只有对历史学科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我们才会意识到学科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本学科的相关知识。
最后,任课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学也不例外。学习历史紧靠课前预习,课上笔记和课后复习的传统学习步骤已不适应历史学的特点,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学习历史,一定要抓住历史的学科特点,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这个道理。
教师方面: 更新教学观念,创设教学环境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兴趣是学习一切东西的源泉,以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使学生明确历史学科对于每个学生都有直接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和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历史知识人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学好历史的兴趣,使他们明白学习历史不但能增加自己的知识,还能壮志,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历史使自己明史励志,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之中的困惑,改正错误,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种具体活动中去,不断促进学生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热爱、信任会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价值感,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反之,一个经常遭受教师冷漠厌弃的学生,则会产生一种被遗弃、自卑、嫉妒的心理,从而导致心理的畸变。因此,教师首先要努力塑造自身的形象,举止言行要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感召力。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
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往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特别对于那些问题学生,如果发现其成绩下降,或出现不良现象,可以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找出困扰孩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指导家长对子女要严而有方、严而有度、不能溺爱或放任自流。要善于为他们在班集体或周围环境中创造信任和欢迎他们的心理氛围,吸引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加他们和同学们友好来往的机会。并坚决制止对他们进行嘲笑、挖苦、讽刺,同时要为他们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气氛,使他们独特的才能有表现的机会,以利于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心。
2.突出教学主体
新课程的推进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努力, 同时, 教师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是教科书的执行者, 更是使用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摆正师生位置,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使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而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基础,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的过程,也是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真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轻松愉快、自觉主动地参与思维、理解等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尽可能采纳合理的建议。教师应对学生的各种发现和见解给予鼓励,并进行恰当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问与答”。因此,教师提问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师生之间的双边交流才能融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历史活动课强调的是“活”,突出的是“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每一次活动课都要精心设计,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设计,包括课前的组织、策划、准备、课中的主持、实施及课后的总结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起指导、组织、协调的作用,给学生较大的活动余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如中国近代史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这段历史感情色彩浓郁,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演讲,促使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文史资料,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成为历史学习的发动机。历史课外活动课具有开放的特征,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如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内容可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收集、掌握第一手材料,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不断地探索历史教学的方式、规律,使历史教学“活”起来,使历史教学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更新教学模式
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具有以下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其一是凸现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其二是凸现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其三是凸现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其四是凸现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基于以上要求,应构建以下适应于历史新课程特点的历史教学模式:
(1).自主活动教学模式
自主活动教学模式,就是强调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基本形式,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建立在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评价、自主构建等基础上的一类教学活动模式。
(2).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问题情境的支持下,师生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教学的一类教学活动模式。
(3).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将情境与体验结合起来,突出强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土壤和环境,置学生于丰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以情境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
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累积程度,自己的学术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及其组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
(1).设置凝问,创造记忆法
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标新立异,创造一些记忆法,加强历史学科的学习。例如:简化记忆法,将某个历史知识简化为一个或几个字或者数字;关键词记忆法。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评说,可抽取几个重要的关键词,记忆可大大简化;谐音记忆法,利用谐音,将枯燥无味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的词语,方便记忆;顺口溜记忆法,可将某些历史事件编为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如历史朝代歌;故事性记忆法。将严肃的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可方便记忆。鉴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对所有记忆方法进行举例。历史学科对于每个人今后的发展都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采取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不仅对我们本学科学习有利,也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2).立新创意,知识归纳
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3).亲身体验,参观教学
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 组织或指导学生学习参观历史博物馆,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4).培养兴趣,提高技能
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札记、知识卡片,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各班同时应成立历史手抄报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评比,各班同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初中生历史教育不容忽视,无论是教学法还是教学技巧。
(5).开展演讲,知识竞赛
结合所学知识举办演讲活动,开展“人人学历史,讲历史”的演讲活动。同时,适当举办历史科学改正错别字比赛;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创造激情,培养其创造意识,塑造其创造精神。这不失为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的方法之一。同时,值得提出的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挖掘教师的潜力,打开知识的宝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激发求知欲,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崇高品质,让历史知识在眼前飞扬。
参考文献:
[1] 茅家琦《史海闲话·序》,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第一版
7.马匹护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篇七
一、马匹护理的概念
马匹护理至今尚无明确统一定义,笔者尝试借用人类医学关于“护理”的概念来定义马匹护理。人类医学“护理”(nursing)的概念源于拉丁文,原意为哺育小儿,其含义后扩展为保育儿童,照顾老人、病人以及其他需要照顾的虚弱生物个体。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人类医学中“护理”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护理的定义不尽相同。现在普遍接受的是美国护士协会(ANA)1980 年提出的护理概念: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本文“马匹护理”的概念借鉴该定义,即:马匹护理是诊断和处理马匹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二、国外马匹护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1.古代文明中的马匹护理。远古时代,人们医疗卫生水平较为低下,对很多健康问题束手无策。但是,人们依然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原始的医疗保健与护理工作。早在古埃及时代,就有人和包括马匹在内的动物相伴的雕塑。说明远古时代的人们就开始有动物保护与护理的意识。公元前1900 年,埃及人就在莎草纸上进行有关治疗动物疾病处方的兽医学记载。在古印度,兽医曾和人医一样兴盛。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200 年的吠陀时代,一些经典中有大量以韵文记载的包括马匹在内的动物疾病及治疗方法。中世纪欧洲,最早的《动物保健及卫生学》由饲养员和修蹄匠编写,主要涉及牛、羊及马匹的基本护理保健知识;《动物治疗技术》由牧羊人和屠宰工编写,其中都涉及到马匹疾病治疗与护理的内容。
2.现代文明中的马匹护理。随着社会、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发展与进步,马匹护理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1761年,法国在里昂开办了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兽医学校,培养包括马匹护理在内的动物治疗与照料专门人才。到1800 年,欧洲有12 个国家建立了20 个左右的兽医学校,培养包括马匹护理在内的动物治疗与照料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从1822 年,理查德.马丁提出“反对虐待以及不恰当地对待牛的行为”的法案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开始,英国已经开始关注包括马匹护理在内的动物福利问题。两年后,在伦敦一家咖啡屋里,牧师亚瑟·布鲁姆召集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动物福利组织“反虐待动物协会”,强调对包括马匹在内的动物提供良好的照料与护理。1850 年,法国也通过了反对虐待动物的《格拉蒙法案》,美国于1886 年通过了《禁止残酷对待动物法》。这一系列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动物保护运动已经从民间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也标志着维护包括马匹福利在内的动物福利的理念得到了法律上的认可。
3.国外马匹护理现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马匹护理与福利标准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1) 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这是最基本的动物福利,对于马匹管理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要保证按时饲喂,使马匹免受饥渴困扰。(2)环境福利,也就是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在基本的生存得到保证以后,居住环境应当舒适。对于马匹管理来说就是要保证马房和马厩的清洁卫生,使马匹感到舒适。(3)卫生福利,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重视马匹疾病的预防与治理,加强护理,减少马匹各种伤病的可能性。(4)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在马匹护理中,应当了解马匹喜爱运动的天性,保证马匹充分的运动自由,防止马匹由于运动不足而出现各种恶癖,如咽气癖,点头癖等。(5)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在马匹护理中,不粗暴对待马匹,爱护马匹,尊重马匹,减少马匹恐惧和焦虑心情。
现在,在世界赛马运动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建立了成熟和完善的马匹护理体系,为马匹提供良好的整体护理与福利。如在澳大利亚,每个马场都必须配备兽医护理人员,随时为马匹提供治疗护理服务。较大社区也配有兽医工作站,为周边农场提供马匹治疗与护理服务。大学赛马与骑师专业也必须开设马匹护理专业内容,学生能够系统学习马匹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
三、我国马匹护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1.马匹护理发展历史。我国马匹治疗与照料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世界上最早的兽医记载:黄帝时代的马师皇。据文献记载,马师皇者,黄帝时马医也。知马形生死之诊,治之辄愈。证明其为我国马匹治疗护理第一人。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兽医专著为秦朝孙阳所著《伯乐针经》,是中国兽医针灸现存最古的文献,专门记载马匹疾病及其治疗与护理处方。《司牧安骥集》是中国唐代相马、医马专著。它的内容重点是马病各论,以及选录了9 世纪以前治疗马病的经验效方,是现存最古老的兽病方药专集,其中一些药方至今临床应用不衰,实用价值较高。《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其中也有关于马匹治疗与护理的相关内容。我国的马业发展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代马业逐渐落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马匹治疗与护理开始于1904 年创办的第一所兽医学校———北洋马医学堂。
2.我国马匹护理现状。我国马匹护理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目前,国内开展马匹护理教学与研究的机构主要是武汉商学院和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马匹护理教学与研究的大学,其在2008 年开设我国内地第一个赛马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就包括了马匹护理专业知识。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马匹护理基本概念,掌握马匹护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马匹治疗与护理工作。江汉大学随后于2009 年开设马匹护理专业方向,附属于“运动马匹饲养与疾病防治”专业。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农学专科专业,面向全省中职、高职招生,专门培养马匹护理方面专门人才。除此之外,国内其他大学或机构尚未开展马匹护理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从事休闲娱乐的愿望日益强烈,赛马产业已成为一种休闲文化活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尤其是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武汉市成为速度赛马竞猜型彩票的试点城市,这必将极大的促进赛马产业在武汉市乃至全国的发展。赛马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养马业的发展,养马业的发展促进了马匹护理学的发展,马匹护理已逐渐发展成为有独特功能的专门学科,其研究内容、范围及任务等已涉及影响马匹健康的生物、社会等各个方面。随着赛马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马匹护理学也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8.欧洲穆斯林:历史与现状 篇八
进入欧洲“三步曲”
伊斯兰教兴起后不久,穆斯林便开始进入欧洲。随着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帝国开始向外大肆扩张,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是穆斯林占领的第一块欧洲土地,后来又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征服西班牙,占领西西里,进入意大利南部,一直打到法国腹地,随后,其进攻势头才被扼制住。最强盛时,阿拉伯帝国东起小亚细亚,西至直布罗陀海峡,对欧洲形成包围之势。伴随着军事征服,伊斯兰教及其文化也一起传入欧洲。
穆斯林第二次大规模进入欧洲是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公元14~18世纪)。当时,不但君士坦丁堡(现伊斯坦布尔)实现了伊斯兰化,巴尔干半岛也被纳入帝国版图,现在东南欧的伊斯兰信仰就是那时的历史存留。此外,穆斯林越过了高加索山脉,使东欧部分地区伊斯兰化,现在俄罗斯车臣地区的居民就是那时接受伊斯兰教的。
穆斯林第三次进入欧洲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但这次与军事征服无关,而是伊斯兰世界的穆斯林为谋生、求学等原因移民欧洲(包括许多难民),其中大部分获得了所在国的国籍。
欧洲穆斯林的分布有两种格局。一是小聚居,这主要是前两次军事征服的结果,如克里特岛、巴尔干、伊斯坦布尔、车臣等地;二是大分散,广泛分布于欧洲全境,特别是西欧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第三次移民所致。这一时期穆斯林移民的特点是迁往前宗主国,如英国的穆斯林大都来自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法国的穆斯林主要来自北非的马格里布国家;德国的穆斯林来自土耳其(德国历史上与这里关系较为密切)。据德国一个研究机构公布的数字,目前全欧共有5200万穆斯林,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6.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4年伊斯兰教将成为欧洲的第二大宗教。目前,欧洲为数1100万的穆斯林移民主要集中在法、德、意、英、西班牙等国。
身份合法但地位不高
由于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恩恩怨怨,再加上对伊斯兰教缺乏了解等诸多原因,一些欧洲人对伊斯兰教往往持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穆斯林事实上经常受到某些歧视。欧洲穆斯林的文化程度一般不高,就业率和收入也都低于平均水平,其职业大都是欧洲人不愿干的又脏又累的活,在政治上的影响也很小。
60年代正值西欧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力明显不足,迫切需要移民补充。因此,对于穆斯林移民的拥入,西欧大都采取了较宽容的态度,加之移民自身不懈地努力,其政治地位不断有所改善。比利时1974年通过了伊斯兰教合法性的法律条款,英国、丹麦、希腊等国对伊斯兰教的接纳和认同稍显迟缓,但最终还是承认了穆斯林宗教活动的合法性。在此基础上,欧洲穆斯林为了加强团结,更好地维护自身权利,纷纷成立自己的组织,如联合王国暨爱尔兰穆斯林组织、法国伊斯兰咨询委员会、德国伊斯兰教协会、德国穆斯林大会、欧洲伊斯兰理事会等。
为了保持自己的特色,防止被欧洲人同化,欧洲穆斯林还在聚居地开办伊斯兰学校或争取在当地公立学校开设与伊斯兰教有关的课程,大量出版关于伊斯兰教和文化的学术著作与普及读物。建设清真寺是扩大宗教影响、保持自身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欧洲穆斯林仅在英国就建了1300多座清真寺和伊斯兰文化设施。此外,他们还增加了与母国的联系,以便能及时跟踪伊斯兰教的最新发展。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欧洲穆斯林并没有完全消除被同化的危险,尤其是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中,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部分人恪守伊斯兰教义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生活大都不离穆斯林圈子,与外部接触较少;另一部分人则努力按照居住国法规行事,极力融入西方社会,同前辈和伊斯兰世界拉开距离。
双方情绪的极端化倾向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国际范围内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欧洲穆斯林产生一定的冲击。此时,西欧经济普遍进入滞胀期,排外主义开始抬头,针对外来移民的暴力活动时有发生。长期遭受歧视、做二等公民,也使欧洲穆斯林不满情绪潜滋暗长,一些人开始走上激进道路。欧洲人突然发现,平时温顺耐劳的穆斯林一夜之间态度强硬起来,而且在教育、就业等方面欧洲人也面临着来自穆斯林方面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欧洲人开始担心了。9·11事件更是让一些欧洲人患上了“伊斯兰恐慌症”,其中许多人甚至在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之间划上等号,这种情绪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近一年来欧洲政治的右转倾向。
一个新的课题
9.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篇九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本文介绍了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亲社会行为特征的研究、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研究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已有研究都是采用创设情境、短期训练、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文作者认为,目前需要更多的对低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注,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需要多变量的实验研究设计.这样我们才能解释、预测、培养亲社会行为.
作 者:吴念阳 WU Nian-yang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34刊 名:福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222(4)分类号:B844.2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 合作行为 分享行为
10.电子病案现状与发展前景论文 篇十
病案是动态医疗工作的静态记录资料,对于社会医疗行业来讲,病案能够客观、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生命安全维护理论、方法与技术,是一种科学价值极高的医疗档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医院开始普遍使用电子病案以促进医疗改革,提升医院管理工作质量[1-3]。本文将简单介绍电子病案的定义与作用,论述电子病案的三大优势,举例分析电子病案的应用效果,并浅谈电子病案的发展前景。
1电子病案的定义与作用
电子病案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经常被缩写成EMR,也叫计算机化病案或者基于计算机的患者记录(英文名为computer-based-patientrecord,CPR),这种病案是用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或者健康卡来存储、管理和传输数字化形式的患者医疗记录,其内容包括纸质版病历的所有信息。此外,电子病案是随着医院信息管理网络化、信息存储介质(如IC卡和光盘)应用广泛化以及互联网全球化所产生的,可以说电子病案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医疗行业的产物。另一方面,电子病案有以下四种作用:(1)提供医疗信息载体。电子病案是医疗卫生信息的载体,它作为一种医疗卫生记录已被列入科技档案之一,是国家医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2)丰富医疗原始材料。电子病案是各种医疗工作的历史记录,能够客观、全面地反应患者的病情与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记录各种精病发生规律、发展现象和治疗对策的一手原始资料。因此,加强电子病案管理工作有助于丰富医疗原始材料。(3)收集医疗活动结晶。在网络时代,只有按照相关要求记者保管的医疗信息记录才能称为电子病案,因此,电子病案具有内在联系,能够全面记录患者发明过程和医疗效果,是医护人员科学思维和医疗活动的结晶与劳动成果。而且,电子病案具有实用价值,能够反映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医院的管理水平,这种智慧结晶也为医疗服务与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与参考数据。(4)能够鉴别病案和患者之间的医疗关系。如今,电子病案必须能够确定、鉴别病案与患者之间的医疗关系,须具备鉴定医师对患者的`诊断是否具有充分的依据,对患者所实施的治疗正确与否以及是否能让患者得到最佳治疗的记录。
2电子病案的三大优势
从宏观角度来看,电子病案有三大优势——安全可靠;方便存储与查阅;时效性很强。其中,安全可靠是指医院通过实行EMR分级保密管理,设立查阅、输入、修改和使用EMR分级授权等,能够充分保障EMR的安全性与使用价值。与此同时,系统会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工具[4-7]。各级工作站建立数据备份资料以保证数据在受到破坏的情况下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恢复;方便存储与查阅这一优势是指EMR不会霉烂、编制,耐热性、耐腐蚀能力极高,而且方便存储。此外,EMR不需要用庞大的存储空间,医护人员在自己的计算机终端上就可以查找病案资料。外界使用者经过授权可通过互联网查询中心有关病案资料;时效性很强则是指患者在就医时可授权医护人员查阅自己的EMR,协助医护人员迅速、直观、准确地了解之前所接受的治疗及检查的准确资料,避免了因患者记忆不清导致病史叙述的错误和遗漏,从而缩短了会诊时间,提高医疗工作的时效性。
3电子病案的应用效果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病案在世界上的使用时间长达20年,应用效果在不断提升,病案管理模式也在持续完善中。进入21世纪后,欧美各国的大医院开始建立本院内部的医院信息系统(HIS),随之电子病案应运而生,并在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广泛应用和研究。历经初步发展之后,政府大力推广和普及电子病案的应用工作,当前,中国已开始研究运用EMR预测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和借助Internet传输急救患者的EMR问题。东部地区已经将EMR的IC卡应用于孕妇孕期信息、产程启示和跟踪观察工作中,香港医院的患者卡(patientcard)能够记录患者完整的医疗过程,包括医护人员检查、检验结果、X线片、CT片及处方等[8]。此外,医护人员在应用电子病案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主动进行科学判断,制定出最优治疗方案与实施计划。
★ 光纤通信论文
★ 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基本规律的教育论文
★ 中国石油物探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 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现状与发展
★ 高速相干光纤通信调制解调技术
★ 光纤通信传输要点与网络传输操作方案论文
★ 光纤通信优点
★ 工业企业发展前景范文
★ 塑料制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11.中国艺术电影的历史与现状 篇十一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刘文欣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影坛上艺术电影崛起并迎来了近20年的繁荣发展。进入21世纪,艺术电影的创作情结依然还在,但作品的数量已经明显缩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影创作上的其他原因,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有限。目前主流商业电影正积极吸纳艺术电影经验,在商业影片中显露艺术电影的潜影,艺术电影的创作理念正在逐渐成为商业电影的精神支柱。
中国 艺术电影
从世界范围来看,艺术电影起源于法国。在电影发明的10年后,电影面临深刻的危机,电影和当时的地摊文艺、民间文艺、彩色明信片和画报一样,沦为一种商业化的通俗玩艺。电影的存在和发展引起了法国戏剧界的忧虑,艺术电影公司的成立和艺术电影的崛起标志着世界电影史上一个新的电影时期的开始,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了电影诞生10年来很少有过的面貌和新的品质。中国艺术电影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社会进程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密切相关。
一、2010年前的中国艺术电影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影坛上艺术电影崛起并迎来了近20年的繁荣发展。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风光无限,侯孝贤、蔡明亮、杨德昌、王家卫、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电影多次获奖,这是中国艺术电影的高峰,也是华语电影的第一次国际化高潮。艺术电影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使一度陷人困境的中国电影事业重振雄风,而且也在中国电影史上增添了一个全新的类别。
艺术电影之所以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蓬勃发展,深层根源在于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文化断层后中国人对文化的反思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艺术思想的活跃,与其他艺术样式一样,中国电影导演在这一历史转型时期开始投入对世界、社会、生命之个人的、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尝试僭越规范,冒犯常识的视听表现。具体地说,大陆当时还处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过度时代,主要的电影制片厂不反对拍艺术片,电影如果在艺术上得到认可,即使拍的艺术片在票房上没什么收获也会得到支持。而且当时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的精神生活远没有现在丰富,艺术电影比较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所以许多艺术电影在当时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票房收入,像《红高粱》是400万,《悲情城市》在台湾也有很高的票房收入,《霸王别姬》的全球票房更高达2100万美元。总之,这时期是中国艺术电影的全面繁荣的时代。
纵观上世纪中国艺术电影,尤其是在世界性电影节上获大奖的影片,总体上具有极其强烈的探索性,其视听符号大多是复杂、多元、深邃甚至于晦涩,它所表现的永远是时刻让人感到压抑的沉重的情节内容,其主题所展示的苦涩的忧伤也就具有了发人深省的厚重色彩。[1]像《老井》、《黄土地》、《红高梁》、《孩子王》、《活着》等等,这些影片既有力量厚重的敬仰,又有强烈的批判审视,始终站在近乎原始的农村民俗的文化视点上对生活尤其是生存作出探测性的展示,其目的不在煽情,而是为了让观众有距离地审视人生,品味生存的内核。进入新世纪,这种情结关怀依旧在延续。在《孔雀》的艺术视野中,虽然其着眼点与第五代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同样将故事背景置换到了与现实有着距离感的过去。顾长卫回到了他熟悉的20世纪60年代,讲述了那一代人青春的挫伤与迷茫,成长中的妥协与反抗成了悲剧的两面。可以看到,进入新世纪,艺术电影的创作情结依然还在,但作品的数量已经明显缩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影创作上的其他原因,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有限,具体表现在创作资金缺乏,国际化驾驭力越来越弱。另外,艺术电影的艺术水准与票房渐成反比,如顾长卫获得银熊奖的《孔雀》票房仅为600万,贾樟柯的《世界》高调公映,黯然收场;王小帅的《青红》的票房才300多万,而同期许多商业大片票房都有上亿。这一时期的许多电影人,像贾樟柯、张元等第六代导演都在寻求外部资金支持拍片,但他们的许多片子都难以在国内上映。当一切有价值的、能承载中国电影内涵和外延的艺术力作被院线排挤在外面,因受拷贝限制被杜绝在放映市场之外时,中国艺术电影由于只有少数电影人坚守而进入了整体低潮的时代。
二、当代中国的“大众”品格
透过商业电影的喧嚣来看当代中国观众的电影需求,他们更希望创作者能表现出“对生活所持的态度的鲜明性和坚定性”(托尔斯泰)。
艺术影片这种重意义而轻叙事、多哲理而少趣味、倾向于隐含内在而禁绝直观显露,“对形式体系作出精绝的探索,苦心地搜寻配置象征的微言大义,以造型的瞬间丰富力量表达着不可名状、难于理析的情绪”, [2]把电影作为一种呈现心绪的符号加以多方位创新,但是,因为它所追求的艺术品位并不能反映当今观众的兴趣、迷恋和道德标准,不能表现他们的某种理想或渲泄他们的某种情绪,不能反映出当今社会居主流地位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加之对艺术电影的费力欣赏,包括叙事、风格、画面等,要拥有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思考和详尽分析,不能单纯用一种电影分析规则来解读艺术电影,因此,这种非大众文化型的影片由于没有与之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而显得曲高和寡,很自然地形成了大众接受意识上的障碍。
艺术电影在观众那里的衰落不在于中国观众的智力年龄,而在于中国电影观众共同的特质,即“大众”品格。中国观众的品格受本土文化的承传、流行时尚的重染、海外文化的侵渗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对电影艺术表现内容上的通俗性、传达方式上的直观性、传达渠道上的广泛性、艺术形式上的雅俗共赏性等方面需求。
三、 中国商业电影中显露的艺术电影潜影
电影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而且也是一种艺术活动,这是艺术电影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但对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而言,我们发现,其主流的关注电影视点正好相反,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活动,而且更是一种商业活动。
“过去最好的电影,向来是结合了动人的故事、发人深省的人际关系、诚挚而有力的知性看法、以及有效用的电影风格。我预料,未来最好的电影也是一样的做法” [3]。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相当开阔的大背景,处在多元的、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的人们,追求有品味的、可愉悦身心的生活,因此,强化艺术电影的娱乐性、提高娱乐电影的艺术性、加强电影的观赏性正在成为21世纪中国电影发展的主流。正如法斯宾德不愿意拍摄那些深奥难懂的影片那样,目前主流商业电影正积极吸纳艺术电影经验,致力于戏剧性、娱乐性和批判性的结合,在商业影片中显露艺术电影的潜影,艺术电影的创作理念正在逐渐成为商业电影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法国20世纪新浪潮“作者电影”的主张,他们主张在艺术上适度创新,避免过分脱离一般受众的欣赏水平和习惯。[4]例如张猛的《钢的琴》是一部兼顾人文表达和娱乐快感两项指标、集深刻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片,而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是非凡的故事加“名戏用名角”的商业制作方式,用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基础的浪漫主义手法对固有的民族劣根进行讽刺,对宽泛的英雄主义进行歌颂,其间显露的可疑的价值观与其娴熟洗练的镜头、奔腾的节奏、饱满的张力、通俗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幽默的对白共同释放。《让子弹飞》的巨大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商业电影联姻艺术电影的的美好前景,但《让子弹飞》毕竟商业性高于艺术性,艺术电影的特质沦为了它的潜影。
四、中国艺术电影的最新动态
在商业电影占绝对主流的语境下,2011年6月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涌现的优秀艺术电影使我们看到了艺术电影的又一次崛起。其中《Hello,树先生》延续了第六代导演注目底层小人物的惯性,发展出一个自成体系的超现实空间,它狠狠地穿刺时代,拷问人的心灵。可以预料,少数电影导演对艺术电影的执着追求必将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艺术电影不是电影的全部,但艺术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电影艺术的整体发展水平,从不同侧面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文化形态。因此,艺术电影的发展具有一定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形态的代表性意义。[5]面对中国艺术电影淹没甚至牺牲在所谓的市场经济中的困境,在我们期待中国拥有更理想的语境让艺术电影自由飞翔。
[1]刘文欣. 中国艺术电影与中国观众[J].北方论丛,1999(5).
[2]王一川.张艺谋神话与超寓言战略[J].天津社会科学,1993(5).
[3]杰若•马斯特.世界电影史[M].台湾电影图书馆出版社,1985.
[4]邓烛非.世界电影艺术史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5]孙承健. 当下中国艺术电影的内容呈现与形式探索[EB /OL]. 中国电影博士论坛,2007-06-13[2011-06-12].http://group.mtime.com/10000/discussion/71358/.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5.005
【三星电子历史与现状】推荐阅读:
三星电子营销策略11-26
三星电子案例分析12-02
三星手机发展历史09-09
农业与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运营模式分析12-02
电子市场现状07-15
汽车电子行业现状12-09
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论文08-23
微电子现状及发展趋势10-18
国内外电子政务的现状07-15
厦门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