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摆扣子》(精选17篇)
1.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摆扣子》 篇一
“以老带新”打磨课
小班健康《系扣子》活动教学反思
老高川第二幼儿园 郝继霞
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家六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养尊处优已经习以为常了,一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说不得,打不得。家长们对孩子是这样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有人说:勤母出懒女,惰师出勤徒。乍一听这句话有些好笑,但细细思考却也是不无道理。现在的孩子不够勤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太“勤快”了。比如孩子吃饭比较慢,父母在旁边干着急,求爷爷告奶奶,夸张一点的为了喂孩子吃几口饭从家门口一路追到几里外,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场景。于是,时间一长,孩子每次吃饭就形成了习惯——慢慢吃,吃饭是游戏!孩子学穿衣服裤子,刚挣扎了几下,父母一心疼,穿什么呀!我来帮你,我来帮你!一来二去,孩子到头来也学不会穿衣服裤子,因此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就这样给落下了。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在家庭中所缺少的自理能力教育,一课《系扣子》在我们班开展了《系扣子》的教学,以下是我通过这次活动的几点反思:在活动目标上,我制定了三点:
1、了解系扣子的要领,学习系扣子方法。
2、激发幼儿自己系扣子的愿望,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让幼儿真正实现“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几点优缺点:首先我先利用观看动画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企鹅老师表演来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认识我们要像小企鹅老师一样,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这样才是好孩子。并在小结时表扬小企鹅老师使幼儿们产生一种共呜,我也要做好孩子。其次我之后请小企鹅老师来带领大家学习《系
扣子》儿歌并有动作表演更加激发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在表演示范和指导后,就让幼儿们去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系扣子,虽然有些孩子做的有点困难,但在老师的帮助下也做得很好,增强了幼儿们的信心,产生 “我也会系扣子,我也是好孩子了”的心理,但是我觉得在实际操作中,不止是系扣子,也可以适当的多延伸一些,鼓励幼儿回家与家长玩亲子游戏“我教妈妈系扣子”。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在“娃娃家” 帮娃娃系扣子。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互相帮助系扣子。再比如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等,这样不仅可以得到一个经验的提升,也可以增加难度,孩子会更加的感兴趣。
2.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摆扣子》 篇二
小班幼儿年龄小, 兴趣容易转移, 参加区域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 持久性较差, 这使区域活动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那么, 如何才能使小班幼儿在主题背景下有效地参与区域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题教学的教育潜能,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玩中学”呢?
一、合理利用区域空间, 为幼 儿创设丰富而美观的学习环境
1.空间的合理利用。
我们班的活动室集餐厅、集体活动室为一体, 要想在活动室内创设丰富的区域有一定的难度。为此, 我们利用教室的每个角落, 从地面向空中发展, 尽可能为幼儿创造独立的操作空间。比如, 将幼儿的学习区与美工操作区相结合, 将区域材料摆放在窗台或小橱柜上。集体活动时, 这里是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区域活动时, 这里又是孩子们的操作空间。这样的安排, 在时间上不冲突, 空间上没干扰, 活动时也不会受到影响。再如,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区延伸到活动室上方的空间, 用格子框进行装扮, 区域活动后, 孩子们的作品被一一的展示在这个空间。这样既美化了环境, 又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了成功感和满足感。当然, 作品展示框不宜挂得过高, 应根据小班幼儿的身高特点而定, 便于让幼儿随时将自己的作品用夹子固定在展示框上。
2.空间的合理安排。
小班幼儿易受周围环境因素干扰而分散注意力, 因此, 更应合理地在空间上安排各个区域。比如, 将“小小故事区”安排在安静的角落里, 且将书摆在旁边, 使其与其它区域完全隔开, 让幼儿不受外界影响又能方便取放图书及卡片, 同时增强幼儿的自我学习意识;将“小小建筑师”安排在较为宽敞的空间, 提供足够的拼搭环境, 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将“小小表演家”安排在过廊里, 幼儿可以拿上逼真的道具、穿上自带的服装尽情表演, 其乐无穷。
二、制订恰当明确的活动规 则, 保证幼儿区域活动顺利进行
1.活动规则应简单明了。
小班的幼儿做任何事都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 教师应以培养规则意识作为区域活动的重点。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实践, 我们制定了以下活动规则: (1) 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活动区, 自己决定操作的时间、速度和次数; (2) 每次区域活动, 幼儿只能选择一项内容,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3) 显性规则与隐性规则相互融合。如在每个区域, 我们都会挂上相应的数学图示和圆点, 若有5个圆点, 就表明这个区域最多只允许5个人参加, 幼儿在理解规则的过程中学会了点数。
2.区域中应摆放形象的标记图。
小班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我们以标记图为媒介, 让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站出来和孩子们对话, 让小班的孩子在和标记图的互动中, 以愉快自主的方式, 轻松地接受和理解规则。如每次区域活动后, 收放材料这一环节对幼儿来说最有难度, 对老师来说也最为头疼。因为多种材料需要分类、分层摆放, 而小班幼儿往往无法记住这么多种类材料的摆放位置和顺序。于是, 我们尝试用标记图来帮助他们分辨、掌握这种规则。如在美工区中, 我们在摆放剪刀的筐上贴了剪刀图案, 在摆放固体胶的置物筐上贴了固体胶的图案。孩子们整理这些物品时方便了许多, 在实际的操作中练习了对应的分类。这些有趣的标记会使孩子觉得取放过程充满了趣味及挑战, 同时, 也对区域空间和活动材料的使用起到了提示、引导和规范的作用。
为了使主题更加深入, 我们将主题活动的周期安排为半个月左右, 每周根据子主题进行调整, 更新区域内容及材料。如我班开展的“亲亲小动物”主题活动, 设计了子主题“我和小动物做朋友”“动物之家”“动物的食物”等, 并根据内容设计了相应的区域活动。在开展“我和小动物做朋友”时, 我们将各种常见动物的耳朵、尾巴、身体等部位投放在区域中, 让孩子通过操作进一步了解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在“动物之家”中, 我们将在空中、陆地、水里的动物放在一起, 让孩子们自由摆放分类;在“动物的食物”中, 我们设计了各种动物的形象, 将其嘴巴设计成大小不同的形状, 提供多种食物, 供幼儿选择正确的食物来喂养小动物。这样, 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巩固了分类、整理等经验, 活动也因此生动起来。
区域活动的内容不断调整和更新, 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便。区域内容既可以是主题开展的前期准备, 如一些与主题相关资料的投放, 可以暗示、引发孩子的关注; 也可以是主题活动的延伸, 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一些生成的问题, 可以转化到区域活动中去。
三、根据主题内容, 投放和调整相应的区域材料
1.提供能够满足幼儿兴趣的区域材料。
在主题活动中, 从主题的确立到内容的展开都依赖于教师和幼儿、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不断互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从而生成新的活动;再根据新的活动需要进行材料调整。在主题“我爱我家”的活动中,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娃娃家需要什么, 以此来丰富区域中的材料。大家共同收集纸箱制作了“微波炉”“电冰箱”“空调”等, 从而激发了幼儿参与娃娃家活动的兴趣, 满足了幼儿活动的需要。
2.依据主题目标逐步增添新材料。
小班幼儿对新材料的兴趣往往只能维持几天, 在同一区域活动中, 需要不断更新活动材料, 引发幼儿不断探索、发展与提高。如在以“秋天”为主题的活动中, 我们先在活动墙上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美丽的小树叶图片, 在孩子们熟悉了解了各种树叶的名称和变化后, 又在区域中添加可用纸盒片制作的叶片拓印模、颜料及各种拓印工具、印章等。餐后散步时我们会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树叶, 并拾回落叶投放在区域中, 然后投放一些树叶拼成的画, 与幼儿讨论商量后生成新的活动——“会变的树叶”, 这样层层递进的活动使幼儿对这个游戏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3.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调整区域材料。
小班幼儿持久性较差, 经过一段时间的摆弄, 有些原本很感兴趣的区域材料会被冷落在一边。这时, 就可采用渐进的方法, 让幼儿对玩腻的材料产生新奇感, 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如小动物夹子, 第一层是随意夹, 第二层是看数夹, 第三层是为小动物添上四脚, 通过改变夹子的角度体现动物外形和动物特征的变化。
4.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投放材料。
材料要满足幼儿不断变化的需要, 才能激起幼儿的操作兴趣。在生活区中, 我们开始投放一些纽扣和布等, 供幼儿练习扣扣。能力强的幼儿玩几次就不玩了, 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却玩得津津有味, 因为他们刚学会扣扣子。我们还将布剪成各种动物形象, 装上填充物, 使其形象立体化, 激发能力强的幼儿的操作兴趣。当幼儿想再次进行挑战时, 我们又将动物的四肢做成活动的, 能拆下再扣上去。使幼儿组装好了小动物, 也充分地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3.浅谈小班区域活动的实施 篇三
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游戏环境区域活动又称区角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活动也有很长的历史,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本学期,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各领域教育要求,结合地方特色和本班主题,我班开设了巧手制作、益智区、蒙氏生活区、玩具屋、小小运动场五个区域,坚持每天早上来园时间和每周二、四下午活动。
一、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区域活动规划
开学初,我们三位老师在对幼儿基本情况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结合主题教育,共同商议,设计制订了本学期的区域活动计划,活动注重目标性,并且注意目标的递进。然后依据计划每周进行区域活动,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活动情况,视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对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另外,建立合理必要的活动区规则,创设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设计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则,用图标表示规则要求,直观、易于幼儿理解。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和环境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环境的创设在区域活动中也是极其重要的,良好的环境有助于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开学初,结合本班环境的海洋主题,在入区卡的设置上我注重趣味性、合理性,设计并制作入区卡。入区卡平时的存放以沙滩、椰树、海洋、海里动物的形式占一面活动墙。每个幼儿的照片贴在小鱼、螃蟹、海星、八爪鱼的身上,并进行塑封,以方便保存。在每个区域放入区卡的我设计的是海马、海豚、海龟、鲨鱼、鲸,孩子进行活动时到入区卡存放处取自己的卡片,然后放在这些大型动物的身上,意为承载孩子们快乐的徜徉在区域活动中。另外,在每个活动中,以卡通形象為主制作墙饰、图示,给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进而产生进区活动的愿望。
三、根据幼儿的特点投放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
区域活动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需要。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另外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如在给娃娃喂食时,娃娃的嘴巴有大有小,提供的勺子也是大小不一,食物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的大小不等石头。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大量的材料是来自幼儿家庭,如瓶子、纸盒、石子、贝壳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同时,我班能把区域活动作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
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改、完善,使区域活动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区域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通过日常观察发现,不少孩子进餐时存在不会正确使用勺子的问题,为此,我们及时修改计划,在区域活动中投放进喂娃娃的内容,通过自制的娃娃,吸引幼儿主动来喂娃娃。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使幼儿手部的肌肉也得到发展。在巧手制作区活动时,幼儿用贝壳在纸板上粘贴各种图案,一段时间以后,居然没有幼儿选择该区进行活动,我们立即修改计划,把活动改为用彩泥和贝壳制作食物,一下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选择此区进行活动。又如,在玩具屋的拼插汽车路线,我们利用牛奶箱子剪成长条,接口处做成拼图的样子,在投入使用时发现,对初次使用的幼儿来说难度较大,基本上都是指导老师拼成,于是我把接口处用同一颜色的圆点区分开来,幼儿在活动时可以利用这些圆点进行拼接,降低了难度,在完成时能获得成就感。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把圆点拆掉一部分已增加难度。
五、通过适时适当的指导和良好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给予他们充分探索、尝试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班开学初的区域活动还是比较处于老师主导的阶段,每次活动前老师带领幼儿一同观看图示并讲解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玩法,然后再请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老师进行分区指导。为了使幼儿能有序有效的活动,每次活动时,我们班三位老师都一起参与,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例如,在玩自制的飞行棋时,虽然活动前老师已经演示并讲解了玩法,但孩子们还是不太会。于是,我作为参与者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老师起了主导作用,一盘下来,孩子就学会了飞行棋的玩法。而且,下棋的孩子中只要有一个会玩,就能带动其他两个孩子一起玩,体现了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能熟练地进行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时能主动探索。区域活动后的讲评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组织孩子进行讲评,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哪个区玩的,都玩了什么,做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给他们表现与表达的机会。
4.小班区域活动总结 篇四
域
活
动
总
结
小班2010、7、6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区域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学习活动,让幼儿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学习、探索,掌握知识。而不是先教后玩,也不是边教边玩。把区域活动看作是能给幼儿提供一个优化的有利于幼儿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和机会,可以合理地安排各项活动,提供充分的能抚慰幼儿活动的资料,建立和谐、自由、轻松的气氛,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站在幼儿的角度,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从孩子的心理动身,为小班幼儿创设了娃娃家、点心店、阅读区、搭建区、音乐扮演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了科学探索区、美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活动室的特点,将阅读区、搭建区、娃娃家等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
5.小班区域活动介绍 篇五
名称:《汽车4S店》
目标:1愿意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内容。
2愿意探索游戏的玩法,体验成功的快乐。3尝试角色扮演,有初步的角色意识。
玩法一(快乐小司机)准备:各种各样的车子、汽车胸饰、红绿灯、加油站。
玩法:自由佩戴汽车胸饰,说一说自己开的什么车,玩小司机的游戏,同伴相互合作指挥红绿灯、加油站,知道要准守交通规则,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游戏二(停车场)准备:数字卡、图形卡、颜色卡。玩法:根据“车库”的数字、图形、颜色,将该车停入相应的位置。
游戏三(车模)准备:自制表演服装
玩法:穿上自制表演服展示车子。
名称《娃娃家》
准备:小床、小桌子、椅子、电视机、饮水机、布娃娃、炊具、餐具、电话、台灯。
目标:喜欢在娃娃家里玩游戏,认识娃娃家的餐具、卧室,认识洗手间和炊具,不损坏娃娃家内的物品。
玩法:教师还可提供娃娃的食物,让幼儿“做饭”;提供娃娃的衣服,让幼儿给娃娃穿衣服;提供图书,让扮演爸
6.小班区域活动教案 篇六
对小班幼儿而言,有效的阅读活动不可能是对阅读材料的单纯解读。完整阅读活动前的体验和情感铺更为重要,且必不可少。本活动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设计本次阅读活动时,我将重点放在调动小班幼儿参与丰富他们的体验上,力图使阅读成为师生互动呼应的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内容情境化
阅读情境化,即将阅读内容渗透到情境中,通过幼儿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达到理解阅读材料的目的。如在完整欣赏前,我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方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阅读情境,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激发幼儿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小兔乐乐”进行互动。这为幼儿构建了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平台,能激发幼儿用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与“小兔乐乐”进行对话并大胆地表现,从而激发幼儿对后续阅读的强烈的兴趣和欲望。
2、阅读过程互动化
这个活动设计中,我设计了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的互动机会。如在活动开始时的“拔萝卜”的游戏,能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中的扮演游戏,能让幼儿积极体验游戏的乐趣同时,对阅读图书产生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在活动中积极的思考、敏锐的去观察和发现。再如,“说说讲讲”环节的交流对话中很多问题都是开放性,为我在活动中关注和回应每个幼儿提供了机会。
3、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小班幼儿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逐渐走出自我中心,愿意去关心他人,愿意去帮助他人对他们很重要,但这些又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和活动来体验,因此,在各个具体的活动细节和情境中渗透情感教育对小班来说尤为重要。上述阅读活动中,我在关注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技能的获得的同时,也设计了帮助小兔等多个具体情节,渗透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
活动目标
1. 在观察理解中了解有关小兔乐乐的整个故事情节;
2. 愿意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
3. 愿意大胆地表达和表现,学说完整的句子。
活动准备
多媒体、录音、大图书
活动过程
一、引趣
师(出示一个大萝卜):这是什么?大萝卜,你们知道什么小动物最爱吃大萝卜吗?
师:你们都猜是小白兔,那小白兔是怎么吃大萝卜的?
师:嘿,小白兔,小白兔,咱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找大萝卜吧。(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和幼儿一起找萝卜、吃萝卜。)
二、说说讲讲
(多媒体画面:小白兔拔萝卜,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画外音:哎哟,哎哟,好累啊,好累啊,哎哟,哎哟。)
师:是谁呀?
师:小白兔在干吗?它怎么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我们一起对小兔说“小白兔小白兔,我们来帮助你”。(教师和幼儿一起和着“嘿呦,嘿呦”的节奏帮小白兔拔萝卜。)
(多媒体画面:小兔拔起了萝卜;画外音:好的,好的,谢谢你们,让我们一起来用力,加油吧!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噢……拔出来咯!拔出来咯!谢谢小朋友,谢谢你们的帮忙。)
师:(引导)不用谢,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画外音:我叫乐乐,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再见了!
师(引导):小兔乐乐再见!
三、阅读理解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大好事,帮助小兔拔出了大萝卜,小兔乐乐可开心了。可他扛着萝卜走在回家的路上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大图书,幼儿阅读。)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说小兔乐乐遇见了一只小兔,是真的吗,让我来找找看。(教师翻图书,出示小兔乐乐遇见小兔菲菲图页。)小兔乐乐会对菲菲说些什么呢?
师:小兔乐乐在干吗?(引导幼儿理解云记号的意思,出示第二幅图。)
师:哇,他们吃得可真香,我们也来学学他们好吗?(师幼模仿游戏。)
(话外音:轰隆隆,轰隆隆。)
师:发生什么事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认识雨和闪电的标记。)
师:这可怎么办呀?(引导幼儿想办法,并完整表述。)
师:刚才你们想了那么多好主意真了不起,不知道小兔他们想了什么办法呢,我们来看看吧。
师:他们这个办法也不错,我们也来试试看好吗?(分配角色,师幼共同表演。)
四、完整欣赏(详略)
设计评析
阅读是幼儿解读----体验-----表达的过程。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因此在解读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更要以“体验”为中心,阅读过程应是“体验中的对话,对话中的体验”。上述阅读活动的设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紧扣小班幼儿阅读这一特点,多方位地创设让幼儿参与与体验的环节。
1、实物体验
活动一开始,教师出示实物大萝卜,通过让幼儿看、摸等实物体验法,既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将萝卜与小兔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巧妙地将阅读活动进入主题。
2、行为体验
当画面出现小兔拔萝卜拔不动的情节时,教师设计了让幼儿参与进来帮助小兔拔萝卜的环节,特别是幼儿“嘿呦,嘿呦”合着语言节奏用力“拔”萝卜,最后将萝卜拔出来的过程,更能让幼儿共同享受、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3、语言体验
7.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摆扣子》 篇七
一、树立信心,鼓励赞赏
小班绝大部分幼儿来园前未入托,又因为年龄小,社会知识经验欠缺,手肌肉群发育较弱等因素导致孩子们对绘画活动了解甚少。据了解,75%左右的幼儿未接触过绘画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在绘画过程中经常出现有始无终的情况,甚至有的幼儿会拿着笔观望,不知怎么画。因此,首先就得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只要幼儿一动手画画,我就给予真心的称赞。于是,幼儿逐渐变得喜欢绘画。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了一个展示栏,推荐幼儿的作品,及时地介绍有创意、有特色,有进步的幼儿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引导他们互相观赏,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提升自信,并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我们还经常开展绘画比赛活动,并给予“帖帖纸”作为奖励,每个孩子都有个获奖的理由,如“色彩奖”、“造型奖”、“细心奖”……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兴致盎然,绘画技能也逐渐得到提高。
二、画具多样,自由选择
提供丰富的工具材料,可以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兴趣。小班幼儿更喜欢那种可以画得较大的,容易出现成果的工具材料。不同的工具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小班常让幼儿用油画棒进行绘画,这样幼儿容易觉得单调乏味。我曾尝试在区域中投放了水笔、毛笔、颜料等让幼儿进行涂色,发现孩子们对它们都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在绘画过程中我还经常投放多种多样且颜色鲜艳明亮的实物。记得在一次绘画“水果盘”的活动中我投放了水果实物和水果玩具,而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大都喜欢观察色彩鲜艳的水果玩具,他们还出乎意料地把水果的平切面盖在纸上印画。孩子们的行为启发了我,后来我经常在区域活动中让他们把手掌、脚印、杯盖、有花边的小盘等按在纸上进行印画,而后再进行装饰……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挂在墙上时,他们高兴得欢呼雀跃。
三、调动感官,学习观察
人的大脑信息80%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绘画之前我先指导幼儿学会观察实物的整体,如:绘画一个橱子,应先指导他们观察橱子的整体平面并说出其形状,再分别观察橱子的上、下部分的形状、颜色等。这样孩子们就能愉快下笔了。记得区域活动“画葡萄”前,我先引导孩子们用眼睛观察,用鼻子闻,用手上的肤觉感知,用嘴品尝……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去感知认识葡萄,而后再让孩子们尝试用多种形式进行绘画,如:让他们用手指点画,用油画棒涂画,用毛笔进行水彩绘画……孩子们十分高兴地一一尝试着。
四、传授技能,及时引导
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们须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正确的绘画技能,及时地给予引导。在上学期我主要教给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及涂色顺序。在幼儿涂色中我们常会发现他们涂色不均匀和方向的随意性,而当我们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后会发现他们涂色的画面比以前干净了许多,涂的色彩也均匀了许多。而在下学期我主要教孩子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地用简单线条绘画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孩子们运用图形进行组合,绘画出他们喜欢的形象。在区域活动中我经常选择形象可爱、大小适中的图形卡让幼儿训练涂色,提醒他们用正确的涂色技能进行涂色。
五、言语激发,想象作画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在绘画活动中,教师的语言点拨是激发兴趣、放飞想象的一把钥匙。我们可用语言让幼儿扩展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在“太阳”绘画活动中,我提出了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我们以前吹泡泡时发现太阳光还有什么颜色呢?”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结果孩子们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我又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我们怎么样给太阳打扮一下呢?”孩子们开始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我们的一些提问,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小班幼儿喜欢聆听故事,他们常以自己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来绘画,在绘画故事《金色的房子》时,孩子们边念着:“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边画着漂亮的房子,还添画了房子外的草地、花朵。互相观赏时,孩子们喜形于色,七嘴八舌地互相评论着墙上的作品,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8.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摆扣子》 篇八
一、创设自主、宽松的区域环境,做好幼儿的帮助者与引导者
1.根据区域内容合理创设环境
根据主题推进与幼儿活动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改区域格局,及时进行调整,目的是创设出更合理、更适宜的区域环境,让他们在舒适温馨、科学合理的区域环境中有效自主地学习与探索。例如:利用班级外走廊的有利条件,将区域扩大到走廊中,使幼儿的活动有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同时,利用泡沫垫与桌子的相互结合与利用,将大的区域划分为小区域,让幼儿在自选材料的同时,也能自选活动空间,更具有开放性;整改中,还关注到了不同区域的动静区分,帮助幼儿排除干扰,使幼儿能够更为安静地探索。同时,还为幼儿创设了部分随意灵活的空间,如:在班级的小角落里为幼儿提供了活动的泡沫垫,幼儿如果有需要,就可以拿起坐垫随地而坐,这样不仅迎合了孩子新奇随意的心理,又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有效的空间。
2.让孩子们成为环境的主人
区域活动本身就是环境创设的有效辅助形式。因此,在环境创设中,我一改教师的一手包办,将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在各主题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运用线条画、拓印画、剪贴等多种艺术手法加以表现,放手让他们主动创造。如:在开展主题活动“小手动动动”时,孩子们先用勾线笔描画出小手的形状,并在描画后加以添画、剪贴。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小手娃娃戴上了帽子,在跳舞呢!”“小手娃娃拿着气球要到天上游玩。”“我的小手有眼睛、鼻子和嘴巴,它会说话呢!”……瞧!拥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在大胆的创造设计下,描绘出了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童真世界。在描画、印画之余,我还尝试让幼儿使用剪刀,将这些作品自主进行剪剪、贴贴,于是,活动室里,一棵富有创意的手指树诞生了,一列印有小手的火车出发了!虽然这些作品不及成人制作得那么精致,但却都是孩子们亲手创作的成果,它们给孩子们带来了自信,令他们倍感成功,真正地达到让孩子与环境互动的教育功效。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多多少少会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因此,在活动的选择上,不能忽视年龄特点的要素。小班幼儿年龄小,生动直观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贴近生活、趣味性强且感受直观,浅显而又易于操作的活动内容。例如:在“秋天到”的主题中,选择的活动内容从蔬菜、水果等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入手,抓住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吃、玩、做、学为一体的区域活动。例如,制作沙拉、切、削水果、榨果汁等,在我们成人看来是一种劳动,孩子们却玩得乐不思蜀。同时,针对许多孩子存在的不吃、挑吃蔬菜水果的不良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区域活动,孩子们逐步了解了水果蔬菜的营养与作用,并喜欢上了水果蔬菜,从而轻松解决了饮食习惯中的一大难题。许多幼儿掌握了剥、掰的技能后,吃水果时的剥皮过程就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家长老师们也不必再为他们不停忙碌了。
三、在操作材料的选择上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活动中,为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兴趣,我与孩子们共同收集、整理废旧物,如:蛋壳、瓜子壳、纸盒、蛋托、纸板、塑料制品等,让孩子们随心所欲,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材料进行操作。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亲手操作,懂得如何选择适宜的材料,怎样使用材料,学会协商合作。实践证明,提供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材料更能激起他们创造的火花。
如:在开展主题“玩具总动员”时,孩子们利用自己收集的盒子,结合各种废旧材料的运用,制作起了掌偶,当一个个可爱的小狗、小兔子、河马先生、鳄鱼宝宝、狮子爸爸……拿在孩子们的手中时,我们不得不为孩子们天才般的创造力所折服。而当这些有趣的掌偶被孩子们带入了表演区讲述故事时,我又一次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玩起自己所创造出的玩具是如此的专注与投入。是的,这才是他们想要的游戏,由自己创造出来的真正属于他们的游戏。
四、点面结合,凸显活动评价的实效性
作为区域活动的结束环节,区域活动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整体评价与幼儿自主评价的相互结合,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能力差异、行为表现、发展特点与当前需要等等,有利于教师发现在区域活动指导上的问题与不足。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要面向全体,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情况、突出表现、个别问题为切入点,从活动常规培养、知识要点掌握、行为习惯养成、情感体验形成等多角度进行有效评价。要适机抓住幼儿活动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鼓励,更要针对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不足有目的地提出批评、指正,以期在下次区域活动中得到改进与完善。同时,也要为幼儿提供分享、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幼儿自主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活动情况,达到以点带面的良好评价效果。引导并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以及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让幼儿在自评与他评中学会观察别人,总结自己,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提升经验,共同促进,提高合作交往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
伴随着班级主题区域活动的开展,我不断地感受着孩子们带来的一次次惊喜,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体会到了孩子们的能力发展是多渠道、多重性的。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让孩子们玩得自主、玩得自在、玩得自信……看见孩子们一改以前的稚拙,在活动中专注、投入、熟练、自乐的样子,我确信,区域形式的主题活动是幼儿真正的需要!
参考文献:
9.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九
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是很感兴趣的,在本次的区域活动中,我选择了软体积木、雪花片等积木让幼儿进行拼搭。这次我让一诺也玩积木,一诺平时在这方面本事比较弱,所以我安排他多动手拼搭来锻炼自我的本事。在活动中,他跟往常一样一个人开始拼搭。看着其他幼儿能够跟自我的同伴一齐拼搭,但一诺却常常一个人,不会主动和同伴一齐拼搭,就算不会拼搭了,也不会主动和同伴一齐拼搭。
分析反思
孩子们对建构是很有兴趣的,但在活动中,由于一诺年龄较小,并且胆子也比较小,所以缺少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对于他的要求不能过高,应当慢慢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本事。在任何活动中要及时地引导幼儿合作,鼓励幼儿合作来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本事。
10.小班语言区域活动方案 篇十
1、能用“在__里(上、下)面”表述藏东西的地方。
2、感受空间位置的变化。
重点难点能用“在__里(上、下)面”表述藏东西的地方。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初步会说上下物质准备:毛毛虫玩偶一个,小纸盒若干。
教师活动
一、用玩偶表演《顽皮的阿丹》,激发宝宝猜测礼物藏在哪里的兴趣。
--鼓励宝宝用方位词表达自己的猜测。
--如宝宝都猜不到,可提示宝宝礼物可能会藏在哪里。
二、鼓励宝宝找一找礼物。
--选择不同的地方藏礼物,但要方便宝宝寻找并说出空间位置。
--如宝宝找打藏礼物的地方,请宝宝说说礼物藏在哪里,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表达。
三、帮助宝宝打开小纸盒,找到礼物,将礼物分发给宝宝。
11.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摆扣子》 篇十一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环境 小班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已成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手段。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普遍存在固定多、变化少;教师意志体现多,幼儿意志体现少;欣赏的多,探索的少等问题。为此,我们大胆尝试改革,让区域环境真正成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特别是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区域活动无疑是更加适合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现实中,一些小班的孩子并不会玩区域游戏,他们只是摆弄着区域中的材料,不知道怎样操作它们,并从中获得乐趣,不能达到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因此,如何创设新颖的游戏环境让小班区域活动更精彩呢?
一、富有新意的情境创设,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鲁迅先生曾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会因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初涉学习活动等,使得自控力、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坚持性等各方面的能力较弱,兴趣容易转移、自信心不足,造成各方面的发展受限制。区域游戏是由儿童发起的探索活动,满足了儿童的需要。从中小班幼儿可以从事喜欢的游戏,在自由的时间段,儿童以兴趣为导向进行游戏。因此,我们要关注幼儿兴趣,创设亲切、情趣的环境。
如:当我发现玩“娃娃家”游戏时孩子们特别喜欢当厨师时,就灵机一动,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好几个厨师帽,准备了两个大厨房,再鼓励孩子们自己制作了许多可操作的材料(各种废旧做的蔬菜和橡皮泥做的食物等),在此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新的兴趣点——蔬菜加工……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样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发展,也愿意认真创造。同样的道理,发现幼儿特喜欢车时,我就鼓励孩子和家长合作做不同种类的汽车,创布“汽车大卖场”、“停车场”“加油站”等区角情境。当愿望得到满足后,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区域情景化创设源于孩子的兴趣,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兴趣点。有目标性、针对性地展开情景化引导,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会萌生浓厚的兴趣。
二、恰当新颖的材料环境,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指教师为幼儿区域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区域空间、场地的设置、提供的操作材料等物的因素,也包括隐含在环境中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及区域学习氛围等人的因素。小班幼儿年龄小,缺乏以物代物的能力,需要依赖真实的玩具进行游戏。因此,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内容,有目的地投放材料,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我会尽量考虑它的真实性。如:“娃娃家”提供了仿真水果蔬菜、小沙发、煤气灶、餐具等生活用具,营造了自然、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幼儿有真实、具体的感官体验。又如:在主题活动《能干的小手》中,我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及时开设相对应的生活区,制作各种拼图、手指套色、串珠毛毛虫、绕毛线等一起投放,在投放过程中,我发现起先幼儿们被各种鲜艳的颜色吸引,但不久由于投放的拼图过多,幼儿反而玩得不多,我进行了反思改进,用单一的水果拼图进行由浅入深,适合不同层次的幼儿需求,这样,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适当合理的指导环境,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在关注幼儿的区域活动时发现幼儿的特长,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关怀每个孩子的发展,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特别是小班孩子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失去教师的指导会让他们在区域游戏中显得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时要适当地帮助指导,推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1.教师作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需要加入到幼儿游戏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老师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往往更能吸引幼儿,幼儿玩得更有兴趣,特别是个别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例如:在小班开展角色游戏《过家家》时,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大多习惯独自玩耍,或者抢着表演同一角色,不懂怎样分工合作,未学会和同伴合作游戏,所以,家中要么冷清,“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都各玩各的,没有任何交流,要么混乱,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教师可以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对“爸爸”、“妈妈”进行帮助、指导,教他们学会将物品归类摆放,家庭成员要学会分工合作,这样才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同时是推进幼儿游戏的情节和内容往更深层次发展。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当幼儿主动进行游戏时,客人要向大家告别,退出游戏。在区域活动中,就必须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小班幼儿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能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2.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进行的有目的的指导。强调自主游戏,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也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插入的指导。如:幼儿在《能干的小手》区域活动时,用橡皮泥搓的汤团不圆,就想放弃的时候,此时教师可以教他们正确的搓圆的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活动时的声音越来越大时,或者影响到其他幼儿时,教师就应适时插入指导,以帮助幼儿,维持游戏的规则,使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有的幼儿不愿意参加游戏,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游戏,培养鼓励幼儿积极游戏的信心与兴趣。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一句温馨的话,一个亲切的动作,一个小小的礼物,都对孩子有莫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对幼儿的鼓励是在游戏当中,这种当场表扬鼓励方式,不同于在游戏结束后进行整体概括的表扬,对大多数幼儿起到促进作用,增强了他们游戏的信心,培养了他们的游戏兴趣。
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新颖的游戏情境,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把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不断开拓游戏空间,为幼儿创造新颖的游戏环境,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使小班区域活动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晓菊.小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11).
12.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摆扣子》 篇十二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收获命运。”这句话道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 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说:“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 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 使他尊重别人, 和别人合得来。”可见, 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人的终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十分必要。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 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更是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活动机会, 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断被挖掘。如何充分利用区域游戏活动的特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性, 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1. 在小班区域游戏活动中折射出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没有任何区域游戏活动的经验区域游戏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新鲜有趣的活动, 他们很愿意进区游玩, 但是一个个问题逐步显现, 让我们感到最苦恼的是小班幼儿的行为意识差、规则意识弱, 区域游戏活动开展起来非常困难, 下面是我班刚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的一些情况:
镜头一:对区域意识薄弱, 持久性较差
区域游戏活动时, 孩子们会进行区域游戏的自主选择孩子们会拿着自己选择的区域牌入区, 但是进区后往往持久性不够, 或是被其他区域的游戏吸引, 这时他们便会放下自己手中的游戏材料, 这个区去一下, 那个区去一下, 结果什么东西也没学到。
镜头二:冷眼旁观, 无动于衷
这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较强, 自己认定的位置不允许变动, 区域游戏活动时, 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座位, 无法进行任何游戏活动, 如在交流中适当改变位置, 便会大哭大叫, 导致对任何游戏都冷眼旁观。
镜头三:毫无分享意识, 争抢不休
“争抢玩具”这个现象在小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孩子们为了抢到自己喜爱的玩具而不惜任何代价, 哭声也就接踵而来, “调解员”这时必须出面调解, 解决问题。
镜头四:游戏结束后, “旧貌换新颜”
虽然在区域游戏活动时, 我们都会给孩子们进行强调结束后要对自己所玩的区域材料进行整理, 但是效果甚微每次结束后美丽的区域都会像“打仗后的战场”, 一片凌乱。
以上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游戏活动过程中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2. 如何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有效实施礼仪教育
2.1 有效利用“标志图”, 在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
幼儿需要丰富、有序、安全的环境, 进行游戏、生活、运动、学习等各项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 他们的环境创造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 并应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兴趣。我通过利用“小标志”, 在区域环境中使用小脚印, 代表该区域游戏的人数。同时每一个区域, 我们都利用图文的形式制定了入区规则, 让孩子们知道该区域人数、材料的正确使用的方法、游戏过程中如何正确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材料位置的正确摆放。在“米妮的家”中, 孩子们将物品摆放凌乱, 我将娃娃、奶瓶、碗、衣服等做成“小标志”图归类摆放。这样习惯成自然, 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归类整理物品的习惯。在美工区里放一个纸篓, 可以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在“迪士尼主题餐厅”的位置旁设置了“顾客等候区”并贴上小脚印, 让前来用餐的顾客按顺序排队等候。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环境是幼儿最直接、最具体、最容易感受到的。教师在积极营造物质环境的同时, 还要用心经营充满温馨和谐的心理氛围, 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触动幼儿的爱心萌芽, 让幼儿受感染和熏陶。
2.2 丰富游戏材料, 加强幼儿的行为礼仪教育。
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丰富而适宜的材料, 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也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小班幼儿的模仿意识较强, 喜欢模仿大人的模样给娃娃梳头、穿衣、喂奶……娃娃家便成为他们充分发挥的乐园。当游戏材料不够满足幼儿操作的需求时, 就会发生争抢现象。扩大区域游戏空间, 丰富游戏材料便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将原来的仅有娃娃喂奶、穿衣、梳头等单一模式进行扩充, 增添了一系列游戏情节, 给娃娃家增加了“衣柜”、“梳妆台”、“化妆品”、“淋浴房”, 并设置了“温馨提示”———“嘘!在家里请小声说话, 一面吵醒熟睡中的宝宝做称职的‘爸爸’‘妈妈’, 因为宝贝们会模仿你哦!”通过这个小小的提示, 孩子们在这个应有尽有的“家”里, 做到了不争抢、懂分享。
2.3 丰富游戏情节, 让幼儿礼仪经验得到拓展。
游戏给予孩子无限快乐, 游戏中的孩子是自然的、真实的、无拘无束的。教师可以带孩子参观与游戏内容相关的社会环境, 了解不同角色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文明的交往礼仪, 并在活动中设立相应角色, 丰富游戏情节。活动中, 幼儿扮演不同角色, 模仿不同角色间的交往方式, 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 学会怎样接待客人、怎样请求别人帮助、怎么礼貌询问、怎样与人商量交谈, 等等。
幼儿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 实践礼仪技巧, 体验同伴交往成功的愉悦。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 也会发生争执, 如在角色选择中, 王绘琪和周彩悠都要做妈妈, 她们在争辩一个家里不同出现一个爸爸两个妈妈, 王绘琪说:“有两个妈妈是不对的, 我们家里都只有一个妈妈啊。”周采悠说:“你每一次都做妈妈, 这次我也要做妈妈。”面对这个问题, 我静静地站在旁边看看她们的解决方式, 王绘琪说:“这样吧, 我们来轮流当妈妈。”听到这个提议, 周采悠似乎很满意, 于是妈妈和孩子的角色就在她们之间轮流扮演着。
“迪士尼主题餐厅”上演着有趣的一幕, 有一位“客人在餐厅用餐时大吵大闹, 一会儿说:“这个菜不好吃”, 一会儿又把餐具弄得哐哐响, 旁边的“服务员”着急了, 连忙走过去让他小声说话, 可是这位“客人”不但没有收敛, 反而声音更加响亮。“服务员”见情况没有得到缓解, 便过来跟我要白纸, 我见他拿着白纸跑到美工区找“设计师”画了幅图贴在墙上, 便走过去跟“顾客”说:“对不起, 请不要大声说话, 请看我们的标志图, 要不然就只有请你出去了。”“顾客”听了之后, 满是委屈, 跑过来找我诉苦, 我笑着提醒他说:“如果你在餐厅用餐时, 旁边的人大声说话, 会不会影响到你的用餐情绪呢?”他听着之后点点头, 就走了。过了一会儿, 他又过去了, 但是改变了以往的张扬, 乖乖地坐在那里, 安静地“用餐”, 我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他也满意地笑了。
3. 在游戏经验总结中, 交流礼仪教育
回忆交流是游戏后, 师幼间、幼幼间回顾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分享经验的一种活动形式。我们把交流权交给孩子们, 通过有效的集体互动, 共同商讨礼仪教育的对策, 共享礼仪经验, 强化同伴间的礼仪情感知识, 能够更好地巩固礼仪行为习惯。
3.1 分享快乐, 交流礼仪经验。
分享快乐, 让孩子们把自己在游戏活动中所遇到的开心的事情说出来, 从而不但可以分享快乐, 还可以分享自己在游戏时所学习的礼仪经验。通过短短几分钟的交流, 大家可以感受到同伴的礼仪经验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3.2 再现问题, 习得礼仪知识。
分享快乐后就要解决问题, 孩子们通过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 集思广益, 共同解决。或者可以进行情景再现, 让每个孩子都处在情境中, 看看自己是如何解决、如何应对, 再总结经验。
结语
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一个学习—巩固—习惯的过程。幼儿园除了在游戏活动中实施礼仪教育外, 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运动中、幼儿一日生活中, 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幼儿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要时刻抓住教育契机, 才能在不断的巩固、强化中, 使幼儿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同时, 加强家园合作, 优化家庭礼仪教育环境, 能更快地促进幼儿文明礼仪的习得。
“教育一个孩子, 影响一个家庭, 带动整个社会”。为此教师任重而道远。
摘要:幼儿期是社会规范养成的敏感期, 良好的礼仪习惯对幼儿社会化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 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本文通过对区域游戏活动的实施促进小班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尝试, 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 促进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区域游戏活动,小班幼儿,礼仪教育,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石筠.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磊著.
[3]孙云晓, 张梅玲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出版社, 2004.1.
[4]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周裕新.儿童礼仪教养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6]《3~6岁儿童发展指南》解读.
13.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 篇十三
生活区
1、喂小动物。将纸板箱或鞋盒装饰成小动物,嘴部挖空,用较大的塑料勺子将塑料泡沫块、干蚕豆、玻璃珠等作为食物给小动物喂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2、用筷子夹物。如夹花生米、蚕豆、玻璃珠,循序渐进地训练手指的灵活性。
3、扣纽扣。准备缝有各种纽扣的小衣服,供幼儿解开、扣上。
4、穿木珠项链。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语言区
1、挂图。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2页《幼儿园也是我的家》第3—6页《阿文的小毯子》、第15—16页《橡皮膏小熊》,录音带。
2、各种与主题相关的图书。
3、提供玩具电话两部。供幼儿自由交谈。
美工区
1、海绵画。把海绵切成各种形状。蘸上颜料,在纸上轻拍、挤压和摩擦。
2、撕报纸,随意撕、贴。
3、橡皮泥塑。提供橡皮泥、模具(可用硬纸板围粘成各种形状),供幼儿压印或捏塑。
4、画线路图,画出上幼儿园的途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益智区
1、盖瓶盖。准备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瓶子和瓶盖,为瓶子盖上合适的瓶盖,发展比较能力,提高手指和手腕的转动能力。
2、找朋友。准备多种图片,将生活中配合使用的物品两两相配,如锁和钥匙/花和花瓶、碗和筷子等。
14.小班区域性体育活动 篇十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培养幼儿自主运动能力。
3.发展幼儿钻,爬,跳,平衡等基本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垫子 圈 滑板 竹梯 体操棒 沙包 玩具 轮胎若干
活动流程:
创设环境:师生共同布置-->调动身心:做准备操-->基本活动:分散活动-->放松活动:收拾器械-->集中活动-->分散活动
活动过程:
一、设环境:
1.小动物来和我们一起锻炼身体,看那些小动物来了?(1号小狗,2号小乌龟,3号小兔,4号小猴)
2.想一想,小兔最喜欢玩什么?什么器械放在他的场地上最合适?
3.那小狗,小乌龟,小猴他们呢?什么器械最合适他们呢?动一动脑筋,让我们现在一起来帮他们布置。
4.师生布置场地。
(评析:以幼儿喜欢的动物角色导入活动,能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与孩子共同布置场地,能帮助孩子熟悉了解体育器械,引发他们活动的愿望)二.调动身心:
让我们一起来做准备运动。
三.基本部分:
1.分散活动:小朋友,现在可以去玩了,待会儿,可别忘了拿牌子。
a.幼儿玩器械。
b.出示辅助物:看!小动物为你们准备了什么?你想一想怎么玩?
2.集中活动:讲评小猴(竹梯)和小乌龟(垫子),让幼儿示范不同的玩法。
3.分散活动:刚才玩的小朋友还可以到其他动物运动场去玩。请你们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玩法,谁想的玩法越多越好!
(评析:教师以分散—集中——分散的形式进行指导,即能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感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自主运动能力又能帮助幼儿相互学习器械的玩法,促进幼儿钻,爬,跳,平衡等动作的全面发展)四.放松活动:
15.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摆扣子》 篇十五
【关键词】区域活动 操作材料 学习价值 激发兴趣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与操作,可以对已有经验加以巩固和扩展。对小班幼儿来说,区域活动尤为重要,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他们仍然处在明显的自我中心阶段,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数概念的认知发展,有必要创设数学区域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的自主性,而且也能通过观察幼儿在数学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幼儿对数概念的发展水平和掌握情况。
一、为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应创设生动的情景性的数学活动区域
小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在创设数学活动区域时应设计有趣的故事情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在活动时充分“动”起来。例如:认识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并按图形分类,可创设“给动物喂食”的材料,可用指导性的语言:“小动物饿了,给它们吃些饼干吧!”材料:用餐巾纸盒做三个小动物(嘴巴形状分别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彩色纸若干(画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操作方法:把画有不同形状的彩色纸剪下,根据形状喂给不同的小动物,可跟幼儿说:“圆嘴巴的小动物爱吃圆饼干,方嘴巴的小动物爱吃方饼干,三角形嘴巴的小动物爱吃三角形饼干,小朋友来给小动物喂饼干吧!”如此情景性的数学活动区域,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大家都跃跃欲试!
二、创设数学活动区域,应投放丰富而多样化、多层次的材料
在区域活动中,同一内容应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便于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操作机会,从而进一步掌握知识内容。例如:学习一一对应的方法(重叠法、并置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一样多”。数学活动区域"找朋友"。材料:大小笔套若干。操作方法:将笔套一一对应插起来。还可提供瓶子若干,将瓶盖与瓶子一一对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差异可投放阶梯式有层次的材料。数学区域活动“娃娃夹辫子”,材料:身体上标有数字的娃娃卡片若干,夹子若干。操作方法:根据娃娃身上的数字夹上相应数量的夹子。教师在指导和观察幼儿操作时,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提供5以内的数字和10以内的数字两套材料。
三、 创设数学活动区域,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
小班幼儿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创设数学活动区域时,提供的材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和预估材料。例如;数学活动区域中“漂亮的蝴蝶”,材料:蝴蝶卡片若干(一边标有数点,一边写有数字)将其剪成两半。操作方法:拼出完整的“蝴蝶”(即数点和数字相对应)。教师在观察幼儿操作时,发现幼儿会根据“蝴蝶”的颜色和拼合处的轮廓拼出蝴蝶,根据这个问题,老师一方面把“蝴蝶”的颜色和拼合数字作调整,另一方面逐步引导幼儿观察点子的数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四、创设数学活动区域,应结合主题活动来确定指导重点
每个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一样,而小班集体活动时间短,因此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发现有些幼儿暂时还不能理解接受内容,就可将这些内容延伸到数学区域活动中,以便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享受活动的乐趣,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操作、体验和表现。例如结合“三八”主题活动,为妈妈做项链。材料:红黄蓝绿颜色的吸管剪成大小不一的截断,操作方法:幼儿串一种颜色、几种颜色间隔或大小间隔同色的项链,通过操作,幼儿初步理解简单模式排序的规律。
结合 “快乐的六一”主题活动 ,幼儿制作彩链布置教室。材料:用色卡剪成不同顏色的彩条,制作方法:按红黄蓝间隔,通过制作,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充分理解(abab.aabb.abcabc)规律的排序,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创设数学活动区域,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区角
小班幼儿注意力易分散,防干扰能力较弱,活动的兴趣易转移,因此有必要选择安静的区角创设数学区。
总之,要把幼儿数学活动区域的创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数学活动区域和集体教学活动的结合,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数概念。
参考文献:
16.小班新生区域游戏活动反思 篇十六
小二班幼儿入园已经快一周了,虽然幼儿的情绪还不是稳定,可大部分幼儿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在园生活的流程(先吃饭---玩滑梯----听故事—玩玩具—吃完饭—睡觉—妈 妈就接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幼儿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机,区域游戏一直以来又以它独有的形式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的交往,自由的玩耍。因此我便试图尝试区域游戏所提倡的“三自”原则即:自选伙伴、自选游戏、自选材料。我先向孩子们介绍在这地方可以插积木、在哪个地方可以画画、玩橡皮泥、在那个地方可以搭房子…..,可我并没有告诉他们每个地方的名称。介绍完后幼儿便一窝蜂似的去抢自己喜欢的玩具,不一会儿,教室里一片狼藉,玩具、碎纸屑弄得满地都是,孩子们在游戏结束后,不顾材料的凌乱,就匆匆的把玩具放到玩具柜里,,即便将材料放在原来的位置,也是胡乱的一放,马虎一塞。
游戏过后我在对材料整理时真是无从下手。于是我静下心来反思我的教育行为是不是偏离了《纲要》的精神,我回去后对照《纲要》仔细的琢磨,我才找到了答案。我的做法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出在了我对刚刚入园幼儿的学习特点不够了解,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若干的玩具摆在面前,看到什么都感到新鲜,一会儿玩会这一会玩会儿那,一些玩具拿到手后又不知道如何的玩,只是停留在摆弄、破坏上,所以造成了上述现象的发生。于是我便尝试改变了以前的做法,先把每个桌子上都给幼儿同样一种类型的玩具,教给幼儿一到两种玩法,然后在让幼儿自由地玩,一是当幼儿学会玩法会产生自信引发对这种玩具的兴趣,二是大家的玩具都是相似的幼儿也不会被其它组吸引随意的走动,这样下来我发现幼儿的专注力持续时间长了,孩子们对玩具的兴趣也增加了。我想在对待刚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一下子就用高标准去要求他们,教师不应操之过急,应一步一个脚印的引领幼儿扎实的学习,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幼儿才会慢慢成长。
17.小班区域活动总结 篇十七
区域活动时间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时间,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同时使游戏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主题,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充分自主。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温馨、快乐、充满童趣的环境,我班创设了以快乐森林为主题的区域环境,本次活动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设了五个区域,分别为建构区、操作区、阅读区、美工区、娃娃家,其中重点指导区域为操作区和美工区。
本次活动从设计、准备到开展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在材料准备上,我们充分考虑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准备了适合小班游戏的、充足的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幼儿兴趣浓厚,玩得不亦乐乎,没有发生争抢现象。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操作,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如在美工区制作棒棒糖,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们为他们准备了吸管、橡皮泥,让他们练习捏、团、穿的技能;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就为他们准备了糖纸,还可以将团好的橡皮泥搓一搓,用糖纸包起来,拧一拧,做成糖块。在操作区,我们也是根据幼儿手部小肌肉不同的发展水平,投放了夹夹子、使用勺子、系扣子等不同的材料,这些材料的投放,满足了不同水平阶段幼儿的需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发展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真正做到了自由选择、自主发展。其次在教师指导方面,我和郭老师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在充分观察幼儿活动情况的基础上,适时介入指导,不急于干预幼儿的活动,而是以游戏者的身份自然的融入幼儿的游戏中,让幼儿更乐于接受我们的帮助与指导。最后在评价环节,利用投影将孩子们的活动放到大屏幕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身影,顿时沸腾了,基本都能说出自己的活动,我适时的将孩子们的作品展现出来。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活动结束后,听课教师也给我们提出了宝贵意见:在导入部分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增加孩子们的活动兴趣;在活动时,多关注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让他们的活动不干扰其他孩子。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
【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摆扣子》】推荐阅读:
小班活动区域方案07-24
小班区域活动教案08-31
小班幼儿区域活动反思07-01
小班上学期区域活动总结06-15
小班区域教研活动方案11-22
浅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摆放08-11
小班区域游戏计划区域游戏总结小七班08-20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09-02
区域活动优秀教案06-17
大班建构区域活动观察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