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2024-08-03

中考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精选12篇)

1.中考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篇一

计算题

类型1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例1(2020阜新中考)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过氧乙酸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之一。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试计算: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1%)。

跟踪训练

1.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CO2和H2O,同时放出能量(已知每克葡萄糖放出约16

kJ的能量)。请回答: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数目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一般人每行走1

km大约需消耗170

kJ的能量。假设这些能量全部来自葡萄糖,请问:小明同学步行5

km大约需消耗

(取整数)克葡萄糖。

2.(2020湘潭中考)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属于

(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蔗糖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填最简整数比)。

(3)34.2

g蔗糖中含有

g碳元素。

类型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文字叙述型计算题

例2(2020百色中考)往59.65

g硝酸钡溶液中滴加52

g硫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00

g。求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坐标曲线型计算题

例3(2020咸宁中考)实验室中稀硫酸因标签破损,需测定其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稀硫酸样品50

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实物、流程图型计算题

例4(2020齐齐哈尔中考)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g。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跟踪训练

3.(2020天津中考改编)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

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

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4.实验室有一瓶放置多年的浓盐酸(如图所示),为了测定它实际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员将2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放于烧杯中,利用pH测定仪逐滴滴入该盐酸,并绘制出了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图。

(1)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浓盐酸的质量为

g。

(2)请你计算该浓盐酸的实际溶质质量分数。

5.(2020菏泽中考)白铜(Cu-Ni)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合金,金属镍(Ni)的金属活泼性与铁相似,且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显+2价。为测定20

g某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问:

(1)将白铜研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为

g。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专题训练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车用防冻液因“冬天防冻、夏天防沸、全年防水垢、防腐蚀”的优良性能被爱车族广泛使用,现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乙二醇[(CH2OH)2]水基型防冻液。请回答:

(1)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乙二醇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2.王强家地里菜叶发黄。周日,爸爸叫王强去买10

kg硝酸铵(NH4NO3)化肥,NH4NO3中氮、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2∶3;当他赶到商店时,硝酸铵刚好卖完,于是他决定购买尿素[CO(NH2)2],王强需要买

kg尿素才能与10

kg硝酸铵的肥效相当。

3.黄曲霉素AFTB(化学式为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发生突变,继而转变为癌症。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6

mg

黄曲霉素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

mg。

4.实验室用40克含碳酸钙75%的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求:

(1)40克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

克。

(2)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要求: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5.为测定某标签破损的稀硫酸(如图1)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取100

g该稀硫酸于烧杯中并加入10

g打磨过的镁条,测得烧杯内镁条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6.某化学小组同学为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不考虑试剂的挥发),进行如下实验:首先称量两个烧杯的质量(如图甲),然后将小烧杯中过量的稀盐酸倒入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并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乙),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2.2g。

(2)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7.(2020锦州中考改编)取一定量的硫酸铵固体于烧杯中,加入100

g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7.1

g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请计算:

(1)生成氨气的质量为

g。

(2)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计算题

类型1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例1(2020阜新中考)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过氧乙酸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之一。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试计算: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1%)。

跟踪训练

1.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CO2和H2O,同时放出能量(已知每克葡萄糖放出约16

kJ的能量)。请回答: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2)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数目比为1∶2∶1(填最简整数比)。

(3)一般人每行走1

km大约需消耗170

kJ的能量。假设这些能量全部来自葡萄糖,请问:小明同学步行5

km大约需消耗53(取整数)克葡萄糖。

2.(2020湘潭中考)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蔗糖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填最简整数比)。

(3)34.2

g蔗糖中含有14.4g碳元素。

类型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文字叙述型计算题

例2(2020百色中考)往59.65

g硝酸钡溶液中滴加52

g硫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00

g。求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坐标曲线型计算题

例3(2020咸宁中考)实验室中稀硫酸因标签破损,需测定其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稀硫酸样品50

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实物、流程图型计算题

例4(2020齐齐哈尔中考)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g。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跟踪训练

3.(2020天津中考改编)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

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

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8.8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解:设25

g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x

y

8.8

g

=  =

x=20

g

y=22.2

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4.1%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1%。

4.实验室有一瓶放置多年的浓盐酸(如图所示),为了测定它实际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员将2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放于烧杯中,利用pH测定仪逐滴滴入该盐酸,并绘制出了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图。

(1)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浓盐酸的质量为25g。

(2)请你计算该浓盐酸的实际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25

g该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NaOH + HCl===NaCl+H2O

36.5

g×40%

x

x=7.3

g

该浓盐酸的实际溶质质量分数是×100%=29.2%

答:该浓盐酸的实际溶质质量分数是29.2%。

5.(2020菏泽中考)白铜(Cu-Ni)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合金,金属镍(Ni)的金属活泼性与铁相似,且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显+2价。为测定20

g某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问:

(1)将白铜研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为2.95g。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50

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i + H2SO4===NiSO4+H2↑

2.95

g

x

x=4.9

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专题训练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车用防冻液因“冬天防冻、夏天防沸、全年防水垢、防腐蚀”的优良性能被爱车族广泛使用,现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乙二醇[(CH2OH)2]水基型防冻液。请回答:

(1)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2)乙二醇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

2.王强家地里菜叶发黄。周日,爸爸叫王强去买10

kg硝酸铵(NH4NO3)化肥,NH4NO3中氮、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2∶3;当他赶到商店时,硝酸铵刚好卖完,于是他决定购买尿素[CO(NH2)2],王强需要买7.5

kg尿素才能与10

kg硝酸铵的肥效相当。

3.黄曲霉素AFTB(化学式为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发生突变,继而转变为癌症。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12,156

mg

黄曲霉素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是6mg。

4.实验室用40克含碳酸钙75%的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求:

(1)40克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__30__克。

(2)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要求: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解:(1)40克含碳酸钙75%的石灰石样品含碳酸钙的质量为40

g×75%=30

g。

(2)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g

x

x=13.2

g

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

5.为测定某标签破损的稀硫酸(如图1)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取100

g该稀硫酸于烧杯中并加入10

g打磨过的镁条,测得烧杯内镁条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为4.8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所用100

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

24  98

4.8

g

x

x=19.6

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6.某化学小组同学为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不考虑试剂的挥发),进行如下实验:首先称量两个烧杯的质量(如图甲),然后将小烧杯中过量的稀盐酸倒入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并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乙),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2.2g。

(2)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解:设反应后生成CaCl2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x

2.2

g

= x=5.55

g

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5.55%

答: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5.55%。

7.(2020锦州中考改编)取一定量的硫酸铵固体于烧杯中,加入100

g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7.1

g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请计算:

(1)生成氨气的质量为1.7g。

(2)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生成氨气的质量为x,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142

y

7.1

g

x

=  =

x=1.7

g

y=4

g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

2.中考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篇二

一、把握命题特点和趋势

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化学计算题, 可发现其命题新颖, 构思巧妙, 题型多样, 具有基础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和人文性, 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走出了偏、难、繁的误区, 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009年各地中考化学计算的命题趋于将相关知识与三种计算的融合考查, 试题情境多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科学前沿相结合, 试题题干多以文字信息和标签、表格、图像信息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主要有:基本计算融合型、信息迁移型、识图分析型、实验探究型、理化综合型等.

二、熟知失分原因与应对策略

复习化学计算时, 不但需要把握命题的特点和趋势, 还要知道中考失分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才能对症下药, 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通过多年的中考阅卷与试卷分析, 归纳出中考化学计算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1. 题意不明, 审题不清.

2. 不会处理信息, 即不会分析处理题给信息 (或图表) 和迁移应用.

3. 书写不正确,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 不规范.

4. 解题格式不规范, 步骤不完整.

5. 计算不准确.

化学计算题涉及面广, 在复习时不要贪多求难, 应把各种典型题解剖好, 理解透, 做到一题一得或一题多得.所以在解化学计算题时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要认真审题, 仔细析题, 弄清“已知”和“所求”之间的关系.审题就是仔细阅读题目, 理解题意, 了解题目的特点和类型, 弄清有哪些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 也是解题中最重要的一步, 要尽力做到:认真阅读全题, 仔细分析题意, 反复推敲关键的语句, 以达到全面、准确理解题意的目的.析题就是剖析原题, 即在审题的基础上对全题进行分析和解剖, 应用化学知识沟通已知数和未知数, 弄清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关系.析题时既可从已知数推及未知数, 也可从未知数追溯到已知数, 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探寻解题的突破口, 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案和途径.因此, 析题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例1】 (2008, 江西) 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 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要把50 g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 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 稀释后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为g,

(2) 稀释时所需水的质量为g.

分析:这类题是中考中最常见的化学计算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题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稀释等相关计算. (1) 硫酸溶质的质量为50 g×98%=49 g; (2)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设稀释时需水的质量为x, 则有 (50+x) ·20%=49 g, 解得x=195 g.

2.学会分析处理信息 (如标签、表格、图像等) , 提取有效数据用于解题.

【例2】 (2007, 无锡) 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 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 g固体样品, 全部溶于143.6 mL水中, 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 记录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 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g.

(2) 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 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 过滤,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本题联系实际, 借助图像将某物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机融合在一起, 即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解答这类题时, 首先要弄清图像中纵、横坐标轴的含义, 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还要注意曲线中的特殊点 (如起点、折点、交点、最高点、终点等) 的意义, 然后揭示出曲线的变化规律, 也就等于抓住了解题的关键.依据题意可知:向16.25 g固体样品的溶液中滴加50g碳酸钠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 产生碳酸钡沉淀9.85 g, 设样品中含有氯化钡xg, 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为yg.

解得x=10.4 g, y=5.85 g.

所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16.25 g-10.4 g) /16.25 g·100%=36%.

过滤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其质量分数是: (16.25 g-10.4 g+5.85 g) / (16.25 g+143.6 g-9.85 g) ·100%=7.8%.

3.注意解题格式要规范, 步骤要清晰, 过程要简洁, 答案要准确.解题后总结就是在解完一道计算题后进行总结归纳, 总结出同一类题的解答步骤、方法和解题规律, 起到“由例及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3.中考化学计算题切入点分析 篇三

例1 (天津市)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的氯化钠杂质。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11克,全部溶解在50克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克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121克。试求:

⑴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⑵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切入点分析 所加入的总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之差为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11克+50克+64.4克-121克=4.4克

练习下图是“XXX”钙片商品标签图。

小明为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他取出4片片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40.0克。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量为47.8克(不含烧杯质量,假定钙片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求⑴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⑵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

练习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克样品与0.5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时间t1、t2、t3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⑴加热t4时间后,氯酸钾(是或否)已经完全反应。

⑵求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质量。

⑶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二、数据分析

例2为了对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他们的试验数据如下,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是的实验。

⑵假设海水中的氯元素都以氯化钠形式存在,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切入点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所取样品质量不完全相同,但生成沉淀的质量相同,可见,甲同学所取海水样品过量,丙同学加入的硝酸银溶液过量,乙同学所取的两种液体恰好完全反应。

三、质量分数公式法

例3 (贵州省贵阳市)某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当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50g,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1%。

求⑴反应后生成硫酸钠的质量。

⑵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切入点分析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100g×7.1%=7.1g

四、学科渗透

例4(北京市)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它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ml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3.8%的K2CO3溶液。滴入K2CO3溶质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⑴所取40ml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

⑵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

切入点分析从坐标系图可知,K2CO3溶液滴入到10克以后才有沉淀生成,滴到30克生成沉淀质量最多,以后不再产生沉淀。与回收液中盐酸反应的K2CO3质量:10g×13.8%=1.38g,根据方程式便可计算HCl的质量。同理可计算CaCl2的质量。

练习为了研究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某校研究性小组作了如下实验。取50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酸和水反应)放入烧杯中,并加入稀盐酸222g,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起始时为300g,稀盐酸和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计录如下:

⑴M的值是 克

⑵依据实验数据记录在图中作出反应时间与生成CO2质量关系的图象:

⑶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责任编辑 陈方炜)

4.中考化学的实验题知识 篇四

一、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

1.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应注意:先调平、再放纸,镊子取砝码、左物右码;

2.量取蒸馏水时注意:

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手持量筒并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

滴加(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于量筒正上方,超过95mL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进量筒内吸取,可以倒出少量再滴加);

读数(量筒放平、平视);

3.多余的药品放在指定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

4.注意标签的正确书写。

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用胶头滴管润湿滤纸,用玻璃棒挤压赶走气泡;

2.烧杯紧靠玻璃棒倾倒液体(方向正确);

3.先固后液,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

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注意: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并看到气泡,无气泡可更换试管;

2.装药品时注意:先放固体,再倒液体,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取石灰石不能用药匙。

四、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

1.量取蒸馏水时注意倾倒、滴加、读数;

2.先点燃酒精灯,根据外焰调节好铁圈的高度再放蒸发皿,不放石棉网;

3.加热到有晶体析出时熄灭酒精灯;

4.蒸发结晶时必须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返回目录>>>

●  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

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返回目录>>>

实验题解题的基本操作

题型的特点是:实验的基本操作部分知识考查的难度都比较小,题目整体属于中档偏易题。选择题1道,为简单题,主要考查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品的取用的实验操作。填空题在生活现象解释题和生产实际分析题、基本实验题中出现,通常是简单题或中档题,往往和气体的制备、除杂等相结合,主要考查装置的气密性、过滤和蒸发、配置溶液等。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难度较低,一般考查教科书上的原有操作。首先熟识仪器,然后熟悉教科书上的每一个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操作,注重细节,牢记实验步骤,就能完美解答。

专题教学策略:实验的基本操作这部分知识是历年中考的最基础的考查点。需要学生对常见实验仪器的简单操作、药品的取用、物质加热操作、仪器的简单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浓硫酸的稀释等熟记于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复习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并学会迁移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专题复习流程:

第一步,教师重点阅读专题导语和学习目标、方法突破三个模块,课前精选试题,明确授课流程。

第二步,指导学生填写必备知识模块,可以是学生填写老师纠错,可以是和学生一起回顾等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复习即可。实验的基本操作部分最重要的是气密性的检查和装置的连接步骤,考试频次较高,而且容易出错,复习装置气密性考操作时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写出来,不能只口述;连接步骤一定要按顺序(很多学生容易混淆)。

第三步,基础过关后,根据题型分类来指导学生做题,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修正,并总结常考知识点,填入我的记录空间,以便课后复习使用。

第四步,选取相关练习题来强化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限时训练。答题注意细节,文字表达的一定要符合规范。

第五步,回顾总结,最好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常考的知识点和易错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课后作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留30分钟题即可,并提醒学生先回顾后做题。

学习目标:

1. 会取用药品。

2. 会给物质加热。

3. 会使用和连接简单仪器。

4. 会检查装置气密性。

5. 会过滤和蒸发。

6. 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7. 能安全操作,能处理一般意外事故。

方法突破:

1.常见题型

选择题:简单题,实验操作的正误判断

填空题:简单题,常考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及连接简单仪器。

2.解题要点

①识记常见的实验仪器,了解其用途和简单操作,即可解决选择题。

②填空题要注意记忆的准确性,有实验操作的要注意操作的先后顺序。

5.中考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篇五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两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存放银白色金属片。到底它们是哪两种金属?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两种金属X和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2)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X、Y可能是锌银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就

是。

(3)小明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X、Y的活动性。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ABCDE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②。

(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装置相连并产生什么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说出它的一个重要用途。

3.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________(填序号)是不可能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

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对溶液的鉴别进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实验目的】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四种溶液的鉴别。

【实验药品】未贴标签的四瓶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和紫色石蕊试剂。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

此鉴别出了四种溶液。乙组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本组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所滴加的溶液应是溶液,由

【反应与体会】①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②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等。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0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02能跟C02反应生成0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式为:2Na202+2H20=4NaOH+0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表明C02未被Na202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③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

④若A装置产生的C02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02能否与Na202反应生成O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Na2C0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2C03性质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

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水煤气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某水煤气样品可能含有CO2、CO和H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水煤气样品的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一:(1)将该水煤气样品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看到____ __,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2.实验二:(2)为了证明该水煤气样品中含有CO,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

请回答:

A中的药品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3)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

(3)小张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够严密,做了如下图的改进:则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以肯定该水煤气样品中一定含有CO。

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C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

(2)实验开始时,应(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反应方程式

为。

(4)除CO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2O3(请写一物质的化学式)。

9.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ABCDE

(1)仪器A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仪器B的作用是。

(3)仪器E中的现象是。

(4)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 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6.2017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15 篇六

物理小班化教学案 中考计算专题

月 日 星期 姓名

29.(力学计算)用如图24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A。在匀速竖直提升A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400N,物体A上升的速度vA为0.1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求:(1)拉力F做功的功率P;

(2)物体A所受的重力GA;(3)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

30、(电学计算)实验桌上有一个电学器件,该器件由两个定值电阻R1、R2并联组成,且被封闭在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壳内,如图23甲所示。a、b是该器件的两个外露接线柱,电阻R1的阻值为20Ω,电阻R2的额定电压为6V。科技小组同学测得通过该器件的电流I和其两端电压U的数值,并绘制如图23乙所示的图像。求:(1)电阻的R2阻值;(2)电阻R2的额定电功率。

7.新课程化学中考推断题突破例析 篇七

化学中考推断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题中明显或隐含的条件, 找准突破口, 从而逐步深入、层层解析.下面就以这2009年南通中考的一道推断题为例, 探讨解决化学推断题的“突破口”.

例 (2009年南通) 下图中的A※K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C两物质组成元素相同;G溶液为某物质的稀溶液, G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棍变黑.图1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J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种) .

(3) 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另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是化学中考中常见的题型———框图推断题, 此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又能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

一、以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

解析:物质的颜色可以作为解决本题的突破口之一, 例题中出现了蓝色溶液I, 黑色固体H.黑色粉末B.其中蓝色溶液, 比较容易想到硫酸铜.从而能推出K为氢氧化铜.黑色固体H, 也容易想到应该含有铜元素, 能联想到氧化铜.而粉末B则需要联系前后才能推出为MnO2.

规律总结:在初中化学范围内, 有的物质颜色是独一无二的, 固然一举攻破, 但若遇到白色、黑色这些颜色则要注意了, 必须要联系前后条件才能推出.以下是对中考化学中常出现的物质颜色的归纳

1. 固体颜色

(1) 黑色固体:Fe3O4、CuO、MnO2、C粉、Fe粉; (2) 红色固体:Cu、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 (Fe2O3) 、红磷 (P) ; (3) 淡黄色固体:硫磺 (S) ; (4) 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 (KMnO4) .

2. 溶液颜色

(1) 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 (2) 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 (3) 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 (4) 紫红色溶液:KMnO4溶液

3. 沉淀颜色

(1) 蓝色沉淀:Cu (OH) 2; (2) 红褐色沉淀:Fe (OH) 3; (3) 白色沉淀CaCO3、BaCO3、BaSO4、AgCl、Mg (OH) 、A l (OH) .

二、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解析:例题中出现了两个条件“通电”和“加热”.其中“通电”很容易想到水的通电反应生成氢气与氧气.从而推出C为水.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中需要加热的条件在初中也只有铜与氧气的反应.也再次验证了H为氧化铜.

规律总结:初中推断题中常出现的反应条件总结如下: (1) 通电:水的电解; (2) 高温:碳酸钙高温分解、CO还原Fe2O3、C还原CuO、C与CO2反应生成CO; (3) 催化剂:常见的有H2O2和KClO3分别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的分解反应; (4) 点燃:一般有O2参加的反应.

三、以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解析:例题中如何推出G溶液?G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棍变黑.这是浓硫酸的特征反应.所以G一下就可推出来了.在推断题中这一类特征反应也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 在解题时可以帮我们很快找到答案, 因为是物质的特征反应.

规律总结:初中化学中的特征反映现象可以归纳如下. (1) 使小木棍变黑的溶液:浓H2SO4; (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CO2; (3)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O2; (4) 不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BaSO4、AgCl; (5) 溶于酸且有大量气泡产生的白色沉淀:CaCO3、BaCO3; (6) 溶于酸无气泡产生的白色沉淀:Mg (OH) 2、Al (OH) 3; (7) 加酸放出H2的固体:排在氢前的金属; (8) 加碱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的物质铵盐

四、以特征组成等为突破口

解析:例题中A、C的推出需要从特征组成上来入手.“A、C两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元素组成相同的化合物在初中阶段并不多, 容易联想到H2O、H2O2, 而非高锰酸钾与锰酸钾.

规律总结:除特征组成外, 物质的用途也可以作为突破口. (1) 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3) 天然最硬的物质之一金刚石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 (5) 常用的食品干燥剂:CaO; (6) 常用作建筑材料的物质的主要成分:CaCO3

8.中考化学信息题分类解析 篇八

信息题的组成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题干给出解题所需的知识性的提示,问题则围绕题干所给的新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设问。多为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后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找到解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解信息题的一般思路是:综观题目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联系已知→信息迁移→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信息题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与某些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的信息题;二是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三是与所学物质相似的新物质的信息题;四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物质运用的信息题。

一、与某些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的信息题

该类题目大多“起点高,落点低”,多取材于现代科技、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科学史等,即起点高,从形式上看,一般题目较长,内容较多,易使人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但看完题目后自然发现,新信息在题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赋予考题以生活色彩和时代的特色,增强了亲和力,与答题有关的有效信息不多。所设问题往往是利用现有基础知识就能解决,看似超越教学内容,实则紧扣书本,即落点低,命题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1]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的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1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解析:这是一道真正意义上的“起点高,落点低”的信息题,阅题完毕,不难发现,题中所给予的信息与问题的设问关系不大,无外乎是赋予考题以时代感,增强了亲和力,题目实为对O4这种物质的分类及意义的考查,答案选D。

[例2] 在科学家的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可以像发生光合作用那样,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所需的产物,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的研究表明,在440℃和800Pa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直径最大可达 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1)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2)理论上66g二氧化碳可以制得多少克金刚石?

解析:这是一道与高科技紧密联系的考题,从形式上看题目较长,内容较多,但细心读题便可直接从题干中得出解决问题的信息,即“在440℃和800Pa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这是解决问题的依据,看似超越教学内容,实则紧扣书本,即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属于“起点高,落点低”的信息题。

答案:

二、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

此类试题取材于高中的化学知识,内容多以初中学过的概念和化合物的知识作基础,通过补充信息和给出信息迁移的途径,让初中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就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高中才学到的内容。命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即是否具有将学过的基础知识迁移到解决高一层次问题的能力。

[例3] 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都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下图(1),也可简写为下图(2),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下图(3),该种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高中有机物的命名题,不是学生熟悉的传统题,但只要学生仔细阅题,利用题中所给的命名规律,即可轻松得解,虽“生”而不“难”,学生解决完毕后会有一种成就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是一道较好的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

答案:环己烷 C6H12

三、与所学物质相似的新物质的信息题

此类题目的取材常见于将物质性质的知识迁移到某个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物质性质知识的迁移、深化、应用和拓展,考查学生对信息处理、加工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题型有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该类题目没有固定的模式。

[例4] 2006年3月25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漏事故。并漏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请回答:

( 1)H2S中硫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当发生井漏事故时,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

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

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3)为降低危害程度,可以将喷出的气体点燃,其中硫化氢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还可向空中喷洒_________,以减少空气中硫化氢的含量。

(4)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请结合具体的化学

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以天然气井漏事故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元素化合价、化学方程式、自救措施和操作规程,从题干中可获取的信息有: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是“有剧毒,其水溶液显酸性,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题干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由于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自救时应该逆风向高处跑,由于硫化氢有剧毒且水溶液显酸性,自救时应该用浸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第(4)小题与本题的内容联系不大,可独立成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例5] 2006年9月29日,柳州市城中区一家腌酸作坊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件,小明查资料知道:①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价,②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带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易燃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③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产生的硫化氢尾气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请根据以上材料写出:

(1)硫化氢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其中一点)

(2)题中所涉及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解析: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对硫化氢的性质是未知的,要解决此题只能从题中获取信息:“①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价,②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带有臭鸡蛋气味的五色易燃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③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产生的硫化氢尾气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写出化学式,并对所学过的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氯酸)发生的中和反应进行迁移才能解决问题(2)。

答案:(1)有臭鸡蛋气味或无色或气体或密度比空气大 (2)H2S+2NaOH-Na2S+2H2O

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物质的运用的信息题

与生活有关的信息题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多、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题型,主要取材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考题的考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和原理去解释日常遇到的各种有趣的熟悉的生活现象的习惯,逐步学会探索世界奥秘的方法,题型一般为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也有将其设计成图表题,

[例6] 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中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________,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家中存放或使用药物时应注意________。

解析:稀硫酸是初三学生所熟悉的,阅题后可找到信息:“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对有效解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使学生因考试紧张而忘记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题中也可获得信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答案;腐蚀性 存放时要贴好标签,放在安全的地方(或使用时要核对标签)

[例7] 实验室中浓硫酸的商标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信息计算:

(1)该试剂瓶中硫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这种浓硫酸多少克?

(3)取足量的稀硫酸与6.5g锌充分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解析:标签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将信息融于图表中,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识别比较、获取信息、分析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解题的基本方法为读懂图、获取信息、提炼数据或信息,根据已有知识处理数据或信息。本题为典型的化学计算题,只不过将计算题的相关信息融入“标签”中,要求根据“标签”内容,提炼出有用的数据,从而进行计算。

9.中考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篇九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来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

B.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除去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2013年佛山)单一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3.(原创)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氧化物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由水分子构成4.(2013年广州)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

C.澄清的泉水是纯净水

D.过量地使用化肥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5.(2013年宜昌)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如右图),旨在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B.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C.不断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6.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用食盐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D.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是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7.(2012年烟台)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8.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

1B.生成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D.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利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

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二、填空题

10.(2013年南宁)如右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__,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D.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11.(2013年揭阳)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系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

(3)若要测定某工业水样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

A.无色酚酞试液B.pH试纸C.紫色石蕊试液

(4)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泥沙B.无水硫酸铜C.蔗糖D.花生油

(5)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________、P两种元素含量过高,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华现象。

(6)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3年南昌)南昌水源美丽,打造“中国水都”是南昌人的梦想。

(1)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是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开始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列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由____________运动引起的。

(4)保护水资源是南昌实现“水都梦”的关键,请列举一个你在生活中的节水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2年广州)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镁B.氯化镁C.植物油D.金属镁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所示,甲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乙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甲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A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________。

14.(2013年盐城)下图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

(1)水库中的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①A池中通过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②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③国家规定的自来水pH范围为6.5~8.5,为了测定家用自来水是否达到这一标准,可用________来进行检测。

(3)自来水中通常都含有Cl-,可以在水样中滴加少量稀硝酸和________溶液检验,若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水中含有Cl-;水中的Ca2+、Mg2+受热后转化为沉淀,即通常所说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

(4)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__________。

15.(1)连江的温泉度假村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①温泉水富含钾、钙、镁、氟、硅等,这里的“钾、钙、镁、氟、硅”指的是______(填字母)。

A.分子B.原子C.元素

②温泉水的pH在7.5~8.9之间,该温泉水显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③检验该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简单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潭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的“三十六脚湖”是平潭自来水厂的水源。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下列属于自来水生产使用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沉淀B.过滤C.煮沸D.蒸馏

②在沉淀池中,加入生石灰可降低水的硬度。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来水生产可用氯气进行杀菌消毒。请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Cl2+H2O===HClO+________。

16.(原创)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水污染日趋严重,导致很多淡水资源失去可利用价值。请回答:

(1)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一直在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的保护,请就如何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提出两点建议,并举一例说明你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讲 自然界的水

1.B 2.C 3.C 4.A 5.B 6.D 7.A 8.B 9.D

10.(1)氢气 氧气 2∶1(2)氢元素和氧元素(3)B

11.(1)纯净物(2)煮沸(3)B(4)C(5)N

(6)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点燃12.(1)2H2+O2 ===== 2H2O(2)D(3)水分子

(4)用洗菜水冲厕、浇花等

13.(1)B

(2)CaO+H2O===Ca(OH)2(合理即可)

通电(3)①分子间的间隔 ②2H2O=====2H2↑+O2↑ 2n

14.(1)混合物(2)①过滤 ②+4 NaCl ③pH试纸

(3)硝酸银 白色沉淀 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4)蒸馏 防止暴沸

15.(1)①C ②碱性 ③取样,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现象

(2)①AB ②CaO+H2O===Ca(OH)2 ③HCl

16.(1)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2)建议: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②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③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10.中考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篇十

412年)请用你已有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04(.,由化学式你OHC)酚酞试液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酚酞的化学式为1(41420 条:2能总结出有关酚酞组成的多种信息。请写出其中的 ① ;

②。

五种物质有如下所示的转化关系:E、D、C、B、A)2(为红褐色沉淀,则E为单质,A若 ;请 为C,为A的化学方程式:D→B写出。

年)小刚在复习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列出了以下物质:05(. 溶液CuSO溶液、NaOH、稀盐酸、CaCO、CuO、CO、CO、Fe、O、H、C22243他发现上述物质中,有些物质能与其他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稀盐酸都能反应.请你仿照示例填写表内空格.CO、H、C 与CuO应.例如:2)3()2()1(示例 编号 稀盐酸 OCuO 物质

2、稀盐酸、CO、CO、H、C能与其反应22 的所有物质 溶液CuSO 稀盐酸年春节,不少城市开始有限解禁烟花爆竹

在花

⑴ 的燃2006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放,使今年烟花爆竹的燃放量明显增加。:丽是因原其,声响到听美后花烟的到

先,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以氨酸钾为原料生产的劣质烟花爆竹,极不安全,容易引起爆炸。在氯酸钾中氯 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为 ⑶一种焰火药剂的组成中含有硝酸铜,当火药燃烧时,可以产生绿色火焰,反应的

;_____的化学式为X,试推断化学方程式为

⑷燃放烟花爆竹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一条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年)06(.他也曾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氢氧化某同学在家中发现饼干长时间敞口放置会变软,(一)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纺生潮解。“单(选填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质”或“化合物”

⑴请你结合生活经验或化学知识,另举一例说明空气中含

请从安全卫生的角度放一个装有白色固体的小纸袋。通常在包装袋内,⑵为防止饼干变软。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小纸袋里的物质可能是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二)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 :⑴解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⑵验赔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应选用的溶液是 :⑶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写

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9.图

(三)⑴海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

之一是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请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⑵请验证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碳化氧:)示表式程方学化用 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M简述9⑶请根据图

:的影响(各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 ___________________ 弊: 为两种黑色粉末,B、A年)已知07(4.、A为红色单质。D 所示。10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E、D、C、B +澄清石灰水 C ↓EA 高温 ② ① D B 10 图

请回答: ; 的化学式为C)1(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A)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5 年)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08(.)OFe主要成分为(用赤铁矿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1)

32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填序号(北京奥运会用到多种材料。下列应用中使用金属材料的有(2)①使用金、银和铜等制作奖牌,②使用纯羊毛和聚酯纤维制作“福娃,④使用聚氟乙烯制造“水立方”外层膜 ③使用新型钢材建造“鸟巢”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尤为重要。保护金属资源的有(3)

效途径是。)答出两条即可(是天然气的A所示。14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H~A.31

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E主要成分,请回答: 的化学式为(1)A ;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是一种金属氧化物,E其中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14图年)09(.6

的溶液呈黄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G是单质,丙是一种有毒气体,F B +甲 +乙

A C B D ① +丁 ② 点燃 +丙 E ④ ③ F G 甲 14 图

请回答: 作用;)甲起的是1(;(写一种即可))乙可能是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3(。生活中的应用是反应④在生产、)4(C和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H~A年)10(.7B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所示13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E为常见的碱,D为单质。(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C F B ⑤ A ④ +H ① +F +G E C D ③ ② 13 图 的化学式为C)1(。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E)2(价。)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3(。

所示(部分生成物14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A~G年)11(、8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F为金属单质,且F、E为金属氧化物,A,其中已略去)

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的化学式为C)物质1(。)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4(是单质,甲、乙、A, B, C, D, E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14年)图12(9E丙、丁是氧化物。已知:丙是红色固体。D是最清洁的燃料,丙高温下与乙反应可生成(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 的化学式为(1)E))甲的化学式可能为(只写一种)(2

11.中考化学的新热点——标签题 篇十一

一、服装中的标签

例1(2009年广东佛山市中考题)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里料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

B.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D.可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羊毛

解析:本题借助服装中的标签,考查了有关材料的化学知识。根据服装的标签解读,可知:里料是100%涤纶,是一种材料制成的;涤纶是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区别涤纶和羊毛,可用灼烧的方法,羊毛属于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一股烧焦羽毛的味道。C选项错误。

答案:C

二、食品中的标签

例2(2009年江苏常州市中考题)右图为某品牌牛奶的部分标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第(2)~(4)题用标签中的序号填写]:

(1)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除标签中所标注的,还缺少的一类营养物质是;

(2)遇到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盐析现象的是溶液;

(3)能与碘水作用呈蓝色的淀粉属于 ;

(4)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臭味的是 。

解析:本题借助牛奶上的标签,考查了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性质等知识。六大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标签中还缺少维生素;会发生盐析现象的是蛋白质溶液;淀粉属于糖类;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臭味的是蛋白质。

答案:维生素;③;④;③。

三、化肥中的标签

例3(2009年江苏无锡市中考题)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右下图所示。

(1)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填字母)。

A.钾肥B.氮肥 C.磷肥

(2)氯化铵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易溶于水B.有挥发性C.受热易分解

(3)氯化铵中含有的阳离子的符号为 。

(4)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填“酸性”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防降低肥效。

解析:本题借助化肥包装袋上的标签,考查了化肥的种类、化肥的性质、施用以及化学用语等知识。根据标签中氯化铵的化学式NHCl,可知其属于氮肥;在“注意事项”中:防潮防晒、隔绝热源,可知氯化铵具有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等性质;氯化铵中含有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是NH+4;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会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了肥效,所以施用时应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答案:(1)B;(2)AC;(3)NH+4;(4)碱性。

四、药品中的标签

例4(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中考题)图1是一种医用药品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标签上的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叙述“咀嚼”后咽下的好处(答出一点即可)。

(2)当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时,服用该药片后,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②。

(3)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胃酸过多时,不宜服用含碳酸盐的抗酸药,其原因是 。

解析:本题借助药品的标签,考查了有关物质与酸反应的知识,达到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目的。药片“咀嚼”后咽下的好处是嚼碎后药物与胃酸的反应快等;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与药片中的碳酸镁(MgCO)、氢氧化铝(AlOH)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CO+2HCl=MgCl+CO↑+HO,2AlOH+6HCl=2A1C1+6HO;患有胃溃疡的病人,服用含碳酸盐的抗酸药时,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加重胃溃疡病情。

答案:(1)嚼碎后服用疗效快(或嚼碎后药物与胃酸的反应快;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化学反应加快);(2)①MgCO+2HCl=MgCl+CO↑+HO;②2AlOH+6HCl=2A1C1+6HO;(3)碳酸盐与盐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重胃溃疡病情(合理皆可)。

五、标签与溶液

例5(2009年湖南湘西州中考题)小兵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图2)。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小兵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20℃)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1)小兵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溶液,他的理由是。为确定其成分,该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2)【提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

(3)【实验验证】

解析:本题借助试剂瓶上的残缺标签,考查了物质溶解度、物质成分探究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能够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溶解度算出它们的最大溶质质量分数,然后与图中的150%进行比较,判断出哪种溶液是不可能的。常温下,硫酸钾的溶解度是130g,所以硫酸钾溶液的最大溶质质量分数=×100%=115%,达不到150%,所以不可能是硫酸钾溶液;硫酸钠的溶解度是190g,所以常温下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00%=1597%,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是150%;硫酸镁的溶解度是390g,所以常温下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100%=2647%,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达到150%。

在确定一定不是硫酸钾溶液后,那么该未知溶液有两种可能性:NaSO溶液或MgSO溶液,任写一种皆可。但根据物质的特征,NaSO溶液中的钠离子在初中化学中无法鉴定,而MgSO溶液中的镁离子可以通过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来鉴别,所以该实验的关键就是来探究该溶液是否是MgSO溶液。实验操作是: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无明显现象),则该溶液是MgSO溶液(或该溶液是NaSO溶液)。

答案:(1)KSO;(2)NaSO溶液或MgSO溶液;(3)

12.中考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篇十二

一、单一状态的简单计算类题

这类题目电路状态只有一种, 且多为串联或并联, 电路较为简单, 解题思路是:结合已知条件, 运用相关的规律公式解题.由于这类题相对简单, 所以在此不举例分析.

二、开关闭合或断开导致电路结构变化类题

这类题目电路状态有二种或二种以上, 电路相对复杂.解题时, 要对各种电路状态认真分析, 解题思路一般是:对各种电路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各种电路状态不是串联就是并联, 然后应用相关的规律和公式列式解题.

【例1】 (2008年南充市) 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L1标有“4 V 2 W”, L2标有“8 V 4 W”.当开关Sa时, L1恰好正常发光;当开关Sb时, L2两端电压为6.4 V. (忽略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

求: (1) 开关SbL2实际功率;

(2) 开关Sa时电阻R在30 s内所产生的热量.

解析:当Sa, RL1串联, 且正常发光, 说明此时L1端的电压为4 V, R两端的电压也为4 V;L1的内阻为R1=422=8 (Ω) .阻为

(1) 当Sb时, RL2串联, L2的内阻为

R2=824=16Ω.Ι2=U2R2=6.4V16Ω=0.4A

L2实际功率P2实=U2实I2=6.4 V×0.4 A=2.56 W.

(2) 当Sa时, L1与R串联,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Ι1=24=0.5 (A) , 由I1 (R+R1) =I2 (R+R2) 可得R=24 Ω.电阻R在30 s内所产生的热量为:Q=I2Rt=0.52×24×30=180 (J) .

【例2】 图2甲所示, 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保持不变, 灯L1和L2上分别标有“6 V 3 W”和“6 V 6 W”字样, 灯L3上标有“12 V”, 其他字迹模糊不清.当断开S1, 闭合SS2时, 其中一盏灯能长时间保持正常发光;当断开S2, 闭合SS1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求电源电压和灯L3的额定功率.

解析:断开S1, 闭合SS2时, 灯L1与L2串联, 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

L1额定电流Ι1=Ρ1U1=3W6V=0.5A.

L2额定电流Ι2=Ρ2U2=6W6V=1A.

I1<I2, ∴灯L1能长时间正常发光的电路中, 电流I=0.5 A.

L1电阻R1=U12Ρ1= (6V) 23W=12Ω.

L2电阻R2=U22Ρ2= (6V) 26W=6Ω.

电源电压U=I (R1+R2) =0.5 A× (12 Ω+6 Ω) =9 V.

断开S2, 闭合SS1时, 只有L3发光, 其等效电路图如图丙.

L3电阻R3=UΙ=9V0.3A=30Ω.

L3的额定功率Ρ3=U32R3= (12V) 230Ω=4.8W.

三、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导致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持续变化类题

由于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导致电路中的总电阻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各电器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类题的分析思路是:1.弄清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情况, 确定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2.确定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的变化;3.确定不同状态下, 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这类题解答的突破口是电路变化过程中不变量, 如电源电压、用电器的电阻等, 当然最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3】 如图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R1=10欧,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欧时, 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滑片P置于另一位置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则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欧?

解析:电路中的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是串联, 当滑片移动时, 会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P向左滑动时, 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通过的电流变大;P向右滑动时, 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通过的电流变小, 由公式P=I2R可知, P处于不同位置时, 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有相等的可能.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5欧时,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另一位置时, 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整理得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

四、开关和滑动变阻器综合变化型

由于电路中开关断开、闭合, 和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形成不同电路状态, 这类题属“开关和滑动变阻器综

【例4】如图4甲所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1=40Ψ, 小灯泡的电阻为10Ψ且保持不变.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滑到b端时, 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3∶2;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 小灯泡L的功率为10 W.求:

(1) 电阻R2的阻值;

(2) 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滑到b端时, 电压表的示数;

(3) 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解析: (1) 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滑到b端时, 小灯泡L短路, R1、R2并联, 等效电路图如图4乙.

(2) 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 小灯泡L和1R1串联, 其等效电路图如图4丙.

由P=I′2 RL可得:

电源电压

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滑到b端时, 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其示数为30 V.

上一篇:演讲稿: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凝聚城管发展正能量下一篇:背课文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