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

2024-09-29

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精选17篇)

1.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 篇一

从前,有一对富有的妻子,他们的令千斤非常漂亮。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有一口水井,因为天气炎热,她中午总是坐在井沿上,感到十分凉快。

在井里住着的那只青蛙为了看她,总是在这之前跳到旁边的草丛里躲起来。太阳小了,千斤小姐走了,才跳到井沿上。“再见了。”向她道了别,跳下井去。她每次都听到“呱呱”叫,紧接着什么掉进了水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到莫明奇妙。 她想找一个聪明的人做丈夫,于是公开宣布:谁要回答上了她提出的问题就能娶她做妻子。

消息一传开,便来了许许多多有知识的人——他们都认为自己学识渊博,能答出来的机会很大。结果却连第一道都没能回答上。一次,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也打算去试一试。他鬼点子多,遇到困难总能想到办法解决。他和另外两个有知识的向千斤小姐作了自我介绍,要她出题。

“我总共出三道题,你们必须每一道都能答出来。” 千斤小姐说,“我从最简单的开始。这些天我都到花园里去,因为太无聊了。请问是为什么?” 有知识的觉得这问题太简单了,第一个抢着回答:“你去那里赏花。” “不对。” 千斤小姐说,“第二个回答吧。”“那肯定是看蝴蝶啦。”他回答,以为这次对了。不料千斤小姐回答:“还是不对。让第三个回答吧。”普通的年轻人心想,现在是秋天不会有花,也不会有蝴蝶,答道:“你是去看树上的鸟儿。它们在上面叽叽渣渣的,你当然就不会感到无聊了。”“你答对了。

不过别高兴,还有两道。” 千斤小姐说,“ 你们两个还可以留下来,如果答对了也算数。”她觉得他们太傻了,是绝对答不上的。于是接着出第二道:“我前天去了哪里?”两个有知识的想,前天我还在家里,又和你不来往,怎么知道你在哪里,想了半天怎么也想不通,以为她是在捉弄他们。普通的年轻人也正在思考,千斤小姐以为他们都答不上,得意地笑了。

可随后她担心起来,因为普通的年轻人回答:“你在家里,中午去了你家的花园里,直到太阳变小。前天天气晴朗,你刚才说你因为无聊中午常去的。”确实答对了。两个有知识的听了,狠狠地打了自己脑袋两下,惭愧道:“这么简单,竟然没能答出来。你接着出吧,下一道我们一定也能回答上。” 千斤小姐镇定地出最后一道题:“我看到院子里的那棵大树十八年了,请问我现在多少岁了?”自以为这道题非常难,普通的年轻人怎么也想不到答案。

普通的年轻人却立即回答:“二十。”千斤小姐颤抖起来,因为他答对了,而她就得如她说的嫁给他。两个有知识的想不通,问他:“怎么是二十岁呢?”都以为就是十八岁。年轻人回答他们:“你们问小姐吧。我是胡乱猜的。我的运气真好。”他们真的问她。“你们两个没头没脑的大傻瓜,快滚出门去吧。”她生气地大声喊道,“不然,我就让人撵。”两个有知识的很害怕,边往外跑边嚷嚷:“她明明该是十八岁,怎么会是二十呢?”千斤小姐也不相信他能答得出来,接着道:“我确实今年二十岁了。不过你要说不出理由,就当你没有答出来。”

2.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 篇二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住在富恩岛上的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 那里住着不少贵族和地主, 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 母亲是个洗衣妇, 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来补贴家用。那些贵族地主们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都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一块儿玩。

安徒生的家够简陋了, 只有一间小屋子, 破凳烂床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 没有给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动空间。然而, 就是这么一间破烂的小屋, 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似的, 墙上挂上了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 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 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 就是在门玻璃上, 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这些书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联翩, 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橱窗里父亲雕刻的木偶, 根据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还不能让他感到满足, 他还用破碎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小衣服, 把它们打扮成讨饭的穷人、没人理睬的穷小孩、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 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编起木偶戏来。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 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父母亲同意和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和伪善的市长、牧师等人的生活, 获得各种感性经验。

安徒生在他以后的写作生涯中能够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童话故事, 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 谴责和鞭挞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 都是与他小时候的这段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的。

3.童话背后,是怎样的安徒生? 篇三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这段文字是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之开篇。这段美丽的文字,也是我一直对童话保有美好回忆的原因之一。

我想很多人同我一样,童年伴随着安徒生笔下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度过。正如翻译家顾均正先生所讲:“安徒生是创作文学童话的领袖,这是谁也知道的……”周作人先生也曾这样描写安徒生的童话“美妙天成,可称神品”。但在《安徒生的童话人生》一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位作为童话大王的安徒生,还可以跟随书中描述临摹出作为一位诗人、插画家、剪纸艺术家、小说家……全景式的安徒生。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于1805年一个穷苦的鞋匠家庭,容貌丑陋,语音尖锐,这使他经常受到同伴的嘲笑。在《安徒生的童话人生》中,他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孤独且追求艺术的青少年时期,一生131篇童话的创作背景与来源、系统。图书共分为三个部分:邂逅最伟大的幻想家,讲述了安徒生一生的经历与文学发展;安徒生的梦工坊,展示童话大师的剪纸艺术与私房画;幻想作品的艺术结构,评论家们以他者的眼光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安徒生最富盛名的童话作品。

4.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 篇四

伊索寓言是伊索写的,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伊索寓言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格林童话作者:格林兄弟,雅科布·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

格林童话,一本以童话而名扬世界的文学名著。它的200多余篇童话在近20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德国传向世界。它的读者没有年龄的界限,在世界各国,孩子和大人都深深地被它所感动。它的童话故事改编成话剧、电影、电视剧、连环画和舞蹈,在世界各地上演或印发。格林童话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格林童话集》是德国文苑中的一颗摧璨的明珠,更是瑰丽多彩的世界童话王国中一束争奇斗妍的奇葩。自1812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近10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格林童话》内容广泛,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诚实与虚伪、智慧与愚昧、勇敢与怯懦、勤劳与懒惰等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它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士兵、长工等。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鞭答、讽刺后者。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一)独特的艺术风格:

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二)童话的三个时期:

1.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注意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2.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5.安徒生童话《蓟的遭遇》 篇五

【作品简介】《蓟的遭遇》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童话选其中之一作品。这篇小故事最初发表在纽约出版的《青少年河边杂志》1869年10月号上,接着又在当年12月17日丹麦出版的《三篇新的童话和故事集》里印出了。安徒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写这篇故事的唯一理由是,我在巴斯纳斯庄园附近的田野上见到了这样一棵完美无缺的蓟。我别无选择,只好把它写成一个故事。”这是一起很有风趣的故事。固然蓟找出理由安慰自己,但也无意中道出了一颗母亲的心:“只要孩子走进里面去,妈妈站在栅栏外面也应该满足了。”

在一幢华贵的公馆旁边有一个美丽整齐的花园,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树木和花草。公馆里的客人们对于这些东西都表示羡慕。附近城里和乡下的村民在星期日和节日都特地来要求参观这个花园。甚至于所有的学校也都来参观。

在花园外面,在一条田野小径旁的栅栏附近,长着一棵很大的蓟。它的根还分出许多枝丫来,因此它可以说是一个蓟丛。除了一只拖牛奶车的老驴子以外,谁也不理它。驴子把脖子伸向蓟这边来,说:“你真可爱!我几乎想吃掉你!”但是它的脖子不够长,没法吃到。

公馆里的客人很多——有从京城里来的高贵的客人,有年轻漂亮的小姐。在这些人之中有一个来自远方的姑娘。她是从苏格兰来的,出身很高贵,拥有许多田地和金钱。她是一个值得争取的新嫁娘——不止一个年轻人说这样的话,许多母亲们也这样说过。

年轻人在草坪上玩耍和打“捶球”。他们在花园中间散步。每位小姐摘下一朵花,插在年轻绅士的扣眼上。不过这位苏格兰来的小姐向四周瞧了很久,这一朵也看不起,那一朵也看不起。似乎没有一朵花可以讨到她的欢心。她只好掉头向栅栏外面望。那儿有一个开着大朵紫花的蓟丛。她看见了它,她微笑了一下,她要求这家的少爷为她摘下一朵这样的花来。

“这是苏格兰之花(注:蓟是苏格兰的国花。)!”她说。“她在苏格兰的国徽上射出光辉,请把它摘给我吧!”

他摘下最美丽的一朵,他还拿它刺刺自己的手指,好像它是长在一棵多刺的玫瑰花丛上的花似的。

她把这朵蓟花插在这位年轻人的扣眼里。他觉得非常光荣。别的年轻人都愿意放弃自己美丽的花,而想戴上这位苏格兰小姐的美丽的小手所插上的那朵花。假如这家的少爷感到很光荣,难道这个蓟丛就感觉不到吗?它感到好像有露珠和阳光渗进了它身体里似的。

“我没有想到我是这样重要!”它在心里想。“我的地位应该是在栅栏里面,而不是在栅栏外面。一个人在这个世界里常常是处在一个很奇怪的位置上的!不过我现在却有一朵花越过了栅栏,而且还插在扣眼里哩!”

它把这件事情对每个冒出的和开了的花苞都讲了一遍。过了没有多少天,它听到一个重要消息。它不是从路过的人那里听来的,也不是从鸟儿的叫声中听来的,而是从空气中听来的,因为空气收集声音——花园里荫深小径上的声音,公馆里最深的房间里的声音(只要门和窗户是开着的)——然后把它们播送到远近的地方去。它听说,那位从苏格兰小姐的.手中得到一朵蓟花的年轻绅士,不仅得到了她的爱情,还赢得了她的心。这是漂亮的一对——一门好亲事。

“这完全是由我促成的!”蓟丛想,同时也想起那朵由它贡献出的、插在扣子洞上的花。每朵开出的花苞都听见了这个消息。

“我一定会被移植到花园里去的!”蓟想。“可能还被移植到一个缩手缩脚的花盆里去呢:这是最高的光荣!”

蓟对于这件事情想得非常殷切,因此它满怀信心地说:“我一定会被移植到花盆里去的!”

它答应每一朵开放了的花苞,说它们也会被移植进花盆里,也许被插进扣子洞里:这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光荣。不过谁也没有到花盆里去,当然更不用说插上扣子洞了。它们饮着空气和阳光,白天吸收阳光,晚间喝露水。它们开出花朵;蜜蜂和大黄蜂来拜访它们,因为它们在到处寻找嫁妆——花蜜。它们采走了花蜜,剩下的只有花朵。

“这一群贼东西!”蓟说,“我希望我能刺到它们!但是我不能!”

花儿都垂下头,凋谢了。但是新的花儿又开出来了。

“好像别人在请你们似的,你们都来了!”蓟说。“每一分钟我都等着走过栅栏。”

几棵天真的雏菊和尖叶子的车前草怀着非常羡慕的心情在旁边静听。它们都相信它所讲的每一句话。

套在牛奶车子上的那只老驴子从路旁朝蓟丛望着。但是它的脖子太短,可望而不可即。

这棵蓟老是在想苏格兰的蓟,因为它以为它也是属于这一家族的。最后它就真的相信它是从苏格兰来的,相信它的祖先曾经被绘在苏格兰的国徽上。这是一种伟大的想法;只有伟大的蓟才能有这样伟大的思想。

“有时一个人出身于这么一个高贵的家族,弄得它连想都不敢想一下!”旁边长着的一棵荨麻说。它也有一个想法,认为如果人们把它运用得当,它可以变成“麻布”。

于是夏天过去了,秋天也过去了。树上的叶子落掉了;花儿染上了更深的颜色,但是却失去了很多的香气。园丁的学徒在花园里朝着栅栏外面唱:

爬上了山又下山,

世事仍然没有变!

树林里年轻的枞树开始盼望圣诞节的到来,但是现在离圣诞节还远得很。

“我仍然呆在这儿!”蓟想。“世界上似乎没有一个人想到我,但是我却促成他们结为夫妇。他们订了婚,而且八天以前就结了婚。是的,我动也没有动一下,因为我动不了。”

6.安徒生童话——坚定的锡兵 篇六

1.小男孩收到了他的生日礼物,是一盒并排站着的小锡兵。其中一个小锡兵,穿着红蓝相间的漂亮制服,神气地扛着一支毛瑟枪。可是,他只有一条腿,这个小锡兵是最后一个做出来的,没有足够的锡来完成他。不过,用一条腿他也能站得很稳。

2.小锡兵站立的桌上有很多玩具,他喜欢一个美丽的小舞蹈家,那是一位用纸做的小姑娘,她穿着蓝缎披肩的短裙,披肩上别着一朵闪闪发亮的玫瑰胸针,漂亮极了!小锡兵每天望着小舞蹈家,希望可以娶她做自己的妻子。

3.有一个藏在鼻烟壶里的小妖精,他不喜欢小锡兵盯着舞蹈家看,便施了魔法:一阵强风吹来,窗户“啪”地一下被吹开了,小锡兵摔到了窗外的马路上。一场大雨过后,两个淘气的小男孩儿发现了小锡兵,他们用报纸叠了一只小船,把小锡兵放在上面,然后把小船放进水沟里。

4.后来,纸船断成两半,小锡兵沉到了水里。一条大鱼游了过来,把小锡兵一口吞进了肚子里。鱼肚子里又黑又窄,小锡兵难受极了。后来,吞下小锡兵的大鱼被抓住了,卖到了小男孩儿的家里。厨娘剖开鱼肚子,发现了里面躺着的小锡兵。

5.噢!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小锡兵又回到了原来的房子里,看到了那位可爱的小舞蹈家。小锡兵很开心,他目不转睛地望着小姑娘,小姑娘也望着他,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6.就在这个时侯,鼻烟壶里的小妖精又出来捣乱了,他把小锡兵扔进了火炉里。小锡兵感觉自己的身体在慢慢熔化,但他依然坚定地扛着毛瑟枪。突然,一阵风把门吹开,小舞蹈家飞进了火炉,来到小锡兵的身边。

7.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 篇七

安徒生童话中所反映的死亡意识是基于他本人对死亡的理解和体悟。安徒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我们可以从他本人的自传中体悟到这一点。在安徒生自传《我的一生》中, 他充分谈到了创作历程。他的父母笃信上帝, 耳濡目染下, 安徒生从小就将上帝当做自己灵魂的庇护者。他的童话体现了他浓郁的基督教情结和意识。主祷文、赞美诗等基督教特有的词汇在他的作品中有着惊人的重复率, 个别作品甚至直接摘录圣经诗句和结构情节, 可以说基督教情结影响了他的一生, 特别是他的童话创作。基督教的信条中就有一条是死亡与永生, 基督教各种教派的葬礼都反映这样的信念, 即死亡并不是终点;人死后灵魂不灭, 肉体则在等待复活, 享受基督用复活战胜死亡的胜利成果[1]。死亡是不是终点, 虔诚的安徒生虽然认同基督信条的说法, 但他的童话中不时流露出怀疑的眼光。因为亲人和朋友的离去让他感受到死亡所带来的悲伤, 安徒生的父亲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 在他十七岁时, 安徒生初恋的少女亨利蒂死于轮船失事[2]。这些经历使安徒生清醒地认识了死亡的本质。死亡并非如基督教所描述的那样充满诗意, 死亡会让人产生恐惧, 但安徒生却意识到死亡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不必恐慌, 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唯一的生命。所以, 安徒生通过童话表达了对死亡的看法, 形成了独特的死亡意识。

一、安徒生童话独特的死亡意识

(一) 死亡控诉社会不公

世间没有比死亡更能震撼人的灵魂的, 死亡往往给予人们悸动的伤痛。《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记住了一个赤脚, 顶着大风雪, 沿街叫卖火柴的小女孩。既冷又饿的她, 抽出火柴, 擦燃取暖, 火柴擦亮之际, 深埋于心的渴望随即被点燃, 当小女孩透支了生命擦亮梦想之时, 一颗星星落了下来, 在天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火丝。越美好的画面越折射出小女孩死亡的不公平, 是世人的冷漠把小女孩推向死亡。她不应该死去, 她还没有享受过生活, 美好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 作者通过小女孩的死亡向世人控诉不公, 呼吁大众关爱弱小, 体现了他善良的心地。

(二) 死亡惩罚罪恶

《踩着面包走的女孩儿》中, 英格尔是一个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 从小骄傲自大, 不听母亲的批评劝告, 她被送到乡下一户有钱人家里去做事, 被主人打扮得很漂亮。她从不想到回家看望父母亲, 都是她的主人劝她回去, 回家看到母亲穿着破烂的样子, 她居然觉得羞耻而转身回去。第二次回家时是为了炫耀自己有多漂亮, 这一次她为了不把鞋子弄湿, 把面包丢到泥地里, 一只脚踩在面包上, 另一只脚提起往前走的时候, 面包和她一起往下沉。在故事中, 作者还对她的去向做了一系列描写, 主要是写她死后所受的折磨和最后的改过。虽然作者为英格尔后来得以重生设计了美好的结局, 但是重生后的英格尔已经不是原来骄傲自大、爱炫耀的女孩, 只有诚心改过的英格尔才会得到死亡的饶恕, 罪恶永远难逃死亡的惩罚, 若英格尔不把心中自私、贪慕虚荣的毒刺拔掉, 她就只能永远陷在魔鬼的世界里。

(三) 死亡成全爱情

在丹麦同郎格宁海滨公园有一座美人鱼铜像, 作为丹麦人的骄傲, 象征美、象征追求, 这个美人鱼就是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的主角, 讲述的是善良的小人鱼把王子从海浪中救起并深深爱上他, 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 并从他身上获得一个人的灵魂, 她抛弃三百年的寿命和海底悠闲的生活。为获得两条人的腿, 她被巫婆割去舌头, 失去甜美的声音, 忍受着鱼尾分裂的巨大痛苦。虽然她终于能和心爱的王子在一起, 但她无法向他表达内心的情意和苦衷, 王子最后与另外一个公主结婚了, 在面临生命毁灭的时刻, 她本可以通过杀死王子恢复自己的海底生活, 但她没有这样做, 宁可自己化作海上的泡沫, 自我毁灭, 维护幸福。小人鱼的死成全了王子与另外一位公主的爱情, 在选择自我毁灭和他人毁灭的矛盾中, 小人鱼做出了更高境界的抉择, 用自己的死成全了他人, 获得了人类更伟大的情感———博爱。在这里, 安徒生的死亡意识已经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他用博爱超越了世俗理解的死亡和爱情, 小人鱼基于对王子的爱, 对死亡熟视无睹。培根在《随笔选》中说:“人心中有许多种感情, 其强度足以战胜死亡———仇忾压倒死亡, 爱情蔑视死亡, 荣誉感使人献身死亡。”[3]小鱼人的博爱精神超过了一切, 肉体的死亡已经不重要了, 她成全别人爱情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 这种高境界的精神会超越死亡达到永存, 所以作者传达的是让世人追求精神的高境界来超越死亡, 肉体总有一天会死去, 精神就不会, 美好的精神会永垂不朽。世界需要爱情, 更需要博爱。只有博爱才能完善自己, 达到圣的境界。

安徒生独特的死亡意识蕴含了独特的生存信念, 透过死亡看生存, 由未来看现在, 那么生存信念是什么? 生存信念是相对于死亡意识而存在的, 死亡从人降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人的生活, 已经是人必不可少的部分。死亡是人的必然结果, 但它什么时候来, 人们不得而知, 它的到来具有不可抵抗性。人类对不确定的东西难免会产生恐惧, 死亡夺走了每个人的生命。死亡似乎让人看不到生存的意义, 人类不断追求理想有什么用? 其实, 从哲学角度看待死亡, 我们会发现死亡限制人生存的时间, 这样才会促使人类思考如何生活并完成梦想, 过有价值的人生。安徒生就是在对死亡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形成了生存信念的。

二、安徒生童话的生存信念

(一) 真善美圣的价值追求

马斯洛在晚年所著的《人性能达的境界》中进一步提出了超越需要的理论, 即人对真善美圣等目标的超越性追求, 如果说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话, 那么, 在此后的其他各种需要实际上是生存需要的高度升华, 是对体现完满人性的特定价值和意义的形上追求, 人类正是借助这种形上追求从肉体死亡的恐惧中摆脱, 实现精神的永恒和不朽[4]。安徒生不仅把其教义真善美圣作为他毕生的追求, 还把它渗透到童话中传播到世界各地, 他希望人们能通过追求真善美圣平衡生活中面对的种种矛盾和选择, 所以他用死亡控诉不公, 用死亡惩罚罪恶, 呼吁人们努力达到真诚、善良、美丽、寡欲的境界, 还必须有关怀他人的情操。

(二) 宗教信仰的生存信念

安徒生笃信基督教, 在他的许多童话中, 上帝的指引与安慰使人物在遭受生活打击后重新振作成为可能。宗教的影响是巨大的, 人类在宗教中通过自己对神灵的信仰明确了个人在宇宙和世界中的位置, 并由此形成了个人 (社会)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5]安徒生在人生的紧要关头, 会祷告祈求上帝, 这可以给他勇气和依靠, 因为他深信自己是特别蒙受上帝祝福的孩子, 也深信在任何苦难困苦的背后, 都会产生美好的结果, 那位有情的上帝在掌管他人生的明天。当安徒生成名后, 他说:“上帝可以指引不同的方向, 不管发生什么事, 对我都是美好的, 这种信仰, 牢固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并且使我快活。”[6]安徒生在无能为力改变现实而痛苦时, 上帝是他的精神支柱。

(三) 贡献社会的生存信念

既然宗教信仰的生存信念给我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那么, 人生除了努力达到真善美圣的境界外, 是否还应该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呢? 安徒生的童话告诉读者, 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 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是应该也是必需的, 无论贡献的大小。现代德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在《希伯来的人本主义》一文中说:“信仰就是自我奉献。”[7]安徒生非常推崇为了拯救人类甚至拯救尚未出生的后人走向十字架的耶稣, 他认为没有比这更大的爱了。美丽的海的女儿为成全他人的爱情和生命牺牲了自己;柔弱的艾丽莎, 在走向死亡的道路上, 依然没有停辍拯救哥哥的工作, 她的沉默不语, 是善良, 更是自我奉献的精神促使她不畏艰辛地完成使命。

安徒生不仅敢把人类惧怕的死亡现象作为文学素材加以大胆描绘, 还在其中渗透自己对死亡的看法。他用死亡控诉社会不公和用死亡惩罚罪恶, 目的是呼吁人们平常多关心弱势群体, 互助互爱, 并希望人们把追求真善美圣作为完善自身和社会的终生信念;他用死亡成全爱情, 把贡献社会的精神信念传递给读者, 希望人们在有限的生命力尽全力让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死亡限制了我们生存的时间, 却无法阻止我们创造人生价值的生存信念。从安徒生的童话中, 我们找到了生存的意义和方向。

摘要:安徒生童话中对死亡的描写反映了安徒生独特的死亡意识, 死亡控诉不公, 死亡惩罚罪恶, 死亡成全爱情。由死亡意识构建的追求真善美圣、宗教信仰和贡献社会的生存信念对人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死亡意识,生存信念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基恩著.张之璐译.基督教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8.

[2]浦漫汀.安徒生简论[M].成都:四川少儿出版社, 1984, 41.

[3]程开成, 应朝华.爱是死亡的超越[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5 (10) :2.

[4]靳凤林.死, 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域中的生存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28.

[5]陈灵强.神性光辉照耀下的童话世界[J].台州师专学报, 2001, 5 (23) :2.

[6]梁志坚.被人忽略的一面——安徒生的基督教情结[J].中国学术学报, 2006, 3:5.

8.论安徒生童话中景物描写的意义 篇八

关键词:景物描写 童话空间美学 地域性

儿童文学学者韦苇在其著作《外国童话史》中指出:“现代童话成熟的标志,是安徒生童话的出现和安徒生童话在欧陆的普及。”①所谓成熟,从整体上说,包括安徒生童话在题材、主题思想、语言风格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的童话艺术表现的道路。本文在关注安徒生童话的成熟性时则聚焦于其景物描写之上。景物描写的单薄与丰富看似不过是民间童话与现代童话一个细微方面的差别,然而在这种细微之处,笔者认为蕴藏着现代童话所具有的一些开拓性的艺术潜质。本文试图从童话空间美学建构及文本的地域性色彩两方面入手来对安徒生童话中景物描写的意义作一番探寻。

关于文学文本中描写的意义,杰拉尔·日奈特在《叙事的界限》中作了这样的阐释:“叙述依赖于被视为纯行动过程的行为或事件,因此它强调的是叙事的时间性和戏剧性;相反,由于描写停留在同时存在的人或物上,而且将行动过程本身也当作场景来观察,所以它是打断了时间的进程,有助于叙事在空间的展现。”②可见,相对于动态的叙述语言在时间上推进了叙事的进程而言,静态的描写性语言则在空间上拓展了叙事的广延性和伸展性。而在各种描写中,具有特定客观形态的景物描写则是构成作品具体空间感受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空间的概念,爱因斯坦在相对空间理论中提出四度空间之说:第一度空间指线,第二度空间指平面,第三度空间指立体,第四度空间指超越现实的幻想世界。③如果援引这种空间概念来对各类童话作一番大致的考察,我们会发现在民间童话中,人们很少能见到纷繁复杂的景物描写,而往往用几个具体的词汇指明景物的存在,比如“大森林”“华丽的宫殿”等等。民间童话的空间呈现大多停留在线与面的维度,很少有立体的、多层次的空间建构。同时,民间童话中虽然存在幻想世界,但由于在人类早期的思维体系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常常是混同在一起,因而民间童话中的幻想世界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与随意性,很难形成自己清晰、独立的幻想空间。而到了作家创作的文学童话阶段,童话进入人生的角度日趋细腻,作品中充满了作家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点点滴滴的细心体会,故事的情节进展和语言不再一律简洁明快,作家更愿意把笔停在一个个具体的点上对之进行细致描绘,从而延伸了童话的叙事空间。其中一个典型的体现就是这些作品中常常出现大段的对于自然景物丰富而精巧的描写,它们使童话中的现实空间显得立体而丰满。更重要的一点是,文学童话中充满了想象,对于这种幻想空间,作家倾注大量的心血对之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从而给人以一种清晰、完整的印象。其中,很多笔墨就花费在构筑空间实体感受的景物描写上。安徒生童话不论是从其神奇、瑰丽的超现实景物描写而言,还是从其细腻、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而言,都彰显了其作为文学童话创作之集大成者在童话空间艺术方面所做的开拓与努力。

在安徒生早期的童话创作中,有相当部分的作品来自民间故事,或者至少是与民间故事相类似。在这些作品里安徒生沿袭了传统民间故事中有关魔力的概念。但他并未仅仅停留在对魔力的神奇效用的叙述上,而是开始使用细致的笔调为人们勾画魔力世界本身的面貌,用丰富的事物来填充、组合成魔力世界的内在景观。就拿《妖山》中的宴会来说:“妖山里的正中央是一个装饰得整整齐齐的大客厅。它的地板用月光洗过一次,它的墙用巫婆的蜡油擦过一番,因此它们就好像摆在灯面前的郁金香花瓣似的,射出光彩。厨房里全是烤青蛙、蛇皮裹着的小孩子的手指、毒菌丝拌的凉菜、湿耗子鼻、毒胡萝卜等;还有沼泽地里巫婆熬的麦酒和从坟窖里取来的亮晶晶的硝石酒。”在这段描写中,我们虽然可以看到传统民间故事中有关魔力的各种元素:女妖、巫婆的蜡油、硝石酒等等,但又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不是一篇模仿民间文学的作品,作品摆在我们面前的,已不是一个模糊的妖山的概念,而是十分清晰、完整地向我们展现了妖山的整个内部景象。这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世界,然而由于其内部景物结构的合理性——从外到内,从大客厅到厨房,由于其各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性、生动性,使这个虚构的魔力世界获得了一种实在感、空间感,使人仿佛真的走进了一个妖山的世界,看到了那么多奇妙而有趣的事物。这种阅读感受在以往的民间故事中是很难获得的。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到了后来像《海的女儿》这样的成熟之作,更是以对于现实世界的细致体察和对于超越现实的幻想世界的完美憧憬,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现实空间与幻想空间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在这部作品里,以海面为界,人间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它是宁静的,又是壮美的:“这时整个的天空看起来像一块黄金,而云块呢——唔,她真没有办法把它们的美形容出来!它们在她头上掠过,一忽儿红,一忽儿紫。不过,比它们飞得还要快的、像一片又白又长的面纱的,是一群掠过水面的野天鹅。它们正飞向太阳,她也向太阳游去。可是太阳落了。一片玫瑰色的晚霞,在海面和云块之间也慢慢消逝了。”海底的世界是幻想的世界,作者极富个性的、飞扬的想象力赋予了它一种神奇、瑰丽的色彩。“海里最深的地方是海王宫殿所在的处所。它的墙是用珊瑚砌成的,它那些尖顶的高窗子是用最亮的琥珀做成的;不过屋顶上却铺着黑色的蚌壳,它们随着水的流动可以自动地开合……宫殿外面有一个很大的花园,里边生长着许多火红和深蓝色的树木;树上的果子亮得像黄金,花朵开得像焚烧着的火,花枝和叶子在不停地摇动。地上全是最细的沙子,但是蓝得像硫黄发出的光焰。”

如果说,《妖山》中的幻想世界还保留几分民间故事的朴素气息的话,在《海的女儿》中,不论是现实世界还是幻想世界都更加体现出作者多层次空间构想的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审美追求。从海底到地面,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从而使人物有不同的活动空间、活动形式,它们各自独立而又紧密相连。而每一层空间的建构又都是以内在的和谐为目的:从景物颜色的组合,再到景物形态的组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一切都显得尽善尽美。而一组组形象化的比喻更加强化了读者阅读过程中所能获得的细腻感觉,从而给人以一种逼真的临场感,很自然地从日常空间进入到这个非日常空间,从现实世界进入到幻想世界中去。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安徒生童话作品中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使童话世界有了更加充实、具象的物理空间呈现,这对于传统民间童话中那种写意式的空间勾勒是一种超越;更重要的是,在一些作品中,安徒生展开了对幻想世界、现实世界各自拥有的不同景物面貌的描写,从而使两者逐渐走出民间童话中那种相互混合的状态,开始具备了各自的空间体系。这为后来童话进一步发展走向长篇的幻想文学创作,形成一种清晰的二元世界对立结构,形成庞大、复杂的空间体系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安徒生童话有两个重要的美学特质,一是孩子式的纯真,一是清新质朴的自然。所谓的“自然”既是指一种美学的风格,又可以具体印证到作者对于大自然本身所表现出的由衷热情上。在安徒生笔下的各种景物描写中,尤为凸显的是那些具有北欧地域色彩以及季节感受的自然景物的呈现。丹麦“处在北纬59度以北的位置,绝大多数的国土地处严寒的北极圈内,有终年积雪的高山,原始森林和冰面泛着银光的湖泊,人口十分稀少。”④而在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中,对于冰山、冰原、风雪、北极光等一些存在于北欧独特的气候条件下的景象都做了十分细腻、生动的描写。

其中,有写实的“素描”:“北极光圈在天空中燃烧着,它的环带很宽。它射出的光辉像旋转的火柱,燎燃了整个天空,一会儿变绿,一会儿变红。”(《没有花的画册》)

也有从自然世界中抽象、幻化出的景物形象:“它们是有生命的。它们是白雪皇后的前哨兵,而且是奇形怪状的。有的样子像丑陋的大刺猬,有的像许多伸出头的、纠成一团的蛇;有的像毛发直立的小胖熊。它们全都是白得发亮的、有生命的雪花。”(《白雪皇后》)

除此以外,安徒生在童话中还具体展现了祖国丹麦辽远的海岸线上的森林、沙丘、荒原等一些带有原始神秘气息的大自然的原貌,从而真实地传达出了19世纪丹麦这一地处偏远、人口稀少的北方国家所特有的一种生命状态:“离古德诺河不远,在西尔克堡森林里面,有一个土丘从地面上凸出来了,像一个球。人们管它叫‘背脊。在这高地下面朝西一点有一间小小的农舍,它的周围全是贫瘠的土地;在那稀疏的燕麦和小麦中间,隐隐地现出了沙子。”(《依卜和小克丽斯汀》)。

同时,安徒生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中,往往还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北欧季节感受——漫长而神秘的冬夜与短暂而明丽的夏日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对应。比如,《丑小鸭》的一开篇就描绘了一番夏天的丹麦乡间充满了阳光与生命气息的美好景象:“乡下真是非常美丽。这正是夏天!小麦是金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用它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唆地讲着埃及话……太阳光正照着一幢老式的房子,它周围流着几条很深的小溪。从墙角那儿一直到水里,全盖满了牛蒡的大叶子。”而《在辽远的海极》中则对冬夜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冬天开始了,太阳已经不见了。漫长的黑夜将要一连持续好几个星期。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冰块。船只已经凝结在冰块的中间……但是这儿并不是漆黑一团;北极光射出红色和蓝色的光彩,像永远不灭的、大朵的焰火。”

不可否认,不同的文学作品由于产生于不同的创作环境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携带着一定的地域文化因素,这方面的信息越强,作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就越浓郁,越鲜明。自然景物作为描写的对象,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进入作品,是构成作品地域文化色彩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像安徒生童话中这样大规模的、整体性的地域自然景物描写,在其之前的童话作品中是看不到的。法国著名史学家、批评家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以及《艺术哲学》中曾提出一个社会学派艺术观点,他认为“种族、环境、时代”这三大因素决定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其中,他特别强调了地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一个民族的艺术性质、形态所起到的关键作用。⑤《北欧儿童文学述略》一书中曾论及,与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北欧地区的文学从古老的神话传说、英雄史诗阶段开始就带有一种鲜明的自然崇拜的标记,他们的神话是由大自然的图腾形象——太阳、春天、雷、雨、冰、霜、雪等连缀而成的。在这种环境之中,北欧人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压抑感和命运感;半年白昼半年黑夜的奇特极地自然景观促使北欧人的心灵深处形成了某种宿命观念。而他们超越命运的方式则表现为一种对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的崇尚,这使古老的北欧文学具有了一种质朴而深厚、高贵而浪漫的审美内蕴。这种内蕴在安徒生笔下的自然景物描写中则由一种抽象的观念还原为一种具体而生动的呈现:在童话中,这些自然存在物常常表现出一种力量感——北极光像旋转的火柱,燃烧了整个天空;冰山比人类建造的教堂塔楼还要高大;沙丘则像是峰峦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这些强大的自然力量与人的顽强的生命力量之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峙,从而使作品透露出一种苍凉、庄严的气息,这与安徒生童话中始终笼罩着的一种执着的、深沉的、带着淡淡忧伤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对应。而另外一些柔和的、浪漫的自然景物描写,比如夏天明媚的阳光、娇嫩的玫瑰花、美丽的山毛榉林子……则透露出短暂而珍贵的温暖季节所带给人的一种极大的生命喜悦。这种光明与黑暗交替所产生的美深深地浸透着北欧人对于生活、生命所持有的一种质朴而真诚的情感。这些特殊的地域自然景物描写以及其中所传达出的生命、情感体验,是对北欧文学传统审美内蕴的一种继承与发展。而它们所具有的高度艺术审美价值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又对后来的北欧儿童文学整体上所富有的一种深厚的自然意蕴产生了很大影响。

综上,景物描写作为细节的一个层面是安徒生童话整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些描写中凝聚着作家对相关经验的审美转化与升华,以及对于童话艺术表现的一些独特构想。因而,透过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多地窥探到安徒生童话审美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厚性,从而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其在世界童话发展史上所具有的独特意义!

{1} 韦苇:《外国童话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

② 张寅德:《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6-287页。

③ 唐池子:《第四度空间的细节》,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④ 汤锐:《北欧儿童文学述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⑤ 阎晓宏:《人类文学重要命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288页。

作 者:王丽清,文学硕士,西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

9.安徒生童话《坚定的锡兵》 篇九

黑夜来临,玩具们都躺下睡觉了。只有锡兵坚定地站着,不离开他的岗位。

一天,小主人把锡兵拿到窗台上玩,一不小心,锡兵从窗口掉了出去。

小主人找啊找啊,就是找不到他。

两个男孩子捡到了锡兵,他们决定让锡兵去水上探险。

他们让锡兵站在纸船上,船很颠簸,锡兵的头晕了,但他还是坚定地站着。

纸船漂进了黑洞洞的下水道里。几只凶恶的耗子窜来窜去,但锡乓一点儿也不害怕,他仍然坚定地站着。

纸船从下水道漂进了一条大河,河水太急,船翻了。锡兵掉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到肚子里。

大鱼被渔民捉住了,送进厨房里。太巧了,这就是锡兵原来的小主人的家啊!

厨师剖开鱼的肚子,发现了锡兵,他还是那么挺拔地直直地站着。

10.安徒生童话:枞树的故事阅读 篇十

“啊,”枞树想,“我希望现在就已经是夜晚了!啊,我希望蜡烛马上点起来!还有什么会到来呢?也许树林里的树儿会出来看我吧?麻雀会在窗玻璃面前飞过吧?也许我会在这儿生下根来,在夏天和冬天都有这样的打扮吧?”

是的,它所知道的就只这些。它的不安使它得到一种经常皮痛的毛病,而这种皮痛病,对于树说来,其糟糕的程度比得上我们的头痛。

最后,蜡烛亮起来了。多么光辉,多么华丽啊!枞树的每根枝子都在发抖,弄得一根蜡烛烧着了一根小绿枝。这才真叫它痛呢。

“愿上帝保佑我们!”年轻的姑娘们都叫起来。她们急忙把火灭掉了。

枞树现在可不敢再发抖了。啊,这真是可怕呀!它非常害怕失掉任何一件装饰品,它们射出的光辉把它弄得头昏目眩。现在那两扇门推开了,许多小孩子涌进来,好像他们要把整个的树都弄倒似的。年纪大的人镇定地跟着他们走进来。这些小家伙站着,保持肃静。不过这只有一分钟的光景。接着他们就欢呼起来,弄出一片乱糟糟的声音。他们围着这株树跳舞,同时把挂在它上面的礼物一件接一件地取走了。

“他们打算怎么办呢?”枞树想。“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呢?”

蜡烛烧到枝子上来了。当它们快要烧完的时候,它们便被扑灭了,这时孩子们便得到准许来掳掠这株树。啊!他们向它冲过来,所有的枝丫都发出折裂声。要不是树顶和顶上的一颗金星被系到天花板上,恐怕它早就倒下来了。

孩子们拿起美丽的玩具在周围跳舞。谁也不想再看这株树了,只有那位老保姆在树枝间东张西望了一下,而她只不过想知道是不是还有枣子或苹果没有被拿走。

“讲一个!讲一个!”孩子们嘟囔着,同时把一位小胖子拖到树这边来。他坐在树底下——“因为这样我们就算是在绿树林里面了,”他说。“树儿听听我的故事也是很好的。不过我只能讲一个故事。你们喜欢听关于依维德·亚维德的故事呢,还是听关于那位滚下了楼梯、但是却坐上了王位、得到了公主的泥巴球①呢?”

①原文是Klumpe-dumpe,照字面直译就是“滚着的泥块”。

“讲依维德·亚维德的故事!”有几个孩子喊着。“讲泥巴球的故事!”另外几个孩子喊着。这时闹声和叫声混做一团。

只有枞树默默地不说一句话。它在想:“我不能参加进来吗?我不能做一点事儿吗?”不过它已经参加了进来,它应该做的事已经做了。

11.再读安徒生童话 篇十一

童话是一个美妙而又神奇的世界,它里面有着许许多多美好的幻想。大家一定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吧!他写的童话故事总是那样扣人心弦,扑朔迷离,离奇有趣。

下面的两篇童话故事,也许你以前读过。不过没关系,安徒生童话的妙处就在这儿,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阅读,带来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不信,我们就约定一下,今天你读一读,十年后记得再来读,你一定有不一样的体会。

【经典重现】

豌豆上的公主

从前有一个王子,他要娶一位公主,但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他周游世界去找,但是哪里也找不到他所要找的公主。公主多的是,只是很难知道她们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她们身上总有些什么地方不对头。因此他只好又回到家里来,愁眉不展,因为他实在想要一位真正的公主。

一天晚上忽然来了可怕的暴风雨,一时间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忽然传来敲门的声音,老国王亲自去开门。

门口外面站着的是一位公主。可是天啊,风雨把她弄成什么样子啦。雨水从她的头发和衣服上哗哗地往下直淌,淌进她的鞋尖,又从鞋跟淌出来。然而她说她是一个真正的公主。

“好吧,这一点我们很快就能弄清楚。”老王后心里说。但是她一声不吭,走进卧室,把床上所有的寝具拿走,在底下放上一颗豌豆;然后她拿来二十张厚床垫放在这颗豌豆上,再在二十张床垫上放上二十条鸭绒褥垫。

公主得在这二十张床垫加二十条鸭绒褥垫上睡一整夜。第二天早晨大家问她睡得怎么样。

“噢,睡得糟透了!”她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天晓得我床上有件什么东西!有一粒很硬的东西硌着我,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可怕!”

现在大家知道了,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为她透过二十张床垫加二十条鸭绒褥垫还能感觉到那颗豌豆。

只有真正的公主才能这样娇嫩。

于是王子娶她做妻子,因为现在他知道了,他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而那颗豌豆呢,被陈列在博物馆里,如果没有人把它偷走的话,大家仍旧可以看到它。

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2.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 篇十二

童话给儿童带来无尽的快乐。读童话故事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孩子们乐此不疲。有的童话运用较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故事情节,比如说《豌豆公主》,皇后为了证明流浪的公主是位真正的公主,在她的床上放了一颗豌豆,再在上面铺了二十层的垫背和二十层的羽绒被。真正的公主是很娇贵的,她当然能在睡觉的时候感觉到身下的那颗豌豆。小朋友看到此会觉得她太厉害了。她能嫁给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真美好。大一点的孩子会觉得好夸张,那么多层垫背下面的一颗豌豆都能感觉得到!但完美的故事结局,大家都喜欢接受。童话故事就是童话故事,有时不必想太多,它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与快乐就可以了。

童话能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可以帮助儿童在想象中减轻困扰他们的无意识压力。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很多创造性的活动常常是从幻想开始的。”吴其南提出想象者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各种困境,而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使他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于是便自觉不自觉地借助想象,在想象中克服困难和障碍,使愿望得到满足。童话故事就为儿童提供了幻想的材料。儿童已经具备人类大脑的思维和想象功能,同时,他们少有成规和常识的限制束缚他们思维的走向。他们可以天马行空地去想象。就如鲁迅所言“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童话给儿童带来精神上的力量。安徒生在《丑小鸭》中写道:“那颗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太丑了,他到处挨啄,被排挤,被讥笑,不仅在鸭群中是这样,在鸡群中也是如此……”每次看到这里,孩子都会产生同情心,他们觉得丑小鸭太可怜了,它真是受尽了委屈与磨难。其实,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得到群体的接纳,都渴望被关注,渴望成功。丑小鸭历经种种,最终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孩子们也会读懂这个道理: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有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就一定会向美好的目标接近,最终走向成功。丑小鸭的自惭形秽、东躲西藏和不敢抬头挺胸的自卑心理在许多人心中都会引起共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群体生活,在不同的阶段他们会有不同的伙伴,与人交往时他们也免不了会碰壁,不被理解和认可的时候,丑小鸭的经历就会给孩子们积极的鼓励,帮助他们面对成长中的烦恼与难题。《海的女儿》中美丽的小人鱼公主在一次海难中救活了一个王子,并且爱上了他。她向往人间生活,希望通过与王子的爱情能取得一个人类不灭的灵魂。为了实现自自己的理想,她献出了自己美妙的歌喉,向海里巫婆换了一副能使她的鱼尾变成人腿的药。不过,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锥子和利刃上,更不用说她为了打动王子而跳舞了。但王子没有领会到小公主无言的爱,而是跟别的公主结婚了。小人鱼公主虽然伤心,但她并没有杀死王子而获得自己的永生,而是在故事结局变成了海上的泡沫。她为自己心爱的人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小读者看到故事的结局不免伤心,但他们能够通过这个故事体会到小人鱼公主是非常勇敢的,她敢做其他人鱼不敢做的事;她很坚强,不惜走在锥子和利刃之上;她很伟大,有胸怀,不会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伤害王子。这些美好的品质对孩子同样有着积极的力量。或者现在,或者以后。

童话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比如,在看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有的孩子会很不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会没有吃的,她的爸爸为什么要打她,不爱她?她可以再多几根火柴吗?多几根火柴后她还能看到什么?故事中的很多情节与现实生活中孩子所看到的和经历的不一样,孩子有很多的问题等着家长来解答。教育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中展开的,让孩子认识世界。再如《母亲的故事》和《野天鹅》,这两个作品都有些悲情,一个是妈妈为了孩子的付出,另一个是妹妹为了挽救哥哥们而做出巨大的牺牲。故事表达了伟大的母爱和浓厚的兄妹间的亲情,以及主人公坚韧的品格和勇敢顽强的毅力。他们为了挚爱的亲人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这些故事都暖暖的,很有爱。

童话在培养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方面也有帮助作用。一部童话能够简洁而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它的人物形象鲜明,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迷人,意义深刻。孩子们喜欢这些或善或恶,或喜或悲的故事。看得久了就会有爱看书的好习惯。

安徒生的童话赢得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童话在儿童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爱上童话,感悟人生。

摘要:童话里的人物形象鲜明,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迷人,意义深刻。这些特点让我们对童话爱不释手。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也多是童话了。它讲的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所提出的问题都是所有的人终将面对的人生问题。童话能给儿童带来无尽的快乐;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儿童带来精神上的力量;童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童话在培养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方面也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童话,想象力,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其南.童话的诗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2]鲁迅.看图识字[A].王泉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C].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3.安徒生童话:天国花园的故事 篇十三

“我的孩子们回来以后,那还要糟呢!”女人回答说。“你现在来到了风之洞。我的儿子们就是世界上的四种风。你懂得吗?”

“你的儿子现在在什么地方呢?”王子问。

“嗨,当一个人发出一个糊涂的问题的时候,这是很难回答的,”女人说。“我的儿子各人在做着各人自己的事情。他们正在天宫里和云块一道踢毽子。”

于是她朝天上指了一下。

“啊,真有这样的事情!”王子说。“不过你说话的态度粗鲁,一点也没有我周围的那些女人的温柔气息。”

“是的,大概她们都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吧!如果我要叫我的儿子们听话,我得要厉害一点才成。这点我倒是做得到,虽然他们都是一些固执的家伙。请你看看墙上挂着的四个袋子吧;他们害怕这些东西,正如你从前害怕挂在镜子后面的那根竹条一样。我告诉你,我可以把这几个孩子叠起来,塞进袋子里去。我们不须讲什么客气!他们在那里面待着,在我认为没有必要把他们放出来以前,他们不能出来到处撒野。不过,现在有一个回来了!”

这是北风。他带着一股冰冷的寒气冲进来。大块的雹子在地上跳动,雪球在四处乱飞。他穿着熊皮做的上衣和裤子。海豹皮做的帽子一直盖到耳朵上。他的胡子上挂着长长的冰柱。雹子不停地从他的上衣领子上滚下来。

“不要马上就到火边来!”王子说,“否则你会把手和面孔冻伤的。”

“冻伤?”北风说,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冰冻!这正是我最喜欢的东西!不过你是一个什么少爷?你怎么钻进风之洞里来了?”

“他是我的客人!”老女人说。“如果你对于这解释感到不满意的话,那么就请你钻进那个袋子里去——现在你懂得我的用意了吧!”

这话马上发生效力。北风开始叙述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花了将近一个月的工夫到了些什么地方去过。

“我是从北极海来的,”他说。“我和俄国猎海象的人到白令岛①去过。当他们从北望角开出的时候,我坐在他们的船舵上打盹。当我偶尔醒过来的时候,海燕就在我的腿边飞。这是一种很滑稽的鸟儿!它们猛烈地拍几下翅膀,接着就张着翅膀停在空中不动,然后忽然像箭似的向前飞走。”

①白令岛(Beeren-Eiland)是太平洋北端的白令海上堪察加半岛东部的一个海岛。过去是一个猎取海豹的场所。到19差不多所有的动物都被猎取光了。

“不要东扯西拉,”风妈妈说。“你到白令岛去过吗?”

“那儿才美哪!那儿跳舞用的地板,平整得像盘子一样!那儿有长着青苔的半融的雪、尖峭的岩石、海象和北极熊的残骸。它们像生满了绿霉的巨人的肢体。人们会以为太阳从来没有在那儿出现过。我把迷雾吹了几下,好让人们可以找到小屋。这是用破船的木头砌成的一种房子,上面盖着海象的皮——贴肉的那一面朝外。房子的颜色是红绿相间的;屋顶上坐着一个活的北极熊,在那儿哀叫。我跑到岸上去找雀窠,看到光赤的小鸟张着嘴在尖叫。于是我朝它们无数的小咽喉里吹一口气,教它们把嘴闭住。更下面一点,有许多大海象在拍着水,像一些长着尺把长牙齿和猪脑袋的活肠子或大蛆!”

“我的少爷,你的讲得很好!”妈妈说。“听你讲的时候,我连口水都流出来了!”

“于是打猎开始了!长鱼叉插进海象的胸脯里去,血喷出来像喷泉一样洒在冰上。这时我也想起了我的游戏!我吹起来,让我的那些船——山一样高的冰块——向他们的船中间冲过去。嗨,船夫吹着口哨,大喊大嚷!可是我比他们吹得更厉害。他们只好把死的海象、箱子和缆绳扔到冰上去!我在他们身上撒下雪花,让他们乘着破船,带着他们的猎物,漂向南方,去尝尝咸水的滋味。他们永远也不能再到白令岛来了!”

“那么你做了一件坏事了!”风妈妈说。

“至于我做了些什么好事,让别人来讲吧!”他说。“不过现在我的西方兄弟到来了。所有兄弟之中我最喜欢他。他有海的气息和一种愉快的清凉味。”

“那就是小小的西风吗?”王子问。

“是,他就是西风,”老女人说。“不过他并不是那么小,从前他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不过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他的样子像一个野人,不过他戴着一顶宽边帽来保护自己的面孔。他手上拿着一根桃花心木的棒子——这是在美洲一个桃花心木树林里砍下来的。这可不是一件小玩意儿啦。

“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妈妈问。

“从荒凉的森林里来的!”他说。“那儿多刺的藤蔓在每株树的周围建立起一道篱笆,水蛇在潮湿的草里睡觉,人类在那儿似乎是多余的。”

“你在那儿干吗?”

“我在那儿看一条顶深的河,看它从岩石中冲下来,变成水花,溅到云块中去,托住一条虹。我看到野水牛在河里游泳,不过激流把它冲走了。它跟一群野鸭一起漂流。野鸭漂到河流要变成瀑布的地方就飞起来了。水牛只好随着水滚下去!我觉得这好玩极了,我吹起一股风暴,把许多古树吹到水里去,打成碎片!”

“你没有做过别的事吗?”老女人问。

“我在原野上翻了几个跟头:我摸抚了野马,摇下了可可核。是的,是的,我有很多故事要讲!不过一个人不能把他所有的东西都讲出来。这一点你是知道的,老太太。”

他吻了他的妈妈一下,她几乎要向后倒下去了。他真是一个野蛮的孩子!

现在南风到了。他头上裹着一块头巾,身上披着一件游牧人的宽斗篷。

“这儿真是冷得够呛!”他说,同时加了几块木材到火里去。“人们立刻可以感觉出北风已经先到这儿来了。”

“这儿真太热,人们简直可以在这儿烤一只北极熊。”北风说。

“你本人就是一只北极熊呀!”南风说。

14.游安徒生童话乐园的作文 篇十四

今天,在妈妈、阿娇等大人带领下,我跟冰冰姐姐到上海世博园玩了一圈。

参观完一些场馆之后,我突然看见一个名叫“安徒生童话乐园”的地方。我想,里面一定很好玩,所以,我和冰姐姐一起拖着大人们往里。

15.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 篇十五

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成就则集中体现在叙事理论研究领域,叙事文学称为法国结构主义文论者主要关注的课题材料。形成这种转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叙事文学本身所具有的与结构主义文论的“相适应性”。与诗歌相比,叙事文学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构成一种更具有共通性的结构特征,具有一种无论采取何种叙述方式,其文本价值都能够做到较少流失的稳固性。结构主义叙事学就是力图通过对各类作品的简化、归纳,找到隐藏在一切故事之下的那些基本的叙述结构,由此达到对于不同叙事作品的普遍性的解释。

下面,我将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浅析《安徒生童话》中的结构主义叙事学。

众所周知,如果《安徒生童话》我们用非结构主义的观点来看,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篇为例,看到的是小女孩因为贫穷在寒冷的冬天出去卖火柴,饥寒交迫中小女孩出现了幻觉,见到了自己已经去世的祖母,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悲惨现实,从中反映出社会不公平、残酷和黑暗的一面,向我们传达了作者渴望社会爱与温暖的心声。

但如果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将《卖火柴的小女孩》分为这样几个结构层次:卖火柴的小女孩(受欺压者),祖母(美好未来事物的象征),有受欺压者被欺压后产生的对美好未来事物的憧憬。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结构主义叙事学用通俗的语言说,就是通过分析故事的内部结构,从而得出故事叙事的一种共性。

在童话故事中,人物可以是多变的,但是这些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却是有限的和不变的。例如《安徒生童话》中许多“王子拯救公主”式的故事中,王子可以是任何一个善良的或是勇敢的人,公主可以是任何一个以别的名字命名的弱小者。无论将这些人换成什么角色,他们各自的功能和立场都不会发生变化,因为整个基本的故事结构也总是不变的。

所谓功能,是格局人物在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意义而规定的人物行动,如“英雄听到心爱的人有难”,或“英雄为心爱的人离家”,或“英雄与邪恶的力量斗争”等。这些人物行为,都作为一个情节单位对情节发展具有意义,因而也是具体的功能单位。

《安徒生童话》中的结构主义叙事学,需要我们着眼于作品内在的形式特点,力图在一种叙事文学体裁中抽象和简化出一种基本的结构功能模式,并由此为这种叙事体裁制定出一套类似语法规则的叙事模式。

如果从结构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安徒生童话》,也可归纳出三种叙事结构,即契约性结构、表演性结构、分离性结构。

在民间故事中,常常把统一行动分配给各种不同人物。

普洛普曾将童话这样定义:童话具有工具性,一方面它千奇百怪,五彩缤纷;另一方面,它如出一辙,千篇一律。“功能”在童话中是稳定不变的因素,是构成童话的基本要素。如何实现或由谁来实现它们并不重要。

16.安徒生童话:幸运的套鞋的故事 篇十六

“这到底是什么呢?这到底是什么呢?”

他往回走,心中想自己一定是病了。他在街上一边走,一边更仔细地看看街上的房子。这大多数都是木房子,有许多还盖着草顶。

“不成,我病了!”他叹了一口气。“我不过只喝了一杯混合酒!不过这已经够使我醉了;此外拿热鲑鱼给我们下酒也的确太糟糕。我要向女主人——事务官的太太抗议!不过,假如我回去,把实际情况告诉他们,那也有点可笑,而且他们有没有起床还是问题。”

他寻找这家公馆,可是没有办法找到。

“这真可怕极了!”他叫起来。“我连东街都不认识了。一个店铺也没有。我只能看到一些可怜的破屋子,好像我是在罗斯基尔特或林斯德特一样!哎呀,我病了!这没有什么隐瞒的必要。可是事务官的公馆在什么地方呢?它已经完全变了样子;不过里面还有人没睡。哎呀,我是病了!”

他走到一扇半开的门前,灯光从一个隙缝里射出来。这是那时的一个酒店——一种啤酒店。里面的房间很像荷尔斯泰因的前房①。有一堆人,包括水手、哥本哈根的居民和一两个学者坐在里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他们对于这位新来的客人一点也不在意。

①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teswigHolstein)是德国北部的一个州。荷尔斯泰因的前房是一种宽大的房间,里面的陈设全是些粗大的家具、箱子和柜子等。

“请您原谅,”司法官对着向他走来的老板娘说,“我有点不舒服!您能不能替我雇一辆马车,把我送到克利斯仙码头去?”

老板娘看了他一眼,摇摇头,然后用德文和他讲话。

司法官猜想她大概不会讲丹麦文,因此把他的要求又用德文讲了一遍。他的口音和他的装束使得老板娘相信他是一个外国人。她马上懂得了他有些不舒服,因此倒了一杯水给他喝。水很咸,因为那是从外边井里取来的。

司法官用手支着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思索着在他周围所发生的一些怪事情。

“这是今天的日历吗?”当他看到老板娘把一大张纸撕掉的时候,为了要打破沉寂,他说。

她不懂得他的意思,不过她把这张纸递给了他。这是一张描绘诃龙城上空所常见的一种幻象的木刻。

“这是一张非常老的东西呀!”司法官说。他看到这件古物,感到非常高兴。“您怎样弄到这张稀有的古画的?虽然它代表一个寓言,但是它是非常有趣的!现在人们把这些常见的幻象解释成为北极光;可能它是由电光所形成的!”

坐在他身旁和听他讲话的人,都莫明其妙地望着他。其中有一位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摘下帽子,做出一种很庄严的表情,说:

“先生,足下一定是当代的一位大学者!”

“哦,岂敢!”司法官回答说,“我所了解的只不过是一知半解,事实上这些事情大家都应该知道的!”

17.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 篇十七

内容分析/《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童话]

在安徒生的童话里,最美的不是我们无力而及的海底,不是美丽的人鱼世界,不是人鱼无忧无虑的三百年生命,在他眼里最美丽的是人间,最美丽的是纯粹的爱,最美丽的是义无返顾的善良。在几年前,或许会觉得这样的感慨毫不值得,煽情而多余。但是随着慢慢的成长,才发现那个丹麦人真是没有说谎,发现人世间的美丽是一种幸运。人世的红巾翠袖,风情万种才是风景。海底固然是一种不开化的轻巧,但,最终当生命呼啸而过,才发现生命不能承受是无所适从之轻,他们没有永恒的灵魂,更可悲的是活着的小人鱼竟也不知灵魂何去何从。最终,小美人鱼为了一眼之缘,放弃所有义无返顾地割断了与海底的联系。她甚至放弃了舌头,她自此再也没有抱怨委屈的机会了,甚至没法说出真相,他可否理解她眼底的泪光,她将自己交给的是她执着以对的爱。一直有些疑惑,不知这种一念之间,一面之遇,一眼之缘才是真正抛得开放的了舍得下催心裂肺的爱,毫无理由,毫无条件,毫无因果,不求回报,不求后果的爱。抑或这便是心领导着的爱吧。小美人鱼想在人间寻求永恒的灵魂,当人间有那么多人在怀疑灵魂怀疑永恒的时候。小美人鱼到人间来寻找真爱,当人们在怀疑真爱的时候。最终,她没有得到真爱,但是,但是她见证了一场真爱。那位为她所救的英俊王子也念念不忘一眼之缘的人,哪怕不是她。

作品评价/《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童话]

海的女儿情结最终表现为对人生与爱情的巨大追求。这个情结在女性世界中有着特别引人注目的表现。

海的女儿情结表现之一,是她的极致,是她的理想主义,是她的叛逆,是她的与众不同。正像小人鱼那勇敢的决心一样,怀有海的女儿情结的女孩,虽然她们可能自幼沉默寡言不惹人注意,然而到一定年龄时,她们会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大胆与绝不与常规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她们往往做出一般人难以做出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海公主都敢于做出牺牲舌头、裂开尾巴,踏着刀尖走向海滩上的世界,倘若失败就会从此变为泡沫无影无踪的冒险选择;然而,小人鱼做出了。在人类生活中,怀有这种情结的女性在对待自己的人生追求时,常常具有小人鱼同样的品质。

海的女儿情结表现之二,是她并不渴望仙女的突然降临,给予自己额外的恩惠,也不期望毫无牺牲就有一位王子走到眼前,赐给她幸福。一旦踏上人生奋斗的道路,她绝不期望什么先天的优势,也不做天外飞来金孔雀的幻想,她甘愿付出艰辛的努力,就像小人鱼一样一步步踏着刀尖走向王子的宫殿。海的女儿情结造成的人生追求,将全部期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奋斗之上。当她们踏着刀尖前进时,也幻想胜利,然而,那是对自己一步步迈出步伐的遥远张望。海的女儿情结是比白雪公主情结、灰姑娘情结更自力更生的情结。

海的女儿情结表现之三,是她对人生与爱情的追求锲而不舍。因为这个情结发源于自小铸成的巨大渴望,发源于对自卑无尽的补偿需要,发源于对父爱的追求,发源于对自己无止境的证明。她们既然定下了极致的、理想主义的、与众不同的目标,尽管是不易达到的目标,她们就总在对这个目标的追求之中。一个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不合她们的心愿;而一个理想的又是难以达到的目标会成为她们一生追求的动力。

海的女儿情结表现之四,是她对人生与爱情的痴痴追求,充满奉献与牺牲,有着宗教的意味。奉献、牺牲、痴情、吃苦,不仅为了达到终极的目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生的意义。为了自己的追求,她们往往表现出殉葬般的勇敢精神。小人鱼虽然没有得到王子的爱情与婚姻,没能用成功使自己获得高贵的灵魂,然而,她却用超然的牺牲、奉献与崇高证明了自己,同样获得了上帝的赏识。她一生都在追求的具体目标没有实现,化为了泡沫;然而,她的奋斗却从另一个意义上成就了她的人生。在人类社会中,很多可歌可泣的女子其实就在走小人鱼的道路。王子的爱情与婚姻成为她人生的目标;当她经过长途跋涉之后,也许会发现那个目标是虚幻的;然而她血迹斑斑的人生之路却注释了生命的真正意义。不是每一个决心踏着刀尖走向王子的小人鱼都能得到爱情与婚姻,然而,每一个小人鱼都注定能在这样的人生追求中体现自己的崇高。这种对人生与爱情的追求带有宗教的终极意味。小人鱼为王子做出了牺牲与奉献,并为爱殉葬了自己的一切。小人鱼般的女子常常在这样的牺牲与奉献中自怜自爱,自我陶醉,自我崇高,自我升华,自我解脱。当人们对她们的所作所为难以理解时,她们却如醉如痴着。她追求成功,又并不在乎成功,她处在永不休止的追求之中。这如同一个信仰。她在这种追求中不计成本,不计得失,有一种为追求而追求的倾向。海的女儿终其一生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最可爱、最善良、最高尚的女人。

在所有类似《海的女儿》的女人故事中,都有一种如泣如诉的哀怨与自我崇高感贯穿着。这是她们的人生旋律。

美人鱼铜像是雕塑家根据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写的《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故事而作,已经成为丹麦的一个国家象征。在哥本哈根市新港酒巴街对岸马路上,有安徒生住过的故居,一座普通的小红楼。安徒生14岁就从故乡菲英岛欧登塞市来到哥本哈根谋生,凭着惊人的毅力学习文化和写作,17岁开始发表作品。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十分善良和纯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美人鱼。这个纯洁的海的女儿,为了得到她曾相救过的王子的爱情,获得一份人类的.快乐,成为一个不灭的灵魂,而不惜忍受刀割般的痛苦,忍受为心上人做了事而心上人却全然不知、自己却又说不出话的情感煎熬,最后在王子幸福地与别人结婚的时刻,心碎而成为大海的泡沫。

作品思想/《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童话]

人类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做好了却并不被人理解和珍惜的事,也有许多纯洁的却又被人无端伤害的心灵。安徒生善于把现实变成童话,通过《海的女儿》把这种不平表达出来。后来的人们更善于把童话变成现实,专门为美人鱼铸了铜像,让她长久地坐在月光下或阳光下,去痴痴地等着王子。

美人鱼的5个姐姐比你早浮上海面,但她们都仅看过天空、云彩、星星、风暴,以及被称作“小孩”和“水手”的人。没过多久,她们就觉得这些东西不新鲜了,想回到海底的家园。可你为什么忘了老祖母的只看船、看树林、看城市的嘱咐,偏偏要救那个快淹死的王子,还渴望走进那个世界做人,争取变成一个不灭的灵魂呢?你并不了解人类社会中也有丑陋、也有不公,只是知道这样做要离开家园、要忍受许多痛苦煎熬,甚至要牺牲自己才能换取。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往往要为某个不一定能实现的目标,去艰辛地奋斗。你却终究这样做了,你不但爱海,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期望在海的怀抱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你至今仍没有离开海,白天与游人、海鸥、船只为伴,晚上听涛声依旧、看月亮圆缺。人世中不少大胆追求幸福的少女,都与你同在,走着一条相近的路!

人生有许多得与失,得到是与失去同在的。这些海的女儿们,要在人生的大海中失去其为实现梦想而必须失去的东西,才能得到其应该得到的东西。就像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中说的那样,当美人鱼融化为泡沫的时候,她感受到了太阳的温暖,因此并没有觉得自己已经灭亡,她渐渐地从泡沫中升起,并且问:“我将向谁走去呢?”“到天空的女儿那儿去呀。”别的声音回答说,“天空的女儿也没有永恒的灵魂,不过她们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而创造出一个灵魂……三百年以后,当我们尽力做完了我们可能做的一切善行以后,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不灭的灵魂,就可以分享人类一切永恒的幸福了。”

上一篇:借东西书信范文下一篇:项目投资合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