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卷作文

2024-09-11

江苏卷作文(精选9篇)

1.江苏卷作文 篇一

江苏卷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要求: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材不限,诗歌除外,完成作文。【分析点评】

此道作文题,秉承了江苏自主命题以来浓郁的人文关怀,与以往相比,有四大主要变化:一是在主题预设上,由过去的关注生活、诗意思辨变为关注自然、敬畏自然;二是在命制思路上,由过去的“话题作文”“新命题作文”变为“新材料作文”;三是在材料写作上,由过去的思辨为主变为叙事为主;四是在立意指向上,由过去的“散乱无章”变为“集中明确”。

此道作文题有三大亮点:

一是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人迹罕至的山洞”表明是未开化之地,动物、植物静美生长,而探险者也是“无意中”走进,他们发现了蝴蝶,然后“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材料所传达出来的探险者是充满对自然的敬畏的,不去打扰那些自然深处的原生民;如果无意之间打扰了,可能“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更妄谈现在对生态和自然的破坏,以及在破坏之后虚掩的矫饰。

二是体现出对立意的引导和凸显。新材料作文与传统材料作文不同,不能抓住材料中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或某一句话来立意,而应该抓住材料的“核心语义”来审题立意。特别是此则材料出自于《读者》2011年第4期,与原文相比,改动较大。以优雅有节制的语言,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的准确传神,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如亲历一般,最后一句“恍然大悟”,更是明确点题。很容易消除紧张,从而准确审题立意。这体现出命题者对考生的尊重。这在高考试题命制中难得一见,却饱蘸深情。

三是体现出对考生的尊重和教学引导。材料的叙事风格体现出对考生的尊重,这一点,也可以从选用“新材料作文”这一命制方式可以看出——“不与学生为敌”,以学生训练有素的方式,保持了“所练”与“所考”的一致性。如材料“恍然大悟”所言,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的考生在考场上看到的不是自己一直训练的“新材料作文”,而是其他创新的命制方式,他们也会“恍然大悟”:也许“新材料作文”更适合吧,高考命题者“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而现在,看到了自己训练有素的“新材料作文”,可能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一点。这道作文题对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首先它尊重了日常作文训练体系和方式,使得教师之教、学生之作显得有信心,有准备,有承受;其次,引导了一种静美的人生价值取向,“文如其人”,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做好人,提升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识见是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的前提;三是倡导了一种智慧的写作价值取向,要写好作文,关键在平时历练。“好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是阅(读)出来的”,应该成为写作训练的价值追求。要写出好作文,首先要想好。没有对人生的一点想法,没有一种人生智慧与识见,靠“宿构”、“东拼西凑”、“临时抱佛脚”是无法写出好作文来的。

这样分析看来,江苏高考作文的立意主要在三个维度: 一是人文大爱。关爱自然,哪怕是一群微小的蝴蝶,人类都得给他们让路,说得更加严重点,给他们活路。

二是生态情怀。蝴蝶迁徙,微弱的翅膀煽动着生态的不安与无奈,我不知道这柔弱的翅膀能否煽醒人类越来越物质化的大脑,人类还能不能从蝴蝶的迁徙中真正醒悟过来,被破坏的生态留给了人类,人类要不要停滞贪婪的脚步?能不能维修这失衡的生态?

三是人文与生态的交织。生态的维修离不开人文情怀,蝴蝶是见证者,见证着代表良知依存一族的人类反思自身对于自然的破坏。此种维度入文,文章比较容易写充实,以人文为视角,透视生态破坏的可怕与现实,立足当下,从生态情怀的高度观照社会开发与发展,一定能写出深度。【佳作展示】

安然相对不惊飞

江苏一考生

面对人类一往无前的探索,自然如同洞壁上栖息的美丽蝴蝶,向纵深之处隐匿而去。我们,或许早该意识到,是时候了,对环境应留下一段敬畏又适当的距离。

美国有一首流传已久的诗:“在田纳西放一只坛子,原野上的一切将绕此重新展开。”这,无疑是将人的影响置于了世界的中心。人,在所向披靡的征途中为自己加上了无上的尊冕。的确,天地有大美,壮阔无垠,可天地又是如此的脆弱,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其造成无法逆转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注定会成为人们想要承担却又无法承担的重任。对此,我们可以做的并不很多,只有在一开始便小心翼翼,不误闯入自然不容侵犯的领地。

对自然环境保有一定的距离,实在也是出于一种对人自身的保护。自然脆弱,人实则更为脆弱。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无往不胜的,而作为个体,又何其渺小。试想,当我们大呼“山登绝顶我为峰”时,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对于高山的畏惧与不安。而面对后退的蝴蝶以及更多逝去的美丽,我们追随的脚步里又还凝聚着多少无奈与担忧。我相信频发的灾难是自然备受重压后愤怒的呐喊。人会不会有一天像古龙所描述的盖世英雄,“登上了山顶,却发觉自己已一无所有。”那样的人类会不会感到万分的孤独与惶恐?

其实,人完全可以与自然一同诗意地栖居,其关键在于不互相侵扰,不事征服。古人也寻幽探险,也流连于“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但他们的态度是如此的虔诚而小心。他们只是竹杖草鞋,手攀足踏,也适可而止。我以为,这样的探险,才是真正触摸了自然的心跳,却不将其惊扰的方式。如此,既将人的环境诗化,也使万物自然的环境留得一份清静。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环境所赠予的天光云影,花柳水月,却切不可去探求、征辟自然的禁地。古人所谓“天人合一”,我宁愿将其理解为是人在天地之间安详地栖息,而让心神畅游于世界。

很喜欢陆放翁一句词:“沙鸥相对不惊飞。”这固然是说人要少机心,但人若能对环境毫无机心,不事窥看,自然想必也可与人安然相对不惊飞了。

【点评】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从材料中引出观点:“对环境应留下一段敬畏又适当的距离。”接着从自然界的脆弱的一面说起,指出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自然造成无法逆转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避免闯入自然不容侵犯的领地。然后进一步指出,对自然环境保有一定的距离,其实也是出于对人自身的保护,因为在自然界,人又是最为脆弱的一环。最后点明,人完全可以与自然一同诗意地栖居,即如同文章题目所言:安然相对不惊飞。

行礼,为了远方的美

江苏一考生

不要走得太近,惊走了沉眠的美。

美丽的生物是自然的精灵,它们有灵慧,会选择自己的栖居之所。幽兰必绽于空谷,其香才悠远幽邃;最美的蝶必栖于幽暗的洞穴,其美才神秘而惊艳。生长于僻远之处,才有出尘的气质,也许深山千万年的岑寂让时空保持了一份古朴,给予它们明净与灵动。

然而很多人是不懂得美的,甚至出于爱美之心摧残了它。不必说蝴蝶被制成标本而枯萎,鸟鸣在笼中喑哑,就是一些心怀善念的人,也会在无意中酿成悲剧。林清玄的《放生鸟》里,鸟与龟被一捕再捕,一只龟的甲壳上刻满了放生者的名字。仿佛一个悖论,爱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反复伤害的轮回?只因走得太近,抓得太紧,不懂得保持一段距离。

纯净的美总在远离尘世的僻远之地,譬如青藏高原上起伏的雪峰,与高远的天宇相厮磨。“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其实自然已在沉默中说得清清楚楚:有人之处就有喧嚣,有污浊,有说不清的变数,所以,好山好水都躲得远了,就像高傲的隐居者,不欢迎人们打扰。可人们终究没有读懂。即使读懂了,恐怕我们也不会停下脚步。我们抑不下对世界的好奇,也压不下征服荒野的欲望。

即使如此,我们仍应懂得适度地保持距离,保持对美的尊重。

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我发现海棠花未眠。”那黎明的薄雾里摇曳的花枝,脉脉地昭示着,告诉我们,不要走近,否则梦就破了。

朱成玉说“见到美,请行个礼”,行礼即是尊重,留有尊重,或许我们还不至惊走全部的美。

在洞中探险的几人,看见山壁上的蝴蝶,于是放轻了脚步。当我们看见蝴蝶远去,定不能再追,应当熄灭蜡烛,默默退出,那退出的脚步和熄灭的蜡烛,是对美的行礼。

作为无数爱美之人的一员,我曾深深惊诧于美的脆弱,也曾因无心之失,怅恨于美的远去。我渐渐明白,追寻美的最佳姿势,不是窥视和攫取,而是敬礼。古人言“亲而不狎”,诚不欺我。

所以我小心翼翼,唯恐惊走潜藏的美。我希望,遥隔黎明的薄雾微微鞠躬,只为一处令人感动的美。

【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灵气的佳作,语言灵动,思想深刻,富有诗意美。首先打动人的是本文深刻而又富有诗意的语言。“美丽的生物是自然的精灵,它们有灵慧,会选择自己的栖居之所。幽兰必绽于空谷,其香才悠远幽邃;最美的蝶必栖于幽暗的洞穴,其美才神秘而惊艳。生长于僻远之处,才有出尘的气质,也许深山千万年的岑寂让时空保持了一份古朴,给予它们明净与灵动。”作者选取“幽兰”“蝴蝶”这些富有古典色彩的意象,为文章营造了一种古典之美。

本文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段落划分较为随意自由,多以三两句话为一段。这就使文章显得灵活,不板滞。

最后一句“我希望,遥隔黎明的薄雾微微鞠躬,只为一处令人感动的美”,极富形象感和诗意美,读来让人不禁内心一颤。

2.江苏卷作文 篇二

解由sin2x=cosx, x∈[0, 3π], 得

2sinxcosx=cosx

当cosx=0时, 由x∈[0, 3π], 得

又知x∈[0, 3π], 所以

故交点共有7个.

由题意知点B, C关于y轴对称,

所以BF+CF=2a,

因此 (BF+CF) 2=4a2,

又因为∠BFC=90°,

所以BF2+CF2=3a2,

在Rt△BFC中, 根据面积相等,

解因为

所以sin (B+C) =2sin Bsin C,

化简得sinBcosC+cosBsinC=2sinBsinC,

因为B, C为锐角, 所以等式可变形为

tanB+tanC=2tanBtanC,

又知在斜△ABC中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令tanBtanC=x, x>1,

(因为△ABC为锐角三角形证明略) , 2

当且仅当x=2时取等号,

故tanAtanBtanC的最小值是8.

题4如图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 已知以M为圆心的圆M:x2+y2-12x-14y+60=0及其上一点A (2, 4) .

设圆N与x轴相切与圆M外切且圆心N在直线x=6上, 求圆N的标准方程;

(2) 设平行于OA的直线l与圆M相交于B, C两点, 且BC=OA, 求直线l的方程;

解 (1) 、 (2) 略; ()

(3) 解法1由题设得

必然与圆交于P, Q两点, 此时

解法2将圆M:x2+y2-12x-14x+60=0化为标准形式

因为圆M上存在两点P和Q,

所以, 点P坐标 (x0, y0) 同时满足

所以点P是上面两个圆的公共点

3.江苏卷作文 篇三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一种崭新的理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篇作文,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佳作show 1

绿色生活

◇ 江苏一考生

蜗居一隅。剥落的朱红,凌乱的书架,飘摇的老屋……这一切,与理想中的绿色生活太不相称。

今天,你是否还在为日益暴涨的房市殚精竭虑?是否还在替明天的落脚点大声疾呼?是否还在为身居蜗壳怨天尤人?你终日翘首期盼头顶那片绿,却发现自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陷于名利中,一身污泥……你的书架蒙了尘,你的心灵生了灰。

生活本绿色,菩提本无树,然,何苦惹尘埃?

可我还是终于瞥见了你的满架藏书和藏书后面的那盆文竹,它透过几千年厚重的门扉,袅袅动人,青翠欲滴。你摸摸那文竹的叶片,眼里有我读不懂的深意。你建议:何妨用只透明的玻璃杯,来泡一杯春色?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茶源于尘土却止于流水。这杯中的茶,竹雨缤纷翩翩而下,如御风群舞,绿波荡漾。此时捧起,雾色弥漫,影影绰绰。这已不是墙上的画、书上的诗,而是胸中的万千气象,是锦绣河山浓缩于身体里的悠然体会。

你呷一口茶,望向窗外,发现绿竟有如此丰富的层次和差别,鹅黄浅嫩,苍翠葱郁,青碧墨黛,展现尽你所能想象到的每片绿。在这时,每棵树,每株草,每片叶,都是一片独立绿,绿到你自身也要幻变成一片绿,一片匍匐在万绿丛中的叶。

你收起目光,看了我一眼,似有深意。你说:阿拉伯人品茶有三道,一道苦若生命,二道甜若爱情,三道淡似微风。而佛门悟道有三个阶段:勘破、放下、自在。其实,无论是茶,是诗,还是禅,都是使人回归到至纯至简,至明至净,过一种绿色的生活。你再呷一口茶,不再言语。

好,我知道了。现在,什么也不要说,让我们端坐下来,坐成道,坐成神,坐成佛,看这文竹的翠片长久地绿下去,看我们的心灵空灵到最佳境界,拂去尘埃清扫花径。

行走于尘世,有人低头捡拾别人落下的钱币,埋头刨尘埃里的富贵,亦有人向往绿色生活,他们抬眼揣测云的心思,聆听天边的落羽,观察刺入天际的大树,他们全长着富有哲理的眼睛。

绿色生活,先是“静”,再是“净”,最后是“境”。

简单而闲适,人因植于对绿色生活的歆羡而得以荫庇在美的浓荫下。

【亮点品味】

本文是一篇意境很美的散文,它有三重境界:一是写实,二是传神,三为妙悟。从“写实”的角度来说,它写了“饮茶”这件事,这是一件“雅事”,可谓选材讨巧;从“传神”的角度来说,“剥落的朱红,凌乱的书架,飘摇的老屋”刻画出饮茶的环境,“竹雨缤纷翩翩而下,如御风群舞,绿波荡漾”描绘出茶叶入杯的形态,可见语言功底;从“妙悟”的角度来说,作者用“静”“净”“境”三字概括对“绿色生活”的理解,可谓人生真谛之透视、生活本质之发现。

绿色生活

──奶奶的心事

◇ 江苏一考生

刚到村头,抬眼望见圩子上那片浓绿的白杨林,三叔便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放声痛哭起来。他双膝跪在地上,仿佛有千万斤重,怎么也抬不起头来。一声声“妈妈”的呼喊,叫人为之动容。

奶奶有三个孩子,三叔最小,爸爸最大,还有那与我未曾谋面的二叔,他在一场意外中遇难。不知怎的,奶奶最疼三叔,临终前,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找到三叔。而我对三叔终究也了无印象。只知每到春节,奶奶总会呆坐在卧房,对着那张泛黄的照片自言自语老半天,其间不时用手绢擦拭眼角,若有所伤。虽然人影模糊不成模样,但我隐约察觉奶奶的心事──我起初把它归于去世已久的爷爷。

爷爷本是村子里当家人,后来在一场大水中为救村民献出了生命。为此,已经怀了三叔的奶奶哭昏了好多天才醒过来。村子以前很大,水灾之后,定居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或许也正因为这场灾难,邻里之间相当和睦,彼此也算是知根知底吧,家家几乎无话不谈。

但奇怪的是,每每提及三叔,村里人就会摇头,顾左右而言它。直到那年春种,家家大忙,而我们家只有妈妈、姐姐和我忙前忙后,獨不见爸爸。我随口问帮闲的奶奶,她近乎平淡地说:“到圩子上看看去,你爸该在那收拾白杨林呢!”我心里直犯嘀咕:“一片破草坪比粮食还重要?”果不其然,偌大的圩子上,只见爸爸正一铲一铲地给树苗培土,还不时俯身观察长势。

对此,我虽习以为常,却冥冥中觉察到这片白杨林和我们家定有某种特殊的关系。这个谜在奶奶弥留之际才得以解开。在三叔十五岁的时候,村子又发生了一场灾难,但邻居们从不当我面讲起,出于好奇,我多少次在梦里虚构这场景,几多凶险,几多恐怖。从奶奶的话中得知,这场灾难和我们家有着严酷的关系:我可怜的二叔就死于这场灾难,而这一切竟缘于我神秘的三叔。

我们村地势低洼,土质疏松,只要稍微捏一下,就成了一层厚厚的土。爷爷生前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圩子上植草坪,以此固住土层。大家按此法在圩子上种植了草坪,村子的状况还真一天好过一天。人们看到圩子上的绿色,就像看到希望,似乎幸福正向我们招手。让人没想到的是,如此美好的愿望,竟然被我那调皮的三叔毁坏了。

三叔脑子灵活,他鬼使神差一般用药药鱼虾,不曾想废弃的药瓶丢在草坪上,药水流到草坪上,将一片片茂盛的草坪杀死了。三叔最初也不知道,到来年春天,村民发现圩子老不见绿,始终一片荒凉。更可怕的是,这一年洪水泛滥,席卷了整个村子。二叔为救不会水的三叔,也被洪水夺走了生命。事后有人就把三叔药鱼虾的事情讲了出来,认定他就是灾难的罪魁祸首。

奶奶没作辩驳,一面长跪在村里人面前,一面给遇难的二叔烧纸。三叔挨了村里人的打、奶奶的骂,就急了,逃离了村庄,至今未回。爸爸和妈妈在外地打工,幸免一劫,当知道这事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从此,奶奶和爸爸就承担起村头圩子上种植白杨林的责任。

讲完这段往事,奶奶嘴唇翕动,似乎想要说什么。爸爸会心地点点头,猛一转身,眼泪夺眶而出。奶奶才闭上眼睛。她是想要爸爸保护好圩子上的白杨林,另外一定要找到三叔。其实,三叔和爸爸一直有联系,每年的树苗也是他买的,他只觉心里有愧,不敢回来。我见到他时,还不到四十岁的他,却已是双鬓斑白。

三叔一声不吭,沉重的双膝已诠释了一切。那一片绿色的草坪温柔地布满了圩子,就像一枚枚大大的印章,刻满了生者对亡者深深的怀念和对绿色生活的真诚期许。

【亮点品味】

这篇文章在考场上感动了很多阅卷老师,它小说化的表述,让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异常鲜明。本文有两个突出之处:一是描写与表述中传达出的文字修炼功底十分深厚;二是文章主题表现出中国人的民族情感与传统精神——保护自然与保护人际和谐,这是从古至今中国人追求的生活的“绿色”。可以说这是一篇以生活化方式呈现的“新文化作文”。

4.2014年江苏卷高考零分作文 篇四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什么是不朽?

昨晚又是一个通宵的DOTA,从网吧出来直奔考场,揉揉我惺忪的睡眼,看到的却又是这个2B的作文素材。关于什么是不朽,这或许不是我们这个年龄所应该思考的问题,就好像你问街头的乞丐想不想做美国总统,他一定会告诉你,他只想得到两个菜包子。

什么是不朽,我冥思苦想,思绪万千。

我曾以为,道德与信念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得知,隔壁班的二柱子去搀扶一位跌倒的老奶奶却被她一把扭住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老家的三大爷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几只山羊进城来看病,换来的只是琳琅满目的检查化验单和无可奈何的红包,在白衣天使灯红酒绿后的醉眼微醺下,大爷最终还是走了。钞票,确实是一个能化神奇为腐朽的神器。难怪,班上的白富美们总对喜儿不嫁黄世仁感到扼腕叹息,幼儿园小盆友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名贪官,这也许就是那些所谓的不朽美德给下一代的伟大启示吧。

我曾以为,为人民服务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提着大小礼盒、陪着笑脸叩开楼下黄局长家的大门;挂着小号牌照的公车如平原游击队一样,七拐八绕地驶进幽静的餐饮娱乐会所;那个在电视里经常在台上正襟危坐的李书记时不时地“路过”隔壁单元的陈阿姨家,而且都是趁陈阿姨的老公出差去的那几天。我心中有多么的感慨,领导们的群众路线走得多好啊,你来我往的就像亲戚串门一样。

我曾以为,师德和师风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时,黄昏灯下,儿时的班主任早已华发,却娴熟地把一叠叠购物卡放进了抽屉,迅速而又淡定;来到教室,看到数学老师正挑灯为小女生补课,却时不时捏捏那雪白柔嫩的小手,而那女生早已吓得花容失色;这时,日理万机的老校长快步走进初二(2)班,半拉半拽地把一漂亮小女生塞进大奔,朝着某大酒店扬长而去。

我曾以为,诚实与信用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校门口来了辆卖切糕的三轮车,一切都改变了:同桌的王二丫说,她宁愿坐在切糕车上哭,也不愿坐在宝马车里笑;班上的高帅富也时常以把玩一块切糕而自豪。作为穷矮丑的代表,我只能望糕兴叹,默默地啃着我的面包。然而就在前几天,我突然发现连面包也都吃不上了。原来,楼下那个面包房的老板拍拍屁股跑路了,只留下一堆破烂的锅碗瓢盆和一溜捏着充值卡、还指望着能抢回点面包屑子的长龙队伍。

我在痛苦地思索,到底什么才是不朽?不朽的蓝天被雾霾遮蔽,不朽的河水被化工厂玷污,不朽的爱情被文章劈腿,不朽的好声音被李代沫毒杀,不朽的好女婿被黄海波糟蹋,还有无数个不朽的好老公、好爸爸在东莞被截杀。

倘若这世上还真的存在一些不朽,我想,也许就是那些放多久都不会变质的食物,还有这永远是“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的高考作文。说到近几年的高考作

5.江苏卷作文 篇五

高考零分作文江苏卷:《拒绝平庸》

平庸的牛奶里不会有三聚胺,平庸的饮料里不会有塑化剂,平庸大坝不会连一次小小的旱灾都抵挡不了。平庸的国家不会让自己的人民生活地毫无希望。如同蝼蚁蛆虫般的百姓,或许渴望的只是平庸安逸的生活,可就连这种渴望也得不到大佬们的满足。请问老师,“被拒绝”平庸是否算是拒绝平庸的另一种方式? 当前社会的.阶级固话已经到了令人不寒而栗的程度。既得利益者正在通过一切剥夺着普通百姓进取的权利。想要进入不属于自己的阶级,可能性近乎为零。

从各大高校的老师频频因为不公证待遇自杀就能看出中国当今的阶级固化是多么严重,从山东河南农民因菜价暴跌而自杀更能看出,社会不仅不给你进取的权利,连平庸的权利也要剥夺。所以 ,尊敬的老师,这个题目在当今毫无意义。因为,就算我想做个平庸安逸的普通百姓,也会有药家薪来砍我,就算我不想拒绝平庸,城管和拆迁队也会帮我拒绝平庸。

6.江苏卷作文 篇六

高考真题

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考题解读

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命题,不适宜把“品味”和“时尚”作并列结构来理解。“品味时尚”,可以把“时尚”作为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品味”,也可以选取某种“时尚”的观念、生活、事物来“品味”。“品味”的对象必须是“时尚”;写作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品味”二字上。命题本身已经对“时尚”有了三个方面的“品味”提示,这很容易束缚考生的思维。但这仅仅是提示,优秀考生完全可以不受这种提示语的暗示,而写出独到、新颖的品评。

“品味时尚”这个文题,明显倾向于写作议论类文章。关键是对“时尚”怎么理解。命题“提示语”对时尚作了诠释:“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与流传”,这个提示语的关键词是: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模仿、流传。也就是说,“时尚”是一部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独特创意和个性化追求,它是时兴的,在模仿和流行中形成。“时尚”的主要特征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审美,创意,时兴,有人认同和追求。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量,时尚有突然流行的时新性和流动性,有一类人集体行为的自发性和群众性等特点。因此,时尚可能突然产生也可能突然消失;有的时尚也可能沉淀为经典。时尚的层出不穷与经济基础、文化习俗、文明素养密切相关,因此,时尚会因时因地因人有别。时尚与人们的好奇心有关,与审美和价值取向有关。因此,时尚的变动常常标志着价值观念的更替;时尚也就有了雅俗、好坏、美丑之分。时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也可以在人际交往或某些社会行为中发生。在通常情况下,政治变革和自然科学创新等,不列入时尚的范畴。

时尚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但必须有人模仿,又惧怕所有人模仿。时尚源于独有的创意,但希望一时流行,惧怕长期流行。因此,时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也是一个自我消解的概念。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达,某种时尚的极致就是某种时尚的消亡。用文学的语言来表达,时尚永远在路上。

满分赏读

品味时尚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买阿玛尼回家当抹布使。阿玛尼,时尚吧?世界顶级十大奢侈品牌之一。于是,时尚成了什么?成了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

第1页(共6页)

于是,我给这种买牌时尚下个定义,时尚的本质就是绑架女人的头脑,然后索求男人的腰包。因为,女人嘛,就最懂得这种时尚,且最喜爱时尚盛开的两种花:一种是有钱花,一种是尽管花。

女人之所以称为花,其原因有二:一是花,会花钱;二是花,会凋谢的。

于是,花期一过,这种时尚之花就凋谢了。别怕,世上的大观园里的花儿赶着趟儿呢!

我听见花开的声音了,超级女声想唱就唱,而且唱得这么响亮,唱响了大江南北,红遍了两岸三地。于是,唱之时尚出现了,只要有了PK台,报了名,上了台,是骡子是马都敢拉进去交换。听的人啧啧赞叹:这真是天使的声音。我问问你,天使的声音,天使的声音,你听过天使发声吗?

于是,这种唱之时尚我也给下个定义:愚者自愚,娱者自娱。

还有,我补充一点,这种唱之时尚还附带了一个时尚的小产物:爆炸头。现在进理发店,说我理一个板寸,或剪一个莫西干,理发师不笑得满地找牙才怪。他笑你老土,然后给条时尚建议:来,咱们理一个流行的超女头。瞧,多时尚。

头之时尚,我也赐个定义:脑袋里的东西越来越少,脑袋上的花样越来越多。

忙忘了手了,忙忘了手了,手现在也是一大时尚呢!手之时尚,地球人都知道,不就是博客吗?不就是挥一挥手,不带走千万点击率吗?

甭管是草根博客,还是明星博客,写着写着就思念起文学。这里严重警告一下,博客不是文学,博客要是文学,作协该不干了,那一天该得进来多少作家啊!杜拉斯说:写作,是一场暗无天日的自杀。我觉着,自杀未免也太奢侈了,因为这世上满是生了病却不想死的。我说写作,其实就是使屁股适应椅子的艺术。至于你那博客,至多也不过是个时尚的现象,乳名叫“博之时尚”。

于是,这种博之时尚我还给配个定义:就是把所含口水的成分差不多的人集中到一个圈子里去吐。买牌时尚,唱之时尚,头之时尚,博之时尚,咱们已品出了那么一点味来了,剩下的,就是咱们自己去消化了。记住,品味时尚,所谓的时尚,可以咀嚼,可以回味,但万万不能下咽,就像嚼口香糖!

【阅卷感言】

本文扣题紧,立意深。举凡买名牌、写博客、PK台、爆炸头,无一不是当今“时尚”。而作者所拟的精彩定义,往往一语中的,又是“品味”的集中体现。文章开头让人眼前一亮,结尾令人回味久长,中间由“口”而“头”而“手”,衔接巧妙。作者出语警拔,行文从容。见识与文采俱高人一等,得满分70分。

【满分理由】

取材生活,理趣盎然。

一类文解析

品味时尚

江苏考生

品味时尚,让我们从“头”说起。

小时候,最时尚的发型是平头,那种发型让人看起来精干、聪明。到了理发店,跟理发师傅说一声:“就剃那个最时尚的!”理发师傅二话不说,在你头上操家伙推来推去那么几下,一个清爽的平头就“新鲜出炉”了,走在大街上别提有多潇洒。

时尚如同七彩屏,转瞬间,就变幻了它的色彩。

平头渐渐退隐,分头则一下子涌现出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时尚一族”,他们走着走着就突然那么一甩头,让那时尚的分头分明出来,炫耀着。

这功劳恐怕还得益于当时流行的港片吧,周星驰、刘德华抑或周润发时不时一甩头,抑或一阵风吹来,分头前的发梢飞扬,映衬着一张张帅气的脸庞。啧啧,那个帅呀,那个时尚啊!于是总舵“平头”蓄发以明“分头”之志。

等我上初中时,平头、分头早就被时尚给辞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毛毛头”。

记得我初次随同学一起去理了个毛毛头回家后,奶奶很生气。倒不是生我的气,而是生理发师的气,她认为那个理发师可能刚刚出山,不会理发,她一定要去评评理„„

正当我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自我感觉良好时,同学对我说:你落伍了。我问同学,你的不也是毛毛头,又有什么区别?他指出了细微之处,原来,他的头发是竖着的毛毛头,直指着天,像一根根天线。于是,为了时尚,我也竖起了一根根“天线”。

高三了,一团乱糟糟的头发很是让人烦恼,常常是几个星期没好好洗头,一摸,头屑纷飞,我们美其名曰:“下雪了”。

时尚,在高三这枯燥的日子里,继续焕发着它的光彩。

某日,班长剃了个平头,我们觉得他做作业时挠着平头的样子很酷,而且一挠那个“平头”顿时停滞的笔又飞快起来,而且,不用常洗头。

于是,毕业照上,我们班男生全是平头。

“头”的时尚还在继续,翻看以前的照片时,想着那追赶时尚的心,会不禁一笑。

【阅卷感言】

这是一篇十分机智而又切合题意的记叙类文章。“品味时尚,让我们从‘头’说起”,开篇即颇具特色。行文由发型的变化写出了不同时期人们追逐的时尚:小时候的平头、分头,初中时的“毛毛头”、高三的平头,贴近学生生活,极富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关注,不同时期又有所侧重,语言简练干净,没有旁逸斜出的枝蔓,又很风趣幽默。“新鲜出炉”、“蓄发以明‘分头’之志”、“辞退”等语言,风趣中透出机智。更妙的是,行文从“平头”始,又以“平头”终,反映了时尚的轮回与“沉淀”。而在这种追逐和变化中,写出了作者对时尚的感悟和品味,以小见大,叙述完整,表达形象。

【档次评分】

综合评分68分。

【提升点】本文要修改起来,确实比较难,因为这篇文章立意非常机智,语言非常有趣。如果硬要提升到满分作文要求的话,就是思想认识更新颖一点,深刻一点,要能给人以更深的启发。

二类文解析

品味时尚

江苏考生

一缕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了考场,我静坐着以平息内心的汹涌。恍惚间,一抹淡紫色袭入眼帘,我的心在一刹那被吸引了。

她,我们的监考老师,着一身淡紫色的丝边旗袍,勾勒出那窈窕美妙的身躯,一头卷发,长长的,蜷曲着,却乌黑发亮,焕发着青春与活力,映衬着那一如白瓷般圆润光滑的肌肤,这是怎样的温婉女子,又是怎样的衣服衬托出如此可人的气质?“时尚”一词便映入脑海。

忽然想起了考前在路途中遇见的小女生,着一件吊带露脐衫,迷你牛仔小短裙,黑色眼影掩饰着这个年纪的稚嫩,但她却依然追求着这样的装扮。其实这种现象早已不鲜,她们认为这是时尚,而我则不认为。我又凝视监考老师的那身旗袍,那东方女人的气息再次袭来。

突然想起了张爱玲,这朵高傲的花,她静静地盛开在美国洛杉矶的客厅中。她沉睡着,睡去了,着一身旗袍,透着一骨子气质,透着她作为女人的温婉,在最后一次的展示,尽管她永远地睡去了,但那一袭旗袍在人们脑海中永远挥之不去,这怕是永远的“时尚”吧!人们品味着,咀嚼着,仍有余香袅袅。是啊,年轮转换,苏青高唱着红颜易老。世人皆知,但谁又体会着红颜的辛酸,苏青曾经红彻了上海滩,但过后,她的名声不复,她遍尝盛极而衰的滋味,在某个巷子的邂逅,谁能知晓这从身边走过的老太,便是当时的著名作家苏青,过后,唯独认出了她那一袭旗袍,那带着永恒的“时尚”气息的标记。

前段时间,刚看了一部电影。那个带有东方古典特征的东方女子张曼玉着一身旗袍饰演了一个角色,没有记住电影内容,也没有记住名字,只记住了这个女子那一身旗袍,那样清丽可人,美好曼妙,在脑海里定格,如此美妙,这旗袍,也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尚吧。

时间交错,这些女子的身影交错,最终定格在监考老师的身上,过去,现在的交错,演绎着时尚„„我细细品味,她那一袭紫色,温婉清丽,品味着这时尚,缓缓忘记了考试的紧张。这时尚,如此可品!

【阅卷感言】

这是一篇写得非常集中的典型文本。将品味时尚聚焦于已经成为经典的时尚——旗袍,由眼前美丽的监考女教师穿着的旗袍联想到路上遇见的穿吊带衫的小女生,引出旗袍时尚的气息,接着通过张爱玲、苏青、张曼玉三个片段,品出旗袍之永恒的时尚气息。选材上时空交错,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显示出作者较强的文章结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档次评分】综合评分60分。

【提升点】这篇文章围绕旗袍将若干片段有机组织在一起,使文本具有了强烈的可读性,但是每一个片段对时尚的分析都基本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少对旗袍之所以成为经典时尚的深入思考。不过不能求全责备,因为毕竟作者能够写成这样,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其实在倒数第三段后面或者倒数三、四、五段每一段后面写上一两句话,文章立意就会深刻了。

三类文解析

品味时尚

江苏考生

现代社会,追逐时尚的人越来越多,时尚风行。时尚为各种新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为了与时俱进,我们要学会品味时尚。

品味时尚,时尚是创新,是模仿。人类社会,由于创新而不断进步,时尚就是一种创新,我们要学会接触它。永不接触时尚的人,只会抱着以前的条条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前的方法或许已经过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潮流。所以我们要品味时尚,时尚中有突破,有进步,只有品味时尚,才能不断创新,不被时代的潮流淘汰。

品味时尚,时尚是美丑、好坏交错杂陈,我们要分辨它们。时尚是复杂的,其中有好有坏。我们要将坏的剔除,留下美的。我们不能盲目跟从时尚,一味盲从。我们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比如,年轻人喜欢跟从所谓的时尚,染发,穿一些稀奇古怪的衣服。这些对我们中学生是有害无益的。我们要区别出这样的时尚,抵制他们。为了分辨美丑,我们心中就要有一个标准,这就是我们平时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的主流意识,我们不能做超出这些规范的事情。品味时尚,就是要我们好好去品味,了解它,区别它,最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品味时尚,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而有些时尚则会沉淀为经典。时尚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如此纷繁众多的时尚,大部分都瞬间即逝,被人永远地遗忘了。但其中之精华,则可以接受时间的洗礼,最后沉淀为经典。现在的经典,以前也是时尚。金庸的武侠小说,尽人皆知,电视、电影中根据它改编的层出不穷,已经成为武侠之经典。然而之前,也是一时之尚。品味时尚,我们要品出其精华,精华也许就会成为经典。时尚可以转化为经典,我们要用赏析的眼光看待它,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品味时尚,品味其中的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对人有益,人们不会忘记它,所以我们要多品味时尚。

时尚,它是一种创新,经过品味,发现其中的精华,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前进,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阅卷感言】

这篇作文代表了中学生作文的一种类型。如果乍一看,不偏题,不精彩,不难看,而且符合一贯的“基本分要求”,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但这也

暴露出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端,就是“作”文,而不是“写”。全文围绕提示语成文,缺乏自主构思立意的过程,认识不清,思维混乱,不少文句不通,前言不搭后语。第二段关于创新的论述牵扯生硬,第三段对美丑、好坏的理解也不清楚,尤其是用道德法则来作为分辨美丑的标准。第四段总体上来说尚可,但语句干涩混乱,表达缠绕不清。末段文意不通,且对前文几乎没有什么上升或总结。

【档次评分】

综合评分42分。

【提升点】将“集中、匀称、有趣”尤其是“集中”作为文章的最高标准,要抓住自己的一点认识、一个由头来集中成文。因为集中而深刻,因为集中而有深度。要学会分析,分析时要突出三个原则,一是要跳“贴面舞”,使对事例的分析始终与主题贴近;二是要跳“街舞”,活泼生动,喜闻乐见;三是要跳“太空舞”,要见别人没有见到的,这样才会有自己的个性思考,个性认识。

7.江苏卷作文 篇七

一、以稳为主, 稳中有变, 分步推进

2009年江苏卷题型稳中出新无大变, 题量略微增多无大碍, 试卷难度以偏难为主。与去年相比, 无论是题型还是设问的方式变化不大, 突出主干知识, 强调全面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体系。这无论给考生还是给全省历史教学工作者都是一个稳定的印象。但是细细品味, 其中变化还是不少。2009年的历史题型比去年多了1道8分的简答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欧洲一体化问题) , 说明以往曾一度消失的简答题又卷土重来。这一变化使得试卷总题量由2008年的25题增加到2009年的26题 (选择20题, 非选择4题, 选做题2题) ;此外, 试卷所引用的图片也由去年的7幅减为今年的5幅。虽然今年试卷题量比2008年多一题, 但这并不违背2009江苏考试说明“非选择题3—4题”的命题要求。在试题呈现的方式上多样性代替了单一性, 设问方式上选择性代替了唯一性等等。试卷构思精巧, 立意深刻, 视角新颖, 时代感强, 能力要求高, 突出考查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 有一定的开放性。这种高考改革思路的变化, 将会大大促进江苏历史教学与研究水平的提升, 为江苏省新课程方案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以能力立意, 由浅入深, 展开层层设问

2009年高考整卷分值分布与去年相比有较大波动, 尤其必修部分。必做题 (考查必修部分内容) 的分值由2008年的96分增加到100分 (约占84%) , 选做题 (考查选修部分内容) 的分值则由2008年的24分降至20分 (约占16%) , 体现出2009年历史科高考注重对必修内容的考查。必做题增加的分值安排在非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部分的考查内容和范围没有变化。客观题部分由20道单项选择题组成, 每题3分, 共60分。其中政治史部分9题, 比去年多1题;经济史8题, 比去年多3题;思想文化史部分3题, 比去年少4题。主观题中的必做部分为3道材料解析题加1道简答题。选做部分仍为4道题, 每本选修教材涉及1题, 由考生选做其中的2题 (江苏地区大都选做“改革”王安石变法和“人物”甘地两题) , 各10分。整个试卷总分120分。5本教材占分比例:必修一共计37分, 选择9题27分、23题10分;必修二共计39分, 选择8题24分, 21材料题2问7分, 24简答题8分;必修三共计24分, 选择3题9分, 21材料题1问3分, 22材料题12分;选修一改革10分, 选修四人物10分。试题从基础的知识开始设问, 考查学生的归纳、分析和文字整合能力。试题注重联系实际, 创设全新提问角度, 引发考生思考。试题大都采用小问题的形式, 考查的面更广, 信度更高。这种由浅入深、阶梯感明显的设问也颇具人文色彩。

三、有意识创设不同类型的情境, 选择题题型多样, 整体协调

试题创设情境的资源共有三种。一是历史图片资源, 试卷中共利用书本内外图片共五幅, 考生要读懂图片掌握必要的信息后方能作答。二是原始的文字材料。选择题中有三分之一的试题都采用这一方式创设情境, 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采用情景描述的办法, 还原历史本质特性, 供考生判断选择。试卷中创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统计图表、歌谣、自编材料、历史图片等,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且试题采用的材料理性而有深度, 符合目前史学研究的大体趋向, 并与现行教材相依托, 学生读后感觉有影又无形, 同时思维在冲突中获得认知的形成和升华。在总共20道选择题中, 材料型选择题有6题, 组合型选择题有5题, 程度型选择题和否定选择题各1题等等。试卷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 整卷图文并茂, 充满美感, 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也感到精神愉悦。

四、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联系, 不求面面俱到, 力求精细灵活

从考查范围看, 今年考查历史知识点的覆盖面有所减少, 往往摘取其中一点来考查。《2009年历史考试说明》必考部分26个大专题, 没有考到的大专题有9个, 去年是5个大专题没有考。选考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也是蜻蜓点水, 改革只考了6个改革的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 人物评说19个人物中只考了圣雄甘地, 探索奥秘6个中考了1个非洲津巴布韦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5个文化遗产中只考了1个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考查内容看, 2009年江苏历史高考对2009年考试说明补充和增加的历史内容给予一定关注, 如近代史部分“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增加的“王安石变法”。试卷一改中外史格格不入的老套路, 突出全球史的理念, 如选择题第7题,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考查中国近代化这一问题, 这一点对于中学历史教师以后的历史教学具有启发性。

五、试卷“软切”社会热点, 既突出时代感, 也强调了历史的学科本义

但是上述试题并没有“单刀直入、就点考点”, 每一题都只是“软切”热点, 规避和反猜题, 已是高考试题缺乏亮丽时代特色的绊脚石。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已跳出这一束缚, 敢于在主干知识和热点问题上展开设问。试卷第12题中美贸易题, 借用图表组合考查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 对中美建交这一“热点”进行“软切”, 设计全新的角度考查学生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 角度新颖, 有效避免了被“押中”的风险。大部分试题在设问时从头至尾通过原始材料、图片等设置情景, 引导考生的思维。试题以专题性立意为主, 纵向横向知识的联系十分密切, 这些无不具有新课程的特色。全卷既华又实, 十分强调历史的学科本义, 突出了历史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过程特点的理解。

六、主动创新, 用人之长补己之短, 凸显苏派风格

8.对江苏卷作文题质疑的质疑 篇八

另一种质疑则把目光落在末句的语法上,认为其中的“这”位置不当,应该提到“有时”前面。

乍看这两个质疑,似乎都有道理,但仔细分析,都是站不住脚的。下面笔者试一一分析之。

先看所谓“逻辑链割裂”问题。

说话写文章,逻辑和逻辑链确实十分重要。

逻辑链和食物链一样,是一个健康生态环境的指标。它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缺失一环意味着整个逻辑层的崩塌,就像美国的世贸大厦一样,不是飞机撞塌的,是楼层支撑力消失导致层层之间重力叠加致使整栋大楼毁灭。

以三段论为例: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就构成一个逻辑链。

这份材料的逻辑链是怎样的呢?

我们先剖析材料的层次,就能看得很清楚。材料开头引述众所周知的俗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接着一转,把话题引到与“俗语”看法相反的“有人”的见解、评价上。然后,站在“有人”的角度,在破折号后对自己的见解进行具体补充申述,明确所指。材料最后换成评述者口气指出,“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则是针对前面这个比较另类(姑且这么说)的“有人”说的话,是一种再评价。

很明显,这份材料由三部分构成:俗话;“有人”的不同看法及其进一步申说;对“有人”看法的再评价。“俗话”没有任何问题,“有人”的话虽然比较另类,但通过解释,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大家也没有提出质疑。我们读后第一意识一般会是至多觉得“他(她)”比较有个性而已。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解读,材料末句才顺势有了紧接着的评价,即“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以上对材料文字内容和形式的简单分析,应该说是很合理的,实在看不出表述上有什么逻辑链问题。为什么有的老师、专家却认为逻辑割裂呢?笔者认为是他们犯了概念理解的错误。他们误把“个性”与“创新”“创新意识”看成是有交叉关系的同类概念了。换言之,在他们的观念里,“个性”与“创新”的关系就像“人”与“男人”的关系一样,是同类概念,有交叉关系。

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因为:

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

创新意识不同于创新,也不同于个性。我们不能把创新或创新意识带来的成功或成果与个性化交叉等同。

可见,它们之间毫无概念交叉或同质、同类关系。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它们是两个“事物”之间,即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请比较这个句子:他的这种做法,有时让人感动,有时则令人不知所措。

这个句子,表意清晰、完整,难道你要它后面的语词词性、概念都要统一、同类?

那么,混淆两个区别明显的不同概念,又是如何造成的呢?笔者分析推测,可能是,只凭感觉认为“个性”与“创新”似乎有某些联系,就把这两个不同概念的质的属性混同了。混同的根源,则在于它们所导致或关联的某些结果相同或相近,以致让人产生了相近联想和错觉。所以,也有老师就正确地指出,“它们俩根本不是同一个价值体系内的问题。”

下面,不妨就本材料的具体写作思路,往深处再谈一谈,也许更能看出前述质疑的错误。

我们不妨问一问,一谈“个性”,你马上要想到什么?是不是要马上想到“群体”,因为“个性”的价值或“彰显”,只有在“群体”中才会实现,在一个无群体存在的物理空间内,你还谈什么“个性”?由此判断,这必定是个体在群体中怎么去实现“无话则长”之意义的思路。

怎么实现其意义?群体“无话”的境况,当然是墨守常规或者习以为常之境况下的“无话”。这是个体在这种群体环境中如何体现自身个性价值的问题,是属于宽泛的道德与责任的问题。

一谈“创新意识”,你最先想到什么?恐怕这涉及到人的智慧问题。创造、创新的潜在机遇,就蕴含在别人麻木的“无话”的现实事物之中,是属于倡导要勇于否定和在否定中激发思维,进而有所发现的问题。

所以,个性彰显,对应着在群体中的个体,他如何体现自身的道德与责任的问题; 创新意识,对应着在常识认识中,个体如何能从中谋取智慧的问题。

延伸点讲,“无话则长”是本材料的关键点,本命题的核心和终极价值,是对应着不同的认知层面:道德、责任和智慧。

下面分析第二个质疑,即所谓的末句“语法”错误。

如前分析,这份材料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句群。句群,又叫句组,至少有两个句子。它是几个在意义和结构上有密切联系的各自独立的句子组成的言语交际单位,即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本材料的中心意思显然要落实在后面,前面的“俗语”只能看作是仅仅为了引出后面的中心意思,绝不是聚焦点,不必太在意。

根据句群理论可知,句群有多种和多重关系。句群的层次和内容关系基本和复句一致,句群也有一重句群、二重句群、多重句群之分;句群的内部也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目的、解说、解证等关系。

对照这个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它是由二重句群组成的。第一句就是一个句群,它与第二、第三个句群之间构成并列关系,而第二个句群内部,以及第三个句群对第二个句群之间,则都分别构成解说关系,即第二个句群里的破折号后面句子,是对前述比较另类的人的话的进一步申说解释。第三个句群,则显然是对第二个句群的解释。

进一步,从语感上来分析。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它总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从而有对语言感受自我矫正修复的功能。材料最前面的“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个句子表达的观点,已是一般常识和共性分析,我们绝不宜说它是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所以,隔得较远的末句里的“这”明显是指向后一个“有人”的说法。“这”具有唯一性,学生和一般读者都不会误读,考场反馈的信息也足以证明这点。我们不妨延伸一下,看看这个句子:“让敌人看着我们发抖吧”,它看似是杂糅病句,实际不是,因为在生活事理上,不存在“我们发抖,敌人看着”的情况陈述,道理大体一样。

质疑是无可厚非的,但质疑错例的出现,也给了我们多方面启示和警示,高考语文试题,毕竟是集各省市乃至全国的学科专家集体命制的产物,试题对学科独特内容的精彩呈现,如这个作文材料,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概念理解、精确辨别和事理分析能力,也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好好地领会和把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到真语文,教师评价才会准确客观。它还启示语文老师:我们自身全面扎实的专业修养,永远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运用中产生,永远在路上。

9.2013年江苏卷高考优秀作文选 篇九

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登

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合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评阅者按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体式,被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比较开放、灵活。十多年未采用这种题型,高中师生多有“陌生”之感。我省中语界,应重温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现将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概述如下:

提供给考生作文的“材料”,总是多义的。单义的“材料”,十分罕见。

所谓“材料”中“最主要的含义”,往往见仁见智,难以归一。今年的考题体现了这一点,故考生的视角和立意,只要与“材料”的人、事、情、理相关,在“材料”的固有范围之内,就予以认可。这则“蝴蝶与探险者”材料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美;大与小,互动,等等。在此前提下,重点考查考生的文章究竟写得好不好。

写得好的“给材料议论文”,不满足于“解说”材料,不用大同小异的几个事例来“例证”某一“含义”;而是深入“分析”,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多问几个“为什么”。须知,“材料”只是“起跑器”,凭借“起跑器”发力之后,就得走自己的路,层层深入或变换视角,努力阐明自己认定的“道理”,决不“以例代证”。这是目前高中作文教学必须严重关注的课题,要尽快扭转只会举例、不会说理的局面。

写得好的“给材料记叙文”,不要求与“材料”形似,只强调与“材料”神似。可以不提及材料、不点击材料;只要有“灵犀”与材料的某一含义相通,即可。考查的重点在于:机智的构思、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细节描写、清新的文采。最好联系考生自己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给人以亲近之感。一般说来,写记叙文容易避免公理、常识、大道理的生硬表述,容易写出“个性”,容易取得好成绩。这话讲了多年,但应者寥寥,今年再郑重申明一次!同行们皆知,议论文可以“批量生产”、“批量指导”,记叙文则篇篇是“个案”,必须过细地、个别地辅导和点拨。教记叙文更需要耐心和爱心。我省语文教师队伍具有这种耐心和爱心,一定能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锦上添花!

现公布数篇高考优秀作文,作为今后教与学的参考。为了启发“教研”,我们不再对每篇作文进行“点评”。

优秀作文

1.一叶知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可见无论是一沙一木,还是一叶一花,总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整个山洞的环境,迫使那些斑斓的大蝴蝶只能另寻栖所。

一叶零落,便知秋天将至。的确,注重细节需要有如“尘”的心思。这是一门洞察世事的学问,并非机械地观察记录,也不是四处探听偷窥,而是以一种至情至性的眼光来看待万物。这几位朋友,在进 1 洞前只有对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无对生命的尊重,因而他们贸然点燃蜡烛。如“尘”的心思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心灵探索,并不是高等生物对低等生物的征服。“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苏轼对于生命的大度。这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真男儿,心中也有这种如“尘”的时刻。不过,此情并不令人费解,倘若没有这等如“尘”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绵绵无绝的佳句?

心思如“尘”,不仅需要“怜蛾不点灯”的大度与包容,还需要我们有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当我们有了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时,才真正明白细节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力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看得更多,看得更远。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独具慧眼,从一花一叶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远得多的东西。懂得细节的人,往往能占尽先机。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先知性。同为凡人,为何他们会有这种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们触碰到时代的脉博和神经,从细节出发,观凡人之不能观,悟常人之不能悟。

细节,总是腐朽事物的报丧者、新鲜事物的召唤人。当宗法制度在第一个诸侯国被破坏时,当文字狱兴起、抓起第一个书生时,当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第一个民众时,当中国国门第一次被外国列强打开缝隙时,这些细小的迹象都预示着某种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见微知著,迎接变化,抓住机遇,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但凡心中怀有大爱又能关注细节的人,必能为时代所成就进而成就一个时代。

2.拒绝“平庸之恶”

大千世界,宇宙万物间都存在着细微却不容忽视的联系,轻牵一角,或许也会导致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效果。因此,每个看似无心的举动,都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西谚有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我们纷纷抱怨社会道德的滑坡时,当我们满怀怨气地仇视着各种不良行为时,是否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当之处,抑或我们有没有纵容助长过这类的“恶”呢?

美国作家阿法特曾提出一个概念:群氓。这个词,是指普通大众集体无意识地作恶却丝毫不觉愧疚。必然的,这种行为不仅使家国蒙受损失,更会麻痹人们的心灵,须知,此词在中国是颇为适用的。无论是高速公路上货车翻车引来成百农民哄抢柑橘,还是许多居民每人拿走一块砖致使雷峰塔的倒塌,抑或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中国式过马路”,无一不是“群氓”品行的体现。

似乎自古以来人们就有这样的印象:官是恶的、贪婪的,而民是善的、无辜的。这种想法,显然有点不全面。当个人被裹挟在群体之中时,他便会认为跟随众人所做之事无可非议,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作恶,这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事情!而“法不责众”的观念,更成了助长这种“平庸之恶”的借口。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如今的中国人民已不再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麻木看客。然而,一些人却日渐堕入一个更加荒诞的怪圈。所以,我们必须自省,分清善恶,坚持自我。光说不做是没有用的,口头上“感动中国”绝对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人。

当然,我们更应当看到希望的曙光。如今网络的发展,也使得正能量被广泛地传播;多少温暖感人的故事,为我们带来了黎明的脉息。随着越来越多人的觉悟,中国正向着文明大国之梦迈着坚定的步伐。

仅仅做到“勿以恶小而不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做到“勿以善小而为之”,中国社会的面貌才会有真正的改观。拒绝“平庸之恶”,养一身浩然正气,和整个国家一起走在追梦之路上,必能见到明日的灿烂朝阳。

3.一件小事

“拍死一只蜘蛛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别怕,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我紧紧地握着拳头,毫无底气地给自己打气。

近了,更近了。

那只蜘蛛不停地挪动着那几只可怕的腿,慢慢地向我逼近。我似乎能想象到它的眼睛里闪烁着怎样凌利的光芒,它晃动的触脚上一根根绒毛怎样摩擦,怎样从它的嘴里吐出一根长长的蛛丝然后将我包裹,2 一点一点地吞噬„„

我只要操起手边的任何一样东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只是蜘蛛拍死,可是我四肢僵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向我逼近,一步又一步地向我逼近。

此时,我只觉得无比悔恨。

我老早就看见这骇人的东西了。它停在我前面男生的肩上,我本想告诉他的,但我又想到这是高考,如果不告诉他,他被蜘蛛吓到,影响了发挥,岂不是给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吗?

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问题。

最终我为自己描绘的美好明天战胜了我的理智。我,选择了沉默。甚至带有几分幸灾乐祸。蜘蛛还在逼近。

这一刻,我感觉不到考场,也感觉不到周围的老师和考生,仿佛天地间只剩下我与这只蜘蛛。我感觉到由衷的恐惧,我想尖叫,嗓子却睹得我发慌,干得我发疼;我想狂跳,四脚却不接受大脑的指示;我想大声哭泣,可泪腺似乎停止了运作„„

刚刚下过雨,外面一阵阵土腥味恶心得让我想吐,这一切的一切简直像是恶梦。忽然,它一个翻身,竟然,掉下了桌子,监考老师从我身旁经过,一脚踩了过去。

我瞪大眼睛望着地上泥糊糊一般的尸体,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抬头,看见黑板上方挂着的时钟,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还什么都没有写。

看着干净的考卷,我欲哭无泪。如果我告诉了那个男生?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

可我什么也没说,它毁了我的人生!我的脑海一片空白,死死地盯着那只蜘蛛的尸体„„

4.不深不浅种荷花

犹记以前读川端康成的《雪国》,梦中都回荡着那和服女子的温润笑靥,便痴痴地到花市上买了株樱花来,也盼着一日如霞烟云可映着我家屋檐。

谁想不几日,那花竟死了。老农听着我的叙述,微微地笑:“樱花怎么能那么养呢?它有自己的种法。” 那一刻,我猛然间开悟,原来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惟有适合自己才可开出一片繁华,否则生且不易,又何来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

想来又有多少人沉迷于仿效他人的热潮,丢了自我?塞辛格《麦田上的守望者》风靡一时,大街上戴鸭舌帽穿风衣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歌德为慰藉自己的书出版,一时自杀又成为一种时尚。当时尚的潮流席卷于世,当喧哗与骚动潮水般涌来,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与自信,坚持自己,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蝶翼翩翩,这群精灵懂得避开烛光,不做那扑火的飞蛾,而去尽情享受自己的幽暗。我们为人处世亦该如此。古人诗云:“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便深谙为人之道。何处种菱何处种稻与如何摆放我们的心灵原本是一个道理。大时代的喧哗与骚动原本与你无干,你只养一池心莲,自守一树清凉,便自得其所,岂不快哉?

人生如雪中观鹤,有清净,亦有混杂。前者心思明亮,不掺一丝杂质,如弘一大师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天地间便盈满了纯净。后者则有污浊有沼气。人活于世,不求随波逐流,便如一朵墨梅,可静静绽放于生命的绢帛。

再想古代士子熬得十年寒窗,只求一举成名天下知,竟是痴了。生不用封万户侯,只求如徐霞客,遍览名山大川,一仆一驴,一笔一绢,任他世事烦扰,我自有天枕地床;更无需黄袍加身,便如蒲松龄“老于世情乃得巧,昧于世情则得拙”,他秉持一拙所自安的生命准则,在野狐鬼妖间荷有一颗天籁自鸣、童真满掬的心灵,给无数士子以“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想象。

天籁自鸣,不择好音。为人处世,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即使荆棘满生,亦可步步生莲,脚下生风。“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也痴了,且让那花睡去,明朝醒来,又可开得一片春天。

5.寻

有这样一段故事,说几个人在一个山洞中发现了许多大蝴蝶,即使他们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它们,却还是因为几支蜡烛坏了事。

这事,肯定没有发生在某些智慧的中国人眼前。

要是碰上他们,简单了去了:叫上一票人,把那些大扑腾蛾子全泡进福尔马林,一百年这颜色都不会掉;再给它粘回墙上,嗬,那叫一个壮观。啥?不像活的?简单,装俩风机,吹扑腾起来不就完事了么!

洞外边搞上个售票点,再打上几个广告:“××山蝴蝶洞”。这一年,光卖盒饭就得有好几百万的赚头了吧?

遇上个有心的老板,直接造成个“蝶界”或者“蝴蝶主题公园”,也不是什么难事。我当然没有在说笑,这码事在咱们周围并非少见。“××故居”,已然遍布全国。某市更以保护文化遗产为由,将杜甫的故居拆掉,又在郊外重建了。这杜甫的故居是真是假暂且不论,但怎么总让人觉得跟做标本似的,还能叫“故居”吗?

不知哪位仁兄说过,“美丽的东西总是脆弱的”,再怎么保护总会有消失的一天。

罗马人明显比咱们看得开,那些古时的遗迹,就在城内:柱子倒了,没有人去扶;杂草丛生,也没有人清理。

国内去的游客,纷纷觉得罗马政府不重视全人类的遗产。而在罗马人看来,这些遗迹本身就不应该过多干预,它所见证的是时代也是岁月,过多的干预只会加速它的死亡。

对比罗马政府的举措,再想想我们的“维修性拆除”,是不是过于做作了?

无论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都如同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我们越是想要“保护”她们,她们就越会远离。

如今她们已经被驱赶到了山洞的深处,难道我们还应当燃起一大把蜡烛,再去寻找? 啊啊,还是让她们融化在历史里,静静地美下去吧„„

6.想让你陪我到地老天荒

念你,亿万年的时光,沧海桑田仍不改的胸膛;恋你,孕育万物,春生夏长的生命华章;爱你,春日之雨,夏日之阳,秋日之辉煌,冬日之白雪纷扬。可为何你眼角的泪光,煞灭了我的歌唱? 梦中的你挥舞着美丽的翅膀,飞向你所认为的天堂,然而小小的蜡烛却扑灭了你所有的希望。

你一改沉静从容的作风,撕破了你所认为的我的伪装。一切都是那么刻骨铭心:林立的大厦高楼直指蓝天白云,热浪滚滚的黑烟让人窒息,小河深处竟也藏着污浊的排放管道,每天都有一种动物作告别世界的哀唱,它们的血肉被频频地摆在餐桌之上„„

你说停留在表面的歌唱就是伪装,你要撕破它,以便让后人知道,我们的祖先对待你是多么善良;你说许诺友爱却有利益当前的行为不可原谅,你说我欠你的保护,你要一笔一笔要求补偿。于是,我看到了你的愤怒和泪光。

当漫天的黄沙肆虐在最繁华的都市;当海上狂飙移驾最有发展潜力的汪洋;当暴风骤雨淹没了最美丽的故乡„„我被你的“反击”搞得头晕脑涨。

于是,我开始回想,回想曾弄舟于附近的河上,回想曾听着蝉鸣数着萤光,回想我曾许下过的地老天荒。

我知道,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能换回一句“没关系”。况且我知道我们的行为已不能用忏悔来丈量。我会努力地让你看到我内心的恻隐在发光,我会努力地让你明白我的每句赞美都不是伪装,正在努力地进行补偿。

你看!明丽的山间有了轻快的小溪流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儿的芬芳,鸟儿们在枝头悠然地歌唱,濒危的小动物的幼崽也有了对生的期望,城市中多了几纷绿意,河流下的排污管道正逐渐消亡。

我依旧可以看见你的怀疑与不安,你的愤怒与彷徨。但,请你相信,我不会再让你逃避——我亲爱的大自然,我赖以生存的家乡。

依旧是在梦中,依旧是美丽的翅膀,你朝我飞来,不再躲避,不再退到深处,我坐在你的背上,一 4 起飞向天堂。

宇宙洪荒,生命的画卷无限延长,我想我会携起你的手,一直走到时间的尽头,在这画卷上留下令人钦羡的痕记——人与自然相伴到地老天荒![阅卷附注]此文全篇押韵。

7.静静呵护一朵花开

安东尼在他的绘本中说:“我们讨厌一朵花时,把她摘下来,喜欢一朵花时,也把她摘下来。”这寥寥数语,竟引人在宁静遐思中悄然顿悟。

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惊扰了那份我们眼中最为珍视的美?

不去打扰的欣赏才是真正出于心底的珍视,不为了嗅一朵花的香而去采撷整朵蓓蕾的芬芳,不为了欣赏蝴蝶美的姿态而去喧扰那一份静谧与安然,这才是真正欣赏者的姿态:安静,不出声,不触碰,伫足于局外,只愿用远远的目光爱抚,甚至只是在心底悄然遐想。

张晓风曾在散文中记载过:路过一位友人家,拜访闲聊之余却瞥见一株静默于房屋一隅的昙花,她默然倔强地抖开一身铁树般浓郁厚重的绿色。问起友人才知道这是一株漂洋过海而来的品种,倔强地遵守着出生地的时差,只肯在白天绽放,无论友人用尽何种方法,她始终不肯再绽开那璞玉般洁白通透的花蕾。张晓风在敬重这株倔强花朵的同时却又深深惋惜她的命运。无论是多少呵护与栽培,多少盛赞她绽放容颜端庄清丽的溢美之词,都无法滋润她那离开初生土壤的倔强根系,都无法使她再绽放最原始最本初的美丽。

让美丽回到她最初的环境中去,去肆意盛开属于她的光彩,别让你的欣赏,影响了她的绽放。

闲暇时读书,最爱川端康成那一句:“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那是怎样一种温柔而虔诚的心态啊。一位老人,借着微熹晨光,披衣而坐,默默于窗扉间凝神细窥睡眠中的花朵,毫不打扰,没有上前采撷,也未用一卷胶片记录花朵浅眠的模样。他愿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呵护那一方自然的美的盛开,这更是一种尊重,无言,却浸透在凌晨清浅的天光里,提醒我们,自然界中一花一草,一虫一鸟,皆是倔强而美好的生灵,怀着尊重与珍视,去欣赏,去“迁就”她们,才能领略到最自然,最美的感动。

蝴蝶在黑暗中的栖息是静谧的,莫用蜡烛的光去打扰她们。花朵的绽放是自然的、宁静的,莫用照相机的闪光惊扰她们。我多想告诉每一个脚步匆匆的看花人,轻一点,慢一点,远远看着就好,别让你的影子,挡住了哪一片花瓣的阳光。

8.行礼,为了远方的美

不要走得太近,惊走了沉眠的美。

美丽的生物是自然的精灵,它们有灵慧,会选择自己的栖居之所。幽兰必绽于空谷,其香才悠远幽邃;最美的蝶必栖于幽暗的洞穴,其美才神秘而惊艳。生长于僻远之处,才有出尘的气质,也许深山千万年的岑寂让时空保持了一份古朴,给予它们明净与灵动。

然而很多人是不懂得美的,甚至出于爱美之心摧残了它。不必说蝴蝶被制成标本而枯萎,鸟鸣在笼中喑哑,就是一些心怀善念的人,也会在无意中酿成悲剧。林清玄的《放生鸟》里,鸟与龟被一捕再捕,一只龟的甲壳上刻满了放生者的名字。仿佛一个悖论,爱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反复伤害的轮回?只因走得太近,抓得太紧,不懂得保持一段距离。

纯净的美总在远离尘世的僻远之地,譬如青藏高原上起伏的雪峰,与高远的天宇相厮磨。“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其实自然已在沉默中说得清清楚楚:有人之处就有喧嚣,有污浊,有说不清的变数,所以,好山好水都躲得远了,就像高傲的隐居者,不欢迎人们打扰。可人们终究没有读懂。即使读懂了,恐怕我们也不会停下脚步。我们抑不下对世界的好奇,也压不下征服荒野的欲望。

即使如此,我们仍应懂得适度地保持距离,保持对美的尊重。

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我发现海棠花未眠。”那黎明的薄雾里摇曳的花枝,脉脉地昭示着,告诉我们,不要走近,否则梦就破了。

朱成玉说“见到美,请行个礼”,行礼即是尊重,留有尊重,或许我们还不至惊走全部的美。

在洞中探险的几人,看见山壁上的蝴蝶,于是放轻了脚步。当我们看见蝴蝶远去,定不能再追,应当熄灭蜡烛,默默退出,那退出的脚步和熄灭的蜡烛,是对美的行礼。

作为无数爱美之人的一员,我曾深深惊诧于美的脆弱,也曾因无心之失,怅恨于美的远去。我渐渐明白,追寻美的最佳姿势,不是窥视和攫取,而是敬礼。古人言“亲而不狎”,诚不欺我。

所以我小心翼翼,唯恐惊走潜藏的美。我希望,遥隔黎明的薄雾微微鞠躬,只为一处令人感动的美。(源自《扬子晚报》)

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

01.莫惊扰,让生命安宁

人们点燃蜡烛,怀着对自然、对生命的虔诚放轻脚步,唯恐惊扰蝴蝶,却实则造成对这些美丽精灵的惊吓。

殊不知,我们一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影响了生命的安宁,惊扰了生命的平静。不打扰,不涉足,让生命处于其最自然的环境,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尊重生命,莫要惊扰,万事万物都有其舒心的环境。星野道夫跋涉在自然之中,从涅瓦湖畔,到撒哈拉,到北极,他用摄像机捕捉自然最灵动的生命。他从不惊扰生命的安宁:不走近天鹅,不在麻雀窝中安装微型摄像头,永远穿着与自然颜色相调的衣服,静默地伫立、取景。他拍的相片总是那样和谐与安详。大师对自然有最深的爱,对生命有最深刻的理解,所以不惊扰,不忍心破坏那固有的安宁。

相比当下,许多野生动物园以保护动物的之名将其圈养,自然保护区的熊猫被置于游客的闪光灯下,看似是保护,其实是对这些生物的环境、安宁的破坏。

我们总怀着一颗善心,去做一些实际上破坏生命安宁的事,看似微不足道、不会有影响,有时却是对生命最深的伤害。

对自然如此,对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我想起柴静的《看见》。她去采访艾滋村的儿童,那些孩子们见到摄像头都躲得远远的,见到城里人总是流露出惊恐的神情。正如柴静所说:“闪光灯伤害了他们,我们的怜悯伤害了他们。”是的,这些生命需要的是让他们舒适的环境,是安稳的生存,是我们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

我们可以关爱,却不要涉足;给他们安宁,给他们内心的静与理解,这才是对生命最深沉的尊重。莫惊扰,让生命安宁。林清玄说:“我一直以为当时最缺的,一为从容,二为有情。”

对待生命,我们要从容,不惊扰,不惊吓。对待生命,我们要理解,要有情。真正有了爱,才会懂得尊重生命,让生命安宁。

下一次去山洞,莫点蜡烛吧,让生命得以安宁。万物自在,和谐相依。

莫惊扰生命,让其安宁、恬静。

02.放下纱幔

不是所有的美丽都爱慕世人的青眼。有的美丽杜绝尘世,纱幔覆面。对待这种美丽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纱幔,不要惊扰他们。

古书中提及的田野山村,风景秀丽,绿水环绕。有的村落乐意与外人接触,自我发展,最终成为集市都邑。有的却对外人的欣赏抱着无所谓,甚至躲避的态度,如同材料中的蝴蝶躲避蜡烛,桃花源躲避武陵渔人的二次造访。可见,不是所有的美丽都爱慕世人的青眼。

我非桃源中人,但桃源中人的心境却可想见一二。桃园之美不仅在其风光美,还在其宁静生活之美、善良人性之美。远离了外界的乱世纷争、苛捐杂税,桃源人平静安然地度过了数百年。外界初见桃园,或许会抱着欣赏珍惜的态度,然而谁能保证外界带入的光明希望的火种,不会再宁静安谧的土地上燃起贪婪、战争的野火呢?欲望伴随着对美丽的窥视而来,没有谁能控制。哪里有欲望,哪里就会有攫取和破坏,历史上血淋淋的教训,我们领受得不少了。

退一步说,即使外界对绝尘之美的干扰没有我们预料的那么大,美丽本身就真的那么在乎世人的欣 6 赏?卡夫卡的文学成就举世公认,他生前却不为人知。不是才韪凉于世,而是他根本没有借文名显赫的欲望。在死前他还曾嘱托遗产执行人焚毁其书稿,其态度可见一斑。故而,我们为自己四处找寻美丽所编造的借口——所谓“美丽等待我们发现”,并不总能成立。

谁说千里马需要伯乐?《马说》不过是韩愈为求统治者关注人才的一家之言而已。真正的千里马不愿伏于槽枥间,也不见得就愿意供人驱使、日行千里。为千里马考虑,最好的方法是放归自然。野马来自山间,饮风餐露,本来就不该受束缚。人为的驯化,从马的角度考虑,是对原始自然的奔放美的束缚、惊扰。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人们四处开发旅游胜地,造成土地荒漠化、河流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所谓赏人间胜景,不过是对自然的窃取。自然风景如若同蝴蝶一般有灵,应当也会躲到世界深处去吧。

绝尘之美不应受惊扰。若无意间见其美貌,明智者应放下纱幔,让这份美丽安然静处。

03.守之本,达之谐

壁有明烛,彩蝶不栖。

探险者们本无心惊扰,却因随意之举,将蝴蝶迫入山洞深处。缘何?

万事万物都有其固有状态,是谓之本色。自然经累世更迭,如一远古贤者,修身行吟至今,道已有成。一种经岁月积淀的状态会构成一种稳定,一种经时间拷问的秩序会成就一种和谐。而人为的介入与改变,会打破这样一种平衡。洞壁几烛且让彩蝶不能安栖,更遑论三峡大坝之类的浩大工程。黄河已成地上悬河,洞庭万顷碧波亦成往事。曾经的山水明镜,而今不过一句笑谈。

本色已破,何美之有?只是人类似乎忘了,自己也同样是自然秩序中的一环。地震台风仍频,PM 2.5超标,空洞的大气,燥热的地球„„这是人类不安于本分,不守护自然本色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然而,千百年前的地球,亦是有泊船渔歌,山鸟乐人的美景的。又是什么,使当今的人们,只在钢筋混凝土的巨兽中,看着账头不断增长的数字就能心满意足?

究其根本,人类在打破自然本色之前,早已失却了心的本色。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心的固有状态,心的本色。

善,不仅是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更是与己为善。别让欲望遮蔽了双眼,别让物质拖累了梦想,别让利益埋没了本心。

现代人多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而放弃了对伟大精神的崇敬和追逐,忘记了对本色的维持。余秋雨出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时,黄佐临先生叹了句“可惜”。秋雨懂得,校长已近“政界”,一个文人若是接近了外物的繁杂,便再难回归本色,回归文化的本位与生命的真实。故他只是整顿了“文革”以来的不良风气,在强调以本色育人后辞职从文。守护本色,是此间的抛却,更是秋雨在任期间的一系列举措,教会更多人坚守本色而不随波逐流。

守本者当如是。守得本色不变化,更能入世以本色救世。人们需要的正是守住本心的教育,使精神丰满,才有更为自觉的意识与认知,去守护自然的本色,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不变应万变,正是守本的智慧。守之本,达之谐。

04.不可惊扰的寂静

学术的寂静,犹如天山雪莲,不可惊扰。

小小的却不切实际的言论犹如那小小的蜡烛,会激起一场巨大的舆论,让本来单纯、潜心学问的学者犹如受惊的蝴蝶,失去了心灵的净土。

纵观当今学术界,有多少学者被各种“门”缠身? 先有阎崇年被掌掴,后又陷入“悬赏门”。再后来“季羡林遗产门”引起一片哗然。余秋雨、于丹、易中天等一批从《百家讲坛》走向大众的学者遭遇非议„„

这些学者从书斋中走出,走向媒体,走向大众,现身各种讲坛,到处“走穴”,一年出多部畅销书,遭来羡慕嫉妒也是必然。

原因首先是学者们自身不懂得守住内心的寂寞与清净。面对媒体的追捧,他们没有能稀释掉那些浮名,一人夸之,万人从之,接受下与他们学术涵养不符的名誉,失去了寂静,从高位摔下也是必然。

然而,作为大众一员的我们,作为传播信息的中坚力量,慎于言,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普及的微博成了公民发表言论的又一平台,“微博骂战”也愈演愈烈。我们是否想过,传播那些不切实际的言论时,身为文化名人的学者们会遭遇怎样的惊扰与伤害?

我们自以为转载批评是对正义的呼唤,然而不明实情的我们却实在是被那些舆论制造者所利用,一次一次去惊扰学术的寂静,将学者的私生活公布于众,让学者无法潜心学问。你看那些书里,有多少雷同之语?

不懂得正确评判言论的正确性,不懂得给学者一片寂静的土壤,就正应了泰戈尔的那句话:“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

复旦秦绍德“寂寞出学问”的呐喊是对学者坚守自身心灵净土的呼喊,亦是对公众给学者一片寂静天堂的呼喊。

总有一些大师习惯于寂静。

与当代文化名人们相比,季羡林老先生的三拒头衔是一种睿智,不问世俗尘埃,清净红尘美好。《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成名之后过了半辈子的隐居生活,他逃离成人世界,逃离喧嚣,或许只是为了守住自己内心的净土。书中的那段话是多么适合作他的墓志铭:“我整天就干着这种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总有一些人在慎言慎行。

白岩松等微博名人正用尽全力地引领微博走向正义,走向公正,走向单纯。诚愿有更多的学者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诚愿更多的公民慎于言论。

还学术一片寂静安然,会有更多的大师在静默中生长,迸发出遒劲的学术张力。那天山上的雪莲啊,寂静中,是如此优美动人。

05.热爱自然,留有尊重空间

简嫃说:“人来到这个星球上,不过是一场美丽的寄居。”我们与这世间的万千生灵,在这苍茫浩瀚的宇宙之中,不过皆为沧海一粟,全无高下之分。

人与世间性灵既皆为独立个体,便当互敬互畏,留有尊重、自由呼吸的空间。生灵是多么纤弱敏感呵,纵使人类屏住呼吸,放轻脚步,但那些小小的蜡烛所携带来的人的气息,终究是令那些美丽的蝴蝶悄悄飞走了。

席慕容曾在书中写到,一次与友人漫步冬林,却在进林之前被友人叮嘱要轻声细语,万不可惊扰了那些酣睡的冬树。林中之树静静伫立,寂静,安然,腰间围裹着粗绳制成的“冬衣”,在这和煦的冬日暖阳普照之下,恰似恬然而睡。而林中工人皆是一副敛声屏气的谨慎模样,唯恐惊扰了它们。席慕容对此颇有感触。她说,人与自然的互敬互重,是最和谐美丽的图景。

真正的热爱,不应以企图占有、掌控甚至改变为表现形式。真正的热爱,是怀有一颗谦卑、平等的敬畏之心,任那些自在之物,可以坦荡荡背负天地、面朝青云、自由呼吸,在和煦的阳光之下尽态极妍。

一位建筑学家在谈及古建筑的保护时曾说:“最好的保护方式,不是糟蹋改变它,也不是修治供奉它,而是自在坦荡地以其本色伫立在那儿。”我想,这对于我们敬畏、保护自然亦是适用的。

所谓的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已然导致了种种毁林开荒的结果,而那些企图以“人类智慧”所行的保护自然之法,亦是不可取。真正的敬畏保护,便是不以一己之私妄图改变什么,任其自在而处,翩翩起舞,岂不最好?

或许我们也应学梭罗一般,自在坦荡,与我们的瓦尔登湖比邻而居,日出而行,日落而归,看着天边云卷云舒,而非将我们的意志强加于自然,非得那湾湖水如自来水一般洁净无瑕才罢休。这种控制,是一种不尊重,违背了我们人世间行走的目的。

留有尊重的空间,是平等、博大之心的体现,亦是真正的热爱。莫让那些美丽的蝴蝶远飞。退一步,世界海阔天空,和谐动人„„

06.吹灭那支蜡烛

人们从不停止对美的追求,有的人尽其一生追逐着美,渴望成为历史性一刻的唯一见证者,他们得 8 到了掌声和鲜花,但是当美暴露在灯光之下时,它便不再是美了。

正是这样的刻意追寻让美无处躲避。山洞中的探险家在蝴蝶看来是入侵者,他们点亮了这个洞穴,“肆无忌惮”地欣赏着他们眼中的美,却不知道他们忽视的细小动作对于蝴蝶来说是怎样的伤害。它们别无选择,只有退让、退让„„而最终必会无处可退,那该是怎样的悲哀。

俗话说,爱,便是成全。爱一个人,便是要看着他幸福,哪怕陪在他身边的人不是你。我们作为美的爱慕者,或许也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这才是真的爱。然而观诸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美的追捧已达到了一个制高点,“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泛滥成灾,而各大媒体也恨不得将这些人的所有都呈现在大众面前。还记得一个女孩帮一位流浪汉撑伞的画面感动了无数的网友,这本身是一件治愈人心灵的美事,但图片传开后,女孩的生活被打乱了。各大新闻平台的记者争相去采访,殊不知这对于女孩是多大的困扰。她只能不停地躲避,她会累会倦,可能日后她只敢将慈善藏在心中了吧。不得不说,这是对美的一种无形的伤害。

其实人们对于美的渴求或许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现实的失望,所以一旦有美被挖掘出来,便会蜂拥而至。但是仔细想来,那些拥有“美”的人只是做了他们该做的。他们没有成为无情的旁观者,而是伸出了手给予了别人关爱与力量,人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而我们又在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我想,真正需要反思与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明白值得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我们是谁。重新拾起自己被遗忘的灵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丰满起来、美丽起来吧!由心到身,由内而外。

吹灭那支蜡烛,点亮心中的灯火,蝴蝶会飞出洞穴与你相伴,世界会因你而精彩。

上一篇:人生自助餐高一作文下一篇:玩游戏棒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