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精选8篇)
1.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篇一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底蕴五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思想宣传范文】一
xxxx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为深入学习“四个讲清楚”的深刻,深入贯彻xxxx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本刊自今日起特开设《四个讲清楚》专栏,重点围绕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统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主题刊发系列理论文章。
从文化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历史选择,集中体现着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作为民族性的规定,“中国特色”内在地蕴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传统的塑造和建构。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土壤,既是广义的文化本身,又浓缩并表征着狭义的文化因子。作为时代性的规定,“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一个东方大国实现的“实践能力的明证”。世界上并不存在抽象的社会主义,任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都离不开同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土壤和文化传统及其所决定的历史背景的内在结合。
壹
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今天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其中内蕴的一以贯之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885年4月,恩格斯在给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的信中曾说过:“在我看来,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他强调指出:“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这些条件。”一个国家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也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倘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足够的了解或者不尊重,就不可能从实践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应用。而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又折射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深邃背景。1887年1月,恩格斯在致美国社会主义者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中又写道:“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指马克思主义学说——引者注)硬灌输给美国人,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所谓“亲身的经验”,同样离不开经验者被历史的存在所建构着的解释学意义上的“前见”。作为此在性的存在,经验者总是遗传并分享了他所属的那个传统的文化,从而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们在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去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不能不渗透着文化的变量,这个变量对于这种实践来说,无疑具有本质的意义。
贰
中国之所以选择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其特定的历史语境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条件包括文化条件成功融合的历史结果。
随着人类普遍交往的日益拓展和深化,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得以实现。“世界历史”的崛起,意味着考量中国社会演变的前途和命运,不能再囿于中国本身,必须着眼于“世界历史”这一宏大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意味着西方对东方的征服及其所造成的不对等,同时也表明中国已被纳入“世界历史”范畴,构成其内在的有机部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演进,其方向和路径开始作为“世界历史”现象而被规定。如此一来,中国与世界之间实际的相互改变,就成为“世界历史”本身的重要建构。这一特定历史情境,决定了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意识到了“世界历史”的意义,从而自觉地具有了一种全球史观的眼光。例如毛泽东、蔡和森、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等,都强调中国革命的实质和前途需要置于整个世界的坐标中加以讨论。蔡和森指出:“劳动解放绝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乃是一个世界的社会问题,马克思社会主义乃是国际的社会主义,我们绝不要带地域的民族的色彩。中国的阶级战争,就是国际的阶级战争。”1920xx年6月7日出版的《共产党》杂志在《共产党在中国的使命》一文中指出:“现代的经济变动是世界的,不是国别的了,大家不要妄信经济组织及状况幼稚的国家仍然应采用资本制度,同一起首创造,不必再走人家已经走过的错路了,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在中国经济的使命。”东方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才是可能的。
叁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一开始是被作为“大同理想”来认知的。这固然是跨文化翻译的最初阶段所难以避免的“格义”,但也的确反映出两者间的相通和一致。儒家的大同理想,构成社会主义思潮得以在中国传播的深厚而适宜的文化土壤。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社会主义,其社会理想同中国古代儒家的理想社会之间具有某种兼容的性质。也正因此,社会主义才能够在中国的先知先觉者中深入人心。
从文化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特有的亲和性。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成为中国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的深邃文化背景和重要文化尺度。梁启超当年就认为,“孔子讲的‘均无贫和无寡’,孟子讲的‘恒产恒心’,就是这主义(指社会主义——引者注)最精要的论据”。孙中山也是把“社会主义”称之为“大同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蔡元培在为李季翻译的英人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所作序言中,一上来就把社会主义学说同中国儒家的社会理想作类比,认为“我们中国本有一种社会主义学说”,并从孔子、孟子和《礼记·礼运》里找出相似的段落加以证明。
随着“西学东渐”,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纷纷传入中国,并在思想舞台上竞相上演,诸如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等,但历史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因为只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才最具有可实践性,能够契合并满足中国社会得以拯救和中国文化得以革故鼎新的紧迫需要。中国后来的实际发展和历史演变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确在中国这块土壤上获得了“实践能力的明证”。
肆
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道德感召力始终构成革命者持久战斗力的文化根基。牺牲和奉献精神、坚韧而顽强的意志力、革命者的虔诚信念、人民群众的道德觉悟……这一切都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中国革命艰苦卓绝,其历时之久、范围之大,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场宏大的革命运动相比都毫不逊色,堪称历史的奇迹。用美国记者斯诺的话说,正是“绝对的信念”才能够产生出“大无畏的气概”。以史诗般的长征为例,就像毛泽东1936年在同斯诺谈话中所总结的那样:“红军的胜利行军,以及它的胜利到达甘陕并保持自己的有生力量,首先是由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其次是由于苏维埃人民的骨干的伟大的才能、勇气、决心以及几乎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热情。……它之所以不可战胜和必然取得最后胜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决心。”
强调德性的力量,这既是中国特色,也是在中国大地上成就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优势和可靠保障之所在。而这一价值取向,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中国文化得以绵绵不绝地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思想宣传范文】二
内容提要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唯有更加坚定理想、涵养道德、砥砺品性、奋发有为,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遏制不良学风和学术腐败,就应建立健全惩戒监督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标准,推动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具备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的精神风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奉献精神和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敬畏精神,才能成就学术人生,担当历史重任。
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xxxx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xxxx强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xxxx的重要讲话,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对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期待和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心系家国天下,身传道德文章”。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命运、思索民族未来、忧虑人民疾苦,用鲜血和生命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为推动改革开放从全面探索到全面推进再到全面深化建言献策,贡献智慧与力量。
党的xx大以来,在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在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更是前所未有的事业,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着清醒的战略研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行百里者半九十”,告诫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大国兴衰的历史告诉我们,新兴国家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这个时候就到达了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此后将是兴衰成败的关键阶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抉择期,历史将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唯有更加坚定理想、涵养道德、砥砺品性、奋发有为,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形成和维护哲学社会科学优良学术风气和学术生态
“欲事立,须是心立”。学风是学者内心价值追求的外在表现。xxxx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浮躁的社会风气逐渐影响科研学风,学术不端行为有所滋长。这使得学术的道义价值被淡化、弱化,直接导致了学术的泡沫化、空洞化、私利化,也颠覆了公众对学术净土的认识,破坏了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心的群体形象。
不良学风和学术腐败关乎整个学界的伦理。如果对其漠视不管,不仅是对学术规范的践踏,更是对良好学术生态的破坏,严重者更会形成逆向选择、逆向淘汰。xxxx指出:“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健全惩戒监督机制,对于败坏学术风气、损害学术发展的行为严惩不贷。此外,我们还应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标准,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发挥好学术评价对学术研究的引导作用,推动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具备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品格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具备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的精神风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奉献精神和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敬畏精神,以德促行、以行促知,才能成就学术人生,担当历史重任。
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精神。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情怀,自古备受知识分子推崇。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要始终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把学术研究融入我国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而行,在为时代书写、为人民做学问中成就“大我”。有的人以学术研究的“个体性”为名,否认学术研究的“公共性”,否认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说到底就是没有摆正“大局”与“小局”,“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曾说:“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一切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只有个人的“小道理”服从了国家社会的“大道理”,才能使知识分子深邃的学识素养,在维护国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中体现价值和魅力。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告诫我们,君子处世,应该像天那样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健气势,顽强奋斗、永不停止。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xxxx多次强调要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并明确提出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这就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素养和强大理论思维,进行深刻分析,得出深刻结论。在激流勇进的伟大时代,脱离社会、脱离实践、脱离人民的知识分子,终将被时代、被历史、被人民所抛弃。
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的精神风骨。“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懈追求,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出“载道”“弘道”甚至“殉道”的精神风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那时,哲学社会科学界发起并多次召开全国性理论和实践问题讨论会。此后,在涉及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等重大改革问题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进行了认真调研、充分论证、深入研究,为坚持正确改革方向贡献了智慧力量。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旁观者、评判者,而是要做行动者、建构者,要在回答时代问题中为党和人民坚守正道、追求真理。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奉献精神。追求真理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唯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者,才能超越现实利益羁绊,实现“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跃迁,获得真学问、大学问。范文澜在华北大学时就提倡“二冷”,即“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他在延安接受毛泽东同志交办的编写《中国通史简编》任务后,全力以赴投入材料和理论准备工作,从中国几千年来浩若烟海的史书中汇集资料、全面研究。这位近乎失明的学者,在窑洞油灯下,经过一年半辛苦耕耘,最终完成了这部60万字、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xxxx曾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等。这无不与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学风有关。社会发展越快,需要研究的问题越多,就越需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良学风,就越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严谨治学态度,就越需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唯此,才有可能推出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学术精品。
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敬畏精神。康德说过:“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修身的根本。强烈的规则意识和是非观念,是生发敬畏之心的重要力量。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着特殊的道德责任和学术责任。xxxx曾引用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强调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用固守是非观念、坚守社会良知,来回应社会的道德期待。具体到学术研究领域,就是要心有所戒、行有所止,严格遵守学术研究规范,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学术腐败,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学术界崇德向善、追求真理、积极创新的学术品格和道德精神。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历史镜鉴的启迪,需要人文力量的推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守道德理想,共担历史使命,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
【思想宣传范文】三
xxxx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争当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改革实践中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他强调,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时代风采与精神风貌。回眸改革开放40年实践,揆诸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引领时代潮流的精神动力,并厚植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色。
思想解放是改革创新精神的逻辑前提。正是在思想解放的精神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恢复并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xxxx强调:“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结束不久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我们无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来提升理论供给能力,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须臾离不开解放思想,也片刻离不开改革创新。脱离思想解放,势必会弱化新时代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思想基础;忽视改革创新,势必会丧失新时代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生机活力。当前,我们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旗帜,首要任务仍是要以思想解放为先决条件,在理论创新和理论运用上有所突破,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人民立场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价值取向。我们党在促改革、谋创新的过程中,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将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贯穿到治国理政活动的各个领域,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的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的改革就防范什么、纠正什么。40年来,我们党既时刻紧扣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蛋糕”做大,又不曾忘却初心使命,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和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把“蛋糕”分好,造就了人类发展史和减贫史上的奇迹。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这一矛盾转化对全社会培育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从而更好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开拓进取是改革创新精神的精髓要义。改革创新所展示的是求新求变、向前向上的精神状态,它不仅要求人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而且要求人们能够以求真的执着、务实的行动在社会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作为。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坚决破除阻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切思想羁绊、体制障碍和利益藩篱,成功闯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xxxx强调:“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开拓进取是确保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和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密码。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要想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和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除了时刻保持敢想的闯劲、敢试的拼劲、敢干的韧劲,始终推进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引领下的实践创新,以开拓进取精神宣示改革再出发、创新再加速,别无他途。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想抓住发展机遇,应对时代挑战,就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进一步锤炼开拓进取的品质和意志,进一步强化开拓精神和进取意识,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制度完善是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保障。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实质上看,中国的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当代中国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巨大进步。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制度自信与改革创新的有机统一,既以制度完善为目标,有效避免根本问题上战略性、颠覆性错误的发生;又以改革创新为导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不停滞、永不僵化。尤其是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党内外、国内外客观实际变化,加大对现有制度改革创新力度,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社会治理体制、司法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和国家机构等方面改革,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且还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向新的高度。xxxx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应当看到,目前我们在某些具体的体制机制方面仍存有不足之处和亟待改进的地方,而这些体制机制问题,需要在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制度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为新时代改革创新提供重要保障。
【思想宣传范文】四
内容提要: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必须以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具体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辩证思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日前,xx同志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回顾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可以发现,每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到重大历史关头,都伴随着重要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突破。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改革发展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时代改革开放难题,必须以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科学思想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论。它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不回避问题,不回避矛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正是从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始的。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xx大以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推进,都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也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针对过去一个时期党内存在的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提出并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够高等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
深入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xx同志从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科学论断,牢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特点。从生产力角度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商品的生产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转化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具体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例如,一方面,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从人民需求看,经过40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把生产力发展新特点与人民生活需要变化联系起来看,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是基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把握,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只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反对把人当作抽象的人的观点,主张从“现实的人”开始考察人类历史。xx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他还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系列顶层设计和一项项改革措施无不折射出大写的“人民”二字。我们党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里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还应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诠释了发展的价值观、根本立场等基本问题,回答了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从发展质量的角度提出的,它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层次需求,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需求等,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的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强调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xx同志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粮食不足、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异常、人口膨胀、贫穷、疾病流行、经济危机等诸多全球性难题层出不穷,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一系统性哲学思维提出关于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新理念。它超越了相互敌对的霸权思维和零和思维,深受国际社会认同。20xx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载入安理会决议;3月23日,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为我国扩大开放提供了新指引、新视野。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推动世界各国和平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以辩证思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唯物辩证法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xx同志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改革的认识,迫切需要运用辩证法思维处理好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全面”和“深化”已赋予新时代改革更加丰富的,即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必须善于运用辩证思维,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然会有更大发展,为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提供方法论指引。
【思想宣传范文】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百年的历史进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社会革命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的突破深化造就中国社会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国社会革命伟大实践的变革成就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实现历史飞跃。已经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如此,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同样是如此。40年来,马克思主义再一次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中国也不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出的伟大实践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是以实践为鲜明指向。正像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的:“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对了立场、观点、方法,就会结出实践的硕果。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实践硕果。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社会的最大实际,什么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永恒的课题在20世纪下半叶更加突显出来。通过解放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邓小平讲得更明确,“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理论突破与创新,奠定了改革开放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这就需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体现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还体现在制度建设不够成熟、没有定型。所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继续调整、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类体制和相应运行机制,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是40年来改革开放已经和正在做的事情。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化,束缚中国社会的一些僵化保守的观念不断被打破,新的认识、新的政策不断涌现。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这一思想与实践相交织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提出一系列精辟论断: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等。这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得中国社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最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二战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经济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大大增强,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纯依靠军事力量赢者通吃还能全身而退,发生世界大战的概率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总结历史经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且,“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伴随着“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科学判断的作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大踏步地赶上时代,从建立经济特区到“三来一补”,从坚定“复关”到成功“入世”,从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可能真正存在,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发展状态也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可能真正实现。于是,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反全球化,甚至准备筑墙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时候,中国社会成为中流砥柱,扛起了捍卫推动改善经济全球化的大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5年多来,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成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全球共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和参与,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深刻改变中国的同时也开始深度塑造世界。
改革开放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历史飞跃
实践是理论创新不竭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改天换地的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我们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有这样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改革开放不断从辉煌走向辉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在改革开放的高歌猛进中实现着自身的历史性飞跃。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基础上,认识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自己的路,不能把书本当教条,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认识到中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认识到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等等。这一系列来自实践的认识不断深化,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继毛泽东思想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也给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四大考验”中保持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中国社会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有效避免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发展的可持续,等等。实践出考题,理论做答卷。通过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系统深刻回答,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理论创造自当不断与时俱进。党的xx大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让中国社会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更重要的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四个伟大”的实践也渐次展开。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伟大的实践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在这样坚实的实践基础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21世纪中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以其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定力与理论自觉
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讲清楚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对了什么,既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现实需要,也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马克思主义谈中国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xxxx指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脚点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在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风格,要能为开辟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与思想保障。离开中国的实际,离开中国的实践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能变成只是拿在手上的箭,连说“好箭”就是不发射。好箭是用来打靶射“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拿马克思主义这个“矢”来射中国这个“的”的。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有中国形式、中国风格、中国特点、中国气派,概言之,要有“中国味”。这中国味,就是几千年来积淀在中华民族生命和血液中的中国情感、中国意志、中国愿望、中国思维等等,就是中国文化的精、气、神。我们不可能离开自己国家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去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没有中华优秀文化沃土的滋养,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光大、生机勃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化”,要化为理论、化为信仰、化为武器、化为实践。毛泽东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化”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理论武装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为准则。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从书本里、文件中、会议上走出来,走进群众火热的生活、走向中国蓬勃的实践,以简明的内容、通俗的形式、大众的思维、普及的方式让群众能掌握、会运用。让广大群众所认知、所接受、所实践,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也才能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
理论的最高目标是指导实践,理论的最高成就是化为实践。中国社会的发展实践都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原则的遵循,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要求的践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目标的追求。不能讲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如果理论上讲的与实践中做的不仅不一致还相互打架,既损害了理论的权威,也会让实践走入误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更不能是改旗易帜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结论,也是改革开放再出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
2.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篇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及其科学内涵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自从我们选择跟随马克思主义的脚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选择走社会主义发展路线,中国革命的命运从此被改写。人民成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国情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开始在探寻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里,邓小平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科学概念也随之而出。党的十三大作出确认: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后来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首次对这条道路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和规范表述,从领导主体、历史方位、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奋斗目标五个方面做出概括。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对其作出了新的概括,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们对其科学内涵的人是推向了新境界。
(二)“中国梦”的概念背景及本质内涵
十八大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新的概括,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对十八大思想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访问期间,对什么是“中国梦”又进一步作了解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是实现途径与目标的关系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独立自主走出的一条共圆“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有了这条道路,中国梦就有了根基,有了根基,“中国梦”就有了生长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过时间考验的正确道路。历史和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承担得起历史和事实责任的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只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亦是一条适合我国当前国情旳发展道路。这条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条件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布局的拓展,对改进民生的举措、促进社会和谐等众多的改革与实践,使得社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繁盛,人民幸福指数也不断得到提升,并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的内在意蕴和“中国梦”创造条件。
(二)中国梦凝聚共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有梦想,就有希望”,“中国梦”作为一个目标符号,是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奠基和催生的,是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发展呼唤“理想信念”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因素予以助力。它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和平崛起重要时刻民族的进取理想和坚定信心。同样,作为全民族,也是每个中国人的目标与梦想,“中国梦”的提出又会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产生巨大的凝聚力量,为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新能量。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中国梦”,它向我们明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梦想,为党带领各族人民开创美好未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也将会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进一步完善。
3.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篇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主体认同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3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所面对的问题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始终是党必须回答也必须回答清楚的一个首要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上系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目标、领导力量,并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明确提出“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9。习近平在中央党校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117。党的两任总书记如此坚定地强调道路问题,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和战略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主要依据自信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的正确性的信心和肯定,所展示的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和心理状态。自信绝非自傲自大,更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现实的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正是如此。
1.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路径,是回答“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的必然选择。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先辈们进行了无数次探索。无论是农民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洋务运动,再到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追求强国富民的运动一次次都失败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救国方案都相继破产。“长夜难明赤县天”,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苦苦探索,直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才找到了一条改变命运、富民强国的道路。随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日益紧密的结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百年梦想。
革命如此,建设亦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学习,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沿袭苏联老大哥的做法。1950年代中后期,我们逐渐发现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以苏为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但由于当时没有摆脱“左”的思想影响,没有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的有效结合,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还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灾难性的运动……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毛泽东一贯提倡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此开启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征程。
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建立以来60多年的发展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我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国家才能兴旺发达,“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2]2。
2.坚实的实践基础
自信虽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主体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找到的满足感、成就感,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感受或感觉,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必须来源于实践上的成功,否则,就会成为盲目的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正是源于我国经济更加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更加公正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更加认同。
1840年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府腐败无能,经济发展落后,百姓流离失所,人民毫无幸福可言,整个民族完全生活在自卑状态,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盲目崇拜,对西方的制度更是亦步亦趋,甚至有个别激进国人喊出“改良人种”的口号,如果那时谈自信完全是痴人说梦。而如今人们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是因为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3]251。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63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乐业,中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快速增长,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的增速。2012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美国的差距大大缩小。西方国家不管对中国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对此也是赞叹不止。有许多学者盛赞“中国模式”,并认为中国模式是有别于西方模式的更优的社会发展道路,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引领模式。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易善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逻辑意蕴3.坚定的未来预期
道路选择来之不易,道路的坚持和坚守更是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系列飞跃的重要基础。行百里者半九十。历史显示,一个国家可以渡过艰难困苦时期,可以挺过重大灾难时期,但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国家在表现出勃勃生机之时,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时期。在这个时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人亡政息、改旗易帜的情况。殷鉴不远,苏联曾经对自己的发展模式信心百倍,结果却消亡在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改革时期,消亡在苏共第四代领导时期,从而丧失了对自己道路的坚守。
自从我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和国家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毋容置疑,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克难时期,“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1]494。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努力在现实中予以解决。可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提出种种所谓“富国方案”,认为腐败、贫富差距的罪魁祸首是改革开放,主张中国走回头路;或主张引进西方的宪政、多党制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醒。要始终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富裕的中国。不管改革出现什么艰难险阻,不管前进道路上出现什么样的杂音,我们绝不动摇,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久性、可持续性。邓小平同志1990年代初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2]280。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胡锦涛同志用“三不”(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表明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立场。习近平同志更是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1]84,“中国是一个大国,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1]439。
4.人民的主体认同
道路自信不仅表现为客观成就,更表现为主体认可,主体认可的成就是道路自信的主要依据。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也是价值的主体——发展的享受者。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尊重人民意愿、使人民满意,始终是其执政的力量源泉。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路线和政策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执政的宗旨,把满足人民福祉作为执政的依据,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工作得失的标准。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3]314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饱含深情地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69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人民认可我们党,并将自己的美好期待与党的领导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当代中国最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才能够战胜“98洪水”、“非典”、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才能够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世纪盛会。当下中国正处在比历史上任何盛世都更加辉煌的重要时期,人们正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征程,这会进一步坚定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富强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长期探索过程中走出来的,它既不是传统的苏联模式,也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的发展道路,而是我们独创的富民强国之路。然而,要真正做到道路自信,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历史选择的结果。近代中国的苦难史早已表明:要改变中国的命运、实现国家富强,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辉煌史也进一步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其领导下的中国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托付给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选择。其次是我们党是用先进理论指导的党,具有自我革新的能力。“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5]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党的阶级性及其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历史发展方向,顺应时代潮流,永葆生机和活力,拥有无限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还取决于其在实践上具有的自我革新能力。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私利,始终保持“现在先进不代表将来先进,现在执政不代表永远执政”的忧患意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反应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地被历史淘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6]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表明我们党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具有自我革新的决心和能力。
2.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109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其他道路的显著区别,也是对各种误解的有力驳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都有一些人对中国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存有疑问,“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早产说”等哗众取宠的名词不断涌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步回到解放前”“深圳除了红旗是红的,剩下的全是资本主义”等耸人听闻的怪调不断涌现。改革开放初期,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果断提出“不争论”的方针,为的是不让有利的机遇在争论中失去,致使部分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就是实行资本主义。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邓小平始终强调在改革进程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这绝不是坚持或回到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恰恰相反,那种保守的、固步自封式的社会主义正是改革的重点,必然会被历史抛弃掉。当然,抛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并不等于放弃社会主义去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走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对此强调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世界形势日新月异……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思主义者。”[2]291-292因此,当前的改革,不论怎么改,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这些,那就不能成为社会主义了”[1]110。社会主义是改变中国命运、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社会主义,任何其他主义,不管其如何包装,都会给中国带来灾难。
3.坚持中国特色
唯有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才是中华民族的选择,其生命才能长久,本本主义、拿来主义、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都不可能带来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究其根源在于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不是对社会主义“反着讲”,也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实际上,中国特色有着理论和历史的必然性。从理论上讲,人类社会上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中国选择社会主义不是开倒车,而是顺应时代潮流。这不仅体现了“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而且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但实际上各个国家在具体发展道路上并非完全一致,这是因为,“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色彩差异”[7]。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也是如此。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而列宁是在一个资本主义尚未获得充分发展的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并进行了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两种发展模式的探讨。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是不会完全一样的。”[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过去搞革命照抄苏联,曾经有过痛苦的失败,现在搞建设必须“以苏为鉴”,走自己的道路。毛泽东进行了曲折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2]2-3。由此可见,中国的实际就是中国特色,离开了中国国情,即使取得暂时的成功,也难以持续、难以长久,更不可能自信。
三、道路自信为当前和今后中国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我国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长期发展、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是有别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实践道路,它必将成为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发展、富强之路。
1.道路自信是坚守理想信念的前提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信念是对奋斗目标的坚信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精神追求。理想信念的前提是人们对未来充满憧憬,看到未来美好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而缺乏可能性的理想只能是幻想、空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及其成功实践,必定成为人们对未来期盼的基础,成为医治各种理想信念冷淡症的良药。
毋庸讳言,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和道德滑坡现象,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1]80。个别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行了,对中国前途不看好,于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捞钱,并使用各种非法手段力图将其非法资产合法化。历史表明,这些贪官之流终究将被历史抛弃、被人民厌弃。当下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济更加发展,制度更加完善,步伐更加稳健,“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83。社会主义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我们对国家更有信心,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
2.道路自信是拨清思想迷雾的航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如何看待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挑战,取决于看待问题的态度和立场。一些“左”的思潮仍抱着旧思维不放,认为改革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必须重新回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上。还有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9],极其错误地主张中国应实行政治多党制、经济自由化、意识形态多元化,阴谋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妄图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邪路。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坦承,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不是逃避、畏首不前、退回过去,更不是改变社会性质,实现“西方化”“美国化”,而是在基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来解决。“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自信,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要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2]2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举措。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必须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决不犯方向性错误。
3.道路自信是整合中国力量的有力纽带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中国国情复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均衡,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人民利益需求不一致。如何凝聚大家智慧,整合全国之力,聚精会神地搞好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精神支撑,需要一个凝聚中心。在当代中国,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可以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条道路也许在发展的进程中并非尽善尽美,但这条道路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穷、实现了富裕,让中国人有尊严地活着,摆脱了落后与挨打,实现了国家强盛,创造了灿烂的民族辉煌。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我们才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才能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1]235,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总之,我们只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6]习近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N].人民日报,2014-07-16(00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94.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8.
4.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篇四
反思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解读内容分析中,本课是中国现代史第八个学习要点的第三个知识点。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设计描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的过程,以及在构想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过程。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理论性知识很强,学生掌握吸收较困难。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倡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故而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中来,师生共同合作,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各项教学任务。现在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和>总结,本着初中历史新课标新理念,我主要从“教学中的亮点”、“教学中的不足”、“再教设计”三个方面对本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回顾本节课的点点滴滴,我的>总结如下:
一、教学中的亮点: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新课导入时,我先利用课前学生进教室、做上课准备前的这段时间,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的视频,让学生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上课后通过对《春天的故事》中的一个老人的提问,讲解引入新课。在讲解邓小平南方讲话时,通过播放视频短片《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让学生感受邓小平这一伟人形象和他讲话的重要观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在授课结束后播放了一段音乐视频《走进新时代》,让学生更好感知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是正确的,使学生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多媒体教学的充分运用,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思路清晰。
通过学习目标的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围绕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导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来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使本课的学习始终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再通过板书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主线。
二、教学中的不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感觉还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1.由于本课知识理论性强,政治色彩较浓,学生普遍不好理解,而我自己也是第一次讲授这一课,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进入更深层次的分析,怕加深学习的难度。
2.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情绪上有所波动,在教学中部分学生有点紧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大部分同学都能主动参与,但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3.我自己在教学环节的过渡上处理的不是很好,还是欠缺教学经验。
4.在课堂练习的连线问题的处理上,原本的设计是由会议连内容,但由于紧张变成从内容连会议,就没有处理好。
三、再教设计:
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处理好每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使自己不再紧张,尽量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尽量多地展示他们的机智,让课堂更加和谐。在讲课改革开放的成就时,可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小结”这一环节中,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来归纳,明确本课所需记忆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一、二、三、四”,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四次会议。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遗憾才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才可以使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前进,才能促使我不断地进行学习。这次的教学竞赛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努力方向不会变,我今后的教学之路还很漫长,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好每一节课。
反思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课标的基本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⑴知识与能力:①中共“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②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观目标和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激励人民为现代化建设努力拼搏。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显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2、对教学模式、过程的反思:
本课是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与日常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同学也比较感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新理念的渗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相互协作、对比分析、批判思辨,来完成学习任务。我让学生在课前分成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展示(分组派代表回答与抢答等回答问题的形式),这样可能会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是可行的,学生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
3、对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与能力、情感培养完成的反思:
本课的知识目标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总结,经课后的作业检查,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个别同学掌握不是太好,这与教师的单独指导较少、学生本人知识的狭窄有关。
本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一节综合探究课,多数学生区别和处理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遗憾的是个别学生依赖性强,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4、对教学媒体应用的反思:
本节课我全程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次运用大量的教学图片,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5、教学中最大的遗憾:
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有两点遗憾。首先:因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且有次问题比较深奥,例如:“什么是市场经济和什么是>计划经济?”,在教学此知识点时我举例作了说明,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以至后来下课了还有课后练习(材料解析题)没有完成。其次:从学生做课后的选择填空来看,正确率很低,说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不够,也从侧面反映出我的课堂设计还存在不足。
6、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本节课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对今后的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任务,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学生更大的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实践过程,我将一如既往,争取和学生共同进步。
反思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本单元重点,理论性强,吸收较困难,本课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本课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导入语设置上: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如何建成一条适宜中国发展的道路,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半命题反思,建设____的社会主义,要想解答这一个半命题反思,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再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一子目: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总能将危机很好的解决,并把它转换成生机,学生好奇,哪些危机被他化解了?
危机
1、如何发展国民经济?生机
1、改革开放。
危机
2、资产阶级自由化,想要摆脱共产党,放弃社会主义,怎么办?生机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危机
3、建设成什么样子的社会主义国家?生机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符合中国国情。
危机
4、怎样来一步步实现,需要多久?生机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
这样,这个半命题反思我们就能给它加上标题了,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第二子目: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危机
5、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认为特区越发展,私有成分越多,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越不利,面对这一思想观念,邓小平是如何处理的?生机
5、他将这一问题,分割来看:首先,特区姓“社”不姓“资”,特区就像风筝,线在国家手里,国家可以进行控制;其次,发展才是硬道理,当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时候,谈及分配平均是很可笑的,只有当生产力水平发展较高时,谈及公平分配才能够更好的协调发展。特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局部带动全盘,催促国家经济发展才有可能。讲到这里,学生对邓小平更加钦佩,认为其理论对国家现代化建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篇五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经验
如何选择现代化道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道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版,第15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出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将现代化道路选择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基本国情为基石。国情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最鲜明的特色,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一体化发展,即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始终根据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目标要求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始终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来考虑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
以民族历史为根脉。现代化普遍被认为是对传统的扬弃。但是,历史是一条不能中断的河流。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虽然直接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持续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但它上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接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救国、建国、强国探索,下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奋斗,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脉。
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版,第31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确保现代化的过程由人民参与、现代化的成效由人民评判、现代化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激发人民的创造力、提高人民幸福感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支持和拥护。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显著特征和内在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为现代化建设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全方位开放则使中国的现代化摆脱了封闭半封闭状态的束缚,与世界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既有利于中国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展现中国智慧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越成熟,前途越光明。一直以来,现代化理论主要以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作为标准,将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或者“全盘西化”。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既保留自身文明特色,又走向现代化,就必须创新现代化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展现了具有批判性、建设性、价值性和战略性的中国智慧。
以科学的理论进行批判。资本主义本质上具有两对与生俱来的对抗性矛盾,一是社会内部的阶级对立、阶级压迫;二是为抢夺资源和势力范围而发起的战争。有了这样的对立存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几乎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社会矛盾以及持续不断的社会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原有的对抗性,又在理念和实践上批判地借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果。
以理论的创新实现超越。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保证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聚焦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
以理想的追求传播价值。中国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意味着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将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作为现代化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人民的支持。因此,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现代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升级。
以目标的动态调整战略。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要根据形势的变化,科学合理地设计现代化的目标和战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四个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扩展,战略步骤也随之不断调整,经历了“两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和新“两步走”的历史演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呈现中国方案
制度保障实践。制度越先进,保障越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更好社会制度的战略设计和成功探索,为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创建先进社会制度提供了参考方案。以内容而论,这一方案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政治现代化方案、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方案、以文化自信建设为核心的文化现代化方案、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核心的生态现代化方案、以和谐社会建设为核心的社会现代化方案等。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中国方案的总关键,因为有效的政治制度保障,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首要条件。
坚持民主制度的本土化发展。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是以创新为动力,以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为核心,由此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底子薄、基础弱,一方面急切地希望快速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却往往难以规避“发展”与“稳定”的两难。而不顾国情地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民主化”,不仅未能帮助他们跳出这种两难境地,反而导致政治上的混乱和衰败,致使国家失去有效的社会动员和政治调控的能力,现代化进程随之被中断。中国共产党没有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而是立足基本国情,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坚持先进政治力量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之所以能够避开现代化的发展陷阱,就是因为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拥有近9000万名党员,经过严密的组织建设,形成了一个步调一致的有机整体,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革命力和战斗力。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其优势在于实现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服务人民办好事,提高效率办成事。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势,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根本经验。
【思想宣传范文】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并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专门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做了深刻阐述。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等6个方面作出规定。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举措表明,我们党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也标志新时代党的建设思想和实践的重要飞跃。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党是集中代表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政治组织,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政党以实现某种政治目标为己任,并围绕着该政治目标建构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机构、运行规则、纪律要求。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讲政治是政党的天然本性和内在需要,任何政党都必须加强自身政治建设,否则就失去其固有本性和存在价值。但不同性质的政党,区别在于讲什么样的政治、讲什么人的政治、为什么人讲政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等方面旗帜鲜明地宣示自己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使命。讲政治,既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传家法宝,又是我们党的突出特点和本质特征。因此,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不渝加强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攸关马克思主义政党安身立命的首要问题。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汲取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经验教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重视自身政治建设与否,结局不同。今天,越南共产党和古巴共产党依然保持着蓬勃生机并长期执政,关键就在于二者始终重视自身政治建设。越南共产党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党员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纲领、党章、党的各项决议、指示”;古巴共产党也明确要求“每位党员必须在政治上与党的最高机构和组织保持一致,接受党章规定,履行党的决议和规定”。相反,不重视自身政治建设,则可能导致危机,甚至灭顶之灾。客观说,苏共亡党亡国的原因很多,但致命的是苏共的政治建设长期遭到破坏。苏共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允许党员公开发表与组织决议不同的意见,实行所谓各级党组织自治原则,一些苏共党员甚至领导层成员成了否定苏共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成了传播西方意识形态的工具,苏共党内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最后轰然倒塌,教训深刻。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纵观近百年的党史,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五大在《组织问题决议案》中明确提出“政治纪律”概念,要求党员必须接受政治纪律约束;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推进党的建设要同党的政治建设密切联系的论断。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维护党中央的权威。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明确要求“反对任何妨碍中央统一领导、损害中央的团结和威信的言论和行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主张把政治建设放在核心地位,旗帜鲜明讲政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实现了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化解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功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重大风险考验,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管党治党的主基调总要求,严字当头、一以贯之,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内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化解。如有的党员、干部对中央和上级决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搞阳奉阴违;有的不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口无遮拦,妄议中央;有的在大是大非和各种社会思潮面前缺乏政治警觉性和政治辨别力,政治立场不稳;有的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和好人主义滋生蔓延,等等。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都属于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而这些政治上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破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
【思想宣传范文】三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行动统一。”赵乐际同志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巩固党的团结一致,保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实现,是纪检监察机关最重要、最根本的使命和责任。”近期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两个维护”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保证。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党风政风监督工作要始终坚守并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准确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时”与“势”的变化,把牢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定位和党的政治机关属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三个一以贯之”要求,忠诚履职,持续深化“三转”,精准监督执纪问责,力求工作思路举措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必须要一以贯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将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职能职责、结合正在做的事情反复学习,确保入脑入心、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紧紧围绕“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把握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为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筑牢思想根基。要重点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时刻对标对表,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坚守党的初心使命、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使命、党员个人许党报国的初心使命。要学以致用,结合工作实际和面临的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结合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上下功夫。通过深入学习,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感悟蕴含其中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真信笃行,不断强化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坚定性。
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做实做细监督职责,带头扛起“两个维护”根本政治责任
党风政风监督工作要立足职责定位,持续深化“三转”,稳中求进,注意研究新情况、新特点,提出新举措,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做到令行禁止。
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要坚守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定位,促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全面覆盖,通过完善约谈、述责述廉等方式,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调、形成合力,督促完善保障“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要加强分类指导、跟踪问效,夯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研判分析新动向,纠正突出问题。要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协调推动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对“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就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及巡视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等问题作说明或检查工作。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聚焦落实“两个维护”存在的温差、落差、偏差,自觉与各种“低级红”“高级黑”作斗争,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搞两面派、搞“伪忠诚”。要严肃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要加强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把“两个维护”落在实际行动上。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破解。要督促各级党组织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查摆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办公厅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重点整治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工作要求事事留痕,工作拖沓敷衍、空泛表态、应景造势、出工不出力,推诿扯皮、回避矛盾和问题、不担当不负责等问题,纠正简单机械、“一刀切”、层层加码式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行为。要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盯县级以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严查发生在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等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要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的高度,系统分析、综合施治,深化整治成果。
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党风问题,盯紧违规吃喝老问题,深挖细查隐形变异问题,深入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要盯紧重要节点,严查顶风违规违纪行为,密切关注规避重要节点、“错峰违纪”的问题苗头。要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对党的十九大后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从严处理,具有主观故意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依规依纪依法加重处理,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要锲而不舍、持续发力,保持高压态势,确保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不断巩固拓展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推动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顽瘴痼疾,力求防松懈、防变通、防反弹,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
强化精准问责。要充分发挥问责利器作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贯通党内问责和监察问责,加强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不力、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等问题的问责。要聚焦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责任追究,加大督查督办和通报曝光力度。要深刻把握“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坚持依规依纪依法,推动精准问责,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
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深化践行“两个维护”
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评判,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推动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的成效和变化。
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要大力整治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不到位,特别是“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关注和查处影响产业项目扶贫、对口帮扶以及扶贫工程推进等问题;推动整治扶贫社会组织腐败和作风问题。要聚焦“三区三州”,围绕相关政策落地、责任落实、项目推进以及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精准施治。要加强对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督办典型问题线索,持续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层层传导压力。
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要强化问题导向,分类逐项推进,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要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督促有关部门重点整治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要坚持群众身边问题靠身边党组织解决,加强日常监督与巡察,严肃查处基层干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行为,坚决整治城市社区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村霸”、宗族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坚决清除黑恶势力“保护伞”;完善与政法机关协同办案,对重大、复杂案件同步立案、同步调查。要推动各级党组织把扫黑除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战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推进综合治理,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堵塞管理漏洞。
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努力打造践行“两个维护”的铁军
党风政风监督部门要把牢党的政治机关属性,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及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意见,服务中心、建好队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提高政治能力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定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增强履职尽责本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执行政策水平、执纪执法水平、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信息化工作水平。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传家宝”、作为基本功抓紧抓实,接地气、通下情,做到“身入心至”,切实把问题本质和规律分析透、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准。要增强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重大斗争一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要严守纪律要求,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打造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的铁军,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思想宣传范文】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和总揽全局的魄力,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推进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周边地区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启航之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直接关心和统筹擘画下,中国周边外交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习近平外交思想有关周边外交的理论创新
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周边邻国最多、地缘环境最复杂的大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地区形势及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新变化,进一步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与时俱进完善周边外交战略布局,更加积极主动地稳定、经略和塑造周边,在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周边外交政策理念。
服务民族复兴是中心任务。在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与周边地区密切相连。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一关键历史时期,运筹好周边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也有利于拓展深化对外合作,为我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坚实依托。
构建命运共同体是美好愿景。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强调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峰会等国际舞台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路径和总布局,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周边同我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利益相连,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优先方向。将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美好发展愿景联结起来,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不仅有利于地区长治久安和持久繁荣,还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牢固基础。
和平发展是根本路径。发展起来的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周边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这些宣示传递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睦邻友好的重要信息,赢得国际社会及周边国家的广泛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和平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些重要思想开辟了我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新境界,为周边外交战略提供了全面和有力的理论支撑。
亲诚惠容是基本理念。不断巩固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是中国周边外交长期坚持的宗旨和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进行升华,提出要在此基础上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远亲不如近邻”、“好邻居金不换”、“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这些古语俗谚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周边国家、阐述周边外交理念时被多次引用,充分展现了我国开放包容的胸襟和亲仁善邻的情怀,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鲜明风格。
“一带一路”是合作平台。新时代呼唤合作新理念,新发展需要合作新平台。20金秋,习近平总书记西访哈萨克斯坦、南赴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习近平总书记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边国家,首要受益对象也是周边国家;欢迎周边国家参与到合作中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从周边起步,联结亚欧非大陆,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打造更加密切的产业链体系,为区域一体化进程注入新动力。“一带一路”倡导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也成为广受周边国家认同的合作理念。
亚洲安全观是维稳之道。没有稳定良好的安全环境,和平发展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习近平总书记在20亚信上海峰会上提出亚洲安全观,对区域安全治理理念进行了深刻系统阐释,强调应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周边地区大国竞争与地缘矛盾复杂,历史问题与现实摩擦交织,各方安全利益多元,主张莫衷一是。中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反映了地区安全现状和普遍诉求,为各国维护共同安全、化解矛盾风险、构建区域安全架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它继承我国长期主张的安全理念精髓,吸纳国际普遍认同的安全概念,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我国对国际安全观的重要创新和发展。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周边外交中的实践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周边工作提出和实施一系列重大倡议和重要举措,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推动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全面发展,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开创了周边外交工作的崭新局面。
身体力行,元首外交引领航向。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践行中国同周边国家“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的承诺,不断丰富元首外交形式和内涵。一是突出周边首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后将俄罗斯作为首次出访的国家,党的十九大后又将首访定在越南、老挝两个社会主义邻国。二是拓展高层交往广度深度。习近平总书记出访足迹遍布周边20余国,同各国领导人进行深入战略沟通,引领双边关系战略方向。三是创新高层交往形式。开启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同朝鲜最高领导人一年内多次会面,对周边数国进行“点穴式”访问,展现了中国外交的务实高效。四是拓展周边外交舞台。利用我国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亚信峰会等重要会议之机,推动周边国家成为参与我国主场外交最积极、同我国合作成果最丰富的群体。
统筹布局,塑造伙伴关系网络。中俄两国“背靠背”战略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罗斯成为我国北部周边稳定的战略依托。在维护正当权益基础上着力稳住中美关系大局,保持双方在亚太总体良性互动局面。调动日本对华政策积极性,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加强中印高层战略沟通和互信,引领中印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新形势下,中国同东北亚国家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同东南亚国家政治互信与利益交融不断加深,同南亚国家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加快拓展,同中亚各国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全覆盖,周边环境出现全面向好的积极势头。
聚焦合作,绘就“一带一路”图卷。6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周边先行先试,初步形成战略对接引领、互联互通驱动、产能合作支撑的基本布局。我国同周边21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境外全要素进展最快的项目,中蒙俄、孟中印缅、中缅经济走廊前景可期。中泰、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建设进展积极,中哈陆海联运通道、“欧洲西部—中国西部”公路网建成通车。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皎漂港项目稳步推进,中俄原油管道及复线、中缅油气管道开通运营。一批产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在周边陆续落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项目进展迅猛,中日、中新等第三方市场合作新平台成效初显。中方倡议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启动运营。20,我国同周边28国进出口贸易额逾15284亿美元,比增长25%,超过我国同美、欧贸易额的总和。“一带一路”对我国同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带动效应更加明显。
维权维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对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等核心利益的问题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同时通过对话协商增进互信,管控分歧,维护周边大局稳定。在钓鱼岛、历史等问题上坚持原则,推动日本同我方就妥善处理有关问题达成原则共识。有理有据回击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南海仲裁案,坚持通过直接当事方对话谈判解决具体争议,同东盟国家在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基础上启动并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积极同周边国家开展反恐等执法安全合作,推动上合组织建立较为完善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捍卫国家安全和统一。
劝和促谈,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塑造周边安全环境,成为地区和平稳定之锚。我们坚持不懈推动政治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先后提出“双暂停”倡议以及“双轨并进”思路,积极开展维稳防乱、劝和促谈工作,为推动半岛形势缓和、将半岛问题重新纳入对话协商解决的正确轨道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积极支持缅甸国内和平进程,促成缅北地区停火、有关方转入对话谈判,努力维护中缅边境地区安宁。提出解决缅甸若开邦问题三阶段思路,同缅孟两国举行多次三方非正式会晤,推动缅孟就避乱民众遣返工作达成原则共识。在阿富汗问题上奔走斡旋,推动和谈和解进程,开创中阿巴三方对话机制。
高举旗帜,引领区域一体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遇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肆虐背景下,中国高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旗帜,维护区域一体化势头。我们成功主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开创性地推动各领域合作,引导该组织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发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主席国作用,积极倡导亚洲安全观,加大引领地区安全议程。做强博鳌亚洲论坛平台,宣示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推动中国—东盟合作提质升级,制定双方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推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提出“中日韩+X”倡议,为三国合作注入新动力。发起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打造新型次区域合作,开创了令人瞩目的“澜湄模式”。引导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地区机制健康发展。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加快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积极倡导亚太自贸区建设,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成为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维护者和引领者。
春风化雨,提升亲和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同周边国家领导人交往、出席重要国际会议时,以多种形式精辟阐释中国历史文化与和平发展理念,分享治国理政经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在周边10多个国家翻译成当地语言出版发行,成为各国领导人和政府官员的案头书。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和指导下,我们积极推进对外援助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援外重心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使中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普通民众。在周边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时及时伸出援手,彰显同邻居守望相助的精神。我们大力支持周边人文交流,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地方、媒体、青年等各领域合作,架起一座座民心相通的桥梁。
三、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正在经历冷战结束以来的重大调整,亚洲成为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中国是推动周边形势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要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抓住周边战略态势积极变化的重要机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大战略谋划和策略运筹,巩固强化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努力使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为我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构筑更加坚实的战略依托。
加强高层战略引领,实现周边伙伴关系新发展。在70年周边外交光辉历程基础上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与周边国家保持高层交往势头,深化传统友谊,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密切国际协作,不断提高双边关系水平,打造更加紧密的周边伙伴关系网络。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开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绘就“一带一路”大写意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周边重点项目,精雕细琢。开展好第三方市场合作,精心打造“一带一路”周边合作平台。推动各领域合作向提质升级、持久发展阶段迈进,更好服务国内发展,造福各国民众,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在周边行稳致远。
推动亚洲安全观进一步落地,开辟地区和平稳定新前景。积极推进双多边防务与执法安全合作,不断积累安全互信。坚持对话协商,妥善处理争议。继续在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提出长治久安的中国方案,体现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中国责任。
促进民心相通相亲,书写人文交流新 篇章。进一步加大设计和投入,推动周边人文交流更加频密、更加多元,进一步向基层和青年倾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夯实友好民意基础。办好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交流互鉴,凝聚更多共识,使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更加深入人心。
百年变局,首看周边;大国之路,始于周边。我们将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砥砺奋进、深耕细作、攻坚克难、主动有为,以更加坚定的意志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思想宣传范文】五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课题,到新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彰显了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使之落地生根的重大战略部署。《意见》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概括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提出了强化组织实施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要求。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必要。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而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了党的建设的效果和方向。政治建设抓好了,党的建设就有了根本和灵魂。没有政治建设做保证,党在新时代就没有资格和能力做到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特别是对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党如果做不到政治过硬,就无法做到本领高强,就会遭遇政治风险和执政危险。一句话,党的政治建设攸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从党的政治建设的问题导向看,有那么一段时间,在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问题上确实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没有得到彻底的澄清,似乎一讲政治,一讲革命精神,就是要搞极“左”那一套,就是要否定改革开放。这种现象还影响到党内政治生活,少数人随着政治意识的淡漠,逐步从政治上的模糊变成政治上的糊涂,在越来越多的物质利益诱惑面前开始把政治操守扔在脑后。也有个别党组织和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严重退化,面对各种否定党的领导、歪曲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的错误言论,面对各种丑化“解构”国家英雄的行为,不仅不坚持原则敢于亮剑,反而跟风附和。久而久之,党的整个政治生态就会被破坏,党的肌体中各种病菌细菌就会越来越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严厉批评的“七个有之”问题就是集中的体现。因此,党的十八大以后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极为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此前,之所以会出现那些让全党痛心疾首的怪象乱象,恰是多年来在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认识不到位、行动不到位、能力不到位所积累的结果。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之所以能养成风清气正、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能带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能让全国人民对党和国家越来越充满希望和自信,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成果。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旗帜鲜明讲好政治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讲政治,就会犯颠覆性的错误,就会失去灵魂和迷失方向,就会丧失政治免疫力和自我革命的勇气,就会弊端丛生、人心涣散、一盘散沙、分崩离析,就会亡党亡国。我们是一个大党大国,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艘巨轮,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一定要讲政治,绝对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政党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政党的基本属性,这就决定了任何政党都必须要讲政治。一个政党如果不讲政治,不高度重视政治、研究政治,不按政治规律运作政治,才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其后果都相当严重。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讲政治,一定最终被人民抛弃。因此,所谓讲政治,就是讲政治科学,就是自觉遵循人心向背的政治规律,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规律去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善于在领导和执政实践中算政治账,要求任何改革、发展和治理的决策都要有政治的考量,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同作为其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使“讲政治”与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联系起来,成为我们党强身健骨、始终保持战斗力的看家法宝。从古田会议毛泽东首次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到延安整风时期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再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颁布《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讲政治、炼党性、砺品格,凝聚成了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意见》的出台,就是要切实保障新时代党的这一政治优势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提高政治领导本领是关键。政治领导本领是全党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要。毛泽东早在1940年就指出:“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不必有更多的人数。”“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绝不能以为我们有军队和政权在手,一切都要无条件地照我们的决定去做,因而不注意去努力说服非党人士同意我们的意见,并心悦诚服地执行。”尽管毛泽东讲的是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时期党的领导权问题,但对于新时代如何通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来提升全党赢得民心的政治领导本领,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种意义和启示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科学。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生命力和战斗力,根本体现在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体现在党员质量的优越、制定政策的正确、全党的模范工作和对人民群众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党的领导是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的领导。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赢得民心的能力是我们党和党的干部最大的政治能力、最重要的看家本领,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功夫和巨大优势。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必须善于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坚持政治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的结果,谋求改革发展的主动;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守道德底线、严守纪律高压线,远离法律红线。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要执行好党在新时代的组织路线。在选人用人中,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要树立鲜明的用人政治导向;重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干部;重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干部;重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干部;重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干部;重用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重用始终把民心视为最大政治、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的好干部。
6.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篇六
敬爱的党组织:
今年的两会对于我而言格外的不同,因为这是在我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时举行的。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我在思想上不断进步,政治理论学习也有所积淀,这次我积极的关注两会的最新动向,我为我国在政治民主的道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欣喜。
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主题突出,内涵丰富,论述精辟,集中了全党的智慧,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引起了我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极大兴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它把“改变世界”、使“世界革命化”视为根本任务,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不断发展的哲学。马克思把生产力视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这样一来,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有着要摒弃一切脱离实际的主观和唯心的任何成分的要求。任何脱离实际的成分都不会在这样的社会主义中找到生存的空间。第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绝非贫穷、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第三,科学社会主义以人民为物质实现的力量源泉,以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者。第四,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形成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第五,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断完善的社会,而绝非一成不变的。第六,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追求民主与法制。
任何先进的理论,如不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问题的话都只是些空洞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和总结,它结合了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是全党和各族人民的旗帜和方向,带领和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来深化的。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逐步提升。无数的事实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形式。这一组织和制度形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既继承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又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既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又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自建立以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充分认识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关系的本质区别,充分认识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的本质区别。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人大各项工作,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本质属性和历史沿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要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翻开中国近代史,这是一部血迹斑斑的民族奋斗史。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上下求索,也曾虔诚地请教过资本主义,实践证明,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来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无数革命的先烈,为此而抱终天之恨。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当代,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舟曲泥石到汶川地震,从金融危机到最近的云南地震,每一次中国共产党都与我们同在,每一次社会主义社会都在实践中证明着它的正确性。从1978年以来的近30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是近代以来最长的繁荣期;贫困线的提高,越来越多群众的脱贫;城乡居民幸福感的提高,一次又一次,社会主义用事实来告诉我们——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作为一名曾经遭受地震威胁,感受到党社会温暖的大学生,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性,坚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我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选择的正确的道路,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贡献。
7.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篇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历史过程,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具有客观必然性与合理性的正确选择.这条道路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两个重要前提”,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一条基本路线”,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两项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条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吸收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所创造的伟大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考验面前,紧紧依靠党和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其他任何道路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和长远问题。
二、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全面的发展进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2位;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和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步步向前推进,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有很大发展,教育发展尤快,高校在校生已近4000万,居世界首位;科学技术进步很快,特别是在“两弹一星”、航天技术等尖端领域有重大突破,科技队伍也进一步壮大,人数居世界第一位;国防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外交战线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关系,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和扩大。这一切成就的总和,造就了“中国奇迹”。
从经济建设上看,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体制。从政治建设上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障。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文化建设上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从社会建设上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从生态文明建设上看,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政府、企业和大众对生态文明更加关注和重视。同时,从对外关系上看,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高。
三、要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以来,面对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面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全盘西化”的道路失败了,教条化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也没行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的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挑战。无论是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国内政治风波,还是面对自然界的严峻考验、经济领域的剧烈冲击、西化分化的各种图谋,还是面对否定社会主义方向,鼓吹照搬西方模式的思潮,我们在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改革开放向深层次推进,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重走老路,回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是走别人的路,把西方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作为“普世价值”,都行不通。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几代人艰辛探索得出的结论,也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坚信不移。
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只有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大道。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绘就恢弘壮美的历史画卷,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订阅
《商业经济》半月刊
经济类综合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统一刊号:CN23-1057/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6043
半月刊:10元/册年价:240元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四道街64号
电话:0451-84203760
邮编:150010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他不仅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也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8.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篇八
关键词:民族复兴;道路;探索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十八大主题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报告的一个核心内容。报告响亮的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 道路对一个民族的复兴来说,意义特别重大。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正如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了各种代价”。
奠基。恩格斯指出:“历史从那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那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2]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实行“一化三改”,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启动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部代表作中。比如毛泽东提出建设要“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关于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中国也应当实行“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再恢复和发展一些私营经济,并幽默地称之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关于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并要按“农轻重”的顺序安排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关于“全国一盘棋”和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原则,以及既要虚心学习外国一切长处和先进的经验,又不能盲目、教条式和机械地照搬,既要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又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思想遗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首先提出了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命题。1961年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各级干部中许多人不懂得社会主义是什么东西”、“对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了解了,但还不甚了解”。1962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向全党发出了要努力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认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 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正确与错误交织,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经验与教训并存。但是,这一时期的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误,都是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起点。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报告中指出:“以毛泽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开创。以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探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邓小平反复地指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这是邓小平总结建国30多年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训后,重提毛泽东当年指出的这个命题。毛泽东本人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逐步深入的。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庄严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5]其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也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的一以贯之、孜孜以求的主题。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和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他总是用“不是什么”或“是什么”的判断来认定社会主义的任务、目的、形式和原则等重大问题。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搞平均主义不行”,社会主义“不是两极分化”,“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等等。因为有了上述一系列辩证思考作为思想的基础,有了思考问题过程中的反向正向的比较作用,使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步清晰起来。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和十四大召开,提出并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第一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因此,十八大报告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
突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际,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特殊历史时刻走上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岗位,可以说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这13年, 是新中国历史上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最剧烈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逐步丧失活力,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时陷入迷途,西方国家借机加紧了西化、分化的攻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严重曲折,许多国家的共产党改旗易帜,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山河变色。我国国内也发生了“六四”政治风波。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内党外出现了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继续走下去等诸多疑虑。此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科学把握党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1989年6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对于邓小平领导全党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7]同时,江泽民针对那些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产生动摇的思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苏联模式,也不是东欧模式,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与探索作出的历史性的抉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了,就会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光彩。”[8]针对某些怀疑改革开放基本政策的观点,强调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并特别指出:“要划清两种改革开放观,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同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的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的根本界限。”{9}针对有的同志提出一方面抓经济建设、一方面反和平演变的主张,他明确表示:中心只能有一个,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搞“多中心论”。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0}面对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反华声浪,他坚定地表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中国人历来讲民族气节,中国人民从来没有、今后也决不会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决不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和民族独立来换取别人的施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积极迎接信息化、正确应对全球化、稳妥实施市场化、全面适应多样化、逐步推动多极化,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进行新的探索,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突破。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那样:“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发展。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审视国际形势变化趋势,认真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道路的内容和结构,又是对新时期逐步形成并作出过初步概括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新拓展。它在建设内容、建设结构、发展机制、奋斗目标上,较之以往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特别是形成了以科学发展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发展领域、建设领域、文明领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内容、新结构。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领域,已经由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拓展为包括社会在内的发展结构;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建设结构;社会主义文明领域,由原来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正在拓展为包括社会文明在内的文明结构。这三重四位一体的发展结构,既是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又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实践平台。并且被写如中国共产党章程,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从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十年过去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同时还从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科学的界定。报告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总之,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注释:
[1][4][6][11][12][13]《十八大報告》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9页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7]《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8]《江泽民思想年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9、74页
[9]《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163页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08-06
大学生党员如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08-20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07-16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08-18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11-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07-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07-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穷11-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12-06
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新要求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