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劳动合同与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2024-09-06

061劳动合同与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精选8篇)

1.061劳动合同与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一

档案编号:

单位委托人事档案管理合同书

甲方: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

乙方:(委托单位全称)

丙方:(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

根据中组部、人事部《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和《 陕西省人才市场条例 》 及 《 西安市建立和推行人事代理制度的暂行规定 》有关规定,乙方愿将甲方作为本单位的人事代理机构,由甲方依法管理乙方聘用员工的人事档案,并为其提供人事代理服务;丙方接受甲、乙双方管理,经三方协商,订立合同如下:

一、乙方应由人事专员持《单位委托人事代理协议书》到甲方办公地统一办理丙方存档手续及相关人事代理业务,如遇特殊情况需丙方到甲方办理业务的,乙方应为其向甲方出具介绍信。

二、如丙方系乙方聘用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甲方可根据当年毕业生落户等有关政策协助乙方、丙方办理报到手续,丙方报到后工作满一年,应到甲方领取转正定级表及职称认定(评审)材料(可登陆西安市人才网下载),由乙方做出鉴定后统一交甲方办理。

三、乙方应每年对丙方工作情况做出书面鉴定,并将丙方在乙方工作期间形成的档案材料统一交甲方审核后归档。

四、甲方应将人事代理相关业务办理条件和程序发布在西安市人才网()人事代理频道内,乙、丙方应上网查看并按规定时间到甲方办公地办理,因乙、丙方原因未按规定时间办理而导致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损失与甲方无关。

五、甲方不负责乙方员工的病、残、伤、亡事宜及各种社会保险等其他管理责任。

六、如乙方当月在甲方存档人员有增减的,乙方应填写《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单位委托人事代理人员增减变动表》加盖公章后于当月底前报甲方审核。

七、丙方与乙方解除劳动关系后,乙方应持《单位委托人事代理协议书》及本合同书第二联到甲方办理相关手续,并现场结清丙方当年在职期间档案管理费。丙方应于离职之日起一周内持乙方出具的离职证明、本合同书第三联到甲方办公地办理档案转个人手续,合同丢失的由个人写出书面丢失证明并加盖乙方公章,如需转递档案还需提供正式调档函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八、乙方应在《单位委托人事代理协议》约定的日期到甲方核对存档人员名单、办理单位验证手续,缴纳当年档案管理费,未按规定时间办理验证及缴纳档案管理费的,甲方有权停止服务,因此产生的乙、丙方损失,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丙方签字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丙方(签字):

经办人(签字):人事专员(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注:首次托管档案请填写好本协议和个人信息卡同时加盖乙方公章后到甲方办公地办理,办理相关业务必须出示本协议。

2.061劳动合同与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二

人事档案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证明, 是企事业单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对于职工和用人单位来说, 人事档案是双方缔结劳动关系的重要资料, 因此, 其价值不可忽视。然而, 在现实中, 出于各种原因所存在的人事档案纠纷层出不穷, 给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 以下四种典型的人事档案纠纷出现频率最高, 影响最大。

1. 扣档。

扣档是指主要由企业实施的, 针对辞职、离职等中断劳动协议的员工, 以其不缴纳违约金、培训费为由, 扣留员工档案, 以阻碍人才的自由流动的行为。目前, “扣档”是许多企业用以防止人才流失而实施的杀手锏, 其威力不可小觑, 且影响恶劣, 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1]33。我国法律明文规定, 企业员工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 其原所在单位应在一个月之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 没有找到新用人单位的, 档案转交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不仅无权扣留职工的人事档案, 还应积极履行为劳动者开具相关证明文件, 调动个人档案的照顾义务。若因企业的“扣档”行为, 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 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2. 弃档、遗档和死档。

弃档是指劳动者抛弃自己档案的行为;还有部分劳动者, 为了找工作或到异地工作, 其档案也随着一直变动, 由于未及时办理档案管理变动手续, 等超过截止期限后造成许多档案不知下落;还有许多劳动者将档案和户口寄放在人才市场, 久而久之因未定时缴费而变成“死档”。“弃档”、“遗档”和“死档”现象在一些非户口所在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中表现最为突出。

3. 重建档案。

原始性与唯一性是人事档案价值的体现, 然而, 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双重价值标准影响下, 不少人因利益驱动和管理漏洞进行“重新建档”等擅自建档的违法活动。“重新建档”绝大多数是“扣档”的衍生行为, 是地方和个别单位在个人档案不能随人才流动而流动的情况下, 为了吸引人才而宣称招聘人才可以不要人事档案, 并可通过当事人口述的方式为引进人才重建档案而规避档案给人才流动所造成的阻碍[2]79。乍看之下, “重建档案”似乎有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然而, 认真分析之下便可发现, 用人单位打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旗号擅自重新建档不仅破坏了档案的原真性和唯一性, 且会造成“一人多档”以及“人档管理混乱”局面。

4. 假档。

假档是指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非法捏造、篡改信息而形成的偏离事实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证明, 是企事业单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对于职工和用人单位来说, 人事档案是双方缔结劳动关系的重要资料, 因此, 档案所包含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原始性是其质量的首要保障。而丧失了原真性的假档会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同时严重影响招聘过程中企业对员工诚信度的评价, 为企业后续的人才管理埋下隐患[3]51。

5. 失档。

失档现象多数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疏漏, 在档案转递时不按照规定渠道和方式转档所造成的。在现实中, 失档给当事人所造成的影响是各种档案纠纷中最严重的, 档案一旦丢失便难以找回, 也就意味着当事人的所有个人信息将不复存在, 其必将给当事人的求职以及办理各种社会事务造成极大不便。

二、引发人事档案纠纷的管理制度问题和管理制度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档案纠纷, 除了由于当事人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之外, 还与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紧密相关:首先, 档随人走, 档案转移手续复杂, 且管理费收取过高, 致使不少人选择“弃档”、“遗档”, 甚至造成“死档”。随着大量劳动者档案被纳入市场化管理模式, “人才管理———存放档案———当事人付费”成为当前我国人才市场管理人事档案的固定模式[4]63。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严格遵循法制化管理。根据我国《档案法》, 目前我国企事业档案管理工作严格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精神, 由国家按照人事隶属关系, 授权有关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档案室、街道劳动部门以及有资格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按照我国人事档案的管理政策, 隶属于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在管理人事档案的过程中要收取高昂的管理费, 标准大约在每人每月15—20元之间, 而调档则需要一次性交纳400—600元不等的费用, 这给正处于待业中的流动人员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为此, 其中的多数流动人员选择“弃档”。其次, 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实施封闭式管理, 透明度低, 重藏轻用, 当事人的知情权在档案管理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维护, 导致“假档”等违法行为不断。当前, 我国档案管理严禁个人查阅档案信息, 因此, 许多有违事实的信息资料充斥其中, 得不到当事人的甄别而真假难辨, 大大削弱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严重者甚至给当事人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5]77。再次,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设备落后, 缺乏监管。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方式落后, 仍停留在手工整理的阶段, 大量档案在记录和整理过程中遗失的现象频发, 且由于缺乏监管, 管理人员的工作得不到有效激励, 消极怠工的情况十分普遍。针对目前传统管理体制上的“档随人走”、“重藏轻用”、封闭式管理, 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档案保管条件落后, 仍以手工操作等问题必须进行革新,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企事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1. 加大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革力度。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弃档”、“死档”现象, 我们的档案管理单位应继续加大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力度, 摆脱资源耗费大、查阅效率慢的“卷宗”模式, 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 将呈分散形态的不同单位、不同载体的人事档案资源以数字化的形态储存起来, 并借助网络, 实现有效流通, 帮助人事档案以资源的形态进入信息领域, 实现非保密形态的人事档案全社会有条件共享。如此便可提高信息的筛选与利用效率, 规避“扣档”、“重建档案”等乱象以及“失档”给当事人带来的不可逆影响, 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 最大程度发挥其为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服务的价值[6]35。

2. 改革人事档案收费制度, 逐步实现“零收费”。

目前, “以档养档”的人事档案寄存服务的价格与成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空间, 由于隶属于政府部门的人才流动中心属于非营利机构, 而人事档案又是国家出于管理需要而建立的, 其所有权属于国家, 当事人甚至不能随便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因此, 让当事人单方面承担人事档案的管理费用显然有失公平。针对这一暴利行为, 笔者认为应由政府财政来支付人事档案管理费用, 逐步实现“零收费”。只有从提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档案管理费用降低甚至最终的取消,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弃档”现象[7]57。

3. 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 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

人事档案作为完整记录个人信息的文件, 其具有政治性、服务性、机密性和科学性。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个人对档案知情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虽然个人不能查询、利用本人及亲属的档案, 但是在现代社会个人有权了解其档案材料的内容, 如此才能更为有效地保障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因此, 笔者认为,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应该适度公开化, 至少应该赋予当事人对个人档案信息进行核实的权利, 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假档”的产生。

4. 扩大档案信息收集范围, 加强鉴定审查力度, 对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企业在人事档案信息收集过程中应打破阶级制, 对于普通职工和领导干部一视同仁。此外, 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鉴定审查力度, 确保档案信息的原真性。由于当事人随时随刻都在谱写自己的历史, 因此, 人事档案具有强动态性, 这就要求人事档案必须不断增加新内容, 补充新材料, 要做到这一点, 也需要用人单位的配合, 需要单位在人事管理工作中详尽记录员工的“过去时”和“现在时”。只有“三管齐下”才能保障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确保其在缔结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参照性[8]17。

5. 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保管和移交制度, 加强个

人监督, 定期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有效防止“失档”现象的发生。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我们据此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档案的价值根植于其中存在的历史资料之间, 体现在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之上, 存在于合理利用之中。当前, 由于传统管理体制的落后造成大批档案的遗失和滥用, 给经济、社会等领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人口大国, 巨大的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关乎人才战略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 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英玮.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2]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傅荣校.档案管理现代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世林.档案信息利用法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5]陈潭.单位身份的松动——中国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冯湘君.信用经济建设视角下我国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09 (6) .

[7]谭必勇.从“弃档”现象看我国人事档案制度改革[J].北京档案, .2003 (3) .

3.061劳动合同与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三

什么是人事干部素质

(一)率先垂范,给人以榜样。做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在各个方面都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

(二)关心同志,给人以亲切感。一是在政治上关心同志;二是在工作上支持同志;三是在生活上照顾同志,做到以诚相待,平易近人;四是在困难上帮助同志;

(三)业务熟练,给人以精灵感。组织人事工作部门工作杂、矛盾多、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要求高、政策性强,要求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要刻苦学习,做到熟悉业务,了解情况,掌握政策;

(四)办事公道,给人以正义感。组织人事工作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要求人事干部无论大事、小事,都应该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五)善于创新,给人以进取感。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总会有与现时不相适应的东西,这就要求组织人事干部要以时俱进,研究分析新情况、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六)踏实工作,给人以敬业感。要树立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不为名利所困惑,愿做“无名英雄”,树立人事干部工作无小事的意识,力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提高人事干部素质的必要性

从事本职工作多年来,经过长期与同行的交流和观察到的现象,人事干部素质的提高是必要的,从上级的重视程度到人事干部本身的工作水平和质量、选用人事干部等方面都是不规范的,比如:

(一)各级人事干部管理机构重视的程度还不够。除了一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上等级的单位以外,其它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大多都是兼职人员,有的还是出于工作照顾对象,有的甚至还不是党员;责任性、知识性、专业性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二)岗位专业知识技术培训还不到位。有的没有经专门业务培训就上岗,业务不熟悉,尤其新参加工作的人事干部, 不但不是该专业毕业,也没有经专门的业务培训,只好跟着边做边学;

(三)有的单位没有严格按章办事,出现新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档案下落不明;随意办理传递干部人事档案,甚至造成有的毕业生档案自己存放现象;

(四)没有规范的干部人事档案审查纠错机制,有的干部人事档案没经严格检查核对就发出去。不但纸张不规范,填写表格随便用纸、用笔、语言不当。就材料不全也没有及时追补续整,造成不必要的后续追补工作等等;

(五)各职能部门工作配合也不够好。在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过程中,各职能部门配合不密切,有的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教条主义,各有自己的做法,部门整理档案的口径和标准不一致,给干部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频设障碍。

提高人事干部素质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就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前普遍存在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提高人事干部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手段。人事干部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相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水平也恰恰体现人事干部的素质,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也是相互作用的。人事干部素质的提高,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好坏的决定因素,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保证,因此,在具备组织人事干部素质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要素: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领导应把人事干部素质提高作为政绩的量化条件之一。也就是要求人事干部达到怎么样层次的政治教育和文化学习,必须具备怎么样的文化程度和政治水准,真正使人事干部组织是一个让干部群众放心的可依赖的部门;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信念,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和职业道德,这是每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不但要提高组织人事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还要注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人事干部素质是多方面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必须真正熟悉、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

(四)强化对新技术的应用程度,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实行从“纸质管理”转变为“电子信息”的升级,实现计算机数据库软件更准确更快捷的方式,不断挖掘档案中丰富的资源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为单位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数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事干部素质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也是相互作用的,人事干部素质决定人事干部管理水平,所以要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两者都要重视和提高,只有这样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才能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各级领导机构齐抓共管,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将会迎来新的春天。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4.人事档案代理合同书 篇四

1、按时按规定向甲方交纳管理费用。其中人事关系挂靠,每人每月 元,不足一月按一月计算。支付办法:存档时一次交清不少于12个月的管理费,以后在到期之月的次月内乙方主动到甲方交清不少于12个月的管理费,以此类推。如推迟交费,每推迟一月,乙方增交滞纳金10元。第一年内终止本合同的,所交一年的人事代理费不退(如今后上级有新收费标准,按新标准执行)。未交足管理费的,甲方不提供有关服务。

2、职称评审、年度工作考核及其它需装入档案的材料乙方应主动按时申报和归档;管理费乙方应主动按时交付,甲方均不另行通知。

3、在人事代理期间,乙方应认真发行本合同约定,遵守国家和我市的人事政策及相关管理规定;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乙方应按人事管理规定出具所需证明。如因乙方手续不全而导致部分或全部人事代理服务无法提供的,甲方不承担责任。

4、乙方代理期间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病、残、伤亡等意外事故由乙方自负。

5、乙方的人事、工资关系和档案转出时,必须交回本合同,遗失者由本人写遗失证明声明作废。

五、本合同在下列条件下可以终止:

1、双方协商同意解除合同;

2、一方有违约行为,给对方利益造成损害,对方要求解除合同;

3、乙方转出人事档案及人事关系;

4、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

六、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存一份,自签章之日起生效。乙方委托他人代签,具有同等效力。

七、其他说明:

甲方:连城县人才智力流动服务中心(盖章) 经办人:

乙方:(签字、盖章)

用人单位:(盖章) 经办人: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甲方地址:连城县水利水电大楼一层

电 话:0597-3128796

邮 编:366200

人事档案代理合同书范文三

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甲方)与 _(以下简称单位)聘用的 同志(以下简称乙方),依据甲方与单位签订的《人事代理协议书》为原则,就委托代理人事档案及关系问题订立合同如下:

一、甲方责任:

1、应单位和乙方个人委托,管理乙方人事档案及关系。乙方原工作身份为 _ 。户籍所在地为 。

2、根据档案记载,经单位许可,为乙方出具相关人事证明。

3、乙方在聘用工作期间工龄连续计算。

4、乙方与单位解除聘用关系后,根据单位委托,按原工作身份介绍乙方到新的就业单位。

5、甲方在未得到单位与乙方解除聘用关系的书面通知前,不得应乙方个人要求调转其人事档案及关系或提供相关人事管理服务。

6、甲方不负责其他管理责任。

二、乙方责任:

1、服从甲方人事管理规定和单位的工作安排。

2、乙方与单位解除聘用关系后,应在离职后的15日内持单位书面证明到甲方办理调档或转个人存档手续(非北京户籍员工档案必须办理档案转出手续,档案拟接收机构仅限新单位委托人事代理的北京市级及各区县人才机构、存档人员本人户籍所在地的组织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否则由于迟延调档的相关责任由乙方自行承担。

3、乙方开具人事证明或办理有关手续时,须向甲方出具单位介绍信。

4、乙方调离或改变代理方式时,须交回合同书及存档凭证,结清代理费。

5、如乙方属非北京户籍人员,需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人事档案自户籍所在地或北京市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至双高中心的转移手续,进行异地存档。

三、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执行,自乙方档案转出之日起失效。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

年 月 日

看过人事档案代理合同书的人还看了:

1.单位人事代理合同书

2.委托管理人事档案合同

3.人事代理合同书模板3篇

4.人事委托代理协议书范本

5.单位人事代理合同模板

6.委托管理人事档案合同范本

7.个人人事委托代理协议范本3篇

8.代理招聘合同书范本3篇

9.劳务代理合同范本3篇

5.人事档案管理之中的困境与出路 篇五

摘 要: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业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人事档案功能的发挥,亟待改进。提高认识,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社会化,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人事档案;问题;对策;信息化;社会化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

人事档案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相关人员个人的自然情况、思想品德、社会经历、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历史和现实的表现以及奖励处罚情况的,由有关机构统一整理、保存起来用以备查的原始材料。”[1]人事档案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利益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人事档案全面反映相关个人的思想政治表现、爱好特长、学习工作经历以及奖惩情况。其中的“登记表、自我鉴定、履历表等等,充分反映了有关人员的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而年度考核,则记载着个人不同时期的现实表现和组织的评价;入党、入团、提职、晋级等原始材料,则是个人在组织教育培养下成长的佐证;工作情况的考核、奖惩与科研成果的登记,是个人工作能力、成绩贡献、技术专长的充分展现。”[2]

(二)人事档案也就是人事文件材料,它是依照一定的程序保存起来以备查。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出于管理需要,反映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需要特别保存,这就形成档案。“人事档案以个人姓名为特征组成的专卷或专册,这是由人事档案的形成特点与作用决定的。人事档案管理所具有的现实性、真实性、动态性、机密性的特点,使之成为各级组织考察、了解和正确使用人员的重要依据。”[3]因此,管好用好人事档案,对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人事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它记载了个人学习工作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表现等各方面情况,使得全面了解和正确选拔人才得以实现。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显然有助于提高人事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全社会的人才调配,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干部制度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公共管理工具,对干部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特别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一些工作人员甚至单位领导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只是保管档案的事务性工作,只要能应付查档和外调就可以了,没有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些单位,就连人员、经费、场所都没有保障,更谈不上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提高。“目前,由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用调档,相关人员认为只要有工作素质和创新能力,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就可以,人事档案可有可无。还有一些单位采用重新建档的做法引进人才,使得一些求职者根本不管自己的人事档案。此外,档案管理投入偏低,经费投入不足,档案室设施不够,且多数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保管条件比较差,柜架配备不到位,库房条件简陋。”[4]迄今为止,全国还有一些管档单位没有配备专用库房,相关设备陈旧,管理手段落后,档案检索主要靠传统的手工操作。

(二)人事档案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管理分散,隶属混乱。就我国总体而言,人事档案大多是由用人单位来保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增多,再加上对人事档案的认识不到位,“分散多头”现象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屡见不鲜。有的由过去的单位保存,有的由现在的单位保存,还有的由人才交流中心保存,处于一种“分散”的管理状态。而人事档案管理牵涉到多个主管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管理分散,隶属混乱。有些基层单位档案材料收集不齐,采集不科学,立卷不规范,案卷质量不高。“目前不少单位的人事档案挂靠劳动人事部门,大都没有专职人员分管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长期无人整理,根本做不到‘鉴别认真、分类准确、归档齐全完整、目录清楚、编排有序、装订整齐’的要求,存在零乱无序、死档弃档、虚假档案、人档脱节、档案克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严肃性。”[5]

(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偏低,管理手段落后。人事档案管理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而多数档案管理员对业务不熟,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有待提高,敬业精神有待加强,加上管档人员更换频繁,后续培训跟不上,致使管档人员的工作状态差,分类混乱,数据不准。[6]而且,人事档案的管理手段也陈旧落后,目前,调阅档案时大多采用手工操作,反复使用原件,经常造成纸张揉皱破损和字迹褪色现象,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缺乏保障。

(四)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低。人事档案的利用大多是被动性的,缺乏主动精神,只是等待查阅和调动。“利用材料主要是党团材料和工资调资方面的,真正用于人才选拔,培养开发及预算等方面的较少,没有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作用。另外,人事档案查找方式落后,检索工具单一,严重限制了其信息服务和交流功能的发挥,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制约。”[7]近年来,虽然科技手段在更新,计算机水平在提高,但有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没有广泛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资源浪费严重,工作效率亟待提高。

(五)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人才资源也是社会生产力,社会迅猛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如果人才不流动,甚至被搁浅埋没,就会造成资源浪费,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现行人事档案管理随意性大,有关个人的品行和工作鉴定全凭主管领导的偏好而定,当事人却全不知情。这样,容易产生单位负责人借此压人、整人的情况。还有基于私人利益的考量,千方百计篡改档案。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完善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进一步夯实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基础。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应将档案管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定期或不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基于目前人事档案意识普遍不强的状况,当务之急是加强档案宣传,增强档案意识。档案工作要有专门的经费预算,以保障人事档案的维护、抢救及信息化建设;要搞好综合档案室的规范化建设,“注重通风、采光、防盗、防虫、防潮、防火等设施配套,添置空调、电脑、扫描仪、监视器等设备,”[8]努力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保障档案利用的安全与高效。

(二)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档案人员的政治觉悟与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档案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要配置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及时培训,这非常重要。要配置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档案管理人员,并注重培训。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更加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严明的政治纪律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担当起人事档案管理的重任。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有埋头苦干的工作精神,还要全面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三)健全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可靠保证是相关制度的完善,因此,各单位要及时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以“保证人事档案工作逐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为了避免档案的丢失、改动,必须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手续,有效地制约造成档案泄密、涂改等人为因素。”[9]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要及时解决,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有序。

(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而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则是第一步要实现的。即,要“把原先的纸质型档案转换成电子型档案,将人事档案有关信息输入计算机,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个人信息体系,并建立准确、完备的人事信息数据库,通过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建立综合信息,实现无纸化办公、无纸档案与纸质档案相互结合。”[10]

(五)改革人事档案的宏观管理机制,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国家要制定有关人事档案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努力建设面向社会的开放型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化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面向社会,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传统的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人事档案来源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可以是社会各类人员,档案内容也丰富多样。传统干部档案工作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工人档案由劳动部门管理,但新的用人制度打破了传统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传统的干部档案、工人档案正逐渐被以职业特点为标志的国家公务员档案、医生档案、教师档案、职工档案等所替代,”[11]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的的人事档案都在走向社会化,这种变化是顺应时势的。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要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爱荣.关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档案,2010(1).

[2] 王英玮,张秋燕.关于改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J].档案学通讯,2009(4).

[3] 王英玮,陈晓,张秋燕.关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J].北京档案,2009(3).

[4] 王爱荣.关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档案,2010(1).

[5] 昌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进策略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6] 李海燕.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0(增刊).

[7] 戴春波.现代化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的必然出路v黑龙江档案,2009 (3).

[8] 王爱荣.关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档案,2010(1).

[9] 王英玮,陈晓,张秋燕.关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J].北京档案,2009(3).

[10] 王爱荣.关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档案,2010(1).

6.061劳动合同与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篇六

一、医院人事档案的相关论述分析

(一)医院人事档案的概念

医院人事档案是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人事部门在培养、选拔干部等工作中,将个人阅历、业务能力以及工作表现等内容进行记录的文件材料,是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了解的必要参考。

(二)医院人事档案的构成要素

医院人事档案针对人员的个人经历、政治面貌以及奖罚标准提出了更为系统详细的要求[1],人事档案与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联系密切相联。医院人事档案主要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政治信息以及个人的奖惩情况等。个人基本信息主要是指学历证明和技术职称等;奖罚情况是指在以往学校或者工作单位是否受到过奖励或者惩罚,还要考虑相关的工资福利待遇情况等方面。因此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要完善个人档案资料,将其交到人事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考察、审核,妥善保管好。医院人事档案是医院工作人员真实情况的客观反映,使用价值性非常高,可以为医院人事档案的决策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二、医院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阐述

医院人事档案在医院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医院人事档案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的选拔、任用,从而为医院的发展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医院注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有利于促进医院人事管理的发展

通过真实、有效地医院人事档案,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为医院的人才培养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基于此,可以不断促进医院人事管理的发展,实现医院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

(二)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技能素质

医疗事业对新入职的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医务人员要具有高度的综合素质。医院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中,会定期安排相关资格考试与职业证书考试,考核力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对于考核资料也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如果处理不慎,就会严重阻碍到医院人事档案工作的正常进展。因此,要不断完善医院人事档案,禁止由于医务人员管理工作的失误而对人事档案造成不利的影响,确从而保医院考核的质量和水平。

(三)有利于建立健全医院薪酬与激励机制

由于受到医疗改革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针对于员工的薪酬来说,医院要注重结合义务人员的社会阅历、职业生涯以及贡献程度来进行分析。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的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保障性依据,进而形成系统全面的医院薪酬与激励机制。此外,在以往医院的工资核算中,往往就是根据以往财务报表方面的信息进行总结,因而具有一定的误差性。但是,医院人事档案的实施,主要通过每个人档案信息的录入、修改以及核实等方面进行系统严密的汇总,进而成为了广大医院进行工资结算的重要参照指标。因此,工资待遇的不断优化,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挖掘个人潜能。

(四)有利于不断完善医院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的信息服务体系

医院人力资源的使用需求在不断地扩展中,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医院的稳定发展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可以不断满足于医院人力资源的使用需求。医院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综合分析和考虑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创新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务团队。并且要创新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方法,进而促进医院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形成。

三、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良好的人才团队是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和支撑点,人事档案的直接负责人是相关人事管理部门的领导,并且与医院的管理改革的联系较为紧密,逐渐成为了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重心。但是,目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尽人意,在管理模式、流程、制度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急需进一步的应对和处理。

(一)人事管理缺乏一定的不合理性、不规范性

医疗事业正在不断完善人事制度、促进人才规模上的合理流动。在人事档案中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地优化,但是也尚未能及时调整原有的人事档案制度,进而造成了人才的静止和凝固,很难实现高效的流动性[2]。例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于已经辞退或者取消劳动合同等员工的人事档案资料,并不能及时地进行移交和保管,进而造成人事档案的缺失和漏洞。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性引起的。此外,人事档案资料的手续也欠缺着一定的流程性和秩序性,会使医院很难就新聘请的医务人员展开详细的人事审批工作,已经严重超出了人事档案的管理范围。

(二)尚未形成完善的人事代理服务体系

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人事代理机构来说,具体的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浅显、片面,很难进行人事档案资料的开展工作,逐渐形成了单一的保存模式,进而无法充分发挥出人事档案的实质性作用。同时,医院在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难实现统一性。例如:在聘请专业人员时,过于注重考试面试,而且人事档案的转档手续比较复杂繁琐,“弃档”现象非常严重[3],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混乱、无序。

(三)人事信息更新速度比较缓慢

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及时更新和调整医院人事资料,很难掌握员工工作信息,导致资料收集工作的严重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使医院相关领导、管理者无法就人事档案信息而开展员工的选拔与晋升活动,因此,岗位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医疗工作事业的正常进行。此外,医院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业务能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由于受到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经常在医院人事档案资料的保存、整理以及收集等工作中出现问题,对于工作流程的掌握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缺少严谨的保密观念,人事档案资料流失、泄漏的现象经常发生。由此可见,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职能的缺失也是人事信息更新速度较滞后的重要因素。

(四)管理方法方式缺乏着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目前,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而言,缺少专人掌管,档案管理队伍和业务培训机制较不完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缺乏系统完善的培训计划,使刚入职的人员很难及时掌握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与此同时,医院的人员编制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性,有时还会出现一些非正式员工来负责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此外,一些医院也尚未安排专门的办公室专用房,只是在普普通通的办公室进行存档工作,进而无法充分体现出人事档案管理的严密性,大大阻碍了医院人力资源部门的发展。

四、医院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中的开发建议、策略

(一)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对于医院的人事部分来说,要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工作要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的管理,将档案资源作为开发利用的重要推动力,提升人事档案工作的应用价值。此外,还要不断强化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工作,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性需求。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来源来获取人才信息,并及时传递到相关的科室,不断提升医疗事业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二)不断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促进医院人事档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于规划性,可以进一步地掌握医院管理和发展方向。人事专员要提升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加强对各类人才资料的深入分析,特别对于人才的社会经历、工作经验以及潜能发挥等。同时,还要不断优化人事档案管理结构,以便于医院能够充分掌握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而且要不断更新各类人事档案资料,增强资料的完整性、细致性以及长效性,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确立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建立科学高效的医院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现代化人事档案信息管理

1、要进一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对现代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与认知程度,充分发挥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于优越性等优势,实现精细化的管理目标。要制定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方案,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优化利用与实时共享。还可以构建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信息的完整性于全面性特征。因此,要加强行政管理系统与人事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与契合程度,要达到一定的额协调与统一,进而为医院医务科和临床教学科提供好有利的参考依据。

2、强化人力资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进行人力资源资料的收集工作,促进资源多元化共享目标的实现。在医院信息化工作进行中,要将人事、财务以及科研等信息的档案规划工作,对人力资源信息实施集中化、统一化的管理。与此同时,要尽快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来不断规划和处理数据库,要在医院人事档案数据库中充分体现医院的管理、技术、专业等重大领域方面。为了确保现代化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实施效果,还可以建立起个人电子档案系统,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将纸质人事档案资料转变为电子档案数据,从而为长期的统计利用与归档工作提供强而有力的便捷性。

(四)强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素养,拓宽培训渠道

要不定期地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力度,从而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养。与此同时,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规范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秩序,在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医院人事档案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与优势。此外,医院方面还要不断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态度认真、业绩良好的管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从而创造出更大的贡献价值;反之,对于态度不良好、表现不出色的管理人员来说,要予以一定的惩戒,以警世人。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定来看,旨在不断激发医院人事档案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注入崭新的生命力。

(五)发挥薪酬和人才选拔的促进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事档案管理思想

1、人事档案可以真实反映出人才的政治表现、工作经验以及技术水准等,已经作为医院考察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促进人员培训和素质团队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此同时,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要广泛吸纳社会各界高素质人才,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不断建立健全医院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制度。在薪酬改革中,人事档案可以较为详细地反映出医院人事的方方面面,提供出更具有价值性资料信息,是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过程的重要参照。

2、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服务标准,促进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形成,使之在医院的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因此,要加强人事档案的科学化与高效化,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管理原则,实事求是,不断与时俱进,延伸人事档案信息的来源与渠道,为医院的发展建设提供新的团队力量。

(六)建立专门的人才库[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编研能力

1、要建立专门的人才库,科学分析医院各科室的人员分类。通俗地理解,医院人事档案是对医院人员进行详细系统的记录,确保高质量的医院人事管理信息。因此,要积极培育专业的医务人才,不断贯彻落实于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构建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发挥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不断形成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专项人才库。

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人事档案信息加工的能力要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和分析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有良好的人事档案信息互动能力,在编研人事档案时,要保证自身较强的文字叙述能力,可以与医院局域办公网和医务工作者开启良好的互动模式。

(七)实施分类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

对人事档案信息加以利用,明确不同人才优势,重点培养医院的骨干力量,发挥学术带头作用,医院人力资源要认识到不同人才的能力和价值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因此,医院人事档案要对医院人才管理进行规划和统筹,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实现医院人才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人事档案管理可以对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做出详细完备的记录,在实施分类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中,要充分挖掘人才的长处,对于人才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加以正确的改正和引导,从而增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影响力、凝聚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与开发势在必行,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确保医院人事部门的正常运作。医院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并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取得良好成效的,相对来说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适度改变以往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做到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更加科学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为医疗事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英.对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点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10):173.

[2]张涛.刍议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办公室业务,2015,(19):94.

[3]吴国念.发挥人事档案在医院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中的价值[J].办公室业务,,(01):194.

7.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篇七

要结合普法教育、结合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结合本地区、本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舆论工具, 广泛宣传人事档案管理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宣传教育, 使大家都认识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论是企业的竞争, 还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竞争, 最终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部门和单位, 一个对人事档案所蕴藏的丰富的人才信息资源没有充分认识的领导, 就不可能更多地发现人才、更好地使用人才, 更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使干部职工自觉增强档案意识, 牢固树立价值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观念, 真正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摆上重要位置, 切实抓好。

2 要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

人事档案应逐步从“单位档案”向“社会档案”转变。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长期以来,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禁锢, “人是国家的、地区的、部门的、单位的”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从上学直至毕业分配, 个人选择的余地相当小, 人事档案也随之成为地区所有、单位所有, 人事档案变成“单位档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人的属性己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是属于全社会而不仅仅属于某个地区、部门或者单位。只是在某个时段区间里, 人与单位订有劳动合同, 存在劳动关系, 而一旦劳动关系解除, 人自然而然又回归社会。人的属性己经从“单位人”转变成为“社会人”, 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然。所以, 人事档案管理也应顺应这一变革, 实行社会化管理, 变“单位档案”为“社会档案”。只有这样, 才能与人的社会化属性相一致, 也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看到, 人事档案制度的人本化必然以承诺个人的自由与流动、发展的权利为前提, 只有实现档案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分离, 实现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 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至于社会化管理的具体模式, 可以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经验, 先建立地区性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 由政府赋予专门的职能, 集中管理一个地区的人事档案, 在条件相对成熟后, 再建立全国性的管理机构。这样, 既可解决目前人事档案多头管理的问题, 也可以摆脱“死档”、“弃档”现象大量存在的困境。

3 要加大政策创新的力度

社会化是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向, 但它的实施涉及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高层次决策问题, 而且需要其他社会改革配套进行, 不可能一墩而就, 因此, 在大力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进程的同时, 必须抓紧进行政策创新。就当前来说, 当务之急就是各地方党委组织和政府人事等有关部门要负责牵头相关组织对各级各单位是否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进行资格认定, 并实行年审制度, 符合条件的发给资格证书, 年审不合格的, 限期整改合格, 否则取消其档案管理资格。其次是要规范人事档案的内容, 尽量减少陈旧、不合时宜的信息。第三是要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揭开多年来笼罩在人事档案头上的神秘面纱, 尊重和维护公民个人的知情权, 将人事档案作为社会信息源之一, 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 特别向本人开放, 让公民有依法维护个人档案的权利, 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 要有责任追究制度。只有令人事档案成为一个透明、适度开放的个人社会公信平台, 才能充分保障人事档案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 也才能使现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在公共平台上实现共赢。第四是要把人事档案管理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加大考核力度, 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确保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实。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 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4 要加大个性化管理的力度

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的本质要求。人事档案的真实性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人事档案的客观性、完整性、合法性, 这是真实性的基础层面, 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有效, 来满足对人事档案主体的管理和一般了解;第二个层面是人事档案的个性, 是人事档案的纵深面, 体现人事档案的价值, 来满足对人事档案主体的筛选和使用。真实性的第一个层面是前提和基础, 而第二个层面则是对前者的补充和深化。人事档案失去第一层面的真实, 人事档案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失去基础则个性和权威都无从谈起;而人事档案失去真实的个性, 则意味着失去了重要的内容特质和价值要素。两个层面相互依存, 有机结合, 共同作用于人事档案主体, 彰显人事档案鲜活的生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人事档案真实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不可否认, 第一层面确系首要的, 也是必须的, 但对真实性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 也显而易见是不妥的, 人事档案的个性化同样不容忽视。缺乏个性的人事档案尽管客观真实, 但因它缺乏实用的信息, 其价值、作用便大打折扣。真实的人事档案需要由个性的内容来支持, 个性鲜明的人事档案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真实。人事档案个性化管理正是要求人事档案形成部门和形成者需要兼备政策观念、责任观念和创新观念, 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求同存异, 去体现出不同人事档案主体的特点和个性, 档案内容要与主体多元化、社会职能多样化相适应, 根据不同类型人员, 可采用不同的归档标准、内容, 尤其是需要增加反映个人综合能力、专业素质、科研水平等实际材料;处于社会转型期, 人事档案内容更应与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信用体系相联系, 增添诸如个人身份证明、履约情况、银行信用记录、涉案情况等信用记录材料。更通俗而言, 也就是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不同的档案服务。档案信息数字化是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形态, 是信息时代档案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 它能够把分散于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载体的人事档案资源, 以数字化的形式贮存起来, 以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联接起来, 是提高档案利用率, 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最有效途径。

5 结语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政策,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面对传统人事档案政策老化失效这一现实情况, 必须做出积极回应:探索良性的政策替代方案, 选择科学的最佳路径, 本着“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基本理念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可以想见,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只有走更科学、更富实效的创新改革之路,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我国人口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才优势, 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赵汝周, 赵志英.论档案服务创新的主要方式[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05 (3) .

[2]所桂萍.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疏漏及解决对策[J].档案时空 (业务版) , 2005 (4) .

[3]吴承明.论二元经济[J].历史研究, 1994 (2) .

[4]蒲君.弃档为何愈演愈烈[J].时代潮, 2003 (1) .

8.人事档案管理流程的风险与防范 篇八

一、人事档案管理流程中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不断完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人事档案的管理出现了一些混乱状况,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亟待人们加以解决。

1.人事档案材料内容质量不高

当前许多人的人事档案质量不高,缺乏利用价值,其人事档案材料空洞的、形式的多,细致的、实际性的少;反映个人经历、学历、工资、政治面貌等一般情况的多,反映个人道德品质、业务能力、技术专长的少;反映过去情况的多,反映当前情况的少。尤其是一些材料定性结论多,定量描述少;或者只讲优点,避免缺点;内容空乏,个人总结和组织意见尽是套话,无法全面、公正的评价和反映一个人的情况。另外,由于鉴定审查不严、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也导致了人事档案造假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给人事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同时也使得人事档案在对人们职业信誉维持方面的作用大大降低。

2.人事档案的管理不规范,档案丢失、变更、损毁严重

档案在归档后,需要大量的反复查阅。由于档案量巨大,当需要查询档案时,需花费按小时计,甚至一天的时间在档案室查找,耗时、耗力;档案资料没有安全可靠的备份,一旦出现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事件,原始档案极易丢失、损坏,但恢复、修补困难。长时间保存,档案纸张、字迹也极易褪色、霉变,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由于档案需反复查阅,不可避免地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一些档案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且纸质较差,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查询、翻阅的要求,而且,对这部分档案的直接查询,所造成的破坏将是无可补救的。

3.档案的整理不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者观念上重政治轻业务

整理人事档案是一项细致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把个人材料归档成册是人事档案规范化的基本前提,许多单位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欠缺。材料混杂、散乱,甚至根本没有清理,有些单位档案虽已立卷成册,但没按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处理,给档案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尽管我们对人的评价标准是从政治和业务两个方面来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基本情况。然而,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政治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人,并且将政治思想与品德作风、工作表现分离开来,因此是空头政治。在重政治轻业务观念的影响下,人事档案部门没有严格把属于反映个人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实绩贡献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作为收集归档的范围,而是侧重于政治思想表现材料的收集,能反映个人业务能力的材料相对较少,即使有也是数量有限或者补充不及时。

二、防范人事档案管理的风险

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风险,结合当前管理水平与实际,通过对人事档案的内容、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进行改革与完善以防范管理流程中的风险。

1.努力提高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

1.1强化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

档案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组织人事部门和单位领导的档案意识淡薄,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人事档案及其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增强组织人事部门和单位领导的档案意识,争取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是解决当前人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根本途径。

1.2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者业务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档案工作者面临着知识化、专业化的严竣挑战,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是档案管理者的当务之急。此外,还应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人事档案管理日益复杂、逐渐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党和国家最新的人才政策、人事制度以及当前人才流动规律,了解组织人事部门的现实需要,主动提供全面、准确的人事档案,为人事管理工作服务。

1.3补充具有个性的人事档案材料。

针对人事档案内容陈旧和“千人一面”的状况,有关部门应在人事档案材料内容建设上注意补充能反映当事人个性的档案材料。具体而言,一是反映个人全面素质的档案材料,如反映当事人身体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材料,其中有关个人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材料应是重点补充的内容。在反映心理素质的有关内容中,应侧重反映当事人的个性、合作与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二是反映个人业务考绩方面的档案材料。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而言,具体业务考绩的标准应有明显不同。

2.加快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提高档案工作质量水平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科技手段与工具,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通过文件扫描、光盘存储等技术,实现档案的备份存储和计算机管理,减少原件的 损耗,并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

3.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应遵守《档案法》,以及上级主管部门颁布的各种规章制度,各单位还应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制定本单位的人事档案收集归档补充制度、检查审核制度、交接转递制度、查阅借阅制度等,做到有法可依。规章制度制定以后,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排除一切人情干扰,坚决按各种制度和规定手续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各种利用档案进行造假或谋取私利现象,一经发现,必须严加处理,做到违法必究。

鉴于人事档案分散多头管理的弊端,应进行相应改革。首先,打破各级部门条条块块都管人事档案的管理体制,实行相对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其次,应建立与现代人事政策制度相适应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干部档案管理制度。第三,将人事档案管理真正纳入整个档案事业系统,接受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宏观指导,而不应将档案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人事档案管理独立于该系统之外。

上一篇:写给12岁孩子一封信下一篇:《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