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12篇)
1.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篇一
第八课 回家教案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阅读理解,讨论交流,掌握课文的结构和常用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仔细体会“三个离不开”的含义。
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和重点句型,能串讲课文内容和复述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3.1 教学活动【导入】回家[检查预习叫三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让两个学生朗读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说一说;民族团结有什么好处? 【活动】回家 教学过程;首先检查同学们的复习和预习情况。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展示教学目标。让一个发音最好的学生把课文朗读一边。老师泛读一边,让学生注意听老师的发音。跟着读,抽读,个别读,分男女读,齐读。讲解课文内容。
串讲课文
本文可分为四个段落,六个自然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主要讲了2005年的古尔邦节,他们收养的10个不同民族的孩子都回来了。提问;
1.2005年古尔邦节,阿比包夫妇为什么过的特别舒心?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
主要讲了他们收养了三个维吾尔族孤儿和七个回族孤儿,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们身上。提问;
他们收养了几个回族孤儿?
2.阿比包夫妇是怎样缓解生活的压力的?
课文中的重点句型
1.以。。。之心。。。
如;(1)老师以无私捧献之心,培养着优秀的人才。
(2)母亲以无私的慈爱之心,关心着孩子的成长。2.就这样…;
如;(1)就这样,同学们的教材费问题解决了。(2)就这样,今天的课余活动取消了。
【活动】回家
三、课堂小结。
主要讲了阿比包夫妇收养了10个不同民族的孩子。过古尔邦节了,长大成长的他们从四面八方回到日思夜想的家,小小的家庭充满欢乐。【测试】回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话。
(1)2005年古尔邦节,阿比包夫妇为什么过的特别舒心?
答:(2)“我”心中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阿比包夫妇是怎样缓解生活的压力的? 【作业】回家1.熟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八课 回家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第八课 回家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回家[检查预习叫三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让两个学生朗读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说一说;民族团结有什么好处? 【活动】回家 教学过程;首先检查同学们的复习和预习情况。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展示教学目标。让一个发音最好的学生把课文朗读一边。老师泛读一边,让学生注意听老师的发音。跟着读,抽读,个别读,分男女读,齐读。讲解课文内容。
串讲课文
本文可分为四个段落,六个自然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主要讲了2005年的古尔邦节,他们收养的10个不同民族的孩子都回来了。提问;
1.2005年古尔邦节,阿比包夫妇为什么过的特别舒心?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
主要讲了他们收养了三个维吾尔族孤儿和七个回族孤儿,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们身上。提问;
他们收养了几个回族孤儿?
2.阿比包夫妇是怎样缓解生活的压力的?
课文中的重点句型 1.以。。。之心。。。
如;(1)老师以无私捧献之心,培养着优秀的人才。
(2)母亲以无私的慈爱之心,关心着孩子的成长。2.就这样…;
如;(1)就这样,同学们的教材费问题解决了。
(2)就这样,今天的课余活动取消了。
【活动】回家
三、课堂小结。
主要讲了阿比包夫妇收养了10个不同民族的孩子。过古尔邦节了,长大成长的他们从四面八方回到日思夜想的家,小小的家庭充满欢乐。【测试】回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话。
(1)2005年古尔邦节,阿比包夫妇为什么过的特别舒心?
答:(2)“我”心中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阿比包夫妇是怎样缓解生活的压力的? 【作业】回家1.熟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篇二
目前,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 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重点。一些对外汉语教师表示, 学生普遍反映到了中级阶段, 汉语学习进入了瓶颈期, 认为自己进步很慢。中级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 不使用复杂词汇、句式也可以完成交际目的, 因此, 他们往往会习惯性选择简单语言, 回避复杂词汇、复杂句式。如:
教师:你的室友在听音乐, 特别吵, 但是你想睡觉, 你会怎么办?
学生A:搬家。
学生B:我可以睡觉, 没关系。
教师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商量、请求或者抱怨, 但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更倾向于简单的回答。从交际效果上来说无可厚非, 然而从提高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上来说, 则无益处。因此,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词汇在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课型上来说, 口语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目前, 口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重视生词、语法讲解而忽略学生的表达能力的现象, 教师上课并不是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出发点。
从课程阶段来说, 中级口语课区别于初级、高级口语课的教学侧重在什么地方呢?陈贤纯认为中级是词语强化阶段, 提出对中级阶段词汇按语义场进行分类, 分三个循环进行集中强化。[2]徐子亮提出词汇学习分为词语的识记、保持、再认三个环节, 对词语可以按词性、功能、意义进行分类。[3]
桂诗春认为口语表达的过程也是语言产生的心理过程, 她将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话语计划阶段, 即“说话人根据自己的意图或者交际双方的需求计划自己说话的内容 (思想) 。”[4]第二, 话语构建阶段, 要从记忆库的心理词汇中选择合适的词, 再按照语法规则将这些词语进行组合排列, 形成有意义的词组或句子;第三, 执行阶段, 即口语表达。可以看出, 口语表达的关键在于记忆库中存在大量的心理词汇和用来将词汇组成句子的语言成分。
因此, 增加词汇的有效输入是中级口语教学的重点, 增大词汇量, 加大中介语在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词汇成句、成段表达的能力打基础。
二、从心理词汇角度进行词汇教学
如何提高词汇的有效输入呢?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语言形式, 忽视语言学习者接受的心理机制, 造成学生学会了词却无法说出得体的句子。因此, 词汇教学应符合人的心理机制。
目前,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词汇零散分布在课文中, 在课文后面附有一对一的解释, 在书后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词汇表, 这样的词汇呈现方式方便检索, 但不利于掌握。有研究表明:一对一的生词表并不能促进词汇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 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生词进行猜测的机会, 降低词汇编码过程的加工水平, 削弱学习者对生词及其共现搭配的注意, 从而导致学习者词块能力的低下。[5]
《中级汉语口语 (第二版) 》 (刘德联、赵晓雨, 67-70) 第八课《我在校外租了房子》中有27个生词, 排列顺序是按照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这样方便查找, 但是词汇与词汇之间没有联系, 不容易让学生记忆。
心理词汇理论认为, 心理词库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大脑中所有关于词形、词义及其用法的一个巨大的仓库。张萍提出语心理词库构建与词汇习得发展过程一致, 即从音义匹配到句法知识扩展再到语义网络构建。[6]即词汇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呈现应以意义为联结点。
传统的按照义类进行词汇分类, 如:家具有桌子、椅子、衣柜。这样分类的好处在于很快理解词义, 但是会有一个问题, 桌子和衣柜其本身并没有什么联系。如果我们将词汇放置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 词与词之间很快就建立了联系, 并且这种联系建立在心理认知基础上, 比较稳固。
我们可以把房间当成一个封闭系统, 把涉及房间的所有词作为这个系统的组成单位, 我们可以联想到房间、厨房、客厅、卧室、洗手间、卫生间、暖气、空调、电脑。厨房中有冰箱、煤气灶、电磁炉、水龙头, 卧室有床、衣柜, 洗手间有马桶、浴盆、喷头等。所以,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词汇教学:
教师: (展示一组房间照片, 指着房间的布局、房间的陈设进行词汇教学)
房间有哪些?
学生:卧室、厨房、洗手间、客厅。
教师:卧室中有什么?
学生:床、衣柜、空调……
教师:厨房里有什么?
……
从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生词, 接下来要通过不断的练习, 让学生会用这些词:
教师:大卫, 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房间吗?
大卫:我的房间有床、电视、电脑、桌子。
教师:大卫, 在学校住好吗?跟你的家比。
大卫:不好。太小了, 没有厨房, 没有客厅。
教师:大卫的宿舍有一张床、有电视, 大卫觉得宿舍太小了, 住家里比住宿舍好。对不对?
学生:对。
……
练习了这些词以后,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扩展学习, 而词汇也不限制于房间这个封闭系统:
教师:如果不喜欢住宿舍, 可以到外面租房。你们会租什么样的房子?
学生:能上网、有电视、便宜……
学生:到学校近。
教师:对, 我们要考虑位置和交通, 如果想便宜一些, 可以两个人一起租, 叫合租。还有别的吗?
学生:附近要有买东西的地方。
教师:对, 周围要有超市、商场
……
接下来, 再找两三个租房信息, 让学生通过比较选择租房并说出原因。重复词汇的同时进行成句、成段表达。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联想, 词汇从学生心理认知机制出发, 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词汇到主动地思考。学生在进入房间后, 随时都会遇见用词的机会, 即提高了识别记忆词汇的能力。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词汇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中重要性的分析及用心理词汇进行词汇教学的尝试, 为词汇教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于对外汉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 中级口语教学重点是词汇教学, 将词汇建立在学生的心理认知机制上, 将词汇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并进行反复练习, 可以提高学生词汇量和成段表达能力。
关键词:中级口语,交际能力,心理词汇
参考文献
[1]吴中伟.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8:2-3.[1]吴中伟.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8:2-3.
[2]陈贤纯.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学改革构想——词语的集中强化教学.世界汉语教学, 1999 (4) .[2]陈贤纯.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学改革构想——词语的集中强化教学.世界汉语教学, 1999 (4) .
[3]徐子亮.论词语的积累.汉语学习, 1997 (4) :46-49.[3]徐子亮.论词语的积累.汉语学习, 1997 (4) :46-49.
[4]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415.[4]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415.
[5]段士平.从词块能力看词汇深度习得中的“高原现象”.国外外语教学, 2007, 11 (4) :27-32.[5]段士平.从词块能力看词汇深度习得中的“高原现象”.国外外语教学, 2007, 11 (4) :27-32.
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篇三
从本期开始,我们进入电话销售职业第二个段位的训练。迈上这个阶梯,你需要首先建立一个认识:从话题入手,而不是话术。
接听陌生来电的隐情
电话仅仅是销售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平时需要见面介绍的产品,通过电话也能介绍,电话销售也可以说是在电话中进行买卖。
“买卖”这个词代表了两个形式:两方在一起进行交易,先是交谈,在谈话中彼此交换各自掌握的信息,找到相匹配的信息;然后,进一步交换实物,一方拿出的是具体的产品,另外一方拿出的是货币。在进行交易之前,两方其实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过,在通过电话进行的买卖中,最积极的、特别想立刻实现具体交易的一方通常是卖家,而另一方多数情况下较少做准备也不是很积极,甚至有时根本就不在预备拿出货币去交换什么产品的状态中。所以,作为买卖双方中最积极的一方,卖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准备就是理解“买卖”这两个字:是“买”在前面,然后才是“卖”,最后才能形成买卖。如果你要反过来,那就会“不顺”了。
从事销售工作的都叫卖家,第一件事就是理解买家。所以,通过打电话的形式完成销售工作,第一个重要的任务当然就是理解接听电话的人,他们都叫买家,也可以叫潜在客户。那么,就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吧:
1.你愿意接听陌生的呼入电话吗?
2.什么情况有可能让你愿意接听陌生的来电,并愿意在电话上交谈至少3分钟呢?
请详细看一下图1的统计结果,这是在中国对3800名手机用户进行调研得出的结论,其中42%的人愿意接听陌生来电,而愿意接听的两个最重要的隐情就是:
第一条:在电话中介绍的是现在恰好就需要的东西。这一条对是否愿意接听陌生来电的影响高达93%。
第二条:在电话中介绍的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新的研究成果、最佳应对方法,或者来电的人确实是某个领域的行家,或者难以得到的邀请等。这一条的影响也达到了82%。
段位晋阶,话题为王
对电话销售人员来说,第一条的含义,就是要在打电话前对买家进行研究:他们真的需要我推荐的产品吗?或者,他们平时生活中是否与我推荐的产品相关呢?
如果你推荐的是最新的投资理财服务,那么必须要知道,接听电话的人是不是有投资理财的意识,是否现在就在从事某种投资理财的项目。如果你推荐的是新研制的某种日常生活用品,至少接听电话的人多数都有可能用到,电话的成功比率也就会高许多。研究买家的意思就是结合自己的产品,站在买家的立场上去思考:用过这个产品吗?用得怎么样?看到别人用过吗?听说过有人用过吗?好奇吗?有疑惑吗?有误解吗?
要能够在拨打电话前,将以上每条问题都至少用50个字来尝试回答一下,那么你将得到的就不是单纯机械背诵的话术,而是让你在第一重要的接听理由上获胜的话题!
话题与话术不同!
话术是千篇一律的,仅仅针对一种情况,没有变通,如同录音机一样一遍一遍播放,直到自己都烦了,也就开始痛恨电话销售工作了。
你应该为自己准备话题。话题是灵活的,是有内在逻辑的,也是针对不同的接听人有不同的推进方式和次序的。所以,训练自己掌握至少10个话题,这是电话销售提升到第二个段位所必须的。
这个电话销售的专栏此前已经连载了7期,如果每期你都跟进并完成了所有布置的作业,你完全有资格、有基础、有能力为自己的职业提升一个台阶了,那就是二段的电话销售顾问。这个专栏可以培养到五段,也就是最高级别的电话销售顾问。而高出五段的,就涉及到管理方面的人员了。
在学习第二条内容前,必须要确定你是否用心阅读了第一条并做了作业——思考并按照要求写出来对前面那些问题的回答。如果不做作业,顶多就是看一个热闹,要知道看杂志的读者很多,看到这个专栏的读者也很多,而能不能认真自学,能不能在老师的辅导下真正落实提高的关键是实际动手,必须要有行动。心动仅仅是血液流动加速而已,行动才是调动大脑并且手眼并用输出你的思考,这才是有效的学习。你必须做好第一条中的作业,每一个话题写50个字,这才能为你准备好取胜的法宝——话题为王!
现在动手,准备你的话题
愿意接听陌生来电的第二条理由的含义,就是你必须为接听电话的人提供真正的价值,而不是免费赠送一个自己都不好意思说的所谓“神秘礼品”,也不是设一个让别人了解真相后后悔的圈套,更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如同录音机留言一样的熟练话术,必须是真正的价值。体现自己的产品对买家的价值,你有6个思路来准备话题,这6个思路也是电话销售二段级别的法宝:
1.成功的故事。接通电话后,最能够触动对方的是别人的成功,这个“别人”还与接听电话的人非常类似。“您好,我接通您的电话的瞬间特别兴奋,因为刚挂的前面那个电话的人与您的声音非常像,而他通过我们的建议已经赚到了6位数的钱,仅仅才1天”如果你要用这段话,你必须至少写出200字接下来要说的话,否则你用的还是话术而不是话题。
2.直接了当,废话不说。“您今天先预定下我推荐的培训课程的门票,3天后我给您打电话,将您买的门票以超过两倍的价格转卖给别人,这就是您今天做决策的收益”想用这个开场白吗?你必须自己再接着写200字,然后就可以在打电话时运用了。
“您今天就下定我推荐的奔福的澳洲红酒407,1个月后,我用超过至少1倍的价格赎回来。您多考虑10分钟,我再联系您”想用这个开场白吗?你至少要再写200字。我辅导了50个电话销售红酒的销售顾问,每人都写了200字,尝试了3种直截了当的话题开场白,销售业绩提升680%。电话销售的关键是打电话前的思考和准备——思考买家,准备话题!
3.全新建议,毫不掩饰。“人人都买车险,其实您才不需要车险呢,您需要的就是出事后立刻提高保额的机会,为什么不记下我的电话号码,关键时刻给我打电话比报警要快”用了这个开场白的电话销售人员,与客户通话的时长提高了19倍。不过,向下发展的话题你知道如何延续吗?如果你自己不写下来任何话题,怎么会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说呢?别忘了,客户要的是真正的价值,开场白就给!
4.全新发现,前沿科技。“如果您还没有使用苹果手机,那么好消息是,您也不需要再用苹果手机了,因为全新的手机告别了手机!将来打电话不用手机了”如果你的开场白能够直接讲到与接听者有关的事物,就能让对方感知到你的价值,那就是能够提供全新的研发结果、最前沿的科技动态,从而让你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增加价值。同样道理,还是需要你自己延续这个话题,接着写出200字来。
5.迈出第一步,零风险。“您接听我的电话什么都不会失去,最多就是3分钟,能够为您换来上千元的汽油钱,您不觉得值吗?”这句话中直接给出了第一步的要求,就是3分钟的时间,而价值就是在汽车用油上节省上千元。不过,如果你没有做任何话题训练,怎么知道下一步与对方聊什么呢?这句话的杀伤力非常强大,能够将挂断率下降到一位数。
6.好心帮助,善良通行证。“叔叔您好,我给您的电话完全是为了一所学校,您懂的!您听我讲3分钟,也许就能够帮上这所学校中一半的孩子了,他们渴望的是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需要的就是明亮的教室。我们每销售出一份车险,都拿出5%捐赠给您指定的学校,用于改善教室的照明!我将您的车辆的保险先定下吧?”不能欺骗,必须说到做到!这个是最致命的话题了,任何人都有同情心,也都愿意帮助自己了解的学校,同时又需要买车险,于是也就顺水人情了。这也是话题的力量。
当几乎所有的呼叫中心都在训练自己的电话销售人员背诵话术的时候,曾经有效的话术就不再有效了。如果你想脱颖而出,那就应该提升一级了,这就是开始训练自己的话题能力。按照这6个方向进行训练,每个方向至少写出3段话,每段至少300字,然后再开始拨打电话吧,你就不再是一个反复播放同样曲调的录音机了,你就是灵活的、随机应变的专家,就是价值的化身。
这一切,都是从“买卖”两个字开始的,先研究“买”,然后才是“卖”。开始落实行动,把这堂课的作业写好,交给老师,然后再上战场去厮杀,回来还有新的课题。任何作业都可以直接发到老师的邮箱中:yes4you@gmail.com。
(编辑:陈展 cz201011@sohu.com)
4.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篇四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学习目标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
3.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重点难点
1.重点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
2.难点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逼狭(xia2) 崎岖(qi2qu1) 阻抑(yi4)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逼狭:狭窄。
(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3)阻抑:阻挡、抑制。
(4)回环曲折:曲折环绕。
(5)亦复如是:也是这样。
3.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赴日本,就学于早稻田大学。19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19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9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嗣后,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有重大贡献。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钊选集》(1959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1979年出版)。
2.导语。
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三、正课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质疑: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请归纳各段的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第四段:谈到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第五段: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
3.质疑:什么是课文中所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讨论并归纳:“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4.质疑: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
讨论并归纳: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值得回味的经历。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快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一
5.质疑: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找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讨论并归纳:
(1)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
(2)用旅行来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3)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的精神。
(4)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5)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6)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7)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8)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这些比喻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6.质疑: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试分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5.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篇五
一、拼音填字
Pei taihuo huanshuang bitian futao qi
qi zhichi mili mixiu kuixing kui
二、多音字
禁______()
______()
三、四字词语
情()自()随()所()
绞()脑()一()正()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写了作者()时发现有关()的错误规律的过程,到作者()时想起了这个发现,(),受到了(),却又想出了()。
3、想一想,“我 ”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在文中画一画。
6.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篇六
一、选择题
1、“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从自我认识的角度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A、认识自我很困难,没有必要认识自我 B、人的优势和不足是天生的,不能改变 C、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 D、人都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2、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了解自己()
A、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 B、要通过学历史 C、要通过照镜子 D、要通过社会实践
3、卡耐基说:“发现你自己,你就是你。记住,地球上没有和你一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你只能以你自己的方式歌唱,你只能以自己的方式绘画。……不论好与坏,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园地,不论好与坏,你只能在生命的乐章里走出自己的音符。”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要愉快的接纳自己 ②要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 ③要做到唯我独尊
④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008年北京奥运会8月18日上午11点举行的男子110米栏预赛第一轮第6组比赛中,刘翔由于腿伤伤势复发,遗憾的在首轮就退出了比赛。退赛后刘翔表示:“我相信自己还是很有实力。你们会看到跑得更快的刘翔”。下面看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他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并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B、他具有自信、乐观开朗、认真负责等积极的、健康的性格特征 C、他在努力改进和发展自己
试题试卷
........D、他没有全面的认识自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5、短跑高手不见得都能驰骋在长跑跑道上,跳水健将未必能在游泳池里游刃有余.这说明()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②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③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己 ④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都是相同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6、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并进行比较来认识自己。下面同学的做法中可取的是()
A、小明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他看到同学们的父母大多是干部、医生,感到很丢人 B、小俊看到自已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他就经常瞧不起别人
C、小华经常观察其他同学的学习及思想表现,发现自己与他们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于是在发扬自己优点的同时,积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D、小飞发现自己的个子比班上同学矮一截,于是怀疑自己发育不正常
7、七年级学生岩峰,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然而,令他感到苦闷的是自己个子矮小,性格内向,同学们很少与他交往。你认为岩峰应该()
①勇敢地悦纳自己
②吸取他人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③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④只看自己的优点,不看自己的缺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8、善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学会()①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自己 ②只看自己的优点长处 ③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自己 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印度谚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试题试卷
........这说明()
A、健全的性格可以通过平时的努力来培养 B、性格是不可以改变的
C、性格缺陷是不可以弥补的,是先天形成的 D、性格是不能重塑的
10、他人评价是认识自我的方法之一。看待他人评价的正确态度是()①不管他人评价如何,我们都要独立思考,具体分析,正确对待 ②实事求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③他人评价能够正确反映实际情况,我们一定要全面采纳
④他人评价不可能反映真实自我,要坚信自我评价才是唯一正确的评价方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1、海伦•凯勒面对一次次致命的打击,她没有屈服和停步,没有放弃努力和奋斗,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他的成功是源于坚强的意志,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并取得成功的内驱力。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成功在于命运,不能强求
B、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能提高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C、积极的自我认识不利于发挥个人潜能 D、只要相信自己能成功,就不会失败
12、中学生常常将“理想的自我”形象与歌星、影星和球星联系在一起,在青春偶像身上憧憬自己的未来。对待自己的偶像,正确的做法是()
①只要是我喜欢的,他们的一切都要仿效追求 ②学习他们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 ③他们的成才之路就是我要走的路 ④当作理想中的自我,塑造自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简答题
1、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我?
2、男孩、女孩各有什么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
试题试卷
........1、约翰•梅杰被称为英国的“平民首相”。这位笔锋犀利的政治家是白手起家的典型。他是一位杂技师的儿子,16岁时就离开了学校。他曾因算数不及格未能当上公共汽车售票员,饱尝了失业之苦,但这并没有击倒年轻的梅杰,这位信心十足、具有坚强毅力的小伙子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困境。经过外交大臣、财政大臣等8个政府职务的锻炼,他终于当上了首相,登上了英国的权力之巅。
正是约翰•梅杰这种不屈不挠、自信坚强的性格让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一个领救济金的人最终当上了英国首相。
约翰·梅杰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悟?你打算怎样培养积极健康的性格?
2、这是七年级学生小蕾的日记:
我是一名个子不高、长相一般、学习中等、家境又不好的中学生。小学的时候我还不在意这些,但进入初中以来,我的心就一直被自卑纠缠着。平时我很会伪装自己,从来不和任何人说出自己的不满和伤心。可这样一来,我的心理负担却越来越重,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假如你是小蕾的朋友,你会如何开导她?
3、有一位名叫雷奇的心理学老师认为,许多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主要原因是自我意识不完全,总在某些方面将自己想象成失败的人。他们习惯于自我贬低、自我伤害。当某个科目的考试失败了,他们不是说“我这门课的考试失败了”,而是说“我失败了”,不是说“我这门课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个失败者”。
对此,雷奇有目的地改变学生对自己不正确地认识,促使他们接纳自己。之后许多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发生变化:一个原先100个单词中会拼错55个的学生,第二年却成为全校拼写最优秀的学生;一个曾被认为“英语能力欠缺”的学生,却在第二年获学校文学奖的提名。
雷奇的研究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试题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D
5、C
6、C
7、D
8、C
9、A
10、D
11、B
12、C
二、简答题
1、答:(1)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性格。
(2)通过与同学等同龄人和先进人物相比较认识自我。(3)以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为镜子认识自我。
2、答:(1)男生:大胆、勇敢、幽默、有主见、热心助人、勇担重任等。(2)女生:温柔、大方、活泼开朗、清秀、随和、善解人意等。
三、材料分析题
1、答:积极健康的性格有助于个人的发展;积极的、健康的性格可以通过平时的努力来培养。培养性格的途径有:读好书、交益友、学榜样、多参与、常反省。
2、答:(1)我们要悦纳自我,发展自我。
(2)以坦然的态度接纳自己的外表。人的外表与一个人的能力和成功没有必然关系,要培养优秀的内在素质,自然、大方、文明、得体、高雅的言行举止,以内补外,扬长避短。
(3)通过读好书、交益友、学榜样、多参与、常反省等途径培养积极的、健康的性格。(4)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和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优点,也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全面的认识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激励自己,改进自己,发展自己,这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3、答:雷奇的研究启示我们:
(1)应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必要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自卑,要愉快地接受自己。
(2)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综合性的看法或者整体印象;全面地认识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激励自己,改进自己,发展自己,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7.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篇七
一、导读系统的内容与特点
1.“写在前面”是导读系统的特点
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太多概念,但“写在前面”给了学生一种提示。七年级教材的“写在前面”,是用导语直接同学生对话,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写到新学期又开始了是学生承接小学阶段后的又一次开始,表明语文学习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写到语文的学习范围,主要围绕人生、社会、自然进行学习,并提到课文、综合性学习两大重点内容,表明上册的学习学生要着重注意课文和综合性学习。每一个单元选取了一篇文章作为代表,进行典型的案例摘要,从各个领域出发,感受不同价值取向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放大了语文学习的世界。同时,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源于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要注重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要善于积累,要重视一点一滴的语文学习。最后说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文是基础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也是在学习语文,各学科之间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关系整体。
这样的写在前面,既总结了初中生之前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很好地向学生介绍了初中语文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语文学习有了较好的把握。
2. 七年级上下册各单元的导读特色
单元导读系统为课程打开了一扇窗。七年级上、下册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七年级上册从人文、学习、自然、人生、未来、科幻角度出发;七年级下册从成长、爱国、为人、艺术、探险、动物角度出发。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学习一个从家庭出发,另一个从国家出发,弘扬了“国家”的主题意识。上册围绕自然界,下册围绕动物界;上、下册第五单元都是关于探秘,一个是科学探索另一个是探索自然。七年级上下册教科书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联系密切,并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知识的广泛性、严密性、整体性。单元导读系统是教学的舵手,单元中简简单单的两段文字清晰地表明了单元学习的方向,为教师教学指明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学生的初步学习明确了内容,并确定了单元特色。
3. 课文导读系统
课文导读是每篇课文的引子,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这一部分既是对课文的引入也是对学习课文的要求。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莫怀戚的《散步》中:“一家人一起散步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体现了温馨的亲情。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顺”“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2]。该导语既是对课文整体的概括,也表明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诠释。这样的导语会使人产生联想,散步的当时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矛盾,主人公又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会给人以一探究竟的感觉,所以这样的导语设置具有提示作用,比起直接阅读课文要好得多。
二、插画的内容与特点
插画是教科书中为课文所配的图画,它在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上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便于记忆。根据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书面扉页后插画和课文中的插画。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的插画介绍
七年级上、下册的书前插画主要有人物肖像(作者、主人公)、课文的情节图、风景图、动物图、漫画等。文中插图主要是作者肖像、主人公肖像、情节图、风景图等。插画的安排是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接受程度而设计,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理解能力还不够强,还处于形象思维的思考阶段,繁多的语言文字会造成他们阅读困难,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阅读课文中设置一些简单的插图能缓解理解压力,提高学习效果。七年级课文中的插图设置都是简单的线条为主,生动活泼,辅助了阅读内容。不仅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缓解文字带来的巨大冲击。
2. 插图与阅读相匹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课文的插图不是每篇都有的,哪些课文需要配备插图,插图放在课文中的哪个位置,都值得研究。如人物肖像类,编写者为突出作者、关键人物、主人公会配有简单的插图,便于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真切感受和记忆。如冰心的《观舞记》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编者却为课文配有插图。这是一篇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课文,如果只看课文,我们无法想象到舞者有多美,无法感受异国风情的动人,但配有插图,一看便知,学生也会在头脑中有整体的舞者轮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特色,产生共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插图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利,插图对于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来说,是一把利器。又如《看云识天气》扉页安插了关于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图片,这几张图片十分生动形象,胜过了语文课本里的千言万语,清晰明了的插图加上作家的经典叙述,将教师、学生、文本连接成一个整体,减轻了学生的理解压力,也减轻了教师用语言空洞描述的压力。
三、注释的内容与特点
注释或称注解,注释力求简单明了、便于理解。语文课文的注释包括题目注释、生字注释、词语注释、文言文注释,主要是知识性的,能够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体现教学要求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议:“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且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3]。这就要求注释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提高效率和效果。注释虽然是语文教科书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语文教科书却因它的存在而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题目注释:如“七年级下册的《社戏》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的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这是关于题目的注释,交代了浙江绍兴的一种地域文化。鲁迅是通过社戏的一系列特色活动,表现出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样的注释会使学生在阅读之前有一个理解,读完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完善对主题的理解。
生字注释:如“盔甲”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战衣,头上戴的叫做“盔”,身上穿的叫做“甲”。“羸弱”瘦弱。“告罄”指财物用完。“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者疼痛非常剧烈。生字词的注解,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扫清障碍,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有较大作用,同时对这些词汇进行识记,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优美词汇、专业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水平。
词语注释:[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四眼狗]对戴眼镜人的戏称。这些词语都是阅读课文中特有的词语,有地名、书名,还有许多作者自创的词语,如果不加以注释,学生无法知道它在课文情景中的特殊意思,因此,词语注释增加了语文阅读的趣味性。
文言文注释:[尝]曾经。[异焉]对此(感到)诧异。[扳]通“攀”,牵,引。文言文注释主要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成语等。文言文注释能够使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规律,形成系统完整的基础词汇体系,对于今后学习文言文课文有较大帮助。
一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个别词汇的含义,帮助学生疏通文意、积累词语。课文中的陌生词语并不止一个,但我们不能逐个进行注释,如果全部进行注释,势必会加重师生负担,注释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一点一点的积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语文表达水平。
四、结束语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通过导读、插画、注释三部分来发挥它的作用,成为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助读系统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助读系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向;插画增加了阅读的审美性,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注释增加了学生词汇的积累。总之,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学编写者的重视。助读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为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参考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其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初中,七年级语文,助读系统,人教版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9.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3年版七年级上下册[Z].
8.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篇八
历史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所以对这一学科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历史这一门课程他们既陌生又熟悉。在小学阶段对于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面对这些初一的学生,历史这一门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一、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大屏幕《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简单地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9.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篇九
一、自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2.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漫长。()3.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仅仅是身体的生命。()4.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好好享受。()5.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又是坚强的、有力量的。()6.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7.敬畏生命来自内心的自愿选择。()8. 自己的生命比他人的生命重要。()
二、慧眼识真知(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9.下图中横穿马路的人()。
A.不尊重他人的生命 B.不珍爱自己的生命 C.不懂得生命是顽强的 D.不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10.生命宝贵,青春如诗、如画,是人生中最美的时光。因此,我们要()。A.及时行乐 B.休戚与共 C.珍惜青春 D.推己及人
11.早晨,一个伐木工人照常去森林里伐木。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重重地压在他的右腿上。他试图把腿抽回来,可办不到。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时间一长,就只能束手待毙了。左思右想,别无他路。他狠了狠心,拿起电锯,对 1 准自己的右腿,自行截肢„„伐木工人把腿简单包扎了一下,决定爬回去。一路上,他忍着剧痛,一寸一寸地爬,一次次地昏迷过去,又一次次地苏醒过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回去!这表明伐木工人()。
A.贪生怕死 B.做到生命至上
C.认识到死亡并不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D.善待其他生命
12.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这是因为()。
①人的生命很短暂 ②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③生命只有一次 ④生命是顽强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江苏连云港14岁八年级女生小敏(化名)因琐事遭到同学群殴,且上衣被扒掉,心理受到严重伤害。殴打小敏的这伙人()。
①漠视他人的生命 ②没有敬畏生命 ③没有善待他人 ④不懂得他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大爆炸。事故发生后,现场群众迅速撤离,却有一批人义无反顾地奔往现场。有网友发出了一张漫画,画面中,一名身穿橘黄色消防服的人背着氧气罐步履坚定地与人群相向而行。这个画面被转发了近百万次。人民网对此评论:“最帅的逆行就是最强的担当。”这位消防队员()。
A.认识到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从而视死而归 B.懂得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 C.懂得生命至上,从而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挽救他人生命 D.懂得生命是顽强的,从而冒险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15.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16日是法国哀悼巴黎连环恐怖 2 袭击遇难者的国殇日。中午12时,法国全境为恐袭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午时钟声响起,法兰西在这一刻凝固。地铁停运,汽车停驶,行人伫立,在静默中寄托哀思。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体味到()。
A.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B.生命是短暂的、珍贵的 C.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D.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三、我判断,我选择(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
16.2016年5月24日,广东省英德市东华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涂(化名)在学校上吊身亡。小涂在遗书中称,父母期望他好好读书,但他却“不受控制地做了很多坏事”。有知情人透露,小涂父亲对儿子管教严厉,曾为学习功课多次对小涂进行打骂,可能因为小涂担心父亲知道自己做了“坏事”,又会遭到打骂,所以才一时间想不开。假如你是小涂的同学,发现小涂有自杀念头,你会对他说()。
A.生命高于一切
B.如果生命没了,什么都没了 C.犯了错误可以改正,死了不能复生 D.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17.2016年2月23日,湖南郴州临武县一少女遭多人殴打的视频在网络曝光。视频中被打少女小诗(化名)告诉记者,打她的人是同班同学找来的,因嫉妒她“长得好看”,她已被这个女同学打骂多次。请你告诉这些打人的同学()。
A.要善于欣赏他人 B.要敬畏生命
C.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D.要树立法治意识
18.下面对漫画寓意认识正确的是()。
A.吸烟有害健康,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B.要正确处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 C.要尊重他人 D.要帮助他人
19.2016年5月22日,浙江台州的代女士周日出来逛夜市,带着婴儿,婴儿车不小心碰到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子。“当时我马上向对方道歉,希望对方原谅。”代女士说,可是对方却非常生气,而且说话很不客气,“撞到人了,不能这么不了了之”。除了代女士和她年幼的妹妹,四个成年人被一群人追打了十几分钟,直到警方赶到,这群人才夺路而逃。为了避免类似现象发生,我们应该()。
A.善于宽容他人 B.尊重他人的生命
C.做到“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D.增强法治观念
四、学知明理,快乐填空
20.生命是_______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_______性中产生的,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_______。
21.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_______。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_______。
22.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_______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_______的生命,还包括_______中的生命、_______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_______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_______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 4 文明成果。
23.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_______、人为的_______、不可预知的_______„„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_______的、_______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_______的、有_______的,生命是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______的情怀。
五、我思考,我明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段时长3分59秒的视频中,一个扎着长辫子的女生孤身一人站在画面左侧,随后被一个女生连番扇耳光。一顿痛打过后,其中一个女生又将被打女生拖拽至几名女生中间,站在台阶上的一名女生继续对其连扇耳光。随后,这个被打女生又被另一个女生连踹两脚,并最终摔倒在地。紧接着,几个女生又轮番对其实施殴打。拍摄这段视频的时间是2015年8月16日下午4点多钟,被打的女孩叫张媛,今年只有12岁,拍摄者是李怡,今年只有14岁。李怡还联系了另外6个同学,一起对张媛进行了殴打。据警方调查了解,李怡、张媛不仅在同一所中学就读,而且是居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邻居,以往关系还好。她们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只是因为上个学期在校园里发生过一次口角。
(1)李怡等人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2)李怡和张媛的关系由“还好”到“殴打”给我们什么警示?
六、综合探究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平均每天有44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事件,仅因交通事故全国死亡的中小学生每年不低于4000人。某中学七年(4)班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生命意识,举办了一次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班会。
(1)假如你是这个班的一名学生,请你谈谈举办这个主题班会的意义。(2)如果请你就如何珍爱生命这个问题发表见解,你会怎么说?
(3)班会结束,每个同学要写一句关于生命的箴言,你的生命箴言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B 10.C 11.B 12.B 13.D 14.C 15.D 16.ABC 17.ABCD 18.BC 19.ABCD 20.大自然 偶然 幸运 21.一去不复返 短暂
22.精神文明 身体 社会关系 精神信念 身体精神
23.自然灾害 灾难 结束 脆弱 艰难 坚强 力量 崇高 敬畏 24.(1)李怡等人的行为是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
(2)①要礼貌待人,发生误解要主动沟通,善于宽容他人,学会换位思考。②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③“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④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5.(1)增强同学们的生命意识,提高同学们自我保护生命的能力,有利于珍爱生命,减少伤害,健康成长。
(2)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②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③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0.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篇十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下图为某中学开展的安全疏散演练。开展安全疏散演练()①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③能保障学生的生命不受伤害 ④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和自救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2.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被中宣部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因为他们多年来怀“人溺己溺”之心、行“拿命搏命”之事,在长江中救起了无数溺水者。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②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 ③不怕牺牲,为荣誉而战的气概 ④传递正能量,弘扬救死扶伤的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3.“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些人()
①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②对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 ③不懂得生命是顽强的 ④没有敬畏生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4.2016年4月14日至16日,日本九州熊本县发生7.0级地震。在危难刻,中国于4月23日向熊本县政府捐款约5200万日元(约合302万元人民币)。这体现了()A.生命的价值无上重要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D.我国政府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答案:D 5.某校七年级(4)班的同学在班会上,就“敬畏生命”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是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小红说:“人的生命十分宝贵,它完全属于自己。” B.小林说:“人的生命生来就是脆弱的,所以要敬畏生命。” C.小军说:“我敬畏生命是因为老师让我这样做。” D.小梅说:“珍爱他人生命应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 答案:D 6.某校七年级(2)班召开了一次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为主题的班会。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以下同学对于“生命”的理解,你不认同的是()A.小华:生命是可爱的、可贵的、可敬的 B.小雪:生命是一种权利,珍爱生命是一种义务
时
C.小英: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D.小天: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其他物种的生命就无所谓了 答案:D 7.每当想到虬枝盘旋破石出的劲松、傲霜斗雪临风立的寒梅、破地惊石吐新绿的韧草,我们不能不惊叹世间万物生命力的顽强。然而,无情的火灾、肆虐的洪水、频繁的车祸、迭出的疾病使无数人丧失宝贵的生命。这启示我们()A.动植物的生命力比人类强 B.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C.人的生命是无从把握的 D.人类的生命比其他生物的生命更宝贵 答案:B 8.苏州14岁的八年级学生邵某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经常睡觉,经常不做作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2016年11月28日,邵某从教学楼四楼跳下身亡。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邵某没有正确对待学习②邵某不懂得生命是顽强的 ③邵某没有珍爱生命 ④邵某的生命没有意义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9.“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康康所在学校积极开展跑操、跳绳等多种形式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的做法()
A.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 B.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C.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D.忽视了学生的在校安全 答案:C 10.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志已不清醒。2016年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火海救人英雄王锋()①没有珍爱自己的生命 ②当他人生命遭到危险时能够奋不顾身伸出援助之手 ③敬畏生命 ④懂得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11.我国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2016年12月2日是我国第五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的目的是()
A.告诫人们:生命宝贵而脆弱,要注意交通安全 B.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保障道路通畅 C.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D.提醒人们:每年12月2日这一天要注意交通安全 答案:A 12.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因此,我们()A.要抓紧时间享受 B.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牺牲自己 C.要用一切手段保护生命 D.要珍爱生命 答案:D 13.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这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下列行为不属于珍爱生命的是()①初中学生遇见有人落水,不假思索,下水营救 ②骑车过马路,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③为改善双休日伙食,两同学结伴到田野里捕捉青蛙
④学校草坪上设置温馨提示:“小草也是生命,请脚下留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14.2016年11月4日,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一线”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两段视频,视频均拍摄于广东某中学,参与事件的双方都是该校八年级的学生,只有14岁左右。画面中,一名女孩被众人围堵在厕所的角落内,短短十几秒内,该女孩被一名穿白色上衣的女生狂扇好几巴掌;在另一段视频中,该女孩蹲坐在厕所的地上,开始还激烈地挣扎反抗,后来就任由施暴者在她脸上画东西。这些施暴者()
①伤害他人生命 ②没有敬畏生命 ③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④法律意识淡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15.青少年,风华正茂。作为一名中学生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以下行为不属于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是()A.小王同学在上学路上从不闯红灯,不横跨马路隔离带 B.小张同学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经常喝酒、抽烟 C.小丽同学从不去营业性歌舞厅、网吧 D.小何同学每天坚持跑步、锻炼身体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近年来,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大幅滑坡,导致部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一些反生命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且年龄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此外,校园事故、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青少年反生命的行为有哪些?
答案:如吸毒、自杀、自残、侮辱与上海他人生命等。(2)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的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首先,我们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其次,我们要丰富生命的内涵,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17.2016年3月27日深夜,四川师范大学大一男生芦某在宿舍楼学习室内被其室友滕某杀害。事件经过:2016年3月26日,被害人芦某在寝室内唱歌吵到了同寝室的滕某,两人吵了一架,之后被室友劝和。第二天晚上,滕某把芦某叫到了宿舍楼内不熄灯的学习室里,用一把不锈钢菜刀将芦某砍死。事后,滕某投案自首,警方依法将涉嫌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犬滕某刑事拘留。
(1)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从我们的记忆里还没有隐去,又出现了一起杀人事件,请从生命的角度解读出现这些事件的原因。
答案:①数起杀人事件,而且有的还很残忍,说明他们自身生命意识淡薄。
②身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比较高,但仍然做出此种行为,说明我们在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教育上还存在欠缺。(2)被害人的生命已逝,然而对这几起事件的反思却不应逝去。这几起事件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①人人都渴望生存,我们应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才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②我们应把对生命的敬畏内化为自己的自愿选择,而不仅是书本上和他人的教导,这样才不会因一时冲动,就鲁莽地采取过激行为。
(3)向着阳光奔跑,便会远离黑暗;关怀他人生活,便不会举刀杀人。我们应怎样与他人“休戚与共”?
答案:①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②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18.某中学七年级(1)班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生命意识,举办了一次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这个班的一名学生,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谈谈举办这个主题班会的意义。
11.七年级历史活动课教学尝试 篇十一
历史活动课的内容不受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限制,内容可宽可窄,富有伸缩性,形式多种多样,时数可多可少,许多方面具有灵活性,从而可以打破课程单调、课堂划一、内容固定等局限,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舞台,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成长。开展历史活动课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进而再对提高能力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同时,历史活动课应该提供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这两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活动课的开展上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和学生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下面笔者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同行一起分享,以供参考。
【案例一】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新生入学第一节课上我用“汉代的骑吹画像”里古代欢乐的形式欢迎他们学习新的课程,激发了他们关注和参与学习的热情。为了让远古的历史真实生动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我每节课都会提供广阔的历史背景,丰富的考古发现和精美的画片,使学生感受历史的存在,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记得讲第一课时,我让他们仔细观察彩页上北京人生活的想象画,然后通过描述或肢体语言展现他们看到的,刚开始学生有点漫不经心,没看出什么,我就叫了三个人来分别表演摘果子,其中一个学生微曲双腿攀枝摘果,而另外两位同学则扭捏着应付了一下,当我赞赏了认真表演的学生观察细致,细细体会,展现了历史的原貌时,班里一阵嘘声,我等他们静下来告诉他们:就是这么简单,你们也能做到的。接下来我找了些类似的事物让他们尝试,果然大多数学生都能仔细观察,踊跃表现。课后又以看图说话的方法想象山顶洞人生活的一天。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知道了许多了解历史的途径,感到历史并不遥远;掌握了一些整理历史资料的方法,懂得在生活中发现历史的痕迹。
【案例二】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用好或坏来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要把他们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分为二地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我设计了《古都西安见证历史》的活动课,在这次活动课上学生的短剧表演恰到好处,但是由于讲授秦始皇时课上进行过评价辩论的训练,活动课前我与参加辩论的同学商量,多留点时间给参加表演的同学,所以只给他们每人一次发言的机会,结果学生们为了表现自己把激烈的辩论变成了长篇的演讲,每个人的发言都长达三点或者四点,他们的风采黯然失色,反而参加短剧表演的同学受到了欢迎。课后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大家的成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成功。后来这个班的合作精神明显比另外两个班突出。
【案例三】
你能判断一些两端完全一样的木桩哪头是根部哪头是树干吗?那就来看看禄东赞给你的答案吧:把他们都抛进池塘里你就找到答案了。学生们也被机智的禄东赞征服了,决定以他为主角来演绎文成公主的故事,这样可以展示各民族和睦相处,中外交流频繁的大唐盛世。当头戴纸杯和彩带做成的王冠的皇帝走上讲台时,同学们差点笑破了肚皮,“武则天!”有的男生喊了出来,“朕是李世民!”皇帝大声宣布,“内侍宣各国使臣晋见。”使臣们胸前别着各自的身份卡(是翻着的)依次上前来献上了礼物,内侍充当了旁白“猜猜他是哪来的使臣?”于是长白山的人参,汗血宝马,和田美玉,精美的漆器,岭南的香茶,神秘的唐卡都展示了出来。禄东赞甚至还拿出了布达拉宫的设计图。唐太宗命人拿出公主选婿的程序表,比赛就此开始了。第一题就是刚才的“木桩辨根”,接着是九曲明珠穿红丝,祥云护公主,三天吃光三百只羊、三百坛酒,将羊毛搓成线绳,一道道难题都被禄东赞机智地破解了。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创造欢乐的机会,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和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纷纷争当下一次活动课的组织者。因此,也就有了一个个鲜活的宋朝人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手拿算盘的吝啬老爷,绣花的小姐,买货的小贩,舞剑的姑娘,能说出十几种包子名称的店小二,说书的艺人,拉船的纤夫,街头的乞丐,打把式卖艺的,卖古玩字画的,拜佛的香客,等待儿女回来拜寿的员外等。最有趣的是现在我们家庭成员少,孩子们对亲戚之间的辈分,称谓接触的少,闹出了不少笑话。
【案例四】
为了配合历史地图的使用,以及再现明清时期国人及外国人纷纷旅行的热潮。我们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随着郑和远游海外,感受异域风情。教师也让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游历洛阳、敦煌、承德、成都、昆明、西藏等等,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使学生不由惊叹祖国美丽的风光和灿烂的文化。但是讨论了闭关锁国政策之后,学生不知不觉对祖国的未来开始担忧。活动课激发了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了他们爱国主义情感和开放的世界意识。
12.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 篇十二
一、“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方面
1. 注重加强公民教育。
第一单元的名称由旧教材“生活在社区里”改为新教材“人在社会中生活”, 增加了“人”字, 词语“社区”改为“社会”。由此联系, 人, 在社会生活中即为公民。新教材意在培养刚升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现代化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 促进学生对现代化社会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为社会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2. 重视培养学生对国土山川的热爱之情。
旧教材的中国地理知识内容量十分不足, 也没有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色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地理知识在整个课程中仅占一个单元。反观世界地理知识, 有“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和“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两个单元。中国地理内容不及世界地理, 在知识储备方面, 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了解相当欠缺;在情感态度方面, 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不够深厚。
新教材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专门就中国四大区域作详细介绍, 将原来一节课中的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扩充为一个单元来讲解, 足见新教材对中国地理部分的重视, 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土山川的热爱之情。
3. 突出地理学科地位。
就知识内容量而言, 新教材地理学科内容比例高达75%。相较旧教材44.5%的比例而言, 地理学科比重提高近30.5%;就地理知识点而言, 新教材着重添加“文明中心———城市”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个单元;就难度值而言, 地理知识难度有所提高, 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社会课程学习带来挑战。
地理学科容量增加, 内容扩充, 难度加大, 提升了其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地位。从初中生长期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地理学科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地位提升是时事所趋, 体现新教材对地理学科知识的重视, 能够帮助初中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为初中生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在课程特点方面
1. 科学性。
新教材在“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单元中将第三课课题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改为“地域差异显著”, 主要介绍中国区域地理的概况。笔者认为改课题的原因旨在开门见山告诉学生该课主要内容, 清晰明了, 便于学生把握该课的知识脉络, 在教材编排上更具科学性。
2. 逻辑性。
旧教材第二单元为世界地理的概况介绍, 第四单元为世界其他特色区域的介绍。然而二者并不连续, 中间隔了第三单元即中国地理部分。旧教材的体例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世界地理知识, 造成世界地理知识学习上的截断,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将对本来就具广阔性、复杂性的地理知识更缺乏整体性的理解。
新教材第二、三单元分别为世界地理的概况介绍和特色区域介绍, 第五六单元分别为中国地理的概况介绍和四大地理区域介绍, 编排有序, 逻辑鲜明。学生学完世界地理知识和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后, 在树立整体性和世界性的全球观基础上, 再学习中国地理知识, 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 具有逻辑性。
3. 时代性。
“文明中心———城市”这一主题从原来的一课内容扩大为一单元内容, 突出城市这一主题的重要地位。结合当下时代背景, 城市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受广大民众的关注, 正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可见城市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之高。
新教材作出了重大调整, 将城市主题的一课扩大为一整个单元,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现时代性。同时促进了新世纪初中生的学习发展, 他们能够学习更具时代性的新知识, 更容易理解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将新知识应用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中。
三、“新”在课程理念方面
1. 更加贴近社会生活。
首先, 新教材第一单元名称为“人在社会中生活”, 与旧教材“生活在社区里”比较, “社会”一词突出了“生活”主题, 贴近初中生生活环境,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
其次, 新教材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中三课内容分别为“规则的演变”、“传媒的行程”、“生活的故事”, 单元名和课题名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拉近了陌生的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以熟悉的周围事物作为例, 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之中。
2. 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 新教材将“文明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单元的内容向学生展现, 这是旧教材仅以一课内容介绍城市所不及的。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作为人文地理学习的重要板块, 学生应当在更长久的学习中, 通过更多的例子, 才能够深切感受到城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之魅力, 进而提高其自身人文素养。
其次, 新教材编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单元的知识, 以四课形式分别呈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模块,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促进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将逐步提高其人文素养。
摘要:基于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旧教材的体例对比, 新教材有其独特的“新”意, 体现了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土山川的热爱之情及突出地理学科地位等新趋势, 表现了科学性、逻辑性及时代性等新特点, 着重强调了贴近社会生活及提高人文素养等新理念。
关键词:新旧教材,体例对比,创新点
参考文献
[1]富兵.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推荐阅读: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课11-11
七年级历史下册答案10-20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树08-20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教案12-12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06-11
七年级下册历史的教学反思11-14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12-12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复习训练10-10
七年级下册历史《贞观之治》教学反思12-13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