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教案(精选9篇)
1.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运动,教材通过汽车运行的实例给出定义,且下定义时没有用“在任何相等时间里”这种过于数学化的说法,适合高一同学的学习情况.本节的重点是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用图像法研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本节教材没出现任何公式,而是利用图2—6形象地描述了一辆汽车的运动情况,图上还标了位移和时间的测量结果.教材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测量数据,取平面直角坐标(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取单位,定标度),再根据记录数据描点,最后画出表示汽车运动的结果.教材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测量数据,取平面直角坐标(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取单位,定标度),再根据记录数据描点,最后画出表示汽车运动的位移图像为一直线,这个程序体现了我们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要让学生领会.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是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教材也是通过生活常识直接给出定义,本节的最后对图像法做了一个简介,能够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不多,但学习了一种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即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图像反映物理规律,这是我们通过实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要重要的基本的途径.应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自己能画出图像,并练习分析图像所代表的过程或规律.学生容易把位移图像看成物体的运动轨迹,我们要注意强调它们是根本不同的两个东西,如果学生基础较好,我们应该尽量使学生看到物体的位移图像能想象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应该使学生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正确地画出物体的位移图像.
2.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教案范文 篇二
知识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一开始提出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明显区别,引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紧接着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现象,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的这一点(或这一时刻)的切线方向.再结合矢量的特点,给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再通过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适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渗透,适合对学生进行探求物理知识的训练:创造情境,提出问题,探求规律,验证规律,解释规律,理解规律,自然顺畅,严密合理.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法建议
“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建议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曲线运动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图片、动画,或让学生举例,接着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展示录像资料,让学生总结出结论.接着通过分析速度的矢量性及加速度的定义,得到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教学建议是: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提问题: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得到结论,再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加以解释.如果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先从理论上分析,然后做实验加以验证.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一)让学生举例:物体做曲线运动的一些实例
(二)展示图片资料
1、上海南浦大桥
2、导弹做曲线运动
3、汽车做曲线运动
(三)展示录像资料:l、弯道上行驶的自行车
通过以上内容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感性认识,紧接着提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
(四)让学生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五)展示录像资料2:火星儿沿砂轮切线飞出 3:沾有水珠的自行车后轮原地 运转
(六)让学生总结出曲线运动的方向
(七)引导学生分析推理:速度是矢量→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变化→具有加速度→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方案一]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沿水平直线滚动的小球,若在它前进的方向或相反方向施加外力,小球的运动情况将如何?若在其侧向施加外力,运动情况将如何?
(二)演示实验;钢珠在磁铁作用下做曲线运动的情况,或钢珠沿水平直线运动之后飞离桌面的情况.(三)请同学分析得出结论,并通过其它实例加以巩固.(四)引导同学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方案二]
(一)由物体受到合外力方向与初速度共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引入课题,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如果合外力垂直于速度方向,速度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吗?进而将问题展开,运用力的分解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力改变运动状态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力与速度共线时,力会改变速度的大小;
2、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时,力只会改变速度方向.最后归结到:当力与初速度成角度时,物体只能做曲线运动,确定物体做哪一种运动的依据是合外力与初速度的关系.(二)通过演示实验加以验证,通过举生活实例加以巩固:
展示课件三,人造卫星做曲线运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课件2,抛出的手榴弹做曲线运动,加强认识.探究活动
3.高一物理人教版曲线运动教案 篇三
1.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定义: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性质:
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一定存在加速度,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物体做直线运动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所受合外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4)物体作曲线运动条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有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几个概念:
如果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物体实际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分解。
合运动的位移叫做合位移;分运动的位移叫分位移。合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合速度;分运动在该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分速度。
(2)运动的合成及分解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 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 分运动之间是相互不相干的。
③ 合运动和各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④ 合运动和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⑤ 特例:
<1> 初速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看成是同方向的一个匀速运动和另一个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2> 竖直上抛运动可看成是一个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另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合成后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4>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变速直线运动合成后运动轨迹是曲线(合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合运动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定义:水平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性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分解为
结果得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定义: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性质:
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一定存在加速度,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物体做直线运动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所受合外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4)物体作曲线运动条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有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几个概念:
如果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物体实际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分解。
合运动的位移叫做合位移;分运动的位移叫分位移。合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合速度;分运动在该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分速度。
(2)运动的合成及分解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 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 分运动之间是相互不相干的。
③ 合运动和各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④ 合运动和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⑤ 特例:
<1> 初速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看成是同方向的一个匀速运动和另一个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2> 竖直上抛运动可看成是一个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另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合成后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4>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变速直线运动合成后运动轨迹是曲线(合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合运动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定义:水平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性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4.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教案 篇四
第5章
曲线运动
5.5圆周运动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 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线速度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3. 理解角速度、周期、频率和转速的概念,会用有关公式进行计算。
4.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和转速之间的关系,会用有关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
学习难点: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
一、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是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形式,也是最基本的曲线运动之一。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形式。许多物体的运动接近这种运动,具有一 定的实际意义。一般圆周运动,也可以取一段较短的时间(或弧长)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3)运动性质:是一种变速运动而绝非匀速运动。因为质点沿一圆周运动,做的是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时刻在改变,而匀速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是个恒矢量,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且必是直线运动。(4)匀速圆周运动应理解为“匀速率”圆周运动。因为“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指的是速率不变。
二、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线速度v ①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线速度越大,质点沿圆弧运动越快。
②定义:线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通过的弧长s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③单位:m/s。
④矢量:方向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⑤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⑥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故其线速度不是
恒矢量。
第课/共课
编撰:
第 1 页
****年**月**日 全日制高中物理必修②教学案
第5章
曲线运动
(2)角速度ω
① 定义:连接质点和圆心的半径(动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②单位:rad/s(弧度每秒)。
③矢量(中学阶段不讨论).
④意义:
⑤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角速度ω恒定不变。(3)周期T ①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②单位:s(秒)。
③标量:只有大小。
④意义:定量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周期长说明运动得慢,周期短说明运动得快。
⑤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周期恒定不变。(4)频率f ①定义:周期的倒数(每秒内完成周期性运动的次数)叫频率。
②单位:Hz(赫)。
③标量:只有大小。
④意义:定量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频率高说明运动得快,频率低说明运动得慢。
⑤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频率恒定不变。(5)转速n ①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每秒转过的圈数。
第课/共课
编撰: 第 2 页 年
月
日 全日制高中物理必修②教学案
第5章
曲线运动
②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r/s(转每秒);常用单位为r/min(转每分)。1 r/s=60 r/min。
③标量:只有大小。
④意义:实际中定量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转速高说明运动得快,转速低说明运动得慢。
⑤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时,转速恒定不变。
⑥相互关系:
【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就是速度不变的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就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例二】一个电钟的秒针长20cm,它的针尖的线速度等于_______,角速度等于______。【例三】在速率、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等物理量中,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四】一个飞轮的半径是2m,转速是120r/min,则它频率是_______周期是______角速度是_________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共轴转动和皮带传动问题研究
【例五】如图,B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A是北纬45°线上的一点。试求: 1.A、B两点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2.A、B两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比较A、B两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能得出什么结论? 【例六】如图是皮带传动的示意图,己知大轮和 小轮的半径之比,r1:r2=2:1,B、C两点分别是大、小轮边缘上的点,A点距O的距离为r1/2。试求: 1.B、C两点的线速度之比。
第课/共课
编撰:
第 3 页
****年**月**日 全日制高中物理必修②教学案
第5章
曲线运动
2.B、C两点的角速度之比。3.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
课堂训练:
1.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物体()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C.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2.甲、乙、丙三个物体,甲放在广州,乙放在上海,丙放在北京.当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A.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B.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C.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D.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的线速度最小。
3.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A.角速度 B.线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作用在物体上合外力的大小
4.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可以近似地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距太阳约1.5×10km,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是多大?线速度是多大?
课后作业:
1.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
第课/共课
编撰:
第 4 页
****年**月**日 全日制高中物理必修②教学案
第5章
曲线运动
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2.时针、分针和秒针转动时,下列正确说法是()A.秒针的角速度是分针的60倍 B.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60倍 C.秒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360倍 D.秒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86400倍 3.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一定相等 B.它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C.它们周期相等,角速度一定也相等 D.它们周期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4.机械手表中的分针与秒针可视为匀速转动,分针与秒针从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A.1分钟 B.59/60分 C.60/59分 D.61/60分
5.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6.如图,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互不打滑,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A、B分别为大、小轮边缘上的点,C为大轮上一条半径的中点。则()A. 如果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质点的线速度相等,半径小的角速度
大。
第课/共课
编撰:
第 5 页
****年**月**日 全日制高中物理必修②教学案
第5章
曲线运动
B.如果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质点的角速度相等,半径大的线速度大。C.如果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质点的半径相等,角速度大的线速度大。
7.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R=20 cm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0.2m/s,那么,它的角速度为__________rad/s,它的周期为__________。
8.位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着地球的自转,做半径r=6.4×10km的匀速圆周运动,它运动的角速度是多大?线速度是多大?
9如图所示,小球Q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Q球转到与o同一水平线时,有另小球P在距圆周最高点为h处开始自由下落,要使两球在圆周最高点相碰,则Q球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10.如图所示为测量子弹速度的装置,一根水平转轴的端部焊接一个半径为R的薄壁圆筒(图为其横截面),转轴的转速是每分钟n转,一颗子弹沿圆筒的水平直径由A点射入圆筒,在圆筒转过不到半圆时从B点穿出,假设子弹穿壁时速度大小不变,并在飞行中保持水平方向,测量出A、B两点间的弧长为L,试求子弹速度。
阅读材料:月亮离我们有多远
月亮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星球。自从人类登月以来,关于她的种种神秘传说一个个被破译。1969年11月,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首次将质量为30kg的角反射器带上了月球,角反射器可以忠实地把地球上发出的激光光束反射回来,从而使我们比较精确地算出地月距离为3.8445×10km。
如果你是一位天文爱好者,一定记得“月球离我们约三十八万公里”。
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走500s,这几乎是每一个高中生知道的事实。如果你平时还追问过光从月球走到地球用多长时间就好了,这时间是1.25s,由此算出
第课/共课
编撰:
第 6 页
****年**月**日
3全日制高中物理必修②教学案
第5章
曲线运动
r=3×10×1.2 5km=3.75×1Okm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2天(自转周期也为27.32天)。两次满月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月(准确地为22.53天)。月球的公转周期约为一个月(按30天算)。55
第课/共课 编撰: 第 7 页 年
月
5.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抛及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
3、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能力目标:通过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
三、德育目标:通过平抛的理论推证和实验证明,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推理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抛体运动?怎样的运动可以看做是抛体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平抛物体的运动
a.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b.举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就是平抛运动,并且我们看它做的是曲线运动。
c.分析说明平抛运动为什么是曲线运动?(因为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
2.平抛运动的规律
(1)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坐标的求解。
a.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物体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坐标为
xv0t12 ygt2
b.运用该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坐标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抛物线。
(2)平抛运动速度的求解:
a.水平分速度vxb.竖直分速度vyv0
gt
c.t秒末的合速度vtvxvy22
d.vt的方向tanvyvx
3.例题分析
一架飞机离地面245m,以200m/s的速度水平飞行,为了使飞机上投下的炸弹落在指定的目标,应该在与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为多远的地方投弹?不计空气阻力。
引导学生思考下述问题:
(1)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做什么运动?为什么?
(2)炸弹的这种运动可分解为哪两个什么样的分运动?
(3)要想使炸弹投到指定的目标处,你认为炸弹落地前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与投弹时飞机离目标的水平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6.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一)课程要求
1.了解研究落体运动的史实,体会逻辑推理的方法。
2.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3.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必须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
1.感受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体会其科学方法
2.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必须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强化基础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 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1所示,可大致表示其 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某同学摇动苹果树,在同一高度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静止开始落向地面,发现苹果先着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苹果和树叶做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C.苹果的运动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运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假如不计空气阻力,则苹果和树叶会同时落地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中,除时间t外,共有四个矢量,若取初速度
图1
方向为正方向,那么()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ɑ为正值 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ɑ为负值 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ɑ为负值
D.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中ɑ均为正值 5.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t的困难是()
A.不能很准确地测定下落的距离 B.缺少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 C.无法直接测定下落物体的瞬时速度 D.当时没有精确测量时间的仪器
6.伽利略在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
A.铜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斜面的倾角一定,换用不同质量的铜球,小球的加速度都相同 C.斜面的倾角一定,从不同高度开始滚下的铜球,加速度不同 D.铜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增大而增大
7.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 和谐的结合起来,从而有力的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其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包含:对对象的一般观察、、运用逻辑得出推论、、。提升能力
8.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的速度变化量小于第2s内的速度变化量 B.第1s内的位移可能小于第2s内的位移 C.第1s内的速度变化量等于第2s内的速度变化量
D.两相邻相等时间间隔通过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9.甲、乙两物体从不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但同时落地。已知甲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为3s,乙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为1s。那么,当乙物体开始下落时,甲物体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感悟经典
(河南省2010高考调研试题)某校科技小组在伽利略斜面实验思想的启发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时,让滑块从不同高度沿斜面由静止下滑,并同时打开水龙头的阀门,使水流到量筒中;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阀门(整个过程中水流可视为均匀稳定的)。该实验探究方案是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来测量___________的。
(2)下表是该小组测得的有关数据,其中s为滑块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下滑的距离,V为相应过程中量筒中收集的水量。分析表中数据,根据___________,可以得出滑块沿斜面下滑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距离测量的不准确,水从水箱中流出不够稳定,还可能来源于__________等。(写出一项即可).
答案:(1)时间
s(2)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V2是一常数
(3)斜面摩擦不均匀、水量测量不准确、滑块开始下滑和开始流水不同步、滑块停止下滑和停止流水不同步等都可以
第六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一.强化基础
1.B 2.AC 3.CD 4.AC 5.CD 6.ABD 7.实验和逻辑推理;提出假设、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二.提升能力
7.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篇七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425px
D.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2、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B )
A.215px B.42.25px
C.40px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3、某同学用拉得很紧的软皮尺去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得的结果会( B )
A.偏大 B.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D.无影响
4、下列全是时间单位的是( A )
A.小时、分钟、秒 B.年、光年、月 C.天、小时、米 D.小时、年、光年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1]作业布置
8.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教案 篇八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利用普通的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及学生随处可见的饮料瓶、易拉罐设计一堂能够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新授课。本节课可以适合不同的学校,此种方法也可应用在其它新授课中。本节课在设计时,回避了动画演示超、失重现象,而是尽量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得真实的体验。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物理的研究方法。
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以此为基础,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来认识物理现象,认知物理过程,让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述观察到的超、失重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再引导学生将生活语言转化成科学规范的物理语言阐述物理规律。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经过构建从而获得物理知识,形成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2.能运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定量分析超重与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1.经过探究实验发现超重失重现象,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再实验寻找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
2.用科学方法探究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一些身边的超重失重例子和日常的小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知道物理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2.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
【教学难点】
1.超重、失重是一种假象,它不是重力的增加或减少,而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是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大小不变。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猜想与假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描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在太空里的生活 【教具】
弹簧秤和钩码(2人一组)、演示弹簧秤、饮料瓶、易拉罐。【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将同学们分成小组,采用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再实验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式教学。
利用物理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所谓“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手拿易拉罐和饮料瓶)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和饮料瓶,利用它们我们来做两个有趣的小实验(由学生演示)
小实验1:
一个盛满水的易拉罐底部有一小孔,静止在手中时,水会流出;如果突然松手,让易拉罐自由下落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当易拉罐自由下落时,水不会流出。小实验2:
一个盛满水的饮料瓶,在底部钻一个洞,静止在手中时,水会流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出;同学甲在讲桌旁将瓶子抛给站在教室后面的同学乙,瓶子飞过同学们的头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水并没有洒在同学们的身上。
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水流出的原因是什么?水停止流出的原因又是什么?
因为重力而使水对器壁产生了压力,所以水会流出。实验中重力仿佛消失了,实际上是压力消失了。
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经常谈到超重和失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宇航员在太空里的生活吧!
观看视频:宇宙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 提问:
1.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答:在太空中可以自由漂浮;麻烦很多,吃饭得用软管挤,喝水得用小管吸。
2.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超重与失重现象。
3.生活中你听说过超重或失重吗?乘坐电梯,在游乐园里玩过山车。
4.关于超重和失重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超重与失重呢?
猜想与假设1:超重就是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重力消失了。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分小组探究: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实验)探究之一:
既然是和重力有关的现象,那么请用给定器材(弹簧秤、钩码),设计一个实验,得到钩码的重力大小。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教师提问:
1.你看到的弹簧秤读数(直接)表示的是什么力?
物体对弹簧的拉力——视重(下定义)
提醒学生:将钩码的重力数值纪录在纸上G=2.0N 2.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你是怎样测量钩码重力的?利用了哪些物理规律?
学生:在钩码静止时读数,弹簧秤示数即为钩码的重力。
因为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得:G=F 又因为F与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
所以 F/= G 小结: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视重等于物体的重力。
(实验)探究之二:由静止联想到运动
教师:物体运动的时候,视重会发生变化吗?试一试(教师做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出上下运动的动作及时引导学生)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分析与论证:小组内讨论后回答:
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与钩码的重力进行比较。
读数不稳定,有时候比刚才的读数大,有时候小。
2.物体的重力变了吗?地球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实验)探究之三:有目的的进行探究
请同学们继续刚才的实验,想办法使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物体的重力。
学生活动:有的组使物体向上运动,有的组使物体向下运动,同学们会发现两种运动情况下都可以出现视重大于重力的现象。(向上运动的开始阶段;向下运动的结束阶段。)
注:注意观察,如果有的同学摆动弹簧秤(圆周运动),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并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得到解释。
定义超重现象:
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利用多媒体课件由学生分析物体在超重时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结论。
(学生到黑板上做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加速上升状态的受力分析图。)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提问:在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中,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超重现象更合适。
进一步探究超重的实质
教师演示两个实验让同学们认真观察:
实验1:用一只手测量物体的重力,另一只手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下的恒力,现象是物体拉弹簧的力增大了,物体仍然静止。
实验2:在利用弹簧秤测量钩码重力的实验中,水平方向移动弹簧秤,使物体具有水平加速度,现象是物体拉弹簧的力不变。
教师提问:对观察到现象进行分析,超重现象的特征是什么?(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讨论的结果要向全体同学阐述。)
学生总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无关。F=m(g+a)教师:同学们认为失重现象怎样定义,特征是什么?用实验检验一下
猜想与假设2: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有的同学上下移动弹簧秤;有的同学左右移动弹簧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视重)与钩码的重力进行比较。
定义失重现象:
当物体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板书 结论: F=m(g-a)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猜想与假设3:在失重现象中,如果加速度a=g,则F/=?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让弹簧秤和重物一起自由下落,教师要提醒学生这是破坏性实验,会损坏测量工具,在设计物理实验时要特别注意的,不能设计破坏性实验。
如何解释易拉罐中的水为什么不再从洞中射出?
分析:当易拉罐自由下落时,易拉罐中的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的内部没有压力,故水不会流出。但易拉罐中水的重力仍然存在,其作用效果是用来产生重力加速度。
定义完全失重现象:
当物体以加速度a =g竖直加速下降时,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这就是“完全失重”现象。F=0 板书设计:
超重和失重
1.视重: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弹簧秤的示数)。
2.实重:物体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G=mg。
3.超重现象:a竖直向上,视重>实重,F=m(g+a)。4.失重现象:a竖直向下,视重<实重,F=m(g-a)。5.完全失重现象:a=g竖直向下,视重为零。
课后思考题:
1.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是超重现象,哪些是失重现象? 2.体验并观察超、失重现象:在体重计上下蹲的过程中,观察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体重计的示数变化。
9.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
1、在选择参考系时,能选择使研究问题方便的参考系。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能否把物体作为“质点”来处理,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德育目标:
从科学抽象这研究方法中,渗透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教学重点: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
三、教具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机械运动
哲学有云: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什么是运动?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物体和质点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理解
① 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而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体积; ② 物体在形状和体积对问题研究没有影响时可以看成质点; ③ 实际生活中没有这样的,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例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作质点 B.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研究它在车轮上的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以把车轮看作质点 参考系
定义: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做标准的另外的物体。理解:
①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以方便、简单为原则; ② 同一个运动在不同的参考系中的描述可能不同。例 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选做参考系的是什么?
1.一江春水向东流 2.巍巍青山两岸走 3.太阳的东升西落
坐标系
定义:用来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或位置变化而引入数学工具.理解:
① 高中物理中用到的主要是数轴和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坐标系的实际应用。作业:
P12:
【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教案】推荐阅读: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教案06-11
高一物理《天体运动》教学反思11-10
高一物理物理实验教案09-17
高一物理重点和难点教学计划10-05
高一物理第三单元教案06-13
高一物理弹力教学教案设计有哪些09-06
高一提高物理成绩的方法06-23
高一的物理知识点大全08-19
高一物理起步课程07-30
怎样学好高一物理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