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实践

2024-10-05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实践(精选12篇)

1.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实践 篇一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

金顺利 东二营中小 2013.4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可这“最小的官”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样样都得管到位。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这些让班主任工作变得更加繁琐和复杂。以下是我走上教育岗位五年来在班级管理方面所积累的点滴经验,与大家共分享。

一、规范学生言行举止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改变现状,首先,我尝试着从与学生拉家常开始,与他们进行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的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搭建起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然后我充分利用学校的三项竞赛评比,对学生进行讲文明礼仪、讲卫生、守纪律等思想方面的教育。平时,我对学生再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斥责,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宽容并尊重学生,不吝啬自己的微笑。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活动,把微笑带进学生的日记,耐心地倾听他们各自不同的心语。渐渐地,我的苦心显出了成效。孩子们为了争取优秀,都暗暗较劲,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看到同学们的点点进步,我的喜悦不言而喻。

二、学习中渗透德育

在学习方面,我结合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在本班开展了全员参加的改错别字、词语接龙、朗诵经典诗歌等比赛,很多同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现在的学生惰性比较强,为了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采用阶段性的奖励方式,比如一个月或半个学期对表现较好.进步较大的同学奖励一次,让更多的同学有前进的动力。有动力才有成绩。我班一直保持着“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劲头。

三、用爱心转化后进生,提高思想觉悟

对待后进生,我总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知道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以前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常常因为懒惰而不做作业。跟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把作业补上,但到第二天检查却还是拿不出作业来。老师费尽心机,可就是拿他没办法。怎么办?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之后,当我发现他完成了某天的一项作业时,我就及时表扬了他,并进行了奖励。像这样,我每发现他的一点点地进步就对他进行鼓励。慢慢地,他也能和另外的同学一样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现在,他能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了。通过那次转化工作,让我明白,教育学生不仅需要一颗宽容的心,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四、班委会的积极引领作用

当然,班级的管理要搞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因为一个班级的主体是学生,主要的活动是学生之间的活动,主要的关系也是学生之间的关系。要想真正搞好一个班级的建设工作,就必须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在这方面,班干部有着特殊的优势,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因此,班主任要大力培养班干部,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这项工作做好了,班级的各项工作就自然地好开展了。班主任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培养班干部最重要的是使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我经常对班干部说:能担任班干部不是因为你学习好,而得到的一种荣誉和奖励,也不仅是你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守纪,主要是因为你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同学们心中有威信,大家才选你的。为了锻炼并提高班干部的能力,在学期初,我带领他们结合班级的实际,制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帮他们做好分工。还将班费交给班委会管理,放心地让他们合理使用,大胆工作。我也只在必要时给他们出出主意,做些指导。事实上,他们的确也做到了,能把同学们团结在身边,带领同学们把班队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五、与科任老师共同协作,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许多科任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上,由于缺乏交流,往往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学生,造成对部分学生的偏见。甚至,有时因为不够准确全面而影响了教育效果。我在平时工作中就发现了这一点,于是经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各自所掌握到的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向他们征询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样,老师之间,师生之间互相配合,感情融洽了,教学也就相长了。

六、主动与家长沟通

当然,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多种多样,如登门拜访、电话联络、短信沟通、网络通信等等。我常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始终坚持一条原则:信任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当学生有错时应与家长取得联系,要理解家长的难处,切记学生犯错不是家长犯错,不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不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对“留守学生”的家长,我也经常与他们电话联络,向他们汇报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这样,我与家长既建立了密切联系,又沟通了信息,还增进了情感。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教师与家长有深厚的感情,你的工作一定会得到家长的认可。即使你有什么不到之处,家长也会体谅你。相反,家长如果对你的工作持怀疑态度,那会给班主任工作造成很大阻碍。只有家校配合,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热心帮助家长的同时,不仅能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还非常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合理而有效地管理班级。

2.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实践 篇二

一、班级管理要坚持以“情感”育德

中学生感情细腻、丰富而且相对比较脆弱, 经不起打击, 受不了挫折。所以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要真心实意地进行情感投入。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教育过程中, 情感是最好的催化剂, 班主任真心实意地投入自己的情感, 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 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增强学生的心理接受限度, 从而缓冲二者之间的矛盾, 直至使学生最终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从而达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境界。如何通过情感来感化和激励学生呢? 首先,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管学生犯了多么不可饶恕的错误, 我们首先要明白, 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而不是单纯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 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搞一些责怪埋怨, 更不是借着“师道尊严”压他们就范, 而是在此基础上与他们坦诚相见, 认真倾听其心声, 对他们进行一些善意的规劝疏导。即使需要批评, 我们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只能批评学生的具体行为, 而不是把矛头指向学生的基本素质, 特别是对心灵有过创伤的学生尤其应该如此。其次, 要肯定学生的价值。应当承认, 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但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 事实告诉我们, 不同的人确实具有不同的才能, 也会有不同的展现才能的方式, 我们应当相信,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也就是说, 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容得下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再次, 要尊重学生的创造。学生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 得到别人的关注、尊重或者认同, 往往会玩出一些新花样、新花招甚至犯错误, 这个时候, 我们千万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一顿训斥, 而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和利用, 尽可能满足其情感需要。另外, 中学生其实也渴望有一种成就感, 希望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时, 老师尤其应当对其所作所为给予肯定。

二、班级管理要坚持以“榜样”育德

榜样具有直观性和示范性, 可以起到“拨亮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以点带面, 推动全盘”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 树立榜样能在不增加学生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先进人物的鲜活形象, 能够使抽象、枯燥的德育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 让学生感觉到更加亲切和实在, 也使德育情境更加生动。每一个先进事迹、每一位模范人物、每一个英雄形象都是一面旗帜, 学生可以从中领悟精神, 明白道理, 解开思想疙瘩, 可以激起奋发向上的思想动力, 树立起热爱班级、为班级服务的责任感, 给社会带来良好的精神文明效应。在进行德育时, 先进人物的选取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那些影响较大的人物, 如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倡导的“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等;另一方面是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 如同学、邻居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在学生的心目中, 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夸美纽斯说得好:“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在德育过程中, 班主任自身一定要发挥表率作用。班主任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班主任要身体力行, 表里如一, 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 不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就不做, 以模范行为影响学生。事实上, 学生个体的行为总是受到外界推动力的影响, 当这种外界推动力被学生个体自身消化、吸收后, 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 使其由消极的“要我这样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这样做”。这种转化正是“模范”育德“润物无声”的生动阐释。

三、班级管理要坚持以“实践”育德

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学生品德的养成, 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 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 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大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实践是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载体, 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 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 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 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 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班主任在实践中就要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 创设各种情景 (如班纪班规的制订, 学习和生活的管理, 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等) , 在课堂内外让学生对特定事情展开集体讨论, 丰富他们的见闻及内心感受, 然后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 最终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也使德育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四、班级管理要坚持以“创新”育德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 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学生个性有差异, 条件有不同, 思想更是千变万化, 所以用一种模式做德育工作, 显然是不行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中学生耳闻目染, 其思想认识也已变得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势必造成社会危害。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摒弃“说教式”“灌溉式”“高压式”的德育方式, 创新德育新形式, 让德育以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形式呈现, 使学生乐于融入德育当中。在班级管理中, 既不丢掉“节日庆典、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固有形式, 又要对具体方式有所创新;可以借助QQ班级群、博客、空间等网络新技术开展德育工作, 如让学生网上讨论、发表意见等,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变被动德育为自觉行动, 进而把道德认知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 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简论班级德育管理中的“诗教” 篇三

班级德育管理中的“诗教”,是指班主任在实施班级德育管理活动时以诗歌为媒介,发挥其道德教化与情感熏染的功能,以使学生得以智慧的颖悟、道德的砥砺、情操的浸润、精神的陶冶、德性的完善。高三学段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指导学生专心致志、全力以赴迎接高考。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同学复习备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时帮助他们排解学业疑难、心理困惑、情感纠结等,班主任在班级德育管理实践中融合“诗教”,能起到较好的启迪、熏陶、引领的作用。

一、高三学段班级德育管理中“诗教”的运用途径

1 立志笃行与“诗教”

“立志笃行”是高三学段班级德育管理的先决目标。朱熹云:“百学须立志。”确立志向,制定学习目标,是高考成功的前提。1917年,24岁的青年毛泽东有诗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一种不为檐间雀,要做万里鹏的宏伟抱负,才有后来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影响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历史进程的时代巨人的横空出世。清代大学者、思想家魏源的《晓窗》诗云:“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他巧借晋代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之典,警示人们要立志奋发,有所作为,切不可蹉跎岁月,要有时不我待,立志济天下,安邦民,为国献身。高三学段是青春岁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的阶段,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必将消磨斗志,萎靡不振,难有好的收获。因而,预先订立奋斗目标,并将分化到各个小的阶段和环节里,将总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可见可控的具体的实践行为,才能最终梦想成真。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的《竹石》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在这首诗里热情赞扬岩竹的正直品格与坚韧精神。它启发人们;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与刚劲坚韧的节操,才能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开拓奋进。高三学段学习必定要遭遇种种挫折、困难乃至失败的困扰、阻挠,这就需要我们自强不息,刻苦磨砺,向着既定目标毫不松懈、妥协地勇往直前,这样才能从坎坷中踏出平坦来。

2 惜时守时与“诗教”

“惜时守时”是高三学段班级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高三学段学习时间紧、作业任务重、考试频率、难度、广度都要甚于高一、高二学段。因此,学习时间能否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是制约高考成败的关键。高三学段的班级日常德育管理中,应把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时间的有效利用率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为避免说教的枯燥,教师可援引与“惜时守时”主题相关的诗歌来进行教化。班主任应启发学生充分体悟时间的短暂与珍贵;如《长歌行》诗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文嘉的《明日歌》诗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这些诗歌都强调要珍惜时间,抓牢当下。这样的古代诗歌,通俗易通,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寓教于诗,富有启发性。班主任还要经常性地开导学生要树立“勤”字当头的竞争意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有《劝学》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歌劝告人们年轻时要抓紧时间,勤奋学习,才能不致于大好青春被轻易弃置。用前贤先哲这些有关时间观的诗章来作为鞭策学生惜时守时、充实人生的媒介,富有哲理的感召力。

3 良性交往与“诗教”

“良性交往”是学生相互间的交往要和睦,能促进学业进步,品德完善;避免因不良交往、过度交往而导致学业荒废的结局。高三学段班主任在班级德育管理中要重视学生的交往状态。班主任对高三学生“交友”的指导主要应关注以下若干点:

(1)要结交良友、益友。如唐代诗人骆宾王《萤火赋》说:“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又如,唐代诗人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中说:“以文常会友,唯德自称邻。”交朋友要交德行好的朋友,志同道合,才能相互促进。

(2)要学会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把握好尺度;切勿因沉迷早恋而耽误高三紧张的学业。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可援引古今中外的爱情诗来作为启发教育的媒介,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爱情,区分友谊与爱情的不同,指导学生理智应对悄然袭来对于异性同学朦胧的“好感”“爱恋”,树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爱情观。例如,给学生推荐诵读舒婷的爱情诗经典名作《致橡树》,让学生认识真正的爱情应当是分担痛苦、共享幸福,爱的基础不是一味奉献,而是独立平等。要让学生认识到:现阶段对某位异性同学的好感,并非真正的爱情,它只是爱情最浅的萌芽,是心中的空中楼阁,缺乏必要的稳固基础;而高中生自己尚未独立,还依赖父母,此刻努力的方向不是所谓飘渺的爱情,此刻的人生任务注定了我们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复习备考,才能最终金榜题名。成大事者必须会用理智战胜情感,在高三旅途,当你邂逅一种美丽的“爱慕”,应当好好珍惜,悄悄埋藏,积聚全部时间与精力投入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去。

此外,诸如养成良好习惯、从容调适心态等等方面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中,也可恰切引用诗歌素材,来进行宣讲、劝导、交流、沟通,使学生在诗歌语言的润泽中得到智慧的启迪与情感的字样、思想的淬炼与道德的感化。

二、高三学段班级德育管理中“诗教”的运用原则

1 简明凝练,自然熨帖

诗歌作为“诗教”的一种媒介,要求语言文字简洁凝练,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明白晓畅。晦涩、多义、艰深、隐曲的诗歌一般不适合用作德育教育的言说媒介。高三班级德育管理中“诗教”介入,宜自然熨帖,忌矫揉造作。所谓“自然熨帖”,就是说用以辅助德育宣导的诗歌与宣讲的主题、教育的动机存在有机的联系,又贴近生活常情常理,贴近学生置身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状况下,援引诗歌宣教,才能让学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班主任平时有意识地收集编制“诗教”素材资源库,整理“诗教”案例,写作“诗教”反思随笔等等,都是积累诗教媒介素材的重要途径,厚积方能薄发,才能让“诗教”逐步趋向自然熨帖。

2 找准时机,方式多样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高三班级德育管理中的“诗教”应契合时机,对症下药,切忌生硬说教。例如当学生在阶段性考试中遭遇不测的失败倍感颓唐丧气、郁闷不已的时候,你可以引用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南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期。”给他发一条劝慰的短信,或者在恰当的时候送给他一张写有该诗的卡片等等,或者让他来朗诵这首诗,并阐释阅读感悟,从而迂回地启引他走出考试暂时失利的阴影。再如,某一喜欢读书的女生遭遇一段朦胧情愫的突袭正有分心学业的危险,在“如何正确与异性同学交往”的主题班会上,你让她来朗读席慕容的一些抒写青春情感的明丽清新的诗歌,并在读后的教师评点环节见缝插针地予以简要告白,提醒她学会珍重,专心学习,让理性驱散朦胧好感的雾霭。“诗教”时机的选择须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因主题的不同而恰当把握。

“诗教”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是班会课的专题宣讲中,由教师引用某一诗歌来辅助说理;也可以是在晨读、课前三五分钟,通过经典诗歌欣赏的方式,诸如配乐诵读音频、诗歌朗诵动画视频等等呈现形式,给予学生美的熏染,使其欣赏中得以默会;还可以利用短信、QQ、跟帖、电子邮件、明信片、贺卡、手写书信等等信息传输工具在与学生个体交流时,恰当征引诗歌,给学生以点拨,使之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顿悟;再如开诗歌欣赏会、诗歌朗诵会、节日(生日)送诗祝福、经典诗歌阅读笔谈等,都是好的方式。总之,让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的言说变得更具柔性的力量,能切近学生心灵的底页,给他如坐春风之感,自然而然地在诗意的语言中受惠,是应该积极去探索的要事。

3 持之以恒,注重内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班级德育管理中的“诗教”介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应坚持细水长流,潜移默化。要让学生在长期而细腻的“诗教”滋润中明理悟道、怡情养性、存真去蔽、祛恶扬善,将真善美的识见固化下来,外塑为可见的行为、形象与气质。欲达此目标,需要班主任有一种自觉的意识,努力创设、精心营构诗意的氛围。这一点,语文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当充分发挥诗歌的心理诊疗功能,让诗歌的灵光照耀学生。

诗歌用于心理诊疗,古己有之。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载:杜甫的好朋友郑少文妻患“情志病”(属于抑郁类),杜甫便以诗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让她反复吟诵。不久,她的病情逐渐好转。在西方国家,诗歌逐渐成为被公认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195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了对诗歌治疗意义的再认识与再评价运动,认为诗歌对于患有身心症、情绪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而言,具有发泄精神、提高安定感的治疗功能。基于这样的认识,班主任在班级德育管理实践中,针对部分因学业、交往、家庭等压力而导致心理、情绪呈现偶发不良症状的学生,在充分观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不妨借鉴诗歌心理治疗的方式来实施正向干预,帮助他们走出不良心理、情绪的误区。比方班主任择机选择适宜场景,通过欣赏、朗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诵等多种形式,借助其独特的音调与韵律,借助其独特的意境与格调,来让参与者疏导情绪、释放心理压抑的能量,在诗歌语言与情感的熏陶中逐步改变认识,达成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

4.5S管理在班级中的实践 篇四

开发区育才实验幼儿园

刘秦

“5S” 管理在班级中的实践

开发区育才实验幼儿园

刘秦

内容提要: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通常管理要求、方式的下达,幼儿情况的反映、反馈都需要在班级中进行。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利用它对幼儿园班级生活、学习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在班教师、幼儿的常规行为,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师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管理

改变

坚持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润滑剂。那么,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

5S的引入

“5S”活动起源于日本,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修身(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修身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

5S活动在班级中的渗透

1、班级物品摆放的改变

班级物品是幼儿园的财产,也是组成班级管理的一部分。幼儿园班级中有大量的物品需要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电器、玩具柜、寝具用品等等,常用物品:玩具、清洁用品、教学具等等,其中还有幼儿的衣帽杂物、教师的私人物品、布置环境制作学具的各种纸张材料等。以往都是按照班级教师的习惯来存放,有时班级工作很忙,出现随手一放的现象也是常有的事。但此存在的问题是,物品杂乱堆放,无法一眼识别找到所需物品,事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重新整理,对于幼儿的习惯培养也有不好的影响。因此将“5S”中的“整理”来进行物品的重新整合。把要与不要物品分开,再将不需要的物品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班级环境的第一步。要点是对班级环境的现需物品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不要的书籍、多余的工具等,要坚决清理。对于班级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班级环境中无不用之物。即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

整理出各类物品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整顿”,把需要的物品加以定量、定位,对班级环境中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要点是:①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②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西应放得近些(如幼儿的隔汗毛巾、衣物等,随时需要使用、增减,则可以储放在靠最前的大柜子里,即立马能取到,又避免了让人看上去很杂乱),偶而使用或不常使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如各种半成品、废旧材料等可集中放在幼儿园的储物间或班级中较为隐蔽的地方,不仅能整合空间还能节约再利用的成本);③物品摆放目视化,使班级中的各类物品一目了然,将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例如柜子上贴有储物标签,对应存放物品;盥洗间里拖把分活动室、寝室、卫生间等按区域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贴挂)。

2、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改变

活动区是幼儿最喜爱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可以自由地游戏。“5S”活动的渗透,也让这个快乐之地发生了变化。首先,对活动区玩具的投放要考虑地比以往更多,不再只是想想是否符合幼儿年龄发展水平或安全的问题,而是真正沉下心来研究材料,什么是本阶段需要幼儿掌握的技能技巧、材料的放置是否合理、孩子拿取到玩具材料时是否能马上理解如何操作等等。这是另一层次的“整理”,它让孩子们的游戏、学习变得直接,少了譬如材料堆砌带来的材料过重不易取拿、地方限制无法自如操作、太过杂乱幼儿不知如何操作等。要点是:①活动区材料要有目的地进行整理,哪些是本学期或本月针对幼儿发展水平所需的,按学科领域来投放;②材料、玩具的选择要适合幼儿手部小肌肉的操作,排除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东西;③物品摆放目视化,每种教师投放在活动区的材料或玩具要让幼儿一眼便知道它的操作方法,并减少因物品过多堆放而影响幼儿专注操作、探索的干扰:○4幼儿已经掌握或没有兴趣的玩具或操作材料,要立即进行调整或换除。现在的“5S”班级中,活动区的材料更贴近幼儿的发展目标,也更适合幼儿。于是在接下来的“整顿”环节中,我们将玩具分类别、做有相对应的照片标记、再次清理掉对于幼儿发展不需要以及不准确的玩学具,并每日、定期做好清洁消毒的工作。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单纯了,就是为了孩子。

3、幼儿常规习惯和行为举止的改变

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不仅是孩子们学习、交往的活动现场,也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之地。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在活动中要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常规培养是从点滴开始的,首先教师要把自己也当作一个孩子,喝水时和孩子们一起排队,洗手时和孩子们一样,桌椅怎么摆放易于行走通过、拖鞋放在哪里更方便直接使用等等,将自己变成孩子来考虑、制定各种常规要求和指标,这样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到言行一致,孩子们就会与教师拉近距离,并将教师作为榜样,不断的进步。这样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常规一定会培养好。从“5S”的“修养”过程中悟出这点,让我们彻底地从头疼于纠正孩子们大量、繁杂的常规工作中解脱出来。要点是:○1通过物品摆放、活动区材料的调整,让孩子们从活动现场的视觉感官上就建立一种秩序感,无论是自己的鞋子、书包,班级中的玩具、成长档案、工具材料等,孩子们从小班起就能根据照片、图标提示,自己取拿、归放,不会造成混乱;○2教师通过变换角色来考虑幼儿的需求,“整理”掉一些成人要求的“条例”,孩子们的常规要求就不再让他们觉得束缚和难以达到;3让孩子参与常规的制定,即“5S”活动中调动员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师生主题会议、随机讨论等形式,来激发起幼儿对于“规矩”的主动理解和制定,这样的常规很人性化,幼儿的自我控制也更有自觉性。○4常规培养是“永无止境”的一项工作,好的常规需要很长时间、在不断的强化中养成和提高。教师要在提出要求后,及时的辅导和监督,否则要求会变成空口号。教师应加大平时的观察,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好的行为转化成习惯,减少坏的方面的负影响。在实施幼儿常规培养(修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物品摆放、细节调整、意识的转变,逐渐在使自己的 Shitsuke(修养)发生改变,这不仅反映在孩子们行为习惯的改变上(行为有序、学习自主、动作规范、发展自然),更表现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上(严以律己、身正为范)。

4、反思目的和方法上的改变

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永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并不是只有在教学活动、大型活动之后才进行反思行为,真正专业的研究型教师,会抓住生活中每一次与孩子的碰撞、每一个细节来随机反思,并让自己得到针对性的提高,最终获益于孩子。要点是:1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教学、家长会、约谈等),○要学会进行 Seiri(整理),Seiton(整顿),将内容进行记录,有分析、有措施,并要保留有幼儿、家长的效果反馈情况。○2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捕捉生活中有反思价值的东西,即“5S”活动中不放过任何死角的检查。3反○思的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孩子自己反思自己或反思同伴,从中分析出幼儿心里看待事物的评判标准;“恳谈会”,孩子说说老师,老师说说孩子,朋友间的交谈,○会更让反思有人情味儿;与同伴或上级间的相互反思,打消芥蒂,会让班级环境更和谐。○4在实施 Shitsuke(修养)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各类活动现场过程中的反应和反馈,进行反思,物化到下一阶段的活动当中,使其成为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这是最终目的。

5、班级管理理念上的改变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班长是主要管理者,孩子、班员,甚至家长都是被管理者,处在听从、配合的位置状态,这种状态会让班主任背负繁重的工作压力,班员和孩子都游离在班级中心之外,有的时候家长更会对班级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自从实践了“5S”活动,理解了自我管理的原则,知道了良好的班级环境,不能单靠园部领导的方针指引,也不能光指望班主任来创造。应当充分依靠现场人员(包括配班老师、保育员老师、孩子和家长),由大家自己动手为自己创造一个整齐、清洁、安全、健康的班级环境,使他们在班级中成长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产生“合作”的意识。因为是自己参与管理的成果,也就容易保持和坚持下去。要点是:○1班主任必须从绝对权威上逐渐隐退,成为建议的积极提倡者,让幼儿成为班级活动的主动者,在一定程度上能自主支配自己的活动,教师则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建议,引导幼儿多样化的发展,满足他们个性化发展的需要。○2“5S”活动适用于班级中的任何成员。物品的摆放,教师要严格遵守,幼儿更是要遵循;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设计,每位教师都要有所思考和参与,更应调动家长来整合材料资源;常规要求不仅是针对孩子们的习惯培养,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反思行为是立体的构建,每一位构成班级的成员自身与相互间的反思,能让班级的发展形成持续进步的态势。○3通过班务会、家长会、主题活动、联欢等形式,增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孩子间的沟通与交流,激发大家对班级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制定、各类活动的组织的积极性,形成我们的班级我们共同管理的向心局面。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凭借各方面的力量。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时地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那么我们就会更好地适应这个新形势的。

参考文献:

5.德育论文—班级管理 篇五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深入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学生反馈信息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了解学生就是获取学生学习、生活、道理、政治、情感、意志、信念等状况。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能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到学生中走一走,看一看,谈一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至诚的心去接近、关心、体贴学生。从中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平时要仔细观察,注意调查研究,善于体察学生的情绪,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做到教有对象,育有目标。

其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生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加以引导,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接管班级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本着强的责任心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交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工作,及时稳定学生的心态,加强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进步,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古语有句话说:“因材施教”。作为当代教师的我们更要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本人的心理状况开展工作,使自己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不同的学生,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原来就读的学校以及周边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形成的个性品质也不尽想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之时对这一切做充分的了解,都能做充分地考虑,只有这样学生感觉到你处处为他着想时,他才能接受你的教育,才欢迎你,反馈率才能提高。

2、具备沉稳气质,注重克己冷静

班主任在抓班级管理和常规教育中,通常要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如何处理好班级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甚至是严重的违反了学生行为规范,造成不好的影响的现象呢?首选是班主任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亲自过

问,具备沉稳气度,快速了解发生事情的经过。要允许学生有“偶然的错误”发生和存在,在处理过程中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帮助学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把批评教育的责任担当起来,处理问题要克己冷静,教育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年级组长、学校领导汇报,取得帮助和指导,不要把学生直接推向学校主管部门,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过大压力,往往使教育表现得苍白无力,限于困境,甚至产生负面效果。

3、批评时贯穿“爱”,教育时体现“情”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表扬往往少于批评,在批评中一定要出言谨慎,要把“恨”铁不成钢转化为“爱”铁能成钢。贯穿“爱”字,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在批评教育后通过了解,学生反映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但希望老师也肯定他们的优点,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教育引导时重视体现“情”字,“晓之以礼、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明之以纪”的科学方法,保护好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教育。

4、用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我们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做到以身作则。平时我在班级经常强调:“要讲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有一天,我看见教室的地面上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扔到垃圾桶里。我的动作被学生看见了,他们也都开始检查自己的周围是否有垃圾,并有同学在周记中写道:“老师都能弯下腰去捡一片小小的垃圾,我们更应该按照她的要求去做。”事后,班级卫生明显有了好转。

5、调动两个积极性

①班主任自身的积极性。班主任自身的积极性源发于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只有热爱班主任工作,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才会全身心投入地去做好这项工作。这要有赖于班主任老师不断进行自身的师德修养。

②学生的积极性。班级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雏形,让学生在班级群体生活中进行着社会角色的学习和锻炼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管理好班级的有效方法。班主

任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这种自我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诸如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实行值周班长制度、实行班级活动主持人制度、实行见习班主任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力措施。

6.班级管理浅谈及德育案例 篇六

班级是构成学校这个有机体的基本细胞,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何搞好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职责。可以说,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影响着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着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兴衰,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如何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呢?以下就我个人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讲究优化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应讲究优化策略。优化环境

优化环境包括优化课堂外部环境和优化育人的内部环境。要育好人,首先要有好的环境。“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天地,实践证明,优雅的教室环境卫生、布臵,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客观上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有良好的教学外部环境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注意优化育人的内部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优化育人的内部环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讲究民主作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新时期,小学生的社会意识、独立自主的个性意识大大增强,他们都过早地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观点、思想都还是幼稚的,偏激片面的,需班主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班主任在工作过程更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心理,维护其自尊,讲究民主作风。当然,尊重学生并不是一味地放任学生,讲究民主作风,老师应首先转变绝对权威的观点。其次,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向老师说“不”,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方能“亲其师,信其道”。

二.在民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强自律、自尊自爱和团结协作精神,建立同学之间和谐的、融洽的心理气氛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带动、鼓励学生大。胆地参加集体活动和各项文体活动,引导并逐步放权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只扮

演朋友的角色,有困难给予帮助解决,让学生从生活、学习的实践中去认识、体会人际关系,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和宽容。同学之间形成了融洽的心理气氛,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才能真正调动起来,这样,就为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

三.明确目标,激励斗志

一个班级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我要求我的班级个人制定出个人目标,小组制定出小组目标,班级也有相应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而目标的达成又是量化个人、小组的最重要的方面。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们班由最后一名上升到了第三名,我为班级定下了新目标:保三争二瞄第一。学生也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结果,期末考试,我们班夺得了成绩全年纪第一。量化管理也有全校倒数第二上升为正数第一。我对学生说:“如果在战场上,你们不可能个个是大将,但一定要个个是勇士!”我的学生,充满了旺盛的斗志。优化管理

一、优化班级管理,注意言传身教、春风化雨

有人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就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的确,班主任时时跟学生在一起,自己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学生的仔细观察之中。同时,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总是神圣的,较为完美的,老师的一言一行,或大或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班主任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尤其在学生做得不够的一些细节上:如注意不要“言而无信”,注意“日三省乎已身”。很多老师都认为在学生面前“检讨”自己是很失面子的事。因此,有时老师在细节上不够注意的地方,过后总想方设法去遮掩,借以维护“师道尊严”,孰不知由此一来,更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往往就会出现“虽令不从”,学生跟老师对着干的现象。所以,班主任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检讨”自己,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去推动学生的进步。

春风化雨,就是要求班主任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甘为三尺讲台洒热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细致、温和,对后进生的反复教育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并仔细观察,分析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未雨绸缪,慢慢渗透,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心田,以爱去感化、教育学生,从而使学生理解爱、接受爱并学会爱,这样,学生便能在爱的温暖中愉快地,较为自觉地学习,身心也得以健康发展。

二、优化班级管理,要抓大放小、褒贬分明

“抓大放小”是指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抓主要问题,如学生思想、道德、纪律、学习等方面,这些主要问题要严抓、常抓、抓在前;把次要的问题放一放,如生活、劳动、卫生等方面,“放一放”不等于不抓,而是后抓,不死抓,“抓大放小”也指在教育管理中要看学生的优点,看进步的一面,不要死抓住小的错误缺点不放,一棍子打死;要顾全大局,维护班集体荣誉利益,不要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挫伤同学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班主任要以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问题。

班级管理要想上档次,上水平,不能老是班主任事无巨细地去抓,而应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觉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这方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放权班委。班委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有权处理班级的一切事务,班主任老师是班委的坚强后盾。我给班委同学明确了分工,使他们各尽其责,我宏观调控,班级工作有条不紊。

2.放权小组。组长有权量化组员。劳动模范,学习标本,三好学生等均由小组推荐,班委审定,班主任小范围适当调整。

3.放权个人。我在班里设了“好点子好建议”记录本。所有同学均可把自己想到的管理班级的好方法贡献出来。好的班级采纳,效果好的给予奖励。我对学生说:每个同学都是班级一分子,切不可看轻自己的价值,低估了自己对班级的作用。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班内气氛活跃了,民主色彩浓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大大加强。

“褒贬分明”是指班主任要在班里树立楷模、树立起正气。多采取激励的方式褒扬好的方面,同时在批判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和艺术,不妨先把进步的表现加以表扬,再适当指出存在的不足,并相信他们能改进,使学生觉得老师是真诚、善意地帮助他们,才能有效地避免学生“顶牛”现象。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制订必要的奖惩措施,激励先进,敦促后进。

三、优化班级管理,应注意以优带差,以外促内

“以优带差”就是班主任充分利用好班干部及一些学科带头人,指导他们在学好自己各门功课的同时帮助、带动班上其他同学的学习。班主任应从一些细节上有意去组织、指导,让学生在无意中受到教育,影响。比如在座位的安排上,在分组劳动及课外活动小组的组

织时都考虑到以优带差,或在学习上,或在做人,或在兴趣上带动,促进;也可以组织“一帮一”的学习小组,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团结、和谐、勤学上进的集体。

“以外促内”是指班主任注意搜集、订阅一些有益的学习书报,以丰富生动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促进他们求知的兴趣,进而促进课堂知识的学习。“以外促内”也指组织多姿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社会调查及各类竞赛,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以外促内还包括班主任应多与家长取得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思想表现,并与家长协同商讨教育工作。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一个班就如一个小社会,学生个性各不相同。要使这个集体蓬勃向上,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是至关重要的。

德育案例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离婚的家庭也与日俱增。单亲孩子的增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小明、10岁、是四二班学生,单亲家庭。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较差,而且成绩忽高忽低。

三、原因分析:小明的父母在他九个月大的时候就离婚了,他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父亲在新疆打工,爷爷奶奶非常宠爱该生,因此对小明的学习十分放松,因此造成小明对学习不感兴趣。

四、1、辅导策略:鼓励教育,唤起信心。

每次谈话中我发现小明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

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小明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小明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小明同学……”渐渐的,小明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努力,冉浩选成为了班级的纪律委员,并把班级的纪律管理得井井有条。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7.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实践 篇七

一、以关爱之心走进心灵

案例1:小林的沉默寡言似乎从我认识他的第一天起, 便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那天, 他走进班级, 背着一个似乎从未洗过的书包, 径直走到教室的角落, 静静地坐了下来。我走到他的身旁, 冲他笑了笑, 轻轻说道:“欢迎你, 新同学, 你叫什么名字?”他木然的眼神稍稍抬起, 从书包中掏出录取通知书, 又匆匆低下头, 似乎无视我的存在。如此不同寻常的表现, 不由得让我心生疑惑:他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可惜, 在此后的几次交流中, 他依然是那样的沉默, 似乎通往他心灵的道路幽暗又漫长。

偶然的一节体育课, 我随班一起来到了西操场。课上, 体育老师安排学生练习沙坑跳远。轮到小林时, 我不经意间发现他的鞋带松开了。很自然地, 我俯下身子给他系上了鞋带, 拍了拍他的肩膀, 说“加油!”最后, 他跳出了班级第三名的好成绩。在我向他祝贺时, 他说:“是老师您亲自给我系的鞋带, 我必须全力去跳, 不然我对不起您!”

此后的交流显然顺畅了许多。从他的口中我了解到, 他的父母在他三年级时离婚了, 双方都不愿收养他, 是他年迈的奶奶一直照料着他。同龄人的嘲笑让他逐渐变得寡言, 直至如今的沉默。“老师, 是您第一个没有嘲笑我的旧鞋, 还帮我系上鞋带;您让我觉得, 生活中我还能得到别人的关爱……”

有了一次又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 小林逐渐变得自信和开朗, 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对于小林来讲, 如果当时老师没有及时提供关爱和一次又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 可能他的自卑心理会依然存在, 并且学习成绩也不会很快提高。所以, 当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老师都应热情相助, 分享着学生的快乐, 分担着学生的忧愁, 以人格的力量塑造着人格, 以无私的爱赢得了学生的爱。俗话说:“谁爱孩子, 孩子就会爱谁, 只有爱才能教育孩子。”所以我认为关爱是一个老师走进学生心灵最近的路。

二、以宽容之心感化学生

案例2:班级有一个学体育的学生叫沈某, 他是一个被所有老师认为是无药可救的学生:上课无精打采, 经常在课堂上睡觉、开小差, 作业也经常不交。但奇怪的是第一个加QQ的就是他, 在QQ聊天中, 我慢慢发现他其实很聪明, 很有想法, 但是逆反心理非常重。他也很乐意说自己的过去, 也明白自己的不足, 知道自己的错误, 所以他很想去改变, 但是现实中, 他感到很辛苦……在网络上我适时地帮他分析原因, 并且给予引导和鼓励。虽然成果不是很大, 但是现在他有什么心事都会和我谈。还记得3月28号考试前那一天, 那天晚上他在QQ上说了一件很惊讶的事给我听, 就是我们学校的几个学生想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打架……说了很多。我问他:“不怕我和学校领导说吗?”他却说了一句话:“我信你!你不会!”他的话虽然很简单, 但是我感到很有满足感, 同时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及时向他做思想工作, 分析事情发展的后果, 后来使他取消了打架的念头。第二天他们那帮人乖乖地去考试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认为, 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制止, 事情可能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一生。能让学生在宽容的环境中, 学会宽容、自爱, 这是我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准则。若老师能以宽容之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 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 时刻关注学生, 站在他们的角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耐心地倾听他们各自不同的心语, 成为他们的朋友, 这样学生才会被老师的宽容之心所感动, 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视老师为良师益友, 并能重新认识自我, 战胜自我, 学会做人, 努力使班级的学风、班风呈现出“团结、创新、争上游”的良好氛围。如果学生自己学会了宽容, 那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才会宽容他人。所以在班级管理中, 我经过认真考虑, 制订了管理方法, 采用量化管理, 强化他们的自主意识, 并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之心, 从而信任老师, 宽容他人。

8.“班级德育活动课”的实践研究 篇八

一、有关开设班级德育活动课的实践研究

鉴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及以往国内相应研究成果甚少等现状,开设班级德育活动课需要认真研讨、精心设计、深入实践和探究。纵观我校开展班级德育活动课的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班级德育活动课实施方案

首先通过认真调研所在市、区、校多名班主任,分析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而后对实施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及讨论,统一认识。从“课程的体系模块”、“班级德育活动课时间及内容”、“班级德育活动课活动载体”等几个方面制定出班级德育活动课方案讨论稿,并且多次组织不同类型的班主任讨论会对方案进行讨论、修改,为下一阶段具体实施方案奠定基础。

模块表讨论稿节选:

法纪安全教育:(1)培养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意识;(2)自我保护与维权;(3)公共安全教育;(4)禁毒与反邪教教育

第二阶段:指导撰写班级德育活动课教案

首先对一线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指导,精心选出优秀活动方案给大家做范例,组织他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及熟悉的内容进行活动方案资料的搜集、撰写、创作。继而对收到的主题德育活动方案认真阅读、评审,并进行点评、指导修改等。为充分发挥前阶段研究成果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局域网设置“主题德育活动课研究”专栏,作为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的平台,为在全校所有班级全面推行德育活动课做出有效保障。

指导讲座课件示例:

第三阶段:进行班级德育活动课总结、反思及推广

在进行班级德育活动课推广实践过程中,我们分别对班主任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1班级德育活动课的选题要能兼顾多方面的需要。

德育活动课选题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要与班级学情相结合,要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选题要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还要注意做到单个主题与系列主题相结合。

2班级德育活动课设计内容要充实,步骤要严谨。

要将一节课的几十分钟周密安排好,既要有音像资料播放内容,又要有学生讨论交流程序;既要考虑知识传授与指导方面内容,又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兴趣:既要考虑群体力量与智慧发挥的步骤,又要兼顾个人能力与水平展示的过程……总之这些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周密的考虑。

3班级德育活动课组织形式要不拘一格。

德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可多种多样,课上所开展的活动要切实能为展现主题服务,要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朗读、演讲、辩论、小品表演、才艺展示、情景模拟等等,以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展示欲望及才能。

4班级德育活动课实施准备要充分。在班主任层面实施时要求拟好计划,做到提前准备;在班主任指导学生实施时要力求注意合理分工,群体参与。

5强调班主任在实施全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在实施德育活动课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出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是学生思想、行为的导师,是一名出色的导演。

9.德育论文《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篇九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因此,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学生们的良好习惯、我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了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对学生的管理,而学生既是教育管理的对象,又是教育管理的力量,若要使这种教育管理的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不失为重要的策略之一。所谓班级管理民主化是指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尊重互动的学生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班级管理形式和过程。它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都能够承担班级管理的任务,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以形成团结向上的班级体氛围和管理育人的有效机制。在小学低年级如何进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呢?对此,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

一、创造民主化管理的条件,强化民主化管理意识。

目前我们大多数中小学的班级管理模式仍采取的是在班主任与其他教师的引导下,在班级中设立班长,卫生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等职位的传统模式。这种班级管理结构模式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也与现代社会倡导下的民主化、平等化教育理念产生矛盾,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班级组织与管理职能集中于少数班级成员身上,多数学生则处于被管理、服从管理的地位。少数学生干部通过组织班级活动一直都能在组织、交往、管理等各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而有的同学只能是普通学生吗,根本没有得到均等的发展机会。

因此,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自主习惯,也就是自律意识。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同学与班集体的关系,开学一周后,我让学生写出自己心中同学的形象,可以从同学的优点、缺点以及建议其改变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写。写好后在全班交流,通过这次活动每一位同学都能了解到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以及今后需要改正的地方。

二、全员参与并自主管理

(一)民主选举小组长。

选拔小组长时必须讲民主,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开学后一周我们在班上举行了小组长竞选活动。先让学生自由推荐和自荐,再请被推荐人进行竞选演讲,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小组长。这样民主选举出来的班干部有一定的号召力,能平等的和同学商讨小组学习计划。

(二)共同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目标就像灯塔,起指引方向的作用,一个班级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学生的行为就有了引导,就有了前进的方向。班主任正确引导学生确立有价值的目标,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拟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民主、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和班委在其中协调并作最后决定。

(三)制定自主管理制度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有班长和小组长一起制定规章制度,再由各组成员共同商讨制定各组的实施方案。

(四)方法措施

1、开展主题班会。

①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懂得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②结合月主题活动,利用晨会、班会课提问学生进行考核。③在学习小组中开展交流,确保教育效果。

2、规范自身行为。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极大。效果应该说也是最好的。为了以正确规范化的行为影响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如:在上课前主动向学生问好;课间师生之间互相问好打招呼;每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我都以正规的礼仪动作站在我们班队伍的前面,给学生做出示范;和学生一做值日、打扫厕所;课堂上,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用规范字写板书、给学生的作业写批语;时刻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

3、优化育人环境

创设班级文化环境。教室内张贴有班风、班训、班级公约、班级口号、教师寄语、每周之星,板报常年保留行为习惯教育转栏等。这些标语时刻提醒学生,浸染着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4、开辟社会教育途径。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5、加强检查督促。

值日制度:值日人员由学生会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五)角色互换,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下放权利,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关键在于培养小组长,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方法,及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以便提高。学期中,我先培养了一批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通过一个学期的锻炼,我发现班长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带领大家读书、写作业甚至讲题,放学时组织大家排队放学等。学校有活动时,他组织班干部集思广益,为班里积极出谋划策,同时在他的号召下,小组长还开展了以优带差的活动。通过优代差活动一些学习成绩提高的同学,还主动帮助别人。同学之间相互信任、互相帮助,都有了很强的集体意识。

每天到校后,小组成员主动找到小组长检查作业,虚心向组长请教不会的问题,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不再有混乱无章的晨会时间,不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课堂纪律也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主动向我申请“免监考场”的要求,在测试过程中,每位同学都专心致志的做着自己的试卷,以往交头接耳的情景不复存在,同学们在安静的环境下淋漓尽致的表现着自己。

10.班级管理暨德育工作经验交流 篇十

胡丛庆

教书生涯迈进第十一个年头,这学期又担任班主任之职,可谓是在艰苦中摸索,尝到了苦与甜的体验。班主任,一个沉重的名词,一旦成为一个动名词,也就是意味着最富有挑战性与最耐久的工作,而我,虽苦却乐在其中,因为班主任工作事件中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让我在往后的日子里有继续努力的力量。这学期的接的班在高二分班后可以说是纪律和学习较差的班,下面谈一下一个学期以来的班主任心得和经验教训:

一、工作情况:

1、重视和搞好班干部的发掘、扶持和培养。

我首先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要大胆工作,有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我还定期开班干会,一方面从他们身上了解到更多班的动态,有可以让他们总结每星期班级的好与不好的方面以及下星期要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2、深入了解学生,多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我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积极作好合力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等,有时邀请家长来学校面谈或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与家长取得了共识,学生学习、品德上等问题的解决都收到了事半功倍。

二、心得体会:

1、班风的培养与建设

班风,是本班级内大多数同学情绪、言行、道德风貌和作风等方面的共同倾向。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有良好班风的集体,首先能普遍地珍惜自己的班集体成员的身份,使自己的言行与群体的风尚协调一致,融为一体。要培养良好的班风,就要:

(1)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团体感。我所担的班虽然在高二分班后是一个纪律相对差的班,但也是一个很活跃的集体,是一个很有潜能,很团结的班级,但我相信这样的班级,不会是一个差班。我让他们对班充满信心,自然而然,对班的归属感就上来了,也会自豪的说:我是九班的。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表示鼓励,要有竞争精神,跟其他班竞赛。慢慢的,一个班就组合起来了。

(2)重视课外活动。一个班想要有凝聚力,就要利用不同的机会让他们做一致的事情,如校运会、班会课搞活动等,让他们通过活动彼此更团结。如在校运会期间,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彼此合作,没有人是置身事外的,我让他们结成对子,让每个运动员配一个同学,帮他们处理事情,陪检录、拿水等一些需要,他们都能完成任务,每个班级成员都为在场上的运动员打气,我真为他们而感动。

2、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

(1)“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学期,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也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

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

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11.晋级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探索 篇十一

在七年级下学期,我首次在班内运用晋级模式,具体内容是组织一次“诗王争霸”赛,以促进全班同学对古诗的学习。我和几位班干部商量,在评奖时不再评几等奖或第几名,而是用不同的称号代替。有班干部提议既然是与古诗相关的比赛,何不用诗人的称号代替,比如“诗仙”“诗圣”等。于是大家集思广益,结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的古诗,制定了这次“诗王争霸”赛的晋级规则。

我们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共有14首古诗,晋级规则规定默写1首古诗无错字算过关1首,按过关首数的多少分5个等级,分别要求过关6首、8首、10首、13首、14首古诗,过关者给予相应的等级称号,分别为“诗奴”“诗鬼”“诗魔”“诗圣”“诗仙”。班内共组织3次晋级测评,也就是背默古诗测试赛,最终评定出个人级别。

这个规则颁布不久,我们就在班内组织了第一次晋级测评定级,全班学生背默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下课时间同学们都在互相提问或自己默写古诗。在此期间一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最近孩子每天写完作业都主动背默古诗,说要拿什么‘诗仙称号。我还没见过他这么积极主动地学习呢!”

“诗王争霸”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有必要把这种激励模式向更多的学科以及班级管理的其他方面铺开。

在英语学科中,结合学科特点,我们开展了背默课文、单词等活动,其中的“我爱记单词”活动,是以本学期教材要求必须掌握的410个单词为基础,进行英汉听写互译。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在英语晋级方案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大胆地采用电脑游戏中常用的人物称号作为各级别的荣誉称号。英语晋级方案的颁布同样在班级内引起了轰动,各级别荣誉称号采用电脑游戏中的人物称号,使学习和电脑游戏两个几乎不可能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对晋级活动的认同感。

在任课教师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制定出了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纪律、卫生、小组协作等在内的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班级管理晋级规则。在晋级目标与难度设置上,我们做到低起点、高要求,层层递进。起点低、要求高,能够顾及到全班各个层次的学生;层层递进,是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更高级别。这种难度设置让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找到了奋斗目标,每个人都可以持续进步,不断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连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也被激发起来了。该模式在班内运作了一个学期后,效果明显,期末测试时,我班各科总平均分远高于其他班级,单语文诗词一项平均得分就高于其他班级一两分,纪律、卫生在学校的量化考评中也名列前茅。我班也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

在实践中我感觉到,晋级模式为班级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找到了前进目标,他们可以轻松地达到近期目标,并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同时,晋级模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让学习变得更轻松快乐。今后,我将继续完善已有的晋级模式,让它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2.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实践 篇十二

一、舆论发动

正式开展活动之前,先进行必要的舆论造势。

1. 提高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班会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懂得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今后一生的重要影响。学会学习,会学习是终生的财富,将受益无穷。

2. 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动力。

让学生认识到,之前之所以没有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不是智商有什么问题,也不是大家比别人笨,根本原因是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目标感、责任感,目标不明确,缺少学习动力,不能为既定目标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现在应抓住机遇,把以前缺少的东西补回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明确班级共同奋斗目标。

确定班集体共同的学习奋斗目标,把争创先进班集体作为努力的方向,在学习、纪律上打造一流班级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让同学们明确提升学习能力是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每一个同学的行为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而努力。

4. 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

作为班级一员应该为班级荣誉而战,班荣我荣,班耻我耻,我为班级添光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达成共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作为班级管理的一项措施,引入“小课题”演讲活动,既是活动,又是任务,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一种紧迫感、压力感,从而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

二、基本活动过程

经过第一阶段的舆论铺垫,同学们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后,即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1. 召开班委会,做好准备工作。

要进一步阐明活动的意义,明确班委在整个活动中的作用。班委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班委要高度重视,模范带头,认真准备。一个好的开头是整个活动顺利推进的保证,是成败的关键。为此必须精心准备,做足功课,确保第一个登台的学生能有一个开门红。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前面几个学生表现出色,后面就顺利了。因此,班委的模范带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让学习委员及其他班委首先登场,可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2. 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经过充分准备后,正式开展活动。第一轮实行自报课题。课题范围:以专业教材内容为主,兼顾语文、数学、外语,在教学进度范围内自由选择。同学之间选题可以重复,演讲顺序自选,但最终由班委统一确定演讲顺序,每人时间5~10分钟,一个问题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清楚,让同学们听明白即可。每天安排两到三个人。第一轮可适当降低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的是让全体同学参与,在活动中提升学习能力。

3. 适当提高课题难度。

经过第一轮后,同学们有了亲身体验,对活动已有所了解和适应,这时,可适当提高课题要求。课题的产生过程为:由学习委员牵头,课代表参与,在广泛吸取意见的基础之上形成,课题不重复,时间5~10分钟,课题数量以班级人数为准,也可以略多于班级人数。课题确定后,以抽签形式确定每个人所讲课题及时间,并公示。此轮课题要求明显高于第一轮,目的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如果第一轮效果不太理想,不足以支持实施第二轮,也可以按第一轮的要求重复一遍并提高要求。

三、活动中班主任的作用

1. 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储备。

班主任应主动研究课题,熟悉课题内容,扩展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而不只是为课题而课题,这是开展此项活动的主要目的。通过指导学生自学,鼓励同学间相互学习和讨论,通过向有关教师请教、上网等手段完成知识储备。

2. 指导学生寻找为阐述课题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做好学习引导,让学生回顾老师讲解课题时采用的方法,并进行适当模仿;也可根据需要指导学生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投影仪、自制教具、模型等手段进行直观性阐述。如有些同学在讲三视图时就自制了模型,结合手电筒进行投影,通过模型投影简单清楚地说明了三视图的基本概念,效果非常好。

3. 指导学生书写教案。

书写详细教案是一定要做的工作。根据学生自己设计的讲授方法,每一个同学都要写出详细教案。通过书写教案,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熟悉所讲内容。另一方面,根据思维逻辑确定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讲解;另外,讲课过程中教案还可以起到提示作用,万一卡壳,可以通过教案的提示作用让讲解顺利进行。

4. 指导学生在台下进行模拟训练。

为保证台上演讲效果,同学之间可以在台下进行面对面模拟讲解,相互讨论,相互补充,完善讲解方法与策略,也可以对着墙、镜子等自我训练。注意演讲风格和动作要求,要面对同学,不能背对同学,语速适中等。在训练过程中找出问题,反复改进,不断完善思路,必要时对教案进行重写,为台上演讲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5. 把控演讲节奏,保证讲解顺利进行。

同学们在台上讲解时因为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难免出现卡壳、表达不清、逻辑不强等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启发,适时引导、提示;活动中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甚至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不要过早地干涉,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真正经历和体验探索过程。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加以提示和帮助,或当学生的思维走向误区时,可适当给予引导,改变思路以利于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台下同学的配合、提示,甚至教师亲自示范或由台下同学上台帮助等方法,引导学生把问题讲完。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课题讲解并得到鼓励。遇到问题灵活掌控,帮助学生完成课题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让学生遇到困难时中途就结束讲解,否则将重创学生的自信心,给下一轮活动增加障碍,不利于后续工作进行。

6. 活跃气氛,消除紧张感。

大多数同学因为平时缺少锻炼,心理素质不强,第一次上台时会出现紧张、放不开的情况,导致演讲效果差,甚至进行不下去的后果。这时,一个轻松的话题,或者一句笑话都可以让现场气氛轻松活跃起来。教师适时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把控现场气氛,让同学们有一个高涨的精神状态,对活动效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活动的收获

1. 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心理状态,克服了紧张心理。

刚上台时,大部分同学都很紧张,有的同学紧张到说不成句,这很正常。告诉同学们每一个人都会紧张,应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紧张,给自己信心,有条不紊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台下充分准备和台上经常性锻炼是消除紧张的关键。同时应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不消除临场紧张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正常发挥,给将来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经过两轮演讲后,同学们的紧张状态基本消失。在台上,大部分同学能做到谈吐自如、有张有弛、游刃有余,自信心明显增强。

2.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中,同学们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为完成台上的演讲任务,都在认真准备着自己的课题。大家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团结一致,共同奋进,班级学习气氛得到了极大改善,正气十足。小课题演讲活动符合目前提倡的“开展互助合作学习”的理念,符合“学习共同体”概念。在活动中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主动学习,互帮互助,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品质,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提高了综合素质。

3.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能力。

平时有的学生不爱说话,也有的同学说话随意,不注意逻辑,前一句后一句,这是没有养成先思考后说话的习惯和缺少锻炼的结果。通过演讲活动、书写教案,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经过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讲话会越来越有条理,越来越清晰。

4.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之高超出了想象。同学们兴趣浓烈,发言积极,当台上紧张时给予热情鼓励与支持,当台上卡壳时给予恰当提示,台上台下配合默契,甚至有些同学憋不住了,直接上台接棒讲解。活动充满了笑声与快乐,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在快乐中学习和进步。“快快乐乐学习,轻轻松松进步”,在快乐中成长,让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当学习真正变成一种享受时,我们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5. 班级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小课题演讲活动带给班级最直接的结果是,一个学期后,就以班级平均成绩全校第一的成效显示出来。得益于小课题演讲活动给班级带来的浓厚学习氛围,得益于同学们积极向上的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正是我们班级管理追求的。

6. 推动了常规管理,强化了与任课教师的沟通。

班级管理中,我们提出了以“学风促班风,以学促管”的管理宗旨。通过小课题演讲活动,同学们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学习竞赛上,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常规性工作变得顺理成章,凝聚力越来越强,问题越来越少,工作越来越顺。活动得到了所有任课教师的认可与支持,很多教师主动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师生互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7. 促进了师生共同进步,提升了班主任对多学科知识的学习。

活动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所有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演讲活动涉及的课题广,涵盖学生所学所有学科,特别是专业课。因此,在活动中,班主任的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为帮助学生顺利推进课题演讲活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班主任必须主动了解相关学科内容,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无形中增加班主任的多学科知识学习动力和机会,增加同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机会,成为活动的受益者。

8. 利于发现学生新的闪光点。

活动中,让人惊喜的事不断发生。有一学生平时表现一般,同学们根本没有把他当回事,在班主任眼里不是个爱好学习的好学生。但他却以沉稳大方、镇定自若、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概念准确、环环相扣的神态,简单又清楚地结束了铁-碳合金相图课题的讲解。同学们顿时震惊不已,继而报以热烈的掌声,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自此以后,同学们对其刮目相看,班主任也对这个学生有了重新认识。后据学生反馈,其在课下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还有一学生讲解公差计算时,采用了一种与教材讲解不一样的方法,简单易懂,同样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9. 加深师生的感情,促进师生间相互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通过小课题演讲活动,搭建起了班主任与学生间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班主任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思考,充分融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分担他们的困惑,与他们一起感受成功与快乐。活动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机会,增进了相互了解,缩短了心理距离,增强了互信,进一步发展了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从而使班级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充分发挥班委的职能作用。

班委是班级管理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班级管理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委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是确保活动成功的关键,也可以说活动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班委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至关重要。利用好班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能组织管理好活动,又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活动正常进行,因此班委的作用对于搞好活动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2. 确定合适的课题难度。

难度过小,起不到学习的效果;难度过大,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课题难度。第一轮之所以让学生自报课题,目的在于让活动顺利展开,学习知识则是次要的。在制定课题的过程中,班主任给予积极指导,在班委的共同努力之下,经过细致认真的研究最终确定难度适当的课题。

3. 指导学生积极准备课题,克服心理障碍。

上台演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很陌生的,甚至有些同学会很抵触,紧张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活动的进行。某种意义上讲,学生不乐意参与活动,不是知识不充分,而是害怕上台,担心讲不好。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在演讲基本功及课题处理技巧上应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在台下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点非常重要,切不可放手让学生单干。

4. 肯定学生的成绩与进步,及时给予充分鼓励。

活动中难免出现问题,但不管出现什么问题,学生讲的是好还是坏,作为活动的掌控者,都要充分肯定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成绩与进步,给予积极的精神支持,制造轻松环境与活跃的气氛,尽可能避免批评;引导台下学生学会鼓励,积极配合与帮助台上同学解决问题,不可出现讽刺与挖苦、冷场的局面。时刻不能忘记营造一个轻松又充满活力的氛围对活动的重大影响。

摘要:在班内开展小课题演讲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及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感;锻炼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临场发挥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场心理承受、适应能力,克服紧张情绪等具有积极而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小课题演讲,学习积极性,学习氛围,班级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0-1.

[2]许德峰.发挥主题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班主任,2006.6.

上一篇:企业现状分析报告下一篇:经典节能环保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