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精选14篇)
1.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一
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其中,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成为最大赢家。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和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使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形式,从单纯的节目样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电视产业。
受《超级女声》产业化成功运营的启示和诱惑,2006年,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野外生存类真人秀节目渐入佳境,表演选秀类真人秀火爆荧屏,职场类真人秀异军突起,婚恋类、旅游类、整容类等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通过中国电视人孜孜以求的六年探索,真人秀这个舶来品逐渐走出了早期形式简单克隆的阶段,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并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
本报告将就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形态特征、存在问题、未来趋势等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给广大观众及理论工作者、业界人士一些启迪。
一、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从2000年至今,中国节目真人秀发展的过程大体可以划分兴起和发展二个阶段。
1.兴起阶段(2000——2004年)
国内首个独立制作的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节目的创意来自于香港亚视与日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节目《电波少年》的启发。该节目是讲述两位分别来自日本及香港的青年结伴而行,互帮互助,历经几个月的颠簸流浪,战胜了饥饿、寒冷、孤寂、疲惫,完成横越非洲艰苦旅程的故事。1995年,广东电视人看到《电波少年》节目,第一次了解到“真人秀”这种全新的电视节目样式,开始萌生出打造“真人秀节目”的念头。
1996年暑假期间,广东电视台在一档以青年为对象的栏目《青春热浪》中推出了“生存大挑战”专题节目。该节目跟踪拍摄了一些大学生在兜里只有五块钱的情况下,从广州到佛山的生存经历。在接受挑战的短短几天内,大学生们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在面包店、大排挡、职业介绍所、汽车服务站毛遂自荐,自谋职业,赚得餐费和住宿费,全面挑战自身的意志与信心,知识面、交际能力、承受能力等等。
初次试水成功后,经过4年的反复酝酿、思考和论证,2000年6月18日到12日,广东电视台推出了第一届《生存大挑战》。该节目从全国500多名应征者中挑选出三名互不相识的“挑战者”——湖北籍青年诗人吕岛、新加坡航空公司空姐王樱和北京退伍军人张钧,要求他们每人在6个月的时间里只带一个背囊、一双运动鞋、一些药品及地图、指南针、水壶、帐篷和4000元旅资,完成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八省的3、8万公里边境地带的旅途,整个过程历时195天。在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真人秀节目的原则: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摄制组不能在经济上、交通上提供任何帮助。
第一届《生存大挑战》,在国内各地乃至国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全国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中央电视台的王牌节目《实话实说》曾邀请3名挑战者到现场参加了一期《生存大挑战》专题研讨。
尝到了甜头的广东电视人一年后又推出第二届《生存大挑战》。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第二届生存大挑战选择“重走长征路”为挑战路线,即从江西瑞金正式起步,沿着当年中央红军长征行军的路线,翻越五岭、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等山脉,涉过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等河流,最后抵达甘肃会宁的吴起镇。电视台先初选47名选手,先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然后在他们中间确定了13男7女挑战者,和另外的两名特邀挑战者。挑战者身上没有一分钱,全程都要徒步,晚上则靠自带帐篷露宿。
第二届《生存大挑战》是在美国CBS《幸存者》节目已经传入中国的情况下进行的(《幸存者》于2000年中开播)。第二届《生存大挑战》节目借鉴了美国《幸存者》等经典真人秀节目的手法,引入淘汰机制、竞技游戏设置等真人秀节目元素。比如《幸存者》中有20名选手参加竞赛,《生存大挑战》有20名选手参与集体角逐。再比如《幸存者》采取淘汰方式进行竞赛,《生存大挑战》也通过自然淘汰和社会淘汰两种方式,引发挑战者之间的竞争。
《生存大挑战》节目是我国“真人秀”节目的雏形,此后,这类节目在国内被广泛模仿或移植。中央电视台在《龙行天下》基础上推出的《金苹果》,浙江卫视推出的《夺宝奇兵》,贵州电视台在《星期四大挑战》基础上推出《峡谷生存营》,拇指英雄联合央视在《开心辞典》、《幸运52》特别节目的基础上制作《欢乐英雄》等节目纷纷登台亮相。以2003年在贵州召开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论坛为分界点,前期电视真人秀节目除《完美假期》外,其他节目几乎千篇一律是“野外生存挑战”类的“野外真人秀”,而后期逐渐走向多元化。
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由于国情、文化传统和观众的收视习惯不同,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引发了众多非议。如湖南经济电视台制作的《完美假期》被相关部门叫停,浙江卫视推出的《夺宝奇兵》、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金苹果》等也受到广泛争议。但“真人秀”已经不可阻挡地成了国内电视业界的一个新潮流,“真人秀”节目在质疑声中越战越勇。
2.发展阶段(2005——)
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其中,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真人秀”成为最大赢家,《超级女声》、《梦想中国》和《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同时,一批职场真人秀节目如东方卫视的《创智赢家》也发展起来,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成为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又一大热点。早期的一些真人秀节目也不甘落后,不断创新,新节目、新创意层出不穷。《生存大挑战》在联合北京维汉文化传播公司共同制作《英雄古道》后,开始与加拿大电视台联合制作以北极为基地的新节目,《欢乐英雄》在连续推出几期以汽车驾驶为主要题材的节目后制作了《好男人训练营》和《实习生》等。
2006年,中国各大电视台纷纷主打“真人秀”牌,推出各种形式的真人秀节目:
2006年3月23号,“雪碧我型我秀”抢先启动,并首度在上海开设“新声力量训练营”。不到一个星期,中国最大的平民造星运动——纽曼2006CCTV《梦想中国》拉开帷幕,规模与声势远远超于去年,节目除了在北京、上海等七个定点城市设置海选现场外,还首次在网上设置赛区。仅仅过了三天,倍受关注的湖南卫视2006超级女声在长沙揭开神秘面纱。湖南卫视高层表示,“2006超级女声”吸金有望突破2亿元人民币。
广东卫视今年携手制作公司打造选秀、励志、文化、益智和娱乐等五类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真人秀”节目,这些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和其原有的品牌《生存大挑战》、《明日之星》、《超模大赛》一起,构筑成声势浩大的“真人秀”舰队。天津卫视2006主推四档“真人秀”节目——《化蝶》、《今晚谁结婚》、《我是当事人》、《成龙计划》,这四档节目全部安排在晚上黄金时段播出。
以“新闻见长”东方卫视今年也调整节目策略,重拳出击打造真实四季。除了释放炎炎夏日般的青春热情的大型演艺类真人秀“我型我秀”之外,还推出了另外三档贯穿全年四季、内容风格各异的真人秀节目——带来春日般温馨的感觉的公益类真人秀《民星大行动》、带来秋日般收获体验的职场类真人秀《赢家》和带来绝对冬日般劲酷体验的娱乐类真人秀《加油,好男儿》。
二、真人秀节目兴起的原因
2006年,中国各大电视台力推真人秀节目,既非一时心血来潮,也非刻意制造中国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某种时尚,而是顺应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内在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1.真人秀顺应了电视观众对真实强烈需求的趋势
电视艺术是基于人类希望能更进一步逼真地模拟外部世界而产生的艺术。它最大的优势、最基本的特性就是“所具有的客观而且完整地再现外部世界的能力,这是它与传统再现艺术最本质的区别”。“真人秀”诉之“真实”源自电视诞生的本质要求,顺应了当今电视观众对真实强烈需求的趋势。
真人秀是综合娱乐节目的一种,与其他同类节目的最大不同是其以人为本的真实性,因此被称为“REALITY TV”。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人秀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两类节目的综合体。
真人秀节目是指由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普通人自愿参加一种活动,参与者的行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同时被记录下来并制作成节目展示给电视观众,活动有明确目的,而且参与者要在制作者规定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具有故事化、情节化的特征。目前影响很大、收视率很好的大型“真人秀”节目,都像一出精彩的电视连续剧。
比如第一届《生存大挑战》中王樱和张钧之间的暧昧关系,吕岛的孤独和无助;西藏高原上遭遇陷车、推车和涉水;三个挑战者走到丹东边境,被街上边防警察查出没有办理边防特许证,每人必须罚款五元,这时他们已经身无分文,正在哀求免罚的时候,围观的人群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这些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将在规则的约束下,在生活空间的限定下,为获得丰厚的物质奖励或实现一个梦想,展开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叙事。在淘汰选手、分配大额奖金的过程中,演绎着合纵连横、勾心斗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合纵连横等惊心动魄的故事,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观众看得是全神贯注,津津有味。
从电视的本质看,真人秀节目符合电视的日常性和非日常性的特征。一方面,在现代生活高节奏高效率下的观众更加渴望了解同他们一样在彼地又同时生活着的人们的生存状况,获得一些日常经验;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看到一些非日常、奇观化的东西。真人秀节目满足人们日益求真的文化消费心理。
2.真人秀使电视传播成为观看与参与的互动
电视传播过去一直是单向传播,甚至在互动性方面,电视与直播广播相比,都显得相当被动,观众很难参与互动。
真人秀节目是现阶段观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电视节目。真人秀所呈现的人物和故事不是与观众无关的完成时态的东西。在真人秀节目中,节目中的主角不是演员,而是通过一定方式从“普通人”中选拔出来的。观众本身是节目的组成部分。他们同参与者感同身受,同喜同悲。观众的投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变节目的整个进程。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真人秀制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表现手法。在《超级女声》节目,观众是通过短信投票决定哪一位选手胜出或淘汰出局的,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参与需要。
3.真人秀节目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西方电视产业中,从来没有哪一种节目形式能像真人秀这样,从问世之初就一直得到观众的青睐。
对于真人秀的起源,西方国家存在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认为它起源于美国,1973年由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电视台制作的《一个美国家庭》是最早的真人秀。然而,这一节目并不完全具备真人秀节目的规则、悬念、冲突这三大要素,因此,西方大多数传媒专家并不同意将它作为真人秀的发端。西方国家最流行的说法是,真人秀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荷兰版的《老大哥》是真人秀节目的鼻祖。
“老大哥(Big Brother)”这个节目的名字出自乔治·奥威尔著名小说《1984》中的一句话:“老大哥在看着你呢”。节目的基本游戏规则是:6名青年男性、6名青年女性选手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制的有着花园、游泳池、豪华家具的大房子里,大家共享一间卧室、一套起居室和卫生间等。摄像机一天24小时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在共同生活的85天里,选手们每周六要选出两个最不受欢迎的人。而每天守候在电视机前的狂热者们则用声讯电话,在这两人中选出一个他们最不喜欢的、最没人缘的选手出局。《老大哥》节目1999年9月16日在荷兰首播时,观众高达2400万人。截至当年10月30日,约有2/3的荷兰人看过这个节目。
《老大哥》成功之后,真人秀这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就吸引了西方国家电视制作商的眼球,《幸存者》、《诱惑岛》、《阁楼故事》等真人秀节目随之出现。
在美国,《幸存者》首播时观众达到1500万,法国M6电视台在2001年推出的窥视类真人秀《阁楼故事》吸引了日均500万名观众,每30秒广告价格最高达到621000欧元。在英国,仅冠军一人的支持票数就达到310张。惊人的收视率为这些节目带来了巨额广告收益以及其他相关收益。
2004年1月8日在美国NBC开播的真人秀节目《学徒》,被称为职场中的幸存者。它的舞台是无处不在的办公室。16个参赛者,8男8女分成两组,来到纽约接受挑战。根据游戏规则,游戏参与者轮流担任团队负责人,每一周分别做一个诸如推销矿泉水、出租房子等的项目,输掉的一方中会有一位贡献最小的成员被炒掉,最后胜出的一位则能在特朗普旗下任何一间公司担任总裁,并享受25万美元的年薪。虽然这些奖励无法与《幸存者》中动辄百万美元的巨额奖金相提并论,但对于那些“美国梦”的追求者来说,《学徒》为其提供了绝好的圆梦机会。
《学徒》节目曾使NBC在播出时段18-49岁人群中收视率跃居美国电视网第一位,真人秀节目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真人秀节目不仅吸引观众眼球,而且具有强大的商业价值。2006年初,中国社科院正式发布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追踪了超女的整个产业链条,并估算出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66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按照品牌估价的一般方法,目前其品牌的商业价值将超过20亿元。
4.真人秀节目是国内娱乐类节目升级换代的产物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今天,先后经历了以《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为代表的表演类综艺晚会时期、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等为代表的游戏娱乐时期、以中央电视台《幸运52》、《开心辞典》等为代表的益智博彩时期、以《超级女声》、《创智赢家》为代表的真人秀时期四个时期。
从西方经验来看,电视节目类型通常会根据大众的口味而变化,每十年经历一个变化周期,这其中,娱乐节目变化的速度稍快。从世界范围来看,娱乐节目大举侵袭由原来影视剧所占有的收视份额,而真人秀更成为娱乐节目中上升幅度最快的节目。
中国娱乐节目逐渐从演艺明星的自娱自乐转向草根平民的大众狂欢,舞台的主角由精英换成了大众,精雕细刻的节目内容逐渐被原生态的个性表达所取代,节目内外的互动趋势日渐明显,节目从内容、形式到运作手段所包含的“真人秀”元素越来越多,娱乐节目的全面升级换代已不可避免。
2004年10月8日,走过了14年风雨历程的央视老牌娱乐节目《综艺大观》因收视率不断走低而被“末位淘汰”。这个曾红遍大江南北的名牌栏目最终以悲剧和无奈的姿态告别观众,标志着表演类综艺晚会悄然淡出荧屏时期。全国上下掀起的一股“快乐”、“欢乐”热潮也没能继续持续下去,观众开始对这种无处不在的“纯娱乐”节目感到腻烦,收视率大幅下滑,游戏娱乐节目逐渐降温。就在《幸运52》、《开心辞典》、《财富大考场》等益智类节目在国内方兴未艾之际,一批真人秀节目悄然拉开序幕。真人秀节目融合了以往多种节目形态的特点,同时具有真实和虚拟双重特征,很快受到观众的欢迎,并以惊人的生长速度在中国电视荧屏上遍地开花,并逐渐掀起收视高潮。(未完。续文请见“相关稿件”)
三、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类型
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美国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中播出的真人秀节目已经超过100种,在欧洲各国也是难以计算。即便是在中国,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频道播出的真人秀节目至少也有数十个之多。
1.野外生存真人秀
我国的真人秀节目是从“野外真人秀”开始的。野外生存型真人秀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参与者设置在一个特殊的艰苦环境中,借助有限的苛刻的条件去完成各种难以完成的使命,在不断的淘汰之后,最后决出胜利者。在节目中,将野外生存竞技、奇观化环境作为核心元素;在环境的选择方面,多为远离日常环境的荒岛、森林等原始地域或封闭的内部空间,与日常工作和生活保持距离,强化节目与现实生活的错位;在规则的设计上,很少有核心事件贯穿整个节目,主要依靠游戏和淘汰来维系。
野外真人秀节目可以包含各种形式的竞技类游戏,如贵州卫视推出的《峡谷生存营》节目中,12名现代“鲁宾逊”在与世隔绝的贵州南江大峡谷里,真实体验24天野外求生的“另类生存”,经历斗智斗勇的游戏,如救援比赛、屏息比赛等。野外真人秀节目也可以是一次寻宝探险的历程,制作方预先在某地放置某物,选手按照此物提供的线索进行探险,最先找到宝物者获胜。央视的《金苹果》就是以“金苹果”为最终目标来结构整个竞赛过程的。野外真人秀节目中还不乏许多极限冒险的体验,如欢乐传媒制作的《勇者总动员》节目中,选手不仅要完成马拉活人、穿越火海等高难度项目,还要吃活蝎子、活蚯蚓等。选手在节目中必须挑战自己的体能和心理承受能力,此类内容引发的争议较多,专家呼吁必须考虑选手的心理底线和安全问题。
2.室内真人秀
如果说,野外真人秀展现的是人在非日常化环境中的生存转态,那么室内真人秀则用隐私、情感吸引观众。室内真人秀节目的特点,是将人物放置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中,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人物关系的变化,让观众能够看到参与者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隐私内容,并在逐渐淘汰那些不喜爱的人或者不太喜爱的人的过程中,最后选择人们最喜爱的胜利者。这类节目以满足观众的窥视欲和好奇心为切入点,更多的把焦点停留在人身上,关注人的外表、言行、能力、思想,关注人与人交往中的矛盾。
2002年夏天,国内仿自法国室内真人秀《阁楼故事》的《完美假期》在湖南经视播出。它精心挑选了12名男女选手,让他们在长沙市内一幢三层别墅中共同生活70天,每天24小时被60台监视器全程拍摄,渡过70天的“完美假期”。每周两次做实时纪录性播出,30台摄制机不分昼夜监控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并从第三周起,每周选手之间互相投票进行淘汰,观众还可投出支持票。观众人气最高的选手在当周内可免遭被踢出局。当剩下3名选手时,他们共同生活一周,最后由观众一次投票淘汰两名,优胜者奖获取50万元的房产。
3.表演选秀类真人秀
表演选秀类真人秀的主要特点是让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参与者,按照预先设置的竞赛规则进行才艺表演,而专家和观众则对这些参与者进行淘汰和选拔,最后的优胜者将获得成为“明星”的机会。因其符合媒介发展的平民化和互动性趋势受到观众的欢迎,在繁多的娱乐“真人秀”节目,这类节目渐成亮点,产生了广泛反响。
2004年,湖南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和中央电视台分别推出三档同类型节目《超级女声》、《莱卡我型我秀》和《梦想中国》,使中国电视娱乐表演秀节目呈现出了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了明显的难分伯仲的竞争态势。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BTV—7)今年2月全新推出一档真人秀节目《生活秀》,对参与表演的人不设任何门槛,不论年龄、不限职业、不分语言、不讲国籍,每个人都可以来“移动演播室”展示才华,完成电视与观众零距离的接触。旅游卫视将于今年5月份开播的《灰姑娘》也是一档挖掘乡村姑娘,创造平等际遇,打造顶尖模特的大型全新选秀类真人秀栏目。
4.职场真人秀
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特点是参与者被指定完成规定的需要一定专业技能的任务,由评判者根据参与者的完成情况做出淘汰和选拔决定。职场真人秀节目由于有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核心事件,因此节目的重心自然转向志愿者在核心事件中的个性、行为和感受,这就有效地减低了节目制作者对志愿者个人隐私和相互关系的渲染和强化。应该说,展示出色才能,满足观众好奇,提供成功梦想,是职场类真人秀节目的最大魅力。
东方卫视2005年7月推出《创智赢家——全国青年创业精英大赛》,这是中国第一档采用现场直播的才智创业真人秀节目。和此前风靡一时的选秀类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相似,《创智赢家》也以“海选”和“PK”为噱头,吸引电视观众眼球。经过为期三个月共13个环节的考验,23岁的天津青年陈曦终于战胜了来自四川的选手彭震,赢得了百万风险创业资金。《创智赢家》从开播到大结局,在上海地区的收视率一路攀升。该节目还率先采取全程直播的播出形式,最后一期在节目时长达2小时的前提下,平均收视率达到了2.5%,收视峰值超过4%。同年,浙江卫视也推出职场真人秀节目《天生我才》,通过一系列的商业项目竞赛,决出一名商业奇才奖,获得10万元的创业基金和200—300万元的风险投资。
5.整容真人秀
整容类真人秀节目就像一个纪录片,不仅见证手术的全过程,还有选手恢复、展现术后容貌等环节。电视直播能够让人们目睹整容的真实过程,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整容,避免盲目整容的发生。但是由于节目中出现了真实的、血淋淋的场面,这类节目一路上备受争议。
湖南经视《天使爱美丽》是国内首个整容真人秀电视节目。节目组从1000多人的报名申请者中筛选出了14位选手进行手术。14位选手在镜头前接受了丰胸、双眼皮切割、垫鼻、削骨、牙齿整容、抽脂等14例手术。除了丰胸等敏感环节被遮盖处理外,手术器具在人体器官上的操作过程全部真实可见。因为节目对手术过程进行了全角度、零距离、零剪辑播出,真实但充满血气的镜头使得它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少。
天津卫视今年推出的整容类真人秀《化蝶》节目舍弃了血淋淋的整容镜头,着力打造中国女性特有的气质美,讲述灰姑娘如何变成白天鹅的动人故事。节目为每一位选手量身定制一套“美丽”计划,从中让所有的女性都呈现出自己独有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展现中国女性独有的智慧和才华。
6.装修真人秀
装修类真人秀节目将电视的两大功能:传播信息和提供服务融为一体,显示了这类真人秀节目的生存空间。
央视经济生活频道推出的《交换空间》是一档装修类真人秀节目。两个勇气可嘉的家庭48小时之内互换两套房子,他们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用两张8000元的预算单对房间进行重新装修。电视台全程跟踪采访,并记录下其中三对选手共六个家庭的装修前后过程。这种装修节目有的是直接进行技艺的比赛,有的则是通过一定的培训和学习以后再比赛装修技艺。参与比赛者既可以是集体比赛,也可以是单项比赛,当然也可以是混合比赛。比赛的组合方式也是节目戏剧性设计的组成部分。
7.教育真人秀
教育真人秀节目中所展示的一些问题都是广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共性”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旨在促成家长和老师的理性思考,唤起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
2005年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推出的《相约新家庭》就是一档家庭真人秀节目。在这个节目中两个家庭互换孩子,让孩子有机会在全新的环境中生活一周,并体验新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由于引入孟子“易子而教”的概念,这个节目具有了本土化色彩,同时它在运作过程中也大打青少年教育牌,比如“五一”长假期间让城市孩子到农村家庭生活,宣称的就是“对城市孩子进行国情教育、励志教育、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以及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承受力”。
天津卫视今年推出的《成龙计划》是全国首部以中学生为教育对象的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借鉴韩国节目形式和成功因素,以初三年级成绩不好的所谓“学困生”为主角,由教育专家针对个人特点对他们进行帮助辅导,跟踪纪录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的每一个阶段,将学生由成绩提高到实现学习目标,到最终改变一生成长的细节完全真实地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
8.娱乐真人秀
今年元旦起全新娱乐真人秀节目《天才爱美丽》在东视新闻娱乐频道播出,该节目通过轻松娱乐的方式,经过层层淘汰,选出最聪明的人和最有魅力的人,以此来展示“聪明与美丽并重”的华人风采。传递只要自信和努力,人人都能成为“天才与美女”的新风潮。
已成为广东卫视品牌节目的《赢遍天下》,由牡丹、杜鹃、玫瑰、茉莉、百合等“五朵金花”主持,节目吸取欧美热门娱乐类节目的精髓,借鉴港台、日本游戏类节目的娱乐元素,加大了互动娱乐的“戏分”,让“真人秀”成为普通人的舞台。
9.公益真人秀
公益类真人秀兼具实用性、教育性和故事性。首先它具有实际的功用,为求助者提供的帮助切实有效;同时它还具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在帮助过程中每一步都传达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它还保持了“真人秀”节目所固有的戏剧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民星大行动》是东方卫视2006年结合上海这个城市的特色而策划的一档慈善公益类真人秀节目。周华健、周迅、袁鸣、胡兵、瞿颖、黄晓明、任泉、黄奕等明星乔装成三轮车夫、挤奶工、菜场小贩,从事最艰辛的工作。他们的劳动所得,加上观众支持的短信投票收入,将用来帮助受助对象完成心愿。《民星大行动》节目的魅力都来自于置换带来的反差,因而置换的对比性越强,反差就越大,戏剧性也就越强,可视性也更明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0.婚恋真人秀
爱情、婚姻、家庭是生活的主题,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海外有很多流行的婚恋真人秀节目,如美国的《男才女貌》,日本的《恋爱巴士》等。
2003年,湖南卫视《玫瑰之约》节目在收视率下滑之后,推出全新纪实版《玫瑰之约·红丝带》。参加这档节目的是一位美女和九位酷男,在20天的时间里,根据机会对等的原则,他们进行九次一对一的单独约会。栏目组用摄像机在远处进行跟踪拍摄,把嘉宾们在交往时的每一个细节、情感的深入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玫瑰之约·红丝带》推出后虽然收视率一度攀升,却受到了很多批评,认为他们把爱情当成了游戏和娱乐。此后节目改变为3男追一女,但收视情况没有改观,多次被停播。
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频道今年推出一档全新面孔的婚恋真人秀节目《丘比特之箭》。这档节目只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却有五位深情款款的男士,经过两周的竞争与淘汰,展开一段现代“追女6人行”。
11.法制真人秀
近年来,真人秀元素在法制类节目里也逐渐风靡起来。像《今日说法》和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都曾在特别节目里加入真人扮演,用真人进行“情景再现”,比如还加入一些“警察捉坏人”的情节,使得这种法制类节目和娱乐性节目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天津卫视今年推出的《我是当事人》是针对现代社会安全隐患而产生的一档法制类真人秀节目。节目营造一个真实的事件现场,锁定一位完全不知情的“当事人”。特邀法律顾问根据现场事件的发展解读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并且告诉大众面对这种法律问题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怎样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12.旅游真人秀
旅游真人秀是把竞赛与当地文化、风俗有机地联系起来,既考虑的是观赏效果,也强调竞技、体能和智力的多种比拼。央视《为您服务-旅游风向标》在2005年9月26日“世界旅游日”推出《完美假期》大型旅游真人秀节目。节目中,四对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情侣在48小时内对千岛湖景区进行一次全新的“深度旅游”体验,分组完成各种富于挑战性的旅行任务,考验他们对旅游景区的了解、旅游理念的认知和团队间的协作能力。节目中,女孩们不仅要在荒岛上垂钓,还要在蛇池中与蛇做亲密接触,更要在天然的湖面T型台上走秀,而“现代水人五项”运动也成为她们的必修课,在一场欢快的派对过后,最幸运的女孩儿将会赢得千岛湖一座小岛50年的使用权,完成她的完美假期。
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类型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靠不同的玩法和花样制造了中国观众需要的娱乐快餐,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真人秀节目的运作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四、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我国走过了6年的历程。6年里,中国真人秀节目在不断掀起收视高潮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引来了不少质疑与非议。
1.无序竞争导致盲目跟风
俗话说,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是英雄,然而当所有人都拥来的时候,这些人就什么都不是了。在各地选秀节目风起云涌带来高收视的同时,不少圈内人士早已经愁容满面,如果没有外部因素干扰,“超级女声”这个节目应该可以火三五年。但随着“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多电视台看到选秀活动可以盈利,纷纷跟风。今年的娱乐节目市场,将先后启动的有广电总局颁发批文的20多个“类超女”选秀节目。不少真人秀节目本身就是模仿欧美的产物,而这个模仿的产物现在又被不断地复制,最后只能导致资源的浪费与观众的视觉疲倦。不少原本很真实、很生活化的东西开始变得矫揉造作。原本很紧张刺激的PK被引用过多后居然在某选美中导致大家笑场,这不得不给所有人一个警示。
在海外,电视节目创新早已由个体策划向集体研发。近年来,国内各家电视机构纷纷成立冠以“发展研究部”名称的机构,据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三十余家电视台成立了电视研发机构,但各台发展研究部主要职能为节目评估、学术活动、项目(课题)研究、业务培训、资讯收集和内刊编辑,对节目研发工作重视不够。许多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过分依赖某个制片人、编导的个人智慧,节目出台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听说国外某档真人秀节目火了,找来一两盘海外节目的带子就匆忙上马,节目的核心内容、游戏规则及价值观念,均缺乏论证,结果马失前蹄,出师不利;还有的电视台过分听命于某些教授、学者的“谆谆教导”,以为他们的字字珠玑,定能点石成金。殊不知这些教授只是在某一领域学有专长,那些高深的新闻学、传播学、美学理论或许能从宏观上对整个电视频道或栏目建构提供帮助,但是并不一定能指导某个具体的真人秀节目的运作。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不重视研发投入,不注重产品的推陈出新,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跑,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2.文化差异挑战道德底线
西方的“真人秀”节目是建立在西方的道德伦理及价值观念之上的,其游戏的设置纯粹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并没有考虑它的负面影响。因此,包括《幸存者》在内的众多节目,其竞赛规则多数是鼓励参与者暴露其人性弱点。在游戏中,参与者为了能赢,往往会不择手段,甚至相互倾轧,朋友离间、情人反目、仇敌牵手,所有的阴谋、串通、诡计和勾心斗角,都是为了在竞争游戏中不被淘汰。这与讲求宽容、合作、和平共处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
中国的电视节目在娱乐趣味、道德标准、人性深度的表达和调用方面都会受到中国特定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甚至生活方式的制约和规定。中国观众的电视欣赏习惯是:在公众媒体上看到的,一定要是符合传统道德标准、传统审美的东西,所以一旦遇到要暴露人性丑恶(甚至未必是丑恶,只是些小毛病)或个人隐私生活的东西,制作节目的人就放不开手去做,看节目的人也放不下脸来看,这也使得这类真人秀节目的国内版本很难做到尽兴,更有甚者则难逃“夭折”厄运。如湖南经视《完美假期》节目出现的“打情骂俏、拉帮结派与勾心斗角”,让观众感觉它是“一场令人恶心的人生丑剧”。最终,这档真人秀节目被相关部门叫停。同样,包括《生存大挑战3:美女闯天关》等众多“真人秀”节目,都受到类似的道德审判。
在西方,“真人秀”节目往往着力“真实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性、隐私、残酷的竞争、博彩等内容,以满足人们普遍的“偷窥欲”。《老大哥》就设置了许多游戏规则鼓励和怂恿选手暴露身体,《阁楼故事》中,十几台摄像机每天24小时全程跟踪一群专职“培养感情”的男女一个多月,充斥大量打情骂俏、挑逗、裸体甚至性爱的场面,显然,中国的“真人秀”不可能以此为卖点。
面对着传统的差异和电视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的电视人必须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节目。目前国内一些电视人在这方面也作过很多探索。如国内有些从国外克隆的竞赛类真人秀节目,根据国情,不设淘汰环节,而是将其改为记分制。如《走进香格里拉》,最后积分为前三名的选手获得大奖。这是一种变相的淘汰,但更符合中国人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惯,受到观众的认同。
3.干预影响真实魅力
“真人秀”能够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摄像机真实的记录下参赛者的行为举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但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大多缺乏真实感,缺乏纪实的魅力。电视台的干预、控制影响了真人秀节目原生的魅力。据不少制作人介绍,一开始他们确实是如实记录的,但真实的生活总是很平淡,当然要加入些人工成分,即“包装”;比如《完美假期》的幕后人员很早就发现,一名叫李旭的参赛选手是一个外企白领,特别有能量,本能地感到这个人“有戏”,于是有意地把李旭塑造成一名“政治家”,显得特别会搞阴谋,拉拢人,挤掉其他具有威胁的人。网上论坛中对李旭的攻击一浪高过一浪,这让当事人感到委屈,因为在比赛中,他还有很多可爱的时候,但这样的镜头播出来却少之又少。
另外一方面,真人秀节目参与者虽然不是经过训练的演员,但是面对镜头,还是有着或多或少的私心,也就不免带有做戏的成份。《玫瑰之约》节目结束后,电视台把所有参加者请回演播室采访。其中一对年轻人,在比赛期间表现亲密,播出时引起观众注意,于是被问及他们是否在比赛中培养了特殊的感情。不料女青年坦然表示:那时我们在做戏,为的就是勾起观众的好奇和兴趣。
此外,国内不少真人秀节目画外音过多而且带有明显的评论色彩,显得制作方人为介入的痕迹过重,失却真人秀本来的真实魅力。国外节目则是由志愿者自己讲述,以举手投足,眉目传情为主,即使是必要的旁白也是说明性语言。其余部分则交由观众自己去体会去揣摩。
4.制作力量薄弱
在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方面,国内节目和国外节目之间有不小的差距。国外的真人秀节目十分精良,不仅节目的参与者从形象到表情、动作、语言都“秀”到极致,而且在镜头运用、音乐、特技等方面十分讲究。航拍、烟雾、交响乐等一般电视节目中鲜有用到的手段和方式,在国外的真人秀节目中都能找到,许多观众都有欣赏好莱坞大片的感觉。在国内的许多真人秀节目中,运用了大量的空镜头以及参赛者休息聊天的镜头,节奏拖沓,气氛沉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制作时没有考虑让节目出现足够多的戏,没有足够的内容支撑节目时间,只能用无聊无趣的镜头填充时间。
与其它节目比起来,真人秀节目制作难度较大。节目不仅需要为搭设拍摄场景投入大笔资金,仅就设备投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为满足《完美假期》的拍摄需要,湖南经视为进口摄制设备投入500多元人民币,其中仅摄像头就用去了100多万元。真人秀节目看似简单,其对制作者的素质要求却很高。任何一个成功的节目都有制作团队作保证,比如真人秀节目要求摄像人员有敏锐的眼光,要不断抓住眼前发生的东西,大到观众的反应,节目的环境,小到参赛者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现在我国做真人秀节目的人多是记录片拍摄出身,导演多是搞电视剧出身;拍摄记录片的人一般是随着素材跑,反对摆拍,而搞电视剧的人则对个体人物的关系抓拍不重视,但是制作真人秀节目正是需要这两种素质的有机结合。
5、忽视产业化运作
国内早期真人秀节目常常只在个体节目上下功夫,而不重视形成系列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影响力。而美国真人秀节目不仅是收视和内容的双赢,更是商业价值的多赢。《学徒》节目在收视方面已经可以与肥皂剧和情景剧抗衡;在节目形式和内容方面,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真人秀模式;在商业运作方面,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要求进入节目设计环节;《美国偶像》前四季节目在广告、唱片、纪念品、门票等方面的全球收入超过9亿美元,《幸存者》每季节目能为举办地带来10亿美元的收入。这些收入远远超过了销售节目本身的收入。
目前,真人秀的产业化运作问题开始引起国内电视人的重视。湖南卫视为运作《超级女声》,专门成立了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运用整合营销的模式和策略,对节目进行立体传播和后续产业链的开发。中国社科院估算出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亿多元。
五、真人秀的发展趋势
真人秀电视节目具有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特征,真人秀的真正活力在于它与日常生活的接近。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形态越来越丰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据不完全统计,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播出的真人秀节目至少也有数十种之多,并且还在源源不断地不断开发新的品种。
尽管当前国内的真人秀电视节目还不完善,在创意能力、制作水准、产业经营上同国外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但作为一种颇具潜力的节目形态,已经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真人秀节目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值得我们一步步地去探索。
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电视工作者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深入理解真人秀的运作规律,提高节目的创意能力和制作水平,改变目前国内真人秀节目简单克隆、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将真人秀推向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促进中国电视产业的繁荣。
2.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二
关键词:娱乐节目,中国真人秀节目,价值取向,发展
前言
真人秀节目登陆中国电视媒体短短十几年,已经成了各大电视台最为火爆的节目形式,创下了惊人的观众关注度和收视热潮,也让电视台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提高了电视台的品牌竞争力。中国真人秀节目创新了电视媒体的经营运作模式,实现了电视节目商业化与娱乐化的发展,中国真人秀节目的高收视率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媒体范例。
1 中国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1.1 节目数量众多,盲目跟风现象严重
随着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火爆,在各电视台取得了高收视率,所以,中国真人秀节目的数量增长十分迅速,我国几乎所有的地方电视台都开办了真人秀节目。以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为例:前些年湖南卫视《中国达人秀》、中央电视《梦想中国》、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等;近几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中央电视《中国好歌曲》等,虽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率,但是内容形式相似,节目类型雷同,甚至比赛环节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整体节目的质量有待提高。而且这些高收视率的节目几乎都是舶来品,缺少原创,在节目形式上生搬硬套,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同时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在数量上表现出失控的局面,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获得广告赞助而进行盲目跟风,相关的政策管理不到位,导致真人秀节目粗制滥造,造成了电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对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和优质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2 节目内容形式千篇一律
缺乏创新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的瓶颈,尽管我国真人秀节目种类繁多,但是跟风现象严重,模仿现象层出不穷,如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引起了全国的收视热潮,其他电视台争相克隆模仿《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形式,致使同类节目在不同电视台呈现出泛滥的局面,严重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1.3节目引导错误价值观念
电视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取向。由于很多的真人秀节目都属于舶来品,节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悖的。但是,很多电视台对真人秀节目进行生搬硬套,为了提高收视率,刻意设计一些有悖于我国伦理道德观念的活动环节。掌握不好节目的尺度,就会宣传错误的道德观念,引导观众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如有些竞赛获奖类真人秀节目,很多选手为了获取大奖而不择手段地淘汰对手,有些行为虽然引发了观众的笑声,给观众带来了快乐,但是却宣传了错误的价值观念,不利于我国真人秀节目的长远发展。
2 促进我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创新节目形式,融入传统文化
对于国外的高收视率的真人秀节目我们应该加以借鉴,而不是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节目形式上进行创新,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的真人秀节目需要借鉴西方真人秀节目的成功经验,保持自身优势,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入符合我国观众审美习惯的娱乐元素,同时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做到节目与时俱进,掌握收视率与节目尺度之间的平衡,才能确保我国真人秀节目的长远发展。
2.2 节目内容贴近社会现实
缺少能引起观众关注度的题材和节目内容单一化是影响我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节目内容不切合实际,与社会脱节,所以在真人秀节目的编排上要贴近观众的生活,了解社会现实。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能给真人秀节目编排提供大量素材,如很多真人秀节目让明星体验老百姓的生活经历,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与认可,这样的题材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增强了观众的参与度,既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又丰富了真人秀节目的内涵。
2.3 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
真人秀节目核心价值观念在于体现对人的关怀,体会人的内心感受和心理状态,关注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社会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真人秀节目的内容需要紧密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展现人文关怀来打动观众,宣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思想,这样才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出节目以人为本的特点,实现真人秀节目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青,郑蔚.电视娱乐节目新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3.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篇三
关键词:真人秀;现状;存在问题
0 前言
近年来,作为一种活跃在国内电视荧屏上的节目形状之一,真人秀节目经历了长时间发展,逐渐被观众接受,最终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节目形式之一,在提高收视率、稳定受众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然而,随着现在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交互性、双向传播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真人秀节目也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为了能够使真人秀节目更好地发展,加强对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势在必行。
1 真人秀节目的概述
1.1 定义
真人秀又被称为“真实电视”,英文名称为“REALITY TV”或“REALITY SHOW”。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人秀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拟类节目的综合体。[2]所谓真人秀就是由“真人”和“秀”组成的,在“真人”部分,参与者的行为是不受限制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被真实记录的,参与者的性格也会显露出来。而所谓“秀”的部分则是用来增加节目的效果,如看点、笑点等,必须要有这部分的存在,才能构成真人秀。
1.2 特点
(1)人造情境。人造情境是指在真人秀节目中,其情境是人为设置的,在这其中,目标任务与节目规则是人造情境的重点,也是真人秀的核心关键,通过电视制作者设置种种情境,来增加节目的戏剧性。例如,在《爸爸去哪儿》中,通过规定一些情境,增加一些小任务,突出了节目的戏剧性,并且吸引了观众的兴趣
(2)自由时空。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其录制方式,由之前大部分在演播厅录制的方式,慢慢扩展到了室外。时空的自由性,加大了观众的关注度,也使得节目在制作模式和拍摄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创新。
(3)真实记录。真人秀首先讲求的就是真实性,真人秀在于其真人的参与,而且其拍摄也是真实的。例如,在《变形记》中,从头到尾都是真实记录;在《爸爸去哪儿》中连睡觉等生活琐事都是真实记录的,这样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而且增加了节目的可信度。
2 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国内最早的真人秀,应该是在2000年广东电视台播出的《生存大挑战》,此档节目是借鉴了美国真人秀节目《幸存者》的理念和模式,成为了我国引进国外电视真人秀的开端。在这之后,各大电视台都纷纷模仿,200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竞赛类真人秀”——《金苹果》和“平民选秀栏目”——《非常6+1》;湖南台推出了音乐选秀节目——《超级男声》以及在2004年,推出的《超级女声》均创下了不俗的收视纪录,使人们对真人秀节目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近几年,《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奔跑吧,兄弟》等节目更是博得了观众的眼球。
总的来说,真人秀节目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起初,真人秀节目主要集中在央视和湖南卫视,随着各大电视台的涉足,逐渐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现阶段,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等真人秀节目日益突出,为了寻求立足之地,各大电视台都在积极打造品牌节目,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和《奔跑吧,兄弟》等。
第二,由竞赛到体验。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前几年,大多都是借鉴国外的真人秀,以竞技比赛类为主,尤其是在2005年之后,选秀类节目发展到了高潮。湖南卫视趁此机会,推出了独具各自特色的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变形记》,此节目贴近生活,一经播出就赢得了不少的收视率。
第三,由“平民参加”到“明星参与”。在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之初,《生存大挑战》《非常6+1》等节目大多都是由平民参加的,这种现象在体育竞技类真人秀中最为常见,如《智勇大冲关》等,但是由于“草根”并没有固定的粉丝群体,在节目宣传中处于劣势。于是,近几年,人们把视线放到了明星身上,涌现出了《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节目播出前就受到了强大的关注,收视率也一创新高。
3 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现状
(1)内容创新,形式多种多样。近几年,真人秀节目不仅仅停留在竞赛类、选秀类,随着节目形式的创新,户外类和职业类真人秀在荧幕上越来越多。其中,明星职业体验秀,成为了比较新颖的一档节目。例如,湖南卫视被称为2015年度最神秘的节目,其冠名费就高达4亿的《偶像来了》,在观众的期待下终于浮出水面,节目内容主要是女明星角色体验,如户外体验职业生活,包括高级餐厅厨师、艺术院校老师、野生动物饲养员、酒店服务员等等。在节目中,通过游戏的方式,使职业团体帮助女艺人在人气对决中获得胜利,而女艺人则帮助团体实现愿望。在內容上的创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与刺激性,让这些明星走下“神坛”与平民百姓一起互动,增加了节目的亲和力。
(2)剧情式真人秀的出现。随着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纯粹的以游戏为主打的节目,已经让观众收视疲劳。因此,具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节目,更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东方卫视推出了剧情式真人秀—《极限挑战》,节目也因黄渤、孙红雷等一线明星的参与,极具看点。
(3)节目制作水平提高。真人秀节目在设置方面越来越复杂,对节目中的镜头、音乐、字幕的表现力要求也更高,基于这些现实,众多电视台纷纷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从之前取得成功的《中国好声音》聘请国外团队制作,到2014年,取得高收视率的《奔跑吧,兄弟》聘请原版团队辅助制作,我国真人秀制作在学习中逐渐提高和创新,在实践中挖掘和储备着自己的制作体系。
3.2 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在我国的真人秀节目,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缺少原创。在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个至今都无法回避的硬伤—缺少原创。[3]我国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大部分都是模仿国外,尤其是以韩国为主,几乎没有原创品牌,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等等。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引进的真人秀节目出现在大众面前,很多节目从名字到风格,从内容到创意都很相似,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2)过度炒作。现在明星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各大电视台趁此机会,邀请更多的明星来参加节目。因此,就出现了一种明星通过节目提升知名度,节目利用明星效应来提高收视率的现象
(3)缺乏有效的价值导向。湖南电视台推出的国内首个整容真人秀节目—《天使爱美丽》,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很大的反响。这是一档以女性整容为题材的整容真人秀节目,虽然题材上在不断创新,但是与当前的社会主流相违背,容易造成观众误解以及社会的混乱。
4 结论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方面,确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本土化”和“创新”问题上也应多下功夫,争取多推出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节目。
参考文献:
[1]高敏.浅谈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7(16).
[2]彭宇.浅析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与现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7).
4.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基本元素论文 篇四
摘 要:以湖南卫视《变形计》为例,结合当代电视真人秀节目所拥有的八种类型以及其中有代表性类型的特点,通过概述电视真人秀节目应该具备的七个基本元素,使受众能够更贴切的感受到电视真人秀基本元素带来的节目魅力。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身份置换类;娱乐热潮;变形计
真人秀,也称真人实境秀、真实电视,reality television,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电视真人秀的浪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和蔓延,不断的将真人推上荧幕,让观众去观看、窥视、消费和娱乐。真人秀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眼球是因为这是一场没有演员没有剧本,充满各种偶然、各种可能、各种结果的电视节目,这是因为这样的不确定性才使真人秀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宠。
电视真人秀节目分为8种类型,分别是生存挑战型、情景体验型、表演选秀型、技能应试型、身份置换型、益智闯关型、游戏比赛型、异性约会型和生活技艺型。湖南卫视的《变形计》属于身份置换型。两个来自不同环境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青少年进行为期一周的身份交换,到对方家里去体验生活。从《变形计》这样一档身份置换类节目中可以充分的看出真人秀节目应该具有的基本元素。
一、参与者:故事主体
真人秀的主体是人,一个真实的人而非角色扮演的真实状态下的人[1]。但是并非任何人的故事都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关心和情感好恶。只有那些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状态和我们的社会认知需要相关的人那些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才能引起我们观看的兴趣。有着自身特色的参与者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情感投入。以《变形计》第五季《美丽加减法》为例,其中的参与者一个是来自湖北荆州的十四岁姑娘李耐阅,另一个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小姑娘罗珍。李耐阅身上具有所有处在青春期少女的一切反叛特征――顶撞老师,冷暴力,欺负同学,与家长不和。这些特征全部集中在了她一个人身上,这样的参与者选择既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却又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罗珍则是一个典型的处于深山里的淳朴少女,家里父亲因意外去世,母亲拉扯着她与姐姐哥哥三人成长,一个十岁的孩子身上有着不属于本身年龄的成熟。她们的相遇是被节目配置在一起的,这样被安排和选择的两个少年从故事的开始就充满着戏剧性,有着戏剧性差异的身份构成了节目最基本的戏剧性冲突。生活的恩怨情仇与戏剧的悲欢离合相互交织构成了真人秀生活戏剧的特点,也就是纵向的人物命运和横向的人物冲突织起了真人秀的叙事网。
二、悬念:叙事动力
无论是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或者是观看者,都需要一种动力性的目标驱使着节目进行[1]。在《变形计》中对于人物命运的悬念则是故事进行下去的动力,到底这两个生活环境悬殊性格差异巨大的少年最后交换的结果会是怎样?她们又会有着怎样不同于以前的变化?这些都是故事进行下去的动力。《变形计――少年何愁》之中来自山区的孩子吴宗宏在深圳学校里的住校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爆发的吴宗宏去废品回收站又会有着怎样的经历?这一个个发生的悬念推动故事的继续也反映着少年的心理变化路途。
三、竞争:叙述情节
如果说真人秀强调的目标是一种动力,一种悬念,那么竞争在真人秀节目中则是过程是情节[2]。在其他类型里竞争体现的比较突出,比如生存挑战型的真人秀节目,参与者面临的是生命的挑战。如何争夺事物?如何在环境恶劣的丛林中获得仅有的生存机会,或者是在游戏比赛类型的节目中,参与者为了获得节目组提供的奖励而展开竞争。正是由于这样的竞争才产生了节目之中跌宕起伏甚至戏剧化的情节发生,自然冲突和人际冲突的相结合都会增加悬念感也会丰富节目的叙事线索。
四、淘汰与选拔:戏剧命运
这一点与上一点竞争在《变形计》真人秀中体现的并不明显,但在其它类别的真人秀节目中则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对任何一名志愿者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只要保证不被淘汰才有可能最终获得大奖。它既能激发志愿者为免于被淘汰出局而充分参与到节目之中,同时也是引发节目中人物关系的重要环节。戏剧性的环节却也有着现实的真实性,从现实抽象出来的情节环境更让受众理解接受并且感同身受。
五、时空性:规定情景
如果说电视真人秀是一种叙事性的节目形态,那么所有的叙事都必须有着一个封闭的空间和时间,不能天马行空的任意妄为[3]。参与的行动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完成任务达到目的。封闭的空间创造出了故事也营造出故事中的紧张氛围,受众的期待感与故事的节奏性。
每个真人秀节目都会有一个规定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中进行比赛,有持续三四个月的,也有延续一周,一天甚至是一个小时的。参赛者被规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继续以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为例,参与“变形”的两位少年所规定的空间是对方生活的环境,时间则为一周。在这一周之内,两位少年去到对方所生活生长的地方感受对方所处的环境。因为所选择的两位少年的`家庭生活环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城市里面无忧无虑长大的孩子,另一个则是大山深处早起晚睡为家庭学习而奔波的受苦少年。通过这两个差异很大的环境能够给人不论是参与者还是受众都是非常强烈的视觉心理上的一个冲击。正由于此则会产生戏剧之中的冲突,一个个看似微小的冲突累积之后则会发生量变!在这样的量变下则会有着意想不到的心理变化。
真人秀的假定时空就类似于一个舞台,一种隐含的场面调度,让参与者进入戏剧性的安排之中。在这场戏剧中参与者不仅仅是一位演员更重要的是一种类型人物的缩影,代表了身后的千千万万同等类型的人们。
六、现场性:真实记录
湖南卫视对《变形计》定义是如下这样:“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全天24小时的跟拍只有粗剪,这就是非常真实的一个记录。真人秀必须尽量让参与者进入一种自然状态。”减少到最少的场面调度这样能更增加“真实”的感觉。粗剪后的节目直接呈现在电视上,可能会少了精心修饰的画面艺术美感,但因为真实性则会获得更多的加分,真实自然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真实的自然的画面与发展方式才是真人秀中“真人”的最好体现,也是受众心中所系。
七、艺术加工:强度体验
真人秀虽然必须以参与者的真实表现、情节的自然展开、场面的纪实还原、声音画面的记录细节来确定“真实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真人秀不能进行艺术加工,不加工的则不能称之“秀”,而且这种“秀”也不可能具有情感冲击力。所以适当且不露痕迹的艺术加工是真人秀很重要的技巧。对于参赛者的包装一是为了帮助观众认识人物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美丽的、善良的、成熟的、天真的等等性格一方面是由参与者自身呈现出来的;另一方面则是由节目包装出来的。选择什么样的素材来展现参与者,实际上就是节目将真人改变为“角色”的手段。
对蒙太奇手段的应用往往会通过对比剪辑、交叉剪辑等等蒙太奇手法来突出强化矛盾冲突,强化时间和空间的戏剧性。《变形计》中两个少年会在基本上同一时间面临问题,一方面,是不习惯城里复杂的生活和与同学相处的方式;另一方则是不习惯大山里的日子,永远干不完的农活和走不完的山路。这七个基本元素构成了电视真人秀的基本框架,这些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每一个真人秀节目的成败。
湖南卫视的电视真人秀《变形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结合了电视真人秀的基本元素特征与受众收视趋向打造了《变形计》这档“纪录片+真人秀”的优秀节目。为期一周的交换生活,两个差别迥异的家庭生活环境,两个性格极端的少年参与者,通过这样的交换生活帮助“问题少年”心路改变也给“贫苦少年”以一种生活学习动力。与此同时通过对贫困地区现状的反映让社会上的有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西方戏剧大师布莱希特提出了“陌生化效果”(或称“离间效果”),主旨在“博取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它能使人认识对象,但同时又使它产生陌生感”。“陌生化效果”能使观众对角色进行理性的批判而不是被动的让戏牵着鼻子跑,从而在角色、演员和观众三者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又彼此离间的辩证关系。
根据这个“陌生化效果”我们不难得出:为什么每一季的《变形计》都会寻找两个差距如此之大的参与者。正是因为这样陌生的、大差距的、互补的性格生活环境差异才能带给受众如此之大的视觉体验和心灵震撼。以第五季《少年何愁》为例,深圳“公子哥”与大山深处“穷孩子”的交换让人至今都无法忘怀。深圳的“公子哥”易虎臣因为“富家子弟”习气太浓重导致身边没有一个朋友,而山里“穷孩子”吴宗宏一心就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的互换生活让易虎臣终于交到了新的朋友并且感受到了被人需要的感觉。而吴宗宏呢,在大城市的生活并不如他所想,明白了解了大城市生活是艰辛的,让他在心里下定了决心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走出大山,帮助整村的人。这一集的节目在节目安排构成上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却引起了网上很多人的关注,原因来自于节目的后续报到。易虎臣在大山里交的最好的朋友小黑生病,小黑是易虎臣转变的重要人物之一,所以小黑的生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时《变形计》不仅仅是对于两位参与者的“真人秀”更是一个帮助穷苦孩子的真人秀。为此,可以看出《变形计》中的真人秀节目不仅体现了真人秀节目的基本元素,也更多的融入了编者的想法,使得受众通过《变形计》的小世界看到了真人秀的大舞台。
电视真人秀的七个基本元素简单明确的反映出真人秀在这样几个元素的约束下能够更加贴近受众更加符合受众的审美风格,根据每个不同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可以进行或多或少的一些改动,更加切合实际也更加真实,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电视“真人”、“秀”。
参考文献:
[1] 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 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五
10新闻1班 44号
定义:
电视真人秀节目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普通人或明星在制作方所设置的特定情境中,遵循一定规则进行某项竞赛,整个比赛过程被电视记录下来并最终以节目形式编辑播出,获胜者通常会得到物质奖励或某种承诺。
真人秀节目有三个特点:一,“真”是它的特色。它是非虚构的,它的手段是纪实。二,“人”是它的核心。人性、人格必须成为我们的目的。
三、“秀”是它的手段指所有的真实必须通过虚拟的规则来完成。
当观众厌倦了虚假的电视剧,厌倦了造作和虚伪的演员,厌倦了千篇一律而巧合得天衣无缝的剧情,观众需要一种接近真实,百分百原汁原味,没有演员没有编导和没有剧情的节目,这就是真人秀。
分类:
一、娱乐类真人秀: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真人秀节目,既包括演艺选秀,也包括野外生存类真人秀。其中演艺选秀节目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激情唱响》、《中国红歌会》、《我要上春晚》、《花儿朵朵》、《快乐男声》等,这些属于普通人实现梦想的平民秀;还有一部分是明星展示其风采的明星秀,如《舞林大会》、《我是歌手》、《明星大练冰》等;野外生存秀有《金苹果》、《峡谷生存营》、《欢乐英雄》等;
二、生活服务类真人秀:是以展示生活的各个层面,服务大众为目的的真人秀。如展示装修空间变化的《交换空间》;展示女性美容的《美丽俏佳人》;展示交友婚恋的《非诚勿扰》、《百里挑一》、《我们约会吧》;展示职场竞争和风采的《职来职往》;展示角色交换、生活体验的《变形记》;展示生活技能的《超市大赢家》和《购物街》。
三、公益类真人秀: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真人秀节目。如湖南卫视的《勇往直前》、央视的《梦想合唱团》、上海东方卫视的《民星大行动》、安徽卫视的《幸福密码》等。安徽卫视的《幸福密码》是平民为主角的公益类真人秀节目;《梦想合唱团》是央视第一档获得巨大成功的将文艺与公益相结合的真人秀。
6.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六
《最强大脑》第四季的所有节目,是我这两天一集接一集看完的。除陈智强、机器人小度外,还有王昱珩、钟恩柔、乔布斯、土屋宏明等,他们的能力对比常人,好似一个是天上,一个是人间。
小学,我是班上前2名,中学、大学还算顺风顺水。只是,在入职刚刚半年后,被送进精神病院,最初被诊为精神分裂症,后来,因自杀未遂,看医生,又被诊为躁郁症。
目前,躁郁症就像藤缠树一样将我紧紧困扰。学生时代,对我来说,只学课本知识,未曾将知识活学活用。在我的学生生涯里,很少站上讲台,导致我大学唯一一次组织的文艺晚会也以“费尽心思,仍然参加人稀少”被嘲笑痛哭收场。毕业论文也一样,花了半年心思,因上讲台慌里慌张,讲得语无伦次。
倘若我从小就喜欢抓住机会多上讲台,多学文化课,音乐美术舞蹈也不落下,坚持到底,今天的我,就一定会是一个健康活泼开朗的我。
7.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道路探析 篇七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中国,影响
真人秀(也称真人实境秀、真实电视,reality television)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它强调实时的现场感,多为直播节目,没有台本,所以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广大观众的求知欲、八卦心理、猎奇心理等。这也是真人秀栏目推出后,一直红火的原因所在。
1 真人秀节目的起源
真人秀节目的起源地是美国。关于它的产生,与当时病态的社会密不可分,因为社会的各方面因素,人们不得不做一个双面人,长久以往,使得人们想要窥探他人面具下的模样,于是“超级老大哥(big brother)”就诞生了,开创了真人秀的历史。随后各式各样的真人秀,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像“幸存者(survivor)”“The X Factor”都收获了很高口碑和收视率。真人秀不仅在电视行业中风生水起,同样也影响到了电影行业的发展。比如著名电影“楚门的世界”就很好的体现了真人秀的各方面特点,以及观众的感知和感受。
2 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
2.1 真人秀在中国的产生
真人秀在中国的产生,需要将时间回归到1996年的暑假。广东电视台首次推出了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跟随几个大学生拍摄他们用仅有的5元钱从广州到佛山生存下来的整个过程。在此之后,“野外生存挑战”类的节目,相继扑面而来。可是因为文化的不同,国情的差异性,国内的相关真人秀节目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引起的争议则愈演愈烈。像央视推出的“金苹果”遭到了非议,湖南经视的“完美假期”直接被叫停等。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真人秀在中国前进的步伐,反而愈挫愈勇。
2.2 真人秀节目在中国迅猛发展
2005年对于真人秀节目来说,无疑是最为快速发展的一年。“中性文化”“草根明星”等多项标签贴在了真人秀节目上。经历过这一年的人,都会对“超级女声”格外熟悉。李宇春、周笔畅等选秀明星至今仍然活跃在歌坛。同年“梦想中国”等也都取得相当好的收视成绩。自此,06年更庞大的一次造星运动开始了,“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超模大赛”等。当时就有专家预测未来的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将会是真人秀节目的天下。
在江苏卫视推出“非诚勿扰”相亲类的真人秀节目大红大紫,各大电视媒体,迅速跟进纷纷加入到这场相亲大军中。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相亲类真人秀节目泛滥的结果导致其收视率下跌,在2012年暑假“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后表现的更为明显。如何保持收视率稳定,又能吸引大批关注,成了现在真人秀节目极力追求的目标。从“中国达人秀”开始,国内业界媒体逐渐形成了版权意识开始购买国外相同节目的中国版权,这也是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进步。
3 中国版“爸爸,去哪儿”真人秀节目现状
2013年10月11日,一档名为“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瞬间占据了同时段节目收视率的第一名,截止到第七期,该节目在CSM46城市网的收视率高达4.748,占同时段的20.68%收视份额,在周五这样的黄金时间,占据五分之一的收视份额,是前所未有的。“爸爸,去哪儿”这档真人秀栏目的火热必定有其独特之处。首先,该节目与时俱进的关注了亲子问题。并且这次是爸爸独自带孩子在外三天两夜,星爸本身就会状况百出,笑料十足。其次,“爸爸,去哪儿”整个制作团队相当庞大,共有四十几个机位,捕捉到的素材多种多样,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接着,拍摄主角除了明星之外,还有星二代们,他们的很多行为和说话方式是非常可爱的,可以引起很多关注。最后,这档节目拥有非常强大的公关团队。无论是播出平台还是社交媒体,其公关团队的优秀表现为其曝光度,增添了不少的动力。随着节目的红火,受众由最初的青少年及其父母,变成了更庞大的受众人群。孩子的父母关注更多的亲子话题,青少年关注明星效应,适婚年龄的成人则会考虑结婚生子,广大的人们则会通过节目感受父母的不易,想要去多孝敬父母,产生了非常良好的社会效应。
4 中国真人秀节目所存在的问题
4.1 没有创新意识
尽管现在中国的媒体人从最初的借鉴和抄袭,逐渐开始有了引进版权的改变,但是中国的真人秀节目还是缺乏自主的创新意识。举例来说,“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虽然是目前中国真人秀节目中佼佼者,但这档节目也不是我们中国原创的真人秀节目,而是从韩国购进的版权。相比较,韩国的真人秀节目反而更多的是创新的体现,例如“Running Man”,“两天一夜”等都在全亚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对于中国媒体从业者来说,不论从业界人士还是到普通观众,大多数人对于真人秀这一类型的节目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会造成相关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变成了一副躯壳,会很大程度上面临本土化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参与度不够。而原创性一直是中国真人秀的一道硬伤,中国制造何时能在这类型节目上变成中国创造,令人期待。
4.2 监管机制不完善
4.2.1 安全监管机制不完善
跳水类真人秀节目曾在国内红火一时,但随着释小龙助理的溺水身亡,把此类真人秀节目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此类节目危险性很大,尽管只是播出了第一季,却已经出现了很多明星受伤的新闻,节目组的安全措施显然是不到位的。将体育娱乐化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条件是要拥有完善的监管机制,周全的紧急备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4.2.2 节目审查机制不完善
2013年是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扎堆的一年,“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等10多个节目齐聚这一年,很多草根和明星都纷纷加入到了这场音乐的混战中。让电视荧屏充斥着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尽管相关政府部门也提出了限制唱歌、引进,鼓励自主创新。但是这样的机制只是治得了扎堆的标,难以治得了雷同的本。如何解决同质化的竞争,才是节目审查机制应当加强完善的。
5 真人秀节目对于中国的影响
伴随真人秀节目火起来的还有各家的赞助商,早年间的“超级女声”捧火了蒙牛酸酸乳,“中国好声音”帮助了加多宝在凉茶市场巩固自己的地位,第二季的“爸爸,去哪儿”更是被伊利集团以3个多亿的高价竞标拿下了第二季广告的总冠名。这些广告商利用冠名,插播广告的方式充分利用了真人秀节目的巨大商业价值,同时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真人秀在中国的持续发展不仅仅影响了政治和文化的变更,更是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市场,蕴含了很广阔的商业价值。
面对现今真人秀节目所处的尴尬情况来看,正视问题,是媒体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像“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就将引进的韩版节目做了一定的修改,四男一女的结构变成了三男两女的结构,还额外添加了“村长”这一角色,使得更具中国的人情味儿,也拉近了主持人和嘉宾本身的互动,增添了不少乐趣。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算是初见喜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坦然诚信的面对现状,将会有助于中国的真人秀节目以蓬勃之势向前推进。作为媒体从业者同时也是受众的我们将会以批判的眼光,期待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可以在未来拥有更多的进步和发展。
8.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八
网友的疑惑:
从《开心辞典》到《一站到底》、《芝麻开门》一直以来,益智节目不管唱歌、跳舞节目如何“风云变幻”,都能稳拥自己的收视人群。《最强大脑》不是号称要来很多的“科学怪人”吗?这么多高智商的人在一起,会打造一个高配版的2.0益智节目吧?
节目组回应:
把《最强大脑》单纯和益智节目画上等号,那还是相当不妥的。为什么呢?以往的益智类节目,仅是在展示参与者的知识涉猎和反应能力,但是,《最强大脑》是要通过节目去发掘那些脑力方面具有天赋的人,并通过科学的方法给出解答,“确切的说,我们是一档科学真人秀节目。”
熟悉国外真人秀的朋友们会有所了解,现在国际上很多大的电视制作公司都在推出科学真人秀类节目。像英国广播公司(BBC),既有探索人类生存意义的《HumanUniverse》;也有研究人类和寄生物之间关系的《Infested》;以及关注于分离的手脚如何工作的《Dissected》。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人们更愿意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却了解那些有深度但有意思的知识。果壳网、松鼠科学会这些社会科学机构的风靡,就足以证明了这一趋势。
9.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九
(二)电视的市场化与娱乐化背景
西方国家的商业电视的发展又来已久,在商业和资本逻辑的强大支配下,西方的主流文化本来就是一种商业性的娱乐文化,电视为大众文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文本,“真实电视”首先在西方诞生和发展是非常自然的。以美国为例,美国广播电视以私有私营的商业电视为主,占全部电视台的80%以上。它们以追求利润为宗旨,全面实行商业化经营。在美国,私人经营的商业电视尽管这两年媒介合并浪潮节节高,但是母公司在并,子公司依然如故,最有影响的电视还是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福克斯广播公司(FOX)以及有线电视新闻网公司(CNN)等五家。其中前四家除了在各大城市拥有直属电视台而外,还在全国各地拥有几百家附属台,这些附属台同公司订有业务合同,转播公司提供的基本节目和广告、并从公司获得广告分成,自己还有一些自办节目和广告。众多的电视台和电视频道,为了争夺观众、提高收视率,各显其能,竞争激烈。美国电视节目虽然在传统上可以划分为新闻节目、娱乐节目和广告节目,但是在后现代主义阶段,娱乐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它完全可以跨越传统的划分,作为一种极有市场价值的元素渗透到大量的电视节目中。比如新闻节目,出现“新新闻主义”,说新闻,软性新闻、甚至还出现公开申明是虚拟的新闻,而且也有采访。这些倾向都是满足娱乐的需要。
10.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十
然而, 中国原创真人秀会因为引进海外版权而变得毫无生机吗?人们应该用更理性的态度来认识中国真人秀的版权引进模式。
1 提升原有节目质量
海外引进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的热播, 分流了国内原有节目的观众, 促使原有节目精益求精以维持收视。以湖南卫视王牌节目《天天向上》为例, 这个以介绍中华文明礼仪和道德之美为初衷的节目, 在激烈的收视竞争中, 不断地改进对文明礼仪的介绍形式, 从邀请名家讲解到精心策划小品剧, 从邀请偶像明星到升级舞美, 直到如今与湖南卫视大型季播真人秀捆绑, 打造晚间节目带。可见, 国内原有节目为了对抗海外版权引入节目所带来的收视冲击, 正在全方位使用多元化的手段来提升节目质量, 以期成为中国电视节目中的长期屹立的“不老松”。这种海外引进真人秀节目为原有节目带来的危机感是拉升原有节目质量的永动机。
2 本土化创新反哺原节目
中国对海外真人秀版权的引进, 并非是原封不动的引进, 而是根据中国具体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对原版节目进行了符合我国伦理道德和风土人情的本土化改造。中国的电视观众具有爱听故事的习惯, 因而相比较原版, 《中国好声音》在节目的呈现上增加了对选手背后故事的挖掘。《我是歌手》也根据中国歌手较韩国个人歌手较多的情况, 对韩国原版的赛制进行了符合我国歌唱界生态的改变, 增加了踢馆赛和复活赛。《爸爸去哪儿》也将每次出行的时间由两天一夜改为三天两夜。其实, 对节目的本土化改造, 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是一种在引进基础上的创新。
对真人秀原版节目的本土化创新不仅更加符合我国观众的收视习惯, 同时也有可能反哺原版节目, 好的创意同样会被版权国借鉴。《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第二期以爱情为主线的神秘之水就被韩国版权方认可, 移植到了韩国原版节目“running man”中。尽管对原版节目的反哺现象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真人秀创新的能量正在聚集。
3 激发创新灵感, 催生原创真人秀
中国之所以大肆引进海外的真人秀节目, 是因为中国电视媒体在真人秀, 特别是户外真人秀的制作上没有成熟的团队和体系。通过这几年的版权引进, 中国的电视创作团队在模仿中学习和摸索, 在对引进节目的制作中积累了做真人秀节目的经验, 在本土化改造中激发灵感, 探索出了一些真人秀节目的创作规律, 原创了一批颇具中国特色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以中国汉字文化为特色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文化类真人秀, 以中国戏曲文化为特色的《叮咯咙咚呛》, 以中国的学生教育为特色的《一年级》, 以寻找优秀唱作人为特色的《中国好歌曲》等节目都是近年中国本土原创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这些原创的真人秀节目中, 《中国好歌曲》和《一年级》这两档节目的版权分别输出到英国和韩国。通过对引进真人秀节目制作方法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 我国不仅创作了属于自己的成功的原创节目, 而且远销海外, 为中国原创真人秀节目正名。
因此, 我国不应盲目地排斥版权引进的真人秀节目。海外引进的真人秀节目都是在版权国或其他国家接受过市场检验的节目, 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但同时, 中国的真人秀节目也要谨防过度依赖海外引进模式, 为了追求短期的收视而放弃原创模式的开发。而引进则是学习模仿的第一步, 迈出这第一步, 才能继续前进, 才能突破和创新。
目前, 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 近几年内, 还会有大量国外引进版权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活跃在我国的电视荧幕上。对中国原创真人秀节目持悲观态度的人也不必沮丧, 因为引进是创新的一个过程, 而所谓过程必然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长风破浪会有时, 期待中国原创真人秀节目能推陈出新, 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1.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十一
摘要:
海飞丝赞助“中国达人秀”节目,宝洁此次同样成功的运用了赞助营销手段——旗下品牌海飞丝冠名赞助“中国达人秀”节目。海飞丝赞助“中国达人秀”是宝洁作出的又一个成功的企业利用新闻媒体的公关案例。“中国达人秀”在全国播出,大受欢迎,这次达人秀的忠实观众也同时成为海飞丝产品的忠实用户,这是宝洁公司非常明智的做法。而这一“达人”与宝洁品牌薄荷海飞丝清凉去屑的塑造完美“达人”的意思不谋而合,因此一个“达人”称号使品牌与年轻消费群体有了很好的结合管道。像本次海飞丝赞助“中国达人秀”这种快乐营销就成就了赞助这一深受宝洁等全球性品牌青睐的新手段的主流地位。这次“中国达人秀”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全国大部分观众的关注,起到了很好的广告效果,同时也为海飞丝以及宝洁旗下产品带来了不少收益。
关键字: 海飞丝、中国达人秀、宝洁、赞助
正文: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的出现,赞助逐渐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营销媒介手段。赞助营销在早期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司或品牌的知名度,为此,赞助商往往投入巨资以制造出其品牌超强覆盖的印象。但现在赞助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地提高品牌知名度,而是越来越多地为建设和提升品牌资产服务。
我们可以大致将各个公司营销费用的投入目的分为五大类:一是增加品牌的知名度;二是建立消费者对该品牌和自身相关的联系;三是提高消费者对品牌性能或品质的综合满意度;四是激发消费者优先考虑购买或使用该企业拥有的品牌;最后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从而激发他们重复购买或推荐给其他潜在的用户。
赞助对于国内企业的品牌经营来讲,是一个新问题。因为作为国内许多企业自身过去和现在并没有把赞助真正纳入品牌营销的战略之中,很多国内企业并不擅长使用赞助创建品牌,而像宝洁这样的全球性企业却是运用赞助经营品牌成功的大师。赞助是强势品牌成功的主流策略,宝洁就是其中运用这一策略的行家。作为国内企业应该借鉴宝洁这样世界强势品牌的营销战略。
宝洁公司在中国成立十三年来,一贯恪守“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原则,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这种经营品牌意识对于国内企业还是一个新规则。缺乏这种规则的企业就很难体会到赞助对品牌的作用,更很难体会到运用赞助的精微旨意。
宝洁此次也同样成功的运用了赞助营销手段——旗下品牌海飞丝冠名赞助“中国达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必将吸引众多观众的眼球,从而会产生“眼球经济”。海飞丝凭借赞助“达人秀”这一有效途径推广其品牌的知名度,这是双赢策略的体现。随着“中国达人秀”节目在我国迅速的影响到家喻户晓,海飞丝这一原本已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象的品牌,这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了消费者的印象,使其销售额又一次的实现了突破,据调查统计数据,自海飞丝冠名赞助的“中国达人秀”开播以来,海飞丝的销量较平时上升了14.4%,同时,与海飞丝相关的宝洁旗下其他产品销量也有8.5%的上升。
海飞丝中国达人秀自于2010年5月启动至今,海选活动正在各大赛区火热进行,不设 1
门槛不限才艺的平民秀场,吸引无数身怀绝技的实力派一显身手,各赛区的实力达人层出不穷,一时间“达人效应”急剧升温,在流星飞火的炎炎夏日掀起搜寻达人的狂潮。会唱歌,会跳舞,会演戏,有绝活就秀出来,平凡人成就大梦想,小人物创造大奇迹,只要你敢来,达人秀的实力舞台属于你!亚洲歌坛天后蔡依林是此次海飞丝中国达人秀活动的宣传大使,同时也是海飞丝品牌多年的形象代言人。作为备受追捧的实力派达人,蔡依林坚信达人就是实力派,达人的实力是经验积累和刻苦努力的展现,光鲜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没有实力绝对做不到的。
海飞丝赞助“中国达人秀”是宝洁作出的又一个成功的企业利用新闻媒体的公关案例。
“中国达人秀”在全国播出,大受欢迎,这次达人秀的忠实观众也同时成为海飞丝产品的忠实用户,这是宝洁公司非常明智的做法。因为他们懂得用户对于企业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一时,早在1933年,宝洁就成功运用赞助手段为自身各个品牌做了一次完美宣传,宝洁一直把赞助作为企业品牌营销的主流策略常用不衰,也一直把赞助当作品牌创建成功的孵化器。通过品牌对文化项目的支持,使文化与消费群体融合在一起。赞助成为了品牌传播教育和文化的使者,并且能够很好地实现海飞丝品牌营销的宗旨。
曾经宝洁公司广告、公司事务和政府关系部门副总裁将宝洁公司在亚洲获得成功的秘诀归结为四条:从理解亚洲的消费者入手;经营品牌的核心价值;迅速推广成功的品牌模型和继续创新。而这一切的完整实现,赞助是最好的孵化器。
众所周知,一种“达人”文化正在当今12-25岁的年轻人中蔓延,甚至感染到儿童中间。而这一“达人”与宝洁品牌薄荷海飞丝清凉去屑的塑造完美“达人”的意思不谋而合,因此一个“达人”称号使品牌与年轻消费群体有了很好的结合管道。他们意图通过各种表演形式,寻求同龄人的认同,从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海飞丝冠名中国达人秀是海飞丝品牌精神与中国达人秀活动理念的完美融合,自信、果敢、实力是海飞丝始终坚信的品牌精神。海飞丝是洗护领域的“达人”,更是去屑实力派。海飞丝冠名中国达人秀给平凡人一个秀出自我的舞台,帮助怀揣梦想的普通人达成心愿,海飞丝中国达人秀发掘自己的“苏珊大妈”以及更多身怀绝技和梦想的普通人,寻找代表中国同世界匹敌的实力派达人。
海飞丝本次赞助的成功不仅为品牌找到目标消费群,更重要的是在极具消费能力的人群
中获得了领导时尚的影响力。这一点是海飞丝品牌营销的最大成就。赞助活动拉近了品牌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升华了品牌在目标群体中的亲和力,成为了消费群体的至亲至爱的载体为企业与消费世界交流提供了有效管道。
品牌营销的成功是在赞助力量的巨大推动力下获得的,这一点是其他营销手段比如广告、促销等所不能完成的。
宝洁的赞助活动看似随意而为,其实在经营行为背后展示的是宝洁公司高屋建瓴,俯瞰市场的过人眼光。因此,宝洁的赞助来自于企业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透彻掌握;来自于企业对社会资源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来自于对社会资源的准确和有效的运用。
赞助策略的使用与否取决于品牌发展的目标。如果仅仅为了短期利益,赞助则不是企业的最佳选择因为赞助需要长期规划、长期投入、始终如一的坚持执行品牌的战略要求,以及大量的艰苦的市场资料的调查与收集,研究等工作配合。因此赞助常常被国内企业所轻视的原因也由此而来。但是,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品牌之争中,赞助却是可以帮助企业跨越市场
各种障碍,冲破各种品牌包围的鹤立鸡群的成功孵化器。将赞助作为企业的主流策略是国内企业品牌营销成功的选择。毫无疑问,这也是海飞丝的品牌营销经验。
品牌的美誉度是提升品牌业绩的助推器,赞助则是制造这种品牌助推器的工厂。通过适
合、适当的项目赞助,融赞誉为核心的赞助活动不断的在消费世界中传播品牌的声名,并且向消费世界纵深发展。现在的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传统品牌营销手段经常产生抵触心理,而赞助则融品牌营销目的于沟通之中,和目标群的极具亲和力的接触使得品牌赢得企业希望获得的实效而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像本次海飞丝赞助“中国达人秀”这种快乐营销就成就了赞助这一深受宝洁等全球性品牌青睐的新手段的主流地位。
赞助活动是新闻媒体最好的也是最愿意抓拍的题材。一条小小的新闻报道胜过千万元的广告。特别像这次“中国达人秀”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全国大部分观众的关注,起到了
很好的广告效果。赞助不是一种孤立的执行策略,需要品牌营销战略的整体配合与巧妙搭配。
12.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十二
一、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定式
电视传媒在大众传播中的位置是重要而特殊的, 原本的电视传是以一种无意识方式把意识形态的文化让观众感受并接受,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 观众的主体地位开始提高, 对于收视率的重视也让电视节目悄然转变。真人秀节目的出现毫无疑问印证了这点。早在2000年左右, 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有关真人秀的节目, 真正在中国引起轰动的节目则是2003年左右出现的央视的《非常6加1》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特别是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 它完全打破了以往大陆电视节目的常态, 这档节目其实就是普通人的歌唱比赛。与一般的比赛节目不同, 这档节目的海选阶段各个素面朝天, 在短短30秒钟用无伴奏的方式进行演唱, 一些普通参赛者并不好的唱功全部暴露在观众面前, 观众会和评委一起对参赛者的水平进行评价。这档娱乐节目的走红也意味着娱乐节目的方式也开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以往的娱乐节目是用明星来娱乐大众, 相反, 《超级女声》却以普通人来实现自我价值。
电视是文化象征的表现者, 一个地区电视节目的流行, 客观上说明了这个地区主流文化的指向性, 节目迎合观众也左右了观众的喜好。而真人秀节目的流行意味着电视媒介所营造的文化和观众亲身体验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重合在一起。以往节目中的明星都是高高在上, 固然有追星的乐趣, 但是毕竟距离观众有很大的距离, 而真人秀节目则给观众一个破除等级的虚拟环境, 比如上文所说的《超级女声》, 每个选手刚刚出现在观众面前时都宛如邻家女孩, 再过普通不过, 这种去明星化和去经典化更能让观众置身与亲身体验之中。近年来, 不同种类的真人秀节目更是让观众这种想象的体验发挥到了极致。有生存冒险类的真人秀, 如广东台的《生存大冒险》、益智闯关型的真人秀, 如央视的《幸运52》、技能应试型的真人秀, 如央视的《绝对挑战》、男女速配型的真人秀, 如浙江台的《非诚勿扰》等, 能够让观众从各个方面体会亲身感受的快感。
二、真人秀节目文化的多元倾向
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在05年掀起了收视狂潮, 从此以后, 这种以普通人为主角的节目模式开始在各个电视台纷纷出现。而真人秀节目也不仅仅局限于几种类型, 而是从节目内容到形式, 从借鉴到自创, 在各个方面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
每一个电视节目的文本都代表着一种话语, 为了收视率和节目能够持续下去, 节目必须要抓住观众, 于是必须在某些方面吸引观众的注意, 所以国内电视媒介找到的第一种方式就是引入国外先进的、已经成熟并拥有大量观众的节目。2010年, 上海卫视推出的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 正是这样一档购买了英国的《英国达人》版权的节目。节目从形式到内容完全沿袭了《英国达人》的方式, 其中心主旨是实现身怀绝技的普通人的梦想。与其他真人秀不同的是, 它没有任何门槛, 也不限任何才艺。让每一个拥有梦想的普通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第一季的《中国达人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此之后, 许多国外成熟的节目开始被引进到中国来, 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脱胎自荷兰的《thevoice》、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则是购买了韩国节目的版权。
除了吸收和借鉴国外成熟的真人秀节目外, 我们的电视媒体也在开始思考如何打造自己的真人秀节目。2014年初, 由央视与灿星制作团队打造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在央视三套播出, 这就是《中国好歌曲》。这档节目可以说是脱胎自《中国好声音》, 但是与之相比有了不少的改变。首先这个节目着意原创, 四位导师挑选十二首金曲进入自己的原创大碟。节目的总导演金磊试图把这档节目当成中国原创音乐的温床。这个节目的出现体现了电视媒介的开放性, 除了在娱乐性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之外, 它还以它的开放性吸引到了更多的观众。除了简单的歌唱比赛外, 节目还把更多的音乐艺术纳入电视中, 比如在盲选阶段是每位选手演唱自己的新歌, 用歌曲本身打动导师, 到了第二阶段就由导师为这首原创歌曲重新编曲进行演唱, 决赛阶段更是邀请大牌艺人与学员共同演绎这首歌曲。相同的歌曲因为编曲的不同和演唱人员的改变会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并且还从中得到许多音乐知识。
13.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十三
最近几天,深圳卫视一档直播产房真人秀节目《来吧孩子》引起关注。节目真实地展现了3名产妇从待产到孩子出生的全过程。尽管节目制作方说该节目的主旨是让人们了解母亲的伟大,仍有很多观众质疑。著名编剧徐广顺直言:“为了收视率,竟出现这种节目,让人难以接受,应对这样的电视栏目进行管理。”
虽然一段时间以来亲子类节目火爆荧屏,但把生孩子搬上荧屏,《来吧孩子》还是头一份。因此,节目未开播,微博上一则名为“生孩子,你敢看吗”的话题就引发热议。
随着节目播出,妈妈们裸露着带妊娠纹的肚子,剖腹产下刀划开肚皮,孩子血淋淋被拎出来伴着胎盘脐带,坚持顺产的母亲连续阵痛两天仍生不出来等,真实场景一一呈现。这样的画面让许多观众不舒服,质疑声随之而起。对此,该节目总监易骅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原来在节目中剖腹产时切刀的镜头只是在皮肤上滑了下没有见血。而最受争议的生子镜头,则被易骅视为“带着血脉的传承,是妈妈用血肉生出这个孩子,这是最真实的一面,也是最有力量的一面”。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常江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将分娩情节置于真人秀节目中有过先例,“2006年10月,英国一家电视频道曾播出该国历史上首个生孩子真人秀,制作方是著名真人秀‘老大哥’的制作者。节目播出后,在医学界和评论界掀起轩然大波,英国皇家助产士学院的专家严肃地指出,女性身体和精神在分娩时处于极度脆弱阶段,对这一过程进行电视直播,或许会给其带来巨大压力并增加母婴的危险。媒体则称,就算孕妇对此没有异议,医生和护士或许因摄像机的存在而做出不同的反应,影响接生的专业性,有悖医学伦理。”
徐广顺说,为了优生优育,生孩子节目不是不可以有,而要作为科普片出现。以真人秀形式再现孩子出生过程,会带来暂时的收视爆棚,但有过度消费母爱嫌疑,可能吓着未来的妈妈。据报道,为制作《来吧孩子》,制作方几乎动用了最强资源,64组机位、最先进的遥控摄录技术与设备。节目组全程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合作,全部12期节目都将在该拍摄,所有机位分布在产房、病房、走廊、护士站等地点,为了做到与其他真人秀节目不同,因为使用遥控拍摄,摄影师不能与孕妇接触。易骅说:“大家看节目时,会发现摄录效果不是特别清晰,因为编导与孕妇们离得很远,所以在里看不到节目组。” 徐广顺说:“无论如何《来吧孩子》都是一个不正常的节目,有拿别人的隐私来博得眼球之嫌。”他还说,出现这种节目,也说明电视节目原创力的欠缺,像《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版权节目,但只是有别于《来吧孩子》,是健康向上的。“尽管英国有过此类节目,但我认为生孩子是一件很庄重很隐私的事情,不宜上电视。(记者杨竞)【编辑:耿庆源】
呙哦呚
14.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篇十四
关键词: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成功原因
1《奔跑吧!兄弟》节目分析
《奔跑吧!兄弟》是一档大型户外竞技明星真人秀节目, 由浙江卫视联手韩国SBS电视台《Running Man》制作团队联合打造, 在2014年10月10日正式开播, 以后每期都将在周五于浙江卫视播放。《奔跑吧!兄弟》的原型是韩国火热的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 浙江卫视直接从韩国制作方购买了版权, 而韩国方也派出了制作团队参与《奔跑吧!兄弟》的制作。
每一期的主题决定了随后整期节目的游戏环节的设置, 而丰富多彩的游戏设置也是《奔跑吧!兄弟》的特点之一。例如, 在第一期的节目中, 游戏的要求是让明星分成3组, 每组3个人, 赤脚通过指压板进行接力赛跑
2《奔跑吧!兄弟》成功原因分析
2.1 基于受众心理
基于受众心理是《奔跑吧!兄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由于有《Running Man》的成功经验可以直接借鉴, 《奔跑吧!兄弟》在制作过程中减小了很大一部分的阻力。受众心理是真人秀节目制作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而《奔跑吧!兄弟》成功满足了受众心理, 因而拥有巨大的受众占有率, 取得巨大的成功。受众的心理主要包括以下2点。
2.1.1 好奇心
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内容、明星的生活、明星在游戏中的表现等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而满足受众的好奇心正是《奔跑吧!兄弟》所追求和致力的目标之一。可以看到, 《奔跑吧!兄弟》所邀请的嘉宾全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影视明星和艺人, 每名嘉宾都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群, 而这些粉丝对于偶像的生活状态、日常行为及在节目中的表现有着巨大的好奇心。
2.1.2 从众心理
受众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奔跑吧!兄弟》自开播以来, 收视率一直高居榜首, 其中就利用了受众的从众心理。首先, 《奔跑吧!兄弟》采用的强大的明星阵容保证了观众的数量, 节目形式和游戏设置保证了观众的口碑, 这样一传十, 十传百, 观众们就越来越多。
2.2 节目整体优势元素的组合
2.2.1 游戏设置
《奔跑吧!兄弟》的游戏设置也是其特色之一, 因为直接承袭了《Running Man》的优点。游戏新颖有趣, 虽然规则简单易懂但是想顺利完成却很不容易。除去游戏环节, 撕名牌和铃铛等也已经标志化, 成为具有节目特色的环节, 深受观众欢迎。
2.2.2 嘉宾组合
上文中也已多次提到, 嘉宾组合是《奔跑吧!兄弟》具有的另外一个特色之处。这档节目所选择的7位嘉宾以及每期节目中邀请的不同的嘉宾, 都是当下比较受欢迎的影视艺人, 具有大量的分析群体。他们的参与既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又保证了节目的收视率, 可谓一举两得。
2.2.3 营销手段
《奔跑吧!兄弟》整档节目的运行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 这就要求节目组拥有强大的营销手段。可以看到, 与《奔跑吧!兄弟》合作的品牌包括大众凌渡汽车、QQ浏览器、Rio鸡尾酒等, 节目强大的人气为这档节目吸引到了巨大的资金投入, 而巨大的资金投入反过来保证了整档节目的高质量、高品质的制作, 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3《奔跑吧!兄弟》未来的发展展望及出路
中国的真人秀节目从无到有, 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个相互之间竞争很激烈的状态, 且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如果一档节目想要继续发展下去, 就必须时刻保持创新能力。对于《奔跑吧!兄弟》来说, 有韩国《Running Man》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但需要注意, 可能借鉴国外节目的成功经验, 可能会给中国观众带来一定的新鲜感, 但是很快一大批的模仿该节目模式的真人秀节目将会出现, 所以要求《奔跑吧!兄弟》一定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创新能力, 且在对国外节目的借鉴过程中, 需要较好地完成本地化进程, 以适应中国观众的口味。
4 结论
当前, 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时期, 《奔跑吧!兄弟》对《Running Man》的借鉴很好地补充了其发展所需的素材和内容, 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本土化改造, 并要避免同质化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常燕霞.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 2013.
[2]张诗琦.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学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3.
[3]王艳.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D].重庆:重庆大学, 2013.
【浅谈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推荐阅读:
真人秀叙事策略10-25
浅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09-02
真人真事,项目管理与文化冲突06-30
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09-19
中国便利店的现状与发展对策06-19
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与前景11-01
地产真人cs活动方案10-03
大学真人推荐13年考研英语75分者的经验09-22
玩真人cs作文400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