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成语故事(精选5篇)
1.天涯海角成语故事 篇一
天涯海角成语
【成语】:天涯海角
【拼音】:tiān yá hǎi jiǎo
【简拼】:tyhj
【解释】: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出处】: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 面无由,但以情企。”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
【示例】:我们俱系~之人,今幸得贤主人相邀一聚,也是三生之缘。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天南地北、天各一方
【反义词】:近在咫尺、一衣带水
【语法】:作宾语;形容地方偏远
成语接龙
【顺接】:角力中原 角巾东第 角巾东路 角巾私第 角巾素服 角弓反张 角户分门 角立杰出
【顺接】:不见圭角 不露圭角 初露头角 大露头角 凤毛麟角 负薪挂角 勾心斗角 狗头生角
【逆接】:昂首望天 拔地倚天 拔地参天 白日升天 白日青天 白浪掀天 抱恨终天 碧海青天
【逆接】:天上人间 天上无双 天上石麟 天上麒麟 天下一宗 天下一家 天下为一 天下为公
【典故】: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
他二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此韩愈小一点。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会、弁、介),都很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
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韩愈知道了这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这篇祭文,一字一泪,令人读来心酸。
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后人便把它引伸成“天涯海角”这句话,用来比喻极其遥远的地方。
2.天涯海角成语故事 篇二
今年5月是耶鲁学生的大考月和毕业月,于期末大考的忙碌中整理完书稿准备付排,却忽然有一种不忍结篇之感。就像近日频频有毕业学生登门辞别,一再诉说不忍离校、不舍得结束四年的校园韶光一样。实在是因为,整理这批新旧篇什的过程,又让我回复到那个“像是踏进一道花季的河流,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撑着小船溯流而上的采薇少年”(见拙文《香椿》)的角色和心情。从2007到2011年这三四年间,作为并不年轻的晚辈后生,我时时傍在张充和老人身边听故事,学诗习字,听曲品茗,受教受诲;每每沉浸在绵长幽深、瑰丽淡雅的历史峡谷和世纪烟云之间而忘却时光流逝,忘却辈分差距,好一似正与长辈先贤一起把臂晤谈、低吟浅唱,一起为先生娓娓言来的故旧人事喜怒、惊叹、惋惜、神往……。那真是笔者数十年风波颠扑的人生中,一段最为怡静润泽而又受益丰厚的时光——可以随时感受到身心享受到的那种细雨润土、落红护花般的暖意抚慰,可以闻得见岁月这坛醇酒散发出来的袅袅馨香。我把她,视作命运赐予自己的一段“奇缘”和“福报”。如果今天阅读本书的读者,能够获得略略相似于笔者当初的感受,那就是记述者最大的成功和最好的安慰了。
本书得以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的,当然是本书故事的主人翁——马上就要寿辰一百岁的张充和女士。没有她的慷慨应允和娓娓讲述,并允许我在讲述过程中详细记写笔记(足足记了两大本子,还加上零散纸张),此书不可能写出;没有她老人家日后在许多初稿篇什上逐字逐句的审阅校正,修补了许多误录误笔,此书文字记录的准确度和清晰度,也是会大打折扣的。自然,我自己在先生面前受到的教益,更是让我受益终生的,我对此的感念感激之情,更是难以一一言表了。
此书的终于得以成型,还要更具体地感谢两位贤长:一位是香港《明报月刊》主编潘耀明先生,另一位是我在耶鲁大学的师长兼同事、我深为敬重的孙康宜老师。我本是写作行当里的一位散漫人。日常忙于教书事务,只是把写作当作一种倾吐、一种“瘾”,多年来的文字随写随丢,能成形成书者,每每十不到五、六,甚至三、四,也许有读者已从海内外报刊中读过书中的某些篇什,其中好几篇文字都是在《明报月刊》首发的。去年夏天在香港与潘耀明大哥相聚,他就主动提出:你这一组关于张充和的稿子应该早点结集成书,你就交给我们香港的出版社先出吧。可是,回到耶鲁,教书与杂务繁杂,我又把编书的事搁下了。2012新年除夕,孙康宜老师赠予我、她写的关于张充和的新著——台湾版的《曲人鸿爪本事》,就催促我:我早读过你手头许多写充和的稿子,为什么不早点成书呢?听说了潘耀明先生的建议,她更是给我撂下了“重话”:此书的出版宜早不宜迟,你应该马上着手,最好能赶在老人家百岁生日前夕编出,作为一份贺寿的礼物吧!——可以说,没有康宜老师这“重重”推的一把,这些文稿,至今还会是“珠子散了一地”,捡拾不起来呢。
一本书的完成,其实就是一座建筑、一道大桥、一条道路的构筑过程。里里外外应该感谢的,还有整体参与或者构筑各个部件的许多人。比如多年来在张宅无微不至照顾充和老人、同时也为我的访谈提供很多帮助和方便(包括帮助摄影)的小吴(吴礼刘)先生,还有给予我催促压力同时又细致参与本书各方面工作的责任编辑蒙宪兄,等等。而其中,二十年来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我、照拂我的妻子刘孟君(还有我们的女儿端端),是一直不愿让我提及、却是整个构筑中最重要、最坚实的支撑部分。没有她们给予我的充分理解、体谅和动力,包括时时会提醒我抽空多看望老人们,照应充和老人和其他长者的日常需要,就不会有我与充和老人等众位耶鲁贤长们的深挚交谊(有一回,听说充和老人想念苏州的卤件——卤水炖肉,妻是北方人,就仔细查着菜谱,用酱料卤好了肉炖得软软的给老人送去,让老人食指大动),因而,自然也就不会有这么一本有趣的书的诞生。在这里,我要特意要为自己挚爱的妻女的长年支持,留下深谢、深敬的一笔。
此书在编排上有三个板块:从一到十四篇,是张充和讲故事的讲述实录;十五到十七篇,是记述我和充和老人交往中发生的趣事;十八到二十二篇,是我以往发表过的与张先生或多或少相关的文字。附录,则是近期的一个围绕张充和主题在华盛顿和耶鲁两地的华文演讲提纲。
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虽然一如上言,记录本书讲述的故事,包括把书题定为《天涯晚笛》,并请老人亲自题署书名;其中的主要篇什,都请老人一一审定校补过,这些都是在充和老人身体状况良好的时候,得到她的首肯和参与的。但是,近一年多来,老人家身体日见衰弱,记忆和心情都大受影响,一方面是我们这些晚辈后生不忍过多叨扰,另方面也是老人家愈来愈少见客,不愿意让我们看到她身体的现状,本书中几篇后写或补完的文字(如《古墨缘》、《张门立雪》、《非逻辑片断》等),就很难、也不宜再请老人审校了,所以,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故旧人物的姓名和细节,很可能会发生记录笔误(若然,文责由我承担)。因之,在不可能亲自就教于张先生的时候,我是借助于手头边与张充和有关的出版物——主要是金安平老师的《合肥四姐妹》与孙康宜老师的《曲人鸿爪本事》,加以人名、史实和时间、地点的互参互校,以尽可能保持记录的准确度的。(在此,我要特意感谢两书作者——金安平和孙康宜老师,在完成此二书过程中所做的细致入微的案头考据工作。)
还有一点,充和老人日常的说话语气和言述风格,基本上是优雅蕴藉中带着直白明锐的。我在记述过程中,尽可能保留这样的特点,把她说及的久远人事和切身感受作真实的文字呈现。但是,因为老人的天性怡淡和与人为善,还加上爱惜羽毛、洁身自好的自我要求,我也注意到,在经过她审校的以往许多记录文字中,有些涉及对具体人事的看法,行文中直白的判断和稍重的语气,都被老人提笔删去了,或者提议我把话语的棱角修圆。那些篇什,我自然都遵从老人的意愿加以修订。但是,最后完成的、因为老人身体现状已无法请老人过目的文字,我就依然保留了老人谈话时的话题原状;涉及到的具体人事我虽然会下笔谨慎,但也力求存真(因为我以为对于读者全面了解张充和,这是很有意义的),所以保留了一些很可能不一定完全按照老人意愿呈现的文字原貌。在此,也向时在封笔静养中的张充和老人家致歉吧。
nlc202309010904
写到这里,还有一点我还需要加以特别说明:此书中,我唯一没有按照老人意愿记录成文,最后在编稿时也决定放弃的,是充和老人在跟我谈话时一再要求我写下的,她认为《合肥四姐妹》一书中某些纪录片断的偏误。我为此认真细读了《合肥四姐妹》全书,我认为作者在访谈、研究和考据中花费了巨大功夫,这是一个认真严谨而别开生面、非常值得尊重和肯定的历史文本。其中所牵涉的一个大家族的复杂人事和所关联的几百年历史,出现一些细节记录的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也是不宜苛求的。作为口述实录的后进作者,我深知其中的甘苦,更不愿以单篇的文字,给这本富有读者口碑的好书带来不应有的可能伤害了。但是,出于对充和老人意见的尊重和对读者负责,老人家多次情绪强烈要求我记述下来的一点,我愿意利用这篇后记文字,略略加以提示——《合肥四姐妹》北京三联版第七十九页,提到张母陆英最后生下的女婴,因为有病只活了四五天,最后被家人放弃,“她们就把她抱走,扔在垃圾堆上,那时她根本还没断气呢”一节,充和老人认为严重失实,张家人绝对不可能这样对待女婴,“我们对一只生病的小猫小狗都不会这样做!”她认为,可能是记录时把张家另一个女工人豆妈妈生下女婴不要、把她扔掉的故事弄混了。因为老人对此处她认定的笔误非常在意,念兹在兹,一提再提,一再要求我形成单独的勘误文字,这里谨作一个记录,以供读者和后人参阅。
最后,我对本书中的图片来源作一些说明:首先,要感谢身兼数学家、摄影家、诗人等多重身份的多年好友谭琳先生,他在2009年专程远途赶到耶鲁北港张宅为张充和老人拍照,本书几帧最传神、最精美的张充和老人肖像照,就是他贡献的作品。署名“作者提供”的,都是作者所摄或请在场友人代摄的照片。书中关于张充和与沈尹默的书法、绘画墨宝,以及相关一些历史旧照,除了翻拍自充和老人赠予我的两书——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古色今香》(Fragrance of the Past)图册和《沈尹默蜀中墨迹》之外,主要来自来源广泛、几乎无所不载、无所不能的网络。这里,特别向上述各类图片中不容易注明来源出处的原作者或原作持有者,致以深挚的谢意。
白纸黑字,文字即历史。虽然我自己受过的专业训练,不是史学,而是文学,但作为一个文字从业者,在记录这么一个随意洒漫谈来、却涉及无数历史人物和世纪风云的口述故事时,我深深意识到“历史”二字的分量,以及“文字”与“史”的非凡关系。毋宁说,即便是闲散的文字,既然是“口述实录”,只要关涉时光之流中的人物、事体,便都与“史”相涉,都属于“史笔”,便都让我临深履薄,战战兢兢,生怕自己的记述与原话原意走曲,时有不胜负荷之感。所以,自己虽具另一个“小说家”的写作身份,但在写作、整理此书文稿的全程中,我是严厉地摒却了小说写作中用之得心应手的“fiction”(虚构)习惯,严格按照笔记中的记录文字落笔的。行文中虽有剪裁、省略,包括顺序上的拼接、连缀,也有言谈声气、环境氛围的描述,却始终坚持“现场重返”、“原声再现”,但求每录每言都有记忆依据,有纪录出处(虽然没有做录音——因为那样谈话会很不自然——但我的知青记者出身使我具有快记速记的训练底子,故笔记甚为详尽)。在此,我愿意很负责地知告读者:此书除了那些经过老人校阅的篇什之外,书中记录的其他老人散漫的谈话,大都是有记录可循的。同时,我也深为感谢书中篇什在报刊媒体发表时,有心读者所提出的疑窦和勘误意见(这里面,有记录者的笔误,也包含了老人不可避免的记忆偏误),其中许多意见,都已收纳进成书过程的订正之中。自然,此书面世后,欢迎各位读者方家进一步对本书的记述提出补正和批评。
走笔至此,竟发觉,记录一位世纪老人的谈话,自己与“历史”已经不期而遇。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人的行为史,权力的争斗史?帝王的统治史,平民的生活史?山河的治乱史,土地的分合史?人事的兴衰史、人生的哀乐史?——这一切的“大词儿”,果真与本书的主人公——张充和,紧密相关么?或者可以这样问:把“张充和”这么一位生活轨迹似乎始终游离于这些“大词儿”边缘的人物,放在这些“大词儿”中间,果真有意义么?其意义究竟又在哪里呢?
已经不止一位友人这样问过我:为什么要写张充和?以你这么入世落俗、血火俱全的人生经历,写写“大时代”、“大史诗”多好,为什么这些年来,你却要一再搔断青丝,落笔写云淡风轻的“最后的闺秀”张充和呢?其实,我也同样一再问过自己:除了天性中的“老人缘”,你为什么会关注作为一个书写对象的“张充和”呢?“张充和”打动你的究竟是什么呢?
确实,面对那个张充和讲述中随时牵扯出来、铺染出来的“大时代”、“大史诗”,张充和这个人和她的故事——如同她自己在讲述中一再强调的那样——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她的价值和意义,在我看来,却恰恰就在这“不重要”之上。
如果说,上述那些“大词儿”的“历史”是“重”,身在其中的“张充和”就是“轻”;是万千种“有”,“张充和”就是一种独特的“无”。如果说,腥风血雨的二十世纪“大时代”、“大历史”总是在“变”,大半世纪以来始终气定神闲、不急不缓地写诗、习字、唱曲的张充和,却是“不变”的;如果说,“大时代”、“大史诗”的故事是一幅画上的真山真水,“张充和”就是山水云烟间的“留白”;如果说,书写“大时代”、“大史诗”意味着“进入”,书写“张充和”则就意味着“淡出”和“游离”。我想,对于今天这个世界,张充和的意义,恰恰就在这里——在“无”、在“不变”、在“留白”、在“淡出”与“游离”之上。
我无意于以一种矫饰的犬儒主义、虚无主义的态度,去故作闲适地否定“大时代”、“大史诗”的那个“重”,那个“有”、那个“变”和那个“进入”。张充和的身影和故事叠印其上,套用拙文的一语,只是“时代风涛”中的“笙曲管弦”;套用张充和《小园》的诗句,即是“但借清阴一霎凉”。但是,在一个处处强调功利至上、物质至上、利益至上的“有”的世道中,我们需要一种超然物外、“无用之用”的“无”;在一个追求“与时俱进”、随时在“包装”“炒作”、急速旋转、追逐“改变”的时尚世界里,我们需要一种安静、恒定、优雅、从容的“不变”;在一个处处为实用、实利、实权、实业打拼得头破血流的饱和年代,我们需要一种灵魂的、心智的、审美的“留白”;在当今那一道道或者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酒池肉林,或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设防的俗世俗流之中,我们需要一种只为琴棋书画存在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淡出”与“游离”。当然,这一切表现在张充和身上,都不是刻意为之的,也都是形态散淡的;可说是亦儒、亦道、亦释,又非儒、非道、非释的。但是,有一点特征,却在其中显现得异常鲜丽明晰:那就是——无论张充和的诗、书、画和昆曲,或是她的行止风范,都充分浸淫着、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人文化那种美丽优雅的风华。
“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这是大史学家陈寅恪集后半生的心血精力写完《柳如是别传》之后,留下的著名诗句。学识人格浅陋鄙俗如笔者,自是不敢与雄山大岳的陈师及其巨制相比。但是,历史有腥风血雨,也有明月清风。面对二十世纪这么一个血火纷争、人性失衡、传统凋零的多难世道,张充和对传统审美价值的那一分坚守,对纷扰俗世的那一分清淡从容,同样有“诗”,或者说:这本身,就是“诗”。笔者有幸为张充和身上体现的“明月清风”——这么一番如同乱世间的一泓清泉、血火中的一霎凉荫的诗心、诗意、诗境,留下一点记录,毋宁说,此乃命运赐予我的一个良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血脉香火的传承赋予我的一种责任吧。
本书成型结篇的日子,恰遇一个仿若隐喻一般的天象(古人不是相信“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么?)——今昨两夜,据言为近十二年间月球轨道距地球最近者,月亮比常态圆月大百分之十三、亮度高百分之三十云。——关于月亮,尤其关于“月圆”和“圆月”,古来中国文人有过无数美好的譬喻,留下过无数隽永的诗篇。我就把当晚踏月归来口占的诗句,作为这本祈望抒写“清风明月”的小书的结语吧,为一种圆满,也为一片清辉:
澄天巨月圆,凛凛鉴山川。
水淼海云接,边荒雁阵连。
冰心吐皎洁,静气出真元。
世乱生天眼,清光镜我泉。
(苏炜:《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香港大山出版社2012年版)
3.励志故事:有梦不觉天涯远 篇三
为了解决没有书读的难题,王发财的腿几乎踏遍了村里所有有书人家的门槛儿。可尽管王发财很刻苦用功,但是这片贫瘠的故土很难承载一个山村少年五彩斑斓的梦想,这也暗暗预示着他的前程必定是无尽的漂泊和磨难。
只要有空闲,王发财便跑到邻乡去给工程队打工,一天下来,他稚嫩的肩膀要红肿好几天,这样1个月能挣近100元钱,可这些钱他1分也舍不得花,积攒下来,大都买了自己喜欢的书和杂志。
血汗钱都被王发财“挥霍”了,指望儿子下地多干活的父亲恼怒了,他觉得当年给儿子起名“发财”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儿子在败家。他把儿子的书全都烧毁了,书变不成香喷喷的米饭,写作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山村里是没有出路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悬崖勒马,踏踏实实种田,多收粮食过好日子。
生活还要继续,为了省钱,也为了倔强的父亲不再烧书,他到白山市图书馆办了一个图书借阅证,去借一次书来回要花8个小时。崎岖的山路很难走,王发财常常跌得浑身是伤,可他没有退却,一周去两次图书馆风雨不误。
在阅览室里,文学、哲学、历史,只要能够看到的书,他统统不放过,他如同一个赤贫者发现了宝藏,欣喜若狂,每翻一页书都有一股激动。
书越读越多,已不满足于欣赏的他开始试着写一些小文章。白天怕被父亲看见,他就晚上偷偷打着手电筒尝试着写作,写好后再偷偷按照杂志上的地址投出去。幸运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没想到,他的第一篇稿件就发表了。
不久稿费寄来了,居然有100多元,这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成了爆炸性新闻,父亲终于理解了儿子,让他专职写作,从此一篇篇美文见诸全国各大报刊。
几年后,当他看到吉林市一家杂志社招聘编辑时,经历过风雪洗练的他决定走出大山。可除了身份证,他手里只有一张小学毕业证。面对“我们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回答,王发财拿出一捆他发表过文章的期刊,这些署名“王发财”的文章让杂志社的总编辑眼睛一亮,王发财被破格聘用了。从此他的文字之旅翻开了新的一页。他富有灵气的文笔和对工作的热情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但他心中的那个写作梦却越来越大,两年后他决定辞职去北京,去寻找更远的“天涯梦”。
那是王发财第一次进京,他像一尊刚出土的陶俑站立在火车站出口处,京城的气派让他有点眼花缭乱,他终于到了这个被人们称为“祖国心脏”的地方,看着周围红红绿绿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他坚信,这座城市一定能承载起他五彩斑斓的梦想。没有任何身份和学历证明,为了生存,他在北京做过酒店清洁工,做过盒饭小贩,甚至烤过羊肉串,虽然没挣到钱,却领略了北京博大精深的文化,接触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京城闯出一片新天地,简陋而又拥挤的宿舍成了他的“写作工作室”,没有桌子,他就趴在地上写。白天要打点零工赚生活费,晚上为自己的命运“加班”,人在绝境中,求生的欲望是非同寻常的。创作赚稿费,成了他必须抓住的救命稻草。
很快,国内一流杂志都纷纷与他签约,高稿酬给他带来了高收益,每月上万元的收入让他不再为生活发愁,而把写作当成了一种享受。他的故事还感动了在《中国电脑教育报》同样热爱写作的IT记者、女硕士生欧阳洁,她被王发财诚恳、奋进的精神所折服,成了他谈婚论嫁的女朋友。经过3年的打拼,王发财已经完全融入了大都市的生活,经历了种种磨难,他的人生也更加完善,因为他在京城找到了父亲向往的“天涯”。“天涯”不远,就在有梦想者的心里!
4.天涯海角语录 篇四
二、时而,你不思不唱,只是怔怔地看着天空浮云,你不知道这些云要往哪里迁徏。——简媜《天涯海角》
三、蓝,是难以驾驭的一支色裔,像色彩中的游牧民族,自由隐没于晴空、砂丘、草原、瀚海与深渊之间,在他们身上,既看得到死亡的荫谷,也反映出稚儿无邪的蓝瞳——简媜《天涯海角》
四、人遇风邪而流涕,逢哀伤而垂泪,因思念则飘浮。——简媜《天涯海角》你所在之处,是我不得不思念的天涯海角。——简媜《天涯海角》
五、从一开始,我们即是同等质地却色泽殊异的两个人。然而,不管我们多老、离纯真岁月多远,我都愿意以欢愉的心情跨越时光门槛重回青春年代,再次欣赏你的两度、暖泽以及很难在少女身上发现的优雅。——简媜《天涯海角》
六、耸立的岩块背面被洗出青苔,仿佛这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只要勤劳地爱下去,终会被记忆。——简媜《天涯海角》
七、仿佛生命是一间失修的老屋,他只想听明白它到底荒芜得多严重。——简媜《天涯海角》
八、我所思兮!海洋之国,翡翠之岛,位于太平洋的温暖的波涛。我命候鸟分批守护,鱼龙逐浪而舞;我让禾苗在平原舒骨,蝴蝶兰与灵芝草在山崖结巢。这是我钟爱之岛,不准大漠滚沙、冰雪镇压。我派遣太阳,如春蚕吐丝;指定弯月,像新妇描眉。每年,季风穿梭南北,雨水占领四至六月,替我辛勤的子民拭汗,为我心爱的稻禾灌溉。夜以继日,我在缥缈的天庭亲昵地呼唤,美丽的情人啊!我终生的福尔摩沙!——简媜《天涯海角》
九、相对于你所承担的现实重担,在天秤的另一端,他放上无尽的恩爱与感激——这是你的活水泉源。万家灯火,哪一盏不需勤劳擦拭就能点亮呢?若单靠一方做工,这婚姻不破也空;感情亦如此,必须双向对流。你说,婚姻只是个容器,里面大多是现世界的柴米油盐,有或没有无所谓,但人一生总该有一场真爱,否则白来。我笑说,这是你那一代的爱情信仰,对年轻一辈而言,“真爱”论调近乎迷信了。我问:“你觉得你得到真爱了吗?”你点头,笃定地说:“我得到完美的爱情!”——简媜《天涯海角》
十、时而,你不思不唱,只是怔怔地看着天空浮云,你不知道这些云要往哪里迁徏。
5.“天涯海角”与“天堂” 篇五
早上,我们吃好早点,就去了全国有名的景点之一——“天涯海角”游玩。我们坐着观光车一路上欣赏着蓝蓝的天空,金色的海滩,还有被浓雾包围着的山崖,真是美极了!
我们来到宽阔的海边,那里有许多形状各异的大石头,东边的大石头上写着“天涯”,西边的大石头上写着“海角”,这天涯海角的美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啊!在这里,我脚下踏着柔软的沙滩,眼睛眺望着海天相接的宽阔的大海,吹着清爽的海风,我的心似乎也要飞起来了。那种惬意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我们又去了号称“天堂”的风景区游玩。我们来到“天堂”的山脚下,清脆的鸟叫声中夹杂着花香,令人顿觉神清气爽。我们坐上了过山车到“天堂”的山顶上,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海口和大海的一半景色,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里的山高低不同,高的直插云霄,低的连绵相接,山间珍树古木,奇花异果真让我大饱眼福。我尽情地拥抱着身边的古树,仿佛每一棵树就是一位圣人,让我敬仰。
对面是鸟巢,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鸟,有的鸟的羽毛是由红色和黄色合在一起的,十分鲜艳,好多鸟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我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走了。我拍一下巴掌,它们就叫着飞起来,那叫声真好听……
这儿真是人间天堂啊!
(指导教师 蔡芝贤)
【天涯海角成语故事】推荐阅读:
天涯海角成语08-15
天涯海角不曾遗忘情感美文10-06
天涯的创业真实故事09-01
文化之爱——海角七号观后感12-07
友爱天涯作文10-18
徒步流浪天涯随笔10-22
相伴着走天涯散文01-01
天涯共此时作文600字11-18
相见欢天涯路人500字作文12-10
天涯社区最新电子商务案例分析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