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

2024-08-14

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精选14篇)

1.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 篇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初探

沾益县西平小学 张跃平

【摘要】 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探究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和积极表达自己感受的少,尤其是教师为了片面提高教学成绩而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读、背、抄”是广大教师教学的一贯做法,结果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的实效性。本论文旨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了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尝试,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开放式活动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注意问题

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入了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怪圈,教师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教学中没有与其它学科、与家庭、社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没有做到各科相互渗透,没有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教学氛围像是一池死水,违背了“生活本身是更好的教材,社会是个大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这种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必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探究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和积极表达自己感受的少,尤其是教师为了片面提高教学成绩而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读、背、抄”是广大教师教学的一贯做法,结果严 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的实效性。去年秋季学期以来,我在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了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初探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良好品德、乐于学习、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在教学中,通过认真领会《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难点,结合单元分析,准确制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以活动为课堂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自我体验和感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自学、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情景模拟、调查研究等形式。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自主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质。

二、构建《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的理念 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的精髓就是倡导以人为本、“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以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为例,教材中就安排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有调查、采访、体验、宣传、搜集资料、讲故事、编童谣、演讲、演课本剧等活动形式。我认为活动教学中,课堂的主体不再是“唱独角戏”的教师,而转变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冲破传统的知识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牢笼,倡导以人为本,以情感性知识和问题性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开放、创造性的实践性活动进行主 体感受、体验、感悟,从而不断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我教育和评价的能力,实现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学。在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变换活动方式,明确活动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调动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自主活动,自我发展。因此,一方面要重视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的开放。要求我们在活动教学中不局限于课堂、室内,根据教育需要,还可延伸到课外、校外;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大量的、广泛的新信息和新观点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重视生学习方式的开放。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时,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即“三个学会”。一是学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不要怕说出来,要表达与别人不同的感受;二是学会查找资料,广泛地阅读,这样对问题才会有正确的理解;三是学会与别人交流共享,这是一种很好的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流程

在活动课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几年来在高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活动课的特点,进行了“布置任务,活动准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交流共享,总结升华——课外延伸,回归生活”四个环节开展活动教学模式的尝试,经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法。具体操作如下:

1、布置任务,活动准备:一方面给学生布置活动任务,主要是查阅资料和进行广泛的阅读,为活动内容做好准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外。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做活动教学的准备,主要是教学课件、活动方案、活动教学环节等的准备。

2、自主学习,问题探究: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并自主解决问题,不给结论性的答案,只作适当启发引导。

3、交流共享,总结升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准备资料的情况,自己再进行整理归纳,再把搜集查找的资料拿到自己所在小组,结合活动内容交流讨论,补充修改。按合作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可选最佳代表,也可让大家踊跃发言,为本组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同时,在全班交流时也可讨论补充,将举手发言的同学记录在黑板上,及时进行激励表扬。活动结束时,让学生总结活动课内容,并做相应的记录。也可由教师总结升华。

4、课外延伸,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特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扩大教材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实现道德培养回归生活,实现知行统一。课外布置并完成课外思维扩展训练题(可结合学生手中《同步测练考》的思维扩展题进行)。【教学案例1】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活动一 我们的休闲活动

1、布置任务,课前准备。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2、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学生自主学习教材“麻将是非校辩论”和“麻将**”两个内容,围绕“打麻将娱乐”和“打麻将赌博”两个问题用正方和反方两种不同看法,说出自己的观点。

3、交流共享,总结升华。

⑴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情况在小组交流。⑵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⑶班级交流。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4)讨论问题,深化理解。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教材中提到的“小学生上网聊天、打游戏”。(5)小结升华。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要遵守社会公德,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4、课外延伸,回归生活。结合当今打麻将赌博成风的现象,在调查的基础上,写一篇题为《拒绝赌博,健康娱乐》的演讲稿。

【教学案例2】《今天我当家》教学设计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2、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

3、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布置任务,活动准备:

(一)学生活动准备

1、搜集营养菜谱并制作成卡片。

2、课本剧小品《丹丹的一天》

(二)教师教学准备

1、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一则《黄香温席》和《弟子规》“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的内容及易解。

2、课件(课本情景、小资料)

3、“小当家”自我评分表。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难点: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重温中华传统美德

1、老师讲《黄香温席》和《弟子规》“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的内容及易解。

2、说说你在家里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二、情境激趣,反省自我

1、出示教材5页图画,让三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丹丹,出演小品《丹丹的一天》。

2、说说丹丹为什么感到惭愧?你有没有同感?爸爸妈妈为什么辛苦?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营养菜谱知识小竞赛

1、每组同学把自己搜集到的营养菜谱知识制成小卡片,并在全组同学间交流。

2、将全部的知识小卡片汇总起来进行大题小竞赛。

3、说说爸爸妈妈的饮食喜好和禁忌。

4、为爸妈设计一份他(她)们喜欢的营养菜谱。

四、学习教材,总结升华

1、出示教材第7页课件情景,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买菜小知识。

2、老师总结升华:出示“买菜指南”知识课件,学生巩固记忆。

3、学生自学教材第8页内容: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小结。

五、自我评价,课外拓展,回归生活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就是按照《品德与社会》开放式活动教学模式的四个流程展开教学,但第二个教学案例又有所改进,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放式活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把问题看着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能力。当然也要求教师在下达任务后要加以帮助和引导。

第二,要给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时间,要留给学生交流共享的时间和空间,交流共享不要流于形式,教师要做督促指导。第三,开展活动课,不但要求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提高多种能力。它对教师自身素质和工作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执行和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才能更准确地领会和吃透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自觉使用先进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的,才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意识、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第四、倡导现代化教学手段,但要要注重实用与实效。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 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第2版。

2、《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2.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 篇二

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 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大空间, 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里自由驰骋,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下面, 浅谈对开放式作文教学的探究和实践。

一、制定开放式作文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目标具有多元性、交际性、个体性和内隐性的特点。开放式的作文教学目标制定也应具有以上特点。1.多元性。笔者认为至少包括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文情感的张扬三方面内容。2.交际性。开放式作文教学提倡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倾吐与理解、表现与欣赏等, 这就赋予了作文另一层意义———交际性。作文书信化、日记化、表演化等就突出了它的交际性目标。3.个体性。开放式作文教学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灵活地制订个体性教学目标, 变换教学策略,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4.内隐性。教学目标有外显性和内隐性之分, 内隐性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潜能。根据作文教学的自然进展和学生在习作中随时可能出现的“节外生枝”, 恰到好处地制定内隐性的教学目标,

二、突破传统模式, 革新教学程序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采用“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步式, 虽偶有形式上的变化, 终究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新课程理念提倡“为学生的自主写评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必须建立开放型、发展式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空间, 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动性, 激励学生“我手写我心”。

实践中, 我按照以下程序组织教学:激发兴趣, 热点切入———联系生活, 畅所欲言———不拘形式, 自由练写———全班交流, 师生点评———小组交流, 修改成文。我在五年级学生中作试点研究:作文题目是《我又想起了____》, 要求学生将题目补充完整, 再围绕确定的题目写一篇内容具体, 条理清楚, 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因为这一题目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它既可以写想起一个人, 也可以写想起一件事, 还可以写想起了一次活动或一处景物, 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了很大空间, 激起了学生说话的欲望。然后群体自由练说, 先小组里说, 再指名说,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由于没有了统一的指导, 过多的束缚, 学生们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一位学生讲述了“我又想起了‘浆果大战’”的经历, 激动得到讲台前自编自演, 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一位四川转学来的学生讲述了“我又想起了汶川地震”, 真实的生活经历使得大家泪流满面。学生们交流热烈, 自始至终兴趣盎然。此时, 我及时刹车:赶快动笔写下你想说的话吧。被打开了思维闸门的学生个个奋笔疾书, 不到二十分钟五六百字作文便一挥而就。接着, 我们再选取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提出修改意见, 一篇情感真实、内容具体的作文便初步呈现在大家面前。

三、杜绝“假大空”, 打造生活化作文

现在小学生作文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一写我的同桌就是在考试时同桌将自己的尺子分我一半;一写做好事就是“拾金不昧”、“搀扶盲人过马路”等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开放式的作文教学需要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学校, 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参观、秋游、野炊、游泳、种植、喂养小动物等, 激起学生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逐渐学会以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丰富多彩的现实,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大千世界和百味人生, 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科学现象, 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不再为无米下锅而犯愁。

四、以读促写, 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主体由外而内的吸纳和重构, 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没有阅读修养的写作, 就如井底之蛙, 视野狭窄。所以, 在开放式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小学生年龄小, 阅历浅, 鉴别能力差, 教师要经常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童话、历史故事、精品散文、科普读物,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阅读中, 教师应坚持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好的字、词、句、段、篇, 要鼓励学生把它们摘录在读书笔记上, 有的文章还可作适当的批注, 写上自己的感想, 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一样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初探 篇三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路径不断更新,新的小学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发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开放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开放的教学环境与开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放松地来学习,提升全面智力发展。

一、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授,但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就不能仅将课堂局限于教师或者实验室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学习走出课堂,教室是学习知识的场所,同时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知识的大讲堂。社会这个大讲堂将基础知识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但是,社会的复杂性较强,教师一定要有机地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知识有机地结合,不要厚此薄彼。开放教学环境主要包括下面两种方式:

1.开放式的内部教学环境

在进行课堂内部活动教学任务时,教师要根据此次数学活动教学的教学特征,合理地安排教室内部的环境,灵活运用教室内部的资源,比如可以将课桌按照活动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摆放,可以摆成圆弧形、马蹄形等形状,改变以往固定死板的教学活动形式,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的气氛得到放松,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符合开放式教学的教学意义。

2.开放式的外部教学环境

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学习场所,我们不得忽略它的优势,但是在此我们也不能够将其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教学环境,教师在此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教学任务,合理地安排学生走出教室,找到更加适合本次课堂内容特征的学习环境,比如,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安排在校园内部的操场上,这样不仅能够活跃学生之间的气氛,更加贴近自然,同样还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成功,活动教学成果更加见效。

二、开放式教学内容

过去,教材一直都是教师与学生的重要连接纽带,是老师传授学生的重要理论工具,在当今我们明白,教材已经不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唯一课程资源。在此我们要结合实际以及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不断地探索发现新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学习面更加广泛,使学生能够将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能够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从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在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将数学知识融入平常的生活中,这样学生才会对数学有更大的兴趣。将数学融入生活其实很简单,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小学生回家对家里的物品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调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参与其中,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开放式教学方式的制定

1.教学原则的制定

小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的殿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教师应该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开放式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教师应该遵循开放式的教学主观能动性原则,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由地学习、自主地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是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小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2)遵循开放式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死板地遵循课本,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当中,这样一方面对基础知识得到了强化,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3)遵循开放式教学中的过程性原则,教学成果测定时,最终的成绩当然是一项很重要的测评方面,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重视结果,忽视了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就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4)遵循开放式教学中的合作性原则,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意识,只有在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共同进步。

2.开放式教学评价模式制定

传统的教学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局限于学生在期末的一份答卷,这种评价方式是可以对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测验,但是也存在着缺陷,教师不能一味地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小学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主体,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影响很大,如果教师能够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多加夸奖,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自信心树立,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优秀的学生会更加优秀,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也能有自信加倍努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成绩在日积月累中也能不断地提高。

总之,在进行开放式的数学过程中,教师本身对开放式教学有深刻的认识,才能进一步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小学生又有其学习的特殊性,教师应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梦青.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与儿童合作能力发展.陕西教育,2011(06).

[2]王婷婷.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03).

4.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 篇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在内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近些年来,计算机和教育网络早已进入校园,这就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提供了硬件保障。当今,以《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南,在加大语文课程改革力度和深度方面,在更好地进行优化开放式语文教学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不可低估。开放式的教学,力图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封闭观念,改变学生学习远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构建语文“开放式”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人才成长的步伐。

一、教学环境的开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教育从传统课堂空间的狭隘性和形式的封闭性中解放出来,学生可以在学校、家庭、社会利用上网机会学习语文,拓展语文教学时空范围,共享语文教育资源,力求营造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生动活泼、利于创新的学习情境。我所任教的学校是县城内的实验小学,多数学生家里有电脑,虽然家长不希望学生上网,怕孩子们玩游戏或者浏览不良网站,但是我与信息技术教师一起研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与学生约法三章,与家长勤于沟通,争得理解与支持,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网站学习的重要性,也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良好兴趣。比如,我经常布置一些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作者的情况、单元主题的相关内容、课后拓展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家办手抄报时,网络更为他们插上了双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好地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学习毛笔书法时,有很多学生看著名书法家田英章老师的书法教学视频,受益匪浅,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多媒体的教学,为学生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提供了可能与方便。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的优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各种不同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进度来学习,使作品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体验,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个性化阅读效果。近两年,学校为每班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为学生更好地搜集教学资源,增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感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不用像以前那样进行多媒体教学要提前预约多媒体教室或者由学校来安排时间了,我经常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努力做到求实效不花哨。比如我在教学《海上日出》这一课时,在没有媒体教学设备时,基本上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师的讲述对于从未见过大海更未见过海上日出的学生来说,要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不可能的,引导他们进行想象实际上是一纸空谈。所以,我们在上这一课时,我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大海及海上日出的视频,然后进行剪辑,然后在课堂上择机为学生放送,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媒体的形式,了解大海,了解海上日出,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并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开放式教学内容,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很好地引领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开放

教学方式不能总是老一套,应该是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为学生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教学氛围中表现自我,进行交流,易于个性潜能的发挥,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从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这一角度来看,更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和情景,也可以模拟与教材相似的情境,谋求形似和神似。这就便于学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例如,《桂林山水》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语言也非常优美。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迷人风光,从而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词句,朗读背诵自己这篇美文,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充分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再如,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师可以放映一段电影视频,展现一团烈火将邱少云整个包围住的画面,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这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看完视频后,再让学生根据画面中邱少云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象:邱少云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又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意志。

四、教学方法的开放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将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方式教学方法转变为“情景假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笔者认为,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使学生的活动变成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课程标准》所极力提倡的。

五、思维方式开放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意识地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提倡质疑、启发想象,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独到的见解,使语文学习与学生个性体验、感悟和创新联系在一起,形成敏锐观察、积极求异、丰富联想、综合融化、等良好的思维习惯。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教育媒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我曾经组织学生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卢龙城水资源情况的调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调查小组,到周围的相关部门(如居民小区、老城区的平房、青龙河沿岸、水利局、环保局等)进行调查采访。发现他们除了调查采访以外,更是较多地利用了网上资源,进行收集、汇总、整理,有三个小组还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办了小报,还有的写了建议书。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了写作能力,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了创造能力。学生也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了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开放式”教学,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强了时代气息,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使课本知识与语文实践相结合,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5.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 篇五

摘要:开放性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物化学实验课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的飞速发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实验已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物化学;开放性实验;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医学院教学中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放性实验是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个人或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实验项目[1]。开放性实验以学生为主,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只提示和引导,启发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较为简单,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而且验证性实验较多,通常以测定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等的实验为主,加之标本来源有限,所以实验的效果很不理想[2]。开放性实验能够弥补传统生物化学实验的不足,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和实验设计,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加善于思考和学习。为此,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开展正常的实验教学外,结合我校特点,在小学期(第一学期)开放实验室,在正常实验教学中设置了多个开放性实验项目。近年来,我们针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实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设置开放性实验,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新近发展的实验技术引入教学,形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开放性实验,例如将基因提取、PCR、酶切、电泳等原本独立的实验结合在一起。我们设计了乙醛脱氢酶突变基因型的.检测、肥胖因子的检测、PCR法对基因突变位点的确认等多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实验标本均采自学生自身口腔上皮细胞,标本来源简单,实验效果明显,学生对测定自身标本的实验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引入与生物化学密切相关的临床案例,化抽象为生动,将模糊变具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方[3]。例如针对“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含量的影响”,我们设计了动物实验,通过对两组家兔分别注射肾上腺素和胰岛素,测定家兔注射相应药物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经测定,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加深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认识。结合大理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大理不同产地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葛根黄酮含量测定、刺梨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等一系列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的实验。这些实验贴近生活,实验材料简单易取,实验过程学生易掌握,同时实验又具有探索性和比较性,且重复性较好。通过测定含量,比较不同产地的含量变化,得出相应的调查数据,为以后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打下了基础。

2开放实验运行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开放性实验运行模式是由实验室管理处制订开放实验室相关制度及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各个二级学院教师根据所在学科及具备的仪器设备申报开放性实验项目,学生则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相关的实验项目来进行实验,最后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学校应加大对开放性实验宣传的力度,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申报,同时加大资助力度,学生管理办公室、班主任、团委等都积极广泛地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开放性实验的教学实践。

3实验项目实施过程的变化

以往的生物化学实验是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专业的不同安排相应学时的实验项目,学生按教学进度表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实验教材所写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而开放性实验打破了传统实验对时间的限制,学生进行实验时不再按部就班,而是根据项目名称查找相应的实验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直至得出实验结果。具体到实验室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首先对所要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申报;其次是上级主管部门评审,评审通过则批准立项;最后则是实验的实施。在实验项目申报方面我们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教师申报(即传统的开放性实验)。教师通过提交开放性实验项目申请表,申请开设相应的项目,做出经费预算和提供开放性实验的学生名册,给出参加实验能获得的相应学分数,学生通过教务处教学管理系统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

另一种方式(新模式开放性实验)是学生自己组成实验团队,每个团队10人左右。在选定了实验项目后,联系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填写开放性实验项目申请书,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做出经费预算,上报实验管理部门审批。开放性实验项目获批后,实验室教师安排好实验室和值班教师,学生根据安排的时间进入实验室,填写开放性实验登记本,按设计好的实验方案配制实验所需试剂及准备相应的实验用品和仪器设备,准备好后即开始实验。教师在实验中只起指导作用,对于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鼓励学生下去查资料和文献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结束要求所有实验者上交实验报告,作为学生获得学分的依据。

4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新模式的开放性实验虽然弥补了传统生物化学实验的不足和缺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实验室的开放,仪器的损耗较大,故障发生率较高;其次,实验室开放率的提高使得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再次,实验室的支出经费增加。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必须向教师报告。在实验室开放前对学生实施包括仪器使用在内的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4],对于精密和贵重的仪器,则要求指导教师示教,学生旁观学习。对于严重危及仪器设备安全的操作,应该在仪器的醒目位置做出相应的标识,以示警告。学生进入实验室需填写“大理大学开放性实验项目登记本”,使用相关仪器后应填写使用登记本,完善实验室建设相关资料,并作为档案进行保留。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违规操作造成损坏,则按实验室规定进行赔偿。开放性实验增加了实验室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应该在立项项目中或相应的基金中提供经费作为实验室教师的加班补助。

5展望

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实验,能够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学生通过开放性实验,学会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获取知识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加了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培养了不怕困难和失败的精神。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举办开放性实验设计竞赛,并对优秀的设计进行奖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应该加大投入,建立相应的开放性实验项目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也参与开放性实验项目库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丁爱侠.高校开放实验项目实施及现状调查与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9(2):156-161.

[2]陈艳炯.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17(2):118-119.

[3]苏上贵,凌敏.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7-148.

[4]刘颖,郭竹梅,江慧慧,等.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50(5):464-465.

6.浅议小学作文的开放式教学 篇六

(兴庆区官湖小学 拓金萍)

文章提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探索一种符合时代特征、以学生为主的新型作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开放式作文教学突破了原来作文时空、手段、内容上的相对封闭状态,能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开阔学生的思维;既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又为培养学生诸方面能力创造条件。

关键词:开放习作 初探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教师们如同一代宗师,身怀绝技,各有妙招。独特的作文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那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就我们农村学校而言,在作文教学中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每逢作文课,小学生们总会抓耳挠腮,叫苦连天。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心如四野,笔下空空。老师催得急了,就胡编乱造,东拼西凑,敷衍了事。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内容空洞、言词生涩,就是千人一面、毫无新意。这种闭门造车、为人造情、编造故事的“大话”作文,不能写出半点真情实感,读起来总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头疼至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探索一种符合时代特征、以学生为主的新型作文教学模式,二十几年来,我始终潜心作文教学研究。在教学中大胆进行开放习作的研究尝试。下面就阐述开放习作研究方法和过程:

开放习作是相对封闭作文的旧模式而言的。就是突破原来作文时空、手段、内容上的相对封闭状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放开手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给学生一个自由作文的天地,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

一、命题的开放

学生怕作文,写不好作文,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命题的好坏往往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作文的质量。衡量命题的好坏标准不但要看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更要看是否能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话可说。我认为命题必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能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还能激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怎样才能使写作文不成为学生的一件苦差事?怎样才能使写作的火种、热情地引燃辉煌思想的天空呢?我苦思冥想,反复揣摸、实践。为了使命题有助于学生练习习作,我大胆尝试将命题作文修改成半命题作文。如五年级下册有一篇习作的题目是《一件有趣的事》,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但要真正写出一件有趣的事绝非容易。什么样的事算“有趣”呢?全班同学都碰到或亲身经历过这类“有趣”的事吗?要是学生生活中没有此类感性材料怎么办呢?于是我将该命题作文改为半命题作文《一件×××的事》。题目刚一板书出来,不少学生就露出欣喜的神色。结果有的学生写了《一件有趣的事》,有的学生写了《一件快乐的事》,有的学生写了《一件伤心的事》,还有学生写了《一件难忘的事》等等。这样将命题作文改为半命题作文,学生写起来会觉得更轻松更容易。事实告诉我们,命题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只有命题新颖而又符合学生实际,才能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学生习作才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写作内容也才会生动具体。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实现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在欣赏自己的佳作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写作文不也就成为最轻松、最平常的事了吗?大胆开放作文题目,淡化写作概念,降低作文要求,解除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握学生的情感流向,叩击学生的心弦,牵动学生的情思,使写作文变成小学生们“心驰神往”的一大乐事。开放作文题目,让学生“心驰神往”。因为“心驰神往”是学生表达实感的先导,流露情感的导火索。只有让学生对作文感到“乐意写”,学生对作文才能有兴趣,才能抒发真情实感,也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打破教材的束缚,多方面选材,开放选材领域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盛永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源于生活的道理。介于此,我要求学生走出课本,打破教材的束缚,到生活中去寻找多方面的写作素材,开放选材领域,培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感悟、积累的能力。如看到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幅画像,一些动作,听到一席对话,领悟一番心理活动,都可作为学生练笔的内容和素材。平时,我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和环境,并鼓励学生及时进行练笔。比如当学生看到一个人,可以让学生写他的衣着、外貌和表情;听到一段有趣的话,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看到一个精彩的场面,可以让学生描述当时的情景和气氛。虫叫鸟鸣,刮风下雨,日出日落,月盈月亏,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我还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让学生观察摄取自然景观,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明月云霞的奇妙变化、山川树海的千姿百态、风景名胜的灿烂辉煌。让学生到广泛的生活溪流中去获取反映社会风貌的人情风俗材料,体验沸腾的现实生活,参与平常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了解周围的优秀人物。学生还可以多听广播,多看电视、报纸。在这些传媒工具中广泛的猎取时代感强、知识面广的各种信息,拓宽他们的生活面。时常引导学生畅游书海,多读多看,多思多想,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经受现代文明的陶冶,学习英雄人物的品德,汲取古今文化的营养,观赏五湖四海,旅游世界各地,探索天空海底的奥秘。总之,要求学生做个有心人,随时留意身边的一切事物,为习作积累、铺垫、服务。

三、训练形式的开放

1、说话训练

在与学生共同生活中,我常常给学生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说话。如宣读、交流每周班级小结;处理偶发事件;朗读优秀、进步作文;组织国旗下演讲等。

2、口头造句训练

这种训练既节省时间,又可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注意力,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起着直接的作用。例如指导学生用“像„„.似的”造句,我打破以往学生只说一句就了结的传统做法,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探讨,进行不同的表述:(1)心里激动:像大海的波涛似的。(2)心里害怕:像揣着小兔子似的;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似的。(3)心里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4)跑的速度快:像一阵风似的;像脱缰的野马似的。(5)动作敏捷:像只猴子似的;像敏捷的小燕子似的(6)声音小:像蚊子哼似的。这样的造句训练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很有吸引力。

3、把内容写具体训练

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是叙述不具体。我就根据这一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专项训练,做到学生缺什么我讲什么,我讲什么,学生练什么。例如:开学初,学生参加美化校园的除草劳动后,我及时组织召开劳动总结会,让学生先说说为什么除草,再让大家回忆自己是怎样除草的?最后描述除草后校园的情景。当学生在讲述中已经形成丰富的口头语言时,再让学生把劳动的具体过程,用准确的词句表达出来,学生一点儿也不犯难。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内容不但都写具体了,而且还能写出自己参加劳动的真实感受和深刻认识,把作文写具体的方法也深入人心。

4、作文批改和讲评的开放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学生作文总是老师改”,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开放了作文批改方法:采取“老师批改-----学生互改-----学生自改”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座位先后分成四人小组,老师先深入小组中精批小组长的作文,认真写好眉批、总批。批语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再向组内的每一位学生讲明老师的修改思路、方法。然后由组长组织四人互相批改作文,批改中运用所学的批改符号,好词佳句用波浪线画出来,重复的语句圈出来,错别字挑出来,表达不清的句子打上“?”,还要认真写好眉批和总批。最后,学生自改作文,再把修改、整理好的作文整齐、干净地抄写下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写作文和改作文的方法,而且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还克服了写错字、写病句的毛病。

5.评价方式的开放

开放的作文材料,开发的指导方式,必然带来开放的作文评价。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如何写文章,还应该引导学生如何评价作文。作文习作讲评重要的是激励,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要有信心,要敢于肯定优点,勇于修改不足。评价他人的习作,要虚心找出他人习作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事实证明,学生自评、互评作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在评价作文方面展露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满了童趣、真趣,一改作文评价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使得作文评价变得活泼生动,换发出活力!其次在评价活动中,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角色不断转换,使他们在开放评价中发现问题,学会合作,学会评改。

开放式作文教学,顺应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课业负担,又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既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长见识,又为培养学生诸方面能力创造了条件。但这种教学模式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还很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只要我们具有创新的意识,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大胆的尝试,就一定会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探索出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作文教学的新方法。

论题:浅议小学作文的开放式教学

作者姓名:拓金萍

单位全称:宁夏银川兴庆区官湖小学

性 别:女

联系电话:(单位)0951---6157179

邮编:750001

7.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篇七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需求是行为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是阅读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进行阅读锻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现代的教学媒体进入学生的阅读课堂,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点。如《黄山奇石》《桂林山水》等文质兼美的写进抒情散文,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点,让学生有如置身在画中游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和审美的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学生阅读途径,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众多学科,各个方面的知识。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除了正式的课本之外,还有相配套的课外阅读书本,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本相配套的读物,对养成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外阅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只埋头于既有的教材当中,而要积极鼓励学生尽可能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或者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来学习知识,让学生在课堂外,仍然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训练,不断丰富阅读途径,拓展阅读视野,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知识的归纳能力以及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阅读写作相互结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以贯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一个极具意义的探究方向。教育家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这明确地指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是阅读量的表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当在一个相对较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如在教授学生古诗词时,让学生通过泛读理解诗词大意,并在学生泛读期间,适当穿插进一些作品及作者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目的。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勾画出自己认为的重要句子或段落,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句子或段落的特点,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仿写训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作品的独特的语言魅力,也能够同过仿写更好的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要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性地去理解和思考,凡是你自己思考了才回答的全部给予积极鼓励,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探究理解,变平时的分析理解为讨论后的争辩,变平时的教师总结归纳为学生联系实际自我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学、思、问,在开放性的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时,我让学生默读2-6自然段,要求学生用横线划出对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用圈划出自己认为的重点词语,并在课文两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样让学生勾划词句,写点评,旨在交给学生边读编想的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留给学生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让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创新的思维;通过大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细分析,掌握文中的表达方式。这样,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让学生学得自在,学得轻松。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全面深刻地进行思考,进而从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摘要: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和有效方法。因此,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途径以及写作与阅读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玲.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付淑萍.浅议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5,(29):110.

8.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157-01

开放的语文课堂能促进与形成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把自己的“讲”变成学生的“讲”,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我口说我心”,参与与理解领悟是语文学习与教育的重点。“以学生为主体”还必须要教师演好“主导”的角色。

以下,是笔者从实践中收获的几点浅见:

一 开放目标,即兴灵动

教学目标的制定往往是以教学、教师为中心,课堂生成必定脱离不了老师的既定目标,学生的主动参与必定大打折扣。如果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由发挥,结果肯定不同凡响,教学老舍的《我们家的猫》(人教版语文第八册),在引导学生读好生字词,并在自由读课文基础上,老师问:课文内容知道吗?再读一遍,想想,课文写了几只猫?找出你的理由来,可以跟前面的同学交流!一会儿,议论声起,然后,小手如林。请一位手举得最高的孩子问,你觉得课文写了几只猫?他大声地说,两只猫!坐在后面的一位同学大声嚷道,不是,是六只猫!全班大笑起来。笔者温和地请最先发言的同学来说明理由,他说,写的是大猫和小猫嘛!笔者一听,不错,很有道理!那么怎么说是六只猫呢?那位同学说,书中明明写着,贪玩的猫、抓老鼠的猫、古怪的猫……全班又是一阵笑声,笔者略一顿,是啊,我也觉着有很多猫啊!一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只有一只猫啊!“课文到底写了几只猫呢?大家众说纷纭,现在再认真读课文,想想,并说明你的理由!”笔者及时把学生想知道的问题来作为教学目标,接着鼓励学生合作去寻找答案。顿时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被调动起来,纷纷去看书,去查阅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氣氛热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那问题的出发点就成了“课文写了一只怎样的猫?”那种随物赋形、随形造势,让学生们争论、思考开发思维的开放目标以有即兴灵动的开放课堂教学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 开放内容,回归生活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实际上,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所反映的无非是自然中或社会中的人文内容,因此学习课文时不能孤立地处理课文内容,必须尽量把自然中、社会中的人文性内容引入课堂中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通过实物或表述、图片、录像、课件等再现自然或社会内容,或通过引导学生表情朗读、联想、想象、表达、表演等表现课文情境。

三 开放过程,个性体验

从过程设计上说,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让学习与阅读成为初步的创造性的活动。《课标》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即允许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以重点精读带动全文浏览;多一点熏陶、多给学生一点揣摩、感悟的机会,着力于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阅读培养。启发提示学生从性格人品、心理感受、特定氛围、触发灵感、进入创作情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备课多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在理解语言上发表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的问题。

四 开放方法,尊重自主

学生一贯形成的学习方式是单一、被动的,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因此,我们的学生缺乏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能力与欲望。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习惯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老一套教学模式。公开课、研究课成了公开的“研磨课”,有些教师仍然会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记熟课上要说的每一句话,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应该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热爱,从而使他们愉快主动地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以“传道、授业、解惑”的面貌出现,而应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合作伙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和体验,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

五 开放空间,挖掘资源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师与教室并非学习环境的全部,课堂教学也不再限于传统教科书、黑板、粉笔之类媒体,而是有了媒体系统以及因特网支持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它实际是一种互相沟通的、动态的、生长性的教学情境。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设的要求。为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构建新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的教学环境。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开放性,而且是新语文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 游岩平.以陶为师 构建小学语文 “自学--研讨”教学模式 [A];福建省陶研会2006年工作会议专辑

9.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 篇九

摘 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重要的基本理念。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认真探索、实践“开放式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积累的经验对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式 教学策略 实践研究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开放。[1]

那么,怎样实施开放的语文教学呢?我结合近几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2]

一、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代感强,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基于这样的特点,我觉得语文教师尤其要善于营造一个学习的乐园,让学生不惧不忧,轻松愉快地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材所展现的情境中,感受到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美而深深陶醉,体会到主人公情感的真而由衷感动。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循?蹈矩,在紧张沉闷的气氛中学习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文章,学生也许把文中的优美词句背熟了,但永远感受不到“优美”的神韵。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敢想敢答,鼓励学生“开口总比不开口的强”,不怕自己说错,不笑别人答错,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交流、启发、感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达到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会语文的目的。[3]

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乃至厌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他们眼中语文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本身的情感,并善于艺术性的赋予知识以情感。有了情感,知识就有了生命,学生就会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价值。记得有一次,当五年级学生在新学期第一天上语文时,我问学生:“假期里,你们到过什么地方游玩吗?”学生大都回答到海边、到城里、到下关,基本都在大理范围内,这也难免,农村孩子由于父母忙于田间耕作,哪有时间到处旅游呢!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别遗憾,我们可以一起去旅游呢!”学生们睁大眼睛吃惊极了。“这样吧,我们可以先去郊外赏春光中的《燕子》,再到台湾去看看《阿里山的云雾》,再穿越时空和唐代大诗人一起领略江南美景,最后到青藏高原感受《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神秘吧!”学生先是一愣,反应快的学生翻开课本目录,激动地叫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是第一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学生还幽默地说:“还是大作家做我们的导游呢。”全班同学会心地笑了。就这样我们自然开心地进入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学得主动投入、兴致勃勃,师生都怀着愉悦的心情沉浸在光彩夺目的春光中。

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自由

在教学中,要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建立开放的课程结构。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方法,同时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向社会生活延伸,突破单一的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制约,增加信息的传输渠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之后,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体会音乐所表现出的情感,再播放二胡曲《空山鸟语》,让学生由听到的乐曲想象画面,真切感悟音乐的美。再读《月光曲》中兄妹俩听乐曲后产生联想的段落,让学生学习文中的写法,把听《命运交响曲》或《空山鸟语》想到的景象写下来。这样,学生既读懂了课文中关于乐曲的描写,又受到音乐的熏陶,同时,培养了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普遍不喜欢写景文章,为了提起学生兴趣,我经常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脑海中要像放电视一样出现文中画面,并要求根据文中内容出现相应的远景、近景、特写等画面。经常练习后,学生浮想联翩想象的画面越来越充实,那陶醉的神情仿佛已身临其境。[4]

在教学关系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大胆探索,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学习《两小儿辩日》时,由于是初学文言文,学生有畏难情绪,对文中内容也不求甚解,我告诉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要进行分组表演赛,要求全班学生人人参加,可自由组合,自由选角色,自己编导情节。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投入,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主动质疑,在课后积极查找资料,课文学完后,表演赛开始了。“孔子”“两小儿”纷纷出场,“孔子”的谦逊和“不能决也”的无奈,“两小儿”的据理力争表演得惟妙惟肖。其中一个小组有四个人,他们干脆别出心裁加上个角色“现代小学生”,正当“孔子不能决”时,“现代小学生”乘坐时空穿梭机来到“孔子”和“两小儿”面前,给他们讲述了科学道理。这样,学生表演、学生评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表演和评议去体验、去感受、去感悟,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尽情发挥。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将是把自主、合作、创造融为一体的开放式教学,我们要开放思想观念、开放语文课程内容、开放语文课堂、开放语文教学评价……让语文教师在开放式教学劳动中涌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0.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 篇十

传统的语文阅读是以传授语文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到评价,构筑一个独立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学体系。要走出阅读教学这一误区,就应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学生)的互动联系,构建一种开放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而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以及想象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结合本人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开放式阅读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开放阅读空间,体现主体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阅读空间,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在开放性的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这样和谐、活泼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例如学习《一夜的工作》时,我让学生默读2—6自然段,要求用“——”划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圈划重点字词,在书旁空白处写出你的体会,并练习感情地朗读。这样让学生在阅读圈划字词、写点评,旨在教给学生边读边悟的读书方法,随时记下思维灵感的火花。然后,给学生充分读书、感悟、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时间,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灵感,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组交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细分析、感情读。不仅体会作者对周总理的真情实感,而且掌握文中表达的情感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把教师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上,使学生学得自在,学得轻松。

二、开放阅读兴趣,满足阅读需求

“需求是行为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因而教师需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现代的教学媒体进入学生的阅读课堂,开放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点。《桂林山水》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点,让学生有如置身在画中游玩,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积极向上的乐趣,并将这些东西转化为学习的动机。我在设计《惊弓之鸟》一课时,变平时的阅读为学生感兴趣的配音,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评论。变平时的教师给目标、方法为学生在兴趣中自主探索,确定目标;变平时的分析理解为讨论后的争辩;变平时教师总结寓意为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归纳,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保持一份愉悦、健康的心态,并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三、开放思维发展的质疑点,培养阅读能力

“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着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会思维、开放学习思维的质疑点。例如《一夜的工作》中有一句“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有学生质疑,这句话是说花生米跟平常一样多,没有增加分量。我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自主探究,大体把握全文脉络,启发学生抽丝剥笋:先由“一小碟花生”感受其少,其次由“可以数得清颗数”表明其“少”,再由“好像”的辨析提示其“少”,这样环环相扣,步步蓄势、层层进逼,突出花生米“少”与总理生活简朴有机融合了,花生米如此之少,但是总理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对比何等鲜明!学生对此感触甚深,自然悟解,总理的精神印入心中。

四、开放学习资源,培养获取信息能力 获取信息能力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课内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阅读能力、搜集、积累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1、从阅读中获取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1)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提取信息,掌握各单元、各课的学习重点,对全期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具体到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时,又要让学生通过多遍阅读分步解决基础知识,内容分析、归纳掌握等方面的信息,打破学科界限,使教科书的阅读过程成为获取语文知识信息与综合运用信息的过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我们要努力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各科教材中获取信息。从自然教科书中了解地球的知识;从社会学科中学到有关我国的资源、气候、从面深刻认识“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各学科互相渗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可谓水到渠成。

(2)指导学生从课外书中提取信息。

阅读课外书,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好课内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的课内所没有的新鲜信息。信息有多种多样,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因此,指导学生读书首先要有选择地读书。如读有价值的科普著作、期刊杂志、文学名著、优秀诗文等。其次是养成阅读中有所得,通过写简要笔记或做摘录积累贮存信息的习惯。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2、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学的信息资源得到空前的扩大和丰富,使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增多、容量扩大,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指导学生适应电子阅读的需要,掌握通过电子阅读从互联网迅速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方式和技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带着自己提出的疑问,去读书、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感受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快乐,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11.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篇十一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质量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改善阅读教学模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需求是行为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是阅读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进行阅读锻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现代的教学媒体进入学生的阅读课堂,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点。如《黄山奇石》《桂林山水》等文质兼美的写进抒情散文,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点,让学生有如置身在画中游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和审美的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学生阅读途径,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众多学科,各个方面的知识。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除了正式的课本之外,还有相配套的课外阅读书本,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本相配套的读物,对养成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外阅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只埋头于既有的教材当中,而要积极鼓励学生尽可能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或者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来学习知识,让学生在课堂外,仍然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训练,不断丰富阅读途径,拓展阅读视野,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知识的归纳能力以及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阅读写作相互结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以贯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一个极具意义的探究方向。教育家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这明确地指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是阅读量的表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当在一个相对较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如在教授学生古诗词时,让学生通过泛读理解诗词大意,并在学生泛读期间,适当穿插进一些作品及作者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目的。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勾画出自己认为的重要句子或段落,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句子或段落的特点,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仿写训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作品的独特的语言魅力,也能够同过仿写更好的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要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性地去理解和思考,凡是你自己思考了才回答的全部给予积极鼓励,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探究理解,变平时的分析理解为讨论后的争辩,变平时的教师总结归纳为学生联系实际自我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学、思、问,在开放性的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时,我让学生默读2-6自然段,要求学生用横线划出对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用圈划出自己认为的重点词语,并在课文两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样让学生勾划词句,写点评,旨在交给学生边读编想的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留给学生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让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创新的思维;通过大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细分析,掌握文中的表达方式。这样,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让学生学得自在,学得轻松。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全面深刻地进行思考,进而从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田玲.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2.物理教学中开放式教学初探 篇十二

1 转变观念、精心设计

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仅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基本线索。开放式物理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发现过程, 要求教师教学不仅要重视自己“导”的设计, 更要重视学生“学”的体验, 关注学生“学”的情感、态度、方式, 让学生主动参与, 自主探索。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者、发现者, 从而提高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教师必须转变备课只熟悉教参和教材, 上课“照本宣科”的教学思路, 应确立重备课, 活课堂的教学思路。因此, 教师要广泛搜集资料, 设定使用的媒体和教学方法, 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科学、全面的备课, 将会使课堂教学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从这个意义上看,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2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 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 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是开放式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导入新课时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 在教学“家庭电路”一课时, 老师板书课题后, 用课件展示“电工师傅是怎样用电笔来鉴别火线和零线, 以及有人发生触电事故时的救助方法等”。问:看到这个课题和这些动画, 你想到了什么?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有的学生说: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有的说:为什么会有触电事故发生?有的说:怎样鉴别火线和零线?有的说:使用测电笔时接触笔尾金属体为什么不会触电?此时学生已进入角色, 教师便顺水推舟:“为了想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于是教师通过媒体显示或实物显现创设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解决问题

开放式教学能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是设疑应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由感知到总结, 即从生活和实验事实入手, 归纳总结某种结论或规律, 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 “一个问题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为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教学技巧上,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轴心。在教学结构上,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 教师要尽可能地有意制造认知过程中的障碍, 如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立论, 故意误导等, 从而使学生在迂回曲折、历经坎坷的多向思维之后, 获取知识是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灵魂。在教学情感上, 教师要尊重持不同观点或者是错误观点的学生, 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在前面提到的“家庭电路”教学, 学生阅读课文后, 把“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触电的类型和触电急救”、“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四个问题分解到四个组。让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向同学们讲解该问题中应该掌握的知识, 在学生讲解时, 所有的同学都认真仔细的听讲, 积极思维, 因为他希望能从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讲解完毕后有疑问的同学可向该小组提出, 并由本组同学解答。有问题提出后, 所有同学都会积极思考, 该小组的同学则互相合作, 人人都努力为小组的成功作出贡献, 于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有利于差生的转化, 有利于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质疑、讨论、推断, 自主解决疑难, 让学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从而迅速实现教学目标。

4 及时评价、作出总结

开放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急于鉴别自己探索结果的心理,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及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正确评价,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享受成功的喜悦,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同时教师也回到主导地位中去, 剖析错漏, 归纳、推导出正确的结论。物理课的总结, 也是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过程与传统教学总结是不同的, 教师不是对自己的分段讲述进行自我总结, 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对学生思维主动性的贯穿和渗透疏理学生认识结果, 推导出结论。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统一。

5 创新思维、走向生活

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材料或开放性习题, 选择适当的时机, 以灵活的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自由讨论, 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地解决问题, 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杠杆的平衡条件”后, 习题:某人用2m长的扁担挑着一筐的40kg苹果和一筐60kg的梨, 要使扁担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肩应挑在什么位置?若两端的水果同时减少10kg, 扁担还能平衡吗?若不能平衡应怎样移动?学生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m1gL1=m2gL2, 学生很快解出L1=1.2m或L2=0.8m, 即离苹果端1.2m离梨端0.8m;第二问问题就出来了, 有的说同时减少10kg扁担还能平衡, 有的说扁担不能平衡, 扁担能否平衡要有依据, 于是引导学生再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出:L/1=1.25m或L/2=0.75m, , 即应向梨端移动0.05m。利用题目的生活性和开放性, 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把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 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总之, 开放式教学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对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以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的教学动态, 实现了师生角色的彻底转变。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开放。

摘要:要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 物理教学要求教师要大胆开放, 随机应变, 不断改革束缚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改变教师始终“讲”, 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去讲解, 去探索, 去创新, 使物理具有更多的生活气息和实用价值。

13.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 篇十三

【摘要】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的科学的课程,对于我国小学生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观有很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教育的全球化的普及给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带来一定的影响。人们不是仅仅满足于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而是积极主动的开展开放式的教育模式,让小学生在学习好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又能得到许多的乐趣与感受。因此,在现阶段的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开放式 课堂教学模式 简要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安排是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的做人,与此同时也是让教师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祖国的栋梁而不是一堆废柴[1]。但是,现阶段仍然有部分教师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讲授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对于学生的精神以及心理方面的影响依旧没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开展开放式的课堂教育非常有必要,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教师的教育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认为开展开放式的课堂教育模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计开放式教学的目标

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该被设计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基础性的目标;其二,弹性的目标;其三,发展的目标。基础性的目标指的是熟悉并且掌握北师大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内容。弹性的目标指的是对充分掌握好相关知识的学生提出具有一定的难度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发展的目标指的是让学生能够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教育教学的长远目标是让学生不忘记学习,既通过学习课本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获取知识[3]。例如,在学习《不忘过去》的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预习好课本知识,然后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下一些大的事件,再通过一些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的思考加大对课程的印象,与此同时教师因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今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设计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过程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可以先让学生知道上课之前要学习的内容,与此同时告知学生查询相关课程内容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的查询也可以去图书馆翻阅相关的资料;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针对自己所查询的资料进行讲解或者对有疑问的地方自己去分析,教师在整堂课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话题的探讨以及专业问题的分析,再针对学生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告诉学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最后就课堂学习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带入家庭,主动询问自己的父母关于此课程的结论以及重要性在哪里,从而得到更多的感悟。例如,在学习《迈向和平世界》这一课程时,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联合国的图片或者文字信息,然后再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再把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得出其不一样的结论以及感受之后,再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做成一个具体的版块,内容包括对于联合国的基础认识以及奥运会的精神象征,下课之后就相关问题对老师或者家长进行提问。

三、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教师为了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首先必须做到对学生课外知识的大量汲取这种行为进行大力的表扬,让学生明白不仅仅局限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了解,还需要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信息的多元化,增强其自身的总合素质。例如,在讲授《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的资料搜寻查找相关的地球图片,对地球有一个直观以及整体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愿意听取相关知识的讲解,把所看到的、听到的知识进行多媒体模式的播放,增强学生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建立好开放式模式的评价方式

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方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在期末考试中,可以用半开卷半闭卷的模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检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反映出学生的真正想法,让学生的个性以及特点充分的展现出来,让教师以及家长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优点以及缺点在哪里。从而针对学生的缺点进行指导或者改正,对于学生的优点进行大力的表扬。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首先,以评价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主要目的,在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相关技能的基础下,按照学生的特点来完成相关任务;其次,在对学生综合成绩的评价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结果,也应该对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完成相关作业的过程进行加分鼓励,希望学生自己能够明白做一件事情不应该只看结果,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乐趣也是相当重要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开放式的课堂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让学生对于学习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受广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胡黎明.精彩课堂,回归生活――浅谈哈尼族学生聚集地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J].科技展望.2015(05)

[2]陈雪玲.运用优秀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 2012(03)

14.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 篇十四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已步入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能应对各种变化的开放型、高素质人才,是当今国际化教育所面对的共同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忽视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学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形成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合作开放,这就需要一套与学生发展相融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把数学教学改革推向了高潮,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开放教育的空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学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能力、学习情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较差。目前开放式教学呼声很高,也有许多教师在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因此,围绕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探索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研究变量的定义

本课题所研究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指与封闭的教学相对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境,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探究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实施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系统设计。

在本课题研究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属于自变量,需要在研究中概括程序,系统操作;二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属于研究的因变量,需要在研究中定性定量,科学测评。

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如下几种相互联系并构成整体的教学方法组成:激励评价式教学、情景导入式教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拟实践式教学、课外活动式教学、自主拓展式教学、互动活动式教学、自主参与式教学。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内在的对应的影响关系。

创新思维,我们在研究中没有给它抽象的定义,而是采用操作定义的方法,从可以观测的操作上去界定。把创新思维分析为五个方面的基本品质构成,并用农村学校可以使用的测量工具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测评,使创新思维的定义与测评能够统一起来。

创新思维由以下5个方面的品质构成:

1、新颖性,指思维的独创程度、罕见程度;

2、敏捷性,指思维过程的速度;

3、精密性,指思维的周密程度,对各个必要细节增补、添加的程度;

4、深刻性,即逻辑性,指思维活动中抽象水平的程度;

5、灵活性,指思维的灵敏和应变程度。其测评的工具主要有: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报告册、学生问卷 超

越 “围

城”

调查表、开放式教学学生数学能力考核、学生数学综合能力评价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量化表等。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自主探究与开放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善于合作的思想。

(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以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和新课程小学起始年级数学教科书为主要教材,研究小学数学整个学段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四、国内外开放式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1998 年 8 月,在第一届东亚教育数学会议上,提出了实行开放性教学的观点,日本筑波大学的能田伸彦教授倡导的开放性教学,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之一。2000 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桥本吉彦教授作了开放式的教学 ——思维开放、题目开放、过程开放的报告,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国内,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各地都有一定的研究,如江苏省对“小学数学例题和习题开放式教学实践”、“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有一定的研究,河南省对“小学数学实施开放式教学”有一定的研究,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状元学校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下“开放式教学”的数学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但是他们都作了可贵的探索,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研究的假设与依据

(一)研究的假设

使用激励评价式教学、情景导入式教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拟实践式教学、课外活动式教学、自主拓展式教学、互动活动式教学、自主参与式教学等八种开放式教学方法所构成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的依据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数学教育也不例外。

人本主义的教学、心理学、建构主义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理论支撑。

“开放教育”是二十世纪一些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提出的理论,是三十年代在英国萌发的一种“新教育”的模式。美国的杜威,意大利的蒙台梭利,瑞士的皮亚杰称之为“现代教育”,他们的理论给后人极大的启迪:教育目的不只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发展学生的整个人格;主张在生活活动与游戏中学习;要与自然、社会接触,而不是局限于书本,不仅在“教学”方面要开放,且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均应开放。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六大解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是我们构建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又一巨大理论支撑。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这一课题的研究为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推动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六、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冯平课题组组长: 杨大会

成 员: 方正仟 王平田雅琴 何平张家湘

杨丹凤 陈 蓉 章 浩 向清江

其中低年级主要研究《学具操作在开放式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中年级主要研究《数学问题生活化》;高年级主要研究《开放式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二)研究的基本阶段

1、准备阶段(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和教师认真学习,转变观念,确立课题意识。从理论上探索小学数学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构建基本理论框架。

2、实验研究阶段(2002年3月至2005年7月)。

按子课题分工,明确职责和实施要求全面付诸实践,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初步构建起“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重视过程小结,反思得失,为全面总结作准备。

3、总结阶段:(2005年8至2005年10月)。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研究中运用了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对象 本校1-6年级全体学生按照入学时所分班别开展学习,不另外分班;中途转入与转出的学生人数、水平从总体上视作大体持平。

在国家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时数之内进行教学,不再增加教学时数。

七、研究的结果

(一)构成了四种开放式教学模式 经过几年的研究中,我们总结概括了由以下4种教学方法所构成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

1、激励评价式教学:

“激励评价式”是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提出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不是无目的、无计 划的任其发展,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落脚,它离不开情感激励与动力的维持。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评价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为: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应用—自我评价—体验成功。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它可以是故事情景,也可以是生活情景,还可以是实践操作情景等等。但它们达到的目的则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情景的展示,引发出一个需要大家共同探究的问题。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的提出或者说矛盾的出现,都应该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面对问题寻找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为后面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互助合作的平台。我们倡导具有实际意义的合作,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解决独立探索中的困惑,还可以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4)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主要是应用已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包含内化知识、实际应用、加深联系三部分。

(5)自我评价,体验成功。我们提倡教师把激励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贯穿课堂始终,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自信,同时也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2、情景导入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来源于实验教师冯平的研究成果,她自开展开放式课题研究以来,课堂教学逐渐形成“和谐、开放、自主、合作”的氛围。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自主参与中“做”和“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解决问题中,采取了各自为“战”和“分组合作”相结合;注重“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教师创设一个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取学习材料或信息,产生问题,通过筛选问题产生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索,通过交流讨论,从而形成结论,因为是小组讨论的结果,反馈的信息可能会是若干种,那么就会产生新的问题。具体的又分为一些小的模块:

(1)实验探究式教学: 以实验为主创设情景;

(2)模拟实践式教学:即把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在课堂小天地模拟再现,让学生参与实践探究的情景;

(3)课外活动式教学: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其走进校园,走出校园。通过参与调查、收集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情景创设。

(4)自主拓展式教学: 根据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去探究的情景创设。

四种方法在开放式的数学教学中,即可以彼此独立进行,又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交互运用。

3、互动活动式教学: 数学教学活动化,是新的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指教学双方在课堂上通过开展有实际意义的数学活动,或者通过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来开展学习,其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是:(1)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引入。(2)以“再现生活,发现数学问题”的活动过渡。(3)以“模拟生活原形,解决生活问题”的活动发展。(4)以“品味生活,享受数学乐趣”的活动延伸。我校实验教师李小隽参加全省数学教学竞赛,《美丽的长阳广场》获得了一等奖,就是采用的这种教学模式。

4、自主参与式教学

自主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而有意的参与学习活动之中,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它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探究的意识、自我反思的意识。这一教学模式我们多数用于单元或整册书本的整理与复习,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教学前动员。即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重难点、学习目标以及学生公认的“困惑”,大致设想复习预案,让学生基本了解教师的意图和要求,便于学生参与教学时对自己的设想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2)分组准备“抽签” 交流。即教学准备中,把学生分为四至八个学习小组,给出一定的时间,各小组进行精心准备。教师有意提醒要“抽签”交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

(3)教学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资源共享,因为是分组,教学形式肯定会多样化,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很高,那么在交流中,教师便有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在让他们过把教师瘾的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4)教后反思。这一内容不仅仅是互动式评价那么简单,而是要对学生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集体参与作一个高度的总结,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点拨,取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比较认可,实验教师都感到效果比较理想。课题实验组组长杨大会老师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执教的《亿以内数的整理与复习》参加宜昌市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比赛和示范课展示,均获得一致好评,相关教学案例获国家级一等奖。

(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浓厚

我校中高年级的学生是我们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最大的受益者。通过开放教学内容、时空、评价、方式,形成了一定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了爱学习、爱思考、爱提问的良好习惯。与以前的学生相比,他们不断会学习,还爱学习了。

2、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从实验班级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成果中发现,他们的创新能力真正增强了。由于学生爱学数学了、乐学数学了,他们的数学学习领域就更宽阔了:一本本的数学日记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数学是现实的、鲜活的;一篇篇的数学摘抄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课堂外的数学也精彩;一幅幅漂亮的数学剪贴小报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发展

通过开展“开放式”教学研究,每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成熟与发展,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和职业的幸福;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倡导团队精神,注重集体智慧,因此教师个体之间协同一致、相互配合、互相支持,优秀、高效的学习型团队正在不断形成,参与实验的教师个体充满激情的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反思,实现了自我超越,让课题组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到目前为止,课题组11个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10人,占90.9%,其中本科2人,占18.2%,骨干教师6人,占54.5%,其中省级骨干教师2人,有一人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且连续两届认定为市级学科带头人。11名实验教师中1人被聘为“全国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中心研究员和“自修—反思校本培训实验研究”课题指导专家;2名教师是县新课程培训数学专家指导组成员;2名教师分别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数学教师和宜昌市优秀数学教师;5人次参加县级以上竞赛课获奖,其中1人获省级一等奖,2人获市级一等奖;21人次为县级以上提供示范课或专题讲座,获得大家一致好评;近60篇课题论文、案例在市级以上或发表或获奖。

八、思考与讨论

1、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必须首先拥有开放的教育理念,并拥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行为方式,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学科课程素养、教学技艺素养,才能在开放式教学中游刃有余。

2、要排除以分数论教师工作成败的教师评价观,给教师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

3、我们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但各地的教育环境均不相同,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研究时,会出现一些新的元素。同时我们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各个教学模式可以综合运用。(如城市的研究可能出现让学生在家里上互联网搜集信息,而农村小学学生就不具备这个条件)

4、我们仅就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了研究,但要说明的是,这种模式所培养的学生的品质远不止我们所研究的这些。

5、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其模式的完善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开展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是新课程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社会实践对数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数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它不仅要体现在课内,如怎样构建开放性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还要延伸到课外,如怎样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让学生融入生活用数学,增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研究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我们有责任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身边数学,学生活数学,学必需数学,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开放式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与完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反思,超越“围城”是我们不 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论》

周玉仁主编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陈清容 吕世虎主编 《数学课程论》

马忠林编 《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

马云鹏主编 《数学观与方法论》

周春荔编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李建萍主编

《基础教育新概念》--主体性教育

张天宝等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 崔允郭等 《数学学习论与学习指导》

人教社 章建跃著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报告》

吴金根著 《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

上一篇:校园安全防护措施下一篇: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