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2024-07-31

门诊换药室管理制度(精选13篇)

1.门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篇一

门诊治疗室、换药室护士岗位职责

1、治疗室、换药室护士必须穿戴整齐,戴口罩,操作前应洗手,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2、每日检查各物品消毒灭菌日期(一般为一周),定期更换,定期消毒。

3、治疗室、换药室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类放置。

4、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参照《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

5、眼药水,无菌溶液,药品开启应注明开启时间。

6、用过的器械需清洗干净于每日下午进行高压灭菌。

7、治疗室、换药室柜壁、治疗车、治疗盘、桌面、窗台等无灰尘,地面清洁无死角。

8、治疗室、换药室布局合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

9、紫外线空气消毒,日期、当日照射时数、累计时数、检测记录并签名。

10、每周进行彻底大扫除一次并进行固定资产核对。

11、护士进行每一项治疗,需向患者说明原因及如何配合。治疗后需交代注意事项。

12、治疗室、换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

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4、除工作人员及患者外其他人员不可进入治疗室、换药室。

15、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消毒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前需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及灭菌日期。

2.门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篇二

1 严格做好换药室的环境消毒

每日2次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 每次1h, 时间选择在每日中午12时和晚24时, 因这段时间室内流动人员少。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每日2次, 随脏随擦, 抹布换药室专用。地面湿式拖擦, 至少每日2次, 拖布亦为专用。每周进行1次室内空气熏蒸, 每月1次做空气培养及台面细菌培养、换药室人员手的细菌数检测, 通过上诉措施, 使各项细菌监测指标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 严格做好无菌物品管理

(1) 各种物品按照灭菌、消毒、污染分区放置。灭菌包、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分类按灭菌日期先进先出的原则依次排列放入无菌专柜内。

(2) 无菌持物钳由湿式保存改为干式保存, 并严格遵守使用时间, 每4小时更换1次, 随脏随换。

(3) 将原来器械浸泡消毒方法改为高压灭菌消毒, 如将剪刀、止血钳、刀柄等分别放在切开包、拆线包中高压灭菌消毒, 将刀片、缝合线分开单包装高压灭菌消毒, 确保无菌效果, 减少消毒液的再污染, 保护环境。

(4) 纱布、棉球分小包装高压灭菌消毒, 开启后有效期24h。

(5) 液体石蜡油, 做成小瓶分装后高压灭菌消毒, 为防高压时爆裂, 在包装瓶上插一针头即可, 做到用1次更换1次, 减少感染的发生。

3 医务人员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操作前应着装整齐、戴口罩、帽子, 必要时穿无菌衣, 戴无菌手套。

(2) 操作前后用流水洗手, 医务人员以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传播媒介, 所以洗手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而洗手成本低, 因而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直接、最简单、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3]。

(3) 换药用具一人一套, 使用后清水冲洗, 用消毒液浸泡30min, 再用清水洗净, 送高压灭菌消毒。

(4) 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医疗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 将引起二次感染和污染环境, 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4~5]。医用垃圾如带有脓、分泌物、血污敷料等每日送焚烧炉焚烧, 冲洗液、排出液等放入专用器具用1000mg/L含氯有效消毒液浸泡30min后排入下水道。

(5) 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请领、消毒敷料等做好登记。

4 严格执行换药室制度及医院管理制度 (1) 换药室需设专人负责管理。

(2) 人员需工作态度严肃认真, 动作轻柔, 以减轻病人痛苦及恐惧感。

(3) 一切换药物品需保持无菌, 并注明消毒日期, 超过1周后重新消毒。

(4) 对清洁、污染的伤口, 要分先后并在固定位置处理。布局要合理, 有条件的感染换药室与无菌伤口换药室分开设置及处理。

(5) 特殊感染病人不能在换药室处理, 应在隔离室处理, 换下的敷料焚烧处理。

(6) 保持室内整齐清洁, 桌椅每天擦拭消毒2次, 地面喷洒消毒2次, 空气用紫外线消毒2次。

(7) 换药室物品及各无菌包应每周按规定时间大清洗大消毒1次, 各类外用药品瓶签标记要明显, 字迹要清晰。

(8)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5 树立责任意识, 健全规章制度是做好换药室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换药室虽小, 却关系到医院的交叉感染;换药室工作看是简单, 却需要用极强的责任心来管理。同时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并在日常的工作中能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建立换药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做好换药室工作的前提, 树立责任意识是防止交叉感染的保证。

摘要:目的 规范换药室的管理。方法 制定并落实换药室消毒隔离措施及监测体系, 严格按要求规范操作。结果 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加强换药室管理, 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关键词:换药室,管理,消毒

参考文献

[1]盛之仁.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3) :263~265.

[2]余如平.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10) :1199~1200.

[3]邢红霞.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8) :639~640.

[4]陈静, 裴红生.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9) :1025~1026.

3.门诊伤口换药体会 篇三

换药频率及敷料的选择

一般根据伤口情况而定:①手术后无菌伤口首次24小时内,以后每隔3~5天/次,若伤口情况良好,无特殊反应,一般头面部3~5天拆线,下腹部及会阴5~7天拆线,上腹部、胸、背部7~10天拆线,四肢10~14天拆线[1]。②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换药1次/日。③新鲜肉芽创面每隔2~3天换药1次,换药过勤会影响伤口内环境而不愈。④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敷料湿透的情况决定换药的次数,一般每天1~2次,引流管最迟不超过48小时拔出。

敷料的选择:开始几天敷料可以多用几层,保持创面的相对湿润,而到了后期伤口的生长主要是角质层的生长,此时创面需要相对干燥的环境,所以敷料在起到隔离作用的前提下尽可能薄。

局部常用敷药的选择

碘伏:对黏膜刺激性小,不需用乙醇脱碘,无腐蚀作用,且毒性低。出血多的伤口,效果不好,创面过大也不宜应用。

酒精:酒精能够脱脂,能够更好的固定细菌的蛋白,而在皮脂腺丰富的地方更具穿透力。适用于缝合伤口,尤其是在头皮的创口周围。因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故开放创口不宜应用。

生理盐水:有增进肉芽组织营养及吸附创面分泌物的作用,对肉芽组织无不良刺激。一般用在血供丰富,创面分泌物较多,感染机会小,且感觉敏锐的黏膜。

高渗盐水:用在创面水肿较重时。高渗盐的目的是创口局部肿胀未愈,而能够达到局部脱水作用。

高渗葡萄糖:为一种脱水药,能增强血浆渗透压而产生脱水作用,对于感染性创口局部营养差、创口面积大、用其他药物换药后疗效差或无效者,下肢静脉曲张表面皮肤糜烂溃疡、创面愈合难者,浅Ⅱ度~深Ⅱ度小面积烧伤水肿明显、创面愈合缓慢者,及褥疮疗效较为显著。

聚乙烯吡酮碘(PVP-I)为新型杀菌剂,对细菌。真菌,芽胞均有效。0.05%~0.15%溶液用于黏膜创面,脓腔冲洗,1%溶液用于敷盖无菌伤口,1%~2%溶液用湿敷感染创面,最适用慢性下肢溃疡和癌性溃疡。

1%~2%苯氧乙醇溶液,对绿脓杆菌具有杀菌作用,效果最好,采用创面连续湿敷。

双氧水(3%):清洗创伤、溃疡、脓窦,松解坏死组织,去除黏附的敷料。用于冲洗外伤伤口、恶臭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厌氧菌感染的伤口。

庆大霉素溶液(0.2%~0.5%):局部冲洗,用于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感染创面。

呋喃西林(0.02%)溶液:溃疡、脓性伤口等表面消毒。

10%氧化锌软膏:涂于皮肤表面,有保护皮肤免受分泌物侵蚀的作用,常用于肠瘘、胆瘘等四周的皮肤;氧化锌明胶可用于经久不愈的小腿溃疡。

胰岛素+高渗葡萄糖+促生长因子。主要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伤口。

鱼肝油:局部涂敷,用于促进创面的上皮形成。

0.1%雷佛奴尔(黄纱条):有抗菌和杀菌作用,用于感染创面的清洗和湿敷。

硫酸镁(50%)溶液:用于挫伤、蜂窝组织炎、丹毒等的消炎消肿,局部湿热敷。

凡士林纱布:可以提供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并可以减少组织液的渗出,早期的创面还可以止血,但对于感染严重的创面要慎用,因其易导致引流不畅,常加重感染。

百多邦软膏:用于感染性创面。

常见伤口和特殊伤口的处理

一般伤口的处理:清洁伤口或肉芽组织健康的伤口,此类伤口换药不必太频,一般2~3天换药1次,换药主要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对伤口周围进行严格消毒,以防引起伤口的感染,一般采用无菌纱布覆盖即可。

伤口分泌物过多或感染水肿伤口,一般隔日换药1次或每日换药1次,主要是局部消炎,控制感染,促进健康肉芽组织生长,用庆大霉素湿敷。

特殊伤口的处理:

狗、猫、鼠咬伤:此类病人的伤口需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碘酒外涂并暴露。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一定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根据伤口情况是否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多选用β-内酰胺类为主[2]。

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特点是脓液为淡绿色,有一种特殊的甜腥臭味,如果创面结痂,痂下积脓,有坏死组织的,要清除痂皮、脓液和坏死组织。可用1%~2%苯氧乙醇溶液湿敷;创面如较小可用3%醋酸、10%水合氯醛等湿敷。

对陈旧性肉芽创面,因其再生能力差周围组织不易愈合,以刮勺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外敷橡皮膏若有脓液应注意观察又无脓腔或窦道,并注意患者体温变化。

切口的脂肪液化:在脂肪丰富的地方易出现脂肪液化,此时广泛地敞开切口,培养+药敏,加强换药。为了缩短换药时间,在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布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Ⅱ期缝合或蝴蝶胶布拉合。

临床上还有种情况,就是伤口周围湿疹样变,皮肤红红的,有疹子,有溃破。

对于一些窦道,换药可使用白砂糖,不要太讲究无菌操作,通常都能换好。然而有些跟关节相通的窦道,迁延难愈,我的方法是刮除窦道中老化的肉芽,使其渗血,然后在窦道途径的部位使用棉球等衬垫,加压包扎,使窦道合拢,一周不要换药,要点使始终保持一定压力,相信打开时,会有惊人的效果。

软组织损伤:此类病人很常见,我们采用①大黄、乳香各15g,冰片4g,研成细末用蛋清调成饼状,敷于患处,起到止疼消肿作用。②跌打丸用酒调成糊状涂于受伤组织,也可起到很好的消肿止疼效果。

换药禁忌

在未了解患者病种、术式、术后时间的前提下,禁止心中无数,漫无目的的换药。只有对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初步估计切口属于修复过程的何阶段,才可做到有备无患,恰如其分地做好换药工作,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缩短病程。

杜绝反复清洗、快速填塞、手法粗暴。换药时不可态度粗劣,责任心不强,切忌来回以一个棉球反复清洗,避免快速填塞造成新损伤,既贻误病情,又增添隐患。以上禁忌,换药时应尽量避免,主动争取患者配合,态度和蔼,操作准确,轻柔、细致、目标明了、效果保障。

换药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性操作,而是一种仔细观察病情,治疗疾病和了解病人全身状况的一个过程,在具体操作中,应轻动手,多动脑和责任心很强的任务,在换药时既要看伤口,又要问病情,以科学的方法去验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在日常工作中,多思考,多观察,多学习,多总结。将换药的日常经验与临床医学,护理学相结合,提高换药的技术操作水平,使患者伤口早日愈合而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魏建国.门诊换药10000例的体会.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12:19.

4.门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篇四

时间:7月5号

地点:妇产二科医生办公室

主讲人:吴文姗

(一)人员管理

1、专人管理,相对固定。

2、工作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

3、显而易见本室工作人员及非操作时间内严禁进入。

4、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5、闰人需进入室内治疗或换药时,应穿患服,严禁家属陪伴入室。

(二)环境管理

1、环境整洁,窗明几净,四壁无尘,无污迹。

2、地面清洁,无污物,有专用清扫工具,每日至少湿拖2-3次。

3、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物品定位放置,私人物品不得放入室内。

4、污物与污染敷料应放污物桶内,每日专人回收焚烧,并清洁污物桶一次,破伤风杆菌、绿脓杆菌等特殊细菌感染的病人应予隔离,用后污染敷料密封运送焚化炉焚烧,所用器械单独浸泡消毒后清洗、灭菌。

5、每日空气消毒1次,室内物品、环境每周大清扫消毒一次,每季度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学检测。

(三)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有灭菌日期、名称、责任人,按灭菌日期先后次序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2、灭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3、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无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h,提倡使用小包装。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核用无菌液体,超过24h后不得使用。

5、使用中消毒保持其有效浓度,定时监测。

6、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后回收;传染病人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装入防刺、防水容器内,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

7、换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遵守一人一碗、一盘、二镊的换药制度。换药所用的溶液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4h,并有明显标记。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所用器械先浸泡消毒再清洗。浸泡器械时,应打开关节,盒盖上标有使用时间。侵入组织的器械必须经灭菌后方可使用。

5.医院换药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篇五

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物品定位放置。灭菌物品包外标识清楚、准确,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清洗、灭菌。

二、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存放时应去除中包装,分类码放在防尘良好的柜内,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使用后按规定分类处置,不得重复使用。

四、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如含氯消毒剂等每日监测,戊二醛每周一次),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剂每月一次,消毒剂每季度一次。

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更换时容器必须同时灭菌。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应注明开启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使用无菌干燥持物钳及容器应每4-6小时更换。

六、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瓶装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提倡使用小包装。

七、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八、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九、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操作前操作者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特殊感染病人如阮毒体、气性坏疽、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操作技术规范》要求,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消毒供应中心单独回收处理。污染敷料置入双层垃圾袋密封运送。

十、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每治疗、处置一个病人,接触污染物品后,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十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交接、登记等工作。

6.门诊各科室制度 篇六

1、门诊部主任应在业务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的业务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各科室门诊工作。负责各科室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和考核。

2、门诊部必须配置足够的医力,保证门诊病人的及时就医。医、护、医技、收费等各类人员应相对固定,有一定经验、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

3、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完善各种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及首诊负责制、“三查八对”制度、收入院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等。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门诊人员一律佩戴胸卡上岗。做到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准时上岗不脱岗、不串岗、不闲谈,不玩电脑,不在上班时间吃东西等。

4、对重病员、65岁以上老人、军人、残疾人等病员,优先安排就诊。

5、准时开诊,应尽量简化手续,方便病人。要有解决门诊节假日医力不足的措施。对病人要做好分诊工作,认真诊治,做到科学治疗,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负担。要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处方及门诊日志。对病员要做到关心体贴,态度和蔼,耐心地解答问题。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生诊视。

6、门诊检验、B超、放射等各项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对病情不适于在门诊处置的病人要收入院或转院治疗。

7、门诊与住院部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及时收容病人住院治疗。

8、门诊禁止吸烟,保持环境整洁、安静、秩序良好。

9、开展便民活动,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病员宣传卫生防病及计划生育等知识。

10、门诊大厅公开设立病人意见本、意见箱及投诉电话;建立专门处理投诉的规章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妇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一、妇产科门诊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负责门诊工作。

二、工作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

三、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产前宣教和优生学知识宣教,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

四、凡确诊早孕者,需进行血压、骨盘、体重,血、尿、常规的检测并详细询问病史,筛查高危妊娠,并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

五、如属高危妊娠,工作人员应在保健手册上加盖“高危”章,对高危患者说明高危的危险性,建议其到中心医院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对高危评分≥10以上者建议其到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并认真填写高危筛查登记表,并上报妇幼保健院,定期做好高危随诊工作。

传染病门诊工作制度

1、门诊部建立相对独立的“传染病门诊”,配有专用留观室,培训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

2、医务人员在岗时不需穿隔离服、戴12层棉纱或其他有效防护口罩、帽子、眼镜、手套等防护工具。

3、诊室必须保证通风良好,保持清洁,及时消毒。

4、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含疑似病人)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5、医务人员防护、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省卫生厅《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执行。

6、病人需转运要做好交接记录。

7、确诊或疑似病例,必须按规定上报并填写传染报卡,不得延误或漏报。

8、凡发热病人(体温38℃以上者)一律拍胸片、查血像。

9、做好腹泻病人监测与统计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

10、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

功能检查科包括心电图、B超、多普勒、胃镜。

1、科室保持整洁,营造良好的检查环境。

2、需作检查病员,由临床医师填写申请单,必要时经有关医师检诊同意。检查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员是否按要求做好准备,危重病员检查时应有医护人员陪同检查。需预约的检查应详细交待注意事项。发现传染病患者,应最后检查或专机检查。检查完毕后严密消毒仪器和用具。

3、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疑难问题应与临床医师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注意安全,定期保养、维修,并对机(仪)器进行检测。

5、各种检查记录应保管好,建立档案,经过批准和登记手续后方能借出。

6、检查出阳性结果或可疑阳性所见时,应与临床科室联系,共同诊断。

7、超声检查禁止非医学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8、及时清理本室卫生。

换药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制度,非药人员不得入内。

2、换药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换药操作技术,了解伤口情况,动手轻柔,以保护健康的肉芽组织,保持引流畅通,保证换药效果。

3、各项物品药品做到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经常检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随时做到备用状态。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无菌溶液(生理盐水、呋喃西林等)超过24小时重新消毒。启用的无菌物品12小时后应重新灭菌。室内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有记录。器械浸泡液每日更换,容器每日消毒灭菌一次。

4、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不得在换药室处理。换药结束后,做好换药室的终末处理和消毒,清洁消毒隔离制度按全省统一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门诊病历书写制度

1、病历记录一律用钢笔(蓝或黑墨水)书写,力求字迹清楚、用字规范、词句通顺、标点正确、书面整洁。如有药物过敏,须用红笔标明。病历不得涂改、补填、剪贴、医生应签全名。

2、各种症状、体征均须应用医学术语,不得使用俗语。

3、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名、药名等可以例外。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4、度量衡单位均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时一般采用国际符号。

5、中医病历应按照卫生部中医司的统一规定书写,要突出中医特色。

6、病历要简明扼要。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址由挂号室填写。主诉、现病史、即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书写签字.7、初诊必须系统检查体格,时隔三个月以上复诊,应作全面体检,病情如有变化可随时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

8、每次诊查,均应填写日期。

9、门诊病人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签出住院意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的原因和初步诊断。

10、门诊医师对转诊病人应负责书写转诊病历摘要。

11、急诊病历书写原则上与门诊病历相同,还应突出以下几点:

①、应记录就诊时间和每项诊疗处理时间,记录详到时、分。②、必须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有关生命指征。③、危重疑难的病历应体现首诊负责制,应记录有关专业医师的会诊或转接等内容。

④、对需要即刻抢救的病人,应先抢救后补写病历,或边抢救边观察记录,以不延误抢救为前提。

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

一、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定期采样培养。除工作人员及接受治疗患者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二、器械物品要经过高压消毒,放在固定位置,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毒、限、剧药,贵重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四、无菌持物钳、镊等浸泡液每周更换2次(器械消毒液)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五、已用过的注射用具要随手清理、清点,凡一次性用品(注射器、输液器等)用毕即毁形。

六、无菌物品必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

七、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八、凡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注射要细致、准确,对病人要热情体贴,需要对过敏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注射30分钟方可离开门诊。

九、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密切观察注射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处置,并报告领导。

十、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防止交叉感染。

放射科工作制度

1、各项检查和治疗,由临床医师填写申请清单,经交费后,方可安排检查。

2、各种透视检查和摄片检查,当日申请当日检查、诊断报告,做好详细登记;各种造影检查须预约检查日期,并详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按预约日期检查。

3、各种检查原始材料,如照片、造影片等均由放射室统一保管,严格执行借片手续。

4、部分检查须配合临床各科医生共同完成。

5、严格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和防护,定期进行保健体检。

6、各种机器执行专人负责,定期保管保证正常工作。

7、实行放射医师和临床医师会诊制度。

检验室工作制度

1、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查验单上注明“急”字。

2、收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

3、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仔细审查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二十四小时,一般标本和用具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到指定地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

5、保证检验质量,定期抽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

6、建立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室内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质量。

7、易燃、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严以保管,定期检查。

8、加强输血管理。严格遵守《献血法》和《输血技术规范》。

9、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输血的交叉试验,经反复验证无误后方可签发报告。交叉试验应优先做,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危、急、重症的抢救。

10、随时准备好出诊人员、器械、试剂、以便保证规定时间内随车出诊抢救伤、病员。

11、常规采血坚持一人一针一用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12、急诊检验应随到随做,结果及时报告,并详细登记。

13、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严守各项操作规程。

门诊药房工作制度

一、药房收到处方后,应详细审查、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科别、日期、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医师签字、药物配伍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调配。急诊处方必须立即审查,调配、发出。

二、对错误处方或缺药处方,应退请原处方医师更改,调剂人员不得擅自变更。对滥用药品、配伍禁忌、超剂量的处方和涂改的处方,调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三、调配处方时必须细心谨慎,严格执行配方核对制度和操作规程。称量准确,不得估计取药,调配西药方剂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物。一人值班时,应与微机内处方核对。处方合格率≥90%;处方计价误差≤±0.1%元/张,投药出门差错率≤1/1000。

四、应有计划地请领、储备药品,防止积压、损失和浪费。、五、药品按性质、剂型和用途分类保管,定位存放,设有标志。急救药品专柜集中存放,便于应急取用。

六、经常检查药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记载存放药品的有效期。不得发质量不合格或过期的药品。

七、发出的药品,瓶签或药袋必须写明药品名称、用量、用法、药品有效期。取药时应当呼对方姓名,口头交代有关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八、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使用、保管、调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办法。

九、经常深入临床科室,征求意见,了解药品使用管理情况,保证临床必须的药品。

十、开展临床药学研究。掌握药物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并对药品不良发应进行监察、报告;负责临床用药咨询,设有咨询窗口,每次咨询有详细记录;有用药指导的资料;协助临床搞好合理用药,至少半年对已发出药品处方进行一次分析评估;评估其用药的合理性。

十一、按时完成药品盘点、核算及统计工作,并按要求统计上报。

十二、室内设施、用具等应保持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调剂室。

十三、急诊药房24小时值班员,负责值班时间内的急救药品供应工作。

处方管理制度

一、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并经注册的医士即获处方权,并将字样留于药剂科及门诊办公室。麻醉处方权,须经市卫生局考核合格的医师才能获得。

二、药剂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处方有错误应通知医师更改后配发。凡不合规定处方,药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及发药,并将信息反馈给医师及时修正。

三、处方项目必须填写齐全,须写明年龄应写实足年龄,小儿年龄须写明月份、新生儿须写明出生天数。药品须写全称、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医师签全名配方,填写本人电脑编号。麻醉处方必须有麻醉处方权的两名医师共同签字方可生效。发药划价都要签名或盖章,对项目不全,字迹潦草,签名不清者,药剂人员有权拒绝发药,并将信息反馈给医师后及时修正。

四、一般处方药品以三日用量为限,对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增加。

五、医师不得为自己及直属亲属开处方。

六、处方一般用钢笔、毛笔书写,使用蓝黑墨水,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如涂改须医师在改处签字,一般用中文或拉丁文书写。凡规定应做皮试的药品,医师应在药品下写明皮试字样并用“()”标示。护士做皮试时,在处方右上角记载皮试时间、结果和签名,以免漏试造成严重后果。

七、药品及制剂名称、使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及卫生部、省卫生颁发的药品标准为准。如因医疗需要必须超过剂量时,医师必须在剂量旁重加签名方可调配,对于国家未规定的药品,可用通用名。

八、处方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用量一克(g)、毫克(mg)、毫升(ml)、国际单位(IU)计算;片、丸、胶囊剂,以片、丸、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注明容量和(或)剂量;合剂要标明数量和单位;溶液必须注明含量浓度,以瓶为单位,标明数量。

九、医师处方要自己签名,不准代签,更不准在空白处方上预先签名交给无处方权者使用,一经发现即予严肃处理。

十、中药处方横写,每行一至四味,须排列整齐,以便查对。中药名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全国中草药汇编》最新版规定的正式名称书写。剂量一律使用法定的“克”重量单位。每次处方一般3剂,不宜超过7剂。限剧药2剂,毒药1剂。

7.门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篇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8例,男93例,女35例。年龄21~76岁,平均(42.71±12.29)岁。腰椎骨折42例,胫腓骨骨折36例,股骨颈骨折18例,膑骨骨折15例,跟骨骨折17例。入选标准:(1)伤后24 h入院,128例患者在硬腰联麻行切开复位;(2)术后10~12 d拆线,两组患者换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循《院内感染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换药。对照组62例患者于床边换药,观察组66例患者于单独的换药室换药。两组患者治疗后10 d为统计界限,观察两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

1.3 诊断标准

一期愈合诊断标准参考文献[1,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伤口一期愈合率为100%,对照组为86%,观察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院内感染是当前医疗实践中的一大障碍,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因此,院内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医务人员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应有责任感、紧迫感,在预防院内感染中做好监护人,只有做好了院内感染的控制工作,才能提高医疗质量。笔者所在医院3年控制院内感染的经验总结如下:(1)健全科室感染管理制度,每月不定时督促、检查、监测。加强对换药室院内感染的管理力度。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相关消毒隔离制度,特定区域的醒目位置给予提示。对各种消毒与灭菌提出规范操作程序,强化无菌操作观念和技术规程。院内感染科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及考试考核,使各级各类人员都能正确掌握消毒隔离制度,了解各种消毒液的性能、作用原理、配制方法、使用方法及有效浓度监测等。正确掌握各类物品、器具的消毒和灭菌方法。采用空气消毒、细菌培养,确保换药室的消毒灭菌达到分部颁发标准。执行无菌技术规范,达到有效控制感染。(2)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加强监控。换药用具消毒灭菌效果将直接影响切口愈合程度,为减少各种人为污染的机会,随时检查无菌物品的消毒标识及有效时间。医护人员换药时,应仔细检查物品有无失效或被污染,使用后器械要浸泡、消毒、洗净、再消毒。换药室要求干燥、通风,护理人员应使用不太湿的拖把、抹布,用后及时消毒悬挂。换药室工作人员坚持每天早6时、晚6时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督促护理员每天用500 ppm伏氯净做好清洁消毒。如有污染及时处理,做好污物的分类处置,使用一次性治疗床单,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的强度及功能,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随时监测消毒液的配制与浓度,每天进行1次消毒液物体表面消毒及无菌操作人员的细菌培养及空气微生物监测。督促医护人员做到换药时一位患者用一套换药器械,换药前后要洗手。正确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专管人员做到密切注意病房的动态,防止物品不足引起的工作混乱及增加感染机会,并注意物品的堆积、失效、浪费。严格控制换药室的人员流动,患者家属不得进入换药室。严禁工作人员将换药室作为吃饭休息的落脚点。创造换药室的良好环境,减少感染机会。换药室是骨科病房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管理,能改善质量、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及护士形象,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其不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而且增强了参与管理的意识,使换药室管理更加规范化,从而保证了护士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目的 加强骨科换药室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使住院患者手术后伤口在换药方面不发生院内感染。方法 将128例换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患者,换药按消毒隔离制度;对照组62例患者,换药按常规。将两组患者换药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一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换药室的消毒隔离,为换药室创造了良好环境,减少了感染机会。

关键词:预防,换药室,院内感染,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李芙琴,张益民.医院物体表面HBsAg污染与相关人员乙型肝炎感染状况的调查.中国消毒学杂志,1998,15(3):191-192.

[2]凌美华.院内感染中卫生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华院内感染学杂志,1991,1(1):32.

8.门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篇八

【摘要】门诊换药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有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由于儿科门诊的特殊性,感染的几率更大,因此,加强门诊换药的消毒隔离及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是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之一。

【关键词】门诊换药;感染;防范措施

門诊换药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换药是指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或感染部位等进行换药处理,由于其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创口的接触,若有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发生于医疗部门的感染即为医源性感染,是目前医院管理的重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

由于儿科门诊的特殊性,即儿童的主观认知能力较差,不懂得利害关系,医生交代的注意事项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遵守,再加上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创面容易暴露,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因此,加强门诊换药的消毒隔离及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是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门诊换药室患者伤口感染原因分析

1.医源性

①医院的管理薄弱,很多制度体系得不到实施,对院内感染这一块意识又相对较差;②医院医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不同,无菌观念参差不齐,医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不够或认识不足,在给患者换药前不戴帽子、口罩、不洗手等,在给上一个患者换完药后,未严格消毒双手,又给下一个患者换药,从而将上一个患者的细菌传给下一个;③需要进行伤口缝合时,创面清洁不彻底甚至根本不清洗创面,造成伤口感染;缝合伤口时,皮肤对合不良,从而延长了伤口愈合时间,易引起交叉感染;④医院信息来源贫乏,知识更新较慢,医务人员本身自身学历不高,又缺乏系统的培训,自身认识不足,也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⑤很多医院消毒监管不力,对于器具只进行煮沸消毒,不进行高压消毒,消毒物品管理欠佳;⑥有些医生滥用抗生素,不必要地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而出现感染;⑦医院由于药品监管不严,有些接近淘汰的药品如红汞、紫汞等,基层医院仍然有使用,其他药品或者存在保存不当现象,如过氧化氢未避光保存、用戊二醛浸泡过的物品不用生理盐水冲洗、生理盐水不注明开瓶时间等;⑧门诊外科换药室设备简陋,人员配置不足,管理缺失,换药操作简单,很多引起感染的因素往往被忽略,很多医院门诊没有专门的换药室,更谈不上手术包,也就无一人一换一消毒灭菌的存在;⑨医疗垃圾的管理没有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不知道使用医用黄色垃圾袋、被污染物品没有及时烧毁、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等,都是引起细菌交叉感染的原因。

2.环境污染

由于换药室内人员流动性大,且基本都为各种细菌病毒携带者,病种复杂,大量的致病微生物附着在微细的尘埃或飞沫中随空气流动传播,可使接受换药的患者受到感染。如若室内消毒不彻底,空气中致病微生物多,也是导致交叉感染的原因。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在门诊换药过程时,有些使用过的器械物品只经过简单的煮沸消毒,消毒不彻底,就再用于其他患者,很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3.病人因素

因儿童生性活泼好动,自身认知能力又较差,因此外伤后伤口得不到及时处理,另外,有些病人在等候换药期间自行拆除伤口敷料,随手乱扔,也是可能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

二、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修养

常规在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修养教育时多采用说教方式,现在可以改变一下方式,如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开展“假如我是患者”的讨论,要教育护士树立站在病人的立场,一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同时,应注意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尤其针对儿科的患者,要多与患者沟通,为儿童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

2.增强护士的责任感

儿科由于其面对的患者的特殊性,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责任心,因此,要注重对护士责任心的培养,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积极性,增加其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在每次换药后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清洁双手,并用卫生纸擦拭。换药室工作人员需要勤剪指甲,不得涂抹指甲油,防止药物或污物潜附在指甲缝隙内,或者在换药过程中出现甲油脱落感染伤口的现象。

3.加强门诊换药室环境管理

具体管理:(1)对于没有专门换药室的基础医院门诊应尽量设置专门的换药室,并加强换药室管理,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减少空气污染的机会;(2)诊室内设置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并作明确标记,保证室内光线良好,设置流水洗手设施,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存放或拿取物品的原则;(3)加强空气消毒管理,减少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室内定时开窗通风,开窗2次每天,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min,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天2次,每次1小时。

4.加强对病人的管理

病人到换药室后应做好引导,指导病人不要自行拆除敷料,掉落的外敷料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接触伤口或污染的敷料后不要随意接触换药室的物品,有血迹的手不要随意擦拭到椅子或桌子上等,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5.心理指导

在换药前,首先要对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了解,正确评估伤口修复情况,同时在处置前向病人婉转地解释处置时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换药时鼓励儿童患者正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觉,在换药过程中,应态度和蔼,操作准确、轻柔、细致,尽可能消除其恐惧心理,对配合度差的儿童要耐心劝说,争取其配合,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6.营养指导

外伤患者对营养素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营养不良可显著延缓伤口愈合的时间,应指导患者家属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谱为主。如肉类、蛋类、奶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都是较好的食物选择。

参考文献

[1] 陆涛,夏志贵,崔凤;等.门诊换药的医院感染管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1,12.

[2] 朱晓萍.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的现状与对策[J].健康天地,2010,3.

9.口腔门诊各科室工作制度(新) 篇九

1、医务人员上班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2、护理人员必须穿护士服、护士鞋,戴护士帽。

3、在诊疗病人过程中可能出现血液、体液喷溅时,戴护目镜。

4、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5、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

洗手或手消毒。

6、医务人员有固定的治疗台,每日下班前打扫干净,痰盂用消毒

液冲洗。

7、每个诊室桌面,地面下班时要清理干净,用消毒毛巾拖把擦拭。

8、各个诊室每日都要进行紫外线消毒1小时。

9、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工作的人员门诊操作中

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10、工作人员在下班前将所在房间所管区域的水、电、气开关关

掉,以防发生意外。

0

口腔科消毒灭菌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结束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2、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佩

戴防护镜。

3、器械消毒灭菌应按照“去污染——酶洗——消毒灭菌”的程序

进行。

4、麻醉药品应该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2小时,现用现配,尽量使用小包装。

5、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烛、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

以上消毒液进行消毒。

6、X线室应严格控制,防止交叉感染。

7、用后的敷料等医用垃圾要及时按医用废物处理以防止交叉感

染。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遵循原则

1、进入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

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

类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 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

作前必须消毒。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防止管道阻塞,遇污

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人员在操作中做好

防护工作。

口腔科清洗消毒制度

1、进入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的

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

类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高 压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 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

作前必须消毒。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防止管道阻塞,遇污

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人员在操作中做好

防护工作。

7、严格区分有菌区、无菌区、清洁区并有醒目标记,未消毒和已

消毒的物品要分别放置。

8、无菌物品要专柜放置,注明有效日期。

口腔科器械维护与保养制度

1、每天诊疗结束后,对所用器械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处理。

2、每个治疗台使用后都要冲洗干净,综合治疗台保持清洁,管道

通畅,手机管道用完后空钻一分钟。

3、大型设备要有专人保管,定时保养,定时记录运行情况,及时

报修。

4、对口腔科所有手机等小器械用后集中清洗、注油、高温高压灭

菌。

口腔诊疗器械清洗规程

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当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法应

当用手工刷洗或者使用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2、有条件时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对结

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3、清洗后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一、口腔外科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第1步:拔牙钳,刀子,镊子,挺子,骨凿,口镜,探针,大刮匙,剪子和手术器械一经使用,先用健之素液浸泡,再用加酶洗液清洗(1:270酶洗液浸泡15分钟);

第2步:用流动的水清洗干净;

第3步:清洗后的器械擦干,分类,轴节处注油;

第4步:把器械放入有孔的器械盒里,内放化学指示卡,外贴3M胶带;

第5步:把包好的器械送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温度132℃,时间8分钟)。

二、口腔内科器械消毒,消毒工作流程 对口内手机一经使用必须消毒灭菌、消毒。第1步:用75%酒精棉球消毒表面; 第2步:用清洗机清洗,注油机注油; 第3步:上打包机封袋;

第4步:放消毒锅里灭菌(温度134℃,时间6分钟)。

三、对修复室托盘的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将口腔修复室使用过的托盘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5-20分钟(1000毫克每升的健之素)。

第1步:将托盘表面物去掉; 第2步:擦干托盘放入储槽中;

第3步:送供应室高压灭菌(温度132℃,时间8分钟)。

手机消毒流程

污染机头→回收消毒间→放入清洗机清洗→注油机注油 ↓

酒精擦拭

↓ 进入诊室备用←放入无菌间←高压锅消毒←封装袋封口

小器械消毒流程表

灭菌性小器械 →→ 污染小器械→→ 放入专用器械盒

↑ ↓

↑ ↓

高压灭菌 统一消毒室

分类装入专用←清洁器械←超声波震荡←2%戊二醛泡30分钟

↓ ↓ ↓ 清洁器械盒 表面残渣 30分钟

口腔科消毒与灭菌监测

1、对口腔一次性治疗盘由院里监测后发放到科室。

2、口外手术器械(反复使用的)每月采用化学监测,每日指示卡。

3、手机、小器械每月采样送化验室,细菌化脓菌培养。

4、2%戊二醛每周监测浓度。

5、高压消毒锅每月做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口腔科个人防护规程

1、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手套,可

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

2、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3、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

洗手或手消毒。

4、护理人员清洗器械时应带防护围裙、手套。

5、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

口腔门诊治疗室工作规范

1、医务人员进入诊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2、诊室候诊区域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环境整洁、舒适优雅。(1)日通风2次/日,每次20分钟,地面每日用1:500“84”

消毒液湿拖2次,拖布用1:500“84”消毒液浸泡、清洗、甩干备用。

(2)电视柜、茶几、沙发、窗台每日用1:500“84”消毒液擦

拭一次。沙发一周用擦洗剂清洁,保养一次。

(3)图书专栏每日用1:500“84”消毒液擦拭一次,图书杂志

摆放整齐,随时更新,每日清点,不外借。

(4)清洗池每日用1:500“84”消毒液清洗一次,随时擦洗污

垢,保持瓷面、水龙头整洁光亮。保持清洗池上方镜面无水渍、污垢,干净明亮。

3、治疗室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紫外线消毒车每

日用1:500“84”消毒液擦拭1次,用完后放置指定位置;每周对治疗室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消毒完后开窗通风,紫外线灯使用累计时间应有明确记录。

4、治疗隔断间地面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1)地面每日用1:500“84”消毒液湿托2次,治疗台、治疗

椅医生座椅,副台用1:500“84”消毒液擦抹2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擦拭,抹布用后消毒液浸泡、清洗、晾干。(2)治疗完毕后,副台台面整洁,无杂物,右侧摆放电脑,电脑左侧放名片盒,治疗椅工作台面整洁仅放敷料缸和玻璃皿,容器标记醒目。

(3)治疗结束后,治疗椅归于休整位即治疗椅达最低位,椅

背与座椅成90度,照明灯位于治疗椅前方正中,工作台摆放于尾部与椅身平行,医生座椅摆放于椅背后侧。(4)副台第一层抽屉专放充填材料,咬合纸等物品,第二层

放试戴模型,第三层放登记预约本和其他办公用品,副台中间橱柜放印模材料和物品,一次性器械盒。(5)副台末端橱柜内的污物桶每日清理1次,污物桶垃圾不

宜放置过多,达2/3处,及时回收清理(按医院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执行),污物桶一周消毒2次(污物桶内套袋加盖)。

(6)治疗椅左后方治疗间东北角放置治疗车,治疗车上放置 的小型设备根管治疗仪、根测仪、光固机等保持电路通畅,电源完好,每日用1:500“84”消毒液擦拭治疗车及小型设备2次。

(7)治疗椅旁痰盂每日用“84”消毒液消毒2次,每诊疗完

一个病人,对痰盂随时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保持痰盂清洁、无污物。

5、治疗间无菌橱柜内物品摆放整齐,无菌容器标签名称,消毒日 期清晰无误,并有专人负责。

6、医护人员衣帽整洁,不带首饰,定时修剪指甲,每周清洗工作服2次,操作时戴手套、口罩、帽子,必要时戴防护镜,防止自身感染,每操作一人前后要洗手,治疗下个患者要更换手套,一次性手套用后做毁坏无害化处理。

7、医护人员上岗工作时,接诊热情,态度和蔼,耐心讲解,操作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8、上午,下午治疗结束后,由专职人员将污染的器械回收清理,送至消毒间清洗,消毒(按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9、下班前应检查各诊室及其他工作间电源,水路线路是否正常有损坏磨损现象及时上报,下班前切断水电总开关,以防发生意外。

10、治疗室的各项物品均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专人保管,逐日检查,随时补充,及时更换。

11、治疗室所有设备器械经常检查、加油、保养,并有检查保养记录。

12、治疗室应备常规急救药品,专人负责,每日检查。

办公区域工作规范

1、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次,每次20分钟,地面每日用1:500“84”消毒液湿拖2次,桌面,窗台,橱柜每日用1:500“84”消毒液擦拭1次。抹布专用。

2、办公桌面物品摆放整齐,物品放置合理,无个人生活用品。

3、抽屉整齐清洁,物品摆放有序,橱柜上下无杂物。

4、各种登记本清洁,封面整齐,有标记。

5、洗手池清洁,肥皂干燥存放。

6、办公区域的文件柜门,橱柜门,抽屉使用后及时关闭,人离位后座椅及时收回办公台下。

7、禁止在办公诊疗区域玩个人通讯设备,计算机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8、办公室走廊处的通道出口及消防系统贴有标识并处于正常状态。

9、办公室饮水处保持干净卫生,无垃圾和怪味现象,茶杯摆放整齐有序,茶叶筒放入抽屉。

10、办公室接听电话有礼貌,讲电话或与他人沟通时小声不影响他人工作。

11、办公室禁止吸烟。

12、办公区域生活垃圾和废纸分类存放,垃圾不能满出应及时清理。

13、办公区域电脑,饮水机,冰箱及其他电器的电源线用导管固定和绑扎好,下班及时切断电源,以免发生意外。

14、更衣柜内物品摆放整齐,下班后工作服不随处乱放,纳入更衣柜,柜门随手关闭。

15、办公室墙角及室顶每周清扫一次,做到无污染,无爆皮,无蜘蛛网,墙上不乱贴乱画乱钉乱挂。

诊疗时医生工作规范

1、认真学习掌握口腔科的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遵守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2、接诊每个患者首先要说:“您请坐”引导患者在椅位上就坐,患者坐到椅位上后要问:“您怎么不好?”“您哪里的牙不好”或者“您有什么需要”,患者在叙述病史时要看着患者耐心倾听,并通过提问交流掌握患者的整个病程,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患者的期望。

3、医生在检查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戴手套和口罩,检查患者之前让患者漱口(如果患者主诉冷水刺激痛需温水漱口),检查时最好交给患者一面镜子,然后先检查主诉牙齿,并告诉患者牙齿的病情,检查完主诉区后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告知患者其他牙齿的疾患,检查的动作要轻柔,口镜避免压迫牙龈区引起患者的不适。

4、治疗前向患者介绍2-3种治疗方案,并耐心介绍各种方案的治疗时间、次数、优缺点以及大致价格,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再开始治疗(阻生齿拔除小手术需要签同意书)必要时可以用收费目录,模型或画图来详细介绍该治疗方案。

5、治疗中在进行每一步操作前必须向患者事先提醒,在开髓备牙、探诊、叩诊、冲洗、放药等步骤之前必须向患者提醒可能出现的症状和感觉。

6、治疗中如果暂时离开椅位需要向患者说明情况,并注意关掉椅

位照明灯。

7、治疗过程中必须向患者介绍该疾病的一般常识并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教。

8、治疗后必须清洁患者的口腔周围的血迹,唾液以及印模材料,用镜子或内窥镜介绍今天的治疗效果,叮嘱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和处理办法,做好预约并提醒患者留下电话方便通知预约和取消预约。

9、认真详细书写病历记录。

10、患者复诊时要仔细询问治疗后的反应并耐心解释相关症状,说明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11、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随访(电话、邮件)。

12、绝对不允许和患者发生争吵。

13、必须遵守和患者约定的时间,绝对不允许预约时间医生不在岗,如有特殊情况必须提前和患者取消预约。

14、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树立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巧和水平。

15、同事之间密切协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沟通提高,绝对不允许发生医务人员之间互相猜忌和争吵。

16、执行诊室器械药品等管理规定,所有物品使用后必须放在固定位置。

17、严格收费标准,不得随意更改和减免收费。

技工修复室工作规范

1、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次,每次20分钟,地面每日用1:500“84”消毒液湿拖2次,桌面、窗台、橱柜每日用1:500“84”消毒液擦拭1次。抹布专用。

2、石膏灌注的石膏在规定时间及时取出,清理托盘后放入消毒液浸泡,桌面的废弃的石膏、硬模材及时清理。

3、工作完毕后,技工台桌面上的塑料碎屑及时擦掉,桌面上的蜡渍、碎蜡片及时刮除,保持桌面干净,物品分类摆放整齐。

4、调拌自凝树脂是及时打开排气扇,防止室内有害气体存留。

5、技工室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每次40分钟。

6、外加工义齿准确、按时登记,防止差错发生,成品加工义齿收回后,逐项登记,摆放指定位置。

7、抽屉、橱柜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8、洗手池里的石膏、硬模材残渣及时清除,防止堵塞管道,保持不锈钢水槽,水龙头整洁,光亮。

口腔科库房的管理制度

1、器械库房应由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库房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医院的各种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库房重地,非库房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建立口腔耗材及器械出入库房登记表,定期清点。

3、库房内口腔耗材及器械种类存放。做到勤核对,勤整理,勤保养,保持库房内清洁。

4、库房管理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通风、防潮。

5、库房内口腔耗材及器械不得私自借出或挪做他用。外借口腔耗材及器械必须填写借物单。

6、库房口腔耗材及器械每季度清点1次,提高口腔耗材及器械周转率,实现最低库存量,经常进行质量检查,防止浪费和积压。

10.门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篇十

门诊输液室作为一个医院的窗口,不仅是门、急诊各科输液患者的集中治疗场所,其服务质量的好坏更代表着医院的形象。针对门诊输液室病人多、输液周期不

一、病种复杂多变、工作量大、护士人手不足及患者等候时间较长等情况,我院采用新型管理模式的管理方法,旨在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服务艺术和服务效率,让病人对医院放心和满意,提升护理质量和有效管理。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我院输液室护士36名和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实施新型管理模式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建立表格,随机抽取2013年各月份护士实施新型管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共计400份,同样随机抽取在未实施新型管理模式之前的2012年各月份患者满意度调查表400份。采用SPSS软件随机数字发生器生成所需的随机数字,并与2013年相应月份调查表一一对应,将产生的随机数字排序,抽取400份调查表;同法抽取2012年相应月份的调查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科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输液室护士培训计划:输液室共护士36人,39岁以上8人,22岁~39岁28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4人,护师12人,护士7人;22人倒夜班。2012年全体护士理论及技术培训由护士长1人负责,奖金实行大锅饭。2013年实行新型管理培训模式。护士分为:N0护士7人(0-1年);N1护士4人(2-3年);N2护士 8人(4-7年);N3护士11人(7年以上);N4护士6人(10年以上)。实施二线带班制为一年内护士。科室实行在护士长领导下的三级管理制度,护士长负责N4及N0-N1,N1-N3护士的护理常规、应急预案、重点流程、核心制度、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五大块内容的培训考核由N4负责。理论考核:N0-N1护士每月考核,考核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专科理论为辅;N2-N3护士每季度考核1次,专科理论为主,基础理论为辅;N4护士每半年考核1次,专科理论为主。操作考核:N0-N1护士每月考核,考核内容以基础技能为主,专科技能为辅;N2-N3护士每季度考核1次,专科技能为主,常用基础技能为辅;N4护士每半年考核1次,以专科技能、新技术、复杂技术为主。考核结果少于90分者,科室予以扣罚,继续参加下月考核直至合格为止。

1.2.2 考核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成立绩效考核小组[1]。每周2次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资金挂钩,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根据门诊特点,尽量细化工作,量化考核,从收药、换药、加药、输液、配皮试液、做皮试、拔针进行量化,具体从输液登记本、输液巡视卡上记录。

1.3 评价标准:

我院护理部设计的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的内容有:(1)您对收药护士的服务态度、文明用语;(2)护士向您说明皮试注意事项和等候时间;(3)您对护士的注射技术;(4)您对输液等候时间(min);(5)护士能否主动向您讲解输液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6)当您向护士了解有关疾病护理知识时,护士能否耐心解答;(7)护士能否定时巡视输液,及时换瓶;(8)您对输液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填写方法:分为非常满意(4分)、满意(2分)、不满意(0分)3个等级,在相应选项打钩或直接填写建议。

每月15日定时发放满意度测评表,遵循自愿原则,由患者或患者家属填写,护士长两日内收集、登记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后汇总归档。患者满意度评分标准:非常满意30分<总分值≤36分;满意为18分<总分值≤30分;不满意为总分值≤18分。

1.4 2013年与2012年NO-N4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实施新型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数+满意数)/总人数×100%。见表2。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全体护士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值由2012年90.5分上升到2013年93.5分;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值由2012年91.5分上升到2013年95.5分。讨论

护士是护患关系的实施主体,要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护理达到良好效果,这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化、技能化的知识,有重点,分层次地对护士进行培训,更能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水平、专业护理技能及个人素质。

患者满意度是反映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晴雨表,影响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门诊输液过程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病人满意度,满意度的提高可减少纠纷和投诉的发生。本文通过对2013年我院门诊输液护士实行新型管理培训模式,比较未实施前的2012年,实施后的护士的理论、技术考核成绩平均分值、工作效率等均有显著提高,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这有力说明,新型管理模式在获得患者认同、建立护患关系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新型管理模式能全面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和有效管理,值得将其运用到护理当中。

参考文献

11.门诊抽血室预防交叉感染的体会 篇十一

【摘要】目的充分认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了解其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近两年回顾性分析无医源性感染而致的医疗纠纷,也无护理人员患上了自身感染。总结归纳护理经验为:(1)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条例,执行控制医院感染规定;(2)加强环境管理;(3)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规范护士行为;(4)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5)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规范医用物品、医疗废物的处理;(6)加大监控力度。不放过可能发生医院交叉感染的每个环节,持之以恒,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门诊抽血室交叉感染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45-01

门诊抽血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部门,担负血样标本采集工作,由于门诊抽血室患者流量大,各种各样的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交叉感染,严重损害了患者和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1],因此加强门诊抽血室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损害患者和护士的身心健康。

1抽血室的消毒

1.1环境消毒门诊抽血室内空气要清新流通,安排专门人员定时打扫卫生,有效浓度的84消毒液液擦拭抽血台及地面,保持抽血台的清洁卫生,每天的抽血工作结束后要对地面进行打扫,距操作桌面上方约1.5米左右装有固定的自控紫外线灯,每日消毒两次,每次60分钟,当班护士每日监测消毒效果并有记录。确保门诊抽血室的环境卫生。

1.2物品消毒患者一人一管一垫巾一消毒,用过的止血带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后晾干备用,消毒浓度达到500mg/L并经常监测。回收棉签。针管等一次性废物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对门诊抽血室使用的止血带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将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注意一些物品的使用有效期,无菌物品被污染。过期的物品一律不得使用。要及时处理。[2]

2加强抽血流程的管理

2.1抽血室的注意事项提醒患者抽血前的一些主要注意事项有(1)在抽血的清晨要抽血者保持空腹(2)在抽血时,抽血者要积极配合护士,上臂袖子要宽松,避免造成上臂受压。(3)抽血后沿血管走向用拇指按压5-10分钟,不要揉搓,防止因为按压不当造成抽血者出现淤血以及青紫等症状。(4)抽血者如果有晕针或晕血等现象,请提前告诉护士。(5)如果有进行性出血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

2.2严格执行抽血的操作规范在抽血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医院的抽血规章流程,做到一人一管一垫巾一消毒,抽血用的无菌消毒液开启24小时后扔掉,确保患者与患者、患者与护士不出现交叉感染。医用性垃圾入黄色袋,生活垃圾入黑色袋,给病人用过的止血棉球不能随便丢弃,告知其放入医用垃圾袋。针头入利器盒,超过3/4统一收集无害化处理。抽血护士在进行抽血操作时要对双手进行消毒,才可以对下一位患者进行抽血操作。

3.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

3.1加强护理人员的感控知识培训由于抽血是一项精细和技术性的操作,因此抽血操作时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可以组织医院有抽血经验的护士对其他护士进行指导,帮助其他护士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更好的为患者做诊疗服务[3]。为规范护士行为,科室加强了院感控知识培训,在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的同时,也狠抓娴熟技术的练习。操作时嘱病人放松心情,别紧张,手伸直,掌心向上,放于软枕上,让血管充分暴露后,用碘伏消毒两次,尽量保证一针见血。

3.2加强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要想方设法的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要求有经验的护士以带教形式,以师带徒,把经验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传授给护士,同时护士和实习生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多实践,还要学习传染性疾病的一些知识,提高传染性疾病的自我预防能力。

3.3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教育一方面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对工作的激情,对患者的爱心及对家属的热情,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释,给予患者必要的关心。另一方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以患者服务为中心,维护好医患关系。

4讨论

加强门诊抽血室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损害患者和护士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门诊抽血室的规范化,有利于减少患者与患者,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交叉感染机会,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4]

参考文献

[1]于海燕门诊抽血室医院感染隐患与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2(21)4458

[2]孙炳兰门诊抽血室预防控制感染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638

[3]孙秀立加强门诊抽血室管理控制醫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10)1967

12.门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篇十二

1 方法

1.1 寻找用药安全隐患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输液患儿父 (母) 及家属进行调查, 每月发放20张表, 共240张, 收回200张。调查内容包括治疗环境、病情观察、用药信息指导、护理技能、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沟通技巧。满意度调查表中发现:与用药安全有关的问题从多到少依次为: (1) 患者对药名不知晓; (2) 对药物注意事项不明了; (3) 年轻护士多, 穿刺技术差; (4) 护士未及时巡视、观察。

依据《2009年CHA患者安全目标》中用药安全制定质控检查细则, 共16项, 在1个月内对输液室当班护士进行随机检查。存在问题从多到少依次为 (表1) 。

1.2 原因分析及对策

1.2.1 管理方面因素

(1) 各岗位人员的安排是以完成治疗任务做位首要, 巡回护士少又不固定。护士常常是忙完就走, 不能主动巡视沟通。 (2) 关键环节流程制定简单, 如查对, 告知,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以及输液困难患儿的处理。 (3) 科内质控组检查内容空洞。对策: (1) 弹性排班, 根据各个时间段输液的工作量情况, 随时调整护士数, 避免病人集中引起的忙乱现象;避免护士处于疲劳状态引起注意力分散出现护理缺陷。 (2) 排班时考虑以病儿需求为中心, 加强巡回力量、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并主动为家长提供服务;注重人员新老搭配, 优势互补。 (3) 提高穿刺技术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熟练的一针见血的穿刺技术是硬道理。此外对穿刺困难的患儿, 事先与家长充分沟通, 并制定处理流程, 人人落实, 是保证穿刺成功率的重要管理手段。 (4) 根据安全目标细化重点环节的流程。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查对病儿, 如姓名和床号等;将告知, 沟通贯穿整个输液过程;实行电子处方, 减少药房转抄的中间环节, 但仍需核对病历, 以防医生手写病历和电脑输入有误;实行收药、配药、输液、换瓶、拔针签名负责制, 这样使护士工作每一步都有责任心。 (5) 鼓励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科内出现问题, 最快时间积极上报护士长或组长。先科内分析, 提出整改方案, 在护理部帮助下进一步的分析整改方案反馈至科里。

1.2.2 护士方面的因素

(1) 部分护士缺乏主动服务的观念, 以完成任务为主。主动巡视少。 (2) 年轻护士穿刺技术不够熟练, 对肥胖儿、脱水患儿等穿刺难度大的患儿感到操作困难。 (3) 部分护士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输液速度, 输液顺序安排未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能调整, 对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不清晰。 (4) 沟通意识及能力弱。 (5) 护士用药安全意识薄弱, 多为机械执行医嘱, 年轻护士专科知识及用药知识缺乏。对策: (1) 学习和考核细化后的重点环节流程, 使工作要求和结果保持一致。 (2) 新入儿科组护士有一对一带教老师, 每周交流工作心得, 并完成操作量化指标。 (3) 定期进行专科及用药知识培训与考核。年轻护士入儿科组前须经过该岗位的科内带教培训和考核。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减少输液反应。操作前后清洁治疗台、有效进行手卫生, 规范配置药物, 严格消毒穿刺部皮肤。输液区及治疗室臭氧自动循环消毒每日3次并早晚2次开窗通风。 (5) 用药安全:收药护士仔细核对药名, 查堵漏错以表扬奖励;一岁以下小儿用药2人核对后做特殊记号;输液时告知家长不能随意离开输液区;规范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批号、皮试结果的记录[1], 用原液皮试;抗生素现配现用避免不良反应。中药注射与抗生素用生理盐水间隔, 防止药物间反应, 同时应高度重视及时观察。使用新药应详细阅读说明书, 严格控制滴数, 尽量让患儿不要空腹注射, 可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2]。

2 效果

儿童输液室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1年间与08年同期相比上报有效投诉由0.5% (18例/3524输液人次) 减少至0.17% (10例/5824输液人次) 。护士工作缺陷差错发生率由0.2% (10例/3524输液人次) 减少至0.1% (6例/5824输液人次) , 家长对工作满意度提高至91%。

3 讨论

WHO (世界卫生组织) 已将注射液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多数患儿家属竟认为打针挂水比吃药见效快, 主动要求给患儿输液, 以致儿童输液数量猛增。因此对患儿用药安全的管理尤为重要。专家指出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3]。就此, 对门诊儿科输液室用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笔者体会这三点尤为重要:

(1) 将09年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做为质控评价标准, 并制定成细则渗透至工作流程中, 使管理者对门诊儿童输液室的重要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 使护理人员更有严谨的做事标准。 (2) 护理人员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儿科输液的用药安全, 同时及时把问题反馈给儿科医生, 医护共同把住儿科输液室用药安全管理的环节。 (3) 管理者不仅应重视技术管理, 还要注意服务环节的管理, 并在沟通中达到请患儿家属参与的目的。提供主动服务, 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有限时间与患儿或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做到与患儿家属说好第一句, 主动巡视, 有效解决问题, 从而改善门诊儿科输液室的护患关系, 使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即达到预防、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又保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余秀颜.门诊输液区的安全防范[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11) :62.

[2]钟丽华, 农彩琴.门诊静脉输液用药措施的探讨[J].华夏医学, 2001, 14 (5) :683.

13.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工作流程 篇十三

一、白(化液班)

1、正确执行医嘱,负责门诊病人输液配制工作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核对输液卡并瓶签药物一致后方可配药;

(3)、急救危重病人优先配药,抗生素现配现用,时间性用药的按时准备;

(4)、注意配伍禁,忌避光要求。

2、上班前把化液室内所需物品准备齐全,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及时清理用品。

二、白(主班)

1、正确执行医嘱,严格三查八对,负责门诊病人的静脉输液操作;

2、协助巡视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及输液情况,协助接瓶工作;

3、协助维持输液室内输液秩序,保持输液室内环境整洁;

4、上班前准备好输液所需的物品,如敷贴、棉签及消毒液的更换等。

三、白(肌注班)

1、正确执行医嘱,负责门诊病人的肌肉注射、皮试、静脉推注等操作;

2、协助白班完成输液工作;

3、协助巡视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及输液情况及接瓶工作;

4、上班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包括皮试药物,消毒物品等,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

四、白(巡回班)

1、负责清点医疗器械,急救药品的数量,有效期并记录签名,并维护好医疗器械,保证功能正常;

2、整理抢救室、留观室内的床单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清点科室内固定用物,如被套、大单、震荡器、微泵等;

3、负责输液病人的巡视观察病人的病情及输液情况,普通病人1h/次,危重病人15分钟/次,做好输液巡视单的记录工作;

4、负责接瓶工作,维持输液病人秩序,保持输液液室环境整洁。

5、协助医生进行急诊病人抢救工作;

6、更换科室内消毒液,每周二、五更换治疗盘及盘内物品,送至供应室消毒,并做好各项登记工作。

五、中(连班)

1、认真交接班,清点科室内物品;

2、负责中班时间内输液室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注意巡视观察病情及输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六、夜(值班)

1、认真交接班,接班后清点科室内固定用物,并登记;

2、负责夜班时间内输液室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正确执行医嘱,严

格三查八对;

3、负责输液室、留观室、抢救室的空气消毒工作,并做好登记工作。

夏季

白班

07:30——11:0008

13:30——16:3013

中(连班)

07:30——14:0008

夜(值班)

上一篇:办公室干事处工作计划下一篇:六年级抒情式毕业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