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2024-07-07

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精选8篇)

1.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篇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应试教育长期影响下,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老师、家长看重的仍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偏爱的还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因为这些都密切关系到试卷上的分数。而对儿童是否享有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是否把数学学习做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探索和渴望,则很少为孩子想过或努力过。

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不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狭窄的范畴来理解,而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的实践,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教育中介。这不禁让人不断自问: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让孩子们走出学习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学习数学的绿洲?走入新课程的我们该如何体现课堂轻负担,高质量?通过课堂教学能促进孩子有怎样的发展?能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奠基哪些数学素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探索,去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试图寻找通向学生自主发展的一座桥梁、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否能通过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呢?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充分发挥主动意识的进取精神,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得以自主发展,创新学习。

2、帮助教师逐渐成为科研型教师。

通过课题研究这一载体,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用科研促教研,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以人为本,以创设教学情境为抓手,以促进儿童和教师的发展为目标。通过研究,恰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数学思考与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体会其中的乐趣,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

关于创设情境、自主发展的论述,早见于各种理论文章与教学专著中。不同的理论研究者和课堂教学实践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设情境进行了诠释。

1、教育人本论指出,在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个人的基础上,一是发现人的价值,二是发挥人的潜能,三是发挥人的个性。教育人本论是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以人为核心说的,要有进行素质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相信每一个人,这样,人们才会自觉地接受素质教育,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2、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在问题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

3、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4、《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出发,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这些理论和新课改的相关精神,给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让孩子们在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体验与建构,不断提升数学思考与综合素质,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具有能力和素质的探索者和开拓者。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通过课题研究,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实实在在做课题,在做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能促进学生哪些自主发展。

2、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要素。

3、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类型。

4、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理论研究 调查 行动研究 经验总结 案例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4年8月~2004年11月

(1)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与教师日常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与方法。(2)学习有关同类课题已经形成的经验以及有关情境的专题研究。(3)学习课题实施方案(低年级组试行)。

2、实施研究阶段:

(1)2004年11月~2005年11月

带领刚踏入新课程的低、中年级数学教师认真进行课题研究,全员参与,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积累素材,在实践中不断成长。(2)2005年11月

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进行梳理,总结,交流经验,探讨问题,为课题中期汇报作准备。(3)2006年1月~2007年1月

启动中高年级的子课题研究,把低中年级总结的经验进行推广,把遇

到的困惑进行交流并努力寻找合适的途径。并逐渐向“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这一提升的课题进行研究。

3、总结阶段:2007年2月~2007年6月

把几年来研究的经验以及问题和相关的材料进行梳理、总结。为课题结题作好充分的准备。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在课题研究进程中,课题组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与课改相结合,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创出了特色,干出了实绩。

(一)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课题确定以来,成立了校领导、低年级组数学教师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情境教学的多篇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加深对课题的认识,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二)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改变教师教学行为

1、把课题研究与家常课相结合

学期初,带领组内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确定子课题下自己意向研究的小课题,教学中紧密结合课题来认真设计好每堂家常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兴趣爱好等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2、把课题研究与各类研究课相结合

把课题研究与实验课、优质课、示范课相结合,与个人实践课、小组实践交流课、大 组实践汇报课相结合。在听课中发现组内老师坚持从教学内容入手,大胆废除一些呆板、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代之以趣味、开放、真实的教学情境,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老师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使数学变得更鲜活、更有吸引力。

3、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改变以往单

一、固定的教研活动模式,建立灵活、互动的教研形式,在教研组下分设备课组,采用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1)建立每月一次的“教改论坛”,由一位教师主讲,介绍课改信息,探讨教学,也可以结合课题研究谈教学中的感想与困惑。每一位教师都主动参与。我们对及时总结、筛选、提炼的研究经验,加以推广、学习。每次论坛时,老师们总是侃侃而谈,畅所欲言,大家也在倾听与表达中不断提升地自我教学能力。(2)结合课题研究,加强集体备课,通过备课组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既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又帮助新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方向。

(三)注重反思,不断积累

依据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研究过程,让老师对照自己或别人的课堂、对照问题、对照案例进行反思、揣摩、比较,教师们定期围绕情境创设中的成功或失败以及教学前后的初衷、感悟、设想等进行反思和交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各项活动中让普通的一线教师感到以前遥不可及的教科研变得如此亲切,通过各自不断地尝试,感受到课题研究只有与课堂真正融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熠熠生辉。在课题组带领下,组员们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并把科研氛围辐射到身边的其他数学教师。渐渐地,把课题研究融入自己的课堂几乎成为每个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更让人欣喜地是教师们对课题的理解正在丰富地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反思和提升。今天我们的教师学会了思考,大家正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教学思想,迸发着教育智慧。

(四)专家的点拨和指导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学校领导全程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参与课题论坛、听研究课、组内交流等活动。给予我们不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学校还尽力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学习的机会,让老师与专家近距离地交流,除了能让老师很快获取最前沿的教育信息,还能为我们答疑解难,帮助我们指点课题研究中的迷津。我们定期开展研讨展示活动多次,主动邀请市教研室林老师、区教研室教研员以及多位教学专家、骨干、同行前来指导、切磋。每次活动都能使老师们颇有感触,并引发深深的思考。在积极地互动交流中、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老师们不断前进。

(五)发现问题,积极寻找对策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情境创设”已越来越被老师们所重视。然而,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情境创设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也随之出现。

1、盲目提高趣味性而忽略了价值。我们会发现在刚开始课题研究那会儿,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吸引孩子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去,往往想标新立异,把教材中的情境进行刻意地改动,为创设情境而设境或为标新立异而设境,创设的情境虽然能让孩子们兴奋但却缺乏真实感,不能很好地体现教材的意图,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如果仅仅为了追求课堂形式,刻意去制造一种华而不实的效果,随意地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以上一些情境,不仅不会起到促进的作用,相反会有消极作用。这样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毫无价值。

2、盲目加重“生活味”而缺乏“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替代的。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数学思考却湮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

3、思考。

实践中出现的偏差让我们不禁思考,该如何有效地呈现“情境”。运用“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情境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策略,更得注意它的实效性。我们呼唤一种原始的、生活的、活动的教学情境,呼唤具有生命力的教学课堂,让“情境”在“时尚”中发挥应有的“实效”作用。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最终是要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要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服务;要为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服务;要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眼光服务„„,于是我们开始围绕“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进行深入地研究。

十、课题研究成果

(一)创设科学有效的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五步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

1、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

在教学“6、5、4、3、2加几”时,创设“小兔乖乖”的童话故事贯穿整堂课,学生在美妙的童话情境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教学中还创设了“小兔乖 乖跳不跳”的游戏情境,先出示7+7=14,要求小兔子们不计算,估计下面这些算式得数会比14大的就竖起耳朵跳一跳,如果比14小就乖乖地坐在那儿。然后一一出示6+7、7+3、8+7、7+5、6+6、8+9并问:“小兔乖乖跳不跳”,学生马上根据判断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兴趣高涨。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得高兴,学得主动。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数学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学生引进“乐学”的大门,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 ”的道路。

2、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认识厘米:一课时这样设境:(1)猜一猜:拿出人手一个红色小方块,猜猜它的每条边有多长?学生中有的猜是1厘米。教师肯定这小方块的每条边的长度就是1厘米。请你摸一摸。(2)学一学:请你跟老师学一学:轻轻夹住小方块,慢慢抽出来,这时拇指和食指间的小缝大约就是1厘米。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记一记,闭上眼睛输入你的小电脑——1厘米大约有多长。(3)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请你用手指比划比划。同桌再互相用小方块检验。(4)选一选:拿出数学书,问:长、宽、厚(依次摸一摸)你认为哪个最接近1厘米?伸出手,手掌的宽度、手指的宽度、一柞的长度(做动作)想一想,这次你会选哪一个?(5)找一找:请你再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我们的身上,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观察思考后发现:“手指的宽度大约长1厘米”;“眼珠的宽度大约长1厘米”;“纽扣的宽度大约长1厘米”;“指甲的长度大约长1厘米”;“牙齿的宽度大约长1厘米”;“投子的长度大约长1厘米”“拉链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课程表上的字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对长度单位1厘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撑,通过创设看一看、指一指、猜一猜、学一学、比一比、选一选、找一找等一系列感知体验活动情境,使学生了解了1厘米大约有多长,比较清晰正确地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只有目有所视,耳有所闻,心有所想,获得了“感”的印象,并和已有感知经常相碰撞、接通,才能豁然开朗,心有所悟。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有所感悟,就应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科学地创设多种体验的经历与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和思考过程中,去主动地发现,构建新的知识,这比教师硬塞给他们要强百倍,胜千倍。

3、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第33页练习五题9时,教材创设了买篮球的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这样教学:出示情境图,问: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我发现排球要35元,篮球要68元;我发现篮球比排球贵;排球比篮球便宜。教师问:了解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哪些问题?学生迫不及待地积极交流: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钱?一个排球比一个篮球便宜多少钱?买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共要付多少钱?买排球的钱再添上多少钱就能买一个篮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带100元够不 够?买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至少带几张十元的?„„出示小男孩提出的问题: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钱?这个问题你会怎样解决?为什么?„„在右边的情境图中教师先出示排球的价钱和小女孩提出的问题:一个篮球多少元?问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你认为阿姨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着: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33元(刚才我们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便宜2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是排球的2倍;一个篮球的价钱是排球的一半(一学生反驳:没这么便宜的而该生的回答是此时正在打折);用100元就能买下这两个球„„让我们听听阿姨怎么说——“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33元”,你会怎样解决小女孩提出的问题呢?„„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能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从中体验成功,享受乐趣!

4、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自主交流与合作能力。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精神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交流形式,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学生成为交流的主体。感到自由、轻松。他们感到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我们认识的数”中告诉学生:“老师今年31岁,今天我乘15路来学校。小朋友仔细找找生活中藏着的数,用100以内的数来说几句话。”接着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的发言让教师领略到他们眼中的数竟是那么丰富多彩。如:东林小学有6层楼高、我的文具盒38元1只、我们大约有30只牙齿、爷爷60岁,今年做寿、我的生日是3月26日、灵山大佛高88米,今天的最高温度是9℃、我们班共有36人、我家住风光里20号、我的校服90公分、金龙大客车可以坐45人、文具盒里共有12支铅笔、1块橡皮、我的蜡笔共有25种颜色、今年二月有28天、我们每天上7节课、我的储蓄罐里有67元5角钱、东林小学2002年100周年校庆、我家的电视能收30个频道、篮球比赛的比分是74:83、3月8日是妇女节、一天有24小时、我的学号是36号、一年有12个月、人的生肖有12种。在充分的交流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交流,可以自己发表对数的理解,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的同学,并倾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为学习交流的亲密伙伴,快乐地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在乘法那一单元的复习中让学生音乐声中,小组合作按限价25元配一束鲜花,使数学融入了生活。学生将个体智慧转化为群体的智慧,实现了智力互补。在实践、合作活动中,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了合作交流的能力。

5、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自主思考。

在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中的单元练习后,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数学思考。教师这样设境:从讲 台里先拿出一捆铅笔,举在手中,神秘地问:“请你看一看,猜一猜,这一捆有几支?” “9支”,一个学生答到,我轻轻提示:“比9支多些”。一学生又答:“12支”,“比你猜的还要多一支”。孩子们顿时兴奋地答到:13支。随后我们一起数“一、二、三„„

十二、十三,”验证了这捆的确就是13支。接着教师又从讲台里拿出了一些,问:“老师又拿了几支?”孩子们一看便机灵地答到:“4支。”“那老师这儿一共有几支铅笔呢?你会怎样解决?你又是怎样想的?”孩子们顿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起来。明确了“当我们知道了一部分,后来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添上一部分时,要我们解决现在的总数时,我们就可以用原有的一部分加上添上的一部分就是最后的总数。”此时继续设疑:“13支的基础上再添上4支是13再加4是17支铅笔,那如果在13支铅笔的基础上添上6支、8支、10支,你认为结果在17的基础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是怎样想的?” “我认为会越来越多。” ;“我认为同样的数量,添上的越多,结果就越大。”;“我认为结果会一个比一个2,因为加上的数相差2” „„孩子们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

拿出一盒饼干,问:“如果给来听课的老师每人分一块,你认为该分掉多少?”“ 2块”,学生们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从盒里拿出2块分给听课的老师。教师继续设疑:“要想知道原来饼干盒里共有多少块饼干,你现在能确定吗?”只见大家纷纷摇摇头。“想一想,你还必须知道些什么信息呢?”一学生立即答到:“让我们数数现在盒子里还剩多少块。”教师随即把饼干盒放到投影仪上,“1、2、3„„地数了数,8块、8块”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嘀咕起来。“现在你能解决原来盒里共有多少块饼干这个问题了吗?你准备怎么解决?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们立刻表达:“当我们知道了分掉的一部分和还剩的一部分,要我们解决原来的总数时,就可以把分掉的一部分和还剩的一部分合起来。” 教师继续问:“刚才我们分掉了2块饼干,还剩8块,原来是10块,那分掉3块,剩下7块,原来有几块?”“10块”。“分掉4块、5块、6块„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分掉的越多,剩下的越少。”一学生答到,“我还有发现:不管怎么分,但总数总是10块饼干,总数不变。”„„学生们个个兴高采烈地发表着自己的发现,体验着发现的喜悦、思考的快乐,并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不仅增进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而且学生逐渐会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实,用数学的头脑来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世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确的目标追求,不断的反思和检视自我,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积极地寻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这些内存动力的支持去达成目标的实现,这样的学习就是非常有效的,可以说是高品质的自主学习。

(二)情境创设的要素。

1、生动有趣

教师无论用哪种方法设置情境,都要注意体现情境的趣味性。一个学生对学习数学是 否具有动力,决定于他对数学是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最强烈的学习动力就是对数学学科产生内在的兴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比较枯燥的概念课,学生对抽象的东西往往不太容易流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有趣的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对学生概念的理解、消化有较大帮助。为此,教师特意找了一些生活事例:你们用细绳量一量自己的拳头的周长与脚长,就会发现他们的长度之比大约是1比1。你们自己身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比:心肺体积的比大约也是1比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比1;体重与血液重量的比大约是13比1„„知道了这些有趣的比,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大用处:如果你当了公安人员,只要发现了坏人的脚印,你就能估计到坏人的身高;如果你想知道自己身上血液的重量,只要你称一称自己的体重,就可以计算出来。这样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2、真实性

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能在将来更好地做人、做事,更好地生活。教师只有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达到“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目的,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一次家长会后,第二天数学课上“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一课。教师灵机一动,进行动态数据调查,形成相关问题。

(1)全班()人,昨天有家长来参加家长会的学生有()人,(2)家长对讲座满意的人数有()人,占参加家长会的几分之几?

(3)家长会后有时间与你交流的人数有()人,占参加家长会的几分之几?家长会后会在有空时再与你交流的人数有()人,(4)通过家长会,你感觉到父母对你的关心程度各占全班人数的()A、很关心 B、比较关心 C、一般 D、工作忙无法多关心

(5)、通过这次家长会,你认识到自己有更高的努力方向或有一定的改进设想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A、有 B、没有

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使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而且让学生感到家长对自己充满着希望,自己也更加有信心地朝更高的目标努力,使学生获得发展的动力——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3、有价值

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不在于数学本身,而在于教师如何组织这些数学材料,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所必须的基本原料和养份。因此数学情境教学的价值,不在于浓重的“生活化”这个表象,而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一种策略,经历一种过程,学会一种眼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设计这 样的情境:一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得了这块地的3/12,二儿子分得了这块地的6/24,剩下的的分给小儿子,老爷爷的这种分法公平吗?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3/12和6/24的大小相等,对于大儿子和二儿子来说是公平的,但是小儿子分得了多少呢?,这不禁引起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为通分及分数加减法作了铺垫。学生在有价值的情境中积极地思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享受着成功的愉悦,带着问题主动投入新的思考与学习中。

4、探索性

情境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探索性是有效情境的根本特征。在教学《找规律》一课中创设了“帮助爸爸解决领带衬衫搭配问题”这一情境中,引导学生用符号代替实物解决了领带与衬衫的搭配问题,得出“把3件上衣和3条衬衫进行搭配,一共有9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如果领带数不变,衬衫减少一条,搭配的总数是多少?”、“如果衫衬数不变,领带增加一条,搭配的总数又是多少?”的问题。连续的变化中,学生既巩固了解决类似搭配问题的能力,又逐渐产生了建立数学模型的需要。教师趁势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刚才的变化,你发现搭配的总数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诱发学生深入研究领带数、衬衫数和搭配总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凸现了搭配的规律。在这一情境中,教师采用了“变式教学”的方法,在“求变”中突出了数学知识中不变的因素(本质)。将“解决爸爸的领带与衬衫的搭配总数”这一情境充分地利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理性的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地选配,有序地探索出选配的方案,不仅提升了数学思考,而且为提炼计算方法作铺垫。

5、开放性

设计开放的情境,就是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唯一的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七色花店》时教师先出示各种花,并标上价钱。先让学生自主提问,并由学生帮助解题。如:5枝百合花多少钱?6×5=30(元);2枝康乃馨、一枝剑兰,一共多少钱?4×2+1=9(元);2枝马蹄莲、6枝玫瑰、3枝菊花,一共多少钱? 2×2+5×6+3×3=43(元)„„接着,教师提出:今天是小丽的妈妈过生日,小丽要用25元买一束花送给妈妈,如果你是售货员,将怎样为小丽配花? 学生畅所欲言,方法极多,有:5枝玫瑰,5×5=25(元);5枝康乃馨、5枝剑兰,4×5+1×5=25(元);2枝百合、2枝玫瑰、一枝菊花,6×2+5×2+1×3=25(元);4枝康乃馨、3枝马蹄莲、一枝菊花,4×4+2×3+3=25(元)„„我指定几个学生代表上台根据他所说的进行配花,然后由下面的学生对他们所配的花进行评价。结果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提出不同的看法:“只选一种花太单调了。”“多选几种花看起来比较漂亮。”“因为是要送给妈妈的,应该多选康乃馨比较有代表意义。”„„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充分展开,并在互相交流中不断地得到创新。

6、活动性 在教学《认识直角》一课时,在感知直角都是一样大的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设境:用一张圆形纸你能折出一个直角吗?想一想,怎样折?交流后发现用先对折再对折的方法能折出一个直角。接着鼓励验证:展示学生折出的直角,怎样知道这个角是不是直角?得到要想知道一个角只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并指导方法,此时教师让学生不断旋转自己折出的直角,并用手比画出直角,让学生在脑中留下不同方向直角的形状。随后教师用另一张不规则的纸,再折出一个直角;把两个折的直角重叠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两个直角一样大时,教师质疑:是不是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呢?鼓励学生操作:同桌各拿出自己折的直角比一比,这两个直角大小相同吗?学生对于平放的直角比较容易辨认,对于多角度摆放的直角,在辨认时就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出直角后,组织学生玩直角,把直角旋转,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直角,在头脑中防止学生形成对直角的片面认识——直角是平放的,斜着的不是直角。这样教学可以为下面量直角作好准备,学生也会像刚才一样旋转直角尺量。在教学量直角时,教师注意从细处入手,在学生讨论得出量直角时必须点对点,边对边量后,教师让学生把直角尺上的直角不断摆放位置,确定不同位置的直角该怎样量。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折的直角按不同的方位摆放,学生用直角尺上的直角上来量,在这样的变式操作下,在学生的一次次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量直角的方法,而且还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直角。

7、丰富性、发展性

情境创设是丰富和多样的。情境创设如果是单

一、格式和程序化的过程,是很难赢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的。学生也容易厌倦、乏味。情境创设可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手段、不同的教学过程而选择和组织不同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学习的情境是鲜活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学习的热情也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不断高涨。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努力探索。无论如何,只要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灵活设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积极地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积极高昂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并做到学以致用,就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包含三个维度,即“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这些目标都有机地整合在所创设的情境中,通过情境,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的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情境创设的类型。

1、创设充满趣味的“游戏”情境,开启“乐学”的大门

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教师设计巩固练习时,设计了3个游戏情境——

1、学了 口诀,有什么用呢?对,可以计算乘法。你能让降落伞安全降落到相应的草坪吗?

2、乘法大转盘,转盘转到相应位置学生以抢答方式自己起立回答,逐渐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的速度。

3、乌龟赛跑,适当放一些以前的口诀乘法,答对小乌龟就往前走一格。三个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熟悉口诀,同时在快乐的游戏情境中体会到口诀的用途。

2、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识。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发现观察物体这一活动本身就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较强的联系性,但如何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必要的生活实践,创设有价值的情境?于是在认识长方体物体“正面、上面和侧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再现真实的长方体物体:学生常用的卷笔器、水彩笔,学生看到过的香烟盒、磁带。这些物体学生凭借生活常识能准确地分辨正面、上面和侧面。在学生分辨微波炉的三个面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小知识:通风口通常在微波炉的上面和后面。在解决“老师与公交车“的问题时,正是因为以鲜活的生活实例呈现数学问题,才实现了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同时,他们也从中体会到了“是否能看见长方体物体的上面决定于观察位置的高低”。这两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设计不仅完善了学生的观察认知体系,而且精彩地再现: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轻松主动地学习与思考。

3、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在教学成正反比例量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谈话引入:老师在《小学生数学报》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在2500年前,有一位科学家名叫泰勒斯,他在数学、自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一日,他去参观金字塔,与其它游客一样,被金字塔的雄伟、美丽而感动。但没有人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出于专业的特点,泰勒斯思考着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金字塔道底有多高?夕阳下,看到自己和手杖的影子,他想到了巧测金字塔的方法,同学们你知道他是怎样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的吗?学生们兴趣盎然,人人积极参与,讨论着、比划着,„„生:泰勒斯巧测金字塔用的方法是:他是利用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影子和物体高度成正比例的方法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的。师:如果已知手杖的影子长1.6米,手杖长0.8米,其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的影子长度是300米,你能算出这座金字塔的高度吗?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计算着,还快算出了这座金字塔的高度约是150米。师:同学们,你们与泰勒靳一样,充满着智慧。正反比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六年级学生对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不宜接受,老师通过让学生与伟人同行,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紧密联系,比较自然地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一定的探究欲望。给学生一些时间,学生们会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获取更多的感知与体验,最终得出答案。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这些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4、创设“学以致用”的情境,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认识周长》一课时,整节课教学活动围绕情境书签展开,通过发书签——剪书签——为书签围金线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周长知识,寓教于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课末,设计了“小鬼当家”这一有意义的情境,每个小组各有一个任务,需要学生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进行测量,解决问题,这既是对测量周长的方法的一个综合运用,又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整体反馈。这一情境既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综合运用与反馈,又使学生再次以极大的热情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投入活动,加以应用,可谓“点睛之笔”。

5、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圆的圆长的计算练习后,教师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用两个一样的一元硬币,将其中一个硬币A固定,让另一个硬币B沿

硬币A的周围滚动一周,那么硬币B自身旋转了几圈?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与同学讨论着,有的学生在摆弄着桌上的硬币。大部

分的同学很快就回答:硬币B旋转了1圈。教师问:你是怎样想的呢?学生答:两个圆的周长相等,绕圆A一周,圆B也走了一圈。教师没有急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想法来验证这些想法,可以通过尝试等方式。过了一会儿!个别学生却在下面反驳道:“不对,我刚刚用硬币实际操作过,硬币B旋转了2圈”“硬币B旋转了2圈不到”,„„大部分学生都开始进行实际操作了,最后大家都知道硬币B转动了2圈。师生都问:为什么呢?共同讨论,一番争论后,全班同学终于露出了笑容。生

1、硬币B滚动的路程不是硬币A的周长,而是它两倍的周长,所以转2圈。生

2、硬币B滚动的路程与其圆心的路程相同,而圆心的运动路线正好是个大圆,这个大圆的半径是两个小圆半径之和,也就是硬币A的半径的2倍,所以硬币B滚动的路程是2个圆周长,自转一圈是一个圆周长,所以自转了2圈。„„这些环节中,学生根据现象提出猜想(假设)后,教师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硬生生地向书本靠拢,而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学生开动脑筋论证并尝试解决问题。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抽象思维需要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学生通过想想、摆摆、说说等实践活动,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在实践中感受、探索、发现未知。才有了学生在课堂中呈现出那么多不同的精彩的思维火花,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的发现与别的同学进行交流,也希望知道别人的想法是什么,从中得到启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吸纳与提升。

6、创设“挑战”情境,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两道题同时出现在屏幕上,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题解答。

1、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内半径为3厘米,外半径为5厘米的圆环,并计算圆环的面积。

2、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比非典病毒传染速度更快的传染病。为了防止禽流感蔓延,政府规定:离疫点3千米的范围为疫区(捕杀区),所有的禽类全部捕杀深埋;离疫点3到5千米的范围为免疫区,所有的禽类强制免疫,同时对捕杀区和免疫区内的村庄,道路实行全封闭管理。请你以A点为疫点,根据以上描述画出捕杀区和免疫区范围,用阴影部分表示免疫区,求出免疫区的面积。显然,题1简单明了,可老师发现多数学生选做的是题2,他们耐心地读题、尝试着作图,还小声地交流,终于发现了两道题目给出的数据和解决方法完全相同,这让他们感到欣喜万分。教师让大家对照两道题目谈谈自己的解题体会。学生争着说:题2的题目和计算结果告诉我们许多信息;题1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了,没意思;通过解答我们真正认识到禽流感的危害确实非常大。最耐人寻味的回答是:题2比题1有趣多了,我们喜欢做这样的题目。很多时候,学生学会了一个计算公式,接下来就是大量枯燥无味的练习,对于老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题,他们会自觉地接受挑战,其实他们更渴望那些充满挑战的情境,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提升、发展他们的思维。

7、创设“开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探索

在教学“利息”一课时,教师提问:假如某位同学已经攒了1000元零用钱,他想三年后上高中时用,你们帮他出个主意吧。生1:可以存3年定期。生2:我建议一年一年存。生1:这样很麻烦。生2:可以使用银行的自动转存业务。生3说:关键是以上两种存款方式哪种获得的利息多。教师立即拿出计算器,在屏幕上展示了整个利息计算的过程,这样直观的显示过程,让学生相信:直接存三年要比一年一年存的利息高。生3:应该参加教育储蓄。我的压岁钱就是这样。教育储蓄是国家为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而推出的新型储蓄品种,它的存款方法和零整一样,但是所采用的利息又是定期利息,并且国家不征收利息税,所以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储蓄品种。生4:可以购买三年期国债。国债的利率一般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并且也不收取利息税。生5:关键是要让钱生钱,要学会投资。投资方式除了储蓄、购买国债外,还有集邮、炒股等。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大力开发 “利息”这一生活话题,选择“利率、利息计算、投资、分期付款”等内容,让学生研究。由于涉及的问题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学生反映强烈,非常感兴趣。

(四)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

1、不断学习,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要有较高的素养,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与反思,才能以新颖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教学设计;才有可能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才能把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才能在教学中创设出有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情境。

2、讲究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情境,师生共同参与实践,共同提高。

教学中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小学生就会主动与教师亲近,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改善教学进程中传统的师生活动方式,尽量不用一般“命令式”、“问答式”语言,而改用对学生充分信任,充满 感情的“谈话式”语言,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实践,参与活动,在良好的人际氛围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探究,相互交流,并逐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并逐渐懂得合作的价值与快乐。这样不仅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提供空间,为合作交流提供机会。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积累知识与技能的感性材料,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的有利因素和解决面临的问题提供积极的影响。

3、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愿望,发展数学意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有效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数学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与事,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发展学生数学意识和能力。另外情境本身对一节课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不易过于宽泛,使学生无所适从,也不易过于简单,失去思考价值。要精心设计情境中的问题、活动,真正挖掘出它的价值。创设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学得更透彻。情境应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由师生共同建构的,不能由教师单方面提供给学生。在创设情境时,应仔细甄别与筛选,充分考虑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

总之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数学思考与数学能力。

4、创设情境实施有效引导,促进数学思维和创新。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知识里、问题中,体现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因此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情境时更加重视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合理的、多维度、深层化地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在有效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易于打开,开展的实践、交流需结合内容有目的地、科学地、有价值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应该结合数与代数的教学,训练思维的有序性、灵活性;结合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训练思维的形象性、深层性;结合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训练思维的严谨性、简洁性;结合实践与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教学,训练思维的合理性、科学性、开放性、独特性。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深化对知识的体验,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清晰,明化。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积极的影响与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学习是存在着差异性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时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不能让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课上浪费时间,也不能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陪着那些快的学生,这也是浪费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学还将存在着其他的负面影响。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方面创设的情境要有层次、有坡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探索空间,使处于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提供适宜的感性材料期待着创新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同时使学生体验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5、创设情境既重过程也重结果,发展学生数学素质

过分重视学习的过程而忽略了学习的结果也是不可取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太乐观的,以至于对后面的教学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让他们切实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结论,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不能一味的重过程而轻结果,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与掌握的不落实。

6、正确处理情境创设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千变万化,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即不是教师单方面决定的,也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到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跳跃着的思维火花,往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惊奇”。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因为这些“智慧之光”将可能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情感与思维的发展。

十一、成长与收获

回首课题研究的近几年间,不禁感叹老师们的教学理念正不断地得以更新、教学实践正不断趋于实效!播种是希望,收获是喜悦。

1、通过实验与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数学素养。

2、通过实验与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这得益于教学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忆,改变为教师创设有效的情境,学生在探索、交流、思考中积极参与,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实验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有多篇有关子课题的论文、案例、经验小结分别在省、市级获奖交流。承担各类观摩活动二十余次,在对国内、外的教育代表团的多次观摩活动中深得好评。自制的有关情境的教学具达千余件。通过平时的点滴思考、点滴积累,课题组成员人人参与,纷纷撰写了有关情境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为今后参与这一学段的老师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课题研究过程中硕果累累

大家在参与教科研过程中品尝着快乐,我们欣喜地发现老师们正与课题研究一同成长。多名教师在课题研究进程中在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总结、提炼,在全国、省、市级论文、案例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多次上展示、研究课。

在研究过程,问题总是会随着研究地深入而孕育而生,我们将继续投入新的研究,向更高、更新的目标奋进。

2.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篇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阐述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 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 贯彻落实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 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

明年经济工作五大重点任务: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二、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四、深化改革开放, 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 篇三

摘 要:任何科学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当时一系列的背景条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中吸取精华并取得重大突破;面临着沙皇倒台给苏俄留下的诸多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被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政治孤立,经济凋敝等国内局面以及国际局势出现的新变化是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列宁从理论和现实两大方面深刻剖析了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性,并逐步提出了“和平共处”思想。历史见证了列宁这一思想的科学性和远瞻性。

关键词:列宁;和平共处;时代背景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01-02

科学理论的诞生必然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以及丰富的时代背景。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也不例外,它是在前人长期反对战争,争取和平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对前人已有思想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而形成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及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影响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形成受到了许多思想家的启示,例如列宁早期受民粹派思想影响比较大。早期的民粹派社会主义者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亚·伊·赫尔岑等老一辈思想家和革命家都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启迪颇深。他们意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其和平主张就是通过革命,推翻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平等、和平的社会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不断传播、推广,列宁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在列宁探索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过程中,马克思关于和平的思想对其有很大启发。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剖析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过程中,阐发了关于和平的内涵。

(一)和平是人类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间一种关系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和平与战争都是基于一定利益关系而引起的。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个人利益总是违反个人意志而发展为阶级利益,发展为共同利益,后者脱离单独的个人利益而获得独立性,并在独立化过程中取得普遍利益的形式,作为普遍利益又与真正的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因而以不同利益主体形式出现的交错的个别利益和共同利益形成了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利益格局。和平与战争相对,是人类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间非暴力的一种关系状态。

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这一和平状态发展而来,并灵活地应用到两种意识形态国家如何处理彼此关系的实践当中。一方面,在苏俄取得三年内战胜利以后,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共存的局面已经形成。列宁科学地判断出苏维埃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某种“均势”。另一方面,新生的苏俄政府急需经济的壮大来稳固政权,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满足其资本扩张的需求极其渴望苏俄的市场及丰富的原料,正是因为两种制度的国家之间存在着贸易这层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平便成为他们相互交往、依赖、共处的一个关系纽带。

(二)和平是处理民族间、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原则

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资产阶级,虽然他们初步提出了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实行普遍和平与正义等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并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条约等形式在约束战争和冲突,用和平手段来处理相互间关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各个民族、国家应该是平等的,不存在优劣贵贱之分,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永远不会优越于其他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个民族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来自己的贡献,每个民族都有权来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国内外事物,不应该受到他国的干扰与侵犯。因此,“要保障国际和平,首先就必须消除一切可以避免的民族摩擦,每个民族都必须获得独立,在自己的家里当家做主。”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民族间、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以维护民族间、国家间的正常关系,促进国际和平的实现。列宁认真学习和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并灵活地运用到了苏俄外交的实践之中。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列宁对世界形势有明确的判断,意识到一味的战争只会让彼此疲惫不堪,提出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理论,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外交奠定了基础。

二、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现实基础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除了理论上的支持,还得有现实的可能性。刚刚成立的苏维埃政府面临着众多国内外复杂的局面,出于要稳固政权的考虑,苏俄迫切地需要和平的环境,逐渐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一)国内的复杂局势需要和平的外交局面

1917年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次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受压迫人民的士气。但在革命胜利以后,刚刚掌握苏维埃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局面异常危急、复杂。

一是在政治方面。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基础十分不稳。保皇党人、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及其他反革命分子不断密谋暗杀、迫害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地主、厂主、富农、沙皇将军不承认工人阶级的胜利,开始聚集反革命的武力直接威胁着苏俄政府的统治。内忧外患的历史局面促使列宁在1917年11月8日,即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就发布了第一个对外政策文件《和平法令》,“公正的和民主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苏俄政府向全世界发出和平信号的举措一是为了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二是争取时间和精力稳定国内政局。但反动势力却寄希望用战争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处于动荡不安这一特殊时刻的苏俄政府百废待兴,急需和平的国际环境巩固国家政权。和平共处是其迫在眉睫的一种外交战略。

二是在经济方面。沙皇政府希望借参加一战来缓解国内日益突出的矛盾,企图输出矛盾。战争最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难以维系的军费开销,俄国在战争中接连惨败。列宁清醒地意识到苏维埃政府要想生存和强大,在世界上立足,极其迫切的需要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环节就是经济建设。当时苏俄的经济状况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科学技术都远远不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着世界经济越来越密切的趋势,列宁意识到可以借贸易来链接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1922年苏俄政府参加了热那亚会议,使苏俄第一次在法律上被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所承认,并在事实上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肯定下来,为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发展贸易往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面对国内复杂的政治经济局势,列宁提出了一系列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新生政权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也逐步成熟起来。

(二)国际形势的变化为和平共处提供现实可能性

苏维埃俄国建立以来,国际局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迫使其重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世界革命的失败使列宁不得不把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放在新的角度与层面重新考虑,也正是这些变化的局势给和平共处带来了现实可能性。

一是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与苏俄进行经济往来。1920-1921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欧洲经济一度低迷不振,深陷困扰。面临经济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等窘境,资本主义国家在百般无奈之下不得不重新考虑与欧洲最大国家苏俄之间的关系。苏俄拥有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与苏俄贸易被资本主义国家看作是走出困境的一条紧急出路,同时也是医治欧洲经济的必要手段。于是,重新打开苏俄市场,与其进行贸易往来被急切地纳入资本主义国家恢复经济的计划当中。

二是世界革命的进程不利。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甚至一些国家出现了革命形势高涨的好势头。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但从1919年下半年到1920年,革命相继被镇压下去,西方何时再爆发革命谁都无法预料,欧洲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就此趋于低落。列宁期待世界革命的思想不无道理,而他的伟大就在于他能适时转变和纠正革命初期关于西欧很快就会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判断,并指出“革命形势已发生变化,和我们预料的完全不同”。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提出是符合当时苏俄的国内国际环境的。经过历史的检验,让我们看到了其科学性与远瞻性,而这一和平外交思想的提出,为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融入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爱华.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利益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陈之砰.苏联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尚伟.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

[7]陈香兰,荣长海.列宁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关系的认识与思考[J].前沿,2011,(16).

4.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篇四

望疃镇中心学校

1.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因为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后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抹杀语文课程的特点,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用所谓的“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能力的培养;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或者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语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或者用无休止的做题、操练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或者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是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是说,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靠的是在语文实践中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

2.要认真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独特性与多元性及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完整体系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要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要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提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并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义和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此外,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比如,利用汉字形象、象形会意等特点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指导汉字。再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强文化储备。

3.要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又叫主动性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言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

合作学习就是要利用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互动,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取知识,感悟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找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活动或过程。是一种强调学生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合作、互动是重要的组织形式,而探究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要铸造的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精神。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建立,有利于改变语文教学落后于时代的现象。

4.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两个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和创新性。和其他课程一样,以往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课程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东、西、南、北、中,亿万学生同时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科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5.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 篇五

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一)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内涵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把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运用于教学中,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其特点是教师通过与学生间的非指导性谈话, 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学习和生活。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个体形成独特自我的历程, 尤其重视情绪生活。这种模式认为, 教育是要帮助个人发展自我与环境的关系,形成自我的独特看法, 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及提高更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环境应该鼓励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 教学旨在发展个人人格与长期的学习方式, 而不是仅仅只为短期教学目标。因此, 教学应更注重如何增进学习。整个教学, 教师要从学生的观点里了解其世界, 要形成移情沟通的气氛, 以培养与发展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导向。(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 来源于“非指导性”的心理咨询理论。从哲学观来看, 是一种典型的内因论即“自我论”。从学习观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传统的“无意义的学习”, 倡导“有意义的学习”, 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从教学观来看, 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自我实现”的作用,是一种典型的“学生中心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知情统一的教育目标观人本主义从个人、意识经验与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力。自我实现是指个体不断努力开发自身才智与能力, 实现个人潜能的倾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自我实现”, 任何人都有天生的潜能完善自我, 这些潜能能够在后天提供的有利条件下自然地释放出来。因此, 教学应该建立在人类关系而不是其他物质概念的基础上, 教学中就应该创造这样的条件, 即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尊重和许可的经验, 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丰富自己的经验, 从而向自我实现发展。教师的作用只是促进学生的变化和学习, 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教育就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 使人发现自身做人的义务。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的学习和认识能力的发展, 也包括情感、意志的培养和对整个人的教育。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由于人本主义强调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接受教师帮助的同时能认识自己, 学会驾驭生活, 最终实现自我。因此人本主义理论反对传统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材料的“无意义学习”, 认为这种学习只涉及心智, 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 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罗杰斯特别强调学习内容对学生的个人意义, 注重学生的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因素, 主张进行与学生个人密切相关的“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 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结合了逻辑和直觉、理智和情感、概念和经验、观念和意义。若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学习, 便会变成统整的人。”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罗杰斯指出, 学生要实现“有意义的学”, 从而达 到自我生长、自我实现, 成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 必须依靠一定的条件, 其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 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教师应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融洽的充满关爱与真诚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罗杰斯将非指导咨询理论中的三个基本条件引入教育领域。他认为这和心理治疗领域中咨询者对咨客的心理气氛因素是一致的,因此他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基本准则:(1)真诚地对待学生, 去掉一切伪装面具;(2)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对学生作为具有自身价值主体的任何思想和感情, 都应给予认可, 并坚信他们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3)理解并尊重学生私底的内心世界, 给予学生关爱与热情, 使学生有安全感, 有自信心。罗杰斯认为,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意交流活动, 师生必须要在平等、沟通的层面上实现情感的自由流动。在这样一种心理气氛下进行的学习, 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伴、朋友, 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

(三)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结构1.步骤安排步骤安排指教学活动顺序和教学阶段的安排。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任务是由师生分担的, 教学活动及事件自发产生并且他们的类型具有不确定性, 而咨询是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系列反应所组成的。尽管非指导性策略既不确定又不可预知, 但是非指导性面谈还是有一定的顺序的, 这就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五个活动步骤安排。(1)确定辅助情境教师告诉学生, 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明确交谈中对共同关注的问题取得一致意见的目标。如果问题继续存在的话讨论一下其关系, 并且确定面谈的有关程序。(2)探索发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明确问题。学生由于教师对自己情感的接受, 对自己表达的积极或消极情感的澄清, 就会积极地陈述和探究面临的问题。(3)发展洞察力由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教师启发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使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发展, 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从个人经历中感受到新的意义, 看到新的因果关系,并且理解他们以前行为的意义。(4)规划和决策学生对有关问题作出规划和决策。教师要使学生清楚他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并引导学生开始积极的行动。(5)整合学生报告他采取的行动,教师予以支持。学生进一步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规划日益完善的积极的行动。以上五个步骤相互衔接,构成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全程。这五个步骤的内容有可能在一次谈话中一下子全部出现, 也可能在谈话的某个阶段分别出现。例如, 若一个学生遇到了紧急问题主动与教师会谈, 前四个步骤可能在一次会谈中全部出现, 然后学生会向教师简要报告一下他的行为和看法。又如, 与协商性学习合同有关的各个步骤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2.师生交往系统师生交往系统描述的是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应予以鼓励的各种规范。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师生关系呈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松散型特征。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下, 教师抛弃了传统的决定者的角色, 而是扮演着关注学生情感、指导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地交流, 并为学生实施教师的建议提供心理帮助。在这一角色中, 教师帮助学生探究生活、学业以及和别人的关系的新的思想。这种方法创造了一种师生之间互相学习, 坦诚交流的伙伴关系的氛围。在运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时, 教师尝试做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世界, 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与此同时, 教师也是一个自我改造者, 他容忍和接受学生的各种情感和思想, 甚至是那些学生有可能感到害怕的或是被看作错误的甚至是要受到惩罚的思想。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 他们所有的思想和情感都是可以被接受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被罗杰斯称为“侍者”, 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什么;(2)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3)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东西的个人意义;(4)维持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总之, 非指导教学模式建构了一种建设性的师生关系, 它要求师生之间要相互信任、真诚、理解, 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教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学的出发点, 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整个模式始终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伙伴关系,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3.反馈方式反馈方式指的是教师如何对待学习者, 怎样对学习者的表现做出反应。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下, 学生富有成效地处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应当得到尊重和培养, 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确定自己的问题及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指导自己的能力信任是通过教师的态度显露出来的。教师不要去评价学生或是试图诊断学生的问题, 而应该象学生一样去看待和感受他们的世界。当学生产生对自我的认识时, 教师要能够理解和接受他们。师生谈话最基本的技巧是在不替代学生责任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非指导性的评论都是由教师以积极而和善的方式率先直接陈述。做这些评论时, 教师不去解释、评价或者提供建议, 而是反思、澄清、接受并表示理解。这些评论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气氛, 从而使学生愿意扩展他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在谈话中解释也很少使用, 但是偶尔使用有助于推动讨论的进行。它有时能帮助那些对自己的行为做不出任何解释的学生。解释性反应可以给那些无法将谈话继续下去的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但是只能对那些能被学生明显接受的情感进行解释。当学生真正有进步时教师才能给予赞许, 赞许不能滥用, 不然这种非指导性关系有可能转变为传统的师生关系。指导性的咨询方法也不能多用, 因为这里暗含做一种教师试图去改变学生的观点或影响他们的态度的师生关系。直接向学生提出建议的方法虽然一般会减轻学会减轻学生表面的忧虑, 但对解决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由此可见, 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这种松散型的教学中, 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参与程度明显增加, 学生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教师往往以隐性的方式提供反馈。4.支持系统支持系统指为了使特定的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目的, 必须配备的前提条件。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支持系统体现在人员(教师和学生)素质和物质条件两方面。(1)教师素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较高, 最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教师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 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此外, 由于教师不单向预设教学目标, 由学生自主提出学习主题、自主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中的常会出现不可测情况, 教师应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智慧。(2)学生素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自主确立学习主题、主动进行钻本”, 这必然对处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水平、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提出新的要求。辅导员要培养的是具有思想多元化发展, 个性强等特点的大学生, 基于这些特点, 为了使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从尊重学生人格人性的角度出发, 首先,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 以一种他们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管理。其次, 树立服务于学生的思想,。育人是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在提倡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同时, 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 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

(三)采取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的原则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地域文化以及生活条件的不同会呈现出个体差异,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应该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 有针 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作为教育者, 要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 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表现发展的条件, 促进他们个性化的发展。在工作中遇到问题, 首先对出现问题的原因、具体情况进行细致、客观的了解, 分析问题的共性和个性,对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解决, 通过观察、个别谈话等手段有针对的因材施教, 寻求合理的途径加以教育和引导。

(四)关注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中, 独生子女偏多, 贫富差距大, 有的学生开宝马跑车上学, 而有的学生却不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此外, 有的学生出身于单亲家庭, 有的学生是在孤儿院长大的, 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大学阶段又是一个人身心思想极其容易发生变化的阶段, 面对着学习、经济、就业等压力时, 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学生往往会感到无助、焦虑、对生活失去信心等。对于这部分学生, 作为辅导员应多鼓励他们, 支持他们, 奉献自己的爱心。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 孤身在外求学的这些学生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辅导员对学生的爱能唤起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信心和乐趣, 并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情感。

6.智能电网提出背景及关键技术 篇六

一、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提出的技术与国家战略背景:

“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全球信息化进程。“地球村”、“数字地球”等概念逐渐体现了人类信息交流的时空跨越,速度与效率的倍增。

“物联网”应用趋势,建立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随着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部署,IP地址不再受限,为物联网扫除了网络容量的限制。

“智能电网”,电网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与网络化为电网的信息化、互动化与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中国最新定义为: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统一是前提,含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智能为感知、自律、自主、自愈、自学习、自适应、自调节、分析与决策,体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灵活互动、友好开放)

智能电网历程(大事记要):

2003年美国电科院首先提出《智能电网研究框架》,能源部随即发布2030智能电网计划(Grid2030计划-Itelligrid)。

2006年,欧盟智能电网论坛推出了《欧洲智能电网技术框架》-Smartgrid。2008年,华东电网公司和华北电网公司分别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的远景和实施方案。

2009年1月,奥巴马宣布全面启动新能源与智能电网项目,全世界随之掀起了一股智能电网热潮。

2009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首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拉开中国建设智能电网的序幕。

2009年4月17日美国白宫公布首批40多亿智能电网资助计划。

2009年4月下旬,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三个智能电网考察团赴美国和欧洲考察,回国后开始组织编写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综合研究报告。

2009年5月中旬,中国电科院建立智能电网研究中心。

2009年5月18日,美国商务部、能源部汇集业界主要机构与公司,讨论并通过第一批16个智能电网行业标准,美国智能电网建设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2009年5月21日,国网公司提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

2009年6月,国家电网科技部组织智能配电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研讨。下旬,国家电网总部成立“智能电网部”。

2009年7月,总投资25亿元的全国首家智能电网产业园项目在扬州正式启动,下旬,国家电网正式确认在上海世博园区建立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

二、国家规划与行业动态

中国在09年开始快速布局智能电网建设,有经济与政治的综合考量,一

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动新的经济需求、刺激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环保,加速弱电与强电的集约发展,形成新的技术制高点,使宏大统一的智能电网系统服务国计民生、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美国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为关键技术研发和试点阶段

第二阶段(~2020年)为技术改进与市场推广阶段

第三阶段(~2030年)全面建成智能电网

中国国家电网智能电网规划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为研究标准制定与试点阶段,重点在于建设特高压网络架构,开展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以及智能配电网等示范性工程;

第二阶段(~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主要完成特高压网架建设,枢纽变电站实现智能化并初步建成智能调度中心,开展双向互动和分布式能源试点;

第三阶段(~2020年)为完善提升阶段,其目标基本与欧美的最终目标相近。

美国准备用20年时间建设智能电网,而中国却规划10年时间建成,可见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决心与紧迫性。

自从智能电网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积极响应,特别是业内企业(甚至是业外的企业,也把研发力量投入到智能电网领域)更是认真对待、积极备战。国网公司、电科院、西高所、上海电器所等牵头组织各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研讨制定相关标准及实施细则,其中西安交大王建华书记应两院邀请提出智能电网中长期战略规划及产业建议,各电力设备一二次企业积极解读国家政策及行业技术标准,着手产品研发及技术储备。可以说智能电网是传统电力产业的一次革命,是对二次企业的重新洗牌,引起了业内高度重视。

三、智能电网的主要组成和核心技术

智能电网是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涵盖以下领域及相关技术。

(1)发电领域:主要包括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光伏发

电等电源的接入和协调运行技术。

(2)输电领域:主要包括大电网规划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输电线

路运行维护技术、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和设备全寿命周期管

理技术等。

(3)调度领域:主要包括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技术、经济运

行技术、综合预警和辅助决策技术、安全防御技术等。

(4)变电领域:主要包括变电站信息采集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实

时监测与状态诊断技术、自适应保护技术、广域保护技术、智

能电力设备技术等。

(5)配电领域:主要包括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与控制、电能质量控

制、智能配电设备研究、大规模储能、电动汽车变电站等技术。

(6)用电领域:主要包括高级量测技术、双向互动营销技术、用户

储能技术、用户仿真技术等。

智能电网理想的构建形式:以数字化电力设备为基础,由数字化电力设备构成的网络节点,既控制能量流,同时也控制信息流,是强弱电技术相互融合的结合部。

数字化电力设备涉及的关键技术:智能传感技术、智能诊断技术、智能操作操作、专用集成电路开发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网络化信息交互技术。

总之,智能化电力设备最终的技术要求将达到: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及信息互动化。

四、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

7.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篇七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

我国传统的以乡养城和以农补工的发展模式, 加剧了城乡差距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在一定时期有一定扭转, 但城乡分隔的基本格局仍没有大的改变, 发展战略仍有较明显的城市偏好倾向, 人为地把农村非常稀缺的资本不断地向城市集中, 而又把农村人口排斥城市之外, 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背景。

囿于长期实行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 城市和农村被纳入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农村的发展长期处于不利的地位, 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1.城乡二元差距进一步拉大。

城乡二元差异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存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二元差异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表现更为明显。到目前为止, 这一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主要是国家的方针和政策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 为了加速经济发展进程, 打破平均主义, 在区域发展政策上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此战略指导下, 国家所有大型电力、交通、通讯以及信息等基础设施纷纷以城市为中心而展开, 从而扩大了城乡二元差距, 使得二元社会结构差异更加明显 (刘祖云、胡蓉, 2005) 。

2.城市发展的问题逐步凸显。

随着社会转型和企业改制, 一批职工被迫离开往昔的工作岗位, 而很多因自身的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未能及时再就业, 因此, 城市里产生了一大批失业工人, 他们的生活因为失去工作而陷入了困顿, 成为城市新贫困人口。此外, 因为工业的发展面临内部需求动力不足的问题, 发展动力受到了内部的制约。而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 很大程度上缘于我国广大农村的落后、农村市场的萧条和农民消费能力的低下。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用统筹农村和城市的方法来解决。

(二)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背景。

城乡分隔的二元制度设置是造成城乡关系失调的主要根源 (陈东健, 1994) 。它在建国初期开始形成, 在制度上向城市倾斜, 过分侧重和保护城市、工业和市民。改革开放以来, 这套刚性的分隔制度虽有了一定的弹性, 但其结构远未根本改变。这些制度从整体上建构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发展格局。从目前来看, 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财政制度等构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

1.户籍制度障碍。

现行的户籍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也是最大的制度障碍 (张国强、岳新玺, 2005) 。从本质上看, 户籍制度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 其核心在于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秩序 (郭红霞, 2004: 18) 。它严格限定了城乡居民的身份, 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让其分而治之, 排斥农民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和机会。从建国时的五十年代后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户籍制度具有很强的刚性 (刘祖云、胡蓉, 2005) 。当时的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了农民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造成了对农业和农民的剥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社会流动加快, 国家逐步放宽了农民取得城市户口的条件限制。目前, 户籍制度虽有较大的松动, 但并未根本触及“二元化”户籍制度, 限制农民进城的制度樊篱仍在发挥作用。我国特有的一个群体——农民工 (职业是工人, 身份却是农民) 就是该制度的具体产物。

2.劳动就业制度障碍。

城乡二元劳动就业制度与户籍制度相对应, 成为阻碍城乡统筹的第二大障碍。二者合力严格地把农民排斥在城市之外。近年来, 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造成总约3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农民工残酷的就业现实, 暴露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仍不完善, 存在劳动力市场歧视。以城市劳动力为主体的主要劳动力市场不仅工资福利高、全面且有制度化保障, 而且工作条件好, 晋升机会多, 在职培训广泛。而以农村劳动力为主体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则相反, 不仅行业、职业非常有限, 而且大多劳动强度大、条件差、报酬低, 更缺乏制度保障 (郭红霞, 2004:31) 。甚至有时农民工的人身安全都受到很大威胁。

3.社会保障制度障碍。

社会保障制度是阻碍统筹城乡发展的又一制度障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为了适应当时的工业化战略, 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各自独立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 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 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 (社会) 救助相结合。改革开放后,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而趋向于瓦解, 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和不到位 (宋士云, 2003)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农民工进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 传统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了挑战。2003年的非典危机更是凸显了传统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严重弊端。

4.城乡教育制度障碍。

目前, 城乡教育仍存在很大差距。城乡教育差距不仅表现为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而且表现为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现行《教育法》存在对农民的教育歧视, 硬性规定农民对农村教育的责任 (如教育费附加、义务教育学校的基建支出负担等) , 城镇居民则没有相应的责任。同时, 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 这对加大城乡间教育差距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城乡教育的操作层面, 教育不公仍客观存在。农村孩子同城市孩子相比, 不仅教育起点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而且在升学录取上仍处劣势。民工子女的学校由于人为因素或者制度羁绊而被解散。

5.农地制度障碍。

现有的农地制度造成农民对土地的依附, 限制农民向市民转变, 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又一障碍 (张丽艳等, 2005) 。由于农民对土地产生的特殊感情, 很多农民不愿放弃土地, 仍囿于一家一户的小块土地, 土地规模经营无法实现, 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及时转移。此外, 目前存在大量的失地农民, 针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过低、安置政策不落实、无法维持“可持续生计” (张时飞、刘从龙, 2005) 等问题都加剧了城乡矛盾冲突。

6.财政支农制度障碍。

在市场经济下, 农业的弱质性及其重要性客观上要求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张丽艳等, 2005) 。但是农民的利益诉求往往被强势的声音所掩盖, 成为失声的一群, 利益在夹缝中表达 (王晓毅, 2005) , 导致政府财政支农的力度不够, 农业发展形势严峻。此外, 城乡税费关系失衡, 分税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承担了更多事权却没有更多财权, 只好向农民乱收费, 导致农村税费过多、农民负担过重 (周建明, 2005:250~252) 。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

城乡的统筹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统筹城乡发展, 我们不仅要树立新观念, 而且要消除旧的体制障碍, 走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道路。

(一) 树立城乡一体的新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错误的观念往往把行动引向歧途。城乡二元观念导致了城乡对立的事实。要走出城乡二元, 首先就应当从思想上破除城乡二元旧观念, 树立城乡一体的新观念, 改变过去城市和农村各自为战甚至相互对立的传统思路, 把城市和农村作为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整体来统一规划, 全盘考虑。

(二) 消除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障碍。

一套促进城乡协调的制度可以为城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保障。统筹城乡发展, 我们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制度改革:

1.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必须拆除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藩篱, 逐步变二元户籍制度为一元户籍制度, 彻底拆除城乡之间最大的制度壁垒。要取消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的身份区分, 代之以居民户口。降低城市准入门槛, 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稳步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 保障公民迁徙自由的权利。同时, 在此过程中, 要保障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 实现公民身份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2.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

劳动就业权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欧盟各国, 人们普遍认为, 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这不仅是因为人依靠工作而生存, 而且工作还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 (周建明, 2005:41) 。笔者认为, 我们要化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城乡劳动力公平透明的机会均等的竞争就业上岗机制, 取消对农民工就业领域的限制, 并完善法律, 保护和保障农民工的各项权益, 给农民和农民工以平等的国民待遇。

3.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缩小二者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 建设一体化的保障制度。一方面, 要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另一方面, 要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救济、新型合作医疗、九年义务教育、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同时, 要拓宽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 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把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

4.统筹城乡教育制度。

我们不仅需要整合城乡教育资源, 以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扶持力度, 而且要消除对农村教育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的教育法规, 让城乡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 保证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同时要加大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治理力度, 反对教育腐败。政府方面需要对当前的教育体系做深刻全面的反思。

5.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

笔者认为, 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 要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要建立土地投资补偿机制, 加强对农地的管理约束, 防止农地用途的改变 (马发生, 2001) , 优化农地流转的模式,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同时, 要确保对失地农民的妥善安置,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保证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防止一部分农民因丧失土地而无所凭依。

6.统筹城乡财政制度。

要对农民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鼓励农业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降低甚至免除相应税费, 打击乱收费、乱摊派, 减轻农民的负担。加快政府机构改革, 精简政府人员。在更高的高度上考虑统筹地方和中央的财权与事权的关系, 达到财权与事权的匹配, 减轻地方负担。

(三)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建设。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策的城市偏向, 使得农村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 新型工业化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出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城镇化, 不仅可以加强城乡联系, 完善城市建设的网络, 给城市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而且可以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增加农民收入, 有效弥合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共荣。因此, 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 主要是要做好和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加大对农民的技术辅导和技术培育力度, 转换农村现有的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 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和科技含量, 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农业。

参考文献

[1].张红宇.城乡统筹:以农民收入为中心的结构转换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 2003, 4

[2].刘祖云, 胡蓉.论社会转型与二元社会结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1

[3].陈东健.农村经济潜在的危机与对策[J].江海学刊, 1994, 6

[4].郭书田, 刘纯彬等.失衡的中国[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

[5].张国强, 岳新玺.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 2005, 11

[6].郭红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社会学分析.中共中央党校硕士论文, 2004

[7].宋士云.1949~1978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透视[J].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3, 3

[8].张丽艳等.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及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9].张时飞, 刘从龙.让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社会政策网

[10].王晓毅.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尴尬[J].中国社会导刊, 2005, 13

[11].周建明.社会政策:欧洲的启示与对中国的挑战[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年版

8.总是领先一步,提出前瞻育儿理念 篇八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最合适的营养物质。母亲分娩之后分泌出的奶水叫“初乳”,比较稀薄,含脂肪少,但非常适合刚出生、消化能力弱、需要热量较少的婴儿。初乳中含有预防疾病的抗体,能增强婴儿的抵抗力。

(提出时间:1980年2期,《婴儿的饮食》,作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刘冬生)

2 性教育

如何对儿童进行性教育,当然不是回避。小孩在幼童时期,他所见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事事无不觉得新奇。他们喜欢追根问底,也往往去向他所信赖的人求解释。儿童此时虽然距成熟期还远,却已隐隐存在着“性”的下意识。应该用科学的方法使儿童知道生物发育的一般道理。顺着儿童生长的顺序,用—种教导的方法,使儿童得到正当的性的知识。

(提出时间:1980年,时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吴阶平在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有关生殖器官的生理卫生知识,对孩子不能回避”;1981年,93岁的老教育家周建人专门为《父母必读》杂志修订了他60年代发表过的文章:《性教育与家庭关系的重要》。至此,关于如何时儿童进行性教育的话题一直延伸在杂志中)

3 不过度保护

爱孩子要有一定的限度,或者叫“宝贝度”。这如同把鸡蛋孵出小鸡需要掌握适宜的温度—样,超过了这个温度,非但孵不出小鸡,连蛋也毁坏了。父母对待子女的爱应该有分寸感。如果孩子从小一切都由父母代劳,对智力发展、独立生活的能力以致将来的工作能力都是不利的。

(提出时间:1982年4期,《小宝贝的“宝贝度”》)

4 担起隔代育儿中的主要责任

许多年轻的父母,由于工作负担,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但是,“交”出孩子,千万别交出责任!不要以为把孩子交给老人就万事大吉了,老人们教育上的不足,父母要给予补充,还要在孩子面前决断地支持老人教育中的正确做法。

(提出时间:1983年8期,《把孩子交给老人以后》)

5 父亲参与育儿

男性和女性教养和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同样重要,男性在儿童教育的某些方面,能够起到女性难以替代的作用。早期父亲离缺对儿童的认知功能有显著的削弱作用,在情感方面,也会造成儿童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自制能力差,焦虑,攻击性强等。父亲和母亲通常以不同的方式教养自己的孩子。母亲从孩子出生第一天起就是孩子的保护者,而父亲则担当起和孩子一起疯玩、胡闹的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出时间:1986年2期,《儿童教育中男子汉的特殊作用》,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

6 财商培养

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经济观念教育,使孩子认识到劳动与财富,劳动与金钱的关系。有条件的话,建议父母选择适当的时机带孩子到工作单位参观,让孩子了解到父母的工作与他自身的关系。还要让孩子参与家庭消费计划,比如让孩子参与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关心家庭,摆脱自我中心意识。

(提出时间:1992年10期,《钱是怎么来的?漫谈儿童的经济教育》)

7 好的夫妻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父母的婚姻质量,家庭生活的质量,影响着儿童的命运。每一对父母应该付出努力,让夫妻之爱与亲子之情成为家庭的牢固支柱。幼年时父母珍贵的亲情,会帮助子女建立归属感、安全感和寻求未来生活的光辉目标。这都是孩子成人之后面对压力有效的“心理储备”,也是构成心理健康的基石。

(提出时间:1991年6期,《婚姻质量与子女心理健康》讲座选登)

8 亲子游戏必须有!

亲子游戏是一种代际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手段。家长与孩子一起玩耍,可以增强亲子间的亲近感和亲密性。家长再忙,也是可以每天挤出一点时间进行亲子游戏的,这是办得到的,也是值得的!

(提出时间:1996年,《开展亲子游戏,密切亲子关系》)

9 父母的自我成长

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不意味着父母应无条件地以孩子为中心,甚至为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爱孩子也爱自己,这两者本身并不矛盾,爱自己是为了更好地爱孩子。父母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嫁接到孩子身上,还是要有自身的追求和努力。“有了孩子,没了自己”不一定能换来孩子更好的发展。

(提出时间:2000年1月,《父母的毕生发展》)

10 信息时代的应对策略

在这个信息扑面而来的时代,我们如何和孩子一起理解媒介?从小培养孩子对信息的选择能力、判断能力、质疑能力,以及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性回应能力至关重要。

(提出时间:2004年,《媒介素养:未来公民必修课》。而其实,这个话题,我们从1994年就开始讨论。那时候卜卫老师撰写了《怎样认识儿童的媒介参与》这篇文章。甚至,我们在1986年,就发表了《教会孩子筛选信息》这样的文章。

11 亲子共读

有许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够阅读,自己却不再为享受阅读而阅读。于是孩子看父母不读书,自己却不得不读书时,就会觉得阅读是一件辛苦的事。最好的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是身教,让我们把阅读更多地当成享受。

(提出时间:2005年,《最好的10种童书》。但是讨论儿童阅读,讨论亲子共读,在1995年由台湾儿童教育专家、儿童阅读专家黄迺毓博士主持的《黄博士信箱》专栏中就开始了。)

12 “你幸福吗?”——获得幸福感

“谁给我带来了幸福?”“谁拿走了我的幸福?”“谁支撑着我的幸福?”11个城市中关于母亲幸福感的调查报告解读,对夫妻关系、家庭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也拷问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尤其是成为母亲的女性的关注度。(提出时间:2006年,《中国母亲幸福报告》“你幸福吗”这句话,我们可比央视要早6年问出来!也解读得更透彻!)

13 让孩子走向卓越

早期教育最需要的不是强化学科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孩子发展作为人的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教孩子接受和尊重多元文化,为成为世界公民做准备;培养具有自主学习热情和能力的人;拓展孩子的体验,让他发现适合自己的领域,以及要去做善于发现孩子潜能和成长的父母。

(提出时间:2012年《让孩子走向卓越》,当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迷失在“起跑线”“学区房”之中的时候,这些采自全球杰出人才培养专家的观点,如同阵阵清风吹开“雾霾”,还原教育本质,引导父母走向正确地养育之途。)

14 免疫力的真相

母乳喂养是宝宝免疫力建立的第一步,那就照顾好自己,坚持母乳喂养吧!生病也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是孩子的免疫系统识别中……至于营养嘛,均衡最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关键。接种疫苗是免疫系统安全“演习”的好机会,别错过。肠道菌群也可以助提升免疫力一臂之力,过度清洁以及滥用抗生素都要避免。

(提出时间:2013年《免疫力,你最该知道的5个真相》。在大数据中,免疫力是父母最关注的话题。但是哪些事情能真正巩固孩子的免疫力防线,哪些提法只是商家的忽悠?我们给出最严谨的答案。)

15 自然养育

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重要性,不亚于充足的营养和睡眠。从0岁开启宝宝的自然成长之旅,在大自然中打开孩子的五感。学着尊重自然,与大自然重归于好。回归自然养育心态,不过分焦躁,不过度保护……很多专家和榜样人物,都愿意与我们携手,成为自然养育的共同推动者。

上一篇:暑假生活小学生作文600字下一篇:磊科路由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