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IC卡系统产品白皮书

2025-01-06

加油IC卡系统产品白皮书(精选4篇)

1.加油IC卡系统产品白皮书 篇一

IC卡加油(气)站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3.3 IC卡设计

3.1.3.1 IC卡选型标准

加油站IC卡是现金储值卡,对卡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有极高的要求,本系统在IC卡选型上采用以下标准:

识别卡集成电路卡标准《ISO/IEC 7816-1/2/3/4》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的1、2、9部分

《中国石油加油卡规范》

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IC卡标准(PBOC1.0)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选用射频CPU卡,卡上存有用户的基本信息、余额、交易的必要条件、最近交易的历史明细,同时还存有各种数据读写的权限和认证密码。所有和卡进行数据交换,必须经过卡内的CPU;所有操作的数据都是加密的;加密的操作是由卡终端内的安全模块完成的。错误的操作次数将被IC卡记录,当操作次数大于规定的数值时,IC卡将自锁、甚至毁掉自身的数据,以保证对全局的安全。

3.1.3.2 IC卡种类

根据系统的需要,IC卡按功能划分为以下几类:

操作卡:适用于加油站工作人员,可在支付柱上注册进行相关操作。

单用户卡:适用于个人和车辆不集中管理的单位用户。

多用户卡:由管理卡和附属司机卡组成,适用于车辆集中管理的单位用户。管理卡用于管理,为所属司机卡分配圈存金额、办卡、换卡、开票、查询、挂失等手续;司机卡只用于加油业务。

无记名卡:办理该卡手续简便,可作为礼品赠于朋友、客户。该卡不可办理挂失、补卡、换卡及清户业务。用户可根据需求在发卡储值点将其转换为记名卡。

积分卡:该卡不设置电子钱包的功能,只记录用户加油消费的信息,并按公司的规定进行积分,积够一定分值可以兑换奖品。该类卡可以用来吸引新客户,使其成为公司的固定客户。

3.1.3.3 IC卡功能

密码管理:IC卡有设置密码、修改密码、密码解锁等功能。为确保您的IC卡安全,可根据个人需要,为IC卡设置密码。

储值、圈存:用户根据本人或本单位的需要,可到公司指定的发卡储值点办理缴款储值业务,以备日后车辆加油使用。也可持卡到到各圈存机办理圈存业务。

挂失、补卡、换卡:用户的加油卡不慎遗失或被盗,可到发卡储值点办理挂失、补卡手续;加油卡使用期以卡片背面打印的有效期为准,到期的加油卡应办理延期或换卡手续,以便继续持卡加油。

开票、查询:用户在办理IC卡储值时,发卡储值点为其开具普通发票;用户可随时在任意一台IC卡加油机上了解加油卡资金余额,也可到发卡储值点查询,打印对帐单。单位司机卡用户可凭单位管理卡查询附属司机卡的全部信息。

黑卡:黑卡是指当持卡人使用的加油卡丢失后,进行挂失且挂失生效的卡片,当其他人使用黑卡时,加油机自动将此卡锁住,该卡将不能继续加油。

灰卡:灰卡是指加油卡在加油过程中,将卡错误拔出,卡中未扣除本次加油的金额,加油机就会将此卡标记为灰卡。此卡在下次加油时加油机将会自动扣除上次本应扣除的金额,然后才能继续本次加油。

3.4 电子标签RFID的应用

RFID(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技术被称为影响未来的十大IT技术之一,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自动辨识目标身份并获取相关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车辆管理,物流仓储,人员管理,防伪等领域。

基于RFID的应用系统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可调,精度高,信息收集处理自动快捷及环境适应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不仅能取代传统的手工录入方式,大大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更由于其先进的自动识别功能,能轻易地实现原先人工难以完成的任务。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追踪防伪,其优点在于: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UID(Unique Identification),UID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中的,无法修改、无法仿造;无机械磨损,防污损;读写器具有不直接对最终用户开放的物理接口,保证其自身的安全性;数据安全方面除标签的密码保护外,数据部分可用一些算法实现安全管理;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存在相互认证的过程等。

短距离射频识别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在车身加装有源RFID标签(注:无源RFID标签的读取设备通讯采用高频射频,辐射功率较强,不适合加油站使用),系统对于进入油站的车辆进行识别,与加油卡匹配之车辆方有权限加油。实现一车一卡进行加油,在匹配上基本采用一(标签)对一(卡)的形式,但通过权限管理允许一(标签)对多(卡)或指定的单卡加油。此功能实现之后,可最大程度上保证加油车辆的合法性,提高用油管理的等级,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杜绝用油漏洞。

3.5支付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加油(气)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站内安装一套或多套支付控制系统,一套支付控制系统根据需要可以对一个或多个加油枪进行操作和控制,该设备通常安装在加油机附近,与油站管理系统相配合,可以完成以下功能:

1、前台支付:传统的油站管理系统,在使用时,要求在室内PC上完成交易结算。支付柱安装在油机附近,就近结算,既方便客户,也为加油站减少了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2、多种方式支付:加油员可以在支付柱上实现现金、油票、信用卡、IC卡等结算支付方式。

3、单位管理,限车限油:支付柱安装有RFID采集设备,对需要限制车辆加油的用户在车上加装RFID标签,并在系统上设置对应的IC卡号,这样只有安装了与IC加油卡对应RFID标签的车辆才能加油。从而最大程度保证客户的利益和用油质量。

3、强大的员工管理功能:一旦使用员工管理功能,员工必须在支付柱上注册后才能完成其它操做,结算时,系统记录每笔交易的员工号,加油站管理人员可以轻松的知道每个加油员应该上交的营业款,并且根据加油员营业量进行绩效评估。

4、向加油机发送控制命令:向加油机发送定量、开机、解锁、停机等控制命令实现卡机联动。

5、向管理机申请加油交易:支付柱可以向管理机申请加油交易,如果管理机上有加油交易,则可以发送到申请交易的支付柱上。

6、向其他支付柱发送加油交易:支付柱之间可以互相发送加油交易,以便油站客户在任何支付柱上均可结帐。

4、系统总体架构

加油(气)站信息管理系统是成品油(气)零售企业一套综合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整个系统分为三层,包含了十几个子系统。三层分别是公司/分公司管理层、加油(气)站管理层和支付控制层。自系统包括两级数据服务中心、应用服务中间件、WEB服务器、通讯中间件、银行前置系统、多级管理终端、发卡储值系统、圈存机、多媒体查询终端、安控系统、通讯处理机、支付控制平台和RFID车辆自动识别系统等。

整个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5、系统设计特点

先进的网络架构:以ISDN专线为主,GPRSCDMA网络为辅的双通道网络,确保数据通讯的稳定行和可靠性;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即能够进行单一各点的管理又能够集中的进行控制,随时进行监督核算。业务系统软件同工业自控技术相结合,迅速有效的帮助企业建立一整套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稳定的技术,开放的平台:该系统是在LINUX操作系统和Oracle数据库环境下开发运行的,其中的主要模都用C语言开发,这样不但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开发环境的选择确保了系统的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车队加油、协助管理:主,副卡的推出,有效地对拥有多部车辆的个人用户和企业车队进行加油管理。您可以通过一张主卡对多张副卡进行加油权限设定(如限定油品、限定加油金额、限定车号等等)。管理司机用油,还可以轻松查询每张卡的详细交易记录和掌握车队用油支出情况。

一车一卡、车辆自动识别:系统利用电子标签(RFID)技术,在车身加装RFID,系统对于进入油站的车辆进行识别,与加油卡匹配之车辆方有权限加油。实现一车一卡进行加油,在匹配上基本采用一(标签)对一(卡)的形式,但通过权限管理允许一(标签)对多(卡)或指定的单卡加油。此功能实现之后,可最大程度上保证加油车辆的合法性,提高用油管理的等级,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杜绝用油漏洞。

灵活支付手段:系统采用支付柱,实现前台支付,设有预置和非预置加油方式,支持IC卡、现金 油票、记账等结算方式。

模块化设计、完整的业务功能:各项功能均为单独模块,可以依照需求逐步建置;可搭配自动化组态模块;可以配合标准化的外界测量设备。各业务环节所有功能在同一平台建置,无需再费心整合其它功能;涉及销售管理的所有相关业务环节。

完善统计分析:指定油品、加油工、时间范围等的交易记录查询;按时段的油品、员工、加油点的加油量统计;统计结果以表格、直方图、饼图方式显示;不同时段油品销售的趋势图。

强大扩充弹性:系统支持各种加油机,可随着用户业务点的增加随时增加相应的模块,防止重复投资所带来的浪费。

2.加油IC卡系统产品白皮书 篇二

作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来自:中国电子标签网我国的加油站零售汽、柴油的传统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油票和记帐。现有支付方式的弊端和不便,促使各石油公司和加油站考虑彩其他既安全又方便的现代方式进行加油支付,如加油卡。为此,中国石化决定建立中国石化加油卡工程。中国石化加油卡工程旨在建设和运营中国石化通用的加油卡系统,实现成品油零售系统电子化。

中国石化采用银企合作的方式建立中国石化加油卡工程。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油品零售交易方式进行改革,既有利于提升油品销售网络、方便用户、扩大和占领市场、加强管理,为开展油品电子商务业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银行现有的网络结算体系,有利于逐步以加油卡这一现代金融工具替代传统的现金、油票结算;同时也为国有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新的市场。

为实现一卡在手,各地加油的目标,中国化领导多次指示应尽快制定中国石化加油集成电路(IC)卡应规范。中国石化与银行签定合作框架协议前,中国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销售公司按照领导的指示精神,邀请有关厂家和集成商,就制定加油卡应用规范进行了多次讲座。经过了需求设计、发布参考提纲、征集建议稿,提出初稿即讨论稿(V1.0)、讨论稿(V1.1)等阶段。讨论稿(V1.1)完稿后,中国石化广泛征求了各行业主管和专家对讨论稿(V1.1)的意见,经过修改提出中国石化加油集成电路(IC)卡应用规范讨论稿(V2.0)。专家评审认为石化提出的讨论稿(V2.0)具备与银行对接的基础。

中国石化与农行、中行、建行签定合作框架协议后,四方以中国石化提出的规范讨论稿(V2.0)为基础,邀请部分厂商进行讨论,经过完善提出中国石化加油集成电路(IC)卡应用规范(V1.0),并通过专家级的评审。

本规范在保证满足加油应用特殊需求的同时,充分遵循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的规定,是根据通用加油卡系统的以下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制订的:

1.用户可在各地发卡点办理加油卡;

2.持卡人可在各地的入网加油站加油(消费);

3.持卡人可在各地指定的充值点充值;

4.可容纳多种支付方式,如:预付、记帐、现金(通过员工卡);

5.提供用户可以选择的安全保障和限制措施,如:个人密码(PIN)、限制消费种类、限制

规定期限内的消费额、规定使用期限等;

6.可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挂失等;

7.可以实现一户一卡、一户多卡等服务方式;

8.为防止在加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造成已加油而未扣款的情况,对加油卡采用了灰卡机制。

本规范还明确规定卡机联动加油机应遵循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按本规范建立的加油卡系统,必须能够识别和处理灰卡。如能保证系统安全,可以不采用对卡进行灰锁的方式。在保证安全、通用的前提下加油机改造可有多种方式,本规范只对卡机联动方式进行了规定。

本规范仅对接触式IC卡做了规定。双界面卡是种适合与银行合作方式开展加油卡应用的IC卡,是加油用IC卡的发展方向。因双界面卡在国内用于加油支付尚未形成规模,故目前本规范暂不涉及双界面卡。

本规范(V1.0)共有五部分:

第1部分为卡片规范;

第2部分为加油应用规范;

第3部分为普通终端规范;

第4部分为安全存取模块(PSAM)规范;

第5部分为卡机联动加油机规范。

本规范(V1.0)主要起草单位有: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华旭金卡有限责任公司及北京北方正星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还有:

3.小区电梯加装ic卡管理系统好吗 篇三

小区电梯加装ic卡管理系统好吗

现在很多小区为了实现智能化管理,不少的物业公司筹划讲小区电梯加装ic卡管理系统。那么,小区电梯加装ic卡管理系统好吗?下面我们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小区电梯加装ic卡管理系统好吗

1、小区电梯加装ic卡管理系统有助于提升整个小区的安全系数,加装ic卡后可以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小区。

2、小区电梯加装ic卡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出现速度,加装ic卡后可以防止小孩在电梯内玩耍,像电梯每层都停的现象会减少。

3、小区电梯加装ic卡管理系统有助于节能环保,加装ic卡后可以减少外来人员使用电梯和防止小孩在电梯内玩耍,从而减少电梯的运行次数,来减少电费和电梯的磨损。

4、小区电梯加装ic卡管理系统有助于协助物业进行管理,加装ic卡后可以对那些不按时缴纳物业费的业主进行电梯使用权限。

4.加油IC卡系统产品白皮书 篇四

摘要:针对网络计算机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完整的智能IC卡读写器子系统设计方案。此方案讨论了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硬件和软件设计、基于PC/SC行业规范的读写器驱动程序设计和IC卡的软硬件选取。

关键词:网络计算机 安全 单片机 智能IC卡 IC卡读写器 PC/SC ISO7816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模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网络计算机(NC)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革新,代表着未来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方向。由于网络计算机可以采用开放源码操作系统,为发展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中,Linux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源代码公开,可以根据要求自行剪裁并且稳定,对资源要求低,有大量应用软件支持。按照网络电脑的特定需求,可以开发出具有自主智能产权的CPU,从而提高网络电脑的安全。网络电脑走的是一种网络服务器集中式管理的道路,具有成本低廉、管理费用低的优势。

为此,国家863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发展规划提出了以下要求:组织优势力量,研究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制网络计算机系列产品,选择若干典型应用领域的进行应用示范,以此推动国产微处理器芯片和系统软件的发展,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网络教育、金融、社区服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计算机的安全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尤其在某些特殊领域,如电子政务等,安全问题显得极端重要。目前,在计算机安全方面,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但效果都不太好。本文提出的智能IC卡技术,在网络计算机是一种全新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网络计算机的安全。智能IC卡(Smart IC)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前主要用在金融、电信等领域,笔者把此技术推广应用到网络计算机,以提高安全性。智能IC卡本身含有自行研制的COS(Chip OS)和加密算法,并采用多密钥、多加密算法体系,对所有的敏感数据文件加密保护。如图1所示。

(本网网收集整理)

IC卡子系统是整个网络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的核心,它保存了加密算法所需要的私有密钥,供加密算法对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加密使用。

1 IC卡读写器硬件开发方案

IC卡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领域,如金融、电信等,不同领域均有各自不同的应用特点、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IC卡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必须适应该领域的特点。国际上有关组织及部分针对各个领域的不同要求,制定了IC卡在某一领域应用所应参考或遵循的应用标准。不过所有智能IC卡都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IEC 7816国际标准。读写器的硬件也必须遵循ISO/IEC 7816国际标准。

ISO/IEC 7816标准要求IC卡与IC卡读写器使用串行通信,时序要求非常严格。常用的MCS51系列单片机速度较慢,每个指令周期需要12个机器周期,较难达到该标准所要求的严格时序。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单片机采用RISC结构,每个指令周期为4个时钟周期,并且除转移指令外,所有指令都可以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完成,速度较快,能够满足该标准对时序的严格要求。所以采用一片PIC16C73单片机作为IC卡读写器的控制器。

读写器与IC卡的通信,采用半双工的ISO 7916-3字符帧协议标准。3.57MHz的晶振为IC卡和读写器提供时钟。在缺省工作方式下,IC卡和读写器的通信速率为9600bps。即时钟频率为3.57MHz,每372个时钟输入或输出一个比特位。在未来需要较高通信速度时,可以在对程序作较小改动的前提下,提高晶振频率,如采用2×3.57MHz的晶振。

IC卡读写器与NC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USB接口、并口、串口、PS/2口等多种方案。采用USB接口可以实现即插即用和热拔插等功能。但使用USB接口,电路和协议都很复杂,并且增加USB接口器件会较大地增加系统成本。并口有较高的通信速度,但通信线路较多,硬件比较复杂,可靠性不好,且IC卡读写器并不需要太高的通信速度,故使用并口也不是理想的方案。而PS/2口一般固定给键盘和鼠标等标准外设使用,使用PS/2口就会占用这些标准外设的接口,故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使用串口通信虽然速度慢,但却具有硬件成本低、软件实现简单、运行可靠等优点。而通信速度完全可以满足IC卡读写器的要求。所以IC卡读写器采用了RS232串口与NC主机通信的方案。

整个系统使用5V电压供电。IC卡读写器采用低功耗设计,系统电源从RS232接口的信号线上获得。RS232接口的电压为±12V,经过电源稳压器件LP2950将12V电压变为+5V,给IC卡读写器所有器件提供电源。

IC卡读写器硬件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IC卡各引脚接到单片机I/O口上,由单片机对IC卡进行读写。由于PC(NC)机的RS232接口电平与单片机的逻辑电平不同,所以需要对串口信号进行电平转换。图2中

使用了电平转换器件。它把单片机的TTL逻辑电平转化为RS232接口的±12V电平,实现单片机与RS232的透明传输。转换后的信号直接接在RS232接口上。

2 IC卡读写器软件开发方案

IC卡读写器驱动程序由读写器与IC卡通信的通信程序、读写器与NC或PC通信的通信程序以及NC与读写器通信的驱动程序三部分组成。其中,NC与IC卡读写器通信的程序符合PC/SC规范,它与PC/SC规范的中间件结合,向应用程序提供符合PC/SC规范的API函数。

2.1 读写器与IC卡通信的通信程序

该通信程序采用ISO 7816-3字节协议标准编制。使用T=0,即字符协议,主要实现与IC卡的通信。由于选用的时钟为3.57MHz,在IC卡I/O口默认的9600bps通信速度下,每隔372个系统时钟脉冲,I/O状态可能变化一次。所以,为了准确读取IC卡I/O状态,在IC卡输出的每一位脉冲中间,即I/O启动186个时钟周期后,读取I/O状态。为了排除可能的干扰,在186个时钟周期的两侧再采样两点,共取样三点。三个采样点之间每两个点间隔24个时钟周期。如果三点取样值都为1,则输出为1;如果三点取样值都为0,则输出为0;如果三点取样值中有两点为1,一点为0,则输出为1;如果三点取样值中两点为0,一点为1,则输出为0。如图3所示。

2.2 读写器与NC的通信的通信程序

读写器与NC的通信程序采用异步串行口协议,双方通信先握手取得同步,然后再进行串行口通信。读写器通过串口接收NC发来的命令,并将执行结果通过串口发回。读写器与NC的通信在不影响读写器与IC卡通信的前提下完成。

2.3 NC的驱动程序

NC通信程序驻留于NC,它与读写器的通信程序通信。这个程序符合PC/SC规范。规范规定的分层模块结构见图4。

图4中的ICC就是Integrated Circuit Card,即IC卡。IFD就是Interface Devices,即IC卡读写器。IC卡插入读写器后,通过IC卡读写器IFD与NC驱动程序的IFD Handler层通信。ICC Resource Manager层管理各种不同的IC卡读写器和IC卡资源。每一种IC卡读写器通过各自的IFD Handler接口函数与ICC Resource Manager层通信,ICC Resource Manager层根据上层软件的要求,将上层软件发来的命令分别发到相应的IFD Handler,再通过它发给IC卡读写器和IC卡。而ICC-Aware Applications层对上层应用软件提供一个通用的API接口,以满足不同的应用程序对不同的IC卡和读写器的编程要求。Service Provider层介于ICC-Aware Applications层和ICC Resource Manager层之间,要吧提供文件的存取控制和驱动程序的加密通信功能。当然,在不使用加密通信功能时,也可以不用这一层。

NC的驱动程序根据规范要求,提供符合标准的IFD Handler层接口函数,其余各部分由符合规范的中间件提供。应用程序调用间件提供的API函数发送命令。中间件把应用程序发来的命令编译成动态链接库的IFD Handler接口函数发给IC卡读写器,最终发给IC卡。最后,IC卡将返回结果通过一系列相反的过程返回给应用程序。

3 Smart IC卡开发方案

IC卡芯片具有写入数据和存储数据的能力,IC卡存储器的内容根据需要可以有条件地由外部读取,以供内部信息处理的判定。根据卡中所嵌入的集成电路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类:

(1)存储器卡,卡中的集成电路为EEPROM(可以用电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2)逻辑加密卡,卡中的集成电路具有加密逻辑和EEPROM;

(3)CPU卡,卡中的集成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EEPROM、随机存储器RAM以及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片内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tem)。

除此之外,IC卡根据读写方式不同,可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两种。由于网络安全要求,IC卡在使用时必须一直插在读写器内。非接触IC卡由于其读写器没有专用卡座,尽管有寿命长等优点,但不适用于网络安全应用。

同时,由于CPU卡计算能力强,可以使用自己的COS操作系统,甚至使用硬件完成加密算法。而IC存储卡仅具有存储功能,安全性不如CPU卡好,的怪SNCS(Smart Network Computer System)的IC卡子系统采用接触式CPU卡。

网络计算机安全系统的IC卡设计满足标准化(国际标准)和智能化,既有安全性又有易维护性。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1)硬件

采用CPU卡,它含有CPU及RAM、ROM等。具有优秀的安全性能,可能有效防止黑客对IC卡解密。

(2)软件

・通信程序

IC卡软件即COS(Chip Operating Systarm),它是智能卡芯片内的一个监控软件,用于接收和处理外界发给智能卡的各种信息,管理卡内的存储器,并给出相应的应答信息。它有IC卡与读写器的通信程序。该通信程序完成与读写设备之间的通信,必须满足7816-3字符帧协议。该协议含有T=0字符传送协议和T=1数据块传送协议。

・安全文件系统

COS文件系统与普通文件系统不同,它着重强调文件系统的安全性,除提供通常的字符流文件操作外,还提供记录文件的读写操作等。对每种不同的文件操作进行不同的访问权限保护。COS中的文件系统与上层应用软件的用户权限管理相结合,共同完成对IC卡文件的访问。由于IC卡的文件存储介质采用EEPROM,每次写文件操作时,必须对要写入的介质先进行擦除操作。

・安全机制

安全机制用于身份鉴别和IC卡与读写设备双方的认证工作及各种数据的加密、数据完整性检查等操作。每个用户IC卡上都有用户的一个私钥,服务器把用公钥加密后的数据经IC瞳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后将正确的信息通过网络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解密的信息完成对用户权限的鉴别。

・加解密算法

加解密算法,用于对传入IC卡的数据进行加、解密,此外它还提供扩展接口,方便用户增加新的加密算法。

・命令解译

命令解译是COS的上层软件,它实现ISO7816-4的各种命令和CA命令。

根据串口窃电IC卡读写器设计技术思想,IC卡读写器采用低功耗元器件(PIC16C73B低功耗单片机和74LV125A等),同时采用分离元件取代MAX系列的RS232接口电路,实现了无需外接电源的串口IC卡读写器。经实验测试,整个电路功耗低于10mA,完全可以由串口提供电源。

本项目实现的串口IC卡读写器完全符合ISO7816-1/2/3标准以及PC/SC规范;软件实现采用分层结构,实现了T=0的字符传输协议。

上一篇:教师心得体会和感悟下一篇:后勤采购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