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三首

2024-08-10

现代诗三首(精选8篇)

1.现代诗三首 篇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的简历及其不同的创作风格。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三首诗的意想,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位其艺术上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把握“死水”的意向和象征意义。

3.学习《赞美》诗,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2.理解诗歌中意想的意义和诗人的不同风格。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阅读,了解新诗(包括新格律诗)字数相同或大体相同,每行音节相同、隔行压韵,每节压韵,逐节换韵或一韵到底,排列整齐,琅琅上口等特点。2.问答欣赏法。3.探究式学习法。教学步骤: 第五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赞美》一诗,体会作者抒发的对祖国深沉的爱恋之情;领会现派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质朴、含蓄、凝重。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芦沟桥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祖**亲又一次遭受到巨大的灾难。民族的命运,吸引着人们为之发出各种音调的歌唱。歌唱优秀的中华儿女坚忍不拔的意志,敢于献身的精神,迎着光明来临的信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九叶派”诗人穆旦的《赞美》感受诗人澎湃着的伟大灵魂。

二、介绍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作者简况,教师相机补充)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战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1940年毕业后留校。在昆明他和他的朋友不仅通过书本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而且他们的老师当中就有现代派,如冯至和卞之琳。尤其是英国“超前式”的诗人和新锐的批评家威廉•燕卜逊(1906—1984)直接为他们开课讲英国当代诗歌。中国的现实和西方现代派的结合,形成了40年代昆明现代派的一大特色。抗战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1942年5月他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九叶派诗人的代表作家,著有诗集《探险者》、《穆旦诗集》、《旗》等。1949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外文系。主要翻译了大量的外国诗作,如普希金的诗,包括《欧根•奥涅金》。英国浪漫主义诗:雪莱、济慈、拜伦各有一集。英国现代派诗:艾略特的《荒原》。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拜伦长诗《唐璜》的全译本,全书17章14节都以略加变通的意大利八行体为格律诗译出,几乎保留了拜伦的口语体以及讽刺艺术的一切特点,读起来像原著一样流畅生动。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成功的诗歌翻译家之一。

三、(投影)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诗歌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这9位诗人是: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他们是一批对于人生苦于思索的诗人。对于人的生命意识的表现,人生现象的哲理思索,几乎是他们诗歌的共通的主题意向。九叶派诗人强调“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在创作过程中,他们首先是寻找与心灵相通的对应物,通过对应物的客观冷静的描写,注重内心世界的反映,让客观对象透视出个人的感受。

四、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诵读提示:这首诗规模比较宏大,自始至终,彭湃着火热的激情。诵读时可以注意两点,一是体会蕴藏在诗行中的强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怆的真切的感受;二是注意每节诗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喊。)

【活动设计2】试分析诗歌各层内容。

点拨:第一层(1)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密集的意象群充分展现眼中所见。第二层(2—3)重点写“农夫”这一人民的缩影,赞美伟大的人民。

第三层(4)诗人以痛苦和希望两相交织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活动设计3】自读思考问题:

〖问题设计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1节,说说在这一节中,你认为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点拨】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这一节诗是诗人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一句,点出了时代的环境。

〖问题设计2〗请阅读第2节诗,说说“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点拨】第2节诗作者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诗中的“农夫”勤劳善良,有超长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站了起来,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入了抗日的行列。他奋起抗争,支撑起整个民族,除了忍受饥寒、疲劳,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这是一个觉悟了的“农夫”,又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

〖问题设计3〗请阅读第3节诗,说说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点拨】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追问〗这说明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问题设计4〗阅读第4节诗的前六行,说说这几句写的是什么?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点拨】①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②诗人为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问题设计5〗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人? 【点拨】“我“是抒情主人公,又可指对祖国命运投以深情关注的千千万万个忧国忧民的进步人士,也可以指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问题设计6〗诗歌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点拨】诗人以沉郁的笔调,赞美了生活在苦难大地上的中国人民。他们勤劳善良,坚韧刚毅,他们的存在,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也预示着中华民族前途的光明和宽广。每节诗都以“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作结,在结构上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在内容上又能强烈地反映出作为民族中的一员的诗人,对自己苦难民族摆脱屈辱,由苦难走向光明新生的期盼之情,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五、总结:《赞美》一诗具有广大的包容性,它并不是以小见大,而是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把握,以表达复杂深刻的感情,因此诗人不惜重笔浓墨地铺排开去,歌颂中华民族的生存力,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的坚定信念。《赞美》是一曲中华民族生存力的赞歌。第六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和鉴赏方法。教学过程:

一、新诗的鉴赏与阅读 1.新诗的特点:

⑴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形式多样,流派较多。

我国的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公木先生说:“把‘五四’以后的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新诗在西方,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人;有拜伦的十四行诗,有雪莱、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新诗,有惠特曼反映现实的诗。中国的新诗,挣脱了旧格律的束缚,别开生面地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它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消化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在诗坛上举足轻重,贡献很大(郭沫若《凤凰涅》臧克家《老马》)。新月派的闻一多、徐志摩等文学研究会诸诗人在诗坛上也有不小的影响(闻一多《死水》徐志摩《再别康桥》)。以李金发为代表象征派及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也别具特色。(李金发《弃妇》戴望舒《雨巷》)。他们为我国的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⑵语言简练,内容丰富、深刻。相对小说、散文、戏剧,诗歌要求语言精练:即以尽可能简洁的词语表达丰富而深刻的内容。⑶情感更浓。古人有云:“夫诗者,求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非诗也。”新诗要求熔铸诗人更浓更重的情。2.诗歌的韵律节奏

诗歌富有音乐美的语言艺术,富有很强的韵律和节奏感,而诗歌的韵律,大多是通过压韵来实现的。

⑴什么叫压韵:

诗词歌赋某些句子(多为偶数句,有时第一句也算)末尾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这种语言艺术现象就是压韵。如: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⑵新诗的节奏

[甲]现代格律诗的节奏,依据句式和句意来确定。例如: ①北国/风光两拍——22式 ②望/长城/内外三拍——122式

③欲与/天公/试/比高四拍——2212式 ④携来/百侣/曾游三拍——222式 ⑤生命/诚/可贵三拍——212式 ⑥若为/自由/故三拍——221式

[乙]新诗的节奏,由句意和语法规律来确定。这里所谓语法规律主要指单句的主谓宾成分。——或停顿在主谓之间,或停顿在谓宾之间,或定、状与中心词之间„„总之,其灵活性较大,句子的节奏、语气停顿的位置,一切均由句式和句意来确定。例如: ①父亲的/身影两拍——32式 像个/问号两拍——22式

多少年/一直/把三拍——321式 什么/寻找 紧弯的/腰身 弓成了/小桥

瞅着/儿女/走向„„三拍——222式 ②悄悄的/我走了三拍——33式 正如我/悄悄地/来四拍——2131式 我/挥一挥衣袖三拍——15式 不带走/一片/云彩三拍——322式 3.新诗的阅读鉴赏 “诗言志”,诗中必有“我”,抒情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新诗则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反过来看,读诗当然不是纯理性的活动。而是读者的情感因素渗透其中,既要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又应力求把自己的感情和诗所蕴含的感情沟通。新诗的思想感情融于诗的艺术形象,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所以,体味鉴赏诗的美是要去感受诗的意象美和境界美。

⑴诗歌阅读鉴赏的两个层次:①对诗歌字面意思的理解,进而对诗歌表层意思作出概括;②对诗歌的表现手法作出评价,进而对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进行欣赏评价,体会诗歌美的情感。

⑵新诗鉴赏三步曲: ①品读节奏美:

新诗虽无固定格式(诗无定章、章无定句、句无定字),但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②领悟意境美: ③欣赏主题美: 4.习题举例

(2000年全国)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解析】D项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成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是不恰当的。理由有二:

一、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殉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的,D项也不例外,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

二、即使把它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勉强可通过,它也只是一种不太可能性而已,不能把它表述为“实际上就是”的肯定语气。2.对这首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的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解析】D项的内容是完全错误的。“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母亲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因此D为选项。

二、布置作业

1.P11•第二题 ⑴第二题参考答案:

①老马形象塑造,舍其形而传其神。

【点拨】诗人没有详细的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增强了老马悲剧是感染力。老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旧中国受苦受难的农民的象征。诗人越是突出老马的忍辱负重、善良忠厚,就越能激发读者对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愤怒和诅咒。②字词推敲显功力。【点拨】“扣”“飘”,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表现出老马受压迫的深重。平易中见神奇。③体现了“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

【点拨】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根据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一件作品的诞生,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以前,人们总是把作家写出来的书面文本称为作品,实际上,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把它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文本的空白处;以前人们只是认为作品的意义主要是由作家所决定或赋予的,实际上,作品是有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赋予。所以要承认文学鉴赏中的差异性,也要承认欣赏者的理解可能超过或有别于作者的原意。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鲁迅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臧克家曾说过:从表面上看,写的是一批负重受压、痛苦无比、在鞭子抽打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但几乎所有的读者和选本的注释家,都说写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其实写这首诗,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诗贵含蓄,其中意味听凭读者去品评。2.第三题参考答案: ①人生悲哀。

②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相对论。2.课外阅读穆旦诗集。3.预习《中国当代诗三首》

①了解当代诗的发展状况及三首诗的作者和作者的创作特色。②诵读三首诗。

三、教后记:

2.现代诗三首 篇二

春天

从里向外生长

新鲜的风

吹醒睡眠

泛绿的火焰

卷起你年轻的声音

一种愿望

从没有过的

纯净和温存……

2. 一枝梅

一枝梅

摇曳在

我视线的浅处

纯净的天空

它在绽然独舞

有一种幸福

无法言喻

叩响我的夜晚

你把春天衔在嘴里

妆点季节的裙裾

一阵风过

暗香浮动晶莹的心事

是诗一样的雪

撩拨着沉甸甸的思念

那一低头的温柔

褪尽斑斓

美丽无声……

3. 夜来了

夜来了

围着黑黑的面纱

朝黎明张望

风湿湿的

带着雨的心跳

拍打着故乡的窗棂

花儿低着头

数着羞涩的心事

与绿叶低语

几只无家的候鸟

哼着歌

3.《诗三首》说课稿 篇三

《诗三首》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因此教师的自主性非常大。本课虽然只要求了解,但是难度并不小,尤其是曹操的《短歌行》。同时汉魏晋时期的诗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诗歌风格、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忽视。

由此,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短歌行》中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2.掌握《涉江采芙蓉》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抒情方法。

3.学会复述诗歌中描写的句子。

4.培养学生积极求索的人生态度。

我所制订的教学重难点有:

教学重点:掌握诵读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描摹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情感变化。

二、说教法

1.评点法:评点学生的朗读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

2.谈话法:问题有时候不是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发现,用谈话的方式最利于学生接受。

3.练习法:我将本课的讲授重点放在《短歌行》上,因为它的难度最大,《涉江》则作为对比练习,因为同样是抒情的诗歌,二者的抒情方式完全不同。《归园田居》作为课后练习完成。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过去的两周里,我们共同学习了三首风格各异的中国古典诗歌,我们领略到了《诗经》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和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以及《离骚》充满想象力的诗意语言和屈原心忧天下的决绝和呐喊,还有就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畅快淋漓的叙事手法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诗歌强大的艺术魅力,还为我们较为清晰地概括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那么到了汉末魏晋时期,又有哪些优秀的诗人为我们呈现更多元的诗歌风貌呢?下面我们走进第一位诗人,曹操,领略他的《短歌行》。

(二)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诗歌。(正音)

2.学生齐读诗歌。(确认)

3.找多名男同学朗读诗歌,反复感受,品味,5遍左右。带着问题聆听,并评价读得如何。

评价: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语速读?为什么?你通过文章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提问: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你会用哪个字?

明确:忧。(出现3次。)

追问:忧什么?(这个问题是本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推导出曹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同时两个问题相辅相成,难度不大,也能从中发现问题引出下一环节。)

明确: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结合自己对曹操的印象。

(三) 再读诗歌 梳理探究

1.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学生互相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教学难点,面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师生共同研讨。)

预设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找修辞)

明确1:比喻(譬如朝露)、借代(杜康,以人代酒)

追问:开篇就问人生几何,大气磅礴。作者为何会发出如此感慨呢?

明确2:人生如此之短,而所要做的事情却如此之多。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逢乱世,看到百姓颠沛流离,渴望建功立业,但功业未就。执著于理想,但却无法实现的苦闷心境。这种悲苦是英雄人物的悲心。

启发:酒真能解忧吗?发表你的看法。

联想: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总结: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

预设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找表现手法)

明确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诗经·郑风·子衿》)写法最巧妙的地方就在这后半句,看似写自己忧心于没有贤才,其实他更盼望着贤才能识勇士。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曹操很大胆地将自己比喻成了姑娘,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比喻成姑娘对恋人的盼望。但又没有阴柔之感,更突显英雄壮士求贤若渴,也点明“忧”从何处来。

明确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诗经·小雅·鹿鸣》)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总结:忧——求贤若渴,如何对待贤才。

预设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提1:月指谁呢?

明确1:贤才(比喻)。联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自比明月,说自己和叔云都是贤能之人,只不过没有被伯乐遇到,因此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叹。而曹操是求贤才而不得,更准确地说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他的团队之中,共同成就霸业。因此,“忧”又一次涌上心头。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描绘了一种欢乐的宴饮场面。

提问2:这种悲喜交加的情感大家如何理解?

明确2:可以从形式上与内容上分别理解。(1)形式上,这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2)内容上,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

总结:喜忧参半,仰慕贤士。

预设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找修辞、表现手法)

明确1:比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贤才喻乌鹊,树枝喻自己。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地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

明确2:化用《管子·形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出曹操广招贤才的决心和海纳百川的心胸。

明确3:用典(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喻,希望可以招纳贤才,然后天下归心——统一天下。

总结:广招贤才,统一天下。

2.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情绪上由低沉到高昂)先抑后扬的写法。

3.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求贤若渴,有着积极求索的人生态度的人。)

(四)对比训练——涉江采芙蓉

1.教师范读。2.学生齐读。3.用优美的语言复述全诗。(为作业做准备)4.带着问题自读。

提问1:《短歌行》中,作者的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接抒情,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那么《涉江采芙蓉》中,作者的抒情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1: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景:涉江采芙蓉之境)(情:对家乡爱人的思念之情。)

提问2:二者又是什么关系呢?

明确2:以乐景写哀情,更突显诗人的寂寞凄凉。

(五)作业

自学《归园田居》(其一)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找到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并用优美的语言复述出来。

2.你觉得陶渊明的“归”自由吗?(400字左右)

4.杜甫诗三首 篇四

1、理解两首诗的不同体裁、风格和两位诗人的人生态度。

2、在掌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

全一课时

一、引入:

给大家朗诵一首古诗,希望喜欢。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杜甫。

(2)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望岳》

(3)这首诗的题材是什么?——五言律诗。

二、新课:

《登高》学习:

(一)作者介绍: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历史时期,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公元712年,诗坛上冉冉升起了一轮鲜红鲜红的太阳,这轮太阳姓杜,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如: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旅夜抒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二)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词句。

(三)作品赏析:

作为能够写出“诗史”的“诗圣”,杜甫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稍有历史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发端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首先我们来赏析前四句。

(1)朗读。

(2)这四个诗句描写了哪些事物?

——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3)这八种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4)在这四个诗句中,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再来看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

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

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在这两个诗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在下一句中,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

2、第二层次:

接下来我们赏析第二层次。

(1)朗读。

(2)在这一层中,诗中由描写眼前的景,转为抒发心中的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宋代的柳永在《雨霖铃》中也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清代的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假如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大家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三、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曾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

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

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

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只有诗圣,才会写出如此精品,下面我们把这首精品背诵一遍。

四、作业: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 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5.杜甫诗三首 篇五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名句。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2.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学习方法】美读法、组织讨论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歌时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他自己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就曾称赞杜甫的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律诗来体会一下沉郁顿挫的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

2、诗词导入

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在他的笔下,多少辛酸苦累倾泻而出,多少的忧国忧民积郁其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

二、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2.基础积累

(1)认读字音:

凋(diāo)伤

塞(sài)上

急暮砧(zhēn)(2)理解词义: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萧森(萧瑟阴森)

兼天(连天)

系(指系舟上岸)

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

催刀尺(指赶裁新衣)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3.文学常识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4、背景简介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三、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3.掌握诗歌内容。

(1)先让学生串讲每联的大体意思。

明确:第一、第二联形象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第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第四联写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2)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这首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合作探究

一、深入阅读,分析“情景交融”的特点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

明确:这两句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但诗人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所见所闻,也不是简单地描写景物的特征,而是赋予它们某种性格某种精神。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在这里诗人其实是用豪迈、宏阔写出了哀愁,诗人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所要表现的感情也就有了依附。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二、名句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先由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然后交流总结。

赏析:这两句集中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此时诗人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觉潸然泪下;联想到自己的老病孤舟,又不觉引起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目睹国家残破,而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而这正是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体现。方法点拨

律诗绝句的朗读节奏:

从句式方面来看,五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一式,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七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二、一式,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意义的表达来看,有时因表达意思的需要而有特殊的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就变成了二、二、一、二式了。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回答第1、2两题。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明确: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分析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解读

本课选读的是《秋兴八首》的第一首,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课堂小结

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的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希望大家课后能够仔细品读。作业设计

1.背诵《秋兴八首(其一)》,预习后面两首诗歌。2.写一篇《秋兴八首(其一)》的散文化作品,4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仅因为她的美貌,而且因为她达成了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使老百姓免于战乱而被世人铭记于心。当杜甫来到她的出生地时,他会有何感慨呢?

二、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认读字音: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省(xǐng)识(2)理解词义:

去(离开)

紫台(紫宫,汉宫廷的名称)

青冢(这里指王昭君墓)

省(曾经)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环珮(妇女戴的装饰物)信息筛选

一、介绍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共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诵读提示: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略有变化,如“一去”两句速度要慢点;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明确:沉郁怨愤的感情。3.掌握诗歌内容。

(1)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

明确:首联点出王昭君的出生地,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颔联叙述昭君的遭遇,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性格。后四句指斥君王昏聩,致使昭君遗恨千古,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的美好品质,又同情她的不幸。(2)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诗人叙述了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同时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寓于其中。他的遭遇与昭君的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间”;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但又不敢怨君。所以只能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合作探究

一、品鉴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请学生分析讨论: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

明确:作者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怨愤之情。作者运用了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二、名句赏析。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明确:第一句写汉元帝“按图召幸”铸成大错,王昭君既已远嫁匈奴,汉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着她的青春美貌了,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第二句写昭君已经出塞,纵然月夜魂归故里又有什么用呢?除了讽刺汉元帝外,也写出了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

能力提升 比较阅读:

请学生阅读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试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作比较,说说二者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分析参考:相同之处在于都写了王昭君的不幸。不同的地方在于白居易的诗歌明快浅显,立意巧妙,诗歌以昭君自己的角度来入笔,先描写她为胡地风沙所困,已变得憔悴,形象鲜明,但不愿让皇帝知道,只希望回国,有恋主之情;杜甫的诗歌则深沉得多,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借昭君来寓自己的不幸与怨愤。

规律总结

诗歌形象的理解鉴赏: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人物形象就是王昭君。

2.对诗歌形象的鉴赏:

(1)借助诗歌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这首诗歌就是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表露自己的不幸和怨恨。

(2)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意境。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就是借景来抒发感情,营造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气氛。

(3)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中的哲理。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分析鉴赏

《咏怀古迹(其三)》解读

本诗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从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

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可听到环珮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课堂小结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怨愤之情的。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在我们的心间。

作业设计

背诵《咏怀古迹(其三)》,预习后面一首诗歌。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人赞颂杜甫的一首诗歌说“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杜甫的《登高》。

二、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认读字音:

渚(zhǔ)鬓(bìn)潦(liáo)倒(2)理解词义: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树木落叶)

万里(指远离故乡)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这里指衰老多病,失意)信息筛选

一、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炼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三年之后他病逝。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诵读提示: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漂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明确:哀愁、苦痛、悲愤之情。3.理清思路,掌握诗歌内容。(1)诗文哪里写景?哪里抒情?

明确: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尤其要注意“万里悲秋常作客”这一句,它在结构上有重要作用,把眼前景与心中情紧密地联系起来。

(2)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

明确:首联描绘了六个意象,勾勒出一幅秋天肃杀的图景。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颈联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使人感到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尾联将“悲秋”之意进一步深化。

(3)概括主要内容:

这首诗歌写了诗人登高所见秋江的广阔图景,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4.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合作探究

重点分析“情景交融”。

讨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提示:可以从画面美和情感美两方面考虑)

明确:前两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好像六个特写镜头,仰观云天秋风,俯察江水洲渚,绘形绘色,绘声绘动,勾勒出了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特别要注意“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诗人寓情于景,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浩茫而纷乱的思绪。名句赏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明确:这两句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正因为有了“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还能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容易产生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诗人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挥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这两联确实已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用语之精当,气象之宏伟,在所有的登高诗篇中可谓绝唱。能力提升 思考讨论:

1.谈谈诗人登高所见、所闻;触发了哪些思考与感慨?

明确:前两联是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有六种景物:无生命的景物写了夔州的急风,写了秋天的高爽,写了清白色的渚、沙;有生命的景物,写了哀啸的猿、盘旋的鸟。从色彩看,画面黯淡;从情调看,不免悲凉。颔联写远景,无边落叶到了秋天都要飘落,流不尽的长江滚滚东去无法止步。“无边”“不尽”写出了雄阔之势,“萧萧”“滚滚”使人联想落木惠牵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肃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颈联的“悲”字点出此番登高的心境,万里漂泊,居无定所,“常”字点出时间之长;“独”字从空间上点出今日形单影只的孤独。人在暮年,体弱多病,本不可悲的秋天,在诗人眼里,与心中情感紧密相连,也愈益生悲。诗意至此更具体,也更深沉。尾联点明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艰难”既指自身命运,又指国运。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难排遣。这两联抒情,写尽了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难怪人称其为“诗圣”。

2.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课堂小结

“百年多病独登台”,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其中的“独”字多么痛苦啊!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的境况,杜甫的伟大就在此。作业设计

1.背诵《登高》,预习后面两首诗歌。

6.7咏月诗三首 篇六

重点:每首诗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难点:月与人的文化联系。【媒体准备】 朗读录音带。【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反复诵读三首诗,体会各首诗的情感。

2.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词大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月依然映照着我们。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主板书:把酒问月 月下独酌 李白)二、一读:读准字音,节奏。1.正音

〔散行板书〕阙 樽 酌 徘徊 邈

2.读准节奏:七言古诗多为二二三,五言古诗多为二三。(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并跟读,读准字音节奏。)三、二读:读懂内容。

1.学生讨论两首李白咏月诗表达的不同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预习及课堂的诵读,能初步感受到诗人笔触的纵横恣肆,及其美的意境,但要具体的说清楚,还有待于讨论引导。他们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月色美,人孤独等层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注意关键的诗句,并介绍相关的内容。

2.教师具体分析两首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把酒问月》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诗人以纵横捭阖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月下独酌》中,诗人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同时还异想天开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板书〕把酒问月:咏月抒怀:酒——月——酒 思考宇宙人生 月下独酌:对月抒怀:月 人 影 孤独中的向往 四、三读:读出情感。

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两首咏月诗,直至背诵。2.预习杜甫的《月夜》,体会其中的情感。3.思考月与人的联系? 第二课时

一、读《月夜》,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主板书:月夜 杜甫)1.正音

〔散行板书〕鄜 鬟 幌

2.学生讨论本诗的主要内容。3.教师明确:望月思亲。(板书)

二、背景介绍及具体内容分析

1.学生朗读《月夜》一诗,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其与其他怀人诗的不同。2.教师介绍并分析。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是由于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

三、重读三首咏月诗,感受其中月与人的密切联系。

1.学生讨论月色之美与人的密切联系,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学情预测〕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学生们能初步体会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看月,体会和感受皆有所不同。要求学生能从诗中的具体句中读出月与人,人与月的联系。2.教师明确: 《月下独酌》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李白此诗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诗篇中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诗中诗人倍感孤独,邀月与影,相伴相行。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月夜》中诗人想像其妻独自久久望月思念亲人的场景,感情真挚缠绵,令人为之断肠。诗中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四、布置作业。1.背诵这三首诗。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

7.现代诗三首 篇七

罗杰斯认为, 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 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和生活。学习促进者不是把大量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 而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 提倡从做中学, 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他反对把学习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 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方法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主张使学生创造力突围而出, 把被作业和应考占去的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人生, 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新课标”指出: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激发其学习兴趣, 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其树立主体意识, 了解自己, 了解学习的对象,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校申请了“活化课前”的课题研究, 笔者进行了语文学科这方面内容的探索和尝试, 效果颇为显著。

二、案例分析

初二单元试卷中出现这样一道课外古诗词阅读题, 题目如下:

《新安吏》 (节选)

杜甫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1. 结合诗中文意思考, 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这两道题目上的得分率还是挺高的, 这有点出乎教者所料。试卷评析课上, 请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学生在分析第1道题目时, 抓住父亲为什么不送孩子出征的关键, 从“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 故只有母亲送行。在第2道题中, 学生扣住“哭”这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教者仔细思考后认为:学生能将这些题目搞懂, 除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外, 还得力于平时课前的背景教学指导。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收集了杜甫的代表作《望岳》、《春望》和《石壕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 已知杜甫是“诗圣”, 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此教者在教这篇文章前, 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学生可查阅身边的辅导资料, 诸如《名师点拨》、《教材讲解》, 了解诗人的概况, 也可通过网络详细了解作者生平, 将查阅到的相关知识概括在课文作者旁。授新课前请学生交流所获取的知识, 可通过讲故事、“自传”等方式, 可相互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对诗人有了全面的了解, 印象也较为深刻。下面的内容就是学生对杜甫一生的概括: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 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 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 北越齐赵, 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 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了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 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公元746年, 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 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 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 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 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 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由于安史之乱, 他携家人一道受冻挨饿, 避难流亡, 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 山河破碎之感甚深, 脱贼后, 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 震撼着诗人的心灵, 所写诗篇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诗人除在成都草堂三年多生活较稳定外, 其余漫长的岁月都是十分艰辛的。但诗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 身体多么衰残, 处境多么不利, 但始终念念不忘国家和人民, 政治热情、创作热情始终高涨。

学生像了解故事一样把握了上面的知识后, 再进入文本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他们在学习《望岳》时就能明显感知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教者请学生做一回诗人, 站在诗人的角度大声朗读全诗, 意气风发, 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直抒胸臆, 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春望》一诗, 根据对作者的背景了解和书下注释, 学生们充分发挥了想象, 脑海中立马浮现出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 但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 满目凄然的情景。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面对国都沦陷, 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当学生朗读这些诗句时, 表情是很凝重的。

对于《石壕吏》的理解, 教者引导学生扣住“有吏夜捉人”展开讨论。由于学生对诗人的写作背景已有所知, 把握自然水到渠成, 教者只是穿针引线而已。因此, 学生深入了解作家的生平身世、经历遭遇, 便能准确地把握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怀。教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描绘当时的场景, 充当诗词的主人进行绘声绘色的模拟表演, 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学生们完全走进了诗的意境, 这样的学习学生是终生难忘的。

三、深入解读

叶圣陶曾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埃德加·富尔曾也曾说:“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那么在初中诗词教学中, 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笔者认为, 课前背景预习在初中语文诗词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平时所说的诗词的“背景”, 就是指诗词中所写的人物或事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诗词等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 是诗人真实情感的流露, 诗篇中的人物、事件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不了解诗篇所反映的时代的社会历史状况, 不了解诗人写作时的历史背景, 那就无法真正理解诗篇的思想意境。于丹老师在接受电台采访她如何对孩子教育时讲了件挺好玩的事, 她女儿在理解《春望》中“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时说, 杜甫生活的那儿发生了强烈地震, 国家都被震破啦。当然, 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 这得另当别论。“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脱离作品时代背景进行解读, 就难免造成对诗篇理解的不当甚至偏颇。如果学生连对诗人所想所感都缺乏基本的了解, 又怎么对作品联系现实有所感受呢, 可见, 诗词的背景教学是激起学生品读诗词兴趣的前提条件, 这也是课标提出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 背景教学往往被大多数教师忽略, 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笔者认为, 其实不然。尤其在诗词教学中, 磨刀不误砍柴工,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就是很好的实践。诗人每写一首诗篇, 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往往与诗人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有关, 诗人在字里行间都会隐含时代特征, 是时代的真实写照。如果我们把诗人所处的时代与诗篇联系起来, 学生对诗人的当时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就会加深对诗人的印象, 对诗篇的思想内容也容易把握, 更能触类旁通, 做到叶老所说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再如学习南宋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诗词时, 学生可利用课前时间, 通过辅导资料、网络媒体等途径, 了解词人的生平概况: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 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 靖康之变后, 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 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 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 在凄苦孤寂中度过晚年。因此,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 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在少女、少妇时代的词作清新明丽,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表现词人少女时的欢快活泼,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也只不过是思夫的轻愁。她的后期作品和“愁”字分不开的, 从开始的情愁, 到家破人亡的家愁, 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 诗歌处处流露出这纷繁的愁绪。“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是词人内心悲歌的吟唱。学生了解了诗人的这些背景之后, 再去赏析初中课本中的《武陵春》、《醉花阴》等诗篇, 就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真正地理解诗人的心声。

四、案例反思

一个读者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就会对诗篇产生各种误解。语文老师应该别具慧眼, 把时代背景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篇。纵观古今, 不论任何时代的诗人作家, 他们的每一首诗篇都是一个时代的折射, 呈现社会的某一层面的特征, 具有社会性。在教学中, 我们若能结合诗人所处的环境及思想状况去品味其作品, 有助于我们抓住诗篇的主旨, 在分析讲解诗篇时就容易抓住重点, 实现教学目标。

背景教学是初中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在消除时代隔阂、帮助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等诸多方面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课前的背景学习使教师的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从而带动了活力课堂的建设,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郑桂华.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1.

[2]王其华.高效能语文教学5项修炼.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51-53.

8.高嘉诗三首 篇八

利益的驱使者

你们都是利益的驱使者

你们的心墨汁一样的黑

你们每天都带着虚伪的面纱

你们满口的仁义、爱心、奉献

你们做的却是禽兽不如

你们欺负弱小、老实、良善

你们是变色龙

你们可以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

你們想要成为神,你们想要改变一切

你们已经是恶魔了

你们总有一天会遭到报应的

因为天上的神永远在注视着你们

你们是长着两条腿的狗

你们很忠诚,也很凶恶

你们会拼命的摇尾巴

也会穷凶极恶的发起攻击

你们见了主人便使劲的摇尾巴

见了生人便摆出龇牙咧嘴凶恶像

你们已经失去了本真

你们头脑里没有善人与恶人之分

你们很难对善人真诚相待

你们骨子里已经印上了很深的狗的属性

给你们骨头的那人

你们视为主人

其余的都是恶人,你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去撕咬

我曾经也被你们咬过

我愤怒极了

我很想借来一根打狗棒好好的教训你们一顿

我抬头望了一眼晴朗的天空

爽朗的长笑了声说

不必和狗一般见识

我有宝剑

生活中所有的痛苦

你们都向我扑来吧

我在坦然的等待着你们

我身上藏有一把宝剑

它是历经24年多道工序铸造出来的

性能极好

坚韧锋利,刚柔并寓

它可以劈掉生活中所有的委屈和痛苦

上一篇:幸福的新年感言下一篇:政风行风述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