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军训的作文(精选6篇)
1.回忆军训的作文 篇一
婆娑境内,白云如衣袂飘飘的仙女;迷离之中,树影连成一堵绿茵茵的墙……束束温暖的阳光透过车窗,照着我的脸庞,闭上眼睛,恍惚间,我心中泛起点点涟漪,回忆过去的10天军训生活,一幕幕情景在我脑海里浮现……
那天,我穿上迷彩服,扎好腰带,戴好帽子,飒爽英姿,像一个小军人。然而,这也意味着,我的军训生活开始了。
“明天几点集合你们自己清楚,我就不多说了。”一位胖胖的教官对我们说。他姓王,眉毛短而黑,眼睛圆而小,像极了蜡笔小新,因为肚子上的肉多到下坠,后来很多同学都叫他“肉肉”。
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准时集合,排好队列,开始跑操。我又听到那熟悉而又可怕的音乐,我们的步伐齐整,踩着节点,跑完几圈后,解散,洗漱,吃饭,节奏快得像军队。之后是开训典礼,没完没了的队列队形操练。炎炎烈日下,我刚站几分钟腿就开始疼,后来还是没能逃脱站军姿的痛苦,“后脚并紧,双腿夹紧,脚尖张开60度,两肩后张,中指在裤缝线,抬头双眼目视前方,下颚微收!”几乎每次站军姿都能听到这句话。站在操演场上,重复一个动作,我们刚开始从10分钟到30分钟,再到一个小时,不断地在挑战极限。
那几天每天晚上都很难熬,腿疼到睡不着,怎么翻身都不舒服,不过苦中之乐是,每晚宿舍的人都围着一起泡脚,有说有笑,因为很累,所以每一觉都很香甜。
一直有一句话铭记于心:“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这话在军训中发挥了作用,真正鼓舞了我。回想以前体考的时候,800米已经让我筋疲力尽,甚至想要过放弃。但当我顶着烈日跑1000多米时,却一直在坚持着,有时候会头晕,会肚子疼,脚疼到站不稳,但却从未喊过报告。
军训最快乐的事是,我们原地打坐,组成两个大队,互振士气:“东风吹,战鼓雷,要拉歌,谁怕谁。”“让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话,活像一个大姑娘。”最经典的,莫过于吴教官“冬瓜皮西瓜皮,扔他们,咻一咻一咻……”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每日口号声声,每日震天动地。夜训时教官们领着自己的方阵,对着对面的大楼喊口号,比谁的方阵喊亮的灯多,我们撕声裂肺的呐喊,看着一排排的灯“唰唰唰”的亮起来,虽然嗓子疼痛难忍,却有一种满足感。
我一直都忘不了教官与我们促膝长谈,他说他曾经经历过三次生死,一次在大火中为救战友打断了很粗的树根。也曾争强好胜与战友打斗,不打不相识。在部队那种神圣而又纯洁的地方,战友们互帮互助,最珍贵的战友情被他讲的淋漓尽致。他教给我的是一种毅力,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那是一种将人生用激情展示出来的风采。
军训中,我们曾盘腿坐在操场围成一圈说笑,也曾去过最高的看台上看过五彩夕阳,我们一起唱过同一首歌,也曾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训练时同学间互相帮助,不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我也在为全校同学献唱的那位同学身上,找到了自信的迷人之处。在这10天里,我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
军训结束了。如做梦一般,我望着空中的云朵,风吹则散,世事无常,不停的变化着,操演场上的热烈退去,归于平静。
我们都是一只只初生的牛犊。在面对自己未来的方向十分迷茫,上天指给他一处方向,但需要穿过荆棘,越过沙漠。他浑身伤痛,大汗淋漓,口渴难耐,无论是还是酷暑烈日秋雨打湿,他都没有放弃,最终他走出了这片荒芜之地,却从未后悔选择这条路,因为他知道成功不易,知道毅力的力量。他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收获了很多珍贵的情谊,尝到了苦中之乐。他有信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前进的信念。变得勇敢,无畏,坚强。
10天里那些人,那些事,将成为美好而珍贵的回忆。回去的路上,树影不断掠过车窗,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大街上车流澎湃。我想,即使经历万千困苦,我仍相信,人生的车轮依旧向前滚动,今天的苦,一定能酿出明天的甜。
2.回忆军训的作文 篇二
关键词:形式感;形式主义;内容与形式
一、创作中的思考
绘画艺术是要感染人的,它应该用自己的全部手段去征服观众的心,特别是油画,应该充分发挥它那色彩、线条和构图的主动作用,以画面的全部魅力去激动观众,就像音乐以它的音调、节奏和旋律去激动听众一样,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美感享受,而不是一味的刻画每个细节。这一点,美术的性质和音乐是相近的,它们都是以直接作用于人們感官为特点,而不是直接理智的教育。它是利用感染而不是说教,是通过表情,而不是言词。我们是靠画面的内容是说服别人,而不是靠语言,去告诉欣赏者我画是什么,我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因此绘画是有“情绪”,有“表情”的。很难想象有一种绘画是没有“表情”,或是不依靠“表情”的,哪怕只画一块颜色,只画一根线条,也都有它的“表情”,这是绘画的天性。而这情绪是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的,不同的形式代表不同的“表情”和“情绪”。
那到底是画面形式决定画面内容还是画面内容决定画面形式呢?在绘画者承担着宗教和文学义务,画家的作品必须符合统治者的意愿,把宗教神学与皇权相结合,便于自己的统治。因此只能画的特别的谨慎小心,不仅是因为题材的需要,还有就是对皇权的畏惧。在描述性的绘画中,形式结构的因素隐藏于具体形象的内部,这是因为在那个历史条件下不可能采取别的手段方法。也因为题材的单调才导致形式的停滞不前。到了因此印象派,形式结构才能直接表达画家的感受。人们可以画自己想画的任何作品,内容没了限制,画家情感没有束缚,自然会产生多样的变现形式。在20世纪,潮流与主义层出不穷,画家们共同探索这“形式之路”。因此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我个人认为是内容决定形式,就像这次的作品,用不同时代的自行车体现不同时期的人们的生活,为不同的内容选取相应的表现形式。说到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必然牵扯到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它的理论设创作实践都置内容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赫尔巴特的形式主义美学认为,美只能从形式来检验,既脱离内容谈形式。内容与形式密不可分,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容。
在绘画中,形式主要体现作品的三重意义:第一重指被画家直接赋予感情的东西,这一层次,人们依据对物体的熟悉程度来判断绘画,比如这幅画画的像不像,好看不好看:第二重意义指各个部分的排列组合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升华出出来的形式,这种意义一般说的是有一定绘画功底的初学者:第三重意义指构成实物的元素以及起形成的组合关系。
二、创作过程
(一)创作主题的构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行车也在不断发展。还记得小时候的“大二八”,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现在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基本清一色的电动车、汽车。但去年去上海,我见到的最我难忘的就是满大街的自行车,而且好多的是大梁的车子。在那么发达的城市,人们为什么都还骑的老式自行车,是生活条件、锻炼身体还是个人的情趣情感,我不得而知。但我还是很高兴地,因为至少还有人记得它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骑车不仅低碳而且健康。为了纪念那已逝去的“大二八”,我决定把自行车作为我的创作题材。
(二)刻画
刻画方面就是往精细的画。第一幅作品就画经典“大二八”。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单纯、憨厚、诚实、谨慎、无私,因此这幅作品我会画的很仔细,画我能画的每个细节,用写实的形式表现当时人对每件事认真的态度。而且这是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那时的人们生活拮据,拥有一辆车子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们很珍惜,哪怕是“除了铃铛哪都响”的情况下也不舍得换,每辆车子都会被尽量的服务于人。车子持久利用,人们也吃苦耐劳。用经历了岁月的车子体现人们的朴实。所以第一幅就是看自己的基本功,只要尽力往细的刻画,做到每个细节。第二幅作品表现的是发展了的女式自行车,它有大大的篮子和舒适的设计。人们能骑着舒适的车子去买菜,上班等。当时的人应经懂得规划自己的生活,能有自己的想法,不像以前人那么死板。所以这幅作品我会有色块表现,既形象有不失个性,表现当时人在大集体下也懂得创造。第二幅用的时间最长,因为把握不住色彩的关系,所以特别容易画脏。画完刮、刮完画,反反复复好几次也没称心。它的颜色不能太厚,最好能一遍成型,而且还要看着形式感强,真的很有难度,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第三幅作品画的是现在先进的山地越野车,它不仅把去除了后座,还有变速设计,变速设计减轻上坡负担,没有后座去除带人的顾虑。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物质条件有保障的强狂下人们开始享受生活,人们会骑车旅游什么的,这样的自行车才能适应这快速发展的社会。越会享受一方面也越来越懒,因此最后的山地车我会用简单外形来概括它,既体现人们的懒,也体现画面形式的个性变化,不用太多东西也能表达画面。第三幅直接勾形,然后略施颜色即可。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论艺术中的精神[M].魏大海译.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回忆军训作文 篇三
依稀记得那个热日的中午,我正准备回去休息,看到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练习军训时学的几个动作,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军训口号响彻整个校园!我觉得很有意思,便坐到石桩上,细细比对起同学的动作和标准动作的区别来,忍不住笑了几下,我看到有的同学同手同脚地踏步走,有的同学方向弄反了,有的同学则是做的标准动作,总之,他们都很努力,不管他们做得好与坏,我都感到很高兴,因为他们毕竟舍去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来认真练习军姿,这是难能可贵的,我相信他们能成功。
马上要轮到我们班表演军姿了,同学们练得更认真了,进场时,同学们鸦雀无声,只听到整齐的踏步声,其他班上的同学纷纷投来赞赏的目光,我们更加卖力、团结了,踏步的“啪啪”声短促而响亮,“立定”,同学们站得像一棵棵树一般,横看竖看都像一条直线一样。“原地踏步——走”,老师话音刚落,我用眼睛余光看了看旁边的同学,他们都聚精会神地表演着,那整齐的踏步声又响了起来,回荡在校园中……
转眼间,一周军训就要结束了,教官也要离开我们了。离别时,我们全班同学围住教官,有的开怀大笑,有的默默流泪,总之是百感交集。教官在前面跑着,我们在后面追,并喊着教官经常说的口头禅,我们都特别舍不得离开教官。
4.回忆军训作文 篇四
记得在前几周,军训的日子,回忆起那时候还是很留恋那段日子。那是我第一次军训。那时候感觉每天都是体育课,帅帅的教官,友好的同学,大家都累并快乐着。
一开始同学们都互相不认识,每天锻炼完,休息的时候,都不怎么说话。感觉大家都挺无聊的。随着时间的大家也都打成了一片,包括我们的教官。大家都是由陌生到相识,到认知。促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记得后来军训结束的那天,教官离别的时候。我们大伙儿还哭了起来。人与人之间都是有感情的,教官虽然很严格,但是他教会了我们成长,军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我永远记在心里!
5.童年.军训.回忆作文 篇五
童年.军训.回忆作文
童年.军训.回忆砂子塘小学六(3)班 虞奕童年是由纯真、幼稚的故事串成的美丽珠链。在我的脑海里,军训时的情景不时地在徘徊,仿佛像一张照片,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在军训中,它让我们尝到了苦、尝到了甜,让我们露出了高兴的笑容,也让我们留下了伤心的泪水。在那里,让我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我很难忘记六年级的那一次军训,我和教官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题记营地生活一.兴奋的第一天星期三到来了,我们十分兴奋,因为等会儿我们就可以去雨花营地体验营地生活了,我背了一大堆东西。听同学说,有一部分人因为太兴奋了,连觉都睡不着,其实我也是的。九点多钟了,我们六(3)班所有同学来到操场排队,等待着出发。在坐车的`路上,只听见我们叽叽渣渣的声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笑,一会儿……终于到营地了。我们分好了班,教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套军服,穿上军服,个个都象小小军人呀!集合铃打响了,我们赶紧赶到操场上排队。第一个环节是仪式,我们在下面讲个不停,可能是太兴奋了吧,结果挨了教官的批评,刚来的第一天就受了批评,我们这些小军人们开始有些抱怨起来。十几分钟过去了,我们有点站不住了,腿不停地抖。仪式终于可以结束了,可接下来又要站。带领我们三连的教官是李达教官,我们都叫他达达教官。“立正,稍息……”教官大声有力的喊到,抬头看看太阳,太阳发出了刺眼的光芒,它照耀着五彩的花儿,照耀着青青的小草,照耀着我,让我的头上流下豆大的汗珠。“好热呀!”我小声地说到。心想:该让时间快点过去。这时,教官清了清嗓子,严肃地说到:“不许讲话,谁再讲话全体就多罚5分钟!”我只好咬着牙,一动不动的站在那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头上的汗珠仍然往下掉,我把手捏得紧紧的,生怕自己热而忍不住动。半个小时终于过去了,教官对我们说:“今天上午的训练就到这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脚已经站麻了,我抖了抖脚,然后就跟班回到了寝室休息。吃完中饭后,我们训练了军事五项,晚上看了《冲出亚马逊》这部电影。今天这一虽然让我感到累,但是我还是很快乐的。二.狂欢night第二天的night,我们举行了狂欢夜,这可是让我最开心、最难忘的夜晚了。在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不同的节目,有:小品、唱歌、舞蹈、诗歌等等……其中最难忘的应数最后一个节目了――教官教我们打手语。歌曲开始放了:“我来自偶然,像一棵尘土,有谁能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教官也一边教我们打手语。过了十几分钟,我们学会了,这也成为了我们每次吃饭前必唱的歌曲了。我来自偶然,像一棵尘土,有谁能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三.泪水三天过去了,我们和教官接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走的时侯,所有同学都流下了泪水,眼睛也红了,鼻子也红了。这时,让我想起了,《在我和你之间》这首歌:“在我和你之间有一座看不见的桥,心与心,连接在一起,就像……”是呀!友谊是多么伟大! 四.后记啊!当个兵还真不容易呀,要经过苦苦的训练,还要经过钢铁般的磨练,衣、食、住、行都非常严格,但是这次营地生活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指导老师 杨冰花童年.军训.回忆作文800字
中国大学网小学生作文频道。
6.甜甜酸酸的回忆 篇六
洛阳盛产红薯,一到秋季,拉架子车的,蹬三轮的,开卡车的来来往往,于是菜市场一下子就冒出一个个堆红薯的小山。人们围在摊前,一边还价一边挑着拣着。黄瓤红薯可以称作薯类中的美人,奶白色的皮、细溜溜的个、黄澄澄的瓤,放到嘴里软糯香甜。每每看到这红薯,如同在中原大地邂逅了一群吴侬软语的江南女子,在干燥的秋冬季节里,人们的心仿佛也被江南的水滋润了一般。白瓤的红薯个大皮红,那红神似西北人脸上的两团高原红,那细长的就是西北女子了,那粗状的肯定是西北汉子无疑。这种红薯干面香甜,有股栗子味,但它有股子倔脾气,吃时要温柔斯文一些,不然一大口下去,噎得你半天喘不过气来。
红薯可蒸可烤,还可以做成拔丝红薯、爆炒酸辣红薯丝、红薯玉米糁粥、红薯小米稀饭、油炸红薯饼、油炸红薯丸子、油炸红薯片、红薯面条、红薯面窝窝头等等。如果把蒸红薯切成片晾干,那就是商场里卖的美味的红薯干了。这里有的是直接用生红薯做的,有的是用煮熟的红薯做的,还有的是用生红薯切成片晒干再磨成面做的,不管怎么做,都可以作出美味来。洛阳水席中有一道甜汤就是蜜汁红薯。这汤是把红薯切成滚刀块,用油炸了,放在蜜汁的汤里,再用红薯粉面勾芡而成。这道菜看起来,汤通红透亮,上面飘的油炸红薯似红黄白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在红海里上下翻滚起伏。逮一条热带鱼放在嘴里,外焦里嫩,咬之香甜软糯,喝口汤滑浓爽口,不由你不说,好个蜜汁红薯哇。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那点工资除了吃饭穿衣之外,还要孝敬父母接济兄弟姐妹,说句不好意思的话,吃点动物饼干我都要算计几天。好在单位食堂供应蒸红薯,50 g粮票给250 g红薯,才一角钱。所以每每吃完晚饭,我们几个女生还每人捎上250 g红薯,晚上看书累了就拿出来当零食吃,那甜味是渗入身体内每一个细胞的。直到现在,一想起深夜那块凉红薯,嘴里还有当年的香甜。
男生的饭量大,晚上一个馒头一碗稀饭,不到两个钟头就饥肠辘辘,再也看不进一个字了。直接来女生宿舍要点吃的总有些不好意思,他们就说考试碰到什么问题啦,哪段英文俄文德文翻译起来特别晦涩啦,反正那时还没有电话,就直接来敲门,红薯理所当然地被共产了。如果哪位女生谈恋爱了,晚上第一个吃她红薯的人肯定就是她的心上人。晚饭后小女生会小声地对他说,你来吧,我给你留着红薯呢。无独有偶,《美文》中登载了旅美的正月在美国的新州,由于手艺不过关,给同学理发时给对方的耳朵连剪两个口子,不仅被害人连连喊疼,旁观的一位也看得心惊胆战,她连忙拿几个煮红薯给他们压惊……
在那饥馑的年代,糠菜半年粮,红薯半年粮,不少人吃红薯吃伤了,有些人还得了胃病。记得在大学里上课时,随着一声响亮的饱嗝,一股酸水从一位秀气的女生嘴里喷出,直射到前面三排一位男同学的背上,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子转向她,连老师也惊呆了。那位女同学捂着脸哭着跑出了教室。后来得知,她一吃红薯就胃酸,可她们山东一年到头离不开红薯,最后她落下了胃酸的病根。这耻辱的一幕,使她从此拒绝红薯。还有一位重庆山区的男同学也从不吃红薯,一见我们买红薯时那兴高采烈的样子,还露出了满脸的不屑。他们家乡生产水稻和红薯,尽管水稻当时只8分钱500 g,但比起几厘钱500 g的红薯来还是个精贵物,为了生存,家里卖掉水稻攒钱盖房子,一年到头只吃红薯,他一听红薯两字就头大一圈。
【回忆军训的作文】推荐阅读:
军训的点滴回忆-高中作文01-25
军训这件小事军训回忆12-01
回忆的回忆作文200字06-13
有关回忆的作文-秋天的回忆08-17
美好的回忆_回忆的作文800字09-11
月光下的回忆-回忆作文800字10-31
心底的回忆作文07-06
秋的回忆作文11-15
作文:灿烂的回忆11-20
回忆的作文:想你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