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24-07-05

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共13篇)

1.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

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主要工作要点: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努力开展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措施和成果:

1、探索多渠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1)团体辅导

利用健康课,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班主任结合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个案教育

班主任、任课老师、兼专职心理健康老师通过日常行为的观察和学生的自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知心姐姐信箱”帮助个别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3)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4)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2、具体体现

①提高了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一、二年级),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②培养了学生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③帮助了学生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和环境的不适所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使学生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健康人格。

2.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二

一、创新培训体系, 提升家教水平

1.完善组织机构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自治组织, 是学校联系家长的桥梁和纽带。我校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 主要成员是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教师代表和政府工作人员代表, 主要工作是参与学校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期末和年终总结、参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与落实、参与学校的考核与评比等, 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常态化的家校合作办学格局。

2.加强家长培训

为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让家长掌握更多更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 我校实施了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1) 落实幼小衔接

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对一年级的新生家长进行家校衔接、学段衔接专题培训, 引导家长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小学生与幼儿的不同, 尽快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树立现代家庭教育观念。

(2) 落实家长教材

第一, 将《父母课堂》等杂志作为家长培训的教材, 并由班主任每月向家长推荐重点学习的内容, 指导家长自学。第二,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好的文章和家教个案放在班级博客中, 同家长分享与探讨。第三, 家委会责任教师定期为家长汇集印刷《嘉禾小报》, 在小报中解答如何教育孩子的基本问题, 引领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3) 落实专题培训

通过开放学校网站、建立家校QQ群、公开学校各处室电话、下发家长征询表 (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最需要解决的家教问题、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等) , 随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各级部汇总本年级的情况, 并根据汇总情况每次选择一至两个普遍性问题, 由家长学校辅导教师与家长代表共同备课, 由学校在统一时间对家长进行培训。如针对六年级学生较浮躁的特点选定了“关注细节, 从小事做起”这一主题, 目的是为了避免毕业班的学生出现浮躁情绪, 请家长帮助引导学生做事不急躁;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弱的特点, 选定以“好孩子、好习惯、好人生”为主题进行培训, 家长在培训中受益匪浅。这些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 对家长了解孩子某一时期的成长特点和解决孩子在成长中易出现的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 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

(4) 开办公益课堂

从2012年9月起, 我校开始举办家长公益课堂, 至今已开办10余期。为方便家长的参与, 我校利用双休日时间安排讲座, 每期讲座半天, 学校联合家委会先后邀请了心理专家、学校家委会成员、眼科专家等各领域专家对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 家庭如何影响孩子的发展, 怎样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怎样科学用眼等问题进行了培训。家长们参与热情高, 与专家积极互动, 纷纷反映受益良多。公益课堂的成功无疑为家长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继续开展下去。

(5) 定期交流经验

我校定期选择优秀家教案例放在QQ群、校报和校刊上, 方便家长共享教育经验, 并在开展的家长培训会上请经验丰富的家长现身说法, 传授科学的育儿经验:有的家长在培养孩子习惯方面有独特方法, 有的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方面成效显著, 有的家长在激发孩子兴趣上有成功尝试, 有的家长在改正孩子不良习惯方面有独特智慧……这些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在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有利于家校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创新活动载体, 让家长融入教育

1.让家长参与决策

第一, 我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家长听取学校关于发展规划和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与学校一起研究学校发展中的问题, 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第二, 动员家长积极学习教育知识、参与学校活动。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我校在校领导的协助下, 以班级为单位, 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两次的家庭教育讲座。第三, 选派家长委员参与学校校务、教务等会议, 并与学校一起组织家长听课, 参与家长接待日的活动, 参与评价教师工作和学校工作。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家长的参与热情, 他们的一些好的建议也在商讨论证后落到了实处, 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推进开门办学

为了推动家长融入学校, 我校开放了各项管理, 包括安全管理、食堂管理和活动管理。为增加学校食堂工作的透明度, 让学生吃得开心、家长放心, 学校开放了食堂, 让家长和学生一起用餐, 监督学校的餐饮情况, 孩子在学校吃得怎么样、菜价高不高、食品是否卫生可靠等问题都需要家长经常了解。餐后, 家长们对食堂严把原材料进货关、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周到细致的服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并对如何更好地办好食堂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当家长看到学校食堂干净整洁、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及合理全面的营养搭配, 对孩子在校的饮食就更放心了。

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活动以“为了孩子的明天, 让我们携手并进”为主题, 教师和家长一起听课、评课, 家长们通过“一看、二听、三评价、四反馈、五活动” (一看, 看孩子的表现;二听, 听教师讲课, 听家长介绍经验;三评, 评价学校管理、教师授课;四反馈, 反馈利于学校发展的想法和建议;五活动, 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活动) , 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工作有很大帮助。

此外, 我校还热忱邀请家长进校做教师。学校在调查中发现家长们各有所长, 他们有的善于在棋盘上驰骋, 有的是胶南地方文化遗产——茂腔的继承人, 有的是胶南年画的顶尖高手……这些家长被请进了学校, 和学校一起培养学生的特长, 形成了家长参与、开放办学的良好局面。家长们结合自己的专长为学生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课, 如健康生活、安全自救知识、卫生小常识、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怎样正确洗手、民族乐器介绍及表演、环境保护等系列课程, 还有学习韩语、法语、德语, 画简笔画、剪纸、编织、古筝、围棋等特色活动课, 课程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各异,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技能。

3.和孩子共同成长

为了实现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我校邀请家长参与迎新生晚会、欢送毕业生晚会和表彰优秀等活动, 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家长的祝福和期望, 家长们也分享到了孩子的成功与快乐。为了使学校的管理进一步透明化, 在每学期末的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队员、红星队员评比时, 学校都会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到场, 一起参与评比和监督工作, 让家长真正走入班级, 参与班级的管理, 增加班级工作的透明度, 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 学校应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把课堂搬到校外, 让课堂与社会有机结合, 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搭建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平台。我校建议家长利用自己的工作关系和个人优势, 帮助联系工厂、社区等单位,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气象局、博物馆等场所, 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课堂以外的知识, 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

此外, 家长还积极参与策划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2012暑假, 家委会组织开展了“聚焦西海岸, 环保我先行”青少年徒步游学公益活动, 这是由家委会自主发起、学生自愿参加、家长孩子群策群力的一次大型徒步励志环保活动, 共有475名中小学生和41名家长报名参加, 从胶南沿海边一直走到开发区金沙滩。家长和孩子一起步行走完20公里, 沿途捡拾纸屑、垃圾袋, 学生在徒步之后表达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认为此次活动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意志力和耐力。在2013年暑假, 根据“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 家委会组织开展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灵山湾畔大型户外露营活动——“青少年励志成长公益活动”。在美丽的灵山湾畔, 在轻柔的浪涛声中, 学生和家长相聚在露营活动现场, 共享大自然的风光, 在月光下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畅玩户外游戏, 感受沸腾与欢乐的气氛。这次活动不仅让家长和学生得到了身心的放松, 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此外, 家委会还利用中秋节组织学生前往北高家庄老年公寓, 开展了以“让夕阳更美好”为主题的青少年关爱老人活动, 让学生了解革命前辈的战斗故事, 给老党员敬献红领巾, 与老党员一起联欢, 聆听红色经典,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家长参与教育为学校教育增添了靓丽的一笔。

4.亲子共读享书香

为活跃读书氛围, 让学生认识书籍、喜欢读书, 家委会组织了一些寓教于乐的读书活动, 倡导家长带孩子开展“图书之旅”活动。当学生畅游在书的海洋中, 他们对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 感受到了图书的神奇与魅力, 体验了收获的喜悦。学生的反馈“以前觉得读书不好玩, 现在我觉得有书真好!”就是最好的证明。另外, 家委会还组织了“到大自然中读书——寻秋、听秋、读秋”活动, 把读书和秋游结合起来。家长在秋游前与孩子一起读有关秋天的故事、散文和诗歌, 然后组织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书中的景色, 在游戏中体验读书的快乐。为了让读书成为习惯, 我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 如每周播报一次的“校内名著排行榜”, 两周一次的“好书推荐会”, 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会”, 两月一次的“文学沙龙”, 每学期评选一次的“博览之星”……

3.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三

本课题在具体操作方面,主要是由两个系统组成:一是以实验学校为单位实施的研究(横向);二是以学科为主线实施的研究(纵向)。这两种形式互相渗透,纵横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运行网络。前者便于学校管理,不同学科的教师同在一校甚至任教于同一班级,有利于互帮共学、经常沟通;后者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多的学科共同点,同时不同环境、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情况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们有机会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同样可以获得交流碰撞后的共赢。学科的组织工作一般由市教科所教研员担任,这样能通过活动对学科全市整体的情况有所了解。总之,这种纵横结合的实操体系,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问题解决都能发挥较为有效的作用。在课题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我市中小学老师的行为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变化。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听课,往常教师听课,只听本学科的课甚或只听本学科本年级的课,交流的范围比较窄。在课题实操中,教师的听课面宽了,特别爱听别的学科的课,而且一开始就尝到了甜头,通过听不同学科的课开拓了视野,增添了教育教学的底蕴。文理科相互听课,可借鉴的地方确实不少:理科教师听语文课可增加情感思维的色彩,添加人文关怀的韵味;文科教师听数学课,则可学到推理的严谨,学到对于“难关”点拨的要诣;听物理、化学等实验型学科的课则可以感受实际操作的乐趣以及科学精神的锻造。这种变化很有意义,将会潜移默化地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提高。

四、结论与讨论

这个课题实验范围很广,先后有不同层次的100多所学校参与,且各校的情况千差万别;实验周期很长,自1999年底开始准备,2000年正式立项,直到结题,横跨两个世纪的七个年头,期间又有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广。因此,课题总结的内容很多,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但只要对照课题的假设,就可以看到一条基本的主线。

(一)结论——课题的主要成果

依据课题假设,本课题的预期目标是三个方面: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素质。

1、实施分层递进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宏观上说,我们倡导科学发展观,也就是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可以用课改的“三维目标体系”来诠释,那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1)分层递进教育的实施,对不同层次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是有益的。当然,知识与技能不可能完全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但就目前可以用的量度而言,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处理,还是可以说明问题的。我们对一些学校进行的数据分析都表明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中,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很注重运用差异教学的思想,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2)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既重视认知过程,又重视方法习得,学生能力有较大提高。在分层递进教学的分层施教中,课题组在培训阶段就提出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要突出异步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因此教学中老师能自觉地克服以往那种“满堂灌”与“满堂问”(指的是那种漫不经心的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的满堂发问)的习惯。有位老师在讲授“木兰辞”中的“木兰当户织”一句时做了个解释:“户”就是“门”。一位学生问:“为什么户是门,如果户就是门,干嘛不写成‘木兰当门织呢?”老师停顿片刻,真不知怎么回答是好,最后他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老师也不懂,请同学们课后研究或查找资料共同来解答这个问题。”教室响起一阵掌声,不知是献给这位提问的学生还是献给敢于说“不懂”的老师。第二天上课,问题解决了,原来古代门与户确实不同,门是两扇的,户是一扇的。还有个学生补充说,繁体字的门字是“門”,实际就是两个“户”字对着写。这就是过程,要不是这个学生的一问,恐怕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也未必去刨根究底。这就是方法,查找资料,检索信息,请教他人都需要使用方法。有位物理老师为了复习电学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知识,课堂上仅用了两只灯泡,就把这些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理解了。问题1:观察这两只灯泡,你们看到了什么?(看到铭牌上标的电压和功率)。追问:铭牌上的“PZ220-100”代表什么?(铭牌的符号Pz代表普通照明,220是额定电压220伏,100是额定功率100瓦)一位A层的同学顺畅地作了回答。问题2:除了看出这两个物理量之外,我们还可以知道什么?又一位A层学生发言:可以根据这两个数据求出电流和电阻。追问:你怎么知道?(我们小组讨论的)问题3:怎么比较两只灯泡电阻的大小呢?(……)问题4:哪只灯泡更亮?(试试看不就知道了吗)追问:能不能动手接入电路试试?各小组忙碌起来了,结果判断出现了差异:在并联电路中,PZ220-100亮于PZ220-25,但在串联电路上就不同了。有个学生表示不满:老师问的问题不具体,缺乏前提条件。这话还真有道理,具体问题是要具体分析。从这个片断中,我们看到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变了,会思考了,会提问题了,敢质疑了。类似的个案很多。事实上,执研教师运用分层递进策略视知识生成过程为教学的本质,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探索知识、获取知识以及学会研究、解决问题。教师在执研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角色限定,加强教与学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主动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使课堂的互动更加有效。

(3)分层递进教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目前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使用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说法,实质上就是人格培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首先就是合作能力的提高。其次,学生的情感、志趣、意志、气质、美感等心理品质也得到有效的发展。低层次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普遍有一种向上一层次递进的志向,他们在获得本层次的较为理想的成绩后,无论在平时作业还是在单元测试中,都会努力尝试去完成上一层次目标的要求。这种良好的动机正是得益于分层作业与分层评价的动态机制。有些教师担心降低对低层次学生的学业要求,他们会越来越差。事实上,正是由于适当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他们就有较大的可能独立自主地达成目标,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受到成功的鼓舞,就有了追求更高一层目标的动力,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要求。上文提到的“一阵掌声”就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欣赏,也是一种尊重他人或尊重美好事物的心理状况转化而成的行为。物理课上那位学生的“不满”,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敢于质疑,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思考的能力。当然,这也反映教师设

计这个缺乏前提的问题的良苦用心,其中隐含着期望学生提出挑战。

2、在课堂上运用分层递进教育思想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我们可以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这也包含了目前广为流传的另一种说法——创新教育。

分层递进教育是建构于“以人为本”这一主题上的一种教育。现行班级教学上诸多的“统一”,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了各种弊端,学生负担加重,身心压力重重,再加上教师对于中下层学生学习指导不到位等多重原因,不仅造成了很多的“差生”,也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分层是一种有关教学资源的观点及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为维持现在班级体制下,面对大班级内不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实施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它对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原则下实施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个别化教育找到了有效的切入点。

在实验过程中,不同学校教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朝有利于开发学生个性潜能方面发展。具体来说,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以下有关方面的研究:

基础性——不仅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基能,同时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品质、心理健康以及为人处事、与人和睦相处等基本的“做人”品行的培养。

民主性——不仅倡导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同时注重情感因素与人格平等,构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朝好的方向发展。

活动性——不仅增加实践操作环节,使知识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同时给予学生更加广阔的时空(教师讲课时间压缩了,一般不超过课时总量的一半),让学生主动地、能动地进行过程历练、情感体验、探索交流。

层次性——不仅在于承认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以及个人背景、情感意志的差异现状,而且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作业与评价等方面都设置不同层次的具有实操性的方案,使得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能都有可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这是分层递进策略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这一环的定位发生偏差,就有可能造成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去换取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的传统教学回潮。

开放性——不仅注意向外学习,注意与生活、生产实际结合或联系社会现实,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力,通过教会学生提问、质疑、发现与想象等,让学生获得多元发展、个性发展。

生成性——不仅关注“过程与方法”,而且不是以往的“依纲扣本”,更注重于让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勃勃生机。

简言之,分层递进教学的实施,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能力的培养、个体潜能的开发。

3、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实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运用分层递进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常规的课堂活动规律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课堂知识结构的变化、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课堂常规经验的变化等。教师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得不断地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学习,向学生学习,从而逐步完成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过渡。而分层递进策略的思想体系和操作体系以及施教原则等,恰好为教师的这种“过渡”创设了有利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由统一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促进教师备课方式与授课方法的改变。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更不能寻求到那种可以适合任何学生的“灵丹妙药”般的教法,因此我们的教师要去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为因材施教进行“教学设计”。所谓“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就是要求教师有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不去努力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以及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变,促进教师注重研究知识的生成,研究规律的探索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这较之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和以教为主的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要求更高了。为了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教师不仅要学习“教学论”,更要学习“学习论”,并且还要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操,不付出努力,不进行反思,就很难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也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由单向信息交流转向多向信息交流,及对学生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融洽的变化,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型。分层递进教学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综合交流网络的搭建,信息交流的形式由单向、双向转向于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以及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动手做实验等等。信息渠道多了,“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局面改观了,这就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定位。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需要改变的是组织策略:教师角色由单一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单纯的操作者转化为研究者。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帮助学生决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这一点在实验初期的认识上显得比较模糊,不同层次的目标往往只是由教师来决定。在深入研究后发现这样的做法过于牵强,后续执研教师通过研讨,认为在教学大目标基本一致的基础上,课时目标由教师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决定较为理想。另外,促进者还必须确认与协调目标达成的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并充分提供方便学生、服务学生的举措等等。作为促进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为此,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舒畅的课堂氛围很必要。同时还要向学生学习,与学生共享感情,敢于说“不懂”,承认话语或行为的失当等等。教师作为研究者,任务就更为艰巨了。首先,教师的知识结构要重新整合,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分为三大类: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一般教师这三种知识都有一定基础,问题在于深度与广度以及在实践中的有效整合。按照与时俱进的思想,教师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教师个人的努力,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反思,也就是要提高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实践进行思考的能力。其二是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生长极。第二种途径是依靠国家和社会实现教育改革。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研究,为我市执研教师提供了“反思”的丰富素材,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学习提高;而课程改革作为我国教改的重头戏在我市的首先推出更加速了我市教师素质提高的步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本课题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策略,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朝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讨论一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各子课题研究水平及成效存在较

大差异

作为实验范围广泛的群众性科研课题,其组织与管理难度较大,市课题组及实施学科组织的教研员只能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各子课题从研究方法到组织实施,从变量投放到数据分析,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到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这种不平衡进行反思,就回到关于科研意识的普及与提高的作用这个老问题上来了。科研兴校或者科研兴教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或者停留在申报的课题的多寡上,而应该落实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应该扎根在课题研究的实施中。

2、课程改革是本课题取得成效的催化剂

在实验第二阶段,我市成为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全国全区的课改专家先后多次到我市调研和指导课改工作,我市有大批骨干教师先后参加全国性的培训、考察等课改活动,交流范围拓宽了,视野开拓了。在这一阶段,我们有一项研究就是“探索课题与课改的切合点”。在理念层面上,课题和课改两者都提出“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因此进行课题研究的教师很快就领会了课改的本质;在实操层面上,两者都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差异,开发学生的潜能;在施教方面,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更多了,分层递进策略较早地提出要关注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研的学习策略,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实施不同层次的评价等等。当然,课程改革在这些方面的提法更系统,而且在国家推动下,其宣传和普及的工作做得更多更全面,培训力度比课题的培训大得多。因此,我们认为课程改革对于我国深化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并且随着其全面铺开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

3、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方向必须坚持以校为本

从本课题的实践过程来看,基础教育的科研一定要结合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要解决不同类型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不同学校的具体问题。以校为本的研究,“基于学校的实际,为了学校的发展,在学校中进行”的内涵,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以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基本理念都立足于学校的发展,立足于解决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因此也就最有利于学校的改革。我国幅员广大,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如果一味追求高精尖,盲目模仿或搞“一窝蜂式”的研究,就可能导致“来时一阵风,去时无影又无踪”的状态反复出现。各校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用大一统的观点去处理千差万别的问题是很难有成效的。分层递进的思想和策略,既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同样适应不同学校的发展需求。不同的学校,唯有经过该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不同特色而且教育质量与效益俱佳的成百上千所学校,我们更需要成千上万各具风采的高素质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学校会更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道路上探索,我们的教师会更好:在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师教育下,我们的学生会更好!

4.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四

——涵江实验小学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汇报

21世纪,是一个全球信息数字化、学习网络化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它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它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变革;它也对教育制度,教材教法等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学校座落于风景优美的紫璜山上,学校总面积达16856平方米,历经几代涵小人的辛勤耕耘,涵小被垦辟为文献名邦的摇篮地,为兴化大地造就一批批栋梁之材。自2003年正式挂牌成为“福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几年来,我们始终围绕“走现代教育之路,谱写涵小发展新篇章”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教学设施现代化和高素质师生的培养,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

一、优先发展,教育装备软硬件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顺应时代潮流与需求,不断致力于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先后建立学校校园网、校园网控制中心、信息网络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藏书三万多册的数学图书馆、语音室、多媒体网络教室三间、教师电子备课室一间,并为每间办公室、教室添置电脑,使学校教学电脑达到200多台台,实现千兆进校园、百兆进教室,师生们在办公室、教室即能登陆Internet。在校园网建设中,用于软件投入的资金也相当充足,学校先后购买了校园网资源平台、校园网管理平台、网络杀毒软件、网络行为管理软件、网络过滤软件、数字图书馆和VOD视频点播软件等。同时制定了现代教学设备使用制度,不断提高现代化设施的使用率,大大拓宽师生视野,促进教学资源、成功经验、优秀课件、教学心得网上交流、共享,实现了网上管理、网上教研、网上教学、网上查阅、网上学习的信息化教学体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4年至今我校用于校园网络建设及其终端设备配备的投资累计2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涵江区实验小学网站、涵小博客:http://blog.hjsx.com,网站投入使用后我们在管理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安排了2名专职网管人员分别负责网络安全、网站的制作与维护、资源库的建设、网络中心的管理及终端的维护等。由于分工比较明确责任到人,出现问题后都能够及时解决,自使用之日起从未出现任何大的事故,很好的保障了网络的畅通。这一切为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优势互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扎实高效。

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信息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校针对情况,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培训,并成立现代教育培训考

核领导小组进行考核。

(1)在活动中培训。我们通过集中培训、多媒体课件说课比赛,理论研讨,多媒体课堂教学竞赛课件制作评比、论文交流、评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近年来,电教媒体的使用率高达90%。现代教育技术考核过关率为98%。青年教师计算机中级考试合格率为100%。

(2)根据需要培训。根据教师和学校需要,我们对40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两个模块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培训,同时针对我校教师的实际水平,进行了powerpoint、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3)对骨干教师进行了flash、authorware、dearmware的提高培训,使他们由最初的动画设计到学习课件制作,进而探索网页制作、网页动画等高新技术。短短的时间里,制作出水平较高,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85个,大大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4)在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学校先后组织对具备一定电脑基础和课件研制能力的10位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计算机课件制作的培训活动,请专业人士定期来校进行解疑答难,定期交流课件制作的体会和经验。现在,我校各学科均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带头人。

三.课题带动,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信息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来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它是现代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已经渗透到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各方面。那么怎样开展信息课教学更适合学生特点和需要?在硬件设备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如何能尽快地从研究型、示范性进入日常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的整合的突破口在哪里?这些思考,促使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验研究。

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强大优势和无限魅力逐渐呈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第一,老师劳动的创造性增强。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是凭借黑板、粉笔,书本给学生“讲”知识,因而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多媒体网络教学使教师获得广阔的创造空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各种知识信息的整合性突出。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的静态传授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多媒体网络教学由于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并且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根据教学要求,对知识信息不断进行新的加工、组合和整理,基于此,知识重组、资源整合以及对多媒体信息的发现、搜索、筛选、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成为真正用心于教学的专家,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氛围中,教师的作用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指导,而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的和谐统一。在一节课上,学生领略到了许多综合性的知识,锻炼了综合技能,学生的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创造者。

第三,整个教学过程的合作性得到充分体现。从我们的实践中,可以明显地感到,网络教学体现的合作性更宽泛,这种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第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

网上学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仅是接受知识,还是探索和创造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创造信息、传递信息方面的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它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既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影响,它将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勇于探索,注重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主要是把学科教学的过程、方法、参数等诸项要素积极、科学,有组织、有规划地为向媒体技术靠拢,为此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这不仅包含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此次改革中我们注重了(1)“学教并重”: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更应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把这一观念重重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2)注重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去建构即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五、锐意创新,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彰显了活力。

1、几年来,学校硬件环境呈现良好的滚动式发展,逐年不断改造和升级,使现代信息技术始终保持最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观念。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阔了师生视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备课速度日益加快,课堂信息量加大,学习兴趣提高,利用课件解决课堂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方便快捷,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习成绩上升。教学成绩稳定在涵江区前列,与开展教育技术研究有必然的联系。

3、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学校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库,包括各种来源的音像资料和计算机上的各种数字化资源。

4、我校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巨大。我校教师制作的课件多次在区级教育教学工作交流会议上展示,一些优秀教学案例在各类发表,部分教师和学生在市、省级计算机比赛中获奖。

5.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五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广泛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促进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2000年我校被批准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多年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建设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环境,形成一支掌

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师资队伍,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重点,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领军人物,其身份及素养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到学校信息化建设,以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评估的许多场合中有人提出了“校长懂教育信息化吗”的反语。虽然言辞有所偏颇,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校长本人所专长的领域,其学校一般都会发展得比较好,甚至成为学校的特色。

校长是学校信息化的“领头羊”,张智品校长从1986年开始一直关注和支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1996年

申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始,校长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校发展的一盏引路灯。为了带领全校师生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张智品校长以身示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对领导班子提出以下几点教育技术要求:

首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只有这样,在制定信息化决策时才有发言权,面对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准确做出判断。

其次,关心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相关的基本问题和重大课题,形成基本的、重要的、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校长素质发展需要的信息素养理论和思想观念。

再次,引领学校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朝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虽说校长不一定直接进课堂,但是必须具有对信息化教学做出评价的能力。能够应用技术实施管理的校长才能充满自信地解决技术应用给学校带来的问题,提高其作为领导者的威信。

二、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以自筹资金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为辅,硬件建设分步实施,适当超前。学校在2000年5月建成了一个主干网为100兆的光纤以太网校园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和管理的千兆智能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以5条100兆的光纤与城域网相联,2002年开发应用了家校短信交互系统。同时先后筹集资金400多万元,投入学校设施建设,现有58个教学班实现了班班有“四机一幕”,开出A型56座语言实验室,装备了240台计算机,拥有两个网络计算机教室,3个多媒体教室,开辟出娱乐、开课、活动、娱乐、实况摄录剪辑于一体的多功能厅,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开通了校园能同时播放6套节目的闭路电视系统,配置了4套由计算机控制的语音播放系统,基本完成了校园传输网的建设。所有教师办公室配上电脑,开出电子备课室。于2002年建起了整个校园网,并通过经济补偿方式,为全校教职工配备了家庭电脑和

电信宽带,连通了全校各室、教师家庭,向学校管理、教师办公自动化迈进了一大步。由于建设比较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每年都需要更新维护,为此,学校专门开辟资金稳定投入维持设备正常运转,并为了学校教学实验需要每年购入一些最新的教育实验设备。

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的数字化资源的应用软件的建设也同步前进。通过自主开发,形成学校内部课程资源网络化。学校有有严格的电子备课流程:由备课组长主持,提前一周备课,利用集体备课研讨教法、学法及设计练习;各备课组成员分章节,负责设计电子教案,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加工成为教学共享课件,各备课组成员下载、修改、完善,最后形成个性化电子教案。几年来,制作各种CD、VCD、CAI课件、资料库、常用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等光盘二十余种,课件累计200多件;电视录像素材1200小时;各学科已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学科教学网站(其中

包括试题库、教案库、课件库、图片库、视频音像库、教学小模块);每位教师有自己的教学资料库。目前,我们正加快教学资源库建设,正逐步实现电子教案目录化,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

各种数字化素材使用便捷,课堂教学中使用率高,情境创设多样化,符合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学习者,资源开发与整合实行共建共享的原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我校的特色,与我校教育发展相适应。

三、现代教育技术实验

好的信息技术硬件环境是基础、是保障,但不能成为摆设,只有将好的硬件环境运用到教学中,成为改善学科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才能受到师生们的欢迎,才能焕发出其内在的魅力。

1、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学校把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

力列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素质,多形式多途径,分层次、分期次地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多次组织学校校长及电教骨干教师参加由中央及省电教馆、市电教站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及各类研讨会的学习和培训。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外请专家讲学和自培形式,举办了多期各类教师培训班。普及型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投影机、录像机、录音机的使用,路电视课室终端控制操作使用,多媒体系统操作使用,达到每位教师都熟悉掌握常规电教设备的使用,为全面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打下基础。计算机操作培训:培训教师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使用及网络使用,至今100%教师学会使用计算机,为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水平打下基础。软件制作及网络资源开发培训:从各学科抽调骨干教师,重点培训使用多

媒体制作工具来制作CAI软件和学习网络资源的开发。

2、加强实验实施和课题研究

老师们在实验开展的同时,注意点滴体会与经验的积累,运用自己的实验指导、带动、帮助今后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根据《天台县实验小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项目实验方案》的要求,学校相继建立闭路电视的有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有机结合,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历代名人大家天台山情像”等实验课题组,承担了台州市《协作型CAI课件》开发任务,完成了台州市规划课题《家校交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台州市重点课题《远程儿童学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几年中,教师根据实践所撰写的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交流共有60多篇,其中《巧用音像教材,提高教学效益》、《运用电教媒体,突破教学重点》等分别获省市一、二、三等奖,并分别发表在《浙江电教》和

《台州电教》上。《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视听媒体在低段作文起步训练中的运用研究》、《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实践探索》、《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学习策略研究》等一批省、市立项课题相继结题,全国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成果《小学低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听说教学研究阶段性报告》、《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四结合”研究阶段性报告》分别获省级一、二等奖。

《整合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与应用研究》作为我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第三批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学校的研究成果,倍受评审专家组的好评;中央电教馆立项的《历代名人大家天台山情缘》专题学习网站都已经完成整合的目的,也顺利的通过中央电教馆专家的审核。参与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评比获得了特等奖,其实验成果也获得了一等奖。

6.实验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六

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市局重点工作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管理,塑造精良师资队伍,深化高效课堂、抓实德育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领导班子责任意识,提升班子战斗力。

1、自觉学习、提升个人素养。今年作风建设和质量提升依然是工作的重点,领导班子成员要紧扣市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和先进教育管理经验,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目标,紧跟时代形式,做学习型管理者,以人魅力感染教师群体。

2、努力创新、提升工作效率。凡成事者是“创”出来的,而非“守”出来。学校的发展就要在原有基础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创新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教育教学管理中点点滴滴的悄然变化。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另一方面又要针对实际情况寻找新的增长点。树立创新意识,打造优秀班子团队。

3、锐意进取,增强创业热情。领导班子成员要有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的思想意识。把精力放在为师生干实事上,而不放在搞形式走过程的花架子上;把精力放在谋求工作实效上,而不放在争多论少的斤斤计较中;把精力放在解决紧迫难题上,而不放在图急功近利上。责在人先,利在人后,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率先垂范,感召师生。

二、加强师资建设,打造精良师资队伍。

1、巩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果。坚持把培育高尚师德放在首位,加强教师政治纪律、意识形态和师德教育。组织教师开展好第一月的“师德教育月活动”要求教师记写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撰写心得,做出承诺;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月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收集资料,完善建档;严格落实“师德建设责任制、师德师风教育制、师德承诺制”等六项制度,将 1 使得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聘任聘用的首要内容,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事迹,激发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荣誉感,推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

2、强化师资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和发挥“国培”“省培”“人人通”等项目和平台,多中形式开展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多学习,多交流,提升师技师能;发挥学校各级教学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赛教、评课活动,引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以孙阳春和陈逸荣两名老师的名师工作站和师徒结对活动为轴心,辐射、引领、带动年轻教师学理论、搞实践,开展课例研究,打磨精品课程;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引领教师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3、增强团队教育科研实力。教师要想从单纯的教育教学的视野中解放出来,做一个教育科研型的教师。首先,要挤时间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和文章,不断吸取新的教改信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水平,跟上时代步伐。其次,要养成积累教学经验的习惯。把教学小技巧和自己教学实践中想出的好点子分类存档,以供教学设计时查用。此外,把写作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经验论文、读书体会等看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在教学的同时要养成把点滴经验、体会记载下来,仔细回顾,广泛联想,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整理、提炼后产生新的见解和认识。还要积极主动地参加课题研究。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要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所成就,需要确立一个主攻方向,锲而不舍,长期坚持积累知识、形成有用的知识体系。

三、抓实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认真备好每节课,不上无准备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备好每节课,做到项目齐全、重难点突出。课时安排合理,体现课堂预设和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使用。

2、高质量上好每节课,实现课堂轻负高效。好课有德,好课有效,好课求真。一忌“盲”。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比较随便,课堂教学时间把握不准,教学方法缺 乏,教学无重点、难点等。二忌“慌”。课堂上丢三落四,过度生硬,板书出错,遇到突发事件不知所措等。三忌“快”。一“快”到底。上课只重视教学设计的执行,却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掌握教学节奏,做到张弛有度,四忌“灌”。“灌”即“灌输”,教学时,不能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要变“灌”为“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

3、听课、评课不走过场,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在听课过程中要做到为何听、怎么听、听什么三点,认真记录;评课中同样要做到为何评、评什么、怎么评,而不是走马观花,一听了之,一说了事,要真正通过听课、评课把教师对教材的拿捏程度,课堂驾驭能力,学生反映情况、课堂气氛等各个环节中的亮点和问题反映出来,为教师提升专业素质和执教水平搭桥铺路。

4、规范作业布置和批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求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不超量、及时认真,坚决做到“五有”,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有批改记录和必要的评语。对学生的辅导实行普遍问题统一解决,个别问题特殊对待,重点、难点集中解决,逐一击破。切实提高反馈矫正和评价的有效性。教导处采取不定期检查的办法进行作业质量监控。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提升人文素养,培养爱乡情怀。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育为核心,继续开展“传承《史记》文化、知晓韩城故事、书香司马故里”、三庙文化、红色文化、乡土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国学教育和学校全员读书活动,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外读物,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美育工作。

2、加强艺体工作,陶冶美好情操。由学校政教处和少队部牵头,各社团负责人积极配合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课外生活,陶冶情操。继续办好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和阳光大课间活动。大力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积极参加校内、校际间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身体素质。

3、优化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抓住春季有利时机,进一步对校园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净化、知识化。在师生中广泛宣传“美化校园 人人有责”,号召全校师生积极投身于校园环境卫生建设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建美好校园,为建设美丽韩城添砖增瓦。

五、紧抓安全不放松,携手共建和谐校园。

1、利用好开学安全第一课、班会、升旗仪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宣传讲解用火、用电、食品卫生、运动伤害等相关知识。组织学生定期进行消防和地震安全逃生和自救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和逃生能力。

2、全面落实无缝监管,继续实行分片、分区域划分责任,落实监管范围,责任到人,充分利用物防技防,定期做好安全排查,全方位对学生上下楼梯,课间活动,安全通道,放学路队等进行全方位监管,全面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构建和谐校园。

教育承载希望,引领未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时代、新学期、新气象,我们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团结进取,坚决贯彻市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狠抓质量,扎实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为韩城建成“黄河西岸明珠”,打造基础教育高地贡献力量。

7.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七

“巍巍宏舍, 渺渺海滨, 江苏路畔是我校……”这是著名音乐家劫夫1934年在青岛市实验小学任音乐教师时创作的校歌。今天, 青岛市实验小学依旧矗立在青岛市江苏路畔——青翠的伏龙山南麓, 浩淼的前海之滨。

学校始建于1901年, 前身是德国总督府小学, 1949年更名为青岛江苏路小学, 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小学, 1992年被评为全国百所名校, 1994年被青岛市教委命名为青岛市实验小学。学校占地面积8439平方米, 建筑面积8502平方米。学校有36个教学班, 学生1523人, 教师101人。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学校提出了“适切教育——每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 探索切合学生身心规律、适应学生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教育之路, 努力实现每一个生命适性化地成长。学校围绕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领域开展好三项教育研究工程:一是适性教学研究。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新课堂实践探索, 把云计算引入课堂教学, 搭建学校私有云学习平台, 借助信息化手段, 实施针对个人优长、自身需求和问题解决的个性化学习, 构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具有特色的适性化课堂评价标准和教学模式, 创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探究、共同体验的课堂。二是自能德育研究。以学生成长蓝图为统领, 以学分管理为手段, 建设自主呈现、自主管理的“自能成长”德育品牌, 培养“充满好奇、乐于学习、敢于担当、善于交往”的自能小公民。三是个性课程研究。建设学校特色的“榉树”课程, 搭建A+B+X的课程体系, 建设网络课程平台, 贴近儿童需要, 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

学校自主研发架构了私有云学习平台, 包含学校管理、适性课堂、适性教育、网络课程在内的适切教育整体云平台, 不断延伸它的功能, 借助“云”构建智慧校园, 尽最大努力满足更多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学校创建了创客体验中心, 用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去主动“打开”世界, 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意、想象的能力。学校深入研究电子书包课堂, 借助云技术, 实现了由助教到助学的转变, 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创造了条件。

学校获得的荣誉

8.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八

一.转变课程设计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教师为了方便自己的课程设计与教材同步,因此往往只是应用教材知识直接引入实验教学内容,或者是直接根据自己的需要抛出主题。这种模式下,课程的引入比较生硬,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存在比较强的突兀性,因此也无法激起学生对于章节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率也就不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例如小学油墨液化的实验,通过水、松节油、洗涤液等调配,可以使得试卷、报纸上的油墨被液化并可以被黏附在别的纸上。如果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只是知道这一节课要做的实验,并且对实验的操作过程感兴趣,对于课程中的其他内容基本上由于对于实验的期待而忽视,进而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而如果在生本教育视角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设立“巧妙复印报纸”的主题,让学生对一个生活小妙招产生兴趣,然后引入实验内容,通过相关材料的应用将报纸上的字复制到相关白纸上,鼓励学生回家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做一次小小复印员,帮助复印报纸上感兴趣的内容。由于学生对于在生活中实际妙招应用的兴趣,因此对于这个主题知识的引入非常感兴趣,从而学习科技实验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进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二.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

由于科技实验对于实验操作要求比较高,而小学生对于整体知识的应用还没有达到熟练的地步,因此很多时候做出的实验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对于实验采用展示教学的方式,学生实际参与实验的机会比较少,从而学生的操作能力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而在生本理念下,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实验的指导,尤其是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应当仔细地讲解实验的步骤并提出相关的注意点,使得学生能够对于实验有初步的理解,同时在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做出一定的指导,防止实验出现过度偏差即可。

三.指导学生合理分工,提高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分配的方式来指导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分工,并通过任务完成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互相的合作学习,并取得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积极性。

例如在遥控点火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习小组分工进行材料的准备工作,如蜡烛、打火机、秒表等实验工具。同时在实验课程进行之前,教师要细心地为学生介绍实验的主要步骤和安全教育,即一个学生吹灭蜡烛的同时,另一个同学点燃蜡烛熄灭时冒出的烟丝,然后观察火苗迅速点燃蜡烛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第一个同学吹蜡烛导致火苗偏移而对第二个同学造成伤害,也要对蜡烛的安全使用做必要的防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互相的合作,虽然会经过几次的小失败,但是在最终磨合后,互相掌握了时间的切入点,能够完美地完成遥控点火的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方面掌握了实际的操作知识,另一方面也通过实验增强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总结,强化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最后往往是教师针对自己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一节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而对于学生遗漏的地方,教师可以补充或者是重点再次复习一下,以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加全面。

例如在实验课程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下学习的主要内容,如实验的主要材料、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意义等方面,而教师可以根据课上学生的表现、在实验中发生的错误或者表现优异的地方,以及实验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进行补充指导。这样,一方面学生自主地回顾了自己在整个课程中所学习的实验操作知识,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总结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点,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使得整个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加强。

结束语:

9.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九

2014年,**小学在市教科所、县教研室的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在全体师生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新教育实验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教育“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宗旨,“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理念,“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的执着信念;“追寻理想,超越自我”的实验目的;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榜样+底线”的教师成长模式——这一切深深地震撼我校师生,原来可以这样教,原来可以这样学。我校结合自己的办学实际,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新教育”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总结如下:

一、健全了组织,迎接新教育

申报新教育实验学校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建立健全了学校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选取了“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三大行动为实验重点项目,由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担任各项目组负责人和主持人,为我校新教育实验工作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加强了培训,领悟新教育

为了新教育实验课题的顺利开展,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校采取了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学习新教育。学校即加大外出培训力度,还加强校内自己的培训,深入全面地学习新教育,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

通过这一系列培训、学习活动,学校教师对于新教育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新教育培训,让一小人的教育理想更加清晰,教育热情更加高涨,确保了新教育实验扎实、有效的展开。

三、稳步推进,实践新教育

为了确保新教育实验在我校的全面展开和深入进行,我校制定了“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和“打造高效课堂”三大行动详细的实施计划与方案,保证新教育实验的顺利进行。

(一)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1.认真落实了“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不断深化了“书香校园”的建设,重点进行了阅读情境的丰富与完善,阅读方式的变革与研究,阅读内容的拓展与研发。1-2年级定期进行了“读写绘”实验,每班每两周一节绘本课,完成1幅读写绘;中高年级开展了诵读“中华经典”,交流读书心得或学习日记。每学期出1-3个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作业集(内容:摘抄好词佳句、仿写、读后感、批注及其他)。

2.创设阅读的氛围,为教室配了图书角,为教师购买了推荐图书。推进了教师专业阅读和学生阶梯性阅读研究,开展了师生共读,使师生养成了阅读习惯,享受了阅读快乐,乐于分享交流。

3.编排并推广了《三字经》《弟子规》韵律操,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走近唐诗、宋词”、“美文诵读”等形式丰富的比赛活动。

4.开展“阅读之星”评比表彰活动,鼓励了那些阅读量大、存书量多、习作多、能言善辩的学生,学期末每班推荐了1—2名同学进行自我事迹介绍。

5.开展了“书香班级” 评比表彰活动。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不同的活动,如:推荐孩子必读书目、开展“书香伴我成长”的读书节活动,搞好了讲故事、朗诵、作文竞赛等活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记录成长的足迹

师生的读、写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不能分不开的。我们提倡教师写教育叙事、教育故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以此记录、反思以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学期我们都举行固定的教师读书故事会,根据教师共读的书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写出读书笔记、读书故事、读书随笔;每次参加教研活动、培训、学习的老师写出参加活动的汇报和体会,做到学习有体会,回来有行动。教师每次的优质课、公开课、授课比赛活动都要写出教学设计和反思等。该行动促使教师养成勤于反思、勤于记录、勤于思考、勤于练笔的好习惯。我们坚持期中、期末两次

教师随笔评选,优秀的成果在学校进行展示,它们记录了一小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中的成长足迹。

学生随笔主要由日记、读书故事、每周随笔和作文等组成,这些随笔记录了学生在新教育实验中的收获,师生共写随笔改变了教师的职业行走方式,对教师而言,逐步建立起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增强教师职业幸福体验,提升教师群体专业水平;对学生来说,改变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培养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以塑造学生成功品质为发展“轨迹”,促进学生和谐化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石。

(三)打造高效课堂,塑造学校特色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齐抓共管,打造高效课堂,形成我们的教育特色。

实行年级为实体、教研组并存的管理体制,形成校长---教导处----年级教研组长的三级管理体制。每周必须深入教学一线随堂听课至少一节,及时了解教师的日常教学现状,发现教学智慧和技巧,“诊断”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做到有听有评,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问题,通过热情帮助和见仁见智的讨论,找到反思的发源点和触发点,制定整改的突破点和创新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让班子成员的自身课改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更新。同时,领导班子随堂听课,是一种无形中的督导,在悄然中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杜绝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教导处每学期检查教案两次,以等级呈现,对不合格教学设计促其补充和修改,定期进行优秀教案评选。

每学期每位教师必讲1节课,删去低效无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如不必要的问答环节,假问题、死问题,做到“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坚

持“教师最后原则”。注重问题情境化、生活化、阳光化。这样既能进行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任课教师每周必听1节课;

听课必研:从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从教学资源的采集与利用,从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编排,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等几个方面思考,概括亮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等。这对双方都是一次深入学习的机会。通过交流与沟通,往往彼此都能从中得到更新的认识和升华,达成一定共识,获得更大的收获。

课堂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追寻理想课堂是我们永远努力的方向。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有梦,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实现我们的理想。

新教育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了巨变。它点燃了教师心中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激情,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教育智慧。营造书香校园,教师和学生阅读各种课外书籍,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从读书中学会做人。师生共写随笔,教师和学生共同写日记或随笔,在反思中共同成长。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的课堂正在进行着静悄悄的革命,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表述问题,进而与同伴、与老师合作解决问题。新教育,让港中师生走向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造就了新校园,我校师生将继续高扬新教育的风帆,创造我校更加绚丽多彩的明天!

***小学新教育实验2015工作计划

2015年是深化新教育实验的一年,我校将继续全面、扎实、深入地推进新教育实验的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和“打造高效课堂”三大行动的研究,尤其在“打造高效课堂”方面,力争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在教师专业共同体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研究”上下功夫,力争通过新教育实验,使我校的素质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此,本将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培训工作

1、积极参加市教科所的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培训,开阔视野,提升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做好学校自己的学习与培训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边交流。

2、及时总结去年的成功经验,把握初中阶段新教育实验的实质,并把实验推向深入。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提供机会,鼓励教师走出去,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

4、继续组织骨干教师上“教育在线”的学习,与专家对话,和大师、同行交流。

二、加强对新教育实验的推介与宣传工作

1、继续激励教师向“教育在线”发帖跟帖。

2、做好学校的新教育实验宣传,介绍学校试验情况,展示实验成果。

三、以活动为依托,推动新教育实验研究

1、在全校师生间继续开展读书活动,及时写出读书随笔,学校做好评奖工作。

2、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教师要组织好学生成分利用班级图书角,通过阅读课开展“与经典同行”的海量读书活动,写好读书笔记,并组织好学生优秀随笔评选活动。

3、寒暑假继续推行“孩子、家长共读经典”的“建设书香家庭”活动,开学及时做好总结与表彰。

4、每学期举行一次师生读书交流活动。

5、开展新教育实验优秀教师表彰活动,以激励先进。

四、做好新教育实验的各项日常工作

1.做教育的有心人,注重对实验班材料的收集、整理和装订成册,过程性的东西保存好。

10.娄底实验小学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篇十

一、学校基本情况

娄底实验小学坐落于环境幽美,书香沁人的娄底教师进修学校内,校园总面积近11000平方米。我校成立于2002年,办学之初仅三个年级,共150名学生,文化教师12名,生活教师8名以及5名食堂工友。发展至今,学校日益壮大。现有六个年级,12个教学班,近700名学生,共有63名教职员工。其中29名文化教师95℅具有本科以上文凭,30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0℅,是一支活力奋发,务实上进的文化教师队伍。学校另配备了22名训练有素,体贴入微的生活老师和规范严谨、执政上岗的11名食堂工友全天候照顾学生生活起居。全校上下一心为学生营造“学校如家 思学乐居”的舒心氛围。

学校设施完善,管理科学,树立“尊纪 守信乐学思进”的八字校训。在培养“全面+特长”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下,学校免费开展以作文指导班、书画班、舞蹈班为主的特长班教学,并研发特色校本课程—书法,每周开设专门的写字课,配备专职书法教师精心教学,突显我校文化与艺体教育齐头并进的特色。成为娄底城区寄宿制学校的精品之校。

二、学校办学建设情况概述

1、学校新教学综合楼的顺利落成。2005年7月,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我校崭新的教学综合楼如期竣工。它集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寝室和舒适便捷的教师办公室于一体,彻底解决了学生座位挤与床位难的问题,极大提升了我校的办学条件。

2、学校设施及时到位完善,按时增添各项教学与生活用具。学校食堂占地面积为米,上下两层,食堂内干净透亮、井然有序,食材安全新鲜,按时补给。学生就餐位为710,教师就餐位为25,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就餐,且提供了优良舒服的就餐环境。本校学生寝室共58间。每间学生床位为12个,共682个床位,及时发放学生所需的日常用品,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真正落实“学校如家 思学乐居”的办学宗旨。2010年至2013年间学校总投入资金10万元,改造了旧教学楼及高年级寝室楼的屋面漏雨、天沟渗水、卫生间墙面渗水等问题,学校聚心凝力保障师生学习生活的顺畅满意。

3、总务和环境常规管理。学校加强了对基本建设项目、校舍、资产、设施、设备、物品、经费的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配备专职财务人员;按有关教育经费使用要求确定合理开支范围,严格按照资金用途规范使用。学校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一费制”收费,没有擅自扩大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学校目前的硬件条件良好,有功能齐备的多媒体室,2012年更新了30台电脑

室中配置较低的学生电脑。校图书室共有图书9800册,生均12册,按要求生均达册,缺册。不完善的是学校没有阅览室,学生均藏书量与阅读量都不达标。

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综述

1、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全校共有63教职员工,全部为应聘制合同工,其中文化教师 29名;本科以上 11名,专科 8名;小教高级职称2名,小教一级职称18名,小教二级职称9名。教师工资结构由基本工资、课时津贴、岗位补贴及“五险一金”补贴组成,按月按时发放。

2、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开学初对教师的备讲批辅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检查与指导,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期教导处进行两次以上大型教学检查,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对教师上课情况采取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和走廊巡视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

(2)做好教学质量检测。强化质量意识。充分认识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各年级各学科均要把好质量关,扎扎实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结合上年度考试情况,教导处要跟踪分析,对薄弱环节(年级学科)要跟踪调查指导。学校在期末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一的检测,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整理

出各年级各个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并配有相应的奖罚机制。各学科任教老师在下学期根据成绩有的,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提出改进的措施。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评价,相应的学科也要做好质量分析,同时要配合课改年段做好学生的操行评语。

(3)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推进高效课堂的建立。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清晰的课堂教学,有效的作业设计”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计划地举行以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课改研讨活动,学会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扬长避短,优化教学。本学期继续进行随堂课活动活动,扎实开展,培养了一批学校的骨干教师,提高了学校的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进而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

(4)加强教研组管理,教研活动经常化。本学期3位教研组长切实起到了带头作用。教研组活动内容有主题、时间有保证。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大家能围绕校本课题进行实验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有方案、有过程、有总结,研究过程踏实、稳进。专科组在学生特长培养方面成效比较显著。集体备课在教研组活动中占了很大比例,教师们能深入钻研教材,研讨问题,课前精心讨论,中心发言人能精心设计教案,上课认真扎实,课后能较好地研讨反思。

(5)继续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学校每周星期一的第一节为校本教育活动课,教导处政教处大队共同拟定每周活动主题,班主任精心组织策划,让校本活动落于实处,而不是

纸上谈兵。本学期学校把学生的写字训练作为校本课程的重中之重,有独立的写字课,配备专职的书法老师,及配套的练字教材,从每一处细节细致做好,从细微处陶冶学生情操,感受中华文字之魅力,中华文化之博大。

3、教育教学工作喜报连连,硕果累累。近年来,学校多位年青教师在市区级各科教学比武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特别是去年11月在全区的说课比赛中三个学科三位老师齐夺第一。学生语数文化成绩在全区连续两年的文化检测抽查中名列前茅。在全区每年的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我校质量上乘的节目屡获金奖。

四、学生寄宿管理工作简述

1、以管理约束人,建立完善制度。寄宿制学校师生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区。学校及时拟订并实施了《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住校生标准》、《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都有道可循、有据可依、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活秩序的正常化。一是加强宣讲教育。利用集会、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结合发生在学生当中的好习惯或不良习惯展开剖析,使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二是建立校大队部监督制和班委会监督制。成立学生流动监督岗,负责全校教室的卫生包干区的监督。对住校生早、中、晚三餐就餐情况进行监督。通过记录和文明班级评比挂钩,督促了学生良好卫生、生活习惯的形成;三是大力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寝室、教室。让学生大胆、自由地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通过活动来增强学

生热爱集体的观念,感受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

2、配齐配全生活指导老师,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一是配齐了生活指导老师。特别是对低年级寄宿生,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因此,生活指导老师注重加强了对学生夜间就寝的管理。如在晚上,每隔两个小时生活指导老师起床一次,给学生盖被,叫学生上厕所,监督寝室纪律等。二是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指导作用。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重任。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班主任更成了联系学校工作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班主任每学期都制定出学生生活能力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如定期开展生活能力实践活动,举行生活能力分项、综合竞赛等。

3、家校配合,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至关重要,学校充分利用每周五家长接送学生的有利条件,加强了校内外教育衔接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既使家长能放心孩子的学生和生活,又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收到对孩子的最大教育效果。

11.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数控加工;自动编程;仿真实验系统;建立模型;绘制模式;模型重构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02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1.012

所谓数控加工,主要指的是一个零件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加工的整个过程,在这个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图纸上零件的所有数字化的定义来制定相应的指令,而且能够有效的保障零件在加工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于最终加工成的零件来说,在对这一零件进行检验时,能够更加方便地对零件的整体形状与尺寸进行控制,提高整体的精度。就实际情况来看,当需要进行加工的零件复杂程度与精度要求都十分高时,数控加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其特点与优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论数控程序编写的多么精细,仍然会有着较多的问题,而且传统的手动编写程序不仅容易出错,而且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将自动编程技术引入到数控加工程度中具有较高的意义,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数控系统的精度与效率,再加上仿真性的实验,便可以根据不同零件的要求进行模拟加工,具有十分高的实用性。

1 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系统的构建

1.1 数控加工中自动编程的要求

在数控系统中应用自动编程技术,主要便是将数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计算机的思想将数控加工中的各个环节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将所有的计算机辅助加工软件都联系在一起,比如CAD、CAM等。在数控加工编程中,首先需要做的便是能够有效地识别图纸,对于图纸识别的软件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便是AUTOCAD软件,通过使用这一软件来为整体系统进行服务是十分合适的。之后,需要通过这一软件将零件所有的特征进行总结,与数控机床进行结合,所以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数制机床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能够熟练地使用数控机床,特别是对于G代码应当有相当清楚的理解。

1.2 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技术不同模块的功能

在自动编程技术中,需要对整体系统细分成不同的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共同工作来完成整体的工作。

第一,对图形进行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指的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对需要加工的零件进行分析,总结出这一零件所具有的特征,将所有的特征进行分类,在加工的时候便可以根据这些特征编写相应的加工工序。

第二,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完成对零件特征与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之后,便需要建成的数据库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相应的算法生成刀具的运动

轨迹。

第三,将需要的工艺进行输入与分析。对于不同零件的加工来说所需要的工艺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需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将所需要的工艺输入到自动编程的程度当中,以此来确定在加工过程中切削的用量等必需的参数。而且这些参数都需要是临时的,因为每次加工的条件不同所对应的加工参数也不同。

第四,整体自动编程数据库的建立。在自动编程过程中,需要对零件所具有的信息进行处理,而处理的时候便需要从数据库当中得到相应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重新的组合便能够生成加工零件所对应的加工程序,才能够进行整体的数控加工。

2 数控加工仿真实验系统的构建

在数控加工技术中,通过使用NC来进行切削的仿真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几何方面的与力学方面的。对于前者切削技术来说,主要是需要考虑一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主要指的便是切削参数与切削力,这两个参数对于走刀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验证NC程序所具有的正性。对于整个切削技术来说,其需要物理仿真的一种,它的工作过程可以被看作是通过使用动态力学来完成对刀具的预测,以此来完成对各个参数的控制作用,最终完成整体加工过程的优化处理,提高整体加工的精度。

而所谓的几何仿真,则主要是通过使用几何建模的方面来进行的,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便是利用几何方面的空间与离散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最终达到提高加工精度的效果。

通过对这两个加工技术的比较,通过使用几何的技术能够有效地将零件进行模拟化,并且将模拟化生成的零件的模型输入到整体加工系统当中去,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加工的效果,使得最终得到的仿真结果与实际要求仅具有较小的差别。本次研究工作便是通过使用这种技术,在原有的CNC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套具有较高操作性与可视性的软件,并且通过相应的算法与模型的建立以提高整体数控加工的精度。另外,本次二次开发所得到的程度具有较高的美观,能够给使用者提供一定的真实感,下文便对这一系统进行介绍。

数控加工仿真模型的建立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建立模型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一般常用三角形网络模型来描述物体。随着零件加工精度要求的提高和加工设备的完善化,三角形网络模型就需要上万个,甚至几十万个三角形面片构成,为了进一步简化数控加工零件模型的动态仿真计算过程、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更好地实现仿真绘制,本文选取零件表面规则三角片化的方法,这样一来,每一个三角片所占的内存空间大大减少,平均每个仅占一个内存空间。

2.2 绘制模型

采用零件表面规则三角片化方法将零件模型建立好以后,利用OpenGL图形函数将所有的三角片进行绘制,加工零件的外观就显现出来了。三角形的顶点就是网络的节点,各节点高度值就是高度缓冲区存储的数值,因此这种建模方法具有方便遍历到每个网络节点的优点,能够快速将所有的三角片绘制完成,能节约一定的实验时间。

2.3 动态仿真的模型重构算法

车削过程就是模型的重构。在车削的系统动态仿真进行车削过程时,先将车削模型转化为铣削模型,就是钢板(宽为2πR、厚为R)冲压成钢柱(半径为R)的一个逆过程,如此就完成车削模型与铣削模型的转化了。要注意,在转化的过程中,也要将车刀的运动轨迹作相同的转换。车削模型与铣削模型统一在一起后,其算法也就是由具体变为一般,代码也得到简化,更易于

实现。

3 结语

在基于通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软件的平台上,开发面向加工设备的数控自动编程系统,使设计CAD直接面向加工CAM,同时面向加工设备的思想使CAM有了与CAPP、CAE联系的桥梁,使得CAD、CAM、CAPP、CAE能很好地统一起来,有利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实现。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实现不仅可以用作数控编程人员的培训,让受训人员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减少昂贵的设备投入,还可以在制造企业内部使用,实现快速、精确的数控加工程序仿真,应用价值非常高。

参考文献

[1] 刘晓玮.浅谈数控技术发展趋势[J].科技咨询,2008,(3).

[2] 吴义荣.我国数控技术与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CMET液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5,(2).

[3] 蔣杨永.基于仿真技术的数控实验平台构建及应用

[J].计算机仿真,2003,23(11).

[4] 清宏计算机工作室.VisualC++编程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 JonBates,TimTompkins.实用VisualC++6.0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 南京宇航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宇航数控车铣加工仿真系统手册[M].

作者简介:左薇(1984-),女(仡佬族),贵州遵义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机械及其自动化。

12.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二

应力抛光技术[1]的概念最早在1932年由Schmidt提出作为一种加工Schmidt校正板的独创方案[2,3],但是Schmidt并没有建立相关的应力抛光技术的理论。上世纪7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Nelson教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Stressed Mirror Polishing即SMP方法,并用该方法加工了口径a=36 cm的离轴抛物面镜,最终加工得到的面形精度为rms=0.25λ。在Keck系统中,Nelson教授采用该技术加工了36块六角形的离轴抛物面,每块的对角线长度为1.8 m,面形为rms=0.395λ[4,5]。

在大规模加工大尺寸非球面时采用应力抛光技术作为前期基础加工,是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1 应力抛光技术原理

选取满足薄板要求的光学平板,即平板的厚度比它的其他尺寸小得多。首先,确定待加工非球面的面形及解析方程,由最小非球面度的原则计算出非球面最佳比较球面的解析方程,将光学平板上表面加工为非球面最佳比较球面的面形。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得出在球面边缘施加何种力和力矩可以使球面变形成为待加工的非球面面形,施加对应的力和力矩作用在球面边缘,此时球面变形为待加工非球面面形。球面受力状态下,将待加工非球面加工为最佳比较球面面形,去除量的大小即为非球面与最佳比较球面的差值。释放掉球面边缘力和力矩,根据弹性力学的完全弹性假设可知,面形还原成为预定的非球面面形。控制均布在玻璃薄板周边的施力结构可以施加不同的力和力矩作用在被加工件上,如图1所示。

对于高质量的非球面镜的加工,与其他非球面加工方法相比,应力抛光技术看起来迭代速度快,能快速收敛到期望的面形,理论上非球面面形精度仅限于球面的抛光精度。对加工完成的非球面进行检测,如果面形精度不满足要求的精度,即可重新计算现有非球面面形的最佳比较球面,以及第二次抛光施加的力和力矩的数值,重复上述过程[6,7]。

2 应力抛光技术算法

根据玻璃材料的性质,完全满足弹性材料的均匀性、线性和完全弹性、各向同性及几何方面的假设,所以玻璃材料近似为弹性材料。即可以将基本的弹性力学分析原则代入玻璃薄板受力分析中,考虑小扰度变形的近似条件,将薄板问题简化成薄板中面的平面问题,从而得到分析弹性薄板的对称弯曲极坐标的解析方程[8]:

式中:EI是薄板的弯曲刚度,它只和薄板的厚度及薄板弹性系数有关,q(r,θ)是横向载荷,ω是薄板的变形量。这就是基尔霍夫的薄板小挠度理论的平衡方程,在既定的边界条件下,已知玻璃薄板周边施加的载荷既可以求得ω的解。

为了导出挠度ω与作用力的表达式,从薄板内取出一个微小的部分,弯矩用Mr,Mθ表示。

对式(1)多次积分得到一个解析解:

其中ω0为特解,由于玻璃薄板不受横向载荷,只受到作用于边缘的弯矩M0就可以实现抛物面与最佳比较球面之间的变形量。此时,式(1)中的q(r,θ)等于零,因此特解0w等于零。假定薄板中心没有孔,则常数C1,C2等于零,于是由式(4)得:

由式(5)、(6)既可以得出如何将一个球面镜通过在球面镜的周边施加某种力或力矩转换成我们需要的某种非球面,即已知非球面与球面之间的变形量求出周边施加多大的力或力矩来实现这种变形,也可以得到在弹性薄板周边施加既定的力或力矩,能够使球面镜产生多大的变形。

3 应力抛光技术加工抛物面的实验

3.1 实验镜参数的确定

实验镜的具体尺寸:口径为Φ314 mm,其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加工为待加工抛物面的最佳比较球面,其曲率半径为r=2 400.32 mm,中心厚度为11 mm,边缘厚度近似为16.14 mm,径厚比约为1:20,满足薄板的径厚比要求,材料为K9。为了在实验镜的周边粘接6组施力结构对其施加弯矩,需在实验镜周边每隔30°共加工出12个通孔,孔到薄板的中心距离为139 mm,每个孔的直径要求为φ12+0+0..1020mm。

3.2 周边弯矩状态下球面镜的检测

已知球面镜的方程(x-2400.32-0.00339)2+y2=2400.322,根据Makcytob推导出的确定最佳比较球面的原则,得出抛物面的方程为y2=2×2396.2887x2。根据实验镜的几何参数及式(5)、(6)得出在实验镜的周边施加M=6.176 N⋅m的弯矩能够实现球面镜到抛物面之间的变形,其理论变形量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抛物面与最佳比较球面之间的变形量在原点处最大,其值为-0.00339 mm,在边缘处变形量为零。由应力抛光技术原理可知,周边弯矩作用下光学元件此时的面形由球面变形为抛物面,将抛物面抛光成为球面。采用ZYGO GPI 4″干涉仪对该光学元件检测所得到的面形数据图,图4为MetroPro软件去除相位常数、倾斜和离焦后的球面面形图,PV=2.801λ,rms=0.379λ,λ=0.6328µm。

3.3 自由状态下抛物面镜的检测

释放光学元件周边所施加的弯矩,对光学元件的面形进行检测。由于玻璃薄板只是近似为弹性材料,所以不会立刻发生弹性变形由球面恢复到抛物面,将试验镜在自由状态下放置72 h后测量其面形,图5为加工完成后的抛物面镜。采用三坐标机测量其顶点曲率半径,已知理想抛物面顶点曲率半径为2 396.288 7mm,实测抛物面顶点曲率半径接近于2 395 mm,rms为0.002 4 mm,曲率半径差值为-1.288 7 mm,其曲率半径相对误差为0.054%,测量数据如图6所示。

同样采用ZYGO GPI 4″干涉仪对抛物面进行自准直检测。图7为MetroPro软件去除相位常数、倾斜、离焦和彗差后的抛物面面形图,PV=3.317λ,rms=0.489λ,λ=0.632 8µm。

4 结论

针对非球面的低加工效率,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应力抛光技术的原理及算法,以加工口径为Φ314mm,F/7的抛物面镜为例,采用自准直检测得到的去除相位常数、倾斜、离焦和彗差后的抛物面面形图,PV=3.317λ,rms=0.489λ。通过对应力抛光技术的实验研究,与现有的非球面加工技术比较,可确定应力抛光技术能够快速地形成旋转对称的抛物面。该加工技术将非球面加工技术转化为成熟的球面加工技术,提高了加工效率,为大口径非球面加工技术提供一种有效的加工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力.先进光学制造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25.YANG Li.Advanced Optical Manufacture Technology[M].Beijing:Science Press,2001:4-25.

[2]杨力,姜文汉.计算机控制抛光大口径高陡度非球面技术研究[J].光电工程,1999,26(1):9-15.YANG Li,JIANG Wen-hang.Technology research of polishing large aspheric controlled by computer[J].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1999,26(1):9-15.

[3]Lemaltre Gerard.New procedure for making schmidt corrector plates[J].Applied Optics(S0003-6935),1972,11(7):1630-1636.

[4]Lubliner J,Nelson J E.Stressed Mirror Polishing1: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Non-axisymmetric Mirrors[J].Applied Optics(S0003-6935),1980,19(14):2332-2340.

[5]Nelson J E,Gabor G,Hunt L K,et al.Stressed Mirror Polishing2:Fabrication of an off-axis section of a paraboloid[J].Applied Optics(S0003-6935),1980,19(14):2341-2352.

[6]崔向群,高必烈,汪达兴,等.一种大口径大非球面度天文镜面磨制新技术[J].光学学报,2005,25(3):402-407.CUI Xiang-qun,GAO Bi-lie,WANG Da-xing,et al.A new polishing technology for large diameter and deep aspherical mirror[J].Acta Optica Sinica,2005,25(3):402-407.

[7]高必烈.对主动抛光盘在加工、测量状态下盘面的变形及提升的数学分析[J].光学学报,2005,25(4):525-532.GAO Bi-lie.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for the active lap deformation on proceeding condition[J].Acta Optica Sinica,2005,25(4):525-532.

13.加工区实验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三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它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2012我校安全工作总目标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稳定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校园”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校园安全、消防安全和校园周边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拓宽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渠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作重点:、加强领导,构建安全一体化网络,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师生行为。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工作,摸清隐患,消除隐患,防范于未然。、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安全工作法律意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构建安全网络、构建网络,加强领导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安全工作就是学校重要日常工作的基本观念,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一保安全、二保稳定、协调发展” 的工作原则,把安全工作放在关系到学校长远改革和发展大计的高度来认识。

学校建立安全工作管理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少先队等有关负责人组成,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成立家长委员会,随时可以反映情况,构建起由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四心相联的安全网络。、落实 制度,加强防范

落实工作责任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请示报告制度、资料档案制度和安全预案制度等各项制度,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法可依。

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签定《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各室《管理条例》,实行“周小检,月大检,有检查记录和整改措施”。

(二)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抓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

学校供电系统及各种电器设备等严格按照规定摆放和使用,设置安全通道,张贴安全标志。经常检查并整修各室的线路,聘请义务消防员定期进行防火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消防技能。、抓好校舍及周边环境安全

组织师生对学校的校舍、护栏、体育设施、用电、消防设施、避雷设施和周边环境等不安全因素全面细致地进行一次清理检查,排除一切不安全的隐患。

强化保安人员们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值班工作制度,做好出入人员登记制度;值班教师保证一天至少 3 次以上巡学校任务,并及时做好记录。、抓好学生饮食卫生管理

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逐一落实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水平。、抓好交通安全工作

班主任、科任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预防交通事故和以外事故的发生。(1-3 年级禁止骑自行车),1-5 年级学生放学回家由执勤教师护送学生到指定地点等待家长来接。成立校内外安全宣传督导队,在各路段路口设立教师值日岗、校内“小交警”监督岗,对全校各班放学路队进行每天检查,对每个路队进行评比,评出最佳路队和“安全小卫士”。、加强校园卫生及防病安全管理。要严格执行学校卫生评比制定,重新划分班级卫生责任区,坚持校园卫生日检查,月评比,确保校园卫生整治。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校医务人员要加强对常见传染病和季节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和预防监控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加强学生出入安全管理

严格学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请消假制度,请假学生须有班主任开具请假条,由家长、班主任签字,门卫方可开门。

(三)加强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构建和谐校园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心理辅导老师和课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加强常规体育课、活动课和实验课的组织管理

加强教师的安全上课意识,不许随意提前上下课,课内不准离开岗位。教师授课前后都要认真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尤其是学校艺体场地、器材及艺体等教学活动均应符合运动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适合学生身体状况。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不带防碍安全的杂物,严防运动安全事故。要对女生、患心脏病等先天疾病的学生适当的照顾和格外的关怀。由教导处和艺体教研组长负责检查,艺体教师和班主任进行管

理。学校实验室有充分的安全保护设备,实验课教学要有科学的操作秩序和具体要求,严防学生接触易爆易烧、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防实验事故,由教学主管和有关实验老师负责。、开展安全专题活动

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如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训练中要突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和防暴、抗暴、消防等综合演练。演练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师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信箱、网上交流等方式,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时排解师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对发现有心理障碍或患有传染病的师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月份:、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学校安全工作。、总结 2011年学校安全工作,制定 2012年工作计划。、总结年底安全大检查工作情况。

二月份:、完善有关制度,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全面要求。、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部署 2012年工作,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

三月份:、向师生宣传《关于做好清明期间学校消防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继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隐患排查、建立台帐、隐患整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四月份:

联合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门卫、值班情况。

五月份:、组织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综合性检查。、学习《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 “学校安全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六月份:、组织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月”活动。、学习《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汛期安全工作的意见》。、对学校安全领导组织和安全队伍建设、安全教育课、安全工作档案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部署暑假期间学校安全工作。学校放假前对师生进行一次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等安全教育。

七、八月份:、及时下发强降雨、台风等预警通知,组织学校做好抗洪抢险工作。2、检查汛期学校安全工作情况,重点检查值班、校舍安全等情况。、对“学校安全教育月”活动情况总结上报。、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培训。

九月份:、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区和责任人。、期初师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学校及周边各种安全隐患自查自纠。、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宣传图片专栏。

十月份:、假期安全专题教育,以交通安全为主。、做好“五一” “十一”黄金周期间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制定和防火防震演练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十一月份:、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安全教育。、组织“ 11.9”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灭火演习或紧急疏散演练。3、组织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综合性检查。、对“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年”活动全年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上报。

十二月份:、及时下发强降雪预警通知,组织学校应对大雪天气。、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对全年工作进行初步总结,安排部署寒假期间工作任务。、评选表彰 “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

朔里实验小学

上一篇:人事专员岗位职责(电子商务)下一篇:卫生院医疗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