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2024-10-14

教师网络培训心得(精选16篇)

1.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一

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实践与创新培训心得非常幸运地参加了这次的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实践与创新培训班学习。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刘建清、王仁卿、卢晓东、赵世举四位专家的讲授,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收获都颇多,总结如下:

首先是理论研究。通过培训学习到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深刻的体会到高校教学秘书是指在高等院校中协助院(部)领导具体处理本院(部)中各类教学事务的管理服务人员。由于我所在的九江学院是教学型院校,这类院校的核心工作或者说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工作,从而决定了教学管理在这类高校中的重要地位。教学管理有力地支撑和保证着课内外教学的有序进行,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式下对我们教务秘书的业务、管理和创新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比如说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具有良好沟通的能力、文字写作的能力、计算机管理操作的能力、创新和开创能力等等。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 我觉得要做好教学秘书工作,首先要有较好思想素质,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时刻要求自己。其次要有奉献精神,在工作上不能计较个人得失。秘书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安心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乐于奉献。三要有宽容精神。作为学校教学职能部门的教务秘书工作涉及面广,接触的人多,既有各二级学院,又有其他相关部门,既有教师,又有学生。要以工作大局为重,容忍或谅解遇到的责难。四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要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总结、摸索、创新,努力增强驾驭教学管理工作的能力,以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

此外,在培训中专家通过介绍名校的经验和经典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进一步的把握教秘工作重点和能力要求,使得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并且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我们班的学员按照要求讨论了专家在培训过程中提到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中与教学秘书紧密相关的具体问题,我们对于大学课程分类设置中的研讨课的开设包括教室设计的改革理念很感兴趣,在我们

这些高校基本没有研讨课这个模式,也没有教室设计这一概念,比如我所在的九江学院我们的教室类型只分为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各类实验室等,根本没有针对课程的特点方便教师授课和方便学生交流设计教室的体现,在这两点上确实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地思考看看有没有可以逐步改进的方法。本科生应当全面覆盖开设更多研究型课程(除毕业设计之外)的问题我们持保留意见,在我们这种一般教学型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下研究型课程受到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科研设备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由于我在学校的主要工作是考试管理,因此我对本科考试改革有深刻的体会,在我校的考试制度还是完全的“趋同性思维”的体现,目前还在进一步的推进“试题库”改革,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触动很大,专家提出的 “教考分离”和“试题库”都是趋同性思维的帮凶,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应该从制度上和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进入发散性思维习惯,让我切实的感受到我们所推行的考试制度和管理方法是违背我们高校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的。另外对于专家提出的“试卷返还制度”我们也相当兴趣,这个在平时的工作中从来没有想到说这个方面也需要改革,但是通过了解确实是觉得非常值得这样做,回头想一想我们从9年义务教育到3年高中苦读这些年除了毕业考试什么考试教师不把试卷返回学生并且要求学生从错误中提高和学习思考呢!为什么到了高等教育反而把这个优秀的传统给丢了呢?真让人觉得遗憾!我们这组对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参与都不多,了解的也不多,因此在此就不赘述了。

总之,本次的培训给我很大的收获,对我以后的教学管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教务秘书,自身学习,补充知识非常重要。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使我对课程分类的理论更加清晰,进一步明晰教学质量要求,也能够根据资源教科学的规划教室用途和进行选课管理,有效进行课程管理,希望自己能好好总结和思考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推进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有帮助建议。

2.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二

一、开展网络管理教师培训的虚拟教学环境构建

1. 培训对象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 现在校园里承担网络管理的教师, 大多数都是从物理、化学或者数学等学科“转行”过来的, 他们当中只有少部分教师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 所以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而且, 因为北部山区经济水平不高, 当地老师缺乏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很多老师甚至没有机会配置网络交换设备, 因而动手实践能力不足。

2. 虚拟教学环境的设计与搭建

开展虚拟环境下网络管理教师培训, 可选软件有boson, Packet tracert, 工大普瑞等。他们各有优劣。其中:

(1) Packet tracert是由思科公司发布的免费软件, 它的特点界面直观, 操作简单, 帮助功能强, 容易上手[1]。它的优点是可以在配置交换设备的时候实时改动拓扑图, 并且可以让试验者观察数据包流动情况。

(2) 工大普瑞。这个软件最大的特点是调用真实的路由器操作系统进行模拟, 操作真实感强, 缺点是拓扑网络搭建非常困难, 要专门的软件和语句。这对于初学者比较难懂。

基于对软件特性的分析, 结合培训需求, 选择Packet tracert软件作为交换路由设备实验课的模拟软件;vbox作为虚拟操作系统软件。

二、基于虚拟教学环境开展广州北部山区网络管理教师培训的设计与实施

1. 广州北部山区网络管理教师知识需求分析

调研发现广州北部山区学校校园网大多没有划分vlan。校园里面一旦病毒爆发, 很容易造成全网瘫痪, 有部分条件比较好的学校配备了三层交换机, 但大多数的学校, 即使配备了比较先进的设备, 因为各种原因, 不能很好地发挥效用, 普遍存在长期缺乏科学管理、高端设备低层次使用的情况。调研结果表明:子网划分和上网行为管理两方面内容是当地学校最需要迫切解决的。

2. 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广州北部山区学校的设备设施情况和教学需要, 笔者制定网络管理培训方案。方案中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 虚拟化实验环境的搭建; (2) vlan子网划分和三层交换机配置, 默认路由配置; (3) 上网行为管理器配置方法; (4) 网络安全实验。在这些内容中, 网络拓扑图的理解和实验结果分析是培训的重点和难点。虚拟化平台的应用能有助于展示多个网络管理配置实例, 并进行反复展播, 加深学员的直观理解。

3. 基于虚拟教学环境开展网络管理教师培训教学案例

(1) 教学案例1:校园网子网划分和三层交换机配置

片断一:利用软件模拟Arp病毒爆发的危害, 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vlan教学内容

Arp病毒爆发是很多学校碰到的严重问题, arp病毒会影响整网的上网流量。培训时, 采用虚拟化软件, 模拟arp病毒爆发的数据包, 让学员在可控的范围内感受arp病毒的威力, 引入课程核心内容, vlan子网的划分 (图1) 。

片断二:在虚拟教学环境下进行vlan划分教学

实验内容分析:

按照传统面授实验, 要完成以上实验, 每实验小组需要5台交换设备同时运作, 每个实验班50人计, 共需要50台交换设备, 实验成本昂贵。在此, 我们使用虚拟化技术, 在packet tracet软件里面, 直接虚拟这些交换设备。每学员独立一个实验环境, 互不干扰。

(2) 教学案例2:用虚拟机完成软路由实验

(1) 培训需求与培训环境分析

软路由有利于教师进行上网行为管理, 但由于培训地点只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 并且不可以格式化硬盘。在这个环境下, 是很难用真实的环境做软路由实验的, 只能在虚拟机环境内完成实验, 为此选择以海蜘蛛软路由为例子向老师讲授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的安装与使用。

(2) 培训过程

A利用vbox虚拟化环境。在Vbox虚拟机新建一台虚拟机作为实验母体, 如图2示;

B安装好海蜘蛛软路由器作为实验主题;

C安装windows pe系统。因为windows xp系统安装比较庞大, 我们这个实验只需要测试网络连通性和带宽使用, 所以用体积相对较小的windows pe就可以胜任。

D亲历网络连通性和下载速度测试实验。

三、基于虚拟教学环境开展网络管理教师培训的绩效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对比传统面授课程和在虚拟环境下开展培训, 虚拟实验环境的实验覆盖范围与面授情境下实验覆盖范围相同, 实验效果相同。但与此同时, 虚拟教学环境下开展培训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 培训费用大幅降低, 包括培训差旅支出和设备投入及维护费用都大幅减少。一个培训班以50个学员计, 每位学员来回路费和住宿费每人500元计算, 面授课程共需要25000元经费;而在虚拟教学环境下授课只需派出一位任课老师, 如果任课老师需要助教, 可以增派一人, 两人合计的食宿费就是1000元。相比面授经费大大减少了。就设备投入而言, 每实验小组需要4台试验设备, 每6人为一组;50人培训班共需要36台试验设备。如全新购买需要约150000元, 培训过程中还有设备维护等经费开销。虚拟教学环境因为所选的软件都是免费的、开源的软件, 免维护。所以设备投入为零。

第二, 实验过程分析功能强。实验分析是整个实验的价值所在。传统实验只能直观观看结果, 实验现象一晃而过。教师只能借助第三方分析工具软件分析实验结果。虚拟教学环境下, 虚拟教学软件本身具有基于时间的慢镜播放、逐格重放;基于个体对象属性观察等功能, 对于教师分析实验非常方便和直观。教师也可以利用Packet tracer先通过投影向学生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 边将作讲解, 突出重点难点[2]。

第三, 可反复回顾复习实验。在面授课程中所有实验只能在课堂上完成, 回家后没有实验环境, 很难进行复习。虚拟环境实验可供学员带走, 他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复习。

但是, 基于虚拟教学环境开展培训, 由于所有设备都是虚拟的, 学员获取的是替代性经验, 因而对学员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要求, 要将虚拟环境下的情景还原回真实场景中, 因而如果有条件时要结合真实场景开展培训实验, 增强学员的直观经验。

四、结语

1. 经验与反思

基于虚拟教学环境开展网络管理教师培训是一种有效培训方式, 特别有利于开展农远地区教师培训。当地培训没有实操环境, 路途遥远, 学员知识基础差, 在这种情况下, 使用虚拟化环境进行教学, 往往会取得和真实环境下教学同等或者更优秀的教学效果。但同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做好虚拟化环境实验前的资料准备。课前做好充分的网络实验准备, 包括印发文字讲义, 清楚说明实验步骤, 描述网络环境, 准备拓扑图, 规划Ip地址等。这些资料给学员交代清楚了, 学员一边参考, 一边观看, 也非常容易适应虚拟教学环境的实验培训。

第二:注意虚拟化实验环境的局限性。思科的packet tracer模拟器相对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做实验, 外界网络或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同时解决了网络概念抽象通信设备工作原理, 网络通信协议等知识难以理解的问题[3]。但是使用virtual box等虚拟机的时候, 因为它模拟的是一台真实的电脑, 对环境依赖比较大, 做实验前要充分准备好实验环境。同时, 虚拟教学环境是一个非常好的有益的补充。有条件的话, 虚拟教学环境的培训要与实体机实验培训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2. 启示与展望

利用虚拟教学环境开展网络管理教师培训, 以较小的投入赢得较高的产出。这一培训方式不仅可以用于网络管理教师培训, 还可拓展到信息技术课程乃至其他面授课程中, 比如操作系统教学、财务知识教学等, 也可拓展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领域, 如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它的应用将会大大减少政府培训经费的投入, 而取得同等或者更优的培训效果, 有力推进农远培训工程实施。

摘要:本文以“广州北部山区网络管理教师培训”为例, 论述了基于虚拟教学环境开展网络管理教师培训的优势、环境构建、设计与实施, 对比分析了基于虚拟教学环境开展网络管理教师培训与基于传统情境开展网络管理教师培训的投入与产出, 总结了培训经验与启示, 提出这一培训模式可拓展到其他教育领域的培训。

关键词:虚拟教学环境,网络管理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1]肖学华.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实训教程—基于Cisco_Packet_Tracer模拟器.科学出版社, 2010

[2]Senya Packet Tracker S.O建构CCNA实验攻略17部合集http://hi.baidu.com/senya/2010

3.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三

关键词:高校教师 网络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7-0057-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江泽民同志早就讲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新时期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信息时代如何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呢?加强和改革高校教师教育培训,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一、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的背景

2007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其中有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还有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1] 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机制,加强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学历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培训促进资源共享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教育部批准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与系统”建设项目,并设立“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网培中心,网址:http://www.enetedu.com),具体承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为主的通过网络的形式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国有31个培训网点,至2008年9月底网培中心已经开展了26门精品课程的师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培训内容、方式和目标

本项目以开展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经验、理念、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培训内容,依托“网培中心”和省级分中心、城市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共同组成的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高校教师培训工作。

五年内,争取培训以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任课教师为主的高校教师10万人,推动建设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共享,整体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覆盖全国的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形成高校教师终身学习的数字化资源平台,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模式及特点

1.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的网络拓扑

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国家中心设主播室,各省建立分中心,国家中心服务器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电信网”和“中国网通”与省份中心的服务器相连,各个网络培训室以无盘工作站方式连接组播代理服务器,从而实现各无盘工作终端都能访问国家中心的服务器。国家中心与各省分中心的连接如图1所示,各分中心网络培训室的拓扑图如图2所示。

图1网络培训系统拓扑

图2分中心网络课室拓扑

2.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的模式

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从国家中心到各省份中心完全是利用网络进行,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平台(http://www.enetedu.com)上实现整个培训过程,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平台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注册登记、培训前准备、培训课程、教学论坛、培训专题、培训教师和培训网点以及在线帮助等。培训模式如图4所示。

图3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平台

图4培训模式

(1)发布精品课程师资培训信息

教育部每半年根据培训计划向全国高校发文,公布培训的课程、主讲教师、报名点和培训时间等。同时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平台上也发布同样的信息。

(2)网上注册报名

想接受培训的教师登录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网络平台的会员登录区进行注册,注册过程简单、一经注册后教师就享有一个独立的网络空间,而且一经注册后再学习其他课程不需要另行注册。

(3)在线实时培训

在培训期间,教师到国家中心和省份中心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接受培训,培训时有主讲教师的视频、有主讲教师的教学课件,可以在线实时和主讲教师进行讨论、答疑,同时也可以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学习进行讨论。

(4)讨论、评价

在培训期间,就该门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讨论。通过听名师讲和教师之间的讨论,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剖析方法,解决了教学的一些困惑,使学员了解了学科的前沿,拓宽了视野,对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同时,加强了同行间的讨论与交流,在教学方法和经验方面取长补短。尤其是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加深认识,对教师的教学和教学研究意识有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5)学习共同体的建立、网上讨论、学术沙龙

教师注册以后,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内都享有个人独立网络空间,如图5所示。包含个人资料修改、我的培训课程信息管理、站内短消息、我的培训内容、班级通讯录、班级论坛、我的培训状态跟踪、提交作业等。实际上个人空间和班论坛的开通,为培训的教师们建立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同一期的学员可以不限时间、不限空间、不限地点地进行相互交流、学习与研讨,并且可以互为教师开设讲座,根据教学、科研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举办专业课程沙龙和研讨,各位学员在相互学习、讨论中各种思想进行碰撞,擦出火花,促进专业发展与创新。

图5个人独立网络空间

四、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水平。[2]

1.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是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究、反思、提升的过程,此次教育部举办的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培训,是以某一门具体的课程集中几天进行培训,每门培训的课程是已经取得了该门课程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并由主持本门精品的老师来做主讲教师,精品课程的取得本身就说明了该门课程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和该门课程的教学团队的实力。在培训期间主要是主讲人把该门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本人对该门课程的建设以及对这门课程的资料的占有、对该门课程的外延和内涵等等都和学员作深刻的阐述,使培训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实践在此基础有一个深刻的反思,即对工作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性的总结,使已有的经验得到升华,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超越自己并向专家型教师发展,建设自己的“精品课程”。

2.名师的治学精神是培训教师专业态度的催化剂

专业态度要比一般心理意义上愿意、喜欢、向往的态度有更深的含义和更高的境界,这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培训的主讲教师都是国家级名师,在人格魅力、教学艺术、学术水平上无不显示出大师的风范,大师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大师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水平、忘我的献身精神和意志、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修养、严谨的治学精神、渊博的专业知识、教学的深刻体会、驾驭教材的能力,尤其是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丰富的科研成果无不感染着每一个培训的教师。使培训的教师深深感到作为一个合格教师首先需要的是一种人格魅力和职业精神,在专业思想上与名师们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对教学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努力提升专业才能及专业服务水准。

3.现场讨论与网络平台和空间持续影响教师专业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熟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每个教师在教书生涯中,总是处在某一个发展阶段,对于青年教师来讲,总体上处于成长阶段,在成长的阶段,除了自身努力使自己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之外,更多是需要和名师、同行之间进行与专业方面有关的沟通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课堂讨论环节中,老师们个个争先恐后发言,大家相互之间交流培训心得体会,广泛探讨各种问题,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极大地丰富了培训的内容。其中既有根据主讲老师要求提出的问题讨论,又有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经验,以及所在学校的有关精品课程的建设做法等等,有的观点和论述很有深度和独到之处,经过讨论后每个教师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超越。

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从一开始培训,就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教学论坛、QQ群和培训班级在项目开展期间或更长的时间内与本专业的名师和同仁建立了相互对话、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一系列促进专业发展的事实。从一个个帖子的内容来看,就会发现有许多的培训教师从名师那儿学到了教学治学的方法;有把自己教学的困惑坦露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有毫不保留把自己对某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拿出来与大家共享;有把自己积累的优秀资源拿出来与其他老师分享等等。在老师们的参与下一起分享大家的宝贵经验,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因此使不同阶段的教师都能从中受益,持续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3]

五、总结

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从去年实施以来,通过网络的形式开展全国高校教师培训,无疑是一次如何利用网络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益尝试,虽然只进行了五次培训,但从成效来看,明显地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所帮助。经过五年的专业培养,相信对高校整体素质有一个极大提高,这也正是此项目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4.教师网络学习培训心得 篇四

执信中学xx老师在《构建3+3+3高效课堂提升高考备考能力》的讲座中主要分享了三种学习方式的融合与两种课型(复习课和讲评课)特征研究。她从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主张及内在逻辑分析阐述“高考考什么”,并结合课程改革文件提出自己的思考及对应的学习方式变革的理解及实践应用。

如何做到“积极主动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xx老师以真实课堂实践结合理论知识进行阐释自主、合作、探究相融合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别是高阶思维的培养的目的。xx老师再以专题的复习课和讲评课两张课型开展与三种学习方式的有效融合的成功课例阐述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而达到学生的效益的最优化和教师的效率最大化。

xx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深深的感染激励着我,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5.新教师之网络培训心得 篇五

在这个平台中,我最欣赏的就是作业版块,在模块234都会有一个作业留给我们新教师去完成,而这三个作业恰恰是教师最为基本的素养。每次一登陆到这个页面,我都会先去看下其他新教师的作业,即使是同一篇课文的教案或者有些相似的案例分析,每篇都有不同的思想方式和活动组织方式。于是,我就会开始去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加入自己的一些小想法。这一些小小的想法就是教师成长路上的小石子,为了铺成宽阔的大路,我时刻提醒自己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

在此次学习中,收获最多的是让自己学会了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学会了去尊重网络这个大平台。以前,我总是认为只有去听讲座,学到的知识才更多。但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网络的讲座是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及时给我们提供有效的帮助,但是专题讲座,只有在那个时候是有效的,因为不可能重复第二次。但是网络资源却不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网路资源,利用好网络为我们搭建的教育大平台。

6.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新教师培训,整个过程给我的感受是愉快、充实、有效、有所收获。陈钱林校长的报告可遇不可求,他的“三自”家教理念“自律生活、自主学习、自立人格”使我深受启发,更让人惊喜的是陈校长将任我校总校长,以后将会有更多向他学习的机会。接下来黄主任帮我们把生活细节逐步安排好,让我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蒋主任的授课使我了解了学校各项制度及要求、德育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刘主任则对教学工作进行了宏观的指引和微观的解说。蔡主任介绍了我校英语教学特色,并让我们练习实用的英语100句。简校长则娓娓道来碧桂园的发展历史,深度解读碧桂园精神,使我深刻体会到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束校长则以睿智的思想,风趣的语言和我们侃侃而谈其品牌建设,教育与服务、需求和要求,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这几天的培训让我对碧桂园集团、泮浦湾学校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对近期工作,近期目标和计划都有了一定的构思。

学校是教师的精神引路人。只有教师和学校的理念达成一致,志同道合,才能有效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我认同碧桂园教育集团及泮浦湾学校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未来泮浦湾学校还将被打造成双语学校标杆,行业典范,前景让人期待。

学校是教师强大的后盾,给我们提供最有力的物质支持,协助我们解决工作中的种种困难,给我们创造广阔的交流和展示平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将不懈努力,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勤奋、用心、坚持、出色地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共同用专业培养人才,用服务铸造品牌,用爱播散希望,用情浇筑未来!

7.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七

1 课程的重新定位思考

《企业管理》作为高职非管理专业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于开设这门课常常感到疑惑,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作为与企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数控专业的学生, 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的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通过学习本课程, 应使数控专业的学生了解、掌握现代企业的基本概念, 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 理解管理和被管理的内容, 能够具有一定的运用企业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所以《企业管理》是学生顺利走进企业的、适应企业的一座桥梁。

2 按需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所选的教材除了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三大知识模块:第一部分是生产过程管理模块, 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现场管理模;第二部分是生产要素管理模块, 主要内容包括人力流管理、资金流管理、物资流管理、信息流管理;第三部分是工程技术管理模块, 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开发、质量控制、设备管理、技术经济分析。那么这些内容是否是我们企业对数控专业的学生的要求呢?经过我们对周边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 企业除了对我们的学生有其专业操作能力的要求外, 还要求我们的学生在生产一线能掌握与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要素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使之逐步胜任对车间现场计划调度、对各种生产要素的经济分析和对车间技术质量实施管理的工作。通过这样的需求分析来制定我们的培养方案选择教学内容, 才能真正达到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3 教学思想的的转变

不管教什么课程, 我们不能仅仅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 而是应以知能并重为主要目的, 实现从强调学生知识吸收向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转变, 加强基础、加强渗透的,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鼓励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在传授的知识的同时, 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的合作精神。

4 教学理念的转变

正确的教学理念决定我们的教学的方向, 决定我们的教学的方法。在《企业管理》这门课程中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教学内容从单一的学科转变成相应的学科群。我们很多时候习惯就一门课程的讲授只是参考该课程的书, 讲解也限于该课程的知识。其实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就书讲书, 更要结合学生的专业, 联系实际, 为他们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 比如一些经济学等, 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相关问题。这样形成一个学科群, 让学生可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来说, 和此课程相关的课程几乎没有,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相关知识。

(2) 学生学习方式从受动转变为自主。《企业管理》常定位成以理论为主的概念型的非操作性课程, 在这样的定位下, 教师是课堂的核心, 教师逐个原理详细的讲解, 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地听课、记笔记。一堂课下来,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头昏脑胀, 教学效果自然不尽人意。如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 我在我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尝试。在开学初,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一个和企业管理相关的案例。每次课让几位学生为大家讲解案例, 并组织大家讨论分析。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学会怎样找资料, 学会根据所学习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思考问题。在和大家一起讨论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3) 课程资源从单一转变为丰富。实现这样的转变,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 运用各种形式的表现手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就是对教材的深度加工, 注重及时联系最新的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一些新的思想理念, 让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

(4) 人格关怀必须从冷漠走向热情。在每个班有些学生的学习很积极, 而有些却很不积极, 对于那些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我们要更多的给予关爱, 课堂上多提问他们, 生活上多关心他们, 让他们同样的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5 课堂教学育模式的转变

《企业管理》属于理论和实践较强的一门课程, 对于数控专业的工科学生来讲, 主要是让他们理解管理和被管理的行为。但是学生往往对此没有更多的感性认识。黄教授认为, 我们需要校企合作, 让学生能深入到企业中去, 增强感性认识。老师讲千遍, 不如学生看一眼。通过实际的参与, 来更好地理解将来所从事的实际的工作环境。同时让一些企业管理人士到学校讲学交流, 让学生直接感受被管理的要求。我们还可以让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回校, 直接和学生交流沟通, 说出他们的职场感受, 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

这是本次学习期间的一些简要感受, 还有很多无法全部陈述。在三天的培训中, 除了听取2位专家教授的讲解之外, 还与来自其他高校的同行进行了交流。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学习和参加培训的机会。

摘要:通过培训学习, 思考了《企业管理》课程定位, 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培训,体会,企业管理,教学,转变

参考文献

8.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八

在会议上我们还有幸听到县高级中学张修前老师的讲座“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几种策略”。张老师是我们生物学科的带头人,他有很多文章在生物学权威杂志上都发表过,张老师不仅谈吐优雅,形象平易近人,而且还做了很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他做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动画相当优美,气体的进出、血液的流动及颜色的变化看的都非常清楚。根本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就一目了然。在讲座中张老师结合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把他从教以来积累的经验进行整合,使得整个讲座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首先是对教育理念的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应试教育转入到素质教育。张老师列举了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他说:很多人喜欢看时装表演,看模特在T型台上尽情展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装是不能穿出去走在大街上的,但仍然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笑声)喜欢看,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时装表演其实是在宣传一种服装流行的理念,服装流行的趋势,服装的颜色、质地朝某个方向发展的理念,虽然整体的时装不能穿出去,但看过的人们在购买实用服装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时装中的某个因素考虑进去。也就是说时装表演传达的是服装消费的理念。所以教师只要在心理把教育的理念转变了,那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就能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其次是教学媒体的选择

张老师非常实际地说,教学媒体的选择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学校进行选择,不要看到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用的课件非常漂亮,就“拿来主义”,非要套用在农村中学,这样就脱离实际,农村的学生只能看、欣赏,根本不能动手操作,违背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教学媒体有多种,不能只盯上多媒体,其实还有如实物、挂图、模型、黑板画等等,每一种媒体都有它自己的优点,不能相互代替。要根据教材、教学环境加以选择。

再者是对教材的处理

他强调教材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的是一种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能够进行灵活处理尤为重要。可以将原有的知识结构顺序调换,也可以增加必要的内容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总之是一切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

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感觉真的是受益匪浅,也非常感谢县教研室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搭建了这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使我们在假期中充电。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知识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9.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九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系统的学习了技术支持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课堂实录案例,使我看到了我的信息技术课堂总存在的许多不足,为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阅读了许多扩展论文知识,通过此次培训,受益匪浅,收货很多。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在这次培训中,学习到了技术支持下的课堂导入。精彩的导入可以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入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使用一些优秀的视频资源进行导入新课,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再就是思维导图的学习。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效果。思维导图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绘制,一层一层延伸下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它适合于大部分的学习内容,无论是平时授课还是复习中都可以使用。

再就是在教学中,通过课堂讨论、抢答测试等多样化的课堂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式课堂、自主课堂。利用网络在线平台开展互动讨论、抢答测试、合作探究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想说的就是对优秀作品、典型作品的评价要及时。通过教师评价和生生评价相结合,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对于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再次进行巩固训练。

10.网络管理教师培训心得 篇十

这周我参加了教育局举办了的关于网络管理教师的培训,认真学习了有关学校网络管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针对性比较强。通过一周的培训学习,对网络的基本原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且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认识。现总结如下:

理论培训的内容有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互连设备、IP地址及子网划分、网络安全简介等,相对来说,这部分内容还比较好理解,好掌握,而实验操作就不那么容易了。实验从最基本的网线制作到路由配置,再到VLAN的划分和服务器的配置。其中VLAN的划分、服务器的配置对学校网络的组网及维护尤为重要,相对而言它又是网络中比较专业而复杂的工作。对于这一部分实验操作,我是在和他组员相互研究反复实践下完成的,真是很艰难,我想自己今后要在这方面多花时间去钻研了,以补已之短。通过本次培训,我也深感身上责任重大,那就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我校校园网及学校网站功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当然,参加这次网管培训,除了技术上的收获,我觉得更大的收获是接触到了一大批具有探究、合作而又不服输的优秀老师,他们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困难不可怕,关键是想方设法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网络管理教师培训心得

11.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十一

网络学习,即e-Learning,一般指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它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体,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和其它功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学习方式。

我国学者胡凡刚认为网络学习具有时间的终生化、空间的网络化、主体的个性化、内容的整合化和交际的平等化等特性。换句话说,网络学习的特性决定了学习者可以自由掌握学习主动权,按照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并能实现学习资源的最大化和全方位学习交流。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教师而言,网络学习可以较好地回避传统园本培训存在的不足,同时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目前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有限,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形式以及培训师资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网络学习作为终身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手段,极具现实意义。

一、转变传统在职教育培训观念,树立与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园本培训理念

首先,要树立开放教育的理念。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多种媒体教材在教学上的广泛采用,使教育过程、教育资源更加开放,学习者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网络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又解决了在职教师“学习充电”的问题。

其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信息科技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与海量信息出现使“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而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实现了学习资源利用最大化,给学习者带来极大便利,提高了“终身学习”的可行性。

最后,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往的园本培训偏重幼儿园的需要,沿袭师范院校、教师培训中心等专门培训机构培训教师的方式,培训内容、要求采取整齐划一的形式,教师缺乏学习主动性,个性化学习需求也得不到有效满足。

因此,将建设学习型幼儿园作为园本培训的终极目标,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这样的园本培训才有活力与实效。

二、听取国外“网上公开课程”,分享优质学习资源

在网络上听取国际名校的开放课程,实现与名校名师的“零距离”接触,做“网络淘课族”是当下时尚的学习方式。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百度、谷歌或迅雷等软件,或苹果公司提供的iTunes学习频道进行相关搜索,也可以直接登录名校、名教育机构网站,下载教学录像,还可以将一堂完整的网络课程用视频编辑软件处理成一个个短小段落,嵌入智能手机、掌上电脑、车载系统,利用空闲时间畅游学习的海洋,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课。

如耶鲁大学著名教授Shelly Kagan主讲的《死亡》、麻省理工的《物理:经典力学》、耶鲁大学的《博弈论》和哈佛大学的《公平与正义》等都是大家熟知的网络公开课。

这些网络公开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是分数和文凭,而是出于对知识本身的好奇和渴望,教师不给标准答案,而是巧妙地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拓展思维与眼界,形成崭新的学习观、教育观,还能将概念的演绎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三、科学筛选网络资源,搭建教师园本学习资源库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网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只有占有足够的信息资源,才有可能开展富有成效的学习。因此,科学地选择学习资源,建立基于网络的数字化资源库是网络环境下园本培训的必然选择。

首先,利用国内知名期刊数据库网站检索、下载学习资料。清华大学主办的知网空间(http://www.cnki.com.cn)是全球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的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只要注册成为中国知网会员,并为会员帐号充值,即可在知网空间浏览或下载有关幼儿教育的期刊、学前教育学术交流论文以及幼儿教育学位论文。另外如维普资讯网(http://www.cqvip.co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http://wanfangdata.com.cn)、超星电子图书馆(http://www.ssreader.com)等也是我们检索学前教育学习文献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来源。

其次,借助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并下载国外知名学前教育机构的网上公开的课程标准、教学指引、活动案例、教学视频、环境图片等,帮助教师把握学前教育改革动态,直观体验国外先进幼儿教育经验。如在创设班级环境时,我们在谷歌(www.google.hk) 输入关键词“preschool education classroom”检索并下载了大量欧美地区幼稚园的活动区图片和简短的活动室环境视频,提供给幼儿教师观看,不仅让班级教师在布置幼儿活动室时有了借鉴的范例,还帮助她们理解了活动室环境创设的原则。

最后,利用电脑的文件夹、网络博客、电子邮箱记事本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归类,建立属于自己的幼儿教育信息资源库。如把个人电脑做成主题树方式信息资源库,利用文件夹功能管理下载到本地的幼儿教学视频、活动室图片、教研论文;把个人博客做为超媒体信息资源库,随时随地在线浏览收藏的幼儿课程信息资源;用电子邮箱记事本管理网络学习帐号、密码以及重要的国外学前教育资源网站。

四、使用网络工具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双向互动式学习

网络学习共同体(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是指基于网络的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包括在线教师、专家、离线辅导教师等)在共同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围绕共同主题,通过参与、活动、会话、协作、反思、问题解决等形式彼此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为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建立的突破时空限制的在线学习共同体。

Blog是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它把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感悟、体验及时积累起来,并在交流和共享中达到思想的碰撞。教师可以在新浪网(www.sina.com.cn)、搜狐网(www.sohu.com)、网易(www.163.com)进行免费博客申请,将其他学习者的博客地址链入自己博客,从而构建学习者博客群,与其他学习者互相讨论,分享思想,实现互动,从而进行协作学习。

QQ群是为拥有共性的小群体建立的一个即时通讯平台。教师可以借助QQ群建立虚拟的学习群体,在更广泛的层面交流、沟通教学疑惑,分享经验。

电子邮件(E-mail)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电子邮件系统,可以非常快速的方式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络。幼儿教师可以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以电子邮件形式与辅导老师交流,寻求帮助;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借助电子邮件与国内外学者、专家探讨交流教育热点问题,获得与权威对话的机会,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在传统学习过程中,与名人、知名学者进行交流几乎是不可能,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的声音是可以被听到、响应甚至采纳的。

维客(wiki)也译为维基,是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系统,是一种多人参与,多人分享的学习模式。维基让幼儿教师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与不同地域的学习者、教师、专家进行共同创作、交流,使同一研究主题处于动态更新之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完整。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学习交流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理想的学习环境,在这里距离缩短为零,在这里时间变成无限延伸的链条。网络学习作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并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网络技术只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做到依靠网络而不依赖网络,网络学习的优势才能真正在园本培训中发挥出它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慧杰.中小学校本培训反思与E—Learning培训模式构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6)

[2]马培锋,林盾.雅思贝尔斯的交往教学思想及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3]况姗芸.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开放教育研究,2005(4)

[4]潘琪.Web2.0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科技风,2009(3)

12.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十二

一、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是指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依托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平台,创造性地利用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在职培训活动。其中,学校是进行校本培训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培训学习的主体,而网络则是校本培训的载体。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提高学校校本培训的实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的自主学习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师寒暑假还要承担一部分农活,长期的面授式培训会耽误很多时间,而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则给教师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可以白天干活,晚上在网络上进行学习,从而工作生活两不误。因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不受时空限制,只要能够连接到网络,每个人就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网站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不再受面授式培训所带来的诸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方面的种种限制。

(二)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培训的方式

在传统的培训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很少有参与互动交流的机会。网络创造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教师在网络环境中不仅可以接受培训,而且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更可以向培训教师请求指导,提出问题,发表看法。

(三)网络的快捷性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管理水平

传统的校本培训管理者无从获知教师是否真正参与了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培训容易流于形式。网络平台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准确记录每位教师的学习情况,如登录时间、次数、发表文章篇数等,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整体培训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增强针对性,从而提高培训实效。

二、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策略

(一)支架式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策略主要围绕“概念框架”的自主学习,其设计要求在自主性学习设计时,围绕需要自主学习的主题,建立相应的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对学习主题的学习,因此需要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以便将学习者的学习逐步引向深入。

(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策略

1. 创建校本培训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那些针对特定的人群,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教科研主题、学习素材类事物主题,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提供、组织与发布,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的教育网站。它是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主题探究、协作式学习系统,充分发挥了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超媒体、大容量等优势,不同于针对某一知识(内容)的课件,或某一门课程(章节)的网上教材,也不同于一个学科的专业网站。即学校建立专题学习网站,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登录专题学习网站的子模块进行学习。

2. 专家引领,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的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教师不仅承担教学重任,还要积极参加科研,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提出以专家引领、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动态跟踪为依托的教学质量保证和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了有效的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良性协同发展。

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可以发挥教师的合作精神、集体智慧,使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流,形成更新的多元化思想,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互相交流教育教学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借鉴教学思想。在教师个人备完教案后,通过集体讨论,能够形成有质量的修改意见,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弥补主备教师的不足。通过讨论、交流,每个教师都将自己的优点展现给别人,又从别人那里学到许多优点,形成一个交流合作的共同体,实现教师群体的资源共享和互补。

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从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内驱力出发,解决部分教研组活动中存在的空洞化问题,以合作为途径,提高教研组的教研质量,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改变单一的教师分散教研方式,探索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发展的教研机制。实践证明,专家引领、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师素养、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随着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网络培训已经成为学校选择校本培训的最佳平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已经成为教师培训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教师培训的思维方式,发挥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优势,让其为学校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戴建浜.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8 (11) .

[2]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

13.新学期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三

3月11、12、13日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同备一课书网上研讨活动,目睹了XX小学曹XX老师、张XX老师、陈XX老师对文本进行反复解读、深入剖析的过程,也折服于高启山主任对两位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精彩指导。在参加研讨的同时也有了很大收获。

一、心灵收获。感动于各位参与同备一课书的老师们的认真、勇于探索精神,感动于高主任乐于牺牲休息时间,随时随地对教师们的精心指导。反思自己,作为小学视导员,忙于各种日常工作的时间之外,除了对各小学每学期进行听课外,放松了对业务的钻研。今后,要象高主任及那些承担同备一课书的老师们学习,学习他们认真钻研教材,精研教法的做法,充实自己的心灵。

二、提高业务素养,加强指导教学能力。原来中心校没有各年级课本和课标,培训后,已和朱校长结合,暑假后订一套小学语数课本和新课标,闲余时间,加强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提高自己对文本的把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教师的课堂做出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为教学工作服务。

三、摒弃功利性,只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服务。当前因错综复杂的环境影响,很多人对教育对学生带来的长远影响认识不够,急功近利。我要从自身做起,向教研室各位领导学习,塌心教学,只求对得起本心,尽自己可能影响带动身边教师做“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师。尽可能多开展培训及各种赛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不断促进交流,是教师们认识到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确定教学目标,“一切为了学生”的想法才能落到实处。

四、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交流活动。近几年,我镇补充了一批年经教师,他们有干劲、有想法但同时缺乏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利用教研室开展的同备一课书活动及网络培训的良好契机,促进各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热情,使他们认识到闭门造车的局限性,只有多吸取其他优秀教师的良好经验才能在思想上、教学能力上有提高。

14.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十四

为期两天的网络培训结束了,听了四位学识和经验都非常丰富的专家关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题报告,我受益匪浅。对于一个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来说,能有这样集中听课、与其他高校教师当面交流的机会,我倍感珍惜。

清华大学的张慕葏教授做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报告,他以英国伦敦治理“毒雾”事件为例,告诉我们,“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再被重复。由此,201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口号。张教授通过讲解多位大师的事迹,告诉我们大师风范就集中体现在:热爱祖国、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科学方法、中西融合、持之以恒、淡泊名利、教书育人,这八组词语中。当代需要我们继承发扬大师风范,促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长。我们应该学习大师们为人治学的崇高精神,从中指正我们的价值取向。

我们需要大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就要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

庞维国副教授的讲解让我耳目一新,让我明白了创新与创造的不同。创造是发明世上本来没有的东西,而创新是改变世上已经存在的东西,产出新颖而适当的工作的能力。学生们在早期的几年里,用一种奇妙的创造性方式来观察身边的新事物。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含义就变得狭隘了。在学校里,学生们常常通过不断地重复记忆来积累知识,从而达到取悦老师、考试过关的目的。当学生们再稍大一点,他们学会了害怕犯错误…… 一旦害怕犯错误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就会制约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使得学生们更缺乏了创新能力。这也引发我们教师深思,尤其是作为高校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已经形成固定思维模式的大学生,如何开发和培育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我们不应该以课业成绩的高低来区分学生的优秀程度,而是应该提倡学生在完成自己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外,发挥自己所长,做出些创新性的成果来。也就是说一个问题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在课堂上老师该引导学生提出新颖性的观点,给予这样的学生积极的肯定,而不是视他们为“行为不端者”。总之,这次的培训给我很大的收获,对我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新进教师,自身的学习和不断地补充知识尤为重要。我会向各位专家和大师们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璀璨的价值。

15.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十五

一、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创新

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 一般是引发学生兴趣—讲授—对学生考评, 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对知识的自主选择权, 实际从学生学习动机源的角度分析, 是对学生求知欲、归属感、自尊的一种亵渎。因此我们应当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可采用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操练式、模拟式等方法精心组织教学。现在备课时, 我所关注的不是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编排问题, 而是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技巧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实践, 我觉得分组讨论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在备课时我会考虑如何将这些材料分成不同的部分, 以便布置给不同的小组。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学习、参与讨论, 让他们实际练习, 焕发出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姚梅林教授在提到如何让学生学习, 学生有多种动机源, 其中兴趣就是最好的一种。学习兴趣的存在, 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 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作为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专业思想, 培养专业理想。我每在开课之初要先通过大量的事例对专业的概况、未来的前景进行介绍,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了解本专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即将学习专业课程增加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 提高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警犬技术事业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及专业情感, 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任务驱动, 实现由学习动力向学习能力的转化

姚梅林教授也提到新的教学模式, 就是引出学生原有的看法→规范观点的引入→对观点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关注最核心的内容, 监控。在此启发下, 我打算利用“任务驱动”把主动学习引入课堂。最主要的是要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上, 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例如讨论式可引出学生原有的看法, 继而将规范观点引入, 同时对学生观点的科学性进行评价, 倡导学生的学术和言论自由, 整个过程中, 把握关注和监控最核心的内容即可, 目的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不可能教授学生需要知道的所有的东西, 但应该使学生具有迁移的能力, 应用所学, 去解决新问题或在新情境中快速地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 自我实现价值。

四、加强师生交流, 采取赏识教育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 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姚梅林教授提到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 这曾经是我一度忽视的, 以为这只是小孩子需要的, 但实则每个人都希望被赏识。学生在学习中, 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满足了他学习动机源中的成就动机和自我实现, 进而培养与激发了他的学习动机, 激发和调动自身的最大潜能, 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这次培训已过去一年了, 回想起来收获颇丰, 它使我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学, 心中也豁然开朗。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观察世界的角度也不同。我不可能完全准确地理解他们, 但我努力去倾听, 去理解。我发现, 学生实际上学到的内容与我预期的、应该掌握的有时并不一致, 他们对所教授的知识、技能进行了重新组织、加工。我意识到教学不可能是完美的, 每次教学后, 我经常思考下次教学时应该做哪些调整或改变, 比如, 怎样使课程更有趣, 怎样反馈、评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虽然对我是一种挑战, 但也让我感到了教学的乐趣, 也倍增了我投身教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郑应霞.从自我价值理论角度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动机[J].教书育人, 2009, (15) .

[2]Martin V Covington, Karen Manheim Teel.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蓝维, 等.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 2004.

[4]陈桂生.教育原理[M].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高文.学会学习与学习策略[J].外国教育资料, 2000, (1) .

[7]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J].林仲敏, 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9.

[8]龙文庄《.畜禽解剖生理》教学方法探讨[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2007, (3) .

16.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十六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教育技术培训;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1

Universities Teach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Mi Qin

(Liaocheng University,Media&Communications College,Liaocheng252059,China)

Abstract: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has been a matter of concern,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raining,and combine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ntegrating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with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ies.

Keywords: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蓬勃开展,在培训工作初见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亲自深入培训实践,并通过与一线教师访谈交流和相关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培训方式传统单一

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采用的多是集中授课的培训方式。由于受训教师的学科背景和教学需求不同,这种集体授课、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与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相违背,不能满足受训教师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培训时间短、任务重

由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时间短,培训教师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大量学习内容,而受训教师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消化所学的所有知识,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缺乏科学的培训评价方式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而目前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多采用总结性评价,对受训教师的学习质量难以给出全面而合理的评价,无法保证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四)培训缺乏有效的后续支持

由于目前培训多是由培训中心对受训教师采用“送教上门、集中授课”的方式,一旦培训结束,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会在空间上分离。受训教师在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困难时,缺乏有效的支持和指导,这样严重影响了受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培训效果的迁移。

二、浅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一)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网络教学平台,又称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既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设备,也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狭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Internet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

在本文中,笔者将网络教学平台界定在狭义的定义范畴上。即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Web的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在线交互、测试与考试等为一体的网络教学系统,它包含了管理、资源、交流、答疑、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二)浅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针对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要平衡这些差异,满足受训教师不同的需求,不仅需要培训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更需要在培训方式上进行创新。因此,将网络教学平台引入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为受训教师提供一个网络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受训教师提供实时的学习服务、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考试与管理,为培训提供有效的后续支持服务。

网络教学平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辅助支持,与传统的培训方式相比,将网络教学平台运用到培训中,给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它的优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灵活的培训模式

由于高校教师的自学能力都很强,在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基础上,可以利用网络辅助培训,即采用“面授+网络教学+自学”的混合式培训模式,有助于受训教师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

2.全新的学习方式

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它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实现任何范围内的自由学习,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培训过程中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受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的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进行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

3.有利于培训教师、受训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传统的高校教师技术培训存在着“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多,培训方式单一,不利沟通”等弊端。在短暂的集中培训之后,由于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空间上的分离,缺乏一个专门与培训教学相关的沟通平台,致使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培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与教学相关的通知、布置作业,通过受训教师提交的作业获取他们的学习情况。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开设与培训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答疑区,就可解答受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有助于受训教师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

4.开展分组教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受训教师来自不同的学科,信息技术基础和知识背景各不相同,而且不同学科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整合与其教学要求也各不相同,这样就对培训带来了很多困难。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对受训教师按学科、知识背景等进行分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学案例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这样有助于补充培训资源,提高优秀资源的利用率。

5.有助于提供后续支持服务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受训教师在培训结束后可以对自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网络与培训教师进行在线交流,给予受训教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受训教师提供后续支持服务,从而有助于培训效果的迁移。

三、结束语

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它对实现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对改善培训效果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培训模式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要恰当地选用它的可取之处,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培训工作,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彭慧,朱敬东.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J].电化教育研究,2007,2

[3]蔡立炉,刁永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的绩效模型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10

[4]刘军,赵宇.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J].教育探索,2009,2

上一篇:优等生学生评语下一篇:2018级初三政治3月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