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精选13篇)
1.《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 篇一
1.消费者不认为他们需要破坏性创新技术:破坏性创新的技术发展速度,常常快于市场需求发展速度,因此虽然某个技术明天就会达到了市场需求,但今天却不被人识,所以别听消费者的,他们不会告诉你他们需要某项破坏性创新技术。
2.公司很难为发展破坏性创新技术投入资源:破坏性创新的往往不被资源分配流程所待见。资源分配流程并非掌控在公司领导或权力部门手中,而是每个人手中。正是每个人的选择构成了资源分配流程,而每个人都看不上破坏性创新技术(质量太差,油水太少,空间太小)。因此企业很难集中资源来发展破坏性创新技术。
3.公司错误的应用破坏性创新技术:公司总是想把破坏性创新技术应用到他们的主流市场。这往往会失败。因为破坏性创新技术根本不符合主流市场需求,
4.公司的能力不足以驾驭破坏性创新技术:机构的能力不是变形金刚,他们的能力往往是为适应环境而进化出来的,而破坏性创新却是完全不同的环境,因此机构的能力不适应该环境(正如恐龙灭绝)。
5.公司对失败的容忍度不适应破坏性创新:发展破坏性创新技术一定要容忍失败,一定要试错。但公司以往的延续性创新经验所形成的文化是不能容忍失败,那么就没法搞破坏性创新。
6.公司的跟随战略不适应破坏性创新:在延续性创新方面,作为跟随者也不会被甩开太远,但在破坏性创新方面则不是这样。
7.破坏性创新给了创业型新兴小公司机会:因为在位大公司在发展破坏性创新方面确实面临重重阻力,这就给创业型新兴小公司机会。但在位大公司 也不是无所作为,他们可以通过成立能力和需求与新兴市场相匹配的独立的子机构破除这个魔咒。
2.《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 篇二
我国的飞机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 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 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修理到制造、由模仿到自行研制的艰苦历程, 逐步形成了生产、科研、贸易一体化的较为完整的飞机等航空类工业体系, 航空类产品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以及工业管理水平均有了较大提高。加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 越来越多的中国飞机制造业开始融入到全球飞机制造业的价值链中去, 对国际飞机制造业的产业价值贡献比重呈上升趋势。然而目前而言, 以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企业为代表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主要从事部件和零件级的加工生产和简单组装, 极大比例的企业以转包生产的方式为全球整机制造商和机体结构件制造商提供初级零部件产品, 产品附加值低。除此之外, 一批参与飞机等航空类产品制造的民营企业正逐步兴起, 并有着极大的参与全球转包业务的意愿和需求。然而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这些制造企业规模偏小, 因此参与国际转包业务的程度非常有限。目前, 我国航空制造业尚处于半计划经济体制下, 以军用飞机型号的研究与制造为重点, 融入全球合作业务的成分还非常有限, 在国际飞机制造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的零部件加工环节。鉴于此背景之下, 希望通过探讨当前突破式创新的民用飞机制造中存在的窘境, 促进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产业的发展。
1 文献综述
从熊彼得提出创新理论至今, 为了创新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化及系统化, 各国专家及学者将技术创新根据不同标准进行了分类。依据创新强度的不同, 技术创新被分为渐进性创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与突破式创新 (radical innovation) 。具体而言, 渐进性创新对现有产品的变更相对较小, 能够充分发挥已有技术的潜能。通常, 还能进一步提升现有成熟型企业的优势, 尤其是已有企业的组织能力, 对公司的技术能力、规模等要素要求偏低, 许多公司经营者也倾向于采取渐进性创新模式。然而, 一项关于新产品开发管理的最新研究发现, 平均而言, 最佳产品创新企业获得的近半销售额和利润都来自于3年内新上市的突破式产品[1]。在美国, 三分之一以上的技术创新是首创的或突破式的, 它们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动力[2]。根据Hill和Rothaermel[3]的调查, 在北美企业中, 95%的高层人士认为, 企业若希望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必须成为本行业的创新领导者, 通过提供突破性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改变现有市场竞争结构或开辟新市场。因此, 随着突破式技术创新对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意义逐步显现,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突破式技术创新给予了愈来愈多的关注。
突破式创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由Abernathy和Utterback[4]最早提出, 此后, 学者们根据不同角度对突破式技术创新进行了定义, 但始终没有统一的界定。1986年, Dewar和Dutton[5]在其著作中, 首次提出突破式技术创新是与渐进性创新相对的概念, 渐进性创新也被一些学者称为可持续性创新、演化性创新;而突破式创新被称为破坏性创新、革命性创新。同年, Tushman和Anderson[6]则将突破式技术创新定义为竞争力破坏的创新, 与之相对的是竞争力提升的创新。随着研究的深入, March[7]从现有技术的开发 (exploitation of existing technology) 和新技术的探索 (exploration of new technology) 两个方面对突破式创新进行了定义。他认为, 开发必须是改进或拓展现有的产品或工艺, 而探索则是对全新产品或工艺的突破。鉴于技术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化和企业创新实践的发展, 突破式创新的概念和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拓展。Vadim Kotelnikov[8]认为突破式技术创新是使产品、工艺或服务具有从未显示的特征, 或者是性能和成本发生巨大变动, 或是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 这种变革将改变先有的产业及市场形态, 同时创造出全新的行业和市场, 承认了突破式创新的变革性与替代性。无独有偶, 部分国内学者对此也下了类似的定义。薛红志[9]提出突破式技术创新是建立在新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创新, 对现有的技术能够产生破坏甚至替代的作用。而张洪石[10]则认为突破式技术创新将极大程度上改变产品性能指标, 或者对市场规则及竞争态势产生重大影响, 甚至导致产业重新洗牌。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来定义突破式创新, 陈劲[11]提出突破式技术创新是指基于突破式技术的创新, 是那些在并不是按照公司主流客户的需求性能改进轨道上进行改进的创新, 也可能是暂时还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需求的创新。Tidd、Bessant和Parvitt[12]将突破式创新的研究范围做了充分的拓展, 他们指出, 突破式创新涉及新技术的开发, 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环节, 是包括技术、组织、营销、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 这使得突破式创新的理论体系更为全面。
2 民用飞机制造业创新机制研究现状
民用飞机制造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从事民用飞机研制生产的相关行业的集合。研制和发展大型民用飞机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一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也是一国科学技术水平、自主创新及研发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民用飞机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单位多、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关系网络复杂等特点, 都决定了当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有能力制造大型飞机, 而大型飞机产业的市场结构必定是高度集中的[13]。同样不可否认的是, 民用飞机制造业是典型高附加值产业, 具有知识、资本、人才、技术密集的特点。据研究, 若以船舶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为1计算, 则小汽车为9、彩电为50、计算机为300, 而喷气飞机为800、航空发动机为1400。按照国际上通常的认识, 航空产业在10年内的投入产出比为1:80[14], 可以为其相关产业提供数量及其可观的就业机会。由此可见, 民用飞机制造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就业率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相关资料显示, 一架飞机从设计到启动生产预计需要至少20亿美元的投入。同时, 民用飞机还具有较长的研发周期与生命周期。以大型客机为例, 其研制周期一般都在5到10年的时间, 波音公司的平均研制周期为5年, 空客公司为6.5年[15], 而当一个国家处于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时, 很可能要花费15到20年的时间。飞机产品交付市场后其生命周期在20年左右, 从卖出第一架飞机到收回投资又至少需要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样长的时间内巨额的资金投入使得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陡增, 从而使许多飞机制造商为规避风险, 不再积极地投入到飞机的研发创新中去, 这对于飞机制造业本身极为不利。
为解决这类问题, 相关专家经研究提出, 不断攀升研发投入和市场风险迫使任何一国的民用飞机制造业不得不参与到全球航空产业链中去[16], 民用飞机制造业国际合作和专业化生产的趋势愈发明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 有效利用不同国家和企业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 并且有效分散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财务风险, 达到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3 民用飞机制造产业的突破式创新窘境分析
无论是整机制造, 还是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等部件研制, 都需要长期的、巨大的资本投入, 这使得民用飞机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生产费用超过了其他任何工业产品。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科技的不断涌现, 其综合性和复杂性程度越来越高, 使得航空类产品研发投入不断攀升, 经营风险也不断加大, 同时创新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随着突破式创新在各产业的应用, 其发展越来越接近其瓶颈期, 民用飞机制造产业的突破式创新窘境也越加凸显。
3.1 创新周期长
民用飞机制作产业的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复杂、产品组成复杂、产品技术复杂、涉及学科专业复杂、制造流程复杂、试验维护复杂、项目管理复杂、工作环境复杂等特点, 技术含量高、生产和质量要求严格, 并且产品生命周期长, 创新周期长。飞机的产品生命周期指该型飞机从论证开始直到退役为止的整个周期。我国规定, 飞机的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研制阶段、采购阶段、使用保障阶段、退役处置阶段。飞机产品的创新研发从可行性分析到交付需要五到八年的时间。针对民用飞机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划分为调研、分析、预发展、工程发展、批产与交付及运营六个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资源的减少, 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 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缩短产品生命周期, 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以更快的速度投放新产品将为产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是势在必行的趋势。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创新周期获得卓越的创新能力, 是民用飞机制造产业赢得竞争优势和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杀手锏。
3.2 高度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
Richard Leefir等人 (2000) 总结了突破性创新中所面临的巨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突破式创新的识别、特点以及民用飞机制作产业的复杂性, 其创新模式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 具体的说, 突破式创新面临着四种类型的不确定性, 即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资源不确定性和组织不确定性, 见表1。
3.3 高度发散性
突破式创新的技术轨道不依赖于企业以前所沿袭的技术, 如图1所示。突破式创新是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技术发展路径的“另辟蹊径”。
突破式创新则寻求新的路径、新的方法, 更多的是采用发散性的思维方法。飞机的发明在当时看来是离奇的不符合逻辑的、发散性思维的结果。突破式创新的源头主要来自企业外部, 如个人创造发明、专业性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等等。民用飞机制造产业的突破式创新的技术轨道不依赖于产业以前所沿袭的技术, 突破式的创新则要不断地挖掘探索能力, 因此在新产品开发上从开发式联盟演变到探索式联盟, 相对而言, 创新难度较大, 对技术和人才得要求较高。而我国民用飞机制造业的人才短缺、技术储备不足等现状难以适应突破式创新项目对高强度技术创新能力的需求。对突破式创新在民用飞机的创新方面有了更大的制约。
3.4 非线性、不连续性
突破式创新往往是在新的技术轨道上发展, 借助G.多西的技术轨道的概念来理解, 如图2。例如, 最初发明的火车不如马车的速度快, 但当解决了主要技术难题之后, 产品的性能将急剧上升, 随着技术趋于成熟, 性能也趋于稳定, 直到出现第二次突破式创新, 进入技术轨道Ⅲ阶段;当第二次突破式创新引起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超过渐进性创新的结果, 前一次的技术将以衰败告终。英国沃尔瑟姆福雷斯特市Bentley大学校长Joseph G1 Morone对突破式创新的研究结果显示, 大多数情况下突破式创新是呈“之”字型合作项目的成果。在整个周期中, 存在许多要决策的点, 没有线性关系和连续性。可以说, 突破式创新是技术发展路径的“另辟蹊径”, 因为它完全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基础之上, 是非线性不连续的, 因而民用飞机制造产业中许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不能适应它的出现。产品性能比主流市场上已定型的产品可能相差甚多, 市场规模难以预测, 外界组织环境受到局限, 这使得民用飞机制造产业在发展突破式创新时会面临很大阻碍。
4 研究结论及展望
快速发展的时代, 在国内外知识和科技的更新速度都日益加快, 产业化周期显著缩短, 创新将进一步成为发展的主导力量, 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显得愈发紧迫重要。当突破式创新被普遍认为是产业组织增长的一种方式时, 基于突破式创新局限性的民用飞机制造产业创新窘境分析, 可以发现民用飞机制造产业依赖突破式创新是不够的, 需要寻求使创新能力维持更久的方式。未来民用飞机的创新将越来越综合化、系统化。民用飞机设计研究工作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设计思想, 使我国民用飞机创新能力更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航空工业要参与国际竞争, 就要求加快创新能力的提升, 走出突破式创新窘境迫在眉睫。
摘要:本文从突破式创新模式的探究及其发展和应用情况出发, 通过不同创新模式在各方面的比较, 发现突破式创新存在的局限性, 结合民用飞机制造业的创新现状分析, 重点探讨了突破式创新在民用飞机制造产业的六大创新窘境。鉴于此背景之下, 希望通过分析当前民用飞机制造产业突破式创新中存在的窘境, 促进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产业的发展。
3.创新者的窘境 篇三
创新,大有学问。甚至比创业更难。因为创业有成,而创新无终。诚如我们采访海尔时,其轮值总裁周云杰所说的:那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射线……
创新本身,如今已独立成为一门管理学科了!开创者,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他被称为“颠覆性创新之父”。而这一切的起因,来自于他的著作:《创新者的窘境》。
最震撼人的,在于这本书距今已出版了17年,却预言了十年来所有众所周知的颠覆性创新发展路径,包括正在迅速走俏的电动汽车。其分析之深刻精准,令人不寒而栗,因此这本书在互联网行业被疯传——其实,各个行业均可借鉴,包括我们媒体自身。
当延续性创新失灵……
这本书之所以引起轰动,在于克里斯坦森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为什么那些领跑行业的巨无霸企业,总是无法在颠覆性机遇面前有所作为,而无可避免地被淘汰?!
就此问题,不论学界还是咨询界,一直都在不厌其烦地围绕官僚主义、大企业病做文章;而对解决之道,绝大多数CEO又都在声嘶力竭地告诫:要倾听客户的声音!
而克里斯坦森的研究证明:前者完全是药不对症,而后者更压根儿就是病源!甚至,“正是良好的管理”,导致了企业在面临颠覆性创新时的失败。
克里斯坦森的重大贡献,就是第一次对创新进行了细分,比对“延续性创新”提出了“颠覆性创新”(也作“破坏性创新”)。进而他告诉我们:当企业所处的环境并不面临颠覆性创新时,这些巨无霸们所拥有的良好管理体系,可以使他们在延续性创新方面几乎不可战胜!试想,当我们没有iPhone对手机定位加以颠覆时,谁能打败不断推出机型更耐用、功能也更丰富的诺基亚呢?当我们没有见证手机芯片的汹涌之势时,面对英特尔前仆后继的PC奔腾系列,谁又能奈何得了它呢?
但要命的是,我们众多行业正在面临颠覆性创新时期。原有的创新模式,完全失灵了。
当颠覆性创新“丑陋”……
是的,那些大佬们绝不是不创新,只是他们在面对从天而降的颠覆性创新时,“只能”很负责任地说“不”!
颠覆性产品往往拥有原主流市场毫不在意的价值特征:不知道市场在哪儿,不知道客户是谁,更没有量化数据。这让MBA出身的经理人如何能接受?更要命的是,经理人拿着这些怪玩意儿去“倾听客户”,客户又总是告诉他们:我不需要这个东西。我要的是你们把原有的产品做得更好!——“上帝”的声音谁敢不听?这还不算完,这些怪玩意儿通常在起初性能都不理想。比如:第一代U盘相对传统硬盘的存储量和信息传输速度,再比如:电动车比起传统汽车的续航里程和起步速度。为了公司的利润,为了自己的前程,谁会为这些“破烂儿”一掷千金——是的,大佬们的成本结构和股东压力,注定了他们有责任去追逐那些客户看得懂、利润率更高的延续性创新产品,去追逐那些所谓的高端市场。
但是,恰恰就是那些“丑小鸭”,变成了如今名利双收的“白天鹅”——比如特斯拉。
4.《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 篇四
以过去为经验,在当下付出,朝未来前行。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会朝前走,时间并不会停留在此刻,周围的环境也在向前变化。未来,因为时间,你必须前进。
如果你想在未来有所收获,那么先找到未来的目标是必须的,有了目标,当下的行动才有方向,才会有未来,不然只不过是满足了当下的欲望,到了未来的时候,只能留下遗憾或者失败。过去的只能成为经验,让自己去更好的选择未来,更好的在当下行动。不要被过去的成功、辉煌所束缚在原地,要去追寻未来的。
更大的视野
在决定未来之前,不妨先提升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看到更多的世界,才知道,自己选择的目标在世界之中是什么样的存在,在未来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存在。
你的目标选择,是依赖于身边的人或事,还是依赖于行业、地理、国家或是文化、种族?你选择目标的时候,有考虑过,在更大的格局之下,这是你的选择吗?是最好的选择吗?或是,你有考虑这些所需要的知识吗?所以,在此之前,你需要的更大的视野,更多的认知,才能让你自己你所处的价值网络。
你的行为,你选择,是因为你自己想要,还是因为身边人的影响?是父母告诉你这样做才是正确的?他们的经验是否已经过时了?自己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没有去观察过,他们的经验怎样指导他们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或是追求是否真的是你所想要的?别人告诉你的都是别人所想要的。在间接或直接的影响着你。
审视自己,有时候会发现,一直以来的行为,其实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才造成了我认为的理所当然,但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有了新的认知和对世界新的了解之后,会发现,原来世界还可以是那样的。
变化
未来有很多的变化,也就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为了应付更多的不确定性,资源方面要有所保留,以便让你能够有多次试错的机会。面对选定的目标,你不应该有所保留,应该全身心投入目标之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行动之前,先假设你是错的。准备好真的错了的应对措施。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许应该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破坏性技术变革,就是选择了另一个市场,才有机会发展成主流市场。
未来的变化会越来越快,如果没有能力在大趋势中争霸,那就现在小趋势里做好自己。让自己有机会在未来的大趋势中有争夺权。
当自己现状很好的时候,也要审视自己,思考未来,现状能否向未来发展,如果不能,应该怎样取舍?个人认为,追求自己所追求的,选择本身就要付出代价。
趋势
我想,未来应该会越来越个人化吧,至少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力越来越强,想要做的事情各种各样,以前需要一个企业才能做的事情,现在一个人也想做,人工智能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让个人能够提供的价值越来越大。
未来也许,一个人就是一个企业,一个人能够操作很多强大的人工智能机器来完成任务。
那么,那些需要操作的人工智能机器,在操作上,只会越来越简单且便捷,这也是人类技术发展的方向。简单便捷的东西越多,人可发挥的功能也就越多,可以个人实现的也就越多。
除此之外,就是个体之间的协作会越来越多。以前都是企业自给自足,大企业就会存在大企业病(你的决策也许是因为你的员工给了你他认为对他升职加薪有利的条件)。所以未来企业会越来越小,直到个人。自己做不了的和别人协作,用我擅长的与你擅长的交换合作,互利共赢。
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未来,个人能力强且多的人,优势越大。积累很重要。
选择、行为
选择必然伴随着代价,所谓的最佳选择,不过就是承担的代价对你来说,你不在乎。选A有A的好处,也要承担A带来的坏处。选B也是同样。所以在选择之前,可以问一下自己,A的坏处你能承担吗?不能的话还是别选了。
选择的时候为什么会犹豫,是因为分不清哪个更好吗?并不是,选择之所以犹豫,或者说你之所以有选择,是因为你的目标不明确。如果你目标明确且坚定的话,那么只有与目标相关的才是你要去做的,也就不存在选择。决定了目标之后,就做好觉悟吧,毕竟决定目标也是一种选择,也要付出代价。
行为都会被过程记录,被记录下来的过程,会在未来成为结果出现在你的世界里。很多人第一次尝试抽烟的行为,就造成了未来一直抽烟的习惯,以及抽烟的坏结果也要承担。你现在因为觉得学习困难,而偷懒,以后相同的情况,你也会偷懒,至少会有偷懒的概念,也许在未来十年后,你本可以实现的目标,就因为这次偷懒没有学会而错过了。
看过很多的恐怖片,每次一个人在漆黑的地方时总会想到恐怖的东西,我有两个朋友从来不看恐怖片,别人看,都不听声音那种,在他们的世界里,就不存在那些恐怖的东西,更不用说害怕“鬼”。这就是行为被记录下来的结果。
5.创业公司制胜策略:创新者的窘境 篇五
1995年,互联网用于商业还处于早期阶段,贝佐斯决定在网上卖书。那时候,美国最大的书商是Barnes and Noble及Borders。贝佐斯明白,他可以通过颠覆性的渠道,也就是互联网来颠覆书刊行业,而B&N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为什么花那么长时间?因为那时候在网上买书的人并不是很多,B&N把自己的资金都投在了它的主要有业务实体零售店上,
Borders花了三年的时间网站才上线,这时候,Amazon已经远远把它摔在了屁股后面。,Borders决定让亚马逊为其运营网站,毕竟,网络销售只占他们业务的很小一部分。最终,2月16日,Borders宣布破产。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行业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比如互联网领域中,Zynga,AirBnB,Box。
6.《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 篇六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演讲稿
关键字:读书笔记, 母亲节, 小学生, 教育, 感恩, 妈妈, 中华精神读书笔记
诚然,至者,信哉!人世间,若无精神,人之立、军之威、国之强、民之富,则无从谈起,无由成就!所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细细读完这本《中华精神》,我心情无比激动,受益匪浅。原来古人早就拥有了那么多高尚而美好的精神:雷锋的螺丝钉精神等等,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们是中国瑰丽灿烂的历史上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是五星红旗上一片红色。想到人们的高尚精神,再想自己,我无言以对,暗自羞愧。记得有一次是学校的课间休息时间,正玩得起劲的时候,忽然听到“哎呀”一声,原来是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跌倒了。本想上去搀他起来,却禁不住同学叫我玩耍的诱惑,只能装作视而不见,匆匆地绕道走了。但就在忍不住回头时,我看到了一位同年级的学生正跑去搀扶他,不禁脸红了。
说到感恩,我想起了妈妈。有次听爸爸说,在妈妈怀着我的时候,真的是受尽了“磨难”,脚浮肿得厉害,早上睡的香,晚上又不睡,连着几个月,爸爸妈妈都没有一夜睡过完整的觉。刚出生时我才五十厘米,如今,我都一百四十多厘米了,想想这其中得有父母多少的心血啊!原来心里一直有点恨妈妈,因为她对我很严厉,有时我还真有点怕她。听过爸爸的
话,我的眼里不禁泛出了泪花,感觉心里的恨消失了,对妈妈只有感激。今年母亲节,我就亲手给妈妈做了个小礼物,用卡纸做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并且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对妈妈的祝福和我想说的悄悄话,以此来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还记得妈妈收到礼物时,一向严肃的脸上也笑开了花。
亲情很珍贵,但友情我也同样非常重视的。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陈一晔,和我同级,每次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都好开心。每当我去她家作客时,她总是会热情地招呼我,有好吃的东西也总会分我一半。每当遇到不懂的题目里,我们就会在一起讨论、交流,虽然有时我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马上又和好如初了。我们俩还经常在一起做手工,比如纸花、小纸船等等,看着我们开心的样子,妈妈常说我们要好的就像两姐妹。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朋友,我真心地希望和我的每个朋友的友谊之树都常青。
人们的高尚精神教育了我,我也同样会以古人为榜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快快行动起来吧!中华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阅读相关文档:唯一的听众读书笔记600字-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500字-读书笔记 让男孩一生成功的睿智故事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生死疲劳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带银铃的长臂猿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学会正面思维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双城记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诺桑觉寺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生死攸关的烛光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热爱生命读书笔记700字-读书笔记 森林报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幸福的鸭子读书笔记600字-读书笔记 梁思成传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贪心的夫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钟的生日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虎娃金叶子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再造卓越读书笔记
7.《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 篇七
我对中国的佛教建筑抱有浓厚的兴趣, 加上近来研读《佛教文化概论》, 学到了不少佛教知识, 我决定以此作为这次读书笔记的主题。
在研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后, 我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并试着作出解答:
1 佛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其总体布局有些什么演变
佛教产生于印度, 相传为释伽牟尼在公元前6至5世纪所创, 并于东汉明帝永平10年 (公元67年) 由西域僧人传入我国。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建造了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引自《中国寺庙文化》) 。由此开始, 佛教建筑在中国整整延续了18个世纪而没有间断。
《魏书·释老志》这样记载白马寺:“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 从一级至三、五、七、九”。所谓“依天竺旧状”, 应指的是有一座“塔”, “重构之”指的是多层楼阁。这就是当时佛寺的主体。和后世的楼阁式木塔一样。佛寺早期, 它只是一座塔, 带有浓郁异国色彩。
南北朝时期, 国家动荡, 僧人参政, 统治者有意识的利用佛教统治人民。这时佛寺建筑有了大发展, 演变出了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东汉以来的浮屠祠式, 规模日趋庞大, 以多层塔为中心, 围置廊院。《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汝南王曾在东汉灵台顶部建造砖塔, 改为佛寺。二是利用或改造府第为寺院, “以前厅为佛殿, 后堂为讲堂”, “王侯第宅, 多题为寺”, 此类佛寺是典型的中国建筑。
是否这两种形式在今后并行发展了呢?历史证明隋唐时期的佛寺极少有以塔为中心布局的了, 或寺旁另建塔院, 或建双塔, 或塔阁并峙, 可能都是过度形式, 大量而典型的布局多受唐初道宣和尚所著《戒坛图经》的影响——前殿后堂, 围以廊院, 正面山门, 四隅角楼, 两侧小院。塔的地位渐从中心到侧, 再到后山, 甚至被抛弃。这样的演变应如何解释呢?
这要从塔的最原始作用说起, 塔最初是为存放舍利而建, 作为陵墓性质的塔自然是寺的中心。但人们想见到佛, 而不能满足于对着一个藏着佛的舍利的建筑祈祷念经, 于是佛像产生并越造越高大, 进而代替了塔的地位, 佛像需要建筑来遮风避雨, 于是容纳佛像的建筑被越来越重要。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 都是容纳重要佛像的建筑, 从保留下来的佛光寺大殿的规模气势就看得出此类建筑在佛寺中最重要的地位。
另外, 楼阁类建筑也广泛被应用。佛寺高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独乐寺观音阁及乐山大佛那已损毁的楼阁。高阁出现在寺院建筑的格局, 是和佛教中的密宗信仰的兴盛有关的。
密宗, 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密教, 唐开元初传入, “信奉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经藏, 讲求即身成佛、快速成佛。”据其信仰, 修法需筑坛——“曼荼罗”。坛上供奉多种佛及菩萨, 且是高大站像。 (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 这种功能要求促成了建筑空间的变革, 逐渐形成了以高阁为主体的平面布局形式。
高阁在寺院中的布局主要有: (以下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唐宋高阁建筑》)
(1) 高阁居中:高阁占领佛寺正殿的位置, 形成一种新的寺院空间。
(2) 两阁对峙:东西二阁对峙是一种很普遍的格局。唐诗中有“双楼夹一殿, 玉女侍玄元”的诗句, 除此之外, “双楼夹一阁”的布局也很多。
(3) 三楼相连:敦煌壁画出现了不少三座楼以阁道相连的处理。立面上三楼都是正立面朝前的, 不同于两阁对峙中的侧立面朝前。但此种形制未留下任何实物, 只见于壁画。
(4) 三门之制:山门, 唐又称“三门”或“中门”, 多为楼阁式, 对日本建筑有很大影响。
(5) 其他建制:如角楼、钟楼、经楼等。
唐代佛教建筑中楼阁建筑发展较快, 不仅代替了塔的位置, 也对寺院建筑布局建制有较大影响, 产生了多种布局方式。
宋代以来, 轴线位置上的阁常常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虽地位不及唐时显赫, 然而常以其宏大的体量、精巧的结构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赞叹。《石林燕语·癸辛杂识别集》载:“汴城楼阁最高而见者, 相国寺资圣阁”即相国寺之后阁。
综上所述, 佛寺的基本布局演变可概括为:从“独塔”走向“前塔后殿”再走到“前殿后塔”再到“前殿后堂”然后是“前阁后殿”最后到“前殿后阁”。
2 为何唐代以前的佛寺保留下来的极少
或许这也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翻阅资料时, 看到梁思成先生苦苦寻找唐朝时期的木构建筑, 看到日本人叫嚣研究唐代木构建筑只有去日本时, 我想日本的木构建筑正是唐代从我国传入的, 他们保存下来的只有唐代的建筑并不奇怪, 可是为什么木构建筑延续了两千年的中国, 留下一栋唐代以前的建筑如此之难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了一些书籍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等) , 找到了一些解答:
(1) 当然根本原因应当归结于木结构本身难以持久存在, 木材是有机物, 由于易燃、易腐蚀难以长久的保证不坏, 许许多多木构建筑或是被大火烧了或是遭到虫蛀随着一场地震轰然倒塌。我们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建筑, 很多都有遭遇火灾并屡次修复的记载。所以, 以木材为材料的佛寺建筑, 难以保存。
(2) 但仅仅由此解释似乎不够深入, 或许可以从政治角度找到一些答案。中国历朝历代更叠总是遵循不破不立的原则。于是要么迁都, 要么就烧房子。最为惋惜的是那楚霸王项羽把三百里阿房宫附之一炬。或许许多包括佛寺在内的建筑就是因为妨碍了新统治者的统治而惨遭厄运吧。
(3) 佛寺本是可有可无。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只是被作为统治工具而传承了下来。但当其过度发展, 甚至有损统治者利益时, 必然会遭到封杀。《唐会要》卷四十七记载辛替否上疏:“今天下佛寺盖无数, 一寺堂殿, 倍陛下一宫, 壮丽甚矣, 用过度矣, 是天下资财而佛有七八。”可见建寺之奢靡。在唐武宗时期, 曾拆除天下寺院四万余所, 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后来, 五代末年, 周世宗大举灭法, 又废天下寺院三万余所, 从此隋唐佛寺一蹶不振。
或许正是以上原因造成了我们缺少唐代以前建筑的现状。
以上是我在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后, 总结出的对中国佛寺建筑较为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一方面记录研究, 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文中推理如有不妥之处, 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
8.360:周鸿祎的创新窘境 篇八
先是一封“内部邮件”在去年圣诞节当天被曝光,周鸿祎在信中回应了不久前砸下24亿元人民币与酷派成立合资公司的传闻,高喊:“带上AK47,随我去南方做手机。”随后,老冤家百度又再度躺枪,其杀毒产品“恶意捆绑、无法卸载”成为被360攻击的新痛脚。周鸿祎还声称自己就此事当面“约架”李彦宏,但对方“临时决定不约”。百度立刻扯出周投资病毒公司来反击,同时在官微上举办“360受害网民”的“诉苦大会”。
有经验的看客很快就明白了老周“开炮”的意图,纷纷表示360这是有新东西要上市了。果不其然,1月6日360正式推出包含“摸字搜”、“安全购”等七种功能在内的独立搜索品牌“好搜”,并豪言要做“未来中国第一搜索品牌”。
虽然和三年前推出360搜索一样,“红衣教主”事先为造势做足了功课,但这一次好搜却没有获得相同的关注度。不少审美疲劳的观众对这种老套手法开始丧失兴趣,认证头衔为“多米市场主管”的“烨LYY”在微博上向周鸿祎抱怨:“你(这么三天两头挑事)不累,我们看也看累了啊!”
其实变得“老套”的不单是营销手法,纵观360近两年来的表现,这个曾经的互联网创新者,战略思维和运作模式也在慢慢“变老”:PC业务无论是产品还是变现模式,都难有新突破;抢滩手机动作迟缓;BAT都已建好了护城河,360除安全外的各项业务却还在二三线苦苦挣扎。
与之相呼应的,是360的市值也开始一路走低。从最高时的124亿美元,缩水到现在的70亿美元,同与自己对标的百度(765亿美元)差距越拉越大。
360究竟怎么了?
“老周这两年移植旧有成功模式到手机上,遇到了很多麻烦。”刚跳槽到另一家互联网巨头的前360中干J先生说,“最关键的底层安全应用已不像PC时代那样,能轻松占领用户的手机,这打乱了360后续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他(周鸿祎)做手机也许是真的横下了心,想直接从硬件终端切入,为360转轨抢滩阵地。”
J先生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面对仍旧生龙活虎的BAT,周还固守着赖以成名的战术打法,在移动互联网格局逐渐稳定后,这个老态渐现的“创新者”,拥有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微创新”,是周鸿祎在互联网时代引以为傲的撒手锏,当他带着同样的思维进入移动搜索市场时,从产品定位和资源配置来看,似乎只准备做一个旧有PC搜索的“优化版”。
这种用“延续性创新”替代“破坏式创新”的思路,让360移动搜索输在了起跑线上。
2014年中国移动搜索市场发展迅速,用户规模已突破4.87亿人,其作为流量入口的重要性展现无遗。作为行业老大,百度已经基本完成了搜索引擎的移动化布局,将市场份额固定在70%~80%,而且移动端的流量已在去年Q3超过PC端;去年5月推出移动搜索客户端的搜狗,也成功跻身次席,占据17.4%的份额,逐渐拉开了与第二集团易查、儒豹等竞争对手的距离。
在汹涌的移动搜索抢滩大战中,以“颠覆”和“创新”闻名的360却奇怪地落后了,不仅属于市场边缘人(4%),甚至到目前,都还没有拿出一张明晰的产品路径图。
2012年底,域名为m.so.com的360移动搜索低调上线。此时360还没有为其配置专门的团队,只有几个从原PC搜索部门转岗过来的员工。同时,移动端使用的搜索引擎也没有与PC端分开,员工的工作只是集中在优化无线搜索的结果上,甚至“没有专门拉取wap站点”,更谈不上针对移动搜索进行产品开发。
这种“微创新”式的搜索移动化,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质疑:“手机搜索和PC搜索的显然区别非常大,需要进行浩大的适配和调整工程。”有专家告诉记者,任何一个搜索公司进军移动端,都会有专门的团队跟进,从根本上将搜索引擎和之前产品做区隔,很难理解360为何在这么重要的战略转型上“因陋就简”。
尴尬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14年。6月,360搜索独立App姗姗来迟,时间点上已落后于百度、搜狗以及UC等主要对手。而在图像语音搜索、LBS搜索、开发者云这些与移动搜索关联紧密的业务板块上,360还没有实质性的公开动作。
8月,也许是发现自己的移动化战略已落后对手太多,周鸿祎终于在Q2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会在短期内重组移动搜索团队,并且加大该部门的招聘力度;另一方面,开始在自己的“手机助手”等产品中内置360搜索,以借势推广。
此时,相比百度移动搜索流量超过PC端的成绩,360的移动流量还不到总流量的15%。
360在布局移动搜索上的迟缓,反衬出百度转身的迅猛。特别是在过去的两年里,百度已经成功完成了里程碑式的突破:App用户数达到4亿,其智能卡片浏览方式、便捷查询服务让这个强入口开始从搜索向综合信息服务升级。
百度领先的不仅是产品布局,还有盈利模式的探索。2014年其移动营收比例突破了36%,并以每个月5%左右的幅度递增,而360至今还未在财报上公开相关数据。
从PC端的“探花”到移动端的“榜眼”,搜狗则是复制了360在PC上的玩法:背靠腾讯大树,借助强势入口进行导流。搜狗CEO王小川曾表示,搜狗跟搜搜合并后,搜狗搜索无线流量基本从腾讯过来,占80%~90%,直接从手机QQ浏览器过来的流量占70%左右。
面对全新的移动搜索市场,整个行业生态和产品定位都已截然不同,周鸿祎却还试图沿用PC端引擎进行“阶段式改良”。等他醒悟过来时,移动搜索市场的格局已然成形,再难有突破。
和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描述的那些经典案例一样,周鸿祎错误地将手机浏览器,当作了“规模小、需求不明确、利润低”的低端小众市场,不愿花费成本进入,结果让对手们抢占了先机,给自己的总体移动战略带来了危机。
2014年,360的PC端浏览器仅次于IE,以26%的市场份额高居第二,而第三名谷歌的Chrome只有不到7%。
可惜360在PC端的辉煌,没能延续到移动端。虽然早在2011年就已进入移动浏览器市场,但周鸿祎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发言,却否定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前景。
“假如人们在PC上逛淘宝,一定会使用浏览器,但是在手机上,人们会选择淘宝的App”。基于这样的考虑,周鸿祎没有把手机浏览器作为核心产品去做,和移动搜索引擎一样,只保留了一支很小的研发团队。
由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战略层应有的重视,360在手机浏览器市场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在QQ、UC、百度瓜分掉八成的江山后,留给360的,只有区区7.5%的一小块“蛋糕”。
实际上,从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各细分市场布局来看,虽然手机浏览器的重要性,没有PC浏览器在互联网时代那么高,但仍旧具有非常强的入口属性,同时它还是个超级App,让UC、QQ能轻松做到几亿的用户量。
此外,在移动互联网场景化、碎片化以及多内容需求的背景下,手机浏览器的平台化属性和内置的搜索等功能,可以拉动用户的持续增长,厂商们也可通过浏览器的平台化合作以及搜索等业务的布局,来获取广告及流量分成等收入。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手机浏览器不单能做新闻、小说两方面的分发,还能在应用、游戏、视频方面有很大建树,比如UC应用中心、QQ浏览器的热门视频。而且电商方面如淘宝、天猫,团购方面如美团,生活服务平台如58同城等,这些应用的很大部分流量也都是来自于手机浏览器。
也许是重新察觉到了手机浏览器的价值,360高层的态度忽然转向了。2013年,周鸿祎开始接触UC的俞永福,但他很快发现那时的UC已不是自己能开得起价的了,而且俞永福也已经攀上了阿里巴巴这棵大树。无奈之下,周鸿祎只好把目光转回360内部。去年4月初,一名业内人士爆料:周鸿祎已经在内部表态,要开始在手机浏览器上狠下功夫,并把这块业务上升到用户入口和提升移动搜索市场份额的战略高度。
该人士还开玩笑地说,原本受冷落的360手机浏览器部门,如今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冰火两重天”,正在加班加点地研发新版本。
果然,仅仅一周后,360手机浏览器6.0版就正式发布了。
只是,老周这时才想起重拾手机版的“三级火箭”战略,是不是稍微晚了点?
在“亡羊补牢”的同时,360在手机浏览器上的定位似乎也出现了问题,周鸿祎仍然把自己新产品的核心卖点定位在赖以起家的“安全”上,想和UC的“省”、百度的“快”、欧朋的“轻”做产品区隔。然而就如IT观察者土妖所言:在手机浏览器市场,安全已经不是刚需,“快”才是第一需求。
在这样的前提下,360再打安全牌,是在错误的地点使用错误的战术。
像360这样在创新层面一直领先的企业,往往是某些破坏性创新的发现者,但它们往往会将这些发现,套在现有用户群上做分析和预测,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浪费宝贵的市场先机。
互联网的边界是模糊的,如前文所述,分发市场与移动搜索、手机浏览器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并且深刻地影响着每一家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布局。同时,由于“整体分发都没有太强的产品创新,想做到完全不一样很难,创新点都不太多(UC创始人何小鹏)”,所以在经过了几年的市场培育期之后,整个行业格局也逐渐稳定了下来,没有出现“黑马”。
一个没有真正创新者的市场,如果放在几年前,那一定是“颠覆者”周鸿祎大显身手的舞台。但如今,360连原本的市场份额都在流失,与“老三”腾讯的份额差距,在去年三个季度内从11%缩小到了危险的交叉点。
从市场前几位的产品布局来看,360的劣势源于别人都已经有了完整的布局和护城河,但它一直都缺乏一款真正的“杀手级”产品,自身最核心的“安全基因”,在手机上迟迟未能挖掘出创新的方向。
例如百度,其搜索基因已经在分发市场里,进化成“搜索+应用商店”模式,“搜索”可以覆盖有需求(包括需求明确和模糊两类)的用户,应用商店则可以成为用户习惯的延续和全覆盖产品;腾讯发挥其“社交基因”的优势,依托微信、手机QQ积累的庞大移动互联用户,利用自己在社交游戏和网络游戏方面的优势,建立起了以游戏分发为核心、社交推广为手段的入口模式。
由于两者已经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生态,所以一个能牢牢占据市场老大的地位,一个能后来居上,抢走360大量的用户。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360在2014年年末和腾讯一样,推出了名为“社交分发”的新产品,并将其定义为分发2.0时代的标志。
然而让人一头雾水的是,360选择的主攻方向,竟是自己整个运营模式中最短的那一条木板——“社交化”。按照360自己的定位,“社交分发”包括了“好友分发”、“位置分发”、“当面分发”和“个性分发”等精准App分发方式,意在挖掘好友关系、LBS地理位置、面对面交流等社交功能,开拓应用分发的新通道,提升分发能力。
相对基于微信和手机QQ的腾讯社交分发,基于手机通讯录的360版本,明显缺乏强用户关系链,关联到产品的方式很生硬。简而言之,就是360缺乏社交的基因。一位微博网友抱怨:“360手机助手的新版完全是瞎搞,从通讯录里导好友,这是多久之前的套路?一下让产品后退了好几年。”
而一些分析人士也认为,360手机助手近一年来在分发能力和产品形态上难以突破,市场份额也遭遇百度、腾讯等竞争对手不断蚕食。如果3.0版本宣告失败,或将成为压垮360手机助手的最后一根致命稻草,届时360的分发业务将彻底退出主流竞争。
创新者在陌生市场“泯然众人”,甚至错误选择突围方向,都有可能源于自身创新底气和手段的缺乏。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PC用户与手机用户,也是两个大相径庭的群体,连PC端“小白用户”本身的构成和消费心理都在发生变化,何况智能手机的用户。可惜的是,老周仍试图用自己熟悉的那个套路做手机安全……
就如同“搜索=百度”、“IM=腾讯”一样,360也是安全软件的代名词。即便是在移动市场上,360也一度拥有占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但如今,这个360的大本营似乎有了失火的迹象。
2014年Q2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360、腾讯、百度在移动安全市场的份额分别为50.9%、40.9%和23.5%。仅在两个季度前,同样一家分析机构的数据中,三方的势力对比还是61.5%、27.1%和18%,再往前推两年,360甚至一度占据七成的市场。
事实上,360在移动端的安全市场曾经走过弯路。
2011年,360手机卫士用户达到3000万,成为市场老大。周鸿祎开始对手机业务有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借此开始复制PC时代的玩法——用“安全”捆绑其他应用,层层铺开自己的产品线。
在这种背景下,已经发展到几十人的手机团队被重组,分拆出几个小团队,每个团队都独立进行了很多新业务的尝试。比如,手机宝盒分拆出来做成手机助手,一部分人做手机浏览器,一部分人做口信(微信的同类产品)。
但是这些试验性的探索并不成功,同时,多面出击也分散了360本身核心业务的战斗力。当时随着智能手机的高速普及,市场规模开始疯长。但360手机卫士的用户数增长没跟上行业发展速度,只从年初的3000万增长到年底的4000万,市场份额从60%跌到50%左右。
而金山、腾讯等公司也趁这个时候开始在移动端发力,推出各自的手机安全产品。腾讯更是不惜重金,先是通过收购安全管家、投资金山网络,建立了手机安全的“腾讯系”阵营,然后在电视、楼宇、媒体投放巨额广告,全力推广腾讯手机管家。这个在腾讯内部被称为“国防计划”的项目,目标就是利用手机取代PC的洗牌机会,对360手机卫士形成围攻之势。
感受到危机的360,紧急召回已调往PC部门的原手机业务带头人李涛,重新将重心放回手机卫士。但此时其他竞争对手已经在360的后院站稳了脚跟。
站稳脚跟之后对手们便开始“纵火”。2014年,手机安全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百度、腾讯甚至阿里巴巴等,均拥有了自己的安全产品,再加上金山、猎豹、瑞星等专业化的互联网安全公司,该领域已是绝对的红海,而这显然给360造成了更大的压力。360的Q3财报显示,其安全产品在PC端的增长基本陷入停滞状态,而在移动端,360也不具备绝对领先优势。
反观腾讯和百度这两个对手,它们之所以能在移动互联网中硬生生撕下360的份额,原因在于成功转型和完成了产品布局,每条产品线之间能发挥巨大的协同优势。
以腾讯为例,它利用手机QQ、微信迅速拓展了大量的手机用户,而腾讯手机管家作为其卡位移动互联网的战略级产品,增强了腾讯在应用分发入口上的布控,更加突出腾讯对于流量把控层面的优势。
其次,腾讯还制定了建立移动安全产业链联盟的策略,试图以开放的姿态,拉来更多的盟友。例如吸引硬件厂商合作,给三星、小米、联想、中兴等手机厂商提供安全技术的解决方案,让手机管家的安全模块,在系统底层为用户提供各类安全服务。
而2013年第4季度才发布安全产品的百度,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挤进了前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打造了移动安全的开放平台,全面开放自身三大移动安全技术能力——支付安全保护、骚扰拦截、病毒查杀及漏洞检测。目前百度已与几十家安全机构、开发者、应用商店、银行、第三方支付、运营商等生态圈内的合作伙伴展开深入合作。
除此之外,百度移动安全开放平台还将建设接口,并打造开源社区和正版联盟等,完善自身整个移动安全生态圈。
连百度、腾讯这样的巨头都在不停寻找盟友来围攻自己,孤独的“靶子”360在自己的后院,实在是过得艰难。
J先生认为360已经丧失了PC时代的优势。在PC时代,Windows系统安装软件时,不需要通知用户就能取得底层权限;但在安卓上,“用户不点头你就不能取得权限”。加之手机并没有像当年PC时代一样,有各种病毒、木马严重肆虐的情况,用户安全的需求并不是特别强烈。所以,才有了腾讯与各大手机生产商的合作,以及360砸重金与酷派的联姻,它们都试图以硬件为突破口,从移动端最底层开始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相比壮士断腕式的自我革命,自我设限能保证创新企业在旧有模式中相对“安全”。毕竟这样的企业在面对破坏式创新时,旧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文化、成本结构、用户群体体验,乃至背后的资本方,都有可能成为掣肘的因素,但自我设限也的确是创新者陷入窘境的原因之一。
以“安全”为核心,以“免费”为卖点,向其他领域进行捆绑式拓展。这是创新者360颠覆旧时代秩序,并长盛不衰的商业逻辑。现在,它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变的节点,而“安全”不再是新时代的“刚需”,赖以生存的根基已经迸出了危险的裂缝。
面对充满各种破坏式创新的陌生手机市场,360即便抢占了先机,也似乎缺乏足够勇气从根基开始自我革命。取而代之的,是周鸿祎自我设限的“创新”:要么强行复制旧有成功经验,要么追求渐进式的改良,试图在延续性创新和破坏式创新之间找到一个安全的缓冲区。但这种方式却导致了360在移动市场上的全线萎缩。
网络时代催化了创新者衰老的速度,比如陈年,比如陈天桥。当BAT和众多适应了破坏式创新的对手绝尘而去时,我们是否会看见又一个老兵的背影,在创新的十字路口,孤独地徘徊?
[编辑 周云成]
E-mail:zyc@chinacbr.com
360观察之周鸿祎说:
几年前当我做特供机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有资格跟人家约约架。几年过去了,我看着对手的营销能力直线上升,而我们在下降,不得不承认我们在营销方面已经落后了。
360观察之媒体说:
他(周鸿祎)不用微信,只能通过微博尝试读懂90后。
360观察之同行说(UC创始人何小鹏):
9.有关读书的读书笔记 篇九
一、《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书笔记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这本书重点阐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与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
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
活;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作者:韦钰
读了一书。我认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1、什么是科学?
通常科学是指近代科学,一般把伽利略的研究工作和他对实证方法的确立,看作是现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2、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的特点?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为:
(1)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强调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3)探究式科学教育依靠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4)探究式科学教育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谈论和合作;
(5)探究式科学教育希望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
3、什么是探究?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给出了定义: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他包括:进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需要对假设进行证明,需要运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
4、要正确理解探究式科学教育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在科学教育中,经常争论的问题是:探究式科学教育究竟是一种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学习科学的方法,还是本身就作为一种课程的目标。学探究活动集中探讨一个问题,而不是想学生提出一大堆问题,或是不明确的科学问题。讨论是发展儿童思维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对比不同意见,学会尊重事实、尊重别人、尊重不同意见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语言和表达能力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敢于争辩和进取的过程。
三、《给教师的建议》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作为一名新教师,读完此书,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你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令几乎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 篇二:关于读书笔记的写作
关于读书笔记的写作
一、读书笔记的性质:
一种文体,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1.先有阅读后有笔记。
阅读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对文本材料所蕴含的信息的发现、确认、整理、加工。不是单纯的消费活动(消费就是把资源转换成垃圾),阅读是生产新的精神产品的过程。
阅读是对文本材料的精加工,正如同去菜场买菜:泛览,审视(审美期待:期待视野有多大,你能发现的境界就有多大。读书、赏景就是读自己的心灵)。审视时头脑里已经有精神活动:想象、构思、设计、规划。
想法明确之后决定购买(借阅),然后有择菜、清洗、切菜、归类,等待烹饪。阅读过程中对信息的整理、分类正是创造新信息的精神活动。
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在欧美国家,文法学校是精英教育(博雅教育、通才教育),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文法学校重点内容是训练阅读能力。历史、文化、艺术、学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其热门学科。阅读为什么被精英教育所重视?因为它是一种最基本的认识活动。有人说:生活是一部书,人生是一部书,人心是一部书,社会是书,历史是书,世界是书,世间万事万物无非是我们的认识对象,需要读懂它们。读书能帮助我们掌握正确的认识方式,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善莫大焉。
我们的教育“理所当然”认为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无用才是大用,合理生活,健康的身体,乐观心态,协调的人际关系,健全的心智,是幸福的必要条件。片面追求学业成功往往扭曲了人格。
2.阅读的心理准备
我们这个社会上有一些人具有超常的自信,觉得世上的一切都是明明白白,都被他看透了,他根本不承认生活完全可以是另外的样子。一个过于自信的人当然不需要读书。
家长:人这一辈子,总归要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过日子,读研又能怎样,在
外地打拼又能怎样。
领导:要想做好工作必须争取一把手重视,否则工作不可能有起色。
庸俗的生活观念,污浊的专制文化是阅读活动的一剂毒药。所以现在的社会上很多人漠视读书,认为这是无效的投入,读书是幼稚,是犯傻。
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既要有自信心,也要有谦恭心和敬畏心。
自信心:作为勤勉、守法的公民,我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我对家庭、社会有权利有义务,我做到了该做的一切,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包括经济待遇、政治待遇、人格的尊重。
谦恭心:作为一个处在自然、历史中的人类个体,我对未知世界要有好奇心,要向往真善美,有寻求真理的热诚和活力,有参与社会变革的愿望和实践。当前社会阶层固化,价值观念固化,“知识改变命运”已经失效。这是一种发展的阻碍,是病症。我们每个人需要提升自己,参与社会实践,改善自己也改善社会。
有了对社会、对自己的端正认识,阅读才可以正常进行。
3.阅读的事可广可狭,它可以是读书、读图、读影视、读音乐。我们在阅读书籍、文章或其他艺术作品时,遇到作品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就成了读书笔记。
常看到有些书记述的人和事、讲的道理打动了我们,有些看似不可能的事被人办成了,我们会深受感动,喜不自胜,想和人交流,想说点什么,写点什么,但是,在书中我看过的每一篇文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好奇心,探索心,进取心是可贵的精神品质。不要让世俗的观念污染你孩子的心灵。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描绘着自己的人生画卷,只有奋斗,只有自强不息,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鲜亮光耀的色彩,我们的生活画卷才会闪光。读书笔记的实质是记录自己所看到的文字材料。内容包括:看到了什么,怎么理解它的。
4.阅读的事可深可浅,它可以是日常的文化消费、休闲行为,也可以联系到阐释学(人是善于给事物赋予意义的动物——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与“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久旱逢甘雨与洪水猛兽,他乡遇故知与老乡老乡背后一枪以及“他人就是
地狱”)、接受美学(读者与文本对话,补充空白,期待视野,理想读者=真理)、现象学(人的感受器官有明显的局限性。世界是主观的,精神的而非物质的、客观的。要正确认识世界必须搁置前人的认识,直接面对现象)哲学理念,构建一种对文本的理解,推进“理想读者”的形成。
读者有期待视野,与呈现视野复合最为理想。有解读不足、过度解读的现象。当前的方、韩之争,易中天《我看方韩之争》,有人读出:易中天两边讨好,准备开溜。
张召忠对伊拉克、利比亚战争信息的解读。
阅读的目的:怀着真诚的心愿去理解和解释文本、解释世界,形成最正确的理解,真理就在我们共同参与中实现。读书笔记应该是记述(相对)真理的实现过程。
二、读书笔记的类别
两件事:记述与评论感发
三种情况:
◆学者的笔记——作为研究的起点
文章形式:
1.评注式。批注:金圣叹评《水浒》、《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红楼梦》成为研究古籍不可缺少的资料。
写在书的页眉页脚、左右边缘。《四库全书》电子版设了批注的功能。
评注式笔记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摘要帮助别人提高选书、读书的效率,难度不大,十分有用。
有人采访某电影演员,问所演电影的主题是什么,“这怎么好说?”
2.记载式。1)笔记本。
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2)活页本。
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便于分类,节约纸张和日后查阅。
3)卡片(学术研究最常用的方式)。
电视剧《围城》中李梅亭逃难中带2个大箱子,一个装读书卡片,一个装药品。确保他既能当教授,又能活下去。
卡片好处是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
4)剪报。
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5)全文复印(现代信息技术流行之后的方式-保存全文)。这种方式最实用,但是也是懒汉的方式,无任何加工。
重要读书材料,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复印编目分类留用。
本人写论文前,必从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搜集数十篇论文泛读和精读,有一个专题的论文汇集,恶补相关知识。
◆职业人士的笔记——保持某种思想认识水平或专业水平,为完成工作职责所必须:党员、教师、医生、工程师、律师、建筑师、会计师。。。
文章形式:心得式
即读后感。是阅读作品之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1.摘记要点2.阐发心得,写自己的读书体会、感想、收获;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
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每篇800字,每周2篇
实小教师的假期功课:8—10篇指定材料的阅读体会。要保持“专业人士”的专业水平,必须阅读专业领域内的最新资料,否则知识老化,沦为不专业。
最典型的是美国的医生,必须是博士,读尽所有专业文献。
◆普通公民的笔记——提高文化素养
文章形式:摘要式、心得式
摘要式: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警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 篇三:关于诚信的读书笔记
诚信伴我行-------读《师德与教师职业》一书有感
敖吉一小 白亚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身为新时代的年轻教师,终身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我最近一直在看一本《师德与教师职业》的书,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更是让我印象深刻:2002年2月,美国一所中学28名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时,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被任课女教师发现,判28名学生生物课得零分。他们还将面临留级的危险。在一些学生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学校要求女教师提高学生的分数,女教师愤然辞职,学校有近一半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要求老师改分数,他们也将辞职。教师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的考试更为重要。社会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学校公布这28名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永远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故事中学生抄袭作业无疑是不诚实的表现,而这位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做到诚实守信,而且自己首先做到诚实守信,坚持原则,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和教师。
诚信是一个流行词,曝光率非常之高。那么在全社会都高谈诚信的时候,我们是否更应该来好好思考一下什么是诚信,怎么样做才是真正的诚信呢?在我看来,这非常有必要。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诚信,有“一诺千金”、“一言 1 九鼎”、“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的古训。曾子杀猪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他以实际行动给儿子上了一堂及其重要的人生第一课,教会了他做人的根基是诚信,又教育了多少代人。“商鞅变法,取信于民”为建立诚信守约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法制标新立异。商家合法经营,是诚信;人们之间相互平等交往,是诚信;教师传道受业解惑 ,也是诚信。
曾子以信教子的故事告诉世人诚信的可贵,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说,曾子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孩子,那么,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的又何止是一个孩子?是否更应该懂得在当今社会遵守诚信的美德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呢?
几天前发生在我们班级的一件事引起了我关于诚信深深的思考,上半年期末考试前,中心学校通知全乡各学校将对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的班级和各人进行奖励,身为三年一班班主任的我更是兴高采烈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本班学生,班级学习劲头一度高涨,一时间掀起了刻苦学习的浪潮,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本班数学,语文成绩分别取得全乡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成绩公布之日,班级沸腾了,好多同学高兴地向老师说:我们这下终于可以获得奖品了,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全班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 发奖品的日子终于到了,当我满怀期待地来领奖品时,却发现只有一张薄薄的奖状,但我明明说给孩子们奖品的,这不是欺骗孩子吗,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高尚道德的人才,必须要认真贯彻诚实守信、言行 2 一致的行为规范,就要追求“以德立身”,要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所以我毅然决定我自己来给孩子们买奖品吧,我到书店和学习用品店给孩子们买了课外书籍和学习用品,忘不了那一张张领到礼物后的笑脸,看到这一幕我眼睛里有东西在打转??这是努力换来的喜悦,这是拼搏过后的欣慰,我给他们的承诺兑现了。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数的定义,众多的称谓,其核心内容都阐释了教师理应是真善美的化身。教育的确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教师肩负着承传社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人品应成为社会的楷模,人性的标尺!教师诚信危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不仅会严重污染和影响教育的纯洁和教育环境、教育秩序,而且教师的不诚信行为还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行为。
2014年10月10日
篇四:关于读书笔记的七篇范文
关于读书笔记的七篇范文
读书笔记范文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书笔记范文二
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婀娜。(案):用“隽秀”形容“笔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来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态柔软而美好,“如斧削”一样笔直的山峰怎么能给人以柔软的感觉呢?可以把“婀娜”改为“挺拔”。
——《语文短评·顾此失彼》
读书笔记范文三
我只想在痛惜之余,说出几点希望
首先当然是希望大家(不限于知识分子,而是一切党员、团员,一切觉悟的青年和觉悟的劳动者)都应该向他们学习,特别是那些至今对知识分子还有某种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们,以及那些一味争名夺利,甚至对****祖国至今还三心二意,羡慕资本主义“天堂”的人们,多读读他们的事迹。„„
其次,我想说,希望一切先进分子所在机构中的党组织、每个党员以至每个正直的公民能够更多地更好地关心这些先进的人们。„„
第三,我也想对活着的蒋筑英、罗健夫等同志说几句话。共产党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是随时随地准备着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利益,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十亿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切。我们不是那种认为一个大学生“不值得”为一个农民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人,那样的人,如果在别的岗位上,当然也不会冒死去抢救一个小学生,或者同一个甚至几个拿着凶器图谋犯罪的歹徒格斗。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方面。我想,蒋筑英和罗健夫都并不是必然要死(我不懂医,不知道罗健夫同志所患的“低分化恶性淋巴瘤”和蒋筑英同志所患的多种凶险疾病能不能在早期治愈,这里是假定能够)。如果他们还健康地活着,尽管报纸上不会这样大量地表扬他们,但是他们却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多更重大的贡献,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经常提倡自我牺牲,但是我们不是说一个共产党员或先进分子的生命和健康就不重要。生命和健康,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而建设伟大的****祖国的资本,它们不是属于我们个人而是属于祖国和人民的,对于党员,就是属于党。我们反对借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而损公利私,而贪生怕死,但是有了病,特别是有了严重的病,还是要治,并且要治好。
——胡乔木:《痛惜之余的愿望》
读书笔记范文四
读《命运》有感
上帝说:“我赋予每个人的天分之占他命运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在于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这段话,我很受触动。把握,把握命运,多简单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运,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随时都可以改变它的!只要你愿意。读书笔记范文五
读《评说玫瑰》有感
这篇文章很早前我已在《故事会》上读过,当时我就很喜欢它,现在又反复读了几遍,印象更深了。它的名字叫《评说玫瑰》。
短短的几句话,包含了深深的哲理。两句话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玫瑰园里,有一对双胞胎和她们的母亲。双胞胎对玫瑰园的看法是这样的:“这是个坏地方!因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这是个好地方!因为每丛刺上都有花。”
道理很明了不同的角度看事物都会有不同的想法,这个法则可以用到任何方面,只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的话,会有最好的结尾!不信,试试看吧。
读书笔记范文六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道理
“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
不会发生。”这句话你相信吗?我犹犹豫豫的,半信半疑。
又一起的《读者》里,就有一篇这样的文章,题目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不会发生》,它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好神奇耶!
神奇归神奇,我还是认为这是一句安慰人的话,因为这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如果烦恼都不会发生,那还烦恼什么?如果真的是对的,那„„不是太伟大了?
我做了一个实验,写下了3个烦恼,果然,一个也没发生,实在太令我吃惊了。你一定不信,我看你可以试试。(那个烦恼一定要现实哦)
读书笔记范文七
读《绿屋的安妮》有感
《绿屋的安妮》写得不错,内容也很有味道,好!
11岁的孤儿安妮被错送到住在绿屋的一对夫妇家,因为安妮的可爱,那对夫妇收留了安妮。于是绿屋的安妮上学了,发生了许多让人又可气又可笑的故事„„
看完了这本书,我不又喜欢上了安妮这个人物形象,她活泼、大胆、可爱、聪明、善良,最重要的是她极富想象力,乐观极了,在她眼里,什么都是美好的。她爱说话,中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倒希望和她交朋友,有她在我永远都不会寂寞了。
我希望能做个像安妮一样的女孩,讨人喜欢的可爱女孩。因为女孩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又一本拙劣的员工思想教材——不得不读《你在为谁工作》之后感--随遇而安--读后感
又一本拙劣的员工思想教材——不得不读《你在为谁工作》之后感 当笼罩在我们上空的政治迷雾渐渐散去,意识形态控制的手段也随之寿终正寝。这是一大进步。从梦幻中醒来的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而理智,于是如何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再次成为当今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要说目前通用的招数,不外乎经济的胡萝卜加生存的大棒。相对于前者的颇有威力,后者却使人颇有微词。《你在为谁工作》无疑也是其中的“一棒”,也无疑又是绵软无力的一棒。近年来诸如此类的小册子很是流行,之前就见过《谁动了我的奶酪》,据说是利欲熏心者炮制的,却冠以“美利坚进口”之伪名。后来又有《送给加西亚的信》,令人费解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教人诚信敬业者可谓多之又多,何必非要舍近求远呢?这样说并非是因为抱残守缺敝帚自珍,而是其中明显迎合了国人迷外的媚俗倾向。仅从题目上看,前两者还有些许象征意味,而这次的《你在为谁工作》却是直白无误由说教演变为训导。但三者的共性都是:因为浅白所以流行,因为浅陋所以武断,因为粗暴所以无效。让我们瞧瞧《你在为谁工作》是如何完成上述三大使命的。1.从形式到内容到方法的浅白。全书共分五章,各章有五至七节不等,各章节有其题目,各小节围绕本章展开,形式上有序而不乱,可使读者一目了然轻松进入正文阅读。再看精心设计的内容:“为什么要努力工作”,“你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了吗”,“敬业,最完美的工作态度”,“决不拖延,立即行动”,“从优秀到卓越”。如果我是企业主,我也会对此青眼有加,用最少的语言概括除了最需要的东西,这是多么符合老板的心态呀!而各小节的题目,十之八九都是口号,口号也许会打动人,但也只是一刹那的事,随后便是如闻痴人说梦般的愕然。全书内容可以翻译为:提高认识转变态度——马上行动起来赶快努力工作——太伟大啦你成功了,这简直就是一部题为《王者之歌》的优美三部曲。可能吗?也许只有在刚上班的头三个月我会相信。而从本书的论述方法来看,以大量的举例引证加主观阐发最为突出,前者多为名人富豪之言行范例,后者又言之凿凿语气肯定无疑。表面看似案例分析,大有mba教程之派头,其实却是简单的模仿秀加教父口吻的混合体。2.学理和逻辑上的浅陋。《你在为谁工作》整部作品都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也即凡是依靠本人的劳动而获得薪酬的行为均为工作。所以作者告诉我们工作是人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这话本身没错,但是用错了地方。其实国外理论中早有“工作”与“劳作”之分,但也不得不悲观的承认,由于人类社会尚处于极不完善的发展阶段,真正拥有工作者少之又少,能从事与之才智、兴趣相吻合进而实现其“自我”的人实属凤毛麟角,而绝大多数的人只不过是糊口谋生的劳作者。既然在学理上站不住脚,可以说我们都在工作,但不能要求我们为工作而以命相搏。就像梵高可以为画画割掉自己的耳朵,但我们不能。所以即便是抬出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也不能使我们对“努力工作便可实现自我”的空头支票发生幻觉。而拿天纵其才的比尔?;盖茨说事就更显荒谬,单其传奇经历就和普通人毫无可比性而言。3.态度粗暴。说其态度粗暴,是因为无视人这一复杂而巨大的存在,故而论述中缺乏人性的关怀与温暖。相反的,那种冷漠仿佛是针对机器的态度,说让你on就不得off,说让你run那你stop就肯定是错的。那么无效和反感都是必然的效果。请问:假如一位员工连同自己衣食住行养老抚幼上的困难都无法彻底解决的话,他还怎么与企业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呢? 当然,这本书也并非毫无作用,它至少可使我们由此引发许多思考。而公司的用意也无疑是好的,但只有双向的思考才是工作的改进成为可能。
浴火重生的灵魂——读《我的父亲邓小平》有感--匿名--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读《三国演义》一书,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篇五:关于自然的读书笔记
读《世界地理未解之谜》有感
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存的星球,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她广袤丰沃的胸膛,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她巍峨挺拔的肩膀,承载着亘古绵长的历史重托。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对其所生存的星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她的诞生就是一个神秘莫测的谜团;她的存在就是一幅撼人心魄的美的传奇。在浩渺的宇宙中们为何只有小小的地球能适合人类居住?地球到底是如何让形成的?很多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秘密,现在开始慢慢了解。
《世界地理未解之谜》60多个地理谜题,涵盖着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绮丽诡异的地理面貌,感受神秘之境,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当然,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做一些为他人为社会有益的事情,也许很多人认为,我们不是专门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我们也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所以我们只需要静静的等待结果就行了。其实并不是,地球是所有人共同的家园,她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保护她。我们也可以阅读一些科研方面的书籍,既可以增
加阅读量,又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关于世界的奥妙。贡献不分大小,在于我们做或不做,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但有句古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的就是我们该与去尝试。
根据记载,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影视作品中的极光都有着变化着的颜色和形状,出了神奇美之外,这些绚丽的壮观的极光同时也有着极大的破坏力,给交通、通讯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骚扰电离层,影响短波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人们想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去了解极光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通过实验,有科学家得出结论:极光是空气稀薄的高层大气里的大气放电所造成的。这个结论在当时也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证实,但随即有人提出:“高空空气发光是怎样引起的?激光为什么多发生在两极?”等问题,于是又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验,开始有人不断假设,从不同的方面去寻找一切答案的可能,也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极光之谜还没有完全解开,但人类已初步了解了它的许多方面,而且科学家正在检测及研究,不久我们就能了解绚丽壮观的激光的秘密了。
作为一名文科学子,虽然对许多理论专业术语并不熟悉,但我也了解到了,极光现象只出现在两极是因为地球就像一个以南北极两级为地磁两极的大磁铁。而从太阳出来的粒子流就是指南针,它飞向两级的方式是螺旋形的。而每门学科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会贯穿的,对
于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假设。就如同哲学当中事物的发展一样,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而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一切事物都是两面的,需要用辩证法的思想来思考,这样也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10.《谈读书》的优秀读书笔记 篇十
学了培根的短文《谈读书》,使我感悟很大,明白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及作用。从而也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学的一篇课文《心声》。它讲述了主人公对于《万卡》故事的情感以及他的内心世界。他多么想在课堂上满怀感情地朗读《万卡》,而老师却说嗓音沙哑,拒绝了他的请求。
终于他实现了他所想的,满怀感情地高声朗读了它。故事中的万卡有着和主人公相差无几的生活,主人公也正是感触到万卡的那份情感,才会朗读的那么富有感情。这正是读书的目的啊。一本书及至一篇好的文章会让你了解整个世界,叫你读懂生命的意义,能叫你变得更加聪慧,能叫你成为一位智者,能叫你对人类真理有更深的认识,也能让你感受到那份至高无尚的人间情感。
与《谈读书》相对的另一篇文章《不求甚解》,它主要讲述了读书的要决——会意和虚心。是啊,想要真正去弄懂一本书时,可能会有困难,但是当你虚心去领悟时,你将会了解到它真正的意境,而对于会意,陶渊明则是有独到之处的见解,那便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而我们也许不必做到如此,只需深深探究,钻研再加上虚心便可以和书合为一体,想一想人书合一将会是何等境界?
书是朋友,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书是精神家园,在你烦恼的时他是一颗解忧的灵丹妙药;书是财富,是一笔永远赚不完的巨额资产。
11.要学会写读书笔记 篇十一
一、写心得
心得, 也叫读后感, 是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经系统整理而形成的一种形式。可以针对一个问题、一个观点, 也可以就读物中的某些问题、某些观点发表看法。紧扣原文, 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实际写心得, 能使学生练习写作, 提高修养, 对书中的内容和道理理解得更透彻。
二、抄摘要
摘抄式读书笔记, 是抄录原文有关内容的一种方法。就是教学生将书中富有哲理的或精彩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论点、结论、重要的史实、资料等摘下来, 便于继续钻研或随时查考。必要时, 在摘录后结合所摘录的内容写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三、列提纲
学生阅读时, 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逐段分析原文的每一部分要点, 写出各部分的标题和大意。这有助于学生分清层次, 抓住中心, 记住要点。我引导他们借鉴文章和书前的内容提要和内容梗概练习, 在训练中使他们逐步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四、记日记
这种形式易把一点一滴的读书体会记下来。如果学生每天能结合读书, 养成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会慢慢地积累下宝贵的知识财富。
五、下批语
就是教学生在原文顶端、原文后面、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处或者文章的佳妙处、精辟处, 加上眉批、尾批、旁批、旁点、旁圈等。这有助于培养言简意赅的好文风。
六、画符号
12.云计算:电信运营的窘境与出路 篇十二
电信运营商的窘境
虽然目前电信新业务层出不穷, 但几乎所有业务的IT系统都独立建设, 结构相似, 由此产生许多现实问题。一是由于各个业务独占IT系统资源, 服务器无法在各系统之间共享, 不能平滑不同业务的资源需求峰值。因此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只能按照最高业务量配置, 这使得服务器的CPU平均利用率小于10%, 存储和网络的利用率小于15%。IT资源的低利用率直接导致业务成本增加;二是独立的IT系统对业务支撑的力度比较小。由于传统IT采购模式周期长, 无法满足高增长业务资源扩展的时间需求, 导致业务部署慢, 而对部分发展延缓的业务, 其IT资源又难以及时回收, 造成资源浪费;三是由于各个业务系统采用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硬件和软件, 难以统一运行、维护和管理, 运维队伍按业务系统设置, 专业化程度低, 综合维护成本高, 维护效率低下, 人均维护服务器台数<100台, 无法满足业务服务质量;四是机房的PUE (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IT设备能耗) 值平均在2~3, 业务系统单位能耗是语音业务的10倍, 平均每年能耗增速20%。
而对于中国运营商所服务的近十亿级个人、家庭和企业用户, 如果按照互联网服务商承诺的至少可以提供10G的存储空间、毫秒级的Mail收发体验等来为单一用户提供所需的计算、存储和带宽资源的集合, 再加上区别于传统IT服务的99.999%的电信可靠服务标准, 那么运营商在背负移动蜂窝、宽带接入等基础网络建设成本之外, 又将要增加一笔天文数字的IT投资成本。
与此同时, 在行业融合的大趋势下, 电信业传统的话音业务受到VoIP (互联网电话) 的严重冲击, 如宣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呼叫PC都是免费的Yahoo Messenger, 致力于更便宜的通话服务而提出通话可以免费的Google Talk, 以及Skype等。数据业务也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终端厂商如苹果的iPod+iTunes通过捆绑“数字内容业务”来卖更多的硬件, Google等互联网公司使他们的业务增加“移动”功能来增加广告收入等。产业链价值正在发生转移, 传统运营商通道的价值日益下降。
政府的政策推动
目前, 在从事云计算前沿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的国际组织里, 中国公司和组织所占比例较低, 仅在OASIS、The Open Group、SNIA中有极少数中国公司或组织。因此,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努力使中国企业和相关组织把中国用户的云计算需求加入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各项标准和规划中。一是使大学、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上相关组织建立的云计算组织, 参与云计算基础技术的研发, 争取成为标准创新的核心力量;二是使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国际行业组织关于云计算标准化的讨论和研讨;三是使大型技术公司设立专门的标准化小组, 并且加入到国际大公司都参与的国际组织中, 争取成为云计算技术的创新者和实践者。
由于大型计算中心的硬件条件和管理能力比普通用户的IT管理能力要高出许多, 因而单就技术而言, 用户将数据置于云上不会比置于本地硬盘更不安全。所以数据安全和保密问题, 更多的是政策层面上的。因此, 一是应加快制定优惠政策,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安全高科技企业, 并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业标准、技术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 以构建国家主导的自有“云计算”设施;二是由于云计算模式使得云服务商权利巨大, 导致用户权利可能难以保证, 这就需要有国家级的监管和第三方审计以及相关法规来保障。所以应加强网络安全立法, 从而对知识产权保护、责任追究及各方权益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应加强云计算“管理服务提供商” (简称MSP) 的开放性、共享性、标准性、安全性、保密级别、评价方法、测评指标体系、企业的诚信与可持续发展性等的研究, 以便形成对于云计算应用的有效管理, 保障用户的利益。
此外, 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云计算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也尤为重要。一是要设立国家云计算技术、装备重大专项, 支持企业成为重大专项的承担者, 并尽快实现应用技术、装备的国产化;二是应将云计算平台建设列为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 由国家启动建设“云计算平台示范工程”, 与下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和三网融合等新应用结合, 通过对国产软硬件实测检验、安全测试, 不断优化技术性能, 分析云计算应用对系统、设备、网络等资源的需求, 探索云计算应用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以推动云计算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三是严格执行国家政府采购、信息安全等法律法规、政策, 强制三级以上的重要信息系统建设采用国产可替代的自主创新产品, 制定、完善关键领域重要系统的信息化设备采购政策和执行监督措施, 对于歧视自主品牌产品、无正当理由违规采购的要予以行政问责。
运营商的抉择
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以提供管道作为主要基础设施来运营。在新的时代, 将变成提供运算和管道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基础设施。此外要真正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还要加上终端基础设施。所以说, 网络基础设施、终端基础设施再加上云计算基础设施, 将成为未来提供信息服务非常重要的三大基础设施。而传统运营商拥有巨大的用户资源、网络资源和运营能力, 还有和客户之间长久以来建立的互信, 都是建设大的基础设施和提供低成本服务的重要保证。在进入云时代之后, 运营商必须将自己有效地定位成运算服务提供商。在内部云建设初期, 运营商应当优先考虑以互联网等新增值业务和具备条件的搬迁、扩容、改造需求的业务为基础搭建种子云, 组成IT虚拟化统一平台, 承载新业务和应用, 并建立扩充规则, 将各种IT需求所需要的计算、存储、网络等IT资源, 根据实际需要从种子云申请;同时, 在安全可靠、可管理、可支撑的条件下不断的扩充种子云, 逐步把现有业务迁移到企业内部云上面。运营商还需考虑伴随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人员组织调整, 将IT平台的维护归一化, 按照软硬件的技术层次 (即按照数据库、磁盘阵列、中间件、操作系统等层面) 设置维护模式, 以提高维护、业务部署和调整效率。
而由于未来互联网的竞争实际上是以平台为核心的竞争, 电信业必须构建开放互联网业务能力, 同时结合自身的固定和移动终端语音接入能力, 才能形成自身独具竞争优势的数字内容运营平台。因此, 基于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架构, 运营商可以提供Web (网站制作设计) 和其它应用的托管和运行平台, 该平台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扩展性等特性, 可以成为社会公众所依赖的工作和生活平台。其次, 运营商建立Web应用开发环境和工具, 提升应用开发效率, 吸引合作伙伴将其应用托管到平台上。另外, 平台须提供各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开发的能力组件, 降低互联网应用开发的难度和上市时间。必备能力组件包括:用户账号管理、计费、支付、OSS (运营支撑系统) 等通用基础能力;存储、数据库、媒体分发、邮箱等互联网基础能力;话音、消息、位置等电信基础能力。在海量信息处理方面, 运营商将成为信息银行, 为个人/企业提供更好、更安全的信息存储、访问和恢复服务。由于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信息, 运营商将有能力利用云计算庞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提供商业智能分析、用户行为分析等服务, 创造后向价值链。
此外, 我国虽然在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领域都具备一定技术基础和竞争力, 但各个环节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即便各自都积累了不少产业经验,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分享机制, 也难以实现技术策略的同步, 在和国际巨头竞争时无法形成合力。因此, 就需要在不断规划、探索、总结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利益分享与协作机制, 构建云计算产业链。目前, 浪潮正积极推动建立“国产服务器产业联盟”, 争取把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优势力量组织起来, 充分发挥市场和产业化的力量, 在建立科学的利益分享与协作机制的前提下, 实现整个产业在技术、产品、服务方面的协同发展。
13.《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 篇十三
我好像看到一个穿着单薄衣服,站在冰冷的马路变得小女孩咱在我面前,我仿佛又听到小女孩的叫买声,那悲凉的声音像一支利箭般让人心碎……
最后小女孩死了她和她的奶奶在快乐中飞了,飞到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因为在她们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里,等待她们的将是贫困与剥削,痛苦与死亡。穷认可望自由的愿望是无法冲成为现实的。所以小女孩死了,冻死了看了枝私人心肝的话语,我不禁痛恨资本主义的残酷,是这种罪恶的社会制度葬送了小女孩的生命。
【《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不敢“创新”的创新作文10-26
成本创新:“穷人”的创新解决方案12-12
《创新者的思考力》读后感11-28
文化的创新10-02
3m的创新理念07-21
创新知识的普及09-26
改革创新的名言10-26
关于创新的感想11-07
认识引领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在创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09-02
全球视野的创新思维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