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准备什么样的高考餐

2024-12-28

给孩子准备什么样的高考餐(3篇)

1.给孩子准备什么样的高考餐 篇一

给孩子准备早餐四原则

幼儿教育:

营养学家们指出:早餐如进补。而对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孩子来说,吃好早餐尤为重要。因为头天晚上吃进的食物经过一夜的消化已经进入大肠,胃里空空如也,能量严重不足。而上午往往都有繁重的学习任务等待完成,学生们要从8点上课直到12点,中间还有一次课间操。如此大的消耗,空着肚子怎么能应付?

宁可不吃,不可不喝

早上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是喝200毫升温开水。经过一夜的代谢,体内有许多废等待排出,身体中的水份散失也很多。早上喝水可以滋润内脏,促进废物排出,防止傲必和结石的发生,使人顿感神清气爽。温开水可以最快地为人体所吸收,排出废物的效果也最好。

许多人提倡在晚上喝牛奶,让其中的钙在夜间生长最旺盛的时候用在骨骼发育中;早上喝也十分重要,因为要获得其中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水份。我国营养学家主张,对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早一杯,晚一杯”才是最为理想的。有的`孩子不能喝牛奶,那么用豆浆、豆奶等代替也可以。

淀粉不可少,蛋白脂肪更重要

如果光吃淀粉类食品的话,当时虽然饱了,但因为淀粉容易消化,才过两个小时,也就是10点左右的时候胃里就空了,于是又会感到饿,使大脑的能量供应不足。所以,早餐应当供应一些含 有蛋白质和脂肪的食品,例如牛奶、鸡蛋、肉类、豆制品等。脂肪具有降低胃蠕动的作用,让食物在胃蠕动的作用,让食物在胃里停留更长的时间,直到12点午饭开始之前。

中国人有早晨喝粥的好习惯,在粥中加些豆子、花生、薏米、红枣等。既能够补充蛋白质,又能补充矿物质,配上一点小菜就成为非常经济而营养丰富的早餐了。

在外吃早饭时,不要总是选择油炸食品,而要选择牛肉汁豆腐脑加烧饼、鸡蛋煎饼加小豆稀饭之类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的食品。

安排早餐要合理

添加水果和蔬菜早上做饭时间紧迫,削苹果也不便,可以吃桔子、草莓、番茄等维生素C既丰富、吃起来又简单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里面的维生素c和有机酸会让人感到精神振作,最好是在喝过水和牛奶之后、早餐开始之前就吃。

如果早餐吃汤面的话,在汤里加点绿菜叶是个好办法。假如实在没有水果和蔬菜,能吃一片果味维生素c也是很好的。

过分油腻不可取

如果早餐吃得太腻太多,就会给肠胃增加过重的负担,使血液长时间地集中在胃部,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使孩子早晨前两节课不能迅速地集中注意力进入紧张的学习中。因此,饮食中要有点脂肪,又要容易消化,不可使动物脂肪过量。平时身体较弱、肠胃不健的孩子消化力差,如果吃了冷凉的荤食,容易发生胃肠不适,影响一上午的学习。家长要按照孩子的体质,安排温热、清淡、可口的早餐。

2.给孩子准备什么样的高考餐 篇二

一、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从上网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来看, 由于互联网这一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形象性等许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点, 上网对中学生至少有以下的积极影响:

(1) 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 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 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 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 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

(2) 网络上开辟了另一种人际交往方式, 对青少年用户的人际关系有了良好的影响;另外, 青少年受到网络这一新鲜事物的刺激, 比没有接触过网络的青少年更有创新精神, 往往有助于学习, 且不会出现“书呆子”现象。

(3) 可以对外交流。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 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 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 并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 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不仅老师, 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2.消极影响

上网这个数字化时代的新事物, 像一把双刃剑, 具有两面性。如果正确利用网络, 会对中学生的成长, 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环境, 因特网上传输的不健康信息, 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稚嫩的中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上网文化对中学生的冲击, 我们应对其负面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 对网络把握方面:

由于电脑技术、网络技术越来越迎合人性化需求, 电脑文本已从最初的纯文字向集字符、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发展。如此, 中学生将对书本上的知识不知不觉中产生厌恶, 对学校正规教育失去兴趣, 容易迷恋上网。另外, 中学生虽然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很难做到学习和上网两头兼顾。有多少学生就是因为这样而坠落的。他们不是把上网当成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而是把上网当做是一种时尚, 并且盲目地追求着他们认为时尚的东西。

(2) 在思想情感方面:

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 人际情感淡漠, 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 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 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 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 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 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3) 行为方面: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 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 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 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 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忘却了社会责任。

二、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

1.指导学生加强社会实践

多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力, 使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 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这样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则弥补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缺陷。

2.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分辨力

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 树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 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3.加强心理教育

首先, 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他们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 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网。其次, 还有许多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会因为得不到别人的承认而沉迷于网络。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而上网打游戏, 可以获得虚拟奖励, 自我得到肯定, 给学习不成功者带来的压抑。

4.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网络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上网必须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并且还有时间上的限定。不论是为了查阅资料还是为了消遣时间, 都应有节有度。不要因为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破坏了自己的生物钟。因为引起了浓厚的兴趣而不分昼夜, 放弃原定的安排, 沉溺于网络, 显然是是不正常心理。因此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3.高考前要做什么准备 篇三

1.生活规律:睡好、吃好、不停用脑。

2.考前梳理:高考前的几天里,将各学科的常考点、必考点、易混点在头脑中过一遍,梳理一下知识网络,整理一下知识体系。切忌做一些较难的习题,以防干扰思路。

3.信心足一点:在临考前要暗示自己已经把所有的考试内容都熟记在心,正在通过考试来证实自己的水平。

4.出门清一遍:走出家门或宿舍前,一定要将必备的应考用具清一清,如准考证、橡皮、尺子、签字笔(备两到三支)、2B铅笔、涂卡笔是否带齐,天气不好时是否带了雨伞等。

5.进考场稳一点:考前应提前半小时多一点到达考试地点,该上厕所就上厕所.按照带队老师或监考老师的要求按顺序进考场,不焦虑不慌张。

2021高考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对于自己:

高考是人生中一次很重要的经历,自身一定要珍惜这次人生中难得的磨砺,人生就象一条路,每走过一段路程都会在身后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而高考就是人生之路上的一段行程,高考是对自己人生所走过的一段路的总结,每一个人都曾经经历过高考,每一个人都曾经是学生,学生时代是人生中的一段幸福快乐美好的回忆,学生时代也是积累知识,奋斗拼搏的人生历程。

二、对于父母:

1、农村的孩子通过高考是成为家里骄傲的方法之一,父母拼搏半辈子,辛苦半辈子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高考上取得满意的成绩。

2、对于城里的孩子也同样重要,虽然有相对良好的教育条件,但是还需要高考这个平台来充分体现出来,上大学的和没上大学的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思想认识是不一样的,个人的修养也是不同的,素质也可以有所体现。一般的情况下,只有能够通过高考的检验进入大学的殿堂才能够走的更远,生活的更有意义。

三、对于社会:

表面上看,高考只是一种为高校选拔新生的考试制度,但高考还有维护教育和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因此,高考还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通过学习参加高考可以提升社会人员的整体能力和认知水平以及素质。

2021高考时间是什么时候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月1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在通知附带的《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2021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发布。

上一篇:油库计量员工作感受下一篇:放射科管理制度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