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审计研究

2024-09-27

税务审计研究(9篇)

1.税务审计研究 篇一

基于审计委托关系的审计独立性研究

[摘 要] 通过历史事件分析影响审计委托关系下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包括独立董事不独立,股权分散,监事会作用被忽视等。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审计模式、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约束审计委托双方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审计;独立性;委托

doi:10.3969 / j.issn.16730194(2015)07-0066-03

案例分析

史上的新疆屯河事件、伊利股份事件以及乐山电力事件,都反映出独立董事的意见和建议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独立董事处于夹在局内与局外之间的尴尬局面,履行职责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压力。要让独立董事保持独立性来发表意见,只能使他们陷入被动局面,最终以被罢免出局而收场。一方面,独立董事是外部董事,本身也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只能通过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查出报表中的阴暗。然而,上市公司“编织”“漂亮报表”的人士同样十分专业,并有更充裕的时间精心“粉饰”,专业的独立董事也容易遭到瞒骗。另一方面,独立董事虽有外聘中介调查的权利,可上市公司同样有办法让你“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通过案例分析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原因

以上事件一方面说明了有一批独立董事已经不甘继续被当作花瓶,开始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但是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目前独立董事所处的两难状态。在目前管理层控制整个公司的现状下,独立董事既做不了“包青天”,“诸葛亮”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并且独立董事以他的亲身经历再一次验证了这一观点。在美国也曾经因为安然事件,质疑过独立董事制度,但是中国的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却认为独立董事制度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2.1 独立董事不独立

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具有的特征是“一股独大”,大股东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公司的事情大多是大股东一个人说了算,也就是控股股东控制全局,其他小股东只能顺从,更不用说独立董事了,其发表的意见与建议没有什么分量,其肩负的防止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防止内部人损害外部人利益的重任也很难成功实现。据调查,就影响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因素来看,有99.2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独立董事受制于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有0.76%的上市公司认为独立董事参与公司事务的时间、精力有限。

被审计企业成为委托注册会计师的衣食父母,从2012年北京地区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师服务收入构成以审计业务为主(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验资三大部分),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入占比超过78.94%,其他非审计收入比重相对较小,仅占11.06%。注册会计师迫于种种压力,做出某些不恰当的让步(如图1)。

我国国家占控股地位,但是国家难以切实履行所有者职能,因此国家必须选拔一批虚拟的所有者代替国家充当国家董事。于是被审计人通过做假账等手段粉饰财务报表,为了掩盖事实而利用所掌握的审计委托权寻找或者强迫审计师为其出具一份标准无保留意见。

2.2 股权分散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股权分散,广大的中小股东分散在全国各地。中小股东不太关心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公司的监督的需求也相对较弱。即使有动力,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广大中小股东也要考虑参与公司事务的代价。如果,参加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成本大于其心理预期,或者预期收益不太明朗,这些中小股东本身就是利益的驱使者,他就会放弃自己的权利不去参加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的事务。所以,管理层就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以及相关费用的高低,股东大会就成了摆设。

目前一般都是大股东聘请独立董事或推荐独立董事候选人,独立董事很难在董事会的决策中代表中小股东的立场,发挥监督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津贴最高一年48万元,最少的也有2万元,而且近来独立董事津贴高涨,原来给的比较低的上市公司也纷纷提高了独立董事的津贴,普遍达到了5万元的水平。

2.3 内部人控制现象

余世维在其“成功经理人讲座”中曾经有个形象的说法:中国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习惯是“一把手”对公司的大事小事都十分关心,要是今天一天没有下属向“一把手”汇报公司的事情,他心里会不踏实,“是不是这帮小子把我架空了,企图搞政变?”正是这种习惯在作怪,“一把手”们始终牢牢控制着手里的权柄,以至于有的公司出现离开现任“一把手”,别人就玩不转的现象。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公司几乎成了“一把手”的王国,他们完全掌握了生杀大权。

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部分就是当前的内部人控制。在一股独大、中小股东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与公司的经营层重合的相关度相对较高,而且监事会受控于管理层。所以,董事会与经理层则组成了内部人控制核心团体。

2.4 监事会作用被忽视

公司的监事会由大股东内部选派或上级主管部门委派,同样处于大股东的制约之下,董事、监事、经理利益一致,使监事会独立性尽失、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形下,监事会对审计委托关系的改善作用显得非常有限。另外,我国对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规定存在相似甚至重叠,监督机构的具体职能与其组织地位不相匹配,明显不利于其监督职责的有效发挥。

再者独立董事与这些公司相隔甚远,加之时间有限,有时连董事会都不能参加,只好委托别人代为投票,这也不是个别现象。据一项调查发现,在聘请了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中,只有47.99%的公司聘请了财会专业的董事,独立董事居住地与公司注册所在地一致的比率仅为0.58%。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在独立董事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中占据最末位,比例为37.69%。因此,许多独立董事无法得到管理当局积极的配合,无力维护中小股东权益,最后选择辞去独立董事的职务。

我们知道,审计委员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是相伴而生的,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良性发展是建立在独立董事制度基础之上的。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行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主要是独立董事难以发挥其独立监督职能,原因在于我国内部人控制严重,上市公司的审计委托权实际上仍由管理当局控制,独立董事只是参与表决,实质上起不到大的作用。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发挥作用的前提,鉴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执行中并不成功,笔者有理由相信审计委员会制度也很可能有名无实。另外,缺乏充分的实质上的效果。虽然许多发生会计舞弊事件的国外大公司拥有绝对多数的独立董事,但仍然没有阻止会计做假的发生。对策和建议

3.1 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审计委托模式

古典审计委托模式在现实的公司治理机制中失效,国内外许多学者也都意识到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存在的弊端,并对这一审计委托模式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1)由证监会行使审计委托权。由证监会行使委托聘任权优点在于:首先由证监会执行审计聘任权隔离开了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直接的聘用关系,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对象之间在委托关系上的直接接触,剥夺了管理当局要挟注册会计师的主要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发生舞弊的可能;其次,通过证监会对业务委托和审计费用的支付,可以引导审计市场的公平有效竞争,制止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拉拢客户而在审计费用以及审计质量上做出让步;最后由证监会聘请外部审计师,能够有效避免内部人控制和操纵,不仅保证了审计的独立性,而且也保护了小股东的权益。

(2)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原先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直线形的审计委托关系被变更为上市公司、保险公司和注册会计师三者间的三角形间接审计委托关系(如图3所示)。但是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保险公司承担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失实的责任,而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没有动力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起不到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不可能长久存在。

(3)股东信托机构行使审计委托权。在国外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状况下,股东信托机构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股东信托机构的成员与公司没有利益冲突,代表着股东的利益,相应的提高了审计的独立性。但是在我国存在着极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严重,许多事情都由控股股东说了算,若股东信托机构的成员由股东选出,实质上还是由控股股东选择决定,为控股股东的利益服务,两者之间仍然不是独立的,归根结底审计聘任权还是由管理当局掌握。

(4)公共管理机构行使审计委托权。以上几种创新的审计委托模式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是考虑由完全独立于企业的第四方担当审计委托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审计独立性的新的思路。笔者也同意这个观点,就是由独立于企业的第四方来执行审计委托权更能提高审计独立性。由第四方来委托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股独大、股权分散等所致的内部人控制局面,使包括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内的对经营者的监督权得以落到实处。具体可以用图4表示出第四方的职责与所处的位置。

3.2 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情况不同于美英国家,在内部人控制如此严重的情形下,要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另外,要使独立董事真正独立,必须切断独立董事与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非审计业务应是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收入来源,也就是相关业务将代替审计业务处于主要地位,转向盈利能力强、风险小非审计服务业务。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应主要承担其他管理咨询、会计与簿记服务和税务服务等,包括承担代理纳税申报,代理记账,提供会计咨询和税务咨询以及管理咨询,培训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等业务。

3.3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约束审计委托双方行为

当前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拥有审计委托权,若管理当局不满意审计师为其出具的审计意见,则其就会以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来惩罚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威胁确实会使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做出让步,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强变更事务所的信息披露,约束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随意性行为。另外,不真实、不合法的审计报告,通常是在上市公司的授意、利诱下造成的,如果不能通过法律手段对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产生威慑力,将会加剧审计委托关系的失衡,审计独立性会受到更大影响。因此,由上市公司与审计方共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双方的审计合谋行为,缓解审计委托关系的失衡。

3.4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要注重引导中小投资者形成理性投资理念,提高其分析市场信息能力。具体来说,首先,对大股东的有效投票权做出限制,如在表决中的股东回避制度。该制度是指在投票表决中如果某股东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的关联方,基于公平交易的原则,关联方股东应当在表决时放弃投票权,由其他非关联方股东进行投票表决。其次,完善最终委托人的权益保护机制,使最终委托人的约束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梁志强.审计独立性的选择:实质重于形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4).[2]郝振平,钱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独立性[J].审计研究,2001(3).[3]葛家澍,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

[J].会计研究,2002(2).

2.税务审计研究 篇二

税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展, 所以, 解决当前税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各大企业需要迫切面对的。

二、当前税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体制不完善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在税务审计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 而在这样不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下, 企业的审计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中的审计人员没有受到足够的制约,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完成相应的审计工作十分困难。一方面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审计流程, 审计人员容易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工作而不受制约, 在工作流程当中没有标准、没有制度, 导致企业承担着巨大风险。另一方面, 企业的审计管理体制不完善也源于企业对于税务审计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许多企业认为税务审计工作是可有可无的, 这就导致许多企业的税务审计部门仅仅只是一个徒有其名的部门, 税务审计工作仅仅是走一个过场, 没有深入的进行开展。

(二) 不重视审计工作

在企业中, 一方面由于企业对于税务审计工作的不重视, 导致进行税务审计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也比较应付, 敷衍了事。另一方面, 税务审计工作是一个十分费时费力的工作, 在工作时需要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 这就导致有些审计人员不认真对待工作, 抱着混日子的心态, 对账本、报表等资料简单的翻一翻就算完成了工作。这就导致审计工作仅仅是停留在表面, 而没有真正的发挥其保证企业安全, 降低经营风险的作用。

(三) 审计人员素质差

审计队伍主要是指审计机构的工作人员, 他们的专业能力、政治素养及信息化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审计的实施效果。税务审计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时候需要动用一些专业技术, 比如说内部控制的测试技术、分析性的复合技术等技术, 只有流畅运用好这些技术, 才可以获得精确有效的审计结果。在许多企业当中, 税务审计人员的工作素质都有一定的欠缺, 一方面税务审计部门中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是一些资历较老的老干部, 虽然工作的很长时间, 但是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 对于新的技术并不了解, 在工作中面对新的审计方法无所适从, 所以仍然使用传统的稽查方法开展工作, 不仅工作效率差, 而且影响正确的工作决策, 对于企业的税务工作开展极为不利。另一方面, 有些企业的税务审计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仅仅只是从相关部门调过去甚至由其他部门的员工兼任税务审计部门的职务, 这些员工中大部分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税务审计的专业技术, 进行税务审计也仅仅只是流于形式。

三、如何完善当前税务审计工作

(一) 建立整改联动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税收征管工作的日益强化, 税务审计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政府部门应当重视起税务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建立起审计工作的整改联动机制, 法院、检察院、审计部门、公安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等都应当参与其中, 共同就现如今税务审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进行对税务审计制度的整改, 保证企业的税务审计问题得以解决。

(二) 提升对税务审计工作的重视

要想从源头上将税务审计工作的问题进行解决, 就必须要从思想层面上认识到税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为提升税务审计工作的质量打好思想基础, 从而将企业的整体实力提升上来, 在市场之中谋求更好的发展。首先, 企业应当加强对审计工作的整改力度, 严格按照流程来进行税务审计, 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税务审计工作的力度让税务审计工作的地位得到提升, 让企业上下都意识到税务审计的权威性, 从而让税务审计工作开展更加高效与顺畅[1]。不仅如此, 企业还应当逐个将税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通过更好地监督来使问题逐渐消失, 质量逐渐提升。其次, 企业要加强对税务审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通过举办会议和讲座等方式将税务审计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是多么重要, 从而以更加饱满而热情的态度投入进税务审计工作当中, 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 增强审计人员能力素质

要想增强税务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 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 是对于税务审计人员责任意识的强化。首先, 企业要积极对国家下达的有关于审计的法律法规对税务审计人员进行宣传和解读, 让税务审计人员能够真正认识到税务审计的重要性和税务审计的积极意义, 对自己的义务更加明确, 从而促进税务审计人员更好的进行工作。其次, 企业应当督促税务审计人员在进行税务审计工作中不断检查自身在对税务进行检查时的顺序、做法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不断学习, 不断查阅, 力求在进行税务审计的时候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工作。最后, 为了让税务审计工作的质量得到提升, 尽可能的减少税务审计中的质量问题为企业带来的损失, 就必须要积极的对审计人员的税务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监察, 一旦发现了问题, 就要严格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将质量出现了问题的税务审计工作作为反面例子在会议上进行批评, 在批评的同时, 将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 并提出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方法, 让税务审计人员在提供警惕的同时, 最大限度的减少同类型问题的产生, 以此将税务审计的整体质量提升上来[2]。

第二个方面, 是对于税务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强化。首先, 对于企业之中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税务审计技术的工作人员, 企业应当尽可能的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来留住他们, 让这些工作人员在完成好工作的同时, 将自己掌握的技术教给其他同事, 将税务审计部门中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来。其次, 企业本身也要以提升税务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为目标, 在企业内部组织税务审计人员进行培训, 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老师通过教学的方式提升税务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 加强税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同时, 税务审计信息化是税务机关利用信息技术, 实现税务审计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应用, 增强选案、检查、定案效率和质量, 提高税务执法水平, 强化税务审计管理的过程。税务审计信息化是税务审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税务审计发展的需求, 税务审计专业化水平将更加依赖于信息化, 因此, 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以此来提高审计的效果。最后, 企业应当积极的引进税务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 通过人才的引进将税务审计部门的整体力量提升上来, 实现对税务审计部门的优化, 让这些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发挥自己的所长, 从而促进税务审计工作更好的开展, 给企业以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税务审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将现如今在税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对税务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加强思想教育等方面来提升税务审计工作的更好发展, 是解决当前税务审计工作中种种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手段。虽然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在税务审计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但是相信随着社会各界对于税务审计工作的不断重视, 税务审计工作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宁, 关于继续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几点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45-47.

3.税务审计研究 篇三

关键词:异地审计;审计定价

一、相关文献回顾

张继勋,徐奕(2005)研究发现:审计收费与上市公司的规模、审计的复杂程度、及所在地显著相关;公司治理对审计定价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降低审计师对公司的评估风险,降低审计费用。但另一方面, 在有着完善的公司治理水平的企业中, 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可能更专业要求也更高,导致审计费用增加。大部分学者赞同“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观点, 但对具体变量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拥有较高声誉的事务所会在审计服务中会形成品牌,从而生成品牌效应。李连军和薛云奎(2007)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如果是由国际“四大”进行审计,将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同样,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也会收取比其他小内资所更高的审计费用。风险对审计定价也会有影响。江伟和李斌(2007)的研究表明,公司预算的约束程度会影响财务风险的调整,而财务风险会影响审计定价。

二、理论分析

异地审计对审计定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正负两种关系。一种观点认为,异地审计与审计定价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审计定价行为是基于成本导向核算出的成本,企业支付审计费用中包含了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的差旅费,在同地审计模式下的差旅费必然会比异地事务所对同一客户进行审计要求的高,尤其此种模式下事务所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也较便捷,可以节省一部分信息成本。与此相反,在异地审计时,客户承担的相关费用必然更高,则事务所的直接成本也水涨船高;并且,中国审计市场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严重,使得异地事务所遭遇进入壁垒,也会增加审计费用,与本地事务所相比,异地事务所几乎没有成本优势。并且,本地事务所先于异地事务所进入市场,此时受审计市场封闭化的滞后效应,优质客户基本被本地事务所瓜分殆尽,导致剩下的大多是不太优质的客户,因此也提高了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也会拔高审计定价。种种情况都表明,异地审计会使得审计定价提高。

但是, 也存在另外一种观点,即异地审计与审计定价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认为事务所进行审计的收费会明显低于本地事务所的收费,异地审计明显采取了“低价策略”。这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在事务所初次进入异地市场时,必然会遭受壁垒的抵抗,为了打破这种抵抗,异地事务所必然会以“低价”策略吸引客户,以压低利润的方式获得客户资源;其次,在偏远地区,不排除该地区没有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而本地的大企业却会有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需求。故而会有一些企业主动寻求异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因为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具有较强的审计能力以及可以提供较高审计质量,正是由于这一点,异地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额外成本会减少,相应节省了审计成本。

三、实证检验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 异地审计会对审计定价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一)数据筛选。本文选择2009—2013年间所有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剔除年报中不披露审计报酬的公司,剔除在A股、B股、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剔除金融及保险行业这些特殊行业的公司,剔除研究期间被ST的公司及数据有较多缺失的公司。本文事务所所在地及分支机构所在地信息来源为各事务所官方网站及中国会计视野网站披露信息,审计定价信息来源为各上市公司发布的定期报告,其他数据来源为国泰安数据库。

(二)变量选取。(1)被解释变量。选取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会计师事务所年度审计报酬(Fee)衡量审计定价,并对其取自然对数得ln(Fee)。(2)解释变量。该变量根据上市公司办公或注册所在地与会计师事务所所在地是否在同一地区衡量,若上市公司办公或注册所所在地与会计师事务所所在地不相同,变量

P=1,若相同,P=0。并且,当上市公司所在地与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在同一处时,也令P=0。(3)控制变量。借鉴已有文献并根据研究目的,本文加入公司规模(Size)、盈亏状况(Loss)、及会计师事务所规模(Big) 等变量。其中公司规模用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代表;盈亏状况在审计年度为亏损为1,否则为0;会计师事务所如果是四大或者全国前十,则为1,否则为0.

(三)模型描述。结合以上,得出的模型如下:ln(Fee)

=β0+β1* P+β2* Loss+β3* Big+β4* ln(Size) +μ。其中,β1、β2、β3、β4为相关系数,β0为常数项,μ为残差。

用EViews6.0对上述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见下表:

分析上表,可知,从F检验值可看出各回归模型均可以通过1%置信水平的检验,而且模型Adj-R2几乎都在0.5以上,说明该拟合效果较好。所以,上述回归结果具有较强解释力。

具体而言,地域关系(P)与审计定价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由此原假设成立。异地事务所的审计定价低于本地事务所的审计定价,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上的确存在“低价揽客”的现象。异地事务所为了抢夺优秀的本地客户资源,可能采取“低价策略”与本地所进行竞争。异地事务所进入本地市场时在各方面都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使得其“低价策略”只能依靠忽略审计风险或者降低审计利润来维持。但是事务所为了扩大经营范围,抢占市场份额,也只能“甘之如饴”。控制变量中,In(Size)、Loss、及Big均基本上与In(Fee)存在显著地正向关系,只有08年与09年的Loss与In(Fee)存在负向关系,这可能是与08年时的经济危机有关。普遍意义上来说,资产规模越大、审计年度或亏损及事务所规模大的公司审计定价更高。

四、研究结论

本文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以沪深A股市场中2009年至2013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异地审计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异地审计与审计定价呈显著的负向关系,当上市公司所在地与事务所所在地不是同一个地方时,审计定价会更低,这便是前述文献中提到的证券市场及审计市场“低价揽客”现状的一种表现,且现在依旧存在这种情况。并且,事务所規模,是否属于“四大”或全国“十大”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可以考虑与前述假设一致,即一般发展比较好的事务所会比较有拓展势力的能力去发展异地客户,由于其强大的资源及业务能力,使其即使在异地客户面前,成本也不会比在本地时高出太多,所以可以有能力在异地市场闯出一片天。当然,对于“低价揽客”的状况,应该加强对事务所良性竞争的管理,更重要的,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及进入壁垒,加强有效竞争,建立有效市场。这样,可能以后就不会出现异地审计问题了。

参考文献:

[1] Simumic,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spring)

[2] Jengfang Chen, Hsihui Chang, Hsin-Chi Chen, Sungsoo Kim, the Effect of Supply Chain Knowledge Spillovers on Audit Pricing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4 (26)

4.审计研究简报简报 篇四

第 2 期(总第146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07年3月28日

对加强审计机关政治功能建设的思考

一、政府部门的功能包括政治功能与执行功能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政府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和具体的执行职能(包括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等)两个方面。政府的政治功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起的政治作用。政府的政治功能包括 政治统治功能、保卫国家主权的功能和民主功能等。无论什么国家,政治功能都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作用,但“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所以政治功能总是以执行功能为基础的。

现代政府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政策。在各个国家中,政府的政策数量最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它的权力主要包括行政立法权、法律提案权、授权立法、行政管理权、经济管理权、社会管理权、外交管理权等。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它的决策活动和执行活动都属于依法行政的范围。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门在依法行使国务院规定职权的同时,也独立行使一些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通过这些部门行使的这些实际权力,国务院制定政策的许多活动实际上是体现在国务院各部门的身上。这些部门是政府权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它们实际控制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在一些政策制定活动中,它们甚至是主要的制定者。

由此可以说,审计机关作为一个政府部门,其肩负的职责同样应包括政治功能与执行功能。其中审计署的政治功能可具体体

i现为:制定审计政策和实施对审计事业的宏观管理职能;为立法机构提供决策意见和监督服务;为执政党的执政活动提供信息和监督服务;与其他政府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推动其落实审计结论,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绩效;加强与公众和其他政治团体的联系,在执行审计业务的基础上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等。执行功能是指具体办理有关事务的功能,主要是具体开展各种审计业务。

二、审计机关政治功能的价值

强有力的执行功能是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基础。勿容臵疑,审计机关在过去的工作中完成任务了大量的具体审计任务,查处了一系列经济领域中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了国家的财政经济秩序,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把这种直接开展审计监督的执行力量看成是一种“审计硬力量”的话,那么审计机关的政治功能就可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力量”。

就审计署现有的职能来看,在国务院“三定”方案中规定的审计署职能主要是直接开展审计的执行功能,而相关的政治职能却只有一条,即“拟定审计方针政策,参与制定审计、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审计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办理地方性审计法规和规章的备案审查;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各级审计机关的业务。”如果看审计法中确定的职能则没有一条政治职能。同样,如果我们考察其他中央政府部门的职能可以发展,大多数的中央 部委,在国务院确定的职能中政治职能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农业部的职能中前五项全部是政治职能,教育部的职能也是以制定政策、标准,规划、协调和管理等政治功能为主。

从实践来看,审计署现有的力量中,绝大多数工作是在执行具体的审计任务。在现有的下设机构中,所有的特派员办事处和派出局都属于纯粹的执行机构,机关业务司局也将最主要的力量用在了执行具体审计业务上,而综合部门也主要是为业务部门开展审计业务服务的,真正从事政治职能的部门和人员数量非常有限。在与政治职能相关的方面投入的力量明显不足。

执行功能只有与政治功能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分析审计署最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与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就可以发现,正是由于审计署重视了政治功能的建设,如加强对立法机关的报告与服务,重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关注政府制度的建设,致力于民主与法治意识的提高等,才使得审计机关的执行成果发挥了作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为审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重视政治功能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执行功能的结果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单项的审计业务完成后,仅凭审计机关的处理处罚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发挥审计机关的政治功能,一方面促进政策与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调动其他政治力量,如政党、立法机构、社会公众等的参与,才能在制度上体制上进行完善,系统地解决问题,使审计成

ii果得到充分利用。

监督查处与预防并举。单纯依靠事后的审计难以从根本上杜绝经济领域的违法乱纪和损失浪费,履查履犯也就在所难免。审计机关必须发挥政治功能,对违规和损失浪费行为进行预防。如在政府部门和公共领域开展遵守财经纪律、完善内部控制、重视经济活动效益等方面的教育,推动公共部门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遵纪守法和绩效意识,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等等。这样可以从体制制度上和相关人员的思想上进行完善和提高,有效地预防问题的产生。

上下级审计机关可以平衡发展。如果上级审计机关在履行政治职能上投入力量不足,审计在宏观上的政治影响力不大,审计政策供给不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管理与指导也就难以跟上。这样就容易导致地方审计事业发展滞后,形成与中央审计机关发展的不平衡。通过政治功能的建设,可以合理配臵审计功能,上级审计机关提供政治保障,下级审计机关重点发展执行功能,从而促进上下级审计机关的均衡发展。

减少上级审计机关力量疲劳和监督空白并存的现象。我国中央财政收支占全国财政收支比重较大,且中央所属国有企事业单位众多。由此决定了中央审计机关的事权范围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通过政治领导利用全系统和全社会的力量来开展审计,而是过多地重视自身的执行功能,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执行审计任务,必然会造成力量疲劳,且出现监督的空白。中央审计机 关通过政治领导,可以充分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开展审计工作,而将自身的力量更多地投入到政策指导和业务管理之中,可以弥补上级机关力量不足,增加审计的覆盖面,同时提高全系统的工作水平。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和谐审计环境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审计机关要通过多方面的沟通与宣传工作,争取领导机关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争取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理解,争取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可以为审计工作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政治功能建设的几项具体措施

政治功能建设是审计机关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重视这一“软力量”的建设,使审计机关的执行功能与政治功能平衡发展,将会使我国的审计事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当前要加强审计机关,特别是上级审计机关的政治功能建设,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将政策的制定与研究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能,并投入必要的力量。

把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和管理作为上级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

合理配臵上下级审计机关的功能,让人员较多的基层审计机 关承担更多的执行功能,让人员较少的上级审计机关承担更多的政治功能。

加强与人大、政党等政治组织的沟通、协作与服务是提高政治功能的重要方面。

与民众的沟通、听取民众意见、为民众服务是政治功能的基础。

充分认识理论研究、出版、宣传,以及社团组织在政治活动中的影响力,重视和加强事业单位的工作。

在开展审计业务活动中服务政治需求,致力于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将预防违纪违规行为作为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作者: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崔振龙

主题词:审计机关 政治 功能 建设 研究 报:署领导。

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厅(局)及科研所,南京审计学院,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发:本所所领导、各处,存档。共印180份 编辑:罗伟芳

审核:崔振龙

签发:刘英来 iii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5.审计研究的论文 篇五

审计模式是一定审计环境下并与之相适应的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审计准则、审计管理体制和审计机构设置等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审计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审计执行者对审计活动本质的逐步加深,依次经历了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模式这三种模式。

制度导向审计又称内控导向审计。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不断出现,社会公众更多关注的是财务报表的公允性、真实性。基于这样的前提,产生了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为基础,然后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依此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的制度导向审计模式。

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的重点明确,把企业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作为主要的审计对象,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抽样质量。可以说,制度导向审计在保证审计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并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审计人员的审计思维要跳出账簿,跳出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考虑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二、新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的区别

(一)审计风险模型不同

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以“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为审计风险模型。

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以“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为审计风险模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式上有所简化。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把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融入现代审计模型,可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审计风险分析框架。

(二)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不同

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是建立在“无利害关系假设”基础之上的,使得传统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不对企业经营风险实施评估程序,对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是很高,使得不懂管理知识、行业知识的注册会计师也可以进行审计工作。

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把思想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上,要求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态度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密切关注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对文件或管理当局声明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线始终是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注册会计师不但要掌握一些常用分析工具,还必须要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和接受行业的专业知识培训。

(三)审计起点不同

在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中,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通过综合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

在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中,通过综合评估经营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其审计起点为企业的战略系统及其业务流程。这种新模式的优点是将审计的重心前移到风险评估,这将有利于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因此,主要针对风险设计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

(四)内部控制要素不同

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下的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发现、纠正错误与防止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下的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由治理当局、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的三要素扩充为五要素,即控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活动的监督。

(五)风险评估方式不同

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中的风险评估是一种直接的方式,即直接评估重大错报的概率。

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是从经营风险评估入手,间接地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因为经营风险越高,审计风险也越大,也就是管理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并且从经营风险中能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此外,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评估也只有从经营风险入手,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

三、新旧审计体系审计模式比较分析的启示

(一)依据增值服务合理提高审计收费

改良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仅关注风险,而且对旧的审计模式进行了扩展和延伸。依照改良后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会增加事务所的审计成本,但在目前国内各事务所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直接提高审计收费又不可行。解决这种矛盾的途径可以是,在审计过程中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调整审计程序,让客户感到他们获得了审计以外的很多增值服务。此举,不仅有助于新审计模式的顺利实施,同时,也保证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水准。

(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

根据改良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战略管理、业绩评价、信息系统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具备较高的风险分析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在改良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需要采用复杂系统的认知模式,从而了解、分析客户风险管理过程以及客户控制风险的手段、方法。

(三)完善法律环境及监管手段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当注册会计师认为审计风险达到可接受的低水平,不会导致巨大的审计风险损失,就可以签发审计报告了。这在法律风险较低时很容易产生审计师的道德风险问题。注册会计师执业的规范性取决于法律环境和行业监管是否成熟,一个成熟的法律环境和行业监管环境不仅可以为注册会计师合法执业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起到监督作用。所以,从法律环境和行业监管的改善入手,可以为审计的公正性提供有效地外围保障。

(四)使用并完善辅助审计的软件

在改良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分析性复核程序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辅助审计软件的使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大量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条件是辅助审计程序的开发和运用,它可以直接对数据库进行加工分析,依据软件模型自行处理数据,使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成为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

(五)关注管理舞弊

6.审计成果综合运用研究 篇六

关键词 审计成果 综合运用

一、审计成果综合运用的意义

审计成果的综合运用是审计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审计工作价值的体现,也是审计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审计成果综合运用是实现审计成果价值的重要体现,审计成果其价值包括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审计成果综合运用是满足高层使用者需求的必然举措;审计成果综合运用是提高审计效益,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综合运用好审计成果,发挥其自身及使用价值,对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提高企业内在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审计成果综合运用的内涵

(一)审计成果综合运用的含义

审计成果综合运用是指将某一时间段审计成果按照设定的属性分类进行横向和纵向等多角度的整合,通过综合归纳、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炼出动态的对企业宏观管理有普遍意义的综合性成果,并将其运用在专业管理、风险防控及辅助决策、审计质量自我评估等方面的过程。

(二)审计成果综合运用的特征

“宏观着眼,微观着手”是其核心特征;“属性分类,综合分析”是其基本特征;“专业管理,趋势评估”是其重要特征;“风险预警,辅助决策”是其突出特征。

(三)审计成果综合运用的原则

第一,审计成果运用定期反馈原则;第二,审计成果定期综合分析原则;第三,审计成果督促报告原则;第四,推行审计谈话制度原则。

三、达州供电公司审计成果综合运用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内审机构独立性不强

独立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市供电公司虽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但在组织结构中与其他部门处于同一层次上,缺乏专门的体现内审独特地位的制度与举措,其独立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二是内部审计的价值未被充分认识,虽然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内审工作,但基层部分管理者不重视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难以引起基层管理者的关注并得到解决,其审计报告独立发挥作用、审计成果的综合运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内审人力资源机制不完善

1.内审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内审活动是否可以顺利实施,其功能能否正常发挥,需要以必要的内审人力资源作为保障。达州供电公司内审现状是内审人力资源相当有限,审计任务繁重、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超出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2.对内审人员职业素质培养不到位。受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限制,内审人员综合素质离国网公司、省公司对“依法治企”零容忍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与此同时,内审技术方法相对比较落后,这两者共同决定了内审人员的审计能力不足,影响了公司内审质量的提高和内审治理和增值功能的发挥。与此同时,尽管内审人员对审计成果“点对点”的运用能力较强,但是对其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由点及面”的综合能力尚有欠缺,不能充分发挥审计成果功能,影响了审计成果综合运用的效率。

(三)内审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达州供电公司内审依然以财务收支、工程审计为主,还进行部分的内部控制审计以及少量其他类型的审计活动,却很少涉及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等领域。内审范围局限主要表现在内审类型单一和内审层次不高两个方面。面对国网公司“依法治企”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内审需要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方向发展。

(四)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机制不够健全

1.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识不强。受传统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单位和部门对内审的认识不足,还停留在传统的“查错防弊”职能上,同时对审计成果的运用和转化对提高公司经营效益的认识也不到位。直接表现为相关单位和人员存在重审计决定的落实,轻审计建议的采纳;重查处问题,轻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重审中监督,轻审后督查整改,导致了审计年年搞,问题依然存在的情况。2.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保障制度执行不力。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审计成果转化的保障,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加以约束,奖罚不明,审计部门提出的审计意见及整改措施不被相关部门和单位重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得到贯彻落实。尽管达州供电公司对审计成果转化、后续审计有具体规定,但是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十分到位,最终导致部分内审工作流于形式,使得审计成果利用和执行起来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四、达州供电公司提高审计成果运用可采取的措施

(一)审计成果综合运用方式

1.多举措并施,加大整改落实力度。采取建立整改问题跟踪监督台账,责任追究制度,内审成果通报制度,积极开展后续审计等方式,加大整改落实力度,促进内审成果运用。2.大力开展综合分析工作,重视审计成果资源的整合,增加内审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面对众多的审计信息资源,要提高利用效率,决不能囫囵吞枣,要按问题的类型、按涉及范围、按风险影响程度进行梳理分析,对各类审计信息进行必要、有效的整合。3.因地制宜,重视反馈方式的选择。计信息合适的反馈方式选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4.突出审计重点,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重视审计成果转化运用途径。一方面,以内控建设为主线,突出内控监督重点;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审计方式,适时开展管理审计、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审计、目标责任审计,尝试开展非现场审计,注重审计时效。5.加强信息沟通,扩大审计成果共享。及时向其他管理部门、监督部门通报审计成果,从源头进行治理,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果转化率。

(二)审计成果综合运用流程

1.审计项目结束后,根据上级部门、总经理办公会决定,下发审计报告以及审计意见书,拟定审计谈话内容,明确被审单位责任以及整改事项、整改要求。2.进行审计谈话,审计谈话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应负的经济责任,存在问题的性质,整改建议和措施,其他需要解释、交流、共同研究的问题以及审计谈话对象对审计所反映问题的认识、初步整改情况。3.谈话结束后,以审计分析报告或《达州供电公司审计成果运用情况跟踪表》的形式,向相关单位反馈,提示风险。4.根据谈话内容以及审计意见,被审计单位及时采取具体措施,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及时整改,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被审单位接到正式审计意见书的一个月内将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以公文形式向审计部反馈。5.开展后续审计,加强考核,实现审计整改的闭环管理。监察、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注重强化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领导并结合日常工作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整改工作进行抽查,对存在的审而不改、查而不纠、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现象,进行必要的经济责任考核,并形成审计整改报告报公司领导。6.定期汇报整改情况,加强审计整改分析。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整改情况,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原因,总结吸取教训,补充完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内控体系,切实增强执行力,从“制度、流程、内控、责任”等方面,积极构建依法治企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源头上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

五、结语

(一)增强审计部门独立地位及成果转化意识,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

供电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审计整改流程和管理办法,固化审计整改工作标准,明确审计结果应用的程序、内容、范围、分工和考核,对已下达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的项目,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及有关书面材料报公司审计部,审计部建立各单位整改情况档案。

(二)正确认识审计成果的价值,重视审计成果的运用

一是对审计发现问题,结合业务部门职责分工,梳理分析,将整改任务进行分解,下发整改要求,明确责任部门的整改措施、完成时间。二是对复杂且难以整改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整改实施进度,形成专项整改报告。三是对审计发现问题持续跟踪,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三)全面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与增值

一是逐步建立科学、统一、有效的内审成果运用指导意见或相关办法,从运用范围、运用方式、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指导规范,是内审成果运用做到有理有据,有章可循。二是建立审计成果及其运用的跟踪问效机制,包括审计回访制度、审计公示制度、审计成果追踪落实制度等。三是审计成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直接推动审计成果的转化,克服“审而不用、审而不改、审而不究”的问题。

(四)扩大审计成果的影响和透明度,建立披露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企业可以在完成审计工作后,组织被审计单位召开审计结果见面会,在一定范围内对审计情况进行通报,通报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使错误观念和违规违纪行为得到纠正,切实提高各级管理人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对审计成果运用的相关要求加以明确,对违反规定和要求应承担的责任也要最具体规定。

(五)充分发挥审计信息的作用,扩大审计成果运用

建立审计成果信息库,实现审计信息成果共享,注重审计成果的收集整理,建立包括审计案例库、问题库等内容的审计成果信息库,并通过内联网等载体实现上下级内审成果的垂直管理和利用。

(作者单位为国网达州供电公司)

7.税务审计研究 篇七

一、导向以及审计风险的概念

1. 导向的概念

导向, 即工作的引导或者引入点。因此能够得知, 审计工作需要审计导向来做引领, 从而确保审计工作的核心以及审计措施的正确实施, 事实上, 审计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审计导向的方向存在差异, 从而致使审计模式也呈现差异性。审计导向明确了审计应当着手的方式、着手的领域等问题。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宗旨、领域以及要领等重要部分的组合, 其规定了怎样分配审计资源, 对于审计风险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有效控制, 策划审计程序, 怎样采集审计证明, 审计得出的论断如何形成等问题。审计环境的日渐改变以及审计理论标准的逐渐进步, 推动了审计形式以及措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审计风险的概念

即便风险理念是依据其他不同学科而引进的, 但是审计风险在审计范畴当中, 也具有它自身的新的意义, 必须与审计活动的特质结合, 融会贯通, 才能更好地将审计风险的概念完整地表达出来。对于审计风险的含义, 国外的许多学者一直在进行着研究, 最后产生的审计风险模型被会计师事务所所认同, 且将其视为审计实务的重点内容。

二、企业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信息数据不健全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本质是在有效了解并掌握审计信息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测验。所以, 内审机构需要以功能强大的信息库作为依托, 在规定时间内将内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当中的信息进行吻合, 依据所在行业的发展要求、经营环境、所在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高层管理者的人品德行, 由专门人员进行评估。当前, 即便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有关的信息平台, 但内审部门的信息数据往往对曾经开发的内审信息资源过于依赖, 对于行业风险以及企业经营风险认识不足, 信息数据相对欠缺, 信息库的建设还无法满足当前风险导向审计的需求。

2.风险评测方式和体制不完善

风险导向审计最重要的部分是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核心是对评估的办法的选择, 当前, 我国以及国外对于风险导向审计步骤以及审计方式实施了探究, 就目前而言, 尚缺乏有效的方式。相关的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还需要建立在众多经验以及有效方式之上, 才能制定出完善的、有效、系统化的审计模式。

3.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知识结构以及职业素养尚不能满足需要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相对十分先进的审计模式, 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运用到的知识也较为繁多, 如以不同方式实行风险辨别、风险评估、风险掌控等。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在拥有财务、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以外, 同时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 另外, 对于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企业业务流程等同样需要了解。但是, 当前, 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优秀、全能人才十分稀少。

三、提升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作用的建议

1. 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将目前有关于审计的法律法规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有效的法律制度对于做好审计工作、促进企业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符合风险导向审计制度运行和发展的法律制度是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我国的传统审计体系由两种审计模式所组成, 其一为长相导向审计, 其二为制度导向审计。只有提出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 对于审计流程实施有效的规范, 才可以令企业的风险测试实行体现出成效, 才能有效处理现存的相关问题。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来看, 法律领域和会计领域理当针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特征以及形式, 在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上打造出符合审计法则的有关法律法规。

2. 对于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价

审计风险的主要之处是对被审计企业的基础情况进行考察。风险导向审计的条件以及基础在于风险评估, 倘若对风险未进行严格的测试和估算, 就不会存在对企业活动的审计。因此, 在审计进程当中, 所有的流程都应该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价和预估。

3. 审计工作的分析复核

分析复核是从财务以及非财务当中的浅层关系, 对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实行研究, 以此来判断企业当中的经济财务消息。在进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时候, 最繁重而复杂的一项工作便是分析复核。首先, 以分析复核来提高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企业营业情况的掌握程度, 以缩小在风险预测以及评估时产生的误差。在审计工作进行时, 运用分析复核来收集不同交易有关的凭据, 将其作为实际的测验步骤。在审计报告阶段, 对财务报表的完整有效性做最终的分析也可以利用分析复核, 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完工。

4. 控制检测审计工作

在进行审计的工作过程中, 控制检测是确保内部控制结构得到实际设计, 执行过程具有强大支持力的审计程序, 它最终目标是提升控制风险被评估的精确度。风险导向审计把预测以及提前察觉风险作为重要工作, 在每个不同的环节都十分重视评价量化地预料以及掌控风险。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掌控和检测还能够经过对内部控制结构的相关评价, 来保证对财务报告真实有效性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弊以及违法行为的评估。

5. 深入体系革新

风险导向审计在本身运行以及体系建立部分存在严重不足, 审计资源耗损大, 运行所花费的成本较高是当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处理风险导向本身包含的缺陷, 要将风险向导审计这一块扩张至更广范围。所以, 对风险评估进行优化、研究复核技术以及控制预测程序是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举措。在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的条件下, 提高采样审查的针对性, 减小采样的区域, 缩减监测数目, 以达到提高审计效果、减少采样成本的目的。

四、提高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作用的意义

1. 风险导向审计生产的动力在于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存在的目的便是追求以最少的成本, 实现最大的利益。不过在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之中, 管理者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与监督, 就必须寻求一种十分有效的审计方法。在风险导向审计的当中, 及时提供相关解决措施, 能够使得审计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 并能降低尝试性的工作成本。

2. 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广泛运用的优势

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可以有效处理账项导向审计以及制度导向审计中存在的弊端, 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实现完全掌握以后, 依据企业内部的评判结果以及审计风险模板来制定审计方案, 对审计人员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准确预测, 探索高风险的审计项目, 反映重大失误以及作弊举动。所以, 风险导向审计的制度优势在于能够极大范围地满足相关领域业务的审计需求, 这是它能够大范围得以运用的重要因素。

五、怎样提升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当中的作用

1. 培养专业素养的审计人员

因为审计工作对专业和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 所以只有拥有比较高的专业素质的审计人员才能够把这份工作很好地完成。在现实的工作当中, 除了利用工作培训以及锻炼来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之外, 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各方面综合素质, 才能确保审计工作得以有效实行。

2. 对于我国风险的独立性进一步提升

风险审计机构的领导者其层次越高, 对于实际工作的开展越有益处, 也越能够施展内部审计的督促作用。审计组织以及审计人员需要凭借自己优异的工作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不履行非审计工作义务, 只有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基于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的进展新动向, 对风向导向审计实行的步骤和措施进行完善, 指示审计人员的实际业务操作技术, 提升其业务能力。

3. 建造完备的审计规范体系

针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革新趋势, 不断完善以审计标准为核心的审计标准体制, 适当改正某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法律法规, 更好且有效地完善风险导向审计实行的确切流程以及确切步骤, 为审计人员操作流程提供进一步的规范和技术指导, 以便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可以参照。

4. 深化审计信息化建设, 加强内部审计效率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审计部门可以利用高科技来建立拥有强大功能的数据库, 逐渐实现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吻合, 经过现代审计信息系统对复杂的审计信息施行准确且迅速的采集、管理、分析、反馈等, 为风险评估提供信息基础, 利用高科技计算机软件实行分析性测验、抽查、审计风险估算等, 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企业审计的发展核心在于风险导向, 随着其工作日益被人所知, 企业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 风险导向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因此, 审计部门需要将工作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不断对审计相关制度进行改进与完善, 且将先进的审计技术运用到审计工作当中, 让风险导向得以发挥其作用, 为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做有利的贡献。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很多企业经营失败纷纷倒闭, 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屡屡发生。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同时, 审计服务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因此, 在要求各个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的同时, 需要对审计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

关键词:审计,风险导向,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燊.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内部审计实务的应用研究[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2]黄钢.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应对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 2010

[3]郭艳清, 陈洪顺, 胡琨等.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经贸, 2010, (32)

[4]姚琦.论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评估[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8)

[5]宋波.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20)

[6]王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审计实施框架[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20) :171-171.

8.税务审计研究 篇八

关键词:抑制因素 工程审计 收费模式 串谋

随着我国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工程质量审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等内容逐渐被植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体系之中;随着“三峡工程”、“高铁工程”及“南水北调工程” 等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的启动,审计机关在工程审计领域的业务繁重,因此大量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一些大型央企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里明确指出,送审造价超过30万的结算书一律送交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因此委托审计方式下,审计机关或者企业内审部门如何控制工程审计质量这样的一个命题显得尤为必要。

1 跟踪审计效果抑制因素研究

目前国内投资项目较多,一些大型项目都推行了跟踪审计。因为跟踪审计业务量大、专业性强,审计机关人员相对缺失,部分业务实行外包,中介机构是作为审计机关的受托方,显然是在审计机关的指导下进行业务操作,那么审计成果必然也成为审计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跟踪审计业务外包问题进行分析,来自中介机构的跟踪审计效果主要与审计付费方式有关。

在审计机关跟踪审计业务外包的情形下,中介机构审计收费的模式不利于跟踪审计效用的全面发挥。

图 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管理办法(部分)

上图为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部分截图,在工程竣工结算中,中介结构除了有送审造价一定比率的基本费以外还可以收取以核减额为基础5%的追加审计费用,在我国其他地区有时也成为效益审计费用。显然在这样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结算审计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中介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投入力量加强结算审计工作。而对于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收费是按工程造价的一定比率收取一个特定标的项目的固定费用,而在这样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缺乏对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激励措施。

对于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竣工结算审计的业务外包,本文分为三种类型进行研究:

1.1 由一家中介机构同时承接跟踪审计业务和结算审计业务

根据调研,我国一些新校区的项目中,采取了聘请一家中介机构既做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同时也做结算审计。根据访谈,中介机构的审计人员指出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优势,即由于审计人员全程跟进该项目,对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签证资料等较为熟悉,因此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对造价的审计具有一定的优势。

这样的模式下,由一家事务所同时承接跟踪审计也做结算审计,跟踪审计采用固定收费模式,而结算审计采用激励收费模式。显然,推行跟踪审计的目的在于在过程中试试造价控制,起到抵御的作用,并通过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完善合同条款等实现增值。因为合同条款的限制,很多结论都可以暂定化,那审计人员在过程中发现量价不实的问题在结算审计时候指出可以使得中介机构获得更高的收益,而过程跟踪审计的收费模式是固定的,因此,会导致审计人员的行为选择,即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选择尽可能的发现问题而不揭露问题。而一些亟需审计人员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审计建议的问题点,又缺乏激励机制。很显然,这样的模式下,会导致审计人员发现问题而不揭露问题,从而产生“负激励”机制。

1.2 两家事务所来承接业务,但各负责一块内容

目前,这种情况在实务中开展比较普遍,跟踪审计负责核实价格,结算审计负责核实工程量。这种模式也与承包商的心理有关,承包商急于在过程中将价格确定下来,而工程量可以通过事后进行按实结算,最终结算审计负责把关。这种模式已经产生悖论,因为施工过程部分项目的一次性、隐蔽性,即使业务进行分开,应在施工过程中核实工程量,在结算时核实价格。但因为在现实中,往往承包商担心在竣工时业主会不同意承包商报价,产生纠纷最终不得不接受业主的报价,因此在过程中,经跟踪审计发表意见后,价格往往确定而不是国际工程中的暂定价。

很显然,这样的分工是不合理的,因为跟踪审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关口前移,将问题遏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只关注一块内容,显然是跟踪审计业务未得到全面开展。

1.3 两家事务所承接业务,后者通过结算审计的把关发挥质量控制的作用

现在这样的业务承接模式很少,实务中很少有这样的分工。理论上,跟踪审计在过程中发挥全面的控制,将业务合规性的问题得以遏制,对合理化建议、完善合同制度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措施。而结算审计中是负责施工过程造价的最后一道关口,将跟踪审计中没有发现的问题予以揭露。而从目前来看,结算审计中仍然会发现许多业务层面的不合规问题。这不得不引发思考,跟踪审计有效吗?本文认为,正是因为缺乏对跟踪审计的惩罚机制,导致审计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通过分析,通过竣工结算审计将跟踪审计遗漏的问题予以揭露,从侧面促进对跟踪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三种类型的分析来看,审计机关在对公共工程项目审计实施业务外包时,要采用第三种模式,切实加强对跟踪审计环节的实施力度,从制度层面实施惩罚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切实保障跟踪审计的实施效果。

2 结算审计效果抑制因素研究

委托审计方式下工程审计将审计机关或者内审部门与中介机构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审计机关更多的是关注中介机构的审计质量,而中介机构就会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

在委托审计方式下,如何防范中介机构与施工单位串谋,甚至在有的情况下防范业主方、中介机构、施工单位三方串谋需要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机制进行防范,并且通过设定一个惩罚机制防范施工单位高估冒算。

本文提出假设,承包商在编制送审结算时有两种策略,如实报结算和高估冒算;中介机构有两种策略如实审计和逆向选择。endprint

2.1 承包商如实报结算、中介机构如实审计

在这种模式下,中介机构的核减率几乎为0,那对于中介机构考核模式而言,其收费模式是一定的核减额乘以一定的费率计取效益审计费用。此时中介机构因为利益的驱动,可能恶意审减,片面追求核减率,那必然导致会对一些项目的费率计取、签证资料上恶意审减,那此时承包商为了防止自己既得利益的受损或者事后的结算纠纷,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冒算。

2.2 承包商高估冒算、中介机构如实审计

中介机构如果如实审计,承包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高估冒算。即使审计审出来高估冒算,对承包商实体权利没有受到实质的影响,反而如果中介机构没有发现,高估冒算的金额将会通过合法性将“水分”合法化。因此承包商仍会选择高估冒算。

在上述两种情形下,中介机构如实审计,承包商也会采取行为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冒算,如果中介机构有逆向选择或者与承包商串谋,那必然会导致承包商选择在送交审计之前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冒算。实际上,此处没有形成一种均衡,既承包商如实结算,中介机构如实审计。

本文提出,要通过建立惩罚机制限制承包商高估冒算。在送审造价如果高估冒算金额超过5%,业主管理方和审计方可以认为承包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故意性,那么不仅要通过审计核减还要加大惩罚力度,对超过审减比率(5%)部分按工程造价1%罚款,除此以外,我们可以对中介机构采取双头审计或者重复审计来确保审计质量。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跟踪审计和结算审计效果抑制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在工程审计业务中,要加强对跟踪审计的激励机制,并通过竣工结算审计将跟踪审计遗漏的问题予以揭露,从侧面促进对跟踪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在结算审计环节,要利用机制上的设计,通过加大对承包商的惩罚力度防范其高估冒算,同时要采用双头审计或者重复审计来确保审计业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原.委托代理理论下工程委托审计付费激励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05:834-837.

[2]陈敏,杜才明.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06:76-78.

[3]刘晶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下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基金项目:

南京审计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YC2013006)。endprint

2.1 承包商如实报结算、中介机构如实审计

在这种模式下,中介机构的核减率几乎为0,那对于中介机构考核模式而言,其收费模式是一定的核减额乘以一定的费率计取效益审计费用。此时中介机构因为利益的驱动,可能恶意审减,片面追求核减率,那必然导致会对一些项目的费率计取、签证资料上恶意审减,那此时承包商为了防止自己既得利益的受损或者事后的结算纠纷,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冒算。

2.2 承包商高估冒算、中介机构如实审计

中介机构如果如实审计,承包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高估冒算。即使审计审出来高估冒算,对承包商实体权利没有受到实质的影响,反而如果中介机构没有发现,高估冒算的金额将会通过合法性将“水分”合法化。因此承包商仍会选择高估冒算。

在上述两种情形下,中介机构如实审计,承包商也会采取行为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冒算,如果中介机构有逆向选择或者与承包商串谋,那必然会导致承包商选择在送交审计之前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冒算。实际上,此处没有形成一种均衡,既承包商如实结算,中介机构如实审计。

本文提出,要通过建立惩罚机制限制承包商高估冒算。在送审造价如果高估冒算金额超过5%,业主管理方和审计方可以认为承包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故意性,那么不仅要通过审计核减还要加大惩罚力度,对超过审减比率(5%)部分按工程造价1%罚款,除此以外,我们可以对中介机构采取双头审计或者重复审计来确保审计质量。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跟踪审计和结算审计效果抑制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在工程审计业务中,要加强对跟踪审计的激励机制,并通过竣工结算审计将跟踪审计遗漏的问题予以揭露,从侧面促进对跟踪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在结算审计环节,要利用机制上的设计,通过加大对承包商的惩罚力度防范其高估冒算,同时要采用双头审计或者重复审计来确保审计业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原.委托代理理论下工程委托审计付费激励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05:834-837.

[2]陈敏,杜才明.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06:76-78.

[3]刘晶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下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基金项目:

南京审计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YC2013006)。endprint

2.1 承包商如实报结算、中介机构如实审计

在这种模式下,中介机构的核减率几乎为0,那对于中介机构考核模式而言,其收费模式是一定的核减额乘以一定的费率计取效益审计费用。此时中介机构因为利益的驱动,可能恶意审减,片面追求核减率,那必然导致会对一些项目的费率计取、签证资料上恶意审减,那此时承包商为了防止自己既得利益的受损或者事后的结算纠纷,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冒算。

2.2 承包商高估冒算、中介机构如实审计

中介机构如果如实审计,承包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高估冒算。即使审计审出来高估冒算,对承包商实体权利没有受到实质的影响,反而如果中介机构没有发现,高估冒算的金额将会通过合法性将“水分”合法化。因此承包商仍会选择高估冒算。

在上述两种情形下,中介机构如实审计,承包商也会采取行为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冒算,如果中介机构有逆向选择或者与承包商串谋,那必然会导致承包商选择在送交审计之前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冒算。实际上,此处没有形成一种均衡,既承包商如实结算,中介机构如实审计。

本文提出,要通过建立惩罚机制限制承包商高估冒算。在送审造价如果高估冒算金额超过5%,业主管理方和审计方可以认为承包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故意性,那么不仅要通过审计核减还要加大惩罚力度,对超过审减比率(5%)部分按工程造价1%罚款,除此以外,我们可以对中介机构采取双头审计或者重复审计来确保审计质量。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跟踪审计和结算审计效果抑制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在工程审计业务中,要加强对跟踪审计的激励机制,并通过竣工结算审计将跟踪审计遗漏的问题予以揭露,从侧面促进对跟踪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在结算审计环节,要利用机制上的设计,通过加大对承包商的惩罚力度防范其高估冒算,同时要采用双头审计或者重复审计来确保审计业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原.委托代理理论下工程委托审计付费激励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05:834-837.

[2]陈敏,杜才明.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06:76-78.

[3]刘晶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下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基金项目:

9.税务审计研究 篇九

让“小金库”暴光——济南市审计局查处300万元“小金库”纪实

【时间:2009年09【字号:大 中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审计局】

月10日】 小】

近日,中央召开治理“小金库”工作会议,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也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旨在查处各种形式的“小金库”,并力求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小金库”又有抬头之势,且不断“推陈出新”,花样多多。近日,济南市审计局在对该市某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采取编造虚假经济业务开具假发票,虚列支出套取现金,致使一个长达4年之久、金额高达300 余万元的“小金库”浮出水面。

发票鉴真假 审计疑惑生

在今年4月份济南市审计局对环卫部门延伸审计发现,下属单位渣土办2008年收到市拨专项资金170万元。审计人员审查其列支的“渣土清运费”专项资金的相关会计资料看到,下属各区办根据分配的指标任务,都以打印表格的形式凭“运输渣土的方量、单价、金额”等内容到财务科领取支票,各区办领取支票后,再委托其平时联系密切的业务关系开具发票,再持发票拿到财务科报销。审计人员凭其职业敏感,选择了5张5万元以上的“渣土清运”发票到当地市地税部门请专家鉴定,出具了5张发票全为假发票的鉴定报告。审计人员的第一反映是为逃税?还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一连串的问号困绕着审计人员。审计组决定就已有定论的假发票向其A处长、财务科C科长及部分区办主任核对,看其有何反映,当审计人员直言不讳地指出其2008年部分“渣土清运”支出为假发票时,坐在审计人员对面的A处长着实出了一身冷汗,嘴里不停的抽着烟,但仍咬定其渣土清运业务是“真实的”,在场的其他人员也应声附合。审计人员为从长计议,从更深层面查出问题,选择了暂时的“缓兵”,决定暂取其“调查记录”。随后他们又派人买来了银行卡和高档服装送给审计人员,都被审计人员婉言谢绝。

追踪开户行 资金进药房

为落实该单位各区办领取支票后的最终去处,审计组决定另辟蹊径,让该单位提供其所在银行的开户账号,追踪银行划款的真正去向,审查其在银行支出的背书内容。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程序的要求,带着介绍信来到延伸单位的开户行,经查5张发票显示,有22.1万元支出进了某大药房,有21万元支出进了某工程有限公司,又有10万元进了某区综合商店。疑点初显,审计人员紧追不放,决心解开疑云。他们首先来到了某大药房追踪其支出下落,服务员都表示不知详情,药房经理又去了河北某地,经电话联系说有该单位与某运输业户杨某在此购药签订的协议一份,协议内容显示,某人某在该药房购“冬虫夏草”××斤,单价××万元;“海参”××斤,单价×万元,等等。财政资金进药房,购买几十万元的高级滋补品,是工作需要,还是另有隐情?审计组带着一个个问号,决定进一步扩到战果,将万元以上发票支出的真假鉴定列入其审计侦察范围,为此,他们又二进市地税部门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14张发票全是假的。他们又乘胜追击,二进开户行,开始了新一轮的支出检测。

两次发票鉴定结果表明,2008年该单位采取编造虚设经济业务,列支假发票等手段支出165.8元万元,其中将支票开到某大药房就有31万元,审计人员以占假发票支出19%的“冬虫夏草”费作为突破口。为进一步取得证据,审计人员第二次来到该大药房,讲明来意,请其做好配合,药房经理表面答应的很好,但当审计人员询问某单位采购该药房的出库记录、银行账时,他们却拒绝提供,并说:“我这是为朋友帮忙,我们是民营企业,也常年聘请自己的法律顾问,我们也了解什么叫审计”。审计人员跟踪资金去向是正常的执法监督行为,经销商的拒绝提供资料,更印证了审计人员“冬虫夏草”是虚假购销的判断。

时机渐成熟 “亮剑”正当时

审计组的动向一直在被审单位的视野之内,审计人员经过了前期与单位负责人及主管会计的交锋,又加上发票的两次鉴定和大药房的延伸调查,使被审单位相关人员感到了压力,但他们还是抱有侥幸心里,不愿向审计组主动交待单位的违规行为。见时机已经成熟,审计人员凭着已经掌握的一手资料,将主管部门的财务处长、被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A处长、财务科长C请到审计现场,向其通报情况、讲明政策、提醒其认识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其做好进一步配合,并限时将其上述用假发票套取的资金收入支出资料如实提供审计组,并向部门主要领导汇报。该环卫部门主要领导得知其所属该单位存在的套取财政专项资金发年终超产奖的重要问题后,非常恼火,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责成他们认真搞好后续审计阶段的落实工作。该单位连夜召开处领导及各办事处主任会议,部署其充分认识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并全力搞好审计后续阶段的配合。

“小金库”存续已四年 两任领导“同买单”

审计发现,2008年该市环卫部门共拨付某单位用于无主渣土清运等专项整治资金170万元,截至审计日,该单位采取编造虚设经济业务,列支假发票等手段将上述165.8元万元资金转移帐外,存入以职工个人名义开立的存折,审计发现该问题后,部分区办主动退回渣管处财务16.11万元。

经过审计人员艰苦的内查外调,追踪其套现发现,该单位私存私放公款由来已久,时间已达四年。自2006年起,已将其收取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部分资金从单位财务科套取后存入该办财务科及5个区办以职工名义个人开设的存折,截至审计日共查出个人存折10个,其中审计期间已消户7个。根据该单位所提供各存折显示的资料反映,存入金额共计293万元,支取金额305万元。至此,一个存续四年,金额达300万元的“小金库”终于浮出水面。

上一篇:怎样解除委托合同下一篇:护理带教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