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共11篇)
1.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篇一
道路绿地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绿化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了道路的(宽度)。
2、城市道路系统有:(快速道路系统)、(交通道路系统)以及(步行道路系统)。
3、步行交通系统道路要有(遮阳)功能。
4、(机动车)对绿带的细部不会关注太多,关注绿带的(大面积色彩、轮廓、粗线条)。
5、(人行道)对周围绿带的变化有一定的敏感。
6、城市道路绿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养护管理(“三分种植、七分管理”)。
7、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道路红线。
8、我国城市道路按三级划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9、道路横断面能显示出(车行道、人行道、分车带)及(排水设施)等。
10、道路总宽度又称(路幅宽度),是(建筑红线之间)的宽度。
11、道路绿地可分为,道路:(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12、道路绿带:(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13、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同向机车和非机动车之间)。
14、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15、道路绿化率:(大于%20)
16、完整的道路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隔带)(人行道)及(街边绿化)。
17、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四带式)。
18、行道树在北方地区不宜使用(常绿乔木),南方宜使用(常绿树种)。
19、行道树应着重考虑(路东)和(路北)的种植。
20、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决定于两个条件:(行道树与管线的关系)(人行道铺装材料的尺寸)。
21、行道树与各种管线及地上地下构筑物之间最小距离在1.0~1.5.22、行道树与其他设施最小的水平距离在1.0~2.0 m23、在满足与管线的前提下,行道树距道牙的距离是(不小于0.5m)。
24、行道树的株距由(植物成年冠幅大小)来确定。
25、树池形状有(方型)或(长方形),少有(圆形)。
26、树池的最短尺寸不得(小于1.2m)多为1.2×1.5m,1.5×1.5m,1.5×2.0m,(1.8×2.0)。
27、树池的边石有高出人行道(10~15cm),也有和(人行道等高)后者行走方便,前者对树木有保护作用,先多选用(后者)。
28、行人少选用(种植带)
29、行道树可采用(种植带式)或(树池式)。
30、人行道的绿化,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直径(2)倍。
31、防护(绿带宽度小于5m)时,均称(基础绿带),710m时,布置成花园林荫道。
32、公交站台一般不能种(灌木)。(花卉)。可种植(乔木,夏季遮荫)。
33、当分车绿带宽5m以上,在不影响乘客候车时,可少量种植(绿篱和灌木)并没(矮栏杆)保护。
34、安全视距和车速成正比。
35、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广告牌)及(树木)。
36、视距三角形内,布置的植物不得超过(小轿车司机的视高)即(0.65~0.7m)。
37、交通岛。以其功能可分为何(中心岛)(方向岛)(安全岛)。
38、交通岛,一般设计为(圆形)。
39、我国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为(40~60)。一般城镇中心岛的直径不能小于(20m)。
40、中心岛宜封闭。
41、中心岛(忌用小乔木或灌木),以免影响视线,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
或(吸引人的地面装饰物)
42、中心岛常以嵌花草皮花坛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
43、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般由(主)、(次干道)和(匝道)组成。
44、匝道是供车辆左、右转弯,把主流导向主、次干道。
45、立交桥绿地主要服从(交通功能)
46、立交桥出入口应有(指示性标志的植物)
47、立交桥的弯道外侧应连续种植树木,起诱导方向作用。
48、在立交出入口和准备会车的地段,立交匝道内侧道路有平曲线的地段,不宜种栽遮挡视线的树木。
49、立交桥绿地主要以(草坪、花灌木、植物图案)为主。
50、立交桥路口如果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应(重视装饰效果)。
51、立体交叉的绿岛有较大坡度时,可设(挡土墙,坡度小 于5%)。
52、街道小游园,以休息为主,道路占30-40%.以活动为主,道路占60-70%.53、街头休息绿地中设施有(栏杆、花架、景墙、桌椅坐凳、宣传栏、体育设施、儿童游戏设施以及小建筑物、水池和山石)等。
54、街道小游园又称(街头休息绿地和街道花园)。
55、8 M宽的花园林荫路;(设一条游步道),(8M以上,设2条以上,路宽1.5M)。
56、林荫路在75-100M处设立出入口。
57、林荫道道路广场不宜超过(25%),乔木(30-40%),灌木(20-25%),草地(10-20%),花卉(2-5%)。
58、宽度大的林荫路宜采用(自然式布置),宽度小的以(规则式布置)为宜。
59、在流量大的街道上多采用布置在一侧的花园林荫路。
60、设在街道中间的花园林荫路较为常见,此类型多在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不应有过多出入口。
61、车行道与花园林荫路之间要有浓密的绿篱和高大的乔木组成屏障。
62、花园林荫路的常用建筑小品有,游憩小路,小型儿童游乐场,休息座椅,花坛,喷泉,阅报栏和花架等。
63、街道小游园在临近一侧种植绿篱和灌木,起到分隔作用。
64、街道小游园是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又称街头绿地和街道花园。
65、公园宽度≤9米时,树木不能种在路肩上,66、公路路面宽度〉9米时,可距路面0.5以上种植,可种在边坡上。
67、在桥梁、涵洞等构筑物附近5米内不能种树。
68、道路交叉口必须留有安全视距、弯道内侧,只能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
69、道路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佳,布置方式可乔灌木结合。
67、道路绿化2-3km或利用地形的变换树种,可预防大面积
虫害感染,避免司机视觉疲劳。
68、道路绿化、可结合生产种植油料等。
69、在风景区附近或风景区内部的道路上,植物种植不应阻挡风景视线。
70、高速公路绿地以“安全、实用、美观”为宗旨,以“绿化、美观”为目标。
71、高速公路分车带应采用整体结构。
72、高速公路绿化宜简单重复,形成节奏韵律。
73、高速公路分车带绿化要适当控制高度,以遮挡对面灯光,保证良好行车视线。
74、高速公路横断面包括(行车道)、(中央隔离带)、(路肩)、(边坡)和(路旁安全地带)等。
75、公路由路床、边坡、边沟构成。路床由路面和路肩构成。
76、高速公路的隔离带要形成(间隔)、(整齐有序)和(明快)的配置效果。
77、高速公路隔离带要(因地制宜的分段变化处理,以(丰富路景)和(消除)视觉疲劳。
78、高速公路隔离带内不种成行的乔木,防止树影响司机视线。
79、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宽度〈3米,过容影响夜间行驶。
80、高速公路不允许行人及非机动车穿行。
81、路肩是为故障停车用的,3.5米以上不能种植树木。
82、公路绿化,大乔木距离路面有足够距离,不使树影投射到车行道上。
83、公路绿化边坡及路旁安全地可种植树木花卉和绿篱。
84、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的主体。
85、边坡绿化一般采用植草皮和播草种两种形式。
86、边坡绿化保持(稳定边坡和)保持(水土流失)的目的。
87、(草地选择)是边坡绿化的关键,要求(根系发达)(易生长)(易成活)(抗病虫)。
88、高速公路(石质挖方路段)在坡脚可栽些(藤本植物)减少不舒服的压抑感。
89、高速公路两侧留出(20~30M)安全防护地带,(防噪音)和(废气污染)。
90、高速公路直线感小于24KM,在(直线下坡拐弯)的外侧种植树木增加安全感。
91、花园林荫路在(人流量大),(大型建筑前)应设出入口。
92、花园林荫路在两端入口处,将(游步路加宽)或设(小广场)形成开敞空间。
93、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和〔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94、步行交通系统的道路绿化要有良好的(遮阳功能)。
95、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
96、街道小游园以植物造景为主。
2.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篇二
1.1 绿化植被
绿地景观是构成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发挥城市道路的景观联系功能。在城市道路中形成以绿地为客体的景观空间层次。绿地景观特点要符合城市道路的风格, 使城市道路的主体更加的鲜明。因此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城市道路空间的分解, 为人们的出行构建安全有序的绿色环境。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整体效果上要做到统一, 并且要突出各植物的特点, 使城市道路能够在整体统一效果中出现变化。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安全性, 根据交通性质突出功能性特点, 对乔灌木的枝下高、修剪高度分别作出要求。选择病害较少的物种, 能够方便进行粗放型管理。在城市道路规划的过程中以绿化为主要基调, 能够充分的发挥道路的空间特点, 利用植物的基本形态展现道路的不同特点。突出城市道路空间。城市道路绿化能够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在原有城市道路绿地中开展绿地景观改造形成多层次植物景观, 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
1.2 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也是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 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最直接的区域。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交通枢纽地点, 对人流车辆进行合理分散。体现城市道路空间景观与人文特点。在城市道路进行改造的时候需要提供充足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 保证生活品质, 提升城市道路功能性。步行系统要使交通与空间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 保证空间的开放性特点, 使人们能够在集中场所中开展有效的活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不仅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优美的景观, 同时舒适的购物环境将会提升人们的购买欲望, 生活环境的便利主要是通过步行交通方式实现的。因此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步行系统更加符合人们的出行要求。
1.3 铺装设施
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周边区域或内部要铺设相应的人行道等。对于铺装设施需要保证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 风格一致将会带给人更多的美观感受。从色彩、图案、材质等元素来设计人行道铺装, 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和谐, 具有导向性、实用性、美观性。同时, 要考虑人行道的无障碍设计, 盲道的铺装材料选择也十分重要。其次, 在人行道路面上标注不同的图案, 以提示和警告行人。游园步道铺装的设计要强调实用性、休闲性、趣味性与文化性, 加强道路景观的观赏度, 提供人们交往的空间。
1.4 构筑物
在城市道路绿地区域内安装公共设施, 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条件。果皮箱能够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有助于城市清洁。休息座椅为行人提供歇脚场所, 指示牌引导人们明确方向等。在道路绿地进行公共设施的安装将会更好的发挥生活服务功能, 同时在设计上更加的体现美学价值, 使城市具有人文价值, 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公共设施的建设能够更好的体现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人行道等设施更多的是带有服务性质的公共设施, 因此在设计建设上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服务性质与周边环境要相协调。在色彩、材质、造型等方面都要能够方便人们进行辨认, 将更多的构筑物建设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中能够提升当地文化特点。保留更多的城市原始风貌, 提升人们的出行安全与便利。
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发挥最大的生态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碳放氧、吸收尾气、滤尘、减噪、庇荫等。有目的、针对性的选择植物种类, 组成以乔木为主, 乔、灌、花、地被植物相结合的立体式绿地, 达到最佳生态防护效果。
2.2 符合行车视线及空气净化要求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栽植植物不能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保持视线通达, 以保证行车安全;在弯道外侧的植物应选择常绿树种沿边线整齐、连续栽植, 预告道路线性的变化, 诱导驾驶员安全行车。应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要求, 在道路上空规定高度内, 树木侧枝不得进入该空间, 避免树、车间挂蹭, 影响行车安全。
2.3 充分考虑道路附属设施的设置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空间内, 还安排多种市政公用设施, 如公交候车亭、路灯、过街人行天桥、各种管网等, 应统一规划, 合理安排, 使其各得其所, 避免发生矛盾。
2.4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要适地适树
要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生长的乡土树种, 形成乔、灌、草多层次植物群落景观, 既保证种植成活率, 又显示地域景观特色, 达到在有限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5 道路绿化要创造完美的城市景观
道路绿化要与城市街景中其他构成元素协调统一。与城市自然景色、历史文物、现代建筑等有机联系起来, 把道路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作出一体化的设计, 创造有特色、有时代感、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景观。
2.6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设计要有长远、发展眼光, 既要重视道路绿化近期效果, 使其尽快发挥功能作用, 也要预判各种植物长到成壮年时期时, 达到最佳效果。远近结合, 互不影响。
3 目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不重视本土植物的培养
有些城市道路绿地中乡土树种利用不够、特别是市树、市花应用较少。个别城市对本地乡土树种重视、应用不够, 甚至在主要街道上, 也难见市树、市花的身影。却盲目采用未经长期栽培、驯化实验的新、奇、特外来树种, 这会给绿化工作带来极大风险。
3.2 植物设计阻碍交通视线
个别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转盘区域植物配置不当,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转盘区域内密集种植高大、枝繁叶茂树种遮挡司机、行人视线, 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地段。
3.3 植物种类选择不科学
一些城市街道绿化时, 采用大苗密集种植而使定植密度偏大。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几年后极易造成树木间激烈竞争, 分化严重, 长势趋弱。有的路段行道树枝下高偏低, 侧枝伸向机动车道上空易与车辆顶部挂蹭。树木种植树池尺寸普遍不够、影响根系呼吸作用和土壤微生物活动, 不利于树木正常生长。
3.4 与道路附属设置之间发生冲突
有的路段人行道设计过窄, 行人拥挤不堪, 影响正常交通;还有的繁华路段空间宽阔, 缺少安置坐凳、座椅;城市绿化部门与路灯管理部门之间缺乏配合, 树、灯位置没有错开, 影响路灯照明。
4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问题应对措施
4.1 宣传区域特色植物的有点, 加强培育力度
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抗性, 易于日常养护管理, 可节约管理资金, 降低维护成本。乡土树种形成的生态林, 产生的生态效益远大于外来树种产生的生态效益。市树、市花更是乡土树种中的佼佼者, 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代表城市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在城市道路空间, 区位优势明显地段, 应广泛栽植应用, 大力展示、宣传。基本措施: (1) 加大对乡土树种优势的宣传, 摒弃错误认识; (2) 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宏观上要支持乡土树种的普及应用, 在规划设计上把关,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4.2 关键位置的植物设置不能干扰行车视线
道路绿化要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具有组织交通的功能。道路交叉口是交通的咽喉, 人车流量大、集中, 在此视距三角形内及转盘设计布置植物时, 要保证司机、行人视线通达、视野开阔, 有充分的预判时间, 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其高度不得超过0.7m, 宜选低矮灌木、花草、地被种植。
4.3 科学设计道路绿地植物
对道路绿地中的主角行道树设计时, 其株行距应由成年冠幅大小及街景要求综合分析决定, 为4~10m为宜;枝下高高度应大于3.5m;种植树池多采用正方形, 以边长为1.5m较合适, 必要时要全部客土栽植。
4.4 设计要展示城市文化风貌, 彰显人文关怀
在道路绿地重要节点处, 设置城市雕塑、艺术小品等展示城市独特的精神风貌, 弘扬时代主旋律。在空间宽敞路段, 多布置树池坐凳、座椅供行人短暂休息用, 解除疲劳, 体现人文关怀。
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道路景观设计要科学、严谨、周到;以保证我们的城市道路景观更绿、更美、出行更安全、更顺畅。
5 结语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承载着交通动态化观赏功能, 能够展示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丰富城市文化, 同时还能够带动沿路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绿地景观是城市进行提升形象的有效方式,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完善城市绿化体系, 使城市各区域之间的联接更加的紧密。
参考文献
[1]王伟, 杨慧.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J].河北农业科学, 2007, 11 (3) :59~60.
[2]林丽君.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5) :37~40.
[3]张延昌, 赵海年.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242~243.
[4]孟瑾.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J].河北林业科技, 2009 (4) :61~62.
3.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探析 篇三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 景观设计 作用 存在问题 设计原则
道路绿化在国土绿化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林业工程任务量的加大,造林步伐加快,国土绿化不断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各地的城镇道路绿化也得到了全面重视和提高。
1.道路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1/4。
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 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起到窗口作用,是现代化城市进步的一个标志。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还应做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起到防眩光、缓解驾 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因此,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觀,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道路绿化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2.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一是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头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架空电线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导致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二是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三是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主次干道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与创新,缺少生机与活力。分车带两侧栏杆过高,显得道路拥挤,影响市容。四是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导致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3.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3.1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里,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的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的景观,产生了不同行为规律下的不同视觉特点。在设计道路时须充分考虑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根据不同速度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应提高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中,应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如在拐弯处不应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在绿化隔离带设计中,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道路绿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遮荫、降温。四季的变化使植物尤其是落叶植物的外观形态随之发生变化。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舒缓烦躁的心情,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可以带来几分暖意。
3.2注重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垂直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在各路段的设计中,注重这一生态景观的体现。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设计中这一原则的运用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切实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道路绿化设计要有长远规划,绿化树木不应经常更换、移植。
3.3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
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四大原则。因此,在配置上应考虑道路长度,不同道路形式,同一条道路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一种复现的节奏感来形成一种韵律,达到心境的平和,符合道路的景观要求。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3.4讲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理念
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强健、管理粗放的植物。公路绿化带采用大手笔、大色块手法,植观花、观果、观叶植物,适应不同车速的不同绿化带,空间上宜采用层次种植,平面上简洁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形成舒展、开敞、明快的风貌。选择多种植物创造不同氛围,体现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层次性与季相性。
参考文献:
[1]王华山,冯蕾.衡水市道路绿地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陕西建筑,2009,35(28):344-345,366.
[2]曹大勇,苏美红.冶金企业道路防护绿地种植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09,7(4):19-21.
[3]孟瑾.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J].河北林业科技,2009(4):61-62.
[4]栾雅娟,王凤芸.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之新认识[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6):51-52,58.
4.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篇四
【14:00-14:30】 签到
一、【14:30-14:35】 主持人开场白 长沙绿地中央广场将融入海派人文,深入根植海派领先精髓,集TOP级双子塔写字楼、住宅、酒店式公寓、商业中心于一体,其中住宅以国家绿色认证一星标准打造,国际双语幼儿园、项目展示中心更是达到国际绿色认证三星标准,开创全国先例。
凭借成熟完备的城市综合体建造经验和城市前瞻性的规划,绿地此行必将给长沙呈现最光鲜夺目的海派综合体,必将更新长沙的城市标杆和名片。
绿地巅峰系双子写字楼—紫峰,创新智能商务办公;绿地集团首席地产文化品牌——新里·卢浮公馆,69-142㎡全名品精装绿色住宅; 30㎡城市精英私家官邸——拉菲晶座,阳台全南向设计;海上汇,购物中心、1.6万㎡海派CLUB;以世博中心标准建造的国际双语幼儿园,许孩子一个美好未来……绿地中央广场,汇流所有精筑,与国际化大都市无缝对接。
二、【14:35-14:50】 热身游戏 给爸爸妈妈穿鞋
三、【14:50-15:00】 小宝贝才艺展示
让渴望表演的小朋友一展身手,在六一儿童节说出对爸爸妈妈的爱
四、【15:00-15:20】 互动游戏 夹乒乓球
五、【15:20-15:50】 互动游戏 抢凳子
六、【15:50-15:55】 主持人结束语
5.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篇五
项目建设单位:五十家子镇 项目建设地点:五十家子村
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0一 一年五月十六日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3 1.1项目简介................................................................3 1.2筹建依据................................................................3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4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5 第四章 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 4.1 进度安排...............................................................5 4.2投资估算................................................................5 4.3资金来源与筹措...........................................................6 4.4 资金使用及管理..........................................................6 第五章 社会效益.......................................................7 第六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7 6.1建设背景................................................................7 6.2建设必要性...............................................................8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8 7.1加强项目建设阶段的组织和管理。............................................8 7.2加强项目资金管理。.......................................................9 第八章工程建后管理及节能降耗方案.........................................9 8.1工程建后管理。...........................................................9 8.2节能降耗方案。...........................................................9 第九章 结论.........................................................10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五十家子镇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及街区道路建设项目
(2)项目单位名称:林西县五十家子镇人民政府(3)项目负责人:
(4)项目建设地点:五十家子镇五十家子村(5)项目建设期限:2011年5月——2011年11月(6)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1.2筹建依据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其中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为此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扶持力度,使新农村建设尽快达到“村富、家美、人和、民乐”,实现村庄美化、亮化、绿化、和谐整洁。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五十家子村是五十家子镇政府所在地,是五十家子镇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距离县政府75公里,辖区总面积91.4平方公里,_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47户,总人口5131人。五十家子村地理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物产比较丰富,工商业较为发达。改革开放以来五十家子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民人均收入3190元。五十家子村有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强烈渴望,文化发展的底蕴浓厚。奠定了群众文化的基础。但因为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五十家子村现有的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尤其是交通不便,造成群众出行困难,新建文化小广场,硬化绿化街道已经迫在眉睫。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1、林西县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工程,拟建设文化广场2500平米。
2、林西县五十家子村绿化工程,绿化街道750平米。
3、林西县五十家子村街道照明灯安装工程,在主要街道安装路灯45盏。
4、林西县五十家子村福盛合小巷硬化工程,硬化街道4200平米。
5、林西县五十家子村学校巷街道硬化工程,硬化街道7500平米。
第四章 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 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自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4.2投资估算
经初步预算,该项目总投资206.3万元。其中,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建设资金40万元,五十家子村绿化15万元,五十家子村街道亮化工程,安装照明灯45盏所需资金32.5万元,五十家子村福盛合小巷硬化工程建设资金43.2万元,五十家子村学校巷街道硬化工程建设资金75.6万元。工程概算如安装工程预算书说明。4.3资金来源与筹措
工程费用主要由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和村级筹资筹劳解决
(1)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39.9万元(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建设25.8万元,五十家子村绿化9.5万元,五十家子村街道亮化工程21.5万元,五十家子村福盛合小巷硬化工程建设30.2万元,五十家子村学校巷街道硬化工程建设52.9万元)。
(2)村集体自筹资金66.4万元。(农牧民筹资12.4万元,村民以劳筹资54万元)
4.4 资金使用及管理
项目建设工程为期24个月,其中部分资金用于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设施的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配备专业财会人员管理。
本项目的资金由项目领导小组统一使用管理,专款专用,实行独立核算。第五章 社会效益
五十家子镇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及街区道路建设成后,文化小广场将成为该村文化宣传主阵地,能经常性的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全村人民提供一个综合的文化娱乐场所,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实现街区硬化、绿化、亮化,解决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第六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1建设背景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针对五十家子村实际,对五十家子镇五十家子村文化广场及街区道路建设,真正解决了农民群众活动无场地,出行行路难的问题。使我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整体提高,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6.2建设必要性
五十家子村原先的文化活动设施和场地缺乏,一直以来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都是借助于学校的场地进行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村文化事业的繁荣,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建文化小广场,硬化街道一直是全村人民群众期盼的,同时文化小广场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全村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健康发展。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7.1加强项目建设阶段的组织和管理。
成立由政府分管县长为组长,财政、审计、项目乡镇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管理、督促、检查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工作。办公室成员由财政局、项目所在的镇政府相关人员组成。对项目建设实施目标化管理,确保项目的实施和建设质量。
7.2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办公室设专职财务人员,会同财政、审计部门管理财政专项扶持建设资金,严格履行建设审批验收程序,对项目区和项目单位实行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人,实施效益和奖惩兑现的办法,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保证项目的实施。
第八章 工程建后管理及节能降耗方案
8.1工程建后管理。
该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由五十家子村委会指定专人在镇城管中队的配合下管理,制订了详细的管理办法,防止人为损毁和车毁现象。
8.2节能降耗方案。
节约用电:在各主要用电场所安装电表,计量用电,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先进合理的用电指标,认真考核,采用亮度适宜节能灯。
节约用水,对用水点规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安装水表,专人管理,杜绝常流水。
第九章 结论
6.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篇六
1.1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但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其角色的转变似乎更能体现人类社会的事态炎凉。很少有人会怀疑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河流穿过,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们赋予了她们不同的待遇,对于那些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视,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比如上海的黄浦江,哈尔滨的松花江等等。
而那些支流,尽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名气、位置、自然风光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待遇就差得多,有些居然沦为垃圾河和污水河。更有甚者被城市用地填埋,永久地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目前的城市管理者们由于经济和水利安全方面的考虑,将这些河流的功能定位于行洪河道、排污河道,与这些河流相邻的绿地变成了功能单一的防护绿地。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有幸接触到了几条类似命运的河流滨河绿地改造,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流有幸等来了受到尊重的机会,这些河流绿地将和周边用地紧密结合共同为城市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1.2重视河流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
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顺从自然的流变,但是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做到这一点需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会遇到一些阻力。但可喜的是所有的城市都接受了可持续的观念,并付诸实施。山东德州岔河风景区和临沂沂河两岸的景观设计就是这样的两个案例,本论文的形成就得益于在这两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得到的启发。这两个城市的领导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认识到了滨河绿地的重要性,同其他类型的城市绿地相比,滨河带状绿地的基础条件有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除已经规划的滨河城市绿地外(指河道防洪堤外城市预留绿地),由于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如将其开发成休闲绿地将会减少大量的投资。
第二、生态条件优秀。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条生态廊道,尽管在河道沿线上有一些水利设施的拦截,但洪水和带状防护林仍然有效保持了城市与外界元素交流的通道,来自乡间的清爽的空气通过河流廊道。在一些没有受过污染的河道中,优美的湿地,成片的树林为鱼类和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相比于这些条件,一般的城市绿地由于多数都是孤立的斑块,彼此之间很难联系,因此在生机活力方面明显不足。
第三、水质有保障,亲水环境好。在南方的一些富水城市,由于水网密布,绿地系统中的水质基本由保证。但是对于干旱地区的城市,城市绿地中的水体一般都是通过管道和运河的形式引进水体,通过挖湖堆山的形式创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形成优美的水体景观。河流与之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一个是活水,一个是死水,城市绿地水系的管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第四、服务范围广,利于商业开发。一些著名的河流沿岸往往是城市商业繁荣的区域,这是和城市的发展历史相关联的。对于那些次要的河流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潜力,一条河流蜿蜒几十公里,穿过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区域。由于人们天生亲水的特性,一些休闲活动会集中发生在滨水绿地当中。如果以500米为标准的话,滨河绿地可以为相当大的城市面积提供休闲面积,人流的汇集必然能带来更多的商机,因此说提升滨河绿地的功能定位对周边区域的经济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7.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篇七
每当盛夏时节, 多地便开启“雷雨模式”, 降水量一年年突破新高, 地下排水面临巨大的考验。但排水管道或排洪道的修建却赶不上来势汹汹的降雨量, 这便导致城市内涝频发。近年经常看到诸如:北京“雨后看海”, 深圳“车道变河道、城市变水城”, 长沙变“泽国”等有关城市内涝的新闻标题。据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数据, 2012年以来, 我国每年有上百座城市发生内涝。城市内涝影响城市经济建设和市民出行安全, 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卫生问题, 甚至破环城市周边生态环境, 长期的洪涝和浸泡也将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体系受到严重影响。
城市内涝频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 同涝频繁且来势汹汹;二是钢筋混凝土般的城市化建设, 在遇到暴雨时排水困难, 增加了内涝的产生。目前城市地面大多硬化且透水性差, 地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 使得地表径流增加, 当遇到暴雨或降雨激增情况时, 城市排水管网和雨洪系统无法及时排水导致内涝。虽然雨水量大, 但无法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使得地下水资源枯竭, 城市热岛效应严重。以上现象周而复始将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系统, 破坏生态平衡, 阻碍城市化发展。
1 海绵城市概述
为改善生态环境, 缓解城市内涝, 自20世纪80年代, 陆续有国家研究控制雨洪的方法。目前美国的低影响开发 (简称:LID) 、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 (简称:WSUD) 、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管理 (简称:SWDS) 、新加坡的ABC计划等都是针对城市内涝提出的雨洪管理计划。我国根据以上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实践, 学习并提出“海绵城市”概念, 于2015年国办发[2015]75号文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1]中明确阐明:“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雨洪管理措施, 降低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 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通过道路的透水铺装、绿地空间来增加地表粗糙度, 形成渗水层, 实现雨水储存、过滤和净化, 从而有效减少暴雨期间的径流量, 降低城市雨量峰值, 在雨水下渗、净化过程中补充城市地下水。
2 现状分析与透水方式介绍
2.1 现状分析
20世纪末期, 我国开始大量投入对城市地表渗水、透水的研究和实践, 但该领域大多局限于对透水材料本身的研发, 并未对渗水、透水结构方式和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导致在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时, 规划设计留于表面, 具体实施过于粗糙, 故少有高品质的建设出现。致使透水性设计落后、材料品质低端、样式单调乏味、与环境协调性差、生态功能缺乏、节能环保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 以上落后现象在与各国关于雨洪规划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学习下逐渐得到提升, 并借鉴了许多先进的规划管理经验, 将国外的理念、技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 形成符合国情、结合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办法。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途径的分析, 形成原有生态系统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三个方面建设途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关系到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 涉及城市建设各层级, 根据目前公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进一步明确了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及管理流程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内容。现确认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等。而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的设计实践较为广泛, 实施效果比较明显, 下面将详细介绍海绵城市概念下,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城市道路与绿地的透水性设计。
2.2 透水设计方式介绍
海绵城市中, 城市道路、绿地的建设途径是将道路中的雨水快速地、有组织地汇流与传输至道路内线、绿地内, 再通过绿地内的吸纳、蓄渗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 其透水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设计主要考虑因素包括: (1) 透水性铺装材料, 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 如机动车道可选用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 (2) 透水模式设计, 人行道、广场通过透水材料与透水性结构模式的配合, 实现城市降雨的下渗和储存, 道路边界与绿地通过横向断面设计, 优化绿地边界排水能力, 达到径流雨水快速、有序汇入的目的。
2.2.1 材料透水
目前常用的透水材料按其面层材料不同分为:透水沥青、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嵌草砖、景观卵石等, 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 对透水性材料的种类、性能、成本作了如下比较。
1) 普通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 其透水性良好,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较差, 无色彩变化且图案变化少, 成本较低,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2) 彩色混凝土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公园, 其透水性良好,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较差, 色彩较单一, 图案变化少, 成本较低,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3) 彩色透水混凝土:适用于运动场、非机动车道, 其透水性良好, 铺装整体成型, 连续铺设、结构稳定, 图案变化少, 成本适中, 气流自然交换流畅, 温度调节迅速。
4) 生态砂基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公园, 其透水性一般,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一般, 色彩丰富, 质地细腻, 图案多变, 成本较高,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5) 透水沥青:适用于机动车道, 其透水性一般, 铺装时整体成型, 稳定性高, 但色彩单一, 无图案变化, 成本适中, 气流自然交换流畅, 温度调节迅速。
6) 陶瓷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公园, 其透水性一般, 铺装稳定性及效果一般, 色彩丰富, 图案多变, 成本较高, 气流自然交换慢, 有一定温度调节作用。
以上透水材料尽管都具有一定的透水性, 但仍有局限和缺点。如透水砖, 虽强度够, 但在施工时也会受基层平整度、强度、稳定性的影响, 从而导致局部松动脱落。另外, 透水度与基层透水情况有关联, 面层透水但基层不透水也不能达到将降雨蓄渗的目的。
2.2.2 设计透水原则和适用范围
通过材料透水的方式能使部分雨水被地表吸收并下渗至地下层, 但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需要铺装基层透水、引流汇水、组织排水等多种设施配合, 这关系到透水模式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根据区域和性质不同, 将透水模式分为:全透水与半透水铺装、结构层透水模式、下沉式绿地透水模式三类, 它们充分结合, 发挥了海绵城市建设雨洪管理措施中的“渗、滞、蓄、净、用、排”等, 下面逐一介绍各设计模式的运用原则和适用范围。
1) 全透水与半透水铺装:该铺装方式主要适用于道路、广场等交通集散区域, 道路与广场按其使用功能分为人行道、车行道和广场步道三种。
人行道和广场步道承担通行、停留、休憩等功能, 铺装选择时需将美观性、透水性、实用性有机搭配, 可选用半透水铺装, 如透水材料与花岗岩组合, 并结合渗水明沟, 在视觉效果上既有变化又保证了铺装后的品质和效果。车行道承担车辆驶经的功能, 铺装选择时需具备排水、透水、抗压、耐磨等特性, 可选用全透水铺装, 如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抗压性, 能完全满足车行道使用要求。
2) 结构层透水:铺装透水在设计初期还应搭配结构层透水同时设计, 纵向结构主要分三大部分, 包括铺装面层、垫层和基层, 这三层结构配合不同的材料及组合方式又分为排水型和透水型。排水型是指水通过渗水孔或缝排至预埋的万孔管或渗水沟中, 通过坡度最终排至雨水井。排水型结构层主要用于铺装品质要求较高的广场和人行道, 再搭配花岗石和透水材料, 从而达到减少地面径流的有效排水, 这种方法是透水材料与排水管网结合, 完成后美观度高, 但对该区排水管网系统要求较高。透水型是指铺装面层、垫层和基层都透水, 雨水通过透水材料渗透至地下补充地下水。透水型结构层由于排水性好, 适合于地势低洼且降雨量大的地区, 同时搭配不同的透水性材料应用于人行道、车行道或街巷。
3) 下沉式绿地透水模式:下沉式绿地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200 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 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 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1]。本文主要介绍狭义的下沉式绿地透水, 适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小区等绿地类型, 通过分类比较将下沉式绿地透水分为生态树池、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三类透水模式。
生态树池是根据植物耐淹程度和土壤渗透性能, 将树池下沉100~200 mm, 并在池壁上间隔性地留出雨水溢流口, 最后形成具有渗水、蓄水能力的树池, 生态树池对削减雨水径流、净化初期雨水都具有显著效果。雨水花园是低于地面的浅凹式绿地, 浅凹式的地形能迅速汇聚和吸收雨水, 通过植物、土壤的净化雨水, 雨水花园调蓄容积大, 下渗雨水能涵养、补给城市地下水。生态滞留池是在大量雨水流径时, 将其滞留于系统区域内, 生态滞留池与生态树池类似, 都是通过下沉空间让雨水滞留并下渗。
下面按照透水设计原则,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将透水结构模式设计进行剖析说明。
3 透水结构、组合模式详细设计
3.1 全透水与半透水铺装组合模式设计
3.1.1 半透水铺装组合
半透水铺装组合是将不透水路面铺装材料与透水性路面铺装材料合理组合, 不透水材料可选用美观度高、饰面丰富的花岗石, 如毛面小石料、拉槽花岗石等;透水材料可选用透水性能好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砖、陶砖等。将以上材料搭配、组合、拼铺所形成的铺装路面, 既能满足美观需求、提升铺装品质, 又能在雨量激增的暴雨季节有效排水、透水并减少路面积水 (如图1所示) 。另外, 为了更高效、快速地减少地表雨水径流, 配以透水混凝土基层、级配碎石垫层、渗水沟或万孔排水管引水、排水, 这样可不单靠土壤透水, 还配合了管道排水, 有效地增加了排水量, 提高了排水速度。
3.1.2 全透水铺装组合
全透水铺装组合是透水路面铺装材料之间的搭配组合, 如彩色透水混凝土与素透水混凝土的组合, 这种搭配在区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经常采用;再如各种颜色的透水砖与景观石料 (卵石、瓦片) 组合, 在仿古气氛营造和地面传统拼贴时有所选用。其他常用的组合包括:透水砖与嵌草砖搭配, 透水砖与彩色陶砖搭配, 透水混凝土与碎石料搭配等组合常用于停车场或绿地景观交界处。无论透水铺装材料之间如何组合, 都应配以透水混凝土基层、垫层和渗水沟, 从而切实、高效地减少地表积水, 加快雨水渗蓄。
3.2 结构层透水设计
结构层透水设计根据组合方式分为排水型和透水型。
1) 排水型结构层通过透水、不透水材料组合铺贴, 结合渗水沟或预埋管, 使雨水能迅速下渗, 并通过渗水沟引入排水系统, 形成立体实用的透水结构层。
2) 透水型结构层通过选用完全透水的面层、垫层和基层材料, 让雨水自动渗透至地下, 从而达到补充城市地下水的目的。透水型结构层是直接将雨水过滤和渗入地下, 这种方式对恢复城市生态系统,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构建城市及周边环境体系具有促进作用。
3.3 下沉式绿地透水模式设计
3.3.1 生态树池
生态树池根据植物耐淹性能, 将绿地下沉、池壁提高, 搭配雨水溢流口, 形成具备渗水、蓄水功能的树池, 并将提高的池壁与休憩坐凳结合, 既能涵养地下水, 又可作为景观设施, 同时还兼顾美化环境的作用, 多功能、集约型效果于一身。
3.3.2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利用低洼地势或人工挖掘浅凹绿地, 从而达到汇聚、吸纳地表雨水径流的目的, 通过植物、蓄水层、种植土壤层、砂层、砾石层的过滤净化, 使雨水渗入土壤, 涵养地下水或通过蓄水设备收集雨水, 待需要时补充景观用水或其他方式利用。雨水花园能有效缓解城市暴雨积水, 是城市雨洪管理的有效措施, 并被广泛运用于雨洪控制, 视为生态可持续雨水再生设施。
4 意义与结语
在国家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下, 将其中道路透水与绿地透水以模式设计的方式体现, 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合理运用, 能加快透水性城市建设步伐, 更系统地指导透水性道路和绿地的建设。如果模式运用合理、得当, 能显著缓解夏季暴雨时该区域的积水、漫水现象。道路、绿地透水设计的组合搭配丰富, 其操作灵活多变, 功能广泛多样, 只要搭配得当、合理, 不但能在暴雨时减缓雨洪对城市的影响, 而且能迅速调节区域生态,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改善人居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家事业, 虽然前期道路、绿地建设相较于传统建设投资较大, 其注重的是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 强调的是因地制宜的生态设施, 这对改善城市环境、避免内涝, 实现生态调蓄和生态平衡都有很大促进作用。故从长远来看, 非但不会增加城市建设投资, 反而会节省成本, 且效果明显、意义非凡。
[ID:003431]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5〕75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S].
[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Z].
[3]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Z].
8.办公绿地设计说明 篇八
一、基本概况:
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工厂文明的标志。信誉的投资并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办公文明的标志。信誉的投资并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珠海市四海家具有限公司,其是一家家居饰品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公司直接与国内50多家家具工厂达成长久合作协议,由厂家直接供货。公司位于珠海市情侣中路51号,绿地占地面积约2726平方米,包括办公楼前入口广场设计、办公楼后中心花园设计、厂房道路边环境设计等等。
二、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员工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3.办公楼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三、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办公环境,减少人与人之间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在办公楼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花架、四方亭等)、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四、具体设计:
通过对主导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将整个办公楼前的绿地划分为四个分区。
1、入口广场区:主入口广场占地近200平方米,位于主入口与你办公楼中心轴中间,这里与城市道路紧密相连,它不仅是本厂职工上下班的密集地,也是外来客人入厂的第一印象场所,是第一个对外的形象展示。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花槽植物(樟树)和灌木石景搭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色叶植物的栽植在丰富植物色彩的同时寓意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
2、厂房道路边环境:生产作业区多以常绿树种为主,栽植双排行道树,已达到防尘,除噪的效果。并且,配以开花植物,即美观大方又舒适朴实,可以很好的调节职工的精神。有所区别的是方案一的植物飘带造型比较丰富,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进行绿化。五.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了该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整个园区采用充满地方特色的香樟、白兰、黄槐等为基调树种。植物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在整个园区绿化环境设计中,根据各区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异,在植物选择上也以侧重,中心广场以富有激情的凤凰木、郁郁葱葱的棕竹、生长茂盛的黄槐、绿化芒果等为主和充满香气的九里香,搭配以流线型的小灌木组团及景石,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整个设计大量充满现代感自然感的植物造型,其如水流畅的线型,给人视觉上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休闲、对外交际、工作与生活环境空间,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生态景观群落的适当构成,它是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局部性植被生态景观群落构成、富于自然化的景观,空间就是无源之水。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运用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层次结构:上层大乔木:以常绿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中层乔灌木:以常绿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是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在满足园区环境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以及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种植文化的原则。纵观历史名园环境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古树名木,既作为园区悠久历史的见证,又具有形象表征的意义。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结合的原则,既可在近期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通过植物配置和群体寓意,反映我国在植物鉴赏中文化的精髓,以及与国外优秀植物设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
植物群落的空间合形态上,应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
9.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期末考查题目 篇九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期末考查题目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1、、2、、3、、4、、5、、园林水体的植物造景的浅析 园林广场的植物造景的浅析 街道小游园的植物造景的研究 现代别墅小庭院的植物造景的研究 儿童公园的植物造景的研究
请大家任选一题,按照毕业论文(请大家任选一题,数字不少于 2000 字,按照毕业论文(正式发 表论文的格式)上交时间: 周周五。上交时间 表论文的格式)上交时间:17 周周五,上交纸质 A4 文稿和电。子稿。子稿。参考文献不少于 5 篇。
10.肇庆城区道路、公共绿地建设情况 篇十
1 基本情况
九十年代前,肇庆城区除了星湖景区外,只有宝月 (儿童) 公园一个公园,街旁绿地更是屈指可数。近十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城区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建设园林绿地,使城区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各项园林绿化指标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在公园建设方面,我市从九十年代起,先后建设了白沙公园、城东公园、芙蓉公园、伴月湖公园、星湖湿地公园等。特别是于九六年建成开放的城东公园,改变了城市东区没有公园的历史,使公园的分布趋于合理,较好地满足了市民日常游憩的需要。2005年,我市建成全国首个湿地公园———星湖湿地公园。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我市将在未来十年分步实施建设的公园有岗头公园、梅庵公园、东调洪湖公园和月亮湾公园等。
在城市广场和小游园建设方面,我市现有牌坊广场、大冲广场、桥北广场、星湖北门广场、广仪小游园、跃龙小游园等广场、游园、街头公共绿地52处,面积116公顷。其中大冲广场、站前广场、桥北广场和二桥广场分别位于城区的东、西、北、中四大出入口,成为展现城市良好形象的窗口。而位于城区中心的牌坊广场,则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全国。
在道路绿化方面,近年来,我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快了道路绿化的建设步伐,初见成效。城区76条主要道路中,已绿化的占96.01%,绿带总长度为78.45公里,绿带总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通过创建国家级旅游城市和园林城市,我市的几项形象工程:天宁北路的改造、星湖大道的建成开通和西江北路的扩建等,使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其中星湖大道和西江北路的建设和扩建,严格按照国家园林城市中有关道路绿化的指标来执行,绿地率分别达到27%和25%,收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存在问题与差距
但是,纵观我市道路、公共绿地的建设,对照园林城市的标准,在某些方面我们仍存在着问题与差距,主要表现在:
⑴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项绿地数量指标虽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但由于过去我市的城市绿化建设长期依赖七星岩与鼎湖山风景区的建设发展,造成景区绿化与城区绿化差距较大。
⑵城市公共绿地分布仍需进一步合理化。我市城区公共绿地的分布多集中于新城区,旧城区由于历史等原因,绿地较少。
⑶在城区现有的公共绿地中,已达到较高的绿地建设标准和具有较好的园林艺术水平的“精品”尚少,仍需进一步加强、提高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和施工养护水平。
⑷道路绿地率指标除了近两年新建或扩建的道路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外,其余的差距较大。同时,道路绿化景观仍显单一,不够丰富,地方特色不够明显,特别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板两带式的道路,树种和种植的方式都比较简单。
3 对策
⑴坚决执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强化规划管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关键。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已为我市编制完成高标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确保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能够合理、有序地实施,我们在规划管理中要坚持原则,凡是在规划中确定下来的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另外还需加大执法力度,杜绝绿地被侵占或改变用途的现象发生,使我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卓有成效的向前发展。
⑵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建设城市绿地,结合环境特点,合理布局。在旧城区,可以通过找缝插绿的方式,反街头零星空地绿化起来,因地制宜辟成大小不等的草坪、绿岛、花坛。新城区则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建设公共绿地。
⑶坚持道路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道路修到哪里绿化就到哪里。结合城市的远景发展和城市规划,全面考虑道路绿地系统,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格按照园林城市的标准预留绿化用地。
⑷在绿化配置上要从生态角度出发,突出植物景观。采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复层混交的植物配置方式,注意空间层次,树形结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同时还应多使用乡土树种,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应用能反映出地方气候特征的植物种类,营造地方的园林特色。
⑸广筹资金,加大投入。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群策群力,多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保证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实施和现有绿地的维护管理。
⑹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园林绿化技术队伍,做到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三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摘要:介绍肇庆城区绿地建设基本情况, 分析存在问题和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肇庆城区,绿地建设,基本情况,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敏等.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肇庆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99
11.城市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篇十一
学 院: 林学院
专 业: 园林
年 级: 131班
学生姓名:李程、田月、骆漫、钱天宇、张赟、方开能
学 号:1309030205、1309030221、1309030225 1109030186、1309030202、1309030201
指导老师:何嵩涛
2015年12月20日
目录
一、前言
二、实习目的及意义
三、实习时间及成员
四、实习路线
五、实习内容
六、总结
城市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一、前言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属性 ,在城市复合系统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对城市经济发展亦具有直接、间接的提升作用 :(1)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创造环境优势 ,促进城市地价及布局其间的各种经济成分增值;集聚外来资金和高新产业发展 ,带动整个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绿地建设作为城市经济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形成环境经济产业链 ,拉动其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
(3)提高城市知名度 ,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集聚高素质人才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其次,教学实习阶段是我们在校学习期间一个必要环节,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将课堂所学内容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还能让我们看到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不足,以便于我们填补我们所缺乏的课堂及实践知识。
二、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1、此次教学实习是为了巩固我们在课堂上的所学,将课堂上的所学运用到以后我们的实践当中,掌握识别绿地的分类的方法,认识基本的园林配置;
2、培养同学之间的配合能力,加强我们的野外认知能力;
3、弥补课堂上缺乏的知识点,更加清晰的了解所实习场地的绿地配置。
三、实习时间及成员
1、实习时间 2015年12月10日
2、小组成员 组长:田月
成员:李程、骆漫、钱天宇、方开能
四、实习路线
花溪碧桂园——小车河湿地公园
五、实习内容
我们于十二月十号开展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习,在何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花溪碧桂园和贵阳小车河湿地公园。于早上九点从学校出发,到花溪碧桂园进行参观学习。于中午到达小车河湿地公园进行参观学习。
一、花溪碧桂园
花溪碧桂园倾力打造贵州首个纯欧陆风情园林,将升级版的秀美花溪美景转移至社区内部。
在糅合高尔夫果岭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从全国甄选数百种名贵植物和天然石,敢于以6倍于平地造景的成本,共同打造灌木、时化、绿茵6重立体园林景观,令人犹如置身一处“滨海绿洲”之中。12000平米的生态湖面之上,休闲拱桥跨越,如欧陆小镇优雅一角。花园道路运用石质造型、鹅卵石元素铺贴给人小径通幽的美感。
花溪碧桂园的植物配置分析
(1)水景驳岸造景
这部分绿化所选择的苗木是最亲近于水的苗木,并且在种植时要尽可能的接近湖岸种植,如果水面较小可以用苗木进行点缀种植,只在有湖岸石的地方配以种植些宿根的草本植物或枝条比较纤细的植物,其实湖岸边的植物可以到有水的地方挖一些野生的回来种植,这样更会
增加湖的自然感,本人觉得可选植物有沙地柏、迎春、连翘、细叶马蔺、美人蕉、柽柳、分枝点较低枝条较多的造型垂柳或龙须柳、萱草、细叶芒草、千屈菜、景天等部分苗木,这里只是提到了一部分,还有大部分苗木在设计过程中可酌情添加,对于较大水面四周绿植可采取成片栽植的处理方法,同时可适当增加彩叶植物或开花植物,如黄栌、红栌、低矮的造型枫树类、紫微、榆叶梅、矮樱、美人梅等,以丰富水面的映景效果
碧桂园的水岸处理选用植物:加那利海枣,草坪接岸,垂柳,水竹芋,水莲蕉等。
(2)楼体周边绿化
楼体周边绿化直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影响,它离人们的生活比较近,坐在室内便可以看到窗外的美丽景色,所以这里的绿化要在不影响室内正常采光的前提下做的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据此可选择近景营造里的第二层至第五层来进行搭配,具体苗木和层次选择要根据楼体四周可绿化的宽度来定,一定要做的色彩丰富、品种多样、层次连接自然。碧桂园在处理楼体周边绿化时做得非常出色,层次分明,色彩丰富!
碧桂园楼体周围绿化选用植物:因为为别墅区,多选用小乔木如桂花,香樟,玉兰。灌木有红枫,女贞,黄杨,巴西野牡丹,八角金盘,海桐花,紫微、榆叶梅、矮樱、美人梅,地被选用四季青(草)做为背景,种植各色花卉,颜色十分鲜美!
(3)屋顶绿化
对于屋顶绿化可选择的绿化品种和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所以根据屋顶附土厚度和可绿化面积的大小,可选择第二层(除了常绿的乔木以外)至第七层进行配置,具体栽植层次按绿化面积大小决定,尽量多增加些草坪和地被花卉的种植面积。
碧桂园的屋顶和露台设计十分新颖独特,自然规律的风景线!利用连翘,迎
春、连翘、金银木、杜娟、野核桃树、爬山虎、长春藤、金银花等。
小结:碧桂园极力做到虽由人做,宛如天开,贵在自然的园林生态之美通过高低层次的调整,色彩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的穿插,大大增加了别墅区的多样化的植物生态群落和景观效果,通过植物的处理,把冰冷的建筑及硬盘铺软化到浓密的植物群落里,把生硬的曲线和尖锐的外景融化到绿色美景中去!三个金典模式 街区模式
街区是人员流动较大的地一个销售通道的线路,对于个别配层次和色彩,尽量提高整体的度,充分体现别墅档次和品质,够在软景中酌然入生,体现源于之美
生长旺盛,高低层次搭配得当,分体现了自然式园林的独特景观,显出自然之美
2.精心的植物选择,鹅卵石的细致入微,体现了档次高低!3.郁郁葱葱的植物群落,酌造了碧桂园成熟的园林景观,充分利用适地适树,乡土树种原则,在短时间内创造最优质的景观效果。
样板小院节点处理
方,同时也是节点注重搭丰富和浓密以使建筑能自然的建筑1.街区植物线条自然,充模式
样板小院,主要展现出精致,植物的多样化及丰富程度,同时充分考虑植物景观效果的长期性,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细节处理,使每一节点都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亮点,而使多个节点有序的组合起来展示出更好的效果
道路处理模式
一般都是入口到售楼部或者某一种要集聚地的沿线步行区,所以这一段景观效果的塑造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类植物的配置避免了千篇一律,统一模式,要富裕变化,层次分明!色彩丰富!
贵阳小车和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在原南郊公园,苗圃所等山林地带基础上改建而成。该区域集山、水、洞、林、泉于一体,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但由于各种原因,过去农房及职工宿舍乱搭乱建突出,排污和垃圾处理设施匮乏,道路狭窄破损、坑洼不平,公园景点及配套设施陈旧。为此,贵阳市把建设小车河湿地公园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精心予以实施。一是保护生态。增添公园绿化,完善树种结构,建设沿河截污管网,将污水收集至附近处理厂处理,并配齐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严格保护小车河水质。二是提升景观。对原有自然风貌略加修饰,增设充满地域民族风情的亭台楼阁,保留农田、水磨等农耕文化元素,形成以河谷风光、城市湿地为特色的高品质景区。三是方便市民。升级改造主干道并扩建入口停车场,完善沿河栈道、登山步道等步行系统,在开阔地带适当建设健身广场和游乐设施,增设茶社等休憩设施。
公园的主要亮点有:
落樱飞雪——在公园的北入口沿途种植了上百株的樱花,初春时节,天气乍暖,樱花盛开,层层叠叠,花瓣儿随着微风飘飘洒洒,犹如粉色的花雨,又像雪花翩翩飞舞,缓缓飘落,景点因而得名
碧溪云霞——位于公园的入口处,右侧的景墙,铭刻了小车河的缩影和历史文脉,即徐霞客水系图,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黔游日记》当中记载了当年的景色。在该处景点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为保护原生树种,利用原有的地势落差,形成一个下沉式广场,独木成林,孤树成景。
杜鹃花谷——此景点种植的杜鹃花有60多种,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贵州高山杜鹃。通过设置桩头、盆景、景石、矮墙等园艺小品,利用现状坡地,形成一个高低错落、精致多彩、具有贵州特色的杜鹃专类园,也是一个具有观赏、科普功能的植物专类园。
水磨时光——此景点原来是个古老的水魔坊,我们建设时进行了修复,作为水磨流程的展示区;磨房外用石磨造景,以磨盘铺地,搭配一些观赏类的植物,营造林中农舍的景象。木兰林语—— 此景点主要利用原生的高大乔木,补植大规格的木兰科植物,营造大树参天,铺植大量草坪,形成绿草如茵的“疏林草地”景观。
花海拾贝——整片
谷地遍植了柳叶马鞭草‘松果菊、鼠尾草、千屈菜等开花植物,开花时节,整片谷地五彩缤纷,沿着木栈道而上有平地和木屋给游人提供休息,让游人视觉、精神同时满载而归。
根据规划,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多样性的优势,突出海拔落差和梯次植被特色,彰显良好的河谷生态,重点建设主体景观、湿地保护区、儿童游乐区、溶洞景观区、康体休闲区、综合服务区,并配套完善垃圾处理、排污治理、慢行系统等功能,建成展示贵阳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
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地处南明河上游,位于花溪大道西侧、西二环东侧、贵黄路南侧,属于二环四路城市带重要控制区域,居于中心城区的核心部位。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使贵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9.23平方米提高到12.3平方米,直接惠及城市西、南部的60万居民。规划建设和保护好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呵护好中心城区林带,充分发挥“绿肺”净化空气、增加氧份的作用;有利于控制支流污染物排放,巩固提升南明河治理和保护的成果;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民娱乐、休闲、康体需求,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有利于推动二环四路城市带开发,形成展示贵阳形象新的标志性区域。
其规划面积216.45公顷,广场及道路21.98公顷,水体4.72,建筑2.35公顷,绿地187.39公顷,另外有450.55公顷保护林地!小结: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习到很多知识,有些知识在课本上是学习不到的,我们通过实践学习,在项目和实践中获得新的知识
储备和实践能力!本次调查我们对碧桂园,小车河湿地公园的绿地系统结构、布局、景观特色、植被状况、使 用、管理状况有所了解。知道的植物种类繁多,树木的历史长久,是人们游 乐的好场所。以黄金柏、红枫、规划和苏铁等植物配合组成的组合绿地在园内 形成一道新的风景线。小车河公园的环境令人有种舒适感,使人产生舒服的美感。另外,公园早晨的空气十分清新,北海绿化四季常青,的确是一道新的风景线。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惟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减少城市化的负面影响、保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方面!具有其他设施无法替代的功效。所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在课堂上不能直观了解的知识点,同时也发现问题和不足!我们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更直观的了解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要性,不论在美丽在好看的建筑设计,没有植物的绿地规划设计都没有生命力。
实习我们去了两个地方学习,第一个就是花溪碧桂园别墅区,进入的第一感觉就是好漂亮好细腻好有心意的植物配置,我没有在建筑上发出太多的感慨,但是对它周围环境甚是感慨!在每一个节点,甚至是房脚最不在意的地方都把植物造景做的很有心!在我们逛了一圈下来,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喜爱,自然而又不杂乱,简单而又不失个性,安静而又不沉闷!这样的造景设计和精致的施工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碧桂园极力做到虽由人做,宛如天开,贵在自然的园林生态之美通过高低层次的调整,色彩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的穿插,大大增加了别墅区的多样化的植物生态群落和景观效果,通过植物的处理,把冰冷的建筑及硬盘铺软化到浓密的植物群落里,把生硬的曲线和尖锐的外景融化到绿色美景中去!
第二站我们到了小车河湿地公园,不知道是不是先前去了碧桂园,来到这里感觉在造景上面“破破烂烂”的,然而当我慢慢的接近时却发现我大错特错了,这个和碧桂园没有比较的必要,一个是居住区,一个公园。但是如果认真去发现,他们有一点都是一样的,是用心做出来的。在小车和湿地公园,首先给我的是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没有像碧桂园的色彩搭配丰富,但却“干净”了我的内心!在桥上看到一个正在绘画的老人,此情此景与美丽的河流,金黄的落叶,一切成空!让人紧紧享受!在一些节点处理上,看得出是非常用心的,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在峡谷旁的木栈道上行走,听流水潺潺,十分惬意!
在实习中,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景对比(2)植物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湿地公园绿地
【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推荐阅读: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07-13
浅谈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11-24
免费商业广场规划方案08-25
城市广场设计控制原则11-09
智慧广场教学设计12-28
校园广场设计平面图08-14
万达广场商务谈判流程设计09-26
青岛版-智慧广场重叠教学设计10-28
数学广场——周期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12-01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含板书)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