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案

2024-08-05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共10篇)

1.北京的春节教学案 篇一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1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是啊,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源自于生活。课堂教学正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在执教《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我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上课前,我先出示一副对联“锣鼓喧天辞岁旧,爆竹声中迎新春”,请学生回忆寒假里刚过过的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的场面,并让几位学生为大家描述过节的情景。对学生来说,春节刚过去不久,气氛犹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读读北京小孩过春节的童谣,让他们饶有兴致地谈谈自己对童谣的理解,再揭示课题,和他们一起走进作家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我觉得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语激励、诵读歌谣等形式,使他们自始至终保持对课文的情趣。我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一课的,我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我的学生,大家学得也很投入。

二、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我认为一节好课就应该对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与感悟,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反复的想,再进行反复说的训练。在重点语段的处理上,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地想象来展开。比如教“除夕”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读这段,然后说说看到了哪些画面,体会老舍一句一景的写作方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体会这热闹是“家家”、“人人”、“处处”、“时时”的热闹。因为多数学生都生活在农村,还有一些同学是留守儿童,父母难得回家一趟,只有过年或过节时才会与他们团聚。所以他们对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的印象较为深刻,交流时就不会出现“冷场”了。

课堂上,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春节的氛围,在说中融入过年的情景,让他们在扎扎实实的读和说的训练中感受北京春节的喜庆、热闹和欢乐。我还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在朗读中细细体会老舍那“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

三、详略得当,学习表达方法

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十五这四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重点时段来品读,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那份表格,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而且这一课的板书,我都是让学生说,请学生自己上去写,让他们感受到黑板不再是老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感受到黑板上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天地,感受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课文学完后,我还让学生说说“我们农村的春节是怎样的?它与北京城市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一石激起千尺浪,孩子们畅所欲言:“过年前,我妈妈忙着做豆腐、炸油豆腐、做馒头和米馃。因为上坟时,我们要用这些食物去拜祭祖先的,让他们过年时也能‘吃饱’”;“除夕那天,我会帮爸爸一起贴对联,之后再和他一起上坟去拜祭祖宗,初一那天我们还要上坟挂红纸,保佑全家人的日子红红火火”;“初一一大早,爸爸早早起床开门放烟花,表示开门大吉;大约到八九点钟,我们起床后早饭要先吃糖水蛋,象征着家人生活的甜蜜,随后再吃妈妈煮的长寿面,它代表着每个人都要健康长寿”……正是因为他们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所以说起来才会滔滔不绝。

是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体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欲罢不能。课堂上,我欣喜地感受着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这一切都源于--生活这个最好的老师。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2

《北京的春节》是部编版新课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加见识,语言简洁而生动,文质兼美,是学生培养语感,进行思维训练,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平台。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教学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因为在讲授本节课时,我们的新年刚刚结束不久,学生对自己及家乡新年的习俗还记忆犹新,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留意生活的良好习惯。

2.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列图表的形式合理流畅,能全面把握教材。学生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顺序,还一目了然的辨析出作者的写作方法。

3.注重课本和阅读衔接的联系。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和梁实秋的《过年》、斯妤的《除夕》作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区域不同的年文化、年习俗及不同阶段的人物心理。

4.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语言很有特色。在本节课上。我放开手引导学生去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对于重点段的教学,让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读悟。这个环节,我还是应该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体会老舍写作的用心所在。可以通过关键词的理解,让学生去比较读,在朗读中细细体会这些词背后的含义。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三、不足之处

教学的节奏把握还应该明快一些,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还应该确切些。

在语言训练点的选择上,选择面较窄,达不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说话句式训练的设计,只针对多数学生,而对一些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甚至难于掌握,应该对这些学生多点关注,设计合适、让他们乐于进行语言表达的句式训练。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对于课文要着眼于整篇课文,除夕重在一个“忙”字,正月初一重在一个“逛”字,元宵重在一个“闹”字或“灯”字,为什么分别选这个特点进行描写?因为这是它的显著特色,除夕也挂灯,可是这不是它的主要特色,正月初一也忙,但相对除夕却是无法比的。所以在教学“元宵”这一部分时,还可把三个部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老舍是选取了它们的典型特点进行描写的。而元宵的典型特点是“灯”,如果让学生先体会灯,再来体会观灯时人山人海的情形,就不会在课堂中那么淡而无味了。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3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字里行间蕴涵了对北京浓浓的热爱之情。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我们同属北方,过年的习俗大致相同,对于课文的理解相对比较容易,教学时,我主要以读为主,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我们高村完小在08——语文教研组查进行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小课题研究,因此,学生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在教学课前我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开阔眼界;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老北京过年的每个习俗的来历。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主要作品等等。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课堂上,我通过检查导学案,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课文的大致了解情况。课堂上通过研读除夕夜的段落让学生感悟春节的喜庆祥和。

我觉得教学这篇课文对课文的理解不是重点,因为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春节习习俗的理解不是难点,难点我觉得应该是写作方法的学习,以及课堂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研读了除夕夜这一部分之后,我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家除夕夜的情景,学生仿照老舍先生的除夕夜真实地再现了自己家除夕夜的情景。课例大教研中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对春节不是很感兴趣,写的除夕夜大多是看春晚,但我们的孩子却不是这样,有的孩子饶有兴致的写了自己家供财神的情节,怎样摆供品,爸爸和自己怎样磕头、许愿等等,真实俗白非常贴切,这或许是城乡的差别吧。通过这样的小练笔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家乡春节的独特习俗,也明白了真实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尽管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自己精心准备,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听完徐元霞老师执教的“北京的春节”以及杨主任的讲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觉得还存在如下不足:不敢真正的放手给学生,对课标的解读还不是很到位。今后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4

在上《老北京的春节》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春节的热闹,我在教学“春节的高潮”一段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问学生:“元宵和除夕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很快地回答出:元宵节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紧接着,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假如你是一个导演,你会准备哪些道具拍摄老北京的元宵节?你准备拍摄成一个怎样的元宵节?问题一出,学生们兴致一下子来了,都热烈地讨论着。汇报时,学生们都能根据文中的描述,抓住关键词句,如灯多、人多、热闹等特点进行布景,营造出了一个处处张灯结彩的节日气氛。完后,再以选旁白演员为名,让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此段,感觉学生们读得挺有感情,超出了预期。可见,若在教学中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的表现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5

这篇课文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学习这篇课文重点引领学生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难点是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由于文章内容很容易理解,所以,第二课时我就打算以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特色为主。抓住作者详写的四个日子:腊八、除夕、初一、元旦,带着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然后运用本节学习的表达方法:先总后分、有详有略写一段文字介绍家乡春节最有特色的一天。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却发现了如下问题:

1、内容太多,无法深入展开。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时间不够,学生的感受不充分,因此课堂沉闷。

在仔细思考后,我把教学设计改了一下,以“除夕”和“元宵”为主,“除夕”这一段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除夕的特点,分层感受除夕的热闹,从而体会老舍先生先总后分的表达特色。“元宵”这一段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体会作者从两方面介绍花灯的写作方法,另外感受有详有略这种写法的好处。设计一个说话训练和写话训练,说话训练---借鉴老舍先生介绍花灯的方式,用上文中的关键词来介绍广州的花市。写话训练是运用本文先总后分、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介绍家乡春节最有特色店一天。

通过这次对教案的反复斟酌,我认识到“去粗取精”的重要性,合理的整合教学内容,不要贪多。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6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针对本课的教学,我作如下反思:

一、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用童谣引入,让学生从童谣的内容中初步了解北京春节的时间及风俗习惯。接着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浏览课文,画出北京春节的时间段,并找出详写部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研读“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四部分。引导学生通过竞赛,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腊八的忙碌、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还是用童谣来概括本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十五四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四个重点时段来品读、讨论,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通过反思这一节课,我发现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少,教师讲解成了主导,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2、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京腔京韵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不深,不能达到学生理解语言和积累语言的目的。

3、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言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以读为主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本节课教学缺乏对学生读的训练,学生读的方法少,读的形式少,学生感悟理解就很肤浅。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下大力气进行扎扎实实的读的训练,让学生初读读通,再读感知,精读品味,在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当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也有几个不足之处:首先,我的整个教学态势表现不够突出。我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感情不够,语调比较平淡,肢体动作也比较僵硬。第二,在导入环节中,可能由于紧张,一些本想讲的话语忘记讲了,内容的衔接略有点生疏,对待学生的发言的评价语言也比较单调。这两点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努力改进,更上一层楼。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7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对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很有帮助。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怎样激发学生对学习、运用语言的兴趣,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自主读文,读中感悟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文质兼美的文章,能使学生读来朗朗上口,是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范本材料,更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载体。所以,以读为主的教学是本课的教学主线。我抓住作者按时间的顺序记叙老北京过春节的表达顺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有目的的读走进北京人过春节的几个片段,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学生通过读课文,感知文本,和文本对话,在交合汇报中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最后回归文本——说说老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我此时设计了两个语言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语言训练点1:这么热闹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请说一句完整的话。语言训练点2: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从腊月初几就已经开始了,首先第一个好日子是——其次是——接着是——最后是——。

二、朗读展情,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

由于本课所写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如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许多情景,孩子从未见过,但老舍先生对此描述的使人如身临其境,加之课前布置学生从网上搜集的资料,再结合我从网络资源中找到不少资料图片,通过多媒体恰当的呈现在课堂之上。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并通过范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语言的过渡,教师的及时评价,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大胆交流,在这种对话中不断感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同学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在教学中渗透作者的表达方法。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说话训练,进行语言积累的同时,突破教学重难点。把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升华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使学生在沉浸于文本语言和情景的基础上,自由述说、自由运用本课习得的语言,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几点思考

(一)、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应该再准确,教学节奏应该明快一些。

(二)、说话句式训练的设计,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对于一些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难度较大,甚至难于掌握。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对语文课堂上开展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在教学中还需要对细节的更多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8

《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以平实洗炼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娓娓道来,也反映出老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展现了一幅醇厚悠远、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图。编排此文,旨在丰富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领略老北京新春独特风情民俗,领略老舍先生简洁生动的语言特色的同时,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在指名读课文的基础上,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主要写了什么?从北京的春节中你都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然后浏览课文,了解详写的几个日子,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感知批注这几个节日里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师生共同参与,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

二、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

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除夕、初一和十五三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三、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我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我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我的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我重视了读的训练,学生读的质量逐步提高。

但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所教学的这一节课,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还不够,不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其次,对春节丰富内涵的挖掘还不够深入。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是啊,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体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欲罢不能。一节课下来,我欣喜地感受着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这一切都源于——生活这个最好的老师。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9

《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先生。对于这一篇课文的导入环节,我在教学之前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又能把同学们带入情境中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

在上课之前,我了解到五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王安石的《元日》一诗,于是我从古诗入手,请同学们猜谜“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打一节日,等同学们回答出来之后,请同学们一起大声背诵一遍。这样既导入了今天所学习课文的关键“春节”,又将以往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将同学们带入教学情境。

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

春节是我国一大传统节日,在过去的春节同学们都度过了各具特色的春节,于是我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有什么传统和新颖之处?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而且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引出“北京的春节”,带领同学们去感受一下北京的风俗民情。

三、了解作品背景,把握课文主旨。

在将同学们带入学习情境之后,我又根据学生事先预习的询问作者,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作者老舍先生的生平和他的著作。例如:老舍先生是满族人,自小生长在北京,对于北京的文化十分了解,作品中对于北京的地方话运用的较多。让同学们对于课文能更加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

当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也有几个不足之处:首先,我的整个教学态势表现不够突出。我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感情不够,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第二,在导入环节中,一些本想讲的话语忘记讲了,内容的衔接略有点生疏,对待学生的发言的评价语言也比较单调。这两点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努力改进,更上一层楼。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10

今天这节语文课,我认为自己几个环节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首先,就是整体感知,提出问题模块。在今天这节课上,我通过一首童谣把孩子们再次带入课文的学习,这首童谣既是对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同时又打开了本节课学习的大门,为学生提出问题打下基础。从本节课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第一个问题:在作者详写的日子里都写了什么?这是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作者哪里写的好,好在哪里?这是学生针对作者语言提出来的;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地方写的详细有的地方写的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学生针对课文写法提出来的。我课下思考了一下,我们既然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该让学生先学会提问题。那么怎样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我想从课文内容、课文写法、作者语言风格等方面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每篇文章的指向都是一样的,那么孩子们自然就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了。

第二个模块: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这个模块是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出本节课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之后,学生进行的自主探究。本节课在这一环节给学生默读的时间不够,孩子们没有深入的读书,自然得出的感悟只停留在文本表面,而没有上升到民族文化的内涵。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11

昨晚学习了名师课例,对其中教学重点的把握和突破深深认同,便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

老舍生于北京,在北京生活了25年,这篇文章是作者51岁时回到家乡写下的一篇回忆散文。首先,让学生浏览课文,勾画出与时间相关的句子,发现写作顺序;然后说出详写的几天,梳理出的主要活动;接着教师以腊八这天为例,抓住比喻句、反复出现的词语、短句等特殊表达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分组阅读除夕、正月初一、十五三个部分的内容,抓住特殊表达,反复品读,体会情感。“教师提出了明确而不是模糊的任务,使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工作需要做的就是让每种能力得到足够的练习。这种练习使学生反复运用他的注意、观察、记忆等能力。把这些行为按难易程度分成等级,使每组重复的动作一次比前一次难,这样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就产生了。”我认为,语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孩子的感受力,对文字的理解度、敏感度,与人共情的能力。感受力的训练绝不是我以前简单认为的多读多看多尝试就能熟能生巧的,班上孩子在上课时很多处于游离状态,教师情境创设不够的话是达不到效果的。感受力的训练真的很重要,绝对不是学一点形式生搬硬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是最好的。“训练既指经过训练的能力结果,也指通过反复练习的训练方法。”

实操过程中,并不理想。

原因如下,自己对作者、课文熟悉度不高,课文内容的延展不深入,只是为一堂课而备一堂课,当然不如我看到的行云流水般水到渠成看似无意实则精心的设计那样令人向往。

二是学生能力的差异,他班学生表达自信,有自己的见解。我班学生发言不积极,再三鼓励也只有几个固定的发言者,让我在课堂上有失落感,当然,不怪他们,是我没有准备充分。我应该还要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予我这个舞台,是他们让我可以重新来过。“不管学生的外在表现给我怎样的误导,我都需要不断更新对学生真实状况的认知。我们习以为常的诊断方法容许我们靠责备受害者来忽视我们的弱点和无能。我们只有认清了自己的恐惧才能洞察学生的恐惧。否认自己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抵制在别人身上看见的任何东西——尽管这些东西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真实状态。”

三是学情把握不够,没有认知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我通常以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来带入学生角色,我从小理解能力不错,语文一直排列前茅,觉得这么容易理解体会的学生应该也很容易明白。可能要换个角度思考,班上很多孩子可能语文就像理科不好的我一样,怎么加油都难以进步,我要体谅并弯腰来帮助他们。

拼音复习几天了,还有学生不过关,今天星润说原因在于不会拼,嘉诚说怎么都记不住。

顺便记录,昨天的情人节小军哥买了蛋糕,发了红包,我都没收,是的,我又在矫情了。如果他在给我打第一个电话问我怎么还没回家的时候能顺带告诉我买了礼物,那我可能气消一半,在我挂完电话失落一阵恢复心情后才告诉我有礼物,那我的所有愤怒不都白费吗?不想情绪起起伏伏。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12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大笔、“俗白”风格、京味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全文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基于此,课前播放音乐“喜洋洋”,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喜庆”。由于此篇课文描写的内容和绍兴风俗大同小异,在课前让学生回忆自己过年时的场景,更加激起学生的兴趣。由于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学生乐于朗读,因此将朗读作为了课堂学习的重点。

课前自由朗读。通过自由朗读,让学生自己找喜欢的语句,自己好好读读,读准难度字词,读通句子,由于是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默读:通过让学生找找哪里是北京的春节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寻找。默读找出文章重点节日。得益于前段时间一再努力的培养,孩子们预习完成的很不错,时间段很容易找的到。之所以分段,一是教学目标中要求;二是有助于下步教学环节。想说下语文习惯的养成。

此外,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运用快速阅读、默读、学生示范读、小组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将北京别具京城风味儿的春节读得淋漓尽致。

另外,结合课外链接的资料袋,品析两篇欣赏文章的特点和不同点,让学生从小角度出发,着手“除夕”热闹场景,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写写自己过大年三十时候的场景,将书本知识内化,学以致用。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13

《北京的春节》是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他用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的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而且有详有略、主次分明,其中腊八、除夕、初一与元宵的部分作者是详写的。在教学除夕这一节时,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在指导阅读教学的同时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首先,我让学生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然后让学生再读读这段话,看看作者通过哪些活动体现了除夕的热闹,再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这些活动的,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

在教学“元宵节”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自读这段话,说说元宵的热闹和除夕的热闹有什么不同。紧接着,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假如你是一个导演,你会准备用哪些道具拍摄老北京的元宵节?你准备拍摄成一个怎样的元宵节?问题一出,同学们的兴致来了,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能抓住关键词句,如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人多等布景,营造出一个张灯结彩的节日气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的舞台,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14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字里行间蕴涵了对北京浓浓的热爱之情。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时,我主要以读为主,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通过阅读,找出春节“高潮”的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最后,让学生动笔把自己春节活动中感受最深的情景写一写,从按时间顺序写得详略得当,较好地表现出了春节那种热闹、祥和的气氛;特别是孩子们的那种无忧无虑和快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一是以读促悟。每一个学习目标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完成,老师极少去代替。二是充分发挥了阅多媒体的作用,并有目的地进行了一些拓展。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三是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到了读写结合。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15

本文是人教版小语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通过对有关春节的古诗复习引入,并利用多媒体优势,播放《春节童谣》音频,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接着出示作者图片及文本介绍资料。然后,课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日子;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在不同的日子里,那里的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并完成表格填写。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看作者是将哪几天作为重点来写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接着就是找出文中描写孩子们的句段,仔细研读,体会孩子们过春节的感受;最后,再回顾全文,看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什么,体会文章的主题。在这个环节里,有课件一步步配合,不仅使笼统的知识可视化,而且使知识灵动化,使学生爱学、乐学。

至此,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完了。接下来我又利用视频播放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更深刻的体味文章中蕴含的热闹、隆重的气氛。接着,通过课件给同学们拓展了一些其他地方人们过春节的不同习俗,再就是引导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乡或家里过春节的习俗。整节课,孩子们积极的融入其中,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达到了良好效果。

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一是以读促悟。每一个学习目标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完成,老师极少去代替。二是有目的地进行了一些拓展。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三是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中的大量应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积极性,而且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在这一点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2.北京的春节教学案 篇二

综观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 虽然有基础较为扎实的长处, 但由于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综合性, 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可见, 语文学科也亟待革新, 亟待用新的学习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具有问题意识、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中可以看出, 语文学科中存在的弊端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弥补。而学校推进综合实践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如综合实践课程师资的缺乏, 也完全可以通过语文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让更多的学科教师充分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来,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

作为一名兼任语文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 笔者深刻地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完全可以在语文学科中绽放其光芒, 在无法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的前提下, 完全可以借助语文学科的渗透, 达到语文学科知识与综合实践能力共同提升的“双赢”。

本文将以《北京的春节》为例,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师角色这四方面来谈谈如何进行学科整合。

一、教学目标的整合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 《北京的春节》是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 描绘的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因此, 语文学习的目标一般确定为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等。

从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来看, 《北京的春节》一文可以看作是老舍先生通过观察、实践体会等方式而写成的一篇关于北京春节的研究性文章。文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方式方法。因此, 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口, 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探寻研究, 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了解, 弘扬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 也可以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 让学生在活动中传承民族文化,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当然, 仅仅以《北京的春节》一篇文章想了解整个中华传统节日是不现实的, 这也是语文学科欠缺的地方。那么, 如何深入、全面地研究, 这就需要以点带面, 开展从身边开始的, 切实可行的主题活动。因此, 教学目标可以制定为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简介、由来或传说、节日习俗、诗词等,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从传统节日中汲取营养, 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形成正确的看法;通过上网查找、图书查阅、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收集资料, 提高学生收集资料、选择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对资料的思考分析,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当我们用研究性学习的眼光去学习课文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学生将学到更多书本学不到的知识, 反过来会更加促进学生的语用能力, 学生的收获将远远超乎课堂所得。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 一般会先让学生熟读课文, 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略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 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日子;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 弄清在不同的日子里, 那里的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 并完成表格填写;在此基础上,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 看作者是将哪几天作为重点来写的,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接着就是找出文中描写孩子们的句段, 仔细研读, 体会孩子们过春节的感受;最后, 再回顾全文, 看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文章的主题。至此,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完了。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讲, 教学目标也基本已经达成了。当然, 有些教师也会关注语文的拓展性学习, 会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地方人们过春节的不同习俗,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后的阅读链接, 体味不同的人过春节的不同感受以及不同的写作方法, 然后引导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最后, 让他们动笔依照课文或课后的阅读链接把家乡过春节的内容写下来。

我们都知道,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来源于社会, 并且要充分体现地域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但学生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 总会出现无研究主题, 或者研究主题大而空, 没有针对性等问题。因此, 语文的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联系生活实际,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并以此为基础生成研究主题, 实施小而精的行动研究。

那么,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 我们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呢?首先, 春节是学生较感兴趣的传统节日, 也是所有节日中感受最深的节日。因此, 从这篇文章出发, 我们很自然就可以想到, 我们家乡是如何过春节的?家乡的春节和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家乡以前的春节是怎么过的?为什么家乡现在过春节的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你所期望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家乡未来的春节会怎样……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梳理, 我们可以开展以“家乡的春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确定《关于家乡春节习俗的研究》《关于家乡春节变化的研究》《关于北京春节与家乡春节不同的研究》《展望家乡春节的未来》等子课题。

当然, 确定课题只是开展活动的基础, 主题确定后, 和谁共同研究?怎么研究?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小组人员如何分工?成果如何展示?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开课指导。以《关于家乡春节习俗的研究》为例, 我们在开题课上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且制订了研究方案, 而问题的解决、课题研究的开展、方案的执行、成果的形成都需要依靠行动研究才能实现。学生可以通过到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实地调查、采访等手段完成研究。当学生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通过汇报交流课来进行研究的总结, 展示研究成果。此时, 各种不同的汇报形式, 比如写心得体会、讲故事、制作展板、设计小报等这不仅仅是综合实践能力的体现,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改善教师教学, 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 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注重评价主题的多元与互动, 突出语文课程评 (下转第90页) (上接第80页) 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北京的春节》一文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的评价往往体现在课堂之中, 评价是比较单一的, 是由上而下的评价, 既缺少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也缺少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的评价。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与反馈是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能通过各种途径的表扬与奖励, 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 生活的快乐, 从而激发活动的热情。以《关于家乡春节习俗的研究》为例, 我们将越来越多的评价放在了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来评价, 比如学生在进行家乡春节习俗采访活动时, 我们应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设计好采访的问题?有没有想到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在采访时有没有做到表述清楚, 问题指向性是否明确?采访后有没有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等。学生在查找家乡春节习俗资料的时候, 我们应关注的是学生是通过什么途径查找资料的?有没有寻求他人的帮助?在找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性评价来真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重视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与自我评价, 比如成员之间在活动时有无分工合作?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有没有能力进步与提升?整个活动过程中有什么体验、经验和教训?我们重视的是学生对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解决的评价, 轻解决问题结果的评价;重视对创造性的、合作性的、宽容的、勇敢的、坚持的等个性品质进行积极评价;重视评价的多样性, 否定评价的单一性。

由此可以看出, 教师在评价上也必须要整合, 当我们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时候, 学生的参与意识会更加强烈, 学生的主体性、过程性会更加得以提高。

3.《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感受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

【教材简析】

《北京的春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民风民俗”专题的第一篇课文,选自作家老舍先生的《老北京的春节》。

这一单元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四篇文章,分别从民俗、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表达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北京的春节》对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进行了介绍。全文共13个自然段。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过年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能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流程】

一、童谣导入,揭开春节的面纱

1.方言童谣,激趣揭题

阿舅叫我去煎“粿”(左右两个字合成一个字),“粿”煎“兆兆焦”,阿舅叫我去揶箱,箱揶一个各了个,阿舅叫我去洗鞋,鞋洗一双各了双,阿舅叫我去揶杉,杉揶一支各了支,阿舅叫我搭飞机,飞机“团啊团”,阿舅叫我“呃紧”去厝吃“红团”,红团“番薯起”,吃了“得”欢喜。(“兆兆焦”:烧焦了。揶:推。一个各了个:一个又一个。“团啊团”:飞来飞去转圆圈。“呃紧”去厝吃“红团”:赶快回家吃红团。红团、“番薯起”:本地过年时做的两种圆形食品)

同学们,这是我们莆田人过春节时的童谣,谁能告诉我,我们莆田人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初一早拜年、初四过大年、元宵摆棕轿……)

【设计说明】 三月开学的时候,适逢春节刚过,城市中的很多学生都有回老家过春节的习惯,沉醉在乡下丰富多彩的过年氛围中,所以教这节课时,以方言童谣为切入点,通过朗朗上口的童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方言的魅力,激起探究家乡文化的兴趣,进一步拓展校本教材。在过年童谣的引导下,自然过渡到板书本课课题,唤起学生了解北京春节年味的欲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了解了我们本地过春节的习俗后,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老北京们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特点?

二、初读课文,感知春节

1.出示预习要求: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北京的春节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1)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2)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

[设计说明:初读文本,侧重在认读感知训练,所以首先要读通句子,六年级下册教材并没有安排识字,老师主要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其次要整体感知,提取有关北京春节的信息。通过预习提示,让学生对北京的的春节有个初步的印象,并引导学生按课文的顺序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三、交流感受,对比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想一想我们这边有哪些是与北京不同的,哪些是相同的?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相同的地方:准备过年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扫除;除夕做年饭……

(2)不同的地方:

北京特有: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过小年、办庙会……

我们特有:辞旧岁时煮杂粉、做红团、过大年、元宵游灯……

(3)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各地的民俗五花八门,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设计说明:在学生通读课文,对北京的的春节有个初步印象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和本地过年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课文,感受气氛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有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

2.小组研读,出示研读提示: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注在旁边。

(2)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3)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总结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出过年的味道?

(1)过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买爆竹;放鞭炮……

(2)过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年糕;年菜……

(3)过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逛庙会,拜年,吃元宵……

[设计说明: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反复品读课文,再现了北京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丰富多彩的春节生活,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综合总结能力。]

五、细读课文,领悟写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引导学生分别找出写得详细的部分和略写的部分,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计说明:老舍的文章详略搭配,非常明晰。于是,在细读课文时,着重抓住了三个日子进行了解: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比如写除夕这一部分,一句话一个景,没有丝毫的铺陈。再如“元宵”这一段,明里写灯,实则却是在写人山人海、灯山灯海的喜庆与热闹,红火而美丽。]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设计说明:布置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的作文,给学生以较大的自主权,既能复习课文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组织材料的能力。有关“春节”方面的非常多,可以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也可以搜集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还可以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建议书的写法,想想春节该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等等。]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涵江第二实验小学)

4.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篇四

1、在教学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因为在讲授本节课时,我们的新年刚刚结束不久,学生对自己家乡习俗还记忆犹新,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留意生活的良好习惯。

2、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列图表的形式合理流畅,能全面把握教材。学生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顺序,还一目了然的辨析出作者的写作方法。

3、注重课本和阅读衔接的联系。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和梁实秋的《过年》、斯妤的《除夕》作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区域不同的年文化、年习俗及不同阶段的人物心理。

5.《北京的春节》的教学反思 篇五

第一课时决定以课文为本,理清楚课文写作顺序,其所以然。学生选择印象深刻的是什么?自由说指名说。结合课堂表格知道详写和略写部分,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比较老舍的除夕描写和思妤的出席描写。

第二课时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舒乙版的《北京的春节》、梁实秋的《过年》比较。读读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写写“我的春节”,点评(这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这几天脑中一直盘旋的一个词是“文本解读式教学”,发现自己的课堂更多的是带领学生读懂教材,得出“详略结合”等写作方法,却没有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堂上还是以我的讲授为主,希望给予学生更多,看似好心的举动反而打击了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用手托着下巴听讲,有的心不在焉地做小动作,有的发呆似的看着我。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思想舞动起来,老师至关重要,课前的备课还得下工夫。

今年为了全面推行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学校下大力气在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素质方面进行强化。教导处制订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同年级组开展赛课活动。

统揽全册,还是选择了《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去年试过,今年又重新拾起,绝不是怯于应对新课文,而是,去年讲的时候,自己就有很多的不足。集体研讨的时候,大家也很热心的指出了我这一节课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对同事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虚心接受。可怎样接受?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办法。既然学校提供这么好的机会,何不借此展示下自己“修炼”的成果?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大笔、“俗白”风格、京味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全文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基于此,课前播放音乐“喜洋洋”,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喜庆”。导入时的`歌谣,学生拍手齐读,既烘托了气氛,又调动了学生情绪,比我上次我来读的效果好。谈感受时,有个孩子回答说:北京的春节真“俗”的!下一跳,还好原来是想说老规矩多。

自由朗读环节。上次有老师说大部分孩子没读完,这次放手了,读完了也过了4分多钟。对于这篇幅较长的文章,这样的做法不适宜。徐老师的课堂上,这样的环节可以略,因为仅仅是在熟悉文章、读准字音。如果是:检查课前预习作业,这样效果会更好些。这部分,我怎么会说“B和C”的学生呢?语言有些随意了。

默读找出文章重点节日。得益于前段时间一再努力的培养,孩子们预习完成的很不错,时间段很容易找的到。之所以分段,一是教学目标中要求;二是有助于下步教学环节。想说下语文习惯的养成。去年有教师就提出这问题,今年四年级二班的学生就很好的给上了一课,无论是听课、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细节都是。只有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习惯,才会培养出学生的好习惯。

交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当然可以不必按照我课前设计,完整说出答案,漏下的可以在具体分析时补充。交流探讨是我课堂教学的软肋,自己很羡慕大家的收放自如,自己的课堂仍“欠火候”。课堂上,很多学生直接把目光锁定在“除夕”。当然我也围绕着“热闹”展开。分析到“人们的活动”和“音、色、味”后,如果这样:你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除夕的热闹情景表现出来吗?配乐朗读。想必会跟好些。腊八蒜。着重突出了“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

课件中,每个时间段都有安排,尽量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安排。没进行完的环节,留在第二课时。结束时的意图是想,分析完全文后,了解老舍先生详略得当的写法。

6.《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篇六

1.用“~~~~”划出本段的中心句。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然后用另一种读音组词。3.在原文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4.阅读短

文,想

夕的热

7.北京商业贿赂第一案追踪 篇七

1998年4月,中国农行北京市分行与北京北大青岛商用公司陆续签订了《OA企业网络开发》、《99应用软件开发及功能拓展》、《校园IC卡项目开发》等多项合同,总价值近3200万元。付款之前,农行北京分行主管系统电子化设备及软件采购的科技处处长温梦杰给北大青岛商用公司总经理徐祗祥打去电话,笑呵呵地说:“咱们是老朋友了,请原谅我的直言不讳,这批合同中,你们能有多少利润我了如指掌。返还给我300万元吧!有财大家发嘛……”

温梦杰的一番话,犹如一盆冷水当场将徐祗祥浇晕。

的确,徐祗祥认识温梦杰已经多年,再熟悉不过了。温梦杰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事县,1984年北京金融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处工作;1989年赴澳大利亚留学,1992年获得应用电子专业硕士学位回国,创办司爱恩科技有限公司;1994年被农行北京分行聘为科技处工程师,1997年升任处长,兼农行北京分行金信思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300万元回扣,就是这批合同全部利润的70%。如此一来,北大青岛商用公司上上下下一年多的汗水全是为温梦杰付出了!但是,温梦杰既有丰富的从商经验,又是业内精英,极难对付。徐祗祥召集公司要员商讨几天,最终还是束手’无策。

为挽回损失,又不影响农行北京分行能及时付款及以后建立长久业务关系,不久后,徐祗祥“策划”了一个极不光彩的策略。

北大青岛商用公司有一名女翻译叫董薇。董薇时年27岁,辽宁大连人,北京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毕业,不仅容貌靓丽,身材苗条,而且性格开朗,思想“前卫”,是公司出名的大美女。

那天,徐祗祥将董薇单独叫到办公室,认真地商量说:“如果你能将温梦杰伺候满意,公司挽回损失的10%属于你,还会把你提升为外联部经理!”

董薇知道总经理的话意味着什么,但丰厚的回报还是让她顷刻动了心。

1999年元旦前夕,董薇作为一名日语翻译,自然地出现在了温梦杰和徐祗祥的一次庆祝宴会上。见到温梦杰的第一眼,董薇禁不住暗自庆幸起来:这个男人比自己想象中优秀得多,成熟高大,温和儒雅。于是,她在这份“特别”的工作里更是不遗余力,两人很快熟悉起来。

不久,温梦杰果然上了钩,公事私事频频联系董薇。一次浪漫的酒吧约会后,两人默契地住进了一家宾馆……

那天深夜,董薇抓住机会要把话题往任务上靠,不料想温梦杰噗哧一声笑了:“你还是年轻呀!徐祗祥的那点小心思我还猜不透?他也真够损的!只是我没有办法,第一眼看见你就动了真心。说句实话,别在那个公司干了?我给你安排……”董薇慢慢低下头,将温梦杰拥得更紧了。

1999年春,董薇将一份辞职报告递到了徐祗祥面前。徐祗祥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在这一轮的较量中,他输得心服口服,不久便按照温梦杰的要求,分5次将255万元的转账支票送到其手上。为跟董薇保持长久的秘密情人关系,温梦杰后来将她安排在了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工作。

温梦杰春风得意,乘兴又摆平了北京德派克信息技术公司业务部女经理孙玉华。孙玉华时年41岁,离导后独身多年。2000年下半年,农行北京分行跟德派克公司签订了定购计算机软件、系统迁移升级等多项合同。利用职权和这些业务关系,温梦杰不仅征服了孙玉华,而且索贿将近280万元。

孙玉华走进温梦杰的生活,董薇一清二楚却没干涉。因为温梦杰一再强调那是他的工作需要。而董薇也认为她比孙玉华年轻,优势明显,孙玉华对她根本构不成威胁。而这正中温梦杰的下怀。

然而乐极生悲。温梦杰做梦也没有想到,董薇更是个有心计的女人。

当两人的情人关系稳定下来后,2007年“五·一”节,董薇理直气壮地向温梦杰提出买套住房的要求。温梦杰想,这也不算什么,于是拿出52万元在朝阳区力鸿花园为她购买了一套两居室住房。

房子装修期间,董薇频频打电话征求温梦杰的意见喜欢什么颜色的墙,什么款式的门,哪种风格的卧室……温梦杰隐隐感觉事情复杂了。

9月中旬的一天,温梦杰把写着董薇名字的房产证送到董薇手上,并试探性地对董薇说:“你年龄也不小了,谈个朋友考虑终身大事吧。等你结婚时,我再送你一份厚礼……”然而,没等他的话说完,董薇突然嚎啕大哭起来:“我都是30岁的老姑娘了,还能嫁给谁?你是不是要抛弃我……”温梦杰赶紧解释:“绝对不是这个意思,我是为你的幸福着想!”

“为我幸福就离婚去!”董薇不依不饶,任凭温梦杰好话说尽也不让寸步。

不知何时,温梦杰已渗出一身冷汗。他感觉到处理这件事情,可能比任何一次套取回扣都要困难。

假离婚平息情人闹剧

2001年底,北京市农行例行对科技处和金信思创科技有限公司两个部门实施清盘。这个时期对温梦杰来说可是至关重要如果两个部门没有问题,他的处长和总经理两个位置就能坐稳;如果出现了问题,他将难逃责任。

恰在这时,董薇叩開了温梦杰办公室的门,非要他给个明确答复。做贼心虚的温梦杰手忙脚乱,一把将董薇拉到内间,哭丧着脸说:“清盘小组就在隔壁开会,你可不能一时冲动害我一辈子呀!我不是正考虑离婚的事嘛,你总得给我半年时间吧?”

得到这个说法,董薇这才离开。温梦杰终于躲过一劫。

2002年3月清盘结束,温梦杰松了一口气。其实,董薇那段日子虽然表面未动声色,内心却一点也没放松。

4月初,董薇准时找到温梦杰,获悉离婚之事毫无进展,她竟使用了借刀杀人的一手。董薇拨通孙玉华的电话,哭哭啼啼地说:“大姐,咱们都是受害人……”

孙玉华默默爱着温梦杰,尽管早就怀疑他作风不正。但是,她还是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个地步。而今情敌杀上门来,孙玉华气得顿时浑身发抖。不过,这个阅历非凡的女人跟董薇处理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她咬牙让自己平静下来后,不失风度地告诉董薇:“请你让温梦杰接听电话!”

温梦杰握住电话后,干吧唧嘴,说不出一句话来。孙玉华一字一板地问:“这个妹妹没冤枉你吧?第三个受害的女人——你的妻子莫桂芳还蒙在鼓里呀!咱们是不是再联系一下?”

莫桂芳跟温梦杰是大学同学,两人结婚已有16个年头。温梦杰去农行北京分行工作后,莫桂芳当了司爱恩公司的总经理。多年来,莫桂芳南北闯荡,对丈夫的业务也没有精力过问。毕竟,夫妻的感情一直不错,而且儿子也十几岁了,不能不为家考虑。

而今家庭受到威胁,事情可就闹大了!狼狈的温梦杰连连哀求:“别闹了!把我逼死,对谁有好处呢?”董薇这才愤愤地离开。

当晚,温梦杰为扑灭危机,首先找到

孙玉华。他扑通一声给孙玉华跪下,将北大青岛商务公司如何设计色情陷阱控制他描述得有声有色,最后说:“我一时没把握住自己,才落下今天这个被动局面。你不理解我谁理解我?你不支持我谁支持我?”

孙玉华相信了温梦杰的话。她叹了一口气,终于调转矛头,跟温梦杰站在了一个战壕,对垒董薇,但始终没有什么良策。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董薇迟迟不见温梦杰和妻子有离婚的迹象,马上又抖擞精神,杀了过来。这次她直接亮出了杀手锏,要挟温梦杰说:“我跟北大青岛商用公司不一样,他们屈服你,是因为有生意要做;我一个人,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你索贿255万的每一个细节,我都了如指掌……可别把我逼急了?”

温梦杰顿时脸色铁青,他点着董薇的脑门,结结巴巴地搪塞说:“你,你别傻了!你可以威胁我,她,她莫桂芳就不能吗?着急是会出问题的,总得给她一个接受的过程吧……”董薇想想,也有道理,这才放温梦杰一马。

当晚,温梦杰驾车在北京街头兜来兜去,他知道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事情不出现转机,会越来越被动。这时,路旁马路上一个卖假证件的电话号码给了他启示:何不弄个假离婚证先缓解一下矛盾呢?

2002年5月初,温梦杰花100元在黑市买了一个他跟妻子莫桂芳离婚的假证件。

不久后的一天上午,董薇又打来电话。温梦杰底气十足地抱怨说:“你还有完没完?有话晚上回去说。”这语气,显然出乎董薇的意料。

当天夜里,温梦杰驱车赶到董薇的住处,把离婚证书撂在了床上。董薇又惊又喜,顷刻间变得像猫一样乖。她边为温梦杰精心准备夜宵,边哭哭啼啼地说:“其实,你着急,我的心比你还疼,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你……”

温梦杰马上严肃起来:“你又天真了!咱们结婚后,莫桂芳,孙玉华会善罢甘休吗?”

“那怎么办呢?”董薇的语气已经没有丝毫杀伤力。“你知道我的一颗心是属于你的就足够了!”温梦杰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我也不是要什么名分,就是见你跟她在一起心里难受罢了。”董薇知道,能,争取到跟莫桂芳平等的地位,已是拿终身的幸福做的赌注,这个成果也算丰硕了,于是不再说什么。

不久,温梦杰又来到孙玉华的住处,并一头扎进卧室,沉默半天说:“玉华,你相信我对你的感情吗?”孙玉华连连点头。温梦杰望着她的眼睛,缓缓地撒谎说:“我已经离婚,却不能娶你。要知道,我的事董薇、莫桂芳都掌握。以后我对你们谁都一样,知道我爱的是你就行了……”孙玉华无话可说。

说服了孙玉华,稳住了董薇,温梦杰的日子终于风平浪静,他也从此公平地周旋在了这两个情人和蒙在鼓里的妻子之间。而在处长位置上的两年里,温梦杰也在贪欲的泥潭里愈发疯狂。明真相两情人翻脸举报

其实,温梦杰的真实想法是这个处长他至多再干两年,等一切安排妥当了,时过境迁,就可以摆脱两个情人的纠缠,不怕她们要挟了。2003年2月,温梦杰悄悄实施一个重要计划。他以妻子莫桂芳的名义与红石房地产公司签订合同,在建外SOHU购买了三套价值3400万元的商品房。此后,温梦杰贪污、索贿的赃款,大部分转移来交付了这笔房款。

温梦杰的确具有非凡的经济头脑。一年过后,建外SOHU村那三套商品房就增值了1000万元。温梦杰也迎来了他人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光,他时常做梦:等退下处长的位置,一家人就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了……

殊不知,一场致命的风浪正向他悄然袭来。

2004年春节期间,董薇嗲声嗲气地跟温梦杰要求,给她买一辆丰田佳美轿车。温梦杰立即一副吃惊不小的样子:“天哪,哪有钱呀?你没看见现在的商户都多狡猾,弄点回扣养活你这个小祖奶奶难死了。”

董薇的脸色立即拉下来:“孙玉华不是换了辆新款现代嘛!”温梦杰瞪圆了眼睛:“你又多想了!她孙玉华换新车就一定是我买的吗?人家自己也有实力啊。再说了,谁不知道咱们俩是恋爱关系,你开辆新车也是给我添麻烦呀!”董薇半信半疑。

不久后的一天深夜,温梦杰已经鼾声如雷,董薇不知为何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一时无聊,她偷偷翻弄起温梦杰的手提包。突然,北京红石房地产公司的一张120万元的收据映入她的眼帘。收据显示,这笔款是用来偿还三套商品房房款的。

董薇立即警惕起来。没几天,她便偷偷来到建外SOHU,几经周折打探清楚了这三套房产的基本情况。首先,她震惊的是房产价格和增值幅度,用千万计算啊!其次,她无法承受的是房产的主人居然是莫桂芳。离婚了,但还是老婆亲,竟然花这么大的价钱给她买房,董薇气不打一处来,她马上电话联系了孙玉华。

从此以后,董薇从温梦杰的世界彻底消失,孙玉华也去了上海发展。温梦杰越想越恐慌,终日寝食难安。

2004年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接到上级部门转来的一封匿名举报信。举报信内容显示,北京农行科技处处长温梦杰用巨资为“前妻”莫桂芳购买建外SOHO三套商品房,其支出明显超过了合法收入。

接到这一重大涉嫌犯罪线索后,反贪局立即组织经验丰富的侦查员研究举报信内容,制订了周密的调查方案。

7月9日,温梦杰在家中落网,7月11日因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刑事拘留。与此同时,温梦杰的糜爛生活也传得满城风雨。莫桂芳这才如梦初醒,随即向温梦杰提出离婚。

商海中混迹多年的温梦杰异常狡猾,很少将索贿、贪污的款项直接支付建外SOHO的房款。他从农行的业务单位收取钱款,往往指定业务单位将款打入中转公司或私人账户,有时还让业务单位与中转公司签订伪造的业务转包合同,几经转手自认为没有痕迹后再汇给房地产商。这给此案的侦破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过10个多月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侦查员终于彻底查证数百笔与购房有关的往来款项,温梦杰索取贿赂,贪污的犯罪事实浮出水面:2000年11月至2003年11月,温梦杰借分行与北京新晨技术公司签订采购软件技术开发合同之机,索贿四笔计300万元。2003年10月至2004年初,温梦杰如法炮制向康达联科信息技术索贿二笔计237万元……不仅索贿,温梦杰借助职务之便,在农行北京分行购买进口ATM机设备的业务中,采取欺骗手段让农行多付货款,后分数次将多付的钱款394万元打到了自己账户上,他甚至还把一笔38万元保险公司理赔款据为己有。

至此,温梦杰共索取贿赂款1073万元、贪污公款432万元的犯罪事实清晰起来。涉案金额竟然达1505万元!有人计算过,温梦杰受贿、贪污数额竟占了农行北京分行与这些公司所签订合同总额的八分之一。

2005年12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温梦杰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犯贪污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合并执行死刑。温梦杰不服,提起上诉。2006年7月10日,北京市高级法院终审裁定驳回其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8.《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篇八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9.《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篇九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说说你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总结评价: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这样开心热闹,字里行间里流露浓浓的年味。

六、课后延伸:

搜集不同地方的人过春节的习俗,了解自己家乡的春节风俗。

板书设计:

14、北京的春节

/除夕灯火不断,吃团圆饭,守岁

春节的三次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

正月十五放鞭炮,吃元宵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

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

3.对比写法。

阅读《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

阅读春节各地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2、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10.龙年春节北京文化活动多 篇十

春节万里剧场看大戏,古今中外样样全

春节期间,北京各主要剧场安排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演出200余场。中山公园音乐堂从大年初二到初十连续9天,演出《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北展剧场从大年初二至初四,请来了俄罗斯小白桦国家歌舞团演出热情奔放的俄罗斯民族歌舞。大年初七会《朋友》,北展剧场将演出"臧天朔2000年个人演唱会"。中国木偶剧团奖在春节期间在木偶剧院小星星剧场推出2000年特别节目《星星点灯》;他们还在动物园快乐城堡剧场为小朋友们安排演同精彩的小小木偶戏《小木偶之歌》、《胖胖猪与大懒虫》、《狐狸与葡萄》及《乌龟变石头》。中国杂技团在春节期间将在朝阳剧场、天地剧场演出《杂技晚会》。

喜爱戏剧的观众可在春节期间到长安大戏院观看新编排的大型贺岁京剧《宰相刘罗锅》的第一本。连台本戏"刘罗锅"汇集了国内艺术界不少实力派人物,话剧导演林兆华和田沁鑫两员大将担当导演,京剧界、流行歌曲界的作曲家朱绍玉担当唱腔设计,赵季平担当音乐监制,舞美与灯光设计则由黄海威和易立明担任。剧中刘墉的扮演者由上海京剧院麒派老生陈少云扮演,剧中其他主要角色则由李岩、罗长德、董园园等著名演员扮演。中国评剧大剧院的观众安排了4台大戏《凤还巢》、《马寡妇开店》、《秦香莲》和《杨三姐告状》,著名评剧演员戴月琴将在《杨三姐告状》一剧中出演演三姐。北京京剧院将在春节期间在湖广大会馆、北京工人俱乐部、梨园剧场、大观园戏楼等地演出京剧《四朗探母》、《玉堂春》和京剧折子戏专场;北方昆曲剧院2月10日至12日将在湖广会馆演出昆曲折子戏专场。

传统庙会锦上添花,公益设施照常开放

举办了15年的深受京城百姓欢迎的"春节庙会",今年有了新的改观。以"龙腾2000"为统一主题的"七大二小"庙会,更显整齐,气势宏大,特色活动花样翻新。今年的9家庙会既有"历史悠久"的地坛庙会、白云观庙会、龙潭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和东岳庙祈福文化庙会,也有规模不大,但内容同样丰富的房山昊天庙会和昌平鳄鱼湖公园永安庙会。

除此之外,全市19家文化馆、23家公共图书馆及上百家文化站、文化室将正常开放,一些文化馆还安排了室内游园会等活动。

新春电影闹京城

春节期间,首都、大华、澳华等二十多家首轮院线将推出四部主打影片,其中包括春节贺岁大片《精灵小鼠》、《东京攻略》、《说好不分手》、《相约2000年》。从2月1日卢,北展、北图、北京剧院等二轮影院将上映迪士尼公司拍摄的动画大片《人猿泰山》。因内地电影第六代导演张元执导的影片《回家过年》将从2月初开始在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华龙等城郊10余家影剧院上映。由张国荣、常盘贵子主演的新片《星月童话》也将在2月中旬在城郊影院上映。除此之外,全市影院还专门为孩子们准备了《带口罩的小狗》、《老爸插队的地方》、《冬冬的假期》、《成长》等一批儿童影片。

上一篇:小学骨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煤层气资源开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