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指标名词解释

2024-08-09

城市绿地指标名词解释(8篇)

1.城市绿地指标名词解释 篇一

各位领导:

正值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与新城建设的关键时期,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检查组的各位领导不畏酷暑,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审批工作,体现了对我县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审批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开县建设委员会向市检查组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开县幅员面积3959km2,是

人口大县、资源大县、农业大县、移民大县,也是重庆市8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现有建成区面积7.52km2,其中,旧城区4.52km2,新城中吉片区3km2,城市人口13.5万。旧县城将在2007年底全淹全迁,新县城由中吉、安康、平桥三大组团组成,远期规划为建成区30km2,人口35万的“山水园林城市,帅乡文化风格,滨湖城市风貌”的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由于受移民搬迁“三原原则”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客观上加大了我县建设项目配套绿地审批工作的难度。尽管如此,在市园林局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审批工作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将我县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审批执行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开展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审批执行情况自查工作,是认真贯彻执行《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走依法治绿之路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与和谐开县的重要保障。对此我委根据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庆市监察局《关于开展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审批执行情况执法监察的通知》(渝园林发[2005]106号)精神,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精心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成立了“开县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审批执行情况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建委主任姚光富任组长,县建委副主任周昌萱、县监察局副局长刘益楠任副组长,县建委城管科科长赵昌武、监察室副主任黎远祥、园林处主任余朝国、城建大队大队长李筱昂及县监察局执法室主任刘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建委城管科,由赵昌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自查工作的日常事务,于2005年6月20日至7月5日,全面开展了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审批执行情况的自查工作,确保了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审批执行情况自查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狠抓管理,严格审批

1、依法设定审批主体。按照《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的规定和《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重庆市公园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能职责,县建委作为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工程审批、城市园林绿地占用和修剪、移植、砍伐城市园林树木等城市园林绿化的行政审批工作。县园林绿化管理处受县建委的委托,履行城市公共绿地的日常管护和城市园林绿化行政审批的现场踏勘工作。

2、全面清理绿化审批。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打造服务型部门,我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第一、二、三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全面清理城市园林绿化行政审批项目,对已取消的“绿化工程验收”、“城市公共绿地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公共绿地(包括游乐园、动物园)开设商业、服务摊点”审批事项,不再履行行政审批职能,而是将其纳入日常监管的内容,加强监督检查,重点做好了城市绿线控制,保证公园、广场、游园的地块用地。同时通过加强园林绿化市场管理,推行园林绿化市场准入与清除制,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与质量。

3、完善绿化审批程序。今年,我委以全面贯彻《重庆市园林局行政审批办法》、《重庆市都市区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为契机,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有利于新城迁建的原则,对城市园林绿化行政审批设定依据、实施范围、资料提供、审批流程、办理时限及工作人员进行了上墙对外公示,并在开县建委的网站上予以公布,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审批程序,增加行政审批工作透明度,为我县城市园林绿化的规范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共审批签发了“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书”15份,批准规划绿地面积107645.8m2,报批审查率达100,绿化用地达标率85;签发“园林绿化竣工指标核定书”5份,核定绿地面积10993m2,报批核定率达100,核定合格率达100。

4、规范绿化档案管理。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其建设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2002年我委制发了《开县建筑安装工程竣工档案文件材料归档主要内容及组卷排列顺序与要求》,将园林绿化审批资料作为建筑安装工程竣工档案审查内容的必备条件之一,明确专人负责,实行微机管理,做到查阅方便快捷、图文并茂。

三、强化监察,确保成效

1、加强配套绿化工程管理。严格按照《开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开府发[2001]62号)、《开县城镇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试行办法》(开

府办[2001]63号)、《开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新县城护坡绿化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县府办发[2005]70号)的要求,严把配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和竣工绿化指标核定,确保配套绿化地指标的落实和城市园林绿化建成效果,做到园林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

2、狠抓园林绿化资质管理。一方面积极培育园林绿化市场,推行园林绿化工程准入与清除制度。要求承担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严禁无证设计、无证施工和越级承揽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另一方面实行园林绿化公司、企业备案登记制度。凡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园林绿化公司、企业,需到县建委登记备案,接受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引导它们为开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山水园林城市构建做出积极贡献。

3、注重审批绿地后续管理。一是明确一批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常年在各建设施工工地巡查,监管督促配套园林绿地面积的预留、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实施及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落实。二是狠抓城市园林绿化执法。受县建委委托,县城建监察大队按照《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重庆市公园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负责对侵占城市园林绿地,损毁园林绿化设施和将原有绿地改作它用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确保城市园林绿化的建成效果。

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建设工作虽取得较大发展,但与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的创建目标尚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方案规划起点低,绿地规模小、总量不足;配套绿地建设科学性艺术性不高,生态、休闲、娱乐三大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市场弱小,基础配置、调剂作用能力低下;乡土苗木利用程度不高,地方特色不突出;市民园林绿化意识有待加强,占绿毁绿现象时有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委将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狠抓审批,严格按照《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重庆市园林局行政审批办法》及《重庆市都市区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搞好部门协调配合,严把配套绿化审批关。国土、规划、建委在工程项目的方案评审和竣工验收中,要严格按照并联审批要求,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将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工程纳入基本建设程序,把园林绿化方案审查作为规划许可证、建设施工许可证发放的前置条件,园林绿化竣工指标核定作为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的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确保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对初设审查不达标但又必须建设的项目,依法收取集中绿化费;对达不到审查指标的竣工项目严格按每平方米商品房售价的十倍处以罚款,确保配套绿地指标的落实和城市绿地总量的同步增长。

二是强化园林资质管理,发展壮大园林绿化市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一批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的绿化企业的支撑。目前我县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绿地建成效果不很理想。我县新城下步还将开展大规模的绿化建设,各乡镇、中心村、小区也有大量的绿化建设、绿化改造等工程项目,这为我们努力发展壮大城市园林绿化市场,引导园林绿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诸多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难道的机遇,积极培育本地园林绿化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辐射效应,带动一大批小企业、个体户朝着正规化、规范化迈进;引进一批高资质、信誉好的外地企业,激活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内外结合、优势互补,达到整体推进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健康的目的;加强资质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对无证设计、无证施工等行为的查处,以清洁企业队伍,优化建设秩序,净化发展空间,达到快速提升城市绿化整体水平的目的。

三是狠抓屋顶护坡绿化,最大限度增加城市绿量。结合我县人多地少和移民城市的特点,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城市绿量的增长,用好每一寸可供绿化的土地显得弥足珍贵。借鉴其它城市的先进经验,我县在推进城市屋顶绿化和护坡绿化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去年县人大专门就此作出了决议。今年,县政府办公室专题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县城护坡绿化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县府办发[2005]70号)。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研究探索,强制推进护坡绿化,积极倡导屋顶绿化,大力实施立体绿化工程。

四是加大园林执法监察,保障城市绿化建成效果。做到“三不放过”:绿地指标不达标不放过;擅自变更设计方案不放过;绿化工程质量不合格不放过;“两个加强”:加强对城市绿化建设项目的日常监管,确保按图施工,保证建设质量;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重点针对违法拆绿、改变已建绿地性质、侵占绿地的行为的执法监察,以维护绿化法规的严肃性,切实保护好城市绿化成果;“两个提高”: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充实执法队伍力量,加强培训学习,做到规范、文明执法;提高执法监察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注意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和舆论的力量,以减少执法阻力,提高社会和市民群众知绿、爱绿、护绿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以上汇报,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2.城市绿地指标名词解释 篇二

关键词: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和谐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城市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人们开始厌倦都市浑浊的空气、暄嚣的氛围和死气沉沉的“水泥丛林”, 渴望大自然的洁净和安谧, 向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因为原有的大片森林被砍伐, 大量农田被占用, 代之以柏油马路、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和桥梁, 这些无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 构架了城市人群生存的空间。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地生态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并投人大量人力、财力与物力, 绿地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一批批的国家园林城市应运而生。城市绿地在植物群体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动态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并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城市绿地在整个城市中起着最活跃、最积极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城市基础设施所不能取代的。然而, 正当我们沾沾自喜于所取得的成绩时, 不应该忽视国内有些城市的绿地建设存在着一些反自然的、急功近利的非可持续发展模式, 极大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用地内合理配置绿地, 成为当前绿地规划设计急需解决的课题。而最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判标准, 来指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随着城市绿地评价指标的发展,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要相应作出调整, 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 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目前衡量城市绿地标准的基础上, 总结城市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对我国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发。

1 我国城市绿地评价指标的发展

本世纪以来, 很多学者对城市绿地功能的评价指标从多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并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测试方式, 取得了众多的量化值, 提出了如人均公园绿地、人均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叶面积指数、叶干重、叶面积、绿视率、垂直绿化覆盖面积、绿化三维量等指标。

1.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为统一绿地主要指标的计算工作, 便于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以及有利于开展城市间的比较研究,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J185—2002》提出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三项主要的绿地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并指出绿化覆盖率应作为绿地建设的考核指标。我国园林城市基本指标也采用人均公共绿地 (即人均公园绿地)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1.2 叶面积指数、叶干重、叶面积、垂直绿化覆盖面积、绿化三维量

人们习惯于用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率等来衡量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 这些指标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很大的缺陷。俞孔坚先生指出其中两种明显的缺陷是: (1) 它们因为建成区红线划分的方式或基数面积的大小变化而有很大的差异。 (2) 他们没有考虑到居民实际上对这些绿地及其提供的服务的享用情况, 也就是说, 绿地本身的空间格局和分布情况未能反映出来。而事实上, 绿地这一景观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格局, 将会极大地影响其服务功能。

城市绿地有着净化空气、吸收尘埃、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等生态作用。而在发挥这些作用的过程中,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代谢大都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叶片的多少及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着绿地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故而, 从植物的茎叶出发, 对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是科学的, 这些指标如叶面积指数、叶干重、叶面积、垂直绿化覆盖面积、绿化三维量。所谓“绿化三维量”, 是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量, 以立方米 (m3) 为单位计算。相对于平面量 (如绿化覆盖率) 而言, 三维量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城市绿化在空间结构方面的差异, 因而可用于更全面、准确地分析绿化的环境效益和城市绿化需求总量, 以及不同城市功能区的绿化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

1.3 绿当量

绿当量即补偿某种单位污染物所需要的绿量。这一概念只限于对单要素的补偿对象, 因此可看作狭义绿当量。广义的绿当量概念可定义为最低满足全部绿地功能所需要的最大绿量, 一般可称为综合绿当量。绿当量是基于衡量城市的生态补偿能力而提出的, 其中包括了对二氧化碳、降尘、二氧化硫等的生态补偿方法。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怎样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生态补偿是很重要的, 用绿当量对城市生态补偿能力进行衡量是适合当前国情的, 也是值得提倡的。

1.4 绿视率

绿视率指人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 它强调立体的视觉效果, 立地绿化可以提高绿视率。“绿视率”的理论认为: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 人感觉最为舒适。据统计, 世界上长寿地区的“绿视率”均在15%以上, 不难看出, 绿视率与人的寿命是何等密切相关。居住在闹市区的人们, 喜欢离开城市去蓝色的海边、绿色的草原;工厂的机器设备, 总是设计成“苹果绿色”, 以调节工人的视觉;热餐厅内的橙红色, 能使就餐者增加食欲;冷餐厅的绿色是冷色调, 能给你带来凉爽。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生态概念问题, 即“视觉生态”问题。因此, 绿视率代表城市绿化的更高水准。但是目前有关绿视率的研究报道较少, 如吴庆书对海口市主要街道绿视率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海口主要街道的平均绿视率为44.37%, 影响绿视率的因素有绿化覆盖率、街道模式和绿化树种等。

1.5 景观可达性

由于作为绿地率计算基数的建成区划界的人为影响导致绿地率指标的极大差异。而且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常听人说:“到某某公园真是太远了, 坐车要一个多小时, 而到达某某公园很方便, 走上10分钟就到了”。从以上语言中, 可以看出, 可达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指标, 虽然是一种经验表述, 却反映了可达性概念的实质内容:即某一景观的可达性是指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该景观 (源) 的相对难易程度, 其相关指标有距离、时间、费用等等。绿地空间分布格局将极大影响其服务的有效性, 为此俞孔坚提出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质量的指标。

1.6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城市绿地是以土壤为基质、以植被为主体、以人类干扰为特征, 并与微生物和动物群落协同共生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结构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土壤、水文、微气候等物理环境。城市绿地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具有生态、文化和经济等价值, 因些对其功能的评价, 不能简单的从单一指标或几个指标来评价, 龙赟指出城市绿地系统评价应该从技术指标体系走向综合评价。国内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 如刘滨谊对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马晓龙构建了城市绿地系统效益评价模型, 等。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其指标的选择很关键, 应当具备几下原则: (1) 客观性和现实性。所设定的指标应能反映出影响评价对象特性的主要因素, 指标的名称和含义应符合现行的专业技术名词术语和概念; (2) 可测性和可比性。所确定的指标的值应能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测量或估测, 同一评价对象的各指标可以相互比较, 以便能确定其相对优劣的程度; (3) 简明性和综合性。所设定的各项指标必须简单明了, 使用方便, 易于计算或论证, 每一指标都可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描述系统的特征与本质。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评价绿地功能的前提和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通过绿地的规划设计来提高绿地的质量从而切实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纵观评价指标的发展, 我们可以发现评价指标大约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二维到三维、由注重数量到质量、由注重指标到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文关怀的过程。对照上述各个指标,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城市绿地存在一些问题。

2 城市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均公园绿地指标低

我国城市城建、园林部门每年都花相当大的代价建成一批新绿地, 公共绿地绝对值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从1986~1999年, 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6.86%提高到27.44%, 绿地率由15%提高到23%。但由于近年来城市扩展加剧, 加之一些城市流动人口激增, 造成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使得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普遍偏少。从全国222个城市的绿地规划指标分析可知, 到200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7m2/人的有140个城市, 就人均公园面积而言, 美国华盛顿为50m2/人, 澳大利亚堪培拉为70m2/人, 瑞典斯德哥尔摩超过80m2/人。据世界49个城市统计, 人均公共绿地10m2/人以上的占70%。可见, 我国与国外城市相比, 人均公园绿地指标差距较大。

2.2 绿地斑块破碎化、孤立化和同质化

城市是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特殊地理景观, 建筑和各类铺砖的下垫面构成城市硬质背景, 成为控制环境的主体, 绿地是此背景上的斑块。在城市环境质量愈来愈受关注的今天, 许多学者都强调改善城市环境的最有效方法是增加各类绿地斑块, 并应尽量使其均匀。由于城市开发强度加大, 成片的森林、农田景观斑块被侵占, 使这些斑块破碎化、孤立化。城区内各绿地斑块之间、城乡之间缺乏联系, 没有绿色廊道与外界相连, 城区与区域绿地景观未形成有机的整体。一般认为, 相邻或相连的斑块内物种存活的可能性要比一个孤立斑块大得多。孤立斑块内物种不易扩散和迁移, 进而影响到种群的大小, 加快了灭绝的速度;而相邻或相连的斑块之间物种交换频繁, 增强了整个生物群体的抗干扰能力。另一个现象是, 各县市“草坪热”有愈演愈烈之势, 形成相对同质的景观。据研究相同面积的乔木与草坪在吸收C02、释放O2, 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的生态值分别相差26.2、24.5、22.3、31.2倍。不仅如此, 草坪易种难养, 管理费用较大, 种草费用1hm2一般要45000多元, 每年还要付出比种植费高2~3倍的如剪草、除杂、补种、病虫害防治、浇水等费用。同时, 草坪的用水量很大, 大面积种草坪, 必然影响城市水资源, 对于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缺水的中国来说, 过分发展大草坪决不是理想的选择。

2.3 树种单一、结构单纯

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 绿量不足, 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 如树种单一, 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当等。在树种选择上, 当前一些城市园林植物树种大多集中在有限几个种类上, 生物多样性极低。一个不健康的趋向是对假槟榔、大王椰子、黄金榕等树种的强烈偏好, 而不顾本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地形条件, 这样导致城市“千城一面”。

2.4 植物引种不科学

植物引种应以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 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引种风险, 不恰当的引种不仅可能导致引种失败和经济损失, 更可能产生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后果, 产生诸如生物入侵、危害环境、损坏地域绿化特色等后果。然而, 由于个人喜好和知识背景的限制, 许多地方舍近求远, 摒弃乡土树种, 违背自然条件的规律, 盲目引进所谓的“流行种”和“新品种”, 导致园林丧失特色, 各地的园林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植物引种的基础是生态相似性原则, 但在利润的驱使下, 违背自然规律的引种现象时有发生, 如片面对热带风光的追求和理解, 江南地区大规模引进南方植物, 如棕榈科、桉树属、榕属植物等, 尽管暖冬和高投入的过冬保暖措施使一些植物侥幸过冬, 但潜在风险和巨额投入不容忽视。

2.5 绿地分布不合理

此外, 有限的公共绿地在城市中的分布亦不合理, 城市中公园绿地或偏于一角, 或集中于城市边缘, 未能均衡分布, 不利于城市居民出游和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而居民是否能够方便地 (特别是步行就近到达) 和平等地享用这种自然的服务是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即所谓的资源享用的公平性和社会平等性, 也是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原则。这反映了绿地景观可达性的问题。可达性受距离、时间和费用的影响。另外一种可达性是视觉可达性, 即景观瞭望权。目前, 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滨河带、公园周边等景观优美地段, 大部分被高楼大厦包围, 仅为少数人享用, 这极大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3 和谐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实现途径

3.1 注重生态的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环境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而每个人都希望居住在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爽、鸟语花香的地方。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过渡膨胀, 伴随而来的是垃圾、有害气体、噪音等的急剧产生或增多, 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区域, 城市的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球上城市化不断加速, 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系列的负面影响, 已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唯一的一片净土, 因此对其规划设计首先让其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3.1.1净化环境植物的应用。

城市园林中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起到应有的景观价值及生态效益, 而且可以减少管理费用。根据城市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 应选择一些抗污染、吸尘能力强、抗干旱、耐贫瘠、耐粗放管理的乡土植物, 在“适地适树, 适地适草”的基础上, 再适当地引进一些适于本地生长的野生植物或外地植物。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降解和积累、排出, 实际上起到了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不同植物种类, 生态功能上的差异, 使其环境保护功能有显著的不同;选择抗性强和吸收净化有害气体能力强的绿化植物, 从而建立不同类型的人工绿化生态工程体系, 可作为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已知卫矛科、桑科、木兰科、芸香科的柑桔属、木樨科的女贞属、棕榈科、山茶科、壳斗科、四照花科、黄杨科等植物对有害气体抗性较强, 而松科、柏科、杉科、藜科、石竹科、十字花科、百合科、胡桃科中大部分植物抗性较弱。但并非所有抗性植物都是修复功能植物候选者。

3.1.2 绿地结构、布局与形状。

城市园林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 可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 增加城市的绿量, 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根据生态位的原则, 合理配置绿地中的乔灌草复层结构, 使各植物种群间相互协调, 在有限的土地上, 充分的利用光、空气、养分、水分等自然资源, 构成一个有序、高效、稳定的群落。建立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 尽可能的实现生物多样性, 可以使城市生态群落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

任何一种地理景观均由多种异质单元组成, 在景观背景上构成镶嵌, 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类异质性镶嵌体的性质、尺度、形状、边界、分布格局以及与周围景观单元的关系。绿地布局要充分发挥城乡绿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功能, 大城市 (特别是特大城市) 的绿地建设应以绿色廊道建设为主体。规划绿廊从农村开始, 经过城市的中心区穿越热岛再进入农村;沿途将“园” (指块状绿地) 、“楔” (指楔形绿地) 、“环” (指环状绿带) 、“廊” (指绿色廊道) 连接成生态绿网。块状绿地的形状应尽量选择多边形或不规则的边界, 增加与其它斑块的接触面, 提高其渗透能力, 使其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城市的区与区之间, 城市中心区、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绿地的发展要平衡。

3.2 考虑经济的绿地规划设计

在城市的绿地类型中, 占绿地总面积比例较大的有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等, 虽然这些绿地在提高环境质量上发挥着很大的生态效益, 但不能忽视绿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前经济绿地如苗圃、花圃、草圃及绿地的建设、养护管理等, 健康绿地的匮乏使城市绿化建设没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3.2.1 经济植物的应用。

果树是园林植物的一部分, 是重要的经济树种。据大量资料表明, 果树是城镇绿化的理想树种, 其鲜明特点一是果树枝叶繁茂, 叶大质厚, 叶片茸毛、气孔均多, 能有效防治“三大公害”, 银杏、橙、柚、核桃等果树还能分泌较强的抗生素, 对空气中细菌有较强杀伤力;二是果树树姿优美, 树叶绮丽, 春华秋实, 四季飘香, 富有园林情趣, 增加观赏价值, 令人赏心悦目;三是可以多层次利用空间, 立体结果, 增加市场水果供应, 繁荣城乡经济, 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益。南非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等城市绿化果树把城市装点得多姿多彩。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及“绿色王国”新西兰和“花园之国”新加坡等城镇果树绿化早已收效甚丰。我国北京、南京、临汾、太原、沈阳和丹东等城市也相继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采用了大量的果树, 形成了一条条柿子街、银杏街、樱花路和红果路, 成为花果城, 率先为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城市理想绿化果树树种如:银杏、橙、核桃、枇杷、柿、龙眼、香蕉和芒果等。

药用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中含有某种特殊物质。经过加工后单独或与其它物质一起能对人类或其它动物的某种疾病进行治疗或起保健作用。以药用植物绿化, 不仅可以美化环境, 减少污染, 净化空气, 又可以弘扬我国传统的中药文化;既可观赏, 又可作药用。

3.2.2 现代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 (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 的英文本意是指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在一些发达国家里, 大都市特意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农地, 由城里人去耕种, 这是都市农业最初的意义。后来由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 都市农业的内涵不断扩大, 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形式, 如生物农业、休闲农业、观赏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等, 都充分地反映了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都市农业, 就是在都市经济圈内高效利用资源, 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 满足城乡发展对农产品和休闲等方面的要求,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具有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

在美国, 都市农业创造的农产品价值已占全国农产品总价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3大都市圈内, 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新加坡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由于自然资源贫乏, 农产品不能自给, 加上城市高度发展后耕地不断减少, 新加坡非常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中国台湾省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制定都市农业计划。都市农业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中, 已经体现出其优越性, 包括:增加食物供给, 保证粮食安全,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增加收入, 改善生活质量,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同时能化废为宝, 节约能源, 发展循环经济, 改善城市环境, 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等, 值得借鉴。

3.3 注重人性化的绿地规划设计

3.3.1 芳香植物的应用。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存质量, 尽量减少化学药物对人体的危害, 寻找一种健康的天然的防治疾病的方法, 精油吸入疗法正是人们所希望的。这种方法是定量吸入天然的芳香植物的精油进行强身保健的治疗。药用芳香植物中的挥发性精油, 主要成分为小分子萜类化合物, 通过空气传播, 极易被人体所吸收。纯天然植物精油具有高效杀菌、有效预防因空气污染和不洁引起的流感和交叉感染, 消除疲劳综合症和烦躁焦虑, 改善内分泌功能失调等。由于很多芳香植物颇具观赏价值, 如在绿地建设中加以应用, 岂不两全其美。如在公园或居住区建设生态芳香庭院, 是人们生活水平、生存质量、生命价值的更高体现。

3.3.2 绿色公共空间的创造。

也许有人感叹:“几年前这些观景楼盘没有开发之前, 河堤两岸是比较宽的花园式地带, 恋人们谈恋爱都能找到相对较为私密的去处, 而现在这一花园式地带被观景楼盘蚕食得只剩下一小长条”;“某某绿地改为停车场”等等, 这些现象层出不穷, 我们应该警惕的是, 少数人的私人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 多数人的公共空间可能因此而被挤占了。近些年来, 类似上文所提到的公共空间被商业化的情况十分突出, 甚至最后发展到私人豪宅建到了公园或风景区里面。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 要求在整个城市的地域上, 包括城区、郊区、近郊区、远郊区, 形成一个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交流的场所。公共空间不仅仅提供了百姓家庭与工作之外的活动场所, 而且同时提供了公共交往的平台。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 我们人需要与人交往的空间;从发展的角度看, 人类与自然的接触变得稀少而可贵, 所以我们需要创造更多的公园、绿地和森林。

3.4 注重文化的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或特定的周边环境。城市绿地绿化要体现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文化。不同树种的选择、不同的植物造型、形状各异的小品都能创造出不同的绿地文化。如“杨柳抚岸”能突出临河的特色;“碧草茵茵”体现出现代化的气息;竹丛中一块天然巨石, 漫步其中, 回归自然之意则油然而生。城市绿化应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 因地绿化, 合理配置植物, 恰当选用园林小品, 避免“雷同”和“仿效”, 克服“欧洲风”和“南方热”, 创建有自身特色的、富有文化内涵的园林绿地。

3.5 注重防灾、减灾的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不仅能调节温度、湿度以及防尘、除污、减噪, 还可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害。1923年9月, 日本东京发生地震火灾, 损失惨重。然而, 就在这次惨烈的大地震中, 东京市的公园和绿地成了“安全岛”。1976年7月, 北京受唐山地震的波及, 全市15处公园, 总面积400多hm2, 疏散居民20多万人, 平均1hm2容纳500人, 群众亲切地把公园和绿地称为“安全绿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专业规划。从目前我国若干城市己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看, 体现的是平常时期城市绿地的功能, 从充分发挥绿地的减灾救灾功能来看尚有所欠缺。因此,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对绿地在非常时期的作用加以研究, 增加减灾绿地规划的内容, 而城市减灾规划也应吸收该内容, 并纳入城市减灾系统之中, 使城市绿地建设成为城市减灾的有效手段。具体操作如:在城市绿化时, 应注意合理的配置“防火树”, 如木荷、法国冬青、青栲、交让木、女贞、冬青、石楠、大叶黄杨、棕榈等, 切忌栽植过多的易燃树木。

4 结语

3.城市绿地指标名词解释 篇三

创建园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要求出发,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城市发展现状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个重大工作部署。创建园林城市,对于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提

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辐射力、凝聚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早日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概况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包括组织管理、规划设计、景观保护、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生态建设、市政建设等方面内容。园林绿化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主要内容之一。园林绿化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搞好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治理环境污染、美化城市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吸引外资、发展旅游业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一)园林绿化建设的成就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加快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园林绿化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一是相继建成虢国植物园、中日友好园、涧河游园、***广场等一批大中型公共绿地,陕州风景区景点设施不断完善,人民公园完成绿化达标,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不断扩大;二是完成六峰路、上阳路、黄河路、建设路、和平路、快速通道等道路改造建设配套绿化,绿化道路达到36条,道路绿地系统日臻完善;三是开展花园式单位、居住区创建活动,市区花园式单位达到56个,花园式居住区达到6个,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四是实施荒山、沟壑、滩涂绿化工程,下安山防护林、沿黄森林公园、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大环境绿化建设初见成效;四是完成涧河治理一二三期工程,开工建设青龙坝景区、苍龙坝景区、白天鹅观赏区等大型景观工程,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城市公共绿地分布不均,中心区建筑密度大,绿地少;二是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速度缓慢,尚未达到应有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三是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起点低,精品少。

二、科学修编《***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经济要以城市建设为依托,而城市建设是为一切经济建设提供服务条件的载体,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大战略的实施。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适应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建设现代山水城市的需要,要以现代化的高标准,坚持超前意识和超前服务的原则,制定和实施城市建设规划,创建园林城市,加速城市化建设进程。结合我市实际应按照“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建设最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充分依托***自然山水地形、地貌,运用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构筑以“一面、三线、多点”为基本特征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格局。

“一面”是指陕州风景区、青龙湖区、苍龙湖区、白天鹅观赏区及蓄水期黄河沿岸;“三线”包括黄河沿岸一线绿化带(***大坝至***西火电厂)、青龙涧河一线绿化带(东高速口引桥至209立交桥)、南山绿化带(交口乡候桥村至西城区高阳山)。“多点”是指城市各类公园、游园、广场、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等。将“一面三线多点”及境内众多水系如黄河、青龙涧河、苍龙涧河、五里河、金水河、淄阳河、泓农涧河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和适地适树原则,兼顾环保、气候等重要因素,以植物为主,规划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营造蓝天、绿地、青山、碧水,最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环境。

三、建设精品化园林城市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精品化,就是通过中国传统的造景手法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系列的园林艺术精品,点缀在以绿色为基调的城市环境之中,努力实现春花、夏荫、秋色、冬青的园林城市艺景。就我市来讲,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环境绿化建设

1、黄河沿岸绿化带和南山绿化带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突出植物景观,以抗性强的乡土乔木为主,混植松柏等常绿树种,乔、灌、花、草有机结合,营造大色块、高密度、多层次、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2、青龙涧河绿化带,要以植物造景为主,选择观赏性强的乡土树种合理配置;采用开放式公园、游园形式,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城市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生态效益和防护功能。

(二)城市公共绿地建设

按照园林城市标准要求,要以植物景观为主,适当配置雕塑、喷泉、园林小品等设施,对市区公园、游园、广场等公共绿地进行改造、补充、完善,提高绿化档次和园林艺术品位,突出社会效益,建设精品绿地。对陕州风景区、人民公园、虢国植物园、涧河游园、六峰游园、大岭游园、黄河盆景园、***广场、黄河广

场、湖滨广场、火车站广场、虢国博物馆景区等现有公共绿地设施、景点进行补充、完善,提高艺术品位;沿黄防护林、南山防护林在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建设虢国博物馆配套景区、大岭公园和南山公园,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绿色景观;同时,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高起点增建涧河公园、黄河桥头游园、银桥沟游园及庙地沟文化遗址绿地,增加公共绿

地面积,丰富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三)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行道树要选择以抗性强的乡土乔木为主,突出遮荫效果;道路绿带采用乔、灌、花、草复合种植结构,合理配置,丰富植物层次,突出四季景观效果,注重降低管护成本;以绿化达标道路为标准,搞好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与改造,完善道路绿化网络;要重视道路原有绿化树木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形成城市林荫路系统。对崤山路、黄河路、六峰路、分陕路及快速通道市区段等城市现有绿化基础较好的道路进行完善提高,达到达标道路标准;对上阳路、建设路、和平路、虢国路等道路绿地进行种植调整和绿量补充;对大岭路、经一路等改造道路绿化要高标准规划建设,形成绿色走廊。

(四)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建设

要以创建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区为手段,以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市区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规划、建设与管理,合理增加绿地面积,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努力提高绿地质量和绿化档次,改善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

(五)城市水景建设

要通过修建各种水坝,把黄河、青龙湖、苍龙湖和青龙涧河过境段连为一体,形成常年5000亩,蓄水期3万亩环城水域;同时,搞好黄河、青龙涧河、苍龙涧河等水系沿岸生态绿化和环湖、沿河人居生态板块的综合开发:如滨水生态区,主题公园、观河广场、水上乐园、亲水步道、游览码头、黄河湿地等。

(六)旧城区改造

4.城市园林绿地功能教案 篇四

一、设计理念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对本节内容能更好的认识。使学生对园林绿地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第三章中第一节。本节课贯穿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对园林理解和感受的重要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外园林的一些简介,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整个课本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三、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和知识接受能力的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兴趣不高,然而园林规划设计是中职学校园林技术重要的必修课,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具有专业性强,涉及学科多,内容抽象等特点。针对学生目前学习状况,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使学生对本课程,本专业产生学习兴趣,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教学目标

(一)了解城市园林绿地有哪些功能,并能认识到它们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园林绿地对城市的作用,了解城市绿地的重要性;

(三)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地功能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情感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园林绿地中对生态功能的理解; 教学难点:城市园林绿地经济效益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

(一)教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知识的掌握。

2、集体讨论法: 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实地调查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能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本节的内容。

(二)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的成为学习的主体。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在这部分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城市园林绿地的图片,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学生】有环境美丽、可以改善气候、树木很大、绿化很多、小草很整齐、河水很干净等; 【教师】那么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特点是不是园林绿地的特点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多媒体展示的这些园林作品进入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的学习中来。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欣赏感受

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图片里的城市园林绿地功能都有哪些?同学们对城市园林绿地都有什么感受? 【学生】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有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对城市园林绿地有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低噪音、调节温度等感。

【教师】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有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

2、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多媒体图片,总结出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具体都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少灾害、杀死病菌、减弱城市噪音、改善气候、调节气温、净化土壤、经济收入等 【教师】、根据同学们总结的答案,我再结合多媒体图片展示,对学生们给的答案进行讲解,图片中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体现在什么地方;

结合同学们的答案,给出城市园林绿地中生态效益有哪些;(1)、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减少粉尘污染、减弱城市噪音、杀死病菌;(2)、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气温、调节湿度、通风防风;(3)、净化水体;(4)、净化土壤;

举例说明:城市中的的街道绿化、公园、居住区绿化有什么作用等等,加深学生对本知识点的掌握

【教师】依据同学们的答案,给出城市园林绿化中社会效益有哪些;(1)、美化环境;(2)、陶冶情操;(3)、防灾避难;

举例说明:公园是典型的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产所;1923年1月,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同时引起火灾,城市公园意外地成为避难产所。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答案,给出城市园林绿化中经济效益有哪些; ——直接经济效益(园林绿化产品、门票、服务等收入); ——间接经济效益(生态环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要具体的给同学们解释,再举例进行分析说明;

例如:公园的门票收入、旅游景点的各种产品收入等等,这些都是园林绿化产品直接经济收入;

日本林野厅1972年报告指出,日本国土面积64%覆盖着森林,年储存水量2300亿吨,防止水土流失57亿立方米,换算金额为128000亿日元,等于日本1972年全国经费预算。这就是园林绿化的间接经济收入;

3、思索巩固能力引申 欣赏一段典型园林视频,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这节课的内容,使同学们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城市绿地带给我我们效益;

(三)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地的多种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地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城市园林绿化给我们带来的作用,对我们的有什么好处。启发同学们在生活中要爱护身边的树木、花草,保护环境。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列举家乡的园林绿地的种类,以及它们所具有的功能,对自己家乡影响,至少列举三个。

八、板书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功能 净化土壤

一、生态效益净化空气 改善城市小气候 陶冶情操

二、社会效益美化城市 防灾避难

三、经济效益直接效益 间接效益

5.城市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篇五

学 院: 林学院

专 业: 园林

年 级: 131班

学生姓名:李程、田月、骆漫、钱天宇、张赟、方开能

学 号:1309030205、1309030221、1309030225 1109030186、1309030202、1309030201

指导老师:何嵩涛

2015年12月20日

目录

一、前言

二、实习目的及意义

三、实习时间及成员

四、实习路线

五、实习内容

六、总结

城市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一、前言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属性 ,在城市复合系统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对城市经济发展亦具有直接、间接的提升作用 :(1)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创造环境优势 ,促进城市地价及布局其间的各种经济成分增值;集聚外来资金和高新产业发展 ,带动整个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绿地建设作为城市经济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形成环境经济产业链 ,拉动其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

(3)提高城市知名度 ,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集聚高素质人才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其次,教学实习阶段是我们在校学习期间一个必要环节,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将课堂所学内容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还能让我们看到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不足,以便于我们填补我们所缺乏的课堂及实践知识。

二、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1、此次教学实习是为了巩固我们在课堂上的所学,将课堂上的所学运用到以后我们的实践当中,掌握识别绿地的分类的方法,认识基本的园林配置;

2、培养同学之间的配合能力,加强我们的野外认知能力;

3、弥补课堂上缺乏的知识点,更加清晰的了解所实习场地的绿地配置。

三、实习时间及成员

1、实习时间 2015年12月10日

2、小组成员 组长:田月

成员:李程、骆漫、钱天宇、方开能

四、实习路线

花溪碧桂园——小车河湿地公园

五、实习内容

我们于十二月十号开展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习,在何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花溪碧桂园和贵阳小车河湿地公园。于早上九点从学校出发,到花溪碧桂园进行参观学习。于中午到达小车河湿地公园进行参观学习。

一、花溪碧桂园

花溪碧桂园倾力打造贵州首个纯欧陆风情园林,将升级版的秀美花溪美景转移至社区内部。

在糅合高尔夫果岭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从全国甄选数百种名贵植物和天然石,敢于以6倍于平地造景的成本,共同打造灌木、时化、绿茵6重立体园林景观,令人犹如置身一处“滨海绿洲”之中。12000平米的生态湖面之上,休闲拱桥跨越,如欧陆小镇优雅一角。花园道路运用石质造型、鹅卵石元素铺贴给人小径通幽的美感。

花溪碧桂园的植物配置分析

(1)水景驳岸造景

这部分绿化所选择的苗木是最亲近于水的苗木,并且在种植时要尽可能的接近湖岸种植,如果水面较小可以用苗木进行点缀种植,只在有湖岸石的地方配以种植些宿根的草本植物或枝条比较纤细的植物,其实湖岸边的植物可以到有水的地方挖一些野生的回来种植,这样更会

增加湖的自然感,本人觉得可选植物有沙地柏、迎春、连翘、细叶马蔺、美人蕉、柽柳、分枝点较低枝条较多的造型垂柳或龙须柳、萱草、细叶芒草、千屈菜、景天等部分苗木,这里只是提到了一部分,还有大部分苗木在设计过程中可酌情添加,对于较大水面四周绿植可采取成片栽植的处理方法,同时可适当增加彩叶植物或开花植物,如黄栌、红栌、低矮的造型枫树类、紫微、榆叶梅、矮樱、美人梅等,以丰富水面的映景效果

碧桂园的水岸处理选用植物:加那利海枣,草坪接岸,垂柳,水竹芋,水莲蕉等。

(2)楼体周边绿化

楼体周边绿化直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影响,它离人们的生活比较近,坐在室内便可以看到窗外的美丽景色,所以这里的绿化要在不影响室内正常采光的前提下做的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据此可选择近景营造里的第二层至第五层来进行搭配,具体苗木和层次选择要根据楼体四周可绿化的宽度来定,一定要做的色彩丰富、品种多样、层次连接自然。碧桂园在处理楼体周边绿化时做得非常出色,层次分明,色彩丰富!

碧桂园楼体周围绿化选用植物:因为为别墅区,多选用小乔木如桂花,香樟,玉兰。灌木有红枫,女贞,黄杨,巴西野牡丹,八角金盘,海桐花,紫微、榆叶梅、矮樱、美人梅,地被选用四季青(草)做为背景,种植各色花卉,颜色十分鲜美!

(3)屋顶绿化

对于屋顶绿化可选择的绿化品种和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所以根据屋顶附土厚度和可绿化面积的大小,可选择第二层(除了常绿的乔木以外)至第七层进行配置,具体栽植层次按绿化面积大小决定,尽量多增加些草坪和地被花卉的种植面积。

碧桂园的屋顶和露台设计十分新颖独特,自然规律的风景线!利用连翘,迎

春、连翘、金银木、杜娟、野核桃树、爬山虎、长春藤、金银花等。

小结:碧桂园极力做到虽由人做,宛如天开,贵在自然的园林生态之美通过高低层次的调整,色彩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的穿插,大大增加了别墅区的多样化的植物生态群落和景观效果,通过植物的处理,把冰冷的建筑及硬盘铺软化到浓密的植物群落里,把生硬的曲线和尖锐的外景融化到绿色美景中去!三个金典模式 街区模式

街区是人员流动较大的地一个销售通道的线路,对于个别配层次和色彩,尽量提高整体的度,充分体现别墅档次和品质,够在软景中酌然入生,体现源于之美

生长旺盛,高低层次搭配得当,分体现了自然式园林的独特景观,显出自然之美

2.精心的植物选择,鹅卵石的细致入微,体现了档次高低!3.郁郁葱葱的植物群落,酌造了碧桂园成熟的园林景观,充分利用适地适树,乡土树种原则,在短时间内创造最优质的景观效果。

样板小院节点处理

方,同时也是节点注重搭丰富和浓密以使建筑能自然的建筑1.街区植物线条自然,充模式

样板小院,主要展现出精致,植物的多样化及丰富程度,同时充分考虑植物景观效果的长期性,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细节处理,使每一节点都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亮点,而使多个节点有序的组合起来展示出更好的效果

道路处理模式

一般都是入口到售楼部或者某一种要集聚地的沿线步行区,所以这一段景观效果的塑造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类植物的配置避免了千篇一律,统一模式,要富裕变化,层次分明!色彩丰富!

贵阳小车和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在原南郊公园,苗圃所等山林地带基础上改建而成。该区域集山、水、洞、林、泉于一体,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但由于各种原因,过去农房及职工宿舍乱搭乱建突出,排污和垃圾处理设施匮乏,道路狭窄破损、坑洼不平,公园景点及配套设施陈旧。为此,贵阳市把建设小车河湿地公园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精心予以实施。一是保护生态。增添公园绿化,完善树种结构,建设沿河截污管网,将污水收集至附近处理厂处理,并配齐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严格保护小车河水质。二是提升景观。对原有自然风貌略加修饰,增设充满地域民族风情的亭台楼阁,保留农田、水磨等农耕文化元素,形成以河谷风光、城市湿地为特色的高品质景区。三是方便市民。升级改造主干道并扩建入口停车场,完善沿河栈道、登山步道等步行系统,在开阔地带适当建设健身广场和游乐设施,增设茶社等休憩设施。

公园的主要亮点有:

落樱飞雪——在公园的北入口沿途种植了上百株的樱花,初春时节,天气乍暖,樱花盛开,层层叠叠,花瓣儿随着微风飘飘洒洒,犹如粉色的花雨,又像雪花翩翩飞舞,缓缓飘落,景点因而得名

碧溪云霞——位于公园的入口处,右侧的景墙,铭刻了小车河的缩影和历史文脉,即徐霞客水系图,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黔游日记》当中记载了当年的景色。在该处景点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为保护原生树种,利用原有的地势落差,形成一个下沉式广场,独木成林,孤树成景。

杜鹃花谷——此景点种植的杜鹃花有60多种,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贵州高山杜鹃。通过设置桩头、盆景、景石、矮墙等园艺小品,利用现状坡地,形成一个高低错落、精致多彩、具有贵州特色的杜鹃专类园,也是一个具有观赏、科普功能的植物专类园。

水磨时光——此景点原来是个古老的水魔坊,我们建设时进行了修复,作为水磨流程的展示区;磨房外用石磨造景,以磨盘铺地,搭配一些观赏类的植物,营造林中农舍的景象。木兰林语—— 此景点主要利用原生的高大乔木,补植大规格的木兰科植物,营造大树参天,铺植大量草坪,形成绿草如茵的“疏林草地”景观。

花海拾贝——整片

谷地遍植了柳叶马鞭草‘松果菊、鼠尾草、千屈菜等开花植物,开花时节,整片谷地五彩缤纷,沿着木栈道而上有平地和木屋给游人提供休息,让游人视觉、精神同时满载而归。

根据规划,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多样性的优势,突出海拔落差和梯次植被特色,彰显良好的河谷生态,重点建设主体景观、湿地保护区、儿童游乐区、溶洞景观区、康体休闲区、综合服务区,并配套完善垃圾处理、排污治理、慢行系统等功能,建成展示贵阳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

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地处南明河上游,位于花溪大道西侧、西二环东侧、贵黄路南侧,属于二环四路城市带重要控制区域,居于中心城区的核心部位。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使贵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9.23平方米提高到12.3平方米,直接惠及城市西、南部的60万居民。规划建设和保护好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呵护好中心城区林带,充分发挥“绿肺”净化空气、增加氧份的作用;有利于控制支流污染物排放,巩固提升南明河治理和保护的成果;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民娱乐、休闲、康体需求,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有利于推动二环四路城市带开发,形成展示贵阳形象新的标志性区域。

其规划面积216.45公顷,广场及道路21.98公顷,水体4.72,建筑2.35公顷,绿地187.39公顷,另外有450.55公顷保护林地!小结: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习到很多知识,有些知识在课本上是学习不到的,我们通过实践学习,在项目和实践中获得新的知识

储备和实践能力!本次调查我们对碧桂园,小车河湿地公园的绿地系统结构、布局、景观特色、植被状况、使 用、管理状况有所了解。知道的植物种类繁多,树木的历史长久,是人们游 乐的好场所。以黄金柏、红枫、规划和苏铁等植物配合组成的组合绿地在园内 形成一道新的风景线。小车河公园的环境令人有种舒适感,使人产生舒服的美感。另外,公园早晨的空气十分清新,北海绿化四季常青,的确是一道新的风景线。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惟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减少城市化的负面影响、保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方面!具有其他设施无法替代的功效。所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在课堂上不能直观了解的知识点,同时也发现问题和不足!我们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更直观的了解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要性,不论在美丽在好看的建筑设计,没有植物的绿地规划设计都没有生命力。

实习我们去了两个地方学习,第一个就是花溪碧桂园别墅区,进入的第一感觉就是好漂亮好细腻好有心意的植物配置,我没有在建筑上发出太多的感慨,但是对它周围环境甚是感慨!在每一个节点,甚至是房脚最不在意的地方都把植物造景做的很有心!在我们逛了一圈下来,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喜爱,自然而又不杂乱,简单而又不失个性,安静而又不沉闷!这样的造景设计和精致的施工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碧桂园极力做到虽由人做,宛如天开,贵在自然的园林生态之美通过高低层次的调整,色彩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的穿插,大大增加了别墅区的多样化的植物生态群落和景观效果,通过植物的处理,把冰冷的建筑及硬盘铺软化到浓密的植物群落里,把生硬的曲线和尖锐的外景融化到绿色美景中去!

第二站我们到了小车河湿地公园,不知道是不是先前去了碧桂园,来到这里感觉在造景上面“破破烂烂”的,然而当我慢慢的接近时却发现我大错特错了,这个和碧桂园没有比较的必要,一个是居住区,一个公园。但是如果认真去发现,他们有一点都是一样的,是用心做出来的。在小车和湿地公园,首先给我的是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没有像碧桂园的色彩搭配丰富,但却“干净”了我的内心!在桥上看到一个正在绘画的老人,此情此景与美丽的河流,金黄的落叶,一切成空!让人紧紧享受!在一些节点处理上,看得出是非常用心的,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在峡谷旁的木栈道上行走,听流水潺潺,十分惬意!

在实习中,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景对比(2)植物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湿地公园绿地

6.论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 篇六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在城市建设配套建设中,景观绿地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中自然属性逐渐被减弱,在城市建设中,只有通过塑造城市景观,扩大绿地占有率,完善城市的体系。本文对现代城市建设和景观规划中绿地设计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规划设计;绿地;城市;详细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市景观规划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坚决景观水平上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城市绿地是城市系统中唯一以自然要素为主体构成的子系统。在城市景观绿地规划中,要系统性的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从绿地现状和生态条件的分析着手,通过对景观绿地系统的网络布局、智能组织和空间控制进行指导,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规划,可有效提升景观绿地规划水平,为城市生态建设添砖加瓦。

二.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在现代城市中,绿地规划习惯采用控制性规划理念,重视对各区域内特有的地理环境加以利用,根据地形、地貌等进行优化,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规划出各具特色的,能体现地区特点的城市绿地

系统。在现代绿地规划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在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优势的同时,更要深入开发城市中历史文化的内涵,不仅仅要重视自然山水地形地貌的整合,更要融入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特有的结构和特色。

2.进行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时,要在保证符合国家城市绿地规定的指标外,要合理确定绿地的类型和开发的规模。

3.对各类公园绿地要进行均衡布置,通过对公园绿地匹配成形完整的绿化体系,采用不同类型的配套,完善城市景观建设。

4.对树种进行规划时,要多重视使用乔木和灌木,同时要兼顾植物群落的观赏价格和生态利用以及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价值作用。

5.规划要确定近期和远期的不同规划类型,要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保护可开发以及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提高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绿地的利用率。

三.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必须满足的功用。

城市景观中,绿地规划是利用生态系统完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绿地规划在设计中需要满足下列功用:

1.完善城市生态系统,调节城市环境。

绿地系统通过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减弱和消除作用,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洁净、舒适、优美和安全的要求。绿地系统可以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维持大气组成部分的平衡。同时绿地系统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尘和粉尘,固定地面上的尘土,对降低城市噪声和

改善小气候都有较好的作用。

2.美化城市环境,建设健康疗养功用。

城市绿地的增加,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中和高楼大厦等混凝土结构的生硬化映像,不仅仅可以缓解视角疲劳,更为城市人群提供了休闲游憩娱乐场所。对城市中人群提供了健康疗养的空间,有利于城市人员归属感的建立。

3.蓄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

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其基本功用是蓄水保土,通过增加绿地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这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也是其最基本的功用要求。利用绿地的蓄水保土性能,可对城市中水土容易流失的局部环境进行很好的处理和完善。

4.抗震防火,间接维系交通安全。

在城市景观中,绿地系统一般为较为空旷的空间,其地域为城市在抵抗地震和发生火灾时,提供了逃生避难的空间,部分绿地成为紧急疏散的集合场所,充分扩展了绿地的使用性能和作用。同时作为城市建设的局部作用,通过绿地的扩充,很好的弥补了交通安全存在的隐患,对交通量大、道路宽等环境不仅仅起到美化作用,对于引导行人通行和街道的走向都起到积极作用。

四.城市景观规划中绿地系统的设计

1.绿地系统要满足设计功用。

在城市的景观规划中,绿地系统要根据其类别满足不同功用。在公园绿地,其为对公众开发,以游憩娱乐为主要功能,要兼具生态、美化和防灾的作用;在区域性公园内,需要为市区一定区域内的居民提供服务,要具有较为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完善的设施;在居住区公园内,绿地为居住区的配套建设,其服务半径在0.5至1.0千米以内。在防护绿地中,要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的功能,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城市防风林等。在风景名胜区等区域要满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2.城市绿地规划应具有的特性。

城市绿地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城市的主要自然因素。城市中大气、地文、生物、水文等因素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地域特征起决定性作用。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要具有多要素特征。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其包括生态公园、生态保护区、城市公园、风景区以及各类绿地,其类型较多,在进行绿地规划设计时,要依据其类型,进行分门别类的设计和规划。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要具有多类型。

绿地系统是兼顾景观、生态和社会三因素,也是其需要满足的三大基本功能,即使是随着时代变迁,仅有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总的说来,其基本功能都是要保持的。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必须要保持多功能。

在城市的绿地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绿地系统会随着空间尺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城区、市区等区域,绿地数量、结构等都会发生

变化,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必须要保持空间尺度性。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其具有的多元动态性,要求其他因素的配套和协助,尤其是在不同城市的交织中,绿地规划要保持持续发展,就更需要多因素协同调控。

3.城市绿地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基本目标是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在进行设计时,要对地形资料、土壤资料和气象资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对区域内历史、城市发展战略、经济走向、人口规模、土地利用规划和绿地范围等社会条件要进行了解,对现有绿地的相关资料以及植物物种、绿化管理等技术经济资料要进行分析。对绿地功用进行明确,在立足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融入景观、防洪、防灾等其他功用。对绿地景观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在建设中以绿为主,保持生态优先,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兼顾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合理利用天然素材,促进自然的物能循环。在绿地景观中,融入文化氛围,在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时,要突出地方性特色。在确定规划时,要依据国家城市绿地指标的要求和规定,综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五.结束语。

城市景观规划中,绿地设计基本要求是满足城市生态完整,同时对提升城市文化和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和其他功用有积极作用,在规划中要使之满足和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在设计上更要突显城市文化,要科学合理,在布局上要考虑充分,通过加强规划设计,促使

绿地在景观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余畅 刘悦来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街道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以上海陆家嘴中心区道路绿化调整规划设计为例[期刊论文] 《城市规划汇刊》 istic pku cssci 2002年1期

[2] 蔡永福,沈建军,黄旭波,范丽燕,谢丽君嘉兴环城河外侧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期刊论文] 《浙江林业科技》 istic pku 2003年3期

[3] 王丹 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期刊论文] 《南北桥》 2008年8期

[4] 沈一,陈涛,shen yi,chen tao 都江堰市景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2006年2期

[5] 沈阳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学位论文]佟耕,2007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

7.指标解释 篇七

指标解释

一、农户登记表

表头

1、户码由村委会对农户统一编码后填写,户码编号从0001开始依次编写。

2、农户属性(单选): 3低保户、3、家庭困难原因(多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一、家庭成员情况

1、身份证号码:依据身份证或户口本填写。无证者,以出生年月日代替身份证号码填写。

2、文化程度(:1文盲或半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5中专(含中等职业)、6大专以上、7学龄前儿童。

3、身体健康状况:1健康、2体弱多病、3长期慢性病、4患有大病、5残疾人。体弱多病是指常年不能坚持劳动但又没有大病或其它确诊的慢性病。长期慢性病是指如肝炎、肺炎、糖尿病等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疾病。患有大病是指如心脏病、癌症等需要经常住院治疗的疾病。

4、劳动力状况(单选):1 劳动力、2丧失劳动力、3无劳动力。劳动力是指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以及超出劳动年龄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丧失劳动力是指由于疾病、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力是指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超过劳动年龄已经无劳动能力。

5、打工状况:1在家务农、2县内务工、3县外省内务工、4省外务工、5其他。

6、上年领取低保金、救济金是指上年当地民政部门发放给本农

户的低保金、救济金的总金额。

二、家庭生产生活状况

(一)住房情况

1、建房时间是指住房建成完工的年份,只填写四位数的年份,如1978。如果是分期建成的房屋,以最先建成完工的年份填写。

(二)生产条件情况

1、耕地面积是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耕种的田地。不包括租入面积。其中水田面积是指用于种植水稻和茭白、莲藕等水生蔬菜的耕地。

2、林地和桑园、茶园、果园面积,不包括租入面积。

3、牧草地面积是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专用于放牧、饲养牲畜和收割牧草的土地,不包括租入面积。

4、水面面积是指经常进行经营活动的水产品养殖水面面积,不包括租入面积。

5、商品用经济作物面积是指除粮食、绿肥、饲料作物以外的用于出售产品的其它作物面积,不包括租入面积。

6、生产用房面积是指用于生产的房屋。包括烤烟房、生产加工作坊、店铺、大型养殖厂房等,不包括租入面积。

(三)生活条件

1、距最近乡镇集市的距离是指本农户距最近的乡镇集市的距离,不论这个乡镇是否管辖本村。

2、近三年得到项目扶持补贴资金和捐赠物资折款是指近三年内农户接受所有项目扶持补贴资金和捐赠物资(包括民政部门发放的救灾救济物资捐款)的折款金额。

三、发展项目需求情况

1、项目类别:1基础设施、2种植业、3养殖业、4林果业、5服务业、6其它。

2、项目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内容:1修建基本农田、2沼气池、3危房改造、4牲畜圈舍、5饮水池、6小水窖、7其他;(自己填写);种植业建设内容:1粮食、2蔬菜、3药材、4烤烟、5油菜、6甘蔗、7棉花、8花生、9麻类、10花卉、11其它;(自己填写);养殖业建设内容:1猪、2羊、3牛、4驴、5骆驼、6家禽、7鱼类、8其他;(自己填写);林果业建设内容:1水果、2干果、3蚕桑、4茶叶、5油茶、6竹子、7油桐、8其它;(自己填写);服务业建设内容:1运输、2餐饮、3商铺、4其他;(自己填写);其他内容:1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2实用技术培训补贴、3一年以上的技能培训或学历教育培训补贴、4退耕还林还草补贴、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7移民搬迁补贴、8贫困村互助资金股金补贴、9贷款利息补贴、10种植养殖生产保险补贴、11商业医疗保险补贴、12教育助学金补贴、13牧民定居补贴、14低保补助、15五保补助、16其他(自己填写)。

3、项目建设规模指受扶持农户项目需求的数量规模。

4、资金合计是指农户迫切希望得到某个扶持项目所需的全部资金数量。

四、2011年以来农户受扶持情况(仅限已实施过产业项目的村进行填写,尚未实施的村不填写)

1、项目名称:以申报或批准的项目名称为准。

2、资金总额是指到户扶持项目实际到位扶持资金数量和物资折款金额。#信贷资金是指贫困户为实施到户项目,通过各种途径从银行或信用社等金融组织借贷的资金。贷款的金融机构:1农村信用社2农村商业银行3贫困村互助资金4小额信贷5其他银行(自己填写具体银行)。#其它资金是指财政扶贫资金、信贷资金以外的资金。其他资金具体来源是:1以工代赈资金;2社会帮扶资金;3部门资金,4其它。

3、受扶持时间是指从2011年以来受到的各种扶持的开始时间。按照项目资金最早的到位时间填写。

农户被帮扶情况

8、帮扶单位是指对村进行帮扶的省、市、县、乡各级单位名称。

9、帮扶人是指负责帮扶贫困农户的干部、党员、农村能人、扶贫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

8.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篇八

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2.性别:1-男,2-女。

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如:“20110101” 4.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

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现多用于父辈以上的居住地。

6.民族:学生的民族,用两位数字代码,如:01-汉族,02-蒙古族,参见《中国各民族代码》。

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用三位字母代码,如CHN-中国,USA-美国,参见《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1-居民身份证,6-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7-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8-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9-境外永久居住证,A-护照,Z-其他。身份证件类型为Z-其他时,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为Z-其他以外的证件类型时,身份证件号必填。

10.港澳台侨外:在大陆上学,持非大陆身份证明的学生的来源类型,分为:‘00-否,01-香港同胞,02-香港同胞亲属,03-澳门同胞,04-澳门同胞亲属,05-台湾同胞,06-台湾同胞亲属,11-华侨,12-侨眷,13-归侨,14-归侨子女,21-归国留学人员,31-非华裔中国人,41-外籍华裔人,51-外国人,99-其他’。11.政治面貌:分为:“01-中国共产党党员,02-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0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13-群众”。

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10-健康或良好、20-一般或较弱、30-有慢性病、40-有生理缺陷、50-残疾”。

13.照片:导入学生的照片。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16.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

17.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由用户进行下拉选择填写。18.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1-农业户口,2-非农业户口”。19.特长:填写学生特长信息。

20.学籍辅号:填写各省本地的学生编号,用于地方系统与中央系统对接。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编码。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

24.入学年月:新学生入学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如‘201101’。25.入学方式:学生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分为:‘11-就近入学 12-其他’,高中阶段分为‘21-统一招生考试/普通入学 22-体育特招23-艺术特招 99-其他’。

26.就读方式:区分学生在校读书的方式,可分为‘1-走读 2-住校’。

27.学生来源:区分学生的生源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分为‘1-正常入学 9-其他’,高中阶段分为‘1-正常入学 2-借读 9-其他’。

28.现住址:学生现在居住的地址,具体到村庄、街区门牌号。29.通信地址:可以联系到学生的地址。30.家庭地址:学生家庭的地址。

31.联系电话:学生的联系固定电话或者手机号码。32.邮政编码:填写学生现住地的邮政编码。

33.电子邮箱:填写学生的电子信箱。34.主页地址:填写学生的主页地址。

35.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范畴,‘1-是,0-否’。

36.是否受过学前教育:小学新生在入学前有上过幼儿园或者是学前班,‘1-是,0-否’。

37.是否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由其他亲属监护并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分为:‘0-非留守儿童,1-单亲留守儿童 2-双亲留守儿童’。38.是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1-是;0-否。39.是否孤儿: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1-是;0-否。

40.是否烈士或优抚子女: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1-是;0-否。

41.随班就读:残疾人在普通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类别,可分为‘0-非随班就读 1-视力残疾随班就读 2-听力残疾随班就读 3-智力残疾随班就读 4-其他残疾随班就读’。

42.残疾人类型:残疾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分为:0-无残疾1-视力残疾 2-听力残疾 3-言语残疾 4-肢体残疾 5-智力残疾 6-精神残疾 7-多重残疾 8-其他残疾。

43.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1-是,0-否。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指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但其所需学费部分或全部由当地政府承担。公办学校的学生填写否,民办学校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

44.是否需要申请资助:1-是,0-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填写否,高中阶段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

45.是否享受一补:1-是,0-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高中阶段的学生填写否。46.上下学距离:填写学生家庭住址与学校之间距离的公里数。47.上下学交通方式:1-步行,2-自行车(含摩托车、电动自行车),3-公共交通(含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地铁),4-家长自行接送,5-校车,6-其他 48.是否需要乘坐校车:1-是,0-否。

49.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50.关系:家庭成员或监护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51-父亲 52-母亲 61-祖父 62-祖母 63-外祖父 64-外祖父母 70-兄弟姐妹 9-其他。

51.关系说明:关系选择为其他时,填写对关系的说明。

52.民族: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民族,用两位数字代码,如:01-汉族,02-蒙古族,参见《中国各民族代码》。

53.工作单位: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工作单位名称。54.现住址: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现在居住的地址。

55.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家庭成员或监护人户口所在行政区划。56.联系电话: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57.是否监护人: 1-是,0-否,监护人: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5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1-居民身份证;2-军官证;3-士兵证;4-文职干部证;5-部队离退休证;6-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7-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8-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9-境外永久居住证;A-护照;B-户口簿;Z-其他。

5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桂林山水》教案下一篇:浅谈企业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