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理念(共10篇)
1.传统教育理念 篇一
同步辅导是由传统托管升级演化而来。在保留传统托管的基本功能的同时,又进一步研发出和国家新课标吻合的同步辅导课程以及专注培养学生成长的特色课程体系,整合国内儿童教育专家及优秀教育资源,全方位解决学生在公校之外的教育问题,实现公办教育和民营教育的无缝衔接。
鸿卓教育集团成立于2011年,国内业务主要以青少年学习能力及成长能力塑造为主线,国外业务主要以境外游学及国际文化交流为主线。集团国内业务部设在杭州,依托长三角优越的经济环境和人才优势,融合了高端学术平台和社会资源,以提升青少年综合能力及素养为项目定位和发展目标,在校外同步辅导行业的战略、学术、运营、人才等各个层面的进行精细研究和全面合作,迄今已经与超过100家的全国优质校外培训机构展开了深入合作。2011年,对全国校外同步辅导进行了精准的调研,科学地定位了项目的市场需求、研发方向、战略规划;
2012年,并购国内20余家优质课外培训学校,通过各学校的教学实践,对技术研发和运营体系进行完善、升级;
2013年,国内业务总部正式落户杭州,并与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报业集团的优质社会资源进行了合作嫁接;
技术体系
1、主营业务:小学同步辅导课程(兴趣、知识、能力、思维)的研发和推广;
2、技术教程:小学数学同步教程、小学语文同步教程、学生心灵成长教程、家长课堂教程、国学经典教程。
服务体系
1、学校标准化作业流程(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每学期、每年);
2、教师标准化培训流程(教师培训、主管培训、校长培训、见习实习、团队派遣);
3、学校标准化校园文化(VI体系、校园文化体系);
4、服务标准化督导体系(检查监督、过程控制、辩证施治、总结反馈);
5、营销个性化市场方案(项目包装、营销方案、营销工具、活动组织);
孩子放学走出校门,教育该何去何从、周六日培训出现的困境
1.人员、校舍成本增加、入不敷出
2.教师流动量增大、供给失衡
3.地区品牌混乱、竞争恶化
4.家长需求标准提高,难以满足
完善的教材支撑
1.模块数学
2.书虫乐园
3.经典国学
4.习惯养成(心灵成长)
5.模块语文
6.家长课程
7.经典书法
8.美术劳技
2.传统教育理念 篇二
传承文明, 开拓创新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命。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 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千百年来活在人民心中的道德文化受到了世人的认同和推崇, 并在各个时期都产生了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在新时期我们理应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文件精神, 努力拓展学校校本课程内容, 回归教育本质, 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学生中扎根、生长, 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全国青少年一样, 回族青少年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鉴于本校地处回民聚居区, 因此, 加强对回族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下面, 笔者就结合学校实际, 谈谈新时期校本理念下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回族家庭教育。
2 新时期校本理念下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回族家庭教育
2.1 现状与原因
“现在, 兰州市穆斯林社区相对密度较大, 人数也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增加:兰州市共有本地、外地穆斯林近18万, 其中城关区共有穆斯林近6万, 以回族居多, 多集中居住在靖远路、草场街、广武门、互助巷一带;七里河区约有穆斯林近5万人, 多集中于柏树巷、五星坪、西园堡等地”[2]。而兰州市第十中学正处于靖远路和草场街之间, 属于回族相对集中的地区。所以, 回族学生相对也较集中。现本校共有回族学生173名, 初中139名, 高中34名。我们抽选了其中100名同学进行了摸底调查:学习成绩排名本班10名的有2人, 占2%;学习成绩排本班后10名的有87人, 占87%。从家长职业统计来看, 个体户有92人, 92%;工人7人, 占7%;干部1人, 占1%。从家长文化层次统计看, 文盲6人, 占6%;小学文化程度18人, 占18%;初中文化程度59人, 占59%;高中文化程度16人, 占16%;大专1人, 占1%。另外, 抽选了100名汉族同学, 进行了对回族同学主要印象的摸底调查, 选重义气的有85人, 选热爱劳动的有91人, 选与同学相处融洽的有73人, 选爱学习的有9人, 选遵守纪律的有11人。
根据以上统计和进一步的深入调查, 从本校的回族学生的表现来看, 这些回族学生普遍表现为重义气, 热爱劳动, 与同学相处融洽, 但不重视学习, 成绩差, 经常违反学校纪律, 有厌学情绪;“从社区穆斯林的经济来源看, 来兰的穆斯林多以小贩形式的经营饮食业为主要生活来源, 其中开餐馆者居多, 其他多以卖牛羊肉、羊杂碎及干果、熟食为主”[2], 从本校回族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看, 多以小商贩形式的经营饮食业为主要生活来源。其中开餐馆者居多。其他多以买牛羊肉, 羊杂碎及干果, 熟食, 摆地摊为主;从这些回族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来看, 绝大多数属于初中文化程度, 几乎没有一个上过大学。这些现状说明, 本校的回族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着隐患和不完善之处, 追本溯源, 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2.1.1 地理因素
本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城市边缘) 。“城市边缘地区的穆斯林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 他们在自己建立的穆斯林社区中彼此适应着对方的文化与传统, 并且与城市文明相交融, 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交流中, 城市穆斯林社区的伊斯兰教在不知不觉中便背离了原有的传统, 脱离了以前穆斯林聚居区的伊斯兰教的发展轨迹, 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城市文明的夹缝中发展”[2]。城市边缘地区的回族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 在与汉族的交错杂居中彼此适应着对方的文化与传统, 在这种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中, 这些回族群体在不知不觉中背离了原有的传统, 脱离了以前伊斯兰教的发展轨迹, 家庭成员的宗教意识已相当淡漠, 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城市文明的夹缝中发展。这在无形中造成了这部分回族群体的信仰的缺失。处在这种夹缝中的回族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误与偏差。
2.1.2 生活因素
以小商贩形式存在的这些回族个体在谋生过程中, 思维方式进行的是自然选择, 重利轻义的商人心理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行为方式上, 难免不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影响。另外, 在这一部分群体中, 不乏有经商成功者, 这就更助长了一部分回族家长及学生没有知识也能过上好日子的侥幸心理, 严重制约了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2.1.3 文化因素
由于本校回族学生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较低, 这就严重制约了他们重视教育、开展教育、研究教育和辅助教育的活动, 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模糊与混乱;该保持的没保持, 比如回族优秀的伦理道德观念, 行为准则等为人标准;该摒弃的没有摒弃, 比如狭隘的民族主义的一些东西和经商过程中的重利轻义的一些世俗的东西, 长此以往, 从而在根本上造成一种信仰的缺失。
2.1.4 宗教因素
“族即教, 教即族”这一根深蒂固的认识强化了回族家庭的伊斯兰文化主流。回族传统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信仰”, “为人”和“谋生技能”3个方面。信仰教育和为人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的内涵。谋生技能教育则同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以造就具有良好的宗教素质, 遵循传统的伦理道德, 有着一定的谋生技能的传统人格为目标的。这种“重宗教文化轻现代文化”的传统自觉不自觉的地排斥着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作为教育者的长辈, 心目中的理想目标仍然是信仰, 为人, 谋生合一的传统人格, 对于现代文化知识的教育往往以能识文断字会算账为满足。这种状况直接阻碍了回民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 随着历史的进步, 社会的开放, 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已成为现代人格的必备因素, 因而, 以培育宗教人格为目标的回族传统宗教教育, 与现代文明的要求打开了距离, 不可避免地步入教育的误区。
2.2 措施与目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发展, 回族家庭教育在新形式下被赋予新的内涵, 它要求我们必须找出学校、社会的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和回族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以提升回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使学校教育效能最大化。
2.2.1 加强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回族家庭教育
回族家庭教育一般包括三部分, 即“信仰教育”“为人教育”和“谋生技能教育”。“六大信仰”是伊斯兰正信的要素, 他们是信真主, 信天神, 信经典, 信圣人, 信复生, 信前定。回族群众为了表白自己的信仰, 在实际行动中, 履行五功, 即念, 礼, 斋, 课, 朝, 它们合起来, 实际上就构成了回族家庭的信仰。宗教生活, 品德修养和社会活动等方面, 都以《古兰经》为准则和指导。“在人生态度上, 回族奉行拒恶从善、驱邪扶正、主持正义、守正自洁、诚实宽恕、做善人而不做不义者。在伦理上讲求为人正直, 诚实做人, 仗义疏财, 赈济贫民, 孝敬父母, 尊敬长者, 优待亲戚, 怜恤孤寡。在经济活动中恪守公平买卖, 合法经营, 禁止高利盘剥, 反对互相欺诈, 以强凌弱, 提倡遵纪守法, 禁止犯罪作恶, 把饮酒、吸毒、淫乱, 赌博等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归属与不宽恕的犯罪, 在家庭生活中有持家节俭, 讲究卫生, 团结互助, 和衷共济的美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诚实守信, 和蔼可亲, 有礼有节, 不卑不亢, 讲求礼仪的传统”[3]。成熟的回族个体, 是这些优良的习俗, 风尚和准则的载体和传播者, 在家庭教育中, 长辈把他们继承下来的这些优良传统, 通过言传身教和他们为人处世的立场, 态度, 方法, 潜移默化地再次传递给晚辈, 形成了晚辈们基本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 这是以伊斯兰基本原则为核心, 以家庭父子传承为形式的教育。
“步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穆斯林受城市文化的冲击, 一方面要传承自己的宗教信仰, 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与城市主流文化相适应, 因此, 这些穆斯林群众在重视宗教教育的同时, 必须学习和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 这样才能既保留自己的宗教文化, 又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 高尚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从娃娃抓起。回族家庭应坚定自己的信仰,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 循循善诱, 以事明理, 引导其分清是非, 辨别善恶, 要在家庭生活中, 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 互相影响, 共同提高, 形成良好的家风。既不放松子女进行传统宗教文化的教育, 又大力鼓励和支持子女积极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既严格遵行伊斯兰信仰习俗, 又积极投入现代文明的建设, 既保存着强烈的宗教意识, 又具有极好的现代文明素养。鱼和熊掌兼得, 宗教文化与现代文化并重, 宗教优良传统与中华传统美德融合提升, 应该是现代回族家庭教育的理想模式。
适当参加一些经堂教育也是回族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在恰当的时候,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附近的清真寺, 听寺里德高望重的阿訇讲述一些伊斯兰先知、圣贤的事迹以及本民族中主要先烈的故事, 使子女懂得自己民族的历史及信仰来源, 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接受和领悟伊斯兰教的精神和实质, 再将这种感悟外化于日常生活实践中, 不但大大拓展了回族家庭教育的空间, 充实了回族家庭教育的内容, 而且彰显了民族特色, 有助于本族子女的长远发展。
2.2.2 形成辐射家庭和社会的学校道德教育
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在学校接受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个整体, 走出校门他们又是实施教育内容的个体。学校是一个大的辐射源, 作为每个个体, 在社会生活中都随时间在外界展示着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也接受着其他个体的影响, 尤其是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依据《中华美德》、《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学校制订切合实际和富有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 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中华传统美德中有“敬业乐群,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 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的为政风范, 厚德载物, 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奋不顾身, 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4]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 形成了“爱国, 明志, 持节, 自强, 诚信, 知耻, 改过, 厚仁, 重义, 尚勇, 好学, 审势, 求新, 勤俭, 奉公, 务实”[4]等传统美德。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提倡“爱国守法, 明理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强调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要求我们树立自立意识, 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 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弘扬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知难而进, 一往无前, 艰苦奋斗, 务求实效, 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本校结合自身实际, 开发了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的校本课程, 建立了“忠, 孝, 诚, 信, 礼, 义, 廉, 耻”的教育体系, 大力开设《传统经典诵读———感受生命的姿态》课程体系, 专题模块内容包括:
语文:《论语》和《三字经》的讲座, 礼仪讲座;
英语:诵读有关生命教育观点的经典英文故事;
历史:穆斯林文化, “三大宗教的生命观”讲座;
生物:“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讲座;
地理:保护环境的本质是尊重生命;
政治:生命的另一种称呼叫幸福;
心理:我们应该这样感受生命;
法律:我国法律关于尊重生命的基本条款。
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敬畏他人的生命, 关注异类的生命。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得到了大力弘扬, 在学生和家长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
积极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突出教育是基础, 实践是关键, 强调从我做起。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 深入到社区、军营、农村、工厂、养老院去观察、去感悟、去实践、去成长。“社会是最好的大学”, 只有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学生才会真正学会明德,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将学校所学反馈给家长, 从而达到通过学生教育家长的目的, 这有助于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优势资源对弱势教育群体的传、帮、带, 巩固学校、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形成良好的互动, 扩大教育的功能。
从道德规范的依据来看, 整个中华民族是以中华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 回族以《古兰经》为主;从教育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 家庭是对青少年开展启蒙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回族的《古兰经》, 还是中华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无论是回族家庭教育, 还是学校道德教育, 都以追求人类社会的“至真, 至善, 至美”为目标, 在客观上起到教化风气, 提升个人素质, 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所以, 应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形成以学校为主导, 家庭为补充, 两者之间积极互动、整合的教育体系, 努力优化学校道德教育和回族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寻求使教师, 学生, 家长等不同角色能够共同行动, 整体参与的载体。以结合点为中心, 学校与家庭共同设计教育活动方案, 以各自的优势资源为基础, 设计互补互动, 各有侧重, 内外一致的整合模式。这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模式。
“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 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要突出加强社会教育, 巩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的成果, 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化”[5]。接受汉族回族双重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坚定宗教的信仰, 踏着时代的节拍, 认真做好家庭、学校教育实践工作, 是每一个回族个体、回族家庭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M].中国教育报, 2001.
[2]王建斌, 李庆勇.城市边缘地区伊斯兰教探微——以兰州穆斯林社区调查为个案[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9 (2) :122-124.
[3]慕经财.论回族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J].固原师专学报, 1994, 18 (2) :89-90.
[4]王新龙.中华美德[M].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9.
3.传统教育理念 篇三
摘 要: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教育理念,历久弥新,将其引入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既有助于找准课程定位、阐发课程内涵,也为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提供了契机与平台。从教材编写到教法改革,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与时代精神的对接,成为大学语文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传统教育理念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课程建设
2013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程从全校公共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此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热议,面对不断高涨的质疑声,人民大学给出的理由是“学生对这门课的热度一直不高,多次测评的综合排名都仅在倒数第二位”,并且“提高专业写作能力”的开课目标也并未实现。即使现实很尴尬,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学生无法认同“大学语文”的存在价值,越来越多的学生丧失对大学语文的兴趣。换句话说,我们寄寓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诸多教学目标和理想已然变成了被束之高阁的空谈。为此,加快转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通过为大学语文“减负”重塑课程内涵,并结合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的个性,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必将是摆在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由博返约——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
从1938年的“大一国文”开始,大学语文一直作为深化母语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载体而不断被倡导和坚持。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探讨从未间断,但也并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把大学语文视为提升母语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2.通过大学语文全面展现中国人文、历史、政治等景观,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3.带领学生感受文学之美,在培养学生雅正的文学审美趣味的同时,起到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的作用;4.将大学语文看成中小学语文的延续,应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语文知识。在实际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各大学有意识地选择统筹兼顾几种培养目的,力图用一门课的教育来实现多元化的价值,这样也导致了大学语文负担重、教学属性不明确、教师授课重点五花八门等问题。其连锁效应必然是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深浅、教学目标实现与否,更多落实在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艺术上。因此,赋予大学语文相对单纯而明确的课程定位,轻装上阵,才是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根本。
中国古人讲:“先做人,后做事。”高等教育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断深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相较于专业课程的知识性、学术性,作为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在此方面应具有更多的优势,这一点也是由其依托的载体——文学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的。自古以来“载道”和“言志”的文学观念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换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形成的新词来说,它们分别代表了“启蒙的文学”和“文学的启蒙”两种路向。一种强调文学所展现的思想及其社会功用,另一种则关注文学本身具有的美的特质。那么,以文学篇目为教学内容的大学语文课程自然而然应具备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人性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才是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最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构、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也才能事半功倍,不失之空泛、缺乏可操作性。
二、从现代复归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中国古代涌现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形成了璀璨厚重的教育思想、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纵观从先秦时期的孔子到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古代教育无不展现出一种人文主义色彩,且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德智并举的教育理念,这一点恰恰是现代教育在分科越来越精细、管理越来越统一、观念越来越技术化发展背景下所日渐缺失的。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不仅可以起到弥合由于文化语境的“西化”“现代化”转变所造成的文化断层,同时也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找到传统依据。
1.“以德服人”的教材建设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小学成立三周年纪念晚会的演讲中曾谈到“每日四问”,其中第四问是“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他认为:“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恰恰应和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明确指出了在高等教育阶段德性教育是一切知识、能力培养的前提与最终旨归。因此,作为学生甫入大学率先接触到的课程,大学语文应当为学生整体精神构建起到模塑与奠基的作用。
目前,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徐中玉、齐森华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思路上是典型地以发扬人文传统来划分章节,选取篇目的,兼顾文体的多样性和文章的时代性、国别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或许可以更进一步,按照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来划分教材模块。在课文选择上,从对道德内涵的阐发入手,引入“七经”经典,例如对“仁”的解释不可避免要涉及孔子的《论语》,而对“礼”的解读也必然应从《礼记》追本溯源。如果说这是给予学生一种抽象、理论化的道德认识,那么之后的篇目就要更多注重从“形象”的角度来印证并引申该项道德内容。拿“仁”来说,其包含了孝悌、忠恕、克己、爱人等思想内核,因此那些展现了忠孝节义、修己恕人、亲民爱民、杀身成仁的文章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貌,也有利于实现对当下的时代精神与国民意识的历史还原。在文章的排列上,还应体现从古至今的时间线索,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另一方面文体、语言表达也会更加丰富多样。
2.“引而不发”的教法探索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避免简单的知识灌输、道德说教。孔子就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实际上,这是一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朱熹在讲学时甚至令弟子“半日读书,半日静坐”。思考有利于问题的产生,而问题又促使学生不断探索,磨炼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对于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单纯的课文讲解,如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疏通文字、归纳中心思想、解析艺术特色等,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落入“高四语文”的俗套。以问代讲,有目的、有层次地设置问题,并掌握时机引入拓展性影像材料,增加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真正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促使学生课下要做好预习和资料搜集。同时,寓教于“喻”,《学记》载:“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教师与其直接告诉学生既定的结论,强迫其接受,不如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类比的思维能力,在正确的理路上任其发散、深入,自主追寻、探索,这对学生产生的触动往往更加深刻,也不啻为一种教学相长的好方法。
大学语文教师还要重视课下活动,丰富多样的校园组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心理和行为。将大学语文的课程内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身体之,以行验之,并且紧密结合学生的个性、爱好,会更加有助于对课程的接受和理解。这种方式可以是成立固定的传统文化社团、定期举办文化节,也可以是组织一些灵活的活动,如诗词诵读、舞台剧表演、武术学习,或基于传统节日、人生礼仪民俗等而进行的文化体验。在此过程中,文化的接触与学习,会比语言更好地完成思想的塑型与价值观的渗透,慢慢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外化为其行为准则,进而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大学语文在许多高校逐渐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成了一门“僵死”的课程。自2014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在这样的倡导之下,各高校与其重新开辟道路,倒不如鉴于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优势,将其转变成新的前沿阵地。毋庸置疑,这需要大学语文课程加快改革的步伐,大学语文教师也任重而道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黑河学院教改课题“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g1426];2016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青年专项课题“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Q198]。)
参考文献:
[1]杨慧.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实现途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6).
[2]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4.传统教育理念 篇四
克山县河北乡新永学校
宋立峰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美术课怎样才能走出过去的泥沼,恢复它应有的面目?需要我们用素质教育的眼光尺度对传统美术课教学重新审视,纠其偏失,对新时期美术课程的目的任务及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定位,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措施手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美术教育焕发出新活力,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也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美术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回归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学校美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对美术课地位与作用的再认识 儿童由于性格天真活泼,有着最直接的感受能力,他们的作品无拘无束、任意驰骋,没有成人式的思维模式,全然是他们自己充满活力的感性体验。虽然他们的作品会有许多“出人意料”或“不真实”的“错误”。但是这些“美丽的错误”却让我们为之心动,孩子们的才能是如此让人惊叹。传统的美术教学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灵动的才华的发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新形势下,我们进行美术课教学,必须坚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为中心,改变传统美术课教学重讲解轻感受、重知识轻体验、重技巧轻审美、重理智轻情感、重社会性轻个性、重模仿轻创造的弊病,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审美发展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也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如《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教学总目标为“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三、新课改下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我们明确了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目的和方向,也就明确了美术课在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从美术课教育抓起,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这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各级领导重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我这里只就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传统美术教学的思路模式及方法手段进行改革谈一些个人见解。
1.美术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相结合。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让美术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变生活为美术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创造的活力。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的红、黄、蓝。
2.美术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的过死。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教学生怎么画,而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美术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
3.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
5.传统教育理念 篇五
一、体育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
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设置要依据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总体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作为办学第一目标,从体育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出发,洞察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社会需求,制定出能够及时满足这些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培养出具有时尚性、创新性、主动性相结合的学生,个性突出,特长突出,而且对民族传统体育保持有很大的兴趣度、具有高尚的武术精神和职业道德;熟练掌握科学健身知识等方法、教学与指导;通过武术、散打国家二级裁判员与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试,最终能够满足完成社会上时尚流行的各种机构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
二、体育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注重课程的思想教育价值
思想教育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所在,作为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安排各种课程教学中都要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从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不盲目崇拜西方的思想体系,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体现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过程中,形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例如:在教学中始终贯彻从礼仪等外在的形式到内在的思想意识,把传统武德与现代公德、社会道德以及法律意识相结合,形成学生自觉的行为规范、礼仪规范、思想规范。从课内到课外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正直正派,有宽广的心胸,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美德,磨炼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就业率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存在着与体育市场不协调的弊病,我国体育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但是,我们的课程还是基本保持过去的习惯,虽然有所改变但却赶不上变化的速度,最后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生毕业就业率低,就业层次低的局面,而整个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需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这些机会被那些勇于探索市场的人所占领,比如幼儿武术、搏击俱乐部等。面对市场我们所要做的首先应该进行课程改革,从专业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针对目前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基础较好的项目上进行创新,把握时尚的脉搏,把娱乐性、健身性、流行性等因素与群体性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就业率问题就自然能得到解决[1]。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扎实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关键环节,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要融健身、娱乐、表演、社会服务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加强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和利用,通过集中技能顶岗实训课程,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使学生充分体验职业角色,在“学”中做,在“做”中提升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相关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与体育职业鉴定站配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为体育职业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条件,引导体育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直接与职业活动需要和就业需要相结合,直接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提供服务,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率,为推动体育职业教育走向市场化和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中要引入职业资格证书,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校考取“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为此,在教学大纲中要加大职业资格课程的设置,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课程,借助“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将“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试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考试大纲内容直接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中[3]。
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实施途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民族传统体育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主要是摸准社会发展的脉搏,而且具有前瞻性,抓住那些具有社会基础的项目加以创新,同时有针对性地吸收流行、时尚的项目,在原先基本的教材基础上,制定出教学大纲,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新的融合,把竞技与实用进行新的.解读,把娱乐、健身、艺术、经济价值等多层次的要求集中起来形成整体,这样就能培养出具备生产力的学生来。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进行实际的训练和上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始终把应用摆在第一位,让学生只要一出手,就能取得各种效益。武术、散打、养身在原先的民族传统体育中是不可分裂的,这些项目在人体生理与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要求与需求,对于人体而言是一个整体的连锁性增强体质的过程。而现在的教学中吸收了西方的批量生产的思维,把学生视为机器,将技能进行割裂细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批量培养学生的目的,但是却失去了整体特色和传统文化的韵味,这样并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武术、散打、养生互为利用,相互促进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在不同内容的交叉教学中加以融合,既形成一专多能的技能,又有自己进行创新的基础,为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广泛征求俱乐部行业专家、企业用人单位意见,根据当前社会市场的需求,结合本院具备的软硬件设施和特点,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进行相应的优选;其次,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对学生的指导使其做好将来的职业规划,建立阶段性学习目标,从而为其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方向做好向导。第三,用现代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做指导,通过基础理论、技术和实训的教学三个相互支撑的立柱作用,做好将来的入职教育准备,进而体现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人才特点[4]。第四,通过对实训基地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搭建“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平台,利用教师的教学指导与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充分把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实用性与时尚性结合起来,从而满足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第五,加强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主要从教师、地点、机构上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做到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三)注重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民族传统体育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要体现“课堂+俱乐部”的特点[5]。既突出学生主体,以校内仿真俱乐部、社区非营利性俱乐部和企业化运作的营利性俱乐部为依托;以学校、行业和俱乐部的有机结合为纽带,建立互动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利用校内一切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为企业和社会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校企互兼互聘、签约实训基地、合作开发课程、目标方向培养、职业素质培训、专业实践与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就业培训等形式,使学生实现从学习知识、技能到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和指导的转化,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准备条件。
6.传统教育理念 篇六
一、用抓工业的理念认识农业,必须增强紧迫感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表明,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必须将农业生产的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我县年均粮食产量在4.4亿斤左右,农民人均占有粮食936斤。根据《2003年度**统计年鉴》中的典型户调查,农民人均每年消费口粮466斤,每年约要消费粮食2.2亿斤。从理论上讲还有一半的粮食可用来作为商品粮销售,商品率最高可达50%,而我县现在的粮食商品率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从全县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民每年人均售粮182.5斤,商品率仅为19.5 %,人均收入149.6元,除去种子、化肥、机械费用和人工等成本,所剩无几。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县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县,历来重煤炭轻农业,挖煤挣钱,种地吃饭的思想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就是传统“自足自给”的小农思想在作怪,重“口粮”轻“商品”,重生产轻销售。正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使传统农业的固有特征在我县的农业发展中比较突出。即不注重农产品加工,缺乏有带动能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注重农产品特色,区域布局不明显,经营规模小;不注重营销,流通体系不健全;不注重标准化生产,缺少品牌优势;不注重科技应用,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所有这些矛盾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转变传统农业指导思想,借鉴抓工业的理念和做法,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和手段把千家万户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服务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用抓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必须找准结合点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必须找准二者的结合点。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组织化、集约化为手段,以品牌战略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建设企业家队伍为支撑。这些特征对我县发展现代化农业有着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对解决我县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首先,用“市场导向”和“效益最大化”的思想指导农业,有助于解决我县农产品加工不够深的问题。目前,我县每年种植的40多万亩小麦、30多万亩大豆、10多万亩小杂粮,是生产什么就卖什么,而不是把握市场走向,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而且所出售的大部分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或仅仅是初加工的一些产品,没有实现深加工增值,农民最后得到的利益非常小。用“市场导向”和“效益最大化”的思想指导我县农业,就是要求我县的农业生产要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而且要尽量延伸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条,努力把县种子公司、另一面食品厂、丰青源公司等企业做强做大,真正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以“订单”指导全县的农业生产。其次,用“组织化、集约化”的思想指导农业,有助于解决我县农产品特色不明显、区域布局不合理、经营规模小的问题。我县现在人均占有耕地1.31亩,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很难形成区域布局,更谈不上特色,谈不上效益。用“组织化、集约化”的思想指导农业,就是要允许农民通过租赁、转让、入股、抵押、反租倒包等形式,逐步让土地向大户、农场、园区集中,形成一定的土地规模经营。有了规模才会有特色、有效益。以县原种场为例,农场职工每人承包经营的土地都在50亩以上,全部用来制种,每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只有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才能真正把适合我县发展、潜力大、农民容易接受的优质小麦、玉米制种、优质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培育为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上规模的生产基地,进而将基地、龙头企业、科研成果和营销组织紧密联结起来,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第三,用“品牌战略”的思想指导农业,有助于解决我县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的问题。没有品牌不仅是我县农业上存在的问题,在工业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像高平有吉利尔、厦普赛尔、绿是金等知名品牌,而我县却还没有一个知名的品牌。用“品牌战略”的思想指导农业,就是要求我县的农产品生产要把创建品牌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随着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没有品牌,不通过产品认证就不能进入市场。品牌知名度不高,就没有市场,就没有竞争力。近两年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些,绿园、丰青源等企业完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40多万亩,但产品却仅仅认证了甜玉米和糯玉米两个产品,真正意义上的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只有500-600亩。而卧龙山、丰青源等品牌的知名度还不够高,生产规模还很小,绝大多数农产品还不能打入已实行市场准入的大中城市。第四,用“技术创新”的思想指导农业,有助于解决我县农产品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根据对农户的调查,我县除了大豆的生产成本较低以外,农户粮食生产的成本占到总收益的60%左右。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用“技术创新”的思想指导农业,就是要求在农业生产中要大力推广使用机械化耕作、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
害综合防治、无公害生产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第五,用“建设企业家队伍”的思想指导农业,有助于解决流通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目前,我县从事农技、农经工作的人员大约有50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30多人,具有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130多人。同时,全县还有180多名农民经纪人,农业方面的人才不能说不多。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阻碍了这些人聪明才智的发挥。用“建设企业家队伍”的思想指导农业,就是要把这些现有的人才资源利用起来,鼓励他们走向市场,充分发挥其观念新、信息灵、脑筋活、联系广的优势,搭建农产品走向大市场的桥梁,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懂生产、会经营的技术、服务和营销队伍。
7.传统教育理念 篇七
一、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24个字包含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并结合现实需求凝练萃取,二者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绝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事实上,《纲要》中提出的“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政的家国梦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等,潜移默化地浸润思想、渗透骨髓,被人用之而不觉。“和为贵”、“天人合一”等思想,指导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贯穿古今,“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人格修养要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人皆可以为尧舜”、“吾日三省吾身”、“出入相守,守望相助”等传统文化因子都包含着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根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二者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于1984年正式设立,1997年被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直到2005年12月才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重新获得了独立地位,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很年轻。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然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从科研角度看分析,在知网上搜索“篇名”既包含“传统文化”又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最早的一篇为谢宏忠于1993年12月31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和发挥》,可见该研究起步较晚;截至2016年4月23日,关于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仅有615篇,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关于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方式也存在问题,一是理论研究缺乏对现实的关照,影响研究拓展和目的;二是应用研究多集中在对具体文化现象或事例或语句的解析及对现实的简单套用上,而缺少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注。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史,其要发展壮大,必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中汲取养分、提炼精华。
二、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高等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树立正确、先进的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1.创新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动力源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以创新的思维摸准二者结合与融合的盲点,激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热情和学习兴趣。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消极因素。部分师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高校应加强宣传,总体上提高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推进观念创新。其次,要大力推动实践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敢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勇气和智慧,以此为突破口,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行为和具体举措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2.协调发展侧重解决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要“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全过程”。协调发展理念为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提供理论底气和智力支撑。一是突出德育的重要地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重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权重,综合平衡德育、教学、科研的关系。二是在把握理论体系和原则的前提下,加大马工程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并加强深度解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高等学校应与时俱进,适时、主动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良性发展。
3.绿色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内容
绿色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从高等教育视角出发,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等思想来关照现实,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是加强生命教育,“以人为本,重视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让学生立足于对生命的理解,延展生命质量。二是强化生态教育。致力于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在建设美丽中国中,贡献才智。三是倡导绿色文明校园建设。高等教育是把绿色发展理念植入人心的重要力量,要营造浓厚的绿色文明氛围,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4.开放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拓宽路径
丰富渠道、改变模式,注重内外联动,是开放发展理念促进德育工作的应有之意。从教育方式上,要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课程体系,重视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同时加强专业课教学和实践育人功能。从阵地管理上,要坚持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有效利用学校主阵地基础上,不断引入社会资源,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挖掘优秀家风、家规的案例,开展普及教育。从吸纳范围上,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他山之可以攻玉,在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同时,重视国际优秀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
5.共享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明确目标
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诉求和期待是思政教育的内在动力。共享发展理念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所有学生的接受问题;它指向明确,要让全体学生“一个不能少”地在学习与实践中增强获得感;要让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劣等生”,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能公平享受教育、公平实现全面发展。
三、大力破解制约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主动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形式简单、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我们要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层面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1.把握方向,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教育结构和布局也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未来接班人的“最后一公里”,要对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把关守责。袁贵仁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观念、社会主义信念”。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是关键。要以深入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调整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内容上实现无缝衔接。转观念调内容,核心动力在于于传统中深挖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因子,推动新理念、新内容、新形态在青年学生中蓬勃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进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
2.补齐短板,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表面上是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淡漠、对思想政治教育漠不关心,而实际上是我们提供的传统文化内容有效供给不足、吸引力不强,要改变一股脑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有序推进,选取贴近学生的内容,采用受学生欢迎的形式,确保老师乐于教授、学生喜于接受。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差异,但不能放任自流,要坚守底线,引导预期,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接受特点,想方设法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确保广大学生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防范风险,提高学生抵御不良思想影响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化”思想的侵蚀、不良社会风气的渗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以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盛行,思维能力活跃的青年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比如思想政治意识淡漠、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滋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等。“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他们追求理想的高度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要教育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西方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增强抵御能力。
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高等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树立正确、先进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契机。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大力破解制约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三个维度论述了二者融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3.
[2]朱永新.用“五大理念”引领“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教育报,2015.11.16.
8.传统养生理念指导自己养生 篇八
1999年,是我健康状况发生重要转折的关键时期。那年,我刚刚50岁,就遭遇到更年期综合症的困扰。我明显感觉,全身乏力、出虚汗,腰和腿关节僵硬、疼痛。似乎膝关节如乒乓球壳一样薄,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腰部像灌了铅一样,僵硬得不能弯曲。尽管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做操,但无论我怎样顽强地不服输,身体素质依然是每况愈下。
由于疼痛难忍,体操中的“下蹲”和“全身”运动我已无法完成;而且,各种病痛与日俱增,衰老迅速向我袭来。我感觉自己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即将步入人生的老年时期。无奈,我开始求助对症的药物。试验过不少国产药物,效果都不明显,经多方求医后,开始服用进口药。进口药还真灵,服药的第二天,症状就基本消失。但是,它的药力并不持久,必须不间断地吃。若当天不吃,到次日,症状会重新出现。想要完全控制病情,就要一日服用三次,一次都不能缺少。这时,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和无奈。就在我对“是否要继续服药”犹豫不定的时刻,好友提醒我:这些进口药,当时效果好,但不知其远期效果如何,说不定这药中含有激素成分,服用几年后,副作用显现,会使你的身体比不服药还糟糕。朋友一席话,激出我一头冷汗。再也不敢服用进口药了。
从心理上讲,我对依靠药物维系身体一直不踏实。我总想,用钱可以买到好药,但能买到好身体吗?可话又说回来,不吃药,连广播体操都无法做,又如何实现健康呢?正当我陷入迷茫之际,我在北京工作的大哥向我介绍了一些传统养生理念和方法。大概是一种缘分,听了他的介绍,我就好像在黑暗中看见了光明,找到了希望,我当即加入了传统养生法锻炼的行列,边锻炼,边学习传统养生理念。理论指导锻炼,形体锻炼的感受又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经过近10年的实践,我的身体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命越来越有活力了。
运用传统养生理念指导进行锻炼,不同于我们通常的身体各个部位的机械运动,混元整体观是其理论基础。它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自然界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大的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人要融于自然界中;人是社会的一员,也必须融于社会之中。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就应顺应自然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从思想上和形体上不断完善自己。一个人,如果能真正从内心深处,摒弃名利得失、不自信等有碍身心健康的各种杂念,就为自己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孕育出顽强的毅力和甘愿吃苦的精神,并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塑造自己,这样身体自然就会强壮起来。
根据自己对传统养生理念的理解,近10年来,我除了保持以前锻炼时的那种顽强、刻苦外,还用理论学习的成果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仅在锻炼时主动运用意识,即使在平时,也总想着自己如何亲近自然、融于自然,把自己和自然界有机结合,从而感到自己的身体是和谐的,与周围的环境也是和谐的,把过去的“自己进入老年阶段、体内某个脏器出了问题”等不和谐信息统统遗忘了,潜心修炼,物我两忘。以这种理念指导,锻炼中特别讲究内向性的运用意识,于是,身体内部就逐渐按生命的固有规律进行有序化的整理,体内的各个组织、各个器官也就慢慢地走向和谐,身体的整体健康就得以实现了。
过去,一提养生,就想到我体内缺什么,如何进补。现在回想一下,那种观点太幼稚了。试想,一家人在一起吃同样的饭,为什么家中的青、壮年成员不缺钙而老年人的骨骼就能缺钙呢?根本原因不是吃进去的食物含钙量少,而是自己身体的内部机制出现了问题,吸收能力不足罢了,靠药物及保健品虽可以补充一些,然而修复失调的机制,才是使身体真正健康起来的根本办法。
运用传统养生理念指导养生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锻炼时的痛苦和不舒服感随时会出现,但疾病的消退,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记得我参加锻炼之初,曾对一起参加锻炼的同伴讲,我腿疼的几乎站不住,练不了,我是在咬牙坚持。当时,他们向我现身说法,以自己通过锻炼治好疾病的实例鼓励我继续坚持。大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有一次,一位同伴问我你的腿还疼吗?我才突然感到不知是何时,自己的腰和腿已经不疼了。看到自己的进步,我心里面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近10年来,在传统养生理念的指导下锻炼,我的身体素质发生了质的跃升。从1999年至今,我告别了一切药物,再也没有为自己的这个病、那个病去医院、求大夫。人老了,一般都会缺钙,然而,像我这种快60岁的人,缺钙并不严重。
就在几个月前,自己被一辆婚庆轿车撞了,自行车的后轮变了形,自己被撞出好远,但并没有明显的受伤,更没有骨折。这都是我身体没有老化的体现。
每每想起这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我就从心底里产生出一种不可自控的愉悦,对未来,自己充满了无比的自信!
(本文是“我的养生理念和实践”征文入选作品。地址:250013济南市历下区东青龙街100号)
9.传统教育理念 篇九
2014年11月21日,我去延安干部学院参加研讨会,也到习近平下乡插队的延川县作了考察。当年的另一个大队支部书记告诉我,习近平在延川当知青7年。那时他带了很多书来,一有空就学习,许多人看书都找他。他当时的历史知识就比我们丰富。在“文革”批林批孔期间,我们都按照报上的说。他不一样,谈了许多我们不了解的历史知识,比我们的思想水平高出一大截,我们就觉得他博学有思想。这一席话说明,习近平在年轻时就打下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根基。
回到北京后,我重新读了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一些讲话,特别是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等,确实感到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厚学养。他的许多讲话都引用古人的名诗、名句、名典,以及生动朴实的格言俚语,说事论理,有质有文。
一
习近平具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怀
纵观党的历史发展数十年,就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来,在最高领导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酷爱,并非常重视传承和弘扬的,首推毛泽东。他广收博览,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读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过去攻读过古代经典文化和草根文化,特别是历史上的军事、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伦理等思想,都在他的著作中打上了深刻烙印。他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不是对中国旧传统的复归,而是要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个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作为民族的文化,就是既要有革命的内容,还要有民族的形式。创造这个民族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而获得。这个民族形式应当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在创造民族形式,形成中国特性、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方面,为我们党开创新文风树立了榜样。这些著作,不仅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而且开创了一代新的文体,成为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文风的范文。事实上,我们至今常用的许多话语都源于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我们至今的许多观念和认知方式也源于作为文化形态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高度发展。如刘少奇所说:它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概括中国历史、社会及全部革命斗争经验而创造出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为实现“两个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新的发展历程。
两年多来,习近平在他的讲话和著述中,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他第一次会见中外记者讲话就强调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后,他就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当选为国家主席后,他发表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在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国访问回答新闻媒体如何治国理政时,他说: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这些讲话开启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运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展现治国理政情怀的新篇章。
习近平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怀,主要表现为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习近平特别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本国本民族一定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还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这里虽然是在一般意义上的泛指,而非专指。毫无疑问,其逻辑结论是明确的。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魂”,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文明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是因为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其“根”其“魂”一直延绵至今。
第二,习近平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他说: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中国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并且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这是对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的科学总结。
第三,习近平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个国家的强大,既需要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发展,也需要思想文化、民族素质等软实力的提高。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年12月,他在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还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些讲话,既说明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巨大影响;也说明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第四,习近平特别强调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他说: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储存的智慧。因为在传承的知识中积累了历史上对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重要认知和经验。因此,“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这里在一般意义上讲的人类历史文明对于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借鉴作用,毫无疑问,也同样地适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家庭教育中错误的教育理念 篇十
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
有些家长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也不懂,教育为时过早,这是缺乏早期教育意识。
其实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认知能力,0~3岁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印度狼孩的启示说明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适当的刺激,不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的智力将得不到充分的、有效的发展。
树大自然直
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发展,放任自流,结果等小树苗长歪时,要纠正也难了,那时父母再怎么反省都迟了,教育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
因为,孩子需要父母一定的约束和管教,父母需要用心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健康情感。许多孩子长大后日渐暴露出的许多不良品行,如意志不坚,害怕失败,经不起挫折以及自私、霸道等等都是这种思想造成的恶果。
教育孩子,无师自通
不少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自然而且无师自通的事,投资和花精力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的父母”是十分荒唐和没必要的`,加之多少从父辈那儿传承下来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使某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上遇到困惑和烦恼时,既不虚心向别人咨询,也不通过书本或媒体去寻找答案,更不主动寻找学习方式去接受家庭教育课的“培训”,结果由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没有及时进行亡羊补牢或正确地疏导,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剧。
教育是学校的事
这是在推卸责任。美国教育家M.S.斯特娜说:“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大本营,学校不是培养孩子的唯一场地,学校是学习书本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家庭是施行早期智能开发,培养兴趣点、引发求知欲,培养良好行为道德习惯、健康人格等的场所,具有开启鸿蒙的功能。
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给学校,既不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家庭教育的紧迫感,是极不明智的做法,也为时太晚。
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育
这是把教育看得太神秘了,把智力等同于知识,以为教育就是教知识,而知识只有老师才能教好。殊不知,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小到一个话题的交谈,大到意志力的培养,攘括了智商和情商两大方面。
其次,不管你有无意识到,你都在当合格或不合格的老师,你随时随地都在给孩子提供着榜样,你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孩子模仿的范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孩子与你朝夕相处的时间最多,你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土壤,就将有什么样的苗苗在生长,与其推卸责任说不懂教,不如拿起书本来多学点家庭教育知识,多去家长学校听听课,多给自己灌输点正确的现代的、科学的家教观。
让老人带孩子,省心又省力
借口自己工作忙,把养育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既放心又安全,既省心又省力。
然而老人的教育观念多陈旧、传统、固步自封,他们大都无法承担早期智力开发的任务。而且,从非智力方面来说,由于祖辈容易娇惯、溺爱孙儿,易使孩子养成许多不健康诸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和品行。
【传统教育理念】推荐阅读:
传统文化故事传统理念10-15
道德教育传统07-02
革命传统教育报告07-30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08-29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10-26
传统美德教育简讯11-21
教育传承传统文化07-16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08-08
革命传统教育党课讲稿09-11
双十二革命传统教育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