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论文

2024-08-11

药理论文(共13篇)

1.药理论文 篇一

1. 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继发性反应 2. 受体激动药和受体拮抗药的特点?

激动药

拮抗药 与受体亲和力:

内在活性:

0 < α ≤ 1

α= 0 作用结果:

激动受体产生作用

拮抗激动药效应

激动药:完全激动药(α=1); 部分激动药(α<1)拮抗药(α=0):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 3. 量反应和质反应的区别? 量反应:

A定义: 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B曲线: 剂量,直方双曲线,对数剂量,对称S 形 C指标: 效能、效价强度 质反应:

A定义:药理效应不随剂量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表现为 反应性质 的变化 B曲线:对数剂量,常态分布,累加剂量,典型S 形 C指标:ED 50、LD 50 4. 受体调节?

受体调节效果:向上调节;向下调节 被调节受体种类:同种调节;异种调节 5. 评价药物安全性指标?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LD 50 / ED 50 安全系数(safety index):LD 1 1 / ED 99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LD 5 5-R R----平滑肌舒张(↓过敏物质释放)

(+)α-30%糖 血糖

↑(肝糖原分解,抑制葡萄糖利用)游离脂肪酸 ↑

(激活甘油三酯酶)

6.CNS 临床应用:1.心脏骤停

2.过敏性 疾病

(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N 性水肿)3.与局麻药配伍及 局部止血 4.治疗青光眼

11.去甲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1.早期神经源性休克

2.嗜铬细胞瘤切除后或药物中毒低血压 3.上消化道出血:1 1 ~ 3mg稀释后 po 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2.急性肾功能衰竭 12.麻黄碱和多巴胺的临床应用?

麻黄碱:支气管哮喘,鼻塞,防治某些低血压状态荨麻疹 多巴胺:抗休克,急性肾功衰竭 13.异丙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1.支气管哮喘

2.房室传导阻滞 3.心脏骤停.感染性休克 14.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1.外周血管痉挛疾病

2.静滴 NA 外漏 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4.拟交感按药物过量所致的高血压 5.抗休克 6.抗心力衰竭

7.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15.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1.β 受体阻断作用(1)心血管系统(2)支气管平滑肌(3)代谢

2.内在拟交感活性(在阻断β受体的同时,还具有部分激动β受体作用。)3.膜稳定作用(有些 β 受体阻断药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和奎尼丁样作用,降低

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4.眼

临床应用:1.心律失常

2.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3.高血压

4.充血性心力衰竭 5.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6.其他:青光眼、焦虑等

1.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特点及代表药物特点?抗高血压治疗新概念? 分类 :1.肾素-100mg/d)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加重出血倾向3.水杨酸反应4.过敏反应5.瑞夷(Reye)综合征6.对肾脏的影响

9. 呼吸系统药物分类及代表药?

控制哮喘药物,镇咳药,祛痰药 支气管扩张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茶碱类

M -R阻断药 抗过敏平喘药

色甘酸钠 抗炎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 镇咳药:可待因(甲基吗啡)

祛痰药:氯化铵

愈创甘油醚

乙酰半胱氨酸

溴已新氨溴索 10. 用于平喘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声音嘶哑、声带萎缩变形诱发口咽部念珠菌感染 注意:吸入后立即 漱口

11. 氨茶碱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本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

12.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1.对代谢的影响

2.抗炎作用

3.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4.抗休克作用 5.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1.严重感染或炎症

2.免疫相关疾病 3.抗休克治疗 4.血液病 5.局部应用 6.替代疗法

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诱发或加重感染 3、消化系统并发症 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和伤口愈合迟缓等 6、其他:糖尿病、精神失常等

13. 抗菌药物概论相关概念?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抗菌药: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能力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来自真菌或细菌的具有干扰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需的某些重要的结构与生化过程 的抗菌药物,而对感染细菌的真核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抗菌活性:抗菌药抑制或者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培养细菌 18--6 球菌感染:流脑, 淋病 螺旋体感染:梅毒 放线菌感染

不良反应:1.变态反应 最常见。皮肤过敏(荨麻疹、药疹等)和血清病样反应较多见。

最严重: 过敏性休克

2.赫氏反应(表现: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心跳加快)

3.其他不良反应:1)局部痛,红肿或硬结

2)量过大或 iv快--大脑皮层刺激症 鞘内注射--脑膜或神经刺激症

3)大量滴注--高钾或高钠血症,甚心功抑制

防治:(1)仔细询 问 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2)避免 滥用和局部用药;

(3)避免在患者饥饿时注射青霉素;

(4)使用前必须 备 好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和抢救设备;(5)初次使用、用药间隔3天以上或换批号者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6)注射液需临用 现配 ;

(7)患者每次用药后 观察 30min,无反应者方可离去;

(8)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 肾上腺素0.5-1.0mg,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注或滴注,必要时加入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同时采用其他急救措施。

17. 头孢菌素类1-4代特点?代表药物?应用?不良反应?

共性特点:广谱半合成抗生素,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替唑、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硫脒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头孢尼西、头孢丙烯、头孢克洛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地尼、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地嗪等

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

应用:一代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和尿路、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二代用于敏感菌所致肺炎、胆道感染、菌血症、尿路和其他组织器官感染等。三代用于 危及生命 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骨髓炎及尿路严重感染 四代用于治疗对第三代 耐药的严重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与青霉素部分交叉过敏

2、胃肠反应:头孢克洛

3、肾毒性(近曲小管细胞损害,一代头孢)4.CNS反应 5.双硫仑反应

6、其它,如:三代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偶见二重感染、低凝血酶原症,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避免 饮酒(----“醉酒样”反应)

18. 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不良反应? 机制:

【 抗菌作用 】 静止期杀菌药

强效:G- 杆菌,如大肠克变志贺链,耐青的金葡菌; 中效:枸沙沙不分产;

弱效:G- 球菌,如淋、脑; 无效:厌氧菌。

【 抗菌机制 】 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

A、阻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1)抑制70S 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2)与30S 亚基P10 蛋白质结合—A 位扭曲 3)阻止肽链释放

4)阻止70S 核蛋白体的解离

B、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细菌死亡 不良反应:⑴ 耳毒性

⑵肾损害 ⑶过敏反应

⑷骨骼肌收缩无力

19. 抗结核病药物应用原则?

早期用药;规律用药;全程用药;适量用药;联合用药

20. 异烟肼和利福平的不良反应? 利福平:胃肠刺激反应 较常见;肝损害 少数人出现;致畸胎作用 孕期禁用

异烟肼:① 外周神经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INH 致 VitB 6 6 →GABA↓→CNS 兴奋症状慢乙酰化多见,用 VitB 6 少量预防 ② 肝损害

乙酰化产物— 单乙酰异烟肼(肝毒物)快乙酰化多见,定期复查肝功能

2.药理论文 篇二

1 基于护理用药过程, 强化感性认识, 拟订教学计划

护理药理是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使培养出的人才具备完成护理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 应掌握或理解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等内容, 使防治疾病的药物更加安全地发挥作用, 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我们在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中,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 按照“行为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模块”的路径, 征求专业教师、学生、课程开发专家、临床护士对护理药理课程改革的意见;认真分析岗位需求, 研究课程开发方向;组织学生深入临床参观、见习护士在药疗护理时的具体工作过程, 请临床护士给学生讲解“给药制度”, 让学生了解护士执行“给药制度”应具有的责任, 使其对“给药制度”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根据课程标准反复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 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临床课程知识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在药疗护理过程中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 以药物为载体, 模拟药疗护理, 实现药理与护理的衔接

“护士给药制度”是我国护理工作的主要制度之一, 这一制度的实行,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士用药差错的发生, 保证了护理质量[2]。“给药制度”一般安排在护理学基础和护理管理学等护理专业课程中进行, 如何实现护理药理教学与“给药制度”的契合呢?

我们以药物为载体, 将“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 有针对性地增加临床药疗护理与相关的知识, 例如用药评估与计划、用药过程的观察、用药的法律与“给药制度”的内容、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等。通过以下3个步骤将药理知识与临床护理知识紧密联系。

2.1 以护士安全用药为主题, 阐明理论, 夯实基础

护理药理是护士执行“给药制度”的理论依据之一, 学生掌握药理知识是否全面, 直接影响未来能否科学指导患者用药、合理安全给药、及时全面观察用药效果。护理药理教学必须阐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 为学生正确执行“给药制度”夯实基础。

在护理药理教学时, 应将理论知识与护理临床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如:讲述药物的作用时, 应联系“给药制度”中护士如何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讲述药物的临床应用时, 应联系“给药制度”中护士如何把握药物的适应证;讲述药物的体内过程时, 应联系“给药制度”中护士如何正确选择给药途径;讲述药物的不良反应时, 应联系“给药制度”中护士如何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等内容;讲述药物的理化性质时, 应联系“给药制度”中护士如何防止发生配伍禁忌的注射药物相互配伍。让学生对药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的同时, 逐步理解“给药制度”的实际意义, 既当好药疗方案的执行者, 又当好安全用药的监护者。

2.2 以“给药制度”为标准, 培养慎独精神和责任心

护士“给药制度”的核心是护理工作的慎独精神和责任心, 其主要表现为“三查七对一注意”[3], 即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一注意:注意不良反应。我们收集了一些护士用药的相关案例, 穿插在护理药理教学中讲述, 通过分析讨论, 让学生在成功的案例中学习护士合理用药的经验, 在护士用药差错案例中吸取教训, 力求使学生把“三查七对一注意”不仅记在书本上、挂在口头上, 更要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 从而具有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

2.3 营造药疗护理氛围, 让“给药制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与临床课程教学结合, 把药品呈现于课堂, 在教室内的陈列橱窗摆放药品、在护理操作课上使用药品, 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模拟药疗护理过程、营造药疗护理氛围, 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 通过药理与护理的衔接, 让“给药制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使其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3 细化“三查七对一注意”内容, 融入护理药理课程标准

通过反复进行药理与护理用药的结合, 对护理药理可为护理临床工作服务, 师生已经从认识上达成一致, 然后细化“三查七对一注意”内容, 并且将其融入护理药理课程标准中, 实现护理药理与“给药制度”的契合。

3.1 药物治疗前

在进行护理药理的药物作用、临床应用教学时, 强调药物治疗前做到一了解、二阅读、三核对、四落实。

一了解:了解患者病情和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评估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二阅读:阅读医嘱、药物说明书;三核对: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与浓度、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用法、时间的正确性;四落实:落实各项护理准备工作,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 做过敏试验, 准备处理不良反应的药品和器械。

3.2 药物治疗中

严格操作、勤于观察、准确记录、及时报告和纠正。

(1) 严格操作。药物治疗需与精湛的给药技术相结合, 做到正确执行各种给药途径的护理操作:口服、舌下含化、吸入、外敷、直肠给药以及注射 (包括皮内、皮下、肌内、静脉、动脉注射) 等。坚决防止发生配伍禁忌的操作。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宜的载体溶媒、检查有无配伍禁忌;先加浓度较高者, 后加浓度较低者, 最后加入有色的注射用药物;注射用药物配制结束后应尽快使用。

(2) 勤于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出现时间和特征, 协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对治疗效果形成客观的期待心理, 减轻患者对治疗失败的焦虑。

(3) 准确记录。在进行护理药理教学时, 灌输护士工作的法律法规, 使学生明确必须做好相关记录, 如记录用药时间、疗效出现时的特征和时间。

(4) 及时报告与纠正。在讲解药物不良反应内容时, 明确可能发生哪些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和早期表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抢救措施、药物的禁忌证。同时使学生学会观察用药部位有无异常变化, 及时报告, 并在医生的指导下, 及时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

3.3 药物治疗后

善沟通、会宣教。

(1) 善沟通。必须向患者交待清楚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安排、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教会患者评估自己的治疗效果以及处理不良反应。

(2) 会宣教。向患者宣教药物的名称、大致类别、储存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摘要:护理药理是阐明药物基本理论的一门学科, 是护士执行“给药制度”的理论依据之一, “给药制度”则是护士安全用药的基本保证, 将护理药理教学与“给药制度”有机结合, 可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关键词:护理药理,给药制度,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王容, 张梅.用药中的健康教育[J].护理学杂志, 2006, 1:29~30.

[2]黎真.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技巧[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16 (1) :62.

3.芹菜的药理功效 篇三

芹菜,属伞形科植物。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很广,适应性较强。常见的芹菜有青芹菜、白芹菜和大棵芹菜,还有水芹菜。青芹叶柄细长,浅绿色,香味浓,品质好。白芹叶柄宽厚,白色,香味淡。若从大类上分,有水芹、旱芹两种,功能相近,药用以旱芹为佳。旱芹香气较浓,又名“香芹”,亦称“药芹”。芹菜俗称蒲芹、药芹、香芹、葫芹等。

芹菜营养丰富,味清香、质甜脆,是凉拌、热炒的美味佳肴。每500克含蛋白质8.1克、碳水化合物7克、粗纤维2.2克、钙592毫克、铁31.5毫克、胡萝卜素0.41毫克、硫胺素0.11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1毫克、抗坏血酸22毫克。《本草纲目》:“旱芹,其性滑利。”《本草推陈》:“治肝阳头痛,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现代医学杂志《卫生通讯》:“清胃涤热,通利血脉,利口齿润喉,明目通鼻,醒脑健胃,润肺止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芹菜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由于它们的根、茎、叶和籽都可以当药用,故有“厨房里的药物”、“药芹”之称。用于肝经有热,肝阳上亢,烦热不安,眩晕;热淋,尿浊,小便不利或尿血;月经先期;胃热呕逆,饮食减少。现代用于高血压病、乳糜尿等。芹菜素有降压作用,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反射作用而引起。芹菜的生物碱提取物对动物有镇静作用。由于芹菜的钙磷含量较高,所以它有一定镇静和保护血管的作用,又可增强骨骼,预防小儿软骨病。适合于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缺铁性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等患者食用。特别是对于女性,常食可以促进荷尔蒙的分泌,保持肌肤健美,改善内分泌失调。芹菜还有醒脑、健神、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活动量小、饮食量少、饮水量不足而易患大便干燥,经常吃点芹菜可刺激胃肠蠕动利于排便。

人们习惯上对芹菜弃叶食茎的食法,实为可惜,芹菜茎的胡萝卜素的含量为0.09克,叶为4.09克,叶为茎的45倍。胡萝卜素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A的来源。从营养角度来说。芹菜应连叶一起吃,先焯后炒,冲淡叶的苦味。再加点糖,便成了可口的佐餐之菜。芹菜,生疥癞人勿服。《本草汇言》:“脾胃虚弱,中气寒乏者禁食芹菜。”

值得澄清的是,民间曾有一种说法:芹菜能提高男性性功能。素有研究的中国男性生殖健康办公室主任、北京铁路总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胡胜友说:“芹菜能提高男性性功能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芹菜不但不能‘助性’,而且多吃还会杀伤精子!而韭菜则确实是可以有助于提高男性性功能的。”因为男性多吃芹菜会抑制睾丸酮的生成,从而有杀精作用,会减少精子数量。据报道国外有医生经过实验发现,健康良好、有生育能力的年轻男性连续多日食用芹菜后,精子量会明显减少甚至到难以受孕的程度,这种情况在停菜后几个月又会恢复正常。常吃芹菜可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但停吃16周后,又可恢复到正常的精子量,且无副作用,有人选择18~20岁的男子进行试验,每天让他们吃75克芹菜,连续食用1至2周后,使受试者的精子量明显减少至每毫升仅3000万个。这样少量的精子数,一般难以使女子怀孕。因此,缺、无精子症患者,要尽量避免吃芹菜。否则即使吃许多补益药,也不会起作用。

(摘自《北京晚报》 本文作者:杜昌宏)

4.药理学实验 篇四

一、实验目的

通过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练习,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教学电影:动物基本知识与实验技术;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动物:家兔、小鼠、实验器材:小鼠固定器家兔固定器、注射器兔台,手术器械,注射器,丝线,纱布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小鼠、大鼠的捉拿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标记.家兔捉拿、固定、灌胃、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重点示教小鼠、大鼠的捉拿灌胃.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小鼠、大鼠的捉拿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标记.家兔捉拿、固定、灌胃、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

1、捉持法

以右手提鼠尾,将小鼠放于粗糙面上,将鼠尾轻轻向后拉,以左手的拇指及其食指捏双耳及头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及掌心夹其背部皮肤及其尾部,便可将小鼠固定。

2、灌胃

左手持小鼠,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右手拿灌胃器子口交插入口腔,从舌面紧沿上颚进入食道。若遇阻力,应退出后再插。

3、皮下注射

一人抓小白鼠头部皮肤,右手拉鼠尾,另一人左手捏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背部皮肤。

4、腹腔注射

左手抓小白鼠,右手持注射器。取30º将针头从下腹部刺入腹腔。

5、尾静脉注射

将小白鼠置于固定筒内或倒置的大漏斗下,使鼠尾露出在外。用酒精棉球擦鼠尾,使血管扩张。左手拉住尾尖,选一条扩张最明显的尾静脉将针头刺入血管,推药。若有阻力,且局部变白,则需从新刺入血管。

小结: 实验的认真及参与情况,实验室守则和实验的基本要求。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实验动物编号;动物捉拿、固定、给药、取血方法

七、思考题

动物捉拿、固定、给药方法有哪些? 实验二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影响

[目的和原理] 观察药物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用强弱 [实验材料] 1动物:小鼠3只。

2药品:o.5%苯甲酸钠咖啡因溶液(Caffeine and sodium benzoate solution)、4%苯甲酸钠咖啡因溶液(Caffeine and sodium benzoate solution)。3器材:鼠笼、大烧杯、普通天平、1 m1注射器。[实验步骤] 取小鼠3只,以苦味酸溶液涂毛作不同记号,称其体重,观察小鼠正常时的活动情况。给各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苯甲酸钠咖啡因:甲鼠o.5 mg/10 g体重,乙鼠2.o mg/10g体重,丙鼠8.o mg/10 g体重。将小鼠放人3个大烧杯中,密切注意先后出现的反应。咖啡因在小鼠身上可能引起的作用,按照轻重程度不同,大约有活动增加、呼吸急促、反射亢进、震颤、惊厥及死亡等。记录各鼠所出现药物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快慢,并比较各鼠有何不同。[结果整理及整理]

记录并比较三只小白鼠出现的反应,分析不同给药剂量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三只小白鼠先后出现的反应并记录各鼠出现药物反应的严重程度 [思考题] 药物的剂量和作用的关系对临床用药有何重要意义? 实验三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影响

一、实验目的

观察药物的给药途径对作用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一)演示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家兔 5%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 2ml、5ml注射器、磅秤、剪刀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取家兔2只,编号称重,先观察其正常活动情况,翻正反射及呼吸情况,然后一只从耳缘静脉缓慢推入5%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1ml/kg,一只肌内注射入等量药物,药后观察所发生的症状,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两兔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及呼吸抑制程度有何不同

七、思考题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是如何影响的?实验四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毒扁豆碱、毛果芸香碱、阿托品和去氧肾上腺素对瞳孔作用

二、实验内容

(一)演示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家兔 毒扁豆碱、毛果芸香碱、阿托品和去氧肾上腺素溶液滴管、测瞳尺、剪刀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取家兔2只,编号称重,先观察其正常瞳孔大小,剪去睫毛后,在自然光下测瞳孔大小,用手电筒的光照射兔眼,观察瞳孔对光反射。然后手指将眼睑下拉成杯状并压住鼻泪管,向左右两眼分别滴入1%阿托品溶液3滴与1%毛果芸香碱3滴,右眼15分钟后再滴入1%阿托品溶液3滴另一只左右两眼分别滴入1%去氧肾上腺素3滴与0.05%毒扁豆碱。右眼15分钟后再滴1%去氧肾上腺素3滴

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测瞳孔时不能刺激角膜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毛果芸香碱对瞳孔的影响? 实验五

镇静催眠药抗惊厥作用

一、实验目的

观察地西泮镇静催眠作用

二、实验内容

(一)演示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小白鼠0.5%地西泮注射针剂(10毫克/支)生理盐水、注射器、烧杯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1、取大小相近的小白鼠2只,称重编号,先观察正常活动,甲鼠腹腔注射0.5%地西泮注射针剂0.1毫升/10g,乙鼠腹腔注射0.9%的氯化钠注射液0.1毫升/10g 做观察对照,20分钟后观察两鼠变化。

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记录两鼠症状出现时间

七、思考题

地西泮镇静催眠作用的特点? 实验六 氯丙嗪镇静降温作用

【目的】

观察氯丙嗪的镇静和降温作用并掌握其降温作用特点。【原理】

氯丙嗪的镇静作用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叶及中脑-皮质通路中的多巴胺受体而发生的。同时,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因而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动物】 小白鼠3只。【药品】

0.08%盐酸氯丙嗪溶液、生理盐水、液状石蜡。【器材】

托盘天平、肛表、大烧杯、1m1注射器、冰箱。【操作】

取小白鼠3只,称重编号,观察正常活动及精神状态。用电子温度计测正常体温。然后甲、乙两鼠腹腔注射0.08%盐酸氯丙嗪溶液0.1m1/10g,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用药后将乙、丙两鼠放入冰箱冷藏室。30分钟后各测一次体温,并观察小白鼠的活动情况。

【结果】

鼠号 药物

环境

活动情况 用药前 用药后

体 温 用药前 用药后30 ‘

甲 氯丙嗪 室温 乙 氯丙嗪 冰箱 丙 生理盐水 冰箱 【讨论题】

1、氯丙嗪镇静和降温作用的机制、特点及临床意义。【注意事项】

l、室温影响实验结果,必须在30℃以下进行实验。

2、无冰箱时也可在大盆中放入冰块,造成局部环境低温进行实验。

3、测体温时,勿使小白鼠过度骚动,要固定好。每只小白鼠最好固定用一支体温表,且每次插入深度和时间要一致。

4、实验前24小时,最好将小白鼠放在准备实验的环境中适应,并小笼喂养。实验七 强心苷对离体蛙心作用

【实验目的】

1.学习离体在位蟾蜍心脏的恒压灌流法,观察前、后负荷和心肌收缩性能对心功能的影响,并描绘心功能曲线的变化;

2.制备实验性全心衰的动物模型;观察强心药物对衰竭心肌的治疗作用。【实验器材与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恒压灌流装置一套,10ml量筒,小烧怀,动、静脉插管,计算,器滴管,坐标纸,任氏液,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2×10-6~2×10-5mol/L硫酸镉任氏液,0.2%地高辛,0.2%普奈洛尔(按片剂重量计算),0.001%异丙肾上腺素。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离体在位心脏灌流标本的制备

1.破坏蛙脑和脊髓、暴露心脏。

2.分离出左、右主动脉,在其下方穿两根线备用。

3.用镊子夹住下腔静脉的上壁少许,用剪刀沿镊子下缘剪一小口,将事先充满任氏液(不含气泡)的静脉插管插入此切口,直至静脉窦内,用备用线结扎固定。翻转心脏向下,提起左主动脉,在左主动脉尽量长的远端剪一斜形切口,然后用充满任氏液的吸管插入心室,冲洗并反复数次(目的是避免血液堵塞插管)。注意不要进气泡。

4、将事先充满任氏液的动脉插管向心性插入,作为心搏出口,并用线结扎固定。

5、把静脉插管与橡皮管1相连,但先不打开夹子;把动脉插管与橡皮管2相连.二.观察项目

1.每分输出量和有效心功率的计算方法

2.观察实验因素对每分输出量和有效心功率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勿用手捏拿心脏,以免损伤心脏。

2.心脏表面应经常滴加任氏液,以保持湿润。

3.整个实验过程中,管道不要扭曲。

4.实验过程中,应回收、循环使用任氏液或硫酸镉任氏液。【讨论思考题】

1.评价心功能指标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2.影响心功能的因素有哪些?从心脏本身来分析,那些因素可影响心功能?

3.强心苷对心脏有何作用?中毒表现如何?为什么?

4.临床上左、右心衰表现各如何?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各如何?

实验八 利尿药对家兔尿量影响

[目的]

1.了解急性利尿的实验方法;

2.观察速尿对麻醉兔的利尿作用。

【实验器材与药品】 1.动物选择

可用大白鼠、小白鼠、家兔、猫和狗,其中以大白鼠较为常用。2.实验方法

⑴ 代谢笼实验法:适用于大、小白鼠;

⑵ 直接自输尿管或膀胱收集尿液:适用于较大动物(家兔、猫、狗)。

三、具体实验

[材料]

1.动物:家兔 2.器材:兔手术台、量筒、注射器、手术器械

3.药品:25%乌拉坦,1%速尿

[方法]

1.麻醉:取家兔一只,称重,耳缘i.v.25%乌拉坦4ml/kg;

2.水负荷:麻醉后i.g.给自来水40ml/kg;

3.手术:背位固定后剪去下腹部毛,于耻骨联合上方切开皮肤约4~5cm,并沿腹白线剪开肌肉,暴露膀胱,在少血管区做荷包缝合后行膀胱插管;

注意:膀胱插管需注满生理盐水

4.记录正常尿量(ml/2分钟),连续记录10min;

5.耳缘i.v.1%速尿4mg/0.4ml/kg,记录给药后2、4、6、8、10、12、14、16、18、20min尿量毫升数(ml/2分钟)。

[结果]

结果汇总,计算不同时间尿量的均值,以尿量毫升数(ml/2分钟)为纵坐标,给药后不同时间为横坐标作直方图。

实验九 尼可刹米对家兔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尼可刹米对吗啡所致呼吸抑制的解救作用,并联系其临床意义。【原理】

吗啡可抑制呼吸。治疗量尼可刹米能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也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急性吗啡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

【动物】 家兔。【药品】

1%盐酸吗啡溶液、5%尼可刹米溶液。【器材】

兔固定器、婴儿秤、玛利气鼓、5m1及10mI注射器、胶布、酒精棉球、压力换能器、MedLab。【操作】

取家兔1只,称重,置于固定器内。将玛利气鼓固定于家兔口鼻,另一端连接于压力换能器并将换能器连接于MedLab。首先记录正常的呼吸曲线,然后由耳静脉注射1%盐酸吗啡溶液1~2ml/kg,观察呼吸频率及幅度,待频率极度减慢,幅度显著降低时,立即由耳静脉注射5%尼可刹米溶液1~2ml,观察呼吸变化,待呼吸抑制被解除后,以稍快的速度追加尼可刹米0.5ml,观察惊厥的发生。

【结果】

观察分析描记的呼吸曲线。【讨论题】

1、为什么选用尼可刹米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使用是时应注意什么?

2、吗啡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注意事项】

1、通气量调节好后不要再更动,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2、注射吗啡的速度应根据呼吸抑制情况调节,一般宜先快后慢。

3、尼可刹米应事先准备好,当出现呼吸明显抑制时立即注射,但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容易引起惊厥。

实验十 红霉素的体外配伍禁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红霉素的配伍禁忌,联系临床实际了解配伍禁忌的临床意义。

二、实验内容

(一)演示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乳酸红霉素粉针剂,(0.9%)的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水 2ml、5ml注射器、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将乳酸红霉素粉针剂编为甲、乙、丙号,然后甲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乙瓶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丙瓶加入注射用水,均为6ml.振摇3-5分钟后,观察是否溶解。

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溶液应充分摇匀

七、思考题

红霉素的配伍禁忌的临床意义?

实验三: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药物的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二、实验内容

(一)演示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家兔 5%的盐酸普鲁卡因 2.5%硫喷妥钠注射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取家兔一只,称重,先观察其正常活动情况,并用大头针刺其后肢,看其有无痛觉反应。然后在一侧坐骨神经周围注入5%的盐酸普鲁卡因(2ml/kg)

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取家兔一只,称重,先观察其正常活动情况,并用大头针刺其后肢,看其有无痛觉反应。然后在一侧坐骨神经周围注入5%的盐酸普鲁卡因(2ml/kg)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先注入半量,观察给药的后肢有无运动和感觉障碍。等局部作用明显后(约2-3分钟)再将剩下的半量药液注入肌内

七、思考题

5.药理课件重点整理 篇五

药物:能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药理学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药效动力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第二章 药代动力学 首过效应(受过消除):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酶诱导:连续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可使肝药酶数量增加,活性增强的现象。酶抑制:抑制肝微粒体酶的活性导致同时应用的一些药物代谢减慢的现象。肝肠循环: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的肝—胆汁—小肠间的循环。

一级动力学消除: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浓度按恒定比例消除

零级动力学消除:单位时间内吸收或消除恒定量的药物(超过机体的消除能力),即血药浓度按恒定消除速度进行消除,也称恒量消除。

血浆清除率CL: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的体内药量与 血药浓度的比值。

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达到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消除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稳态血药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连续恒速给药或分次恒量给药,当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等于消除的药物量时,血药浓度维持基本稳定的水平。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性与意义;

可逆性、饱和性

半衰期的临床意义。

1确定给药间隔,一般略等于或接近该药的t1/2 2反映药物消除快慢和间接反映肝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3预测连续给药达到稳态浓度或称坪值的时间,即需经过该药的4~5个t1/2才能达到。相反,停药后经过4~5个t1/2后,血药浓度约下降95%(消除时间)

第三章 药效动力学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原发作用),或指药物引起的初始反应。

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发生的改变。药物作用两重性: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机体恢复正常。

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的反应。对症治疗:亦称治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或减轻患者痛苦。

对因治疗:亦称治本,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副作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药理作的延伸。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停药反应(回跃反应,停药反跳):用药过程中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使原有疾病加重的现象。

变态反映:少数经过应用某药致敏的病人对该药发生的一种特殊反应。特异质反应:特异质病人对某种药物反应异常增高,应用小剂量即出现剧烈的药物反应甚至中毒症状。

药物的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效能(最大效应):增加药物剂量而效应不增加。反映药物内在活性大小。当效应增强到最大程度后虽再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或效能。

效应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反映药物与受体亲和力。

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最小有效量(阈浓度):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即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表示。半数有效量(ED50):能引起50%最大效应(量反应)或50%阳性反应(质反应)时的药量。

半数致死量(LD50):能引起50%动物死亡的药量。

治疗指数(TI):评价药物安全性TI =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 安全范围:ED95 ~ LD5之间的距离,或LD1/ED99。其距离越大越安全。安全范围较治疗指数更可靠。思考题

1.什么是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理效应选择性 与药物作用特异性的关系?

2.药理效应与疗效、副反应之间的关系? 3.从药物的量-效曲线可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4.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内涵?

5.反映激动药内在活性和亲和力的参数?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的现象。停药消失,再次用药又发生。耐药性(抗药性):在反复用药时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等对药物敏感性逐渐降低的现象。药物依赖性:长期应用某药后,机体对该药产生了生理性的或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分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包括相加作用和增强作用。

拮抗作用:合并用药效应减弱,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

1.胆碱能神经(兴奋时释放ACh)包括: ⑴全部运动神经

⑵全部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⑶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⑷少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⑸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

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释放NA)包括: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主要递质的生物合成、释放和消除方式 递质——ACh 合成:胆碱+AcCoA 释放:胞裂外排 量子化释放

消除:AChE 递质—— NE 合成:酪氨酸-多巴-多巴胺-NE 释放:胞裂外排

消除:Uptake-1 Uptake-2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布及其效应。P55表

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P57表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

一、M样效应---剂量稍小 1.心血管系统

(1)血管扩张作用:(2)负性频率(3)减慢房室结和普肯耶纤维传导负性传导(4)负性肌力作用(5)缩短心房不应期 2.胃肠道---兴奋

3.泌尿道---膀胱平滑肌蠕动↑,逼尿肌收缩,最大自主排空压力增加,膀胱三角区和外括约肌舒张,排尿↑ 4.腺体分泌增加

5.眼 ACh局部滴眼时,可致瞳孔收缩---近视

二、N样作用---剂量稍大

许多器官受双重支配—表现优势效应

(+)N1--心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 胃肠道、膀胱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N2--骨骼肌兴奋

过大剂量----神经节从兴奋→抑制

三、中枢作用

外源性Ach不易通过脑屏障(BBB),对中枢作用不明显

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1、眼: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2、腺体:汗腺、唾液腺分泌明显增加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眼科

1.外用于青光眼(1%~2%滴眼)对闭角型疗效好,扩大前房角间隙对开角型有效,扩大小梁网间隙,扩张巩膜静脉窦周围小血管 2.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使用,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过量可出现M胆碱受体过度兴奋症状,可用阿托品对症处理。滴眼时压迫内眦,避免药物流入鼻腔后吸收。思考题

1、简述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2、何谓M样作用?

6.中药药理相关期刊 篇六

1.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

2.中国药理学通报

3.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4.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5.中草药

6.中药材

7.中成药

8.药学学报

9.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0.中国中药杂志

11.中国药学杂志

12.中国新药杂志

13.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4.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5.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6.中国药房

1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8.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9.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红花的药理作用分析 篇七

1.1 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

朴永哲等[1]研究发现, SY可减少大鼠低灌流离体心脏乳酸脱氢酶 (LDH) 漏出, 缓解心室肌组织ATP含量下降及其超微结构的损伤;亦可缓解大鼠心肌线粒体混悬液中线粒体的肿胀及膜流动性下降, 表明SY可缓解大鼠心肌缺氧性损伤,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腹腔注射SY可明显降低大鼠心率, 且显著改善异丙基肾上腺素 (ISOP) 所致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同时可缓解大鼠低灌流离体心脏的心率及冠状动脉流量的下降, 提示SY具缓解大鼠心肌缺血作用, 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可能为其作用机理之一。

1.2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刘发等[2]报道红花黄色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有明显降压作用, 给予大鼠灌服红花黄色素1~2 g/ (kgd) , 给药3~5 d后开始降压, 2~3周作用最强, 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均有明显下降, 认为SY的降压作用可能与抑制中枢加压反射、激动H1受体、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和直接扩张外周血管等作用有关。

2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 SY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 activating抑制PAF factor, PAF) 诱发的家兔血小板聚集、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升高;诱发的人中性粒细胞聚集、黏附[3]放射受体结合实验结果表明, SY可竞争性抑制氚标记的PAF与兔洗涤血小板 (washed rabbit platelets, WRP) 、兔血小板膜及膜蛋白上PAF受体特异性结合, 从整体细胞及分子不同层次观察到了SY的PAF受体拮抗剂的作用。臧宝霞等[4]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 可明显抑制[3H]PAF与WRP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抑制PAF介导的WRP及兔多型核白细胞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 PMNs) 的聚集, 且均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提示HSYA为PAF受体拮抗剂, 为红花抗PAF的有效成分之一。HSYA通过抑制PAF所致血小板黏附、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Ca2浓度升高而使血小板活化受到抑制, 缓解了血栓形成、炎症反应等病理变化, 减轻了血液循环障碍。

3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脑缺血是一种病理过程复杂的疾病, 其发病过程涉及到脑血流减少、缺血缺氧和能量代谢衰竭及氧自由基产生、炎性因子和细胞的参与等, 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溃变死亡, 药理研究表明, HSYA有良好的抗脑缺血、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HSYA对大鼠缺血脑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表现为抑制缺血脑线粒体膜流动性的降低、膜磷脂降解、线粒体肿胀、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降低, 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同时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丙二醛 (MDA) 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抑制Ca2过多摄入[5], 梁辉等[6]研究了HSYA对大鼠脑缺血后病理变化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DAR1) 蛋白表达的影响, 发现缺血后给予HSYA可明显减轻脑的病理损害, 使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减轻, 同时, 对脑缺血后NMDAR1蛋白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 早期通过抑制NMDAR1蛋白的表达, 使谷氨酸 (Glu) 与受体结合减少, 从而减轻Glu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在后期, NMDAR1蛋白表达的上调, 有助于神经功能的代偿和恢复。

4 抗氧化作用

在组织缺血-再灌注等过程中, 自由基引发的氧化反应为许多血液循环障碍疾病的重要损伤机制, 红花水提液可清除羟自由基, 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7], 红花注射液能拮抗氧自由基, 还能有效地减少IL8的含量, 从而阻断IL8与炎症反应及氧自由基之间的恶性循环及连锁反应[8], HSYA可清除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保护细胞膜, HSYA为查尔酮类结构, 其分子中含多个酚羟基, 其抗氧化药效可能与这些酚羟基的作用有关, 在多种血淤病症中, 自由基反应对加剧血液循环障碍起了重要的作用, 而红花有效成分HSYA的抗氧化效应对其活血化淤的作用具一定的贡献。

5 抗肿瘤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 肿瘤的生长需要血管为之提供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因此, 如何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当今世界治疗肿瘤的新热点, 在血管生成过程中,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是血管发生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 陆梁等[9]曾报道红花黄色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张前等通过鸡胚尿囊膜血管实验及RTPCR实验, 得出HYSA能显著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其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抑制b GF、VEGF及VEGFR (flt 1) 的m RNA表达来实现。

6 讨论

红花是一种传统的活血化瘀药, 其临床应用广泛, 对红花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很有意义, 虽然目前对红花的药理作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 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 文献报道的红花提取物对NMDR1蛋白表达的双向调节作用的具体机制, 在抗肿瘤作用中,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EVC细胞株也显示出双向调节作用, 红花的扩血管作用是否与内源性的NO作用有关也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摘要:红花是一传统的活血化瘀药, 其临床应用广泛, 对红花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很有意义,

关键词:红花,药理作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朴永哲, 金鸣, 藏宝霞等.红花黄色素改善缺氧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J].中草药, 2003, 34 (5) :436.[1]朴永哲, 金鸣, 藏宝霞等.红花黄色素改善缺氧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J].中草药, 2003, 34 (5) :436.

[2]刘发, 魏苑, 杨新中等.红花黄色素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J].药学学报, 1992, 27 (10) :785.[2]刘发, 魏苑, 杨新中等.红花黄色素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J].药学学报, 1992, 27 (10) :785.

[3]王玉芹, 杨树东, 李家实等.红花黄色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3 (4) :21.[3]王玉芹, 杨树东, 李家实等.红花黄色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3 (4) :21.

[4]臧宝霞, 金鸣, 司南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J].药学学报, 2002, 37 (9) :696.[4]臧宝霞, 金鸣, 司南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J].药学学报, 2002, 37 (9) :696.

[5]田京伟, 傅风华, 蒋王林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 2004, 39 (10) :774.[5]田京伟, 傅风华, 蒋王林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 2004, 39 (10) :774.

[6]梁辉, 范金英, 李爱华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NMDAR1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6 (3) :194.[6]梁辉, 范金英, 李爱华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NMDAR1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6 (3) :194.

[7]金鸣, 李金荣, 蔡亚欣等.红花水溶性成分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8, 17 (4) :277.[7]金鸣, 李金荣, 蔡亚欣等.红花水溶性成分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8, 17 (4) :277.

[8]陈志强, 王万强, 叶秀云等.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清白细胞介素IL8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 2005, 25 (2) :118.[8]陈志强, 王万强, 叶秀云等.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清白细胞介素IL8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 2005, 25 (2) :118.

8.药物时辰药理学研究 篇八

【关键词】时辰药理;药效;给药时间

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1], 人体的生物周期即指在人体内调控某些生化、生理和行为现象有规律地呈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如体温、血糖含量、基础代谢、激素的分泌、胃酸分泌、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等。药物的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差异[2]。口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而作用于全身,是比较安全、经济和方便的用药方法,但我们在使用口服药物时仍要注意口服方式及药物口服的时间,使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小而疗效最大。根据人体的生物周期规律,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如合适的给药剂量、间隔时间及服用次数, 顺应人体生物规律可充分调动人体内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发挥药物治疗作用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因此选择适宜给药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面我就讲几类药物的给药时间和疗效间的关系罗列如下:

1抗高血压类药物

有研究顯示高血压给药时间的选择, 对有效治疗高血压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关系,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选用吲哒帕胺为治疗用药, 其半衰期长达17.8h, 每天给药1次, 连服4d即可达到稳定浓度, 使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 且疗效肯定。晨6: 00 给药为宜。早晨6: 00 正处于人体对去甲肾上腺素升压反应曲线的峰值( 6: 00~9: 00) 的开始, 此时给药符合时辰药理学规律[2] ,有利于降低和缩短血压峰值的时间, 减少血压波动, 有效控制血压。建议治疗高血压服用长效降压药的时间点为晨6:00。

2激素类药物

我们本次研究的为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其分泌高峰在上午8到10点, 随后逐渐下降, 午夜12时为分泌低潮期根据此节律性, 对于需要用激素的疾病, 要考虑到给药时间应与生理节律同步化, 即早晨一次性给药。这样做不仅可获得最佳疗效, 而且使毒副反应和停药后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程度。相反如果欲抑制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分泌的活性, 应晚上给药。

3消化系统类药物

消化系统药物 大多数消化系统药在餐前服用能更好的发挥药效。胃黏膜保护药: 氢氧化铝、复方三硅酸镁、枸椽酸铋钾。促胃动力药: 甲氧氯普胺、多潘利酮、西沙必利、莫沙比利。收敛药: 鞣酸蛋白。助消化药: 多酶片、乳酸菌素等。

4解热镇痛类药物

解热消炎镇痛药:实验发现: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①消炎痛晚上8点3 毫克/千克体重无消炎作用, 需9毫克/千克体重才能使炎症减低37% , 而上午8点给3毫克体重则可起同样的消炎作用。②阿斯匹林上午6点给药药效高, 药物排泄所需时间长, 而下午6点给药药效差, 排泄所需时间较短。

5糖尿病类药物

空腹搪尿病病人的血糖和尿搪有明显昼夜节律变化, 其高峰在早晨。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来降低血搪, 其强度上午较下午给药作用强。据报道, 凌晨6点给药较其它时间的作用强度都高, 此时给子最小剂量可获得满意疗效。

6补钙类药物

此类药在清晨和睡前服用为佳, 可以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 若含钙量高的药物, 睡前服用更佳, 因为人体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 睡前服用可增加钙的吸收。

7联合用药

可应用药敏试验评价选药的合理性, 应用联合的PAE 法可以评价给药的合理性。采用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时, PAE 可比单用时长, 即两药联用后PAE 呈协同或相加作用, 原则上应相应减少药物的单剂剂量, 延长给药间隔。如磷霉素对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PAE, 对大肠埃希菌呈浓度依赖性, 与环丙沙星合用, 浓度在4MIC以上时, 呈现明显的相加作用, 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故两药合用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应用时, 则可考虑适当减少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日剂量, 单独给药。对于副作用较大、临床疗效确切的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 可减少两者剂量, 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从而将毒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总之,在临床中,医药可按照药物的种类的不同,安排合适的服用时间和间隔时间,药师要根据医师的处方及时叮嘱患者,让患者在合适的时间点服用药物既对药物的吸收有帮助,也对患者的身体恢复起到帮助作用,尽量在临床中让患者达到合理用药,规范的用药习惯即可以让患者达到疗效增强,健康得以恢复。更能减少副作用和其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沈英范.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口服药物给药时间[J].2009,15(16):38- 39 .

[2]赵光云.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M].杭州:浙江科术出版社,2011

[3] 张秀峰. 降压药服药时间的研讨[J] .护理学杂志,2000,15( 2) : 71

[4] 车宁. 常用几类口服药物的服用方法[J].首都医药.2004 ,11(6):36- 38 .

9.药理学 篇九

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效应、作用——药物效应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A/D,进入血液循环量与药物摄入量之比,进入体内的数量与速度。后遗效应:停药后残留。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小肠为主)→发挥全身作用。

分布:指药物经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

药物的肝肠循环:药物随胆汁进入肠腔,再吸收经肝脏入血液循环。

代谢: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排泄: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通过排泄或分泌器官)排除体外。

吸收主要部位:小肠。

首过消除:舌下和直肠给药,无首过消除作用。

生物等效性:有效成分、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相同,则治疗效应等同。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因素和机体因素。

决定药效和药代差异的决定因素:遗传。

影响药物效应的药物因素:剂型、给药途径、生产工艺,药物的相互作用。

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耐受性——长期用药后,机体达到初始药效的剂量增加。交叉耐受性——对一种药的耐受泛化为对一类药的耐受。耐药性——长期用药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依赖性——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产生依赖(生理依赖:有停药症状;精神依赖:无症状)

停药症状——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机体产生的症状(停药综合症)。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低分子肝素的特点:分子量<6.5kDa,出血发生率<肝素,T2/1↑ →给药次数↓,骨质疏松少。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与选择性的区别: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药物化学反应的专一性。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影响机体功能的专一性。

药物副反应与毒性反应的区别:副反应:治疗剂量;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药品质量问题会引起有害反应,但不会引起药品的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与特异质反应的区别:变态反应——过敏(免疫反应,预先敏化);特异质反应——敏感体质(非免疫反应,无须预先敏化)。

剂量与药理效应的关系:剂量与药理效应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例。

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中和胃酸及抑制胃酸分泌药,粘膜保护药,杀灭幽门螺旋杆菌药。利尿药分类:高效、中效,低效利尿药。

胆碱受体阻断药分类:M胆碱受体阻断药和N胆碱受体阻断药。

胆碱受体激动药分类:M胆碱受体激动药和N胆碱受体激动药。

琥珀胆碱:为N胆碱受体阻断药中的除极化型骨骼肌松弛药。

胆碱酯酶抑制药:他克林、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无肝毒性,不良反应轻;石杉碱甲: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轻,但剂量>0.25mg,记忆反降。

金鸡纳反应:奎尼丁的不良反应中的“耳鸣,听力下降”称金鸡纳反应。

铝碳酸镁的特点:中和胃酸的作用与其他的含铝抗酸药相比,与胃酸反应充分,可达98%以上。

肝素的特点:用于抗凝血,口服无效,常经脉或皮下给药。

刺激性泻药:酚酞、蒽醌类(大黄、番泻叶、芦荟)

常用的脱水药:甘露寺、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等。

治疗脑水肿首选的脱水药:甘露醇。

脑垂体泌乳素

瘤可用溴隐亭治疗。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醋丁洛尔阻断β1受体,普萘洛尔(心得安)阻断β

1、β2受体。AT(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氯沙坦、颉沙坦、伊白沙坦、坎替沙坦;(―)AngⅡ(血管紧张素Ⅱ)作用;(―)血管(↓心脏后负荷)。

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β1:多巴酚丁胺(主要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β2:沙丁胺醇(主要治疗支气管哮喘)。

急性胆碱能危象:不可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与乙酰胆碱酯酶牢固结合,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大量堆积,形成急性胆碱能危象。急性胆碱能危象的表现,包括M样作用和N样作用。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大量PO→胃溃疡、胃出血;凝血障碍―(―)血小板凝集→出血时间↑;大量→(―)凝血酶原形成→出血倾向(维生素K预防);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

NSAIDs的作用机制:抑制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干扰体内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COX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COX-1为结构型,主要存在于血管、胃、肾等组织中,参与血管舒缩、血小板凝聚、胃粘膜血流、胃粘膜分泌及肾功能等的调节。COX-2为诱导型,多种损伤因子和细胞因子可诱导其表达,参与发热、疼痛、炎症等病理过程。NSAIDs对COX-2的抑制作用为其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对COX-1的作用则成为其不良反应的原因。

别嘌醇治疗痛风的作用机理:抑制尿酸生成。

硝酸甘油抗心绞痛机理: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提高心肌供氧量。

阿托品中毒的解救:毛果芸香碱。

有机磷酸酯的急性中毒表现:M样症状、N样症状、中枢症状。

“普利”类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地高辛的药理作用:正性肌力,负性心率。

枸橼酸铋钾的药理作用:在溃疡面形成胶状沉着,构成保护屏障;与胃蛋白酶结合而降低其活性;促进粘液分泌;抑制幽门螺杆菌;牛奶、碱性药干扰其作用。

硝酸甘油体内过程:口服生物利用度为8%,舌下含化生物利用度为80%。

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抗炎-快速、强大、非特异性;免疫制剂;抗休克;刺激骨髓造血,兴奋CNS。

乙酰胆碱药理作用:M样作用:心脏心率↓,平滑肌:血管扩张,支气管收缩,胃肠道收缩,瞳孔收缩,睫状肌收缩;哮喘、喘息,主要是气道狭窄,平喘药(麻黄碱,氨茶碱);腺体:分泌。N样作用:神经节兴奋,骨骼肌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化学感受器兴奋(CO2,O2)。

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其分类(ADR)―――

合格药品在正常使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已知和未知的作用引起轻的副作用和重的严重损害性反应,以及不可预知的特异质和高敏性反应,但是,不包括由于药品质量问题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有害反应,所以,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事故和医疗事故有本质区别。

10.药理学课后作业 篇十

要求:任选其中10题作答,已班级为单位汇总,截止时间:2021年7月9日。文件命名格式:班级+学号+姓名。

1.简述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2.试述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3.试述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4.试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5.试述琥珀胆碱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6.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7.在酚妥拉明的作用下,肾上腺素升压作用可翻转为降压,为什么?

8.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何异同?

9.β受体阻断药的主要临床应用。

10.简述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

11.试述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12.简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3.试述吗啡的临床应用。

14.简述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15.简述钙通道阻滞药的临床应用。

16.简述ACEI的基本药理作用、主要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17.简述呋塞米、噻嗪类和螺内酯的利尿作用的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

18.请叙述临床一线常用抗高血压药的降压机制。

19.强心苷治疗心衰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强心苷中毒应如何处理?

20.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原理?

21.简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2.试述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及其主要作用药物。

11.谈谈雪莲花的药理作用 篇十一

【关键词】雪莲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008-02

雪莲花又称雪莲、雪荷花,是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常用的一种民族药,始见于藏族古代医药文献《月王药珍》。

雪莲花在散寒除湿、强筋活络、活血通经、抗炎镇痛、收缩子宫之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软弱、妇女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麻疹不透、肺寒咳嗽、阳痿等症””。《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性大热,能补阴益阳,治一切寒症”。《修订增补天宝本草》曰“治虚劳吐血,腰膝软,红崩白带,能调经种子”。其甘微苦,性温,入肝、脾、肾三经。

1 化学成分

雪莲花的化学成分包括糖类如多糖、精制雪莲多糖;黄酮类如金合欢素、高车前素、懈皮素、芦丁、柯伊刊素葡萄糖苷、芹菜素葡萄糖苷、木犀草素葡萄糖苷;鼠李糖苷生物碱:如秋水仙碱、大苞雪莲碱;还含有倍半萜内酯、其它苷类、挥发油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2 药理作用:

2.1 抗炎镇痛作用 通过试验和临床治疗表明其抗炎、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分泌、明显抑制肉芽阻织的形成而产生的。如果将其提取制成注射液,则可用于肩周炎等关节炎局部的抗炎、抗粘连、消肿作用

2.2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力、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作用 通过试验证实雪莲花的多糖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力、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作用的主要成份,并且提示雪莲花在清除O22的同时也是治疗关节炎的一个关键。也证实雪莲花中的黄酮成分金合欢素也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

2.3 心血管作用 雪莲花总碱对离体兔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其收缩幅度变小心率减慢,甚至停博。雪莲花总碱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其作用可被a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所阻断,故总碱的血管收缩作用可能是通过α受体而发挥作用的。金合欢素可显著防止心房纤颤,而不引发致命性心室纤颤。

2.4 终止妊娠作用 雪莲花水煎腹腔注射,对小鼠各个时期的妊娠以及兔的具期妊娠都有终止作用,宫腔内用药时,其终止妊娠的方式与腹腔注射相同,但作用更强,口服也有效,但剂量要大得多。

2.5 对子宫的作用通过试验和临床治疗表明雪莲花煎剂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和胎衣不下。

2.6 抗癌作用 雪莲花中的黄酮成分金合欢素和高车前素对腹水型肝癌和S180癌细胞的DNA合成均有极强的抑制作用。雪莲花本质素成分牛蒡苷元和牛蒡苷对皮肤癌与癌细胞的生长有良好的抑制效应。

2.7抵抗辐射损伤引起的白细胞降低 通过试验证明雪莲花培养物具有明显的抵抗辐射损伤引起的白细胞降低、髓细胞微核率提高和SOD活性降低的作用。

2.8 调节血脂作用 通过试验和临床治疗表明雪莲花中的总黄酮有改善血液循环和红细胞功能的作用,能控制血脂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均可减缓动脉硬化病变的发展,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9 雪莲花治疗COPD和肺心病 雪莲花能增加机体SOD的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MDA的含量,减轻氧化损伤,抑制TNF-α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在氧化/抗氧化和减轻炎症反应环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的病理过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右肯定的疗效。此外雪莲抗缺氧、抗疲劳、舒张支气管、扩血管、免疫调节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可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者呼吸肌疲劳、减轻缺氧损伤、降低肺动脉压力、纠正心衰、改善通气功能和阻止病情进展。

3 其他

此外,雪莲花还能预防心肌损伤、杀菌、促进核辐射伤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降低肝胆固醇、防治阳痿、抗胃溃疡、治疗雪盲、牙痛、外伤出血等作用。

综上所述,雪莲花抗炎镇痛、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力和抗疲劳作用、终止妊娠、强心和降压等作用,其散寒除湿、活血通经、强筋助阳、抗炎镇痛、收缩子官之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4 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雪莲花含有致癌成分一β甲基蒽和芘和雪莲花中的秋水仙碱的毒性较大,能引起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严重者会出现肠麻痹和便秘、四肢酸痛等副作用,所以民间在用雪莲花泡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和妇科病时切不可多服,由于秋水仙碱可用于痛风的治疗,故此雪莲花如用于痛风治疗处方、剂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结語

雪莲花作为高原寒带地区的用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新兴中药,我们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雪莲花内所含的黄酮类、生物碱、多糖和倍半萜类与诸项药理活性联系还不完善,在护肤保健、防治心血管疾病、治疗风湿疼症、延缓衰老、抗癌和计划生育等方面仍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而藏药民间利用雪莲花的传统经验也给现代研究提供依据,所以今后的科研就是着重于雪莲花的品种、疗效、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的研究,以确保雪莲花临床的应用的疗效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金钟、袁红、黄菁 雪莲注射液治疗肩周炎40例,新疆中医药2003年第21卷第4期(总第86期)14.

[2] 《雪莲花中发现治疗心脏病药物成分》,中成药2008年11月第30卷第11期 11页.

[3] 刘雅萍,陈晓霞,刘汉石《雪莲培养物对辐射损伤的保护功能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9月第17卷第9期 P968-970.

[4] 劉雅萍《雪莲培养物主要功效学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10月第16卷第10期 P929-930.

[5] 刘颖卉 杨威 高芬 《藏药雪莲治疗COPD和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估》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3月第47卷第8期 16-17.

12.牛膝多糖的药理作用概述 篇十二

关键词:牛膝,多糖,药理

牛膝 (学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为苋科牛膝属的植物, 具有引火下行、补肝肾、活血通经、强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多糖类化合物广泛参与了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和生理过程的调节, 是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牛膝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凝血等作用。对牛膝多糖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 免疫作用

1.1 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唐黎明等实验表明牛膝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1]。李宗锴等的研究显示牛膝多糖能提升肿瘤坏死因子及NO的产生和NOS的活性, 并促进老年大鼠腹巨噬细胞合成NO的同时, 促进老年大鼠腹巨噬细胞合成TNF-α[2]。吕建新等实验表明牛膝多糖能上调胸腔巨噬细胞内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是胸腔巨噬细胞激活的启动剂[3]。上述实验表明, 牛膝多糖能够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1.2 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向道斌等研究发现, 牛膝多糖在体内外能剂量依赖性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口服牛膝多糖也能显著地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牛膝多糖可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分别使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得到恢复[4]。邵树军等的研究也表明牛膝多糖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NK cells[5]。上述实验表明, 牛膝多糖能够提高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1.3 对B细胞的影响

向道斌等报道, 牛膝多糖均可明显提高亚适剂量细菌LPS (10μg/kg) 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体外实验中, 牛膝多糖均能促进脾细胞增殖, 并有良好的剂量依赖性[6]。上述实验表明, 牛膝多糖能够增殖B淋巴细胞。

1.4 对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的影响

向道斌等报道“牛膝多糖可使血清总Ig G和Ig M水平显著提高。且牛膝多糖均可对抗环孢霉素A (cyclosporin A, Cy A) 对小鼠空斑形成细胞 (plaque forming cell, PFC) 及Ig G的抑制作用”[6]。邵树军等报道“牛膝多糖对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多糖能显著提高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和红细胞粘附免疫复合物花环结合率”[7]。上述实验表明, 牛膝多糖能够提高小鼠的免疫力。

2 抗肿瘤作用

余上才等用牛膝多糖与细胞接触二十四小时, S180细胞膜唾液酸 (SA) 含量升高, 牛膝多糖具有改变细胞膜生化特性与其抗肿瘤作用有关。牛膝多糖腹腔注射, 连续七天, 均能明显提高小鼠脾细胞TNF-β生成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细胞活性P<0.01。表明ABPS的抗肿瘤作用与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8]。陈红等证明了川牛膝多糖不仅有抗肿瘤作用, 还能减轻Cy所致外周白细胞减少[9]。上述实验表明, 牛膝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

3 抗凝血作用

唐黎明等和毛平等实验发现用牛膝多糖可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1,10]。上述实验表明, 牛膝多糖具有抗凝血作用。

4 其他研究

向道斌等报道, 牛膝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迟发型超敏反[4]。唐黎明等报道, 牛膝多糖对对二硝基氟苯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无明显影响, 同剂量云芝多糖肽组也无明显影响[1]。郑民实等牛膝多糖硫酸酯中A-6为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效果优于环胞苷和亚磷酸乙酰[11]。彭颖等发现牛膝多糖对细菌的细胞粘附抑制最为明显, 对大肠埃希菌的细菌粘附具有抑制作用, 提示该多糖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潜在应用价值[12]。宋军报道川牛膝多糖具有提高NK细胞活性, 治疗小儿复感[13,14]。

5 讨论

13.药理学课程规划 篇十三

药理学是高等医、药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医学和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桥梁性课程。它覆盖了机能学(生理、病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形态学(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寄生虫学)和临床(内、外、妇、儿)药学等诸多学科,涉及内容广泛、理论性强、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学生常常对药理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缺乏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药理学课程的特点及21世纪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药理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将发生变革,加快药理学教学的改革,重视本课程的建设对培养新世纪医药人才至关重要。为了加强本课程建设,把“药理学”建设成为我校“高水平、有特色”的精品课程,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以及学科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从具体教学工作中一步步做起,以量变促进质变,从渐变实现飞跃的目的,现提出本课程建设规划:

一、课程建设目标: 建立一支以教授为核心,以教师为骨干,知识、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的教学团队,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建立药理学教学新体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程建设的支持平台,培养和打造与现代医药学发展相适应的药学人才,把“药理学”建设成为我校的精品课程。

二、课程建设内容

1、建设药理学教学资源库:药理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资源库的建设不但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病案资源和试题库的建设。

2、建立药理学教学新体系:在传统的药理学教学体系中,教师过多强调了教学大纲和对教材的依赖,加之教材越来越厚,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反映负担重,难于掌握和巩固,针对传统药理学教学中药物多、机制复杂,学生觉得难学的状况,我们将尝试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主要从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改革考试,考察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三方面着手。

3、改进药理学教学方法:由于药理学药物名称多、机制复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好这门课程,就必须改进药理学教学方法,实施W2H2思维教学模式教学、兴趣法教学、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讨论等多元化教学。

4、开展探索性实验与开放性实验教学: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桥梁学科,其基础理论主要来源于实验。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很弱。这种教学方法制约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不利于学生“三创”能力的培养,不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要,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和建功立业。为贯彻“三创”教育,使学生在理解和巩固药理学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其综合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我们将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探索性实验与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三、课程建设措施

1、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五年内争取新的省级以上教改立项2-3项,获得1-2项校级和/或省级以上的教学成果奖1-2项。

2、加强实践性教学: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将药化、药分、药剂及药理学的有关内容融为一体的实验),进一步增加综合性实验。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自行设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将吸引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的部分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更新多媒体课件,五年内拟新编一些特色明显、适合我校教学使用的课件,丰富教学资源。力争建立药理学网站,将授课教案、课件、教学大纲及试题上网。加强题库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更新试题内容,增加题库试题数量,提高试题质量,力争做到教考分离;

4、主动开展科研活动: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融入地方社会负责和经济建设中,与地方企业合作,围绕地方发展的主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上一篇:中学校长新年贺词下一篇:感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