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2024-06-23

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11篇)

1.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篇一

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电动机技术发展、工作原理及维护

姓名:张新庆 时间:2010年5月5日

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小功率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的应用。特别是乡镇企业及家用电器的迅速,更需要大量的中小功率电动机。由于这种电动机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工作原理、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关键词:技术现状

工作原理

运行维护

第一章 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

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反过来,电机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从19世纪末期起,电动机就逐渐代替蒸汽机作为拖动生产机械的原动机,一个多世纪以来,虽然电机的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但是电机的类型增加了许多,在运行性能,经济指标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而且随着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一般旋转电机的理论基础上又发展出许多种类的控制电机,控制电机具有高可靠性﹑好精 确度﹑快速响应的特点,已成为电机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分类方法也很多。电动机的功能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它可以作为拖动各种生产机械的动力,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最多的动力机械,也是最主要的用电设备,各种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0%-70%。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电机的结构或转速分类,可分为变压器和旋转电机.根据电源电流的不同旋转电机又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交流电机又分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各种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各种各样的生产机械。拖动各种生产机械运转,可以采用气动,液压传动和电力拖动。由于电力拖动具有控制简单﹑调节性能好﹑耗损小﹑经济,能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自动控制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大多数生产机械都采用电力拖动。

按照电动机的种类不同,电力拖动系统分为直流电力拖动系统和交流电力拖动系统两大类。

纵观电力拖动的发展过程,交,直流两种拖动方式并存于各个生产领域。在交流电出现以前,直流电力拖动是唯一的一种电力拖动方式,19世纪末期,由于研制出了经济实用的交流电动机,致使交流电力拖动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精密机械加工与冶金工业生产过程的进步,对电力拖动在起动,制动,正反转以及调速精度与范围等静态特性和动态响应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交流电力拖动比直流电力拖动在技术上难以实现这些要求,所以20世纪以来,在可逆,可调速与高精度的拖动技术领域中,相当时期内几乎都是采用直流电力拖动,而交流电力拖动则主要用于恒转速系统。

虽然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性能优异这一突出特点,但是由于它具有电刷与换向器(又称整流子),使得他的故障率较高,电动机的使用环境也受到了限制(如不能在有易爆气体及尘埃多的场合使用),其电压等级,额定转速,单机容量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交流技术的交流技术的交流调速系统得以实现。尤其是70年代以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交流电力拖动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诸如交流电动机的串级调速,各种类型的变频调速,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等,使得交流电力拖动逐步具备了调速范围宽,稳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以及在四象限做可逆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在调速性能方面完全可与直流电力拖动媲美。除此之外,由于交流电力拖动具有调速性能优良,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它今后将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并逐步取代直流电力拖动而成为电力拖动的主流。

经历了100多年的技术发展,电动机自身的理论基本成熟。随着电工技术的发展,对电能的转换、控制以及高效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磁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电动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电动机将会沿着单位功率体积更小、机电能量转换效率更高、控制更灵活的方向继续发展。一批“巨无霸”电机、一批“光怪陆奇”电机将同时展现在世人眼前。

第二章 电动机工作原理

目前较常用的主要是交流电动机,它可分为两种:

1、三相异步电动机。

2、单相交流电动机。第一种多用在工业上,而第二种多用在民用电器上。下面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介绍其基本工作原

理。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在定子铁心里嵌放着对称的三相绕组U1-U2、V1-V2、W1-W2。转子槽内放有导条,导条两端用短路环短接起来,形成一个笼型的闭合绕组。定子三相绕组可接成星形,也可以接成三角 形。

由旋转磁场理论分析可知,如果定子对称三相绕组被施以对称的三相电压,就有对称的三相电流流过,并且会在电机的气隙中形成一个旋转的磁场,这个磁场的转速n1称为同步转速,它与电网的频率f1及电机的磁极对数p的关系为:

n1=60 f1/p

转向与三相绕组的排列以及三相电流的相序有关,U、V、W相以顺时针方向排列,当定子绕组中通人U、V、W相序的三相电流时,定子旋转磁场为顺时针转向。由于转子是静止的,转子与旋转磁场之间有相对运动,转子导体因切割定子磁场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因转子绕组自身闭合,转子绕组内便有电流流通。转子有功电流与转子感应电动势同相位,其方向可由“右手发电机定则”确定。载有有功分量电流的转子绕组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将产生电磁力F,其方向由“左手电动机定则”确定。电磁力对转轴形成一个电磁转距,其作用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一致,拖着转子顺着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旋转,将输入的电能变成旋转的机械能。如果电动机轴上带有机械负载,则机械负载随着电动机的旋转而旋转,电动机对机械负载做了功。

综上分析可知,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1)三相对称绕组中通人三相对称电流产生圆形旋转磁场。

(2)转子导体切割旋转磁场感应电动势和电流;

(3)转子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从而形成电磁转距,驱使电动机转子转动。

第三章 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一)电动机启动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电动机正常安全地启动,一般启动前应作好下述准备:

(1)检查电源是否有电,电压是否正常,若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宜启动。

(2)启动器是否正常,如零部件有无损坏,使用是否灵活,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正确、牢固等。

(3)熔丝规格大小是否合适,安装是否牢固,有无熔断或损伤。

(4)电动机接线板上接头有无松动或氧化。

(5)检查传动装置,如皮带轻紧是否合适,连接是否牢固,联轴器的螺丝、销子是否紧固等。

(6)传动电动机转子和负载机械的转轴,看其转动是否灵活。

(7)检查电动机及启动电器外壳是否接地,接地线有无断路,接地螺丝是否松动、脱落等。

(8)搬开电动机周围的杂物并清除机座表面灰尘、油垢等。

(9)检查负载机械是否妥善地作好了启动准备。

(10)对正常运行中的绕线式电动机,应经常观察电动机滑环有无偏心摆动现象;观察滑环的火花是否发生异常现象。滑环上碳刷是否要更换。

(二)启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接通电源后,如果电动机不转,应立即切断电源,绝不能迟疑等待,更不能带电检查电动机发故障,否则将会烧毁电动机和发生危险。

(2)启动时应注意观察电动机、传动装置、负载机械的工作情况,以及线路上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示,若有异常现象,应立即断电检查,待故障排除后,载行启动。

(3)利用手动补偿器或手动星三角启动器启动电动机时,特别要注意操作顺序。一定要先将手柄推到启动位置,待电动机转速稳定后再拉到运转位置,防止误操作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

(4)同一线路上的电动机不应同时启动,一般应由大到小逐台启动以免多太电动机同时启动,线路上电流太大。电压降低过多,造成电动机启动困难引起线路故障或使开关设备跳闸。

(5)启动时,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反了,应立即切断电源,将三相电源线中的任意两相互换一下位置,即可改变电动机转向。

(三)电动机运行中的监视

电动机在运行时,值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仪表和感觉器官监视其运行情况,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减少或避免故障的发生。

1. 监视电动机的温度

电动机正常运行时会发热,使电动机温度升高,但不应超出允许的限度。如果电动机负载过大,使用环境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或运行中发生故障,就会使其温度超出允许限度,导致绕组过热烧毁,因此电动机温度的高低是反映电动机运行的主要标志,在运行中经常检查。判断电动机是否过热,可以用以下方法:

(1)凭手的感觉:如果以手接触外壳,没有烫手的感觉,说明电动机温度正常;如果手放上去烫得马上缩回来,说明电动机已经过热。

(2)在电动机外壳上滴2-3滴水,如果只冒热气没有声音,则说明电动机没有过热,如果水滴急剧汽化同时伴有“咝咝”声,说明电动机已经过热。

(3)判别电动机是否过热的准确方法还是用温度计测量。

发现电动机过热应该立即停车检查,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使用。

2. 监视电动机的电流

一般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应装设电流表,随时对其电流进行监视。若电流大小或三相电流不平衡超过了允许值。应立即停车检查。容量较小的电动机一般不装电流表,但也经常用钳形表测量。

3. 监视电动机的电压

电动机的电源上最好装设一只电压表和转换开关,以便对其三相电源、压进行监视。电动机的电源电压过高、过低或三相电压不平衡,特别是三相电源缺相,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如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车,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

4. 注意电动机的振动、响声和气味

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应平稳、轻快、无异常气味和响声。若发生剧烈振动,噪音和焦臭气味,应停车进行检查修理。

5. 注意传动装置的检查

电动机运行时要随时注意查看皮带轮或联轴器有无松动,传动皮带是否有过紧、过松的现象等,如果有,应停车上紧或进行调整。

6. 注意轴承的工作情况

电动机运行中应注意轴承声响和发热情况。若轴承声音不正常或过热,应检查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和有无磨损。

7. 注意交流电动机的滑环或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火花

电动机运行中,电刷与换向器或滑环之间难免出现火花。如果所发生的火花大于某一规定限度,尤其是出现放电性的红色电弧火花时,将产生破坏作用,必须及时加以纠正。

(四)电动机的定期检查和保养

为了保证电动机正常工作,除了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运行过程中注意监视和维护外还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间隔时间可根据电动机的类型、使用环境决定。主要检查和保养项目如下:

(1)及时清除电动机机座外部的灰尘、油泥,如使用环境灰尘较多,最好每天清扫一次。

(2)经常检查接线板螺丝是否松动或烧伤。

(3)定期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若使用环境比较潮湿更应经常测量。

(4)定期用煤油清洗轴承并更换新油(一般半年更换一次),换油时不应上满,一般占油腔的1/2-1/3,否则,容易发热或甩出,油要从一面加人,可以把没有清洗干净的杂质,从另一面挤出来。

(5)定期检查启动设备,看触头和接线有无烧伤,氧化,接触是否良好等。

(6)绝缘情况的检查。绝缘材料的绝缘能力因干燥程度不同而异,所以保持电动机绕组的干燥是非常重要的。电动机工作环境潮湿、工作间有腐蚀性气体等因素的存在,都会破坏电动机的绝缘。最常见的是绕组接地故障即绝缘损坏,使带电部分与机壳等不应带电的金属部分相碰,发生这种故障,不仅影响电动机正常工作。还会危及人身安全。所以电动机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绝缘电阻,还要注意查看电动机机壳接地是否可靠。

(7)除了按上述几项内容对电动机定期维护外,运行一年后要大修一次。大修的目的在于,对电动机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检查、维护,增补电动机缺少、磨损的元件,彻底清除电动机内外的灰尘、污物,检查绝缘情况,清洗轴承并检查其磨损情况。

四:结论

电动机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电动机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社会的巨大竞争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剧。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高效率电动机是目前国际发展的趋势。这样看来,推广中国的高效率电动机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何去维护好,其影响可见一斑。本文着重从电动机的技术发展及现状、工作原理、运行维护进行了初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给正在或即将从事电动机工作的人士一些帮助。

2.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篇二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衔接

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多门技术的复合型专业, 为机电行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 给机电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提高机电行业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 提升机电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机电行业发展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我国对机电行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高职专科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来完成。高职专科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 只能满足一般岗位要求, 对复杂岗位的技术要求难以满足,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高职专科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难以满足岗位发展创新对技能技术的要求, 也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型本科作为高职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本科相关专业担负着为机电行业培养更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同时也为了构建完善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应用本科相应专业有效衔接, 可以完善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教育体系, 使机电一体化专业具备中职、高职专科, 应用本科教育, 甚至具备硕士、博士教育, 同时, 也可以为机电行业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 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主要有:专转本、合作培养、专本一体化、专接本等模式。由于高职专科和应用型本科在社会观念、自身定位和培养目标设置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使得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应用本科相关专业的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一、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 定位与培养目标不同

根据人才培养分类, 可分为学术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峰论坛表示, 我国将实行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 即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两种高考模式。技术技能型人才又分为工程师、高级技工, 以及高素质劳动者三种。在高职教育体系中, 高职专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为机电行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即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劳动者, 包括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 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工作。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以及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技术含量的革新和提高, 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鲁昕指出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作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 就是应该在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上, 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能够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发展对就业岗位所带来的各种变化。目前, 应用本科作为职业本科教育, 其定位比较模糊,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关系上, 过分强调科研研究, 强调理论教学, 没有突出社会服务的方向, 更多地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大学, 许多应用本科院校一心向往建成“一流本科院校”。应用本科目前的定位主要是受当今社会“重学术轻技能”思想观念和等级观念的约束和束缚, 也是社会对大学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所造成的。由于应用本科的定位模糊, 因此, 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定位也相应的比较模糊, 造成了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偏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则表现为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考核, 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定位和培养目标上, 与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是有很大差距的, 这是制约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实现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应用本科本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 使得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的衔接,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衔接, 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 应用本科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 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组装、调试、维护维修等能力。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以学科为导向, 主要通过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效果考核往往以笔试为主, 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灌输理论知识来实现。由于应用本科院校的定位以及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及应用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 使得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理论教学, 轻视实践。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不重视, 实践条件不足, 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不强。这是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也是妨碍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课程体系衔接存在问题

课程体系是高职专科、应用本科各自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为机电行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以实用为主, 必需、够用为度, 主要培养机电行业的技能型人才, 即高级机电维修维护技工和高素质机电设备操作者。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应该在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上, 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机电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时, 应该对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 使其满足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生进入应用本科相应专业后, 能够继续有效地进行学习。目前, 专接本模式, 课程基本与高职专科相同, 不同的是教材不一样, 一个是高职高专的教材, 一个是本科教材而已, 基本上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专转本模式, 应用本科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上, 前两年基本上是机械方面课程, 后面两年是电方面的课程, 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入本科后, 主要就是进行电方面课程的学习。无论是专接本, 还是专转本模式, 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完成三年专科学业后, 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课程衔接得不是很好, 这是进行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 教师素质

由于许多应用本科院校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大学, 许多教师科研能力强, 理论基础扎实, 许多教师都是直接引进博士毕业生, 这些教师是在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环境下培养出来的, 缺乏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经验, 没有在企业经历过职业锻炼, 因此造成部分教师职业应用能力不强的缺点。高职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一般学术型本科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同, 高职教育强调教师的双师素质, 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 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职业背景, 具有职业应用能力, 否则怎么来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许多应用本科院校由于定位教学科研型, 在人才引进和教师素质培养方面, 注重教师人才的学术能力、科研能力。许多应用本科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明确要求引进博士, 强调引进人才的学术能力, 同时, 应用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都是强调学术能力, 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以及一定的科研项目, 而几乎没有对教师的职业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定。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应用本科院校的教师们更愿意从事学术科研工作, 形成了“重学术轻应用”的风气。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应用本科教师科研能力、学术能力强, 而职业应用能力欠缺的原因。这是应用本科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存在的不足。机电一体化作为一名综合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多门技术的专业, 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 包括机械图纸绘制;机械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电气线路的设计、检修;程序的设计、编写等能力。因此从事机电一体化高职教育的教师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目前应用本科从事机电相关专业教学的教师应用能力的缺乏, 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的障碍之一。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将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的机电专业进行衔接是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对机电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 也是完善我国机电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衔接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 应用本科应定位职业教育

要想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 关键就是要将应用本科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许多应用本科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大学, 甚至希望向一流本科学术型大学转型, 这同现在社会普遍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关, 同时也与当前对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有关。由于历史等一些原因, 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思想, 特别是本科院校, 认为重视实践, 进行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事情。这种思想不清除, 应用本科就不可能真正向高等职业教育靠拢。应用本科的定位也与目前大学的评价机制有关。目前对大学的评价考核以及排名, 主要关注的是学术成果, 例如论文数量与质量, 科研经费量, 博士点、硕士点数量等。这就造成了许多应用型本科将学术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 将学术论文、科研课题数量作为考核教师标准。要想应用本科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 除了扭转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 还必须对应用本科建立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 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 特别是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投入, 可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一些应用本科在资金、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倾斜。对应用本科教师, 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与职称评定标准, 加大对教师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 减少学术研究方面的考核, 让学校和教师的重心向应用能力培养, 向技术技能教育转移, 使应用本科真正地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 使应用本科机电相关行业真正向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挺进。

(二) 加大实践教学量、改善实践条件

由于高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 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不能只靠理论传授, 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实验、实训、企业实习、校企合作等多种实践方式, 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目的。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都是根据培养目标, 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手段和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还有所不足, 主要也是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应用本科院校机电相关专业作为机电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 必须转变思想, 将定位转移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上来, 加强实践实验条件的建设, 同时, 通过实验、实训、企业实习、校企合作, 建立校外实践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强调突出过程考核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量, 对机电设备的设计、操作、维护维修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同时也应改善实践条件, 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课程体系衔接

由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 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作为机电行业高职教育的两个阶段, 应该从整体上对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 使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 能在原来基础上继续提高。针对专接本模式, 应该设置好课程体系, 而不是简单采用相同的课程, 不同教材, 应该在满足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理论知识更高要求和需要的基础上, 进行统一的课程体系设计。针对专转本模式, 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上, 应该从重视理论知识, 向理论和实践并重方向发展。由于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机械方面课程, 以及电气方面的一些基础课程被安排在前两年进行, 因此, 在课程设计上, 可以对进入本科学习阶段的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提供机械、电气方面的选修课程, 让他们能补上这些课程。

(四) 提高教师队伍职业素质

由于目前应用本科定位模糊, 将学术论文数量、科研经费多寡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 因此造成了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教师学术科研水平高, 而实践应用能力不足的现象。要解决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教师的应用能力, 除了要明确将应用本科的培养目标向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方向转移, 关键在于改变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标准, 减少学术、科研在教师考核中的比重, 加大应用能力教学方面的考核比重, 鼓励教师参与机电设备的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设计, 鼓励机电相关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 或参与到相关企业的机电设备设计、维修维护等工作中去。对于新引进的博士毕业生, 可以送其进企业参加实践, 并把在企业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考核指标和职称评定要求。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可以引进一些机电企业优秀的人才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加强应用本科院校机电相关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姝明, 李喜田.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998, 10 (3) :78-84.

[2]刘松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的专本科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 2013, (9) :18-22.

[3]李海.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的障碍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 :34-36.

3.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篇三

摘 要 本文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资料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学生三年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跟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大学二年级呈现最佳水平。

关键词 学生 体质 健康状况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国民体质健康状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体质健康水平发展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1]。掌握它的变化趋势和特点,有利于我们在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特别是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提出更多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通过对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学生2009-2011年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跟踪对比分析,从而对新乡地区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出一些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为研究对象,大一阶段男生3203名、女生1395名,大二阶段男生3167名、女生1381名,大三阶段男生2985名、女生1220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翻阅有关报刊书籍,上网查询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或者相近的文章,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资料访谈调查法:与学校负责测试数据的专职教师联系,调取与测试相关项目相关的数据。

3.数理统计法:原数据由microsoft excel储存,数据由spass13forwindows统计软件完成,采用均数t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4.逻辑分析法:对于素质测试项目变化的无规律性导致的处理结果无统计学追踪研究意义,取消对800、1000米和台阶测试的比较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2009级学生三年体质健康测试总分得分情况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重要意义,表1中的数据就是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测试数据进行评价和处理后的结果[2]。可以看出,男女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2010年测试结果较2009年有所提升,2011年测试成绩与2010年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与2009年相比仍然呈上升趋势,其中2010年女生测试成绩平均值达到77.79分,上升速度和分值都是调查年份中第一位。优秀率呈现稳步上升;良好率2010年处于所有研究年份首位;不及格率虽然整体有所下降,但与平均值的变化相同,2011年与2010年相比,身体综合素质评分不及格率不容乐观。

三、结论与建议

从数据的对比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国内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大背景下,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水平并未出现下降趋势。2009级学生整体体质健康状况处在及格线以上,随着在校时间时间的增加,有着向良好水平靠拢的趋势。从2010年和2009年的数据对比,我们能够很明显的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让我们看到了学校体育课开设的良好效果,以及大学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热情;从2011年和2010年的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学生见习期的临近和大三年级体育课的取消,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时间下降,导致学生身体素质有小幅下滑。从优秀率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两极分化情况在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初见端倪,这提示我们在运动队的建设和协会建设的同时不要忽视体育积极分子的影响作用和带动作用,让他们在为校增光的同时起到更多的社会作用,体育教师也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体质健康水平较差的群体。这些只是最为表面和直观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大学扩招带来的用在体育教学、场馆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导致学生物质欲望的泛滥,缺乏健康生活方式的学习和贯彻的问题,以及终身体育意识难以形成的问题等等。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共同努力的过程,既要从学校着手,让领导层决策层认识到学生营养,体育场馆建设,体育教学投入,健康教育等等的重要性,又要发挥体育教师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健康观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将原有的应付考试,修满学分变成主动地索取和学习的过程,将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在教学中注重体育教学的改革,将两年制的体育课模式拓展,将协会,运动队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使其始终处在稳步上升状态。

参考文献:

[1] 卢志勇,袁小武.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原因的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6.28(2):134-136.

4.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篇四

封面样式(此页不要页眉,纸张均为A4)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1号宋体,居中)

(空1行)

生产实习报告(小1号揩体,居中)

系部: 电气工程系(三号仿宋)专业:

班级: 2002级04班

xxxx年月日(5号宋体)

生产实习任务书(3号宋体,居中)

1.时间(4号宋体)

2.实习单位

3.实习目的4.实习任务

① 结合本次生产实习目的,认真按照自己实习过程中所去实习单位发展及生产概况,联系自己专业知识在实际当中的应用,深刻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② 在实习过程中,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③ 内容应涉及到每个实习单位,论述详细。

④ 正文书写完毕后,填写自己实习准备阶段所参考的书籍、资料。(相关文献5篇以上)

(空1行)正文排版样式:

(正文不少于3千字,此页起为报告第1页,页码位于右下脚,页面设置为A4默认值,行间距为单倍行距;插图应小于4X6 cm,格式为四周环绕右对齐,图注为6号宋体)

实习报告(3号宋体,居中)

前言内容(以下内容均为5号宋体,题目加黑,题目及各段之间均空1行)

××ׄ„×××

1.实习单位及心得体会

1.1 单位名称1(如:河南金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2.单位名称2

×××××××××××××××××××××××××××××××××××××××××××××××××××××××××××××××××××××××××××××××××××××××××××××××××××××××××××××××××××××××××

1.3 单位名称3

×××××××××××××××××××××××××××××××××××××××××××××××××××××××××××××××××××××××××××××××××××××××××××××××××××××××××××××××××××××××××

1.4.单位名称4

×××××××××××××××××××××××××××××××××××××××××××××××××××××××××××××××××××××××××××××××××××××××××××××××××××××××××××××××××××××××××

。。。。。。。。

2.总 结

××××××××××××

2.1.XXXXX

(空1行)

××ׄ„×××

(空1行)

2.2 ××××

(空1行)

××××××××××××××××××××××××××××××××××××××××××××××××××××××××××××××××××××××××××××××××××ׄ„

(空1行)

×××××××××××××××××××××××××××××××××××××××××××××××××××××××××××××××××××××××××××××

。。。。。。。

参考文献(从学校主页进入“期刊镜像”或“万方数据”查询,至少查询5篇相关文献,并要附上原文作者信息和原文摘要)

(空1行)

(以下内容小5号宋体)

[1]周小谦,丁功扬,郭日彩.三峡电力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电网技术.1998,22(3):p1-3摘要:分析了三峡电站的特点及三峡电力系统的形成过程,给出了三峡电力系统输电电压、输电方式、网络结构的优化分析方法和优化方案,展望了三峡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在全国互联电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关键词:三峡电站 三峡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规划 互联电网

[2]J.S.Czuba, L.N.Hannett, J.R.Willis.Implementation of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at the Ludington Pumped Storage Plant.IEEE Trans on PWRS.1986, 1(1): 121~128 摘要:XXXXX

5.专科毕业论文各专业题目2022 篇五

2、 中国民法典法人分类和非法人组织的立法构建

3、 网络刑法知识转型与立法回应

4、 论公司正义

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6、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7、 刑事立法的法教义学反思--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的分析

8、 “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及其限度

9、 审判中心主义的实质内涵与实现途径

10、 “专车”类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

11、 中国宪法上国家所有的规范含义

12、 法官责任制度的三种模式

13、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14、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之若干思考

15、 论土地承包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离

16、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17、 网络诽谤的争议问题探究

18、 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

19、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20、 民事案件受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21、 论中国法治评估的转型

22、 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23、 论行政审批的分类改革与替代性制度建设

24、 成年监护制度的现代转向

25、 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

26、 事实因果与刑法中的结果归责

27、 论我国刑法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及利弊

28、 重复诉讼规制研究:兼论“一事不再理”

29、 审判中心与相关诉讼制度改革初探

30、 专家辅助人制度研析

31、 法教义学的基本立场

32、 什么是法教义学:一个法哲学追问

33、 论刑事庭审实质化

34、 我国网络信息的政府治理机制研究

35、 行贿犯罪执法困局及其对策

36、 贪污受贿犯罪定罪量刑标准问题研究

37、 论我国司法体制的现代化改革

38、 指导性案例法源地位再反思

39、 行为无价值论与客观归责理论

4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1、 加快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2、 两种“宪法解释”的概念分野与合宪性解释的可能性

43、 “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的博弈:亲属豁免权的中国面相

44、 检察环节刑事错案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45、 论虚假诉讼:兼评我国第三人撤销诉讼实践

46、 占有概念的二重性:事实与规范

47、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私法自治

48、 商法机制中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定位

49、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律调整

6.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南 篇六

一、幼儿卫生保健

1.幼儿保育与健康研究

2.幼儿锻炼与健康研究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幼儿膳食研究

5.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研究

6.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研究

7.幼儿意外事故研究

8.城乡幼儿园保育工作差异研究

9.城乡幼儿生长发育研究

二、幼儿心理与教育

1.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

2.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效组织幼儿注意的探究

3.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4.幼儿书面言语的发展特点与培养

5.影响幼儿社会性与个性发展因素的研究

6.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培养

7.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成因与教育

8.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9.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

10.各年龄班幼儿主导需要的不同与良好行为的引导

三、幼儿园课程

1.幼儿园课程模式研究

2.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师、幼儿、环境、社区、家庭等资源)的开发研究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研究

4.幼儿园教育内容研究

5.幼儿园课程改革研究

6.某某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幼儿园课程目标研究

8.幼儿园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9.幼儿园课程评价研究

10.幼儿园课程中的师幼关系研究

11.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史的启示

12.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

13.幼儿在课程中的作用研究

14.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角色定位

15.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1.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

2.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分析

3.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

4.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5.教师专业成长所需的条件与途径

6.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

7.教师专业角色的实现与完善

8.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界定

9.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界定

10.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11.我校毕业生幼儿教育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我校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五、幼儿园艺术教育

1.关于幼儿美术教育观的理解与实践

2.关于幼儿美术的民族化(民间化)问题

3.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与技能技巧学习的关系

4.幼儿美术活动具体案例的分析及思考

5.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6.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观念、方法、视角等)

7.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与其它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的研究

8.幼儿美术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与分析

9.某种教育理念(思想)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影响/启示

10.关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社区资源及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作方式

11.幼儿美术表现形式的指导策略的探究

12.关于幼儿美术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13.关于幼儿绘画内容(某一类型)的选择与指导

14.关于幼儿的“绘画语言”

15.关于幼儿美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现状、需要、发展等方面)

16.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

17.音乐教育流派研究

18.幼儿园“音乐图形谱”的设计与运用

19.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20.幼儿的感官活动与音乐活动研究

21.幼儿园教师的音乐素养研究

22.幼儿的生活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研究

23.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认识

24.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与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之比较研究

25.幼儿整合活动中

音乐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26.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27.幼儿园舞蹈教学研究

六、幼儿社会教育

1.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现状调查与分析

2.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研究

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研究

4.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体验式教育研究

5.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6.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7.幼儿园性教育调查研究

8.社会教育活动中的社区资源开发

七、幼儿园语言教育

1.幼儿语言获得与学习研究

2.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与研究

3.幼儿讲述活动的教学与研究

4.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5.幼儿语言游戏的现状与组织研究

6.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研究

7.语言障碍幼儿的语言教育研究

8.0~3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研究

9.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与内容研究

10.幼儿语言教育评价研究

八、幼儿园健康教育

1.幼儿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意义

3.幼儿园健康教育途径

4.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法

5.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6.幼儿体育活动兴趣与激发

九、幼儿园科学教育

1.综合主题教育中的数学教育

2.环境创设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3.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研究

4.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

5.幼儿个性化数学教育

6.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

7.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研究

8.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9.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指导

十、幼儿园游戏活动

1.幼儿游戏的意义

2.幼儿游戏的价值取向

3.幼儿游戏中的幼幼互动研究

4.幼儿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5.幼儿游戏材料及其使用研究

6.幼儿游戏的内容设计

7.幼儿游戏形式研究

8.幼儿游戏兴趣研究

9.幼儿游戏特点研究

10.幼儿游戏环境研究

十一、幼小衔接

1.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研究

2.幼小衔接的内容

3.幼小衔接的教育活动设计

十二、家园合作

1.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研究

2.家园合作研究

十三、幼儿园管理

1.幼儿园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2.影响幼儿园管理因素

3.幼儿园管理的目标

4.幼儿园管理的内容

5.幼儿园管理的过程

6.幼儿园管理的原则

十四、幼儿教育史

1.各名家的幼儿教育理论、各幼儿教育流派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

2.外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十五、儿童文学

1.儿童戏剧在幼儿园中的广泛运用

2.儿童故事对儿童品德形成的重要性

3.如何运用儿童故事发展儿童语言

4.背诵绕口令与纠正孩子的普通话发音

5.运用儿歌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6.运用儿童散文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

7.怎样利用童话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8.讽刺诗与孩子的幽默感

9.颠倒歌与孩子逆向思维的培养

10.图画故事与孩子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说明:

(1)上述选题仅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或者说仅仅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思路或方法

(2)上述选题可能只是一个研究方向

而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论文写作题目

这一点请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注意

千万不可生搬硬套地机械地将上述选题当作论文写作的题目

(3)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它与幼儿园教育有关的选题

??

??

??

??

7.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篇七

一、展开调查, 弄清负面性情绪现状

笔者对三年制高职机电学生进行了情绪现状调查,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分别评定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 抽样毕业顶岗实习前学生119人, 非毕业顶岗实习前学生98人, 其中女生分别为21人和17人, 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如下表1、表2。

通过调查发现即将毕业顶岗实习的机电专业学生抑郁、焦虑等典型负面性情绪普遍存在, 顶岗前焦虑抑郁程度显著高于非顶岗前, 这说明毕业顶岗实习对顶岗前学生有影响。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负面性情绪产生原因

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负面性情绪, 它们是一种精神病理状态, 是对应激的适应性反应, 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通过专业课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大量日常接触, 归纳其心理方面和专业方面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 青年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 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观探索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方面, 他们希望独立, 渴望到社会企业中顶岗实习;而另一方面, 由于从未尝试过到一个新环境中独立面对生活和工作, 故又心生胆怯。他们从未真正独立, 当需要独自面对现实社会发展对自我角色所要求的责任时, 感到不知所措, 心里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焦虑。

(二) 由于机电专业不但学习机械知识还学习了电气知识, 而两个方面的知识都有较大的难度, 大多数同学感到自己学习的深度不够, 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 导致自信心不足, 从而产生自卑感和抑郁心理。

(三) 由于机电专业的专业性较宽的特点造成其就业面较为宽广, 使学生就业无从下手, 面临就业选择普遍感到茫然。根据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一般来说毕业顶岗实习的单位就是大部分学生就业的单位, 由于存在着竞争, 担心别人选上了, 自己要重新找工作就比较难了。

三、做好毕业顶岗实习前辅助工作, 切实减少负面性情绪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 学校应在高职机电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前开展辅助工作, 综合应用多种手段, 将其影响程度降至最低, 保障学生顺利毕业顶岗实习和如期就业。

(一)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减少对自身发展的担忧。职业规划是对个人职业生活做出的长远打算, 由于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有限, 班主任及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鼓励他们根据职业规划加强自身学习与社会实践, 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有了目标, 就会减少对自身发展的担忧。

(二) 加强心理辅助工作, 培养学生独立意识, 增强自信心。一个方面, 班主任应该加强心理辅助工作, 培养学生独立意识, 教会独立面对生活和工作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另一个方面专业教师及实习老师应该根据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做好相关知识与技能贮备, 加大学习深度, 树立自信心, 减少来自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引起的担心和自卑感。

(三) 转变学生就业观, 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在目前就业市场现状下, 机电大专学生的就业相对较好, 不少学生倾向于去大城市和大企业工作, 但大企业录用大专生往往至少要在生产一线同中专与技校同学一起工作一到三年, 很多同学静不下心来, 往往发展不好, 所以转变就业观, 鼓励大家到中小企业发展, 解决好思想矛盾, 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就能有效减轻负面性情绪影响。

总之, 通过对毕业顶岗实习和非毕业顶岗实习前机电学生调查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广大班主任、实习教师和专业教师应齐心协力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加强心理辅助工作, 积极转变学生就业观, 切实减少减轻负面性情绪, 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顺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才能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3.34—38.

[2]邱士安.机电一体化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1—2.

8.高职专科也有热门专业 篇八

其实,从就业的角度来说,有不少专科院校的专业因为和就业市场衔接得非常好,所以在就业的时候反而比一般的本科专业要容易得多。这些专业大多都有比较强的技术技能,有兴趣的话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几个代表性比较强的此类专业_,给大家作为参考。

有没有想过要做一名穿着制服每天驾驶着地铁的帅气司机?或是向往过坐在硕大的指挥屏前调度庞大的地铁网络?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在建设地铁。原因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车,越来越多的人往城市挤。轨交的爆发式发展无疑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来确保它的安全可靠运营。

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这个专业,正是专门针对轨道交通的人才需求而设置的。它的核心课程几乎都和轨道交通的行车、客运、通信有关,全部都是实战演练。不少设置此专业的院校都和地铁公司有直接的对口实习。而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多为轨交的车站组织管理、调度指挥、客运营销、车辆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当然,如果最后你被录取为一名地铁司机,那地铁公司还会对你进行专门的培训才能上岗。只是,一名普通的地铁司机的工作其实并不轻松。如果你在坐地铁的时候恰巧站在第一节车厢,你会发现,每次到站,列车的驾驶员都会下车然后站在站台上确认所有门都已经正常关闭,再上车行驶地铁。因为目前相应的人才紧缺,很多地铁司机的吃饭时间不到30分钟。在轨交公司工作,也许没有上万的高薪,但是十分稳定。

相關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喜欢看港剧的同学肯定知道“社工”。只是也许你曾经疑惑过,这些乐于助人的社工们,是义务的还是专职有薪水的呢?在香港,很多社工都是隶属于各个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比如香港社会福利署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他们不仅要处理需要专业知识的各种信托、会计、法律方面的工作,还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工作压力,绝不轻松。

在我国大陆,社工起步的时间并不久。什么是社会工作?它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主要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并解决各种因为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一种制度,更是一门专业。简单地说,社会工作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目前我国的社工工作主要面向街道社区服务和救助管理。在课程设置上,社会工作专业突出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一名合格的社工,首先需要一颗爱社会、爱人的心,愿意真诚地去帮助别人,同时也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调查研究方面的能力。社工分很多种,有老年社工、青少年社工、医院社工等等。随着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它将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社区、街道等社会组织、社会福利组织和公益团体对社工的需求比较大。

新加坡有一位临终关怀社工名叫黄紫薇,她在2011年获得了“杰出社工奖”。作为一名面对已经在死亡边缘的临终病人,随时需要面对死亡的社工,一方面她要不断给予病人安慰,一方面要承受来自病人家属的压力,任劳任怨的同时需要持续地自我调适。社工,并不仅仅是一种工作而已。

相关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在临床医学这样的高分本科专业前望而却步,想从事医院相关的工作,奈何自己的分数不够,这个时候,也许药学专业可以成为你的选择。

药学学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从事与药相关的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因为和病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每一种药从研发到生产,再通过各种渠道流通到医院或是零售药店,最后被病人(消费者)购买并使用,每一个环节都和药学这个专业沾边。目前,在不同的院校,药学被划分为本科和专科的都有。不变的是作为一个医学类专业,课程十分紧张和繁重。其中特别是化学相关的课程非常多——无机、有机、分析、物理化学等等,特别和化学没缘分的同学考虑的时候要慎重啊。

毕业以后,药学专业的同学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呢?当然是刚才所说的各个环节中的岗位。比较多的选择有在药厂从事生产或者检验方面的工作,在医院药剂科工作,或是去药厂做医药代表(药品销售),当然,根据工作单位的性质不同,这些工作的待遇、压力和稳定性都各不相同。比如做医药代表的话,就需要和医院的医生搞好关系,曾经听一位医药代表说过,他就是从每天给医生买早点起步的,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就要赶到医院,给医生买好早点,医生如果接受了的话,就建立起了沟通的第一步。相比之下,在医院药剂科或者考上难度相当大的药监局的公务员,那么工作就要轻松不少。

最后还要向大家推荐两个老牌医科学校,它们的药学专业都非常强,相比之下,在某些省份的分数并不高: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相关专业:临床药学、康复治疗技术

本科文凭和专科文凭,的确存在着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非永远无法跨越,特别是工作个几年后,专科和本科区别已不大。另一方面,只要学生本人愿意努力,专升本的途径也不少。类似本文介绍的这类专科专业并不少,在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中,专科专业一共有18个大类,涉及文化教育、电子信息、财经类、艺术设计传媒等各行各业,有兴趣的话,不妨好好参考一番。

编辑/杨明珠

9.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篇九

内容提要

国家竞争力是一个新兴发展的研究课题,有关竞争力指标的指定及计算方式尚无一致性的作法,不过国家竞争力的概念已经逐渐受到重视。具体来说,国家竞争力的涵义是指在一个经济与社会的结构中,透过操控既有禀赋和创造附加价值的程序、对内吸引力和对外开拓力,以及国际型和国内型经济,来增加附加价值,并进而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因此,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资源运用的附加价值。主要包括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效率、金融实力、基础建设、企业管理、科技实力、人力与生活素质等八大类。

关键词:国家竞争力 提升 实践意义

目录

一,国家竞争力的含义以及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因素

二,家竞争力提升的实践意义

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与实践意义

一,国家竞争力的含义以及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因素

国家竞争力是一个新兴发展的研究课题,有关竞争力指标的指定及计算方式尚无一致性的作法,不过国家竞争力的概念已经逐渐受到重视。具体来说,国家竞争力的涵义是指在一个经济与社会的结构中,透过操控既有禀赋和创造附加价值的程序、对内吸引力和对外开拓力,以及国际型和国内型经济,来增加附加价值,并进而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因此,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资源运用的附加价值。主要包括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效率、金融实力、基础建设、企业管理、科技实力、人力与生活素质等八大类。

传统经济学认为:每个国家都具备土地、劳工、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只要懂得利用这些要素,就可以在国际上取得优势。但在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今天,各国的竞争力仍然差别很大,为什么?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之前,由于交通不发达,世界各大洲之间的交往和了解很少,在那种

情况下,人们不会谈论国家竞争力,因为没有交往就无所谓竞争力不竞争力。那些时代,唯一能和竞争力扯上关系的可能就是军事力量。

后来到19世纪,蒸汽轮船、火车、电话发明了,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了,国家之间打交道、做贸易了,竞争以全面的姿态在进行。但是,在农业社会和早期工业社会时期,在人们为了生存的基本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时,自然资源的多少,土地、黄金、白银储藏量的大小,成了衡量和判断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实物资产决定了国家竞争力。

到二战结束之后,工业生产技术全面成熟,交通运输容量和成本也都发生根本性的升华,机械化大生产和万吨巨轮运输使人类的基本温饱不再成问题。特别是近20年来,在以飞机和互联网为主的交通与信息架构下,国家交往的内容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外贸总额占全球GDP近80%的情况下,自然资源与土地已不再是国家竞争力的最决定性的因素了,像没有铁矿石的日本和韩国以及没有多少铁矿石的中国都能变成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等等。

那么,在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基本可以自由流动的今天,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是制度,是决定市场交易规则环境、保障私人产权的制度:哪个国家能提供最有利于市场交易发生的完善制度,能降低交易成本、保护个人产权,有公正的司法和有效的契约执行架构,它就会在国家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个国家就更能从事高利润的经济活动,不用靠卖苦力。一个有效的法治制度可以让个人之间经济交换的代价大大降低,使交易的内容更加深化,超出简单的实物交易。

从历史上国家兴衰的历程看,经济上成功的往往不是那些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而是拥有各种各样能激励创新突破的制度——从产权保护制度到合约执行机制的国家(或地区),而那些在经济上不那么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则缺少这些制度。换言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其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因而决定其竞争力的高低。

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讲,除了具备广博的物质资源以外,其他方面的制度、管理、监督体系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各种各样的重大成就,在世界国家影响力中也有了较大的范围,但是,我们同时还要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世界纷乱复杂的当今社会,仅仅以目前我们国家的影响力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想尽办法来进一步获得提升,国家也在积极的操作这方面的工作:法制建设一直是国家重点的建设项目,营造法制社会的决心和信心我们是非常充足的,新农村的建设提议,让占了中国大部分的农民看到了党和国家改善农村面貌的决心和策略。提高生产力、提高社会各项法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保障,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中国的国力在经历了几带人的努力,获得了空前的提升。

二,家竞争力提升的实践意义

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给各项国民活动都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比如正在迎来的2008奥运会吧,正是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足了,才使的这项全世界人民共同健身与竞技的盛会得以在中国举办。

在这里,我想谈的一个问题不是夸奖中国的国力多么强盛,体制多么完善,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实力自不必说。我只想指出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目前闹的沸沸扬扬的圣火传递事件着实让国人愤慨,在法国的传递过程当中,居然几次有人上来抢夺圣火,此举不但没有受到法国政府的大力保护,从事件照片上来看,居然在圣火被抢夺的过程中,还有保卫人员在悠闲的聊着天。这些很多爱国同胞看了,都无不咒骂法国佬如何如何、怎么怎么样去抵制法国货、抵制家乐福诸如此类的举动甚多。但是广大的爱国同胞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中国在国外的待遇会遭如此的尴尬?我们缺少的是影响力竞争力和自我保护力,象美国,参加一次足球世界杯的比赛都要住在其在欧洲的军事基地,安全自然不必说,其国际的影响力也非常之广泛,可以说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无不为美国马首是瞻。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因为美国的国力强盛,国家强大。

尤其目前中国面临着台湾、西藏等诸多政治性问题,还有欧洲议会的不正确待遇。我们所期望的不是欧洲的施舍,也不是靠国际的力量来解决家门口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自强,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象美国那样强大,让所有人都不敢小觑,那个时候,才是我们国家安民固土,繁荣昌盛的时候。

10.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篇十

1、论企业人才管理

2、学习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3、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民工欠薪问题

4、试论现代企业中的人本管理

5、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

6、论人才管理

7、论人力资源与人力投资在现代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地位

8、“三农”问题的症结分析与解决对策

9、员工培训方案设计

10、关于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有效协调沟通的分析

11、对学习型组织的认识

12、面向知识经济的管理创新探讨

13、论知识经济与人才资源的开发

14、人才资源及其建设初探

15、让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

16、关于取消农业税的思考

17、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8、中小型企业如何吸贤纳士

19、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

20、论行政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21、论如何将传统人事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

22、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23、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24、试论权利腐败的防范措施

25、浅谈人本管理

26、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27、加强耕地保护的若干思考

28、知识管理的目标与策略

29、浅论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途径

30、浅谈如何发挥行政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1、论信息技术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2、传统行政方法与现代行政方法的比较分析

33、试论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4、浅谈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论行政公开

36、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37、以人为本与企业发展

38、成功管理——现代学校管理新模式

39、企业面向知识经济的管理创新 40、公务员考核制度之我见

41、浅析“中国行政改革政府仿企业化”

42、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现状分析与问题对策

43、论公共关系在酒店或餐饮业管理中的作用

44、市场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转变

46、浅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现在企业中的运用

47、浅谈我国新时期离婚妇女权益保障

48、关于我国青年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

49、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

50、浅谈团队与团队精神的树立

51、浅谈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措施

52、电子文件带来的挑战与对策

53、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4、妇女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5、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56、浅谈银行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

57、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保留优秀人才

58、试论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关系

59、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功能及要求——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 60、学习总结

61、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62、浅谈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3、管理以人为本 建立和谐社会

64、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之我见——党员要做时代的楷模、与时俱进的践行者 65、企业的创新管理 66、论政府行政效率

67、浅谈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的关系 68、理顺常规思路,完善“三级”管理 69、改善投资软环境 构建和谐大都市

70、积极化解社会风险 努力构键和谐社会 71、领导艺术与方法初探 72、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73、制度管理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74、论依法行政

75、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76、浅谈人力资源之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77、人力资源培训方法浅谈

78、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79、浅谈企业领导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80、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 81、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82、浅谈当代政府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与电子政府的意义和前景

83、企业领导班子与领导权力结构 84、论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的教育

85、中国行政监察领导体制的问题浅析与制度创新 86、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

87、试论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88、行政管理成本问题浅析

89、改革开发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

论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管理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90、浅析现代企业制度

9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 92、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93、中小型企业竞争力

94、新兴技术对传统管理的挑战和特殊市场开拓的思路 95、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 96、新形势下城区发改委工作职能浅议

97、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8、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环境保护 99、论高薪养廉

100、浅谈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101、论公共管理

102、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背景特征 103、浅议权利腐败及防范措施 104、社区以民为本 民以社区为家

105、浅论人力资源开发与远程开放教育

106、发展小城镇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制度创新 107、浅谈行政管理与现代企业的融合 109、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120、公共企业管理和改革制度 121、浅谈政府行政管理成本 122、浅谈管理与企业活力

123、依法行政: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124、“无为而治”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125、浅谈对“一把手”监督

126、浅谈企业对操作层员工的人本管理 127、人力管理与开发企业的生命之源 128、公共利益:政府行政管理的根本追求 129、浅析末位淘汰制的条件和环境

130、浅权利腐败的侥幸心理及其防治措施 131、浅议权利腐败的防范

132、优化企业的行政管理-学习心得 133、智能小区物业管理

134、管理的核心是管人-顺应人性管理,彩色最好的管理 135、我对企业行政管理的理解 136、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管理 137、武汉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38、依法制国的核心-依法行政

139、武汉市行业协会发展的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140、论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行政管理工作 141、党内监督意识淡化分析与防惩体系建设 142、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与激励 143、试论行政执法中的“被动执法” 144、中国公共政策的特色浅论

145、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层面临的问题 14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力 147、国有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探究 148、企业如何打造完美团队 149、商业企业管理漫谈

11.专科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篇十一

一、产业优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一) 产业优化背景下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趋向分析

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不断涌现, 生产技术日趋先进, 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空间不断扩大。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等学科的交叉综合的技术。随着机电技术智能化、人性化、综合化和节约化的发展, 能从事生产、安装、维修与检测、产品设计以及技术管理等岗位的高职学生, 成了产业人才支撑的重要力量。

(二) 毕业设计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 毕业设计往往落实到产品和技术。机电专业毕业设计大致分为设备维护类、产品研发设计类、装配调试类、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类等。机电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机械设计与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单片机技术和电工电子技术, 针对材料的类别和用途, 加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 通过查阅文献———制定方案———编程绘图———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应用检修完成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体的实践任务。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迅速适应岗位需求, 提高就业质量和个人发展空间。

二、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开展现状

(一) 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开展情况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毕业设计一般在第五学期进行, 为期2至3个月, 也有部分院校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合二为一。毕业设计一般以小组为单位, 成员合作完成搜集资料、制定方案、购买材料、安装调试等工作, 成员根据小组的工作任务完成论文, 并针对答辩委员会的问询进行讲解和操作展示等。机电专业毕业设计以实操为主, 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机电课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和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一般是机电课程的任课教师, 也有部分院校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

(二) 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 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尽管机电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很受欢迎, 但在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夹击下, 高职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就业的压力下, 不少高职学生将精力放在了找工作、联系实习单位、学习应用软件等。毕业设计周期相对较长, 且需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本身不够重视。指导教师一般要指导5-10个学生做毕业设计, 有的老师甚至负责指导十几个学生做毕业设计, 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和监控往往无法深入。高职院校往往关注学生的就业率, 对毕业设计经费投入力度不够, 毕业设计的质量实质上并不影响学生的毕业。诸多原因造成了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未完全发挥毕业设计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功能。

2. 毕业设计创新不足

毕业设计选题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毕业设计质量[1]。毕业设计的选题应紧扣机电专业培养目标, 是包括机械、电子和工艺等方面的综合技术训练, 侧重综合训练, 以设备维护、产品研发设计、装配调试、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为主。毕业设计的题目应避免单一、单功能和陈旧。在调研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中, 我们发现, 大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是由指导教师提供的, 即“命题式”毕业设计,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自主选题的不多, 且题目的类别化、层次化、创新化不足。毕业设计中涉及复杂功能的设计和应用、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的题目数量不多, 毕业设计选题整体难度偏低, 与企业现有技术水平相差较大, 部分毕业设计存在机、电脱节现象。此外, 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欠灵活, 在专业课教学中准备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 校外开展毕业设计, 集中开展毕业设计与分散开展相结合等多元化的毕业设计体系仍未健全。

3. 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一个好的毕业设计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支撑。毕业设计是机电专业前期课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目前,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仍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脱节、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脱节的现象, 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 理论欠缺, 实践能力较差, 综合运用机、电原理水平偏低的现象。而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所需的图书、技术资料和标准图集等数量较少, 参考资料匮乏, 前期准备不足, 存在前面拖拉后面赶工的现象;另一方面, 实训场地不足, 相应的设备和材料不够充裕, 这些客观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指导教师大多为任课教师, 生产实践经验欠缺, 且教师一人指导学生数量过多, 无法深入跟进指导毕业设计;学生个人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参与程度不够, 存在应付、拖延现象;院校对毕业设计的监控和管理欠规范, 经费投入力度不够;校企合作开展毕业设计仍处起步阶段, 诸多原因导致了机电专业毕业设计整体质量不高的现状。

三、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策略

(一) 重视毕业设计, 规范过程管理

机电专业实用性较强, 毕业设计能够强化学生从事机电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 也是系统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重视毕业设计在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 健全经费保障体制, 加强过程监控, 严格考核, 按照一定的程序分步、协同完成毕业设计, 包括毕业设计的指导、检查、审查、总结等。高职院校应切实发挥毕业设计在提高机电专业学生实用技能、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 进行岗位能力预培养, 缩短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差距, 进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二) 紧跟产业发展, 加强选题指导

机电专业毕业设计应面向生产, 面向市场, 坚持多方参与、双向选择的原则, 由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论证和选题, 可以是教师提供题目, 也可以是学生自主确定题目, 还可以是三方共同商定题目。机电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时, 忌题目过大、过旧、过空, 避免与往届题目雷同、内容重复等问题, 应本着智能、节约、多元、精准、创新的理念, 紧跟产业发展, 选择有实际应用价值, 富有改革性和探索性的题目。例如, 涉及到机电控制方面的设计和维护, 如交通灯控制系统、楼宇智能监控系统、生产线温度检测系统等;涉及机电装置的研发和改造方面, 如机械手、传动装置、夹具的设计和机床的改造等;涉及到电控类的设计和工艺, 如小家电设计、专项功能机器人设计、智能玩具研发等。学生也可根据有意向的企业生产实际进行定向选题, 也可根据老师目前的在研课题进行毕业设计, 或通过参与创业项目、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选题。

(三) 力抓专业建设, 形成共享资源

机电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的专业, 涉及面广、应用范围广泛。高职教育强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在毕业设计这个关键环节上必须突出强调这点, 而且要结合设计, 强化技能培养训练[2]。从学生毕业设计的参与兴趣、技术水平和成果检验来看, 学生普遍存在着技术点生疏、综合运用能力偏弱的情况, 这与专业课程建设力度不够、教学方法陈旧有很大关系。机电专业课程建设, 应紧扣产业发展脉搏, 突出关键技术点的学习和应用, 加强学生的实训实操, 让学生能够进行程序设计、编程和计算机绘图, 扎实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熟练掌握常用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及维护, 对常见故障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前期的专业课学习既是为完成毕业设计打基础, 更是为学生具备岗位能力打基础。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的教学中应突出工作原理和技术点的教学, 通过实例讲解、实训演练、实地参观、实物安装调试等方式, 增强学生对知识点和技术点的掌握, 构建与企业要求、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教学和实践体系, 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此外, 还应有意识地搜集、整理历届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资料和作品, 可通过建立毕业设计网站或资源库, 举办毕业设计成果展或毕业设计大赛的方式, 让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流程、方向、内容和形式等有深入的了解。某些关乎产业技术的资料和图集对学生做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某些创新化的毕业设计作品可能触动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更深入的行动。因此, 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毕业设计资源库的建立和应用。

(四) 加强校企合作, 多元开展工作

坚持毕业设计面向实际, 面向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题目是高质量毕业设计的保证[3]。校企合作成为拓展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水平, 保持高职院校与企业、产业衔接的重要途径。毕业设计的多元化,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校企合作机制的深入化。从内容上来说, 毕业设计可以是教师提供选题并指导操作, 可以是校企共同完成项目的开发和技术的创新, 还可以是学生根据实习企业或有意向的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或设备改造和维护等。从形式上来说, 毕业设计可以是小组完成、个人完成、师生共同完成、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完成。从时间上来说, 毕业设计可以是集中式的, 也可以是分散式的, 毕业设计可以和顶岗实习相结合, 也可以单独进行, 还可以在就业前的岗位培训中进行。从空间上来说, 可以在校内完成, 可以在校外完成, 也可以在校内、校外共同完成。

(五) 打造教师队伍, 提升指导水平

专任教师是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中坚力量。机电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型”趋向日益显著, 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素养, 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水平和创新精神。学生在确定好毕业设计的选题之后, 方案制定和材料的选购、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检修等, 都需要指导教师及时提供方向引导、资源支持和技术指导。指导教师的视野、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 对专任教师的培训、选拔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同时, 企业技术人员是指导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 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利用、培养这一校外指导队伍, 开发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 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提供支持。

此外, 高职院校还应加大对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经费投入力度, 加强机电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为学生提供场地、设备和材料的支持, 让老师在做中教, 让学生在做中学, 真正发挥毕业设计在学生知识和技能提升中的综合训练和综合检验功能。

四、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机电专业毕业设计应紧跟产业发展形势, 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队伍塑造和资源优化等方式,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 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影响力, 培养适应机电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用人标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切实发挥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宋永增.机电类毕业设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0) :105-108.

[2]徐立志, 贾敏.对高职毕业设计进行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02) :36-37.

上一篇:优秀中层干部颁奖词下一篇:门诊输液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