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

2024-10-19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共16篇)

1.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 篇一

教育质量是留学生选择目的地的主要考虑

一份调查显示,澳洲的签证系统不是澳洲教育出口产业低迷的最主要原因。

这份调查由澳洲国际教育(AEI)执行,报告显示教育的质量,留学的学费以及生活成本是选择留学目的地时的三大关键因素。

AEI针对如何选择留学目的地的问题访问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的学生、家长、留学中介以及毕业校友,让他们比较留学澳洲、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利与弊。

中国的留学中介列出了影响留学选择的九大因素,头三名分别是大学的教育质量、留学费用以及留学国的移民前景。出国留学的担保金问题却排在第六位。 这份报告指,相比起担保金,留学国的生活费用对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更为重要。 根绝AEI的调查,中国留学中介将在留学国取得工作机会排在影响留学选择目的地的九个因素的第七位。报告也指教育出口产业需要靠课程质量和经费来取得平衡。

报告指,澳洲的教育质量处于中等位置,但和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比,当前强劲的澳元将大大影响留学学费和生活费,从而影响人们的决定。 中国教育中介把澳洲的教学质量排倒数第二,居于首位和次位的仍是美国和英国,新西兰排最末。

报告还发现,就申请大学以及取得学生签证而言,澳洲的签证系统五个国家中效率最高,美国的签证系统效率最低。但赖德的`新政报告却指,中国学生认为澳洲的审批签证效率排第二慢。 澳洲大学联盟首席执行官Glenn Withers称赖德的新政报告在很多方面都向

留学生利好。新政给予留学生毕业留澳工作的承诺将可以减轻留学生对昂贵生活费的担忧,而且新政也增加了留学生技术移民的途径。

悉尼移民教育中介Jonathan Granger表示,虽然澳洲已经被成功地定位为作为一个便宜的留学目的地,但过去几年澳洲大学学费猛涨,平均每年涨10%。加上澳元的居高不下,这让习惯为孩子做长远规划的中国家长深感不安。

中介John Findley称,由于澳洲的移民政策常有变动,最新的邀请信移民新政让中国家长无所适从。因此想让子女移民的中国家长将把孩子送往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这对他们来说风险相对较低。

2.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 篇二

一、教育目的的变化

1. 教育目的由单一目的转变为系列化目标

教育目的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表现为一种单一的、抽象的目的, 这样的教育目的是一种“应然的”目的, 带有极重的理想色彩, 对于学校的师生来说, 这些目的是遥远的和很难达到的。在教育史上, “培养德性”、“造就哲学王”、“全面发展”等教育目的的表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随着知识的累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 这种抽象的、单一的教育目的开始分化为若干目标, 这些目标又进一步分化为更为具体的一些小目标。1918年, 美国的“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七大目标: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做家庭的有价值成员;具有就业能力;胜任公民职责;会用闲暇时间和有良好道德品质。这初次体现了教育目的的分化, 对以后美国中等教育目标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938年, 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又为全国教育提出了四大目标:自我实现、人的关系、经济效率和公民责任。这一系列的教育目标不仅反映了教育的个人职能, 而且反映出了教育的经济、政治职能。[1]在20世纪90年代, 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的教育改革中也体现了这种变化趋势。许多国家也在自己的教育改革中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系列目标。这一变化趋势集中体现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上, 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成为许多国家制定具体的系列化教育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2. 教育目的趋向实用和为个人的未来就业服务, 理想色彩开始失落

教育目的中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实用和为职业服务的倾向, 集中体现于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观之中。按照杜威的主张, 教育应使儿童适应社会实际生活, 应与儿童未来的职业生活相联系。这种教育目的观不仅主导了20世纪前半期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方向, 而且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4年《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规定, “大幅度提高能掌握和运用多于一种语言的学生的比例;使学生学会开动脑筋, 成为负责的公民, 能接受继续教育并在生产部门顺利就业”。法国、德国、英国等都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大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的比例, 同时加强中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的比重。[3]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 教育目的更加注重引领学生探究和体验过程, 掌握方法

过去的20世纪在教育史上被人们称为“儿童的世纪”, 儿童的主体性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强调了这一点:要注重过程,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掌握方法、学会学习的过程, 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一报告中, 把“学会认知”确立为未来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教育目的的变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首先, 教育目的细化为具体的若干教育目标后, 人们可以对教育进行量化的评价, 在较短的时间内来考察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从而确定一种教育改革或方案的效果。但是, 这种变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国家确定的教育目标越来越多, 学生普遍感到负担过重。过多和过杂的学科不利于青年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负担过重的现状导致了学生思想的肤浅乃至创造力的缺乏。同时, 负担过重也一步步地消解着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妨碍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其次, 教育目的趋向实用和为个人的未来就业服务, 这种转向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利的。教育所培养出的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甚多, 而且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高素质的国民。对个人来说, 一些人实现了到高等学校学习的愿望, 另一些人则通过提高学历找到了理想的职业。但弊端也是很明显的, 其中之一就是教育理想色彩的失落, 学业成功者即成为社会这台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并且逐渐的失去了人情味。如果学校不能引起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神圣的向往, 那么学生精神的家园就有可能成为一片荒漠。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功能, 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脚踏实地, 而且要引导年轻人仰望天空, 把握方向, 理想的色彩在学校是不能缺少的。

再次, 注重引导学生重视过程、掌握方法、学会学习的倾向, 是对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的重视。教育目的上的这种转变是有益的, 它首先所要求的是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和选择, 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放弃的过程, 这将大大减轻知识对学生的压力。同时, 这种注重过程的倾向也是克服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体现在教育改革中课程内容的变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之中。

三、对学生学习的启示

1. 自我认识能力和信息选择能力成为必需的基本能力, 并在一生的学习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已经使得学生不堪重负, 而这种增长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虽然教育改革中也提出了减轻学生负担的一些措施,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观念的转变。首先, 要认识和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以此作为出发点再去做出选择。其次, 应懂得选择和舍弃。当学生选择了一些而又放弃了一些时, 就实现了“自己为自己减负”的目的。因此,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首要前提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在国家确定和学校提供的信息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再次, 应该坚持以约驭博。学生应该认识到, 集中在一定的领域中进行学习, 而不应该什么都学, “以约驭博”应该被很好地贯彻在学习的过程之中。

2. 掌握和采用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以弥补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不足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专题式的学习方式, 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在这种学习方式中, 学生个人的兴趣、经验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校的教育内容联系了起来,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 研究性学习还是一种信息整合的方式, 学生要对自己所选择的相关领域的信息进行整合, 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除此之外,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形成团队合作的能力, 也能弥补接受性学习的不足。

3. 学生应在活动和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学习缄默性的知识

教育部门提出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雅、更有情趣, 对于学生自身来说, 加强交流与体验, 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性知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异性之间、师生之间、同辈群体之间、与社会上某些人群之间的交流在网络工具和通讯工具非常方便的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此外, 学校内部的活动和社会上举行的某些活动也提供了很大的实践空间。在这种过程中, 学生体会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的潜规则, 学习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在与人共处和交流合作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以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未来。

参考文献

[1][2]王天一, 夏之联, 朱美玉编著.外国教育史 (下册)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85~86.

3.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 篇三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育改革

从现阶段市场英语应用情况来看,范围日益扩展,应用频率迅猛增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英语教育是对其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最后一道环节,这一阶段英语教育立意的明确性以及培养的科学性,都会对学生英语技能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就现阶段大学英语教育现状而言,受应试教育影响,倾向于理论方面的教学,使得市场真正需要的——实际应用成为大多数学生的“短板”,针对这一情况,以“综合应用”为目标,确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目的及确立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当代人必备的一项技能。在多元化市场中,应用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将学生培养成为英语技能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市场多元化的不断加强,对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也日益增高。在全球化经济的推动下,英语日渐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和工具。在这一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作为大多数学生英语技能形成的最后一道关卡,顺应时代“综合应用性”的要求进行改革,成为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课题;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改革已经持续了较长的时间,但是从实施的具体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及途径进行教学,学生普遍存在积极性不足,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加上语言环境有限,“高分低能”情况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树立以“综合应用”为目标的改革目标,不仅是有效整理当前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提升改革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理念及具体内容

1.学生为中心理念基础。作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来说,以学生为中心是始终不变的基点。大学英语教育开始面临更多挑战和难关,在新的时期和市场条件下,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朝着学习应用型靠拢,即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灵活变换。就这一点来说,传统单一理论知识教育模式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因此,以学生需求为重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综合多项措施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竞争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不可动摇的根基。

2.学习力培养为辅助。学生学习力指的是学生接受新事物、快速掌握并加以运用的能力。如果学生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最终落地对象和基础,那么以学习力培养为辅助则是这一教育理念主要的实现路径与方向。这一能力不仅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应用和提升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进入市场之后会运用到的主要素养。

三、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目的及理念实现的有效策略

1.丰富社会实践平台。只有到相应的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与训练,才会真正了解什么是“市场需要的”和“自己需要的”。从现阶段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现状来看,对社会实践这一平台的开发远远不够,英语教学基本上都在教室里完成,缺乏立体的语用氛围,单靠日常教学及情景模拟训练,难以给予学生较为切实的应用感受;加上课堂教学中通常较为重视理论知识点,对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环节少之又少。建议应从社会实践平台出发,尽可能由学校或专业导师出面,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搭建语用实践的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良的外部提升环境。

2.变革测试方式。除上述措施外,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及理念的深化发展,还应对考核测评体系进行变革,尽可能实现语境考核,将学生放置在立体的语境中,设置灵活多变的考核情景,为学生提供自我素养水平鉴定自测的同时,也为教学侧重点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测试和考试是必要的,但是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英语课程及市场环境的具体需求来调整考核评定的途径、难易程度,这样一来,不仅能真正起到监测和测评的作用,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良性的教学循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就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顺利完成来说,需要的不仅是某一两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而是整个大环境的支持和推动以及所有师生的配合:语用实践环境的创设以及测试考核方式的变革,都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这条道路上必经的环节。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始终坚持“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为中心”两个大方向不动摇,争取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事业做出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绍杰.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目的与理念[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85-87+96.

[2]张丽.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英语课堂问答策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

[3]孙扬.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的话语秩序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4]尹国杰.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教育实习的目的极其意义 篇四

2、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3、可以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促进我们的教学能力。

5.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孩子幸福! 篇五

12-21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斯宾塞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你内心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烦躁,他也烦躁;你暴戾,他也暴戾„„

有了这面镜子,父母们就有了改变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同时,父母的改变也使孩子发生了变化,教育就在无形中产生了效果。

斯宾塞对苔丝说了孩子即镜子这个比喻,从此苔丝有所醒悟,遂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待人刻薄和爱教训别人的毛病等,结果她的小女儿也发生了很大变

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教育自己的过程。孩子的言行常常可以反映出父母自己的言行。父母希望孩子怎样,父母自己就应该怎样。

教育应该是快乐的,不快乐的教育会毁掉孩子

教育应该是充满快乐的,当一个孩子不快乐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

就像一根细小的芦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是甘甜的蜜汁。

孩子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会减弱,这时即 1 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来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相反如果在他们快乐的时候,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比较容易。

因此,要想教育好孩子,唯一的方法是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开始学习。许多孩子被认为没有天赋、天生比其他孩子差,其实并非如此,只是教育者的方法不得当而已。

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即便是一个天才,也有可能被不快乐所扼杀啊!要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因为这时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哭闹之后开始教育和强迫他学什么。这样你常常会根据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太差。

3、努力营造快乐、鼓舞的家庭教育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

4、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忧郁不开心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

快乐教育的最佳方法是友好和鼓励

如果一个孩子面对的总是一位严厉地呵斥他的老师,即使是他的父母,即使你内心真的很爱他,但他也会厌倦你所说的、要求的。父母们常常这样抱怨“我爱他,但我又时常恨他不成器”,“我真的受 不了,他学什么都这么慢,又不专心”,如此等等。

6.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 篇六

怀特海(1861—1947年)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和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久性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他创立了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教育的目的》则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全书一共六个章节,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自由与纪律的节奏》、《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大学及其作用》,涵盖了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应该说,他的教育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只要我们把智力教育仅仅设想为获得机械的智能或仅仅在于系统陈述实用的真理,就不可能有进步。”

观照当下的学校教育,正呈现出这样一种机械的、为人们所诟病的面目: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使学生在灌输中逐渐丧失了作为“人”的丰富性;以意识形态作为德育工作和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使教育难以脱离政治的巢臼而面临学生人文理想与创造智慧的枯竭;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教育发展理念,又使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潮中沦为商品经济的附庸,失去了教育自身的尊严与规律,而教育却在盛世的喧嚣中沾沾自喜,抱着教育产业化的噱头寻找着权力的寻租——教育,正使我们的心灵不断趋向失衡而不知所措。我们时常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是那样沉默寡言,毫无生气,可一旦下了课,他东奔西跑,能说能跳,是那样富有活力、充满朝气,这无拘无束的课间才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也许我们的课堂大多时候都只是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在课堂上,学生不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现实活着,仿佛是为教材活着。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了无源之水。学生认真听课的目的,也许只是为了回答老师的提问,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许只是为了博得老师的表扬,抑或是为了给苦口婆心的父母一个交代。在这样的课堂中,哪会有智慧的火花迸发?哪会有快乐可言呢?

中国的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历来怀抱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传统,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将追求学识成就与国家的振兴联系在一起,并把这种理想融入自己的人格、信念、操守以及职业规范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大潮下,这种信念与理想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教育这一“象牙之塔”面临着新的分化、蜕变,有的开始裂变甚至开始沉沦:那种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荣的道德操守日渐泛商业化,工作以能否为自己带来经济收益作为是否成功的标志。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大脑当作无生命的工具,当作一种僵死的物质,一种感受器,一种储存器,学生只是消极地接收知识,被动地接收知识,于是,任何知识、任何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成为呆滞的、凝固的、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一种储存。学生也就没有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活生生的生命思维。

怀特海指出:“在普通的文化课程中,学生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当下的教育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受那种急功近利、简单化的影响,很多教师仅仅靠一次讲座,一堂观摩课,“企图通过一种虚幻的方法作出高明的概括。”这不是教育进展的方式。这种看似热闹的方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呆滞的思想”的体现。这种表演式的教学是一种作假,一种作秀,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是“卖弄学问的人”,是分裂人格的人。

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在这个社会发展多元化,知识、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的今天,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应该承担起人类文明、人类智慧、人类先进文化的薪火传递者这一角色,在商业化的社会中树立起为人类文明已经所证明了的全新的价值理念和终极关怀意识,以全新的姿态投入社会实践生活,关注现实问题,并以自身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了解、参与,播撒民主的种子和自由创造之果,在未来建设者的心灵深处锻铸起理性与智慧之火,为我们这个民族培养更多的具有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这是一个比传授知识更加伟大、因而也更有重要意义的目的。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不掌握某些知识就不可能有智慧,但人们也可能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没有智慧。何谓智慧?在怀特海看来,智慧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或掌握知识的方式。显然,智慧高于知识,是人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现代教育把知识和智慧对立起来,只注重知识灌输,忽视智慧的启迪,必然导致大量的书呆子和空泛无益、微不足道、缺乏创新的死板知识,甚至根本无知识可言。当着我们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笔记本、忘记了为了考试而背得滚瓜滥熟的细节知识的时候,换言之,当着我们不是成为知识的奴隶,而学会了积极地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时候,我们才最终拥有了智慧。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所提倡的“带着智慧进课堂”的思想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过去的知识惟其有价值,就在于它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面对现在。”“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作出展望。”“人的大脑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处于一种永恒的活动中,精细而敏锐,接受外界的刺激,对刺激作出反应。你不能延迟大脑的生命,像工具一样先把它磨好然后再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起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必须即刻就进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一条很难遵守的规律。”

作为过程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过程在本质上是创造的,一切过程都面向了无数的可能性,都具有一种更为根本的新质。要实现这种新质,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超越过去,因为现在不完全是由过去决定的,它总是面向未来的。过程哲学的这一特征决定了过程教育哲学必然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哲学,即一种超越了现代教育之僵化观念的学说。

在教育发展史上,特别是在现代教育史上,除了少数知识蓬勃发展的时期以外,过去的教育几乎完全受着各种僵化观念的可怕束缚,这种僵化观念在现代发展到了极致。僵化的观念是一种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融为一体的观念;简言之,是一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性的观念。囿于这种观念的教育消极被动,没有节奏,满足于传授陈腐的知识,脱离了活生生的生活和实践,割裂了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扼杀了人之天才的创造活力,是一种毫无价值、极其有害的教育。怀特海认为,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是使之僵化,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人类走向伟大和崇高的每一次革命,无不是对各种僵化观念的反动。教育要承担起服务人类、增进自由的重任,就必须超越以被动的方式

接受他人的思想,就必须超越现代教育的僵化观念,就必须加强首创精神(包括思想上的首创精神和行动中的首创精神)。他指出:“成功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必有某种创新。”“教育如果不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必然是错误的教育。”

在过程教育哲学中,创造、历险、享受和自由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创造性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历险、增进享受和获得自由的过程。在怀特海看来,教育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决不是一个机械的、被动的、往行李箱里装物品的过程,它充满了历险、享受和自由。要创造,就会有历险。教育的每一种创新都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和现有教育秩序的突破,因而都是一种历险。现代教育的一大弊端正是受机械论的世界观所束缚,循规蹈矩,按步就班,把教学秩序固定化,长时间地使人按照固定的程序从事教学,从而使人的想像力变得迟钝不堪。怀特海认为,秩序和创新并不矛盾,秩序是一种变化和发展着的秩序,即一种必然包含着新质的秩序。如果一种秩序不能迈向更高的秩序即不能实现新质,那么就应当变革这种秩序。因此,在教育中,不能没有秩序,但更不能没有创造和历险。这似乎是一个两难,但“进步的艺术就在于既维护旨在变革的秩序,又维护旨在秩序的变革。”正是在这种创新与守旧、变革与秩序、自由与纪律的互动中,教育向前发展了。他十分欣赏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在《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屿》中的这样一句台词:“工作就是娱乐,娱乐就是生活”,认为教育也应该成为一种乐趣和享受。在他看来,学生们知道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得到愉悦;创造的愉悦乃是成功之必不可少的前提,甚至某种纯粹休闲的愉悦也是必不可少的。

怀特海认为,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科学教育是训练观察自然的艺术,侧重于逻辑思维(用脑);技术教育是训练生产物质产品的艺术,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动手)。人文教育则是通过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的学习,学会观察社会、进而学会生活的艺术。但是,源于现代哲学之精神与躯体、思想与行动之二元对立的现代教育却割裂了三者的内在联系,或是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对立起来,或是把两者与人文教育对立起来,导致了狭隘的专门化,是一种“最糟糕的教育”。我们看到的大量眼高手低、高分低能或是虽有一定的科技修养、但又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就是这种现代教育的畸形产物。在怀特海特看来,只进行一种教育必然会有失偏颇,但三者的机械混合同样难以通达真理。关键是把握三者的必要张力,实现其最佳平衡。

现代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应试教育,支撑这种教育的是那种在精神上缺乏远见的、单调的物质主义的、现代机械论的世界观。这种教育割裂了学校和社会、认识与实践的联系,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只注重书本知识,是对学生的灵魂和肉体的双重扼杀。怀特海并不完全否认考试的作用和意义,认为考试是教育节奏之精确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但是,当着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和奴隶,当着考试成了教育的目的甚至唯一目的的时候,在理论上说,它就成了一种非人的教育。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布鲁姆鲍格在《怀特海、过程哲学和教育》一书中指出:“在怀特海看来,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旨趣的具体存在。”应试教育这种非人教育不仅在理论上误导了教育的发展,而且在实践中造成了大量的悲剧。这种教育虽然培养了大批会考试的学生,但社会需要的却是创造性的人才。它的悲哀恰恰在于,它对解决我们时代面临的问题贡献甚少。

怀特海出身于一个教育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曾长期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他本人也曾在英美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哈佛大学这些顶级大学里担任过包括教授、系主任、教务委员会主任、理事会主席在内的多个不同职务,对教育有着极大的兴趣。这种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使得他对现代工业文明中教育的理念、制度和实践(特别是其中的弊端,如保守的观念、狭隘的偏见、僵化的体制)有着切身的体验和深刻的见解,因而他所提出的各种富有创造性变革意义的后现代教育理念也更具有针对性、启示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可以说,怀特海所揭示的现代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在今天的中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

7.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目的的实现 篇七

目的与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目的是由人的主体意识、价值观念、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相对于目标,它在实践各阶段中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特征。而目标则由形成目标的条件与人的意志所决定,具有一定的时间变化性、环境可调性及因人而异性。目的是具有导向性、方向性的观念意识,而目标则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能达到预期的一种设计,是目的的分解和细化。目的是目标的中心和指导,决定着目标的最终方向,目标使目的更为具体并具备可实现性,它解释着目的的各个因素,而目标可以是多个、多方面的,它们整体构成了目的。

一、如何使思想品德教育实现目标操作

1. 制定符合长远目标的近期化目标。

目标按时间分有远期、中期、近期目标,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也是多样的。按它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时间、实现的可能性,可区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一般说来,总目标、远期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预期,而分目标、近期目标则是基层组织、教育主体所要考虑的问题。思想品德教育的远期目标规定了国家和各个行政部门、各单位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目标,也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远期目标要经过长期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在远期目标的指导下,定出近期目标或每个人的具体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将思想品德教育远期目标按层次与阶段分成无数个近期目标,再把近期目标一个个地联结起来,形成目标锁链,最后按最近层次、第二层次、最高层次的次序逐步实现。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最终达到长远目标的实现。近期目标的特点在于具体,在于切合集体或个人的现状。如果始终用远期目标来要求个人,就会使人感到难以达到而失去信心,这样会影响教育效果。所以,思想品德教育目标要尽可能做到长远目标近期化。

2. 将抽象目标转变为具体的可行目标。

在制定实际目标时,不能过于简单、抽象。目标简单化则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目标会无法实现;目标抽象化会造成人们无所适从,从而带来目标聚合性的丧失。所以,目标的制定要建立在人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基础上,要依据个人的愿望、要求与能力等方面的主观情况,依据人们所处的客观存在,包括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客观环境来制定。只要目标的确立符合个人的主体因素和社会历史条件,就是具体的实际的目标,就会使人们感觉到这个目标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实现,从而能够激励人们奋发进取。同时,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切实可行,而不是空洞含糊,需要从时间、地点、数量上都加以确定。思想品德教育目的的实现,要求制定的目标既要积极先进,又要切实可行,尽可能使目标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加科学化。

3. 把理想目标融入现实的行为目标。

在实现应然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时,由于其理论化的理想状态,使得在实际的具体思想品德教育目的中可能会无法全部达到,因此,要实现这种理想目标,就必须把它行为化。人的主体性,决定了人的行为是由人的思想、情绪、感情、能力和行为动机等因素组成的综合体,理想目标要针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否则理想目标就是不切实际的。所以,理想目标要同每个人的具体理想、具体行为、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尊重、支持、引导人们在远大理想下实现自己的具体理想和具体目标,注意日常行为中的各方面修养,逐渐把理想行为化。

二、实现这样转化的条件

第一,整体目标要具有个体意义。整体要含有为个人所能够接受、所乐于接受的一定因素。个体意义的因素要联系个体目标结构的各个成份来考虑,如个人的能力、兴趣以及物质利益与精神需要的满足等。如果整体目标不具有这种个体目标意义,与个体目标选择的标准和期望的内容相去甚远,转化就是不可能的。整体目标必须包括工作任务的完成和成员需要的满足两方面因素。第二,要有高水平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来保证。强有力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保证教育对象思想觉悟的提高和世界观、价值观改造的重要因素。没有这一条件,便不能实现个体目标的转化。

三、如何运用目标实现预期的目的

第一,制定目标必须与需要和动机相结合,使目标既是鼓舞人心的奋斗方向,又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心理学通常把目标称为“诱因”,思想品德教育要利用这个“诱因”来达到目的。第二,无论设置个体目标或整体目标,都要让对象本人参与,参与程度越深,义务感也越强。若教育主体只是一味地为个人设立目标而轻视整体目标,那么个人会认为整体目标不是自己的目标,从而减低诱发力量,目标的实现会延缓或不能实现。第三,当人们受到阻碍不能实现目标时,往往会发生两种不同的动向,一种是客观地分析原因,调整力量,修改并制定更适宜的目标;另一种是导致非理智的破坏行为。教育主体要善于引导,避免后一种倾向的发生。

8.“活教育”的目的 篇八

要晓得这一句话就是我们终身致学的目的。我们虽生而为人,生而在中国,生而在现代中国,可是有哪几个真正知道做“人”呢?有哪几个真正知道做“中国人”呢?更有哪几个真正知道做一个“现代中国人”呢?你要做一个“现代中国人”,起码要具备几个条件。哪几个条件呢?

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健全的身体。身体的好坏,对一个人的道德学问有绝大的影响。我们有了健全的身体,才能应付现代中国艰巨的事业,这是毫无疑义的。

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建设的能力。有人说:“有破坏然后有建设。”这句话或许有一部分的正确性,可是我们中国却向来破坏多于建设,结果呢?弄得凡百俱废,如偶有人努力于建设事业,反会被人嫉妒,指为好出风头,这真不是好的现象,我们现在急切需要的是各种建设。就学校来说,学生在校园里应当训练他们从事种种建设工作,大一点的,如开辟校园农场、设立工厂图书馆,小一点的,如修筑道路、整理桌椅、粉刷墙壁、布置环境,学校里面的一切东西有破坏,就要学生自己去修好,一有缺点,就要学生自己去补救,过去学生的建设能力往往太薄弱,现在我们要把它培养起来,以适应国家的需要。

第三个条件就是要有创造的能力。中国人的创造能力本来是很强的,不论是文化抑或制度在古代就已经很好,只因近数百年来因循苟且不知创造,及至科学一兴,思想就格外受到束缚,一般文人学士,摇笔呐喊的能力本领虽有余,而创造能力则不足。时至今日,我们亟需培养儿童这种创造的能力。儿童本来就有一种创造欲,我们只要善为诱导,善为启发,可以事半而功倍。

第四种条件就是要能够合作。我们中国人个性很强,喜欢各自为政,在团体活动中,常常缺乏合作能力。外国人则不然,对于团体工作(Team Work)极其注重,常能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这种合作精神,着实值得我们钦佩。对于小朋友,从小就要训练他们能合作团结,才能使他们配做新中国的主人。

第五个条件就是要服务。总理曾经指示我们:“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悉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助人,那这种教育就可以说完全无意义。人原是利己的动物,如何制止这种劣性而养成一种崇高的德性?这就是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使人与动物所区别的方法。如果人人自私自利,那么民族的生存就极堪忧虑,国家的前途也就万分危险。

上面所说种种,可见要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非常不易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儿童做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中国人”,做这样的“现代中国人”。

9.以教育我的悲哀为题目的诗歌 篇九

且听

无赖、顽固不化

且听

地痞、不可救药、铁窗的下场

且听

种地的货、打工的料,街头的乞丐……

谁在愤怒,

谁在发泄

对着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

是谁在失去理智的呐喊

可悲,

头上罩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你

身上背着家长期望的你

外表温文而雅的你

究竟是怎么了

你曾有的灿烂的微笑,

难道是强装出来的笑颜

你曾有的温情的话语

难道是勉强的表白

你曾有的体贴的轻抚

难道是虚伪的关怀么

是什么

让你曾有的一切离你远去

又是什么

让你曾做的.一切遭到质疑

分数,分数,分数!

始终一表狰狞的面孔

通过你的双手

把一副沉重的枷锁

戴在孩子自由的天空

而你依然无动于衷

当然并非你心情所愿

可是热闹的鲜花礼赞声中

你欣慰的笑容

是为自己

10.化学教育专业实习目的 篇十

在三周的时间里,我更多的是抓学生的学习,纪律和卫生,每天早上都很早课室提醒科代表带读,巡视早读情况,监督打瞌睡,发呆或赶写前天晚上作业的同学,提高早读效率。登记好迟到的同学,进行时间观念教育。

学生的纪律方面,自习课常有吵杂声,偶尔有看杂志的,课前课后五分钟较吵,影响到周围同学学习。根据观察,问题主要出在某些学生身上,只要管理好那些学生,整个班就可以正常化了。因此我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首先向班主任指导老师了解了那些学生的一些情况,如学习情况,入学以来的一些表现等。然后在平时的早晚读、自修时间对他们重点观察,对他们不良习惯进行约束。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对他们进行个别教育。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让他们真正从心里接受老师的教育,认真思考老师的教诲,真正去努力改进。

此外,是对班干的培养,留心值日班干的工作,召开班干会议,强调他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管好别人,要先管好自己,这样同学们才会服从班干的管理,才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有利于接下来的工作。

(3)在班级活动方面

在实习期间有一次校运会,在校运会期间,我与班干们共同安排好了各项准备工作,时刻与同学在一起,组织并监管好学生,以防意外发生。同学们和我沟通了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我都能一一耐心为他们指引方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激扬青春,放飞梦想”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气氛非常好,这次班会圆满成功,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

3、教育调查

于11月份,我还对所带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态有了初步了解,加强自己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通过研究分析,完成了一份调查报告。详见调查报告。

四、实习总结:

在为人师的这条路上,我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但不管怎样,我都会以人为本,把实习中学到的一切加以融会带到今后的事业中去,我会以我的真心去呵护学生,因为我面对的是一颗颗纯真的心。尽管听了无数次“老师好”,但每每回应的时候我依然带着欣喜的笑容。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并没有做到一名好老师,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我,但只要有一名学生记住我,那么我的实习生涯就有了难以泯灭的闪光点。在实习中,我还发现了,有些东西不能选择,有些东西却可以选择。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就算被磨练得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在实习中,我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勇气去尝试。“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即使在尝试中失败,也要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

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实习,使我经受了痛切心扉的挫折,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11.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目的 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深化,20世纪80年代,融合教育在其影响下也应运而生,即在教育中打破隔离特殊儿童式的教育,提倡在普通教育中完全接纳特殊儿童一起学习。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我国将融合教育本土化到随班就读的教育模式。但以往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作为相隔离的两条不可跨越的鸿沟,在教育目的的制定上也是自立家门,而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的总要求,对教育制度、内容及教育与教学方法的制定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随着融合教育模式的不断推进的新背景下,确保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國普校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的阶级意识形态、政治现实、文化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目标等影响因素为基础而制定的符合国家要求的目的。教育目的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现今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的特殊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不断的发展着,其教育质量和教育规模上有显著提高。而我国特殊教育目的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修订以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提出“我国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需要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适合社会需要创造条件。”的教育目的。

现今教育目的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对于这两类人群的目标是分别设立的,没有统一的基本教育目的,而融合教育的趋势需要普通教育满足普通学生同时应该满足特殊学生。如今我国的教育目的主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主心骨,但这一概述是较笼统且难以操作的。使得一线老师难以贯彻落实,学生也难以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导致我国现今的教育的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基础,但能力和创造力却远远不足。

融合教育背景下教育目的的建议

特殊学生和普通的学生在年龄的发展中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随着辅助工具的不断被研发,很多特殊学生的缺陷得到辅助后能像普通学生一样正常生活。另外,由于某方面的缺陷,很多特殊学生有补偿技能或“学者式”技能,正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缺陷儿童中也有天才即“缺陷天才。”使得这些学生个别更是优于正常学生。因此将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一同进行综合的考虑教育目的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教育目的意识转变

在融合教育的趋势下,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相比可能会被视做弱视群体,后现代主义中的社会批判精神教育目的、和谐生态环境的教育目的、内部和平相处的教育目的及世界关爱感的教育目的,这些思潮有力于特殊学生在整个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更好的适应国家对教育目的的总要求。面对同情式的人道主义教育并没有给特殊儿童带来社会优势,反而由此带来的标签,使得特殊儿童被戴上弱势群体的头衔,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得以切实落实,需要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不再只是一种福利事业的人道主义思想,而应转向一种特殊学生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以一种和普通学生近乎相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即特殊学生能和正常学生一样正常发展的态度,才能使得融合教育下的教育目的同时符合两者的总要求。这并不能忽略他们间的差异,相反更应该重视差异性而更好的使特殊学生的能力等到更好的照顾和发展。使得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的权利接受教育,并共同实现国家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个别差异化

教育的主体对象的人,在普通学生中对象和对象之间都存在差异性,更何况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更是有巨大的差异。正如心理学研究表明:“特殊儿童群体内的个体差异远远大于普通儿童群体的个体差异。”面对人们对普通教育目的绝对化现象提出众多批评的同时,我国的教育的目的因依据具体的影响因素而制定差异性的教育目的,使得教育目的更好的体现学生的切实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为导向,使教育目的达到生活化的目的变得更加迫切。而不能将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结果的终极目标。教育目的的差异性要求同时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制定不应只是政府、学校等权威人士一板敲定,而应由学生、老师、父母等根据国家大方向的教育目的合理的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目的。而这一教育目的应该使每个学生无论是否特殊都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个性的自然发展,国家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得以自然的彰显。

教育目的的个体本位思想的考虑

过去无论是普通教育目的还是特殊教育目的都是以“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的教育目的。这样的教育目的意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但在融合教育的大趋势下,面对多元化,差异化的时代下我们需要教育目的往个体本位方向下思考,以谋求个人的幸福为方向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适合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而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或复制品。使得融合教育下的教育目的能切实的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要。以实现每个儿童的发展最终都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教育结果。

总结与思考

融合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理想,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们的教育目的需要培养每一名学生成为为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需要的人才,同时需要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手脑灵活,具有爱心、责任感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新型学生,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从而更好的推行融合教育使得每个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子洲著.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初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2]黄洪兰著.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研究及我国教育目的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05.

[3]盛永进著.融合背景下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3.04.

12.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之批判 篇十二

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本文仅针对教育目的中表现出的功利性作一点浅显的分析,以期能引起对此问题的关注。我们对教育目的的功利性的批判,并不是对教育目的追求现实价值的完全否定,而是指出教育目的,必然要以非功利性的、更为长远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为终极追求。

一、当前各种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体现

(一)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

当代中国最热门的专业是经济、法律等增加社会财富和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知识,最引发人的学习欲望的是英语之类的工具型学科。“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是科学。”这句话反映的就是当代的现实吗?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它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科学功能的日益显现而产生的。[1]这种观点并不认同持久投入与长周期回报。在一个科学知识称霸的世界中,各种意义的追寻都会成为无意义。“科学”只承认那些符合客观实际的事实材料是知识和真理,探寻这样的知识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2]这就是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所反映出的功利性。它使人成为现实的附庸,让人只会生活在现在,从而失去了追求未来的勇气。

有学者提出,教育目的要由工具性的教育目的向人文性、生命性的教育目的转化。不仅让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敏锐的思维,善于在批判和分析中学到新的知识。由培养单一型的人才向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转变。[3]其实,即使如此,这也还是以现实需要出发的教育目的。但是,我们并不反对以培养具有知识的人为目的的教育,这是教育通往更为深远目的的必由之路。正如有学者指出,功用教育不是唯利是图的教育,更不是仅仅为了生存、为了谋利而不择手段的教育。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为了人的生存,也在于为了人类的向善和利他,这也是人类千百年来博弈的结果。[4]教育首先应该是为人的生存而存在的。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生存技能才有可能进一步“诗意的”和“超功利的”地“栖息于大地之上”。然而,我们在满足生存的教育中已经行走多时,似乎已经开始遗忘人有进一步走向完善自我和诗意生活的目的。为此,教育目的可以是功利的,但是更应该是追求超功利的和诗意的。

(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是以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为主要目标的,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个人的价值是在社会价值之下实现的。而我国的教育目的中,社会本位的因素是相当强的。正如有学者认为,当今在我国的教育目的中“人本位”内涵已经相当稀少,而且我国至今仍不像西方发达国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样,把教育的社会价值目标同教育的发展价值目标一并作为“教育目的”题中应有之义。[5]

为此,有学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即使是当代我国把教育目的培养的对象定位为“公民”,也是不甚适合的。因为“公民”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大体都没有超出政治、法律和道德的范畴。[6]以培养“公民”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明显过多地带上了国家意志。即国家要求培养怎样的“人”,作为个体的人就会被培养成适合国家需要的“公民”。无论是从角色、道德标准还是从政治倾向上,仅仅满足了现实需求。即使在这样的教育目的中作出了对“公民”的远景设想和未来期望,那也是次于国家需要的第二位的目的,因而其功利性的意味就越发地突出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对广州一所普通中学600余名初中生的调查显示,对“你为什么学习”的回答,依次为:实现个人价值(59%),找份好工作(40.7%),为父母而学习(34.2%),提高素质(28.8%),报效祖国(26.9%),赚更多钱(24.3%),成名成家(17.8%),没有目的(5.9%)(转引自中国青年报:《我们为什么学习比一下才知道》2001年9月6日)。如果我们曾有悲于陕西放羊娃的愿望,就会感伤大城市儿童的理想。“放羊──娶妻──生子──放羊”与“学习──立业──结婚──学习”这两种循环相差多少?

过去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 D P)来衡量中国社会的发展。G D P的增长率体现了教育目的达成的情况,即教育为国家财富积累输送了多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社会中创造了多少经济价值。于是,人在社会发展中成为社会的工具。作为工具人,人的存在目的显然物质性大于精神性。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目的可量化,对个人发展的衡量呢?现代教育是基于工厂制度之上,着重与生产劳动结合,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教育。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主流认识。然而,当前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更倾向于理解为可以从事多个行业,能以多种形式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充其量只能算是掌握多种技能。对“全面发展”的曲解,根源在于当代意识中“人”的指向是人类整体而非个体人。

二、减弱教育目的功利性的可能性

(一)人类发展的现状

爱因斯坦说过:“关于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人类的伟大在于用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改变了赖以生存的世界。同时,也是这一伟大的力量,使人类在前行中为自己制造着一些束缚。今天,牵绊我们双脚的荆棘,更多地来自我们自己。

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我们的生存条件得到显著提高,这不得不说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奇迹”。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普及了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各种科学知识,也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建设型人才。这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教育成果。然而,就此把教育的目的仅仅视为培养创造现实财富的人才,那将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在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环境恶化、贫困、排斥、隔阂、压迫、战争等现象还未减少。就教育方面而言,正是由于我们的教育还不完善,培养出的人也还不完善,使当前的教育成为导致这些现象的因素之一。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难道还不应有所发展,而还要停留于过去时代的标准吗?

正如有学者指出,一种正确的教育目的,虽然是作为一种观念的、思维的形式反映人的未来理想,但是这种理想发展却是以一种趋势、一种可能存在于现实的人身上。为此,正确的目的是具有客观根据的。但是还应看到,人的发展如同其他事物的发展那样,具有多种可能,呈现多样的趋势。[7]已有的教育目的曾为人类取得的成果作出了指导性的贡献,但并不能因此而不思变。我们要让教育目的更为适应人类前进的步伐,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更为自由地追求完善与幸福的时代。

(二)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这样指出,教育是为一个新世界培养新人,而这种新人就是完人。[8]人是生活在具体历史下的人,作为历史的剧作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当我们已经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时,追求精神与理想世界的需要显得更为重要。当代许多社会问题也正反映了人的精神世界空虚才是人类最大的贫困。无休止的选秀活动充斥在各种媒体;名人的私生活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一夜暴富的人用钱作出丧失良知的行为等等。即使这些社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不能不说与教育对人的引导失误有关。如果在教育中,我们更多地关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使受教育者都有意识去寻求幸福的真谛,当代的教育目的就应该更倾向于非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意义的世界又是一个带有超验和理想的世界,从超越现实生活的限定去追寻生活的意义,这种追寻总是对经验的超出,所要实现的是更加符合人性的可能生活。超验和理想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否定,它虽不具有现实性和确定性,却引导人们在不断突破现实中走向新的真实。[2]只有在探寻中,人的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教育目的的设置不能一叶障目,只顾眼前利益。分离了人发展的整体性,或者偏向了人的理性或者是非理性,忽视了人的全面性需要。[10]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陆有铨先生指出,教育目的的核心就是关注人的“德、智、体”的发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目的的变化体现在对“德、智、体”这些方面的具体内涵的不同理解中。[11]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在迅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作为社会系统组成因素的教育,也在发展中发生着变化。纵观我国各时期的教育目的,可以看到教育对培养人的“德、智、体”的具体内涵的变化。其间优劣,却始终体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见,教育目的的非功利性追求不仅是人的完善所要求的,同时还能作用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学者指出,从某一种教育目的在理论意义上的生成而言,它既是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与该时代所需要的教育目的的合理性和适切性,同时也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12]以我国的教育目的设置为例,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学者认为这就预示着需要对“知识教育”阶段的问题(所谓“应试教育”)进行纠偏并使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素质教育”阶段(1995年至今)。[13]我国正处于新世纪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在新的文化解读中,小康社会是一个物质、精神、政治与环境俱为和谐的社会。一个如此宏伟的目标,更需要有完善的人与之共进。教育目的也应指向培养完善的人,不仅要建设社会,更要懂得享受生活。

三、结论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到,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正如费德里科·马约尔强调的,发展过程“首先应为发挥今天还有明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14]

13.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目的 篇十三

实习、实训是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的必备条件。通过教育实习、实训,达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特点,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体育课教学,课余训练,组织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锻炼,以及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习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高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实习、实训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实习、实训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增强体育观念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学习专业技术和运用知识,巩固所学理论,获取本专业的实际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也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通过实践教学,切实加强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维、分析、创造能力,为培养我们学校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如下:

(一)了解实习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牢固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思想。

(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体育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使学生熟悉实习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特别是新课程理念下的系列要求。培养教学,训练和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的能力,并通过教育实习信息反馈,推动体育系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目的

14.大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篇十四

以实习单位为课堂,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指导下,认真完成专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应努力做到: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实习纪律,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实习,不得提前结束实习,也不得未经批准随意延长实习时间。

2、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观念,与实习指导师傅和实习单位搞好关系。

3、对在实习中悉知的商业秘密要严格保密。借阅实习单位提供的各类文件、数据等资料,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用毕完整归还。

4、虚心学习,勤奋探索,认真求教;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维护学校的声誉,遵守各项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素养,不得向实习单位提出不恰当的待遇要求。

5、善于总结并吸取实践工作经验,尊重实习单位员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

6、实习期间,注意应经常与学校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汇报实习情况,听取老师对实习过程的指导与建议。

实习后的一周之内,应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评价表。实习日记应真实有效。实习报告的内容应充实、简要、整洁。字数不少于4000字。

二、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深入社会、企业进行实习和调研,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了解经济发展的现状,熟悉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流程,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提高对专业的整体认识并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习计划与任务

学生应当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对下列内容进行实习。

1.了解国家有关进出口管理的现行规定,熟悉关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外汇政策等重要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

2.熟悉并掌握进出口交易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在单位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对外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出口报价及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检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及贸易单证的制作与审核;

15.职业教育目的的演变及启示 篇十五

一职业教育目的发展演变

1. 职业教育的萌芽及生计目的

在经济发展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有一定生产、生活经验的人们有意识地向下一代传递经验, 以口耳相传、长者在庠等形式向幼儿传授关于农耕、捕鱼等的生产和生活经验, 人们从事不同职业主要是为了生存。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奴隶社会, 世袭奴隶主接受治人之术的教育;而奴隶则是向父母或者师傅学习一定的经验技术, 或者是自己摸索学习有关的手艺和技术以维持生计, 使自己和家人能够生活下去, 他们没有权利去选择职业。在职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封建社会, 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职业的流动性有了提高, 逐渐出现了各种官学, 在民间也兴起了学徒制, 它是职业教育早期的一种形式。当时的官学主要是培养各级官吏和人才, 下层老百姓主要通过学徒制学习农、工、商等技艺, 其目的也主要是为了个人和家庭的生计。

2. 职业教育的实业目的

西方职业分化和职业流动速度的加快得益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 当时的学徒制已无法满足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为了培养大批量的技术人才, 西方的职业教育崭露头角, 在德国有实科中学、法国有工艺学校等专门培养技术人员以满足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1840年, 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用武力打开, 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国小农经济体制被打破, 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商品被大量倾销中国市场, 大量手工业工人失业。国门被迫打开, 西方列强的侵入, 使中国的经济陷于瘫痪状态, 清政府的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在救国、图强、求富的呼声中, 这些有识之士在全国兴办各种实业学堂, 培养了众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当时大力鼓励实业教育发展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 希望可以借此增强本国经济实力以抵抗外敌。

3. 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目的

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1960年之后, 受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教育学界有人提出了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 认为学校可以依据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中长期人力预测为国家发展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人才。在教育发展战略上, 他们主张重视发展中、高等教育, 学校开设课程要更具专业化和职业化, 就经济角度来看, 职业教育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高人力资源保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是加速了从业人口的流动, 众多国家遭遇失业和就业的压力。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 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增长的内动力, 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源泉。此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关乎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至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目的。

二对三种职业教育目的的反思

通过对职业教育目的梳理可知在当时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背景下, 三种职业教育目的都有它的必要性, 但也存在诸多不足。职业教育的目的偏离了育人的原则, 过于偏向它的社会功能, 而忽略了人的地位和价值。

1. 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相分离

以技术性为主要目的职业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反映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并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是无可厚非的, 但职业教育因此而完全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使得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和经济性功能几乎代替了它的全部功能, 这是极不正常的。教育不仅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 更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上三种教育目的显然忽视了人的发展, 功利主义倾向较强, 使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相分离。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 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这最终是作为教育培养人的结果而自然形成的。倘若把教育目的功利化, 那么教育便成了人们满足欲望的工具, 偏离个人本位论。著名的职业教育学家黄炎培曾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三也。”职业教育的目的应坚持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相结合, 不偏不倚, 既促进人的发展又推动经济的繁荣。

2. 工具性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梳理三种职业教育目的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定的工具性趋向。在奴隶和封建社会人们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权利, 生存空间狭小, 个人更多的是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近现代以来, 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国家大力发展本国的职业教育, 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工具。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被过分重视, 而忽视对人性的支持和关怀。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出现了专业设置狭窄化的问题,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学校把全部精力放在技能的培养上, 学生的人文教育、职业素养被抛到一边, 这些行为严重背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目的

功利主义和工具性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人的活动。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有全面的论述, 他认为培养职业教育目的是: (1) 谋个性发展; (2) 为个人就业之准备; (3) 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4) 为国家和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告诉我们, 职业教育应坚持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关注人的发展也要促进经济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启示我们职业教育同样要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1. 人性的提升

马克思认为人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种属性, 其人性观的意义在于教育以人的本质属性为依据, 旨在全面地拓展人性。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 职业教育实践者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 职业教育实践者应增进学生对社会共同体的感知和反思, 让学生多接触和融入自己生活的社会共同体, 使学生获得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幸福体验与崇高理想, 不断生成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从人的精神属性来看, 职业教育实践者应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树立“乐于为群服务”的职业理想, 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坚强信念等。职业教育实践者应在以上三方面实现学生的人性提升, 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人类本性的回归。

2. 能力的培养

纵观上述三种职业教育目的忽略了人的发展, 极其推崇专业细化, 而导致个人的片面发展。当前的职业教育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能力的提升。当今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人的一生要从事不同的职业,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终身教育理念,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既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更要重视学生的基础能力建设。专业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当前的工作, 而具备夯实的基础能力则是为人的一生发展做准备的。一个人的基本能力是以后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能力, 尤其在职业发展快速更新时期具备良好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获得更好发展的前提。

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 三种职业教育目的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任何时期, 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 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 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教育要承担起育人的重任, 为国家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担负重任的职业教育更应全面规划, 与时俱进, 注重更新职业教育观念, 坚持育人原则, 使学生在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同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编.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白永红.中国职业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3]高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和实验[J].教育研究, 1998 (5)

16.教育目的:从人的生命角度出发 篇十六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教育目的观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重视个人价值的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一类是重视社会价值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然而现实中教育目的观的社会本位倾向非常明显,虽然教育目的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它的社会取向性一直没有改变。例如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培养智力为目的,以和谐自由发展为目的,以完美生活为目的等等,这些教育目的观都是立足社会,教育目的被局限于“社会”的框架内,并在“社会”这个框架内寻求一个更为狭窄的目的,在实践中忽视个人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导致了现实教育的极度功利化和受教育者的物化。

生命的涵义

柏格森从宇宙学意义上理解“生命”,认为生命并非一个确定的物,而是一种永恒的力量,一种神奇的活力,借助于此种活力,世界在不断演化、变迁、更新。狄尔泰从人的精神世界的角度,认为人不仅是理性的存在,也是理性、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我国学者把生命划分为三个层面:血缘性生理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血缘性生理生命是指人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肉身。人在社会中与其他人交往,从而形成多重复杂关系,其生命打上社会的烙印,这就是人际性社会生命。除此之外,人还必然具有超越性精神生命。如5·12地震中为了守护学生而牺牲自己的老师们,他们的生命就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越。实际上,作为一个人,他是生理性生命、社会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统一,从而构成一个真正的生命体。

基于生命的涵义思考教育目的

生命的涵义为我们思考教育目的提供了新的资源。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人的生命的提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以及谋生的本领,而是在其深层意义上使人成为人。进一步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和教育学者张文质对话时,提出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柏拉图说:“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他们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就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真正的教育是促使灵魂的转向,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从人的生存事实出发,以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料人的灵魂。

1.人的生命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目的也应该是人。教育是人的教育,生命作为人的本质性要素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目的的首要关注点。在教育中,“人”意味着一个完整的生命,一个有灵魂的生命,一个有灵魂的个体。教育需要回归到教育对象的生命本体中,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命,教育的终点也应该是人的生命,教育过程中体现的也应该是对人的生命的深切关怀。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人的精神生命活动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提升人的生命。教育的顺利进行必须依靠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人的精神生命,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将人的生命调动起来,把它们从隐藏状态中显现出来,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生命成长活动,生命活动的本质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必须依赖生命自身。

2.教育目的漠视人的生命的后果。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效应。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却使人沦为机器和物质的奴隶。科学和理性的发展,使人的尊严和价值受到严峻挑战。马克思曾有论述:“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人的能力,而非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为了造就现代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大量标准化人才,受教育者被成批地投入“教育工厂”的流程内加以批量生产。结果,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都被“加工”成为同一规格的“标准件”。由于对效率、实用和功利的片面追逐,教育目的迷失了自我,遮蔽和忘却了自身的本真追求。

学历和文凭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分配工作和收入的主要依据,人们对教育背后的价值关注和对教育本身的漠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直接导致了教育领域内的种种腐败和不法行为。差不多与考试制度同样悠久的考试作弊现象,时下流行的制售假文凭、假学历现象,说明“学历社会”中教育的真正动机就是利益驱动,同样也说明功利化的教育已走入了死胡同。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学校发展,为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把学生作为达到这种目的的工具。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形成一条“因果链”——读书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升学,升学为了文凭,文凭为的是一份工作。这种功利化的教育追求弱化了人们对教育的本真兴趣,学生的“厌学”情绪反而加剧,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3.教育目的回归人的内心世界。现实的教育目的是一种外向型的,它关注的是如何认识外部世界而不是人自身。由于这种教育目的论在问题上的外向观察,忽视了对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关怀,疏远了作为任何一种教育活动本体基础的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现代教育越来越表面化、肤浅化和技术化。在实践的方面,现代教育越来越把活泼可爱的教育对象作为一种预期的“教育产品”的“原料”来对待,只关注其外在特性的塑造,如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的发展情况、技术的熟练情况、行为举止的无过错等等方面。不关注其内在的希望、幸福、痛苦、困惑、焦虑、冲突、压抑、危机等,导致他们在不断的提高认识和控制外在世界能力的同时,减弱了对内在世界的认识和控制能力,以至于自己最后不知道如何运用这种认识和控制外部世界的能力。诚如杜威所言“教育本身无目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之内”,不存在有“教育过程之外”的目的;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将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之外”的目的,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表现。

教育是关注人生存状态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的目的中要有人。学生在学校的一切,在于生活的过程,是生命中一去不返、不可更改的重要经历。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品德、身体状况等,更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生命动态。学生是生活在教育的“生命场”中,要想获得全面和谐、自由充分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依赖教育活动主体间的交往和互动、理解和支持,依赖对生命主体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学生体验着当下学习的快乐,才能激励着他去生活、去创造更美的生活。这时,教育才真正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准备,当下生活状态与未来生活紧密相连。

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实践领域,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都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有意无意漠视生命的现象,个体的生命在教育中被忽视或被遮蔽。因此,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中,应该注意同时提升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我们的教育目的要关注人的生命,倾听来自生命的声音。

上一篇:古朗月行 唐 李白下一篇:生活中的创客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