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精选11篇)
1.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狮、猴、猩、袋、鹿、斑6个生字,书写 “鹿、斑、猴”三个生字。
2、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
3、观察图画,初步感知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同时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并书写 “鹿、斑、猴”三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在那儿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2、今天,动物乐园里的动物们准备开个生日晚会,特地邀请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呢,你们想不想去?那现在准备好了吗?那就出发吧。(配乐《一起去郊游》)
3、动物乐园到了,瞧,这就是今天晚会的海报,上面都贴有到会动物的照片,(出示课件:动物园里的动物。)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指名说所认识的动物名称。)
4、难办了,动物乐园里的管理员说:如果你们能把动物们的名字都读准确了才给进去呢?你们有没有信心闯过这道关呢?这些动物的名字就在我们课本的<识字6>里,揭示课题,板书:识字6,请你们跟老师齐读课题--识字
二、创设情境,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拼读,读准每个字音。
导语:为顺利闯过这道关,下面请你们打开书,根据课文插图和拼音,自己先好好练练,开始吧。(学生练读)
2、检查自读情况(闯关:①开火车读(每人读一个词),②分组读( 每组读一行),③齐读)。
3、图文对照,再读词语,理解词义(即把词语和动物形象联系起来)
导语:闯关成功,恭喜你们!你们看,动物们都出来迎接你们呢。请你们热情地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动物,读词)
4、玩游戏,巩固生字词。
导语:你们表现得真棒!招呼打得真热情,动物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跟你们进入智慧乐园里去玩游戏呢,你们愿意吗?(愿意)那让我们一起来喊喊智慧乐园的口号:智慧乐园真有趣,智慧乐园玩游戏,欢乐多又多。
(1)摘果果:瞧,智慧树上的果子成熟了,动物想请大家帮他们摘下来,谁能把果子上的字读得又准又响亮,这个果子就可以摘了。(指名读)
(2)猜猜我是谁? (猜谜,做动作,描述动物样子)
我有一对长长的牙齿,一个长长的鼻子。(大象)
我像仙女一样高雅,全身洁白,头上顶着颗红宝石。(仙鹤)
我是一头乱发的万兽之王。(狮子)
我的尾巴像一把五彩折扇,高兴的时候就会展开,向别人炫耀。(孔雀)
(3)给动物挂牌--你还认识我吗?请把我的名字贴在我的照片上。
5、感情朗读喜欢的动物,字理识记“鹿、斑”两个生字。
⑴师范读,将机分类,指导感情朗读。
导语:你们真能干!都认识这些动物了,都贴对了,那这么多种动物,你怎样才能读好它们呢?下面听老师读一读,你听出什么来了?(生讲自己的看法,师将机指导小结:
出示第一行动物:这些都是大型的兽类,都很凶猛,朗读时要读出它们的威武凶猛。
出示第二行动物:这都是漂亮的鸟类动物,读时可边读边想象,美美地读,读出它们的特点,读出它们的美丽。
第三行:它们都很机灵活泼,读起来可欢快些。
第四行:这些动物都是大型的较笨重的动物,所以读起来可以沉稳些,缓慢些。
(2)大家试试看。(分组读,齐读)
(3)这么多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呢?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指名读)
(4)你们读得真好,老师心里也痒痒的,也想来读读自己喜欢的动物呢,想不想听听?(师读--麋鹿 、斑马)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两种动物吗?(想)因为这两种动物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
有趣的汉字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秘密?(想) 出示动物鹿的图片,配上字理演示图,
师讲解:指鹿图片,问:这是什么动物呀?(鹿)对呀,我们的祖先可聪明了,能根据鹿的样子造出了“鹿”字,看,这就是最早出现的鹿字(出示鹿的甲骨文),你们说它像不像一只鹿?(像)(师点甲骨文的鹿字引导学生一起说解鹿的每个部位,这是鹿的头,头上长着两个角,这是它的脖子、身子、前腿、后腿)古人根据鹿的样子造出了鹿字,所以它是象形字,后来随着汉字的不断演变依次出现金文、篆书的“鹿”字,再后来,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演变成现在的鹿字。听完鹿字的由来,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呢?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出示字迷让学生识记:广字里头把弓收,丢了弓尾比弓头;弓头上边插双箭,射得一物谜中求。
(3)斑:师:今天梁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你猜猜会是什么,(出示实物玉手镯)看,这是什么?(玉镯)大家仔细观察,看看玉镯里有什么呀?(花纹)那这玉中的花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斑字,(出示斑),玉作偏旁时写作王,(师指明斑字的王旁)中间的这个就是玉中的花纹(师指斑中间的文字),文同纹,所以斑的本意是玉中的花纹。
大家把这个斑字读一读,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个字--班
这两个字读音相同,长得也很像,你有什么办法分清呢?教师利用顺口溜教给学生识记方法。(双玉作旁省去点,纹在中间丝不见;玉中斑纹颜色杂,常常用它表斑点。)
(4)指导书写
导语:知道这个秘密你是不是很快很容易记住他们呢?(是)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现在你们记住它们了吗?记住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空,并注意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临帖。
三、深化主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动物乐园认识了很多的动物朋友,玩得开心吗?(开心)是呀,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如果没有动物,我们的生活就不会那么多彩有趣,所以让我们大声地向在座的老师们宣誓--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让我们的决心表达得更强烈些--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四、拓展延伸,课后作业:(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做)
1、把你今天认识到的动物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
2、你还知道哪些字的字谜或者顺口溜,请你写下来。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教学设计]
2.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闪烁的星星》,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乐曲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星空。
(播放多媒体课件配景音乐《闪烁的星星》。)
师:同学们,你们在听歌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生:晚上天空中闪闪的星星。
生:夏天晚上的萤火虫。
师:天上的繁星晚上是一闪一闪的,地上的萤火虫在晚上也是一闪一闪的。看着这样的画面,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季节吗?
生:夏天。
师:喜欢这满天星星的夜晚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6》,来到农家小院和爷爷、奶奶、小丁丁一起走进这迷人的夏夜吧。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并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点评: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此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认读词串,感悟意境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第76页,将文中的词语读正确、读流利。
(生自读词串)
师:大家读得好认真呀!下面老师请四位同学读,每人读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有没有读错。好,请你读。
(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
生:(读)夜晚、繁星、亮晶晶。
师:你读得真准,尤其“星”和“晶”这两个字后鼻音读得非常到位。
师: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是数不清的。不过,这些星星还有一些有趣的名字呢。谁认识?(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
生:(读)牵牛、织女、北斗星。
师:你读得真好听!你们看,农家小院里都有谁在看星星呢?
生:爷爷、奶奶、小丁丁。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词的读音,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最后一个字都读轻声。
师:你真会发现。我请同学开火车来读,读的时候注意读准轻声。
(生开火车读。师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
生:(读)竹椅、蒲扇、萤火虫。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组词串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都是“ing”,这叫押韵,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词串)
师: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读,另一位同学在图中找出这些事物来。
(一生读,另一生找。)
师:同学们,押韵的语句,需要有感情地去朗读才能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这段话先把我们带进了夏天的夜空,接着把我们带到了夜空下的小院,爷爷一边给小丁丁摇着蒲扇,一边给小丁丁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多有浪漫的色彩啊。
【点评:阅读需要一定的语境,在一定的语境中去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境。在本环节中,教师教法得当,很好地把握了识字教学的规律,突出语感训练,关注韵律,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识字学词。】
三、聆听故事,想象画面
师:大家想听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生:想。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边讲边播放配乐)。
生:好动人的故事。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想象着这个画面,读一读这些词语。(配乐)
师:当我们在晚上仰望天空,看到亮晶晶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时候,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也就自然读出感情来了。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读一读吧!
【点评: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可以读出情感,读出意境。因此,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探寻规律,指导写字
师:同学们读了词串,想象了画面,是不是也记住了课文的生字了呢?
(出示:星、奶、丁、扇、牵、织、女、斗。)
师:我们开火车读。火车火车哪里开?
……
师:同学们看,汉字的演变告诉我们,一个字可以有好多个意思,汉字有趣吧?下面我们来写一写几个独体字。
(出示:丁、斗、女。)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要想写好这几个字,首先要写好哪个关键笔画?
生:长横。
师:写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汉字讲究横平竖直,注意写字的笔画,写好长横是写好字的第一步。写长横要求起笔稍顿,行笔轻快,收笔再顿一顿,方向左边低右边高,不要高得太多,否则这个字会翘,不稳。例如写“丁”字,长横在横中线上方起笔比较平稳。
师:同学们想一下“斗”字,长横在哪里起笔?
生:写了两点后再写横中线。
师: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字怎么样。
生:整体效果不错,几个字的关键笔画长横写得很到位。
生:“斗”的竖有点短。
生:“女”字写得非常漂亮,既注意了长横,又考虑到了间架结构。
生:那个“女”字,我觉得写得太扁了。
师:大家的建议你接受吗?
生:接受,谢谢大家!
师:真是个谦虚好学的好孩子!
师:同学们,写好独体字,就为我们写好合体字打下了基础。你看,今天“女”和“乃”两个人要住到一个房间来,它们会有什么变化?(点击,动画演示。)
生:“女”变窄了,“乃”也变窄了。
师:对的,写合体字时每个部位要变瘦。所以,朋友之间相处要互相谦让。你看,它们还互访呢?
生:撇和点。
师:对的。先看老师写。请同学们也这样描一个,仿一个,写一个,开始。
(生练写,师生评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独体字,一个合体字,知道了一些书写要领,关键笔画要写到位,朋友谦让又互访。课后请大家继续练写生字。
【点评: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环节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用典型的独体字指导学生学习写字,从独体字开始练习,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要领。】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哪些呢?
生:我知道“星、萤、丁”都是后鼻音。
生:我记住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生:我学会了书写“女”字和“奶”字。
生:我还知道写合体字时,每个部位要互相谦让,做到互访。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希望大家在课后把词串再好好读一读,给爸爸妈妈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3.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三
1. 小朋友,秋姑娘悄悄地来了,她给江南水乡换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你们想去看看吗?
2. (播放金秋江南的图片)看,这就是金秋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配以轻音乐,学生静静地欣赏)
二、 初读词串,认读生字
1. 在金秋的水乡,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卡)
金秋烟波水乡
芦苇菱藕荷塘
夕阳归舟渔歌
枫叶灯火月光
3. 小朋友们看得可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乘着想象的小舟到水乡游一游、看一看。你能把这课的生字朋友都读好吗?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 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承载的不仅仅是学会几个生字的任务,词与词之间的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犹如一首音韵和谐的小诗。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有滋有味……就在学生一遍遍琅琅上口的诵读中,传达出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
三、 想象画面,感悟诵读
1. 想一个好名
小朋友们,如果给《识字1》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儿?(“金秋水乡”“水乡的秋天”“水乡真美”等等)
2. 展一幅画卷(指导学习第一行词串)
(1) 我们坐上小船,乘着秋风来到了绿水荡漾的水乡。瞧,一望无垠的湖面在微风中荡起了粼粼的波纹,远远望去,湖面烟雾茫茫,是那么辽阔。(出示图画:水乡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生字的对应)
(2)(出示:金秋 烟波 水乡) 你能读好这几个词语吗?
(3) (出示“秋”的古文字)教师讲述“秋”的造字规律:小朋友,你们看,“秋”的左边是个“禾”,它表示是庄稼。秋天,庄稼成熟了,变成金灿灿的,就像火烤过一样,所以,古人在“禾”的右边加了一个“火”字。当庄稼像被火烤过,黄灿灿的时候,秋天就到了。
(4) 教师有感情范读第一行词语。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一边诵读词语,一边想象水乡秋天美丽的画面)
[设计意图:一个古文字“秋”字,是中国几千年汉字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就在孩子们追本溯源,探寻汉字的造字规律时,我们的情感与古人的精神世界也就贯通了。教学时要发挥汉字表音、表形、表义的优势,变机械识记为明字理、悟结构的文化熏染。]
3. 赏一池秋色(指导学习第二行词串)
(1) 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小朋友想不想去荷塘找一找秋天?多媒体播放荷塘的秋景,展示一组画面,让学生说说芦苇、菱藕的样子。随着学生的描述,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荷塘的简笔画。
(2) 在一个碧绿的荷塘上,一片芦苇在秋风中摇曳,洁白的苇花随风飘舞,一节节莲藕嫩生生的,多美的荷塘啊!(出示:一片芦苇、一节莲藕、一个荷塘、几个菱角)刚才我们看到的像“一片、一节、一个”这些词,我们叫它数量词。数量词与后面的事物一定要搭配得当,否则会出笑话的。现在,谁想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小组间赛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美丽、富饶)
(4) 把水乡的美丽景色读出来,齐读第二行词串。
4. 听一曲渔歌(指导学习第三行词串)
(1) (多媒体播放一段渔歌)听,这是什么声音?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湖面,一只只小舟从远处归来,渔民们唱着欢快的渔歌满载而归了。
(2) (出示:一轮夕阳 一只只小舟 渔歌)同桌练读,汇报朗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忙碌、富饶、幸福)
(4) 把你对水乡的赞美加进去,齐读第三行词串。
[设计意图:不同的量词和名词巧妙组合,构成了一幅有色彩的图画,奏响了一支有旋律的乐曲。内涵丰富的识字课,既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紧紧相连;又活学活用,在积累中简单运用语言,加强了字词的综合训练。]
5. 赏一湖夜景(指导学习第四行词串)
(1) 夕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在皎洁的月光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枫叶 灯火)
(2) 你能在“枫叶”前面加上一个词吗?(火红火红的、红艳艳的)引导学生观察枫叶的颜色、形状、姿态等。
(3) 想一想,在“灯火”的前面,可以加个什么词呢?(星星点点的、若明若暗的)
(4)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水乡的秋夜怎么样?(宁静迷人)把你的感觉带进去,齐读第四行词串。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中,一行词串就是一幅动人的画面,四行词串连起来便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迷人的秋景。“读到这一行词串,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教师用语言激活了一个个词语背后的画面、情感,虽是同一个问题,但每一行的回答却不相同,或悠远、或清新、或富饶、或宁静,水乡的金秋就在这一次次的叠加中越来越丰厚、有意蕴。]
四、 回归整体,赏读全文
1. 小朋友,这篇识字课文读起来很上口,很好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指黑板上字卡“乡”“塘”“光”三个字红色的韵母)哈哈,原来它们都押韵呢!(教师范读,强调韵尾。同桌连读,汇报朗读)
2.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虽然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但每一行词语串起来读就觉得很美,像一首优美的小诗,像一幅美丽的画面,四幅图连起来就是金秋水乡美丽、富饶的场景。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
3. 金秋,我们摇着小舟来到碧波荡漾的水乡,首先看到了——(引读)金秋 烟波 水乡。我们来到了清凌凌的荷塘,看到——(引读)芦苇 菱藕 荷塘。夕阳西下,渔民们满载而归,我们看到了——(引读)夕阳 小舟,听到了——(引读)渔歌。夜幕降临,水乡变得格外宁静,只见——(引读)枫叶 灯火 月光。
4. 学完课文,你对金秋的水乡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5. 带着对美丽水乡的热爱之情诵读《识字1》。
五、 共同探究,巧记生字
1. 现在,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些生字,还要想办法把这些汉字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头脑中。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记的办法最奇妙!
2.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3. 指导书写,引导实践。
(1)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新偏旁:“火”和“欠”。
(2) 重点指导:“歌”和“烟”。
4.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识字5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挂图。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谁不怕冷?请举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冰雪覆盖的野外去活动好不好?请闭上眼睛,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野外怎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 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3)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认读。
2. 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识吗?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3)“蟒蛇”你了解吗?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
(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5. 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三. 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
1. 小朋友,看这图上的词语,想一想,读一读,哪些词语分别表示冬天气候特点的?哪些词语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词语表示在洞里过冬的动物的?哪些词语表示体育锻炼活动的?
2. 分组讨论。请四个大组推选一人来取词卡,并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贴后以组为单位读一读。3. 练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词语。(2)多种形式练读。
4. 去掉生字注音读韵文。
5. 背诵韵文。看图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2.继续学习生字词,巩固字音、字形。
3.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生机勃勃和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写字。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 出示生字,指名读。
2. 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 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二.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 认识新偏旁“羽”。
2. 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3. 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
4. 教师范写难写的字。“梅”、“滑”、“绳”:左窄右宽。“蛇”的左右基本等宽。5.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6.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三. 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
识字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习本课生字词。教学目标:
1.能有顺序地看图,认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地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你能知道我国东、南、西、北部各在什么地方吗? 3.今天,我们去这四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看图学词
1.(出示挂图)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1)相机把词卡贴在骏马旁。(出示:骏马)(2)齐读两遍。
(3)骏马生活在哪里?(出示;塞北)齐读两遍。(4)你对塞北有什么了解?古诗中有描写塞北的吗? 2.(出示挂图)在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1)相机把词卡贴在相应的图画旁。(2)(出示词卡:杏花 春雨)齐读两遍。(3)词语训练:()的杏花()的春雨
(4)这是哪里的景色呢?(出示词卡:江南)齐读。(5)你对江南有什么了解?(景色:特产)(6)这么美的江南,让我们齐背白居易的《江南好》。3.(出示挂图)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1)(出示词卡:椰树)齐读。
(2)椰树通常生活在哪里?(出示词卡:海岛)(3)海岛的气温怎样?我国有哪些海岛?(4)是呀,那里的太阳那么辣,阳光那么强烈,这时我们就把这种太阳叫“骄阳”。齐读两遍。
4.(出示挂图)我们继续西行,看,来到哪里?看到了什么?(1)(出示词卡:牦牛 冰雪)齐读两遍。(2)教师简介牦牛。
(3)这些牦牛就生活在高原上。
5.自己读读词,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6.交流汇报自己已经会读的生字词。7.学生各自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8.去掉拼音再齐读。
三、阅读课文
1.这些生字词你们是否全部认识了?
2.做游戏:(一学生报一词,另一个学生将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旁)。借以巩固生字词。
3.这些词都显示出各地的特点,根据不同特点有感情读韵文。4.示范读,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词语。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学会用文中的词语造句、说话。教学重、难点:
写字、运用有关的词练习造句、说话。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本课韵文.
2.你能不看书,看着图,把这篇韵文背下来吗?
二、培养说话能力
1.你最喜欢哪幅图的景色?你就把这幅图的景色介绍给大家。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评议,纠正。3.指名介绍,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4.喜爱相同一幅图景色的同学就在一起,分成四大组。互相说、互相帮助,最后推选出一名代表。
5.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田地景色。
三、教学生写字
1.说得好,写得也会好。
2.出示字卡,读读生字。
3.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4。自学课后笔顺表,按笔顺描红。
5.指导写字。岛:里面的山字头中第一笔竖要缩短。骄、骏:左右等宽。塞:“八”要充分打开,才显美观。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7.反馈、交流。
四、当堂达标练习:
1、填空:
我国北部有(),东部的江南有(),南部的海岛有(),西部的高原有().2、组词:
骏()塞()娇()岛()俊()赛()骄()鸟()板书设计:6 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
识字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正确、美观地书写“亭、闻、鸣”。2。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宇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宇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关键
1.能把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出来。2.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教学过程:
1.(出示)
根据这几幅图,你能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2.今天,我们还要学类似的生字,这些生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1.(出示第一幅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图右边的字像什么?(2)出示生字:亭。
读准后鼻音,齐读两遍。(3)怎么记住这个字?(指导学生借助图来记)2.(出示第二幅“鸟”图)(1)看看“鸟”字与图上的小鸟有什么相似之处? 写“鸟”时一定不要忘记什么?(小鸟的眼睛)(2)齐读“鸟”两遍。3.小结:像“亭”、“鸟”这样的字与原来的物体很相像,这类字叫“象形字”。以前我们学过这样的字吗? 4.(出示第三幅“亭”图)(1)一个人走累了,他采到小亭子边准备干什么?(2)出示“停”,齐读两遍。5.(出示第四幅图)(1)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呢?(2)从图上看,你知道这会是什么字呢?(3)出示‘闻”齐读两遍。(4)怎么记住这个字? 6.(出示第五幅图)(1)这只鸟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呢?(2)出示:鸣
齐读两遍。(3)“鸣”表示什么意思呢? 7.小结:像“闻”、“鸣”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字表示一个新的意思,这类字叫“会意字”。
三、指导书写
1.自己看笔顺,描红。
2.反馈检查,“亭、闻”的笔顺。3.指导书写。
鸣:左窄右宽。“鸣’的“口”应在左上与“鸟”的眼睛同在一条线上。“亭”:要压在横中线上。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5.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理解课文的意思。2.学会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3.扩展一些写景的古诗,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复习
1.读一读生字:“亭”、“闻”、“鸣”。2.说一说“停、闻、鸣”的意思。
二、理解语意,背诵诗。
1.这课有一首很美的诗歌,写的是什么呢?自己借助拼音把诗句读准。
2.这首诗中还有四个生字,我们必须掌握,谁来读一读?(出示:耳、侧、停、但)(1)自己读一读这四个生字。(2)正音“停”;韵母是“ing"。‘侧”:读平舌音。“但”:韵母是“an”,“耳”:韵母要卷舌。(3)指名读,开火车读。(4)去掉拼音再读,齐读。
3。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注意一边读一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 4.学生相互读,相互交流自己读懂的意思。5.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适当点拨。6.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出示挂图)看一看,这里的树林长得怎样? 为什么只听鸟叫,而不见鸟,明白吗? 7.怎样才能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读出来呢?指读,齐读。8.这么美的诗,能把它背下来吗?试试看。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齐背。
三、教学生字
1.卡片认读生字并组词。2,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3.指导写字。
“耳”,最后三笔是从上到下的三横,中间一横要靠近横中线。‘但“停”,左窄右宽. 4.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5.反馈,评析。
识字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2.认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教学过程:
一、学习声旁“包”
1.出示书包,学生回答,引出“包”。2.板书:包
二、学习4个形声字: 1.看图启发
2.学习“炮、包、饱、泡”4个字 3.齐读生字、词语。
三、指导练习写字
1.出示范字,认学生仔细观察“炮、包、饱、泡”。
2.分别指导:后3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注意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书写示范。
4.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仿写。
四、作业
1.抄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2.练习读儿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给“包”找朋友。2.读生字新词。
二、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2.教师师范。
3.指名读,正音后再练读。
4.观察插图,认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色。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练习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范字:饱、吐、泡 2.重点指导: 饱:左窄右宽,左边是食字旁,右边是包。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仿写。
5.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五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 教学设计
清油河希望小学 田梽鑫
关键词:二年级 上册 教学设计 识字 词串
摘 要:《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 教学设计》...,便于记诵。这样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这种对传统识字教材呈现形式和古典诗词艺术手法的借鉴,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利于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利于向其他学科辐射。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本课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对“只要求认识”的生字,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能在口头表达时运用。对要求会写的字要作到会读、会写、会默、会运用。
本课采用的方法是词串识字,这种识字形式所安排的内容,分别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连起来读,则意义上有联系,又押韵上口,便于记诵。这样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
这种对传统识字教材呈现形式和古典诗词艺术手法的借鉴,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利于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利于向其他学科辐射,利于相机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二、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力目标: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我国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各地的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塞”“岛”“骄”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 引导探究 引导点拨 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出示地图),有一望无边的塞北,有桃红柳绿的江南,有骄阳似火的海岛,有冰天雪地的高原。
今天,我们就一起乘飞机到祖国的这四个地方旅游。在登机前,让我们先去买票吧。
(二)、初读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读通顺。这样,你就可以获得机票。
2、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读——全班跟读。
师:你觉得你能读准字音的,站起来读。
3、去掉拼音,一行一行的读,看能不能读准确?分小组读。
4、一行一行能读好了,相信你们全文一起读也能读好。全班齐读(评: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呀,每个人都拿到了飞机票,现在,我们可以登上飞机开始旅游了。)
(三)、精读
过渡:飞机起飞,你们想先飞到哪去看看呢?
1、学习“骏马 秋风 塞北”
(1)、(出示图画)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谁是主角?(马)(出示马图)什么样的马叫骏马?指答
你能看着这些好马,读好这个词语吗?指读——齐读
(2)、从图上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骏马特别喜欢在塞北的草原上奔驰,为什么?多舒服的风啊,齐读“秋风”。
(3)、(听音乐,师做动作)你觉得骏马迎着秋风在草原上奔跑,是什么样的感觉?(欢快)谁来读词串?(指读)
过渡:飞机继续飞行,下一站我们去哪?
2、学习“杏花 春雨 江南”
(1)、(出示图画)看图,你最喜欢江南的什么?
(2)、理解 “杏花” “春雨”
(3)、江南美吗?读词串。女生读——男生读
3学习“椰树 骄阳 海岛”
(1)、齐读“海岛”,贴词。海南岛什么水果最多?(出示图片和“椰树”)齐读“椰树”
(2)、(出示图片)为什么小朋友到了海南岛,小脸都变黑了?怎么回事?(指答)
课文中有一个词语说明太阳很厉害,是哪个?(骄阳)你能读出太阳的厉害吗?(小组赛读)
(3)、海边的景色多美啊,试着读好这个词串。自由读——指读——喜欢读的站起来读
4、学习“牦牛 冰雪 高原”
过渡:飞机继续飞行,往哪飞呀?
(1)、齐读“高原”。高原的地势很高,(简单画高低)
(出示图片)看图,你有什么感受?(指答)冰雪好大呀,谁来读这个词?(指读)
(2)、在高原生活的人们,有一个好帮手,(出示牦牛)你们了解牦牛吗?(它全身是宝,它的毛很长,可以做绳索、帐篷,它还可以帮人们耕地、运输,被称作“高原之舟”)它一点也不怕冷,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齐读“牦牛”
(3)、让我们带着敬佩读好这个词串。男生读——齐读
5、飞机降落了,我们去了祖国的四个地方,你有什么感受?齐读
(1)、归纳课文特点。用几个词就把不同地方的风景写了出来,多美啊!
(2)、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来再来读课文。(齐读)
(四)、写字(提醒写字姿势)
1、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生字?你会记哪个字?想想我们学过的记字方法。(指答)
2、相机识字
塞
塞字是怎么来的呢?塞字最早读sāi,表示堵住的意思,(示图)古人房顶漏了缝,就用双手拿着草和泥土来补漏洞。后来用来表示边界上险要的地方,读sài,说明这些地方边远。
你能给“塞”字组词吗?怎样写好这个笔画多的字呢?师范写,学生描“塞”,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岛
岛是什么样的?(示图)师讲解:四面都是水,中间有陆地,有许多石山,小鸟在海洋上飞累了,就可以停在山上休息,(示鸟)有山有鸟就是岛。组词。
有信心写好这个字吗?范写,生说笔顺,学生描“岛”,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骄
这个字读谁的音?它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组词。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马的横边成了提,撇不要写成横)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左窄右宽)生自己描红。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旅游,收获了不少知识,请你回家后用词串中的词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板书设计:
识字6
6.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六
最后出示填空:“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有,有,有,还有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先请学生加上怎样的,再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小朋友说得比较好。这样的练习,既充满着求知的氛围,又给孩子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一享说话的快感。
因此,我觉得,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做到有情趣。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更能诱发他们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拓宽视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当然在教学中,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本课生字时,我先让孩子们自学,让孩子
7.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七
教科书18-25页例1-例3以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的位置。
2、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能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重点难点
1、能在现实情境和平面图上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能应用有关方向的知识观察一些生活现象,并从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指南针挂图、正方形白纸
教学流程
【认识方向】
上课前: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成语?谁来说一说?生踊跃发言。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老师知道一个成语:四面八方。
你知道四面是哪四面吗?(东、南、西、北)
出示例题3的部分图(人民桥、超市、公园、体育场先不出现)
谁来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东、南、西、北四个字。
绘制平面图时,我们通常按照什么规定来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生答,师指。
“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指的是八个方向,还有四个方向是什么呢?想不想了解?(想)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现超市)提问:你知道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东北面)为什么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因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
谁还会说一说的?再指名2~3人回答。
也就是说,东面和北面之间的方向就是(东北)方向。
(出现公园)提问:公园在学校的哪一面?为什么?(西南面,因为公园在学校的西面和南面之间)西面和南面之间的方向称为(西南)面。
(出现体育场和人民桥)提问:它们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
指名答。(学生汇报时,先问一问为什么,再随机出现“东南”、“西北”和“西南”字,如果学生说出如“北东”、“南西”这样的方向,也要先问一问为什么,然后教师纠正:南面和东面的中间也可以说是南东,但按习惯应该说东南,不说南东。)
在学校的周围有那么多的建筑物,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同桌相互说说它的位置。
你的同桌说对了吗?那老师再考考你们:电影院在少年宫的哪一面?(师边指边问)(电影院在少年宫的东南面?不对,电影院在少年宫的西南面?)
谁说的对呢?我们可以制作一张方向板来帮助我们。
学生取出纸,跟着老师折一折。仿照“想想做做”第3题制作方向板。折好后看大屏幕。你能像课本上的写法这样在自己的方向板上标出八个方向吗?1分钟,开始!
指名汇报是怎么填出八个方向的?生答,课件显示,集体校对。
方向板做好了,怎么用呢?要知道电影院在少年宫的哪一面,只要将方向板的中心放在少年宫上,就能看出来了。谁已经看出来了?指名答。
会用了吗?再考考你们。并问:电影院在少年宫的哪一面?先告诉我:这次应该把方向板的中心放在哪?(汽车站)放好了吗?抢答。再试一试:火车站在汽车站的哪一面?抢答,开始!追问:方向板的中心放在哪的?
小结:看来,方向板的作用还上挺大的。
2、指南针
在生活中,在陌生的地方,怎样来辨认方向?指名答(看太阳,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面;看北斗七星,有北斗七星的那一面是北面;看指南针)考一考大家有关指南针的知识:指南针的红色一端指向哪?(北面)白色一端指着哪?(南面)看大屏幕,这就是一个指南针的图,你能将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完整吗?打开书P2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名汇报,集体校对。说说是怎么填的。
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指南针的小知识。课件显示,师读文字。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指名答。
三、巩固新知,深入升华
1、“想想做做”第2题。
讲述:小动物们刚刚参加完了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现在要回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在书上连一连。需要什么工具?(尺)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指导。让学生上台指一指,课件同步显示。集体校对。
2、“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下面老师带小朋友们到美丽的青山乡去看看,告诉你们吧,青山乡不仅美丽,还是一个水果之乡呢,想不想去看看?(出现水库及8种水果的图片,水库在中间已贴好,8种水果排列在一边。)有哪些水果?指名答。这些水果都是种在水库的四周的,你能根据老师的提醒,帮它们找到各自种植的地方吗?
师说要求:先听清楚我讲的是什么水果,不要找错。
师:橘子园在水库的南面;葡萄园在水库的东面;樱桃园在水库的东南面;西南面是苹果园;水库的西面是山楂园;桃园在水库的北面;水库的西北面是西瓜园。
以上都是学生指放的位置,教师课件演示。梨园就种在水库的这个方向,你知道梨园在水库的哪一面吗?指名答。
你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说说它种植的位置。指名答。如有学生喜欢吃橘子,并说出橘子园在水库的东面。师追问:除了可以说橘子园和水库的位置关系外,还可以怎么说?(橘子园在苹果园的哪一面?橘子园在葡萄园的哪一面?在山楂园的哪一面?)一一解决。可以利用到方向板帮助判断。
3、认识生活中的八个方向
我们已经能够在平面图上熟悉地认识了8个方向,在现实生活中这8个方向你们也能认识吗?
请小朋友们面朝教室的北面站好,并让方向板上的北对着教室的北面。根据老师说的方向,用手指出来。
师:“等我说完再指,能不能做到?”(能)
师:教室的东北面、东南面、西北面、西南面。
增加难度,不看方向板试一试。
教师指,学生说所指的是什么方向。
【描述路线】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小明在星期天来到了南山公园游览。
(出示南山公园平面图)请学生指出平面图的八个方向,并说一说每个景点的相对位置。
二、教学新知
师讲述:小明的游览路线是从南大门进入,先后游览月亮湖、艺术广场和盆景园,最后从西门出去。师边说边板书:南大门进入→音乐喷泉→月亮湖→艺术广场→盆景园。
谁来说一说,从南大门进入,向哪走到音乐喷泉?
指名答。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从南大门进入,向北走到音乐喷泉)
谁还会像他这样说一说的?再指名2人回答。
再向哪走到月亮湖?指名答。
你能像这样完整的说出小明的游览路线吗?自己看图说一说,开始!生自己说,师巡视并指导,再指名说一说,师要强调语言的表述。
师讲述:还有一个小朋友小芳,她也在星期天游览了南山公园。不过她是从西门进入公园,游览了盆景园→艺术广场→水上乐园→四季亭→音乐喷泉。
师描述并板书。
你能看图说出她是游览路线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谁来做个小导游,给我们介绍小芳的游览路线的。指名上台边指着图边介绍。
小明和小芳为自己制定了游览路线,参观了他们喜爱的景点。小朋友们,你最喜欢这个公园里的哪几个景点?请你为自己设计一条游览线。先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再和同桌说一说。开始!指名汇报。
组织讨论:公园里有这么多景点,怎样走才可以不走重复的路又把所有景点全部游览一遍呢?(先用箭头在图上画一画所要走的路线,再口头叙述。可以让学生接着说的形式完成。)
8.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教案 篇八
一、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识字 3 的生字和韵文。(板书:识字 3)
二、看图,认字,建立图文联系 1.小朋友,看这里有六幅图画,你能说说这六幅图画分别画了什么吗? 2.再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一读六幅图旁边的六个汉字。(每个两遍)
三、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1. 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笔杆用竹子做得,笔 头用软毛做得)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认读“笔” 字)2. 出示“看”图: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把手房在眼睛 上方,便是在看远处的景物)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认 读“看”字)3.小结(1).这“笔、看”两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具有一定意思的字组合在一起 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 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2).我们怎样学的?小结学法:(看图——理解图意——认字)三.同法学“灶、歪、尾、尖” 1.灶:出示“炉灶”图,说说什么是炉灶?(用泥土搭成的可以生火做饭 的工具就叫“灶头”或者“炉灶”)因此火字旁加上一个图土就组成了生。修改意见
字“灶“。(认读“灶”)2.歪:看图,说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墙上的画挂得不正,就叫“挂歪” 了,不和正合起来组成了生字“歪“。(认读“歪”“不正为歪”)。3.尾:图上画的是什么?(马屁股上长出了毛)身体的末尾部分长了长长 的毛,就叫“尾巴”“尸“代表屁股,屁股上长毛的地方就是”尾部。,(认 读“尾”
)4.尖:出示“尖”图,说说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器具?它的形状有何特点? 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 来了么?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认读“尖”字)5.认读所学的生字
四、拓展巩固 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例如:(1)靠在大树上休息,请你猜猜是什么字?(休)(2)太阳月亮照在大地上,大地变得非常明亮,是什么字?(明)(3)“:采”字,上面表示手,下面表示树木,手树上采摘 东西。(4)“从、众”都是会意字。五.复习巩固,学习生字 1. 看图读字,读准字音。2. 给生字找朋友。灶:灶台 炉灶 灶头 尖;笔尖 尖刀 尖叫 尖头 歪:歪斜 东倒西歪 歪风邪气 尾:尾巴 结尾 尾声 首尾 3.学习书写: 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尖: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歪: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尾:半包围结构,尸字头的撇要舒展些。4.学生描红
六、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预习后半部分的儿歌。第二课时(9 月 8 日星期 3 第 1 节)课时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并练习朗读和背诵。2.学习儿歌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内容和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回忆: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 6 个会意字,你还记得是哪 6 个吗?(笔 尖 歪 尾 看 灶)2.说说这六个字分别是有哪两部分组成的?两部分合起来表示什 么? ZI 修改意见
3.给生字找朋友。二.看图,读儿歌
(一)说说图上画有哪些东西?你发现有什么问题?
(二)读儿歌 1.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 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3. 反馈检查,提醒注意轻声音节。4.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三.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短文共有几句话?(3 句)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炉灶没门会怎样? 鸭子嘴巴尖了会怎样?桌子腿歪斜了会怎样?大马没了尾巴会怎样?(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 的?(3).指导朗读。3.读最后一句,说说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说? 可改成:是不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4.学习了这首儿歌,你想对宁宁说什么?(做事不能粗心大意)5.指导朗读儿歌
四、指导背诵。1.看图自由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五、教学生字,正确书写 1. 认读儿歌中的生字:(彩 炉 张 桌 斜 匹)2. 教学新偏旁。(三撇儿、弓字旁、斗字旁,重点指导“三撇儿” 的写法
:三撇的起点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方向相同,一撇更比 一撇长)3.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彩:左右结构,左边一个采,右边是三撇儿 炉:左右结构,左边火字旁,右边一个户。张:左右结构,左边一个弓字旁,右边十个长。桌: 上中下结构,上面是竖加短横,中间一个扁扁的日,下面是个木。斜:左右结构,左边是一个余,右边一个斗字旁。匹: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是撇,第三笔是竖弯钩,第四笔是竖折。4. 教师范写在田字格中。5. 学生描红,仿写。6.口头组词 彩:彩色 彩虹 五彩 炉:火炉 炉灶 炉子 张:张开 一张 张扬 张口 张灯结彩 桌:课桌 桌面 桌子
斜:斜面 歪斜 斜坡 斜线 匹:布匹 马匹 一匹
9.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九
指导操作。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
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①观察表(1)
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2=5(人)
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5=2(人)
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②观察表(2)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
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
③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书。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
④观察比较:
10÷5=2、10÷3=3……1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
(4) 谈话:你能把表(2)中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
反馈交流:10÷4=2(人)……2(枝) 10÷6=1(人)……4(枝)
(5)概括提炼: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出示例2,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并把表格填完整。
(1)谈话:请同学们观察13÷4、14÷4……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
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0.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篇十
1、掌握重点词句,积累、理解“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成语。
2、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评点《论语》八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八则内蕴,学以致用。
宋代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同时作为“先哲智慧”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学好本文对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自觉增加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以交流学习格言与谚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朗读背诵,领悟内蕴。最后力求体现“学以致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举例深入理解,从而领略先哲穿越时空的智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自由发言,交流以往积累的有关学习的格言与谚语。
2、交流查阅的孔子及其
二、《论语》的资料。
1、交流有关学习的格言与谚语。
2、交流资料 调动学生的积累和学习情绪,导入本课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反复诵读
初步感悟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激励学生先熟读成诵。
2、“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相结合落实重点词义。( 时、习、说、乐、知、愠、君子、知、是、知、知、好、乐、三、从、善者、温故、知、可以、岁寒、然、凋、达、尝、寝、益)
3、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的方式熟读成诵。
4、借助工具书,采用小组互难的形式,落实词义。 通过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小组互难等形式让学生沉浸文本。
师生共析
四、理解领悟
1、“熟读精思。”思考《论语》八则你所领悟的“先哲的智慧”,交流阅读心得,教师适时点拨,归纳。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具体举例,阐述语录所含的道理。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则:不断学习,方能牢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自求长进,不怨他人。
第二则:老实谦虚,事实求是。
第三则:以学为乐,方学大成。
第四则: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第五则: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第六则:处于浊世,保持节操。
第七则:欲速不达,循序渐进。
第八则;学胜于思,行胜于想。
3、通过具体举例,深入理解语录所阐述的内蕴。 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来理解。教师不必强求学生的回答完美,重在有所“悟”。
通过举例,使本文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力求内化,学以致用。
五、总结归纳
力求内化
1、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2、小结“而”的用法
(1)顺接(表修饰、并列、顺承)
(2)转接
3、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温故知新;岁寒松柏;欲速不达
4、学而时习(顺接)
人不知而不愠(转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顺接)
温故而知新(顺接)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顺接) 及时小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归结的学习方法的掌握。
六、巩固拓展
1、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3、背诵积累。
4、搜集,交流。
注重积累,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思路点拨:
1、本文的几则语录大多关于学习的,可先抓住第三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探讨“知之”“好之”“乐之”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以“好学、乐学”的态度来学习其他几则语录中蕴涵的道理。
2、针对学习基础比较好的班级,针对本文《论语》八则的资料查阅的渠道较广。可以“学生分组预习”——“学生交流预习”——“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同小结”的形式引导学习此文。重在开发网络等学习资源,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八则《论语》的简析和重点
第一则:
这一则阐述了学习的方法、情趣和态度。
三句话分别侧重上述三个方面。“学”是认识,“习”是巩固,二者统一起来,学习方法对头,就能牢固地掌握知识,这是一件“乐”事;在学习中,有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切磋,共同提高,这样的情趣实在令人愉快;别人不了解自己,并不因此恼恨,影响工作和学习,这是君子的为人之道,也是令人愉快的。三句话在表达中均采用了反问句式,既加强了语言的气势,也增强了预期的感染力。
第二则:
这一则阐述了学习的态度。
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不懂装懂的毛病,所以孔子这样教导他。不少人也常犯子路的错误,应引以为戒。实事求是,既是学习的态度,更是做人的道德。
第三则:
这一则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
这三个层次,实质上也是学习的三种境界,它由低到高,表明人们对学习有认识程度的区别,因而对学习的要求当然也会有所不同。“乐之”是学习的层次,它建立在“知之”和“好之”的基础之上,对每个求学的人来说,一定要由“知之”、“好之”上升到“乐之”的层次,才算是掌握了学习的精髓。
第四则:
这一则阐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只要虚心上进,随处都可以向别人学习。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身的短处。只有如此,才能丰富自己的见识,不断进步。在这方面,孔子自己就是人们的一个榜样。他曾经说过,他的成才有很大成份得益于“敏而求之”。他的弟子子贡也说,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语,被后人频繁地引用,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第五则:
这一则阐述学习方法。
“温故”是知识的巩固和积累,“知新”是知识的吸取和接受。孔子认为,已经学得的知识必须常温习、整理,同时又不能忽视学习新知识,这是他一贯主张的学习方法,也体现了他“学而不厌”的思想。
第六则:
这一则阐述为学为人的道理。
这则语录比喻只有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学习上是如此,为人更是如此。荀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第七则:
这一则阐述求学办事的方法和态度。
孔子的弟子子夏任职之后,为了尽快见效,有急躁的表现,孔子因而对她说了这番话。做事情如此,学习上也是如此。“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充满了辩证法,我们一定要按照规律办事,任何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行不通的,只会“大事不成”。
第八则:
这一则阐述学习方法,强调躬身实践的重要。
从语录中的“吾尝”两字可以看出,这是孔子自述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从具体内容看,孔子实际上是主张学比思更加重要。“学”是“思”的基础;没有“学”,也就无从思索。在“学”的基础上,经过一番思索、消化,才能真正予以吸收。由此可见,孔子十分强调躬身实践的重要。
七、关于《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有二十篇。内容有孔子瘫痪、答弟子文以及弟子间相互讨论他们所听到的孔子言论。它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论语》的“论”是“论撰”的意思,“语”是“言语”,
“论撰”孔子的“言语”,故称《论语》。《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用口语写成,一言一是各成章节,前后不相连属,也无长篇议论,但文字颇为生动,内涵十分丰富。许多句子,用意深远,富含哲理,常为后人所引用,逐步发展成成语、格言,流传至今。南宋朱熹把《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合为 “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八、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 “至圣”。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最终未被采纳。晚年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文化整理。相传弟子有三千,贤者七十余。《诗》、《书》、《礼》、《乐》、《春秋》等典籍均经其整理编订。《左传》、《孟子》、《荀子》等书亦载有孔子学说。两千多年来,孔子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练习举隅: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学而时习(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温故而知新(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无尝终日不食( ) 以思,无益( )
2、本课所选各则,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个人修养,请各举例说明。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围绕一个中心,任意引用两则语录,用简洁的语言写一段话。
11.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十一
14、“黑板”跑了》教学设计
执教者:季桥中心小学
赵静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心算、计算、演算”。
2.围绕“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个中心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3.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怎么跑。
2.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读题。黑板跑了,多有意思的课题呀,再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词语,小朋友们还记得吗?拿出作业本和笔我们来听写。
开始
思考
移动
粉笔
后来
计算
准备
黑板
(1)注意写字的姿势,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展示学生的听写,评价。齐读词语。
(2)你们知道思考的考偏旁是什么吗?(老字头)说得对。这是一个新偏旁,跟我读,老字头
我们还学过哪些字也是老字头?(孝、老)
你能给考找朋友吗?(思考、考虑、考试、高考)它的朋友可真多!
请小朋友打开课本到89页,看第2题,一起来学习考字的笔画顺序。下面请小朋友拿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记住这个字了吗?打开习字册,描红两遍。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这些题目一定难不倒大家。
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的故事。
他是()国著名的()。他搞科学研究()。板书:非常专心
3.你们知道这些问题是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吗?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二、精读训练
(一)从课文第1自然段里我们知道了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课文下面又是怎样描写安培的非常专心的呢?请大家仔细看课文的2-4自然段,找出你觉得最能体现安培非常专心的句子,用笔画下来。1.交流,出示:
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安走。你能把安培专心的样子读出来吗?你来试试。你们听出他重读了哪些词?(好像、只顾、什么)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安培思考问题可真专心!谁也会这样读?
像他们这样,重读关键词的朗读方法你们会吗? 一起读,注意红色的词。
2.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句子,你们能比较它们的不同吗?
出示:可是安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好像”)找得对!为什么多了一个“好像”呢?
说明安培也看见了也听见了,但一心在思考数学题,没有留心周围的行人、车辆,说明安培非常的专心。
3.安培在哪里思考呢?(街上)
安培在街上散步还在思考数学题,他连休息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想着工作的事情,可是安培真是个利用一切时间专心搞科学研究的人。
4.此时街上是一番什么情景呢?指名回答。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
假如你也站在车来车往的大街上,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这么嘈杂的环境对安培思考问题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可见他确实是个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的人。
5.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出安培的专心。
(二)课文第3自然段里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安培的专心。1.交流出示: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
过渡:是啊,哪有人在散步的时候在衣襟上画呀画的,从这儿可以看出这时候安培非常专心。
我们在读这一句话的时候应该怎么读?(画呀画的,要读慢一点)你会这样读吗?
安培多认真啊!谁再来读一读? 你读的很认真,真投入!
2.过渡:出示: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安培看到“黑板”心情怎样?
看到这块“黑板”,安培开心极了,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太好了!
终于有个地方可以计算一下了,安培大声地喊道:出示:太好了!
安培一边向“黑板”走去,一边激动地喊着:出示:太好了!
3.师读:出示: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走过去、掏出、演算”这一连串的动词,动作多快呀!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安培真想马上算出答案。谁来读?(指名读)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安培此时此刻高兴、激动、着急的内心世界吧!(齐读)4.在这段话中,有三个用算组的词,一个是心算,一个是计算,还有一个演算。正确区分这三个词语,填在恰当的位置上。
开始安培在,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
一下才行。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
起来。指名答,齐读。
(三)第四自然段
1.过渡:那么安培是不是就在这块“黑板”上将这道数学题算出了结果呢?(不是)
出示: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
你看,安培只顾演算题目,黑板动了,他居然让黑板别动。这两个“别动”你们认为应该怎么读?(急促)是啊,安培多着急,他多想马上就算出结果呀。小朋友再看,这句话最后的感叹号说明当时安培的心情怎样?(着急)谁能就把安培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指导朗读。
2.安培让黑板别动,黑板是不是真的没动呢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出示: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聚精会神是什么意思?(很认真,注意力高度集中)
当“黑板”慢慢地向前移时,安培忙说:„„(生答)连“黑板”动了,他都没发现这不是真正的黑板。这就是“聚精会神”。(生读)
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生答)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数学题,追着“黑板”演算。这就是“聚精会神”。(生读)
安培演算得太专心了,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就是“聚精会神”。(生读)
3.你能给聚精会神换个词吗?生回答
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你们头脑里积累的词语还真不少呢!这里老师也有几个表示专心学习的成语,你们会读吗?
出示: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齐读。
4.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安培的敬佩,带着你的敬佩,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4自然段,体会安培是怎样专心搞科学研究的。
(四)精读第5自然段。
1.“黑板”为什么会跑呢?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
出示: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2.安培是什么时候才发现那不是真正的黑板的?
出示: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2.过渡:望着远去的马车,安培心里会想些什么?
带着这种失望和无奈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第5自然段。3.现在你们知道题目和课文中的“黑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了吗?
三、总结全文,赞美安培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培在街上一边散步一边思考数学题,错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了“黑板”,他研究科学是多么专心呀!正是安培具有这种专心究科学的精神,所以后来成了19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向他学习,记住做任何事都要专心。
3.老师准备了两句名话言大家一起共勉,一起读。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四、作业。
1、收集有关专心学习的成语,做成小书签。
2、收集有关安培或其他科学家专心搞科学研究的故事,读一读。
【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推荐阅读: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10-21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6教案 湘教版07-28
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教案(苏教版)06-16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8-07
苏教版一年级识字7教学分析08-22
秋游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0-01
二年级上识字6教案11-11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教学设计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