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考察报告(精选8篇)
1.工业经济考察报告 篇一
##县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工业经济发展的考察报 告 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贯彻州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7月23日至26日,以县委书记茶忠旺为团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郭宏为副团长,部分县处领导以及全县11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县级经济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共45人组成的##县党政考察团,赴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四县和大理市就工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进行考察学习。出发前考察团深入到漾洱电站工地、大理大钢有限责任公司##轧钢厂、跃进化工厂进行考察,了解了全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在历时4天的学习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实地考察了祥云县财富工业园区、鹤庆县 “新华村”、剑川县上兰工业小区、洱源县新希望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大理市嘉士伯集团(大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18个考察点,并分别与考察县市的主要领导、县市级综合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了经验,探讨了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和方法措施。通过考察交流学习,与考察县市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实现了工业项目对接、产业项目对接、优势互补意向,达成了合作意识,铺就了工业经济发展互助快车道。通过考察学习大家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使大家得以在对比中深刻反思、增强了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决心;使大家得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了立足地方优势,创新求发展的意识。考察结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触动很大,收获不小,体会深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和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信心、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学先进、找差距、转观念、树雄心、争突破,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一、祥云等四县一市的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在考察学习活动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都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实施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战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二是培植支柱抓龙头。这些县市都紧紧依托地方优势,培植壮大矿冶、建材、煤炭、农产品加工、橡塑等五大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好效果。三是投资环境引力强。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进行改造路面、改造城市公园、改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四是文化底蕴显实力。凸现文化底蕴是加速发展和提升综合实力的基础,进入鹤庆等县市的城区见到的都是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别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处处是文化、乡乡有商机、人人在促经济发展。五是信念胆略闯出路。这些县市都紧紧抓住土地广阔利于招商引资、矿藏丰富利于矿业冶炼开发、传统产业利于促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利于旅游业开发等优势,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招商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两个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总量、农民收入、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四大突破,充分体现了 “处处都有宝,行行出状元”,密切联系实际,善于识宝、能于掘宝,敢想敢干。六是转变职能促发展。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兑现相应承诺,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加速区域的发展。
二、祥云等四县一市在发展工业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经验可贵,考察团成员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都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县”“无工不富”的思想意识。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都把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和培植工业支柱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新型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特色化活商”深入人心,为发展工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二)这些地区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县、乡主要领导带头抓工业形成了制度。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中,这些地区都建立完善领导负责项目制度,落实好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建立领导干部抓工业经济激励机制,创新领导干部抓工业的方法和措施,把领导干部抓企业、招商引资等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主要内容,致使在当地形成了想工业、议工业、抓工业,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立足优势抓特色,立足创新抓效益”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营造新优势的同时,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优势变资源,资源变资本,实现招大商引巨资的突破成了他们发展工业经济的特色。如祥云等县,他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利用区位优势招大商、发挥城建优势招大商、打造信用招大商、强强联手招大商等方式实现了“你投资我发展”的双赢目的;又如鹤庆、大理等县市,他们在加快发展中始终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来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旅游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市场商机来发展工业,达到了依托资源优势招大引强的突破。
(四)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环境抓优化成为典型。这些地区在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以及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者,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等职能上来,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全面兑现相应的承诺,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了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比如努力建设法制政府,规范市场秩序,放手放胆让自然人发展为个体私户,继而发展成企业、又让企业自由发展成股份制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建设活动
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变行政手段为市场调节手段,着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狠抓作风建设。要重点整治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大兴勤俭节约和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破除自满情绪,确立忧患意识;破除平稳思想,确立快速意识;破除封闭思维,确立开放意识;破除自卑心理,确立进取意识;破除拖沓作风,确立效率意识;破除议论风气,确立务实意识。
(五)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要进一步解决好不同程度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越位”的要“退位”,“错位”的要“正位”,“缺位”的要“补位”。要建立各级各部门首问首办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要在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方面下功夫,对产生严重后果、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从严处理。要进一步创新落实机制,在继续坚持项目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实施领导挂钩项目责任制和县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挂钩联系乡镇等制度,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定数量、定质量、定进度、定费用、定效果、严格奖惩的“五定一奖惩”制度,不断整合领导力量,优化行政行为,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效率。对已部署的重要工作,要定期开展问职责、问进度、问质量、问困难工作,实行全过程协调督查制,使各级领导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朝气和活力,集中精力抓落实,团结干事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彝族自治县党政考察团2005年10月3日
[1]
2.工业经济考察报告 篇二
1.1什么是部品?部品与构件有何区分?
要实现工业化生产, 将住宅分解为构件和部品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构件是中文的术语, 日本称为“部材”, 二者在意义上并无本质区别。部品一词原是日文的术语, 按照中文严格地理解为“非结构构件”, 但部品一词蕴含了日本建筑工业化的精髓, 近来在我国国内也较多采用。对部品涵义的理解是:
(1) 是非结构体, 比较容易从建筑物里分解出来;
(2) 是工厂制造的产品;
(3) 是可以通过标准化、系列化的手段独立于具体建筑之外, 实现商业流通的产品。与构件不同的是, 部品有品牌和型号;
(4) 具有适应工业生产与商品流通的价值, 换言之, 太特殊或太简单不具备成为部品的条件。住宅的部品本身就是商品, 具有较好的零售市场流通性, 不局限于某一牌子的住宅, 也不限于工业化住宅, 还包括用于以现场建造为主的一般建筑业, 也提供给现有住宅的改装等使用。
根据日本部品的涵义, 我们认为部品应理解为广义的部品概念, 包括若干部品系统、子系统, 凡是建筑或住宅采用的独立功能的商品均可称为部品。
1.2部品发展
部品发展与集合住宅有很密切的关系。依据日本住宅部品生产专家岩下繁昭先生1999年发表的《日本住宅部品产业的发展》一文, 日本住宅部品产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为:
——20世纪50年代—--材料工业化时代;
——20世纪60年代----部品开发时代;
——20世纪70年代----集成化时代;
——20世纪80年代----系列化时代。
20世纪50年代, 不锈钢橱柜、铝合金窗、强化纤维塑料浴缸等新材料制作的部品相继被开发, 逐渐进入住宅。随着水、电、燃气的普及, 卫生部品、冷暖空调、燃气用具等也相继登场。1959年“公共住宅用标准部品” (称为KJ部品) 被包括公团在内的所有公营住宅开始采用, 首批KJ部品有不锈钢橱台、厨房抽风机、钢门、小型洗面器等。KJ部品制度后来发展到17个种类, 延续18年, 直至1978年被新的BL部品制度完全取代。
20世纪60年代, 相对成熟的部品制造商积极开发新的部品, 推动了新部品的普及和居住水平的提高。典型代表之一是家庭浴室的普及, 浴缸、浴室热水器、沐浴设备等应运而生。代表之二是铝合金窗的普及, 从1961年推出之初, 普及率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到1974年达到87.6%的普及率。
1966年, 日本建设省提出了《住宅建设的工业化构想》, 文中指出:“为了顺利地达到住宅建设的五年计划, 必须大力推进住宅建设的工业化, 材料和部品实现工厂化生产, 原来的大部分现场工作也应尽量移到工厂内进行, 由此来提高生产效率。”
1969年, 日本建设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始实行《关于推进住宅产业标准化的五年计划》, 制定了住宅的基准尺寸和模数, 并进行了集成设备系统的设计、制作和组装试验。
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住宅建设由量向质的转换时期, 也是部品系统化、集成化发展的时期, 同时还是部品制度的变革时期 (1974年BL建立, 1978年完全取代KJ) 。装修和部品的种类与生产量都急剧增加, 而且部品的规模趋向大型化和集成化。比如, 集成式厨具实现了日本本土化, 它将水、电、燃气等系统集为一体, 包含了清洗、炊事、照明、排气、储物收藏等厨房的所有功能, 在现场只是安装和连接水、电、燃气接头, 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和提高了施工速度。另一个有代表性的集成部品是单元式浴室, 它包括地板、天花板、四周隔墙的完整立方体, 包含浴缸、沐浴设备、给排水、照明、换气空调等所有设备, 该部品最初为酒店开发, 后应用于住宅, 80年代其销售量超过单体浴缸, 目前所有新建的集合住宅100%、单户住宅的90%采用单元式浴室。
由于集成化的对象复杂、涉及工种多、质量要求高, 因此, 集成化多采用将功能和空间相关的部分集约起来的方法;也有以材料为中心的集约方法, 和以工种为中心的集约方式。小部品进一步集成为大部品, 标准对象一般是控制小部品, 以小部品的不同排列组合增加自身的自由度和多样性。
部品集成化的优点:
(1) 增加部品的附加值, 满足少数灵活的需求;
(2) 集成部品内是独立的系统, 许多不能单独成为部品的部份因归纳到集成体内就可以在工厂进行生产;
(3) 简化设计与定购, 更易为设计商和建筑商所接受;
(4) 减少现场工作量, 加快施工速度和提高质量的稳定性。
20世纪80年代, 部品需求多样化和系统化发展很快, 种类急剧增多, 加之计算机CAD/CAM辅助设计系统的采用, 又大大增加了部品设计和生产的自由度, 使得多种类、小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部品化不是简单的规格化、单一化、标准化, 但种类繁多, 毕竟会增加制造商制造成本和库存费用, 订、发货容易出错, 安装调整时间也增加, 改装或更换困难。原因很复杂, 有用户个性化需求原因, 也有生产者原因, 还有开发商和建筑结构形式等多种原因。
20世纪90年代后住宅部品生产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随着1999年《品确法》实施, 对部品质量和所能达到的性能级别都有较严格的要求;二是每年的新建住宅数虽居高不下, 但住宅市场已呈饱和状态, 市场重心开始转向旧房改造, 部品形式和种类也为适应其特点而发生变化;三是节能、环保、满足高龄人适应性、残疾人需求成为这一时期对部品开发的新要求;四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住宅部品走向多功能和智能化。
1.3住宅的工业化生产
如前所述的构件、部品及部品化生产, 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住宅的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的住宅是指全部或大部分在工厂生产, 然后到现场组装的住宅, 分为工业化单户住宅和工业化集合住宅两大类。
工业化住宅是日本住宅建设的一种主要做法。工业化生产的单户住宅占全部住宅建设户数的15%左右, 工业化生产的集合住宅占全部住宅建设户数的50%左右。仅就单户住宅而言, 工业化方式生产的单户住宅占全部单户住宅建设的三成以上。工业化生产单户住宅也是日本住宅工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的典型成果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讲, 工业化生产的单户住宅最为典型, 在日本亦称为“预制组装住宅”, 其结构形式有钢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多种。
注:日本传统的住宅绝大多数是木结构的单户住宅, 直至今天, 这种住宅无论是现有户数还是新建户数仍占大半。且以分布在日本全国范围的各个地方角落为多, 在东京等大城市并不多见。
1.3.1住宅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将住宅的墙和楼板等分解为平面构件, 在工厂进行生产, 结构形式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钢结构住宅、木结构住宅等。有的在工厂直接将门窗安装好, 甚至有的将外装修、内装修、保温层等全集成为一体, 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安装。
另一种方式是将住宅分解为立体空间单元, 每一个单元体在工厂的流水线上生产, 出厂时将单元体的墙、楼板、设备、装修等所有构件和部品都已安装完毕, 运到现场进行大的组装, 数小时后, 至少在外形上一栋住宅便拔地而起, 剩下工作仅是室内连线和连接部处理。单元体的大小取决于道路运输条件和住宅形状。采用这种方式的工业化程度更高, 但比之前者, 工厂生产效率和运输效率稍低, 为调整工期而存放所需的空间也大。其更大意义和价值是, 住宅作为一种商品, 实现了住宅的商品化。
1.3.2概念型住宅与设计商品化生产。
早期的工业化住宅全都是标准型, 规模、外形、户型、材料等都是固定的, 它只有型号而没有商品名, 给人的是千篇一律、无可选择、廉价普及住宅的印象。进入20世纪70年代, 随着住宅市场渐趋饱和, 再加上石油危机的冲击, 住宅需求急剧减少, 促使住宅生产商追求差异化的商品化路线, 因此概念型商品住宅应运而生。
概念型商品住宅的外观风格、性能规格是固定的, 通过设计许多有个性的独立部品和设备, 以此来吸引顾客刺激市场。人们可以通过住宅展示场, 从各生产商、各牌子的住宅商品系列中, 挑选自己喜欢的风格和样式, 要求的性能看得见、摸得着, 选定后, 由开发商根据顾客土地面积大小进行详细的规模和户型设计后再进行现场安装, 很快, 顾客购买的商品化住宅就坐落在自家土地上了。这种以工业化住宅商品概念为本, 通过具体的设计来响应各种客户的意向和要求的手法, 被称为设计商品化。
设计商品化使得原来发包和承包的建筑行为变成了具备商流和物流的商业行为, 住宅建造行为变成了商品购买行为, 从而使得日本在住宅市场饱和之后仍能维持较高水平的新建住宅数量。而且, 现在的工业化住宅早已抛弃了呆板、单调、廉价的形象, 走向成熟阶段, 成为优质、安全、可信赖住宅的代名词。
1.4工业化住宅的功能与特点
1.4.1设计多样化
工业化生产的装配式房屋, 由于每个配件都按一定的模数制成, 有不同的规格, 因此房屋的平面可以随意地组合与划分, 包括厨房、卫生间的设备都是定型产品, 但都有很多规格、品种, 以适合不同居住者的喜好, 因此, 一些外型虽然一致的建筑, 其内部却可以根据住户的要求进行不同的分割, 形成多样化的风格。
1.4.2功能现代化
——节能。外墙有保温层, 最大限度地减少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
——隔声。提高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 保温材料具有吸声功能, 使室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免外来噪音的干扰;
——防火。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防止火灾的蔓延或波及;
——抗震。大量使用轻质材料, 降低建筑物重量, 增加装配式构件的柔性连接, 外观不求奢华, 但里面清晰而有特色, 长期使用不开裂、不变形、不褪色, 为厨房、厕所配备各种卫生设施提供有利条件, 为改建、增加新的电气设备或通讯设备创造可能性。
1.4.3制造工厂化
把房屋看成是一个大设备, 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预制构件是这台设备的零部件, 这些零部件经过工业生产和严格的检验可以保证其质量, 组装出来的房屋能够达到功能要求。相比之下, 采用传统的水泥、砖瓦、石灰、砂子、钢筋、木材等建筑材料, 利用人工的方法在施工现场建造房屋, 就相形见拙了。
1.4.4施工装配化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自重比传统建房自重减轻一半, 因此, 地基也简化了。工厂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来后, 在现场工人们按图组装, 工地再也不会出现过去那种大规模和泥、抹灰、砌墙等湿作业了。
装配化施工具有下列优点:施工进度快, 可在短期内交付使用;建筑工人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交叉作业方便有序, 每道工序都可以像设备安装那样检查精度, 保证质量施工;现场噪音小;散装物料减少, 废物及废水排放很少;施工成本降低。
1.5工业化生产的意义
(1) 以工业化生产为手段实现住宅产业化, 极大地促进了技术进步,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 工业化生产经营规模大、社会信用度高, 有利于保证住宅质量和提高长期信用保障;
(3) 作为工业产品的住宅, 质量和性能良好且稳定;
(4) 实现了住宅的商品化, 刺激市场需求;
(5) 培养和促进了工业化住宅产业体制的形成, 创造了居住核心文化。
2日本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发展
2.1建筑工业化的实现工法——PCa工法
2.1.1PCa的涵义
PC (Precast Concrete) 工法, 或PCa工法, 称作预制组装工法, 又叫预制组装 (混凝土结构) 工法。为区别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Prestressed Concrete) , 一般称为PCa工法。
PC工法将建筑商品化、部品化、构件化分解, 将以现场建造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现场装配组装为主, 通过部品和构件的工业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 从而实现建造房屋就像汽车零部件组装成汽车一样完成, 彻底改变以现场湿作业为主的现场建造方式。
2.1.2预制组装 (混凝土结构) 工法发展历程
PCa工法的原型是1907年美国人Thomas Conllins) 发明的、一般在现场进行的平打竖立 (Tilt Up) 工法。1955年日本住宅公团成立, 1956年运用近似方法试验建设二层集合住宅后, 1960年开始进行中层集合住宅的研究, 1961年采用纯剪力墙Tilt Up工法建设四层集合住宅取得成功。1964年公团设立大批量生产试验场, 开发使用水平钢模板、蒸汽养护的工厂制作技术, 从此, PCa工法真正成为工业化主角登上历史舞台。
早在1952年日本建筑学会就制订了纯剪力墙结构设计规范, 之后又制定了适应纯剪力墙PCa结构专门规范, 为PCa工法的出台提供了设计依据。PCa板之间通过钢板焊接或钢筋搭接等方法使建筑连为一体, 以充分保证它的抗震性能。1967~1974年进行了一系列足尺结构试验, 充分考证了PCa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经过几十年, 这种PCa结构体系经历了数次大地震, 没有出现因结构问题而损坏建筑的报告。
1980年代以后的PCa工法较之70年代以前工法, 从目的到方法都有了较大变化, 变化对比见下表。这一时期, 日本已解决了住宅数不足的问题, 但随着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城市集合住宅建设仍不断增加, 而且建筑规模越来越大, 数十层数万平方米的大型住宅层出不穷, 劳动力慢性不足已成为社会问题, 因此, 预制组装工法成为省力、保工期、保质量的重要手段。高层住宅的PCa工法与以前的纯剪力墙PCa工法有了很大不同, 已不再是成套的固定的工法, 而是根据项目时期、地点、建筑物特点, 具体进行梁、柱、楼板等各部位的工法选择, 预制件形式也多为半PCa化, 留出现浇部位以利于建筑的整体性, 且由于建筑规模大, 单项目中就有相当数量的PCa构件, 可进行分类归纳后进行工厂化生产, 但大的项目之间并无共通的标准。而且预制组装工法已不再限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也广泛应用于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表1) 。
PCa工法中预制组装结构构件的连接方法有:焊接、搭接、螺栓连接、压力连接等, 以压力连接的预制组装结构的工业化程度和建筑技术水平为最高。
预应力组装工法 (PCPCa工法) 是构件与构件之间不需要连接的钢筋或钢材, 只是通过钢索施加的预应力保证建筑的强度和整体性, 这种连接方法被称为压力连接, 这种工法也有叫做“关节工法”, 形象地说, 结构如人体骨架, 预应力钢索如人体的筋, 形成的节点如人体的关节, 既有力又灵活, 不但对提高抗震性能有利, 而且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在耐久性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种工法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 如大型运动场、大型仓库、集合住宅、单户住宅、学校等, 例如:日本著名的“公立函馆未来大学”。
2.2集合住宅技术
日本集合住宅的设计和建设技术可从设计、结构、装修、设备等方面及实例进行概述。
集合住宅是日本术语, 指纵横排布了复数住户的住宅建筑, 近似于中国的公寓。集合住宅虽然只占日本住宅总数的一半左右, 但它是城市住宅的代表, 从集合住宅的建设技术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可持续发展思想、抗震设计思想、SI住宅思想、节能环保思想等的具体运用。
日本都市集合住宅的特点:
(1) 日趋高层化、大规模化。高低层的划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一般是3层以下称为低层, 4~5层为中层, 6~19层为高层, 而20层以上为超高层。从规模上划分, 50户以下为小规模, 50~200户为中规模, 而200户以上为大规模集合住宅。日本是一个土地私有制国家, 根据土地大小和所处地方, 各种层数和规模的集合住宅都有。日本最近流行回归都市的热潮, 原先搬到郊外的打工的人, 由于孩子大了, 经济宽裕, 为了谋求高龄化医疗的便利, 逐渐搬回城中心居住。导致地价昂贵的城中心的集合住宅越来越高, 规模也越来越大。
(2) 出入口和共有空间的设计。
(3) 设有集会所和会议室。方便召开集合住宅管理会议和为居民提供临时交际场所。
(4) 绿化。绿化是构成自然舒适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要素, 自然成为集合住宅组成部分, 近来, 作为缓和热岛效应的对策, 楼顶绿化和墙面绿化受到重视。如, 《东京自然保护和恢复条例》规定, 开发商既要确保20%的地面绿地面积 (除建筑占地外) , 还要尽可能使楼顶绿化和墙面绿化达到可利用面积的20%。
日本都市集合住宅的结构种类如表2所示。
注:日本几乎不采用砖混结构, 历史的经验证明其抗震性甚低, 用于住宅最危险, 即便围墙采用砌体时, 也要配筋加固。表中可见, 采用频率顺序是RC>SRC>H-RC>CFT, S, W。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集合住宅中被最普遍采用的结构类型, 其优点有三:一是保温、隔声、抗震性能好, 能维持各住宅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保证其独立性;二是刚度大, 能避免或减小因强风、地震而带来的摇动;三是具有优越的防火性能, 不但本身是不燃材料, 而且在火灾中仍可维持必要的强度, 不产生倒塌或崩坏。缺点也有三:一是截面积大、体积大、占去不少建筑空间;二是自重大, 对抗震设计要求甚高的日本而言自重大就意味着作用的地震力也大;三是由于不易变形, 地震时易产生脆性破坏, 导致建筑物瞬时倒塌, 这是抗震设计的大敌, 为了增加其变形能力, 日本对其配筋量和配筋形式有相当严格的要求。
2.3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2.3.1SI住宅及技术
当今的日本, SI (Skeleton Infill) 住宅成为了实现住宅长寿化的基本理念。Skeleton (骨架) , Infill (填充体) 。这种理念是指通过将住宅骨架和基本设备与住户内的装修和设备等明确分离, 从而延长住宅的可使用寿命。因为骨架寿命一般较长, 而装修和住宅用设备老化较快, 如不能改装设备与更新装修的话, 建筑将不能再继续使用。所以, 将使用年限不同的骨架与装修、设备等混在一起建造, 是造成建筑物短命的重要原因。
SI (Skeleton Infill) 住宅的核心思想来源于荷兰学者哈布拉肯教授 (N.John Habraken) 在其著作《Supports, an Alternative to Mass Housing》 (支撑体----大量住宅建设的一个选择) 提出的Open Building (敞开型住宅建设) 理论。理论的独特性在于提出了将工业化和住户参与适当融合的思想, 哈布拉肯教授认为, 欧洲单调的住宅是由于对工业化技术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 应将住宅建设的过程向居住者开放并让他们参与意见, 进而适当地活用工业化技术, 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敞开型住宅建设理论主要从Urban Tissue (城市肌理) 、Supports (支撑体) 、Infill (填充体) 三个层面来解释住宅环境要求。对应住宅建设中公 (社会) 、共 (群体) 、私 (住户) 的不同地位和要求。由于日本地震多发, 人们对结构强度关注度特别高, 因而用Skeleton (骨架) 一词取代了Supports (支撑体) 并沿用至今。
SI住宅的指针 (草案) 要点:
——Skeleton与Infill充分考虑建筑物中材料的使用年限及空间利用主体的差异, 从而谋求两者分离;
——确保骨架结构的耐久性及耐震性;采取相关措施减轻建筑物的老化程度和地震时的安全性;
——确保建筑物的维持管理及更新的容易性;
——确保住户内装修及设备 (Infill) 的可变性及所需空间;骨架结构内的空间面积Skeleton面积和Skeleton净高需保证住户的可变性;确保住户内的采光及通风要求;
——确保舒适、宽裕的居住性能;要对骨架作出规划, 确保公用部分 (走廊、楼梯、共用设施等) 在空间上宽裕;确保邻里间隔声性能;
——须考虑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2.3.2 KSI住宅的开发技术
KSI住宅是机构型SI住宅的简称, 英文名称KSI----Kikou Skeleton and Infill Housing。
KSI住宅是由都市再生机构在充分继承日本住宅公团时期的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其技术要素已在1998年建成的实验楼中得以验证, 还包括如可变地板、同层排水方式等Infill相关技术 (表3) 。
参考资料:都市再生机构《K S I----K i k o uSkeleton and Infill Housing》)
KSI住宅采用的主要技术有:
——先铺地板后立墙的方式;
——铺设型地板;
——地板下配线管道, 保证约300mm高空间;
——地板下配线, 电线不埋在楼板里;
——胶带线槽施工法, 电线不埋在楼板里;
——共用排水管:设置在住户外;
——排水接头:实现放坡只有1/100的排水
参考资料:都市再生机构《KSI----Kikou Skeleton and Infill Housing》)
2.3.3百年住宅建设系统 (CHS)
百年住宅建设系统 (CHS, Century Housing System的缩写) 是原日本建设省 (现为国土交通省) 于1980年作为“提高居住功能开发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提出并致力开发的。
百年住宅建设系统 (CHS) 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地提供舒适居住生活的住宅而建立的, 包括设计、生产、维护管理等全过程在内的思想体系, 通过确保物理的耐久性和功能的耐久性, 从而实现“无论何时都能享受到舒适优质的居住生活”, 同时也如Century (世纪) 所表达的意思一样, 将可持续约100年的长期使用定为设想目标。除了要求设计、结构及使用材料实现长寿化以外, 还要求对维护管理进行计划, 确实建立从设计、生产、供应到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体制。
1988年“财团法人优良生活” (Better living) 制定了《百年住宅建设系统认定基准》, 开始进行“百年住宅建设系统认定事业”, 并一直持续至今。但它并不是法律制度, 因而未对认定样式和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它主要是接受住宅开发企业的认定申请, 根据认定基准对住宅开发企业提出的住宅商品和设计系统进行整理并提出创新建议, 然后通过认定。百年住宅建设系统认定分为单户型住宅认定、集合住宅认定、特定户型和样式的“个别供应型”住宅认定, 以及不限地方、户型、样式可以灵活地、持续地“系统供应型”住宅认定等类型。
在《百年住宅建设系统认定基准》中, 对百年住宅的定义是“可持续地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 而且居住者可以通过自身的维护和更新有效性进行再利用的住宅”。
《百年住宅建设系统认定基准》主要由以下六个要点组成:
——可变性原则:可对房间的大小及户型布置进行调整更换。将住宅的居住领域与厨、厕、浴的用水区域分开, 通过提高居住区域的可变自由度, 居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生活方式进行空间分隔, 也可配合高龄化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行变更, 让住宅具有长期的适应性。
——连接原则:在不损伤住宅本体的前提下更换部品。将构成住宅的各种构件和部品等按耐用年限不同进行分类, 设计上应考虑好更换耐用年限短的部品时, 不让墙和楼板等耐用年限长的构件受到损伤, 以此决定安装方法和采取方便修理的措施。
——独立、分离原则:预留单独的配管和配线空间。不把管线埋入结构体内, 从而方便检查、更换和追加新的设备。
——耐久性原则:提高材料和结构的耐久性能。基础和结构应结实牢固, 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为提高其耐久性, 可采取加大混凝土厚度, 以涂装或装修加以保护, 对木结构应采取防湿、防腐、防蚁处理等措施。
——保养、检查原则:建立有计划的维护管理的支援体制。应建立长期修缮计划和确实实行管理、售后服务及有保证的维护管理体制。
——环保原则:要考虑环保因素。应考虑好节能, 积极选用可循环再利用的部品和建材, 抑制室内空气污染物质, 做好环保计划。
百年住宅建设系统的上述原则, 在明确住宅的必要性能和促进住宅长寿化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先导作用。尽管自2000年开始实行了新的住宅性能表示制度后, 百年住宅制度本身的价值有所降低, 但它的上述类似原则已经以法律形式在新的住宅性能表示制度中固定下来, 成为指导日本百年住宅建设的重要原则。
其中, 部品群划分和连接原则是百年住宅建设系统独有的思想和最大特征。
部品群划分的标准有:
——位置与空间上归纳为一体;
——使用上或移动安置上归纳为单元;
——按耐用年限不同划分;
——按拆除后的再循环利用的可能性划分;
——与居住时所有形态的区分等结合起来划分;
——按施工组织、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进行划分。
对划分出来的部品群进行耐用性能 (物理耐久性、机能耐久性、社会耐久性等综合指标) 设定, 分为5种类型:
04型:预计有3~6年的耐用性;
08型:预计有6~12年的耐用性;
15型:预计有15~25年的耐用性;
30型:预计有25~50年的耐用性;
60型:预计有50~100年的耐用性。
根据耐用性年限, 对于部品群的连接与构造方式进行设计, 将耐用年限长的部品群定为“优先”, 将耐用年限短的定为“滞后”, 必须采用维修更换时不能让优先的一方受损的连接方式和构成方法。
2.3.4住宅性能表示制度
2000年, 依据《品确法》制定了详细的住宅性能表示基准制度, 进行10个区分和32个事项的性能表示, 为人们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其中与住宅长寿化有直接关系的表示事项有“耐久性方面”的1个事项及“维护管理及更新便利性方面”的4个事项。
2.4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发展
日本建筑工业化技术很多, 且呈现集成化发展趋势。包括有:节能门窗技术、地板采暖技术、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太阳能和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室内新风置换和空调技术、装修装饰及厨卫成套技术、垃圾处理技术、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等节水技术、智能化家居技术以及建筑遮阳技术等。
集成技术还包括恒温恒湿技术、管线分离的技术、新风换气技术、干式地板采暖技术以及外墙内保温技术等。
2.5日本建筑工业化的最新技术和最新进展——隔震与减震
比之建筑物的性能和品质而言, 建筑在防震和防灾时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其对抗震的防范技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 (贩神大地震) 之后, 日本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法律上规定最低标准和最低要求是:“保护人身安全”;第二水平要求是“保护财产”;第三水平要求是“维持功能”。最高水平的要求是“保护地域的安全”。在此背景下, 隔震与减震结构得到很快普及, 从单户住宅到超高层集合住宅都得到广泛应用, 隔震与减震装置的种类也不断增加。
2.5.1隔震结构
隔震结构, 日文叫作“免震结构”, 是指在建筑物的下部设置既能自由地水平移动又能保持支撑建筑物重量的能力的隔震层。
隔震支撑体与阻尼器。隔震支撑体以叠层橡胶垫为主流, 其他的还有滑动型支撑、轨道性支撑和适合于小型住宅用的钢球型支撑。地震时, 地面的震动在这一层被隔减, 较少传到建筑物的上层, 建筑物与地面的相对位移也集中在隔震层上。因此, 往往在这之间装上阻尼器, 如油泵型、钢制型、铅芯型等, 能非常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 避免过大的变形和在地震后尽快停止振动。
隔震周期:在不考虑阻尼器作用的情况下的固有周期称为隔震周期。隔震周期越长, 作用于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水平力和加速度就越小, 建筑物就越安全。初期的隔震结构的隔震周期只有2秒, 现在已经出现了超过4秒的隔震建筑物。在日本, 隔震结构实际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3年建成第一栋单户式的隔震住宅, 用于近10年的研究。1995年阪神大地震时, 位于兵库县三田市的名为“WEST大楼”的隔震建筑物的隔震层记录了13cm的位移, 证明了隔震结构的有效性, 之后, 隔震结构得以普及。1998年开始应用于近百米的超高层住宅。目前日本已建成大小隔震楼宇1700多栋, 单户住宅3000多栋。同时, 隔震结构还被应用于对现存建筑特别是对历史建筑物和有名古建筑的抗震改造。
2.5.2减震结构
减震结构, 日文叫作“制振结构”, 是指在建筑物里装设阻尼器, 目的是控制振动, 控制的对象不单是地震, 还包括强风等对建筑物带来的振动。
在集合住宅中, 减震结构主要是为了吸收地震的能量, 减少结构体的损伤。比起隔震结构而言, 减震结构相对工艺简单, 成本低, 在日本得到相当的普及。用于减震结构的阻尼器种类繁多, 有用于小规模建筑的黏性体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用于比较大型建筑物的低屈服点钢制阻尼器和非拘束斜杆阻尼器等。在集合住宅中, 阻尼器位置一般置于公共空间, 当它本身受损时方便更换。
2.5.3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
在日本, 被称为“耐震诊断”、“耐震补强”或“耐震改修”。1970年日本修改了《建筑基准法》, 吸取了十胜冲地震时钢筋混凝土柱剪切破坏的教训, 把箍筋间隔从30cm加密到10cm以内。1977年制定了《耐震诊断基准》和《耐震改修指针》, 1981年又制定了新抗震基准, 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 同时对以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重新评价, 抗震性能=强度×延性, 未经鉴定和加固的旧建筑物被称为“既有不合格建筑”, 政府限制其改建和扩建。同时, 日本政府率先对公共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 并以补助、低息贷款等政策鼓励民间实施抗震加固。一时间, 对抗震性能不足的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成为当务之急。抗震加固方法一般有:以强度为主的加固方法:追加剪力墙或钢架;以延性为主的加固方法:追加阻尼器。
2.6建筑节能与建筑新能源发展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是世界上主要能源消耗大国之一, 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但是近年来日本节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新能源开发利用也出现了扭亏为盈的倍增趋势, 使日本经济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大幅度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日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晋身为新能源大国的行列了。日本高度重视建筑领域的节能和建筑新能源的应用与发展。
2.6.1建筑节能
日本特别重视建筑节能。节约建筑能耗最重要的措施是合理改善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采用高效保温的节能墙体, 积极采用太阳能。日本建设省颁布的建筑法规与相应规范对居住小区的节能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 在建筑物的保暖节能方面, 规范中对建筑物的围墙结构、分层厚度及选用保暖材料等均作出具体的规定。在采光方面, 也有许多具体的节电措施。
建筑节能应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着眼, 评定一个建筑节能与否也要从其全生命周期的分析着眼, 不仅要关注建筑初期的一次性投资, 更应关注建筑的后期运营支出, 不但要满足用户的居住和公共活动需求, 也要关注房屋在使用过程中的耗能费用支出。另外, 还应考虑二氧化碳排放等外部环境成本的增加等。为此, 日本《建筑节能法》对建筑节能的补助规定了很多措施, 并从政府的角度提供低息集资或税率方面的优惠, 这样有利于建筑节能新技术能够尽快普及。在日本, 生态节能建筑技术和建筑新能源应用技术在建筑设计上被广泛采用。从国外建筑节能的发展轨迹来看, 已经历了从“节省能源消耗”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再到“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的提升。而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还处于第一、第二阶段, 正在朝着绿色建筑和新能源建筑发展。
2.6.2建筑新能源
新能源建筑首先应该是节能建筑, 建筑本体和机电设备等均应采用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 以达到国家最新的建筑节能标准, 在此基础上可考虑采用如浅层地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应用。
在建筑节电方面, 日本居住小区中比较普遍地应用太阳能系统。它大多属于被动式太阳房系统, 通过屋顶吸阳板高效率地采集太阳能, 并通过自身的太阳能电池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室内房间需要自动地向室内输入热 (冷) 风同时可以供应热水。居住小区的太阳能利用不仅可以节省电能, 同时也可以改善、保护和优化环境, 是一种新的绿色能源, 也是小区建设中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节能方向, 因此备受日本政府的重视、支持和鼓励。可以说, 太阳能已经成为日本新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过多年发展, 太阳能在日本已相当普及, 很多家庭都购买了太阳能发电装置。从2000年起, 日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 约占世界总体产量的半壁江山, 有力地推动了建筑太阳能的应用。日本通过大力推进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新阳光计划”, 对新能源技术开发进行财政支援, 对新能源消费者实施“直补”政策。在日本, 一般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时, 政府出资进行补贴,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补贴政策在2005年告一段落后, 从2006年开始, 日本环境省又实施了新的“太阳作战”计划, 对家庭用户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以削减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 通过发放补贴, 大规模而有系统地推动建筑太阳能发电产业。据有关资料统计, 到2003年底, 日本居民光伏屋顶系统总计安装88.7万千瓦, 日本政府计划到2010年总计安装482万千瓦。
同时, 日本建筑和居住小区还尽可能综合采用浅层地热能、潮汐能、海水热能、河水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以达到更高的节能效果, 有效改善居住环境, 建成更高品质的绿色建筑和生态居住小区。
2.6.3建筑新能源的综合应用与集成发展趋势
通过考察, 我们了解到, 日本还在建筑新能源的综合应用与集成发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如, 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小林利彦向我们介绍了由他主持设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展馆的设计理念, 就是综合地、巧妙地应用太阳能、风能、空气动力原理以及材料性能的生态建筑的典范。
3日本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
3.1 200年 (寿命 (编者注) ) 住宅
3.1.1“200年住宅构想”的背景和由来
当今日本, 一方面, 少子女、高龄化、地球环境、废弃物等问题日益严重, 证明了20世纪拆旧建新的大量消费型社会的发展是行不通的。因此, 当务之急是向“建好的、经常维护保养、长期持续使用”的储存型社会转变。在这个进程中, 2006年日本制定了《居住生活基本法》, 彻底改变了原来追求“量”的住宅建设方针, 政策转向注重提高居住生活的“质”的方面。另一方面, 住宅市场上, 不断积累了有关住宅长寿化的技术, 人们开始转向关注住宅的资产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 日本2007年5月发表了“200年住宅构想”, 目的是形成超长期可持续循环利用的高品质住宅的社会资产。该构想是由自由民主党 (日本当时的执政党) 政务调查会住宅土地调查会总结提出的, 以时任会长的福田康夫名义发表的。之后9个月, 福田康夫出任了内阁总理大臣, 在其就职演说中, 他提出了把建设“200年住宅”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具体政策的第一步来付诸实施。从此, “200年住宅”作为日本的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 开始了一系列的具体实施措施。
3.1.2“200年住宅构想”的概要 (图1)
“200年”是住宅长寿命化的一个象征性概念, 并不是指具体的耐用年数。“200年住宅构想”并不是单纯地建设耐用型住宅的硬技术, 除了包括有利于超长期维护管理在内的建设系统以外, 同时还需建立切实可行的维护管理系统, 对既有住宅的正确评价方法和使其在市场顺畅流通的系统、适合200年住宅的金融系统、适合200年住宅的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和街区在内的整顿等等。由此可见, 它是很多的个别系统组成的一元化系统。另外, 为了建立这些系统, 还必须宣传向储存型社会转变的重要性和200年住宅的意义, 以此提高国民意识, 并培养实施人才, 建立市场和商业模式。
提出200年住宅构想, 其意义非同凡响, 既减轻住宅建设、购入、维护管理的国民负担, 又减少产业废弃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同时还纠正了过于偏重土地的不恰当的国家财政结构, 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3.1.3 200年住宅的具体要素要求:
——把结构 (Skeleton) 体与室内装修和设备 (Infill) 分离, 在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的同时, 提高室内装修和设备的可变性;
——确保易于进行维护管理;
——具有能够沿用到下一世代的品质 (节能性能、无障碍性能等) ;
——实行有计划的维护管理 (检查、修理、更换等) ;
——考虑与周边街区的协调性。3.1.4“200年住宅构想”建议
“200年住宅构想”中提出了12条建议, 涵盖了住宅制度一系列内容 (表4) 。
3.2长期优良住宅认定制度
为普及200年住宅, 日本于2008年11月制定了《促进长期优良住宅普及的法律》, 于2009年正式实施。该法律的中心思想是:由地方自治体对“长期优良住宅”进行审查和认定, 施行促进普及的支持措施和实行优惠税制。国家制定“基本方针”, 明确国家、自治体、企业等为促进长期优良住宅的普及, 在财政和金融等方面应承担的义务。认定手续是由房主或住宅供应商作好“长期优良住宅建筑计划”后, 向自治体申请认定。尽管详细的认定标准尚在制定之中, 但可预期, 由于修改了税制, 诸如房产登记税、不动产所得税、固定资产税等都将有较大幅度减免。
虽然“200年住宅”和“超长期住宅”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包含了对未来的展望等, 但“长期优良住宅”则是将法律应用到实际制度上的术语, 且将维护保养期暂定在30年以上。
“长期优良住宅”的具体要点有:
(1) 结构的安全性 (防腐蚀、防腐朽、防磨损、抗震安全性) ;
(2) 容易适应住宅利用状况的变化;
(3) 品质和性能 (高龄人使用的方便性、能源的效率等) 。
3.3住宅和建筑的再生
住宅的再生是住宅的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日本集合住宅的再生也是受到欧美住宅再生的启发而逐步得以推广。近年来日本住宅再生的方式有:修理、住户内全面改造、加固、增加面积、改造外部环境、土地利用变更 (改建、重建) 、住户内部分改造、改变住户划分、改造和扩充公用空间、外装翻新、用途变更等。
进入21世纪以来, 在日本, 非住宅建筑的用途变更也比较流行, 再生的对象不局限于旧住宅, 剩余的积压的办公楼、仓库、甚至旧厂房等也可作为进行集合住宅再生的方式。
日本循环社会法规体系中的《建筑循环利用法》对建筑再生和资源循环利用作出规定, 新建建筑或住宅时就应考虑该建筑未来的再生或拆迁时该建筑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改建房屋时有义务循环利用所有建筑材料。用于建筑再生的材料, 包括了木材、水泥、沥青和其他钢筋材料等几个主要部分, 日本由此发明了世界先进的混凝土再利用技术。
3.副脾1例考察报告 篇三
【关键词】 副脾;脾动脉;胰尾部肿瘤;体质测量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47-02
在实验室示教标本整理过程中发现一例成人副脾(如图)的标本。有副脾的报道较多[1],但副脾的发现依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故现将观测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来源于解剖实验室标本库,采用体质人类学非测量性观察与体质学测量(马丁仪)法,比对《中国人解剖学数值》进行考察。
2 考察结果
标本为一成年消化系统标本,已经用甲醛溶液充分防腐固定,结构保存完好。脾脏的数量异常,在脾门的后下方50.64mm处有一小球形副脾。大小:直径约为10.82mm;颜色:与脾脏相同,为淡红色;质地:较为柔软;副脾动脉:长49.28mm,外径3.86mm。脾动脉分支异常,脾动脉在距离腹腔干起始部80.13mm处发出一分支(外径3.98mm),向左上方走形90.06mm后于脾脏背面直接注入脾脏实质。脾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其附属结构亦未见明显异常。
3 分析讨论
副脾是指除正常位置、正常形态大小的脾脏外,还有一个或多个与脾脏结构相似,功能相同、形态大小不等内皮组织存在。副脾的发生位置大多数为脾门、脾血管、胰尾部腹膜后区域,其中较多在脾门附近[2]。副脾以单个为多见,也可以多达4~5个,但很少超过6个。副脾的发生率可达10% ~35%不等[3]。副脾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或其他病变检查时偶然发现,在以下情况下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即当副脾较大时出现压迫症状及牵拉胃肠道症状,副脾脾蒂扭转、坏死、梗死或外伤出血可出血相应的临床症状[4]。但是,在副脾的诊断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误诊。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该注意副脾与胰尾部肿瘤、肝脏肿瘤、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对位于不典型部位的副脾、脾切除以后代偿增生的副脾、伴發梗死的副脾更容易发生误诊。鉴于副脾的研究将为胰尾部肿瘤、肝脏肿瘤、卵巢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分析提供鉴别依据,故本考察项目能为CT检查、B超检验、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5]。
参考文献
[1]薛浩,严利.副脾1例.实用医学杂志.2000,16(7):178.
[2]邓淑敏,杨丽娟,王莉.副脾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刊,2009,26(1):92.
[3]吴在德.副脾和脾发育不全.黄家驷外科学(下册)[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63.
[4]石结武,周林玉,诸禹平等.副脾的临床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附8例报道).安徽医药.2011,15(2):176-178.
4.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篇四
一、济宁高新区的经验做法
考察组听取了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鹿洪超、调研员秦秋来、组织部副部长石君、社会事务局副主任孙秀军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关于济宁高新区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人事、财政、招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介绍。
济宁高新区创建于1992年5月,20xx年9月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成为引领区域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济宁高新区正在围绕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目标定位,高起点打造创新之城、高新之城、生态之城、创业之城、和谐之城。区内建有国家级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博士生工作站以及国家光电产业基地、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小机构大机关、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设置了一些机构,发挥了各自功能,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实行了聘任制。高新区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实行聘任制,公开报名,竞争上岗,试用期3年,今年五月份又实行了全员选聘、双向选择制度,即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岗位,主要是一些核心岗位像投资促进部门实行全员选择,管委会领导选择部门一把手,部门一把手在全区选择副职和一般工作人员,然后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对完成任务的予以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免除职务,或留下学习或调离岗位,把用人权交给部门正职,这项制度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给干部压担子。二是实行聘员制。根据工作需要,对关键重要岗位,面向全国211院校公开选聘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去年共选聘60多名研究生,优化了人才结构,充实了新鲜血液,今年又拿出25各职位,进行招考,共有600多人报名,对招聘的人才签订聘任合同,并予以考核,实行优胜劣汰,一年后考核合格的晋升为事业编制。三是实行大部制。根据精简效能,对部门职能相近的予以合并,设置行政机构10个: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监察室、行政效能监察处)、党政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市政建设管理局、社会事业发展局、人事劳动保障处(党工委组织部)、政法(信访)工作处、科技与知识产权处、金融处(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和党群工作部;设置直属事业机构10个:投资促进局、投资促进一处、投资促进二处、投资促进三处、投资促进五处、创业服务中心、云计算中心(软件园服务有限公司)、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和市容管理处,投资促进局和创业服务中心是副县级单位;另外设置公、检、法、工商、质监等12个市派驻机构。四是抓好经济主业,反哺稳定社区。设立投资促进局,抓好项目引进,发展开发区经济,这是开发区的主业,必须有别于县市区的功能,必须有好的体制机制,如果走县市区模式,只能死路一条。发挥好办事处为民服务功能,高新区下辖四个办事处,不给办事处下经济指标,并单独考核,工作重心在社区,行驶乡镇政府的职能,处理社会事务工作,为基层服务。五是成立重点项目指挥部。由领导包保,实行“一条龙”服务,并进行现场督查,随时发布督查通报;六是设立市民中心。市民中心集中了政府有关部门涉及的行政许可和非许可的几乎所有登记、核准、许可、审批事项,并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现场服务平台和电话网络平台集中为市民提供统一的咨询、受理、办理、回复和查询服务,并将职权授权到位。七是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突出重点、注重发展、创新,实行定性、定量相结合,坚持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重奖突出贡献的原则,设立突出贡献专项奖。考核分业务职能目标考核(50分)和民主评议(50分),主要考核各部门承担的党工委、管委会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上级主管部门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总之,开发区要以招商引资为主业,全力抓好经济工作;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把体制机制搞活,拥有自主权,自己定编、定机构、定人员,才能从发展上寻求突破;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包保制,进行“一条龙”服务;要重视环境建设,特别是软环境建设,现在招商引资拼的也是软环境。
二、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的经验做法。
考察组听取了XX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彦生,邹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建华,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党委书记屈耀武等负责人关于开发区体制机制、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工作介绍。
实行“区镇合一”模式。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和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实行的是“区镇合一”模式,20xx年以前,由于管理上延续着原来的乡镇管理模式,造成乡镇和开发区并没有完全融合,在运作上并不顺畅,20xx年实行“区镇合一”模式,就是以园区为主、以镇促园区、镇园区一体、融合发展新模式, “区镇合一”两个名称,一套班子,一套人马,解决了土地的管辖权问题,项目用地比较好协调,逐步解决了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瓶颈,能更好地为项目服好务,有利于大项目建设,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专班负责服务,实行“一条龙”跟踪服务,这种体制保证了工业园区的顺畅运行。
内设机构情况。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内设机构“一办、七局、七个中心、一个公司”。一办即:党政综合办公室;七局即: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招商局、社会事业局、农业发展局、公安分局、国土分局,主要职能是“引、培、拆、建”。“引”就是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培”就是强企培植,壮大发展;“拆” 就是按照规划实施旧村改造、重点区域改造;“建”就是配套设施建设、社区建设。七个中心即:七个社区服务中心,选派了近70名工作人员,兼任村居第一书记,重点抓好信访稳定、计划生育、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一个公司即:龙腾实业发展公司,主要职能就是融资、土地运作,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后勤服务,拆迁及房地产开发,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邹城工业园是由原太平镇、原平阳寺镇和原邹城工业园区合并成立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按照“镇园合一”模式,打破了工业园管委会和乡镇的机制体制,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社会管理部、农村工作部、经济发展局、经济合作局、规划建设局、综合执法局、公用事业管理局、财政分局、国土分局等,形成了“一室三部七局”的机构布局。
人员分配情况。市委常委或副市长兼任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班子成员兼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区镇工作人员,一部分专抓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一部分专抓社会稳定和民生事业,大部分集中全力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考核奖惩情况。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制定考核办法,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定期开展效能监察,加强部门、办事处、村专项考核,强化目标刚性约束,严格末位淘汰制度,整懒治散不留情、打霸除恶不手软、清障排阻不畏难,旗帜鲜明地支持创业者,鼓励干事者,保护失误者,惩治无为者,提拔有功者。
二、参观学习后的感受和体会
经过对济宁高新区、邹城开发区、邹城工业园的参观考察,我们认为在体制机制方面,高新区运行时间较长,规格较高,在运行过程中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一个适合高新区发展的模式;邹城开发区、工业园区实行的是“区镇合一”模式,有利于土地征收、拆迁补偿等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项目的发展,但仍然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社会事务。
三、通过此次参观考察并结合我县实际,对开发区今后的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切实增强推进开发区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县开发区和全省全市一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发区在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区域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能力越来越凸显。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作出以项目建设为牵动,集中突破工业发展、突破城市建设、突破文化产业、突破县域经济的发展布局,很大程度上落脚点就在突破开发区。发展经验表明,开发区发展快,则区域经济发展快;开发区实力强,则区域综合实力强,开发区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近年来,各地开发区都在着力培植大产业、建设大项目、实施大开放,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开发区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全力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搞好开发区,首先要把握开发区的经济属性和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创新性、集聚性、成长性和引领性。所谓开放性,就是开发区是因应改革开放而创立的,开放性是开发区的固有属性,也是第一属性,搞好开发区必须走开放之路;所谓创新性,就是开发区必须通过引进新的要素、新的技术、新的经验、新的管理、新的体制机制,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谓聚集性,就是开发区要成为聚集要素资源形成发展优势的重要平台,统筹当地和外地资源、国内和国际资源,实现集聚发展;所谓成长性,就是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高端高质高效项目等,提升开发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所谓引领性,就是开发区要充分发挥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开发区发展要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以“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发展园区化”为方向,进一步明晰产业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扩容提质,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加快建成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优势产业集聚区、对外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和现代工业生态XX区。开发区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热潮,力促开发区规模扩大、功能提升、跨越发展。
(三)、全面提升开发区集聚发展要素的能力
着眼于提高开发区承载大项目的能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开发、高标准配套,不断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吸引更多地发展要素向开发区聚集。
1、健全完善规划体系。规划是开发区建设的基础、发展的总纲和管理的依据。没有大手笔、高起点规划就没有园区的高档次、高品位。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严格按照规划布局产业、布点项目,决不允许发生随意调规和有规不依的现象。
2、全面提升设施配套能力。我县开发区起步较晚,既存在建成区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也有功能不配套、服务效率低的问题。要立足“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按照“产业定位准、规划水平高、建设步伐快、整体形象优”的总体要求,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功能配套,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开发区的综合承载服务能力。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规划建设好开发区供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消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用设施。
3、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现在,开发区土地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开发区发展的重要矛盾,随着一些大项目的引进,这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在土地问题上,一定要创新思路,既要眼睛向上、积极争取省用地指标,又要眼睛向内、通过挖潜增加建设用地。要调整和优化开发区用地结构,下大气力整合、盘活存量土地,最大限度地扩大用地空间。要高效集约使用增量土地,对新建项目土地的使用,必须坚持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建设密度挂钩,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坚持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用地指标向开发区集中,提高项目用地门槛,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优先保证用地。鼓励通过发展多层标准厂房、企业零增地技改等方式,提高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
4、切实加强环境保护。针对开发区土地空间小、资源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弱的现实情况,要着眼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节约型、生态型、环保型园区建设。要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既要经济发展好,又要生态环境优,坚决拒绝高消耗高污染项目进区。要加大“治旧控新”力度,完善节能减排监测、监督和考核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制,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效缓解环境容量制约。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开发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高效率、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体系。
(四)、竭力优化资源配置,争取政策扶持
1、财政支持。开发区实行一级财政预算管理。开发区内的各项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以及土地、矿产等出让收益,除上缴中央和省、市财政外,所有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纳入开发区财政管理。推行财政收入分成机制,确定基数,开发区新增地方财政收入与引入政府按比例分成,年终结算。
2、资本支持。支持开发区设立投融资平台、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融资公司积极面向开发区提供投融资服务,建立健全开发区风险担保体系,鼓励发展风险投资。
3、用地支持。加大对开发区建设用地的支持,每年新增用地指标留出一定比例用于开发区项目建设,每年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绝大部分用于开发区项目建设。
4、研发支持。鼓励开发区吸引各类技术、人才、资本参与科技孵化型实体建设,引导开发区加快主导产业转型提升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支持开发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活动,扶持开发区搭建科技创新、产品检测、信息共享、工业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优先推荐区内企业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大力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工业经济考察报告 篇五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全国新技术开发推广协作网的协助下,组织了部分省市经贸委和大型企业集团负责技术创新工作的25名同志,于2003年9月18日至10月3日,赴德国和法国进行考察。组织单位对整个考察活动作了周密的安排,拟定了具体的考察提纲,确定了企业级研究与开发体系建设为本次考察的主题,有针对性地联系了德国工业联合会、法国达索系统公司等6家相关社会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考察对象。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考察活动顺利结束,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一、考察活动基本情况
根据考察内容的安排,考察团重点访问了德国工业协会,考察了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公司(奔驰汽车公司)、BASF公司、p+S国际公司、DLZE公司和法国达索系统公司。通过双方情况介绍、被考察单位的专题报告、考察团成员提问及相互交流、专题座谈、研发与生产现场参观等方式,使我们对欧洲主要工业国家的行业协会、技术服务机构和典型类型企业的运作模式、发挥的作用、主要特色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二、考察活动主要收获
(一)促进了相互了解
本次考察活动安排在与中国工业界合作项目较多的工业发达的国家,考察的主要单位中,既有国际知名大型企业,也有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小企业,既有工业协会这样的专业机构,也有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友好交流,使各位考察团成员对西方工业化国家企业的技术研发体系的基本结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组织模式,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对研发项目的理解及各自职责,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方式和力度,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方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情况等等,有了较为直观、深入的了解。对欧洲国家的工业经济及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也有初步的了解。
在考察学习的同时,许多成员同对方商谈进一步交流合作事宜,例如,德国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工业联合会初步商定,将在今年内在北京组织一次工业领域的技术专题交流活动;达索公司初步接受重庆市经委的邀请,在虚拟设计制造技术及CATIAV5软件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共同组织一些活动。
(二)获得了有益的启示
1、政治部门应进一步明确企业专利工作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保证我国工业经济在国际大环境下健康快速发展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不仅仅要面上号召和引导企业申请专利、保护专利,而且要学习德国政府的做法,重点做好三件事:健全机构,完善法规,加强服务。即利用法律的力量,营造良好的专利发展环境,利用政府的政策、法规和服务效能,减少企业申请专利的成本(人力、资金和时间)。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要将专利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之一,作为培育国际性的现代企业的必备素质之一,予以足够的重视,抓好抓实,切不可游离于专利保护之外,更不能借专利法规缝隙而生存。
2、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倡导、引导和督促企业重视和抓好技术创新工作。其一,不能误认为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企业对技术创新和重要性及其内涵认识已经明确了,政策体系已经完备了。我们属于后发展国家,现代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量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要掌握,先进适用技术需要开发应用,这就要求我们比德国、法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予以更大的重视和更大的投入。但是,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德、法企业研究开发组织体系十分严密完善(如奔驰公司、达索公司),政府的投入也在逐年加大,如德国政府2002年投入200多亿欧元,直接用于企业技术研发。对于这一点,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决策者都应用清醒的认识,行动的迟缓只会带来科技水平差距的拉大和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减弱。其二,不能误认为只有大型企业才需要特别重视技术开发工作,而一般的中小企业只需作一些产品或工艺的改进。实事上,企业不分规模、所属行业,只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有其存在的技术条件,有其核心技术、专有技术或相对优势技术,以及技术所附加的新产品。
3、我国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技术开发项目的组织,应借鉴国外企业成功的作法,探索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科技和管理人员潜能的新的企业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国内企业组织技术开发类项目,通常是自上而下下达项目计划及资金计划等,研发部门组织项目的实施,完成后再上报告,上层部门予以考核验收并配套以相应的奖励措施等。在考察中,当有的考察团成员询问对方有何奖励与惩罚措施时,对方往往露出茫然的神情。后来才了解到,在德法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属部门或公司提出(更多的项目是下面根据市场或技术发展需要提出),但最终是下属公司或部门更关心自己承担的项目的成败,有的项目的失误会导致一个部门的撤消,可谓生死悠关,又何须更多的奖励和惩治呢?从这里我们可得到更多启发,我们的企业级的技术研发项目组织,应更多地引进市场经济特性的、非权力与精神因素操纵的新机制,应该认识审视一下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行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基本模式以及照此模式进行的十分严格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制度。
4、产学研联合开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倡导的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我们在考察德国、法国著名企业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较普遍的做法,而且技术实力越强的企业(如BASF公司、奔驰公司、达索公司等),产学研联合及企业间的实质性的合作越广泛、越深入(如BASF公司与同济大学,达索公司IBM等),不能理解为“企业技术力量不强,才找大学研究所来帮忙”。因此,我们应总结我们成功的经验,继续做好产学研联合工作。
6.丽江周庄乌镇旅游经济考察报告 篇六
作者:向泽衡来源:团结报时间:2009-01-19 10:22:25点击:193
4一、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
(一)古镇开发坚持保护为主,构建保护与利用共赢机制
丽江古城的旅游发展经验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全力保护尚存的,努力发掘可现的,尽力显示曾有的文化遗产资源”。丽江古城的保护世界遗产带动旅游业发展,以旅游发展反哺遗产保护的优秀经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丽江模式”向亚太遗产地推广。
他们在古镇保护方面的主要做法是:一是以环境整治来推动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丽江古城2008年以来累计征收古城维护费5个亿,同时还以古城维护费做抵押从银行融资6亿元,共计11个亿全部用于改造古镇水电气线路、排污管网、水源治理等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二是以法制建设来规范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三是以创品夺牌来带动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
(二)古镇保护突出原真性,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统一
我们感觉每个古镇传统风貌独具特色,文化内涵各有千秋,主要是在民居保护和文化展示中突出了原真性,既做到了传统风貌与现代设施相统一,又实现了旅游市场差异化竞争。一是建立古建筑保护档案。二是发掘地域特色文化。三是减少古镇商业气息。四是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统一。
(三)经营方式实行围镇收费,创建多渠道筹资体系
他们实行围镇收票的成功经验和特点:一是围镇收票的目的明确。政府围镇收票主要目的是筹集古镇保护资金,更好地保护古镇文化遗产,突出保护为主的开发原则,然后以保护带动古镇旅游发
展和居民致富,实现保护与利用共赢。二是围镇收票的性质清楚。政府保护的是整个古镇,而不是保护某几栋民居或建筑,所以要收整个古镇的保护费,而不是收几个景点票。三是围镇收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
(四)景区管理突出政府主导,构建了景民和谐机制
政府在保护、利用、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政府主导作用。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政府对公司经营战略实施有效管理。三是构建景民和谐机制。没有景民和谐的社会环境,就不会有古镇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芙蓉镇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开发模式,强化保护为主的总体思路
抓古镇保护,就是抓古镇旅游开发;古镇保护得越好,古镇旅游就越有特色和竞争力。发展芙蓉镇旅游,必须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原则,以积极申报创建芙蓉镇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全力抓好古镇民居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提升古镇文化旅游品牌,以加速实施芙蓉镇核心旅游景点圈战略为动力,加快芙蓉镇开发区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打造成湘西旅游休闲核心景区,辐射带动周边景区发展。
一是抓古民居修缮保护。按照规划要求,分期分批对古镇核心区内的民居进行修缮、整改。对42栋重点保护古民居,建议由政府进行修缮;对保护的古民居,建议由政府和居民共同修缮;对一般民居,则由居民自己负责修缮;对违章现代建筑,要依法整改或拆除。二是抓文化挖掘展示。充分挖掘展示芙蓉镇的商埠文化、土司文化、荚蓉镇电影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继续举办茅古斯等传统习俗节庆活动。依托古民居恢复土家织锦、土家竹器、土家蜡染等作坊,展示土家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和传统工艺。三是抓保护法规完善。加快建立健全古镇保护条例及民居修缮审批程序、古民居改造技术规范等法规制度,真正做到要动古民居的一砖一瓦和一草一木,都
必须按程序审批,按技术规范修缮。
(二)调整经营策略,坚持围镇收票的经营方式
围镇收票是全国古镇旅游发展的一种成功模式,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古镇文化资源。荚蓉镇要调整经营策略,坚持围镇收费一票制方式。一是明确门票的性质。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的“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原则和有关规定,芙蓉镇门票应定性为古镇保护费,作为行政资源性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这样就理清了是卖景点票或是卖吉镇票的纷争,明确了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我们发展芙蓉镇旅游的主要目的。二是调整围镇范围和游览线路:在芙蓉路与溪州路交叉路口设交通卡,实行车辆管制,只准环保车载客运营。古镇公司不再经营电瓶车,改为社会提供服务。在半边牌楼设游客服务中心,让游客买票后从此进入古镇。游客进入古镇后自由选择线路观光。三是调整门票价格。实行低价起步的策略,降低散客票价和团队票价。四是与猛洞河漂流整合营销。整合猛洞河和芙蓉镇2个知名旅游品牌,进行联合营销,实现渠道、市场、资金、游客共享互赢。
(三)调整管理重点,加大环境整治的工作力度
7.工业经济考察报告 篇七
问卷调查操作方法:按政府行政区划, 问卷按区发放, 按随机数表的原则随机抽调莲花社区居民为样本。本次调研调查一般结果如下:共发放问卷400份, 共回收395份, 有效问卷392份, 问卷有效率为98%。其中, 一般情况为:男性为53.3%, 女性为46.8%;本地人口为35.8%, 外地人口为64.3%;小学及以下为10.8%, 初中为18.9%, 高中或中专为39.0%, 大专为23.2%, 大学本科及以上为9.2%;19岁以下为3.1%, 20-29岁为59.4%, 30-44岁为19.9%, 45-59岁为13.3%, 60岁以上为4.3% (注:所有结果均为SPSS 17.0运行的自然结果) 。
二、莲花社区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一) 消费结构
家庭平均月支出与户口所在地交叉列表统计数据如表一所示。从家庭月平均支出来看, 在999元以下、1000-1999元这两个区间中, 外地人口比例和数量均远远大于本地人口, 一方面, 过渡型社区中接纳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这些人的平均收入均低于本地人口, 受收入状况的制约, 家庭月平均支出低于本市人口;另一方面, 由于莲花新村靠近苏州独墅湖高教区, 很多应届毕业生工作刚起步或者工作还没着落, 暂时寄居在租金相对低廉的莲花社区。而一般而言, 本地人口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群体, 家庭结构和生活状态较前两类人群都比较稳定。因此呈现出在这两个低消费区间, 即外地人口支出远低于本市人口的现象。2000-2999元、3000-3999元、4000元以上这三个区间则呈现出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支出差不多的状况, 甚至在4000元以上这个高消费区间, 外地人口甚至超过本地人口。由此可推测, 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长期在苏州打工, 很多甚至举家迁到苏州, 在苏州有了稳定的工作, 生活状态也逐渐融入这一生活区, 因此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也渐渐丰裕起来。
为了解家庭平均支出与户口所在地是否有关, 特进行相关性检验, X2=20.085, P远小于0.001, 此时我们认为家庭平均支出与户口所在地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二) 消费行为
首先考察消费频率与年龄的关系。可见:20岁-29岁的年龄段为消费的主要人群, 消费频率多集中在每隔两三天左右、每隔一个礼拜左右、每隔半个月左右这三个频率较高的选项上, 这一年龄层次在同一消费频率的层次上都占了绝大多数, 均达百分之六十以上。其次是30岁-44岁的人群, 这一年龄层次在各消费频率中均居于第二, 是消费的另一主要人群。19岁以下、45岁-59岁和60岁以上这三个年龄层次相对来说, 消费频率较低。可见:过渡型社区中消费主力人群为20岁-29岁、30岁-44岁这两个年龄层次的人群, 这两个年龄层次的人群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人员, 20岁-29岁的年轻人追求新鲜, 消费频率在各年龄层次中居于最高;30岁-44岁的人群主要是家庭中的主要成员, 家庭主妇需要频繁购物满足家庭的日常需求。
对于消费方式, 我们主要考察了年龄对消费方式的影响。除常见的现金消费外, 消费方式主要分为刷卡消费和网上购物两种。19岁以下、20岁-29岁、30岁-44岁三个年龄段的人群选择有时刷卡消费均高于其他选项, 比例分别为:33.3%、52.4%、35.9%;45岁-59岁和6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则主要选择从不刷卡消费, 比例分别为69.2%、94.1%。44岁以下的人群与社会接触较多, 消费观念较为开放, 多依赖银行等金融系统, 较多地选择刷卡消费, 而45岁及以上人群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 消费观念较为保守, 多选择现金消费。
就网上购物来看, 各年龄层次选择从不刷卡消费的均占绝大多数, 19岁以下的为83.3%, 20岁-29岁的为36.9%, 30岁-44岁的为56.4%, 45岁-59岁的为80.8%, 60岁以上的为94.1%。可知20岁-29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偏重网购, 他们基本都是80后、90后一代, 相对较多地接触了网络技术, 他们经具有消费能力, 是消费的主要人群。
(三) 消费水平
人情支出的多少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关系, 考察户口所在地与人情支出的关系, 可以看
出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不同的消费水平。由表二:人情支出在无、1-499元、500-999元三个区间外地人口高于本地人口;可以看出, 在较低的人情支出方面, 外地人口较多, 由于找工作等原因需要用一些物质利益来巩固自身社会关系, 但由于收入水平限制, 人情支出数额不是很大。在1000-2999元、3000元以上两个区间, 本地人口明显高于外地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往往不会拖家带口, 而本地人员则不同, 通常有一个完整的家族体系, 家族中的某几家有红白喜事需要送礼等支出, 包括本地朋友吃饭等, 人情支出较外来务工人员较多。
现在我们定义个人月收入在1499元以下为贫困, 1500到4999元为小康, 5000元以上为富裕, 同时家庭支出999元以下为贫困, 1000到2999元为小康, 3000元以上为富裕。
可知:过渡型社区中处于贫困状态的有23户, 占6.1%;处于小康状态的有188户, 占49.5%;处于富裕状态的有12户, 仅占3.2%。对比我国苏州平均水平可知, 这个水平低于苏州市人均月收入, 这就表示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或个人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为了解家庭平均支出与个人月收入是否有关, 特进行相关性检验, 结果如下:此时X2=41.215, P远小于0.001, 此时认为家庭平均支出与个人月收入具有相关关系。
三、结论与建议
从目前“过渡型社区”研究现状, 再结合本问卷调查所反映的问题来看, 过渡型社区居民消费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水平偏低。由以上数据显示:过渡型社区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此类社区人口组成多为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且就业现状不尽如人意, 调查显示, 很多居民赋闲在家, 没有或很少有经济收入, 因此, 过渡型社区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也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原因。
2.消费水平偏低。由数据显示:过渡型社区居民消费频率偏低, 在消费场所的选择上, 也较多的选择小商品市场、大超市等较低档次的场所, 每次消费金额也偏低。一方面是由于收入水平的制约, 另一方面, 有一大部分原农村的年纪比较大的老人, 受传统勤俭节约消费观念的影响, 经济消费较节约。
3.消费观念较为保守。由数据显示:过渡型社区居民多愿意选择较低档次的消费场所, 对高档商品的态度不置可否。还有一部分老人, 深受传统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影响, 生活非常节约, 多为儿女做打算。
针对本调查所得的几个问题, 有如下建议:
1.加强过渡型社区就业力度, 促进社区居民就业或再就业。保障失地农民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
2.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对社区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政策的投入, 完善户籍制度, 保障外来人口的利益。
3.完善社区治理机制。针对过渡型社区消费结构的问题, 结合过渡型社区治理现状与困境, 完善社区管理机制。
苏州工业园区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制度创新上都具有相当的特色, 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如何解决好过渡型社区居民消费结构的问题, 将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好消费结构的问题也有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本调查基于“莲花社区”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查, 相关研究成果首先可直接提供给当地社区和政府作政策参考, 为相关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因应之道, 为建设和谐新社区尽一份力!
摘要:本文以当前我省及我国所处的快速城市化为背景, 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内具有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效应和典型意义的大规模“农转非小区”——莲花社区的实证研究, 展示这一主要由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共享的具有过渡形态的“移民社区”中居民的消费结构, 从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水平三个方面进而揭示这种“移民社区”中的居民的消费规律, 分析导致该类社区居民消费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若干对策性思考。
8.黄市长赴欧洲考察报告精选 篇八
欧洲文明博大精深,有很多东西值得效法学习,例如
一、不少国家的一些电视台在晚上十点以后经常会放些很刺激的节目,这不错,值得学习。随行的各位每天都休息得比较晚,早晨醒来眼圈有点红,也得益于电视节目的吸引。国内的电视台在这方面太保守了,其实,只要是给电视片合理分级,按照时段不同,在晚间来一些精彩的三级片未尝不可,可以有效调剂人民生活,增强夫妻感情。
二、欧洲国家的干部工资很高,人家实行的是高薪养廉,真是个好办法,很值得学习。现在我们的干部工资太低,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像我这个当市长的,每月工资才一千多块,还不够买烟吸的。当然,我们也不靠这个。官场云:老婆基本不用,工资基本不动。说句实在话,我们额外的收入的确是不多,但是这没办法呀,如果国家高薪养廉,每年发个几十万元,再有人送钱,我们就感到惭愧了,就不想要了。
三、欧洲国家的饭店很注重厕所建设,这个很值得学习。我们不论走到哪个饭店,里头的厕所都很宽敞明亮,还洒着香水,有的还放着轻音乐 你蹲在那里解大便不但不觉得臭,还觉得是一种悠游的享受,,我们国内的饭店普遍只注重入口,不注重出口,有的饭店不建厕所,吃饭的时候想方便一下,还要收着肚皮屏着气找公厕。有的饭店虽然有厕所,但十分狭小阴暗,有一次我到朱老五开的酒店里吃饭,喝得多了点,方便的时候,一下子滑倒在地,磕掉两颗金牙,損害了我的光辉形象。
四、欧洲人吃饭用刀子、叉子等金属工具.这个很值得学习。我们吃饭大都用竹筷子,竹筷子不好。主要是因为竹筷子吸水,脏东西和病菌都吸到筷子里头去了,而钢制的刀子叉子是不吸水的。竹筷子还影响国家形象,使国际社会误认为中国人穷,用不起钢材,只好拿筷子在手里穷舞。其实我们国家从五个年代起就大炼钢铁,钢产量大得很。我们要大力学习先进的餐具使用,及时抛弃用筷子的陋习。
但是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去考察,不能生吞活剥什么都学习,有些糟粕要坚决反对,例如
一、欧洲的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太放肆,毫不顾及领导形象。这个坚决不能学。我们发现,他们的报纸竟然敢登丑化市长的漫画,有个市长偷偷扭了一个女工作人员的屁股就被报纸批评,这说明他们的报纸组织纪律观念太差,目无领导。我还听说很多记者专靠调查包括市长之类的公众人物的隐私过日子,领导不检点马上就会被发现,这怎么能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嘛。市委马书记和我都有几个小情人,还有不好意思的很多事情.要是在欧洲早就被媒体揭发了,很可怕。所以,在我市,凡是涉及领导的批评报道,都必须经过我签字。这一点不能含糊,
二、欧洲的市长之类的主要行政领导都由老百姓投票选举产生,这个万万不能学,我们的老百姓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一些农民进了城市晕头转向,连路都分不清,更不知道民主为何物,要是让他们来投票决定谁当市长,岂不是乱了套,最要紧的是,如果实行民主选举,我和马书记往哪里搁,我们现在的办法最好、最合理,我当了市长当书记,以后接着往上提,只要跟领导搞女子关系就行了。要是按照欧洲国家的办法,竞选人必须成天去讨好老百姓,争取他们的选票,多累呀,现在不少学者和刁民都主张要扩大基层民主,学习欧洲的选举方法,我坚决反对,
三。欧洲人太小气,太抠门,这一点坚决不能学,许多国家接待我们,菜太少,吃的饭太简单,他们的一些官员甚至吃得盘子露底,真是他妈的没出息。每次吃完他们的招待饭,我们不得不再找个酒店重新开宴。我们了解到他们对公务招待客人管理十分严格,公款吃饭和贪污一样不可饶恕,官员常常自己掏钱招待客人。我们是慷慨大方的民族,这个坚决不能学,
【工业经济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城区工业经济管理调研报告09-10
一季度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06-21
工业经济运行局10-11
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08-02
钢铁工业经济税收交流材料11-01
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06-30
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07-26
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09-17
工业经济i的要素保障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