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初中学生养成教育方案(精选12篇)
1.江北初中学生养成教育方案 篇一
石河头初中“学生习惯养成月”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落实林教字【2011】2号文件,“在全镇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主题活动”的要求,抓住开学有利时机,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把我们的学校建设成让家长满意的学校 ,制定“学生习惯养成月”实施方案如下:
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原则和任务
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德育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基础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懂文明,讲礼貌,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心理品质,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树立公德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为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行为习惯培养,必须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身心成长的规律,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生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目标准,内容实、措施细、效果佳,讲求严谨、及时、适时、合理和巧妙,避免形式主义。
2.养成性原则。行为习惯培养是一个逐步提高、生成的过程,即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要注重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使学生在长期的引导、强化、矫正中形成外在行为。
3.主体性原则。在行为习惯养成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感受到形成良好习惯的效果,体验到矫正不良习惯的益处,从而使良好的习惯得到巩固和发展。
4.持久性原则。行为习惯不可能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不能时紧时松,更不能半途而废,要长期坚持,贯穿在各个环节之中。
5.差异性原则。要承认学生之间基础条件、个性特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
在的差异,在共性要求和训练的同时,突出个性教育,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任务: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初步形成但尚未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已基本确立了自己的道德准则,但许多重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仍需着重养成,特别是初中生更是养成教育的重点。为此,中学阶段养成教育的重点是强化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与训练,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养成教育工作:
1、良好的书写习惯:
(1)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练字10分钟,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督导,班长或组长负责日常检查,语文教师负责周检查,每周由班级评比出优秀作品进行展出(在学校教室展示)。
(2)学校每学期举办习字展或书法比赛。
2、认真预习的习惯:
(1)要求学生每天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明确重点,找到难点,以便上课时能够有的放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并在课堂上检查预习的效果。也可在课外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预习的情况。
3、专心听课的习惯:
(1)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勤做笔记。
(2)班级或学校定期举办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召开学习经验交流的主题班会等。
(3)学校进行学习笔记的评比和展览。
4、积极探究的习惯:
(1)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教师上课时要进行指导,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5、及时复习的习惯:
(1)要求学生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
(2)教师要注意督导检查,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6、独立作业的习惯:
(1)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细心,独立完成,书写规范,注意整洁。
(2)要求学生建立错题录,教师要对错题录要进行检查批阅。
(3)学校定期对学生作业评优并进行展览。
7、练后反思的习惯:
(1)要求学生练习之后进行反思,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
(2)老师指导学生反思,并定期让学生交流反思的心得。
8、积极应考的习惯:
(1)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应考,处理好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问题。
(2)教师要加强学生应考的心理和技巧训练。
(3)考试时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
9、切磋交流的习惯:
(1)要求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教师要时刻关注、指导学生。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1)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和检查。
11、课外阅读、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1)要求学生每天阅读课外读物30分钟,并记好读书笔记。
(2)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要进行引导和指导,每周检查读书笔记。
(3)学校每学期举办读书心得或征文比赛一次。
12、记日记的习惯:
(1)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或写周记,用汉语或英语写均可。
(2)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3)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日记或周记进行批阅。(用英语写的英语教师批阅)
(4)学校进行日记评比,优秀日记编辑成集。
13、良好的穿着习惯
不留怪发型、不染发,不穿奇装异服,大方得体。
三、实施途径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
(1)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各校要重视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行为习惯培养的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
(3)活动育人: 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各级各类团队组织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如利用重大节日活动、时事政治教育活动、系列专题活动等,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4)教师言行育人:加强学校管理,特别是要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5)课堂育人:挖掘学科教育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发挥政治课、班队课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以及主题班会、阅读课的育人功能,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6)阵地育人:充分发挥黑板报、升旗仪式、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的教育作用。
(7)环境育人:注重环境的熏陶作用,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二)协调家庭教育,以家长学校为基础,积极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卡、校信通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09年3月4日前)
从现在开始至2010年3月4日前,要认真搞好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全面推进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好前期工作。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
从2010年3月4日开始,将对全校开展养成教育工作不间断的进行督查和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要健全组织体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社区、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员育人的氛围。
二要完善制度体系。把开展养成教育最重要的一些要求制定成规范。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规校纪,如《学生日常行为养成细则》、《学生一日常规量化评估方案》、《学生课堂常规》、《学生校外行为规范》、《学生家庭行为规范》等等,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保证学生科学系统地接受养成教育。
三要重视学习培训,以活动促发展。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书画展览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强化思想品德课、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在坚持对学生灌输正确思想、观点的同时,还要强化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做到知行统一。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宣传栏、升旗仪式、文化长廊、教室展报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要利用晨(夕)会、班会、团队活动扎实开展好习惯训练活动,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解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巩固提高。
四要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在全校开展养成教育学校创建和评比表彰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学校要通过树立一至几个个班,一个班推出几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明星,充分发挥榜样在养成教育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班主任要加强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家长的配合,利用好家长学校和 “校信通”等教育平台,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培养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效果。
五是要加强检查督促,以评价促养成。养成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定期检查,适时评比,是解决懈怠或流于形式的重要措施。学校将把养成教育工作内容纳入“管理规范化学校”创建之中,加大检查督办力度,采取提前不打招呼的突袭式检查,促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常态化。学校要建立督查机制,坚持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等多种形式。学校要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班务日志、行政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督查,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2011.3
2.江北初中学生养成教育方案 篇二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习惯;实验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那么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是学习成功的阶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的成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用。那么就应该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要养成好的习惯”。习惯一定是稳定的行为,是自动化的行为。习惯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是一种条件反射。初中化学具有与其它学科不同,有其作为启蒙学科的特点:知识点多,面广,零碎,记忆成份多。九年级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开始表现较大兴趣,但越学越觉得困难,从而心灰意冷,为使学生兴趣不减,轻松地学习化学。还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一)、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意志力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培养和提高学习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从点滴小事抓起,要抓住现在这个初中阶段的最佳时期,使九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初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差,对外界各种反应比较敏感,喜欢新鲜事物,注意力缺乏长久性,要他们认真听上一节课还比较困难,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学生有较持久的注意力,除了教师认真设计好教案,上好课,吸引住学生外,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还必须从平时的学习点滴抓起。
(二)、注重学生化学课前学习准备习惯的养成,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课前准备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一关,也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步骤。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更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可以把要学习的内容和相关的旧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即学案导学。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研读,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自我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让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进行自学阅读,并把相关的内容填在学案的空格处,而老师则把学案收起来进行检查,以此来检查学生阅读自学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这种能力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课堂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如何形成良好的课堂上的学习习惯呢?
一、首先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以后,课堂效率就能大大增加。
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依据教育学原理,课堂上既要给学生想的机会,又要留给学生想的余地,还要教给他们想的办法,教学时要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对学生未成熟的意见不过早地干涉和暗示,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尽可能做到不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一个小圈子里,让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坑里跳,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不禁锢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提问,并号召全班学生向经常提问题的学生学习,看谁提的问题最多最好。
三、培养学生积极表达,勇于表达,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学习习惯。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特殊语言,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工具。化学用语掌握的不熟练、不准确,就很难学好化学。培养学生们用用化学用语积极表达,勇于表达的习惯,作为课堂练习的基本要求,我们反复训练学生使用普通话大胆发言,要求他们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要求学生想好了就举手,讲话完整。训练学生大胆发言,对于读的正确、响亮的,当场给予肯定和赞许,对于读的或讲的不准确或有明显错误的同学,从不轻易批评或指责,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而是耐心开导,循循善诱。纠正化学用语读、写中的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因此教师的教学及任何示范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条件,符号的表示,必须强调规范化,对作业、考试的评分必须严格,要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例如: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容易将条件点燃写成燃烧。
四、培养学生合作,与教师沟通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正是中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指课堂合作讨论,交流解题思路,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化学、身边化学的信息,研讨处理信息方法,引起思维碰撞,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态度,推动其兴致勃勃的去学习,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自主解决问题。为此课堂上我们按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高等情况搭配成组,推选好小组长,作好具体分工,老师在合作前明确任务、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促进相互启发以及帮带形成。
(四)、培养学生课后学生总结反思、大胆质疑、认真复习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内容较多而且比较琐碎,记忆起来很不方便。因此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应该养成时时刻刻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课堂给时间让学生反思,并就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主动请教,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同时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五)、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观察,做到学用结合,努力实践的习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从实验中得到的。因此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观察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在实验中除了要有严谨的态度外还要培养学生具备有对实验科学的观察方法。化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实践,又要回到生活中去的学科,化学教学只有密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所具备的化学素质的要求,树立化学应用的意识,才能提高创造性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化学教学要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接触生活实际、应用化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总之,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这些培养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训练学生,注意扩展到课外、家庭、社会。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化学素质的有用人才。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好的学习习惯能让你事半功倍,使学习更加的轻松快乐。
参考文献
[1] 林格.怎样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3.东晖学校 学生养成教育方案 篇三
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毫不隐讳地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质”的指标。看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习惯,看看校风,基本情况就掌握了。我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进一步切实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出怀柔三中学生习惯养成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的,积极的探索初中阶段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凸现个性,培养一代新人。
二、活动目标
所谓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一般是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包括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学校好习惯、社会好习惯。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公民”。它涉及到学生行为的各个方面,通过此次活动要让学生养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好习惯:
1、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安全是生命的保障。各位同学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要学习掌握交通、饮食、防雷、防火、防溺水等必要的安全常识和生存自救知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
2、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
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要有赌博、抽烟、酗酒、打架斗殴、偷摸扒窃、观看传播黄色书刊和录相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不要有迟到、早退、旷课、考试舞弊、谈恋爱等违纪行为发生。
3、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
按时起床,整理好个人内务,然后进行洗漱;上课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午休期间,按时在宿舍休息,按时起床,任何人不能在操场或其他公共场所打闹、玩耍或喧哗;晚自习时严格按照上课要求进行晚自习,晚自习后,应按时返回宿舍,准备就寝,不要乱串宿舍或外出上网,就寝后要保持安静。走读的学生放学后如无特殊情况应及时离开校园。
4、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做到自觉保持教室地面、门窗、墙壁清洁,教室每天安排人员打扫。自觉保持寝室卫生整洁,起床后应整理好内务,床铺及生活用品须摆放整齐。始终保持教室卫生干净,不带早餐进入
教室;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校容校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不乱倒污水、垃圾、不乱贴乱画;在教室、阅览室、会场等公共场所不吃带果皮的食物。
5、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
做到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采摘校园内各种花果;自觉爱护宿舍、教学和活动等场所的公共设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要乱画、乱涂、乱贴;不要损坏床铺、桌椅、门窗玻璃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物。不乱动学校的多媒体等与教学工作有关的教具等。
6、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做到生活简朴,不要随意向家里要钱要物,不要讲排场,不要摆阔气,不能高消费或以各种形式强迫他人请客;提倡节约,不能有常流水、常明灯、阳光灯、无人灯现象。办公室和教室的电脑用完后及时关闭。空调和电扇在温度适宜时尽量不要开启,以免造车不必要的浪费。
7、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
做到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不污辱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习惯,不制造和传播有碍团结和有损他人的言论,不要因闲言碎语或小事不合而争吵、打架,甚至斗殴,以免给双方带来伤害;发生矛盾、纠纷要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要学会换位思考,互谅互敬,切忌意气用事。做到互相帮助,在学习上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生活上要相互关心,同学有难处时要主动献出一份爱心,尽所能给予帮助。
8、养成仪表端庄的习惯。
做到衣着要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留奇发;在教室、图书阅览室及校园其它公共场所,不许穿拖鞋和短裤、背心。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9、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做到谈吐要文明,说话不夹带粗俗的字词,不谩骂、挖苦和取笑他人;待人接物举止得体,端庄大方;维护公共秩序,就餐、购物要自觉排队,不得插队和拥挤;不在教室和教学楼内追逐打闹喧哗。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观看演出、比赛及参加集体活动不起哄滋事。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尊敬老师,服从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善于和老师沟通,不谩骂老师,不威胁老师,更不能对老师拳脚相加。
10、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
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
三、活动实施
(一)实施思路
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这个重点,抓课堂教学研究。课外注重研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完善。坚持正面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要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二)实施方法
1.教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2)个别接触,个别谈话。
(3)采用强化办法。
(4)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
2.家长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
(2)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
(3)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4)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
(5)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6)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7)培养执行好习惯的技能。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阶段
1、首先成立学校“好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许先荣
副组长:李尚文
成员:何建军、莫建茹
2、全校动员,人人参与,结合本校实际,寻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造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好习惯养成细则》,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布置。
3、印发各年级《养成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学习,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广为宣传。
4、发挥德育网络的作用。了解学生在家中的习惯表现,共商习惯教育的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
(一)组建“侦察队”,制定实施计划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发动学生从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要克服的陋习,各班主任教师要在班内广泛吸取学生的建议,找出班内最突出的问题所在,并制定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方法,要具体到“存在问题——发现问题——问题原因——改进方法”,并结合我校七星级学生评比,做到认真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具体实施步骤:
①各班制定方案(要有针对性的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
②监督评比
③总结交流
2、指导学生们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班级为单位,在班内要切实加强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校将统一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评比,以促进各班将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落到实处,做好养成教育的第一步。具体实施步骤:
①学习阶段
②检查评比(具体方式:问卷调查)
③进行表扬
(二)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向陋习发起挑战
1、印发适合本校、各年级实际情况的《养成教育目标体系》,组织学生学习,并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做出统一要求、统一布置。
2、各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点带面开设好习惯养成示范课。各年级要从中挑选一节优质课参加学校的《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教育》示范课,可以有演示、竞赛、评比、讲故事、小品、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熟记自己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几条好习惯。
3、全校上下开展一次大规模的“陋习歼灭战”学校将统一进行一次演讲比赛,各班要评选出1~2名良好习惯养成进步最快的学生进行演讲、评比,对全体学生起到一个促进、激励的作用。
4、紧密结合我校特色建设——“阶梯教育战略”,利用我校的图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有关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先进事迹、故事等书籍,并定期出手抄报,参加学校的“争做文明中学生”手抄报评比活动。
5、我校将定期定期保质、保量的统一组织教师进行班主任养成教育工作经验汇报交流活动,在全校推广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三)检查督导,进一步巩固“战果”
1、学校成立“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小组,在学校、家庭中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学校或班主任汇报。
2、学校将以征文的形式进行评比活动,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
3、学校设立督导岗,设立执勤岗,从“三个常规”、“四个规范”两方面同时抓起,“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各班监督员要做到一天一检查,并结合我校星级评比相关方案进行评分,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沟通,并听取家长的意见。
第三阶段:进行总结,评选表彰
1、各年级组、班级评选“文明小标兵”、优秀中队和团支部。
2、学校召开好习惯教育活动情况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并评选出优秀辅导员。
3、表彰优秀集体和个人,推动好习惯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把养成生活好习惯推向养成学习好习惯和社会好习惯,把学生的好习惯进一步推到家庭、社会。
所谓习惯,《辞海》是这样解释的:“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地、长期地培养和训练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心理学也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明确养成教育的目标和重要意义,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提供无穷的动力,通过意志保证,最终成为自觉的行动。所以,我们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从小事抓起,注意积累,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习惯的内化与养成。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久成性,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古希腊的哲人也认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惯或制约中寻求”。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一旦习惯养成,就会“不虑而行”,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仅如此,习惯养成还具有很
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变为引导和激励中学生不断向善好学的重要精神动力。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薮。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人终生受益。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
4.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深化养成教育工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切实发挥养成教育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二、目的意义:
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为目标,促进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中小学生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三、养成教育工作的原则:
1、坚持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规律的原则。
2、坚持主体性的原则。
3、坚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
4、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
四、工作措施
1、养成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徐永政
副组长:王成良 李春雷 张伟
李秀芝 组 员:全体班主任
2、制定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实施计划。
3、加强对班队会的检查与情况通报。
4、制定相应的评估细则。
5、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加强交流养成教育经验,形成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局面。
6、开展切合学生实际,促进习惯养成的评比、竞赛。
5.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节俭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领导小组
组长:殷碧平
副组长:柯连泽 汪尚彬
组员:汪幺清 彭华川 胡燕平邹想联 胡定忠 陆云清 熊国泉 刘少平
三、工作专班
组长:汪尚彬(人员分工,事务分工,事务协调等)组员:
文丽萍、陆婷、刘少平:家校沟通,完成七年级的目标和任务,行为管理,文明监督等
邹慧嫚、胡青、肖卉、李双平:家校沟通,完成八年级的目标和任务,行为管理,文明监督等
熊国泉、汪四元、柯新发、张敏:家校沟通,完成九年级的目标和任务,行为管理,文明监督等
四、目标和任务 七年级:
1、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的学习,特别是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创建良好班级体。
2、狠抓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持之以恒抓好“垃圾不落地、文明手中握”活动,以文明用语、文明礼仪、规范服装礼仪、安全行车为重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通过签定“自律保证书”加强组织纪律性的培养。
3、让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的优良品质。
4、根据新年级特点做好理想前途教育引导,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确保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5、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生活,学会做事;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八年级
1、巩固七年级取得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问题学生进一步强化。
2、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学习的再教育,培养刻苦学习精神,防止学生出现松懈、滑坡、分化现象。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健康心理。
5、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
6、特别关注异性交往问题,指导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
7、抓好“垃圾不落地、文明手中握”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九年级
1、加强学习教育,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时间。
2、竞争意识的培养。
3、使学生认识到应在行为习惯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学会复习,做好考前准备。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克服、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消除焦虑心理。
6、做好毕业生学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实现自己的理想。培养学生爱校、爱家、爱祖国的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7、培养安全意识,学会自护自救,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6.初中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 篇六
关键词:语文学习 养成 素养 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在“总目标”中提到:“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阶段目标中提到:“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等。我们知道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地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不是能力,但它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所教的学生知识面窄,受到的文化熏陶不多,所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谈几点切实有效的做法。
一、养成积累的习惯
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宋代的苏轼在《杂说》中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从我国古代学者的这些学说中我们可以看出积累对于语文学习是多么重要!
从初一新生进校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三个积累本,教会他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累。
1.积累字音,字形和词语的意义及用法。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对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及时查找、注音并摘抄于积累本上;对教材中出现的重点的注释及课文后的“字词积累”部分整理,归纳到积累本上;对平时阅读到的精彩的词语也摘录下来。
2.积累文言知识。(1)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对于这些内容的积累,又利于学生掌握作品的主旨,有利于对一个作家的其他作品的学习。(2)积累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开始,每一课的重要虚词都整理出来,例如初中阶段最常见的:之,其,而,也,焉……通过不断地归纳,学生对各种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就熟稔于心了,对他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3)积累文言实词。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重点的实词;词的古今意义;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通假字都在上新课的过程中及时地整理归纳。这些虽然都是课内出现的,但平时不断地积累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积累优秀诗文。宋代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怎样才能作到腹有诗书呢,这就需要我们中学生能背诵一定量的古代优秀诗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阶段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除了教材中出现的,还包括了课标推荐的。当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得有计划地补充各个朝代的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学生对这些诗文不仅仅是简单地摘抄,还要对它们的主旨、写作手法以及名句要有批注、赏析。
4.积累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等。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的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這些内容的积累可以每天在黑板上开辟一个小角落,安排学生摘抄到黑板上进行积累,还要提醒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有意识地用上自己的积累。
二、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箭而后识器。”所以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多读名篇佳作,读多了,视野开阔了,自然就会有比较,有鉴别,自然就会产生深入的理解,写作文自然会得心应手。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老师曾说过:“语文是什么,我们常常把它复杂化,其实语文本来很朴实,爱读书,勤思考,会用语文表情达意,就这么简单。”
三、养成练笔的习惯
平时要求学生留意日常生活,养成写日记习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的源泉,语文向来是经世致用的,语文也是沟通心灵和生活的桥梁。”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日记,让学生关注自我和人际,关注自然和科技,关注社会现象,关注文化传统,关注综合素质。每次日记要有一个主题,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内容和字数没有作硬性的规定,允许学生发牢骚,允许学生谈论对老师对同学的看法,允许学生对社会现象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学生的日记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
7.小学生养成教育课题实施方案 篇七
一、课题的提出
(一)时代背景
在新时期,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的方略。要贯彻和落实以德治国的方略,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对全体公民的道德教育,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
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推进以德治国,必然要求改进和加强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因此,2004年4 月,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对此也发表了重要讲话。
帮助广大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少年儿童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社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如果说以德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话,那么少年儿童的道德培养就是这项工程的基础工程。而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传统德育的弊端
从学校教育的实际看,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把德育放在中小学工作的首位,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投入和声势比起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毫不逊色的。但是,实际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违背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由于脱离实际,追求“高、大、全”,一提德育,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却少有具体化的、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要求,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 1
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对于广大少年儿童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不仅忽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它既没有切实可行的教育内容,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同时,学校的养成教育操作实践先行,理论指导滞后的状况非常明显,没有长远打算和有效措施,不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时紧时松,随意性很大,有的甚至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所以总抓总不见效,越抓越没劲。然后又反过来怨大气候不好,社会风气不好,怨家长不配合,怨独生子女难教育。这对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同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而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
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少年儿童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改进。
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意在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与人格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使其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逐步培育健康人格。具体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2、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矫治的初步实验研究。
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初步研究。根据课题的性质,本课题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实践法: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评和达标生文明生的评比为手段在全校进一步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
个案研究法:本课题组拟选取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调查法:本课题组将调查一些家庭,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文献研究法:本课题将对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把养成教育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结合起来。
2,科学性原则。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探索适应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目的,使实验研究服从教育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3,整体性原则。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以育人的整体出发,发挥好学校主阵地作用,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家庭中的有利教育因素,力求做到教育界的诸因素之间协调统一,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形成有机整体,发挥整体效应。
4,发展性原则。根据各年段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教育内容、方法、要求都不能一刀切,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特点,注意层次性、连续性、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5,实践性原则。小学生不仅是受教育的客体,更是不断发展,认识世界的改造世界的主体。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不能单靠认识教育得到完成,必须同时进行不断的人生体验和社会生活实践才能完成。
四、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是政策指导: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从中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就给我们在宏观上指明了方向,我们研究的这个课题是完全符合国家教育的要求。研究问题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他们,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有关理论指导:
1、结冰原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专家认为,“问题学生”之所以产生种种问题,源头还在于其从小家长给予的教育,也就是家庭教育,现在环境只是诱发因素。长期以来,一些父母总是把孩子摆在不平等的位置,总是按大人的理想去设计孩子,强求孩子,只有灌输,很少交流。有的为了要求孩子出类拔萃,不能宽容一次作业忘了做,不能容忍一场考试不及格;或者是与之相反的溺爱。由于教育方法和手段违背了孩子天性,“问题”也就难免。
2、教育的规律:“教育”一词,在英语中有“自我生成”的意思,而在德语中则意味着“引导、唤醒”。因此,学生应是一个“独立的变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依赖的变量”。他们不只受教于成人,而且自己有能力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真正的知识也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出自学生本身。这种“不教而教”的无痕的教育效果,是教育的最高的境界。教育只能由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
3、家教方面的优秀书籍,如《成功家教启示录》、《失败家教警示录》等。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主要是运用跟踪调查法)
2、实验法
3、观察法
4、文献法
5、经验总结法
6、实践反思法
7、比较研究法
8、个案研究法
9、行动研究法
10、教育叙事法
六、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成立课题小组,加强理论学习,搜集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理
论资料,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具体措施。
2、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2年12月)
开展课题的研究,积累研究资料,形成阶段性成果,中期要进行小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修正方案。
3、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3月)
进行课题的材料整理,写出实验研究报告
七、研究成果形式
预期的研究成果 :
教师方面:通过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验研究,来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理、方法和途径。
学生方面 :通过实验和研究,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习惯。
八、研究组成员
组长:甄淑梅
8.江北初中学生养成教育方案 篇八
为全面贯彻落实通辽市教育局确定的“素质教育规范化管理年”的总体要求,加强全旗中小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举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辽市教育局德育阶段目标》和《土右旗教育局2009年工作要点》精神,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原则和任务
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德育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基础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懂文明,讲礼貌,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心理品质,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树立公德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为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行为习惯培养,必须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身心成长的规律,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生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目标准,内容实、措施细、效果佳,讲求严谨、及时、适时、合理和巧妙,避免形式主义。
2.养成性原则。行为习惯培养是一个逐步提高、生成的过程,即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要注重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使学生在长期的引导、强化、矫正中形成外在行为。
3.主体性原则。在行为习惯养成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感受到形成良好习惯的效果,体验到矫正不良习惯的益处,从而使良好的习惯得到巩固和发展。
4.持久性原则。行为习惯不可能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不能时紧时松,更不能半途而废,要长期坚持,贯穿在各个环节之中。
5.差异性原则。要承认学生之间基础条件、个性特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共性要求和训练的同时,突出个性教育,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任务: 幼儿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基本安全意识,基本的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激发孩子对生活和知识的兴趣,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各校要通过示范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让其养成诚实、守信,活泼、开朗等良好的品质,基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初步形成但尚未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已基本确立了自己的道德准则,但许多重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仍需着重养成,特别是初中生更是养成教育的重点。为此,中学阶段养成教育的重点是强化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与训练,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养成教育工作: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定时清扫卫生承包责任区和教室。
3、不乱贴、乱写、乱画。
4、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丢东西。
5、养成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习惯,共同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
6、宿舍保持清新整洁,床上用品清洁美观、被褥叠放整齐、无异味,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
7、养成积极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的好习惯。
(二)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
1.学校在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学生在周一必须统一穿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小学生要行队礼,中学生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即使不在操场上和队列中也要面向国旗立正,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时要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2、小学生在校园内必须佩带红领巾,中学生要佩戴校徽或胸卡。在校内见到老师或领导,要主动问好或行礼,并请老师先行;迟到进教室或进教师办公室先喊报告请求允许,进入他人家里应先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与同学或老师对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对方讲完。3.保持教室内外和校园环境卫生,在任何地方看见地上纸屑垃圾,应马上拾起丢入垃圾箱,看见没放好的扫帚、拖把和掉在地上的物品应马上放好和拾起;拾到别人丢失钱物及时交公,不错拿别人的东西。
4.在走廊、楼梯、台阶等公共场所要靠右行,正常行走,讲究礼让,不推拉拥挤,不大声喧哗,慢步轻声。
5.语言文明:习惯用普通话交谈,并经常使用“请”“对不起”“没关系”“请问”“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不骂人。
6.行为文明:习惯点头、微笑、握手;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举止文明,不追逐撵打。
7.注意仪表,衣服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金银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男女生均不得染发或留怪异发型。
8.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健身器械。
9.高年级同学主动帮助、礼让低年级同学;男同学主动帮助礼让女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和有缺点的同学。
10.遵守公共秩序,广播操、升旗及集合时听从安排,严守纪律,保持良好形象。打饭时不插队或故意拥挤。参加集体活动守时肃静,作文明观众,大会发言首先向师长和观众敬礼,发言结束道谢。接受要起立并用双手;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11、不进行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不吸烟喝酒,不出入营业性网吧。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1、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听从老师安排,不擅自行动。
2、未经老师及家长同意,不在外留宿。
3、妥善保管好物品,严防丢失。未经他人同意,不拿、用别人的东西。不偷窃,更不敲诈别的学生、向其他学生索要财物。
4、不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不私自调换灯泡,不私装电器,不在宿舍内使用危险电器。
5、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尽量靠路边行走。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走人行横道线,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6、不打架滋事,更不随意叫家长或亲友到学校无理取闹,更不同校外人员勾结寻衅滋事。
7、不攀教学楼内栏杆、学校校门及围墙。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不私自擦洗门窗。
8、不在零食摊点购买无卫生保障的食品。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1、良好的书写习惯:
(1)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练字10分钟,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督导,班长或组长负责日常检查,语文教师负责周检查,每周由班级评比出优秀作品进行展出(在教室展台展示)。(2)学校每学期举办习字展或书法比赛。
2、认真预习的习惯:
(1)要求学生每天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明确重点,找到难点,以便上课时能够有的放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并在课堂上检查预习的效果。也可在课外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预习的情况。
3、专心听课的习惯:
(1)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勤做笔记。
(2)班级或学校定期举办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召开学习经验交流的主题班会等。(3)学校进行学习笔记的评比和展览。
4、积极探究的习惯:
(1)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教师上课时要进行指导,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5、及时复习的习惯:
(1)要求学生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2)教师要注意督导检查,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6、独立作业的习惯:
(1)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细心,独立完成,书写规范,注意整洁。(2)要求学生建立错题录,教师要对错题录要进行检查批阅。(3)学校定期对学生作业评优并进行展览。
7、练后反思的习惯:
(1)要求学生练习之后进行反思,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2)老师指导学生反思,并定期让学生交流反思的心得。
8、积极应考的习惯:
(1)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应考,处理好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问题。(2)教师要加强学生应考的心理和技巧训练。(3)考试时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
9、切磋交流的习惯:
(1)要求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教师要时刻关注、指导学生。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1)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2)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和检查。
11、课外阅读、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1)要求学生每天阅读课外读物30分钟,并记好读书笔记。
(2)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要进行引导和指导,每周检查读书笔记。(3)学校每学期举办读书心得或征文比赛一次。
12、记日记的习惯:
(1)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或写周记,用汉语或英语写均可。(2)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3)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日记或周记进行批阅。(用英语写的英语教师批阅)(4)学校进行日记评比,优秀日记编辑成集。
三、实施途径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
(1)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各校要重视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2)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行为习惯培养的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
(3)活动育人: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各级各类团队组织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如利用重大节日活动、时事政治教育活动、系列专题活动等,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4)教师言行育人:加强学校管理,特别是要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5)课堂育人:挖掘学科教育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发挥政治课、班队课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以及主题班会、阅读课的育人功能,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6)阵地育人:充分发挥黑板报、升旗仪式、文明示范岗、德育基地、橱窗、电视台、图书室、劳动基地、心理咨询室的教育作用。
(7)环境育人:注重环境的熏陶作用,各校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二)协调家庭教育以家长学校为基础,积极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卡、校信通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三)依赖社会教育联结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要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拓宽教育的途径,争取工、团、妇、关工委组织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09年4月1日前)
从现在开始至2009年4月1日前,各校要认真搞好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好前期工作。
(二)确定目标阶段(2009年4月1日—4月5日)
2009年4月5日前,各校要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符合本校实际的养成教育具体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以及考核办法(年终考核以本学校制定的考核细则为依据)。方案要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易操作,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有明确的阶段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力戒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确保真正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各校制定的《实施方案》与《考核细则》于2009年4月5日前交旗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审核备案。审核合格后,按照方案开始实施此项工作。审核不合格的,由学校重新撰写。在2009年4 月5日前方案没有通过审核的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
(三)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4月—2009年12月)
从2009年4月6日开始,旗教育局将对各中小学校开展养成教育工作不间断的进行督查和考核,年终将表彰一批养成教育先进学校。
五、工作要求
一要健全组织体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政教处、教导处负责全面实施,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社区、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员育人的氛围。二要完善制度体系。把开展养成教育最重要的一些要求制定成规范。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规校纪,如《学生日常行为养成细则》、《学生一日常规量化评估方案》、《学生课堂常规》、《学生校外行为规范》、《学生家庭行为规范》等等,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此基础上,各校制定养成教育的系列实施方案,明确各个年级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从而保证学生科学系统地接受养成教育。
三要重视学习培训,以活动促发展。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书画展览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强化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在坚持对学生灌输正确思想、观点的同时,还要强化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做到知行统一。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宣传栏、升旗仪式、文化长廊、教室展报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要利用晨(夕)会、班会、团队活动扎实开展好习惯训练活动,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解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巩固提高。
四要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在全旗开展养成教育学校创建和评比表彰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各学校要通过树立一至几个个班,一个班推出几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明星,充分发挥榜样在养成教育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班主任要加强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家长的配合,利用好家长学校和 “校信通”等教育平台,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培养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效果。五是要加强检查督办,以评价促养成。养成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定期检查,适时评比,是解决懈怠或流于形式的重要措施。旗教育局将把养成教育工作内容纳入“管理规范化学校”创建之中,加大检查督办力度,采取提前不打招呼的突袭式检查,促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常态化。学校要建立督查机制,坚持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等多种形式。学校要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班务日志、行政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督查,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9.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九
驾岭乡初级中学校:李振宇
一、课题的提出: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中倍受呵护,不少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体谅、尊重别人,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也有些孩子因为不善于交往,性格变得内向、偏激,行为表现任性、固执。现代生活中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人生存、交往的基础。对初中生进行诚实、守纪守法、懂礼、讲公德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样一个呼唤道德文明的社会,我们认为,中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及文明素养的积淀需要有载体,礼仪教育能够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具体的途径与载体,是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们驾岭中学十分重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行为习惯培养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开展文明班级评比为主线来强化德育管理。开展文明卫生礼仪行为教育,讲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开展“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上”、“文明在我口中”活动。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我校逐步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之路。
二、课题的界定: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指中学生在为人、处事、学习和仪表卫生等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将如何为人、处事、学习和仪表卫生具体化一系列习惯,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修定与验证我班礼仪规范的层次性目标与内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探讨符合我班实际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基本实施方法途径体系。
3、形成适合我班实际的学生礼仪规范养成教育的活动系列案例与教育反思。
4、有效提高我班中学生文明礼仪道德发展水平。
四、研究对象
驾岭中学128班全体学生
五、研究内容:
1.确立适合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目标体系,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编写礼仪教育读本,并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2.探索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
3.研究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课堂、班晨队会、家长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实施礼仪教育。
4.探讨制定保障礼仪教育顺利进行,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积淀的基本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目标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行为、教师教育方法及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呈现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调整修正实验方案,在行动研究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的立项前到立题后研究的各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收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引导实验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案例,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学校对实验过程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培养学生基本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为人基本习惯、处事基本习惯、学习基本习惯,卫生基本习惯、语言表达习惯等,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在为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处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坚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在学习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掌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礼仪方面,课题强调穿着整洁得体、说话语言文明。这些良好习惯都需要在中学生日常行为中培养。
七、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礼仪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文明素养的积淀。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言谈举止受欢迎的人;勤奋学习、乐观向上、有理想有志气的人。让学校礼仪教育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八、研究途径:
1、诵唱、创作“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诗歌。在实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将紧紧抓住诗歌主题鲜明、简洁明了、学生易学好懂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年龄特征和知识程度,组织全班学生开展搜集诗歌、创作诗歌和诵唱诗歌的活动。通过此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进一步促进我班的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
2、活动育人:开展“卫生靠大家,争当文明中标兵”的活动。从“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上”、“文明在我口中”中做起。
3、教师言行育人: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4、课堂育人:发挥个人学科的育人功能,知识传授与德育结合。发挥主题班队会的育人功能。
5、阵地育人:黑板报、手抄报、升旗仪式、校外德育基地,图书室、劳动基地(卫生包干区、花圃分班管理),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知心信箱。
九、研究步骤及进度安排:
(一)、准、课题备阶段(2008年9月)
1、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及目的意义
2、查阅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3、形成全面、系统、可行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10年5月)
1、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2、组织开展活动,不断创新德育新形式
3、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进行具体实验,进行个案追踪与访谈
4、开展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收集、整理资料信息
5、撰写论文、经验总结
(三)、总结阶段:(2009年8月)
1、整理研究资料与数据,撰写课题实验结题报告,递交课题验收申请书
2、推广成功经验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实效化,促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2、在课题实施期间,总结以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主题的报告。
3、按年级编写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活动设计。
4、发表有关养成教育的论文、教学案例1篇。
十一、研究条件分析:
1、我实践经验丰富,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将近10年。
2、我学科研究意识强烈,有较高的教研素质,曾参加过班主任培训,现在是校的骨干教师。
10.板桥乡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十
为推进全乡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提升我乡教育教学质量,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中小学德育指导意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德育规程》及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育目标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二、教育内容
小学阶段:初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待自己、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举止文明、遵规守纪、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直、诚实、友善、坚强的心理品质。
(一)文明、礼仪习惯:
1、尊敬国旗,会唱国歌;
2、尊敬师长,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孝敬父母,牢记父母和长辈教导,知道感恩;
4、团结友爱,关心他人,遇到“老、弱、病、残”主动礼让;
5、勤俭节约,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6、说话文明,会讲礼貌用语;
7、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
8、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二)遵规守纪习惯:
1、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请假,少先队要服从队的决议;
2、走路、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推搡;
3、公共场所礼让,遵守交通规则,不妨碍别人;
4、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
5、爱护公物和公共设施,不乱涂抹、刻画。
(三)卫生健康习惯:
1、衣着整洁,勤洗手脸,勤剪指甲,早晚刷牙,不吃零食,经常洗澡;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3、认真值日,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4、认真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至少要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有一项艺术特长(爱好);
5、课间要充分休息,自觉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做有益于健康的活动;
6、坐、立、行、走、看书、写字时坐姿端正;
7、乐观、向上,遇到问题学会倾诉,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乐于与人交往。
(四)学习习惯:
1、预习习惯:课前要预习新课内容,掌握预习方法,学会根据已学的知识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不理解的预习内容,逐渐养成写预习笔记的习惯。
2、听课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注意听讲,主动思考,勇于提问,善于合作交流,乐于探究。
3、写字、计算习惯:书写姿势要端正,字迹工整,字体规范,不写错别字;计算准确,速度快,认真检查、验算。
4、作业习惯:回家后主动独立完成作业,不边做边玩,不用家长督促;作业整洁,页面设计合理,不乱撕作业本;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不依赖家长,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5、读记习惯:坚持每天阅读课外读物20分钟(低年级学生可由家长领读或讲故事),每周诵记一条名言警句或一首诗歌。
6、演讲习惯:坚持每天演讲不少于1分钟。
7、写日记习惯:坚持写日记,每周至少1篇,每天睡觉前回想一天所做的事情。
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纪律观念,不断增强规则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和担负的责任义务,养成遵纪守法、关心尊重他人、尊老爱幼、团结友善、扶危济困、热爱学习、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诚实守信、自尊自爱、不惧困难、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一)文明、礼仪习惯:
1、尊敬国旗,会唱国歌;
2、尊敬老师,见面主动问好;
3、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和长辈的意见和教导;
4、团结同学,真诚待人,不欺侮弱小;
5、说话文明,讲礼貌用语;遇到“老、弱、病、残”主动礼让或帮助;
6、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戴首饰,不穿高跟鞋;
7、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不攀比,不铺张浪费;
8、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不妨碍别人学习工作和休息。
(二)守法守纪习惯
1、走路、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推搡;
2、课间休息不追逐、打斗;
3、爱护公物、公共设施和文物古迹,不乱涂抹、刻画;
4、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秩序;
5、不进未成年人禁入场所、不沉迷网络游戏,不浏览、制作、传播不良信息。
(三)卫生健康习惯:
1、衣着整洁,勤洗手脸,勤剪指甲,早晚刷牙,经常洗澡;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3、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不随地吐痰,不吃零食,不乱扔杂物;
4、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拒绝不良诱惑;
5、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乐于与人交往,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学会倾诉和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6、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做好课间操,至少要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有一项艺术特长(爱好)。
(四)学习习惯:
1、坚持每天练字,熟炼掌握写字技能,初步形成书法欣赏能力;
2、坚持课前预习,善于发现问题,做好预习笔记;
3、课堂上精力集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回答问题,认真做好笔记;
4、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不用家长督促,作业整洁,准确;
5、坚持课外阅读并记好读书笔记(每周至少1次);
6、积极参加演讲活动,不断提高演讲及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声音宏亮、自信、逻辑性强;
7、坚持写日记,每周不少于2篇;
8、每天回想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自觉制定生活计划、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
三、实施步骤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养成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以“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教育及各种渠道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宣传开展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营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舆论氛围,为开展养成教育提供保证。
(二)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目标。各学校要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本单位实施方案、工作目标和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生评价标准,建立学校、年级及班级三级目标,从最容易操作,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取得突破的目标开始,树立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信心,推动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三)全面实施。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各学校要结合各自特点,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工作分阶段进行实施;每学期要有重点、有特色、有成效。班主任和全体教师要依照本校制定的实施方案以及班级、个人制定的实施计划,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层次、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要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成长记录袋(手册)的作用,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记载,并向学生及家长反馈。
(四)考核评估。每年9—10月份,管理中心要组织人员对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核内容包括学校组织领导、活动开展、班主任和教师在平时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学生习惯养成情况等。
(五)总结推广。各校及每位教师要在每学期末对本校、本人实施养成教育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形成总结材料;各有关学校要在考核评估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树立典型,推广优秀的做法和经验,真正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全面推广。
四、实施途径
(一)学校教育。抓住“融入”这一关键,将“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在学科中渗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黑板报、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班会、校会、竞赛、评比等形式宣传“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教育。
(二)家庭教育。通过“大手牵小手”、写倡议书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和社区居委会要大力支持和配合,将“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教育融入到家庭教育中。
(三)社会教育。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配合“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教育活动,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到辅助的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管理中心成立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张光荣
副组长:何祖祥 张龙云 成 员:王荣富 王荣海 刘 华 焦少茂 任平熊恩来 朱世江 梁 鹏 王志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张龙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岗位职责,切实加强对养成教育的组织和领导。校长是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二)提高师德修养,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教育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勤奋工作,乐于助人,讲公德,守法纪;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教师要首先做到语言文明、服饰得体、举止大方、礼貌待人、和蔼谦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经常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定期开展养成教育优秀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吃、住、行和劳动、学习、健身等各方面的活动中去,时时、处处、事事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三)开展主题教育。根据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丰富养成教育活动内容,经常开展人文性、开放性、时代性较强的主题教育,用特色活动育人,用精品内容育人。养成教育要注意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有条件的学校可编制养成教育手册或教程,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对各种良好习惯入心入脑,自觉接受学校的行为训练,主动养成良好习惯。(四)强化自主管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班级管理可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学习管理实行小组合作制,让学生分小组轮流布置作业、批改作业、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通过班集体的集中教育,让学生深入理解学校的文化要求,使养成教育摆脱单纯的说教、枯燥的训练,使学生乐于参与。
(五)加强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校信通和家庭教育QQ群等形式,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保证教师和家长及时沟通,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让学生把在学校训练和培养的好习惯带回家,使之能够得到督促与强化;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挖掘并整合社区德育资源,主动和相关单位联系积极开展学校与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活动、互动共建的精神文明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六)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养成教育取得实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及学生养成教育的跟踪检查,全面、及时地了解师生的表现,并针对师生的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纠正,建立定期检查、不定期督办工作机制,根据养成教育工作情况现场评估,并及时进行通报;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通过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评比,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师生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训练;建立养成教育交流机制,及时总结交流养成教育工作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养成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附件:
三生
生命——要珍惜生命,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要正确认识生存的意义,了解生存知识,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能力,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生活——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要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培养积极乐观、自强自立、永不放弃、懂得感恩等生活态度和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改善自身的生活品质,为创造今后的更加健康、文明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四爱
爱祖国——要以“我是中国人”而感到光荣,要有社会责任感。
爱家乡——要保护、爱护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爱学校——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回报培育自己的母校。
爱师长——做一个尊敬师长、有礼貌、有修养的人。五心 忠心献给祖国——即以爱国爱家情感凝聚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克己奉公,把忠于祖国、忠于党和人民统一起来,把爱国精神化作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实际行动。孝心献给父母——即以敬老爱亲美德熏陶人。以尊老爱幼为核心,弘扬雷锋身体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尚情操,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让每一个家庭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爱心献给社会——即以助人为乐风尚激励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不断培育包容胸怀和互助精神,努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诚心献给他人——即以诚信道德意识塑造人。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努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和个人诚信建设,增强诚实守信意识,做到遵守诺言、恪守信用,构建公平、公正、诚信的社会关系。信心留给自己——即以奋发向上的信念引导人。以自信自强为核心,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努力形成全民创新、全民创业、勇于创造的良好氛围。五好
11.江北初中学生养成教育方案 篇十一
(2010-03-04 21:31:30)
转载
标
签:
杂
谈 ▼
一、指导思想
写字是对历史的尊重,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写字不仅仅可以巩固识字,也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训练,它是一个接受文化熏陶、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是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习做人的过程。“让学生写好字,其意义远远超出写字本身。”为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并有一定的写字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要求
通过对学生有计划、分步骤的系统训练和培养,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形成正确的写字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提高教师写字能力。首先,在教师中形成写好字的良好风气,通过一些活动,使每位教师从书法中找到乐趣,并使书写质量不断提高。
2、锻炼学生写字能力。使学生自觉纠正不良写字习惯,逐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在写字前观察、思考和写规范字的习惯,克服在作业中依赖橡皮的毛病,把“写出一手好字”当成自己的一项技能,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逐渐提高写字速度和质量,努力使学生的写字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3、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从小掌握汉字的写字技法提高写字技能,从写字中发现美,进而去创造美,在创造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对学生“写”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确立阶段目标。采用的方法有:班主任、语文教师和各科任教师协助,对学生“写”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包括写字姿势、质量、速度),调查问卷、照像、等,确立阶段目标。制定班级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2月份)
第二阶段:针对“现状”开展活动。
1、组织学习,明确目标。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阶段奋斗目标,各学科渗透良好写字习惯养成教育活动。(3月份——5月份)
2、多形式评价,集体提升。纠正与激励相结合,采用方法有:自评、互评;小组评、班级评、年级评;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3月份——5月份)
第三阶段:学校及个班总结表彰(6月份)
四、具体措施
(一)师生共同努力,整体提高写字能力。
1、书法教师给其它学科教师及各年级学生做有关写好字的意义和硬笔书法基础知识讲座;全体教师刻苦练字,写出一手正确、规范、工整、美观并有一定速度的楷体粉笔字、钢笔字,并在全校学生中掀起“热爱中华文化,写好母语汉字”的热潮。
2、教师的示范板书、作业批改及评语书写等均要求字迹工整、清楚、端正,一丝不苟,做学生的表率,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作业完成质量”和“作业书写情况”分项批改,等级量化,还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不同情况进行激励性的点评,写上简洁易懂、因人而异的批语,如“有进步!”“请注意留天地!”、“这个字要减肥!”等等;各学科书面测试卷应有书写卷面的占分或奖励分值,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把字写美观。
3、每天下午2:00——2:20的写字课要求班主任教师做到“四个到位”:即时间落实到位;教师到位;指导到位;评改到位。
4、班主任教师对班上学生建立个体写字合格档案。在教室内设立文化墙,开辟“书法展览角”、“作业展示栏”、“写字园地”或利用板报开辟一块”每日一练”专栏等,学生轮流书写,班组内每周举行一次写字展览,评出进步较大和优秀的同学,誉之为“书法小明星”“每周之星”“小小书法家”“进步之星”等多种称号,定期展览学生的书法作品,及时展示学生的作业、作品,以此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培养兴趣。(档案:作品、活动照片、活动计划、活动总结)。
对不合格的学生在平时写字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从而提高作业书写质量。
5、强化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意识,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各科教师应通力协作,共同要求学生写好字,做到作业整洁。不要再误认为练字是语文老师的事,使学生做作业时和练字时要一样认真书写,做到练用结合,以用促练。
6、学生要用好《生字书写本》,写每个字时做到观察、描红、仿影、临写,使字的笔顺、宽窄、结构了然于心。
7、学生可根据自己对书法家的喜好,选择一种楷书字帖进行临摹,教师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共性的问题课内解决,个性的问题个别指导。
8、学生之间建立“生生互帮”机制,让写字进步快的与基础差的同学结成“一帮一、一对红”,以优带劣,以优促劣,以求共同提高。
9、各年级组长负责,根据年段实际制定年级写字训练方案和评价标准、激励机制,步调一致地推进年段整体写字教学及其质量的提高。
(二)、注重兴趣培养,提高成果质量
1、适当给学生讲一些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苦练书法故事,从王羲之到怀素,从舒同到启功,从庞中华到黄若舟,激励学生写好字。
2、学校和班级开展多种活动,优化写字氛围,促进学生水平提高。定期举行写字比赛,评先“星级”写字能手,各班请“能手”介绍经验,给予奖励,形成你追我赶,后浪推前浪的局势;定期举行优秀作业展览;举办一到两次学生书画展;开展写字讲座,参观书画展等。
3、结合教学开放日,组织家长观看学生作业和学生现场写字比赛,取得家长对学校写字教学的支持。
五、管理与检测
1、学校对各班学生写字质量实行“四个一”的动态管理,即“每天一张写字作业批改;每月1次写字作业达标评价;每学期一次写字比赛,每学期一次写字检测”。通过“四个一”的动态管理,掌握每一个班级学生的写字情况,并把写字评比结果列为班级管理考评项目。
2、学校对各班学生的写字质量进行检测评比时,将对学生写字的坐姿、握笔、书写质量作综合评价。坐姿和握笔当场评分,书写质量由阅卷教师评分,三条均
达到标准的班级为达标班。
六、具体分工
成果展示:1人
资料建设:4人
七、预期效果
12.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十二
一、充分认识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保证。3—12岁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主动、稳定持久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各学校和广大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基本要求
(一)学习习惯
课前
1.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中高年级要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要了解教材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
2.课前准备的习惯
上课二分钟前,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
课上
3.良好的“三姿”习惯
①坐姿(听课姿势):小学生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听讲时应该挺胸直腰坐好,两眼平视前方。
②写字姿势: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③读书姿势:读书时眼离书本约一尺左右。
4.课堂常规学习习惯
①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怎样回答问题、怎样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展示出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②规范答题的习惯。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加强讲评,及时纠正。学生要认真审题、思考,语言表达力求规范、严密,运算要仔细。
③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书写用笔,小学1-2年级用铅笔,不能用自动笔;3-6年级用钢笔,不能用圆珠笔和中性笔。
④听课记笔记的习惯。做好课堂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记录重难点、知识要点、课本以外老师补充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和解题注意点,并把自己在课堂上没听懂、没理解的内容用着重号标明,以便课后有重点地复习。
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勤于使用各种工具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⑥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5.课堂思维习惯
在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应将培养重心调整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敢于质疑、相互合作等品质习惯上来。
①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②与人合作的`习惯。课堂上,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③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课后
6.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①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
②作业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③要有“钻研精神”。碰到难题时,不能退缩,要积极动脑思考,在确实做不出来时,再请教他人或者家长。
④做作业时,应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7.自查、自改的习惯
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要让学生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做练习,都要“回头看”,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
8.及时复习的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每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等。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
【江北初中学生养成教育方案】推荐阅读:
学校 初中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11-04
宁波江北外国语学校10-23
2022年江北干部党员学习网12-21
初中学生教育10-07
初中安全教育班会方案12-30
初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10-31
初中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总结06-28
初中生演讲稿:养成积极主动的好习惯12-03
初中学霸养成记之学霸的学习方法08-06
寿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