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2024-07-18

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共17篇)

1.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一

《福建省市政排水设施工程移交 与接管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

排水设施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具体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提高城市排涝系统建设标准。”省委、省政府今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闽委发〔2017〕21号)中也明确要求:“推进雨污分流和老旧管网改造,加快完善污水管网,治理修复破损、混接、错接、淤积的污水管道”。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2017〕34号)要求“2018年起全省每年新建改造建城区污水管网1000公里以上”。

据统计,目前全省建成排水管网1.9万公里,尽管排水管网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存在多头建设和管理现象。排水管网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实施主体,有的作为道路配套工程,由道路工程业主负责建设;有的作为污水厂配套工程,由污水厂工程业主负责建设;有的作为片区开发的配套工程,由片区开发商负责建设,存在多头建设和管理亟需加强排水设施验收移交管理。二是工程质量亟待提高。由于排水管网是地下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视不够,未能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未能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闭水试验等关键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管理。三是管网维护不到位。长期以来排水管网缺乏统一的维护管理主体,再加上受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影响,重建设、轻维护,维护管理不到位,管道破损、淤积、渗漏严重,运行效率不高,导致污水收集不到位。为加强排水管网维护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完善系统性,有必要建立排水管网设施移交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落实维护管理责任,在近几年福州、泉州、漳州等城市已经开展排水管网设施移交接管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福建省市政排水设施工程移交与接管管理办法》。该办法多次召开讨论会,征求各地建设、排水主管部门和排水管理单位的意见,经多轮修改后正式印发。

二、主要内容和亮点

(一)明确范围和责任主体

《办法》明确了市政排水设施是指:市政污水管、污水检查井、污水提升泵站,内河截污管、泵井;雨水管、雨水检查井、进水井、雨水提升排涝泵站以及其它排水设施构筑物等。明确了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排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排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排水设施移交管理工作。排水主管部门可委托其所属的排水接管单位负责本地区的市政排水设施的接收管理。

(二)规范流程

516报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原施工单位的不良行业纳入企业不良信用评价。

6.提出容缺移交制度。为保证市政排水设施工程建成后能正常投入使用,养管到位,因相关原因暂无法整体竣工验收、移交的工程,工程中已建成验收并投入使用的完整成系统的排水单元(道路已开通使用),宜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推行容缺移交。接收管理不免除项目参建单位对工程质量缺陷应承担的责任。

2.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二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保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措施,一直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重要工作,桂林理工大学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的背景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校内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估、住建部专业评估及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教学督导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其中重点是校内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估。校内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估由校督导组教学质量管理、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管理、教研室教学质量管理、学生教学质量评价等部分组成。

一、基于校内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监控体系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监控体系管理组织机构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组、专业教研室及学生管理机构组成,各机构的职责如下: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责。主要负责专业相关教学文件的制定和审核;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相关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情况,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文件进行及时调整,培养对口人才。②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组的职责。主要负责日常教学运行质量监控工作。检查任课教师的相关教学材料编制和执行情况,检查各教学环节执行情况;检查学院所有专业教学文件的质量和完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整改方案。③专业教研室的职责。日常教学管理;学生实践学习的监控与管理;专业教学文件的制定等。④学生管理机构的职责。负责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入学教育工作;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心理咨询;第二课堂教学与活动组织管理;与专业教研室共同组织学生实践教育工作。

专业教师任班主任(班导师)及专业导师(每个年级约6~8名),为学生在专业知识答疑解惑、专业前景展望及职业规划等都可起到很好的指导。

2.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校教学督导监控、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监控、教研室监控、学生评教等形式组成。①校教学督导监控。采取定期听课与随机听课相结合的形式,填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评价表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4项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含3~4个二级指标(附表1)。评价表涵盖了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是否相符;学生课堂管理;板书、版面、课件设计合理性;教态仪表端庄大方等项目,每个指标设定权重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不及格的教师暂停任课,需进行教师能力培训并通审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任课。②教研室监控。检查任课教师的相关教学文是否与本课程培养目标要求一致;检查实践性教学环境的控制和教学效果等情况;检查各教学环节任务布置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任课教师及时解决。③学生评教。学生通过每学期对每门课程均填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的形式评价教师,评价表分教师素养、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四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各有2~3项二级指标,每项指标设定了权重。评价结果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

二、基于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专业评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开展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设立住建部高等教育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委员会)[1]。评估委员会与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协调工作,组织实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工作。评估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客观科学地对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教学条件、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1]。通过评估,推动学校在满足基本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开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1.住建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组织机构。评估委员会人选由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有关的专业学会推荐,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聘任。评估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界和工程界的专家各占50%左右,共19~21人。

2.住建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职能。评估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与方法、视察小组工作指南及有关评估工作的细则等评估文件;组织实施评估工作;总结评估工作。评估委员会负责审查申请资格并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审阅自评报告并做出是否通过的决定;组织和派遣视察小组;审议视察报告;做出评估结论;颁发评估合格证书。评估委员会接受全国高等院校对评估事项的咨询;对评估通过的院校在有效期内是否保持评估鉴定状态、对评估结论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1]。专业评估工作包括:申请与受理、自评与审查、视察、申诉与复议、保持与督察等过程,再复评,是一个全程、持续改进的质量监控系统。

3.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工程专业评估简介。桂林理工大学与2008年4月首次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于2013年4月通过了第一次复评。

三、基于教学质量督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教学质量督察员聘任。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均聘请了两位教学质量督察员,一位来自知各高校教学,一名来自企业专家,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督察员的督察工作对评估委员会和受聘学校负责。

2.教学质量督察员职责。督察员对评估通过学校每两年进行一次监督性视察,时间一般为1~2天。督察员在督察工作结束后需写出评价意见,含对专业教育的改进、新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评价意见一式两份,一份交被督察学校,另一份交评估委员会办公室。

摘要: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保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措施。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经过近十年建设,建立了校内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估、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专业评估及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教学督导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3.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三

[关键词]工程应用型人才;职业道德;社会责任观;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136-03

近年来基建领域腐败频发,某些给排水工程项目的不良社会环境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多从事土建与市政工程相关的工作,如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足够的定力,工作中极易出现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甚至产生腐败。因此,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对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多数高校主要通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道德与法律”等课程进行职业道德或伦理教育,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水平,国家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于2013年印发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要求各高校参照通用标准,结合各校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则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要要求之一,学校标准制定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标准中非学术方面(个人道德和工程师基本素质等)的要求,并通过具体教学环节实现。[1]

一、“卓越计划”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在三个层次的标准中第一条要求都是: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这表明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是提高工程教育培养质量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工程职业道德是指工程师在工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道德标准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其内容包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尽职尽责、廉洁自律等等。[2]工程师应始终如一地奉行这些准则。社会责任感是指工程师个体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总体意识,或工程师个体对国家、集体以及工程活动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应履行或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包括保护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2]

二、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培养标准的制订应和学校的定位与特色相适应。武汉理工大学作为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211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为“应用—研究”型,毕业生可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根据近年的就业形势分析,我校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从事设计施工与管理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土建与市政工程多与民众的工作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许多属于良心工程。因此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是毕业生顺利成才的保障。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社会风气变坏,部分工程人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下降。近年来的贪腐案件频发也说明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急需加强。许多“卓越计划”试点学校的研究与实践都很注重通过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来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3-6],但对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尚不够。目前已进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改革试点的学校共有10余所,但鲜有报道关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改革问题。

(二)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方式单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真正卓越的工程师离不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许多高校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道德与法律”等课程进行职业道德或社会责任观教育。[7]一方面,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这些课程主要进行的是社会责任观教育,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针对性不强。因此,传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方式需进一步创新。

(三)知识能力教育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观教育分离

由于本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土建与市政工程领域属近年来的贪腐案件频发区,因而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愈显重要。但许多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无形中将知识能力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分离,专业课设置主要关注知识能力培养,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视为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事实上,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是一个卓越工程师应同时具备的两类素养,它们相辅相成。因此需将职业道德与知识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做人通过做事体现,做事通过做人保证,以培养学生的优秀职业道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8]

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改进措施

根据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定位,结合工程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拓展素质教育的途径,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本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

(一)在知识与能力教育环节嵌入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

许多专业课老师与本专业工程人士接触较多,不仅对工程贪腐案件的成因与防范措施了解较多,也对工程项目实施后的社会环境效益分析较为深刻。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课教学中嵌入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将有力地支撑素质教育。以工程应用性较强的施工及水质工程学等专业课程为突破口,采用案例型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可通过介绍基建领域的贪腐案件,分析从事给排水工程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时易出现贪腐现象的环节,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介绍已有给排水工程项目对社会环境效益的长远影响,进行社会责任观教育。

如在讲授专业设备设计与安装时,介绍与设备购置相关的某工程贪腐案件。某工程项目部通过开列报销虚假发票的形式从工程项目款中套取现金,作为奖金分发给项目部工作人员。据报道,通过开列报销虚假发票套取工程项目款用于发放奖金,是一些工程单位存在的潜规则。尽管其套取的现金并非被某个人贪污了,但由于违反了国家财务管理规定,仍要受到法律制裁。该案件说明,随着国家法制建设与反腐力度的加强,许多不合理甚至违法的潜规则将越来越多地曝露在阳光下。这就惊醒学生要时刻坚守职业道德,工作中勇于抵制不合理的潜规则,避免出现看似可行而实际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在专业讲座中融入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容易对老师的谆谆教诲产生抵触情绪,也容易被本领域成功人士的言行吸引。成功人士的专业讲座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很受学生欢迎。在邀请本专业杰出校友或知名人士进行专业讲座时,要求这些成功人士充分发挥他们的号召力,在介绍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经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教育。如在介绍某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时,提醒学生注意容易出现贪腐问题的环节,以及实际工作中规避贪腐行为的方法。也可通过介绍工程项目在社会与环境效益方面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对保证工程项目社会环境效益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责任观。

(三)以社会实践与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观

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在智力上获得成长,而且要在心理和社会意识上得到成长。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磨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文化活动不仅可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和善于创造的学习习惯。社会实践与科技文化活动都离不开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积极奉献的职业精神。

(四)通过实习实践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

根据要求,参加“卓越计划”的学生要有累计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校企联合培养是“卓越计划”的重要内容,企业学习阶段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企业环境,让学生融入企业,学习企业的技术,感受企业的文化和氛围。[1]在企业学习阶段,要积极发挥企业在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观教育中的辅助和导向作用。如选派优秀的企业指导老师结合生产实践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利用暑期进行实习,通过到对口单位进行专业业务实习,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巩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与工程人员的接触,可以切实感受到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难题和不良诱惑。暑期结束后,以社会实践汇报的形式组织实习学生进行实习经历介绍。通过师生一起讨论,感受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分析在今后实际工作中面临不良诱惑时如何有效避免犯错误。另外,在暑期结束后进行的专业课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介绍他们实习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在讨论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

四、结语

工程能力与职业素养是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两种关键素质,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观教育是培养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拓展素质教育途径,采取专业课老师辅助教育、专业成功人士号召、学生实践中感悟和企业导师引导等多途径的素质培养模式,是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正确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观的有益探索。

[ 注 释 ]

[1] 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3] 张建锋,黄廷林.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3-96.

[4] 孙京新,王世清,李鹏,陈怡,王妍颖,沈德花.“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科类本科生就业适应性的影响[J].中国轻工教育,2012(1):11-13.

[5] 李伟.论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之工程文化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0):138-140.

[6] 李梅,陈文兵,王洪波,王永磊,张永举.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2):180-183.

[7] 张晓报.我国“985工程”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课程的考察[J].高校教育管理,2013(6):24-30.

[8] 曹卫锋,宋寅卯,郑安平.本科阶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5): 126-128.

4.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四

(七)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本节主要介绍了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设置原则、组成、类型、设备以及布置要求及用水量等。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了解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设置原则,注意区分高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不同方式,掌握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常用设备使用要求。

消防上划分高、低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按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高度不超过l0层的住宅及低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为少层(低层)建筑,否则为高层建筑。

一、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原则

按照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建筑如下所述。

① 厂房、库房(但对耐火等级为1、2级且可燃物较少的丁、戊类厂房和库房,耐火等级为3、4级且建筑体积不超过3000m3的丁类厂房和建筑体积不超过5000m3的戊类厂房除外)和科研楼(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物品和不宜设置给水的房间除外)。

② 座位超过800个的剧院、电影院、俱乐部和座位超过1200个的礼堂、体育馆。

③ 建筑体积超过5000m3的车站、码头和机场建筑物以及展览馆、商店、病房楼、门诊楼、教学楼和图书馆等。

④ 超过7层的单元式住宅和超过6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及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

⑤ 超过5层或体积超过10000m3的其他民用建筑。

⑥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

⑦ 各类高层民用建筑。

⑧ 使用面积超过300m2,用作商场、医院、展览厅、体育场、旱冰场、舞厅及电子游艺

厅的人防工程;使用面积超过450m2,用作餐厅、丙类和丁类生产车间、丙类和丁类物品库房的人防工程以及用作礼堂、电影院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人防工程。

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

由水枪、水带、消火栓、消防水喉、消防管道、消防水池、水箱、增压设备和水源等组成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不能满足室内消防要求时,应当设置消防水泵和水箱。

三、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类型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类型按照高、低层建筑分类,有少层建筑室内给水消火栓给水系统和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少层建筑室内给水消火栓给水系统分类

① 无水箱、无水泵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② 仅设水箱不设水泵的消火栓给水系统。

③ 设有消防泵和消防水箱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2.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分类

① 高层建筑区域集中的高压、临时高压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② 分区供水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四、消火栓给水系统设备

消火栓给水系统设备有:①消火栓;②水龙带;③水枪;④水泵接合器;⑤消防储水池;⑥消防水箱;⑦消防卷帘。

详细内容可参阅《物业设备设施管理》。

五、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要求及用水量

1.布置要求

① 保证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即水枪射流中密实的、有足够力量扑灭火灾的那段

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只有建筑高度不高于24m且体积不大于5000m3的库房,可采用一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应由计算确定,一般不应小于7m,但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内,不应小于10m。

② 合并系统中,消火栓立管应独立设置,不能与生活给水立管合用。

③ 低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立管直径不小于50mm,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立管直径不小于100mm。

④ 消火栓应设在明显的、易于取用的位置,如楼梯间、走廊、消防电梯前室等处,枪口距安装地面处的高度为1.1m,消火栓开口应朝下或与墙面垂直。

⑤ 同一建筑内应采用相同规格的消火栓、水龙带和水枪。

2.用水量

室内消防用水量为同时使用的水枪数量和每支水枪用水量的乘积。根据灭火效果统计,在火灾现场出一支水枪的控制率为40%,同时出两支水枪的控制率为65%。因而初期火灾一般不宜少于两支水枪同时出水,只有建筑物容积较小时才考虑一支水枪。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量与建筑类型、大小、高度、结构、耐火等级和生产性质有关,其数值不能小于附表

6、附表7的数值(见《物业设备设施管理》)。

5.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介绍 篇五

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学科,它是以城市水的输送、净化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城市、城镇建设事业、工业生产、环保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取水工程、防洪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对水的开发、净化、输送、回收与应用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接受工程师训练和初步的科研方法训练,具有较好地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给水排水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规划给水排水系统、进行给水排水工程的工艺设计、施工、管理和简单的结构设计的能力并掌握水资源控制与保护、节水等相关知识。

毕业去向:政府机关与科研、设计、规划、教育、生产、施工、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给水排水工程及相近专业的工作,可去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施工企业做工程技术员,也可以去设计院设计图纸。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专业英语、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测量学、水力学、水泵与泵站、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土建工程基础、电工学、建筑电气、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排水管网系统、水处理微生物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制图、管道工程安装实训、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工程施工实习、CAD制图训练、物理实验、力学实验、化学实验、水质分析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水处理实验(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曝气、气浮、污泥等实验项目)等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

研究生方向: 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开设院校

东北电力大学

新疆大学 长安大学(通过专业评估)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河北理工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扬州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郑州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石河子大学 武汉大学 河海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重庆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通过专业评估)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中南工学院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济南大学 长江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

青海大学 沈阳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华侨大学 武汉科技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甘肃理工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孝感学院 西华大学

6.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六

2.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3.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5.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6.华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4册)-工业给水处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7.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8.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9.中国建筑标准化研究所等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

10.严煦世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1册)给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11.于尔捷等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2册)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12.陈耀宗等主编:《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13.黄晓家等主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4.聂梅生总主编:《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 建筑和小区给水排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15.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 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16.兰文艺等主编:《实用环境工程手册 水处理材料与药剂》。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17.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18.顾夏声等编著:《水处理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年。

19.周本省主编:《工业水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

20.孙力平等编著:《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年。

21.周玉文等著:《排水管网理论与计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22.唐受印等编著:《废水处理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年。

23.徐根良等编著:《废水控制及治理工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李培红编著:《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25.王绍文等编著:《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年。

26.高廷耀等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7.秦钰慧等编著:《饮用水卫生与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7.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七

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环节之一,实习一般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如测量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单元。近二十年来,尽管给水排水行业发展迅速,但伴随着人才培养规模的加大,行业企业的改制与改革,承载专业实习教学的校外工程实践场所教学服务意愿日益降低;并且,专业教学计划中实习教学安排与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建设时间的差异性,导致驻场(厂)、“做中学”、身体力行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很多院校已成为历史。认识实习参观[1],毕业实习参观[2],成为一些高校的无奈之举。模糊的教学目标,单一的教学活动,终结式教学评价,成为实习教学中的常态。赵林琳等[3]在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指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心在于辅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而非理论的应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这种论述在给排水实习教学中也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工程教育的回归工程,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对强化工程实践的要求,以及“成果导向”为核心理念之一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对学生培养的能力要求,都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改进实习教学的方法,使实习真正成为“培养工科学生工程基本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造就工程师不可或缺的环节。”[4]

因此,本文从提高学生实习效果的角度,切实发挥实习环节的“途径”作用,介绍青海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路。

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现状分析

青海大学2010年制定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除金工实习和测量实习外,其余实习教学任务都由本专业教师承担,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设置情况见表1。

过去,青海大学给排水专业实习的教学组织方式与国内其他地方院校类似。认识实习通过现场参观,使学生获得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总体印象,了解给排水专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1]。生产实习,则根据实习场所的不同,采用集中和分散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水源地、水厂、污水处理厂采用集中实习方式,给排水工程施工现场实习则采用分散实习方式。内容也主要涉及“参观城市各种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各类处理构筑物的结构及特点,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特点及参数,处理工艺的运行经验和特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分类、组成、管线布置、设备性能与特点,给水与排水管道系统的功能、组成与布置特点”[5,6]。

为了检验过去实习教学的效果,了解学生对实习教学的需求以及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修订的要求,2014年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实习教学效果的看法,结果见图1。

调查发现,给排水专业学生对设定的四项评价内容满意及以上评价的累计值都不超过70%。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学习的热情不高;实习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实习教学互动性少,考核评价的反馈性差;实习收获没有达到预期。

2实习教学环节的重构

现阶段,我国给水排水行业的服务对象已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到水社会循环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行业的任务也已从主要解决城市和工业用水的供给和排放,即以满足“量”的需求为主,转变为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水量与水质问题并重,满足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的目标[7]。显然,给排水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应迎合这种转变。张建锋[8]等指出,给排水专业原有实践教学环节值得商榷:结构亟待完善、内容单薄、教学单一、实践教学支撑条件不足。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缺陷,导致难以保证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因此,为弥补当前实习环节学习成效与“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理念之一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对学生培养的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也需要从实习过程结束后学生真正拥有的能力出发,重新审视实习教学的计划、组织和评价过程,使实习环节成为培养学生“做中学”、工程实践和参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等能力的环节。借助2014年教学计划修订的契机,实习环节进行了以下调整。

2.1实习单元

(1)将给排水工程系统介绍性质的认识实习,设置为配合“城市水工程概论”课程的课内实习环节,不再作为集中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2)将生产实习周数调整至6周,实习内容涉及水厂实习、污水处理厂实习、污水提升泵站实习、给水排水施工现场实习以及部分水处理实验。

(3)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合并,充分发挥实习在完成毕业设计所需实际工程基础资料调查、检测与分析过程中的“手段”作用。

同时,实习内容既涉及传统的技术实习,也涉及行业、企业的调查和给排水工程的规划等环节;考核的能力既包含个体技术能力,也包含沟通、口头表达、文字表达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2实习目标

过去,实习任务书中通常采用“掌握”、“熟悉”与“了解”等动词,以向学生表明实习教学的目标。但这种过于宏观的阐述,并未使学生真正理解实习过程。过于模糊的实习目标,也极大限制了对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

为此,对《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实习环节中的知识技能点的描述和要求,在实习目标设定中进行了更为具体的描述,见表2。

2.3实习教学支撑条件

通过与西宁市供水集团、西宁市排水公司的深度合作,借助企业实习基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共同培养单位。

2.4实习过程评价与反馈

构建学生整个实习过程的跟踪与评估机制,改变过去实习前,学生难以理解实习目标和内容;实习过程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实习后,简单评价,除了分数缺乏其他反馈信息的缺陷。

在实习教学中,根据实习教学目标,细化实习教学活动,明确学生实习任务,建立实习质量评价标准,重点从技术实践、调查、口头陈述和书面报告撰写四个维度设计学生实习系列评价量表,考核学生的实习成果;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实习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并及时反馈。

3结语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不是在教室内通过记背书本知识就能培养出人才的学科;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学生能力要求,是学生欢迎、教师追逐的目标。

实习环节通过学生参与工程实践,既能亲身体验未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又能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良好的实习支撑条件、科学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教学过程,有助于提升实习教学的成效。但是,目前青海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支撑条件的建设以及校企的深度合作,特别是教学服务意愿,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与评价,也需要更深的摸索。

参考文献

[1]魏彩春,林华,黄海涛,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269-282.

[2]邵青,程晓如,方正,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环节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8):241-242.

[3]赵林琳,陈宝江,朱焕芝.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5):120-124.

[4]史贵全.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16.

[5]李思敏,孙广垠,张胜.给排水工程专业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76-77.

[6]苏馈足,陈慧.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137-139.

[7]崔福义,张晓健,高乃云,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2013(4):29.

8.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八

项目资助:常州大学2014年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资助;项目名称: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教育探索(GJY2014010)

摘 要:在给水排水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下,针对当前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Education exploration for excellent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s training mode

Wei Yong, Dong Liangfei,Zhang feng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ngineering , Changzhou University, 21316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raining model of excellent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 education and some disadvantages that exist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s, It will be proposed appropriate measures and advices, which include establishing training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nhancing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 Excellent engineers; Practice Teach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率先启动了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我国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从1952年正式命名,至今已经在高校开设了60年,为水行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多年以来,从传统意义上的水量输送,到以水质为核心的水工业概念的提出,该学科研究的对象和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该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的需求,响应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出高质量的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才,是给排水学科需要考虑的紧迫问题。

1 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按照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的阶段要求,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程实践和工程实践两种类型,其中课程实践一般包括教学实验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3种类型,围绕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展开,其主要目的在与强化理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具体知识节点的掌握和实际运用;工程实践则以本专业涉及的实际工程为内容,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背景下的工程实现,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的形式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与课程实践相比较,工程实践更多地强调了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原有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比,“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1.1 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侧重于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由于实习经费紧张,导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困难,一般来说,一个企业作为高校的实习基地特別是对于和给水排水相关的企业单位,例如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并不会带来什么效益,因此企业对于成为高校实习基地没什么积极性。许多企业之所以同意接纳高校学生到单位进行实习活动,常常是出于企业负责人和高校教师之间的个人关系。当企业或者高校因人事变动而影响到这种联系时,就会给后续的实践教学带来很大不便。

1.2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环节相对薄弱

从本科生培养来说,目前针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一般比较完善,但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由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本身就不高,学生接触工程实践的机会也很少,即使到生产单位进行实习,也多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出于安全等多种因素的考虑,企业很少给在校学生提供实战的机会,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对学生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这就对企业方的指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内不乏具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但在对于如何教育学生方面,却没有多少经验。另外,企业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要付出很多辛劳,相应的费用和报酬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待于落实。

1.3 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有限

许多教师由于本身工程实践经验匮乏,对于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中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不多,影响了对学生的指导。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尤为欠缺。目前,大多数高校要求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单位人才的进入。早年进入高校的企业人员,经过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后,既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又具有教学经验,但是这方面的人才在高校内十分少见。并且,由于行业的生产技术日新月异,曾经在企业工作过的教师,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压力,多年不再和原行业接触,难免对行业最新工程技术了解得不够全面。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上课容易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兴趣不大。endprint

2 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是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借鉴其他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以實际工程为背景,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2.1企业参与制定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

给水排水专业建设核心目标,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建设及课程设置建设过程中,注重经济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变化,采用到用人单位调研共议、毕业生意见反馈调查等方法,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为标准,进行已有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制定和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3,4]。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承担课程教学、开设系列讲座、指导毕业设计、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企业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相关研究课题,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导师团队,指导大学生以创新训练课题的方式开展科技攻关。不但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可提高教师的实际工程和研发能力,增加教师实际工程经验,同时更进一步加强、深化和密切校企联盟。

2.2完善课程建设

通过课程的精心设计,借助于电教中心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减少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专业核心课程要尽可能安排实验内容,并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由企业工程师参与设置前沿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专题讨论课程。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强调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主战场作用[5]。在教学中,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依托企业优势和科学研究,坚持教学、科研与产业化相结合。将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理论和最优化方法、水污染控制技术和污水资源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充实于教学过程中,更新落后的教学内容。

2.3强化实践教学并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鼓励学生以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的形式参与企业运行中去。选派和从企业聘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联合毕业设计(论文),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具体见下图1,2),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新途径[6]。

图1 校企人力资源分析

图2 大学生人才成长过程

从图1校企业人力资源构成可以看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理念指导下成立校企联合培养,学校可以聘任企业优秀工程师为兼职教师,补充学校工程教育所需“双师型”师资;企业通过聘请学校教师担任兼职工程师,同时补充大学生作为机动研究人员,扩充了企业的研发队伍。通过这种形式,校企双方人力资源实现了互补双赢。从图2大学生毕业—就业—成才的人才成长过程可以看到,传统模式中,大学生毕业后经过企业招聘进入企业,一般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一部分适应企业文化及环境的学生成长为企业骨干人才,一部分不适应企业的学生转岗分流或离开企业。通过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在大学生毕业前介入培养环节,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际工作环境考察学生,通过选聘代替招聘吸纳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学生在企业的适应期大大缩短,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成长为企业骨干人才。

3 结束语

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才,不仅是给水排水工程学科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整个给水排水工程行业肩负的重要责任。通过校企通力合作,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做好本学科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障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后备工程师,为国家和地方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R].教高函[2010]7 号

[2] 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3]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4]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5]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6] 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9.解读土工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九

如果是男孩读土木,想进设计院,比较建议继续读研,给自己积攒资本(本科生在设计院有些活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女生上工地可能性不大,可以考虑进设计院或者房地产或者行政单位。 男生有时候也可以考虑去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作业比较辛苦,而且我个人觉得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恐怕要比较高,特别是吃苦,需要交际能力及酒桌协商能力。当然,如果想从事管理方便以后从政,也可以选择进工程局。 有时候可以考虑上研,华南理工应该还是可以的,至少在广东这边找工作会方便点。 要从事建筑行业,还是学建筑学吧。。 (西安理工)

要看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呢,男孩子,我觉得选择施工单位比较好一些,特别是要去现场,特能锻炼一个人。我当初毕业之前去过设计院,去过监理单位,去过甲方,待的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就选择了施工单位,虽然有点辛苦,但特充实,学东西也恨多得到。转眼毕业5个月了,回想来,很苦,但现在稍微有一些了。对于女孩子呢,去做预算,设计院都还可以,关键看自己想往哪方面发展,去设计院做结构,有些吃力,做预算稍微上手快些。(襄樊学院)

可以到建筑单位做施工员,也就是技术人员,工作环境不是太好;也可以到设计院做设计,工作环境相对较好,或者到某些单位或公司做基建工作(基础建设和维修也叫甲方),也可以到监理单位干监理,或者钢结构公司做钢结构设计。女孩子不是太好找工作,而且女孩一般只能做设计工作,我们班的同学在建筑公司做施工的多些,也有做设计和基建的,工作相对的比较好找。(河南科技大学)

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出来的话一般都到工地,比如做楼房、桥梁、隧道、公路、铁路、装饰等工程,少数人成绩好些,或者家里有人帮忙到设计院去搞设计。因为多数到工地,所以这个专业大多数是男生(我们班34人,其中4女生),刚去工地可能先叫你做资料(很多材料报审、检验批、施工方案之类的东西)或者搞测量,之后更多是现场技术管理,协调与业主、监理、其他施工单位之间的工作。

至于工资方面,好的设计院蛮好的,工地工资刚开始左右,以后有经验了不同方向也有所不同,在工地比较奔波,做完这个工地还不知道下一个工地在哪。特别是公路铁路隧道这些方面在荒山野岭那里工作,环境很差,但除了工资以外还可以捞点外水。 我觉得选了土木的话最好去设计院,工地比较累,奔波,城里的孩子有点受不了,农村孩子比较能吃苦,做土木还是比较能赚钱吧!(中南大学)

我现在在工作,由于某些原因,虽然我学的是土木工程,但是我现在的工作性质是测量,其实我还是愿意去干施工的。对于我们这个专业,前景应该是很好的,但就是比较艰苦一点。常年在外,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工作不会很累,要呆在工地上,比较脏。

当然刚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不适应,但我觉的只要自己喜欢,这些都不是问题。施工单位工资待遇,一般都还是不错的,每月多少的工资基本上就属于净剩的。 公司会包吃住,虽然每月会稍微扣那么一点点的生活费,但花销不会很大,除了人情关系也没什么花销,因为想花也没有地方花!

有一项最大的困难,就是找对象比较麻烦点。因为没有休息时间,平常也不会很经常的接触到异性。对于搞施工,发展比较有前途,如果认真的干,应该很快就能升职。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山东科技大学)

10.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十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属于社会学科范畴,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主要是运用教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教育事业的跨跃式发展,以及研究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科学。

一、专业介绍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为例,该专业的研究方向有01教育与经济 02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03教育财政 04教育财政与财务管理等。

2、培养目标

政治素质过硬,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及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展教育管理研究。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进行研究,身心健康,毕业后能够从事公共管理、教育行政或教育财政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专业特色

本专业旨在对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进行总体性、综合性研究,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角度研究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各种教育现象。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用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大学科的`方法去解决变化中的教育问题,具体方法有统计分析法、案例法和调查法等等。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913教育经济学

(注:以上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教育经济及管理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扬州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

三、就业前景

(一)经济增长,公平需要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学科设置的内在动力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的变化,既教育重要等级趋向中心地带。未来社会不管如何发展,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社会中的作用会日益重要,而教育作为一项生产和传承知识的大业,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强劲增长,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教育制度的公平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更加受到重视,逐步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学科。因此,该学科的发展就业前景是令人鼓舞的。

(二)中国特色,服务教育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教育经济与管理从极不成熟到如今形成一定风格的学科体系,该学科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公务员制度提供理论研究以及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在提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教育领域要立足本国,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与实践,加强国际交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教学和研究体系,从而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四、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的事业单位等从事学校、政府微观和宏观教育管理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五、相近专业

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有:

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六、课程设置(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1、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

2、学位基础课

教育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教育统计与测量;

3、学位专业课

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4、选修课

11.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十一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水质工程学;教学改革

伴随教育改革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实施,水质工程学教学也受到极大的冲击,使其教学模式不断发生转变,而且社会对于人才要求也在不断变革,实践能力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因而对于水质工程学教学而言,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过程不断完善,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任务剖析

针对水质工程学来说,其教学任务相对较为明确,就是让学生通过较为全面的掌握下述知识:水的性质、给水与污水特征、水质标准、水体污染等等,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对水处理有全面的了解,包含概念、方法、发展,与此同时,还需掌握工程技术方式,应用条件,还有新工艺及技术的应用,这在某种程度为之后的工程设计给予良好的基础,并且对之后的科研及运行也有极大的帮助,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完善水质工程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水质工程学教学目标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应用实际操作,因而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水处理涉及到的知识相对比较广泛,比如数学、物理、化学、水力学等,因此本学科知识面较广,且理论及实践性较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完善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获得应有的效果。

(一)创新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水质工程学教学主要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这也使得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死板,课程教学效率低下,而且教师通常是理论教学为主,较少涉及到实践教学,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是非常不利。水质工程学生而言,基本原理及理论是教学的重要组成,这部分知识适用传统讲授,学生能够有效理解上述知识,掌握抽象知识与概念;借助条理清晰板书,让寻能够对公式及定理推动有全面的认知,一目了然,

而随心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多媒體教学设备被引用至教育领域,并且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网络辅助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强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更多的知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修能力。网络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具有自身的优势性,比如视频、图片、多媒体课件,这些教学资料的应用,从某种层面上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课内及课外学习能够有效的融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课内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将教学与课程设计有效融合,并且对实习及创新实验给予重视,这可以极大的改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现状,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水质工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而针对创新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从而化被动为主动,继而能够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水质工程学来说,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主要涵盖以下方面:水质及其标准、水处理方法概论、混凝与絮凝、沉淀与过滤、水质预处理等等。从目前情况分析,该学科教材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没有相对应的练习题或是思考题,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主要发挥辅助功效,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消化所学知识。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需要实施习题与思考题的编制,并且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学科属于理论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必须将理论知识、方法及设计计算等,与工程设计联系到一起。

水质工程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完善教学内容:第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写教案,教师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知识点,从全局角度出发,将各章节进行有效排序,从而促使所有章节原理实现了有效衔接,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并且通过知识点关联有效理解记住所学知识。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穿插例题解析,与此同时,在课后向学生布置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思考题,还需规范阅读内容编制,将其放置在学生课后学习中,由此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第三,补充教学内容,分别是工程设计方法、构筑物计算,让学生能够规范水处理具体计算,掌握单体构筑物计算方案,这未后续的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第四,创新水处理工程设计,更新设计案例,近些年来,水处理工艺发展速度较快,可谓是日新月异,而污水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升,设计标准随之改变,很多老工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发展需求,因而需要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案例教学对学生而言起到了极大的帮助,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体现形式,是非常关键的学习环节。而对于案例教学来说,教师不仅仅是从工艺参数、运行结果方面着手,还应该在进行案例引入过程中,对比不同的工艺参数,获取最佳的参数值及运行方案,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具有全局挂念,把握问题的关键。

三、结语

总体来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水质工程学教学存在极大的弊端,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因而必须对水质工程学生教学进行改革,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景伟,陈慧,袁守军,胡真虎,苏馈足.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宿州学院学报,2011(08).

[2]张建锋,黄廷林. 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3]魏娜.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

[4]李梅,王珊珊.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01).

12.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十二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技术,项目导向,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课程体系

一、项目导向综合能力实践课程教学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在高职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高职教育虽已由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建设, 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课程体系, 尤其是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从实践教学内容看, 当前的高职实践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突出的“线性化”倾向, 即根据某一项具体技能开展一项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呈一一映射关系。实践教学内容片面化、狭窄化, 各课程之间缺乏整合和渗透, 教学内涵仅仅是对学生“硬实践”的培养。

2.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功能看, 当前实践教学大都停留在实习、实训、实验等环节, 其目标和功能仅仅或基本定位于学生技能操作的培养和训练上。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实践能力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 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

3.从实践教学组织看, 当前加强实践教学的呼声高涨, 为确保实践教学时间, 实习、实训、实验课时数相应增加, 但课程组织模式基本上仍是在传统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附加“实践”形式而已, 仍摆脱不了将理论教学视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 实践教学只不过是充当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手段。

给排水工程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均很强的学科, 综合了社会给水和排水, 并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同时扩展内涵和外延, 转变为水工业。社会水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给排水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毕业生知识面广、灵活应变、上手快、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强。因此, 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工程实际,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给排水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仍是大学本科的浓缩, 基础学科内容较多, 实践技能训练不够, 实践课程之间相对独立, 往往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

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是“以能力为本位”,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强调的应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事一定工作所应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由一般性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对具体情景的理解力两方面构成, 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 其中任何一个孤立的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要求, 而被视为多种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因此, 毋庸置疑, 在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社会性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 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来指导高职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和设计, 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理工类高职教育而言, 开发以项目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体系, 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实践课程内容开发, 可以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景中学习并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 在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达到获得职业中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学习目标, 从而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我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办学定位和就业方向

(一) 办学定位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是以培养环保、节能、低碳及相关专业高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特色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广东濒临海洋, 经济发展迅速, 是全国的水资源和水工业大省。学院下设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依托于环境工程与土木工程两大专业群, 面向我省乃至珠三角区域城市建设和环保行业,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能够胜任给水排水工程管网设计、建筑给水排水管网设计、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建筑给水排水设备系统安装、给水排水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与造价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 就业方向

根据社会调研以及对我院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面为施工单位、设计部门、环保企业、工矿企业相关的施工、监理、造价、绘图、运营管理等一线岗位。较长一段时期以来,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经济蓬勃发展, 建筑业、环保业、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对与之相关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并且很多新技术不断涌现。不过, 建筑、环保、市政市场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虽大, 但毕业生若不具备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 难免因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而被淘汰。

三、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

(一) 项目导向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在未来的职业领域中, 主要工作是将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工程规划设计和产品设计等, 通过组织、策划和生产服务, 将其转化为物质产品或生产力。在转化的过程中, 要求生产者或服务者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项目导向综合能力实践课程教学就是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以典型产品生产或服务为项目载体, 以完成项目的不同工作任务为教学组织模块, 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组织边界, 并按照工作过程开展基于教学论组合和序化而构成的教学体系。

在明确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 设计该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体系, 首先应对学生就业的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系统分析, 甄别并制定出不同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其次, 根据项目、任务的数量和种类对其进行必要的归类和整合, 解析出不同任务模块相对应的知识、技能和要求, 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课程的内容和课程结构, 完成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接着, 提出保证课程实施的条件和场景要求, 制定课程标准。最后, 根据课程标准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 以典型产品 (或服务) 为载体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学习过程, 建立工作任务与技术理论知识、技术实践知识和技能的联系。

(二)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能力结构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涉及环保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土木工程、水质与水利工程等多学科领域, 专业知识面宽泛, 从业者必须是综合技能型人才。给排水工程行业从业者所需的职业能力不仅包含专业能力, 还包含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业者不仅要能够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根据工作目标和实际情况完成工作任务, 还要能够按照既定目标, 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程序解决问题, 对工作进行评价、总结、归纳、修正和创新;并在工作过程中, 能够与他人或组织建立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 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根据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职业群与岗位群的特点, 市场对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又是有层次性的, 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具备职业能力的层次也不同, 大体上可以将给排水行业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分为四个层次, 如下图所示。

第一个层次是给排水行业绘图员、施工员、预算员、资料员, 也是该行业人才需求数量最多的一个层次, 主要突出个人实践技能, 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包括简单识图制图、基本设计、管道施工、设备安装、资料整理等。第二个层次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负责各工程系统的运营调试、应用维护、故障排除、工程造价和安全管理等, 主要侧重于从业者的综合职业能力, 注重其专业知识基础的深度和专业知识面的广度, 对知识技能和经验技能上的要求更高。第三个层次是行业相关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专业设计、项目开发、工程验收、培训管理等, 这一层次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和专业拓展能力, 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第四个层次是相关行业高级技术管理型人才, 这一层次从业者在项目管理职业能力水平的基础上, 还必须擅长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系统决策等。以上能力结构层次也显示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一条典型途径。而高职院校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主要定位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层次。毕业生经过在校课程学习、综合实践和校外顶岗实习, 可从事绘图、工程施工、预算造价、资料整理、运营维护等工作;一部分优秀学生,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积累和历练后, 可升级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

3. 项目导向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体系

依据上述职业能力结构及要求, 对我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和重构, 设计项目导向的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体系, 见下图。遵循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以典型项目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各模块上下衔接相互渗透, 并与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相结合, 开发综合能力实践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 教学组织分层次多通道安排, 实现梯级推进。

四、综合能力实践教学管理和保障体系

在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实施基于项目导向的综合能力实践课程教学, 需要加强如下硬件条件和保障体系建设。

1、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基于项目过程的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体系是多学科多知识领域的相互穿插和渗透, 教学内容综合性强, 实践教学对硬件条件和环境的要求高, 需要指导教师有较高相关专业水平的技术理论知识、技术实践知识和技能操作。教师本身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同时要“走出去”, 多投入到企业生产一线, 提升实践能力, 使自己在教学技能上真正达到“双师型”水平。学校可根据自身需要, 以“请进来”的方式多渠道地从校外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践教学队伍中去, 优化师资结构, 提升教学质量。

2、加强实践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的基本保证。目前, 市场上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对传统实践课程教学进行重构和设计, 吸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科学合理地开发新教材, 确保教材的实用性、知识性与实效性。

3、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高职教育突出实践性, 需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等第一线相一致的职业环境。按实际需求, 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 深化校企合作, 扩大实习基地规模,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已成为当前有关部门着力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另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可开发仿真车间、仿真工厂、仿真工地等职业环境, 将虚拟与真实教学统一在综合能力实践教学过程中。

4、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院、系教学管理机构应从组织管理、内容监控、制度监控、系统反馈等方面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在每一个实践环节切实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教学组织严密、监督措施得力。

参考文献

[1]汤百智, 蒋满英.高职“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J].职教论坛, 2006 (11) .

13.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十三

尊敬的评委:

我叫xxx,x,汉族,200年6月至200年6月在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分公司)从事给建筑设计工作。2006年7月至2012年2月,在设计有限公司,任建筑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

2012年3月至今,在设计院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市政设备室主任及项目经理,分管公司建筑设计的项目及专业管理工作。

任职工程师7年以来,本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认真学习,不断进取,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业绩突出,主要有:考取iso质量管理内审员资格,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同时配合外审工作;参与本公司大型设计任务9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每年考核均为优秀。现将任职工程师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汇报如下:

一、遵纪守法,敬业爱岗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路线,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坚决执行国家以及地方关于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规范和条文,特别是强制性条文。坚决杜绝迎合甲方做出违反相关规范的设计作品,坚决杜绝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对设备供应商进行卡、拿、要。廉洁奉公,作风踏实,团结同事。敬业爱岗,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给排水作为建筑专业配套时(即建筑给排水),认真配合建筑及结构造型要求,做好本专业工作;给排水作为主导专业时(给排水改造工程或市政给排水工程等),认真根据给排水现状,充分论证,严格要求其他专业配合做好给水排水专业工作。任工程师以来,作为给水排水专业设计的排头兵,每年考核均为优秀。

二、认真学习,不断进取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学术水平。每年均参加市、区组织的学术讲座或新规范宣讲讲座;每次均参加佛山市给水排水协会举办的学术交流;积极参加一级注册建筑师师考试的学习与研讨,并于2012年9月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给水排水)工程师。

2、加强理论与实际结合,跟踪每一个设计项目的施工现场,通过现场跟踪服务、查访反馈情况,虚心向施工人员学习,来改善改进自己对设计理论的理解,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任职工程师以来,设计图纸出图后均跟踪本专业的施工现场服务。每个施工现场,通过查访施工员或施工技术负责,了解本次设计有哪些做得不好,哪些做得不足,哪些只能是图纸上画画,但实际做不了,哪些做做得比较好但又有哪里是美中不足的,哪些工艺或施工方法更好。比如,在本人设计的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金沙洲的截污工程施工现

场,砂性土地质采用牵引拉管施工排水管时,由于地下水较浅,技术好的施工队施工的标段按图纸施工时没出现问题,技术水平较低的施工队施工的标段按图施工时出现问题。通过现场查访,总结发现,牵引施工排水管虽然造价及工期均比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均有优势,但对施工工艺要求高,如扩孔、一次性牵引长度、泥浆配比、标高控制。所以设计时,当开挖施工困难时(施工场地小,管线复杂或造价控制等原因),不能因为不能开挖,而盲目设计成牵引施工工艺。该工程类似情况实际设计可以采用小管径顶管。小管径顶管具有牵引施工管道的优点:比泥水平衡法顶管造价低,施工场地小。同时,在标高控制方面,小管径顶管时管底标高容易控制。这样,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设计水平。

3、注重知识更新,多渠道增强综合能力

参加质量管理培训班,每年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更新,更新对设计成果的质量控制。按要求完成各专业继续教育,不断学习给水排水工程新技术、新材料,及时了解给水排水工程领域内国内外的新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比如在排水管道新材料方面,从双壁波纹管到内肋增强双壁波纹管,再到钢带增强双壁波纹管,国内应用情况是怎么样的,其使用率及普及率趋势如何?在环刚度增强方面,上述3种管是不断增强的,后者是前者的增强版,但实际使用方面,钢带

增强双壁波纹管在使用方面因其环刚度有保证,开始推出市场时,受到设计市场的热捧,但因其钢带腐蚀以及接口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该材料选用时受到一定的争议。所以,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及时了解给水排水工程领域内国内外的新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是很重要的,本人在任工程师时,一直注重知识的更新,多渠道增强综合能力。

三、工作业绩突出

任工程师期间,本人除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外,还作为项目负责(项目经理)或专业负责带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员完成中大型设计任务。担任工程师以来,共完成大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项目9项,其中独立完成5项,作为专业负责主持完成4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面积约52.2万平方米,市政给水排水管线约72.2公里。

1、任工程师期间,本人独立完成5项中大型设计项目。具体如下:

(1)2010年5月至2010年6月,《藤州镇杉木冲回建房小区市政工程》(规模dn300~d1500排水管,长2.4km)。担任专业负责及设计人,工程验收合格。

(2)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太平安福新区市政》(规模dn400~dn1500排水管,长17.6km)。担任专业负责及设计人,工程验收合格。

(3)2012年9月至2012年11月,《梧州市不锈钢制品

园区道路设计(一期主干道)》(规模dn400~1800排水管,长18.4km。担任专业负责及设计人,工程验收合格。

(4)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农机交通运输设备综合批发市场市政工程》(规模dn400~dn1800排水管,长21.2km)。担任专业负责及设计人,工程验收合格。

(5)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藤县金鸡镇鸿源新区项目》(排水管网:规模dn400至dn1500排水管,总长12.6千米)。担任专业负责及设计人,工程验收合格。

2、任工程师期间,作为专业负责,主持了4个大型设计项目。具体如下:

(1)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金安大厦》(高层综合楼,建筑面积2.7万m2,10层,建筑高度54.60m),任给水排水专业负责人。起主持作用,排名:1。

(2)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佛三(挂)2010-010地块项目二期》高层商住楼,建筑面积25万m2,17层。担任专业负责,工程验收合格。起主持作用,排名:1。

(4)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顺成企业总部大楼》建筑面积6.5万m2,15层。担任专业负责,工程验收合格。起主持作用,排名:1。

四、参与公司以及给水排水专业管理,业务能力突出

自2013年6月起,本人担任公司新成立的市政设备室室主任,管理一个由市政以及设备专业(包括给水排水工程)

组成设计团队,管理内容包括日常事务、专业事务,项目组织与实施。自团队成立以来,自己的管理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同时,向公司争取了很多主持项目的机会,包括与业主谈判等,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任职给水排水设计工程师7年以来,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专业水平以及作为设计对现场的处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离不开关心、爱护和指导我的专家、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帮助。今后我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为建筑设计事业作贡献。

以上报告,请各位专家评委审查。

14.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十四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专业部分)真题分析+模拟试题及详解(付婉霞 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题集(给水排水专业)(北京工业大学 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全国勘查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考点精析及强化训练(封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水喷雾灭火设计规范、中水设计规范

还有考试大纲中提到的其他规范

15.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十五

《条例》从规范排水单位和个人的排水行为, 加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对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保护等做了详细规定。

从规范排水单位和个人行为方面, 《条例》在现有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基础上, 做了进一步强化和规范, 明确不得雨污管道混接, 以及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必须要按许可要求排放污水;明令禁止向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有毒有害和腐蚀性废水废渣、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浆、损毁盗窃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占压设施和其他危害设施安全等行为, 避免对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造成损害。

从规范施工行为方面, 《条例》规定, 在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划定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保护范围内, 从事爆破、钻探、打桩、顶进、挖掘、取土等可能影响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的活动的单位, 必须要制定保护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 禁止穿凿堵塞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 对于各类新、改、扩建工程, 凡是工程建设范围内有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 都要执行这一规定, 并在罚则中同时明确, 对于施工单位没有制定保护方案, 擅自拆除、改动设施, 以及各类危害排水设施的行为, 规定了警告、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措施。

16.给排水 工程管理 专业解读 篇十六

【关键词】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77-03

【作者简介】潘浩,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12)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部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专业教学。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一个核心要求是:依据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专业课程教育的规律来实施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一、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

参照《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开发指南》,结合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特点,充分吸纳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相关成果与典型案例,在充分调研、总结和建构的基础上,进行该专业课程标准开发。所选首期开发的四门课程中,“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制作工艺”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服装生产管理”和“服装CAD制板与放码”为专业技能方向课程,都是学习该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能体现该专业的岗位职业特色,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开发的基础性、发展性和科学性。

服装企业实际的生产管理与学校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生产管理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已关注与企业的联系,模拟企业生产环境,仍然很难做到无缝对接。根据国际服装生产加工趋势,我国很多服装企业已由简单加工逐步转变为高级成衣加工或自主品牌加工,该专业相关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只有密切联系大型外贸服装企业或品牌开发企业的流程,方能与国际服装发展接轨。可以说,制定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课程标准是适应现代服装行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在围绕工作岗位要求,对接职业标准,突出岗位能力的同时,还注重规范操作、文明生产等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等内容的融入,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制定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框架分析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框架是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工作方案》确定的,包括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编制说明。

(一)课程性质分析

课程性质是针对相关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功能、特点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概括性描述。

比如:“服装结构制图”这门课程的性质是“该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能力”。结合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进程安排表”,从课程性质中我们可确定“服装结构制图”与“素描”“服装制作工艺”“服装材料”课程同时在第一学期开设,让学生一入学就接触和了解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学习热情,并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起指导作用。“服装结构制图”是基础,为后续“服装CAD制板与放码”“服装制板推板技术”“特殊体型纸样修正技术”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它的知识和技能贯穿于专业课程的始终。

(二)课程设计思路分析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课程充分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职业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科学确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1.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服装制板工、裁剪工等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2.以能力为本位

现代服装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受流行趋势影响,服装款式的变化层出不穷。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对接职业标准,本专业课标制作理念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比如:“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中突出的是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性要求和基本岗位能力,精选、提炼典型服装款式素材,科学确定课程内容。

3.以探究与实践为主要课程形式

探究是一种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活动。“服装结构制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依照服装企业实际产品种类,设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项目,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机融入学习任务,根据服装中级制作工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要求设定知识点和技能点,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三)课程目标分析

1.课程目标突出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课程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对话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教的目标,并通过与学生的对话等引导学生形成学的目标。比如:“服装CAD制板与放码”课程目标是从运用服装CAD软件,完成服装制板、放码和排料的基本工作任务所需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上进行设计。同时,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考虑教学内容的项目设置,建立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帮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如把项目2“西服裙样板制作”的任务2“西服裙放码”这部分内容的目标分为四层:第一层次,掌握服装放码的基本原理;第二层次,学会西服裙各部位档差计算方法;第三层次,熟悉放码界面操作,会使用点放码表工具;第四层次,熟悉CAD放码流程,能独立完成西服裙的放码。

2.课程目标明确培养要求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达到“会……”“能……”,比如:“服装CAD制板与放码”课程对学生实践素养要求“具有独立运用服装CAD进行常见款式的制板能力,具备分析流行款式、研究板型结构、解决制板技术问题的能力”。

3.课程目标注重职业素养培养

职业素养培养是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专业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重点考虑了这方面的内容。比如:“服装CAD制板与放码”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服装CAD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成本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分析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编写,首先在项目或模块的编排上,是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全盘考虑项目或模块的设置,尤其是项目或模块总量以及项目或模块之间的结构、衔接关系。其次,在任务的设定上,也充分考虑各任务之间的梯度结构和教学推进关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最后,内容及要求中知识点的产生是以“必须、充分、够用、可测”为原则的,是从认知性、技能性、体验性三个维度来考虑的。

比如:“服装结构制图”课程,其课程内容与要求是根据教学规律及服装企业制板工作岗位的特点,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六个侧重点各不相同的项目,使服装结构制图教学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中。本课程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设,教学时数为170学时。这六个项目涵盖了“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的内容,是服装中级制作工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各项目之间相对独立,各有要求,可独立考核,如裤装结构制图,通过此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男、女西裤基本款和变化款的结构制图及裁片配伍;同时,各项目又相互联系呈阶梯递进关系,如在学会衬衫结构制图的基础上学习夹克衫结构制图项目,然后再学习西服结构制图项目,从而掌握各大类上衣的结构制图。

(五)实施建议分析

1.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培养目标,不仅要重视专业能力,还必须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恰当、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比如:在“服装生产管理”课程教学中,针对服装企业管理各类表单和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等重难点内容,推行案例教学法,可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过程,使用情景教学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建立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无论采用何种考核评价方式,都应以育人为目标,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比如:“服装CAD制板与放码”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服装制板、放码和排料”,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建议关注学生CAD应用中的问题,关注课标中对结构设计的表达程度,注重学生实践中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吸纳教师、学生及企业人员等多主体参与评价。通过这些评价能尽早发现并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课程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程度,也为矫正教学提供依据,从而保证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3.使用、编写合理有效的教材

教材并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作为教师应注重教材的整合,这样在教学设计时才有可能有创新,才能更好地体现企业的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更加符合技能课程教学特征。比如: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材编写中,应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遵循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思路组织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可以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服装制作工”(四级)的职业资格鉴定要求,使教学内容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

4.突出与企业融合的重要性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有专家学者将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因此,在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教学、评价、教材选用与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个方面均突出了与企业融合的重要性。

比如:“服装生产管理”课程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将企业生产管理的相关原则、管理技术文件编制、质量控制、成本核算等内容融入相应教学活动中”,这是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按照生产工作要求重新编排设计课程内容,深化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再如:“服装结构制图”课程在评价建议中强调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评体系,发挥教师、学生及企业人员等多主体评价作用。“服装制作工艺”课程在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中指出,编写教材应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服装制作工”(四级)的职业资格鉴定要求,融入现代服装企业工艺的新技术、新设备等相关内容,这同样体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改革。

17.给排水专业实习日记 篇十七

目前工程现场给排水安装作业为,管道井内排水支吊架制作安装,排水立管安装

管井内排水管道支架安装作业,此趟立管至26层,检查各层管井内情况,把被落地灰覆盖

的预留洞口清理出来,在15层用线坠吊线,一直垂至负一层,排水由负一层出户,按照技术交底,把15层以下的管井按照给定距离测量实际尺寸,把个别不符的洞口重新扩洞,一切准备就绪后,进行支架安装,支架高度为1.7m,首层至5层均匀设置两个支架,其余层设置一个。首层层高为6.5m,在500线上1.2m位置为支架位置,确定好标高与中心线位置后,画好十字标记,按照支架根部钢板固定位置用电钻在剪力墙上打眼,打好之后把膨胀螺栓固定好,再把支架安装至此,上紧膨胀螺栓。

排水立管安装,现场有一趟DN150的排水立管已安装至16层,三个工人进行安装作业,本层两名工人,上一层一个工人,管长为3m,把管道沿预留洞送到上一层,上层的把管道往上拔,当管道与套袖对准时,下放,在管端标记好插入深度,当到达标记位置,停止下放,把管道固定在支架上,下部套袖上法兰盘此时上紧,要依次逐步拧紧。17层设有检查口,检查口标高为1.1m,按照现场尺寸量好需要断管的尺寸,后台加工完毕后运抵现场,进行安装,管道在本层下放,下层人员确定管口与套袖接口准确,固定好,当管道安装完毕后,在洞口边缘加木塞把管道稳固好,防止发生轴向位移。

上一篇:读书的名人名言语句下一篇: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