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共12篇)(共12篇)
1.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一
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对全县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进行督查的安排
根据省、市、县17日下午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县上决定11月17日---12月17日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督查,现将有关事宜具体安排如下:
一、督查的主要内容
师生离校、返校乘车安全情况;学校校车的安全状况、运行管理和校车驾驶人管理情况;查找安全隐患和管理漏
洞,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校园安全、食品安全、师生安
全教育与安全知识宣传、校园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等。
二、督查方式
1.督查组实地对各项安全工作进行逐一排查。
2.由教育局主持召开督查会。
(1)听取辅导站长对安全工作自查排查情况的汇报,提出被排查出的隐患具体整改措施。
(2)督查组成员单位领导发表整改建议。
(3)县上领导提出工作要求。
三、督查时间及具体安排
11月18日:石门镇、华藏寺镇、打柴沟镇、松山镇、天祝一中
11月21日:西大滩乡(西大滩初中 西大滩小学)
朵什乡(松林初中窑洞湾小学)
11月22日:安远镇(安远镇初级中学安一小)
抓喜秀龙乡(红圪垯小学永丰小学)
11月23日:旦马乡(旦马初中)
祁连乡(祁连初中祁连中心小学)
11月24日:哈溪镇(哈溪小学茶岗小学)、天祝三中
大红沟乡(大红沟初中大红沟中心小学)
11月25日:城关小学、天师附小、新华中学、新星幼儿园
11月28日:民族中学、天祝二中、职教中心、县幼儿园
11月29日:东坪乡(东坪学校)
天堂镇(天堂学校科拉小学)
11月30日:赛什斯镇(古城初中古城小学)、天祝四中
炭山岭镇(阿沿沟小学菜籽湾小学)
12月1日:东大滩乡(东大滩学校)
四、督查组成员
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小华
副组长:县政府副县长康金莲
成员:政府办、教育局、交通局、安监局、卫生局、交警队、消防队负责人。
五、督查要求
各乡镇教育辅导站、县直学校、民办幼儿园要积极行动,按督查要求,进行全面自查,梳理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写出自查报告、制定整改方案,迅速加以整治。对需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要梳理清楚,由督查组协调解决。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2.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二
上世纪末至今,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升本后的新建本科院校依据现有的办学条件,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急需的多样化、宽口径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培养专业教育要求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符合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人。即在知识传授上,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应用性和管理、社交知识等;能力培养上,要从学生胜任单一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培养,转变为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使之由实用型、岗位针对型能力,向发展型、创新型能力转变,使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素质提升上,避免过分重视应用型人才的技术价值、工具价值,而忽视人的自我发展价值,要从片面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转变为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3]。通识教育主要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在知识传授上着重强调基本知识;能力培养上关注学生的有效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对价值认知能力的培养;素质提升上,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以发展学生的习性和品味……协助学生人格的建立和价值判断的形成,最终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方面的一致性,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实施通识教育非常必要。
二、晓庄学院通识教育实践探索
南京晓庄学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 由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后,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1年,在全校范围内实施通识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基本作法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学校以“十二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实施通识教育,按照“加强通识教育,促进全面发展;采取统分结合,尊重个性选择”的原则,修订与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通识教育。具体课程体系见表1。
从表1中可看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有37学分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占总学分的22%;6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包括哲学、艺术、自然科学三类课程,占总学分的3.5%。此外, 该课程体系中还有综合教育课程,包括29学分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和4学分的素质拓展课程。
2. 提高通识教育认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实践。学校自提出“加强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后,通过宣讲会、各种报告、外出调研等形式,宣讲通识教育内涵, 创设通识教育环境,帮助师生树立通识教育思想, 加强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中学校通过规划立项的形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体育等课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中,并划拨专项经费进行资助。两年来立项建设了关于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课题五项。目前,五项课题都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付诸实践。总之,学校以规划立项的形式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变革教学方式等,对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丰富学生基础知识,完善学生智能结构,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利用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平台,分批建设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学校要求该类课程要采取教授+教学团队、课内+课外、精品+重点的模式进行建设。如团队建设方面,鼓励跨院(系)、跨学科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必要时可吸纳外单位教师作为主讲教师;课程内容创新方面,注重经典及学科综合交叉,具备通识性、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教学方式变革方面,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独立研究等;评价方式改革方面,通过考勤、作业、讨论、撰写读书报告等形式进行成绩评定。
两年来,学校在实施通识教育中,除了加强通识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建设外,还加强了跨专业选修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建设。如跨专业课程建设中,要求学院成立专门的课程团队,共同研制课程大纲,研究与开发课程等,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扩大课程资源。素质拓展课程建设中,把创新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各类社团活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方式上采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教育活动以获取创新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学分等;课程内容涉及面广,针对性强,主要涵盖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科学研究成果、职业教育等,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制度上学校出台了相关细则,明确了如何选修课程、获得课程学分等。
(二)成绩与问题
1. 成效
首先,全校师生对通识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自学校实施通识教育以来,学校通过编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召开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各种通识教育报告会、规划立项通识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等形式加强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与了解。通过网络宣 传、编制新生指南、入学教育、选课指导等形式, 加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与了解。
其次,开发与创建了各类通识教育课程。由于教师直接参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除学校规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外,还开发与创建了各类课程,规划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三大类课程类别等。如两年来,通过教师自愿申报、学院推荐、学校评审等程序,立项建设了70多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基本满足了学生选修需要;开发了一批跨专业选修课程,满足了学校跨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创建了系列综合素质课程,满足了学校个性化与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等。
再次,加强了制度建设和教学监控。学校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制、院领导听课制等,出台了《南京晓庄学院通识教育任选课程管理办法》《南京晓庄学院创新教育学分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加强了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监控。
最后,课程教学效果较好。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专题、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了全部的教学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考核的成绩来看,学生学习效果较好,几乎每个班获得85分以上的学生约占30%以上。另外,从学校对第一批、第二批立项建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中期检查结果来看,检查的32门课程中,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仅有3门。
总之,两年的实践,学生基本完成了通识教育要求的学分,并做到了学生自由选课、选教师,满足了自主学习的需要,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2. 问题
第一,对通识教育认识尚且模糊,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在推行通识教育改革之初,虽然使全校师生对通识教育有了初步认识,但随着改革的推进, 师生对通识教育的一些概念的内涵还不是太清楚, 重视程度也不够,很多老师对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科目、通识教育教学等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较模糊,对通识教育目标定位并不准确, 甚至有些领导和教师把立项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作为评职称、岗位竞聘或者是获得进修机会的重要途径,对通识教育改革与教学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课程建设进展缓慢,课程管理难度大。通识教育实施以来,除了其外部环境尚不完备,如教师认识水平整体不高,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以外, 仍存在课程建设缓慢、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质量不高等问题。尤其是一门课程多个教师上课,沟通较少,各自在教学内容上有交叉和重复现象,教材也难以选定等。有些课程甚至由于授课内容或深或浅,最后没有学生选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另外, 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网站建设的教师由于要忙于其他教学任务,也不能完全按照学校要求加强课程网站建设,学生网上互动、答疑、提交作业困难等。
第三,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水平不高。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由于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创新,通常把通识教育看成是常识性的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具体教学中,虽然有些课程团队是教授领衔,但实际上一门课程其他的教师基本是低职称,有的甚至是基层管理人员,很难在教学内容上整体把握通识教育课程的通识性、广博性、统整性等。
第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通识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是实施通识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但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一方面是课程内容层次不齐,有些课程基本是原来的专业课演变而来,课程内容的学术性很强,教学方式上基本上是知识的满堂灌;还有些课程基本是公选课演变而来,课程内容过于肤浅,教学方式上很多都是放录像、放碟片、PPT等。过难或过易的课程内容, 加上枯燥而单一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上师生互动很难开展[4]。
(三)加强通识教育改革的对策
1. 加强内涵认识,明确教育目标
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管理者、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对其进行总体规划和设想,明确通识教育是一个贯穿于人的一生各个不同阶段的持续的过程,目标是努力培养“全人”,即是好人、善良正直的公民和有用的人[5]。
2. 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改革
通识教育内容改革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即学生要知道什么?该问题主要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二是学生要具备什么能力?主要涉及能力培养问题。三是培养的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超乎知识内涵和能力的问题,属于人格和价值的范畴。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都要求通识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要教会学生静态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评判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人格的建立和价值观的形成[2]。
3. 变革通识教育教学方法
目前,通识教育课程基本是大班授课,课堂上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大班授课虽然能够满足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但很难做到针对性教学,更不用说因材施教。因此,课堂上除了大班授课外, 教学方式上要另设一些小组讨论、研习发表、独立研究等方式,以辅助大班上课的不足[2]。
4. 加大通识课程建设力度,建立课程监控机制
成立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开发与管理,加大建设力度。通过制定通识教育课程大纲,建立教师集体备课制、督导听课制,开展教师座谈会、学生调查等形式,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动态监控机制,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20世纪30年代,通识教育开始出现在大学教学改革中,主要目标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上世纪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了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该类院校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除了培养符合专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外,还要在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及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人。两者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使新建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成为可能并取得了成效。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通识教育认识模糊,课程建设缓慢,学生兴趣不浓,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等。因此,加强通识教育内涵认识;改革通识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立通识教育教学监控机制等,将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课题。
3.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三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人文价值
在能力和素质培养中,要突出通识教育的作用,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相应地、不同程度地强调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设置了大量的通识教育课程。
一、何谓“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这种教育思想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由教育是自由人应受的教育,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国内外研究者对此有多种论述,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试图给出一个完整的确切定义,到目前为止,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就有 50 多种。但有不少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就是对文理专业领域都有所涉猎,成为“通才”。对此,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认为,通识教育并非一般的文理交叉,也不是所谓通才的概念,而是希望学生具备完全的人格。
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困难,导致这种困难的因素既来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同时也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大学通识教育亟需加强——基于人才市场需求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调查》一文可知,加强通识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的背景下,对于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就更为强烈。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培养出复合型的、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是一些高校在对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一是在强调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今天,大学教育面临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本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怪圈,大学生把通识教育仅仅视为附加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甚至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程,通识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二是许多高校在通识教育的管理、观念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层面和思想观念上把通识教育分离于专业教育领域,形成相对独立却又不重视的状态。通识教育没有地位,这势必影响通识教育作用的发挥。
二、通识教育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体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加强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中,要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因为“课程改革”是“一种价值定位和预期”,这种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影响甚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发起和推进”,因此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一定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人才发展要求,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有不尽相同之处,因为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形式,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知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应该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艺术、自然科学等,既包括一些专业教育,更多的要注重非专业的教育,特别是那些直接为人才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
(1)通识教育有助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从高中便开始文理分科,到了大学就进入专业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一概不知,或者知之甚少。在“专才”教育模式下,过于强调“专业对口”,学生的知识面极其狭窄,理工科教育除了政治理论科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内容,而文科教育极少涉及自然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他们不是单纯的技师型人才,在这些人才中,他们很可能成为工程师,成为某项应用领域内的专家,成为某项应用技术攻克难关的专家,如果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势必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
(2)通识教育有助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生变化,行业和技术工种换代越来越快,使人才需求变化也呈加快的态势,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各门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分化、融化、接近、共鸣的程度越来越高,如果跟不上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速度,其知识很快就会陈旧,这就要求人才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要在大学教育期间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这在专业教育上基本难于达到,只有通过通识教育才能获得。通识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讲授,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它是非功利的教育方式,学生通过通识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将来工作和生活的动力源。
(3)通识教育有助于本科应用型人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变动日趋频繁,岗位技术要求不断上移,人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从目前人才市场情况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上的片面要求,相当重视人才是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必要的交流、合作与公关能力等。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反省,对异质文化的比较、批判与吸收,对道德标准的辨析,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对艺术的欣赏与投入等帮助学生建立超功利主义的思想,建立其良好的道德良知,积淀其丰厚的人文底蕴,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和造就一批全面发展、敏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继承、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善于团结和交流的道德情操高尚、人格完善的社会合格人才。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也能为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如艺术修养有助于创新灵感的发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人品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4.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四
.cn2009-10-28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键字:规划
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为确保首都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有效缓解我市交通紧张状况,经市政府同意,在我市开展部分新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需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项目范围
1、规划市区内,建筑规模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5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
2、边缘集团、卫星城及重点地区,建筑规模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
3、其他地区,建筑规模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及超过20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
4、交通枢纽、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项目;
5、上述公建和城市交通设施项目的改建扩建;
6、其他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项目。
二、交通影响评价的实施
1、上述建设项目,均需由项目业主方委托符合资质的设计或咨询机构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并按照《北京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准则和要求》编制咨询报告(详见附件);
2、交通影响评价应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规划意见书》要求与设计方案同步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作为附件与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同时报审;
3、对于区域性的开发建设项目和重大复杂的建设项目,经规划方案审查部门确定,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需由建设单位委托独立的咨询机构进行技术审查或视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4、交通影响评价及审查论证的结论,是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审查的主要依据之一,可参照报告确定的指标,提出对建设规模及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要求,明确由业主方承担的改善建设工程周边交通环境的项目,必要时提出对项目停建或缓建的意见;
5、进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的机构应具有城市规划和交通咨询甲级资质。
5.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五
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公司,各区、县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建委,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政府《关于做好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津政发[2010]23号)要求,为加强本市新建住宅小区及公建排水工程(以下简称排水工程)建设收费管理,结合本市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排水工程建设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具体收费标准是:住宅项目每建筑平方米29元(其中:雨水12元,污水17元);公建项目按照市有关部门届时发布的工程定额,双方协商确定。
二、排水工程建设的界定范围为:
(一)污水:从建设项目用地界线临界支管检查井(不含检查井)到楼体出户管一米处(含检查井、化粪井);
(二)雨水:从建设项目用地界线临界支管检查井(不含检查井)到楼前收水井(含收水井)。
三、外环线外5公里以内地区排水工程建设费由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公司按建筑面积收取。其他区县排水工程建设收费标准仍按原规定标准执行。
四、排水工程建设费使用范围:
(一)前期费用;
(二)直接费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
(三)间接费用。
五、排水工程设施建成后的管理责任是:污水管道由化粪井外至市政排水干管之间,由市政排水部门管理;化粪井至建筑物由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负责其日常运行和维护。
小区内的雨水管道由市政排水部门管理。
六、建设开发单位所交纳的排水工程建设费须计入房屋建设成本,不得向购房者另行收取,也不得委托物业管理企业在房价外追加任何费用。
七、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公司所收取的排水工程建设费要专款专用。应在收费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收费项目,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自觉接受物价部门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本通知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原《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建住宅小区及公建排水工程建设费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津价房地[2000]705号)同时废止。
6.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六
关于转发苏州市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
存企业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
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制定的《苏州市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审查实施办法》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1- 苏州市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审查实施办法
为规范我市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具体涵义见附件)的安全审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安全审查实施主体
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局(以下简称苏州市安监局)负责全市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新、改、扩建项目)的安全审查工作。
按照便捷、高效的原则,苏州市安监局成立“苏州市危险化学品行政许可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危化办),具体承担全市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新、改、扩建项目安全审查的日常工作。市危化办在各县级市设立安全审查工作点(以下简称工作点)。工作点的设立及其工作职责由苏州市安监局另行制定。
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新、改、扩建项目的单位,应向所在地工作点或市危化办提出安全审查申请,并提交安全审查所需的相关材料。
二、安全审查范围
凡在苏州市行政区域内设立或建设以下企业、项目的,均需申请安全审查批准行政许可:
-2-
(一)设立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
(三)其他企业新建、改建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安全审查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工建设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
三、安全审查原则
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的安全审查,应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控制和确保安全的原则。
(一)严格控制各市、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新、改、扩建项目的区域布点,新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在各市、区规划的区域内建设。
(二)严格限制总投资低于3000万元的甲类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总投资低于1000万元的乙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设立。
(三)严格限制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设立和新上新、改、扩建建设项目,不再批准设立氰化物类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
(四)严格限制中心城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在原址上新、改、扩建有关建设项目;鼓励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实行扩张性搬迁,使中心城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向规划区域内聚集。
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新、改、扩建项目,必须经过所在地市(区)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3-
四、安全审查申报条件
申请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建设新、改、扩建项目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项目已纳入所在市、区长远或经济发展规划,选址在市(区)级以上政府规划的工业区专门区域;
(二)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储存方式、设施;
(三)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和标准;
(四)拥有符合生产或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专门技术人员;
(五)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六)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五、安全审查申报材料
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新、改、扩建项目的单位应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前,向苏州市安监局提出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的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苏州市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新、改、扩建项目安全审查申请书》一式四份;
(二)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核准或备案证明(复印件);
(三)具有法定资质的单位编写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具备法定检验检测资质单位出具的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燃点、自燃点、闪点、爆炸极限、毒性等理化性能指标资料(复印件);
(五)具备法定资质的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安全评价
-4- 报告(附光盘)及在苏州市安监局备案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六)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七)采用的生产工艺、设备或储存方式、设施的情况说明;
(八)拟建工厂、仓库与周边建筑物、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的情况说明;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建设项目单位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拟建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形成论证报告。安全条件论证内容主要包括:
(一)拟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周边环境对拟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影响;
(三)自然条件对拟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影响。建设项目单位可自主选择具有法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并出具预评价报告书。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结论负责。
申请人在所提交的文件、资料的复制件上,必须注明“经核对,与原件一致。核对人(签名)”的字样,并加盖本单位公章。申请人对其提供的所有文件、资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六、安全审查程序
安全审查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咨询。申请人可到所在地工作点或市危化办领取《苏州市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安全审
-5- 查申请书》,咨询有关事项。
(二)申请。申请人按照本实施办法第四、第五部分的规定,向所在地工作点或市危化办提出申请。
(三)受理。所在地工作点或市危化办对申请人提交的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按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1.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项目安全审查批准书的,应即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
2.申请事项不属于苏州市安监局职权范围的,应即时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出具加盖苏州市安监局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3.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4.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加盖苏州市安监局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5.申请事项属于苏州市安监局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申请单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按规定受理申请,并出具加盖苏州市安监局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四)审查。市危化办指派工作人员对正式受理的申报材料进行安全审查,由审查人员提出审查意见,填写《审查意见书》。
对需要到申请人现场核查的安全审查,由市危化办指派2名以
-6- 上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核查,并填写《现场核查意见书》。
自正式受理日起的20个工作日内,市危化办原则上应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安全审查决定。
对通过安全审查的项目,由所在地安监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同意设立或建设的决定。
(五)批准。对通过安全审查且当地政府作出同意设立或建设决定的项目,由苏州市安监局在5个工作日内报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自苏州市政府作出同意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由苏州市安监局向项目建设单位颁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批准书”;对不予颁发批准书的,自苏州市政府作出不同意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六)变更。取得安全审查批准书的新设立企业或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申请人应向原安全审查受理工作点或市危化办提出变更安全审查的申请,并提交相应材料。安全审查工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
1.改变选址或总体平面布置图的。
2.改变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的。3.工厂、仓库的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发生变化的。
4.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发生变化的。
(七)取得安全审查批准书的单位,自取得批准书之日起2年内未开工建设的,原批准书自动失效。如需延长的,应在批准书失效前30个工作日内办理有关批准手续。
-7-
七、安全审查工作要求
(一)安全审查工作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规定的条件及程序,进行安全审查及核发批准书。
(二)从事安全审查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三)安全审查工作部门应建立完善安全审查、核发批准书管理及相关制度,并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本级政府及有关部门。
附件:名词解释
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局
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主题词:安全生产 危险化学品△ 审查 办法 通知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印发 打印:陈臻 校对:张季峰 共印:一三○份
-8-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是指其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储存物品属于《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和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2.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新建项目:是指新建、易地(含搬迁)建设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
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改、扩建项目:是指经政府或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核准或备案,对原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进行改造,或在原有装置和设施基础上扩大生产、储存规模的建设项目。
7.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七
一、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1. 国外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西方学术界对质量保障早已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1985年荷兰政府发布高等教育政策报告书《高等教育:自治与质量》, 提出“如果大学能够保证其质量的话, 政府将给其更多的自治与更大的制定学位或课程计划的自主权”, 由此拉开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运动的序幕。美国、荷兰、瑞典、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开展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的热潮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 质量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三大主题之一, 并被写入《关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2005年5月19日, 欧洲高等教育区教育部长会议在挪威卑尔根 (Bergen) 召开, 部长们在会议中肯定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 (ENQA) 所制定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和准则, 并要求各国的质量保证体系遵循这一标准和准则。2006年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网络组织 (INQAA-HE) 在其发布的评估守则中明确提出,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及其改进的主要责任在于高等院校。这一原则凝聚了世界各国在高等院校质量保障上达成的共识。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举行, 来自148个国家的近千名与会者汇集在一起, 呼吁高等教育应对全球发展中的挑战。
2. 国内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陈玉馄教授首次明确、系统地提出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加快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建议, 并依据“系统流程”的理论, 把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看作一个开放系统, 将质量保障的内容归纳为输入保证、过程保证、输出保证三个部分。并指出高等学校内部应建立自己的质量保障系统, 这一质量保障系统将致力于高等学校内部的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估活动, 在必要时, 配合外部质量保障机构进行自我评估活动, 为学校提供自我评估报告。
王碧云在《我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构建》中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给予了科学的界定, 她认为本科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是指本科高等学校在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和科学, 以及学科发展的自身逻辑的基础上, 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 完成预定的教育目标的程度。并运用系统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 从思想、组织、教学资源、信息、设计、教学及教学质量监控七个方面构建我国本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最后“形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周而复始连续改进的闭合体系”。
朱泓在其博士论文中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相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选择教学评估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通过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 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评估思想、经验和方法。从影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出发, 综合运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理论;并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课程评估之中进行数据的处理, 采用模糊多值评估法, 从多角度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估, 建立了性质优良、可行的评估模型;提出了在线评估思想, 开发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在线评估软件系统。
熊志翔认为,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紧跟世界质量保障潮流, 与中国高教大众化进程同步, 政府主导, 社会补充, 重点突出, 形式多样等特点, 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他认为,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的世纪应该通过创新争取一个较大的发展。其中就学校内部保障而言, 高校应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以办学实体的身份建立健全高校与政府、社会良性循环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3. 国内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1990年, 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 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从1994年起, 国家教育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活动。2004年8月, 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 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2005年11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指出要逐步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07年政府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7年11月,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亚太地区质量保障网络组织 (APQN) 和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在云南昆明共同举办了“提升质量:外部质量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研讨会。与会代表针对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的能力建设、对跨境教育的质量保障和监管以及我国的本科教学评估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在学术研究方面, 专门研究外部质量保障的文章非常少, 多数是零星地散落在一些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专著中。孔媛媛认为, 目前在我国政府是评估的唯一主体, 学校、社会基本没有发言权, 政府主导的评估, 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党的十四大后确定了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一步对高校下放办学自主权, 高等学校要面向社会, 自主办学, 并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高等学校由原来的政府控制下的只向政府单方面负责的附属地位转变为体现不同群体利益, 负责自我发展的主动实体。因此, 必须要建立多元评估主体的高等教育评估体制, 形成“一种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 三方各尽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努力, 有效满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运行机制”。
张培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辽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中提出, 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到高等教育, 把教育当作一个“生态系统”。通过对辽宁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指出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投入保障、体制保障和监督保障。
胡建华在高等教育质量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的关系分析中, 认为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 但是社会的外部监控的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他指出,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监控存在着过分“行政化”与“排名化”的倾向。由于对高校的评估很多是通过行政机构, 容易忽视高校的学术机构性质, 影响高校办学自主性发挥。以排名作为评估的目的, 容易导致高校的互相攀比乃至不当竞争。因此, 我们应该正确发挥外部监控评估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构成及运行状况的功能, 准确认识高等教育质量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十五”期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 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兴起, 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研究。
郭睿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成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三个系统, 认为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运行机制中对内是相对封闭的, 而对外是一个开放系统, 因此, 将该系统看作是一个以投入、运行 (过程) 和产出 (成果) 为保障对象的体系, 并制定了这个系统对外运行的模式, 即“环境———投入———运行———产出”。
黄宗海在其毕业论文中选取广西七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样本,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从影响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四个因子出发, 找到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质量建设中的不足, 例如, 由于很多学校是专科升格而成, 在运作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按专科惯性运行, 或者模仿老本科院校, 许多原来的教师及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不转变, 仍然按旧的方式进行管理教学等。最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构建新建本科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设想。
傅大友等在《新建本科院校建立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思考》中, 提出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 分别是建立教学质量信息采集系统、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系统、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改进系统。另外,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特点, 指出了构建标准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逐步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化, 即以文件的形式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活动的文字描述, 把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手段和方法制度化。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研究。
李志平等在《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育基本特征研究》中指出,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是职业性, 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学术性和创新性。他在文章中指出,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职业性是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第一特征, 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学术性、创新性使其不同于以往的专科学校。
杨晓西等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思考与实践》中认为,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走特色化发展战略, 选择重点学科、专业作为突破口, 集中一切优势资源, 打造学校的品牌学科和特色专业, 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氛围。并结合东莞理工学院的实际情况, 为其制定了合理的特色发展路线。例如合理定位, 明确使命;强化创新意识, 树立特色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地区丰富的社会资源, 努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保障体系对策研究。
林晓新以大学竞争力为基础提出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策略, 科学合理的定位决定地方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 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学校优势、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前提。提高师资力量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 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进行教育制度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培育大学精神是提升竞争力的源泉。他在文章中还提出,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营造一个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
杨涛等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路探索》中提出, 新建本科院校要抓住一条主线, 精心编制四个规划, 切实解决两个问题。新建本科院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 由单科性向多科性、综合性院校转变, 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较快发展, 必须紧紧抓住本科教学评估这条主线始终不放, 扎实做好本科教学工作。他还提出要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创新与发展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基石, 创新与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与归宿。改革必然导致一些影响学校不稳定的因素产生, 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坚持走民主化、科学化决策之路。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保障研究评述及展望
总体来看,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研究, 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 研究内容有待深入。
现有文献中, 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 对问题进行简单陈述, 并没有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运用多种先进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具体、详细地研究。另外, 现有文章大都是研究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而专门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研究比较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在将来的研究中, 必须抓住新建本科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特点, 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 结合实证进行专门研究。
2. 研究思维与视角有待拓展。
8.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八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 心理健康 教育
一、领导重视与大力支持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作为任何组织发展的主导性经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来说,并不是一句套话。就该类院校主要发展瓶颈而言,办学定位不明确,就容易造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这一点,百色学院做的就比较突出。在各种会议上,学院领导多次强调,大学生要迎接未来的挑战,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只有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它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成才问题。学校教育没有心理健康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工作,也是有欠缺的学校工作。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亲自抓新生心理健康普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周系列活动等具体工作,使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百色学院还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学院年度经费预算,确保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咨询设备添置、专题辅导讲座、征订报刊杂志以及师资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每年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1.5万元左右。
二、真抓实干,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教育,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诊疗机能的基础,因此,在这一教育模式上的开展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是否拥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就成为衡量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程度的试金石。百色学院很早就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文化为组长,学生工作处(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学生工作处(部)、教务处、院团委、保卫办、院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和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系领导为成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了百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挂靠学生工作处(部),配备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具体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系设立学生心理辅导站,辅导员负责系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学生会设立心育部,班级设立心育委员。从而构建了学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为该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是该项教育的灵魂和主导,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项咨询机构都必须建立在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上来。
(一)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兼职工作人员
百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8人,其中专职人员1人,兼职教师7人。基本满足了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师资专业水平
百色学院历来重视强化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一是依托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基地,派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学术进修和交流活动。有5名教师参加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取得了合格证书,8名教师参加了区教育厅组织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的培训;二是加强校内培训,该院2008年开展的辅导员、班主任全员培训开设了“在校大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研讨:心理问题学生处理”两个专题,就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三)加强心育委员和心理健康协会会员的培训
每年都开设以心育委员、心理健康协会会员为主要成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技术培训班,就心理辅导的基本原理、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调适、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心育委员和心理健康协会会员的心理辅导水平。
四、有针对性、多渠道的开展动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基于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整体特征的把握,就奠定了改类院校心理教育开展活动要遵循针对性、多渠道的基本原则。
(一)有针对性
针对性就是要甄别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群体特征,要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区别对待,从而制定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计划。百色学院每年都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一类学生占20.6%,应引起关注的二类学生占40.7%,总检出率为61.3%。普查结果和全国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是一致的。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工作。比如,一“室”,(心理咨询室)一“线”(心理咨询热线),一“报”(《心理健康报》),成为百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道风景线。
(二)多渠道
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整合尽可能的资源来做大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项目。这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确是必经之路。百色学院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来抓。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该院成功组织了“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该院还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学院公共选修课课程计划,组织教师精心备课、上课,保证教学质量。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系不定期、有针对性地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和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疑释惑。通过解读和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理上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进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百色学院还重视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来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力支持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工作,通过心理健康协会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使追求健康心理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晓萍,心理社团活动———凸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教育科学研究[J].2004(12)
[2]刘歆 吴学剑 满文通,“应用”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J].2009(2)
[3]杨玉相 吴莉 陈小华,心理社团建设———凸显新建本科院校职业心理教育的有效方式[J].科教文汇,2009(8)
9.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九
关于解决新建和改扩建居民住宅区 社区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的通知
郑政文[2003]10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深化社区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确保社区管理服务、居民文体活动及其它公益设施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新建和改扩建居民住宅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的建设、管理通知如下:
一、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包括居民文体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站、警务工作室、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站)的建筑面积根据小区设计规模核定。
1.设计规模在2000户以上的住宅区,按600平方米进行设计,其中,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150平方米,社区公益服务用房450平方米配套设施(上下水、供电、供暖、厕所等)齐全;
2.设计规模1000-2000户的住宅区,按500平方米设计,其中,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为150平方米,社区公益服务用房350平方米(居民文体活动中心200平方米);
3.设计规模不足1000户的住宅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按每百户4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设计。
二、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要将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使之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民政部门和所在街道办事处要参与审核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的设计工作,并在建筑审批手续上签署意见和加盖公章,否则开发单位不得进行小区建设施工。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竣工后,由建设民政部门和所在街道办事处联合验收,对不按规划进行建设的,可视为公共设施配套不达标,不予发放“开发项目施工综合验收合格证”。规划、建设、民政等部门应积极配合,确保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服务用房达到建设标准。
三、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成后,由建设部门核定成本价格,转让给社区居委会,费用由所在区财政支付,民政部门负责办理转让手续。社区公益用房由开发商无偿提供,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交接手续。
四、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属专项用房,开发建设和物业管理单位不得向社区居委会收取物业管理费及房租。社区居委会不得改变上述房屋的使用性质,对于出租、转让或挪作他用的,一经发现应立即纠正,否则,由原开发建设单位予以收回,并报民政部门备案。
五、已建成入住的成建制住宅小区,凡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至今没有解决的,原则上按上述标准调剂安排。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部门不准相互替代,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搞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
六、各县(市)可参照本通知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公益用房的解决办法。
二ΟΟ三年五月七日
10.新建中学图书室分类 篇十
基础类图书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类图书B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类图书C
E
F
G
H
I
J
K
自然科学类图书
T
U
V
X
综合性图书Z
11.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十一
关键词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 安全教育管理 现状 对策
近几年,随着学生资源、教育条件、社会环境等的变化,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安全教育管理受到极大的挑战,尤其一些校园治安案件的发生, 严重威胁到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安全教育已成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安全教育规范化建设、安全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形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一)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认识不到位
1.领导机制不健全。虽然都成立了安全教育领导机构,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究竟由谁来承担,到底采取何种运行机制,从上到下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
2.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没有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部分,一直被摆在不重要、可有可无的位置。
3.没有统一的规划。大学生在校接受的整个安全教育中,未设专职教师,未订制统一的教材,在时间上、内容上和效果上缺乏保证。
4.在对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当中,又重管理、轻教育,忙处理、少规划,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
(二)内容不明确,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变化
1.内容不明确,随意性较大。大学生安全教育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安全对策教育三方面。当前,学校安全教育主要侧重于安全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安全技能、安全对策的教育,而安全知识教育中,哪些安全知识是主要的,哪些教育内容是必需的,研究得不够充分完善,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盲目性、随意性很大。
2.重知识、轻技能和对策的训练。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重视安全知识的教育,轻视安全技能、安全对策的教育。
3.内容与形势脱节。目前的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对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领域,如知识产权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方面的法规等、新骗术、传销等,目前还没有被纳入到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中去,而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已经广泛涉及到的问题。
(三)方法不得力,安全教育形式化
1.方法较为陈旧,手段较为落后。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如现代化的多媒体演示、网络宣传等手段用得较少或基本不用,传统的安全教育措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渗透力,更谈不上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安全教育有临时应付倾向。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对安全教育采用临时应付的态度。上级安排了,就抓一抓,上级不强调就搁置一边;对安全教育重视不足,力度不够,大多流于形式。
3.安全教育活动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在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方面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普遍不高,效果甚微。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对策
(一)坚持预防为主 ,加强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
1.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完善运行机制。根据高校管理实际,高校应该采取建立经常性安全组织和临时性安全组织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安全工作组织网络。
无论是经常性还是临时性的安全组织,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并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要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奖惩挂钩的原则 ,促使有关安全组织及安全责任人员随时进行安全方面的检查监督以确保各项安全工作制度的贯彻落实。只有建立组织,明确责任,才能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
2.建立 “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各种宣传阵地为载体,以丰富的活动为重要支撑”的安全教育体系。
课堂教学主要以系统的讲授为主,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宣传主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橱窗、校报、图片展等进行形象直观的安全教育;开展参观、安全演练、主题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安全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学生思想。
3.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纳入教学计划,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教材、统一时间、统一教师、统一考评。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避免随意性,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克服重管理、轻教育的弊端,使安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适应社会形势,完善教育内容
1.完善安全知识的教育内容
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安全防范角度讲,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国家安全教育。随着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发展,境外人员来学校的情况日益增多,如何与境外人员相处,是学校的国家安全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2)网络安全教育。虽然大学生有驾驭网络的技能,但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却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
(3)消防安全教育。随着招生数量的扩大,校园内人员密度相应增大,消防重点部位不断增多,消防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4)防盗受骗教育。由于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自我防卫能力不强,财物被盗、被骗等案件呈上升趋势,甚至人身被骗、受害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5)心理安全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多方面的竞争压力,表现为各种心理上的不适。如不加以积极疏导,极有可能导致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
(6)交通安全教育。当前,校园车辆和校外车辆都较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有的购买了小车、有的购买了电动摩托车等,而大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缺乏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7)安全制度教育。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园治安管理制度等。
2.强化安全教育的技能、对策训练 ,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能力
(1)进行学校安全设施使用操作的训练。如灭火器的使用、用电安全的培训等。
(2)人身安全自我防范和突发险情时自救互救、逃生技巧训练等。
(3)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和训练。引导大学生正确地控制和释放情绪 ,消除其人格障碍,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4)对大学生特别是女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自我防卫意识和能力的训练。
(三)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1.传统方法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相结合
学校、班级在重视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电视等传统视听工具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这支新军的作用,专人负责、专门制作安全教育网页将有关校园治安管理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发布,向学生公布预警机制,如遇到各种诈骗如何应对,收到反动信息往何处上报等,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安全防范教育的作用。
2.丰富安全教育活动形式,注重教育的实效性
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要与时代相结合,与学生特点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安全教育活动,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开展安全知识型的活动。观看安全纪录片、拍摄发生在身边的安全常识短片、请公安、司法部门的同志举办知识讲座等。
(2)开展学生参与性、体念性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旁听法院审判、参加宣判大会、参观监狱等获取直观的印象。可利用操场、宿舍楼、教学楼、学生食堂等场所进行灭火、逃生、溺水、触电以及食物中毒等应急预案演练。
(3)借助重要日期开展活动。借助“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常识的教育。
(4)利用大学生参与传销事件、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等安全事件作为反面典型教材,对大学生进行警示教育。
总之,安全教育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安全教育管理,营造安全的育人环境,对确保大学生安全、顺利完成学业,维护高校稳定、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红光.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9(3).
[2]陶娟.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5).
[3]王智新.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
12.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 篇十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
1.去师范化现象严重, 引发教师教育重心的转移
近年来, 升格后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热衷于从师范性为主向多学科性和学术性方向的转型发展, 办学方向定位为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对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不够重视, 多着眼于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开发上, 淡化人文学科, 导致教师教育办学规模不断萎缩。因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 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始不断缩减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招生, 为迎合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机械电子、软件工程之类的就业率相对好的非师范专业, 因此, 容易出现教师教育类专业被边缘化的结果。
众所周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 他们拥有深厚的教师教育传统积淀。一直以来, 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地方基础教育, 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师资力量, 如果弱化教师教育的发展, 那么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可想而知。
2.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单一化, 与基础教育相脱节
多年来,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一直存在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课程专而窄, 教学内容陈旧, 与基础教育相脱节, 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注重专业课程的开设, 忽视师范生技能的培养;“重学术”“轻师范”, 这种现象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中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
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向学科的高深领域发展, 如数学, 物理等基础学科。笔者所在学校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学生, 80%的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反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太深, 若以后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很多知识对以后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义不大。知识的纵深发展固然有利于科学研究, 但对于即将从事基础教育的师范生, 花费过多时间于此,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知识的“浪费”, 与其过分关注知识的纵深, 毋宁提高培养学生的师范生技能训练。
3.学校内部教师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设置合理化问题
从事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分属不同的教学单位。教育管理的权限的分散导致协调与管理环节较多, 如教育学院 (教育系) 承担师范生的教师教育公共课基础课, 各学院 (系) 负责学科教学法课程。这些课程中, 教育学与学科教学法课程有很多内容是重复的, 怎样将这两门课程进行有效整合, 加强任课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 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妥善协调。
校内教师教育师资和资源分属不同管理机构, 教务处作为管理教学的行政部门, 也是制定政策的部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教师往往只是执行者, 存在意见不能及时表达, 即使能及时表达也未必能得到采纳。并列的教师教育教学单位, 缺乏沟通和协调, 造成了有限的教师教育资源的浪费。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出路
1.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专门机构
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专门机构是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的有效策略。设立特定的部门, 如教师发展中心或者教师教育学院。将有限的教师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避免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政, 由一个部门对全校学生的教师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授课, 加强各科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改变教师教育专业的管理、教学、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活动过于分散的现状, 加强相关部门和教师的沟通, 避免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避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2.根基于地方基础教育, 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⑴增强基础教育服务意识, 彰显服务地方的教师教育发展特色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本, 建立学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相结合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探索与完善“顶岗实习”、“顶岗支教”等实习模式。地方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不是高校教师教育类学科专业独自所能完成的, 必须集中高校和地方政府及中小学的合力才能培养出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毕业生。
⑵突出师范性, 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素养
作为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在办学定位与办学实践上去师范化, 必然会导致办学重心转移, 同时, 亦会增加其对教师教育办学认识的偏差, 极易诱发教师教育资源浪费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 不抛弃其有一定历史积淀的教师教育发展, 是明智的选择。而此类学校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探索既能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又适应自身发展实际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 在传统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型模式的基础上, 可借鉴“1+3”培养模式, 即新生入学第一年按大类培养, 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大二分流后接受两年的教师教育专业训练, 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 这是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的融合阶段, 也是学科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过渡阶段, 在这期间由各专业学院和教师教育学院共同负责, 最后一年由教师教育学院负责, 继续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 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3.合理配置课程资源, 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⑴合理设置职前教育课程, 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配置
在课程设置中, 如何将师范性和学术性很好地进行对接, 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职前教师教育的培养过程中, 仅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法等相关课程, 还远远不够。学校应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提出的“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实践”四大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要求, 拓展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更新课程中陈旧的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 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特别是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新成果。针对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考试标准》对教师资格考试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应在实施课程中也不断更新与补充内容。
⑵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重视师范生技能的训练和养成
首先, 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构建与地方中小学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 探索与地方中小学共同培养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如定期邀请中小学优秀校长和教师来校开讲座, 加大学生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课时比重, 从而在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 养成教师专业情意, 增强学生入职后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 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实施建议要求, 学校聘任地方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 探索“双导师”制, 形成高校与地方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 为学生的专业见习、实习和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以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最后,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教育发展, 离不开教师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 优化教学环境、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 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⑶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 更新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改革和创新实践课的内容和形式, 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以便学生尽早适应教师资格考试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面试方式。实践课应涉及到师范生对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热情和情感, 对中小学学科知识及课标的理解, 对青少年心理的把握。鼓励承担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根据教学实际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如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讲述或者角色扮演、教育情景剧等形式开展班主任工作或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 开展体验式学习,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过程中参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调查研究, 搜集相关教育案例。只有了解、研究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的实践, 才能切实地有利于学生教育情感的养成。[2]
结语
当前,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在发展中, 虽面临去师范化、教师教育专业办学规模萎缩等困境, 但地方基础教育对优质师资力量的需求缺口依然很大,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仍有长足的发展空间。只有不抛弃其教师教育的传统, 不随波逐流, 不照搬传统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才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1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Z].2011, 5, 2.
[2]徐书业, 张传月.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略——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 2010, 04:70-71.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2011]6号.
[4]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7:1-4.
[5]杨哲.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创建[J].教书育人, 2012, (1) :35-37.
【新建县中学教育通知】推荐阅读:
新建职工食堂的请示08-20
新建文化广场施工方案10-16
新建项目供电情况说明11-01
新建4s店工作计划09-01
学校新建用款计划09-07
新建工业厂房审批流程09-07
新建康医院文明和谐创建10-08
新建-学写读后感教案10-03
新建十一月份常规检查通报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