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句子排序题(精选6篇)
1.三年级句子排序题 篇一
1. I’d like a cup of coffee. 1. Hello, Gao Shan.
2. I’m thirsty, Mr Brown. 2. Let’s go and play baseball now.
3. What would you like? 3. That’s a good idea.
4. Here you are. 4. I like baseball.
5. Thank you. 5. What do you like, Wang Bing?
6. That’s all right. 6. Hello, Wang B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Oh, it’s time to go to bed. D:1. A sweater, please.
2. What’s the time, dad? 2. What about the yellow one?
3. Good night, Helen. 3. Can I help you?
4. It’s nine twenty. 4. It’s nice. How much is it?
5. Good night, Dad. 5. 50 yu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E: 1. Sound good. F:1. What a nice photo.
2. What about a sandwich? 2. Look at my family photo.
3. I’m very hungry, mum. 3. No, he’s my uncle.
4. No, I’d like a hamburger. 4. Where’s your father?
5.Thank you , mum. 5. Is this your father?
6. OK. It’s in that box. 6. Look, he’s on the sof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1. What’s this in it? H: 1. That’s a good idea. Let’s go.
2. How are you? 2. Excuse me, what’s the time,please?
3. Oh, I see. 3. What do you like?
4. Not bad. Thank you. 4. No, I don’t like fishing.
5. It’s a pencil sharpener. 5. It’s three o’clock. Shall we go fishiong?
6.Look, this is my new pencil box 6. I like rowing. Let’s go rowing, O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1. Shall we go skating? 2. Good idea. 3. What’s the time?
4. Let’s go shopping. 5. What colour? 6. It’s four o eight.
7. No, I don’t like skating. 8. Can I help you? 9. Blue.
10. A tie , please. 11. Twenty yuan, please. 12. How much is 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 1. Let’s go running. 2. It’s seven o’clock. 3.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4. What do you like? 5. Good idea. 6. How are you? 7. No, I don’t like running. 8. Not bad. 9. Let’s go. 10. What’s the time, now? 11. Let’s go skiing. 12. I like ski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 1. I can’t find my bike. Where is it? 2. But where’s dad?
3. What’s the time, mum? 4. Shall we go to the park?
5. Sorry, I don’t know. 6. He’s in the study.
7. But how? 8. All right. 9. Oh, it’s over there.
10. By bike. 11. It’s two o’cloc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 1. Look at my family photo. 2. What a lovely clock! 3. What’s that over there? 4. Yes, she is. 5. Is it a cat? 6. Is she your mother? 7.Come in, please. 8. No, it isn’t. It’s a clock. 9. What’s the time? 10.It’s time to go home now.
11. OK, see you. 12. It’s four o’clock.13. May I come 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1. Shall we watch TV? 2. It’s ten o’clock. 3. Alice, what’s eighteen minus nine? 4. Oh, no. You’re wrong. It’s nine. 5. What’s the time now? 6. It’s ten. 7. All right. Good night. 8. Oh, no. It’s time to go to b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1. Mike, this is my friend Lily. 2. May I come in, Helen? 3. Nice to meet you,too. 4. Come in, please, Lily. 5. Yes, he is. 6. Sit down, please. 7. Is this your brother Mike? 8. Nice to meet you. 9. Thank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Yes, it is. 2. What a nice camera. 3. Nancy, is this a camera? 4. Sure. Here you are. 5. Can I have a look? ____________________
P: 1. Let’s go and play football. 2. What do you play? 3. I play football. 4. No, I don’t. 5. Hello, Mike. Do you play basketball? 6. Great, let’s g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1. Thirty—five yuan. 2. Good afternoon. Can I help you? 3. I’d like a belt. 4. OK>How much? 5. What about this one? 6.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7. Brow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关于三年级英语句子排序专项训练
]
2.三年级句子排序题 篇二
1.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 2.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儿童节、妇女节 3.莺歌燕舞、冰天雪地、桂子飘香、赤日炎炎 答案: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2)、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3)、莺歌燕舞、赤日炎炎、桂子飘香、冰天雪地
4、电视机、电器、国产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器、彩色电视机 答案:(4)、电器、家用电器、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国产彩色电视机
5、大发雷霆、一本正经、怒发冲冠、喜笑颜开、怒形于色
6、国庆节、儿童节、劳动节、建军节、植树节
7、东亚、福州、中国、亚洲、福建 答案:
(5)、喜笑颜开、一本正经、怒形于色、怒发冲冠、大发雷霆(6)、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7)、福州、福建、中国、东亚、东亚
8、国庆节、儿童节、劳动节、建军节、植树节
9、林则徐、李白、朱元璋、陆游、泰始皇
10、大发雷霆、一本正经、怒发冲冠、喜笑颜开、怒形于色
答案:(8)、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发生时间先后)
(9)、泰始皇、李白、陆游、朱元璋、林则徐(所在朝代的时间先后)
(10)、喜笑颜开、一本正经、怒形于色、大发雷霆、怒发冲冠(发展顺序)
11、晌午、黎明、午夜、黄昏
答案:
(11)从早到晚:黎明、晌午、黄昏、午夜 从夜到明:黄昏、午夜、黎明、晌午
12、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元宵节
13、广东、亚洲、广州、中国、东亚
14、微波荡漾、水平如镜、波涛汹涌、波澜壮阔
15、桃花、梅花、荷花、菊花 答案:
(12)、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按先后顺序排列)(13)、亚洲、东亚、中国、广东、广州(从大到小)(14)、水平如镜、微波荡漾、波涛汹涌、波澜壮阔(程度由轻到重)(15)、桃花、荷花、菊花、梅花(按春夏秋冬排列)
16、手机、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茶几、衣柜、钢笔、、毛笔、文具盒
答案:
(16)冰箱、彩电、茶几、钢笔、空调、毛笔、手机、文具盒、洗衣机、衣柜
17、小学语文课本、书籍、语文书、书。答案:
(17)书籍、书、语文书、小学语文课本
18、桃花、荷花、迎春花、蜡梅花、桂花
19、鲸、动物、齿鲸、哺乳动物
20、龚自珍、曹植、于谦(古代的)、王冕、杜甫、陆游 答案:
(18)、迎春花、桃花、荷花、桂花、腊梅(按开放时间)(19)、动物、哺乳动物、鲸、齿鲸(按类别从大类到具体)
(20)、曹植(三国)、杜甫(唐)、陆游、王冕(元)于谦(明)(按人的朝代)
21、包制、擀皮、和面、煮熟
22、传送、编码、译码、接受
23、荷花、桃花、菊花、水仙花
24、纺纱、织布、制衣、种棉花 答案:(21)、和面、擀皮、包制、煮熟(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22)、编码、传送、接受、译码(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23)、桃花、荷花、菊花、水仙花(按花的季节先后顺序)(24)、种棉花、纺纱、织布、制衣(按生产的步骤顺序)
25、苹果树、植物、果树、树 答案:
(25)植物、树、果树、苹果树
26、国庆节、劳动节、教师节、妇女节、儿童节(由日历的先后顺序来排列)
27、端午、除夕、元宵、中秋(按节日的先后顺序来排列)
28、土家族民居、吊脚楼、建筑、民居(按从详到略的先后顺序来排列)答案:
(26)、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27)、土家族民居、吊脚楼、民居、建筑(28)、除夕、元宵、端午、中秋
29、凉爽、寒冷、酷热、炎热、温暖
30、元宵节、除夕、重阳节、端午节、春节 31.植物、苹果树、果树、树、红富士苹果树 答案:
(29)、凉爽、寒冷、温暖、炎热、酷热
(30)、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31)、红富士苹果树、苹果树、果树、树、植物 或者:
(29)、酷热、炎热、温暖、寒冷、凉爽
(30)、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31)、植物、树、果树、苹果树、红富士苹果树
32、小学语文书、书、语文书、书籍
33、男人、男孩子、小学二年级男生、人
34、全部、没有、少数、一半、多数
35、录取、报名、考试、注册、查分
36、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除夕、春节(写出这些节日的日期)答案:
(32)、书、书籍、语文书、小学语文书【包含关系】(33)、人、男人、男孩子、小学二年级男生【包含关系】(34)、没有、少数、一半、多数、全部【递进关系】(35)、注册、报名、考试、查分、录取【时间顺序】(36)、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时间顺序】
37、清明、除夕、元宵、中秋、重阳
38、土家族民居、建筑、吊脚楼、民居
39、鲸、动物、哺乳动物 答案:
(37).元宵、清明、重阳、中秋、除夕(时间顺序)(38)、建筑、民居、土家族民居、吊脚楼(包含)(39).动物、哺乳动物、鲸(包含)
40、小肠、食道、嘴、大肠、胃
41、花布、纱、布、棉花、衣服
42、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月亮、地球 答案:
(40)、嘴、食道、胃、小肠、大肠(41)、棉花、纱、布、花布、衣服
(42)、第一种:从大到小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 第二种:从小到大 月亮、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43、一道红霞、晨曦初露、万道霞光、红日薄发
44、冲向敌阵、调兵遣将、全歼顽敌、英勇出击
45、而立、花甲、耄耋、弱冠、古稀、知命、不惑、豆蔻 答案:
(43)、晨曦初露、一道红霞、红日薄光、万道霞光(44)、调兵遣将、英勇出击、冲向敌阵、全歼顽敌
(豆蔻:13弱冠:20而立:30不惑:40知命:50花甲:60古稀:70 耄耋:80-90期颐:100
46、纸、甲壳、计算机、竹简、纸 答案:按人类记事工具的发展排列
(46)甲壳、绳子、竹简、纸、计算机
47、左宗棠、范仲淹、诸葛亮、郑成功、黄道婆
48、语文课本、书籍、小学语文课本、教科书
49、打开网页、浏览内容、开机、关机、关闭网页 50、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答案:(47)、诸葛亮、范仲淹、黄道婆、郑成功、左宗棠(时间)(48)、书籍、教科书、语文课本、小学语文课本(范围)
(49)、开机、打开网页、浏览内容、关闭网页、关机(操作顺序)(50)、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时间)
51、①憎恨②埋怨③仇视④不满⑤怨恨 排列顺序:
理由:
52、①优秀②尚可③优良④较差⑤良好 排列顺序:
理由:
53、①酷爱②喜爱③喜欢④热爱⑤满意 排列顺序:
理由:
答案:(51)不满、埋怨、仇视、怨恨、憎恨(程度低到高)(52)较差、尚可、良好、优良、优秀(程度高到低)(53)酷爱、热爱、喜爱、喜欢、满意
54、镇、省、县、乡、市、村
55、小学语文课本、书、教科书、语文书
56、面包、主食、牛奶面包、食物
57、树、苹果树、植物、果树、生物 答案:
(54)、村、乡、镇、县、市、省
(55)、小学语文课本、语文书、教科书、书(56)、牛奶面包、面包、主食、食物(57)、苹果树、果树、树、植物、生物
58、海洋、山泉、江河、小溪
59、银河系、太阳系、月亮、宇宙、地球
60、劳动节、建军节、儿童节、教师节、党的生日 答案:
(58)、海洋、江河、小溪、山泉(按大小)。
(59)、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按大小)。
(60)、劳动节、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教师节(时间顺序)。61、①高速信息公路②电子管计算机③集成电路计算机④半导体计算机⑤大规模集合电路计算机 答案:
(61)排列顺序:4 5 3 1 2 排列理由:按照科技发展顺序排列
62、①目录卡片②阅览室③目录柜④图书馆⑤目录抽屉 答案:
(62)排列顺序:4 2 3 5 1 排列理由:从大到小
63、①中秋②元宵③重阳④端午⑤清明 答案:
(63)排列顺序:2 5 4 1 3 排列理由: 从先到后
64、争奇斗艳、枯枝败叶、落英缤纷、含苞欲放 答案:
(64)含苞待放、争奇斗艳、落英缤纷、枯枝败叶、(按花的时间顺序来排序 从花开到花败)。
65、山海关、长城、中国、世界、亚洲、答案:
(65)山海关、长城、中国、亚洲、世界
(山海关在长城上,长城属于中国,中国在亚洲,亚洲属于世界)
66、森林资源、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白桦树 67、拂晓、日中、过午、午夜、傍晚
妇女节、元旦、教师节、儿童节、建军节 69、除夕、元宵、中秋、重阳、清明、端午 答案:
(66)、从小至大:白桦树、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自然资源(67)、一天内从早至晚:拂晓、日中、过午、傍晚、午夜(68)、先后顺序:元旦、妇女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69)、先后顺序: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
70、桃花、荷花、迎春花、腊梅花、桂花。71、没有、多数、少数、一半、全部。72、词、字、段、句、篇。73、元、唐、清、宋、明 答案:
(70)、迎春花、桃花、荷花、桂花、腊梅花(按照时间季节排序)(71)、没有、少数、一半、多数、全部(按照范围大小排序)(72)、字、词、句、段、篇(按照篇幅长短排序)(73)、唐、宋、元、明、清(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74、水彩笔、足球、瓜子、钢笔、牛奶、脸盆、鞋子、篮球、手套、杯子、羽毛球、圆珠笔、话梅、象棋、花生、袜子、衬衫、铅笔、牙膏、筷子。答案:
例如:
1、水彩笔、钢笔、圆珠笔、铅笔、(文具)2、足球、篮球、羽毛球、象棋(课外运动)
3、瓜子、牛奶、话梅、花生(食品)
4、鞋子、手套、袜子、衬衫(衣着)
5、杯子、牙膏、筷子、脸盆(洗涤用品)
75、父亲、儿子、曾祖父、孙子、祖父 答案:
(75)曾祖父、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按辈份的大小顺序)。
76.公共汽车、车、交通工具、汽车 77、双色圆珠笔、圆珠笔、文具、笔 78、苹果树、果树、植物、树 79、昆虫、动物、蚊子、生物
80、小钢刀、小刀、刀、旧小钢刀 81.字典、工具书、《新华字典》、中文字典 82、男人、男孩子、小学二年级男生、人 83、小学语文课本、书、语文书、书籍 答案:
(76)、交通工具、车、汽车、公共汽车;(77)、文具、笔、圆珠笔、双色圆珠笔;(78)、植物、树、果树、苹果树 ;(79)、生物、动物、昆虫、蚊子;
(80)、刀、小刀、小钢刀、旧小钢刀;
3.三年级句子排序题 篇三
A卷 名校模拟
1.(郑州一模)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使用过期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乱扔过期药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据了解,过期药品属于重要环境污染源之一,特别是磺胺类、青霉素类等特殊药品,____①____。所以,专家建议____②____,通过立法规范过期药品的回收及处理。同时,应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使药店、药厂和药品监管部门形成合力,共同解决过期药品回收难的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昌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人最深沉的需要是获得常识,人人都渴望被赞誉与肯定。世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世上每个人也不缺少优点,____①____。只有智者才能看见他人一二分优点,愚者看见的都是这个人的缺点和不足。说什么话,看他人的优点还是缺点,____②____。所谓“佛眼看佛,魔眼看魔”就是这个道理。只要用心,人人皆有优点,从现在起,做快乐的事——学会赞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州二模)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我们应该明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不可割裂的,二者不是两件不相干的事,而是____①____;如果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毫不相干,这样的传承就是十分可疑的。我们还应该明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只是我们在民族复兴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资源之一,绝非全部,我们____②____,而并非仅仅继承和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足够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信阳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____①____,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____②____,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洛阳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____①____,逢年过节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渲染得浓郁喜庆。____②____,南方派代表为湖北沔阳剪纸、广东佛山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北方派代表为山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洛阳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一个人知识的多寡,____①____。懒惰者永远在事业上不会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永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____②____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商丘模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海南的黄花梨是极其名贵的木材,带有“鬼脸”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 ②这就是人们俗称的“鬼脸” ③形象逼真,十分迷人
④海南常遭台风袭击,所以黄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 ⑤形态奇异,丰富多彩
⑥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长出了非正常的纹路 A.①③④⑥⑤②
B.①③④⑥⑤② C.④⑥①⑤③②
D.④⑥②①③⑤
8.(商丘模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何建设“生态乡村”?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生态乡村”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的乡村。
①也有人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标准 ②有的人认为“生态乡村”就是植树种草,引水修路
③然而,乡村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符合生态理论”来认识“生态乡村” ④依照这些观点,“生态乡村”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屋舍整齐、绿树成荫、处处美景”的现代新农村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9.(南阳模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正如登山需要阶梯,进入经典作品的世界同样需要拾阶而上。经典作品中的主题,一般历千载而不变,诸如民族和命运、历史与兴衰,等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解经典也需要用丰富的阅历,用温热的内心,浇开经典作品中只属于独特个体的专属气息。
①有时,理解经典也需要人生的准备
②有时,通过一部经典去理解另一部经典,方能参透义理之精妙 ③比如国学上“以传注经”的传统就是如此 ④正如陈年老茶需要用沸水才能浇出厚重余味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B卷 仿真集训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中华文明是独特的,____①____。西方以“社会契约”规范各阶级集团的利益争夺而立国,而中国以“视民如子”的治家之道而立国。孝悌忠信是我国社会的伦理,礼义廉耻是我国政治的伦常。先有家庭道德,再有政治道德,这就是家国同构,自汉朝以来的历朝历代都声称“以孝治天下”。____②____,故有士子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担当。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城市的美丽固然表现在它的建筑、规划和绿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学习型城市的生命之美、灵动之美。
①善于阅读的市民才能创造学习型的城市
②这样的城市有着自我超越的市民、催人上进的组织、简单宁静的生活和自觉创新的文化 ③我认为,最优秀的城市就应该拥有善于阅读的市民
④但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还在于这座城市里人的品位和气质 ⑤人的品位和气质是怎么来的?是通过阅读而来 A.③①④⑤②
B.④⑤③①② C.④⑤①②③
D.①②④⑤③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是一种审美状态,也是一种生活实践,它能将历史与个体勾连起来,将审美感与现实感统一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让读书惠及更多人的现实趣味 ②这才能显示出读书的真正意义
③因而当代人的趣味应当是一种生活的趣味、历史的趣味 ④通过读书认识生活、认识自己
⑤进而把读书这种话语实践转化为社会实践,改造生活,改造自己 A.⑤④③①②
B.④①③⑤② C.⑤④②③①
D.④⑤②③①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一些有关筷子的习俗流传至今,比如,____①____。首先,要学会摆放筷子。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进食者的右手边,不要将一双筷子一正一反并列摆放,也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其次,要会使用筷子。不可取位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疑;____②____,这样容易被认为笨拙,也显得缺乏教养。在举筷夹菜时不要乱翻后再夹菜,更不要伸筷过长而到别人面前的碗盘中夹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相关研究表明,____①____,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权威部门的评审表示:味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一点危害,无需担心其安全性。味精可提高人体对其他食物的吸收能力,又能参与蛋质代谢和糖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起良好的作用,因而____②____。虽然味精是安全的,但是也要适度使用味精,毕竟味精只是一种调味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戏曲的创新是建立在充分传承的基础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结果使很多观众感觉,与其看这里的创新之作,还不如看传统老戏。
①偏离了戏曲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又要符合戏曲规律的正道 ②例如为了比赛和获奖,匆忙创新、匆忙拍戏,很难出精品 ③另起炉灶的创新
④如今的创新乏力很大程度上是动机不纯使然
7.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西边一棵古树。庞然树身斜躺着,若水牛卧地,整个树干已经枯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佛家说的他又重新转生了一回,正开始新的生命。黑与绿,老与少,生与死,就这样共存。
①枝条上又生新枝,一直拖到地上 ②就只那一片皮便又生出许多枝条
③依依地拥着自己的命根——那截枯黑的树身 ④如蓬蒿,如藤萝,像一团绿云,像一汪绿水 ⑤但树身的南北两侧各披挂下一片皮来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凡事要把握好“度”,既要有洞明练达的智慧。“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把握好“度”,是学问,是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即如是也。
①这种智慧是人的学问、实践、天赋、悟性等综合素质的体现 ②这种智慧是在实际生活遇到的挫折中积淀和磨炼出来的 ③他没有秘诀,是说不出、写不来的 ④是反思失败中悟出来的 ⑤是苦难对人的回报
A.③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③②①⑤④
D.④⑤②①③
9.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植物之所以有各种色彩,是由它体内含有的色素决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是依靠其体内其他部分供应养料。
②叶子一般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它含有叶绿素的缘故。③也就不再需要其他部分供应。
④可是叶绿素并不是和他的枝芽一起萌动发生的,⑤等长到一定阶段后,叶绿素产生了,自己能够开始制造养料。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乡愁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代发展了,文明进步了,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现代意义上的乡愁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①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 ②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③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 ④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 ⑤文化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的 ⑥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
A.④③①②⑤⑥
B.④⑥①⑤③② C.②⑤④⑥③①
D.⑤④③⑥①②
考点跟踪突破4参考答案
A卷 名校模拟
1.①对环境污染尤为严重 ②应尽快为过期药品回收立法
【解析】语段的主题是乱扔过期药品会造成环境污染。①空是举例说明乱扔过期药品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②空后的内容解释说明怎样从立法的角度治理药品污染环境的问题。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2.①只是缺少发现他人优点的眼光。②反映了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解析】语段的主题是:学会赞美他人。①处前句子与上句句式对应,所以①处填写的句子与前一句结构相同,为“只是缺少发现……”。排比句的前半句是“……缺少美,……发现美的眼睛”,后一句为“……缺少优点,……发现优点的眼光”。②处前的内容讲述了“智者见智,愚者见愚”的观点,根据这点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3.①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的一个整体)②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
【解析】语段的主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是”与①处前边的“而是”构成并列关系,因此表达意思是一致的,“不是两件不相干”可表述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②处后“而并非”与前句构成转折关系,②处后的内容讲述了对待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继承和传扬,再联系语段的主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知,文化也需要创新,据此总结出②处的答案即可。
4.①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②只要坚持这个标准
5.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密切关系
②剪纸按地域又分为南方派和北方派
【解析】语段的主题是中国剪纸历史悠久。①空后的内容从节日习俗方面讲述剪纸文化。因此①空是总说剪纸与节日风俗的关系。②空后面的内容讲述剪纸的流派,因此②空应填写“剪纸分为南方派和北方派”。
6.①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②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
【解析】语段主要内容是知识的多寡与人的勤奋程度的关系。①句是总说知识的多寡与人的勤奋程度的关系,后两句是从慵懒者和勤奋者两个方面讲述。高尔基和卡莱尔的语言是从勤奋者的角度进行讲述,因此可以得出“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语言表述意思符合即可。
7.C 【解析】本段文字说的是“鬼脸”黄花梨树的形成原因。先说其形成的原因是黄花梨受到的伤害④;⑥①紧承④中的“伤害”说受伤后造成的结果;⑤③是对结果的修饰,⑤③是从“形态”到“形象”的递进关系,最后用②总结。
8.C 【解析】①句开头是“也有人认为”,②句开头是“有的人认为”,故②应在①的前面;④句“依照这些观点”中的“这些观点”指的是②①中的观点;③句“然而”表示前面意思的转折,转入说明什么是“生态乡村”,应排在最后。故应选C项。
9.A
B卷 仿真集训
1.①立国之本与西方不同 ②治家之道就是治国之道
【解析】根据后面“西方……而中国……”可以推断第一空主要讲中西方在立国之本上是不同的。语段最后一句话是对前面内容的概括,语段主要讲“家国同构”,结合前面“家国同构,自汉朝以来的历朝历代都声称‘以孝治天下’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知,第②空主要总结“治家之道就是治国之道”。据此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B 【解析】通读语段信息,可知语段主题是“学习型城市的美”,首句中的“固然”和④句的“但”相承接,故④排在首位。②句与最后一句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可确定B项为正确选项。
3.D 【解析】该语段是围绕“阅读”展开的,④句的“生活”“自己”与前文的“个体”“现实感”相照应,⑤句中的“社会实践”“改造生活”“改造自己”紧承④句。②句指出“读书的意义”,顺承⑤句,③句和①句提到“趣味”,③句应放在①之前。故选D项。
4.①筷子的摆放和使用要有讲究 ②但也不可取位过低
【解析】语段主要介绍我国有关筷子的习俗问题。根据①空后“首先”和“其次”可知分别介绍了筷子的摆放和使用。②空所在句子与前句是两个并列分句,介绍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根据前句的“不可取位过高”,可知此处内容是”不可取位过低“。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5.①在食品中添加味精是安全的 ②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解析】第①空根据前句内容来看,应填入相关研究结论,整个文段阐述的是食品中添加味精是安全的,所以此处的结论应该也是与此一致的。第②空前面几句讲了味精对人体的益处。“因而”表明此处应填入总结性的语言。据此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6.③①④②
【解析】该语段是关于戏曲创新的内容,前文说戏曲创新的基础是传承,③句指出无视传统的创新,与前文衔接恰当,①句指出了无视传统的创新的结果,应排在③句之后,④句分析了缺乏创新的原因,应
排在①句之后,而②句紧接着④句举例说明。故顺序应为③①④②。
7.⑤②①④③
【解析】该语段是对古树的介绍,按照树干(树身)——树皮——树枝的顺序进行,因此⑤句讲到树身上的树皮,应排在首位,②句讲到树皮上生枝条,应排在⑤句后,①句讲新生的枝,应紧随②句,④是比喻句,用来形容树枝,③是拟人句,用来指树枝依附树干的样子,照应开头,故为④③,因此正确排序为⑤②①④③。
8.A 【解析】③句是对“度”的总说,排在首位,①②句分别对应“学问”和“智慧”。故答案选A项。
9.②④①⑤③
【解析】该语段介绍叶子颜色的形成,主要讲述叶绿素的作用。因此②句排在首位,接着按照叶子生长的顺序进行,因此④①句紧随②句,接着讲叶绿素产生,因此接下来是⑤③,故正确排序为②④①⑤③。
4.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 篇四
这类选项就是四个选项的逻辑起点是2-2型,例如:A.1……;B.1……;C.2……;D.2……
这样我们就需要先比较1和2哪一个适合做逻辑起点,确定开头之后我们就能排除两个个选项。接下来,我们再看剩余两项的结尾,如果它们的结尾不同,那么只需要看谁适合做结尾即可;如果结尾相同,则比较中间成分,至于如何比较,我们通过题目来分析。
例题:对下述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最高法院对宪法的解释是有弹性的
②直到今天,美国宪法没有基本的修改,只增加了20多条修正案
③也保障了美国民主制度的高度稳定和有效传承
④宪法的稳定性保障了宪法的权威
⑤在美国,宪法至高无上,但并不是僵化的教条
⑥这就使得宪法可以不断适应新环境、新发展、新情况
A.⑤①⑥②④③ B.④③②⑤①⑥
C.⑤①⑥④③② D.④③⑤①⑥②
【解析】:首先来分析该题选项,即2-2型。接下来就4和5进行对比,在4中出现了“保障了”,这说明是确定的表示作用的句子,而5提出了美国宪法的话题,故排除B、D。再看A、C的尾句,对比2和3,2当中含有数字,仅仅是对情况的论述,所以3更合适。所以,该题选择A项。
3-1型选项
根据上述论述,大家可知,3-1型选项即形如“A、1……B、1……C、1……D、2……”的选项。一般情况下,D项的1我们就不考虑了,因为如果D是正确答案,只需要比较谁适合开头就可以了,出题老师不会把题出得如此简单。剩余的三项还是要看结尾,接下来的做题步骤同上。
例题:对下述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到1995年全地区城市失业率达7.2%的高水平
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制约,自起失业问题仍在继续加重
③进入90年代后,虽然宏观经济逐步稳定,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增长
④众所周知,拉美的失业问题在债务危机爆发后开始恶化,失业率逐渐增加
⑤但劳动市场却发生逆转,失业率反而开始增加
⑥各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力图缓解失业问题,但始终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A.④③⑤⑥②① B.③⑤⑥④①②
C.④③⑤⑥①② D.④③⑤①⑥②
【解析】:首先根据选项特点,直接排除B项。剩下的三项中,结尾不同,根据1出现了1995,2出现了,可知1在2之前,排除A项。剩余的C、D前三项都是435,所以看后三句,根据内容可知1995年出现了失业问题,接下来采取措施没起到作用,19问题持续,所以选择D项。
1-1-1-1型选项
该选项类型四个选项的开头都不一样,正常情况下,只有确定开头就能选出答案了,但是有些开头不明确的题目需要结合结尾一起作答。
例题: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近乎透明,终日涌动不息的蓝色衬着岛上西式建筑的红砖绿瓦
②也使岛上的男子汉们日追一日地慷慨热情
③厦门岛四周的海水湛蓝澄碧,温婉妍丽
④我是一个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人
⑤这是南方的海,我故乡的海,终日奔涌喧哗着阳光的海
⑥还有散立在海滨山坡的芭蕉、椰树、凤凰、木棉,孕育、滋养了一个又一个诗人、音乐家
A.①⑤⑥②③④ B.②⑥③⑤④①
C.④③①⑥②⑤ D.⑥④②①⑤③
5.托福听力内容连接排序题解析 篇五
托福听力内容连接排序题例题
内容连接排序题特点
托福听力内容连接排序题最大的特点是比较难,需要掌握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或者是某整个段落的内容。在这类题型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含有明显顺序标志词的,最难的是没有任何标志词需要通过动词或者词汇的含义进行分析和判断。
真题案例分析
例1:TPO8 lecture 3
Put the events in the order that they happened
Click on a sentence. Then drag it to the space where it belongs
Answer Choice Order
Inexpensive eyeglasses became available-4 1
The first eyeglasses were made-1 2
The number of people interested in reading increased-3 3
The printing press was invented-2 4
在对于本道题的解答过程中,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和具体细节。因此这道题目是比较难的,要求考生在听的过程中要根据信号词记录关键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关键信息进行答题。
考生可以首先看选项,通过选项的内容定位听力原文,从So we’re pretty sure that glasses were invented about the late 1200’s, well, over a hundred years before the printing press. Now let’s get back to the invention of the painting press in 1440. Suddenly, books became readily available and more people wanted to read. So the need, oh well, actually not only the need but the demand for more affordable glasses rose drastically. Eventually, inexpensive glasses were produced, and then glasses were available to everyone.
通过原文中的glasses were invented about the late 1200’s和over a hundred years before the printing press因此可以判断The first eyeglasses were made发生在The printing press was invented之前。然后紧接着只有印刷术发明了,人们便的越来越爱书more people wanted to read 然后demand for more affordable glasses,因此答案为首先是眼境的发明,第二个是印刷术的发明,第三个是人们对读书需求的增加,最后一个是眼镜变得越来越适用。
在做本道题目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把答题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呢?这就跟托福听力原则相结合才能实现记录关键信息,例如So(因果原则信号词) we’re pretty sure that glasses were invented about the late 1200’s, well, over a hundred years before the printing press.这句话明显体现了听力的因果原则,考生在听的过程中遇到这类词就要认真听认真记录了。So the need, oh well, actually not only the need but the demand for more affordable glasses rose drastically,同样也是因果原则。Now let’s get back to和and more people wanted to read属于强调原则。
除了利用原则进行记录关键信息,还要学会对文章进行预测。在刚开始听就要考虑这类文章是否有可能出排序题,如果觉得有可能要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过程和事件的先后要着重记忆分析。在听到因果原则信号词、强调原则和过程原则等能体现这些原则的信号词的时候要后面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怎么样都需要弄清楚,利用缩略符号记录下来这些信息,才能在答题的时候提供帮助。
托福听力备考的四部曲
TOEFL听力考试属于英语考试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它也因其自身的考查方式及特点而与阅读、写作等类型的题目有所区别。在TOEFL听力部分的考试中,所有的信息源都在音频形式的听力材料中,而且音频材料转瞬即逝,因此,考生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并细化成具体的备考步骤,以便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下面将就TOEFL听力的备考步骤进行一定的介绍。
第一,在实际的听力考试中,每段材料只读一遍,而且在有些题目中,考生只有在材料播放完之后才能看到题目,这就需要在听音的同时,及时地做好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录下材料中的重点及可能会考查到的细节内容,此外,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要做到条理清晰、书写尽量工整、提倡使用一些自己惯用的缩写和图形来表达,提高记笔记的效率,并能够为答题时候高效准确地提取信息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在能够看到题目后,可以根据之前记录下的笔记内容来辅助答题,当然,如果对听力材料的内容理解不是特别充分,或者对可能考查的重点及细节把握不够,都会造成听完材料之后却对题目不知如何着手,这就要求我们在听材料的过程中,除去对材料本身的理解把握及记录之外,还应该注意对话中谈话双方对所谈论内容的观点及态度,从而从整体上感知材料,形成对材料的整体的全面的把握。
第二,在听写类型的题目中,可以听一句写一句,听力基础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听和写同时并行,在记录下已听懂内容的同时,注意力还应该主要集中在对正在播放的录音的把握上,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备考者应该能有足够的语言功底,能够潜意识地将听出来的内容拼写出来,从而为听懂正在播放内容的过程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此外,在这一部分中,备考者还需要使手耳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并能够做到双方并行不悖、双管齐下。
第三,在进行完练习之后,应该要能够以一种积极客观的心态面对答题情况,核对答案,并用红笔进行改正,找出自己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做反复练习,以实现真正的提高。
第四,在经历以上步骤之后,备考者可以对听力材料及听力原题目进行精读,标注好生单词的发音及语义,并对可能考查到的重点及细节内容进行推测,并熟悉听力考试中的规律及模式,从而对以后的听音过程提供更多的应对策略。此外,备考者还可以进行跟读模仿,使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尽量与听力原材料接近,从而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也会对之后的听音过程大有裨益。
以上,就是在TOEFL听力的备考过程中为大家推荐的备考步骤。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得到对自己有效的经验,改善自己的备考计划,找到最合适自己方法。
托福听力需要做几遍听写
托福听力听写在反复一遍后,句子的意思(meaning)全理解了,这时候就别试图把这句话一字不漏地写下来了。只要用记忆和总结把这句话的核心大意(main idea)写下来就行了。
在反复了几遍之后发现大多数内容都听明白了,但里面的个别词没听出来。这些个别词可能(might)对我们来说是生词(new word),也有可能是发音或音变导致(lead to)我们没听出来。这时需要大家做的工作是,记录声音符号(to report voice symbol)。也就是用你熟悉的(familiar)音标,汉字(Chinese character)或其它标音方式,把你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这个工作非常重要(very important)。总有同学说:老师,这句话我听不出来,听不懂。我就会问:那你听到声音了吗?他说:听到了。我说:“听到了什么声音。”他说:“啊,忘了。”
我们做托福听力听写的时候为什么不提高(can not improve),就是因为我们每次反复三五遍之后就直接打开原文看了。一看原文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一句话啊。这时,当你把原文放在一边再去听一遍听力材料时,你发现你都懂了。而这根本不是用耳朵听出来的,不是你的听力水平提高了,而是你用眼睛看完了记住了。听了几遍,看了原文再去听,就以为自己听力水平提高了。
所以说,要改变(to change)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在听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symbol)。这么做的目的(aim)是为了建立你耳朵听到的声音和实际内容之间的关联(connection)。把你听到的声音用你熟悉的符号记下来,哪怕只能记录下一种语气语调(tone)的起伏或者个别的声音(voice)。有时候成功失败只在一线间,就差那一点点。
在进行托福听力听写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这一步(this step)就是那一点点。如果不记录,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单词这个短语(expression)作用在你的耳朵里是什么声音。同样的词作用在不同的(different)人耳朵里,声音符号(symbol)是不同的。如果你认真记录一次,下次再听到一样或类似的声音(voice)时,你的反应速度(speed)和理解能力(ability)一定会加快。
为什么大家听到Good morning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反应(reflection)就得懂,而且会立刻(immediately)反应出来意思是早上好(good morning)。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两个词的声音符号已经非常熟悉(familiar)。
听了三五遍,发现整个句子还是不知所云。这种情况的就是多种因素(factor)作用的结果了。可能里面有生词,有音变,还有可能是句型结构不熟悉不理解。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应该同时做A.B里面提到(refer)的工作。并把这句话作为接下来琢磨和总结的重点(key point)来对待。
琢磨反复完三五遍,打开听力原文(script),对照原文和自己的听写笔记琢磨。琢磨什么呢?刚才这儿我没听出来,是因为我不认识这个单词,还是因为觉得发生了音变现象(phenomenon),还是因为我对这个词或短语的声音不熟悉(unfamiliar),反应的慢。如果你能这样坚持二十天到一个月的训练(training),听力不可能有问题。所有托福听力听写的材料只要是词汇量积累了,听多少材料都不存在问题。这是我们说的在第三步反复琢磨
要做的两个工作。
托福听力考试的六大注意重点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1.High-quality extensive listening
我认为泛听的最佳材料有两个:一个是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频道),另一个是Discovery(探索)。看的时候一定要有英文字幕。每天看,养成习惯,会有很大收获。虽然有些考生认为泛听没有效果,关键开始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考生自己的听力训练方法,自然事半功倍。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2.Dictation
是指听写。将一篇听力录音中的原文全部听录下来,它是提高听力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准备新托福考试的考生而言,最好的听写材料是老托福的lecture。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先花一个月的时间将新概念第二和第三册的美英版听写完,然后再来听写老托福的lecture。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3.Subconscious listening practice
是指“下意识的听力练习”。它是指为自己创造一个英文的环境,比如早晨一起床,我们就打开音箱播放英语,可以是托福的听力材料,可以是英文广播,也可以是一部英文电影等,这样做的好处是随时都可以听到英语,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加深对英语的敏感度。其实这点和泛听有点类似。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4.Summary
是“概述,大意”的意思。具体指学生在听到一篇听力材料后所进行的概括。考生不需要听懂材料的每一个细节,但要抓住说话人的思路和框架。这个训练对于托福听力至关重要。练习summary的方法很简单,可以托福听力讲座为材料,一边听一边记笔记,录音结束后,根据大脑记忆和笔记,对全文重点内容进行英文复述,反复练习,直到可以将一篇讲座顺畅复述出来为止。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5.intensive listening
是指精听。我们这里所说的“精听”步骤如下:一边听一边看原文,划出自己不认识或似曾相识但反应不过来的词;录音结束,开始查生词,写在原文的旁边,只要写出这个单词在这篇文章中的意思即可;将这篇材料当阅读文章快速精读一遍,彻底看懂;再一边看原文,一边放录音,嘴上要跟读,反复几遍,一直听到可以不看原文彻底听懂为止。
精听材料有很多,我最推荐SSS(Scientific American’s Sixty-second Science),它非常短,但信息量很大,更重要的是,它是新托福听力出题的重要来源。
托福听力六大重点6.I Challenging materials
是指“有挑战性的材料”。备考托福听力挑战性的材料有这几类:一是美国大学上课的课堂录像或录音,现在很多美国大学已经将许多课堂录像放在了互联网上,这是一个极佳的挑战听力难度的材料。二是巴朗和Kaplan上的试题一定要做完,另外,如果觉得DELTA上的试题难度低,可以利用变速软件加2倍速来做,这样就会超越考试难度
6.高考语文排序题及答案解析 篇六
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黄包车在冷落的郊道上走,靠右不远是一条小河,_____;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天野飞去。
①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 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对岸 ③一片宽广的荒场就在左边 ④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⑤荒草离离,一望无边。⑥极目是离离的荒草。
⑦荒场上不时有些玄青的乌鸦,停下来觅食;⑧有些玄青的乌鸦不时停下来,在荒场上觅食;A.①③⑤⑧ B.①④⑥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⑥⑧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特别是每当早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_____ 在青青苍苍中,乳白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_________,转眼间,_________,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③万山倾泻霞光,重峦映照夕阳 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④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⑤太阳落山,霞光消退 ⑥霞光消退,太阳落山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4.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熏风阵阵,一望无际的麦田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________。A.像铁骑驰骋在无边的草原 B.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C.像正在草坪上穿梭的剪草机 D.像列队正在扬帆出海的小船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忽然远方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水,_________地气中船队似的那一片是一些低矮的建筑。①一排紧挨一排的小红船浮在水面上;②水面上是一排紧挨一排的小红船;③随着吉普车的前进,再仔细看,④在前进着的吉普车里,再仔细看,⑤那不是水,而是缥缈的地气,⑥这不是水,而是缥缈的地气,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岁月逶迤而来,蜿蜓远去,________。我们依旧喜欢翻阅那迷人的风景,________,因为我们都曾拥有那无悔的青春,那不灭的希望。
①迷人的季节总是如期而到 ②迷人的季节总是匆匆地走了 ③没有人拒绝,没有人推让 ④很多人拒绝,很多人推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爱纯真浪漫,________;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________;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__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________。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 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 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 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循路东行,到一座小石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________ 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做出图解。
①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
②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③山坡上树林茂密,水边石草杂置。
④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蓊蓊郁郁的。⑤月光从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⑥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撒在碧水上。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10.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________ 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①充满了闲适欢愉;②感受到了闲适欢愉;③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④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⑤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⑥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1.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12.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意吻合,衔接最好的一句是()对于爱好文科的考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 还要不要他们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________ A.从长远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回答。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培养的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1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七句话,排序恰当的一组是()西亚是亚洲西部的简称,________,在近代史上,西亚是西方和东方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①西亚处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交结地区。②它联结着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五个重要水域,被称为“五海之地”。③西亚是欧洲同广大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间的纽带。④古代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通过西亚,把我国的锦缎运到古罗马。⑤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是通过西亚往返于北京和威尼斯之间。⑥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亚,非,欧三洲之间交往的必经之途。⑦人们也把这一地区和埃及一起称为中东。
A.①⑦②③⑥④⑤ B.①②③⑦④⑤⑥ C.①⑦③②④⑤⑥ D.⑦①②③⑥④⑤
14.将下列五句话填入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句是()①神态端庄,②头梳螺髻,③双耳垂肩,④脸如满月,⑤身披袈裟,须弥山石窟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须弥山入口处的高达20多米的弥勒大坐佛。坐佛高踞于一个马蹄形窟内,________ 十分壮观,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A.④①②③⑤ B.⑤②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⑤①③④②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昔时,潮州的这座湘子桥,是一座亦市亦桥的市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廿四墩上,有廿四座楼阁,亭台 ②桥下,是盛极一时的花艇“六蓬船” ③五百米的大桥面上,商贾在营利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1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此时正是三五之夜,月亮已经爬上中天了,________ 风来了,楼房和山影在水中摇曳着,显得神秘而又朦胧。
①在深蓝色的夜空上高高地悬挂着,②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上,③向大地散射银色的光华,④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⑤梅河暗绿色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楼房和山影,⑥梅河两岸的楼房和山影倒映在暗绿色的水里,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蜿蜓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
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 ②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起 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 ④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 ⑤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 ⑥被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绿的杨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北京举行的“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上,代表们认为:“________数字地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①无论是推动当前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②无论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③开拓未来的新天地 ④还是开拓未来知识经济的新天地 ⑤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⑥还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A.②⑥①④ B.①③②⑤ C.②③①⑥ D.①⑤②⑥ 19.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1)(2)(3)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①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②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③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④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⑤是为点评。⑥是为序跋类。
A.①⑤/②④/③⑥ B.②⑥/③④/①⑤ C.③④/①⑤/②⑥ D.①④/②⑤/③⑥ 20.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 ________,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
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A.④②⑤③① B.③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④② D.①⑤③④②
2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把一群人送到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荒岛上,让他们在“原始状态”下开始新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选择了公平
②因此结论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公平优先
③每个人对未来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将来是穷还是富
④现在,让他们协商,建立一个他们心目中“公正”的社会
⑤因为不知道自己将来的收入如何,支持效率就可能承担饥饿的风险 A.④②⑤③① B.③④①⑤② C.①③⑤④② D.①⑤③④②
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势有益的加以改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③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⑤消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A.④②⑤③① B.③①⑤②④ C.②①③⑤④ D.①⑤③④②
24(2012 北京卷)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 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
① 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 引力波是听不到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①③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排序题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1.D 2.B[“隔岸”紧承上文“小河”,“靠左”与前文的“靠”相照应。注意描写的角度和语段的情境。]
3.B 4.B[“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的是“麦田”,下文语句的主语(本体)也自然是“麦田”,这样,才能主语一致,语意贯通。ACD三项中的主体分别是“铁骑”“剪草机”“小船”,当然是不能形容“麦田”的。B项用“海浪”来比喻“麦田”是恰当的。
5.C[分析的关键是主语的一致。“水面上”接上文“白茫茫的水”,“随着吉普车的前进”强调了视线的变化,“地气”为远处所见,指代应用“那”。] 6.A[此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内容连贯,二是把握意境,三是品味语感。“如期而到”与“匆匆地走了”给人的感受明显不一样,再者“匆匆地走了”用语毫无诗意,没有韵味,与描写的内容及语段创造的意境不合。“很多人拒绝,很多人推让”与前后内容不连贯。] 7.D[把握整个语段的内容倾向,则可看出分号所标明的层次内的内容前后两句之间在语意上属对比关系,只要把握这一点,则可选出适当语句。] 8.A[①句与前面“相通的水”衔接自然,⑤句中“冷冷的光”与后文的意境相符。] 9.D因为一个人有了①句中的“高尚的道德追求”,才能够做到②句中的“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因为能够勇于承担②句中的“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才能够做到④句中的“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因为能够“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够做到⑥句中的“自尊、自爱、自强、自律”。为此,该题第二个句号前的四道横线上应依次填上①②④⑥。而⑤③则是对“人格”的介定,其中⑤介定范畴,③介定内涵。为此,该题第一个句号前的两道横线上应依次填上⑤③。据此,该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项10.A[注意各组语句的表达效果。“闲适欢愉”是人的感受。最后处“显露出来”的主语应是“大地”,“大地整个……”修饰不当。] 11.B [本语段的题旨是取得成就要耐得住寂寞。A句把“才能”与“耐得寂寞”并列,未能突出本语段强调的重点(观点)。C句内容不够合理,为了突出“耐得寂寞”而否认了“才能”的作用。D句中把“耐得寂寞”放在第二位,未能突出本语段的中心。] 12.B [。给定的语句含有两个不同的问题,从语意上看:前一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再看给定的选项:A,D是完全否定的,C是完全肯定,显然与原句中的关键词“是否”“要不要”不照应,排除A,C,D三项,正确就只有B项] 13.D[这里的七个语句,在内容上属于两大部分:一是地理位置(空间),二是历史文化交流(时间)。在叙述时,应先空间,后时间,这样才能和原语段语意相衔接。] 14.B[从语境来看,“身披袈裟”是弥勒大坐佛的主要特征,应放在最前面;然后按头——脸——双耳——神态这样的顺序去组织材料。] 15.D[所给三句中,有两句写桥上,一句写桥下,根据一般描写顺序,先写桥上。①句写楼阁,亭台,是写桥面的大的景象;桥面上干什么 原语段中有“是一座亦市亦桥的市桥”,那自然就要写及其桥面上的“市”,即第③句所写。注意把握语段的行文顺序。] 16.B[“月亮(光)”是本段内容的主体,以此为关键,注意把握语意的衔接。] 17.C[此题的关键是各分句的结构一致问题。语段在内容上表现的是一种动态的情景,要抓住这一点分析和辨别。] 18.A[分析时应抓住“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知识经济”这一思路,同时注意关联词语及句式搭配。] 19.B[语段中“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其“私人性”“兴趣”“偶然”即可看出内容的顺序。] 20.B[排序首先要分析内容上的衔接,其次注意语句结构上的联系及关联词语的搭配。从语段的基本内容来看,讲的是想象力的重要性。再从四个要排序的语句来分析:①④句是想象力的“作用”,应连在一起;④句“并且”有递进之意,自然不能放在最前面。②句表原因,其前必有一句表明基本观点,即③句。也可用排除法。“他说”之后,一般应先表明观点,用③句,排除C,D两项;从其余三句来看,②句表原因,内容未讲完,不能用在语句的结尾处,可排除A项] 21.A(五句话分为两层:④②⑤为一个组合,承接上文的“难觅”,表示一种假设的情况,应在前;③①为一个组合,解释其原因,应在后。在④②⑤这个组合中,根据关联词“如果„„那„„”,可以推知④在前,②在后;再根据从“逃离了都会”到“偷偷生长在„„乡舍与„„村庄”的事理逻辑顺序,可以推知②在前,⑤在后。在③①这个组合中,根据从“萌芽”到“生发”的事理逻辑顺序,可以推知在③前,①在后)22.B(③句紧接题干的文句,陈述到荒岛后的现状,它与题干的文句共同构成一个情境。④句是提供选择余地,①句是作出选择,⑤句是解释为什么会作出这一选择,②句是得出结论,因此④①⑤②形成一个符合事理逻辑的句群)
23.A(④承接上文,“建设乡村新文化”是建立在“挖掘、保存”并“改造”“乡村传统文化”基础上的。②⑤讲的是“建设乡村新文化”对农民个体的意义,③①讲的是“建设乡村新文化”对农民群体的意义,并且有“不仅”“而且”的语言提示)
【三年级句子排序题】推荐阅读:
六年级句子排序训练01-11
小学低年级句子排序练习08-09
小学语文句子排序题及答案07-17
三年级句子复习07-17
小学三年级优美句子06-21
三年级春天的句子07-16
三年级写雷的句子09-12
句子排序大全07-11
句子排序专项10-04
给错乱的句子排序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