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2024-06-08

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精选19篇)

1.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一

一、研究主题

20xx学年第一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以“立格”课堂模式创新和有效学习为核心,以“课堂变革模式化”,力求提升课堂学习效益和教师培养成效。本学期从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准备做起,以“预习学案化”为主题,探讨形成不同课型的“学思案”和课堂教学模式。

二、重点工作

依据研究主题,以高一的英语走班为切入点,编写校本教材。认真准备市晒课优课比赛。以学业水平的复习课为提升样板,编写各种课型的学思案,注重学思案的模式化,注重学思案的高效课堂价值体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预想完成必修1234学思案的初步编写。高三重点是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以二轮课堂的专题化提升、方法指导、练习的统一整编为重点。

三、主要难点

在新的学期里,在改革和创新的大环境下全面启动课堂模式变革,教师的前期积累比较欠缺与薄弱,教师精力上负担有些重,对课堂模式的理解和理论学习还将继续深入,课堂实践经验更是有待努力,因此,对于课堂模式改革仍需深入学习和培训,如何在变革中提供教学效率和效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2.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二

2009年4月30日, 崔峦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参加深圳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实验研究》的结题活动, 在看课、听报告和现场检测后, 崔老师感慨地说:“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一辈子, 一直在做梦:梦想着理想的, 高效的, 师生负担不重, 效果又很好的语文教育。今天在这里, 梦想成真了!”可见, 实验的效果是多么显著。

自2012年5月至今, 大兴实验区从最初随着中国教育学会来到深圳南山附属学校顺道的考察, 亲眼看到这个课题的实验效果后, 柏东河主任便将这个实验引进过来。经过全区自主申报, 有10所学校参加了这个课题实验的研究。经过四个多月的实验, 各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实验的成功。现将这一阶段的实验情况作如下总结与汇报。

一、自主学习, 全面培训

1.置身其中, 体验快乐。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这个课题实验, 对于没有亲身感受的人来说, 实施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于是我们利用暑假的时间认真琢磨“自主识字游戏卡片和拼音卡片”的使用方法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仔细研究课题的实验背景及理论依据, 拜读李虎老师的博文, 观摩课堂教学的模式, 不断地与李虎老师进行沟通、质询。真正做到了“置身其中, 体验快乐”。

2.全面培训, 现场操作。2012年9月2日在大兴区教师进修学院召开“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课题实验培训会。全区十所实验校50多名教师和课题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笔者对课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让实验教师初步了解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游戏卡片的使用方法。随后, 大兴二小的孙冬老师和王宇春老师结合暑期深圳培训的经历, 用鲜活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带领教师们共同对“拼音速成卡片和自主识字卡片”进行了学习演练。

3.制订计划, 稳步推进。教研室根据实验背景及实验研究的四个阶段, 即———

第一阶段:辅助汉语拼音教学 (一年级上学期20天左右) ;

第二阶段:自主识字为主辅以同步阅读阶段 (一年级上学期150天左右) ;

第三阶段:同步阅读为主辅以自主识字阶段 (一年级下学期150天左右) ;

第四阶段:分享阅读与联想写话阶段 (二年级320天左右)

制订了详细的实验计划, 各实验校根据要求, 对实验的各项内容进行了统计, 包括实验教师、实验学生、实验负责人及各校课时安排 (表格) ;还对实施进程中如何操作进行细化, 以便有目的地稳步推进实验研究。

二、课例引领, 同步教研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 小学教研室依托“课例引领, 同步教研”的方式, 在摸索中前进。针对下校听课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区级引领, 分别就“方法引领课、识字评价操作课、分享阅读课、联想写话课”等课型进行区级研究, 为教师们扫清实验的障碍。

2012年10月25日在大兴二小召开了实验交流会。会上大兴二小的孙冬老师、刘亚进老师为实验教师介绍经验, 从识字方法的引领到小组合作的介绍, 从申报星级到识字评价的操作, 具体、详细, 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借鉴。随后, 各实验校结合前期的工作和存在的困惑进行了交流研讨, 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明确了方向。

2012年11月21日, 在大兴五小北校区, 进行课题实验的中期研究工作。活动组首先进班听了江明老师的课。课后进行评课研讨, 我在评课中对江老师的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课堂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步一步把实验做扎实;评价要跟得上, 采取多元评价,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方法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测严把关, 老师想办法, 采用小老师的方法进行检测, 让家长参与进来, 小组的检测严格过关。评价工作做得淋漓尽致, 孩子们兴趣盎然。

2013年3月12日在大兴二小召开了本学期初的第一次教研活动, 围绕着“阅读分享课和联想写话课”展开了研究。

三、考察学习, 积极内化

2012年12月18日至12月21日, 在教研室柏东河主任的带领下, 8所实验校的领导及实验教师一行14人, 前往深圳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小学、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学校及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进行“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实验的考察学习。

北师大南山附属小学的教师们以娴熟的课堂技巧, 呈现了“自主识字”课程的教学流程, 让我们看到“自主识字”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评价方式突破性的改变, 深感受益良多。宝安区宝安学校的一年级组, 以实验团队的方式呈现出他们的研究历程, 为孩子的读书与写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南油小学的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游戏卡的操作方法、介绍了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方式、汇报了两个月来的实验成果, 班级中90%的孩子已经过了9星级, 识字量为2000多字。

在与课题负责人李虎老师、宝安学校、南油小学、南山附属小学的领导、实验教师的交流中, 柏东河主任结合我区的实验情况进行了经验汇报, 大兴二小的张艳清副校长结合本校情况进行了交流, 其他的领导和教师也结合实验情况和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和经验分享, 力争为今后的研究铺平道路。

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应将所学到的先进的经验积极内化,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四、调研视导, 彰显效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验进展情况, 从2012年12月26日到2013年1月8日, 我们对10所实验校进行了全面的视导。从听课、测试、统计、调研等几方面进行交流、研讨, 发现各校都做得颇有特色, 扎实稳健。现颉举几例———

大兴二小:在实验的过程中, 实验教师根据各班情况不断创新。有的老师把字理识字和实验相结合, 使孩子们不仅识字量增加, 而且知道了许多字的由来、字形变化的知识, 丰富了课堂。还有的老师把实验与课堂相联系, 使孩子们不仅能认字, 还能用字。二年级的实验老师把联想写话与课堂中的写话相联系, 增加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青云店一中心:变家长会为成果推介会、展示会。通过良好的学习成果, 让家长心悦诚服。实验工作开展两个月之后让家长亲眼见证了奇迹的发生。我校还召开了“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课题成果展示及表彰会。

长子营二中心:“后黑板”巩固识字。本学期学校实行了“后黑板课程”, 一年级在后黑板设立了“识字园地”。从四星级开始, 每三天更换一次, 分别在每天早上和放学带领学生读3遍。每天6遍, 三天18遍, 学生经过反复记忆, 效果凸显, 所学知识也更牢固。

五、总结成果, 发现问题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卡片、课件、星级测试表中存在着一些小问题, 于是我们就一张一张地进行查找, 最后梳理出来, 提供给实验教师。

1.我们的识字主体千差万别。有的孩子基础好一些, 识字快一些, 每次都可以提早完成任务;而有的孩子基础薄弱, 识字能力不强, 因此通过星级比较慢, 有时几次也没有通过, 有些两极分化。

2.开学初识字量未进行统计, 无法做比对。

3.拼音卡片的学习效果跟进不够。

正如北师大教育学院楚江亭博士所说:“教师给学生一个机会, 学生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惊讶与超越。”一年级六岁的孩子能够自主、高效地学习, 必将引发对中国基础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的反思。

摘要:实现早期阅读的瓶颈是识字。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五、六岁儿童面对汉字、词语以映像的形式印在脑海中, 我们称之谓“映像识字”。如何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 使其尽早识字, 快速识字呢?“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正是最恰当的一条捷径!

3.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三

关键词: 校本教研;机制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诱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获得知识,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式,了解大纲及教学目标狠抓教学过程,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学上更上新台阶,英语组制定了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体英语教师都要抽出时间学习新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即努力做到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指导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特别抓好“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培优辅导”等主要环节,鼓励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特长,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确立教研课题,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很有必要确立一定数量的教研课题,并尽可能让广大教师参与其中,促使他们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为了搞好教研工作,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学校应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叙事,然后分组讨论,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形式,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喜与忧,探讨新课程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二是加强课后自我反思。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做到课课有反思,针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教学事件,分析其原因及改进办法,并充分利用观察、谈话、作业等手段了解学生的想法,找准问題进行反思。

三是确立教研课题,应以切合学校实际为主,尽可能地使教研为教学服务,为减负增效服务。教研课题的研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探究的过程。通过学习和探究,使参与课题的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而研究成果的展示,又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专业水平迈向更高层次。

三、教研活动经常化

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以有效教学为教研的核心,严格按照教务处的规定,人人参与教研公开课活动,本学期计划组内各任课教师开研讨课一节,上岗未满三年的教师开2节。要求开课教师积极准备,课后听课教师积极参与研讨。开课教师要上交开课教案由教研组存档。

四、加强规范化管理

本学期本组教师将在教务处的安排和要求下,制定并落实本学科备课、上课等五认真常规工作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及时发现和矫正教学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配合教务处搞好五认真检查工作及期中、期末两次大规模检测,及时分析反馈,利用各种数据全面分析,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五、组织好英语课外拓展活动和竞赛活动

做好每月测、期中、期末命题双向分析和补缺、补差同学的成绩跟踪,加强月测命题分析的研讨和落实。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教学和命题进行调整。建立教研组内教学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以达到自我诊断、自我调解、自主发展的目的。在英语教学中提倡精选习题、精编习题、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英语补缺补差工作。加强九年级毕业班工作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组织九年级英语教师及全组成员认真学习《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加强对中考动向的信息收集和试题研究,凝神聚力,争取九年级中考听力取得圆满的成绩,扎扎实实教好第一遍,要在基础知识到位的同时,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学生方面:进一步强化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课后个别辅导。要求各任课教师对本班学生了解清楚,了解其思想动态、学习状况,摸准后进生,寻找致差原因,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耐心辅导。从心理上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树立其自信心,使中等生优化,优等生提高,差生转化,提高学科的优秀率及及格率等。

六、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说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更要教给学生语用技能(听、说、读、写)。语言学家佛伦奇认为:说是基础,其他的能力(听、读、写)都是靠说建立起来的。因此,每一位英语教师应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情景,有计划地设计大量的,高密度的口语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知识是学生在交际中习得的,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肯定要使用到词法,句法,在使用中他们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巩固已有的知识,这就加速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口语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听、读、写技能的协调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是课堂,一堂课只有45分钟,教师讲得多,学生必然就“讲”得少。一位外国教学专家曾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参考文献

[1] 张芸.创新型教师的特征及其培养.科技信息,2007(7):129-166

[2] 皮建辉.论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视野,2009.7

4.初中英语教研组教研总结 篇四

回顾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的工作、学习,很有感触,应该说,在每位英语教师的辛勤劳动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努力、踏实地工作着。全体英语教师为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默默地耕耘着。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强化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只有勤于学习才会乐于施教,也只有勤于学习,我们才能真正教好书、育好人,我们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充实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我们坚持自学,不断充实自我,教师们自费订阅有关的英语报刊,并认真做好摘记,大家常聚在一起讨论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全组上下形成了较浓的学习氛围

二、落实常规,目标明确,努力创建教研组特色

在学校管理的大背景下,立足教研组自身,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常规工作,努力创建教研组特色。本学期,我们组配合教导处定期做好常规工作的检查,规范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做好辅差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我们经常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疑难,力求在教学上体现创新。

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实现全员共同成长

教研组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需要有凝聚力,就离不开一份良好团队精神。为此,我们不断强化整个团队分工不分家的团结协作精神。十月中旬开始,我们搞了“我爱英语”的主题活动,就充分显示出这点。在教务处的策划下,我们分工合作,每位老师出谋划策,积极准备。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成绩更好了,师生关系更近了,每位教师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四.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根据不同年级掌握的知识水平,组织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学习的热情高涨。

5.小学综合教研组活动总结 篇五

教研组长: 何昱燊

本学期我校以科学发展乡镇义务教育事业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为目标,以上级下达的“课内比较学”活动文件相关要求为基础。举行了教师技能比武大赛。本次活动以全校55岁以下教师为参赛对象;老一辈教师为评委;教务处牵头各学科教研组具体实施为办法举行。并对各友邻学校,学生家长公开授课。让家长们能更加真实的了解到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并为学校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效。

我组以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综合、科学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组成的活动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个中心,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校”的方针,以“自主•互助•开放型”课堂模式,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不断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进一步探索综合组教学质量持续快速发展的教学教研新路子。现将本学次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在教研活动的开展同时,使本教研组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和教研水平,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在学习了“自主•互助•开放型”课堂模式后每个人都有学习体会。

2、加强了教师专业理论学习。开展了学习《给教师的建议》、《爱心与教育》、《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每人都写出了深刻体会,构建了学习化教研组,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真正实行“科研兴教”的科学认识,走内涵发展之路。

3、在朱金铃老师的一节英语课中教研组集思广益,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大胆尝试了“自主•互助•开放型”课堂模式,授课教师有教案,和授课后体会。听课教师认真记好听课笔记,并写出反思,针对这节课结合自己学科特点,如何上自己的课,达到优化课堂组织、转变学习方式、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好拓展课。

三、活动目的

(一)学生层面。

1、通过一节英语教研活动课,让学生触摸到科学、英语、微机学科之间的一些关联,在课堂营造的氛围中,品尝新型教学模式的乐趣。

2、在活动中,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事物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引领他们从多种角度去体验、感受、表现事物和情感,从而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师层面。

1、本次教研活动是在本组教师讲课和评课研讨活动中,通过集体的备课,钻研教材,尝试了让本组教师尽快构建起自己学科的教学框架,树立教育科研的意识。

2、通过展示,激发了老师在新课程下,了解自己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在进一步清晰本学科特性的同时,逐步超越自身的学科限制,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

(三)教研活动层面。

1、突破原来单一学科教研的活动形式,拓展教研思路与方法,让教研真正立足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2、以教研为挑战平台和切入口,尝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创新,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

四、教研收获

1、每周一次理论学习交流,由教师轮流担任主讲,每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学习交流研讨,在学习内容上要求: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管理上要求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

2、每次教研都都做到有主题,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定内容,有记录,有成效。

3、每次备课都要把上课、评课、交流结合起来,本次,我们将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实践、教后反思,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将实施“三环节,六步骤”教研方式,“三环节”即课例定题、新课研讨、课堂实践。“六步骤”即: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试教----组内观摩研讨----总结反思----再次执教。教研组内定期开展“人人讲课,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全组人员自始至终参与教研活动。

4、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及“教师帮带”活动的开展,促进本组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5、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真实体验,不断生成,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6、上课教师做到了上课有详案,教后有反思,有体会;听课教师有听课笔记,主评课教师有评课点评;其他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合理化建议。实现学科联手,教研互动,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写出了总结。五:存在问题和今后设想

存在问题:由于涉及学科较多,教师课程安排调整不过来,导致很多教师没能听到自己想听的课。以至于在最后的总结会上教师讨论不够热烈。其实教研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充分发挥本组教师的优势,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教研活动,让大家的教研教学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后,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注意及时调整教研计划,不留遗憾。

6.小学综合教研组活动总结新建 篇六

充实而快乐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时光中度过,我们综合组全体教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己任,其体现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课堂教学全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上,教研组已经形成了学习、研究、改革的浓厚氛围。教师的理论前所未有的丰厚起来,教师的意识也更加“前卫”起来,教师的改革变得更大胆。这种浓厚的教研氛围,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长久的活力。

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在教务处指挥下,通过全组老师的辛勤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切实感到了自身的压力,并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我们教研组十分重视教师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研组建设的首要目标。

1、加强业务学习力度。制定业务学习内容和计划,鼓励教师深钻教学。本学期教研组活动中要求自学研讨,并经常交流心得,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好风气。

2、注重新参加工作教师培养。华文婷老师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她不但认真钻研业务、常规教学,而且有很强的业务能力。最后她的音乐课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3、关注教育科研新动态,注意收集新信息。虚心向兄弟学校求教学习,我们的途径:一是争取一切外出学习机会。二是发动教师与兄弟学校建立联谊,虚心求教,互相交流信息。

4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教师的团结合作精神。我们教研组人员少,学科繁多,办公地点分散。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均很重,因此,教研组老师聚少离多。我们努力创造一些机会增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密切联系,并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增进老师之间合作精神,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每一个人倍感集体的温暖和同事的友爱。因此组内风气教好。对领导和教务处的指示和要求及时上传下达,工作任务布置下来,大家互相帮助合作完成。集中精力围绕教学教改努力的做好各项工作,教研组内具有一种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二、常规教学方面:

1、认真落实常规教学各项任务

全组教师认真学习,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要求,落实在实处。在常规教学检查中,老师的教案规范,备课充分。内容完整,教学过程中渗透新理念、贯穿新精神,运用新方法。每节课都有新发现、新进步。

2、推出高质量的优秀课。

一学期来我们组的老教师都讲了一堂高质量的常态课,虽然得到大家很多肯定的地方,但在评课过程中年轻教师的很多建议和新思想受到老教师的青睐,让老教师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染,吸取了年轻人的新“时尚”,从而让老教师和年轻教师一起教学相长,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

2、努力克服学科杂、人员分散的困难,进一步加强和丰富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使本组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团结、和谐的环境中我们综合组的工作会更上一层楼。

杨村十四小学综合教研组活动总结

7.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七

一、学科教学能力

学科教学能力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教研组长大多是校级骨干教师, 从事英语教学10年以上, 正处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熟练期。据此, 教研组长学科教学能力的培训目标如下:

(1) 能够梳理学科核心知识, 把握学段整体要求, 确定教学内容在学段中的地位。

(2) 能够准确地叙述并写出课时教学目标。

(3) 熟练掌握各种课型的教学原则,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4) 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

具体的培训措施包括:

(1) 研读《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把握国家对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总体要求。

(2) 学习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以区域、学校研讨课为案例, 集中讨论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如何准确使用行为动词来表述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目标主导下的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求教研组长把教学目标的叙述与写作当作学校教研活动的主题, 开展示范课或“一课两讲”活动, 从而自觉地把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作为教学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3) 学习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思路框架, 学习各种英语课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活动, 并以该思路框架作为课堂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指引工具。

(4) 让教研组长加入区域学术团体, 承担区域研讨课, 并作主题发言, 以任务驱动教研组长运用所学的思路框架, 并强化其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意识。当区域公开课由某位教研组长承担时, 其他教研组长需全程参与, 一起经历从观课到反思的所有阶段。授课教研组长在课后的教学研讨环节, 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比较、修改教学设计, 反思课堂教学效果。研讨结束后, 授课教研组长还要进行问卷调查,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撰写教学反思, 并上传到共享邮箱或博客中, 让其他教研组长阅读和讨论。

二、管理能力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层学术单位。教研组成员只有相互信任, 才能建立真诚的同伴互动关系, 才会有助于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开放坦荡的心态,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享受思想碰撞带来的思维盛宴。教研组长要打破上传下达的传统工作模式, 一方面着力营造信任、安全的教研氛围, 凸显教研组成员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另一方面维系学校制订的教研制度和宣传教研活动章程。

教研组长管理能力的培训目标如下:

(1) 掌握促进教师互动的教研方式。

(2) 运用适当的评价手段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为实现该目标采取的措施包括:

(1) 学习和检验。为教研组长开设关于教研组建设和管理的专题讲座, 邀请优秀的教研组长分享工作经验;让教研组长参与外籍教师的课堂, 体验合作分享的教研模式;引入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指导教研组长用建立互信、促进互动的方法优化教研方式, 提高教研效果。

(2) 规范和评价。首先, 教研组长规范集体备课活动, 根据教研需要设计集体备课记录表 (如表1) , 改变以往备课组只讨论进度和分工的做法, 突出在同伴互助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筛选关键事件、提炼主要问题的重要性, 推动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关注过程, 及时反思。

其次, 征求教研组长的意见, 制订优秀备课组的评价标准, 并借助标准落实集体备课的各项细节。

三、教研规划和活动设计能力

教研规划要求教研组长把区域、学校的发展规划考虑在内, 同时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 了解教研环境和教研条件, 了解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教研规划既包括反映教研组共同愿景的长远发展目标, 又包括教研组的阶段 (如一学期或一学年) 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工作计划。

教研规划和活动设计能力的培训目标如下:

(1) 了解主题化、系列化、跟踪式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性。

(2)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分析本校教师专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特点。

(3) 根据课标、区域教研方向和学校的具体情况,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撰写本校各年级英语教学的整体规划。

(4) 设计某一阶段的主题教研活动, 如集体备课活动、听评课活动等。

培训的具体方式包括:

(1) 开展专题讲座类学习活动。专题讲座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突出不同学段教研主题延续和融合的重要性。讲座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首先展示省内某所学校的教研组围绕某教研主题深入探讨, 阶段推进, 全面提升学科质量的成功案例;接着, 让教研组长比较两所学校同一学年的教研活动安排, 思考什么是合理和有效的教研活动设计。

第二阶段为理论学习, 重点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发展需求, 引导教研组长思考本校教师所处的发展阶段, 在教研活动中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来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需要。

第三阶段向教研组长展示如何结合区域和学校教研目标制订符合校情的教研计划。教研员首先回顾区域近年的教研重点, 然后抽取区内三所生源层次不同的学校的教研计划进行比较, 评析教研组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设立试点学校。

(1) 试点学校的教研组列举本校英语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深入讨论, 确定各个年级在学科教学上的规划和重难点。

(2) 结合区域和学校的学期教研思路, 制订依托特定主题的教研计划。在实施教研计划的过程中, 教研组长要注意观察和反思计划与实际的差距, 不断调整思路。各周之间和各学期之间的教研活动内容要有衔接, 例如, 某试点学校为了改变阅读教学“学生阅读并做题———老师评讲答案”的模式,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了“课堂阅读活动有效性”的主题教研活动。教研组在学期教研活动安排上层层推进 (见表2) 。

(3) 撰写主题教研学案。教研学案可以让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清楚教研导向, 做好教研的前期准备, 提高教研后研讨的效率。以教研组的听课和评课活动为例, 教研学案除了介绍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地点、主题、学情等细节信息外, 还包括教研目的、课型教学的原则、组织听课和评课活动的信息等。

(3) 鼓励教研组展示特色教研活动。近年来, 笔者所在区域的学校英语教研组展示的特色教研活动包括:“先学后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为中下程度的学生搭建阅读台阶”等。特色教研活动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策划, 要求教研组积累教研素材和发掘学校自身的优势。从课堂教学实践到教学理论, 教研组长能更全面地展现自己对教研组所存在的问题的洞悉和解决过程, 思考教研组未来的发展走向以及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整体素质。

四、听课与评课能力

听课与评课能力的培训目标定位为:

(1) 具有听课前、听课中、听课后的整体意识, 明晰听课与评课各阶段的目的和任务。

(2) 能根据课堂观察点选用或开发观察量表, 学会使用量表观察课堂, 记录课堂现象, 撰写课堂观察报告。

(3) 能运用多媒体, 如录音、录像设备辅助分析听评课教研活动。

听课与评课能力的培训是教研组长培训中的难点, 需要给教研组长充分示范、全程体验、逐步开展的机会。培训的具体措施包括:

(1) 理论学习。教研组长在区域教研员的带领下研读关于听课与评课的书籍和在核心期刊中登载的相关论文, 比较传统听课与评课流程, 提出听课前会议、听课中观察、听课后评析和改进后的新一轮听评课的流程, 并讨论了各个阶段的功能, 比如, 听课前会议是确定分工, 促使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相互了解, 确定观察点和选用的观察量表, 做好听前准备工作;听课中观察是恰当使用量表, 记录和分析, 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听课后评析和再实践是倾听不同观点, 形成结论, 提出改进建议, 由授课教师修改后再尝试, 并检验修改效果。

(2) 跟班学习。把区域教研公开课和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与教研组长听评课能力结合起来, 选取部分专业水平较高的教研组长, 让他们按照讨论改进后的听课与评课流程参与课堂观察, 并撰写课堂观察报告。其他教研组长在自己学校尝试组织类似的听评课活动。

(3) 建立教研组长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如博客等。各教研组长把自己的观察作品上传到博客中, 供其他教研组长阅读、点评, 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氛围。

(4) 教学录像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能力, 并据此建立教研组教学资源库。近年来, 新教师数量不断增加, 教研员邀请在新教师培训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 让他们指导教研组长对新教师的自拍录像进行分析和跟踪, 利用录像保存和再现教学现象, 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另外, 建立优质课例资源库以及主题听课和评课活动课例资料库, 为教研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

五、课题研究能力

许多学者认为教研组的课题研究应以行动研究作为主要形式。行动研究是指教师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 制定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 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来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 教师要学会观察、整理和分析数据, 不断验证设想。行动研究让教师敏锐地捕捉课堂的教学现象, 深入课堂教学本质, 激发了教师继续学习的动机, 有利于把教研组打造成研究型的团队。提升教研组长课题研究能力的目标可确定为:掌握行动研究的基本方法。培训首先从学习行动研究开始。笔者搜集了近几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关于行动研究的文章, 让教研组长阅读和讨论, 明晰行动研究的意义、概念和开展的步骤。然后, 选取了区域内的一所学校作为试点, 把研究过程及时展示给区域教研组长, 消除教研组长对教学研究信心不足的心理。笔者还设立以行动研究为主题的区域学科小课题研究, 鼓励教研组长积极申报, 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其研究成果。

8.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八

苍梧县沙头一中英语科之所以多年来无论是中考,还是参加全国级、区级、市县组织的学科竞赛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因为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确定工作目标,抓好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标一旦明确,作为教研组长在学期初就要依据本校实际情况,注意科学性以及可行性,充分酝酿,制定好工作计划。英语教研组每学期都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并依照本组计划开展内容具体、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一)为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英语演讲比赛。

(二)分年级进行英语知识竞赛。

(三)坚持每周星期一下午第六节课开展集体评课、备课活动。

(四)要求本组老师每人上一节教研课,然后在评课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要发言。必须指出存在的问题,特别要简述假如我上这堂课,我该怎么上。

(五)组织本组成员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共同探讨大纲、考纲,一起研究教材教法,互相交流教学体会。

(六)依据本校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边远山区,小学不重视英语或不开设英语课程,初中一年级才从二十六个字母教起这种情况,因材施教。

二、树立质量意识,抓好常规教学管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英语教研组始终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掌握重难点,还要充分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看是否上好课。我们特别重视向45分钟要质量,所以每学期都举行各种课型的实验课。比如:对话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分角色上讲台表演。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学生表演时兴趣很浓。这样做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评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它是对整个教学过程中所牵涉的教师、学生等进行全方位的衡量,具有评估对象、评估内容和评估形式的全面性。评课应以人为本,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评课不是为了批评教师,而是为了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利于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主张,教师应该考虑自己在评课中的体验和发展的需求。通过评课,让教师了解自己所处的发展状态,并且体验自己的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進步的动力;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分析自己的教学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取得进步。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树立质量和竞争意识,把工作重点放在中考、学科竞赛上。因此,近年来,我校英语单科成绩无论是一年一度的升高中考试,还是参加学科竞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运用电化教学,走上兴趣教学之路

电化教学能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电化创设的情景教学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艺术化手段,它既能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又能促使学生始终情绪饱满,而且它的运用又是自然灵活的。这样,学生既可以轻松愉悦地学习,又能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有关知识。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前面所提出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内涵。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科学地将各种语言教学方法,如课文导入法、交际法、讨论法、整体法等融为一体。

在学习课文时,我采用整体语言教学法,从阅读理解和欣赏故事全文开始,注意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心理的描述、推测结局的延伸等,在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后,再巩固词汇和句子结构。我与学生一起探讨新的语言现象,发现和归纳出语言规律并使之内化,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巩固课文时,要求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尽量运用自己的词语把课文复述出来,同时教育学生保护、爱护环境,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教育内容化难为易、化平淡为神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我还对学生进行英语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多种方法。如朗读好的,拼读单词准确的,听力好的学生多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外语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向教研要质量已日益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讨符合认识规律的教育方法,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教研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我们认为教研活动既要注重对教材、教法、学法等教学规律的研究,也是注重对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素质的研究,特别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提高课堂效果的研究。

9.英语教研组总结 篇九

初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尤其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做到定时、定量、定效、定对象,使补差工作不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使差生缩小了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整体水平。

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以学校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制定了务实的学期工作计划。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认真学习课改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教研组的活动制度化,落实好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活动内容紧密围绕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展开,包括理论学习、经验交流、课题研究、听课评课、质量分析等。具体实施工作如下:

我组英语教师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每位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抱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平时能积极参加市,校开展的教研活动,虚心学习别的学校的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并在实际教学中贯穿和渗透。在教学上力求精益求精,我们英语组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注重落实平时的每一堂英语教学课,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全组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大纲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注意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训练。

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教研室的要求,进行集体备课,并紧紧围绕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做到“心中有本”、“心中有生”。坚持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际出发,首先非常重视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在新授单词或句型时,尽量以直观的教具,肢体语言或多媒体进行演示,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负担轻重等诸多方面。为此,我组教师积极学好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并注意吸收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以切实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上课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话。课后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得失,以利于以后的教学。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组能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试卷、习题练习,及时地补差补缺,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努力做到课课过、单元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学好英语,兴趣是关键。我们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注意让学生体现最多的成功,将失败的机会降至最低,尽量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身心愉快。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英语教研活动,不断充实自己。只要有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大家都会积极参加。

教研组教师还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并互相学习选进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这学期年轻教师周秀丽老师与张海燕老师参加了市局优质课评比,其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我作为英语教研组长还组织每位老师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学习教学理论活动,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通过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这些活动也使我们教研组教师在教学上成长了许多。

我们教研组的教师始终把学科质量摆在首要位置,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尤其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做到定时、定量、定效、定对象,使补差工作不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使差生缩小了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整体水平。

10.英语教研组总结 篇十

1.调整课程框架,灵活应对高职考新形势。

为适应高职考对英语的新要求,英语组开始有计划地调整课程。根据不同的考核目标,重新构建英语课程框架。高一做好学业水平测试,高二高三做好PETS英语等级考试,就业班落实英语口语教学。

2.英语技能队砥砺破冰,再次获得市一等奖。

英语技能队在指导师卢伟鸥、刘丽娃的带领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xxxx年度温州市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3.全组动员,做好英语选修课程开发。

集英语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力量,继续开发英语口语AB面,目前已有数本成形。高琴春、刘丽娃和周一玮三位老师主编的《英语生活技能AB面--吃饭篇》在温州市选修课精品课程评选中获得了市一等奖的好成绩,这对于我组老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4.爱岗敬业,朴实然华彩重生。

一滴水能够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最容易忽略的日常工作更能反映人的品质。英语组的老师们爱岗敬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本学期在校的19位老师中,9人任学校班主任,4人开设选修课程。我组的卢伟鸥老师,充满了活力与热情。今年是她来到温职专的第五年,在这五年,她兢兢业业地在自己的教学、科研上不断摸索前进。而今年更是她忙碌的一年:市信息大赛、职称评审、英语技能队,三项任务几乎同时进行。在三重压力下,卢伟瓯老师不辞辛苦,对技能队的学生用心指导,纠音、剧本、职场应用……。每天晚上回到家,仍然坚持对学生进行视频语音指导;刘丽娃老师作为二级年小朋友的母亲,同时又是学校的班主任,她还接手了英语技能队和高二备课组长的工作,忙碌却毫无怨言;阮晓洁老师,大腹便便,却总是抢着工作;姚青蕊、刘在祥老师,资深老教师,备课却一丝不苟,每天在办公室备课到很晚;陈丽平、周举、罗晞老师,在任务最繁重的学前专业任课,同时还担任幼师学部的班主任,对组里的事务热心积极,难能可贵;陈礼化老师,连开数次校级和市级班主任专题讲座和班主任公开课,挑起学校德育的大梁......此类事情数不胜数,在此不再一一枚举,感谢组里的老师们!

11.高中英语教研活动探索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研活动;对策

教研活动一直以来备受学校关注和重视,并且学校还将其作为教师教学的任务之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针对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问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成为高中学校必要的教学工作。尽管如此,我国高中英语的教学还是不尽如人意,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改善教师英语教育教学,是校方、教师、学生及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重视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研活动面临的问题

1.传统校本教研存在缺陷

一直以来,传统的高中英语校本教研活动主要是安排教师短期内接受新理论知识培训,这是不足以让教师学到新技能的,更无法在教学中获得成效。传统的校本教研缺乏一个长期合理的规划,在组织方式、时间、内容的安排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学校聘请的外来专家,在给教师培训时也严重脱离了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短期内的培训课程根本达不到效果,教师也难以将其传授给学生。

2.教研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

一般情况下,英语教研工作的开展是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对于教研员的要求很高。如果教研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对工作不负责任,忽视教研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正确引导教师教学育人观念,而且缺乏对教师教案及教学方法的指导,就会使教研工作无法高效开展。这是现代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3.教研工作只注重教师方面,很少关注学生

在高中英语教研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学校更偏向于对教师教学或教材的改进,在英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更关系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因此,教研活动注重教学环节,教师则充当决定性角色,教研活动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却忽视了学生的反馈。高中英语教研活动的开展,学生是否受益,学习成绩是否提高,以及对于教研活动的想法等,都是学校要重视的问题。

二、加强高中英语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对策

1.加强对教研工作的指导服务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效的英语教研工作的指导。教研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就需要对教师做好教学指导和服务工作。教研工作要指导教师加强自我的学习与完善,鼓励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改革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并不断收获新的教学成果。同时,英语教研工作要有效发挥指导作用,要求对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2.创新英语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研究

针对当代高中生的学生心理,英语教研工作需要不断地创

新,在结合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具有创新的教学研究,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这些教研活动,并非只局限于英语课堂教学,更要深入到实践中去,多开展类似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以及英语综合能力竞赛等活动。通过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在交流中让教师基本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此达到共同进步、教学相长的目的。

3.加强教师在教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不同教师在英语文化水平及业务水平上是不同的,在教学上各自的特点及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对于提高教学效率相当重要。利用好教学前期的备课阶段,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制订教学计划,参与研讨,共享资源,才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的完善。

加强教师英语教学的交流和学习,还体现在积极开展集体公开课上。让教师上公开课是锻炼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听课、说课、评课的教学过程,是加强教师自我反省、提高教学能力、强化教研意识的过程,教师能在其他教师身上学到更多优秀的教学方法。通过相互的交流学习,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方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落实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我国传统的教学将重点放在课堂上,英语教学也是如此。有质量的高效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保证。否则,课堂没有效率,即使学生在课下花再多的时间也是没有用的。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提高常规教学的课堂效率,将难点与重点语法、重点词汇及语段、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加以传授,要抓住课堂45分钟的宝贵时间,争取保证课堂效率的达成。

在新课改逐步贯彻实施的条件下,高中英语教研活动的开展必须站在新的视角上加以创新。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及新课改要求,认真踏实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交流,提升英语学科的专业素养和义务水平,重视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教研活动不仅是关乎教师的活动,还是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研究活动。教研活动应该融合学生的思维,来进行教研活动探索,达到师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37.

[2]谢信柱.关于新课标下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施途径的思考[J].外语教学研究,2009(2):103.

[3]缘青松,米学军.新课改下教师的适应性[J].安顺院学报,2008(01).

作者简介:刘恒良(1970.7-),男,山东省昌邑市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 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英语组)

12.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十二

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建校以来, 笔者一直承担着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教师的成长, 离不开集体教研氛围的熏陶和锤炼, 教师只有在教研组织中, 在参加各项教研活动中, 个人的才能和水平才能发挥和显现出来。信息技术教研组由于其专业的技术化, 工作的繁杂化, 专任教师少等特殊性, 往往形同虚设, 甚至根本不设, 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促进信息技术教研组的建设, 才能进而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

下面就信息技术教研组的现状及解决的办法谈谈笔者的几点思考。

问题一:教研组人少, 不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由于学校规模所限, 而且信息技术学科周课时少, 因而所配置的专任教师就少。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 集体备课越发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也能减轻教师负担, 还能达到资源共享。但是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来说, 一个学校最多只有三四个人, 而且通常是一位教师任教一个年级, 规模小的学校是由一人任教, 甚至有的学校还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课, 而非专任教师。这样, 集体备课就成了空谈。由于人少, 信息技术教师处于各自为阵、自我发展状态, 缺少交流研讨的氛围, 正常的教研活动很难开展起来。

解决办法:加强区域联合及跨学段、跨学科联合。

不同学科, 不同年级的教学, 虽然各有特点, 但教学的基本技能是相通的。信息技术教研组可以积极参与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 学习其他学科课堂语言的艺术、掌控课堂的能力、调研方法等。同时, 各县、市、区可通过教师进修学校把信息技术教师组织起来, 为信息技术教师创建一个开展教研活动的平台;相邻的学校也可组成区域的教研大组, 区域内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一起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 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研氛围, 在互相学习中促进教研组的发展。

问题二:教研组专任教师课多、事杂, 对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

在许多学校, 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身兼数职, 既是信息技术课的任课教师, 也是设备管理员、机器维修员和网络管理员等, 有些还兼任其它学科教学。“几乎和电有关的事情, 都会落到信息技术教师的头上。”很多教师反映学校工作太忙、太繁、太杂, 特别是电教设备的维护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时间, 有时课上了一半会被其他教师叫出去忙各种事情, 甚至其他教师家里计算机出现故障也会向信息技术教师求救。遇到大型活动, 加班是常有的事, 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同时, 还要忙一些闲杂事务, 不仅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坐下来学习或研究点东西, 而且到头来似乎也没有什么成绩, 自身的发展也就根本谈不上了。

解决办法:想办法将自己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把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放在第一位。

新课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强调驾驭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沟通能力。信息技术教师的身份首先是教师, “教师的生命价值在课堂”。课堂不仅是个人职业修养、教学基本功等能力的演练场, 更是教师渗透教育理念、进行探索和研究的第一试验田。教师落脚点始终是在课堂, 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中, 课堂不仅不能被忽略, 而且一定要将其放到首要的地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 不仅要钻研专业技术, 更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只有站得住讲台, 才能有立身之本, “有作为才会有地位”!

为此, 信息技术教研组要为本组教师争取更多的机会积极参加省、市的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评比活动, 使自己尽快脱颖而出。通过这些教学业务、课堂教学的评比, 让自己在竞赛评比中成长, 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同时, 也要强调教学研究与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学反思一直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学会反思。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确, 反思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案例, 参与课题研究, 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提炼和实践, 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问题三:培训学习的机会少, 交流不畅, 缺乏专业成长的平台

不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有的教师工作好几年了, 从来没听过兄弟校或是大赛中同学科其他教师的课, 根本不知道这些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在学科培训时, 通常没有单独的“信息技术学科”, 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的了解, 造成一些教师闭门造车, 全凭自己的理解去教学。“有时候, 我真不知道这样教学生对不对?”一些教师扪心自问。

解决办法:积极参与网络教研, 利用网络资源, 用论坛、QQ群、博客等方式参与交流。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要获得专业成长, 我们必须多与同行进行交流, 通过研讨、论坛、QQ群、博客等各种不同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 分享成功的经验, 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办法, 借鉴别人的经验, 吸取别人的教训, 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也可能顿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教研形式,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研组也可尝试以组的名义在网络上发动某个专题的研讨, 某个课堂环节的探讨, 督促本教研组的教师积极参与其中, 促进教研组的专业化发展。同时, 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 在网络上建立教研组的网页, 上传备课资料、课堂教学实录、教研论文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成果、学生作品等, 让外界同行和领导了解、监督、促进教研组的发展。

教研组的发展, 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组的现状, 也与教师个体的状况息息相关, 个人离开了教研团队, 就如一粒散沙。教研组的建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风。因此, 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环境下, 信息技术教研组更要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依托, 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 积极组织各种教研活动, 通过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来把全组教师团结起来, 凝聚起来, 培育优秀的团队精神, 培养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如何建设, 如何开展教研工作?使信息技术教师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指出了目前一些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13.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十三

一学期来,英语组的教研活动,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加大了课程标准和冀教版教材的培训力度,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才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一学期来,我们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安排好理论学习时间,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等新课程丛书。并以区教研室开展的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课评比为重点,集体组织全体英语教师进行网络化英语教学的学习。做到人人参与集体学习,人人说心得,人人谈经验,人人上讲台,努力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并有效的指导教学实践。

二、抓好公开课教学

期初,我们针对各年级的教学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教研活动主题,活动中,始终贯彻“说课——集体备课——上课——集体评课”这条主线,让开课老师能“一课一得”:发现自己课中特色的地方,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虚心接受听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汲取力量为教学质量服务。如在进行完英语与信息技术课的理论学习之后,我们又组织了全乡英语教师的整合课评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全体教师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的热情,通过这次活动广大英语教师深刻地把握了整合课的整合点。

三、抓实课题深化教改

本学期,我们制定了以“恰适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为题的教研专题。引导教师通过观察和反思,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积极结合自己本校的英语教学现状确定一个确实可行的.子课题,设计解决方案,制定实施计划,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学期末,在所有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建成了以教育总校为单位的资源库,下设教学资源,教研专题,整合课三个子文件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另外,我们还结合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教研活动,安排全体教师观看任课教师的教学光盘,通过任课教师说反思,听课教师评课等活动,积极探索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思路。学期末,我们还安排了以“交互式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题的教研活动,通过骨干教师指导、评课的方式,帮助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四、做好常规工作

衡量一个教师工作责任心的标志之一就是教学常规工作。只有扎扎实实的制定好各科的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设计和作业的设置及批改等工作,才能上好每一门课,教育好学生。本学期,我们英语组以“恰适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为课题开展多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中都结合当前小学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做到了每次活动都有备课、有教学实践和总结、有评价反思和资料积累。教师努力做到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把教改实践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完善,从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1.扎扎实实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2.积极探索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

3.努力探索英语集体备课的方式。

4.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教师素质:逐步形成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培养较高层次的骨干教师队伍

5、加强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毕业班的英语成绩。

回首20xx年,忙忙碌碌,确也脚踏实地,忙碌中感觉塌实,辛苦中留下回味,不足激励我们奋进,勤勉播种了收获。如果说过去的一年里们在工作中取得一点进步,这和领导的信任鼓励和各校领导及英语教师的支持分不开,今后的工作还等待着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在新的一年,我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创新的工作思路,塌实的教研作风去迎接全新的挑战。

★ 教研室总结

★ 英语教师听课总结

★ 教研室活动计划

★ 教研室活动计划表

★ 中学听课教研活动总结

★ 校本课程听课活动总结

★ 听课总结

★ 英语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 英语听课记录

14.小学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十四

通过研讨活动,我们英语组对本学课做了深刻的反思。现总如下:

一.利用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

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全组教师能认真领会《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的能力。同时,继续推行听读的检测功能,让学生在校内、校外都能够自觉的接触英语,培养他们对英语的热爱之情。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做到 “心中有本”、“心中有生”。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师生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组教师积极学好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苦练教学基本功,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同时我组教师能做到课前集体钻研教材、集体探讨教法、集体备课,课中认真听课、思考,课后认真讨论教学得失、回顾小结,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英语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让这种英语的氛围感染他们,从面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围绕“目标要准确,方法要得当,训练要落实”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

能力的提高。我们根据每个人所教的年级和教材的特点,集体备课、自愿上课、课后讨论等方式展开研究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一些新的收获。这节课哪一个活动设计得好,哪一个设计得不好,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进步

三.紧抓学科质量,提高全面素质我组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还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做到定时、定量、定效、定对象,使补差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使差生多学一点,多掌握一点,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整体水平。如在班级中开展“学习优胜小组”的评比活动,从学生的上课、作业、英语能力等方面加以评分,并及时公布上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还开展一些小型比赛,如 “作业评比”、“英语情景表演” 等,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我们还做好对学生口语的检测工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英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还举行了“英语讲故事比赛”。

以上是本学期我组英语教学工作的一些简要回顾,当然,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们坚信,昨天的成绩不只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以下是我们下半年的工作思路:1.搞好英语教学研究,组织好教师认真搞好课堂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的研究工作。

2.深入学习《英语课程标准》,认真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模式探讨及教法、学法的研究工作。

3.加强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以教学的信息化带动英语教学的现代化,充分发挥整合的优势,大力优化教学过程。

4.努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争取各年级英语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三、具体工作内容:

一、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英语教师业务水平,要求教师做到四多三研二写一学。

1.四多即多听课文录音或配套的英语光盘、多看教学参考书、多向有经验的英语名优教师请教、多写教学摘记。

2.三研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就是要通览全册教材,对各单元、各课的课时分配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本单元本课所要求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对学生也应注意各种方式。

3.二写即写经验总结、写教学反思。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写反思,教学完几个单元后,要求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经验总结。

4.一学即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每位英语教师都要树立教育科研意识,从理论上更新自己,积极转变已有理念,接受新理念,就必须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以课改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二、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观、努力提高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

1.改变教学观念,以教研促教学,以集体备课促教学,大力推行新的教学思想,有计划地推出一些教学研讨课。

2.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观,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留有语言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英语语言的能力。为此,我们将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下功夫。

3.努力提高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案,精心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鼓励学生参加语言活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乐学、想学、爱学英语;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更加注重适当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加强集体研讨

1.对于新教师的研讨课,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组织教师听课、评课,让上课者有所进步,听课者有所启发。

2.教研活动后,多交流,进行案例的分析、实践的反思。

15.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十五

一、教研文化浸润, 营造合作教研氛围

教研组的发展, 一靠制度规范, 二靠文化孕育。制度主要是指成文的规定, 文化主要是指不成文的、习以为常的准则以及这些准则背后的理念、价值取向。西苑小学鼓励创新、共享知识经验的教研文化是经过十几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这种合作共享会给每位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近几年, 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工作目标是打造团结合作、富有朝气的教研组, 从而促进教师的均衡发展。

实现教研组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扎实开展组内的校本教研活动。从纵向合作来说, 每学期初, 学校会利用开学前的2~3天安排相邻年级组间开展“星火传递”学科接力活动, 组织上一年度刚教过本册教材的教师将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传递给本学年的任课教师, 以实现资源、经验共享。这一研修形式不同于以往的备课、上课、评课, 其教师培训的主题性更为明确, 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反思意识, 解决具体而实际的问题。

从横向来说, 合作意识更多地体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如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磨课、课题研究、教学反思、理论学习等,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教研组长牵头, 教研组内具体实施。每学期学校会要安排不同的教研活动展示, 如“我最得意的一节课”、“合作性教研活动”。2014年, 从10月初到12月初, 学校历时两个月进行了“一课两上”教研活动, 即教研组根据学校制定的教研活动主题, 自选授课内容, 在周一时集体备课, 结束时由抽签决定周二的主讲教师, 利用周二上午第二、第三节课进行集中教研展示, 再在集体教研、修订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抽签选出周三的主讲教师, 而组内的其他教师再抽签选出教研活动的主持人、主评课人, 使得无论谁承担上课的任务, 他所代表的是本组的水平。这样的安排, 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教师研修活动的收获与成效主要反映在两点, 即认识上的进步和行为上的改进。其中, 更主要的是关注后续教学行为的改善, 这是安排“一课两上”的出发点。二是教研组活动的展示需要考虑设计教师的参与点, 必须让参与者真正融入进来, 所以需要一定的任务做介质, 使得每位教师在活动中都不是观望者, 而被卷入其中, 让课例的研究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多次的合作教研中会充分认识到:精诚合作, 群策群力, 发挥团队精神, 才能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在互动合作中发展。

二、丰富教研内涵, 呈现教研新特色

一直以来, 人们对教研活动的理解是就课论课, 不外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其实, 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如此, 其应该有更为深广的内涵。近几年来, 学校加大对教研组活动的内容创新, 在自主、开放、多元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 围绕常态工作, 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1) 常规教研。每学期教研组会采用“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的形式, 让大家共同听课、评课……上学期, 学校教师每人在校内上一节课堂教学展示课, 即3个“一”, 每位教师上一堂教研展示课, 摘录新课标有关理论并点评一个案例, 撰写一个教学反思片段。这会让教师的反思不再是个人的一节课, 而是具有共性的实践与认识, 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同伴互助收益, 让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获得最快的提高。同时, 为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每年会开展青蓝工程互助共赢活动, 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2) 小问题研究。学校确立“问题即课题, 教师即研究者, 教学即研究, 课堂即实验室”的意识, 让所有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工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学校更多地会进行小问题研究。以语文教研组为例, 2010年根据教师的建议, 学校进行过“怎样上好语文第一课时”的研讨, 2009年和2011年也先后两次进行“低中高各段习作教学的策略”。近两年, 学校把目光投入到“文学单元”教学的研究中, 在小学语文3~6年级的教材中分别安排冰心单元、李白单元、老舍单元。学习文学单元既要读作品, 又要读作家, 只有了解作者, 要想读懂他的作品就不难了, 即常说的读文先读人。开始时, 有些年轻教师会像其他单元那样就课讲课, 使得整个人物形象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支离破碎的。因此, 3~6年级语文教研组对所教年级的这一单元教学活动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努力实践读作家与读作品是一个整体, 教师与学生是一个整体, 课内与课外是一个整体。如在“老舍单元”的教学设计上, 我们设计出“五步曲”。第一步:推荐阅读。在假期里让学生阅读老舍先生的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 开学初让各班进行读书交流, 从故事内容来品评, 一是对学生阅读给予鼓励, 二是指明学生本学期的阅读方向, 让没有读完或对其他作品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进一步阅读。第二步:老舍其人。在讲文学单元时,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老舍, 结合已阅读的作品感悟老舍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这是第一课时的内容。第三步:阅读文本。阅读本单元的所有课文, 依次阅读交流较为典型的课例, 如《养花》、《母鸡》、《骆驼祥子》, 品味语言的同时品味作者老舍, 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后能够读懂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的人, 其作品语言朴实, 感情真挚, 不愧为“人民艺术家”。第四步:寻根觅源。他之所以如此坚强执着, 勤劳朴实, 热爱生活, 主要来源哪里。让学生阅读《母亲》, 发现老舍眼里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了解母亲给老舍先生的是深入骨髓的生命教育。第五步:品评老舍。阅读《我眼中的老舍》和相关链接, 让学生再次整理形成一期手抄报。一系列的阅读, 一次次的思想撞击, 相信学生头脑中的老舍先生是立体的, 是鲜明的, 是影响深远的。

问题研究共同体把全体教师引到科研的轨道上, 促进教师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促进整个教研组的建设。

2. 抓关键事件, 相互影响, 共同提高。

每一名教师, 都有成为卓越教师的可能。之所以绝大多数人最终沦为平常, 是因为在成长的重要节点上, 往往缺乏进一步前行的动力与方法。只要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内在成长动力, 同时掌握必要的行动方法, 每一个生命都能创造出职业的传奇。因此, 学校注重抓住教学中的一些关键事件, 在团队互动中使每位卷入其中的教师走出“被成长”的困境, 相互影响, 相互唤醒, 在专业命运的相互关怀中共享专业成长的幸福。

2013年开学伊始, 学校计划组织全校青年教师素质赛, 并于2012年年底进行工作部署, 当时全校共有31位教师自愿报名, 根据学科特点, 并听取相关学科教研员的建议, 学校确定了比赛项目。这些教师在假期就开始根据学科要求分头准备说课稿, 进行实验操作和朗读训练, 开始下水文的练笔及素材的搜集、整理……同时, 假期中, 每位教导处中层领导会按照学校的要求及时跟进、指导。在2月底开学后的第二周, 学校组织了全校青年教师素质赛, 比照往年素质赛的项目———现场作文、说课、教师素养答题、板书设计、特长展示进行比赛, 此外, 扩大了教师的参与面。台上选手进行说课时, 台下的观摩教师要分别点评, 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其说这是比赛, 不如说它是一次深度培训体验, 是一次教研活动的现场操练, 更是教师教研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学校的初衷是把素质赛当作学科教师的培训项目, 从而提升素质赛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努力做到不白折腾, 折腾得有意义。

3. 依托典型路径, 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要做读书人, 在区教研室“教师读书工程”的倡导下, 学校语文组开展书香浓郁的“博润读书沙龙”, 通过“荐书—导读—读书报告会”等活动, 使教师得到天长日久的滋养与提升。在渐行渐盛的读书氛围里, 学校逐渐选定教师的四大阅读范围:一读教育专著, 写好笔记, 进行研究性阅读, 铺垫理论底子;二读文学名著, 浸润心灵, 丰厚文化底蕴;三读名师实录, 全程记录, 进行自省式阅读, 促进专业成长;四读期刊杂文, 进行主题式阅读。现在学校语文教师进行读书学习已成为一种习惯, 他们随时把学习所得以随想、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然后在本教研组进行交流, 择优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沙龙活动中再交流、再学习、再思考, 不断提升自己, 完善自我, 丰厚自己的文化品位与精神底蕴。

学校有计划、分层次的学习培训活动, 打造校内专家团队, 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带动教研组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近几年教师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教案50余篇, 自发撰写并出版西苑小学自主学习实验成果汇编《春意盎然的西苑》以及课改成果集《春风化雨满苑新》。学校现有国家级骨干班主任1人, 市级拔尖人才、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4人。6位教师参加过国家级以上的评优课素质赛, 14位教师参加过省级以上的评优课素质赛, 20位教师参加过石家庄市青年教师素质赛、评优课, 4名教师成功开办市、区级个人教学研讨会。80%以上的教师在全国、省市区教学评优和课题研究中获奖。

几番磨砺方成器, 数载耕耘始见功。通过多年的实践, 学校教研组建设不断完善, 已悄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家园, 教研氛围愈显浓厚, 让教师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建设好教研组, 教学质量才能有保障, 教学研究才能深入, 教学成果才能丰富, 课程改革才能不断得到推进。

摘要:学校以教研组为核心, 营造合作、共享的教研文化, 给每位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同时, 丰富教研内涵, 加大对教研组活动内容的创新力度, 在自主、开放、多元等方面进行探索, 呈现校本教研的特色, 构建活力四射的学习型团队。

16.校本英语教研 篇十六

【关键词】校本;教研;价值;开展

英语本身有其特定的学科价值和文化魅力,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都是有其积极向上的一面,无论面对中、高考考试制度怎么样的变革,我们对英语教学校本教研是仍然要继续下去的。

第一校本教研的价值所在。

1.寄予学生需求的教研。就学生的发展而言,英语的学习不仅是一门语言工具,也是学生作为一个新世纪的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一项生存技能,这种技能不仅表现在学生的生活与交际上,还表现在文化底蕴的提升和素质修养的提升。为了更好的适应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英语校本教研活动,为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真正提升而深入研究教学行为和教学措施。

2.寄予学校发展的教研。随着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飞速发展,初中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生存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经途径,这就告诉我们,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就必须注重英语教学和英语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高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校走出自我的传统教学,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带着发展的眼光去采集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措施,取长补短,最终促使学校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3.寄予社会发展的教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有两项基本技能的需求,第一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二是基本的英语阅读和交际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具备促使一个社会人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特别是结合地方特色的英语教学,更能满足当地的人才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促使社会的整体发展。

第二校本英语教研活动的开展

面对社会整体和学生个人发展对英语教学的需求,校本英语教研必须落到实处,且让我们的教学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有满足了学生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地促使学校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1.按需施教,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英语教研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研研究的内容就要符合学生的需求,作为学生而言,他们除了用英语在进行考试以外,最大的用途就是用英语进行信息的采集和交流。因此,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想尽办法提升学生英语信息采集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这里就应该侧重在英语阅读能力、英语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训练和提升。为此,我们要根据学校校本课程的设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设置一定的校本英语课程。比如晨读、午读时间段,这是一个学生自由安排、教师协助管理的时间段,这时学校要为学生创设听、说、读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开放学校阅览室,教师推荐丰富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比如午餐时间,我们可以提供校园广播系统为学生播放英文歌曲等,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增进学生的语感。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要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

2.按趣施教,提升学生学习的幸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与之共渔,与之共渔的最佳状态应该是与之共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无比的幸福和喜悦,从而产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内驱力生成,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获取幸福元素的机会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握好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校本研修课程的延伸,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幸福。比如,我们海门每年都举行“金花节”,金花节是海门市一年一度重要的招商引资节会,是江苏省海门市以“开放、发展、友谊、合作”为宗旨而举办的集经贸洽谈、形象展示为一体的大型招商推介与商贸洽谈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做一份招商引资的简报,因为招商引资的对象包括国际友人,这时我们就要学生在简报中不仅要有中文,还要有英文,对学生的简报进行评比、指导、展示、推荐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学习的价值所在,体验到自己努力后收获成功的喜悦。教师也借此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升。

3.按情施教,丰富学生文化的底蕴。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英语学习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对西方文化的了解,通过校本英语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视野。就当下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一种空对空的英语教学现状,即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接触过英语,或者接触的很少,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停留在书本教材之中,缺少实际的英语学习背景和环境的熏陶。因此,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校本研修,通过研修来提升英语教师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感触,无论是英语的教还是学,都充分考虑文化底蕴下的语意语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其境,深感其意。

校本教研是学校本身的灵魂教学,校本英语教研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作为英语教师要大胆的迈出一步,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让英语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校、社会与时俱进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7.小学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十七

一、常规常抓不放手

我组备课根据教导处的安排在学期初制定了详细的备课计划、每位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备好教学内容,做到资源共享。无论是电子备课还是手写备课,每位老师备每一次课、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人人都做好了本职工作。每次检查前后,都有组员之间的互相提醒以及检查后的及时交流反馈。遇到问题通过短消息,面谈提示等多样方式,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尤其是本学期对于教师认真工作,采取多关心多指导,规范格式,积极引导。并挑选优秀范本在教研活动时展示,让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指正。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干线。除抓好自己的常规课堂教学,老师们还努力上好教研课、展示课、评优课。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准备、扎实训练,适当拓展并注重知识延伸。

二、培优育新不松手

教师和学生一样,只有勤学苦练,并通过适当的舞台展示自己,才能提升自己、有所收获。本学期,我组的学习氛围比较热烈,每次的展示、比赛,我们都积极参与。

三、个人集体多联手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离不开集体和个人力量的均衡发展。在当前新型教育理念的更新下,每一位教师不能再闭门造车。孤立的教研,只会成为井底之蛙。所以英语组的教师们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运用多种方式将个体与集体紧密相连。比如在本届评课选优活动中,我们呼吁全员参加。先集体商讨教学思路。课件、再分工到人。课件的制作再分工合作。参赛教师在没有完美计划前,不用多遍试上,我们用最精心的设计上两三遍即可。我们的教研组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但一定是最团结的。我所理想的教研组是一个人人参与、有服务意识的团队,并能将这种团队精神传承下去的阵地。

本学期,我们注重早读、午读的多样朗读,把学过的歌谣和歌曲融合在一起。分别从基础词汇、核心内容、拓展歌谣等多个方面展开,目的是让学生有料可读、新鲜想读。目前还在完善中,我们也希望以此作为资源,惠及后人。

四、反思不足该出手

1、扎扎实实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力求高校务实。

2、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教师素质,逐步形成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

3、积极探索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学形式,注意做好各个年级的衔接工作,重中年级单词、写作教学。

4、重视教科研工作,鼓励教师撰写高质量的论文。

5、缩减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和增强对有特色英语能力学生的指导。

18.英语教研组总结 篇十八

2008-2009学年过去了,英语教研组全科室教师,承担了一年级11个教学班,英护2个教学班及对口升学班的全部英语授课任务,其中:王霞老师担任英语护理9班、对口升学班的授课任务,王梅红老师担任英语护理8班英语授课任务,郭德丽老师担任高级护理28班、高护29班、高护30班、高护31班、高护32班、高护33班授课任务,王春堂老师担任临床14班、护理65、66、67班教学任务,各位老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共计完成702个课时,圆满完成学校的英语教学任务。

教研组成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针对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每周组织教研活动,分析学生学习动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尽可能地多学到知识,并不断探求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兴趣,愿意学,并且达到能主动应用为目的。课堂上采取领读、听力、对话、朗读、听写等活动,课下布置作业,并认真检查,受到良好教学效果。

为了贯彻新课标提出的素质教育方针,我校实施“五月竞赛月”活动。英语教研组响应学校号召,积极配合教务处工作,本着拓宽学生课外文化生活、丰富第二课堂的主旨,安排布置在全校各个教学班开展“英语演讲及才艺比赛”活动,以促进我们学校外语教学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及英语运用 1

水平。英语教研组针对这一现状,制定了比赛的方式:英语演讲人人上,英语歌曲大家唱,英语戏曲同学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意在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主动学习英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形成大家学英语、用英语的外语学习氛围与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教研组针对这一现状,制定了比赛的方式:英语演讲人人上,英语歌曲大家唱,英语戏曲同学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意在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主动学习英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形成大家学英语、用英语的外语学习氛围与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各英语老师不辞辛苦,牺牲大量业余时间,给学生查找资料,发掘人才,排练节目,逐词逐句地纠正发音,指导每个动作及环节,参赛人员的衣着、肢体语言、面目表情、心情转换等方方面面进行推敲与酝酿,以期达到最佳表演效果。

5月23日那天,学校领导、教务主任及全体英语、语文教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共同观看了学生们充满激情的比赛演出。英语教研组长王霞,教师王梅红、郭德丽、王春堂在阵阵掌声、欢笑声中,欣慰地品位着几个月来辛勤劳动的成果,与学生一起分享荣誉与快乐。

演出结束后,评委老师以严谨、公平的态度,认真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项,并颁发了证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再接再厉,为学校争光添彩,为自己展现英姿。

19.小学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十九

一、落实课标、分解目标、分析学情是首要

一堂好课、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总目标、阶段目标和课时目标。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情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其中目标制定尤为重要,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做到脑中有标准、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

1.目标明确。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和他一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符合课程标准和年级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目标制定过高会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不敢去探索;目标确定低了,学生没有兴趣,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角度出发,使目标明确、具体。

2.目标具体。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去设计教学内容,具体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目标明晰,符合学情,且目标有可达成性和检测性。如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制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认识角的名称;(2)知道角的大小,会进行比较;(3)学会用直尺画角。在目标中用了“认识”“知道”“学会”三个行为动词,清楚明了地阐述了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认知到实践、体验的过程。教师的目标制定体现了:少而精,大胆取舍,找准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师教什么,自己学什么。

3.目标有弹性。新课标提出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人人获得良好的教育,不同的人在教育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不搞强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意识的培养。从教学内容上看:一方面,教师要打破学科界限,把握不同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实现不同学科内容的整合;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向课外延伸,把文本内容同背景材料以及其他信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空间。从教学方式上看:一是转变角色,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要做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实现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做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二是创设宽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的养成;三是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学生会学,注重学习策略、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与培养,落实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是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区别所在,前者重视结果,目的是学会;后者注重过程,目的是会学。

二、吃透教材、巧妙导入、优化教学结构是关键

1.知识点深度、广度适当。知识点涉及知识太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太浅又会浪费时间;面太广则显示不出本课特点(教学时间有限),面太窄则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取舍,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只有深入地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钻研教材,才能把内容选好,做好资源的有效整合。

2.知识横向、纵向联系。知识点之间有其内在的紧密联系,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或本门课前后、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无处不在。只有了解这些联系,才能明确每堂课所传授的知识所处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进而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前后呼应、条理清楚。

3.重点、难点突出。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判断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对于重点内容要舍得下功夫、花时间,并在提问、板书、精讲、练习、总结等阶段,均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学生精力集中,目的明确,弄清搞懂,印象深刻。对于难点或复杂的问题,可采用铺路搭桥、化整为零的方法。抽象的问题可结合图表、利用模型;深奥的问题可通俗举例、类比推理;隐蔽的问题可顺藤摸瓜、层层剥皮,都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通览教材做到知识点、单元、章节情况心中有数,总而言之就是要把书读薄、读透。除此之外还要用好教材中的配图、泡泡精灵对话框,背景知识、成长档案、自我评价、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

4.巧妙导入,提高教学效果。一段构思巧妙、设计精彩的导入,能使学生未入其课而先知其境,同时也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可以说,成功的导入,如同戏剧的序幕,预示着戏剧的高潮和结局;又如同路标,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因此,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并能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得心应手地运用导入这种教学技能,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故事导入、音乐导入、演讲导入、动画导入、视频导入等等。

三、践行“四有”课堂教学改革,从形走向质的变化是重点

1.活用“四有”课堂教学中“有目标、有精讲、有互动、有训练”的“四要素”的有效实施。精讲与互动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语言精美、表达精准、文辞精美、展示精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六讲三不讲”,“六讲”是指重点内容着重讲;难点内容分解讲;关键知识点反复讲;易错知识准确讲;易混知识对比讲;衔接点知识联系讲。“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互动是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它以教师问题设计为纽带,以师生相互学习,学生积极参与为目的,以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为宗旨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捕捉最佳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提问,要问在该问时,问在该问处,注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获得发展的快乐。训练是检测目标的载体,教师训练设计要体现“五性”:

(1)教育性。新课程倡导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的学科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科学素养。因此,教师教学中训练设计要渗透教育性,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熏陶,形成良好的个性。

(2)现实性。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在设计训练时可以适当添置现实背景,密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理论实践、问题解决中提高应用能力。

(3)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思维的动力,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创造新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练习设计要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教师要开发与利用好课程资源和媒体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好教学活动。

(4)层次性。学生是有差异的,学习程度也不尽相同,教师设计练习类别也要体现层次性。课标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知识,不同的人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适宜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分档作业,建立作业“超市”让学生自由选择,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5)开放性。开放性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要使学生获得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恰当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境问题,把封闭的练习转变成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练习,赋予练习新的活力。

四、分析学情,灵活处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是手段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课标、教材、学生而制作的一个议案,而课堂教学是瞬息万变的,教师就要学会灵活地应对课堂生成,抓住学生的“错误点、质疑点、争论点、困惑点”找到预设与生成的桥梁开展教学。这就涉及到教师如何备教材和学生。备教材,做好三读:一读是读通教材,了解教材内容;二读是读懂教材,图绘编者的意图;三读是读活教材,创造性的修改教材,解决教材中不适合的问题。备学生就是要备班级情况;备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能力。

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生成,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情绪上的安全感,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二是耐心等待生成,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质疑问难的权利。教师是智慧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进行智慧的抉择,让课堂生成更有价值。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是一项常态工作,只有使其科学化、规范化,在工作中求真务实,才能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它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钻研、改革创新,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才能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上一篇:消防安全记心间教案下一篇:volunteer作文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