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蓝血十杰读后感(共1篇)
1.物流:蓝血十杰读后感 篇一
企业是最粗糙的科学,最冰冷的艺术。”约翰•伯恩在他的这本书的开篇写道。作为美国《商业周刊》资深作家,约翰•伯恩在他工作的几十年中,报道和解读的大多数是企业如何创造千万利润的故事,而在这本书中,他开启了探索企业更神秘的人性面,数字化管理可以成就一个企业,但并不应该是指导企业的全部。研究范本便是近代企业史上10位最伟大的英才,被人称为“十杰”。
之所以被称作 “蓝血”,是源自古老西班牙王室的说法。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贵族宣称自己的血统最为高贵、纯正,他们常自豪地挽起袖管,展示自己雪白小臂上清晰可见的蓝色静脉血管,称之为“蓝血”。其实,是因为不从事体力劳动,所以肤白如雪,贵族由此显示自己与“劳动者”的根本区别。后来西方人用“蓝血”泛指那些高贵、智慧的精英才俊。
书 中所写的蓝血十杰是哈佛高材生,曾服务于美空军,是二战的后勤英雄。他们利用数学模式,印出图表,用来交运飞机、部队和紧急物质,更为盟军节余了10亿美元。对他们来说,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数字作为答案。
战后,他们10人打包共同来到福特公司。当时的福特公司充斥着混乱的管理和大量资源浪费的现象,处在濒临崩溃的边缘。他们从研究福特汽车的混沌局面开始,不断反复地拷问利润、成本、库存、盈亏、预算等等话题,使从每一个零件和每一种产品中,获取最大利润。他们对汽车一无所知,而他们的利器就是数字化管理。他们所带来的是一种企业式的意识形态。
十杰信仰数字,崇拜效率。他们拥有强大的理性主义精神,卓越的管理科学素养,因此不论进入什么行业,总是能把一切资源加以数量化——包括人力资源在内。数字化的管理经验也的确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成就,年仅30岁即各有建树,他们之中产生了国防部长、世界银行总裁、福特公司总裁、商学院长和一批巨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理念运作得很完美,企业得到需要的纪律、秩序和控制。
把一切管理的因素数字化,避免了主观不理性的决策,在数字背后更容易发现问题和利润增长点。在一定程度上说,他们已经实现了最初的梦想,改变了世界,改写了美国历史。
然而物极必反。十杰的观点创造了一种崇拜管理和数字、本质傲慢而自大的教派。极度崇拜数字的背后是为了提升效率而牺牲敏感回应的制度;同时他们建立起规模庞大的白领幕僚,把权威和决策集权到中央;为了降低成本和获取控制的效益,牺牲了所有产品品质和顾客满意的观念,我们也忘记了个人的主动精神。曾经被十杰珍视为制胜法宝的数字、分析、统计,成为桎梏企业发展的枷锁。
十杰中的利斯曾使福特汽车公司起死回生,这使他信心十足,接着为福特公司勾勒了一个策略性的计划,要正面对抗强大的对手通用汽车公司。他相信自己可以制造出一款更大更好更美的汽车来战胜对手,他把它称之为真正“美国人梦想的机器”,他全心全意投入这种汽车的创造上,信心满满,完全没有预期成功以外的事情。
直到这部汽车惨败,才如梦方醒。他无法从中复原,失败使他失去热爱的工作,也摧毁了他。利斯最终开枪自杀。
利斯对新产品充满信心,可是这种信心不是来自真正的市场知识或产品经验,而是来自使他们和其他专业经理人近乎神明的实证资料体系。最后,这种体系教导经理人信任数字,不相信人。一切管理的因素皆可数字化,但关键是数字化管理应以人为本而不是数字。数字理性而过于冰冷。人力资源也仅仅是数字,人似乎成了数字的奴隶。
麦克纳马拉,被称为“人类电脑”。在他的数字科学观念下,所有的人都成了国家可运用的资源,于是这些“资源”投入了越南战场,打一场长期的竞争资源、消耗忍受力的仗。在他的管理观念下,人力和人命似乎无关,从不讲情分。结果在期间,美军官兵矛盾非常深。
数字化管理的优劣在10位管理人士的管理生涯中一一体现。蓝血十杰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又有现代企业社会翻版。历史在很多企业中重演:管理混乱,引进管理人员,采用先进管理方式,数字成为考核的惟一标准,过量的数字管理又让人迷失在美妙的数据解释中。数字化管理的主体是人,数字化管理依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如何用好数字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应当思考的命题。《蓝血十杰》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物流:蓝血十杰读后感】推荐阅读:
物流与配送管理 苏宁观后感01-27
物流信息技术对物流发展的影响07-21
铁路物流 物流企业如何制订管理制度08-29
物流企业物流操作员毕业生实习总结11-23
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1-28
第三方物流仓储及物流服务合同 -风险规避08-16
农业物流论文06-15
物流基地介绍06-29
物流园区简介07-08
合同契约物流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