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读后感

2024-09-13

星际穿越读后感(12篇)

1.星际穿越读后感 篇一

《星际穿越》观后感

《星际穿越》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剧情无非是地球出现危机,主角拯救世界。科幻电影的专业性很强,但《星际穿越》与其他科幻电影相比较,却在情感方面有很大不同,给我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影片的男主角库珀是一个内心很纠结的人,他热爱太空,热爱生命,他愿意飞上太空拯救地球,但他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他也希望能够陪在孩子们身边,陪他们长大。他爱地球,更爱他的孩子。这是极为矛盾的,他必须在拯救地球和孩子们之间做出选择。所以当布兰德教授把他的孩子们的未来摆在他的面前时,他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地球。

库珀在那个“一小时等同于地球上的七年”的星球时,他拼命节省时间,想要快点回到飞船上,知晓女儿的消息,他不想错过女儿的成长,可当他回到飞船上的时候还是已经晚了,他的女儿的年纪已经和他一样大了。这听起来很荒谬,可他却是真实的错过了女儿的成长。他在飞船里看着已是中年的女儿发来的视频消息痛哭流涕,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出于错过女儿成长的遗憾还是面对女儿的抱怨的后悔。

库珀的内心很纠结,他在四维空间看见曾经和女儿待在一起的自己,知道自己就是女儿的幽灵时,分明是希望女儿能够把自己留在地球上的,他给女儿留下“stay”的线索,让女儿用摩尔斯电码破译,希望女儿能让自己留在地球,陪他们长大。但在他在发现塔斯也还活着时,他却选择了顺应事情的发展,在墨菲的房间里留下航天局坐标的线索。他分明知道这个坐标是一切开始的源头,他也清楚留下坐标自己就会离开女儿,但他还是选择留下线索。他的内心也许是更加偏向于大无畏的。

电影的最后,库珀从四维空间离开,再醒来时,已经躺在土星的“库珀空间站”了。他终于见到了他的女儿,可他的女儿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九十多岁老人了,而他却还是离开地球时的样子。对于库珀来说,他只离开了女儿几天而已,而对于墨菲,他已经离开了好几十年了。时间很奇妙,也很令人无奈。

整部影片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库珀在四维空间给墨菲留下线索时对塔斯说的话“爱,塔斯,是爱。就像布兰德说的,我和墨菲之间的交流是可以量化的,这才是关键。那现在该怎么做?找到沟通方式,那块儿表。”爱这个字贯穿了整部影片,库珀出于爱,离开地球;墨菲出于爱,在地球上等待父亲回来;布兰德在宇宙中寻找埃德蒙斯,也是出于爱。影片的结局算得上完美,或许也是因为爱。

2.星际穿越读后感 篇二

该片的英文名“Interstellar”可理解为“between stars”, 即“恒星之间”, 给人一种宏伟壮阔的史诗般的感受。不过, 当今的这类电影倘若近乎“科普”地单纯展现宇宙的浩渺无垠, 或是过度强调未来人类庞大的殖民计划, 而缺少深厚的人文底蕴, 仅仅追求吸引“眼球”, 恐怕难有持久的生命力。更加优秀的影片, 应该能让观众看完后拥有不断回味和沉淀的乐趣, 并能激发其内心的高度共鸣。

《星际穿越》的特别之处在于, 它丰富了情感主线, 不满足于单纯炫耀精妙的叙事技巧和浮夸的特效场面。好莱坞著名电影音乐家汉斯·季默担任了这部影片的配乐, 这也是他与诺兰的第五次合作。据报道, 诺兰在剧本还未完全成型时便给了季默一张讲述父女亲情的纸, 让他一天之内交出框架成果, 因为尽管这是一部有关太空的科幻片, 但父女亲情却贯穿始终。季默在不知影片具体类型的情况下交出的音乐, 正好充分体现了这种对亲情的执着, 而这就使得影片中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凸显在观众面前, 太空的未知与空虚也因此得以补足, 不期然的离别亦终将团聚。同时, 太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是寂静无声的, 所以这部科幻片的配乐也更加重要:每首乐曲都要起到烘托对应段落气氛的作用, 同时各首曲子要保持内在联系, 整体上要能有力推动情节的发展。

一、音乐与叙事结构

《星际穿越》讲述的是一个人类面对自然灾害, 开启星际航行, 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故事, 然而诺兰在为观众呈现宏伟的视觉场面的同时, 也为影片添加了细腻的情感元素。音乐对这些情感元素起到了尤其明显的帮衬作用, 将影片一步步推向高潮, 耐人寻味。由于该片在叙事结构上用了三个节点 (分别是美国航天局的坐标、三维空间中的五维世界、库伯回到空间站) , 所以我们可以将其配乐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 铺陈序曲——情感与疑点并存

这一部分有两条线索:一条实线, 即库伯和墨菲的感情线;一条虚线, 即“幽灵”传递信息。在风沙的低沉怒吼中, 影片缓缓拉开序幕。诺兰将观众的视角引向以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的参照系:多名上了年纪的老人面对镜头回忆当年的景象, 画面展现出故事的背景——黄沙四掠, 一派萧条。音乐《梦见冲击》 (Dreaming of the Crash) 中, 高音区的管风琴以一个高音持续整首曲子, 就像遥远的飞行器翱翔在天际, 营造出空灵、缓慢、遥远、压抑的气氛, 夹杂着风沙作怪的声音, 这仿佛沙尘暴来临时的低吼, 为故事发展构建了大环境。

《田野追踪》 (Cornfield Chase) 一扫沉闷, 急促的管风琴演奏仿佛让观众也穿梭在广阔深厚的玉米田里。这是一家三口在玉米田里追逐无人机的情节:开始墨菲提问的时候, 音乐重复两个音, 表现出疑问;从追逐开始, 加入了急促的连音, 节奏轻快, 重复着轻盈的旋律, 并且配合一望无际的田野画面加了混响, 音乐一路上行, 为观众呈现出开阔的视野。这是片中一家三口仅有的一次合作, 音乐里处处传达出一家人有效地沟通合作时的兴奋感。管风琴与弦乐一起轻轻地辅助着这首曲子, 却恰到好处地向观众展现了库伯心系宇航事业, 敢于冒险与挑战的特点。这也为此后库伯毅然离开家人, 选择参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计划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随着剧情发展, 另一条线索——幽灵传递信息慢慢浮现。弦乐缓缓响起, 节奏缓慢, 低音有一个持续颤抖的声音, 《尘》 (Dust) 为观众传达出紧张与未知的气氛。当库伯解出奇异景象传达的是坐标的时候, 管风琴的声音又响起来, 一段轻快的节奏配合库伯收拾准备出发的画面, 再一次暗示库伯的探索精神, 承接后面的NASA之行。

父女分别之痛, 是影片序幕告一段落之处。低音部分沉重的鼓点烘托了即将告别的凝重气氛。音乐情绪不断攀升, 将家人的不舍描述得淋漓尽致。当库伯驾车绝尘离去的瞬间, 音乐骤然高昂, 背景音里鼓声和器乐越来越密集, 使气氛越发悲壮, 音效则是飞船发射倒计时的声音。在墨菲冲出大门挽留父亲的那一刻, 这种气氛被烘托至顶峰。音乐的复杂与高昂, 压制了墨菲的无力哭喊声, 这种一面是拯救人类的使命感, 另一面是生离死别的亲情的场景对观众来说极富冲击力。随着越来越高亢、悲怆的音乐逐渐湮没在火箭巨大的点火声中, 场景结束。

(二) 三段式小高潮——神秘探索和故乡信息

这一段有两条线:一是太空中的库伯, 一是地球上的墨菲。库伯的线是射线状的, 引出了此前的三位探索者在不同的星球的故事;墨菲的线走的是时间线, 即随着年岁的增长, 她碰见了各种有待解决的难题。通过与父亲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 这两条线在不断交织。音乐则随着三个故事情节的推动, 先后达到三次小的巅峰。米勒星球上的惊涛骇浪, 用铜管、敲击乐、管风琴与人声齐鸣来展现, 有拔地而起之势, 音乐的不断加速让观众觉察到巨浪袭来的压迫感。时间在这里成为最关键的要素, 力图使观众们在影片中第一次面对生死存亡般的紧迫。

库伯被曼恩博士陷害后等待救援时, 疾风骤雨的管风琴与钢琴如同相互争斗一般, 交替演奏, 相互追逐, 突出了营救行动的争分夺秒。当库伯的头盔破裂时, 音乐非常巧妙地出现了《尘》里的旋律, 暗示二者的对决并不是两条生命的争斗, 而是人与外部世界的抗衡。而就在库伯生命垂危之际, 安详、惋惜的钢琴音乐响起, 与画面形成反差。此时的音乐仿佛在为一个生命的终结在哀悼, 情绪扼腕痛心。

值得一提的是, 在“地球时空”和“穿越时空”穿插的那一段蒙太奇中, 导演清楚地抓住了两组镜头中可能引起观众内心共鸣的意象进行剪辑 (例如对“燃烧的玉米地”和“发生爆炸的空间站”画面的交错剪辑) , 此时音乐方面也是一起合成的, 但没有违和感。前者象征着墨菲走出父亲带给她的多年的阴影, 她以一种比小时候父亲带她驾车轧过玉米地更革命、更激进的方式和过去告别;而在表现后者的镜头中, 库伯操作飞船去对接爆炸的空间站, 这是更革命、更激进的告别仪式。背景音乐使用了乐团的全部力量来展现这个如史诗一样的场景:不断重复的旋律, 对应着影片里旋转的飞船, 让观众在屏气凝神的同时又仿佛随着飞船一同旋转。管风琴的演奏以飞船固定视角展现太空中明暗光影的交替变换, 让画面和声音同时达到阶段性的顶峰。决意牺牲的库伯在激昂音乐的烘托之下闪耀出人格的光辉, 也折射出本片关于“向死而生”的主题。

三段紧张不安的情节中, 穿插着来自地球的信息, 这也是导演继第一部分的“父女难舍难分”之后安插的又一“催泪弹”。飞船靠近土星时, 响起了空灵而柔和的钢琴曲——虽然这有悖于太空中无法传播声音的事实, 但缓慢、悠长、间距遥远的钢琴音符让人心如止水, 反而胜于无声, 犹如真正聆听到太空的静谧。当然, 这也表现了库伯在用心读取来自家人的信息, 每一个音符都像在强调他对家人的思念。

(三) 全片高潮——五维世界

库伯身处黑洞, 未来的人类为他创造了一个三维空间中的五维世界。这里也有两条线:一条暗合开头, 即库伯成为幼年墨菲的幽灵;一条是黑洞中的“幽灵”让成年墨菲掌握了黑洞的重要数据, 从而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这里还有一个设计精巧的“戏中戏”:布兰达和库伯在时空扭曲的球形空间中实现了第一次握手, 与片尾扣合。

地球上黄沙漫天, 玉米地在地平线上燃起了熊熊火焰, 一片末日之景。墨菲的男友在楼下催促她赶紧离开上路, 而她却在彻底告别之前犹豫了, 她相信父亲不是会抛下她的人, 因此她试图在自己的旧房间里寻找线索, 去解释小时候见到的“GHOST” (幽灵) 和留下的莫尔斯电码。配乐采用了《田野追踪》的两个音的旋律, 代表这一部分在讲述亲情。这里的配乐《坚持》 (Stay) 有别于此前的同名段落, 它已成为库伯与墨菲之间的交流的一种代表。画面同样是墨菲的卧室, 旋律看上去也是一样的, 但是库伯从五维空间的视角看来, 其情感已不是当时决意要走后的那种不舍, 而是对当年决定的满满悔意。从回忆到后悔, 再到顿悟到“他们”就是自己之后坚信可以通过二进制与女儿沟通, 音乐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最后在清脆的管风琴声中走向高潮。

(四) 呼应开头——回到空间站

在影片末尾, 墨菲和库伯这两条线合一, 同影片开头呼应。风沙在呼啸, 但画面是空间站中焕然一新的生存环境, 电视里还放着当年的人们对当时环境的回忆叙述。音乐和画面此时又形成强烈反差。依然三十多岁的库伯推开门, 见到已一百多岁、接近生命的尽头的墨菲时, 熟悉的代表亲情的旋律又响起了, 这再一次揭示了本片的核心意象“爱与沟通”。然后, 库伯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他要去往布兰达的星球, 成为地球星际移民的第一代人中的一员。

二、高低起伏的三大主题

纵观全片, 可以发现季默的配乐与片中并行着的三大主题皆有配合。下面做一详述。

(一) 空间主题——未知太空的探索

说到太空, 不得不提汉斯·季默在配乐的过程中使用的一种主要乐器——管风琴。管风琴经常被用在各种恐怖片中, 而季默将它巧妙地用进了太空科幻题材的影片。管风琴本来是中世纪用于宗教事务的乐器, 本身就能在表达崇高主题时凸显出一种近乎神秘宇宙的感觉, 而它精妙绝伦的构造, 又与航天技术的高超和令人敬仰有着某种相似。季默认为管风琴的造型本身就让他联想到“太空飞船的补燃器” (spaceship afterburners) , 而且“管风琴的送风机制与身穿宇航服的宇航员在太空的体验相似——因为每一丝空气都是珍贵的”。从音色上来讲, 管风琴的音域之广一向让人惊叹, 这很适合表现浩瀚无边的宇宙, 从细微、空灵、幽冥, 到恢宏、大气、激昂, 管风琴的音色正好可以配合宇宙的种种奇景, 将影片情节推向巅峰。不难发现, 影片多次使用管风琴的延长音来表现宇宙的无垠, 与人悬浮在太空中的身心状态吻合。管风琴的长鸣, 既冲击着观众的耳膜, 也给这部影片注入了星空般的浪漫情怀, 指引观众进行关于“爱、沟通、信任”的省思。

此外, 稀疏而缓慢的合成器键盘音乐, 又烘托出了宇宙的广袤和人类的渺小。这也符合季默的创作特点——既有电子乐的绚丽紧凑, 也有交响乐的磅礴气魄, 当然这也是近年来以“英雄主义”为卖点的好莱坞“大片”中几乎不可缺少的听觉配置。

太空旅行是本身是孤寂、静谧的, 于是其声音设计中也适当地运用了完全无声的手法。当画面表现飞行器在太空中翱翔的镜头时, 影片确实没有任何声音, 观众们此时甚至会觉得安静得有些诡异。首先, 这符合了太空环境中声音无法传播的事实;同时, 也增添了太空的神秘感, 因为在没有任何声音的空间里, 观众最容易与黑暗静谧处的压抑、惶恐、悲伤产生共鸣——以渺小之身存在于这浩瀚宇宙的状态, 或许偏偏能激发对光明与爱的强烈渴望。

(二) 情感主题——不舍与重逢

在这一主题上, 季默用管风琴创造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两个音符的旋律, 该旋律在本片配乐中的出现次数最多。玉米地里的追逐, 表现了一家三口亲密无间的合作, 此时的音符也跳跃在广阔的田地里, 衬托着家人的默契与和睦。当库伯决心离开的时候, 一曲《第一天》 (Day One) 演绎了家人之间的难舍难分。这段音乐以钢琴和管风琴两种乐器为主, 柔和细腻中带着些许无奈, 由钢琴演奏的音符缓缓展开, 而管风琴的加入则正如父亲的默默低语, 向女儿倾诉不能陪伴她成长的歉意。这里同样加入了《田野追踪》的主旋律, 两个音不断重复, 既表达着对即将离去的父亲的质问, 也仿佛父亲对女儿的依依不舍。而这又渲染了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生存希望从而决绝踏上艰险征程的那种大义。

当库伯一行从曼恩星球回到飞行器, 时间已经悄然过去二十三年, 此时库伯最牵挂的还是在地球上的亲人们。这里同样用了开篇玉米田里的旋律来表现他对全家生活在一起的日子的怀念。库伯当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观看家人给他的录像, 而配乐也呼应了他对家人的极度思念。一个长音伴随着视频渐渐响起, 墨菲出现在了画面中, 原来墨菲还记得父亲临走时许下的诺言, 她欲言又止的模样催人泪下。

而影片最后, 库伯在五维空间中看见当年的自己走进房间跟小墨菲告别并离开时, 内心被无力的呐喊和痛楚充斥, 他对当年决定的后悔杂糅在同样的旋律中。成年的墨菲顿悟了“STAY” (“坚持”) 是父亲留下的信息, 而库伯发现五维空间的奥秘后, 迫切地想把一切告诉墨菲, 回到亲人身旁的意愿在此刻愈显浓烈。两个音的旋律再次响起, 从库伯的话语中, “爱”在与墨菲的交流中是可以量化的, 这延续了父女之情的主题。

(三) 时间主题——稍纵即逝与迫在眉睫

除了表现太空的广袤缥缈之外, 对时间流逝的表现同样也是整部影片在艺术上的关键之一。影片中多次使用的敲击乐铺垫在背景音乐下面, 它通过声响的轻重和节奏的缓急, 突出强调时间性。米勒星球的场景, 先是用钟表走时的嘀嗒声做节拍, 每秒一拍, 当发现巨浪袭来后, 速度由慢转快, 各种乐器齐上, 音乐上行, 逐渐加速到每秒两拍。当巨浪即将行至眼前时, 音乐已能给人一种在这个“一小时七年”的星球上的时间焦灼感, 人要拼命与时间赛跑, 在命悬一线的窘迫中挣扎。而针对曼恩星球, 音乐开始时像钟表走动的鼓点声, 暗示时间流逝、情节紧张, 虽然这里打斗的场面只有几个镜头, 却被音乐烘托得似乎相当漫长。当飞船慢慢被黑洞引力拉近时, 库伯在危急的情况下紧锣密鼓地操作, 这时, 有节奏的秒表走动声再一次出现, 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当库伯坠入五维空间, 思考如何给墨菲传达信息时, 时间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而“嘀嗒嘀嗒”的敲击乐在这里的使用可谓十分恰当。

结语

《星际穿越》上映后, 引起了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天文、物理的热议, 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然而, 在震撼的太空画面和深奥的科学知识背后, 我们也可以看到音乐对整个影片的作用:它不仅对广袤的宇宙进行了细腻的意象描绘, 推动环环相扣的情节走向高潮, 也用音符为我们讲述了父女之间关于爱、沟通、信任的丝丝情感。诺兰的另一部作品《盗梦空间》可以在此与《星际穿越》进行一个对比:前者展现人类的潜意识、内心和梦境, 指向人类无限的内部;后者展现银河、黑洞和无尽的宇宙, 指向人类未知的外部。这两者都在指向我们不可轻易企及的领域, 也都被诺兰用镜头一步步铺陈在我们眼前。应该说, 观众的审美体验在这些纷繁交错的时间和空间中以及张弛有度的配乐中得到了升华。

诺兰喜欢“走在人类文明的前面”, 用影片为我们呈现出未来可能会有的自然灾害, 同时又相信人类科学的探索精神。然而, 剥开这些相对外在的因素, 我们在深层上看到的还是不能没有情感。《星际穿越》的最后, 库伯在五维空间中顿悟了这一切物理现象的原理, 而当塔斯问他如何沟通时, 库伯回答道:“爱, 塔斯, 是爱。”正所谓“心有灵犀”, 影片在此宣示:心灵对话可以跨越时空。此时清脆的音乐不断上行, 在管风琴熟悉的旋律中, 关于父女情深的画面在库伯头脑中闪过, 这会促使观众把积蓄已久的信念提纯乃至迸发出来——末日来临时唯有爱能拯救人类, 也让笔者更加愿意去深入分析这部电影中的音乐艺术及其功能。

参考文献

[1]周海宏著《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挪]彼得·拉森著《电影音乐》, 聂新兰、王文斌译,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3.星际穿越可行吗? 篇三

人类能通过虫洞穿越时空吗?

时光之旅在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为了实现时光旅行,霍金首先建议人们接纳时间作为第四维的观念。他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当人们驾驶汽车时,向前直行和向后倒车是第一维,向左或向右转弯是第二维,在山路上爬坡和下坡是第三维,那么时间就是第四维。对于物理学家来说,时光隧道也许就是虫洞。

那么究竟什么是虫洞呢?打个比方,一张摊平的纸上有A、B两点,连接两点的最短距离是直线。有没有更短距离?当我们把这张纸卷曲起来,用笔把A点捅破,伸出去再把B点捅破,只要纸的卷曲度足够大,那么将A点与B点相连的距离就可以比平面上的直线距离更短,甚至短得多。究其原因,先前的最短距离是对于二维平面来说的,而后来的更短距离则利用了第三个维度。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紧密关联的,三维的空间和一维的时间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四维时空。我们所在的四维时空充分弯曲,有可能形成存在于更高维度中的虫洞。穿越虫洞,就能以远比通常的直线运动快得多的方式从宇宙的一处到达另一处。

那么,四维时空是否会弯曲呢?从常识看,说空间会弯曲似乎是天方夜谭。然而,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大质量物体会引起时空弯曲。再次拿二维平面做类比,假设世界是一张拉平的橡皮膜;把一个大质量铅球放到膜上,橡皮膜便凹陷下去,出现明显的弯曲;原本在膜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质量高尔夫球到达这一区域,便会改变运动轨迹,在弯曲空间做曲线运动。

同样道理,大质量物体也会造成四维时空的弯曲。质量越大,弯曲程度越大,相关数据可用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算出来。在弯曲时空中,如果存在虫洞,人类进入后就可能完成“星际穿越”。影片中几名宇航员乘飞船在虫洞中只过了一会儿,就到达了另一个星系。

虫洞不但是星际穿越的管道,还可能是“时间隧道”。实验已证明,在强引力场或高速运动状态下,时间流逝会变慢。如果A点和B点相距20光年,而虫洞让人用1年时间就从A点到达B点,这个速度就超越了光速。比光运动得更快,使人能够“追”上已逝去的光景,重见早先的情形,也就是回到了过去。

虫洞在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科学界尚无定论,至少目前还未发现虫洞存在的证据。通过虫洞能否回到过去,也是理论物理学界争论的一个问题。

除了建造时间机器存在技术困难,物理学家和逻辑学家还提出了时光旅行可能带来的各种悖论,这也是有人不承认时光旅行可行性的一个理由。最著名的理论莫过于“外祖母悖论”:你回到过去,在你母亲出生前将你的外祖母杀死,那么你就不可能出生了。因此你绝不可能在时间上回到过去杀死你的外祖母。根据逻辑一致性的思想,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冷冻休眠能实现吗?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也不过是一颗沙尘,而人类连微尘都算不上。在人类有限的百年时间中,如何穿越无以计数的光年,进行星际旅行呢?一个理论是冷冻休眠,就是出发时将人体冷冻至休眠状态,降低人体的代谢,从而延缓衰老,在到达目的地后,再解冻人体。在电影《星际穿越》里,漫长的太空旅程途中,宇航员可以进入休眠水床休眠,并自行设定唤醒时间。虽然理论上有可行性,但是目前从技术上来看,人类还不能做到冷冻休眠并将其唤醒。

生命世界基本上属于一个化学世界,而化学反应的速度总是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缓,并最终停止。从理论上说,生命的进程应该也可以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减缓并最终定格,然后再随着温度的回升而再次复苏。但更多的动物和植物则对低温十分敏感,它们的生命在寒风中飘逝,再也没有醒来的机会。

人类低温休眠,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人类冷冻到-196℃,让细胞停止活动,无限延长人类的生命周期。从理论上来讲,低温休眠可以做到,但是目前从技术上还无法实现唤醒。主要问题是当人体温度降到-5℃时,细胞内的水分就会冻结并形成冰晶。这些冰晶会穿透细胞膜,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

不过未来这项技术可能会成为现实。现在世界上已经有数家机构提供人体冷冻技术,主要是为身患绝症之人提供服务,以待未来攻克难题之后再将其解冻救治。

时间变慢能实现吗?

中国古代神话中经常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情节。《星际穿越》中,宇航员库珀和女科学家布兰德降落在名为米勒的星球上,星球上的1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7年。从理论上来讲,时间变慢并非不可能。根据相对论,当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时,时间便会变慢。这种现象已经得到验证。例如,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移动速度超过地球上的人,他们的衰老速度略慢于地球上的人,但还没有达到显而易见的程度。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认为,《星际穿越》里时间变慢是靠谱的。巨大的质量密度能够导致空间弯曲,也能导致时间弯曲。在黑洞附近,时间弯曲的表现就是时间流动变慢。如果移动的速度接近光速,时间变慢便成为可能。只不过,在目前的技术下,让速度接近光速仍然很难实现。

【责任编辑】蒲 晖

4.《星际穿越》观后感 篇四

电影星际穿越虽然是科幻、悬疑片但其实并不烧脑,只要你认真观看,加上些许思考就会发现,片子里的理论讲述很通俗易懂了。

电影讲的是地球遍地黄沙,可食用的农作物相继发生了枯萎病而减少,人们每日在沙暴的肆虐下生存。主人公库珀因意外而发现一个隐秘地方,哪里在进行一个拯救人类计划,从而再次当上飞行员(宇航员),在太空寻找人们可居住的星球,穿越了黑洞,感受一小时七年的时间差距。最后发现教授的目的不是A计划而是进行繁衍人类的B计划;为了女主库珀进入黑洞,在黑洞里意外的进入了五维空间,在五维空间里向女儿传送那个老头的公式关键数据,A计划成功。另一方面女主不知道A计划的成功,所以在所到的星球进行B计划,男主库珀最后被救,看到自己满脸沧桑的女儿后,继续开始他的旅程。到此电影里的A、B计划都成功实行。

这个电影十分走进科学,不经让我想到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这句话;整篇电影的脑洞十分大十分科学,将虫洞、黑洞、还有更高维度等未知领域具象化的表现出来。从发现教授舍弃地球上的人类目的,A计划的不可能,实行B计划,主人公也坚持不放弃,最后成功拯救人类。

5.星际穿越观后感 篇五

“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超越时空的纬度感知它的存在。”影片中,库柏在太空中几次观看孩子发来的视频,我都跟着热泪盈眶。特别是当时间变慢,他们从巨浪中逃生归来时,地球上已经过去了23年四个月零八天,库柏一一翻看之前的视频记录,儿子毕业,结婚,生子,遭遇亲人的死亡,放弃对父亲活着回来的期待,女儿第一次出现在屏幕,表达对父亲的爱跟思念,这些情节很令人感动。

正是因为爱,因为要拯救孩子,库柏才决定离开心爱的家人,踏上穿越的旅程。其实,在我们心中,根本就没有抽象的人类,没有抽象的爱,我们的爱是凝结在那些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人身上的,它既是纽带,也是生命繁衍的意义之所在。假若没有爱,生命存在又有何必要呢?这也是为何B计划终归无法实现的原因,从理性上,人类可以以抽象的整体繁衍生存下去,但在情感层面,冷冻的受精卵繁衍出的人类是没有存在意义的。

爱,让我们战胜孤独和恐惧,甚至,在死亡之前的那一刻,我们眼前会浮现出孩子的面孔,爱让我们无法轻易撒手而去。“面对浩瀚的宇宙,没有心里的爱和勇敢,我们就真的太渺小了。”爱让渺小的人类变得强大,给了我们垂死挣扎的勇气和无法放弃的理由。

也因为爱,我们愿意怀有美好的希望走向未来。我们能够去忍受无尽的孤独,不肯放弃。墨菲为爸爸离她而去感到愤怒,甚至后来她以为爸爸抛弃了她,然而在内心深处,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当然他的爸爸库柏更是从来没有放弃,困境之中,希望是我们唯一和最后的拥有。

6.《星际穿越》电影观后感 篇六

《星际穿越》故事将讲述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察觉,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起初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本片是诺兰自《盗梦空间》后又一原创剧本,由他和弟弟乔纳森·诺兰共同执笔。影片故事最初的概念来源、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也参与了剧本创作,他对虫洞和时光旅行的研究为本片增添了不少科学依据。据导演诺兰御用艺术指导内森·克劳利透露,该片剧情将涉及更多的科学概念,如黑洞原理、相对论以及万有引力。

这是诺兰写给全人类的太空史诗,更是一封写给女儿的温情家书。

被粉丝奉为诺神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最后揭开了其备受期盼的科幻巨制《星际穿越》的神秘面纱。影片在带领观众踏上绝妙太空征途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对人性本质的探索,着重于一对普通父女间的亲情以及他们之间超越时空界限的心灵纽带。可能对为人父母的人来说,儿女总是自我一生最大的牵绊,亲情也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维系。

所以,假如你要将《星际穿越》和去年大热的《地心引力》作比较,其实很难找到共同点。要说《地心引力》是让观众目睹桑德拉·布洛克如何上演太空版《荒岛余生》

想尽办法重返地球的话,那么《星际穿越》则是在人类末日的大背景和感人至深的父女真情之间,顺便带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进入浩瀚宇宙的完美。

父女情深,影帝马修卖力演绎催人泪下

当然,与太阳系拜拜的探索之旅仍占据了影片大部分戏份,而且全片太多要交待的前期铺垫与剧情转折,也使得近3小时的观影稍显冗长。故事在库珀(马修·麦康纳 饰)和父亲以及一双儿女共同居住的家中开篇——只剩下玉米这一种食物和严重多发的沙尘暴已经使地球不再宜居,而在一次沙尘暴之后库珀和女儿一齐发现了美国航空局的基地。原先,由科学家布兰德(安妮·海瑟薇 饰)的父亲(迈克尔·凯恩 饰)率领的顶尖团队已经在部署星际之旅,去太阳系外寻找能够居住的星球。作为以前最优秀的宇航员,库珀也被说服加入了这支为人类寻求一线生机的探险队。但对一位父亲来说,最艰难的便是要和儿女分离独自踏上未知之旅,个性是对太空兴趣浓厚的小女儿坚信父亲永远抛弃了他们。无奈的库珀最终还是毅然踏上旅程,虽然探险中也有昙花一现制造麻烦的小反派,和一笔带过却感人至深的与布兰德的感情,但父女间虽然远在天际却心灵相通的感人真情才是贯穿影片的绝对情感主线。

卡司方面,影片强大的实力派阵容也为冰冷的太空之旅打下了有血有肉的坚实基础。今年初刚刚捧起小金人的奥斯卡新科影帝马修·麦康纳将陷入两难境地、亲情至上的父亲主角诠释得十分到位,几场感情戏着实催人泪下,其对人类共通的情感主线深入人心的刻画绝对对得起影帝头衔。安妮·海瑟薇的对白无论是讲述正经科学理论还是心灵柔软之处都极具说服力;而“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虽然戏份不多,但作为情感主线的一部分,她的表现也相当到位。

身临其境,震撼视效带来最唯美科教片

《星际穿越》是一部探索人性的科幻片,更是一部美轮美奂的太空科教片。在当这天体物理学研究领军人之一、同时也是影片制片人的基普·索恩的科学理论支持下,该片在历史上首次把基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的“虫洞”理论展此刻了好莱坞银幕上。就连索恩自我也表示,虽然在理论上已对“虫洞”和“黑洞”熟知已久,但真正在眼前看到还是头一遭。因此对所有观众而言,这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是一场揭开神秘太空面纱的奇幻之旅。

在索恩的帮忙下,诺兰和他的团队一齐从观众的视角,把震撼人心的“虫洞”穿越和美轮美奂的土星相遇完美呈此刻了银幕上。诺兰始终坚持的实景拍摄与70毫米IMAX胶片的运用也都保证了最佳观影体验,而当飞船的强大混音带动影院座椅一齐震动时,有那么一瞬间你可能会觉得自我真的就坐在那艘轰鸣的飞船上。

作为一种将一小部分人能欣赏的高雅艺术科普给普罗大众的艺术形式,《星际穿越》的触角伸到了严谨的科学领域。这必须是你看过最美的科教片,感谢电影人在充分发挥想象力,为人类探索星空中无限未知可能的同时,仍然扎根于最原始最真切的人类情感,带给我们一段超越时空的完美。

《星际穿越》电影观后感5

片名简单易懂,体会为穿越星际,讲述了为什么要进行星际穿越,如何穿越星际,穿越过后又能得到什么。影片总时长花了近3个小时来讲述,但是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都没有浪费,而是真真切切表达了影片的核心思想。它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片,用了较多的类似地心引力的视角来展现太空人所面临的境地。太空人也是人,是真是的,有人类亲情的温馨,有人类的误解,人类的自私,人类的恐慌,人类的暴力,还有最重要的人性。看过许多影评,都说片子里的物理天体理论太不贴近现实,但是据考证,这是最贴近现代科学和技术的科幻片,就连黑洞的模型都是有美国拉萨组织的参与,绝不仅仅是幻想。

作为一个心里有宇宙梦的伪科幻迷,很喜欢那种天马行空的科幻片,但此片却把人带会到现实,用仅有的现实理论演绎了一部惊天的科幻片,不同与地心引力的个人视角,一人一片的新科幻模式,此片带着探索宇宙,探索高维度,探索未来的理念,让人很容易有代入感,体会片中世界带来的感受。

此片看了两次,或许我还会找时间再看,因为每看一次,感受不同,注重的细节和人物感情不同,想更深层次的理解此片。

7.星际穿越第一步 篇七

然而,进入太空是一项高门槛的任务,人类必须经过长期而严格的训练才可完成,高昂的费用也令私人太空游成为富翁的游戏。如何才能使普通人的太空梦也能轻松变为现实呢?如何才能真正向着星辰大海进发呢?假如远征太空的话,如何解决飞船的能源问题呢?在腾讯WE 2014大会上,两位极具想象力和探险精神的企业家Jane Poynter.RobertRichards给出了别出心裁的解决方案。

乘坐气球到太空边缘旅行

一个晴朗的黎明,在一块差不多机场那么大的开阔场地上,停着一艘有着宽大舷窗的胶囊式太空舱,通体披满明亮的红色。这不像是普通的太空舱,因为它的背上装着巨大的氦气球装置以及一个可以在高空中打开的巨大翼伞——是的,并没有航天飞机和火箭,这就是World View公司为普通人准备的太空之旅的起点。有趣的是,要开始这趟旅行的乘客们既没穿太空服,也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也可能只是在工作之余抽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来体验——怎么可能呢?

其实这些似乎有违常识的场景都是为了保证一场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的太空旅游。乘客进入密闭的太空舱,那里布置得像一个飞机的头等舱,所有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吧台,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艘拥有吧台的太空舱—只有舷窗外不断变幻的景象提醒着他们正在飞离地球。起初,大地弧形初显;接着,云朵浪花般出现;再往后云朵忽然变成了一望无际的云海,阳光逐渐褪去,深邃太空开始侵占视野。升空的过程大概需要1.5小时左右。

此时,气球位于距地球约3万米的高空,这个位置是太空边缘。太空舱将在这个高度飘行两个小时左右,乘客有充足的时间感受舱外的美景。之后,氦气球开始消气,翼伞也会打开,经历约1小时的降落之后返回地球上的预定地点。

当World View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JanePoynter在WE大会的大屏幕上展示这一系列场景的时候,台下不停传来阵阵赞叹,继而响起掌声。事实上,这并非概念视频,而是基于World View公司在气球试飞时真实拍摄到的场景。

严格说来,World View的气球是在太空边缘飞行,并没有真正进入太空。其胶囊式太空舱直径约3米,长约6米,重4吨左右。乘客无需培训,也不用穿笨重的航天服、氧气罩等,甚至可以在太空舱中自由行走,透过舷窗观看蓝色地球和黑暗太空的壮丽景色。唯一遗憾的是,无法体会失重感。这大概也是World View太空旅行项目费用能够压缩到7.5万美元的原因之一。

另外还有两种太空旅游方式:轨道飞行旅游,即能在太空轨道上绕地飞行至少一圈,费用在2000万美元至3500万美元不等;亚轨道飞行旅游,即用飞船把游客送到距地面100千米左右的太空边缘后马上返回地面,整个行程约为2.5小时,失重时间大约几分钟,费用约为20多万美元。前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行,但确确实实只是富豪们的游戏;后者是目前很多私人航空公司正在推进的项目,比如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和太空探险公司(SXC)都是该领域的先锋。

不过,World View的方案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具有强大的诱惑力。7.5万美元已经是目前最低的太空旅游报价了’甚至有媒体戏称World View是要实现“屌丝太空梦”。当被问及这么低的成本如何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时,Jane表示:“我们不在成本上跟竞争对手比较,事实上我们并不认为他们是竞争对手。World View与众不同,我们所有的计划就是使太空旅行的可行性大大提升。”

至于为什么要采取气球作为升空工具,Jane解释说,气球是非常成熟的飞行技术,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非常安全,同时又具有无限潜能。她提到,World View有一位联合创始人的父亲是物理学家,后者正是乘坐在气球上用望远镜观测到了银河系的黑洞。相比之下,“火箭载人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几个月前发生的维珍银河公司的宇宙飞船2号坠毁事件似乎进一步佐证了这个观点。毕竟在常规情况下,宇航员都是屁股底下坐着火箭进入太空的。

为了地球而探索宇宙

在Jane看来,凡是梦想都值得尊重。她创建World View并且选择这样一种平民化的太空旅游方式也都源于自己从小就拥有的一个太空梦“有很多原因可以让我们去改变世界。对于我来说很简单,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而非像很多科幻电影里描述的那样是为了征服太空、占领殖民地。

在这个意义上说,Jane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士。太空事业是一项散发着浓厚雄性荷尔蒙的事业,从SpaceX的伊隆·马斯克到维珍银河的理查德·布兰森,再到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等等,玩转太空的大佬们都是男性,像她这样的女性凤毛麟角。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Jane还参与了著名的生物圈2号实验,即在一个模拟的封闭小地球中生活了两年的时间,其间所用到的食物、空气和水都是这个封闭系统中自循环的。“我依靠植物生存,植物也依靠我而生存,我成了生物圈的一部分。”Jane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这样说道。

这个实验的目的一是要做一个原型的太空环境,为以后人类在其他星球生存做研究,二是为了更了解地球生态环境的运作机制。正是这段经历让她认识到了地球的极限,也促使她与丈夫共同创办完美太空发展公司——公司官网首页的显著位置写着“Life has no limits”(生命没有极限)的字样——并参与私人载人火星任务“灵感火星”(InspirationMars)生命支持系统的开发。

“我们去探索的目的是发现未知、未见、未曾到达过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事隋发生的地方。”Jane这样描述自己的太空梦,“很多人在上太空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去探索宇宙了,回来之后又会重新爱上这个可爱的地球。”

在月球中转站支持太空远征

“Jane Poynter是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Robert Richards在接受wE大会的媒体专访时听到有人问起World View的氦气球太空之旅时非常惊喜,“我们这个圈子非制。”

不过,Robert的项目跟Jane比起来要更加惊世骇俗一点。他的公司Moon ExpressiE和NASA合-作一项探月计划,将于2015年把自主研发的太空车MX-1发射到月球上,任务是勘探月球上的矿产资源。按计划,Moon Express将于2020年开始带回月球上的钛、铂等稀有元素样本供地球使用。

一旦成功,Moon Express也将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私人企业。这个计划引起了在场听众的骚动,有人甚至私下里质疑“这不就是一个煤老板换了个地方挖煤吗”。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

Robert的另一个身份是奇点大学的创始人,是一名新太空运动的先锋者,他认为宇宙中有无限的资源可以供人类开采,这将带给人类一个全新的未来。虽然他与Jane是好朋友,但两人对于探索宇宙的目的完全不同。这并不是说二者有高低之分,只是人类在向太空进发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阶段。Robert是一个十足的实用主义者,他希望将来可以在月球上建立人类的矿产资源开采基地,为其他行经的航空器进行补给。

“关于月球资源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水。”显然,Robert认为月球将成为人类远征太空的一个中转站,“水能够改变月球资源的开发模式,它之于月球就好像石油之于汽车一样……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带着所有燃料和资源去月球,只要在那里对氧和氢进行相关的转化之后就可以给飞船进行重新补给。”也就是说,借助月球,人类可以在太空中走得更远。

8.星际穿越观后感怎么写 篇八

看完《星际穿越》,我的感受是这样的:目瞪口呆、心惊肉跳、百感交集……

让我目瞪口呆的,是电影画面。黄沙滚滚的地球、浩瀚宁静的星河、旋转的探索者、瑰丽的球形虫洞、掀起滔天巨浪的海啸、一碰就碎裂开来的冰云、一望无际的冰冷荒川、永远没有尽头的五维空间……虽然不是看的 IMAX 版本,但画面仍让我目瞪口呆。

让我心惊肉跳的,是电影的音效。电影音效特别有冲击力,画面和声音配合得天衣无缝,飞行器的轰鸣声近在咫尺、完美逼真、从各个角度穿到人耳朵里,整个电影院就像是一艘巨大的飞行器,我似乎也身临其境,跟着主人公在太空里探险。电影放映过程中,我像坐过山车一样感觉到惊险刺激,几次惊叫出声,或是因为心跳太快、差点喘不过气,不得不紧紧按住胸口,怀疑自己要犯心脏病了。这种体验,是从来没有过的。

让我百感交集,是电影的情节。

我自认为是个感性的人,也不止一次在电影院里热泪盈眶;但看《星际穿越》时,我竟然没有哭。但没有哭不等于没有被感动,事实上这份感动是太深太重,以至于我走出电影院、走在回家的路上时,那份感动才慢慢从心里溢出,让我的眼眶慢慢地红了。

男主人公库珀和女儿墨菲的父女情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影片一开始, 库珀 带着儿女去开心地追赶、捕捉无人机、在学校老师面前力挺儿女时,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好父亲了。到后来,表现父女情的情节越来越精彩。影片里库珀和墨菲告别时墨菲执意不愿送别、库珀无奈开车离去后墨菲才冲出家门大喊“爸爸”,已经让人心酸;当库珀经历了“天上一小时,地上七年”之后,在空间站里看视频,看到儿女渐渐长成他离开时的年纪、他却无法兑现回家的诺言时泪流满面时,全场也随着他沉默;库珀跌入五维空间面对着他离家时的女儿却只能以幽灵般的方式存在、无法用言语和女儿交流,全场跟着一起揪心;而最后库珀在近百年之后与白发苍苍、即将辞世的女儿重逢时,那画面让人只想捂着嘴说“不要”……库珀的爱是内敛的,而墨菲的爱则是坚韧的。墨菲执意不要库珀离开、数十年不愿跟库珀联系、在所有人都以为库珀不在人世时继续等待、并且从事有可能接触库珀的工作、最终破解谜题、救出困在五维空间的库珀、在自己垂垂老矣不久于人世时与库珀重逢……都是因为爱。因为对父亲的爱,对重逢的渴望,她才创造了奇迹,改变了结局。

女主角艾美利亚和父亲布兰德教授的父女情相比之下刻画得并不多,但她带给我了不一样的震撼。她起初是冷淡的,不愿意和库珀多说话,说是节约空气,要保持沉默。她曾因在“海啸星球”不听库珀安排,间接导致一名同事被海啸拍得粉碎,惹库珀第一次发飙。在接下来,库珀和她在下一个要去的星球发生分歧时,她坦然承认自己是因为爱和信任才选择去向,但她的决定被库珀否定了,她也因此错过了和恋人活着见面的机会。在“冰山星球”,库珀遭人暗算,生死垂危时抓到了联络艾米利亚的呼叫器,艾米利亚及时赶到救了库珀。最后,库珀放弃了自己活的机会,在把艾米利亚送往她恋人所在的星球时,把飞船和燃料及能源留给她,自己消失在黑洞里,艾米利亚泪流满面……他们不是恋人,而是战友。他们之间没有煽情的对白,只有默默的信任、理解和托付。但这样一份感情,却能让人生死相依;所以影片最后库珀刚刚脱离险境回到伊甸园般的人世,便毅然踏上新的征途、去寻找阿米莉亚,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配角们的戏也让我动容。发现“冰川星球”的曼恩博士算是偏反面的角色了;为了活命,他不惜编制谎言;为了成就自己的梦想,他袭击库珀、炸死战友,抢走飞船,最终丧命在爆炸中。但他算恶人吗?似乎也不算。他是一个叛变者,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抹杀他作为先行者的勇气和贡献。他不是天生的恶人。他在离开垂死挣扎的库珀前那段内疚而无奈的话,我相信是发自内心的。他不如库珀和艾米利亚那样勇敢而坚定;但懦弱,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曼恩没有战胜懦弱,也因此而错过了当英雄的机会。

最后,说几句影片里对我有启发的台词。

1. “身为人父后就必须有一份责任铭记于心,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这是库珀在阿米莉亚问他为什么离开地球前不告诉女儿墨菲离开的目的时,做出的回答。作为一位母亲,我懂他的苦心。他宁愿被墨菲误解、抱怨,宁愿拼死一搏去换来孩子的平安,也不愿意让他们接下来的岁月,活在地球毁灭的恐惧里,或是在地球毁灭时惊惶逃窜。给孩子安全感,守护好孩子,是父母给孩子的最简单的礼物。

2. “我们救不了地球,我们应该离开它。”影片虽然从“拯救地球”开始,但最终的结局是“拯救人类”,人类离开了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在新的星球生生不息。就像毛毛虫化茧成蝶前,要告别温暖舒适的窝、去面对冰冷凶险的世界一样,我们也应该伴着自己的成长,学会离开。没有离开,没有告别,就没有新生。

3. “他们就是我们。”影片开始冥冥之中的“幽灵”、“先兆”、“神秘人”,到最后都是库珀他们自己。改变我们命运的推手,永远是我们自己,只是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4. “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它的存在。”影片的主线便是库珀和墨菲的爱。即便失去联系数十年,即便不在同一时空,即便咫尺如天涯,即便有过误解和伤害……但爱在那里,始终不变,指引着库珀回家,指引着墨菲与父亲重逢。你相信爱吗?我是相信的。它或许是一种执念,但它更是一种力量。心里有爱的人,是幸福的。它可以引领我们、去挑战未知的领域、发现全新的`自己。

9.《星际穿越》观后感初中生 篇九

通过电影,再次让人们感到了自然宇宙的宏伟而深远,和与之相对的是人类的渺小而无知。人类对大自然,对宇宙的理解就如同是黑暗中的一束手电光,只照亮了眼前的微小的一部分空间,而绝大多数空间对人类来说都是未知的。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麽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颗水滴,水滴毕竟不是大海,而人类却总是说要征服自然,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的多的生物。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亿年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却没有人能知道它从何时而来,在那些远远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演化出了在智慧上远远超过人类,人类所无法比拟的更高级的生物。也许他们看我们,就如同我们看蚂蚁一般。

10.星际穿越的科学与幻想 篇十

在宇宙的尺度下,不用说人类,就连地球不过是渺若微尘。一个极微小的生命对一个极宏大的所在进行探索,这种巨大差异而带来的未知,散发出一种钻石般冰冷的光芒,吸引着人类不断前进、上升。

星空祛魅,人类出走

太空一词,极少见于古代经典,这是一个相对现代的词汇。中国古人习惯于用“天”来指代太空,对于“天”的崇拜是所有神话的核心,代表著未知和神秘莫测的自然力量,并由此诞生了最早的历法。

中国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国度,在古代,观天是大能以及官方机构才能进行的动作,钦天监负责阐释星象变化与人间政治的神秘关系,术士或者野心家则利用天象变化,发动了一场场阴谋。

民间则负责将那片未知的存在赋以浪漫的想象,那是神仙们居住的地方,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在那里能够脱离生老病死,能够实现真正的逍遥自在。或许也正是这种期许,明朝的万户把四十七枚火箭绑在椅子上,手里还举着大风筝,他试图使用自然的力量将自己送往神仙们的居所。他失败了,但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试图运用火箭飞天的人。

在古代西方,宗教一直垄断着太空的阐释,任何有别于神学话语的观天行为,都有可能被视作异端。哥白尼、伽利略,这些科学先驱,最早从神学话语中脱离出来,用科学的认知体系阐释星空的变化。破除神秘,对星空进行袪魅,自此以后,人类与太空的关系发生了改变。神秘变成了未知,变成了可供探索的领域。

此后,惠更斯、牛顿们的物理学研究,为太空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一些奇思妙想,也为人类的太空事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

将天文知识与循理虚构的故事结合起来的太空飞行幻想小说起源于17世纪。开普勒是最早撰写太空科学幻想小说的作家。他的作品《梦游》描述了人飞渡月球的情景。

在17世纪的太空幻想小说作家中,法国的S.C.德贝尔热拉克最富有想象力。他在《月球旅行》一书中设想了多种推进方法,包括火箭和利用太阳能的喷射推进器。1783年第一个载人气球升空后,人们发现垂直向上的飞行能力是极其有限的。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和寒冷,为人所不能忍受。人们从而懂得了航天与大气层内飞行有质的不同。

此后半个世纪,有关太空旅行的科学幻想作品出现了低潮。19世纪60年代这类作品再度兴起。法国A.艾罗、美国E.E.黑尔、德国K.拉塞维茨和英国H.G.威尔斯等作家所写的太空旅行著作吸引了许多读者,而法国著名作家J.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游月球》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

17世纪以来的科学幻想小说与古代神话传说有根本区别。前者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上合理演绎和设想,虚幻之中寓有合理的思路。它唤起了人们对飞往太空的兴趣,让飞天从神话变为一种可以实现的现实。多级火箭的出现最终将人造卫星、空间站、航天员送往了太空。加加林和阿姆斯特朗,在那个冷战的年代,揭开了走出地球的序幕。

宇宙尺度下的孤独

认知越远,我们越能感受宇宙尺度下,人类探索的孤独。我们所感叹的广袤大地——地球,直径只有1.28万公里,而太阳系的直径是300亿公里,但放在宇宙尺度下,这个庞大的物理天体却又渺小的可怜。光从太阳系的一端到另一段只需要27个小时,只有0.003光年。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可视宇宙的直径至少920亿光年……

如此一个巨大的舞台,如果仅有人类是主角,那意义何在?然而,在人类已经进行的探索和观测中,至今仍未找到宇宙文明下的伙伴。

发射于1977年的旅行者号是目前距离地球最为遥远的人造物体。2015年7月14日世界标准时间上午11点49分左右,这艘飞船飞过了已被降格为小行星的冥王星。它拍下一系列冥王星表面的细致而富有情报价值的照片。

当这项任务完成后,旅行者号不做停留,继续向宇宙深处驶去,一去不复返。它携带了一张金唱片,里面记录了人类文明的某些印迹。

如果有一张这样的金唱片落入外星文明的手中,它将成为来自地球的使者。这张唱片记录了54份声音片段,90分钟的音乐,116张照片,还有用55种语言表达的问候。这些信息向发现它的文明宣告,这就是人类。如果地外文明发现了“旅行者号”携带的信息,他们会听到狗叫声、火箭发射的声音,或者这个世界上最好斗的鬣狗的声音。他们可能听到美国土著人吟唱的夜曲,也可能听到巴赫的交响乐。

这么多年过去了,“旅行者号”飞过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当它离家40亿英里后,回头拍摄了一张地球的照片:那只是一个淡蓝色的小圆点,你绝对无法想象自己的一生就是在这个小圆点上度过的。如果“旅行者号”现在再回头看地球,会发现它已经小得看不到了。它到达下一个最近的恒星还需要4万年,而它的能源将在2030年完全耗尽。在那之后,它将无知无觉的孤寂前行。

它已经深入宇宙腹地,来自超大黑洞的宇宙射线不断与它擦身而过。它现在比任何人都孤单。

文学与影像:

文明接触的宇宙想象

对太空的实质探索引发了科幻文学的全面爆发。实际上,当旅行者号带着探索的使命,驶向宇宙深空时,一大批科幻文学和电影便由此诞生。

与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拓展科学所涉及的领域一样,科幻文学这种还算年轻的文学体裁自打诞生起,科幻作家们也一直在不断探索它所能涉及的领域。宇宙,太空,这些人类尚未到达的地方一直是一流科幻作家的竞技场。

科幻作品通常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两种,以整个宇宙为背景的科幻作品需要作者具备扎实的物理与天文学知识,因此大多属于“硬科幻”。以知名度而言,以宇宙为背景的科幻作品中最成功的当属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绵延40余年创作的《基地》系列作品,它被评为“史上最佳科幻小说”。《基地》系列小说以银河为幕,读来似乎是一个个侦探科幻小说,又像是一部公路电影,读者们随着主人公的飞船领略银河各处的政治生态。

nlc202309091421

在《基地》系列作品问世几十年后,又一部气势磅礴的、以整个宇宙为创作对象的科幻巨著《三体》三部曲横空出世,被“粉丝”们称为“大刘”的作者刘慈欣凭此作品直接跻身世界一流科幻作家行列。组成《三体》的三部相互衔接,但各自又独立的作品与科幻迷们习惯的西方科幻作品不同,作者的姿態更像是一个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说书人,将一段宇宙往事娓娓道来,整个宇宙的宏大背景和作者对于基础物理学理论富有想象力的甚至是天马行空般的演绎,可以让读者们激动、兴奋或沉思,作者却显出一种白发渔樵江渚上的从容。

如果按照刘慈欣对于宇宙的理解,那么旅行者号带着人类文明与坐标前往深空探索的行为无异于自杀,他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残酷异于很多科幻作品。比如,在近期游戏大作《无人深空》和次时代众筹游戏《星际公民》中,宇宙文明的接触虽然不是那么温文尔雅,但看起来也并没有超出常规。

但是在《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中,第一个与人类文明接触的三体世界向人类世界发出了这样的回应:“你们是虫子。”

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似乎在宇宙中完全失效,人类科技变得如同儿戏,人类文明该如何自处?当地球危在旦夕,作者构思的宇宙法则却对人类展现出来,这是一种“黑暗森林”式的严酷法则:整个宇宙有如一个黑暗的森林,每一个文明都既是捕猎者又是猎物。为了保护自己,每个孤立的文明应当尽量把自己隐藏在黑暗中,因为暴露就意味着灭亡。与地球文明类似,看似强大的三体文明,实际上也是宇宙黑暗森林中的惊弓之鸟。

宇宙级的文明想象是太空歌剧中最让人激动人心的推演。我们究竟是生活在一个善意的宇宙还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宇宙,这或许是未来几亿年后的人类才能看到的图景。于我们而言,即便是能够预知几亿年后的毁灭,今天的探索依旧在证明一个宇宙文明的存在意义。

对于一个超过920亿光年、无数亿年寿命的宇宙而言,人类文明能够留下一句“我来过”,便足够了。

■观点

文明的宿命:

航天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航天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尤肯达之问,每当有人质疑航天事业的时候,赞比亚修女尤肯达总是要被拎出来示众一番。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70年,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Mary Jucunda)给恩斯特·施图林格(Ernst Stuhlinger)博士写了一封信。施图林格因在火星之旅工程中的原创性研究,成为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马绍尔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信中,玛丽·尤肯达修女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施图林格很快给尤肯达修女回了信,同时还附带了一张题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这张标志性的照片是宇航员威廉·安德斯于1968年在月球轨道上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他的回信随后由NASA以《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为标题发表。

具体的回信内容,我在这里不多复述,无非是探索宇宙的行为最终可以引发技术跃进,从而更为科学、先进的解决地球上的诸多问题。

地球太小,宇宙太大。如果将我们世界的诸多问题放到宇宙尺度下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天大的事情也不过如此。比如人口问题、能源问题。当人类能够进行星际探索、星际殖民的时候,这些问题还是问题吗?

宇宙太大,人类太小。人生是那么短暂,面对的却是几乎无穷尽的星际间的距离。穷其一生,一个个体又能走多远?穷其一生,一个个体又能知道多少未知?

个体的所有努力都汇聚为一个文明的特质。所有探索的最终意义都要回到文明的本质。文明因认知而存在,全知全能那是神,无知无觉那是物质。在无知与全知之间永远行进,这是所有文明的宿命。

费诺文奇在《天渊》的最后,用一首近乎幼稚的歌来概括宇宙星空对于一个文明的意义:

飞得高,飞得低,学习再学习,多少好东西。

飞得高,飞得低,学习再学习,多少大秘密。

11.星际穿越读后感 篇十一

昨晚晚上上四楼看了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影片中讲述了: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中的土星附近发现了一个虫洞,通过它可以打破人类的能力限制,到更遥远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一个探险小组通过这个虫洞穿越到太阳系之外,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一颗适合人类移民的星球。

在这艘名叫做Endurance的飞船上,探险队员着面临着前所未有,人类思想前所未及的巨大挑战。然而,通过虫洞的时候,他们发现飞船上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时间,即使探险小组的任务能够完成,他们的救赎对于对地球上仍然活着的人来说已经是太晚。飞行员库珀必须在与自己的儿女重逢以及拯救人类的未来之间做出抉择的一个故事!

然后看完电影之后让我懂得,人类想要寻找其它星球作为自己移居的目的地,机会十分渺茫。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地球才是我们人类可依靠的家。所以说我们要更加的爱护地球,爱我们的家;从一些日常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地球!

12.星际穿越影评 篇十二

近几年最喜欢的影片,这篇影评在时光网上看到的 写得十分好 转过来共享

一.未来地球

诺兰把未来设置在距离我们当下不远的时光段。电影中外公唐纳德说,在他那个时代,似乎每一天都有新概念新产品出现,人口有60亿。这不正是我们此刻。诺兰是说故事的高手,他以悲观的视角,带领观众能够在三分钟内,让观众觉得眼前可怕的“未来世界”可信。

诺兰把问题回归到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上来——食物,即生存。和所有动物一样,人类不得不应对生存问题。在工业革命之后,科技成了人类引以为傲的武器,也成为当下人类智慧最直接的体现。在诺兰设计的未来世界里,无论科技如何尖端,在食物面前也显得无力。那么我们或许能够联想——那么艺术呢?

诺兰为了制造这样一个令人信服的未来世界,在加拿大种植了一大片玉米地。或也是为了是避免电脑特效在胶片中显得刺眼。当玉米地里出现黑烟,在中国的我们不得不想起我们熟悉的城市也罢农村也罢经常会出现烧秸秆的场面。看似原始的方法在我们看来似乎平常,但西方人,包括诺兰,视此为在未来世界人类应对生存的下下策。更有,雾霾天里,个性是北方许多城市,据说即使把窗关得严严实实也会惹上一层灰。

我这么说的意思是,诺兰构建的未来地球离我们并不遥远。这是一个我们可触可感的“世界”。诺兰故意借助这些我们生活中已经存在,或者已经被视为平常事的东西,构建一个让观众得以亲近,且体会到危机感的世界。

另外,哪怕在这个科技显得无力的世界里,科技还继续着它政治的作用。极为讽刺的是,以往电影里以自我的航天事业自信的美国政府,在现实面前选取自欺——否认阿波罗计划;利用教育维持现状。我在此引用第一篇影评中的一句话:“人类可能迟早要应对那样一个回不了头,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的地步。在现实中,有的人选取梦境,制造虚幻;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选取这么做;当现实逼迫人们不得不应对当下时,牺牲也就来了。牺牲的,不会是那些选取麻醉的人,而会是选取应对的人。”

在影片开始的这一段落中,穿过玉米地追无人机的一段是影片第一个高潮。汉斯·季默给这一段的音乐《Cornfield Chase》,让音符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姿态,沉稳冷静,暗藏骚动,在管风琴点缀下,又不乏空灵。配合汽车压过玉米地的场面,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穿梭在田野间心却在天空的拓荒者,并为之所感动。库珀这时暂时拜托了现实的残酷,似乎回到了那个作为飞行家的他。季默配以如此梦幻的音乐,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在田野间,似乎这更适合在天空中,而天空中的库珀才是真正的库珀。在现实面前,难得的逃离是如此珍贵。而库珀拆解无人机时,回答墨菲的那句“这东西得学会适应”又把他和我们拉回到了现实。

根据二进制落下的书和沙尘,在第一遍观影时并不理解,似乎是个太大且不容易把控的悬念。但在第二次看——即结合了之后剧情之后觉得,诺兰的胆子很大,这么设置并无问题,但不得不说十分危险,这在下文将详细说明。

随着库珀坐飞船离开地球,影片分成了两条线索,一条在墨菲,一条在库珀。而在两条线索在分开时,库珀开车离开和飞船发射倒计时同时进行。巨响的音效配合着墨菲的呼唤和“五四三二一”的倒数,似乎一切变得崇高又无力。因为“最强大的敌人”已经站在他们面前。

二.时光面前

有人说,那些离开地球前的铺垫太过冗长。我倒以为,这段在地球的铺垫沉稳且动人,正如前文所言。因此,观众被很自然地带入了诺兰营造的情感世界中。于是,观众也随库珀一行一同应对“头号反派”(诺兰语)——时光。

我并不相信诺兰真的会认为时光是反派,这但是是新闻的噱头。和《盗梦空间》一样,《星际穿越》并不存在“反派”一说。我在此引用萧非老师微信语:“电影能够看作《盗梦空间》的续作:无论梦也罢实也罢,还是时光逼人以好处,并制造道德、文化与历史等等……时可载舟,亦必覆舟:这舟,当然包括宇宙飞船。”

就像本文开篇所言,太空、冒险、情感等等但是是佐料。时光才是诺兰真正想说的。这么看来,诺兰所说的为了本片的科学性而发表的两篇论文,也能够视为佐料。其目的,实为衬托诺兰的时光观。虫洞黑洞,爱因斯坦霍金,在此成了时光的配角,诺兰的道具。

“这个星球的一小时等于地球的七年”,这句台词的力量有多大?其实并不大,就像很少人看“相对论”会落泪一样。但这句台词成为影片又一个高潮的起点。在那个全是水的星球上,影片的节奏随着两个巨浪走得飞快。如果说,米勒的死和她的飞船成了废墟并不让人感到这个星球的危险,那么韦斯·本特利饰演的多伊尔就在舱门口被浪冲走的情节,让这个全是水的星球变得恐怖。观众观影时所感受的时光,被这种恐怖压缩到极短。而恰在这时,影片节奏放慢,省去返程对接等等过程,直接让观众应对缓慢打开的太空站舱门。那句作为铺垫且在之前看似无力的“一小时等于七年”,随着满面沧桑的罗米利说出“二十三年……”的台词开始变得有力且真正震撼人心。随后,“二十三年”的时光不再停留于罗米利的面孔,而具体为“二十三年”未读的“家书”时,时光被具体化、情感化了,这时的时光成了人的时光。

镜头在屏幕与库珀间来回切,切换的同时,镜头对准屏幕放大。与屏幕那头的库珀年纪一样大的墨菲在说话时,她的脸渐渐放大到整个IMAX屏幕那么大,“二十三年”的概念也在“可见地”放大。引自我的话:“当诺兰讨论时光,把时光放大到荧幕上时,时光被电影在荧幕上可见地挤压,人自身所无法轻易感知的东西被同时放大到极有力,并同时撼动观众。这种最脆弱最微不足道,人人都有的东西(好像人人都有的东西就会让人觉得不珍贵),忽然变得那么有力、那么动人。”

我第一次看到那里时,人已瘫软——应对时光,我们太渺小了。人的情感在时光的放大并具体化下,大过以往。爱——这一对好莱坞而言能够模件化生产的题材,在这时——在“被放大”的时光面前,则显得与众不一样。仔细想来,这种离我们如此遥远的题材,竟能够像发生在身边一样打动我们,为什么,正是因为诺兰借助了这座桥梁——人的情感,把观众和他的时光观联系在了一齐。

就像《盗梦空间》里,诺兰大胆地将梦境可视可控,在《星际穿越》中,诺兰让时光可视可触。《盗梦空间》里,艾伦·佩姬和莱昂纳多在路边咖啡店对话时,梦境崩塌,各个店铺烟花般破碎的场面使实拍而非特效。同样的,《星际穿越》的拍摄中,马修被吊在威压上,被环绕在播放着相同画面的屏幕前拍摄了五维空间的段落。诺兰迷恋于搭建现场来制造荧幕上的错觉,而非用电脑特效。“梦境”“时光”的可见可触似乎是导演自我的梦想。

黑洞里到底是什么?诺兰给了一个浪漫的回答——可见的时光和时光中的自我。整天不科学不舒服的诺兰的难得浪漫,就像整天埋头数字的理工生难得说一句笑话一样可爱。但仔细想来,诺兰的答案耐人寻味,且为影片画了一个完满的圆。准确地讲是两个圆——∞。人类绕了一大圈去寻找答案,最后发现了自我。这还没完,只到了一半——发现自我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于是自我开始拯救自我——自我开始寻找拯救的办法……没有终点。幽灵、二进制、坐标等等的悬念随着诺兰浪漫又合情的猜想而揭开。影片两条线索最后在墨菲的病床前交汇,但又立刻分离,库珀再次飞入太空。这不正是一个“∞”。

有影评说,布兰德教授在看到库珀找到了他们,就已明白自我的计划A已经成功。我起初觉得若是这样,诺兰的埋藏在影片中的悬念是否太多太大,故而不信。第二遍看过后,愈发觉得确为如此——布兰德教授对库珀说:“他们选取了你”,联系之后“他们便是我们”。那么,我们几乎能够这么说——影片让我们所感觉的“此刻进行时”的故事情节,于作为“他们”的“我们”而言,其实是“过去进行时”。

全片167分钟,第一个小时末,两条线索开始分开,库珀一行来到太空;第二个小时末,库珀来到五维空间;最后半个小时,全片像走钢丝般留意翼翼地解开所有锁链。然而,在观影中,观众对时光的感觉是与平时不一样的,除非影片没有把你带入那个世界。所以说,诺兰在分布全片段落时,思考的是一般时光还是影片制造的梦境时光,不得而知。从我的角度分析,诺兰是以一般时光为前提进行轻重考量的。第一个小时,也就是库珀与墨菲未分开的部分,铺垫地相当细腻,于是观影中,感觉时光十分慢且稳,接近一般时光。而当影片不入第二个小时后,太空的章节时光很快,情节紧凑,时光变得很快。就比如,罗米利所说的二十三年,那么库珀一行在星球上就应活动了三个多小时,但诺兰将这“三个小时”压缩在极短的电影时光内,反而让库珀阅读家信的时光变长,节奏随之变慢。情节中的时光回到了地球时光,这时的观众也由梦境时光切回到了一般时光。诺兰是有考量的,他为了避免让影片沉迷于太空中混乱的时光,利用墨菲的线索以地球时光作为参照。然而,在五维空间那段中,墨菲与库珀的节奏开始重合,两个时光好似平行,好似节奏一样飞快,但在实际中,两者的时光却相差了好几十年。

《星际穿越》最终回归于人本身,这个落点是极好的。诺兰很不容易,用了这么大的排场来做到可信服地、打动人心地回归人本身——这样一个对于观众似乎并不陌生,甚至能够猜到的落脚点。但在众多落点中,落脚于人本身相对着陆最稳也最具价值的。

在这个好不容易到达的空间,却遇见了本身属于自我的时光。那个“他们”绕了一大圈最终成为“我们”,那个“未来”绕了一大圈最终成了“当下”。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讲句俗话,多少事错过了才明白珍惜,《星际穿越》告诉你,想要再见,能够,不容易;讲句笑话,多照照镜子,这天的你比昨日老了一天,《星际穿越》说,时光啊,就像那巨浪,你看见它时已经晚了。

三.墨菲定律

以“墨菲定律”为本节题目并非要整节大谈之。本节旨在借此定律讨论全片得以成立、可信的一大法宝。

我在首篇影评中已点出,诺兰一向在尝试接近其猜想、可能,而在本片中他用“墨菲”做了暗示。

墨菲定律:Anything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星际穿越》给定律做了批注。当库珀和孩子们在路边补胎时,墨菲问起自我的名字,诺兰借机提出自我的理解:“墨菲定律并不是说不好的事会发生,而是说凡事只要有可能就会发生”。而这一理解成了全片成立的依据。

当库珀不断地叫唤“墨菲”,再到之后两条线索频繁地交错。从必须程度上,影片在借“墨菲”的名字唤起观众对“墨菲定律”的经验。而之后库珀在五维空间和墨菲在自我房间寻找线索的两条线同时进行时,又能够说,影片偷偷地提醒观众——“墨菲=可能”。作为主角的“墨菲”成了“墨菲定律”的具体化身。也就是说,除了“时光”这一重要主角外,“墨菲定律”借“墨菲”的外壳成为另一个隐形的主角。

书一本本掉下,你如果觉得那会是幽灵,那么幽灵就存在;沙尘暴来了,如果你觉得窗可能没有关,那么窗必须没有关;如果你发现书落下的规律是一个坐标,哪怕这是个猜想,那么它必须是个坐标;如果你有可能成为成就地球的太空探索者,那么你就会是;如果曼恩博士有可能造假,那他就是骗子;有三个可选取的星球,如果第一次到达的星球不适合生存,那么适合生存的星球就会是最后才去的那个;如果我们都不明白黑洞里究竟是什么,那么那里就会是我们自我的时光和存在在那个时光中的我们;如果她有可能破解那些数据,那么她就会做到……“墨菲定律”成为诺兰的猜想与荧幕上的“现实”间最为稳固的桥梁。当然这不是说,库珀有可能是蜘蛛侠,他就会是蜘蛛侠。在诺兰的考量下,片中的一切看似合理。正如卡老师微信上说:“这个人类一家的救世主情怀实在有点认同不了”一样,我也这么觉得。而正因为对墨菲定律的巧妙理解,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故事,因为它存在可能,于是成立。所有情节被这样一座座桥梁交织在一齐。这么想来会忽然发现,呀,诺兰真是“狡猾”。

你会说我在为诺兰私心辩护,好吧,我承认。确实,无论诺兰塑造了什么超级英雄,都是诺兰私心,就像他让梦境“可见可控”,让时光“可视可触”一样。

四.所谓人性

从《追随》到《星际穿越》,至今,诺兰共导演了九部电影。除《白夜追凶》外,诺兰均参与编剧。诺兰是讲故事的高手,但他塑造的人物却并不饱满。当我们把九部影片摆在一齐看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人物都有突出的特点,但除了突出的特点外,便少了很多应有成分。就像《星际穿越》中,对库珀父亲身份的渲染大过了其宇航员的身份,以致他冒险深入黑洞而与布兰德分开时,观众并没有很多情绪。这点让我在写首篇影评时甚至觉得,全片是以科幻为外衣,情感才是主角。但回过头再来想,情感很强烈,其实也很简单。换言之,影片中亲情的部分很精彩,但只有这些是并不够的。

库珀以绝对正面的形象出现,让人联想到诺兰的蝙蝠侠,都有着超级英雄惯有的勇敢执着。但对于一个要有厚度的人物而言,这并不够。再看别的主角,布兰德父女都很矛盾,但从整部影片来看,主角都很平,不立体。这与演员无关。能够说,布兰德是我所见的安妮·海瑟薇塑造的最成熟主角。同样,马修·麦康纳在片中的表演是惊人的,他完全驾驭了这样一个复杂题材中的“超级英雄”,他的表演让观众在即使影片节奏飞快的状况下,也能够感到安心。但我觉得,诺兰在塑造人物时,摆脱不了他自我的模式,即人的复杂性,也就是诺兰一只强调的人性。但诺兰似乎过于超级英雄式、“简单粗暴”地刻画人性。这在他的蝙蝠侠系列中尤为明显。他的模式运用在超级英雄中,或许显得新颖——这大概是因为之前的超级英雄太“简单粗暴”。但当这些元素挪用到超级英雄外的“正常世界”时,便显得简陋了。甚至能够说,他早期的《追随》、《记忆碎片》、《白夜追凶》相对更有层次。这可能因为早期的几部影片试图构建的世界并不像之后那么大、那么复杂。诺兰尝试在《盗梦空间》中,让莱昂纳多饰演的柯布不止做一个盗梦师,还要做“爱人”、“父亲”,出发点固然没错,但后两者的塑造略欠,无法唤起观众的经验与情绪。

然而,诺兰的影片中,配角的塑造往往比主角更为饱满、生动。这可能是因为,配角的戏本身少于主角,再加诺兰对人性理解正适宜配角的戏份。所以我们看到《追随》中的“柯布”,《白夜追凶》中的希拉里·斯万克(饰艾利),《暗黑骑士》中的希斯·莱杰(饰小丑),还有《星际穿越》里的卡西·阿弗莱克(饰成年汤姆)、马特·达蒙(饰曼恩)等等都很精彩。汤姆在《星际穿越》中戏份远远少于妹妹墨菲,但这仅有的几次出场足以让这个主角发光。

汤姆成绩虽然不如妹妹,也爱开妹妹玩笑,但他是一向是爱父亲的,即便他嘴上不说。在墨菲从来不去给父亲发视频的那些岁月里,汤姆将自我和家里的状况及时向父亲转述,不管父亲是否能收到信息,他坚持将幸福与哀痛告诉父亲。虽然之后在和墨菲吵架时说“是外公把我养大的”,但这是气话。他为什么不离开农场,他难道不期望家人健康吗?农场是他过往记忆的寄托,这就是他把孩子和外公都葬在屋子后面的原因了。他难道不明白是谁故意烧了玉米地吗?从卡西的表演能够看出,他并不惊讶,他是了解妹妹的。这就是为什么墨菲发现答案后激动地抱住汤姆,汤姆表情木讷、一言不发。如果他是墨菲所以为的蠢货,他就应是墨菲的助手预料中那样(墨菲的助手那时抄起了一个工具当作武器)——不讲理地又一次打人。镜头绕过墨菲给汤姆特写,汤姆此时的无声说明了太多:留守农场、对家里陈设不做改变,也是守卫对父亲的记忆;不论墨菲说的是否是真的,他都选取相信,因为父亲离开他们太久太久了。

诺兰一向来试图增加影片的厚度,而他所有影片的厚度大多贡献于他大胆的猜想与构思,换言之,诺兰似乎过于陶醉在自我的想象世界,而生活在那个世界中的人虽然尖锐但太轻太薄。

五.仰望星空

从19乔治·梅里爱拍摄了第一部科幻片兼太空电影《月球旅行记》到今年的《星际穿越》,人类在荧幕上仰望星空已满112周年。人类从扮演征服者,慢慢变为拓荒者、冒险家。

上半年,就梅里爱《月球旅行记》作了专题研究,成文万余字。我们从其所改编的小说,到拍摄技术,再到场景等进行分析、讨论。算是对这部最早太空电影做了一次了解。1902年,飞入太空还但是是梦想,梅里爱依据凡尔纳、威尔斯的文字及自我的想象,把“太空”呈此刻世人面前。

同样在人类真正发射火箭前拍摄的太空电影还有1929年弗里兹·朗的《月里嫦娥》。其中火箭的造型较之于《月球旅行记》更接近之后的火箭造型了。这时,荧幕上的人类不再是坐“火箭”被大炮轰去月球,而更接近之后现实中火箭发射去太空;不再是去月球与外星人大战,而是一次冒险,包括寻找财富——金矿。到之后,火箭真正上天后,这类浪漫的猜想自然大幅度减少,虽然之后的《阿凡达》似乎必须程度上回到了这一“原始”的题材。

在人类开始太空探索之后,荧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思。从当年库布里克诗意地发问,到这天诺兰留意翼翼地猜测,荧幕上对太空的探索与现实中的探索并排行进,互相搀扶。

然而,所谓“相互搀扶”很容易让电影有其他的色彩。且不说《阿波罗13号》这类电影无法避免对国家政治军事实力的展示,就连《星际穿越》居然也“无法避免”?在人类陷入生存危机之时,美国仍旧选取单打独斗,而且是在地下悄悄地单打独斗?但是是从上到下的超级英雄情结吧。在这点上,墨西哥导演的阿方索·卡隆极力减弱了这种色彩——在讲述《地心引力》这样一个小且精悍的故事同时,不忘“歌颂”一下国际合作精神。

此外,与大多太空电影一样,《星际穿越》也为我们贡献了它的外星世界。之后发现,三个备选的星球以色调的不一样分出了差异:两个人类无法生存的星球呈冷色调,最后出现的能够生存的星球呈暖色调。

有的影评就说,诺兰想象力有限,构建的外星世界,不是全是水就是一片荒漠。不得不说,从“水”星到“冰”星,只是“两点水”的差异确实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又不得不说,影片是用心良苦啊,用色调唤起观众在观看时的感受。全是冰与全是水,色调上统一,再加上天气都显得阴冷,使之充斥着压抑感。哪怕在“水”星,满是水的场景让人觉得宁静,但随之而来的巨浪则暴露了这个星球潜藏着的、难以预料的骚动、危机。

在曼恩博士所在的星球,影片没有大笔墨地给其特地设计的大山大石以特写,而是让它们作为发展的背景或环境出镜。但从这些不多的场景来看,那些冰山造型像极了在西方16、17世纪克意写实的铜版画中的风景,或是中国画在元、明及之后出现的一些个人色彩极浓的山水;当然,这更接近在梅里爱、弗朗兹等等科幻片导演,一代代相互补充、相互借鉴而构成的外星世界套式。

如果把所有电影中的外星场景排列在一齐看,那会是多么有意思!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另外,对那些飞行器、机器人等也能够这么做。《星际穿越》中的飞行器,像极了诺兰的蝙蝠车,个性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那代。至于机器人,《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可谓别样:抛弃了传统机器人必备的五官,代替以更为直观的屏幕;功能更加完备,效率更高,十分专业;在执行不一样任务时,造型都持续其独特的优雅,在快速涉水营救布兰德时尤为突显。

《星际穿越》其实提出了一个相对悲观的未来观——人类最终还是放下地球。持有同样观点的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有《机器人瓦力》等。从必须程度上能够说,《星际穿越》是《机器人瓦力》的杯具前传,《机器人瓦力》是《星际穿越》的喜剧续集。这自然是玩笑。但仔细想来,即便《星际穿越》塑造了一个超级英雄式的形象,但也无法让人类继续留在地球。这是诺兰的悲观预言吗?我想,这更是对当下的反思。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智慧能够让人站得更高。

而人站得越来越高时,从不会忘记回头看看家乡。这或是人类摆脱不去的乡情。和许多太空电影一样,《星际穿越》也不断重复着“回家去”的念想。从太空电影出现至今,地球的模样一向承载着故事里冒险家们对家乡的深情。就像《星际穿越》里,飞船离开地球,透过弦窗看见地球蓝色的影子。1902年,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实现了”第一次在月球回望地球,于我这是最让人激动的片段:

“当科学家们向地球挥手时,他们退向画面,或说“舞台”右侧,脱帽、挥手。地球升起,露出有非洲和欧洲的那一面,这看来是梅里爱刻意所为。他当时或是这样想象的:来自法国的科学家们到达月球后,看见自我在地球的家乡,是该有多么兴奋。人们从没有以这个角度看过地球(只从这个角度看过地球仪,毫无疑问,这一画面也正依据地球仪),当梅里爱将这一个视角转移到电影中——人们从月球这一角度看时,观众或会想象自我是那几位科学家中的一员,一种从未有过的对“家”的情感和对这一视角的惊奇油然而生。

1966年环月1号拍到了第一张从月球看地球的照片,由于是黑白照片,我们只能看出地球被大片云层包围。1968年,阿波罗8号拍到了首张从月球看地球的彩色照片。人们也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见了这个蓝色星球。这时人们的感受和当年《月球旅行记》的观众的感受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这并非像一向来的想象忽然成真的那种惊喜兴奋,更多的或是冷静与反思。就在梅里爱《月球旅行记》的半个世纪后,航天技术日益发达。直到如今,从月球看地球的照片恐不稀奇,类似从火星等角度看地球的照片,似乎是一个航天技术发达的国家理所当然的‘惊喜’。”(节选自作业《梅里爱<月球旅行记>研究》)

上一篇:为学初中二年级教案下一篇:中国河北-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