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精选17篇)
1.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 篇一
《去游乐园》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米,建立“1米”的空间表象,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够估测和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通过教学自认为有以下几方面是值得借鉴的:
1、创设实际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要加强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的联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新课伊始,我首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坐公交车,超过1米要买票”的情景,设置了“1米到底有多高呢?”这一悬念,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米”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米”,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体育课中的跑步距离,学校跑道长等,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体会“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安排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方面地理解和体验长度单位。
当学生建立了“米”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多方面地理解和体验1米的长度,我安排了大量的测量活动,让学生测量讲桌的高,测量教室门的高度(学校教室的门高是2米)等,来加深学生对1米长度的印象。
2.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 篇二
一、 说 “情景引入”图
北师大版一年级课本每节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图文并茂, 新授内容往往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故事引出的. 一年级学生爱听故事,也爱看图讲故事,但是针对一幅图,如何合理地选择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为了培养学生从图例内容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口头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的能力,每节新授内容结束后,我就布置学生把图例中发现的数学信息再讲给家长听,家长听后根据效果在图例旁边作出星级评定并写上鼓励性的评语. 在家长的 积极配合下,我班的这份家庭作业成效显著.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一见情景图就很自然地去思考蕴含在其中的数学问题,原来会看图但不太会表达的同学有时竟然说得清清楚楚,原来上课不敢回答问题的同学变得敢回答问题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而这份家庭作业为每名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又一次锻炼.
二、说课堂趣事
一年级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而一年级的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怎么想就怎么说,一些说法往往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上“过生日”一课时,我让学生给爸爸、妈妈和自己分蛋糕,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有一名同学是这样说的,尽管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但是我还是要把大的分给爸爸,因为爸爸的肚子大,装得多,小的分给妈妈,因为妈妈正在减肥,不大不小的留给自己,因为我爱吃蛋糕. 像这样实话实说的事在一年级的课堂上会经常发生,所以我建议学生把数学课上发生的自己认为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并把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讲给家长听,因为有趣事,学生就不会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因为说的是数学课上的趣事,说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巩固了当天的学习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课堂所学
一年级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多,但是毕竟孩子的年龄小,个体差异大,有部分同学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一节课下来本来要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再加上我校长期以来一直是大班额(六十多人)教学,课堂上兼顾每一名学生是很难做到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也为了督促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我要求学生回家把今天数学课上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开始,学生不知道怎么说,我就给他们规定了这样的格式:今天数学课上我学习了; 我学的最棒的是知识我还不太懂,需要妈妈再讲一下.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及时查漏补缺, 另一方面,有些学习内容除了课堂上掌握外,还必须在课外强化训练,才能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例如,在第五单元“位置”的学习中 ,孩子们对上下左右的相对性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就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用“什么在什么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句式说说家中物品的摆放;回家和家长做站位游戏,一边站一边说. 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通过“玩”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通过“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家长更好地、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督促孩子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四、说“所见所闻”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是大多数数学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但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会写的字较少,“写数学日记”可能很困难,于是在教学中我会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给学生布置说的数学日记. 例如,开学一个月后,我想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有了些认识,我让学生回家给家长说说自己对数学课的看法;又如,在学习了“分类”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玩具,把它们进行分类,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因为要把说的记录下来,家长和孩子群策群力,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磁带,让孩子把日记“写”在磁带里;有的家长则是和孩子共同完成,孩子会写的字孩子写,孩子不会写的字家长写;也有的是孩子说,家长记录. 这样的数学日记,除了我布置的内容之外,有的学生还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也记了下来,例如有超市购物的新发现、市场买菜的所见所闻,等等. 一年级下来,学生大概能完成6~10篇数学日记,家长从这份作业中看到了孩子的成长经历,感受到了与孩子共同学习的乐趣.
3.暑假数学乐园 篇三
2. 精益求精。慢羊羊村长的“汉字代数”堪称一绝。今天,他又给动物电视台主持《趣题加油站》节目来了。今天的节目内容是把“求”、“ 精”、“ 益”换成数字,使等式成立。
精精益益-求求精精=1111
精精益€滓妫笄缶珋拙?111
3. 数学乐园。式中的“数”“学”“乐”“园”表示什么数时,这四道等式可以同时成立?给你一个提示:“数€籽?乐+园”和“数+学=乐€自啊币彩堑仁剑隳懿鲁隼绰穑?
乐+乐+乐+乐=数0
(乐+乐€骼郑﹢桌?学0
乐€桌郑謤桌?乐0
乐+乐-乐+乐=园0
4. 连续数字。 告诉你,下面竖式中的A~E表示5个自然数,你能写出这道等式吗?慢羊羊村长要求大家找出两种答案来。笨羊羊发牢骚地说:“找一种答案都很难,还要求两种答案。”你能完成吗?
5. 移动数字。很显然,下面的式子是不相等的:
12-34-56-78=9
慢羊羊村长说,如果移动式中的一个数字的位置,式子就可以转化为等式。喜羊羊很快就完成了。你行吗?
6. 巧选卡片。请你从A、B、C、D四张卡片中选出一张来,填在横线上,使之拼合组成一道等式。
76=5432
A.9€?B.8€?C.8€? D.7€?
7.快速判断。慢羊羊村长在大树杈上挂出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这样四道等式,要大家找出得数最大的那一道式子。你能不动笔,就找出得数最大的那个算式吗?
⑴ 2079€?97=?
⑵3024€?32= ?
⑶3045€?35= ?
4.一年级数学乐园教案 篇四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
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冬天会下大雪,你们喜欢这样的下雪天儿吗?为什么?(下雪天儿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拍照把美丽的雪景留下来……)
师:大雪天儿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趣,那你想去雪山乐园里亲自体验这种乐趣吗?(老师出示挂图)
二、回顾整理
1、初步观察,弄清图意。
师:(指图)好看吗?你都看到了什吗?
生:在雪山乐园中有许多的小朋友,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比赛滑雪,还有的在看冰雕。他们玩儿得十分高兴。雪上乐园里的大树也都披上了一层白雪,小鸟也在树上唱歌。
师:从你的描述中我们好像真的听到小朋友在欢笑,小鸟在唱歌。
2、深入观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在不同的位置上(手势)你还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1)、引入对“数与计算”知识的整理。
生:在图的左面有7个小朋友在打雪仗,5个小朋友在堆雪人。(板书:7个、5个)
师:你数出了打雪仗和堆雪人的各有几个小朋友,谁还能数一数雪山乐园中其他事物都有多少?
生:右边还有2个小朋友在看冰雕。
生:远处有1座小房子。
生:天山有4只小鸟。
师:你们数得很对,能把你数出的这些数字在本子上写一写吗?
生:指明1—2名学生在田字格中板演,其他学生独立书写。
(老师在巡视过程中纠正数字的书写格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如有较多学生书写错误,需要全班交流个别数字在田字格中的格式。)
师:刚才×××第一个写完坐好了(板书:第一),那么你知道这些比赛滑雪的小朋友谁是第一名?(指名生指出)
师:你能接着往后数吗?(生边指边数)你是按什么顺序数得?(从前往后)
师:请小朋友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数一数你排在第几位?
生:从前往后数我排在第一位
从前往后数我排在第五位
师: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数?(从后往前、从左往右、从右往左)
师:我们数数的时候一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用道不同的方法。(指向——7个、5个)谁能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一共有多少人?[7+5=12(个)] [板书:7+5=12(个)]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2”这个数字?
生:边说边拨——现在各位上拨2个算珠表示2个一,再在十位上拨1个算珠表示一个十,合起来是12。
师:你们为什么要用加法解决刚才的问题?
生:求一共有多少人,要把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你说得很正确,那么什么时候列减法算式解决数学问题呢?
生:从一些东西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个部分是多少的时候用减法计算。
师:你能根据雪山乐园提供的信息中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
生:原来树上有13只小鸟,飞走了4只,树上还剩几只?
[13-4=9(只)] [板书:13-4=9(只)] 师:在生活当中遇到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引入对“分类与比较”知识的整理。
生:在图的右面有6棵松树。
师:除了松树雪山乐园里还有什么树?(房子的左边有冬青树、还有梧桐树)[板贴三种不同树木的图标] 按照不同的名称我们把雪山乐园中的大树分成了三种,数一数这些大树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梧桐树比松树多。
松树和冬青树同样多。(在板贴的图标中板书比较多少)
师:你还有别的分法吗?(还可以按颜色分)
(3)、引入对“图形和位置”知识的整理。
生:我发现中间那个小雪人的头和身子的形状都是球形的。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还后那些物体的形状是球形的?
生:右边小雪人是3个球形的雪球堆成的。
有的小朋友帽子顶的小球儿是球形的。
师:你还能找到别的形状的物体吗?
生:左下角有个小桶是圆柱形的。
右边两个雪人下面的底座是长方体的。
最左边雪人的底座是正方体的。
(老师随着学生所说板贴4种形状的图标)
(4)、引入对“统计”知识的整理。
生:在图的右边看到的冰雕有4只小兔子的、3只小猴子的、1只梅花鹿和2只小松鼠的。
师:你说得很完整,我们可以借助统计图和统计表把刚才数的结果记下来。
(板贴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学生数老师来操作完成)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统计哪些事物的数量?
生:有几只小鸟。
有几棵大树。
师:我们这样在统计图和统计表里整理数据,你认为有什么好处吗?
生:可以把数过的记下来,不容易忘。
看看统计图里涂颜色的格子的高矮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
师: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提出和解决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根据雪山乐园里的信息解决了很多问题,(老师指向板书)它们都是我们本学期学过的“2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板贴)、“分类与比较”(板贴)、“图形与位置”(板贴)、“统计”(板贴)中的知识。下面我们轻松一下。
三、联系生活,小组互助,解决问题,巩固知识。
师:每个小组派代表选择不同小标志数(按题目难易程度分为:1枚小标志、2枚小标志、3枚小标志)的题目,答对获得相应数量的小标志,答错就扣除相应数量的小标志。还没有赶上来的小组加油了!
(出示电脑课件)
生:小组派代表选择题目并说出解决问题是用到了本学期学到的哪些知识。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巩固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以前有些知识已经记不太清了,通过这节课,我对这些知识及得更清楚了。
生:我有不会的问题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帮助我,我们可以在小组里互相学习。
5.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 篇五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和“起立游戏”、“送信游戏”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学生分析
学生认识了0~10并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日常教学中,班上的人数较多,活动空间有限,组织起来也较困难。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便全班同学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有序、愉快地参与到各个活动中来,是本节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设计理念
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为此,我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第 1 页 基数、序数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1.课件展示——“数学乐园”全景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数学乐园”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 2.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3.用奖“数字之星”的方法激励学生多发言、多动脑。
二、活动(一):走迷宫游戏。1.复习对0~10各数的认识。
(1)说数字:学生说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的数字0~10,教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2)用数字:引导学生用黑板上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
(3)找数字:启发学生找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娃娃”,体会数字的重要性,并邀请“数字娃娃”一块儿做游戏。
(4)排数字:启发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第 2 页 点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他学生分别在自己桌面上排数字卡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摆法。2.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出示小黑板)教师以一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 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只要你按1、2、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家的。”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的话去做,终于回家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可能是怎样走的吗?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白兔找家。
让四个学生分别在四块小黑板上用不同色的粉笔画不同路线,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小白兔回家的路线。4.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5.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找其中的规律,如,“从1走到2有几种方法?”“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作为课后的作业,鼓励学生合作完成。
三、活动(二):对口令游戏。
1.(放快节奏鼓点音乐)师生对口令,如师说“我出3”,生答“我出5”,复习数的组成。2.同桌互对口令,复习数的组成。
四、活动(三):送信游戏。
第 3 页 学生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每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反面写有一个数字的信封,然后请学生把桌面上的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
请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之后评价,找对的学生表扬自己。
五、活动(四):起立游戏。
1.报数:请两竖行学生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2.数数排第几:让每位同学通过数数和思考,对自己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3.起立拍手游戏:教师点到从前(后)数第几位学生,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一下手,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从右数,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间的方向,并注意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六、活动(五):投掷游戏。
布置好游戏场地,教师点几位学生按规则向篓里投球,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同时请一位学生当评判员,用圆片贴在黑板上表示投进球的数量,之后请其他学生当“小记者”,报道几位学生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学生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开心?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
第 4 页 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课后总结
新课程,新教材,构建的是一个开放、充满生机的课堂体系,对此,在执教本课后,我有更深的体会。
一、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乐。
“一、二、三……”教室里传来异口同声的数数声。只见一位学生站在讲台前正朝着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小筐里投球,讲台下面几十双眼睛都齐刷刷地望着他,眼神里透着几许焦急、几许惊喜,大家都随着投球学生的表现或喜或忧,有的恨不得亲自上台去一试身手。乍看去还真想不到这是数学课堂里的一幕情景呢!游戏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当中,通过数一数投进了几个球,比一比谁投进的球多、谁投进的球少,两人相差多少,算算没投进球的个数等环节,在彼此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中,很自然地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就这样,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汲取了数学养分,亲身经历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再一次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便于人人参与。
在巩固10以内加减法这一环节中,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第 5 页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一个“送信”游戏。那么多封“信”,要找到得数与自己信封上数字相同的“信”放进信封,就必须快速地算出每封“信”的得数,有趣的形式把学生们都吸引了过来,学生们比平时计算枯燥单调的口算题时的热情高涨得多,尤其是几个学生为了同一封“信”发生争执时,个个都像“小老师”一样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服对方,整个课堂顿时“热”了起来,真正达到了人人参与,个个乐于参与的目的。
谁说数学课堂就该是“一人讲全班听”的严肃场景?如若将理性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又何愁学生不爱学、不动脑筋呢?让我们“蹲”下来,寓教于乐,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创设出种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情境,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 篇六
数学乐园
【教材说明】
数学乐园,集数的认识、计算、生活中的数、用数学为一体,并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它类似“六一游园“活动,内容包罗万象,或富有趣味。教材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景,分成5个活动内容。但是老师要注意:实践活动课不同于数学练习课。实践课要组织学生灵活地综合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目的与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其次,实践活动的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课堂教学有宽阔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学生根据信息大胆提问,感受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巩固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培养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形成简单的统计观念。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经历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进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老师和你们玩拍手游戏好不好啊? 大家玩的真高兴,想不想玩其它游戏?(想)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里去玩一玩,不过在玩游戏时要有要求,一是我们要遵守游戏规则,二是大家在游戏中要学到数学知识,而且每个游戏要听完要求后再开始,大家能做到这些要求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到数学乐园里做游戏。((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数学乐园”的全景图并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设计意图]: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把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数学活动,情境体验
数学乐园里可真热闹,我们一起去玩一玩吧!
(一):走迷宫游戏
1、看,谁来了?(课件演示飞着的小鸟)
小鸟给我们设了一个迷宫,只有通过迷宫,才能
到达数学乐园。迷宫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你们知道迷宫是按什么顺序走的吗?(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是按1到9的顺序走的。如果不按顺序,就会被困在迷宫里,也到不了数学乐园。)(课件演示)
同学们只要认真观察,还有许多不同的路可以走出迷宫,每人桌上放着一张迷宫图,比一比看谁走的路又多又快,不同的路可用不同的颜色。
2、学生活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展示走迷宫的不同方法。
小结:在走迷宫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学过的数学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从1数到9,如果倒着数可以从9数到1。
大家找到了这么多条路,都能顺利走出迷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按照从1到9的顺序。数字娃娃要带大家去数字乐园了。走吧。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准备可供创作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走迷宫,满足要求的走法很多,这为学生自由选择提供了广泛的途径和方法。借助图表可看出“1”到“2”有2条路,“2”到“3”有6条路……孕伏排列的一些基本方法,使学生的认识水平经过“跳一跳”而跃上一个新台阶。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巩固数的顺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自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数的组成游戏
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从1数到9„„到了。进数学乐园还要有门票的。怎么办呢?
哈哈,原来早就给大家准备好了,在这里呢。(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一沓类似门票的空白卡片。)只要说对一个关于数字的组成,就可以得到门票。有信心吗?
说明:屏幕上出现哪两个数字,就说一个关于它们的组成。比如2,6。(2和6组成8)
还能怎么说?6可以分成2和4。6 2 6 2 4 我们来“开火车”。哪列“火车”顺利到站,他们小组就可以拿到门票。“小
火车,„„”
学生(齐接儿歌):“„„开起来,一开开到我这来。”(课件随机出现一组组的两个数字)
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一个接一个说数的组成。(游戏顺利完成的,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发到各个学生手中。)
[设计意图]:利用开火车得门票的游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把巩固知识的练习巧妙地溶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思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投递游戏
1、写算式。学生用水彩笔在空白卡片上写一个算式,不写得数。
2、同桌互换写有算式的卡片。
3、验门票,进乐园。
学生按小组,挨个读出门票上的算式,说得数,投入写有对应数字的票箱,其余学生做裁判。计算正确投递正确的学生即进入“数学乐园”。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10以内加减计算变成有趣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写算式,算得数,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突出学生经历正确“获得门票”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使他们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品质。
(四)排排座游戏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数数排第几”的游戏。游戏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会报数吗?(会)
1、请两竖行同学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2、其他同学也数数自己从前数排第几,从后数排第几。
3、教师随意指:如从前数第3位同学,或从后数第4位同学,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下手。之后让学生说从左数第几?从右数第几?左边有几人?右边有几人?
4、谁能提出其它问题?
学生提问题并指一名学生回答。(要多让几名学生说一说)[设计意图]该游戏让学生感到既紧张又轻松,通过数数和思考,每位同学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方位,从前(后)数,自己是第几个;从左(右)数,自己是第几个。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前、后、左、右等空间方向,并适当对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进行了渗透,区分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五)投球游戏
1、同学们经过这么多考验,终于顺利来到数学乐园了。等不及要参加游戏比赛了吧?下面我们要进行投球比赛。
老师宣布比赛规则: 每小队的桌子上有一塑料袋,里面有5颗球和记录卡,圆片,每小队有一名投球同学,一名记录员和助威的同学,记录员进 一球在记录卡上贴一圆片,比一比哪一小队最后是冠军
2、学生积极地进行活动。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 ○
○
小
×
×
×
×
花
×
×
×
×
活动完毕,小组汇报。
3、根据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小明比小红多投中几个?
小红比小花少投中几个?
[设计意图]:分组投球游戏,对课堂气氛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调动了全体学生动手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再创造”提供了机会,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释放。并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初步了解直观比较两个数多少的方法。汇报时,教师彩用“装糊涂”──-我没听懂,谁听懂了,请解释一下,引发学生主动解释,使得交流过程成了真正的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
三、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的游戏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能成为“小小数学家”。
7.构建高效课堂, 创建数学乐园 篇七
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性, 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 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由表达, 放飞个性的乐园;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师生和谐共处, 尊重学生个性, 让学生乐学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育家卢梭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和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一个教师高高在上, 学生总是谨小慎微地看着教师的脸色讲话, 学生的个性会在揣测中逐渐消磨, 思维在禁锢中逐渐僵化, 灵性在拘束中逐渐消失。每位教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 深知学生非常渴望教师的关注、鼓励、赏识。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 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可能会直接传达到学生心灵深处, 影响他 (她) 的一生。因此, 教师要平等地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成功的机会,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认知风格有不同, 学习习惯和方式有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偏爱的、较稳定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比如, 有的学生学习时喜欢独立思考, 有的学生却喜欢与人交流中寻找灵感;有的学生喜欢按一定的程序学习, 有的学生却总想寻求“捷径”……因此, 在数学课上, 教师不要强求一律, 应该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但要注意顺势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引导学生对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反思和小结。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改进学习策略, 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多元参与的互动评价模式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 使他们在教师和学生一次次的中肯评价中, 互相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教师和学生的一次次鼓励中使他们互相有进步的感觉;使学生从互动评价中, 发现自我,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一次评价, 都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呈现, 使师生、生生在高效互动中增进了解, 形成积极、友好的评价关系, 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 学生才会更加活跃思维, 才敢于大胆地想, 大胆地讲, 大胆地去探索发现, 才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 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情感因素、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 唤起一部分处于“浅睡”状态的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空和机会, 构建高效的数学乐园。
二、善于创设情境,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让学生想学
熟悉的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因此, 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 强化感性认识, 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数学的理解。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一课时, 这样进行引入:“进入教室后, 你们怎么找到座位的?”学生答:“找排数和一排上的座位数。”然后, 教师组织把班级的座位用图形表示出来, 请学生到黑板上圈点出自己的座位, 在此基础上补充坐标, 进一步得到直角坐标系。这样引入, 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上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达到对直角坐标系新知识的建构。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数学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 想身边的事情, 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如教师可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等, 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 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 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生活情境的设计必须要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考, 给学生呈现一种数学智力的挑战, 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让学生想学。
三、重视学习过程, 在体验中思考, 让学生爱学
要想取得学生和教师的双赢就要关注数学思维的展示过程、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与学生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
让学生在“做”中体验, 在“做”中感悟是“做”数学的目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需要学生有很高的心理参与和智力参与, 而不是教师简单的解释和示范。”因此,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数学情境, 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 再现知识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情境中去, 并以此为基础,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达到主动内化知识, 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引入时, 教师通过剪纸活动可以直接、简明地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教师可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 拼在一起就可以拼出一个平角, 形象地证明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
四、指导学习方法, 促进思维转换, 让学生会学
笛卡尔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应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方法体系”, 拥有自己的“工具箱”, 进而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读题, 我们可以教给学生符号标记、批注感悟、思维导图等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们可以把猜想验证调整的过程, 把还原法、归纳法、极端思考法、类化转化法等方法教给学生, 以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思考力、判断力这些能力。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就具备了学习能力, 就会学。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的的同时, 更应注重学的指导, 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 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好的方法, 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把实践带进课堂,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了解和探究自然的科学方法;把鼓励带进课堂, 鼓励学生善思多问,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创新, 提倡民主和谐, 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把竞争带进课堂, 提倡互助、合作学习, 使课堂更加和谐。数学教师就得想尽办法让枯燥的数学有趣起来, 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 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 让机械的数学练习生动起来, 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 让怕数学教师的学生喜欢起你来, 这样你的课堂教学一定是高效的, 而且数学课堂一定会变成学生的数学乐园。
8.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 篇八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7关于比大小的学习。
情境图中小猴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先进行分类,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统计出数量,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在这里呈现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渗透了统计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接着引出数学符号“=”“>”“<”,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渗透符号化思想。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以及部分学生已经模糊地知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认识“=”“>”、“<”这些符号,而是让学生理解“>”、“<”、“=”含义以及学会运用这些符号。
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教学策略
1.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比较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渗透了统计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
2.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认识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别“<”、“>”?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学生将符号“<”、“>”的形状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用儿歌的形式渗透符号化思想。
左边大,大于号;
左边小,小于号。
张嘴對大数,
尖嘴对小数。
9.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 篇九
大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建立一米的表象,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
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教法:
情境示范、操作演示法
教学学法:
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米尺、1厘米长的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上节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打手势告诉老师。老师带来了一些1厘米长的小棒,谁来用这些小棒测量这枝粉笔的长度?投影显示学生测量过程,谁来用这些小棒测量教室的长度?提问学生不愿意测量的理由。学生说明理由:教室太长,小棒太短,测量起来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教师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它用符号“”来表示。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经常会遇到它。这不,长颈鹿大哥带着它的小乌龟弟弟到游乐园去玩,就遇到了米,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明确图意。提出问题:1米有多长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米”的理解。
二、新教学
1、认识“米”出示米尺,介绍: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你们伸开双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呢?
学生伸开双臂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师逐一测量。
(1)比一比请同学们比一比1米会从我们手臂伸平一边的指尖到手臂另一边的什么地方?学生比划并说一说。师小结两臂伸长的长度和我们每个同学的身高差不多,一般来说个子高的同学手臂要长一些。将米尺竖放,引导学生认识1米有多高。学生估一估自己的身高,猜一猜一米会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和米尺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
(2)找一找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实地测量。
(3)估一估请同学们估一估,我们的教室有多长、有多宽?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对于估测较好的同学应给予肯定或表扬。
(4)量一量学生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自己身边的物体,看看它们到底是多长?测量桌、讲台的长、宽。
2、认识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尺,找出1米的准确长度。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米有多少厘米?
生:1米有100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生:尺子的末端有一个数100,所以1米有100厘米。
生:尺子上有10个大格,每个大格是10厘米,10个大格就是100厘米。
生:米尺上面有很多小格,一小格就是一厘米,我一格一格(一厘米一厘米)的数,共数了100格才数完,所以我想到1米就等于100厘米。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提问:90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90厘米再增加10厘米是多少厘米?100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呢?
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1米=100厘米,它也可以写成1=100。我们把它齐读一遍。
认识了米和厘米,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认真辨别,不能用错,下面是小明在学习了米和厘米之后写的一篇日记,我们共同来看一看。师生共同读一读,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做出评价并改正。小明的日记今天是星期一,早上洗脸后我用60米长的毛巾擦脸。第一节上我用长约17米的铅笔写了一篇田字格。第二节下是升旗仪式,在全校同学的注目下,国旗升上了高约8厘米的旗杆。
三、练一练
1、大屏幕显示教材第16页“试一试”图。
师:请同学们看第一个题,门高约2什么?你选什么做单位?
生:我选米(),若是2厘米()就连我的一个手都塞不进去呢!
师:是啊!说得真好!下面看第二个题,黄瓜长约20什么?
生:黄瓜长约20厘米。
师:如果黄瓜长约20米那该破世界纪录,震惊全世界了。我们要依据现实情况来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剩下的小题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各小组代表回答,师生共同交流评定。
2、这张桌大约有多高?
(谁猜得对?)
刚才我们对自己的桌已经测量过了,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自己在测量桌之前所做的估计与所测量的结果,然后再对书上各个小朋友的估计做出判断吧。
(学生自主发表意见,师生交流后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3、说一说
回到主题图,学生说一说1米有多长,判断小动物的身高并说一说谁应该买票。
四、堂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
10.一年级数学课堂要有“四趣” 篇十
[关键词]数学课堂 内容 情境 方式 语言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3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这些初入学的孩子开始行进在学习旅程中时,只有品尝到学习之趣,才会真正走进数学王国,不断探索,不断成长。我认为,一年级的数学课堂应追求以下“四趣”。
一、内容趣
翻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我们能感受到编者的良苦用心,从内容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练习的形式、图文的设计……无不体现趣味性。如数一数儿童乐园里物体的数量,比一比身边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按分类标准把物体分一分……这些内容的安排,使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学习数学就是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轻重”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吹大的气球和小玻璃球进行比较,也可以在班上找一个瘦高个和一个胖矮个的学生来比较。这些比较活动的设计,使学生感到既新奇又有趣,便会主动想办法一探究竟。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补充和拓展,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致更高。
二、情境趣
学生对新课学习都有一种神秘感、好奇感,充满期待。因此,教师创设情境时,应力求迅速将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认识元、角、分”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个美丽的小树林里,小动物们正在开会呢!瞧,大象爷爷来了,他对小动物们说:‘孩子们,你们最近工作十分出色,今天我要奖励大家,我给大家都准备了一个红包。小猪拿到红包后急忙打开了红包,得意地说:‘哈哈!我有好多张呢!我是大款啦!小狗哭着说:‘呜呜呜……我只有一张。”
师:小狗,别哭别哭,小朋友们帮它看一看,这是一张多少钱的人民币?
生:1元。
师:小猪的呢?瞧它那个得意样,我们也来帮它数一数,好不好?(生数)全是相同的纸币,这是一张多少钱的人民币?
生:1角。
师:一起来数一数吧。1角,2角,3角……10角。
师:小狗还在哭呢!小朋友们安慰安慰它。
……
这样的教学情境,既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又让学生兴趣盎然,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三、方式趣
“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标。教学因为有趣而更有效,有效教学因为有趣而更加趣味盎然。因此,教师可通过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成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例如,教学“认识位置”一课时,认识左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考虑到内容较抽象、难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环节——自己动手取奖品,即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卡片作为奖品,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自己上黑板取卡片,取对了才能得到奖品。“我把苹果左边的那个水果送给你。”“我把西瓜右边的那个水果送给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兴致高涨,逐步形成更深层次的学习兴趣。此外,在组织课堂教学方式上,教师也可多做推敲。如“做好的同学用眼睛告诉我”“安静的小朋友才会赢得更多回答的机会”……短短一句话,既组织了课堂教学活动,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语言趣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总会给人带来无尽的享受和乐趣。因此,激励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可以说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如“有点意思了,还有谁能说得更好”“说的挺好的,就差两个字了”等,教师用这样的语言激励学生,定会有新的突破。
细品优秀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别有一番韵味,如“这么独到的见解,可见你绝对不是一般人”“瞧,你的表现把我们所有人都征服了,牛”等。类似这样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内心充满成就感,继而产生越发向上的追求。
11.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 篇十一
一、趣味导入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一开始, 教师如果能用巧妙的导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课堂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 在《认识钟表》这一部分教学开始时, 我给学生出示谜语:“一家三兄弟, 高矮个不齐, 嘀嗒提醒你, 时间要珍惜。”学生很快猜出是钟表。我问学生:“你会认钟表吗?”不少同学摇摇头。这时我及时引入新课:“那么,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钟表, 好吗?”这样, 以猜谜语导入新课, 由于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容易产生亲切感,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较快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二、形象演示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抽象思维能力差, 我们教师就要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 以利于他们的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把他们感兴趣的形象应用于课堂,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 在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时, 我出示了5个鲜艳的大桃子图片, 问学生:“图片上是什么啊?有几个?学生们边说, 我边写上5。接着, 我又贴上三个, 边贴边问:老师又拿来几个啊?学生边回答我边写上3。接着, 我继续问:“一共有几个桃子啊?”有的学生从1开始数。这时, 我启发学生, 有没有比从头数更巧妙的方法呢?由于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加法, 不少学生马上回答:“用加法, 5+3=8。”这样, 通过图画的诱导, 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了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在一起, 变成一个数的运算。这样, 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 既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让学生动手操作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 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 动手操作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例如, 在学习6的分成时, 我让学生每人准备六个小棒,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很快有了不同的分法。这时, 我启发学生:“我们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来分, 比如, 一边按照12345的顺序, 那么另一边就是几呢?同学们来试一试。”学生很快发现, 一边是12345, 另一边则是54321。这时, 我继续让学生动手操作:“那么, 你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试一试7可以怎么分呢?”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7可以分成 (123456) , (654321) 。这时, 我启发学生:你怎样才能最快地记住他们呢?这时, 有不少学生学激动地说:“老师, 我发现规律了, 左面一组数和右面一组数的顺序是相反的, 我记住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轻松学到了知识, 还从中总结出了规律,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设置问题情境
单纯的数学问题往往比较枯燥、单调,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我们可以为学生设置生动的问题情境, 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来。例如, 在学完2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 我给同学们出示课件:春天来了, 美丽的大森林里, 动物们准备召开迎春联欢会, 这时, 树上有3只百灵在唱歌, 树下有5只小兔在吃草。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有几只动物?学生很快写出算式:3+5=8。课件继续展示跑来5只猴子。问题:现在有几只动物?8+5=13。然后继续展示:从池塘里跳来3只青蛙。问题:这时有几只动物?13+3=16。不一会儿, 刚才唱歌的百灵飞走了, 问题:剩下了几只动物?16-3=13这时, 4只乌龟慢慢地爬过来了, 问题:最后剩下几只动物?13+4=17。由于课件直观、形象, 对学生极富吸引力, 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很快就算出了问题的答案, 消除了不少学生因见到较为复杂的应用题而产生的畏惧心理。
五、建立竞争机制
一年级小学生都争强好胜, 荣誉感比较强。因此, 我采用同桌比赛、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全班比赛等形式, 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 在学完十以内的加减法之后, 我设计了50道计算题, 让全班同学抢答, 每答对一题给一朵小红花, 最后根据红花数量的多少评出班级的“算题小明星”。在学完2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 我进行了小组比赛, 把全班五十名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为必答题、抢答题两部分, 最后以得分多少评出优胜小组, 还让学生评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注意采用不同的形式, 让学生参与比赛他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比赛中去。比赛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性, 使学生感到了学习的乐趣, 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 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12.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 篇十二
《暑假乐园》(一)答案:
1-8、DABDDDCA;9、1,2,3;10、a≤b;11、a<4且a≠0;12、a>-1;13、7;
14、(1)x<2,(2)x<-3;15、a≤;16、1;17、18厘米;18、21
21、18题;22、(1)a=0.6,b=0.4;(2)35%到50%之间(不含35%和50%)。
暑假乐园(2)答案:
1:D2:A3:A4::A5:C6:C
7:-28:1,9:x=2,10:x.≥0且x≠1,11、略,12、略,13、2-a,14、a-3、1,15、(1)x=4,(2)x=-2/3,16、B,17、C,18、2,19、-1,20、k=1、4、7,21、互为相反数,22、47,23、375,24、略,
《暑假乐园》三答案
1,-12,y=2/x3,B4,D5,B6,C7,B8,1/29,2∏10,B11,(1)y=4-x(2)略12,(1)x=1m=1(2)与x轴交点(-1,0),与y轴交点(0,1)13,x0)(2)3000(3)6000
《暑假乐园》四答案
(四)1、B;2、B;3、B;4、A;5、B;6、B;7、D;8、D;9、≠5;=—1;10、t≤—1;11、—6;12、减小;13、a—3;14、3和4;15、19;16、3或4/3;17、x≥1;18、x<1;19、x—3,原式=-;20、略;21、x=4;22、y=-x+2,6;23、略,BD=6
《暑假乐园》五答案
(五)1.4:32.63.38584.185.1:96.187.①④8.∠A=∠D
9.(-2,-3)10.211.B12.D13.C14.A15.A16.C17.略18.14.4cm
13.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 篇十三
《儿童乐园》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实际上就是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节课在上一节“数一数”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显示情境不仅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教材已经取消了被乘数与乘数的区别。但是学生必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3、结合具体情境,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运用加法计算出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基础。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我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于创意的练习及时反馈巩固,通过联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流程大致分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设置疑点,探究新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锻炼能力
下面我说一下,第一个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想去看看吗?(课件演示:儿童乐园)因为儿童乐园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地方,所以我便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这样便可以一下子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我便进行教学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设置疑点,探究新知”
1、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情境图,提醒学生观察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学生可能发现的信息有:每架飞机坐2人,有4架小飞机;每条船坐3人,有3条船;每节车厢有4人,
有6节车厢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每类游艺活动参加的人数是有特点的,如:每架飞机坐2人,每条船坐3人,每节车厢有4人,为引出乘法打下基础。
2、接着,让学生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将有代表行的问题进行板书(幻6)“有多少人坐小飞机?”启发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解答。学生可能用数一数的方式得到答案(幻灯)2、4、6、8,有8架小飞机,也可能列出算式:2+2+2+2=8(人),为了突出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我想适当拓展,出现更多的小飞机(幻灯)8架小飞机坐多少人?12架呢?16架呢?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通过这样不断的追问,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他们用加法的方法比较麻烦,并由此产生一种新的学习需求,这样学生便会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可以县让学生观察刚刚所列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会发现加数相同,都是2,教师便适机点拨“像这样的算式,除了用加法计算,我们还可以用乘法”
3、(幻8)像2+2+2+2=8,这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学生会回答出“4个2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2×4或4×2,读乘法算式时,从左往右依次读,同桌一起练习读读“4×2”接下来便一起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2和4都是乘数,结果的8是积”这一过程可以让已经预习会的学生来当小老师介绍。
4、(幻10)在学生会读,认识了乘法各部分名称后,老师继续追问“2在加法中是什么书?在加法中没有4,4从哪儿来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弄懂之后考考他们”6个2相加用乘法怎么表示?8个2呢?列完算式后让学生练习读读算式,说说算式各部分名称。
5、接下来便进入第三个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6、(幻11)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幻12)小火车坐了多少人?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可能有列加法的,也有列出乘法的,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幻13)6从哪儿来的?表示什么意思?(每节车厢坐4人,有6节车厢,也就是有6个4)
7、(幻14)教师进行小结:像刚刚这样的算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表示更简便“
14.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篇十四
远程教育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特点, 网上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拓展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 为素质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 而数学知识又为学生的生活提炼了经验。在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 这些情景或材料多数是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在常规的教学中,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远程教育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 利用多种表现形式, 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 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 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 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应用数学, 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 我先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再现了一段生活场景:两个小朋友在广场上放风筝, 其中一个小朋友嘟嘟说:“我的风筝飞得比你的高。”另一个小朋友不服气说:“那我的风筝还比你的大呢!”嘟嘟不认输说:“我的风筝飞得高, 所以显得小, 不信咱们比一比。”两个好朋友出现了矛盾, 请同学来帮帮他们吧!同学们通过课件拖动两个风筝比大小, 发现无论怎样重叠两个风筝也比不出大小, 这可怎么办呢?学生想到如果能直接算出三角形风筝的大小就好了。老师适时的引出课题:我们先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再来帮他们好吗?通过远程教育资源, 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场景、逼真的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 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 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
二、强大的操作性探求新知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多媒体计算机能有效地展示新知形成的过程, 不仅能辅助教师的教, 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 运用远程媒体资源结合多媒体, 首先展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利用动画将平行四边形剪拼、平移转化成长方形) , 学生受到启发和思考:我们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面积计算的某种图形, 来推导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运用课件上复制、旋转、翻转、剪切、移动等操作功能, 实际动手操作、实验, 看看是不是能把三角形转化成以前学过面积计算的某种图形, 再观察、思考,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分别与这个图形的各部分有什么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那锐角三角形呢?钝角三角形呢?……通过多媒体操作, 同学们的演示, 让学生体会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从而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具体地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 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操作, 积极思维,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 从而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供丰富资源开阔视野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在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后, 我请同学们运用远程媒体资源搜寻各种有关三角形的建筑、物体。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描述所获得的信息, 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埃及的金字塔, 它的每一个面都是三角形, 它的雄伟, 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算一算金字塔的一个面 (即三角形) 的面积, 再次感受金字塔的雄伟, 同时也了解到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伟大。在这一环节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三角形的计算公式, 而学生面临的纷繁的计算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让学生适时的使用计算器, 利用其方便、快捷的优势, 把学生从极其复杂的运算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去探索和研究。
15.中班数学活动:儿童乐园 篇十五
春天来了,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孩子们外出活动的机会也多了,儿童乐园里到处都是孩子们快乐的身影。本次活动就以游儿童乐园为主线,结合他们的游玩经历:排队、买票、游玩等过程巧妙设计,展开活动,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和游戏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活动目标:
1.感知6以内的序数,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
2.学看数字、方向卡,找出对应的位置。
3.在情境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音乐《和快乐在一起》、《铃儿响叮当》、《清晨》。
2.场景布置:过山车、小火车、小甲虫、观光车,圈与幼儿人数相同。
3.1—6数字卡,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白板课件导入,认识新朋友
评:活动以6个可爱的小动物(小兔、小羊、小猪、小牛、小狗、小老鼠)出场,教师与幼儿逐一认识小动物,为下面寻找小动物埋下伏笔。
(二)观察卖票窗口,买票入园
1.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小老鼠在第几个窗口买票。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应的方向卡和数字。
评:活动以小动物去“儿童乐园”这一情节起因,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小老鼠在第几个窗口买票,并介绍自己数的方法。在幼儿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相应的方向卡和数字,幼儿初步了解了方向卡的意义。
(三)观察情境挂图,寻找小动物
1.观察画面,寻找游乐园的游乐项目和小动物。
2.幼儿操作练习:将小动物的位置找出来。
3.幼儿介绍记录纸,说说自己找的方法。
4.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应的数字、方向卡。
5.幼儿验证自己的操作结果。
6.教师总结:顺着箭头方向数,我们都找到了小动物们排队的位置。
评:活动从“买票”到“游玩”情节顺利开展,教师请幼儿寻找出图中小动物的位置,其中采用先集体后个别最后自主寻找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白板课件将小动物的位置清晰地用数字呈现出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数概念。其中幼儿对“小火车”上小兔子的位置发生了分歧,这一环节教师没有直接评价,而是给予幼儿发表见解的机会。最终幼儿得出一致的结果:看火车头在哪边,就从哪边开始数。
(四)幼儿游戏体验,进园玩一玩
1.介绍游乐设施。
2.介绍游戏规则:找与门票一样颜色的地方玩,排队时看好箭头的方向和身上的数字,站对应的位置。
3.幼儿看箭头排队游玩。
评:游戏创设的环境已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教师介绍了游戏规则后,幼儿便迫不及待地进入角色了。虽然游戏中有个别幼儿找不到位置,但通过集体调整和个别提醒,幼儿都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随着富有激情的音乐声响起,幼儿也在儿童乐园快乐地游玩起来。
活动延伸:
完成练习1-6的序数辨识。
活动点评:
1.情境创设真实有效。
本次活动中,通过创设“儿童乐园”这个孩子们熟悉并喜爱的生活情境,将1—6的序数知识融入其中,通过“买票”、“找动物朋友”引导幼儿发现感知序数,后面的“乘车”游戏,更是进一步地巩固了幼儿对序数的理解,并帮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情境游戏中,整个活动以“游儿童乐园”这个游戏情境贯穿始终,孩子们玩得非常快乐。从中,我们发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模拟情境紧密结合是十分有效的。
2.重视幼儿自主探究。
16.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 篇十六
学英语物理
初二语文《暑假乐园》(二十三)
1、略
2、(意在告诉人们他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
3、你做的事情很糟糕。
4、你国王写的诗太差。
5、我早已就想灭掉吴国了。
6、你们是燕雀,我是鸿鹄,你们不知道我的远大志向的。
7、一国不可以有两主,不同意李煜改称藩主,必须灭掉南唐。8.北京奥运火炬,无论是选材还是设计,都闪现着科技的光芒。9.保证火炬的燃烧不受外界的影响;确保火炬的视觉效果。10.列数字。通过列举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祥云”火炬的稳定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11.“可能”表揣测语气,说明火炬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天气状况是不确定的,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初二语文《暑假乐园》(二十四)1.D2、D3、C4、示例: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婵。(中秋节)③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5.喧嚣浮躁静谧安宁希望远离浮躁,亲近自然,获得精抖的宁静与自由。
6、示例:云彩是飘在蓝天上的一条彩带。(以要求的词语为对象,句式吻合,比喻贴切即可)
7、(1)不能。“筛下”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被树阴分割成许多光斑的特有景象,把月亮和树阴都写得鲜活,有生命。而“落下”不能突出景物的这种特点。(2)在这句话中,作者化静为动,写出月光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表现了月光的美好和作者对月光的喜爱。8.人在城市里忙碌着,或沉溺于热闹的场所,· 常常会变得浮躁,“忘记”自己,缺少自我反省和反思,迷失在喧器的城市里。9.以动写静。示例:①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②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初二语文《暑假乐园》(二十五)1.答案:D [解析]综合考查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A项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使前后内容并列。B项“呀”之后应加叹号,因为是独词句。C项的冒号改为逗号,因是插人语,且冒号也全带动不起后面的内容。2.C;3. A(参差不齐:多修饰具体事物。比比皆是:比比,到处,处处。形容遍地都是 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不能与“母子石”构成主谓关系。见异思迁:缺乏主见,这山望着那山高,遇到不一样的就改变趋向,含贬义。)4、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5.一是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一是指与母亲享受的美好时光。(意思对即可)6.母亲对“我”执意到外面纳凉去主动陪伴她的举动感到意外和欣喜。(意思对即可)7.景物(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我”轻松闲适的心情。(第二问,答出“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意思的,也可得满分。)8.“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挂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9.示例一:不能删去;正是这一人物是“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程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示例二:可以删去;删去后不影响清洁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初二语文《暑假乐园》(二十六)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引号的考查。A项“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之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放在引号之外。B项去掉感叹号,因为是在句中。C项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问号改为句号。2.D3、D(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巧夺天工:人工制作精巧胜过天然。天马行空:天神之马来往疾行于空中。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亦形容文笔超逸流畅)4、没有拿到冠军,第二名表现为垂头丧气,第三名信心百倍,通过拼搏,第二次比赛,第三名独占熬头。②例:失败乃成功之母。5、由沉默的废墟变成了热闹的游乐园;由一个教育人们不忘国耻的历史遗址变成了人们赚钱的现代“商场”。6“梦”指爱国的情感,民族进步的理想。含义:警策人们不忘国耻,为民族复兴饿奋斗。(意思对即可)
17.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 篇十七
教学目标:
1.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教育。2.组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3.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会用“>、<、=”表示谁多,谁少。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难点:
用抽象的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一:动物乐园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你们的心真善良,那你们希望小动物生活的怎么样?大家说得对。为了让小动物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人类不仅制定了动物保护法,还在世界各地为小动物修建了动物乐园。听说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我们去看看谁来了。(出示动物乐园挂图一)
(二)出示主题图
活动二:数一数,摆一摆
(一)数一数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谁来了?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我看见图中有4只小鹿,有5只小白兔,有4只小熊,2只小鸭还有 3只小猴子。)2.你们数得这么快,是怎么数的?
3.集体交流:我是用铅笔点着一个一个数小兔子的。我数的也是小兔子,我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用铅笔在数过的小兔子旁做个记号,这样就不会重复了。我用手点着小鹿一个一个地数。远处有1只小熊,近处有 3只小熊,一共有4只小熊。天上还飞着2只小鸟。
教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小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数学就应该这样,要善于思考。
(二)摆一摆
1. 请同学们用袋子里的圆代替小熊,三角代替小鹿摆一摆,并看一看发现了什么? 2.通过摆一摆,大家都发现了熊和鹿的只数是同样多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表示熊和鹿的只数同样多吗?
3.请同学们用圆和三角分别代替小兔和小猴,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还能用等于号表示吗?谁知道用什么符号表示?大于号怎么写?5大于3怎么写?
4.教师介绍大于号的名称及读法,写法。
5.如果3和5调换位置,怎么表示?你试着写一写。
6.请同学们看图比较小鸟和小猴的只数,和同伴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图片)
教师小结:大家真聪明。通过摆一摆,我们发现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然后用数字和符号把比的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三:写一写
(一)指导看书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2页,仔细观察等于号、大于号、还有小于号在田格里的位置,然后把观察的结果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2.学生交流:我发现这些符号都写在田格的最中间。大于号开口朝左,小于号开口朝右,尖儿都在中线上。我给他们补充一点,我发现等于号的两横平平的,而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两横是斜的。
(二)指导书写
活动四:解决问题、喝甜水
1.同学们,你们在动物乐园了解到了什么知识?你们想不想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出示图片:练习一)
2.动物乐园的庆典大会就要结束了,因为小动物们都来帮忙,大会开得很成功,负责管理工作的叔叔要奖励小动物们喝糖水。小动物们都知道小熊最喜欢吃甜食,就谦让地说:“小熊,你先挑一杯最甜的吧。”可是小熊挑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你能帮它挑一杯吗?出示图片:练习四。
活动五:找一找